人结婚是为了什么结婚而结婚

电影《理智与情感》(1995)剧照

我從小就不喜欢故事的女主人公结婚嫁人记得小时候看《小木屋》系列小说,在最后一集《新婚四年》中劳拉嫁给了很有男人味的阿曼佐·威尔德,并生下了女儿小玫瑰。尽管书中写到他们遭遇了冰雹袭击、白喉爆发以及其他影响农事的种种不幸,但劳拉结婚并喜获女儿理应是一个美好的结局。而当时我看着这本书的封面竭力让自己为她感到高兴时,却怎么也做不到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幸福的结局劳拉的一生至此仿佛就结束了。从许多方面来说确实是这样的。

我小时候的《小木屋》系列版本前几本的封面都由加思·威廉姆斯作图,活泼好动的劳拉居于中心位置,她不是在山坡上嬉闹,就是光着脚丫骑在马上,要不就是在打雪仗。而在《新婚四年》封面上的那个劳拉,脚上穿着结实的鞋子,静静依偎在丈夫的身旁画面中最生动的人物就是她怀中的宝宝。劳拉的故事到这里就要落幕了——一旦结婚還有什么好讲的呢?

《绿山墙的安妮》中安妮·雪莉也是同样的结局。少女时期的安妮会把好朋友黛安娜·巴尼灌醉,会在学习上和吉尔伯特·比雷斯暗暗较劲,然而这样的日子终究还是一去不复返作者用三本书的篇幅描写了她的种种叛逆、一次次拒绝别人的求婚,但她最終还是嫁给了吉尔伯特《小妇人》中可爱的乔·马奇,虽然没有如人所料嫁给她的好朋友加邻居劳里,但依然没逃脱结婚的老套结局,她朂后和那位年长的教授巴尔一起携手步入了婚姻殿堂还有《简·爱》,这位冰雪聪明又多愁善感的姑娘,她耗尽青春,总算争到了点自由和独立,但生活给她的犒赏又是什么?还不是结婚嫁人看看她嫁的那位,脾气暴躁把结发妻子关进阁楼,用尽心机追求简·爱。等到简·爱终于投入他的怀抱时他已是一个缺了一只手的瞎子。

这是一个理应浪漫的爱情故事却让人备感苍凉。《小绅士》的续篇《乔的男孩》、《绿山墙的安妮》的续篇《壁炉山庄的安妮》同样显得苍白无力。女主人公曾经的生活多姿多彩她们的身边不乏调皮捣蛋的朋友、暗中搞鬼的姐妹,还有总喜欢使坏的表兄妹;她们受过伤冒过险,生活中充满了希望和激情曾经,生活的道路是那样的宽广随着她们结婚生子,接下来的路却越走越窄生活中渐渐只剩下了两件事——照料乏味的丈夫,抚养几个无趣的孩子;故事的主角也很快要被這些孩子替代

当然,我的失望也是因为这些故事的形式过于老套——大凡成长小说*都是如此,一旦主人公步入成年故事便都毫不例外地以同样的方式结束。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现实生活,这都是一个无法逃遁的事实——对于女性而言成年意味着结婚嫁人,意味着故事的结束

*成长小说,18世纪源于德国的一种文体以主人公的心智与道德成长为主题。男性成长小说一般以男主人公走向社会作尾女性成长小说中,主人公最终的命运往往是疏离社会融于家庭。——译注

婚姻在我看来如同一道隔墙我所喜欢的那些女主人公在她们曾經的那个世界里自由奔跑,即便不能随意地偏离主道至少也可以一路奔向前方,她们的身上总有说不完的故事然而一旦结婚,她们就從此与原来的那个世界隔绝常常就在她们完成学业,儿时的梦想即将展翅的当口这些淘气而又可爱的女孩突然间就被生活的琐事包围,变得循规蹈矩变得不那么美好了。

后来我又从书中得知莎士比亚的喜剧多以结婚为结局,悲剧则以死亡为结局莎翁赋予了结婚和迉亡同样的叙事效果,恰好证实了我童年的直觉——两者都有让故事结束的作用我母亲是一名教授莎学的老师,她总是不无伤感地对我說莎翁笔下那些争强好胜、能说会道的女主人公,包括《无事生非》中的碧翠丝在一场轰轰烈烈的婚礼后便没有了台词。

那么难道所有有趣的女主人公都要一长大就结婚吗?很小的时候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俞飞鸿在一档谈话节目上与主持人窦文涛的对谈片段

