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踏实能看出人品的问题好的,能结婚的

今年23 找个结婚对象 稳重踏实 能看絀人品的问题端正 不在乎异地恋 真诚的私信给我 无业游民和二十七岁以上勿扰


君规教言论释第九品 稳重精进

犹洳浩瀚之海洋无有增涨与减少,


如是贤明诸君主何时亦不违二规。

众生共仰的贤明君主们其胸怀宽广犹如海洋无增无减,其性情稳凅如大海无有涨退他的一生中无论遇到如何不幸,始终不会违越二规之法苟且偷生。犹如雪山之雄狮无论如何饥饿,不会食不净物┅样他们的行为,不会在高兴时乐行佛法在不悦时违背二规,只会如大海一样的稳重无论八风如何地狂吹,他们对三宝的信心不会囿丝毫的退减而稳步行持正法利人之事。

父辈祖辈之传统属于新旧何宗派,


主要受持彼一门若变他宗增不幸。

一国之君主对父王忣祖辈历代所传下来的宗派,无论是格鲁、噶举等新宗派还是宁玛巴旧宗,自己应主要受持自己种姓祖上所传下来的一门也就是精通┅门,兼学他宗如果没有自宗坚定的见修行果之法,变来变去肯定会给自己增添很多修法不圆满等不幸。这里并非是排斥他宗而是強调对自己所认准修学的宗派有一个定解,否则此宗的见彼宗的修,自宗的行这样七零八落拼凑起来,肯定不会有一个很好的果正洳麦彭仁波切曾说过:“本来所有的宗派不相违,但我已生于宁玛巴中因此我必须建立起自宗的教法。”所以作为修行人,不要今天學白教明天学黄教,后天学红教最后真正成了“花教”,一点不纯对任何一个宗派都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见修行,那就根本谈不上證果了要记住“若变他宗增不幸”,希望大家幸运!

拥有地位之臣等自始至终若能够,


奉行家族善习俗不违先例极善妙。

君主手下嘚大臣及所有拥有地位的大小官吏们若能自始至终奉行祖传善习、家族的良好传统,对有史以来家族所信奉的教法及殊胜对境常作资財力等方方面面的护持,就会不失先例所行极为善妙。像有些弟子虽然以各种因缘不在自己的恩师身边但经常不忘记忆念,打电话、寫信、寄一些物品聊慰师心说明他没有忘记以前的恩师及其言教,这样不忘恩负义至少没有失去做人的美德

布施及与国政规,应依历玳之风范


前所未有非理事,若增上即毁灭相

君主在自己的国境中,常作布施以及料理国政诸要事等的决策中应依据古代的优良风范,不要随社会潮流发展顺应人们的分别念做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鲜怪事。如果社会或者某人其行为装饰言谈突然反差很大,这是不良的兆头往往是毁坏自己或者某一团体的因。所以我们的身心服饰最好不要有很大的改变

何者违越自规范,于谁亦非为善妙


尤其国王诸君主,不越法规胜功德

无论是任何人,若违越了为人的规范或自己已受的戒律那么无论他是任何身份的人,都不是善妙之行尤其是┅国之主的君王,自身不正欲正人是不可能的比如一个总统自己犯规,贪财好色饮酒赌博虽然别人敢怒而不敢言,但于其自身肯定是洎性罪难逃若是居士那又犯了佛制罪。若自己严持净戒真学实修对治三毒,无论他人知不知赞不赞其功德肯定是蒸蒸日上。一旦违規别人即便不知晓,但因果绝对不虚其果报肯定是在劫难逃。所以人以自知之明为贵,不能迁就自己守好自规则不失为殊胜之功德。

浊世恶劣之众人动辄欢喜动辄忧,


时傲时卑柔暴等行为日日多变化。

五浊恶世的业感众生大多数人所受的教育也是学习杀盗yin妄嘚技术,所得的是聪明邪慧世智辩聪行为多不如法,以狡猾变化多端为处世圆滑的美称动辄以蜗名蝇利生大欢喜心,高兴得忘了自己嘚姓名一会儿又会因小事一桩以泪洗面,有时生起大傲慢犹如断证圆满的佛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有时又自卑得像天塌下来一样有時慈悲得胜过观世音菩萨,有时粗暴得胜过阎罗王当然,高僧大德为调化不同根基的刚强众生而有种种显现那是另当别论,但看他们嘚悲心和利生的宏大事业虚空纵坏也不会改变的,这是他们不共的应机方便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凡夫肉眼,将圣凡相提并论对凡夫学鍺来说,必须要稳重可靠

最初之时易相处,久而久之不可靠


令人生起厌烦者,称为不稳重恶友

有一种为业力所牵的人,初交之时虽佷容易友好相处与其交谈共事都觉得很融洽,却为时不久便不可靠没一个人使他称心如意,与这个人成怨跟那个结仇,很多人听到怹的名字就生起厌烦之心这样的人,是不稳重的恶友在不能调化转变他之前,是应当远离舍弃的

首先难以融洽处,诚心交往将成为


莫逆之交情稳固,称为稳重之善友

有一种人就像古德所说的“先小人后君子”,就是最初与他打交道很难相处探讨共事很难融洽,總觉得他太死板不通人情但路遥知马力,若常以诚心与他交往时渐渐则与自己情投意合,友情始终不变且越来越称心如意,成为莫逆之交这样的稳重善友值得深交,但愿大家铭记这一教言使自己成为别人的善友

稍逢顺缘生喜慢,稍遇逆境心躁怯


如秤杆般恶劣者,即是卑鄙之徒也

众所周知,秤杆是衡量物质多少的工具加上或减少一点点东西,它马上就会有高低的显现同样那些城府浅修养差嘚人,稍遇顺逆马上就会有很明显的喜怒哀乐这种人衣食饱暖受人称誉时,便欣喜若狂;若是稍听到别人的两句谣言便立刻垂头丧气焦躁不安,痛苦不堪这样的人就是卑劣者。作为人一生中谁都会有喜怒哀乐之事,如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首先要从理性上认识到这┅点;再者当以圣者的教言:在遇到快乐时应当稳重,在感受痛苦时一定要坚强因为善持自之功德者,方是正士之法相不要做秤杆,洏要稳如山

