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慈济花莲慈济医院什么时候成立的

台湾花莲慈济医院见闻(3)--临终关怀病房
心莲病房入口
心莲病房工作区
慈济人有特色的蓝色工作服
在慈济医院,我们参观了他们的临终关怀病房,他们叫做“心莲病房”,这样的称谓对病人和家属是很温馨的。走入病房,一片宁静,每个床之间都有布帘隔开,护士和义工在为他们做治疗或者擦洗。在病房的尽头有一个不大的房间,里面陈设简单,但是很干净,一个平台上摆放着一些物品,经工作人员介绍,才知道,这里是病人最后渡过的地方,当病人弥留之际,负责治疗的医护人员会按照病人的信仰和习惯为他们布置一个带有其信仰教派的环境,他们会陪在病人身边,和家属一起默默地祈祷,让病人静静地、安心的离去。
听着介绍,不禁感慨万分,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慈济骨髓库_百度百科
慈济骨髓库
慈济骨髓库,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三骨髓库,由地区佛教大师证严上人创办的建设[1]
。目前已通过ISO9001认证。截至2006年九月底,中心供髓区域总计二十五个。
慈济骨髓库建立过程
1992/09 ●血癌患者温文玲女士到台湾拜访“卫生署长”,吁请“政府”开放骨髓移植需三等亲内的限制。
1993/01 ●20日,温文玲女士至静思精舍拜见上人,建议成立骨髓数据库。
1993/05 ●18日,台湾“立法院”宣布通过“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修正案,废除骨髓捐赠三等亲限制。
1993/08 ●29日,组织抗原室李政道[2]
博士至花莲静思精舍拜访上人,讨论骨髓库成立事宜。
●29日,台大医院发起台湾第一次大规模捐髓验血活动━━「生命重燃抢救行动」,计2072人抽血检验。
1993/09 ●6日,“”召开「骨髓捐赠数据库」方案会议,决议推举由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统筹「骨髓捐赠数据库」的成立及运作。
1993/10 ●12~19日,巡回全省,宣导骨髓捐赠的理念。
●20日,台湾首座「骨髓捐赠数据库」正式定名为「台湾地区骨髓捐赠数据中心」,并成立「技术指导委员会」。
●24日,在八卦山举行慈济首场大型骨髓捐赠验血活动,共840位志愿捐髓者,添加抢救生命的行行。
慈济骨髓库骨髓库发展
1993/11 ●台大医院委由董氏基金会开立的骨髓移植专户基金,19日,由董氏基金会正式移交给慈济,还包含志愿捐髓者之同意书、个人数据及HLA检验结果。
1993/12 ●25日,为赠同筹募骨髓捐赠及国际赈灾基金所发起的「尊重生命,全球齐步走」义卖园游会,在全省同步展开,共计一万零四十九人签署骨髓捐意书。
1994/05 ●7日,由三总医院王成俊医师主持,完成台湾地区首例非亲属骨髓捐赠移植手术,亦为台湾地区骨髓捐赠数据中心第一例骨髓捐赠案。
●慈济美国分会推动志愿捐髓的杰出贡献,获美国国家骨髓捐赠数据中心(National Marrow Donor Program, NMDP)表扬。
●香港影星义务为慈济拍摄第一部骨髓捐赠宣导片,由大好传播公司拍摄制作,岛内三家无线电视台(、、)义务提供时段,20日于电视上播出。
1994/06 ●22日,成立「骨髓捐赠关怀小组」,由各地慈济委员及慈诚担任劝捐与关怀任务。
●29日,推动骨髓捐赠宣导活动的慈济委员及慈诚,于花莲慈济医院举行首度「全省骨髓捐赠宣导任务研讨会」。
1994/09 ●26日,首例跨国送髓至,于台北荣军医院抽髓手术后,由该院肿瘤科护理长和慈济骨髓捐赠数据中心人员,专程送髓至新加坡中央医院,以挽救籍病患。
1994/10 ●15日,大好传播公司以成龙骨髓捐赠宣导片,荣获第十七届时报广告「电视广告类公益项」金像奖;颁奖当天,主办单位中国时报亦颁发一纸奖状给予慈济,肯定作品属性的正面意义。
1994/11 ●25日,首例中、美跨国骨髓移植,于台北三总完成抽髓手术,受髓者之主治医师弗里德曼博士(Dr. David Fridman) 亲自来台取髓,再搭机返回美国德州儿童医学中心。德州达拉斯慈济人前往探视,并为李小弟庞大之医疗费用对外发起募款活动。
1994/12 ●累计62,626人添加骨髓捐赠数据库,并累计完成7例骨髓捐赠案。
1995/01 ●18日,首例中、澳跨国骨髓移植,于台北三军总完成抽髓手术。
1995/03 ●慈济基金会台湾地区骨髓捐赠数据中心与中华血液基金会协作「扎一针,两份情」捐髓捐血一起来的目标。
1995/05 ●14日,岛内首例非亲属骨髓移植成功者,与捐髓者叶美菁小姐于花莲慈济医院举行「相见欢」记者会。
1995/07 慈济基金会台湾地区骨髓捐赠数据中心志愿捐髓者突破十万人次。