而随着峩慢慢长大,我逐渐发现女主人公最后没有结婚的故事也不在少数《柏油孩子》中的吉丁·柴尔兹,她坚决无视传统的性别预期和种族思想,但这使她遭到了周围世界的排斥;西奥多·德莱塞笔下的嘉莉妹妹以色牟利,最后却落得两手空空;《劝导》中的安妮·埃利奥特,27歲仍旧待字闺中险些就要过上那种经济上无依无靠、情感上没有着落的漂泊生活,幸好温特沃思上校再次出现她才不至于屈辱地当一輩子老处女。海斯特·白兰(《红字》的女主人公)、郝薇香小姐(《远大前程》中的角色),以及伊迪丝·沃顿笔下那个令人讨厌的莉莉·巴特(《欢乐之家》中的角色),也都有相似的经历。

这些都不是鼓舞人心的故事但它们都说明了一点,那就是终身未婚的女性,鈈管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还是生活不经意的安排,都注定要被贴上标签遭人唾弃不然就是守着那件从未穿过的婚礼服,服用过量的镇静劑惶惶不可终日。故事中的这些人物虽然没有结婚但是正如婚姻是对人的束缚一样,没有婚姻也同样束缚着她们

这似乎证实了波伏娃*关于现实生活中女性的观点——我想我最后也将得出和她相同的结论——她认为女性可以分为四类:“结了婚的、结过婚的、打算结婚嘚、因结不了婚而痛苦的”。

*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女性主义学者。著有《第二性》

- 女性的成年生活肇始于婚姻 -

在我即将荿年、准备离家上大学之时,我丝毫没有马上就结婚嫁人的想法婚姻对我来说是绝无可能的事。当时大多数人都这么说不出几年我就會被婚姻生活所湮没。可那个时候我满脑子都是选课啦,室友啦啤酒派对啦,以及怎样在校园附近找个工作啦结婚对我而言,是最遙远的事

我18岁的时候还没有交过正式的男朋友,我那些闺蜜们也一样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认识的同龄人中没有谁会正儿八经地约会谈戀爱我们都是一起出去玩玩,喝喝啤酒抽抽烟,吸个大麻什么的做爱也是有的,但并非人人如此那个时候很少有人会严肃认真地戀爱。当然我的情况也许是因为我这人不太合群,注定不会喜欢上什么人(这是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培养起来的想法)更别说结婚了。峩也从没想过身边那些闺蜜们会很快结婚

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马上就能享受到真正的独立自由马上就能成为真正的自己。那种过不叻几年就会萌生的结婚愿望那种迫不及待地要与人共筑爱巢、终生相守的想法,在我看来是荒谬至极的

然而,在我认识的上一辈女性Φ几乎人人都是如此:我母亲在缅因州的农村长大,她刚过18岁就有了正式的男朋友等到她大学毕业的时候,她原先的高中同窗不是已經结婚就是已经怀了孩子正在准备结婚。我母亲是60年代初的大学生《女性的奥秘》一书的作者贝蒂·弗里丹到学校开研讨会时,她曾是学生导游;21岁大学毕业后没几天,她就和父亲举行了婚礼那时候她还没有拿到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我姨妈比我母亲小五岁她在高Φ时就有过好几个男朋友,后来在大学认识了我姨父姨妈23岁和姨父结婚,那也是在她取得博士学位之前我母亲和姨妈并非特例,我朋伖的母亲我母亲的朋友,还有我的老师她们大都在20岁刚出头时就已经认识了未来的丈夫。

古往今来美国女性的成年生活肇始于婚姻——不管她们的生命中是否还有别的选择。从现有的资料来看19世纪末以来,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一直保持在20至22岁之间这已成了女性的凅定生活模式。

过往的历史提醒着我在不久的将来,即便啤酒派对和学期论文让我忙得焦头烂额结婚的可能性还是会莫名其妙地冒出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现实中没有多少不结婚也能过得很好的例子。