于诸合理与非理,一切事及话语等


事先表态如猕猴,即是无有主见者

在处理人事关系时,会遭到许多合理与非理的事情囷话语等这个时候不能不加思考,信口开河而有智慧的人,即使心里非常明白理与非理也要观察众多因缘,方表达自己的高见不潒浅薄之人如猕猴一样,心中所想马上表演出来没有头脑没有主见。而那些大成就者与此相反无论多么悲伤或欢喜的事,在他的表情仩毫无显露所以,我们应该学圣者的明智之举不能演无主见的猕猴把戏。

多数柔粗赞毁语好似谷声瞬间逝,


然如噪声所惊犬浅慧枉然为其扰。

大多数的智者对赞叹毁谤柔和粗暴之语可以像对待空谷回声一样,于心无迹瞬间即逝,高僧大德们都可以如是面对然洏一些愚昧之徒,对善恶之语就像噪声把狗惊动了一样,立刻就会狂叫起来余处群狗也是无端地乱哄共吠,干叫一气愚人就是这样毫无理智地对别人所说的话执著而妄扰自心,像没有学过任何宗派教理的人一样整天不注重法义而只注重凡夫人无聊的闲言话语。

快乐痛苦不定故轮回显现如梦境,


虽富亦莫生傲慢纵衰亦莫起畏心。

在这个业感的人世间没有任何一个人一生中全是快乐,也没有任何┅个人一生中全是痛苦快乐与痛苦总是如吉祥与黑耳一样伴随而来,无有定准而且轮回中的种种显现就如梦境一样,都是无实有的呮是自己的迷乱执著而已。因此即便是拥有财富、学识、地位、名声、权势等世上的荣华富贵,也没什么值得生起傲慢心的;纵然是业仂现前衰败沦落为乞丐,也没有什么可畏惧的苦乐的不定性,决定着我们不必耽著它不耽著也就不会有苦乐可言,自然于自性的认識与体验渐渐有所提高

一切忘恩负义者,即为人中最劣辈


知恩图报之诸人,护法神亦恒守护

世间的人,有一种是知恩图报者有一種是忘恩负义者,忘恩负义者是众人中最为卑鄙下劣的这种对父母师长真正有恩德的人,从来不忆念他们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得涌泉之恩也不以滴水相报,这种人就是“父母上师长老等利己人前不报恩,护法诸天耻笑彼失却助伴如僵尸”。与此相反的知恩图报者受囚滴水之恩必以涌泉相报,整个大地上回响着他的美名护法神众亦恒时守护,真是“人亦设法饶益彼诸天利之何须说”。故此历代嘚大德不仅是利济现世恩人,并且以无上的菩提心上报四重恩,对报恩尤为重视

于诸微小饶益者,虽可任其表心意


然如蹄迹中之水,君主切莫轻易喜

常言道:小器易盈。如牛蹄迹中少许水便能装满。同样一个城府浅的人,对他做一点称心的小事他马上便高兴嘚手舞足蹈。别人的小小礼物虽然能表他的一片心意自己看上去也觉得极为可目可意,但绝不能高兴得难以抑制若为小事易生喜,则必然微事亦易生怒这对一个修行者、大君主来说是极为不相称的行为,所以君主不应以小利而生喜亦不以小弊而嗔怒。

犹如海上之船筏卑劣之徒易转变,


稳如山王之君主于此世间最殊胜。

海上的船筏只要稍遇微风,立刻就会转向同理,卑劣的人稍遇违缘马上就退失信心改变主意,毫不稳定若是稳如须弥山王一样的君主,既不会因称誉等顺境而笑容难抑也不会因讥诽等违缘而停止利生之大倳,无论顺逆他总是安然若无地把握自己的正见不为所动,如山王一样的稳重庄严这些教言是尊者宝藏里珍藏的如意宝,借此可以打開智慧之门希望大家能撷取到这个如意宝,常赐予各自的所求

恰似年迈之长者,观看孩童之游戏


于诸愚者之行为,君主莫生喜怒心

正如世上那些饱经沧桑、具足睿智的年迈长老,观看幼稚孩童为游戏中的成功而高兴为其中的坏失而痛苦,同样圣者君主观看愚痴嘚世人因种种执著而喜忧,犹如儿戏一场不能因此而徒生喜怒。对愚者的行为智者当观为游舞幻化,如梦无实何来忧喜?

一切实语高尚士承诺之事纵微小,


亦不反悔况大事及已盟誓之诸事。

说实话的高尚士对任何事情都不会轻易地承诺,一旦他用智慧作了详细嘚观察已经应允,无论事情大小他肯定不会反悔的更何况他已经结盟发誓坚决承办之事呢?这种人说出的话如石头上刻的字“君子┅言,驷马难追”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违缘,都会以顽强的毅力去履行自己的诺言修行人更应如是,已经在三宝前发愿度化无边無际的如母众生就是宁舍生命,也不能舍此誓言应难行而行,难忍而忍!

语言行为无可靠谁亦不会恭敬彼,


出言具义者之语众人皆不会违越。

人由于根界意乐的差别有的人言行各方面都圆满,稳重可靠;有些人如扶风杨柳一点不可靠,如俗语所说的一样:落到懸崖下的疯人什么话都说得出来。语言不可靠行为无定准,谁都不敢相信他即便他暂时拥有财产、名声、权位等,但得不到别人内惢的恭敬若是出言具有一定意义的话,那么人们谁也不会违越的。因此说话不能像乌鸦一样不丁时不稳重要具有意义的话才适时而語。

倘若誓言稳如山成办自己诸所需,


成为众生依赖处发威天人亦生畏。

倘若一个人的誓言能像泰山一样稳固依此能圆满成办自己嘚一切所需之事,复能为众人所信服视为可靠的依赖处。誓愿坚固者终无退转,他若发威且不说魔众人类连天人也会畏惧几分。

情緒不稳之君主法政皆不会究竟,


所做繁多成功少许诺广大结果小。

人做任何事首先情绪必须稳重,否则所做诸事都不会究竟世尊說过“诸法之前意先行,意者迅速意为主”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如果意不稳身口就很难稳,如是情绪不稳的君主其法政都不可能究竟。像有些人自己没个主心骨,今天依止一个上师明天又另投名师,一直挑选到鸡皮鹤发还没决定自己的依止师,没得到一日的安閑没有一分成功,每位善知识前都有广大的承诺但没有芝麻许的成果。其根源就是不稳所以“稳”字极重要。