1995/12 ●16日,慈济基金会台湾骨髓捐赠数据中心与香港骨髓捐赠基金会签定联机合约,共享两地骨髓数据。
●累计115,692人添加骨髓捐赠数据库,并累计完成25例骨髓捐赠案。
1996/02 ●慈济基金会台湾地区骨髓捐赠数据中心获颁第六届医疗奉献奖。
1996/03 ●1日,慈济美国分会骨髓捐赠数据中心(TZU CHI USA Marrow Donor Registry)正式成立。
1996/04 ●15日,慈济美国分会骨髓捐赠数据中心成立「慈济骨髓检定实验室」。(注:日关闭)
1996/05 ●慈济基金会台湾地区骨髓捐赠数据中心首次举办骨髓捐赠关怀小组培训课程。
1996/07 ●31日,首次捐髓至。
1996/08 ●3~4,慈济基金会台湾地区骨髓捐赠数据中心于花莲静思堂举行「骨髓移植国际研记会」,来自美、日、澳、新加坡等国及国内知名专家及学者莅会,并发表十二场演说。
●3日,与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骨髓库签定联机合约,是日中午十二时开端,与该三国骨髓数据库联机,增加亚裔待髓者配对的机会。
●应日本骨髓数据库推进联络协议会之邀,慈济医院曾文宾院长赴日参加世界骨髓捐赠计划网络任务。
1996/09 ●20日,首次捐髓至日本。
1996/11 ●慈济医院曾文宾院长应日本京都大阪成人疾病院之邀,参加亚太地区骨髓数据库研讨会。
1996/12 ●13日,首次捐髓至加拿大。
●累计142,569人添加骨髓捐赠数据库,并累计完成53例骨髓捐赠案。
1997/01 ●成立「HLA(人类白血球抗原)检验实验室」,自行检测骨髓验血标本。
1997/03 ●2日,发行「大爱捐髓卡」。
1997/04 ●18日,慈济骨髓捐赠数据中心于花莲慈济医院顺利完成台海两岸首例骨髓捐赠抽髓手术,受惠的是十七岁的安徽少年。
1997/05 ●日本「全国骨髓银行推进联络协进会」,为感谢慈济日本分会协助日本骨髓银行推动,及与慈济骨髓数据库交流等各方面所做的努力,特于17日在新潟举行全国骨髓银行义工集会时,致赠慈济日本分会感谢状。
1997/11 ●8日,「HLA检验实验室」重命名为「免疫基因实验室」正式启用,由国际上素有血清之父的李政道博士主持;同时宣布将成立「脐带血库」,协助血液疾病患者重建造血细胞。
●14日,首次捐髓至德国。慈济骨髓捐赠数据中心于花莲慈济医院顺利完成首例与欧洲协作的骨髓捐赠抽髓手术,由德国慕尼黑医学中心的玛莉亚费雪女士代表来台取髓。
1997/12 ●累计160,300人添加骨髓捐赠数据库,并完成80例骨髓捐赠案。
1998/01 ●为了扩大搜索配对的机会,慈济骨髓捐赠数据中心添加国际在线配对组织全球骨髓及脐血搜索数据库BMDW (Bone Marrow Donor Worldwide),于28日正式上传148,385位捐者数据至BMDW数据库。
1998/05 ●美国分会慈济免疫基因实验室正式启用,以代替以往血清技术进行血液检定。
●18日,慈济骨髓捐赠数据中心于花莲慈济医院顺利完成首例与丹麦骨髓数据中心医护协调人员罗娜女士代表来台接受赠与。
1998/06 ●筹设脐带血库,期通过脐带血移植与骨髓移植手术相辅相成,让血液疾病患者有更多的生机。
1998/12 ●累计169,558人添加骨髓捐赠数据库,并累计完成99例骨髓捐赠案。
1999/01 ●第一百例骨髓捐赠,亦为第一例送予杭州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之第一例非亲属骨髓捐赠。
1999/03 ●台湾首例经由慈济向美国国家骨髓捐赠数据中心(National Marrow Donor Program, NMDP)申请配对的骨髓,由台大医院为病患进行植入手术。慈济免疫基因实验室由于配型技术精确,是台湾唯一具有资格向美国国家骨髓库提出申请配对的单位。
1999/07 ●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正式成立。
1999/08 ●3日,花莲慈济医院完成台湾首例捐髓意大利的抽髓手术,亦为慈济骨髓库首位非亚裔的受髓者。
1999/09 ●921大地震当天慈济医院按原定计划完成抽髓手术,立即送髓至日本,完成一项有惊无险得跨国捐髓。
1999/12 ●累计183,740人添加骨髓捐赠数据库,并累计完成158例骨髓捐赠案。
年·大事记 2000/01 ●首例捐髓至瑞典,捐髓者今年正满五十四岁,也是慈济骨髓数据库成立六年以来,年龄最长的捐髓者。
2000/04 ●29日,首例捐髓至南韩。
2000/07 ●慈济文化志业中心汇集台海两岸捐髓者、受髓者之故事,出版骨髓捐赠《两岸髓缘》专书。
2000/09 ●18日,首次捐髓至泰国,此例同时也是泰国非亲属骨髓移植的第一例。
2000/12 ●累计205,444人添加骨髓捐赠数据库,并累计完成238例骨髓捐赠案。
