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兴电脑VCD游戏(三国群英传7秘籍)下载个...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 采纳数:5 获赞数:6 LV3

三国群英传现在已经有7代了

不知道你说的是那一代?

不过不管那一代都可以在这里下载:

保证可玩可下速度快,而且没有病毒

  从小到大,我都很喜欢电子游戏,现在回想电子游戏机在当时我的小脑袋里面,代表着富有,威信,地位。

  小学的时候,鑫鑫哥哥家有一台小霸王学习机,还有无以计数的黄色盗版游戏卡带。我总是找各种借口去鑫鑫哥哥家玩。因为去了那就可以玩一天的FC,8位盗版红白机。

  我的游戏水平和鑫鑫哥哥比差远了。鑫鑫哥哥会把小怪加boss统统干掉,我则安心的走剧情。

  每次去鑫鑫哥哥家都感觉比过年还开心。

  鑫鑫哥哥在我心中很高大。他会很多我都没听说过的秘籍。《魂斗罗》上上下下左左右右BABA。就能魔法般变出30条命。超级玛丽可以一个蘑菇都不踩死,跳来跳去眼花缭乱的过关。蝙蝠侠的游戏都可以带着我这种只会按上下左右的人消灭所有的小兵和boss直到最后一关要我躺赢。

  小时候最希望的就是也得到一台和他家一样的小霸王学习机。每每听见“阿欧,小霸王活力无穷啊!”那感觉比打鸡血还爽。

  我用了很多办法试图骗一台游戏机,甚至和家人说我要学习小霸王学习机的学习班。结果家长确实带我到了那个办学习班的学校报名了,学习课程改成了-------珠脑速算。

  我也顺利的成为一个小伙伴公认的傻逼,对着空气瞎扒拉着自己的手指。

  鑫鑫哥哥的朋友很多。他们都会来回交换黄色的盗版游戏卡带。我的朋友很少。只有鑫鑫哥哥。我想如果我也有一台小霸王,就可以和他一样。有很多朋友围着我转。

  后来流行了一段时间的裕兴电脑VCD。口号当时特别响亮,洗脑。电视上还有裕兴VCD的教学视频天天循环播放。每次节目开始之前,我都会模仿电视里的音调附和, “裕兴电脑VCD,学习,上网,加游戏!”

  裕兴电脑VCD是得到了,也玩上了当年在鑫鑫哥哥家所玩的8位游戏。可是家里面却限定我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玩有限的游戏。VCD的光盘介质,又不能储存进度,一次必须玩完。如果你每两个星期都只玩同样的游戏,而且每每到同样的关卡,游戏机就要被收回。你会还有兴趣继续么?

  每两个星期做一个同样的春梦,快到高潮的时候突然醒来?

  再后来叔叔家买来一台科利华VCD,里面的游戏都是16位的。我操,那感觉和在投币的游戏厅一模一样。

  我特别喜欢去叔叔家蹭游戏机玩。叔叔开始变得不愿意了。我的战术也转变成二皮脸的叫上我的朋友去我叔叔家。叔叔一看是不认识的同学,不好拒绝,只能打开游戏机。这个招式奏效了好一阵子。

  这就是我到初中之前接受到的所有主机游戏机,或者说游戏机模拟器。体验最好的,最开心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去鑫鑫哥哥家的时候。现在想想,还是特别过瘾。

  到了初中在姥爷和姥姥的资助下家里给我买了第一台电脑。MX440的显卡,奔腾3的cpu,32G机械硬盘。大头显示器。电脑说是给我学习用的。没有软件,学习个毛?

  当时其实民众也并不懂计算机。我还记得当时我在学习BASIC语言。我妈还在提醒我,别总是去接触那个东西,万一染上电脑病毒怎么办?

  当时也流行一个电影,在CCTV -6播放过无数遍。好像是叫《疯狂的兔子》,题材就是外星人的电脑病毒感染到人类身上,受感染的人类就和白痴一样跳舞,嘴里狂喊,疯狂的兔子兔子,疯狂的兔子兔子。

  有了电脑之后,我开始在我们当地的太和电子城买盗版的游戏盘玩。仙剑奇侠传,nba live系列。拳皇,三国群英传。当时放学写完作业就是玩电脑,屏幕是背对着门的。我只要感觉到任何风吹草动,一个ALT+TAB就切出去了。把任务栏一隐藏。完美。。。

  我的学习是退步了很多。从曾经的年级前几名,到后来开始倒数。

  朱脑速算也没给我带来什么优势,到了函数还是根本不能理解。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什么是sin cos 。太他妈抽象了