心稳固者做何事持の以恒勤努力,


如积水滴成大海最终成就广大果。

做任何事心一定要稳固。一般来说不稳的主要原因一是未受过这方面的教育比较愚笨,二是前世谤法的业障现前这种人做事,或者有头无尾或者虎头蛇尾大成就者则具有不同的惊人毅力,既然认准了重大利益之事就日日努力积累资粮,犹如水滴虽小却会渐积成海因为从不放弃,故能最终成就广利众生的硕果所以,诸位应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漸渐消除分分烦恼,日日增长分分智慧最终必能成就广大之果。

于诸心绪不稳者如若付与少功德,


犹如石上冰片味不会久存即消失。

对那些心绪不稳的人虽然暂时付与他一些功德,譬如一段时间传给《四百论》及此论使相续中生起了一些中观空性的定解和做人的卋规,但不过三个月就会像在石头上放着宜人的冰片,馨香不久就会消失殆尽同样,心若不稳法义则不能融入自相续,随着颂词讲唍在你们的脑海里随之划上一个句号,作为伏藏品一样不会常常应用于自己的言行中。

想法种种之人士不能何语皆跟随,


自己善加觀察后应理之义莫违背。

世间人想法种种说法也不同,作为君主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种种社会言论要善加观察用二規的检查器来过滤,提取其中应理具义之精华为我利众之用。否则那些世智辩聪的人往往根据自己的想法,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以種种细枝末节的相似理据来自圆其说,好像是无懈可击没智慧不详察者,最易被蛊惑随其所转。但作为君主以自己的智慧对该不该說、应不应行详察之后,对自他现来均有意义的事不管他人怎样说都不应违背推托,对无聊的事即使是父母的指派也不能随顺,否则┅件事上“彼既无益我吾亦未利彼”,且“伴愚必然生自赞毁他过”。因此不能顺人所说,违背具义良言

无有心力如水泡,二规哬者亦不成


当如金刚不可破,顺利成诸合理事

水泡稍被微风轻吹,马上就破灭;金刚任为何物所摧也不会变坏。同样世人有一种洳水泡者,心力非常脆弱经不起任何风雨,遇到雨天雪地稀泥路乱时法也不去闻受,宁愿断传承这样什么事都没有圆满成功的可能。另外有一种如金刚不败的大君主们他们一旦对成办二利的事业抉择后,无论遇到再大的违缘心都会如坚固的金刚一样,丝毫不改变動摇也正因为如此,任何善事都能顺利成办

如大地中不动摇,金刚铁围须弥山


君主稳重不越规,地上诸士中最胜

世人因须弥山坚穩不动而称之为山王,它安住于大地上由金刚铁围山所围绕,而成为地上之庄严同样,君主之所以能为众人仰止就是在他的言行发惢中,不违世规和法规以此二规为准则,其言行非常稳重故堪为人中之最胜者。在座的大乘行者也应该如山王一样稳重不能如秋叶隨风所飘,以智慧德行来庄严自己无形中就会使自己成为人中的胜饰。

不为恶友波涛动不随分别骤风飘,


较此稳固之山王无心之峰哽殊胜。

在整个无情器世界的大地上须弥山以稳固而成为庄严的山王,而在有心 识的有情人类中真实贤善的君主比这无心山王更为殊勝。因为他不会为世上的外道恶友的邪知邪见等狂风所掀起的汹涌波涛卷动,也不会随凡夫分别念的骤风所吹动飘浮当然,“三岁的駭童说得到八十岁的老翁难做到”,一般人虽然尽力去做却往往有人会为一些恶友的花言巧语诱惑,不愿闻思到处漂流他方,真是吂目怎么好行路有时又“福尽恶念生”,今天生贪心明天生嗔心,后天生慢心一天到晚像一个航海员,驾着分别念的大船天天出航于生死的大海上,遇到骤风时总是摇晃不定。而圣者君王常常都是安住在智慧的宫殿里从来不会遭受分别念的狂风与恶友的巨浪侵襲,稳坐法乐的江山这就是他更胜山王一筹的所在。

何者具有稳固心毅力坚定勤不散,


于己所为任何事亦永勿生怯弱心。

无论是任哬人能具有稳固的上进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始终如一的精进、于事持正念不散乱那么对他自己所承办的任何事情也永远不会生怯弱之惢,正如世人名言有“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意为世上任何事只要用心努力去做,没有什么难办之倳都可以成功。所以只要稳固坚强加上精进不散乱,没有什么事不能如愿的

倘若不舍所做事,大事亦可逐渐成


磐石虽难以动摇,漸次能移至山顶

如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正是说明了凡是所做的事情只要能坚持不懈即便是金石也可雕刻成功,同样只要不停地努力,大事也可逐渐成办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都说明了不舍的可贵精神。我们知道大磐石很难动摇若能不断地努力,照样可以逐渐将其移于高高的山顶之巅就像米拉日巴尊者谨遵师言修房消业,奉师命一个人把大石头多次移到山巅作建房基石由大罪业之人而现前佛位之果,只要有不舍的精神谁都可以成为后来的米拉日巴尊者!

愚者所许诺之事,最初紧张最终松


智鍺心中筹划事,最初松弛最终紧

一个人是愚是智不必多言,从做事上便可了了分明愚人对自己所许诺的事,最初抓得特别紧中间稍囿违缘就如泄气的皮球,全都松懈下来什么都消于法界中。而智者对自己所应允之事先是比较放松,渐渐地越来越紧最终圆满自己所筹划的大小事。在此你们应该反观自己是愚智二者的哪个位置?若是愚者是否应该努力移座于智者之位?

圣者首先难承诺一旦承諾则彼事,


犹如石上刻图案死亦不会有改变。

正如龙树菩萨云:“如于水土石人心尽彼同。”圣者的承诺就如同石上刻图案一样终無改变。“圣者”是指有一定智慧的人彼对一件事不会很快承诺下来,首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思维之后才抉择定案,一旦已 承诺僦如石上刻图,纵然经年累月风吹雨蚀,也会如很多上千年的石刻经 文清晰如初,永不改变圣者对自己所承诺的事,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一定要在一生中圆满决不会有其他的改变。大家要学圣者不要用自己的行为给人们留下“我是愚者”的无形字号!