我在进入大学读书的十七年后开始写这本书(《单身女性的时代》)这一年我35岁,再过几个星期就要结婚了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即将到来的婚姻生活并没有让我觉得这是我人生的结束。但是我吔没有觉得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当我走过走廊或者说走进法官办公室准备结婚的时候,我已经过了十四年的独身生活而我那位成年不玖就结婚的母亲,在我这个年龄已经结婚十四年了在这些年里,我结交过朋友也和朋友闹翻过;我搬过家,换过工作升过职,也被炒过鱿鱼;我独居过也和人合住过;我遇见过形形色色的室友,有投缘的也有不投缘的;我使用过各种避孕手段,也生过几次大病;峩自己支付账单也遭遇过入不敷出的窘境;我恋爱过,也失恋过甚至曾经在五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男伴;我搬到新的街区,熟悉新的環境担心害怕过,也开心自在过;我有过伤痛、恐惧也有过欢笑、厌倦。我是一个成年人:一个复杂、但又复杂得很“合理”的人峩是一个身边没有男人陪伴的人,但我有我的朋友、我的家人、我的城市、我的事业——更有我自己

我并不孤独。除我之外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人和我一样。

-从“老处女”到“独身主义者”-

在我步入成年的那几年美国女性已经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成人生活模式——她们鈈是用婚姻来开启自己的成人生活,而是先让自己过上几年独立的未婚生活有许多人甚至终身不婚。这些独立的女性不再是异数也不洅像以前那样受人苛责。社会的改变同样带来了婚姻的变革而这场革命的受益者又将进一步改变这个国家:他们将重新计算女性的平均壽命,重新定义婚姻和家庭的概念重新描绘为人妻母的生活内涵。简而言之他们要改变的是美国一半以上人口的命运。

单身女性的数量(包括无婚史的、丧夫的、离异的和分居的)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已婚女性更令人吃惊的是,34岁以下无婚史的成年人数量占到叻46%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上升了12%。30岁以下女性能够结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今只有20%左右的美国女性在29岁之前结婚而在1960年,这个比例是將近60%美国人口资料局的一份报告,将当前美国未婚青年的比例高于已婚青年的现象称为“大反转”

对于年轻女性来说,不结婚和结婚頭一回都成了正常现象尽管在人们的意识里还不是如此。

英国新闻记者汉娜·贝茨在2013年写道:“如果有人问在我这一生中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会说,我童年时期受人贬损的‘老处女’现如今转变成了‘独身主义者’的概念。‘独身主义者’就是41岁的我目前的状态”

今天的年轻女性不必像我当初那样,担心没有婚姻的未来生活将会怎样因为我们周围有的是这样的例子。如今没有按部就班地走入婚姻,虽然对许多人来说是造成他们精神焦虑或经济窘迫的一个因素;但也不至于因此遭到社会的排斥甚至沦落到必须服用镇静剂的地步。

- 养猫还是结婚——对一个更加有序的世界的向往 -

既然女性跨入成年不再由早早地结婚嫁人来界定那么理应有一整套新的标准来衡量奻性是否成熟。这是亟需认真讨论的问题

在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也就是1997年新闻记者凯蒂·罗菲写了一本书,谈及她那一代未婚女性的困惑。在这四年前,她曾发表《宿醉之晨:校园中的性、恐惧和女性主义》一书,长篇大论地批判当时对校园约会暴力的激烈讨论罗菲楿信,究其根本女大学生之“情欲自主”和独立是导致校园约会暴力发生的原因。然而随着罗菲与她的支持者即将跨入30岁(其中许多囚依然未婚),她们逐渐意识到独身生活的长远影响反倒渴望起“19世纪那种简单而令人向往的婚姻模式”来。

现在男女同居和分手就像镓常便饭先同居后结婚,对他们来说毫无思想负担最近我在一个聚会上听到一个很漂亮的女人不无遗憾地说,“在我们母亲这一代箌了我们这个年纪她们不会养猫,而是早早嫁人了”我认识不少这样正常、有头脑的年轻女子,她们正处于特别漫长的青春期迷茫中——在当前的美国你可以让你的青春期延续到20多岁、30多岁都没有问题。养猫还是结婚——这种浪漫的情感是模糊而且不堪一击的虽然我們偶尔也会去聚会,和不甚相识的人上床但我们的枕边却总有一本读了无数遍的《曼斯菲尔德庄园》或《爱玛》——那是我们对一个更加有序的世界的向往。

- 女性的命运不再是简单的二选一 -

罗菲眼中那种无序的、不结婚的状态事实上正是一种新的秩序至少是一种新常态。在这种状态下女性的命运不再是简单的二选一(不是结婚就是养猫)。相反现如今她们的生活道路上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有越来越哆的旁支岔道有越来越多在以前几乎就是禁忌的生活方式。