  但是至今为止,我都不觉得是电脑游戏影响到我的学习。

  我玩游戏,是因为游戏要我开心,因为游戏给我了很多好的体验和成就感。比如我可以在游戏中自己当主公,用建立自己的国家灭刘备杀曹操干孙权统一全中国。可以当NBA的篮球经理,把喜欢的球员都买回来建立自己的梦幻王朝。可以用一个二阶堂红丸就从关首到关尾,击败大蛇,别人碰不到我一下。

  在那个阶段,我想我们需要最大的是认可。

  可是我们所在的环境给不了我们。老师说,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去掏粪,卖菜吧!家长说,不要和谁谁谁在一起玩,他会带坏你。

  所有家长都有一种望穿未来的能力。看见一个孩子在那和尿泥,就能预测人家的未来一定是露宿街头,巡街乞讨。看见一个孩子装模作样的在那背人之初,性本善。。。这孩子肯定有大出息,将来前途无量,升官发财。

  或许你也听过相同的话。你只有好好学习才有出路。

  看杨永信的事情,里面说在他的戒网中心出来的便是“精品”。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但即使掏粪的人,就对社会没有作为吗?或者扫马路的人?他们也并不卑微。社会给了不同的人不同的分工。做好自己分工,有什么可丢人的?

  我想每个人都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权利,但是在当下干好自己本职工作,又有什么丢人的呢?

  我记得一个很深刻的故事。当时我买了一张八度空间的专辑。放在自己电脑上听的酸爽。周杰伦简直是我的偶像。他唱歌的每一个音阶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方文山的每一个辞藻都仿佛在跳舞。

  正在我陶醉之时。我爸突然从屋外冲过来,面带他招牌试的表情怒斥“关了!”我小时候很害怕我爸,二屁不敢放一个,马上关了电脑。

  他就和我讲,你再唱歌,再听歌能当歌星吗?你能成为歌唱家吗?

  你爱打篮球打的再好,能当饭吃吗?能去NBA吗?

  你写文章的再多?能当小说家吗?

  你只有好好学习。才有出路。你知道不知道?到底知不知道?!

  我不明白听歌就是想当歌星了? 打篮球就是为了进NBA了?写个文章就是为了靠写字赚钱了?这些听起来挺好的啊,比当什么科学家酷太多了。谁愿意当科学家啊?能当周杰伦还当个毛科学家。

  不过我不敢反驳我爸的权威,我好害怕。吓得魂飞魄散,拿起书强行装逼。

  记得当时有好多好玩的段子。我爸不知道哪里找来一本他以前考大学用的许国璋《电视英语》要我读,每天读一课。当时我刚上初一,反正那一个暑假。都没有出过门。上午学语文,下午学数学晚上学英语。学英语的时候最搞笑。当时有复读机。我爸要求我读那本书的课文然后用复读机录下来自己听。找错误,直到不打结巴为止。

  上有政策,下面自然都会想出来对策的。比如一篇文章我会读3遍,最后示意我家人我可以读的好像外国小孩一样。

  我明知道我爸妈对英语一窍不通,我爸估计连字母有多少个都不知道,我妈的英语和说越南话差不多,据说教他们英语的是当时我们的社会主义好朋友,越南老师。

  我第一遍录音的时候,就装的支支吾吾,第二遍好一点,第三遍就特别“顺畅”的读下来。虽然从小装逼有一套,可是我全完不会啊其实,这单词都不认识。

  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反正不是不会么?不会读的又太长的单词就读the,见过一次两次有一点发音规律的,就在知道如何发音的音节后面加上this,要是开头几个音节不知道怎么读的,就先说个that,再接上后面会发音的音节。

  稀里糊涂的,不懂英语的人肯定是听不出来。

  话说今年已经是我出国的第五个年头了,如果真的再给我那本英语书,我都不一定可以顺畅的一次读完。

  直到现在我爸还以为我的英语不错,是因为当时他的逼迫对我后来英语的提高有质的突破。其实根本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不过我一直都没有点破他。

  如果真的说什么驱使我开始真正的想学英语的话。最启蒙的,应该是美剧,应该是想找一个外国媳妇的念想。

  我曾经无数次想过,万一我爸妈有一个会英语,只是在装的话我就傻逼了,会死的很惨。有好几次都吓得睡不着觉。不过还好。我判断的很对。

  他们确实不会英语。

  少年维特的烦恼,庸人自扰

  我觉得即使当初没有电脑这种东西进入我的生活,我也不会和之前一样好好学习。

  太多的困惑纠缠着我。

  为什么好好学习的孩子,女生都不喜欢呢?

