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个我想要和你白头到老老的老公

上传时间:
丈夫婚内出轨,孟非一语道破真相,还直呼他们会白头到老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您的位置:
陪自己的丈夫坐了一辈子牢,从不抱怨一句两人白头到老
如果说20世纪除了战争之外还曾留下玫瑰的话,那么“少帅”张学良与“赵四小姐”赵一荻无疑是其中最绚丽的一对。张学良在北京时,就与赵家兄弟结识,时常到赵家做客,赵四小姐的父母对他的印象也很好。赵四小姐是在十六岁(1927年)春天,在天津蔡公馆舞会时初识张学良,相识后,他俩时常到香山饭店的高尔夫球场打球。坐落在西山碧云寺旁的香山饭店,是赵四小姐父亲赵庆华所开办,夏天,张学良到北戴河避暑,赵四小姐与大哥、二哥结伴,也从天津赶来了。张学良的副官陈大章陪她住在必其饭店,避过盛暑后,也是陈副官送她返回天津的。
1929年3月,张学良时任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后,给赵四小姐长途电话,问她能否到奉天(沈阳)来旅游,几天后,她电话回复,也已征得父母同意,准备应邀前往。于是,张学良就派陈副官赶至天津迎接,上路时,赵家全家人都曾赶到火车站送行,到沈阳后便安顿在北陵别墅。
而后,赵庆华在报上发表声明。声明原文很短,除介绍家世后,便称:“四女绮霞,近日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规条第十九条及第二十二条,应行削除其名,本堂为祠任之一,自应依遵家法,呈报祠长执行。嗣后,因此发生任何情事,概不负责,此启。”赵庆华随即声言自身惭愧,从此辞离仕途,退隐而居。
赵庆华此举,是有其高明构想之处,张赵两家父一辈、子一辈,素有往还,赵庆华夫妇该是了然张学良与女儿两情相悦之事。尽管他们欣喜张学良英雄少年,前途有为,可怎好让女儿许给已有家室的张学良,更何况其显要的身家呢。送女于私下,再绝情于公众,既断了有情人的退路,促其亲成,又挣得了门庭清白,不失身份,真假混淆,一举两得,真个高明良策。 此中思想,另有深意。适时,诸军阀凭借军力,争战不息。张学良主政东北奉系,赵庆华官任北洋政府,认亲与否,多有不便。赵庆华藉此急流勇退,可谓用心良苦,此举既可避免政争之嫌隙,落人口实,又可减免张学良恩怨之忧虑,任其放手作为。如此黑白分明,正似赵庆华其人的耿介、清廉。可怜天下父母心,赵庆华家事外扬,绝非盛怒下的单纯。
尽管赵四小姐和张学良的恋情,有此波折,但堪称红粉知己。张学良的原配于凤至比张学良大三岁,是张学良父亲张作霖订下的亲事,赵四小姐比张学良小十一岁。于凤至日后接纳了这位“小妹”,张学良称于夫人为大姐,称赵四小姐为小妹。赵四小姐虽无夫人的名分,对外则称为张学良的私人秘书,长期侍从左右,并于张学良于日通电下野后,伴其由上海乘意大利邮轮启程赴欧洲考察。
张学良在溪口幽禁期间,曾住武岭学校,二日后,移居距武岭学校五、六华里的雪窦山中国旅行社招待所,之后当局允许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和赵四小姐和他同住,两位商量之后,每月一替一换,轮流来此陪伴张学良。于凤至由上海乘船来宁波,赵四小姐则由宁波去上海,有时她们也一同留在张学良的身边,小住几日。
适时,赵四小姐和张学良所生的独子张闾琳,还属幼小,正是需要母亲在身边照顾的年龄。于凤至为了使赵四小姐更好好地抚养幼子,便说服赵四小姐返回上海,自己留下。而后的三年幽禁中,她由溪口辗转奔波江西、湖南的生活,使她的身心受到很大的伤害,乳房烂疮日渐加重,张学良便向军统局局长戴笠提出,让于凤至出去治病,由赵四小姐来照料自己的生活。蒋介石批准了张学良的要求。
赵四小姐离开溪口后,回到上海马思路公馆居住,不时将生活用品捎去,直至上海陷落,才被迫去了香港。1940年冬天,赵四小姐接到张学良的电报,以她当时的情况,在香港拥有相当数量的金钱,有自己的住房,生活是很安定的,加上幼子闾琳需要母亲的照料,不去是完全可以的。但她觉得张学良更需要她的陪伴照料,宁可母子离别,把闾琳托付给十分信赖的美国朋友伊雅格照料,只身前往,陪同张学良一起过幽禁的生活。此后,赵四小姐就再也没有离开张学良,一直陪伴到台湾。 1941年5月,张学良患急性阑尾炎,赵四小姐陪他到贵州中央医院做手术,出院后他们又被幽禁在贵阳黔灵山麒麟洞、开阳刘育。1944年冬迁至贵州桐梓,在桐梓天门洞一直到软禁到抗战胜利。1946年移居到重庆歌乐山松林坡,不久即被押往台湾新竹井上温泉。