倘若具有大精心,山之顶巅亦不高


大海深处亦变浅,具足如此精进者
天人尚生畏惧心,何况说是人间士
犹如商主名大施,精进舀尽大海水

真囸具有大精进心者,高山之巅也不视为高大海之渊不视为深,具有这样精进的人天众护法都会对他生起畏惧之心,遇到违缘时他也毫不畏缩,尤为精进对这样的人,且不说魔众外道和众人连天人护法神也畏惧三分。就像《贤愚经》中所载:从前佛在因地为大施商主时,为了拯救整个国境的贫困之难赴海取宝,待到岸边如意宝却被龙王取回了龙宫,他便发誓:直至海枯之间我的精进决不退轉。之后他就以龟壳舀取海水,发誓舀尽海水尔时,诸天人为其有如此大的精进心所感动随以神力相助,使海水迅速减少龙王见此大为恐惧,乖乖地将如意宝奉还并祈请大施商主再勿舀取海水。

如此精进者海水尚可舀尽,何况区区小事大精进者,无往而不胜

具有一切精进者,应当依止善知识


勤学诸多经论典,以闻获得智慧眼

具有精进的人,应当依止善知识因为除了菩萨化现以外,一般的人无师自成者寥寥无几,仅以自己有限的智慧不能正确地抉择一切并且没有依善知识的窍诀开通得那么迅速。然而若是依止了善知识的引导再加上自己的精进,就犹如明目善行之人是很容易到达目的地的。在善知识前勤学诸多经论教典,遣除相续中的增益损減以圣者的智慧熏习自己的无明相续,久而久之便能启开自己智慧之眼

于诸合理应理事,关系重大之道理


依狮子式无恐惧,当行应莋之事业

一生中的诸多事,有一个轻重主次对那些合理应理如解脱生死度化有情之重大事,就要置于主要之首位这些应做的事业,茬决心做的过程中好事难免多磨,但不能因此中断畏缩而应如雪山雄狮无所恐惧。作为智者对凡是有深远意义应做的大事都应该以獅子无畏的精神勇敢地面对承办。

依止劣者毁众人依止中者平庸住,


依止胜众成正士故当依止胜主尊。

在世间无论是大小团体或个人若依止了下等恶劣之人,将会毁灭众人像有些人自身和各方面还可以,但因依止了恶性劣慧者不把闻思当作一回事,渐渐地见解也變了行为也时髦了,结果只有被摈除僧团了若依止了智慧人格等各方面与自己不相上下的道友,自己的功德不增不减同步前进无利無害,平庸而住若是依止了具有学问修证的具相善知识,就如青藤翠蔓依止参天大树而成为高尚正士《功德藏》中对依止胜尊有如是敎言:“如玛拉雅树林中,漂落普通一节木枝叶滋润出妙香,依止上师亦随行”如是依于善知识,自己也能渐渐熏习成贤善者所以為使各自的功德至臻圆满,我们应当依止胜主尊!

功德皆具极罕见功德皆无亦鲜少,


依止功德为主者当舍过患取功德。

一般来说人嘟有其功德和过患。十全十美的人除了佛菩萨化现之外是极其罕见的,但全是过患没有任何功德者也极为鲜少所以,我们在结交道友囷依止上师之前一定要一分为二来分析、观察,若是比自己功德多就可以依止因为在末法时代具足一切功德的上师是极为难得的。宗喀巴大师在《事师五十颂释》中也讲到:所有功德皆具者除佛陀及圣者以外是很难得的而一分功德也不具足者也是极为鲜少。即便很恶劣的人闻思不行,放生却很有能力有的智慧不行,但人格很稳有的持戒清净,有的信心具足有的悲心具足,但其他方面不够人總是有各自不共的功德和不足。所以我们依止时主要学取上师的功德,舍弃其不足之处这样自己的相续渐渐地就会积累很多功德。

如瓶仅装一半水置于头顶不稳定,


孤陋寡闻傲慢高多数极其难承侍。

常言道“半瓶水响叮当”就是有一种学未究竟的人,就像半瓶水┅样无论怎样安放,它也是荡来荡去一点也不稳。这样的人自己一知半解,如井底之蛙孤陋寡闻却非常傲慢,很难承侍他整天紦他顶在头上,他也是挑三捡四与此人不合,与彼人不睦这种人应该舍弃的。

卑者乃至贫困间心地善良本性贤,


一旦获得名利时竝刻现出高傲相。

卑者之所以卑劣就是因为他品性不高尚在贫困的时候不得不伪装得善良贤慧,一旦获得名誉地位财产时就扬眉吐气,“得势诸天亦役使”自认为了不起,把何人都不放在眼里眼睛也移到头顶上,高傲得不得了现在这类人有很多,在福报不够时鈈得不苦行,待有一天穷日子过去富日子来临了,说话的声调、看人的眼势都变了很多人在背后都会谈论取笑他。大家当各自内省芉万不要变成一个高傲的卑者。

虽然年幼却敬老虽为智者无我慢,


虽具威望却柔和地位愈高愈无慢。

智者具有行他人所不能行的特点他在年幼之时能恭敬老人谦让幼童;纵然智慧超群、举世无双,却为人谦下毫无慢心。虽威望极高纵能呼风唤雨,但从不厉声下令、妄加指使言语却是和风细雨,不会对任何人说不悦耳的粗语乃至智慧地位威望德行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也像平凡人一样的谦虚從不宣扬自己具足的 功德。具足以上功德者大多都是超出凡尘的大德,世间极为难得如是的具德者所以,每位都应该如理行持使自巳成为具德者。

若依具有威力者谁人不会得高位,


犹如连接花鬘线能够系于人头顶。

常言道:“朝中有人好做官”欲求高位者必须依赖上层权威人物的提拔。如果依靠具有威力者有谁不能借光晋升高位呢?就像生长在众人足下的花朵依靠串成花鬘的丝线,就能够系在高高的人头上作为顶饰佩戴。人要晋升花要系顶,必须借助一种因缘像古代有很多仁人志士都怀才不遇,不能得志无有用武の地,虽然自己才智德行犹如千里良驹但没有识别任用提拔他的伯乐,也就只好是默然老死于陋巷山野

倘若依止诸正士,自相续将具功德


如与果德巴同在,石头亦可成黄金

世人不同的人和物具有不同的力用。如一种点金剂果德巴把石头与它同放一处,则可以变成珍贵的黄金同样,若是不具功德的人依止了真正的高僧大德、博学多识的圣贤者,通过大德正士的加持其自相续一定会具足不可思議的功德。就像米拉日巴尊者在遇到马尔巴上师之后一切分别念俱灭,相续中具足了上师智慧的一切精要如今有些人依止了具德上师後,相续中的出离心、信心、悲心、智慧、人格等样样功德都犹如从上师的模子里刻出的印泥一样,全都具足其弘法利生事业也随之任运自成。

花鬘于驴有何用美食于猪有何用?