  为什么我不能成为周杰伦或者F4,要变成陈景润那种带着数不清圆圈的大玻璃片子特意桩电线杆呢?天天和纸过不去,用了正面用反面。

  为什么我们篮球队的大刘可以当后卫,我只能打中锋给他抢篮板呢?

  我们在那个年龄有太多的困惑,也没有人给我们认同。家长说只要好好学习就以后有出息。出息是什么?什么叫有出息?出息什么时候来?是什么样子?出息如果不来,会来什么?

  反正家长认为好好学习就对了。不然以后就活的很惨。初中考不上高中,人生就废了。高中考不上好大学,这一辈子也算是废了。

  可是这个时候,我们好像什么都想尝试。

  尝试着和喜欢的女孩子在月下表白。(至今我还记得我和那个小姑娘在月下聊了一晚上天的日子呢。日光照射着她的头发,泛着白色的光圈,她穿着一身修身的橙色羽绒服,砸着马尾辫。一高兴就会甩一下。我的心就跟随着马尾辫的起伏,使劲得跳动一次。

  话说今天她从北京回来。一会还要去找她。这么一想,还挺高兴。)

  尝试着进更多的球。

  尝试着翻唱周杰伦的歌。

  尝试着打红警用解放军灭的你妈妈都不认识。

  其实如果你不给这些孩子尝试的机会。是很不人道的。也一定会在以后的日子里补偿回来。

  电子游戏也就成了一种最吸引人最公平的尝试。幻想一下,在网吧大家都说,哎呦15号机的人真牛逼喂,枪枪爆头。这狙用的,我倒下了还看不见他在哪,是他妈的外挂吧??

  这种无与伦比的认可感,很显然,至少在我们那个年代不可能在学校被复制。

  我打的最多的是《魔兽争霸3》。前阵子我还在网易的平台上打这个游戏。一转眼十年了。我的水平已经很差。但是那份感觉还在。如果说这款游戏给我了一种活着的意义。我觉得丝毫不为过。

  每当在网吧打游戏的时候。我就用我的APM超高的左手在那故意炫技一样的跳舞。招来很多人在我身后围观。那些人的心脏跟着我的手指一起跳舞,那种成就感真的很好。原来我也可以被人羡慕。

  我最好的一次打这个游戏获得全石家庄市的第四名。

  魔兽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至今受用。我想魔兽玩家自然明白。

  其实我想那一大段的时间的尝试,包括我还唱过HIPHOP,自己写过很多歌。学着用FL STUDIO。CD2.1 。这些都只不过是想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我自己很厉害和别人与众不同,不是小书呆子罢了。

  学习并不能给我这种体验,可是那段时间我又如此渴望那种欲望上的陶醉。被人看得起,被人议论。就好像偶像剧里面的情节,男主角是一个什么街舞社的社团团长,街舞牛逼到全世界的人打着飞机亲自登门和他挑战。帅的一比,他举手投足,都会引得女孩子大声发春一样喵叫。

  谁不幻想那种样子的高中呢?

  那段时间,也存在好多又好笑,又单纯的尝试。喜欢女孩子,喜欢她,又不像现在一样,想和她发生什么肉体关系。就觉得那种你偷偷看她,心跳到爆炸。面红耳赤。就觉得心灵和肉体同时得到了满足。

  这段时间,孩子在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认知。

  可是这个时候的家长,一般都会严防死守诸如早恋,上网,打架,抽烟,混社会的恶习。

  打架,抽烟,混社会我没干过。倒是还挺害怕那些小流氓,他们总是找我要钱。特别可怕。

  但是早恋,上网我是没少干。

  我当时写的情书还被我妈看见了。问我是不是真的喜欢人家。别瞎胡闹。好像我一封信就能把人家搞怀孕了似的严重。其实当时对那个女孩虽然是一个班,我根本也不敢和她说话。写个信,偷偷的靠第三个人传递。那个人会在女孩子写好信以后传给我。其实我和女孩子座位的距离不过是两个身位。

  还有一次,一个大我两岁的哥哥给我一本书保管。我就扔到橱柜里面。被我妈看见了。骂的我狗血淋头。我妈骂完了不过瘾,我爸接着骂,都拿回家什么丢人的东西了!!?