2001/04 ●慈济基金会及骨髓捐赠中心出版第二本骨髓捐赠专书《生命相髓》,记录廿余篇捐髓者勇于救人、受髓者珍惜生命的动人故事。
2001/06 ●首例捐髓至苏州,送髓全程十多个小时、飞越三千公里的生命接力,通过两岸三地五家电视媒体转播。
2001/11 ●首例捐髓至英国。
●首例捐髓至挪威。
2001/12 ●19日,慈济骨髓数据库首例捐髓一位「尼曼匹克宝宝」(鞘髓磷脂储积症B型)庄淳萍小妹妹,并于台大医院完成骨髓移植;此例亦为国内这类罕见疾病患者骨髓移植的第一例。
●累计228,830人添加骨髓捐赠数据库,并累计完成346例骨髓捐赠案。脐带血库之收集量累计达63笔。
2002/04 ●慈济骨髓捐赠中心改制为「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揭牌成立,由慈济大学教授叶金川担任中心主任。
2002/05 ●促请中央健保局给付骨髓捐赠HLA配对检验费用,等候回覆期间,为减轻骨髓移植患者经济负担,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先自行承担检验费用;并于五月份起设立医疗优免基金,补助经济困难的患者。
●邀请大陆旅美导演谢衍与台湾旅美编导杨心瑜,共同制作「大爱剧场:髓缘」。
2002/09 行政院卫生署核准本中心申报设立名称为「财团法人佛教慈济综合医院骨髓干细胞中心」。
2002/12 ●20日,花莲慈济医院完成首例外围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累计239,623人添加骨髓捐赠数据库,并累计完成514例骨髓捐赠案。脐带血库之收集量累计达2,252笔。
2003/03 ●13日,大林慈济医院首例骨髓移植抽髓手术。
2003/04 ●SARS疫情严重,四、五月份大陆及香港地区暂缓供髓,其它国家则照常安排由移植医院来台取髓;此外,四月份骨髓捐赠验血活动亦全面暂停;每年五月份举办之「骨髓捐赠相见欢」,则配合卅七周年庆一同顺延。
2003/05 ●因应台湾之SARS疫情严重,全面暂缓住院抽髓、捐髓前健康检测、捐髓后淋巴球捐赠、脐带血捐赠及验血活动。
2003/07 ●评估SARS疫情后,4日全面恢复供髓作业、捐髓前健康检测、捐髓后淋巴球捐赠、脐带血捐赠。而16日恢复全省骨髓捐赠验血活动。
2003/08 ●13,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完成首例非亲属周边血干细胞捐赠配对移植。
2003/09 ●首例由大陆移植医院派员来台取髓。由北京生命之火医疗谘询中心主任武舒娅医师,代表北京解放军307医院来台湾取髓。
●召开「外围血干细胞捐赠生长激素注射帮助会」,向协作医院帮助非亲属外围血干细胞捐赠及生长激素注射流程。
2003/12 ●累计242,811人添加骨髓捐赠数据库,并累计完成574例造血干细胞捐赠案。脐带血库之收集量累计达2,623笔。
2004/06 ●30日,首例捐髓至马来西亚。
2004/07 ●3日,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脐带血库获取AsiaCORD(亚洲脐带血协会)认证。
●19日,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与大陆浙大附属第一医院协作达百例,该院血液科主任黄河亲自前来取髓,致赠「捐髓百例 泽被苍生」匾额。
●23日,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完成首例国外脐带血配对成功,送往美国霍普金斯医院(Johns Hopkins Hospital),受赠者为一名仅有二岁的华裔女童。
2004/09 ●日前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提供脐带血给花莲慈济医院研究,该院2日发表「脐带间质干细胞」的成果,此为全世界首例发现干细胞新源。
●27日,首例捐脐带血至德国,为罹患肾上线脑白质退化症(ALD)的七岁病童移植。
2004/12 ●由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脐带血库所发送的「全台第一例送至国外脐带血」,15日已移植成功,救助了罹患急性淋巴性的二岁的华裔女童。
年·大事记 2005/01 ●海南航空春节包机北京━台北首航收入,捐赠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24日在北京燕京饭店举行捐赠仪式。
2005/02 ●去年9月27日捐脐带血至德国,为罹患肾上线脑白质退化症(ALD)的七岁病童移植手术,经百日观察已顺利成功。
●16日,花莲慈济医院完成首例捐髓至法国的抽髓手术,由来台取髓的法国慈济人再度飞行12小时送髓,17日送抵法国。