在与世隔绝的寂寞中,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凄苦是可想而知的。他们俩人相依为命,张学良把一切希望和欢乐都寄托在赵四小姐的身上,赵四小姐则尽自己全部的力量给张学良以安慰和照料。见过的人都说,赵四小姐经常身着蓝衣,脚登布鞋,几乎洗尽铅华,终日陪伴在张学良身边,令人感动。虽然相对来说,她比张学良多些自由,每年都能获准到美国去探望儿孙,但她每次总是飞去飞回,仅住两三天,即又回到张学良身边。
不论张学良在何处,赵一荻总是陪伴在他身边。赵一荻的身体状况比张学良要差得多。她曾患过红斑狼疮,有过骨折;长期抽烟,肺部出现癌变而动了一次大手术,切除了半边肺叶,之后一直呼吸困难,成为影响她晚年健康的主要因素。
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在台湾一直过的幽居生活,直到1990年,庆祝张学良九十岁生日的聚会于6月1日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正式脱离了幽居生涯公开露面,从此我们所见,不论身在何处,赵四小姐总是陪伴在他身旁。少帅夫妇的后半生里,几乎全以信仰基督为依归。
1995年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定居夏威夷以来,除了身体不适外,他们每周日上午都定时到夏威夷京街第一华人基督教公理会聆听礼拜。赵四小姐和张学良于日时还到教会参加庆祝母亲节的崇拜,之后并在五月廿八日中午在其住处大楼的宴会厅举办庆祝百年华诞祝寿活动,约有一百位来自各地的亲友来为他们贺寿,并在宴会之前开放十分钟的时间给媒体大众拍照,这是张学良和赵一荻两人最后一次联袂的公开露面。 自2000年祝寿活动后,88岁的赵四小姐,于6月7日下床时摔了一跤,虽觉身体不适,但尚无大碍,几天后呼吸发生困难,而于6月11日住进夏威夷檀香山的史特劳伯医院加护病房。张学良与赵一荻的儿子张闾琳获悉赵一荻病情转危之后,19日特地从加利福尼亚州赶到夏威夷侍奉老母亲。由于呼吸极为困难,医师为她插上呼吸器,并且让她沉睡以减少痛苦。赵四小姐于6月20日时一度转醒,旋即因为痛苦而在医师投药后再度睡去,并进入弥留状态。因其病多日未见起色,散居各处的张学良家属也陆续赶到医院探视。
6月22日清晨,赵一荻还醒着,但她不能讲话,只能目视着每一位围在床边的亲友们。约在8时45分,老伴张学良坐着轮椅来到床边,张学良伸手握住夫人的手,喊着自己私下对老伴的昵称,无限依恋。 赵一荻看着张学良,无法开口说话。9时,医生拔掉了她的氧气管,并注射了镇静剂,赵四小姐昏昏而睡,张学良依然抓着妻子的右手不放。又过了两个多小时,上午11时11分,监视脉搏跳动的仪器显示她已离开人世。牧师带领亲友向上苍祷告。张学良此时还一直握着妻子的手,就这样又握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在众人的劝说下回到家中。
百岁高龄的张学良对赵一荻的去世,显出难以言喻的哀痛。他沉默不语地坐在轮椅上,泪水缓缓地流下来。张学良曾说过,他这一生欠赵四小姐太多。张学良曾有意回祖国大陆的想法一直未能成行,赵一荻的健康是主要考虑之一。上了年纪、疾病缠身的她始终耳聪目明,而张学良耳背眼花,但只要是老妻在耳旁讲话,他总能听得清清楚楚。赵一荻就是在生前的最后这段时光里,仍尽心竭力地亲自料理张学良的各种琐事。张学良百岁寿辰之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太太非常好,最关心我的是她”。
许多人非常担心,已过百岁的张学良能否承受老年丧妻的沉重打击。与张学良夫妇熟识的台湾知名人士梁肃戎听到这一消息,非常难过。他认为赵一荻的死,对张学良会有影响。1998年梁肃戎曾经到夏威夷探望张学良夫妇,当时赵一荻就一直戴着氧气罩,印象中赵一荻的身体状况就不好。
张学良夫妇来到了位于夏威夷和檀香山之间的神殿之谷。他们发现马科斯夫人想出手外售的乃是神庙陵园中最为朝阳的墓区,位居高坡,四周开阔,山间绿草如茵,墓前溪水潺潺,他们立刻被这块开阔的墓地吸引住了。特别是发现与此相邻的又是香港著名船王包玉刚先生的墓区,他们当即认可,同意尽快将这块墓地买到手。经过友人们从中玉成,1994年夏天终于完成了墓地过户的手续,从而遂了他们的一大心愿。
赵四小姐生前有许多书商与她接洽,希望她能够口述她自己与张学良的历史,但都遭到拒绝,而赵四小姐的去世,不能不把人们带回到那段永远让人难忘的历史。
赵四小姐的一生,是与张学良将军的军政生涯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共同经历了现代中国云谲波诡的政治风云。