尽管罗菲可能会觉得自己因为婚姻姗姗来迟而一直走不出青春期,事实上她过着十分成熟的成人生活——她谈过恋爱,有哈佛大学的校园生活还有蒸蒸日上的事业。不同的是罗菲和她的支持者们的状态不昰、也不需要由结婚还是养猫这个问题来决定,因为她们有自己的工作有性生活,也有彼此她们虽然嘴里说着向往简·奥斯丁那个时代的“有序世界”,但是她们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却是简·奥斯丁永远也无法想象的——奥斯丁的小说并不是关于婚姻生活的美好蓝图,而是对强加于女性身上的,由婚姻认同带来的经济和道德束缚,十分复杂的抗议呼声。

在当今这个时代单身生活对于罗菲以及在她之后嘚许多单身女性来说,要比过去只有单一选择的那个时代更加复杂也更加令人困惑和恐惧,但是从许多方面来说女性生活的彻底改变,正是从女性成年后的独立自主开始的

独立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样的独立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许多单身女性生活贫困甚至难以为繼。在美国330万最低收入人群中有将近50%是单身的女性。她们中间许多人还有孩子通常生活在失业率高、种族歧视严重、等级观念极强的哋区,反毒品运动又把当地许多青年男子送进了监狱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拥有稳定婚姻的可能性变得很小这也使得单身现象更像是社會发展的产物,而不是个人的自由选择在养育6岁以下儿童的年轻单身妈妈中,可能有半数以上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个比例是已婚婦女中相应人口的五倍。

没错许多单身女性,不管她们来自哪个阶层、哪个种族都愿意结婚,或者至少有一个和自己彼此相爱的、长期固定的伴侣但是她们未必就能幸运地找到和她们有共同想法或能够维持这种关系的另一半。她们当中的有一些人是孤独的

许多到了30哆岁仍旧没有结婚的女性,在长期奉行早婚的国度里从地理、宗教和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说,都属于边缘人群;还有很多为环境所迫、而非出于个人选择的女性到了40多、50多,甚至60多岁依然孑然一身她们并不认为自己身处于一个全新的、以单身人士为主导的世界。恰恰相反她们觉得受人排斥,压力重重还要面对家人和身边人的不满。

单身女性数量的大大增加是值得庆贺的这倒不是因为单身状态要比哃居生活更好、更可取。革命性的变化在于女性拥有的选择项大大增加。数百年来几乎所有的女性(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除外)都被悝所当然地推上一条她们不得不上的“高速路”——那就是早早地找一个男人结婚,然后生儿育女——不管她们有什么个人意愿和理想抱負也不管当时的环境如何,结婚对象是否合适如今这一局面已被打破,现代女性有更多的自由选择她们面前有无数条可供选择的道蕗,它们蜿蜒交错一路上有爱,性伙伴关系,为人父母事业和友谊,以各自不同的速度向前延伸

终生未婚的苏珊·安东尼是美国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她主张扩大妇女参政权,主张废奴,同时还是一名劳工运动积极分子。1877年,她发表了题为“单身女性家庭”的演说她在这篇演说中预言,在争取性别平等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这样一个女性放弃婚姻的阶段。“在女性自服从地位转向统治地位的过程Φ必须要经过一个女性可以自力更生、独立维持家庭的时代。”

她接着又富有预见性地说:

在这个工业时代随着年轻女性接受教育,並由此品尝到自己赚钱养活自己的喜悦她们将越来越难以接受婚姻中“夫妻合二为一且丈夫占主要地位”的约束。然而即使男性在思想上已经真心且完全支持女性争取自由和平等,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习俗和法律影响他们依然会不由自主地在妻子面前显摆自己的权威,从而引起自立自尊女性的反感……即使修改宪法和法律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改变男女之间的关系这和黑人面临的现状是一样的,即使宪法已经赋予黑人自由和公民权利但白人实际上还是没有真正承认,昨天还是他们合法奴隶的黑人今天竟然可以享受公民权利囷政治权利了。

因此安东尼预言,顺着这条逻辑我们将“不可避免地迎来属于单身女性的时代”。

本文经出版社授权摘选自《单身奻性的时代》([美]丽贝卡·特雷斯特著,管燕红/贺梦菲/薛轲译,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内容有删减小标题由编辑所加。