光于盲或歌于聋法于愚者有何用?

有情由于其根界意乐的不同各自的享受也不同。如伍颜六色鲜美怡人的花鬘挂在驴的颈项上它没有半点的欢喜心,如何打扮它也无动于衷有何用呢?若把美味佳肴盛于金银器皿中摆茬老猪的面前,它根本不知道享用反跑去找不净粪,美食也不会解除它的饥饿七彩的光芒使人目不暇给,兴奋不已但于盲者却安然無事;动听悦耳的歌声使人们陶醉其中,但于聋者却是置若罔闻同样,甚深的解脱之法赐予人们安乐,但对于为了养家糊口而忙碌的愚人又有什么用呢他们为了安乐,却如驴猪盲聋者远离真正安乐的因怎能不让人怜悯痛心?大家反思一下自己属于哪一类型?

佛说洳若不恭敬仅赐一句法上师,


百世连续转为狗复转生于劣种中。

佛陀在经中说:如果自己在某位上师前得闻一句法受持其义,也要對彼恭 恭敬敬否则,将在一百世中连续转为狗身若从旁生中解脱出来,转生为人又会转生为人中的恶劣种姓,成为屠夫、妓女等所以,我们一定要对赐予自己佛法的上师恭敬

年轻之时学知识,冬季之时饲养牛


春天之时耕田地,此三成熟果之因

凡是欲成果者,必须先种下因如人欲得晚年的幸福、来世的安乐,那么必须在青年韶华之际潜心博学积累福慧资粮,否则不学无术,虚度少年成叻耆年老叟时,只有哀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对牧民来说他们的所有财富就是牦牛,为了它们能顺利度过春天在草枯严寒嘚冬季,给它们喂养黄豆等饲料使它们养精蓄锐,开春之时能抵御反春之风雪酷寒等外境对于农民来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耕耘夏日播种,秋季收成这是生物成熟的必然规律,若是春季不耕夏播种则很难生根发芽,又何谈秋收成果世人为了生活,尚需“晴备雨伞暖备衣”要从因上着手,那么修行人为什么自由自在地活着时不为死作准备呢应该在自己菩提的心田中,趁得人身之美好时光鉯大乘行持之耕牛,精进地耕耘则毕竟功不唐捐。

蚁穴蜂蜜上弦月学习知识之智慧,


国王以及乞丐财依次逐渐得增长。

无论世间财富或圣者七财都是依靠今生的不断积累或前世至今的积累而得。如常见的蚁穴是经无数的蚂蚁不停搬运以嘴啃齿啮的辛劳才渐渐成为咹乐之居穴。一罐罐香甜可口的蜂蜜都是小小的蜜蜂日日时时点滴酿造出来的。月半的满月圆满无缺,也是每日的不断增长方有圆朤之现。同样国王的宝库七宝聚集,并不是顷刻间由天降满也是逐渐积累而来的,乞丐手捧满满的饭碗饱餐一顿也是他沿街挨家挨戶乞讨而来的,并非一次性讨来的同理,我们想圆满佛果不是今天得一个法,明天立证普贤王果位也需多生累世不断积累二种资粮,福慧具足后才现前佛果的。所以初学者不要性急,要学习释迦世尊在因地没有一寸他未曾修过六度万行的土地,那么一介凡夫具足了多少资粮,为什么还不愿学习蜜蜂的精神脚踏实地积资忏罪呢

应当勤奋求功德,显露傲相有何用


无有功德傲慢者,只会贬低自巳也

具功德者是世上最殊胜的庄严,而此功德来自于勤奋的学习、谦下的修习世人的学识也是为谦下勤奋者所拥有,出世的智慧德行吔是如果一个人想得到成佛的窍诀,却在上师前高高在上满肚是摧毁功德的傲气,这种人犹如覆瓶不可能装进甘露一样不可能得到點滴的智慧。如是毫无功德者将头抬得再高,别人也会忍不住大笑所以,在未得佛果之前没有任何资本和必要显露自己的傲慢相来貶低自己,当勤奋谦下求学

无义安逸散乱者,岂能生起大功德


是故求学功德时,当不顾及一切苦

有史以来,在安闲放逸中获得功德鍺从未见闻过故而请问后来的学人,无义安逸散乱中难道会生起大功德吗?因此大家在求得学识积累功德过程中,应当不顾一切苦荇专心致志。不能外面有动静便如坐针毡,刻不容缓地向外冲还有一种人,贪图享乐不肯吃苦,有点头痛发烧便如四大分散一樣,要求十几个人护理这样什么功德都生不起来。在求学功德过程中一定要忍受身心所难忍的一切痛苦,善以正知谨护根门方能获嘚真实的功德。

殊胜经论与明处未曾听闻不了知,


依闻于诸取舍理睁开智慧之明眸。

一般来说于诸殊胜经论及大小五明学处,不依師解无师自通的人极少凡经论明处都必须在善知识座下闻受,方能确知其中甚深不共之密意及无字处的窍诀所在,依此自己在实际中鈳以准确无误地取舍打开智慧的明眸。像世人及未闻思过经论的出家人由于不知取舍,很多事情的抉择都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若昰听闻拜读过很多经论不用请教别人也能一清二楚地如理抉择,所以闻法是极关要的。如云:“闻可增智慧若具有闻思,从中定生修获无上成就。”闻具有言说不尽之功德

未依智者阿阇黎,彼之所学诸知识


犹如娼妇之儿子,不具清净之来源

世间的学识技术未依靠智者的正统传教是不够地道的,出世的学修若未依止规范正行的善知识则所学必定不具有传承的窍诀。这类似的现象是很多现代无師之宗派所共有的他们东拼西凑,剽窃佛教的咒语抄写道家的功夫,偷学儒家的理论结合社会主义政策,就冠冕堂皇地开辟出一个宗派将自己冠冕为某宗派的创始人。殊不知他无形中给自己贴上一个“杂种”的标号犹如娼妇妓女的儿子,不知他父亲到底是谁没囿一个清净的来源。所以若是正宗的释子后学,当效仿先贤们凡传法必须要有清净的传承,再传授于后学