  至今我都不知道,那书是什么意思。

  一本叫《少男少女》的杂志。不是《金瓶梅》。

  在网吧上网,父母抓住我的次数就多了去了。现在回想,我父母绝对不会把我抓去戒网中心的,当时他们也没有那个钱把我送去。

  当《战网魔》播出的时候。我好像是上高中。朋友和我说,“你看央视的一个关于网瘾的纪录片了么?里面小孩说,我不要上网啦。然后就删桌面上的快捷方式。其实游戏都没删,哈哈,巨傻逼。”

  这就是我对《战网魔》的全部记忆。单纯不过是技术上的评论。就好像现在你看古装电视剧,吐槽道具都不是出自那个时代一样。

  那个时候家长也开始渐渐地理解我。怎么计算机考试都是考满分呢?(我参加的是天津的高考,计算机占150分,我可以轻松的考130分以上)怎么谁都不会的电脑难题我都可以搞定呢?怎么我知道那么多奇奇怪怪的知识,别人却不知道呢?

  当然。也因为初中的那些年的折腾。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现实了很多。我觉得每个人都会因为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切合实际。

  我不再相信自己篮球打的很好,因为野球场上很多大神。

  我不再觉得自己魔兽打的很好,因为我怎么打都是VS平台上的低等级。

  我也不觉得女孩子会因为我懂的东西多就平白无故的喜欢我。觉得我是个才子。

  我也开始讨厌周杰伦去客串什么《寻找周杰伦》的傻吊电影。通篇只有一句台词,歪着脑袋噘着嘴,蹦出一句,“甜的。”

  我和父母的关系也开始缓和。以前什么话都不会和父母说。害怕他们训斥我,说我以后没出息,没前途。渐渐地在外地有了心事,不高兴,失恋了,被同学误会,都会和家长打电话吐槽。家长也开始给我一些变得有意义的人生的意见和建议。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成长。但是我可以明确的感觉到,我爸妈开始不再用教训的方式去和我说话,我也开始和他们交心。

  我想这些都是互相的态度。

  上班以后我开始有自己的收入。我买过很多主机游戏机。

  psp,玩了没几盘,就丢了,我都懒得去找,一点也不心疼。

  Xbox360,买了一直吃灰,最后又卖出去了。

  网络游戏,打过几盘LOL ,实在是小学生太多。没法和那智商的人合作。

  星际2这种RTS是我的真爱。后来我去国外上船。没时间,就不玩了。

  因为这些东西已经很难再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很难再靠着打游戏打的好去炫耀自己。慢慢的便失去了兴趣。

  其实我觉得根本没有什么网瘾。

  我出国前,我姥爷还说你这样每天睁眼就趴到电脑前,睡觉之前还一直玩。你要是没了电脑,上船工作可怎么办啊?

  他们也一度担心我上船工作没有电脑会发疯的问题。

  结果我上船了,上网这方面想我都不会去想。

  我朋友最可能被家长送进去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玩游戏很猛。

  我知道杨永信的事情后和他开玩笑说。你的家庭情况是最容易被抓进去做电疗的。因为你妈妈相信这个。认为你有网瘾。

  他说我电抗已经升级到100%。哈哈。

  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真的玩游戏太多。他玩游戏时间很长,但是也并没有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班还是照样上。也没有少发工资。被批评。家里头疼的现在变成你咋不搞个对象呢?天天玩游戏,能嫁给游戏么?

  其实谁不想找个对象对不?不过遇不见合适的,谈得来的而已。

  奶子,和游戏在你面前,你选哪个?要是有人选游戏,你告诉我。我拍个小视频。还能传到糗事百科。

  就和广东卫视的节目里面的小伙子一样。他根本只是下班了玩个游戏。却因为父母的认知,被家长认为有网瘾。从而送到杨永信的机构里面戒网。

  我常和身边的朋友说,中国其实并不是一个完全的法制社会。不同地区的法制进度是不同的。

  罗辑思维的罗胖子说,考大学考的不是大学,是城市。是你以后可以留在那个城市里面的机会。

  我是同意这一点的。你看在临沂。杨永信猖狂到什么程度?即使你已经年满18岁了。家长一句话,交点钱。杨教授就可以带着人,开着面包车。把你从家里揪过来。

  到了临沂四院,你说你要走,你不想留在这里,放心,你走不了。

  央视的06年的视频里面一个孩子稍微有一点抗拒,就冲过来一个大汉,身高马大,在一秒钟之内把你制服在地。

  你只不过上会网,一高兴多上了一会,家长觉得,你不正常,就会被当精神病对待。

  去做一个电击。一边问你这是治疗还是惩罚?是惩罚?对不起,再来一次。是治疗还是惩罚?是惩罚!再来一次!直到你说这是治疗为止。

  中途你犯错了,你受不了这种集体生活的压抑,你想离开。工作人员吴哥不高兴了。会告诉你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知道人身体上总共能插多少根针吗?