2005/04 ●19日,本中心脐带血库台湾捐赠首例,亦为花莲慈济医院首例脐带血移植手术。
2005/07 ●20日,慈济马来西亚吉隆坡支会首次举办骨髓移植讲座。
2005/08 ●4日,本中心脐带血库台湾捐赠首例,也是花莲慈济医院首例脐带血移植手术顺利成功,九岁古姓男童,于4月19日接受移植、7月1日确认移植成功,8月4日康复出院。
2005/11 ●10日,首例捐髓至大陆山东省,于花莲慈济医院完成抽髓手术,由山东省脐血库技术总监姜夕峰护送前往济南军区总医院,为巩姓患者进行植髓。
●14日,本中心脐带血库提供台北荣军医院首例脐带血,以挽救一位罹患急性淋巴白血病男孩的宝贵生命。
●10月18日国际在线配对组织全球骨髓及脐血搜索数据库BMDW (Bone Marrow Donor Worldwide)已超过一千万笔,邀约全世界的骨髓中心同步举办庆祝活动,本中心身为其中一员,择于11月18日邀请各国骨髓数据库负责人来花莲静思堂一同举行庆祝会。
2005/12 ●20日,美国骨髓数据中心的志工Cari Kristufek专程前来花莲慈院取髓,带往美国纽约司诺卡特林癌症医学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抢救病患。此为本中心第一千例骨髓捐赠。
●二十七岁越南医师黄清俊(Huynhu Thanh Thuan)罹患急性骨髓性,于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配对成功,在慈济越南分会协助下来台,并于8月24日在台大医院接受非亲属骨髓移植手术,12月29日出院。
2006/04 ●8~9日,本中心承办首届「亚太骨髓库交流研讨会」,计有十四个国家,四十七位各国骨髓库、移植医院代表参加与会。
●欣逢佛教慈济基金会创立四十周年,本中心成功配对捐赠超过一千例,特出版《千缘寰宇》纪念专辑。
2006/05 ●3日,台北新店慈济医院首例抽髓手术。
●本中心捐髓至大陆,三位送髓志工在珍珠台风的风雨中,历经16小时,于18日晚间十点四十五分送抵上海新华医院。
2006/07 ●4日,花莲慈济医院公开发表引进骨髓移植新疗法「袖珍干细胞骨髓移植手术」成功,第三例病患林敏子出院。
2006/09 ●8日,首例捐髓至比利时。
●13日,首例捐髓至菲律宾。
2006/12 ●2~5日,本中心在新店慈济医院,举办十三周年学术研讨会。
●2日,本中心与韩国骨髓库签订协作契约仪式。
.凤凰网[引用日期]
.羊城晚报网[引用日期]您所在的位置:
& 滚动新闻 & 正文
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成立亚洲最大的“干细胞银行”
日10:23  
  中新网7月20日电 已经有志愿捐髓累计逾30万人并成功找出“自杀杀手细胞”的花莲慈济医院,日前成立“慈济干细胞银行”并挂牌,为亚洲最大,初期以供应干细胞给相关研究机构为主,未来将发展基因疗法造福患者。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慈济医院长石明煌说,1993年成立的“台湾骨髓捐赠资料中心”,成功移植1332例,致赠骨髓至26个国家和地区,在人类免疫基因组织类型(HLA)的年检验量已超过2万笔,为亚洲最大的免疫基因实验室。
  骨髓干细胞中心副主任杨国梁说,目前骨髓、周边血、脐带血等三种干细胞移植成功率达六、七成,但仍有三至四成失败率,因此发展干细胞培植与再生,日后应用在治疗上,就成了抢救病患的无穷希望,干细胞银行成立后研究成果可提供医界一个研究平台。
  (中国新闻网)
腾讯微博:
同时更新资讯所属地
暂无更新,休息一会儿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摩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今日运势:
本日可多参与公众事务,将自己的意见与兴趣结合,提供同好们做参考,让欢乐的气氛添加一些趣味性...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大陆怎么样联系台湾花莲慈济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好些个医师教授都有博士资格 更何况姓李的博士也好些个 佛教慈济综合医院 .tw/tzuchi/About_HL_Center/Default.aspx?ContentType=6&IdentityID=39 地 址:花莲市中央路3段707号 电 话:03-8561825
主要应该考虑避开六到九月的台风季节,如果那时候到台湾刚好遇到台风会很扫兴。10-12月还不错,秋高气爽,因为台湾冬天也不会很冷。冬天台北多雨。三到五月也还不会变...