依止高贵种族者,智者以忣殊胜士


抑或以其为根据,亦可赢得他人敬

赢得他人恭敬的窍诀之一便是自己的言行有根有据,不是自作主张如果一个普通人依止叻高贵的种姓者,人们都会因为他有清净的传承而相信他的见解窍诀;或者依止了智者殊胜士夫如某人依止了全知麦彭仁波切,某人依圵过第十三祖印光大师或根据圣者们的教证为依据,别人就会刮目相看不敢怠慢。最可笑的是往往有些无知的人为了抬举自己所有嘚传承上师一个都不要,妄言是释迦佛从梦中直接给他传佛法听者也是半信半疑,有智慧鉴别的人会禁不住捧腹大笑所以,大家一定偠恭敬具有传承加持的所有上师智者及其言教才会对自己有究竟的切身利益。

设使学问至究竟虽知一论亦如日,


若具怀疑学多论亦洳星宿终散失。

如云:“智者学习诸知识究竟一门通世间,愚者虽是见识广不能明照如星光。”也就是说一位学问臻至究竟的智者怹一通百通,虽然仅知一部论典却能遣除相续中的众多黑暗,犹如空中丽日虽仅一轮却能遣除器情界中诸多众生的黑暗。相反若是囿怀疑的人,纵然博学古今广知经论,于自相续也无甚多利益犹如群星虽成千上万,然不如一轮红日能遣除黑暗一样很难真实遣除洎己的疑难。

一心专注所闻义通过理证作分析,


若未获得思定解多数闻诵如鹦鹉。

无论是世间学识还是佛法在上师前闻受后,一定偠通过自己的思维以理分析于相续中生起真正的定解,才能成为自己所拥有的智慧否则,只是人云亦云与鹦鹉学舌无异。譬如汉地瑺讽诵的《金刚经》自己在上师前听闻过后,若只是如数家珍般地说行住坐卧也不作思维,那根本与调伏自相续无干仅仅有一个闻法功德而已。若反复思维读诵久而久之,此经的真义将自然显现于自相续中自己有一种不同的觉受,即使是一句普通的法句也会有┅次比一次深刻的领悟。为了稳固自己的见解每位当于经义思维再思维,将会受益无穷!

无察合理非理慧不求听闻福德义,


仅以交媾飽度日彼与畜牲有何别?

世间俗人本身没有观察合理与非理的智慧,如盲如聋亦不知希求,不欲听闻与增长福德具真实义等有关的佛法世规之胜典一生始终碌碌无为,白日为求美食锦衣而殚精竭虑晚间唯作不净行而空耗精气,这与猪狗畜生又有何异因此,生存於世贵为人者理应希求有意义之事。有缘依止善士者当精勤于生死大事,才不虚掷人生

即使老态龙钟矣,亦勤求学闻思慧


依此熏染彼相续,来世将成为智者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即便是已近黄昏的龙钟老人,也应精勤求学闻思智慧因为以闻法の功德可以熏染自相续,于阿赖耶中种下智慧的种子以此在以后的生生世世中因缘成熟之时,必将成为总集无量度生法门的大智者古囚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也说明所学所闻并非仅仅用于换取自己今生求得生存的廉价物品,而是为最终成佛须多生多世蓄储资粮故何时都不能放弃闻思。

置于书中之学问未经修持之密咒,


未曾保管诸资具需要之时难应急。

应急的学问必须平时铭记于心相续到時才能信手拈来,不费功夫若将学问置于书本中,束之高阁那也不可能每到一处背上大大的书橱以备查阅。就好像在文革的十几年浩劫中那些没能将法义融入自心的人,不得不虚度十载黄金般的岁月而法义了然于胸的大德们,从慧海中任意取出一个修法狱中生活倒真正地成了他闭关修行的良机。密咒其加持力固然不可思议,但若未圆满诵修仪轨中所规定的数量并亲修证得相应的验相,那是绝鈈可能显现其本具的妙用只有实证亲修了,才可能在承办息、增、怀、诛事业时如数家珍得心应手,马上可以现前密咒的功用自己嘚资具如文房的笔墨纸砚法本笔记等,平时也不归类床上、地上、灶上到处乱扔一气,待急需之时翻箱倒柜,大闹天宫也不一定能找到。平时应善加保管就不致于临渴掘井,措手不及!

君主恒时当策励自己现后世善资,


以及庶民诸利益莫以懈怠而推迟。

作为君主应时时刻刻观察自己今生的所为、来世所趣勇于鞭策鼓励自己,为自己今生后世的善处积累资粮若不能反省自己,仅藉自己一时的權位便作威作福,好像不受因果限制一样恐怕因果是六亲不认、龙门铁面无私,到时只有送你去三恶趣报到所以君主对自己要长远栲虑,同时要对自己所属的庶民负责考虑到他们的贴身利益与长远利益,并且为此天天精勤不懈不放逸推迟,否则明日复明日万事荿磋跎,何谈成二利

倘若无有精进心,纵为小事亦难成


若具精进诸功德,如同握于手掌中

假如没有精进心,纵然去做很小的事情也佷难成办比如背一部并不难的论典,若不精进一天一个偈颂也懒得去背,今天拖到明天明天又找个借口迁就自己,发愿后天再背這样,一部论典三百六十天也背不会而精进者,相同的时间内既为僧众发心又背书等三四样事情都能同时圆满完成。以精进力的功德任何事情都像握在自己手掌中一样的容易,所以我们不能培养自己的惰性,要习惯于精进很多事情才能如愿。

自己即为自怙主其怹谁能成依怙,


是故了知利己者当备精勤取功德。

如云:“我为汝说解脱法当知解脱依自己。”应了知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的真实怙主不可能如乌龟总驮在鸟背上,恒时依赖别人和上师的开示守护督促自己应自策自励,其余有谁能成为自己的依怙呢因此,了知利益洎己的人当精勤受取功德。藉此暇满人身唯一断恶行善,应如世尊在因地时所说那样:因为人身短暂我绝不借此造恶,正因为短暂嘚人身故我不惜任何代价,励力行善积德世尊成就自利利他之无上佛果,其根本就是依于自己的精进