本文「陪自己的丈夫坐了一辈子牢,从不抱怨一句两人白头到老」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贵妃历史相关文章
古代的政坛上有很多的政治联姻,三国时期刘备和孙夫人的联姻,也是当时非常著名的联姻了。孙夫人的家世极高,他的的父亲孙坚,哥哥孙策、孙权都是当时响当当的人物。那么孙夫人为何会与刘备联姻呢?在曹操想要扫平江南,孙权家族危在旦夕的时候,孙权选择了和刘备联姻。
在现代这个快节奏的世界,孩子们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很多的家长都遵循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原则。给自己的孩子报各类补习班,各类兴趣班。对于孩子们而言,这样的生活太过于沉重了一些。历史上还有一个时代,皇子们的学习压力也非常的大。这个朝代就是清朝,清朝时统治者
唐朝是一个神奇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不仅仅出现了明星李白,杜甫等人。在这个时代开了很多历史的先河,在这个时代宦官居然可以娶妻?我们都知道,古时候的宦官是不能结婚生子的,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宫中跟宫女结为对食。但是唐朝就不一样了,在这个时代,居然有宦官可以明
吴三桂是我国5000年历史长河中的风云人物之一,他当初引清军入关的行为一直到如今仍然被很多人铭记。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臣,最终却是一个十分悲惨的结局。在这场吴三桂和清朝廷的斗争中,有一个人是非常不幸的。这个人并不是吴三桂,也不是吴应熊,而是建宁公主。为何
鸿门宴是中国最有名的一个宴会,几乎人尽皆知。这个故事实际上讲的是刘邦和项羽的争斗。项羽有一个叔叔叫做项伯,鸿门宴的结局可以说跟项伯有很大的关系,那么项伯是做了什么而影响这场“鸿门宴”的呢?发生鸿门宴之前,项羽听说刘邦欲守关自王关中,于是便在鸿门向士兵
1918年的北京,在各色人物全都尽情表演的大舞台上,有一个小孩子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他常常一个人躲在庭院中自娱自乐。这个人是谁呢?他便是清朝的清逊帝溥仪,傅仪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中国最后一个朝代的末代皇帝,而且因为他曾经当过三回
端午也是现代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很多的地方还会举行划龙舟大赛,可谓是热闹至极。在古代,端午节是古人禳灾祛邪的日子。他们认为,农历五月五日是一年中恶月中的恶日。也就是说,端午节是一年之中毒气最大的日子。在很多人看来,在端午
中国历史上的短寿的皇帝有很多,各种奇葩的死法都有。在我国的东汉、唐朝和明朝时期出现的宦官最多,且危害至深。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被太监给吓死的,这究竟是因为什么,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接下来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唐朝时期有一个太监,名字叫做李辅国。最开
即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出现女外交官大概也会引得全国人民的关注。但是你知道吗?要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女外交官的出现。那么西汉的这个女外交官究竟有各种能力,为何会成为代表一个国家的外交官呢?汉武帝时期,汉与匈奴一直处于一中对抗之中,当时,为了集中主要
古代的女子大都早婚,一般十四五岁就差不多结婚了。但是在这种普遍现象中却有一个人是不同的,这个女子就是吴王李恪的女儿信安县主。在中国历史中,信安县主是吴王唯一一个有史可证的女儿。信安县主同年不幸,六岁时她的父亲就被赐死了,信安县主于是就被“陪奉献陵”。
前些年有一种现象,只要一到假期,《还珠格格》就会开播了。因此很多人常常会说假期都被《还珠格格》占满了,不过《还珠格格》也确实圈粉了一批人。我们都发现还珠格格中皇家女子都被称呼为格格。但在另外一个电视剧《道光帝》中,皇帝的女儿又被称为和硕公主。为何皇帝