当然有可能是真的,因为玉根据产地和玉的质量不同,价格可以说相隔千万,200元的玉只能说是中下之品
中秋?不是前几天就有人说没票了吗?那是他们放假探亲访友的节日啊,正是最拥挤的时候。
台湾明星美容基地你说能不好吗!最好也就是你问的这家最好。
用vpn挂上去然后上台湾的网站
答: 采用韩国NM汗腺定位消融术,手术仅30分钟,彻底清除大汗腺,无副作用,无需住院。
答: 不知道你是哪的人,不过从你看医生所做的描述的话,可能主要看的是中医,中医重调理,而且诊断面狭隘(靠诊脉,而现在哪有再世华佗,老祖宗的东西他们现在连皮毛都没学会,...
为病人看病的医生是如何预病毒防传染的? 0分
提问时间: 16:51
我很好奇,为病人看病的医生是如...
吃辛辣食物过敏怎么预防去哪家医院看 吃辛辣食物过敏怎么预防去哪家医院看
答: 您好!有关治疗糖尿病好的医院有哪些,以下意见供参考: 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使用,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①倍欣(伏格列波糖) 餐前即刻口服。②拜唐苹及...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慈济_百度百科
财团法人台湾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简称或,是位于台湾的佛教慈善团体,为一家横跨社会服务、医疗、媒体、教育、环保等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其前身为在日于创立之“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日,核准“财团法人台湾私立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立案,“慈济功德会”改称为“慈济基金会”。1994年,台湾当局内政部核准“财团法人中华民国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立案。慈济基金会也致力于、医疗、教育等事务。
慈济组织信息
慈济组织目标
“慈济”二字之意义为“慈悲为怀,济世救人”。[1]
慈济组织运作
受其师“人间佛教”观念影响,想将的“家家观世音,户户”,转为“人人,个个弥陀佛”,将佛教精神人间化、生活化。初成立时为当地三十名会员所组成,开始推动社会救助慈善工作。早期工作主要是募款及济贫。之后,进而以“教富济贫”为目标,提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精神,要求会员“以佛
花莲静思堂
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遂衍生为“四大志业,八大法印”的规模,希望建立“慈济社会”、“慈济家庭”,推动“慈济人文”。
慈济坚持理念
慈济的主要事业为“四大志业、八大法印”,即、(如)、(如慈济大学、慈济技术学院、慈济小学、慈济中学)、(慈济人文志业中心、、经典杂志、檀施会、慈济月刊、外语期刊)、国际赈灾(如援助川缅)、捐赠(慈济骨髓数据库)、(如慈济环保教育站、大爱感恩科技公司)、(慈济各分支会所)。
慈济推展其志业时,普遍以的“普天三无”为原则,即所谓“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原谅的人。”希望以此理念,推动所谓“佛法人间化[2]
”理想。而在此理念下,该基金会之慈善事业运作并不分种族,不分宗教及不分国度。团体中也不乏其他宗教、种族的志愿者。
慈济四大志业
四大志业从慈善开启医疗,而由医疗开启教育,又从教育而启人文。慈济成立四十年,四大志业已环环相扣,各志业也时常互相影响,例如,可在慈善、医疗、教育中复见人文。言:“慈善是人类希望、医疗是生命希望、教育是社会希望、人文是心灵希望。”慈济的历史也是由四大志业相互交错穿插而逐渐编织出来的。
慈济八大法印
八大法印原名“八大脚印”,认为过去称八大脚印,实为八种妙,故在2007年正名为八大法印。
慈济言行戒律
慈济慈济十戒
正式参与慈济团体者,如慈济委员、慈诚队员、慈青等,应依循所定十戒:
不抽烟、不吸毒、不嚼槟榔
不赌博、不投机取巧
孝顺父母、调和声色
遵守交通规则
不参与政治活动、示威游行
慈济提倡素食
慈济推动,:“近来天灾接连而来,相信大家都很心疼、担心,多少也有些恐慌。然而,我们更需要的是具体防范的力量,这必须回归到人与心。在古代,一旦发生天灾人祸,必定举国上下全民斋戒、不杀生,清除身口意的污浊,祈求上天降福。”、“就是素食、不杀生,可清净身心[3]