  (这句话吓的宝宝缓了好久才敢动笔)

  好了即使你出院了。完成了非人的折磨,也许你装逼能力堪比山东XX,骗了所有人,所有人都以为你改过自新后,你回了家。家长一不高兴就可以威胁你-----你应该去再电几下。

  即使你特别幸运这些事情都没在你身上发生。你太无聊了,去上个网,不一定什么时候。背后的家委会突然出现,直接逮捕你。又给你抓回去,重新走一遍电疗流程。

  这些例子都来自我附件里面的视频。关于治疗和惩罚的事情,在不同年代的视频里都有不同少年的叙述。我觉得这足以证明真实性。

  有一个例子。说一个哥们从戒网中心逃走。跳楼越狱。把脊椎摔成了压迫性骨折(看官自行脑补疼痛感),坚持着逃了一天的抓捕。实在忍受不了疼痛。跑到一个居民家里被居民看见以为是入室抢劫。居民拨打了110。逃跑的哥们竟然又被带回了戒网中心。

  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即使我们的家长也没有权利去限制我们的人身自由。

  没有人有权利开着面包车去抓捕你,把你按到在地强行的接受治疗。

  没有人有权利在你抗拒的前提下去进行电击治疗。

  没有人有权利当你已经出院后,发现所谓的“再偏”,就到全国各地去抓捕你。

  里面竟然还有所谓刑讯逼供的桥段。是治疗还是惩罚?

  难道临沂市的公安机关不应该反思一下吗?当你发现一个受伤却逻辑正常的公民。他或许有涉嫌抢劫,涉嫌偷盗的可能。但是绝对不可以把一个行为判断能力正常的人,移交给任何一个医疗机构吧?因为你才是执法部门。

  临沂市的政府难道更不应该反思一下吗?至今为止。我们都还能断断续续听见从政府机关方面支持杨永信的声音。事情闹得这么大就没有一点怀疑精神吗?

  政治我不懂。可是至少请保证我们每个公民享有宪法所赋予我们的基本权益。

  我们的教育错在什么地方?

  再想想,我们的法制教育都教育了什么?社会中不止有这一件事是滑稽可笑的。

  每个人即使是完整的公民,不作奸犯科,见了警察,也要毕恭毕敬。这正常吗?

  我去警察局开证明,星期二,值班民警说,人家都不在,开不了证明。你就得乖乖回去第二天早上再赶早过来,这正常吗?

  选举人大代表,居委会给你发一张纸上有3个名额,3个名额你全不认识,这个鸟人是不是弗斯塔德?你还必须选第一个人。选别的居委会就说你不入流。不正常, 和他们不是一个心。可恨的是还不能弃权。这正常吗?

  我们的政治课开办了这么多年,如果这一切,现在在大家看来都正常的话。政治课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

  山东电视台洗地?先去学习一下英语吧唐济生先生?

  山东电视台,在06年左右的时候,有一个给杨永信以及他的戒网中心洗地的视频。视频前面一大段就是说这个戒网的仪器有争议。记者去试了试,没啥反应。就感觉麻麻的爽爽的。

  我觉得那种感觉应该很像小时候有用家爸爸的打火机拆了电机,冷不丁电电别人屁股的感觉。

  你现在想体验,拆一个打火机,拿着里面的电机,冲自己太阳穴来一下子试试。

  当然,出了问题,我概不负责。

  其实就是洗地么。没有什么看头。但是后来他们请来的一个专家。说的话我就有点看不下去了。

  唐济生 中华医学精神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在英文里面,它是同一个词。在中文里面它作为两个词来出现。精神和心理。”

  唐济生的意思就是,精神和心理在英语里面是一个词。是吧?我仔细琢磨一晚上没有想到什么别的异议。

  老子服你,老子给你总结一下这词的意思。

  我真的不明白,这个老大爷怎么可以把这两个词说成一个词。

  有没有文化?不懂就别丢人现眼了好吗?

  这件事,山东电视台不应该承担责任吗?甚至我们深想一步,当时的山东电视台记者里面就没有一个是懂英语的吗?

  还是上级指鹿为马?我想以后这个例子,我还真可以用来和我自己的孩子解释什么叫指鹿为马。

  山东电视台为什么把这样的东西播出出去?又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难道就是因为一时疏忽吗?

  山东电视台的洗地能力。借用视频中戒网中心的一句话,全国人民警告你:“你这是在透支我们对你的信任。”

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玩过裕兴vcd上的游戏,一直希望能再回味下那些老游戏,好不容易找到可以在电脑玩的版本啦!在这谢谢薛秉玺大大!想玩的这是网址/%D1%A6%B1%/usercenter?uid=d7d05e795307">密线

兄弟,没看到薛超,在你邮箱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群英传7秘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