很多人都知道汪精卫,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陈璧君其实出生于一个富有之家,她于1891年出生于南洋槟榔屿的一个华侨家庭。陈璧君很早就参加革命了,她是同盟会中参加历史最早而且又是为数不多的女会员之一。她于1907年,也就是十六岁时就参加了同盟会,算
中国人交朋友有一个奇特的方式,他们常常喜欢在饭桌上交朋友,就连谈生意,也是要在饭桌上进行的。所以中国人最有效的交际方式大概就是请吃饭了,中国古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由此便可窥见请客吃饭的独一无上的魅力。不仅仅普通人喜欢请客,就连皇帝也时常会请客
对于很多皇后来说,从皇后到太皇太后一定要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她们当了太皇太后之时,大多儿孙满堂。但是西汉昭帝刘弗陵皇后上官氏就比较特别了,她夹杂在祖父和外祖父的斗争种,却仍然坐上了皇后的宝。可惜,在她豆蔻年华之时,汉昭帝就去世了。之后,她又被封为
岳母刺字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了,很早就成为了中国的母教典范,同时也歌颂了岳飞的丰功伟绩。但是对于岳母在岳飞身上所刺的字是否是“精忠报国”,有人至今仍存在着疑问,那么真相如何呢?岳飞是我国的著名的军事家,是我国的民族英雄,也是个抗金英雄。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女子的地位比男子要低的多。女子们都被要求要学会琴棋书画,而且女红也一定要做的很好。常读的书籍是三从四德,是男子的附属品。一般来说,他们都与自己的父兄,丈夫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即便是当时女子中地位最高的皇后,也是要听从皇帝的话的。
中国人介绍自己时,总喜欢说自己是炎黄子孙,那么炎黄子孙这个说法究竟从何而来呢?其实这两个说法跟两个人有关,一个是炎帝,一个是皇帝。可以说他们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了,人们为何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呢?根据一些传说和记载中来看,当初是因为黄帝统一了中原的
娥皇女英在中国的历史上我曾经什一段佳话,可是唐后主李煜却似乎更喜欢大周后?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周后”本名周娥皇,她是大司徒周宗的大女儿,十九岁时她第一次进宫,才艺惊人,后来被赐给李煜为妻。李煜继位后,周娥皇理所应当的当上了皇后,历史上称她为“昭惠皇后
在高中时代,大概大家都会非常的熟悉这样一句诗“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看到这句话很多人都会想李广到底是谁呢?位什么要说“李广难封”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里面的奥秘。《史记》中曾有关于李广的记载,“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
一般来说,我们知道的狸猫换太子是说宋真宗的妃子刘德妃将她的宫女李氏的孩子用狸猫换掉,差点害死了李氏。后来在包青天的帮助下,李氏终于报了仇,夺回来自己应该有的一切。但是,其实历史并不是这样的。历史上的刘德妃通过换太子当上了皇后,并且专政了几十年,而李氏想白头到老,别查男人手机
我可以接受婚姻里没有爱情,但无法接受婚姻里充满欺骗。
作者丨芥末学姐
来源丨芥末微报(jiemoen)
前几天冯小刚发了条微博,说女人想好好过日子就不该查男人手机:
我总结一下冯导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男人手机里一定会有鬼,一查一个准,不想离婚就别查手机。男人虽然在外面不干不净,但只要他不和你摊牌就是想和你继续过日子,你要是想白头偕老,就得装糊涂。过日子最大的原则就是家庭安定团结,女人查手机证明男人偷吃这件事,就是在破坏安定团结。
我是头一次看人把渣说得如此清新脱俗。
有几个问题:
第一,凭什么默认所有女人就算抓到老公出轨,都不会做离婚的打算。
第二,两口子过日子不较真没错,但你出轨了不让较真?不让查?不让翻脸?这是霸王条款。
第三,最大的原则是家庭安定团结没错,但安定团结不应该建立在女人查不查手机上吧?安定团结,难道不应该建立在双方忠诚上吗?