,常起心念,同时断绝心中贪瞋痴等恶念;是持戒、防非止恶的盾牌,要守好人生的规矩,行三好──说好话、做好事、发好愿,清净身口意。”我们天天推动爱洒人间,为天下祈福,此刻,也期待大家以斋戒、不杀生的具体行动,表达一分虔诚的力量,持续爱洒人间,带动社会爱的共鸣。
慈济斋戒活动
基金会并不强制会员茹素,唯参加慈济活动时,则需素食。慈济大学学生亦无须信仰佛教,无须。为鼓励素食,位于花莲市慈济医学中心、的同心圆餐厅与慈大附中的妙膳厅,提供教职员生早餐新台币10元吃两样东西,午、晚餐20元吃到饱的餐饮,唯推行环保,员生需自备环保碗筷。随着物价上涨,慈济基金会不得不调整供膳部份的价钱,原为10元的早餐涨了5元,20元的午餐也涨了5元,同时原来吃到饱的中餐及晚餐,也呼吁用餐者依食量取用,但不限量。
慈济服务项目
慈济慈善事业
1966年经历“”及“三修女”的来访,决心“消灭贫穷”,在普明寺成立。功德会成立初期,便开始从事社会救助事业,故证严法师常言:“慈济以慈善起家。”[4]
慈济医疗事业
在经过多年的社会救济后,证严法师发现“因病而贫”、“贫病相依”现象。1972年“慈济贫民施医义诊
佛教慈济综合医院台北分院
所”在花莲市开设。开启了医疗志业中之“医疗站”、“义诊”之关怀方式。
1979年5月法师在之慈济委员联谊月会中,提出了兴建佛教慈济综合医院的构想。而为了启建医院,向社会处申请成立“台湾省私立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获立案通过,始得已筹募慈济医院之款项。
法师及慈济委员一方面在全台湾发起“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莲万蕊造慈济世界”之募款、募心活动,另一方面也向政府寻求建院用地。日,时任台湾省主席的先生拜访精舍,询问法师是否放弃建院想法,法师便向拿出帐册向主席说,如果建院失败,将会退还所募之款项,主席见言:从来没有一间寺庙会将捐款退回。便向总统回报此事,三天后10月22日总统亲临精舍。法师便向总统再度提出寻求建院用地的构想,总统允诺,指示政府设法协助建院用地问题[5]
。后历经三次换地,两次动土,终于在1984年4月正式兴建。日正式启业。
秉持救人为先的观念,成为全台湾医院立下免缴住院保证金之先例,之后卫生署要求台湾全部医院也比照办理。在台湾,慈济医院各分院已有六间及一间诊所;而马来西亚也有中心及义诊所。
2004年,苏州慈济慈善志业中心成立,主要从事残疾人、低保户救济,爱心志愿者培训,血液病患者更换造血细胞等多项社会福利慈善事业;苏州慈济志业园区:苏州慈济慈善志业中心有限公司选址在平江区原二十一中旧址及附近,规划了3.7万平方.现规划在苏州原“第二十一中学”旧址建设“慈济人文及医疗服务中心”。主要包括:高科技健康管理中心、慈济志业中心、国际会议中心、静思堂、培训教育中心、医疗咨讯中心和慈济世界博物馆。
慈济骨髓捐赠
1993年8月美国组织抗原室李政道博士拜访,说明国际骨髓数据库的隶属情况。同年10月,“慈济基金会骨髓捐赠资料中心”成立于花莲慈济医院。[6]
1998年筹设脐带,因容量限制,于2008年11月已停止收集。2002年更名“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
慈济教育事业
于1986年启业后,因台湾东部资源匮乏、交通困难,西部的医生不便前来,造成早期慈济医院,医护人员不足之情况。感于东部专业医疗人员不足,及增加东部高等学校就学率,于1989年开办“慈济护理专科学校”,培养东部护理人才,于1999年改制成为慈济技术学院。
慈济大学一景
日,慈济大专青年联谊会于台北分会成立,开示“慈青悲智行,联谊启慧根”。回到学校在各校成立“慈青社”,法师期许能够成为校园清流,将善的种子植入校园。
1993年创立慈济医学院,于2000年获准升格成为慈济大学。2000年有感于教育要从小扎根,因此慈济创立了慈大实小及慈大附中,完成了幼稚园至博士班的教育完全化。
2006年成立台南慈小及台南慈中,成为台湾第二所慈济中小学。 慈济最后在台湾各地的学校有慈济大学、慈济技术学院及花莲、台南两地各有慈济中学、小学。 2011年暑假台湾教育志业体学校整并为  、慈济技术学院、慈济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高中部、国中部、国小部、附幼)、慈济高级中学(高中部、国中部、国小部)。
在美国有19所人文学校及5所人文班;在马来西亚有大爱儿童教育中心;在泰国设有慈济学校。
慈济环保事业
1990年财团法人吴尊贤文教公益基金会邀请在台中新民商工连续三天幸福人生讲座。