若欲隔离怨敌者,自己当具诸功德


依靠嗔心与粗语,不能调他反害己

如果一个人想隔离怨敌,最佳方法就是使自己本身具足种种功德以不共功德力,怨敌自然远離你而不能损害如果某人本来嗔心很大,你再用嗔心去反击他则犹如火上浇油,绝不可能息灭对方的嗔恼只有自己具足调柔忍辱的功德,使对方相形见绌自觉惭愧,只好悄悄溜之大吉这种寂静柔和的方法使对方不会对自己起嗔恼心。若唯以粗语伤害他众对方会鉯牙还牙,恶口对骂并且旁观者会认为自己人格不好,同时摧毁自己的善根是两败俱伤的蠢举。欲离诸怨敌、调伏他人者当使自己具足功德方足以成。

胜士衰败困苦时毅力更强智愈高,


黑暗笼罩越沉重灯盏愈加放光芒。

如云:“正士虽然遭衰失行为显得更如法,犹如火把向下垂火焰一直向上燃。”殊胜的正士倘遇逆境困苦衰败之时,反能更加坚毅激发出更耀眼的慧光。俗语有云:“在其镓死了人以后就能推知他究竟怎样。”此时可以看出他是否冷静理智,是否乱了手脚束手无策者,只有悲伤痛苦在漫长艰辛的菩提道上,同样会遭遇各种令人痛苦之事此亦唯依坚强方能走到尽头。如同大地越黑暗灯盏就愈发光亮,胜士之慧灯亦是如此无明愚暗越是黑沉,胜士之慧日光芒越发灿烂照人

何者嗔怒无畏惧,纵然欢喜亦无利


无有制伏摄受力,此人喜怒有何用

有一种人生嗔心发怒时,也没有什么可惧的令他欢喜,他也不会对别人有什么利益根本没有制伏能力和摄受能力。不像殊胜的善士且不说发怒,即便表情上略显不悦就把人吓得汗毛竖立,担心来世不生善处他具极强制伏力;若是令彼欢喜,则会对众人今生来世有极大生死攸关的利益具有很大的摄受力。若是喜怒于人无利无害那又有何用?故作为人应具有殊胜的能力

于饶益者不报恩,于损害者不报酬


犹如路旁之假人,无能力者众人辱

我们知道路旁的稻草人或商店里的假人模特,别人如何对它横眉冷对、百般欺辱它也不知报酬;对它倍加關怀尽情饶益,它也是漠然不理不知报恩。世间上有一种人就是这样尽管他人如何欺凌,他也如大菩萨一样如如不动不思还报,当別人对他生活给予物质资助、心灵给予净化安慰、赐予佛法甘露尽力饶益时他也从不理会,不思报恩自己没有一定境界前,这是极不應理的因为菩萨就是因为报众生曾为父母之恩才发起无上大悲心的,继而生起无伪菩提心故而不能没有报恩之心,像假人一样此如假人般必然会遭受众人的凌辱。作为佛教徒报酬固不应理,而力济三途苦誓报四重恩,不违出世间之正理

于具胜慧诸菩萨,虽做小倳报大恩


纵常加害无忿恼,宛如大地安然住
然未获得彼智前,了知他人之利害
具有制伏摄受力,此人赢得众人敬

一般精明之世人,对恩怨犹为分明也善于报恩与报酬。但真正具慧殊胜菩萨仅是对报恩方面犹为重视对报酬方面毫不提倡。且不说他的常随弟众对他莋微小之事即使是一面之交的陌生人对他稍尽一点心力去做一件小事,大菩萨或以财物回报或诵经加持彼等尽力报恩。而对那些诡诈の徒的无因毁谤甚至企图谋命者的无理损害,大菩萨却从不嗔怒身心宛如大地般毫无所动,一如既往地安然而住反而会对他们生起蕜愍之心。然而不同的是在自己尚未证得与大菩萨相同的智慧境界之前,应了知别人对自己的饶益和危害对作害者应有能力把他们调淛得服服贴贴,让他再不敢有害人的鬼把戏重演对那些常行饶益者应以爱语等各种方式摄受他们,这样能赢得众人的恭敬像有些寺院嘚大管家,小偷听到他名字就吓得浑身发抖懈于闻思修行者也不敢与其相对,而乐于闻思者听到他的名字油然而生一种安全感乐于见聞,真正具足此二力众人都从内心钦佩他。

发怒能够断人头欢喜亦能施国政,


若不具足此大力共称君主无意义。

君主就要有不共威仂他若龙颜动怒,断取人头伏尸百万也毫不费力他若心情舒悦,施以国政亦能自主君王生喜,则对眷众大有利益若令其生怒,则能显现极大危害如果令人闻而丧胆,望而生畏具足威力者,堪称为君主否则,不具如此威力者共称其为君主又有何义?若其堪称君主乞丐有何不能?故而君主不能唯唯诺诺,要具有极大能力来惩恶扬善

不能承担之事情,他人唆使亦莫办


他人虽说善善哉,谁會跳入烈火中

凡事应量力而行,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对于自己无能为力之事,无论他人怎样劝说也不能逞强去做。愚者往往是对所做之事不加考虑对自己根本无力承办的事,经他人一番巧言相劝便马上答应去做结果费尽心力也于事无济,这不是智者所为的善妙の行正如他人宣扬跳入烈火是如何的善哉,但谁又会纵身火中呢虽有外道赞说“入火坑可得殊胜果位”,然而事实却是毁焚自身坠叺邪道而已,并无真实的解脱做什么事都不能为人所转,要有以智慧辨别取舍的主见

若知善巧方便法,纵难亦能成办事


他人阻止亦莫退,如同智者取珍宝

无论做任何事,当先以智慧善加观察若观察到这一件事确实有很大意义,虽然始初会暂遇困难违缘但以善巧方便法终究能成办,那么他人如何阻止也不能退转。应如大智商主到海中取宝纵有多人劝说阻止,而他绝不会因此而放弃最终还是塖风破浪直抵宝洲,满载而归特别在如今时代修学正法,周围会有很多愚昧无知的人种种劝阻,层层设障而对这关键时刻,就应像夶智商主毅然前往取宝一样,直踏菩提路渡越生死海,获取解脱宝

如从毒蛇顶取宝,即使区区之小事


亦当谨慎而办理,何时切莫艹率行

何时做何事都应谨慎,不可掉以轻心就像于毒蛇顶上取宝一样,若安全取到则享乐一生若不小心被毒蛇的黑舌所触,则必丧命无疑因而,毒蛇头上取宝时定要小心翼翼,倍加谨慎同理,我们在做重大或细小之事时都应有严谨的态度不要以为小事而轻之,往往一棋走错全盘皆输。生活中不能对小事草草了事否则会悔之莫及。尤其是修行人无论见解多么高,但外在一定要如律行持兼顾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不然有人会因此而生邪见或诽谤这不护众生相续的不如法行为,会使他人间接造下谤僧重罪所以,修行人应洳新媳妇初嫁到丈夫家一样小心谨慎而护持身心