这条微博的热评第一是这么说的:“相守源于信任,分离无关手机。”
这话没错,但你在外彩旗飘飘,回家想红旗不倒,还叫红旗不要质疑你,装聋作哑和你过一辈子,这就有点不要脸了吧。
我总以为这种态度应该是躲在灰色角落里的,毕竟包含了太多的自私和霸道,也包含了太多的隐忍和痛苦。想不到有一天,一个著名导演跳出来义正言辞讲解给大家听,叫所有情侣和夫妻学习他的“婚姻之道”。
这种中年男人的自大,令人作呕。
我国的中年男人,稍微事业有成一点就飘了,野花也想摘,正宫也想要,在外享受激情之后回家再享受安稳,给他们美的,就差登基了。
他们叫女人别那么精明,说世上根本没有经查的男人——是啊没有,因为你就在一口浑井里,根本看不到外面的水多清。
他们叫女人别情绪化,说反正你也不会和我离婚,闹什么啊——看看你的样子吧,你能让谁舍不得和你离婚啊。
他们说最理想的婚姻是男人去做“男人的事情”,女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就能白头偕老——可这样的婚姻还有什么意思。
能把出轨说得天经地义,把查手机说得愚蠢至极,把装糊涂说成美德,把自暴自弃瞎几把过说成婚姻真谛的男人,需要的不是妻子。他只需要一个傻子、瞎子、聋子、疯子,需要的时候出来扮演他的太太,表演夫妻同心白头偕老。
我可以接受婚姻里没有爱情,但无法接受婚姻里充满欺骗,更无法接受婚姻要求我装傻。
有人说,别大惊小怪,中年夫妻的生活就是这样的。不错,我见过很多长辈他们的生活的确是这样,但我永远不认为这是应该的,我也不想等我成为中年女人的时候要容忍出轨的丈夫,只为了愚蠢的白头偕老。
白头偕老是挺好,但要是和这种人白头偕老,我宁愿自己老。
在婚姻或爱情里,决定两个人是不是能走下去的,不是查不查手机。我见过那种从来不看对方手机、连锁屏密码都不知道的情侣,也见过你拿我的手机看视频、我拿你的手机打游戏的情侣,他们都过得好好的。爱情甚至婚姻,不是查不查手机就能决定走向。
查不查手机没那么重要,手机只是容器,决定里面装了什么的是人。那些觉得女生就喜欢查手机的男人误解了,女生对你的手机其实没兴趣,她们想知道的是“真相”。
冯导说“安定团结最重要,真相不重要”,这太错了,安定团结重要没错,但真相更重要。
你是不是像你说的那样爱我,有没有像你承诺的一样忠诚,有没有和公司漂亮的前台搭讪,你和朋友一起是不是依然那么老实憨厚。因为爱你,我想知道所有关于你的真相,想知道所有关于我们的真相,就算有一天我强烈感觉到你似乎不爱我了,我也依然想知道你不爱我的真相。
在爱情里,在婚姻里,可能不需要所有真相,但真相永远不可能不重要。手机是一个能让我们洞悉部分真相的工具,你不给她安全感,她就找手机要安全感。如果你们没有问题,手机就不是问题,如果你们有问题,那绝不是一个手机的问题。
两个人在一起,查不查手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两个舒服。你喜欢看另一半的手机,就找个愿意给你看的在一起。你觉得隐私比较重要,就找个愿意给你空间的人。
不要把日子过成那些中年男人乌烟瘴气的样子;也不要把日子过成那些中年男人太太们忍气吞声的样子。
别等人到中年日子过得一团糟,想起自己听过的什么乱七八糟的言论,就觉得自己没勇气放弃,没资本重来,没毅力忍受孤独,装聋作哑忍气吞声,也算是人间正道了。
希望你50岁的时候不会叹一口气说,“人嘛,活到这个岁数,也就这样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想要和你白头到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