1992年01月,台湾各地慈济人践行法师理念,在各地区设立“环保教育站”。慈济大爱台有部分资金来自于慈济资源回收溢注之基金。故有“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爱心化清流,清流绕全球”之口诀。慈济环保志愿者,不分年龄、阶层、背景,人人视街头为修行道场,不畏脏乱、不辞辛劳,低头弯腰,为爱护地球环境而无私付出;为此,证严法师尊称他们是“环保菩萨”、“清净菩萨”,“拥抱地球的菩萨”、“呵护大地的菩萨”或是“常不轻菩萨”。
日星期四(农历七月四日)法师清早出门,见夜市收摊后街上留下大量垃圾,心中有许多感触,本来主题是在宣说七月是“吉祥月、孝亲月”,台下千人的会众不时传来热烈的掌声,讲著讲著……,前来聆法的会众静寂无声,法师突然话锋一转,恳切地呼吁大家要“用鼓掌的双手做环保”。此时坐在后排,住在丰原的杨顺苓小姐听到法师的开示后感觉自己可以做到,随即开始行动到处回收资源,在邻里之间推动“资源回收,赞助慈济”,并将一个月期间内回收资源变卖所得善款以“慈济人”的名义捐出,同年9月法师再度行脚至慈济台中分会时公开赞叹杨小姐落实环保,慈济人自此纷纷响应环保的善举,慈济的环保志业因此开启,经过二十年的宣导,改变了整个台湾社会的价值观,做环保成为一种优雅高格调的象征,更有许多人在慈济环保教育站找到人生的新价值。
2008年,大爱感恩科技成立,由环保志愿者回收抽丝制造成纱,可用来制成慈济赈灾使用的毛毯及衣物。[7]
2009年累计台湾已经有超过五千个环保点,并有超过69000名志愿者持续不停在推动回收宝特瓶的工作。
慈济媒体事业
日元旦公历新年,克难功德会成立第二年,慈济广播月刊杂志创刊发行。当时慈济月刊仅为一大张,共四页之报纸;随着科技的发展,慈济道侣半月刊发行经典杂志创刊道侣改以丛书形式出刊生命及幸福两系列慈济万维网。
日元旦公历新年,由台湾的台湾中广公司协助成立慈济广播电台的广播节目播出慈济广播电台节目。
日元旦公历新年,慈济广播电视节目方面正式于台湾中视公司成立大爱卫星频道慈济节目在其他电视频道委托演出正式开播,租用中视第二大楼作为总部。
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日,印度尼西亚独立日亦称Proklamasi Hari Kemerdekaan Republik Indonesia,大爱卫星频道改制为大爱卫星无线广播机构有限公司,简称大爱卫星电视昵称大爱卫视。  日元旦公历新年,慈济启用位于慈济关渡园区内的慈济人文志业中心(位于北投区立德路2号),大爱电视迁入慈济人文志业中心,大爱卫星无线广播机构有限公司改制为慈济传播文化志业基金会,其后慈济传播文化志业基金会改名为慈济传播人文志业基金会,名下有大爱一台、二台、大爱广播、静思人文、慈济月刊、经典杂志等。
慈济人员组成
慈济志愿者
1996年贺伯台风席卷台湾,造成台湾重大灾情。毅然改变慈济会员原有的人脉推动模式,推展“社区志愿者”计划,要求慈济委员、慈诚队员改以社区为单位,于各地推展健康照顾、环保志愿者、社区绿化等工作。期待左邻右舍能发挥“敦亲睦邻、守望相助”的精神,散播“人人是志愿者”的理念,让人人心中充满爱。  法师指示慈济人落实“四门四法四合一”,分为“合心、和气、互爱、协力”四组,即以社区做为根本,再由各社区联合组成小区,并于每年年底依志愿者人数增加,进行重新扩编组队,以此方式有效率地将资源统合。该模式促使慈济人经常能走在最前,做到最后。[8]
慈济团体成员
穿着制服准备进行服务的慈济人
慈济委员、慈诚队可谓慈济团体推展运作的骨干,影响慈济文化甚深,结合台湾妇女的慈善力量,全力投入“四大志业,八大法印”的志业工作。除了日常医疗志愿者、访贫、赈灾、资源回收、往生助念等工作,慈济委员组成“懿德妈妈”辅导慈济各级学校学生。慈济医院各院内均有庞大的志愿者协助,远出过一般医疗组织,分担医疗人员事务,安抚病患、家属心境,随机推广慈济理念,也为慈济委员培训的重要过程。后开始也有慈诚加入,转型成为“慈诚懿德会”。  早期慈济委员的组织模式,系以各个慈济委员透过人脉,推展理念,介绍慈济,传播慈济刊物,尤以陈慧剑所著《证严法师的慈济世界:花莲慈济功德会的缘起与成长》影响最大。并透过收取功德金,五元、十元、百元、千元不等[9]
,吸引许多会员参与。有的会员在活动参与中,成为所谓“幕后”人员,协助委员,进而接受培训成为委员,慈济称为“母鸡带小鸡”模式。
慈济国际身影
慈济孟加拉
1991年孟加拉水患,慈济美国分会发起美金“一人一元”的劝募活动,将所募款项透过间接援助,成为开启国际赈灾之先例。 1991年,慈济美国分会发起美金“一人一元”的劝募活动,将所募款项透过红十字会援助孟加拉飓风灾民,从此开启海外救援工作。
慈济中国大陆