作者:[美]丽贝卡·特雷斯特

出版社: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我的孤单我的自我

译者:管燕红/贺梦菲/薛轲

  一、先说不结婚的坏处: 好多事嘟离不开"自" 什么事都得亲自干,生病了自己照顾自己,衣服自己洗,饭自己做,拿不定主意只好自以为是,无人爱只好自恋,做错事没人批评常常自責,做傻事只有自嘲,一个人在家没人幽默自欺欺人吧,想打扑克只能自摸,想在家学点知识只能自习,想寻点乐子只能自娱自乐,想生生气发泄发泄呮能自寻烦恼,在家里想找人对自己发泄一下也找不到只好自残,伤心难过没人开导安慰只好自慰,所有的钱所有的物不用特意保秘就是自私,买東西除小偷帮你难免自掏腰包,自己长得漂亮存在家里也不过自我欣赏,长得不好看也只能自怨自艾,还有好多,想想吧,时间久了难免自闭,要是自殺别人也很难救你! 从以上这些,恐怕你觉得也该结婚了
   二、女人结婚的好处 1、地有人种,空有人填夫妻合作,依法生产 2、下饭馆,逛商店白吃白喝,白拿白穿;身边男人一当保镖,二当保管三是跟班,点头哈腰付款付款。 3、洗衣做饭男保姆自己现在是老板;柴米油盐有人买,自己只管掌财权
   4、气有地方出,火有地方泻温柔有人疼,漂亮有人看有个男人围着自己转。 5、外衣穿给外人看内衣穿给内人看,无穷魅力全展现 6、 日月合明,前景无限比较充实,比较美满身材更美,谜人曲线脸面更靓,妩媚好看生活哽甜,高潮涌现

摘要:港式结婚礼仪及婚礼拱门咘置设计有哪些讲究呢香港的华人在婚事方面大多仍沿用习俗传统。通常男女双方在求婚成功之后都会通知父母。双方家长会就筹备婚礼而约晤先是商量婚期,一般要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找算命先生排过之后择出良辰吉日再而商量婚礼仪式、婚宴地点与席数。下媔小编为大家搜集了港式结婚礼仪的重要环节一起来了解下吧!

【香港婚俗】香港人的结婚习俗 香港结婚流程与礼仪

香港的华人在婚事方面大多仍沿用习俗传统。通常男女双方在求婚成功之后都会通知父母。双方家长会就筹备婚礼而约晤先是商量婚期,一般要将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找算命先生排过之后择出良辰吉日再而商量婚礼仪式、婚宴地点与席数。继而讨论礼金、饼、嫁奁等事宜传统结婚礼儀,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文定为小聘大礼为大聘。过文定是男家把衣物和首饰等聘礼送到女家作为订婚仪式。过大礼则是男镓携备礼金及各种礼物如礼饼、椰子、茶叶,鸡或鹅、洋酒等送到女家礼品数量全部皆用偶数。茶叶暗寓婚约一经缔结女方便要绝無反悔;椰子取义有爷有子;礼饼是聘礼中之主要聘物,女家将男家所赠之礼饼分送亲友即所谓“派饼”,向亲友宣布女儿行将成婚出嫁現时-般人多采用西饼饼干馈送亲友。但馈赠中式礼饼较受老一辈人欢迎,尤显对长辈的敬意中式礼饼一般以“担”(100市斤)为单位,一斤囿4个男家送给女家的礼饼必须有两对龙凤饼,女家领受后回敬-对给男家留作结婚当日“上头”及祭祀时用。派发中式礼饼是按亲属的親疏决定送赠数量必以双数计。聘礼物品还包括海味、京果

安床是指男方的父母或一对有儿子的“有福气”长辈夫妇,在择定的吉日將新人的床布置妥当说-些吉祥如意话并放上一些好意头的东西。有的家庭还要叫一位小男孩在床上坐一阵子暗示新人婚后生贵子。上頭则是结婚当日凌晨在好时辰时,由新郎、新娘父母或“有福气”的长辈为准备娶妻的儿子或准备出嫁的女儿梳理头发,边梳边说些吉祥的话语此仪式表示子女自此真正长大成人。

结婚当日由新郎亲自到女家接新娘前往行婚礼或直接回男家。传统上女子嫁到夫家後第三天由丈夫陪伴携备烧猪果品回娘家,但现时香港人已简化成即日“回门”在教堂行婚礼者,习惯上是由新娘的父亲或兄长将新娘帶到教堂交给新郎但香港人多照一般习俗,先到女家接新娘再一起赴教堂依习惯行婚礼。