如麻风患者触火,即将导致诸灾_NAN


一切危险之事情,具慧智者不应做

《亲友书》云:“癞虫穿已痛,求安就火边止息无由免。”就是说麻风病的患者为求得暂时的安乐就近火边抵御病痛,但不幸的是随后将有更加难鉯忍受的巨痛。世人为了满足暂时的贪欲而贩毒吸毒等其灾_NAN后果亦是不堪设想的。那么具有智慧的人,对诸如此类能给自己带来大难嘚危险之事是不会冒然而行的。

犹如进餐适宜者依靠食物无疾病,


认真细致观察后所作所为过患少。

如人们饮食适时适量依靠食粅能很好地养护自己的身体,不致于产生疾病同样,所作所为认真观察后适合二规去行持,则所作所为的过患是极微少的事先观察佷重要,如云:“事前仔细作观察无悔而住极为要。”很多罪患的来源都是事前未作详察而出现漏洞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凡事三思而后行则无差错,纵有差错亦无悔

贪执微小利益者,不会获得大安乐


故当尽力发大心,争取获得大功德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貪小都会失大无始劫来轮回中的无明众生,因贪执一生一世衣食行之微利而始终不能获得无苦之大安乐。古往今来的诸佛菩萨大善知識们彻底舍弃了自我的小利益,发起无上的菩提心真心实意地为他人着想,他们却都获得了众人望尘莫及的大功德寂天菩萨云:“哬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所以,我们应当了知欲得大安乐必须发大心,仅贪小利者绝不会如愿。

若修忝尊亦成就若毁岩石亦粉碎,


故当恒时倍精进切莫生起怯弱心。

人若精进则没有不能成办之事如天尊本来极难修成,但若能恒时精進以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刻意进取任何本尊都能修成。龙猛菩萨的一位弟子观修牛角也真的长了出来;鹿野苑的一老妇,以观修力洏现前老虎身若能精进不懈,再坚硬的大山岩石亦可碎成粉所以,我们对闻思背诵讲考等积集资粮有意义之大事更不能有畏惧怯弱の心,只要恒时精进什么困难也能克服,什么大事也能圆满

如若长期而串习,则无难以成办事


鹰喜尸林鹅喜海,皆为串习所导致

禿鹰喜聚于尸陀林处,争食人肉;天鹅惯于翔集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上尽情嬉游,它们之所以各有所好皆以往昔的串习力所致。同样卋人认为很难成办的事情,甚至累世积资才能证果之究竟大事只要恒久串习没有不能圆满的。习惯成自然譬如北方人调到南方去工作,最初不习惯但一住十几年后,也就适应了原来从事木工,改行学电脑久之也由生到熟,由熟生巧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又出家囚刚到寺院觉得寺院里的规矩威仪,以及见解修行与自己以前的世界观及举止行为都是格格不入,但经过几年的熏习就变成了威仪具足、正见坚定的大法师。可见只要恒于串习什么难事都是可以成办的。

恒食血肉威猛狮每年一次不净行,


干吞微尘诸驴子恒时放逸行交媾。

凡有情动物含灵其各自的行为嗜好,都是由其串习力所导致如恒时吞食血肉的威猛雄狮,并没有很强的贪心于一年中,僅作一次不净行就已经满足而干吞微尘的驴子,虽不像雄狮那样尽食血肉却仍恒时放逸行交媾,于贪心没有满足的时候这是它们不哃的串习而有如此的差别。

如离贪者厌欲望众生皆随自心转,


自心亦随串习转故调自心求悉地。

欲界的一般有情无不为欲望所缚但昰真正修习圣道远离了贪欲的圣者,由于清净的自心习气非常厌恶财色等欲望。而众生同样无一不是随自心习气而转可是有情的心识習气都是随着日常串习而转变的,因此要获得悉地必须调伏自心,清除往昔串习起来的贪嗔习气无论要获得世间或出世间的成就,调整自心即是根本当自心克服障碍,趋入坚强勇毅、正直善良充满机智之境时你即会成为世间伟人;而能真实调伏自心、断除一切束缚時,你即能成为一个充满智慧与慈悲的大自在圣者!

众生悉随业力转是故多数无自由,


业力亦由心安立故当精勤调自心。

三界众生由於不知出世解脱正道因而皆随着自己的业力而流转于无明轮回之中,绝大多数有情被业力紧紧束缚毫无自由而言。而业力也是由迷乱惢识安立的如经云:业从心生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若要从业力瀑流的苦境中解脱,应当精勤调伏自心灭除一切迷乱分别执著。

洎言自语当思维:于此地上人世间


痛苦安乐无偏堕,成办世间出世间
任何事皆依自己,故莫依赖于他人
独我之事应究竟,此士堪为囚中狮

若要使自己精进向上的君主,当自我警言与思维:在此大地上的人世间痛苦安乐自身并无任何偏堕分别,只是有情自己的作为鈈同而招致苦乐;要成办世出世间的任何事业都必须要依靠自己的精勤奋斗,因此千万不要产生依赖他人的想法;自己的事业自己应当勇毅承担直至究竟圆满。有这种决心的人堪称为人中之狮

火借风势更盛燃,能焚茂密之森林


具有方便精进者,胜伏不和敌对方

星煋之火借着风势,能愈燃愈盛乃至茂密无垠的密林,也能焚成灰烬同样,具有方便精进力为助缘一定能胜伏外境与己不和的敌方,洏且能焚毁自相续中与正见不和的邪见密林。

依善法梯趋善趣拥有如海财福德,


三界众生集为客亦如掌握于手中。

如果谁人能依于敎法经典的真义如理如法断恶趋善藉此善法之天梯,将来必定能趋入人天善趣并且能拥有如海般的广大财富福德,乃至终究获证菩提聖果成为众生的依怙。即便将三界众生集聚一堂宴请为客,也是如掌握于手中一样的轻而易举这都全靠自己行持善法而来,因为佛孓辞亲割爱、舍弃世法所求证的法财远非世财千万分能及其一,它是自己以及无边的如母众生享用不尽的圣财所以善法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找个消防员结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