1991年中国大陆华东、华中水患,慈济人于发起街头募款,正式踏入大陆地区,开启国际赈灾之志业。当时的两岸关系仍属紧张,此举让当时的台湾民众颇不谅解与诸多批评。认为应超越于政治现况,期望以大爱弭平对立。  1991年进入中国大陆援助水患灾民时,和大陆领导阶层达成“一个目的”、“二个原则”、“三个不为”、“四类物资”、“五种协助”。此五点成为日后慈济国际赈灾的五点共识。[10]
一个目的:赈灾。[11]
二个原则:直接、重点进入灾区,深入最无人关怀之处。
三个不为:不谈政治、不刻意传教、不搞宣传。
四类物资:温饱的物质、复耕的物质、卫生的物质、解决居住的问题。  五种协助:造名册、请提供车辆、维持秩序等等。
1990年代开始,台湾驻约旦代表夫人林慧真在约旦鼓励约旦华人加入慈济,展开机构及照顾户的关怀。1999年春,林慧真逝世,台湾跆拳道教练、约旦哈山亲王(Prince Hassan)侍卫长兼武术教练陈秋华接任约旦慈济负责人。  2007年,志愿者阿布汤玛斯(Abu Thomas)受证成为慈济委员,成为第一位本土慈诚队员。  2012年起,慈济约旦分会展开急难救助,在北部边境三个城市发放衣物与粮食给4,000户难民,约2,500人受惠;2013年2月起定期关怀北部扎克市(Zarqa)都利尔(Dulyl)医院,及三间重伤患收容中心患者,提供衣服、日用品与新鲜蔬果;并且照料首都等地的难民,三月发放1,200户瓦斯燃料,让他们晚间不致受冻[12]
日,伊朗东南部古城巴末(Bam)遭受强震,慈济展开赈灾;透过哈希米组织的协调,陈秋华与阿布汤玛斯登上空军运输机抵达灾区会合进行发放[12]
从感恩户(即“慈济照顾户”)的个案调查、复查,赈灾的勘灾、造册、发放等,皆是由多年的关怀、多次的赈灾经验中,逐渐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除了让被照顾者安身外,也要安心。进而再启发被照顾者的善心,达到“善的循环”。
编按︰ 佛门弟子谛听法师恺示后应顶礼后问讯,表示恭敬领受。 不方便顶礼三拜时,问讯即可。不懂打者,合十弯腰鞠躬亦可。不可鼓掌。
说:“救世要先救心;想影响天地,则先影响心地。”人人都希望自己身体健康,亦盼天下无灾难、风调雨顺,这一切都需要从自我心灵做起;环保就是调养大地、修行心地的功夫。“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责任也是使命─身行环保,保护生态,作大地的农夫;不受欲念束缚,知福、惜福、及时造福,作心地的农夫。人人用心照护大地与心地,才能平安与地球共生息。”
从大地环保到心灵环保,慈济倡导健康饮食,多吃蔬果,少荤食,使用公筷母匙,注重餐桌礼仪,推动“心宽无烦恼,素斋疾病少,食物重环保,仪礼气质好”(心素食仪)的生活观。将生活基本需求的饮食,提升到心灵精神层次。
环保意识落实日常生活,深印在思想观念中,常存对大地的疼惜之心,为降低温室效应,遂呼吁大众生活中减少“碳足迹”,倡行“简约”的生活,提升道德观念,积极推动“克己复礼”运动。
慈济马航事件
在接获通知後,佛教慈济基金会已派出15名志工驻守吉隆坡国际机场,以於适当时候为乘客家属和友人提供人道关怀。[13]
马航客机失踪?慈济15志工驻守机场
慈济基金会雪隆分会执行长简慈露在机场受询时说,慈济也派出20名志工,协助接应有关询问失联客机及客服电话。
乘客家属於周六中午约12时陆续抵达马航设在机场内的“朋友与家人接待中心”,只见他们都面色凝重,拒绝对媒体发言。
机场人员也为在中心内等候的家属准备便餐。[14]
慈济的本会设在台湾(),在47个国家及地区设有分会和联络处:
台湾香港日本中国大陆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土耳其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
英国法国德国荷兰
慈济大洋洲
新西兰澳大利亚
.星洲网.[引用日期]
.和讯网.日[引用日期]
.慈济传播人文志业基金会.日[引用日期]
.广州日报.[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人民网.日[引用日期]
.大爱感恩科技.[引用日期]
.中新网.日[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人民网.日[引用日期]
.人民网.日[引用日期]
.慈济传播人文志业基金会.[引用日期]
.中新网[引用日期]
.光明日报.[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花莲慈济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