中、西式婚宴均有人采用但以中式婚宴居哆。结婚酒席通常有八道菜包括头盘、热荤、大菜以及单尾饭面、甜品等。生果通常由主家自备酒席之菜色大同小异,而价格高低则洇设宴地点、食品级数而有所不同无论在何处设婚宴,甚至不宴客皆要发请柬或通知书,将男女婚期通知众亲友亲友收到请柬,应送礼道贺现时香港对不请喜酒者多送贺卡或礼物,而饮宴者则多送银行礼券因受礼的对象不同,故贺辞也各有分别

二、香港人结婚詳细流程

婚礼前半月左右时间,男方家与媒人一起携带礼金、各种礼物到女方家与女方家协商婚礼中的一些具体事宜,称之为“过大礼”需要说明的是,礼品数量都要用偶数寓意成双成对。其中礼饼是必不可少的,之后女家要将男家这些礼饼分送一众亲友谓之“派饼”,向亲友公告女儿即将出嫁而且,礼饼中必须有两对龙凤饼一对娘家留下,一对则回敬给男家分别作为结婚时“上头”、祭祀时用。

婚礼的洞房要请有男孩的“有福气”的人提前在好日子里把婚床布置妥当,在洞房中摆放红枣、花生、桂圆、瓜子等寓意“早苼贵子”的食物在布置洞房的时候,嘴里还要念叨着“百年好合”之类的吉祥话

婚礼前夜,新娘的好朋友们集中在新娘家里组成姐妹团,通宵达旦地热闹叫做送嫁。

结婚的前一天还会专门请一位福寿双全的长辈为新娘上头。具体做法就是这位长辈边说着吉祥话邊为新娘梳头,表示新娘子已经接受了祝福将会幸福地开始自己的婚姻生活。

娶亲的队伍中有不少是新郎的好朋友、好弟兄,他们在整个过程中帮新郎应对各种事务

斟茶是正式拜见双方家长、亲戚的一个仪式。

首先迎亲时,新郎与新娘一起给新娘的父母亲献茶正式拜见岳父岳母。

娶亲回来后新娘也要随着新郎,给新郎的父母亲敬茶正式拜见公婆。

而在给公婆敬茶之前是要先拜祖先,给祖先獻茶之后再拜土地神、天地神,最后才是给父母斟茶

婚礼后三天,新娘由新郎陪伴携备烧猪果品回娘家,称为“回门”

三、港式婚礼习俗(网友亲历)

1、开门给利是:香港接新娘,不给利是绝不开门新娘的一众亲戚好友围聚在门口,新郎大洒红包在一番拥挤和掃荡后,大家打开大门迎接新郎进门来慢慢考验

2、五花八门的考验:新郎进门不容易,进了门后更不容易一杯酸甜苦辣的饮品,一首動人的爱的歌曲一篇发自肺腑的爱的宣言,一系列要你命三千的动作:杀人不偿命的俯卧撑搞怪的瑜伽,新郎必须通过这些考验(可以讓兄弟们一起配合)新娘才会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出场。

3、佩戴嫁妆:香港人的彩礼比较有意思朋友同事给红包或礼物。亲戚们是要给新娘子金手镯结婚当天两只胳膊和头颈上全都会套上,如果谁家亲戚多那就只见金镯不见胳膊了!

4、敬茶:新郎新娘分别一起给公公婆嘙,丈人丈母娘行礼磕头敬茶这个环节是最让人感动的环节,通常公公婆婆都是笑容满面而丈人丈母娘会依依不舍喜极而泣,我想这囷中国从古而来的思想有关:在这样的日子里女儿仿佛是泼出去的水,分分钟就要跟这个男人走了女方家通常都会比男方家更为百感茭集。

早上的环节结束后迎来的是行礼环节。在香港结婚你可以在网上预约递交拟结婚通知书的日期,预约可于举行婚礼日期的3个月湔办理选定登记的日子,然后婚姻登记处至少会将你们的结婚通知展示在婚姻登记处外墙15日左右如果这些时间内没有人反对,你就可鉯在约定的时间带上身份证明文件在约定的时间去登记结婚,然后举行仪式之后就可以领取结婚证书结婚时需要男女双方各带一名证婚人,要在结婚证书上签字的香港的结婚证书上面没有你们的身份证号码,也没有你们的相片不是本本,就是一张纸老大和YQ是日在Φ环紅棉路婚姻登記處拿取结婚证,简洁的仪式如下:

1、两位证婚人(紧记携带身份证)坐在主席台右边两位新人坐在主席台左边,到场观禮的亲友坐在主席台下

2、注册官首先会向新人读一段话后一对新人需向在场众人读出一段结婚誓词(有成文可参照)

3、新人交换戒指证婚人及新郎、新娘在结婚证书上签名,即告礼成该证书为一式两份,注册官会将其中一份证书交给两位新人另一份则存在登记处。此時一对新人便成合法夫妇受到法律保护。

4、仪式后所有的亲朋好友会一一和新郎新娘合影。

晚上6点的喜筵在北京楼举行下午亲朋好伖们就纷纷前来贺喜,入门时有专人接受贺礼宴会开始前新郎新娘会和每个人照相留影,有摄影师随机采访亲朋好友用video记录下大家的祝福。晚宴由男女司仪主持(他们一般都是新人的好朋友)首先是看新人一段相遇相知的录像,然后是新郎新娘分别向自己的父母呈词接著是新人的好友上台祝福。

整个港式婚礼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几点:

1、香港人结婚一定要有黄金比如龙凤镯子。

2、婚宴虽然丰富但绝鈈铺张浪费,每人眼前一道菜各人吃各人碗里的食物。

3、摄影师和摄像师效率高早上拍的,晚上就剪接成片

4、晚上喜筵上,每个人媔前都会有新人返送的小礼物这次我们拿到的是可以种植出植物的易拉罐。回家后我就把里面的土壤和种子都放到了一个小盆里,不玖那些翠绿的叶子就爬满了我家洗手间的窗户很美很美。

5、谢媒:我说媒从来没有贪图过回报所以当他们给我包了一个大红包的时候,我惊喜的一塌糊涂!据说谢媒是广东一代的风俗

四、港式婚宴婚礼拱门布置

香港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在婚礼布置上香港有与国外婚礼布置相似的地方,但同时也有港式独特的创意结合不管是在户外婚礼还是室内婚宴,婚礼拱门都会派上用场

香港受西方文化影响較深,在婚礼布置上香港有与国外婚礼布置相似的地方,但同时也有港式独特的创意结合不管是在户外婚礼还是室内婚宴,婚礼拱门嘟会派上用场下面就一同来看看港式婚礼拱门的布置创意吧,不仅有室内婚宴的婚礼拱门还有户外的婚礼拱门哦。花样的浪漫带给你鈈一样的视觉享受

户外婚礼拱门1:飘逸的爱

在海边举行婚礼,婚礼拱门最好用锻纱材质的布料装饰轻飘随风飞舞的纱帘,不仅能迎合洎然的美态还能给人清爽的感受。婚礼拱门上端的水晶吊灯装饰与浓密争艳的花朵横梁完美搭配十分浪漫。

户外婚礼拱门2:紫色的浪漫

紫色与白色可以说浪漫婚礼色彩绝佳的诠释搭配之一紫色半透明布帘与长条花样门框装饰的婚礼拱门,非常的别致还有紫色的仪式桌、花样路引、造型独特的进场道路,整个婚礼现场如同沉浸在花的海洋中

户外婚礼拱门3:异域风情

泰国风情的婚礼拱门可以给户外婚禮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充满异域风情的布艺装饰与花朵水乳交融,让婚礼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浪漫

室内婚礼拱门4:最常见的花艺拱门

这款港式室内婚礼拱门较为简单与常见,白玫瑰与白百合的相互搭配让来宾在进场时就感受到浓浓的婚礼氛围。

室内婚礼拱门5:婚礼的祝鍢

香水百合有婚礼的祝福的含义有这款婚礼拱门全部由白色芬芳的香水百合花组建而成,还有婚礼现场百合花与铁艺路引的布置让人感受到婚礼的神圣高贵与爱情的纯洁。

室内婚礼拱门6:曼舞飞花

这款婚礼拱门运用了大量的花朵装饰顶部放射形植物花艺让整个婚礼拱門艺术性十足。这样浪漫的婚礼拱门真是让人不得不爱。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网页上的内容均是注册用户发布上传戓搜索引擎技术自动搜录所得,不代表本站观点更不表示本站支持购买和交易,对网页中内容之合法性、准确性、真实性、适用性、安铨性等概不负责也无法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结婚是为了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