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读书可以下载吗累吗

读书辛苦的到底是孩子?还是家长?真相极为残酷啊!
话说现在读书辛苦的到底是孩子?还是家长啊!看到下面这些,小狐顿时懵逼了!
新学期开始,很多孩子上了一年级,按理说现在孩子上学读书,很多家长都无比轻松自在才对啊!可现在家长感到苦逼了,纷纷晒出了他们在孩子上学后所遭遇的(相信很多家长都有同感):
▲▲▲当天的数学作业
▲▲▲每天放学后要做的
▲▲▲家长下班陪孩子练习囗令
▲▲▲这是当天的语文作业
▲▲▲这是英语老师发的
▲▲▲数学没做的回家要完成
▲▲▲这些都是孩子放学后,家长要陪孩子做的作业。
▲▲▲这几本都是课外买的,在家里要完成的。
苦的是孩子还是家长?
才开学三四天,重庆不少小学新生家长就开始抱怨了,在一个一年级家长群,就有家长吐槽:“我们上了三天课,回来让家长配合的事情一大堆,到底是小孩读书还是我们读书?”很多家长呼应“忙得手忙脚乱,时间真的不够用。”
据一位全职妈妈告诉小狐,孩子在一所民办小学读书,下午四点放学到家,马不停蹄吃饭、跳绳、读书、练琴,忙完所有作业,上床接近21:00了。这其中学校布置了不少作业,比如读课文、跳绳等,老师都要求家长全程参与,孩子的完成情况,家长都要拍好视频传给老师。
这位家长苦恼着说:“开学才三天我就快崩溃了,小学还有六年,真是看不到头。不知道其他家长是不是这样,这样的节奏是否正常?”
还有一位家长说,孩子一上小学,感觉家庭生活“全面提速”。这位妈妈介绍了新一年级的家庭时间表。
16:00放学,半小时左右到家,先休息一下,利用这个时间,进行亲子阅读,学校要求30分钟。读好吃晚饭,半小时结束。
17:40左右,下楼跳绳。这项作业,老师要求录段视频,要求跳绳100个以上。女儿跳得不错,1分钟能跳120个。先后跳了四组,拍好一段不错的视频发给老师。
18:10左右,开始做各科作业。
语文刚学了第一篇课文,回家要求读一读,之后要录一段朗读发给老师。一共录了三回,第一回女儿结巴了几下,说要重录;第二回,外婆中途来喊吃饭,女儿嫌有杂音,重录;第三回,一气呵成,终于成功。之后要提前预习明天的内容,上网找找相关材料,提前做些了解。
数学要求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字,记下来,第二天上课回答。数字儿歌等也要多读几遍,要求最好熟练朗读或会背。
课程表贴起来,铅笔准备起来。等到完成各科作业,要花将近一小时时间。
19:00,作业做好了,女儿的钢琴还要练上40多分钟。
20:00,洗澡,看看喜欢的书。最后再整理一下笔袋、书包等。
21:00,开始睡觉。
“视频作业,交给爷爷奶奶基本完成不了,有的家长为了视频或录音更流畅,还要自己先剪辑一下,实在太拼了!”这位妈妈说。
开学初,像这位妈妈一样感觉手忙脚乱的家长,还有不少。有家长说,“作业一大堆,虽然没有书面作业,但是口头作业要求也很多啊,课文读5遍,儿歌读10遍,还要对着课本上网搜索相关内容,这都要家长一起做的。”
几位小学新生父母说,这种幼儿园从未体会的“慌张”,现在天天都弥漫在家里。
一位孩子在公办小学读书的妈妈说:“我们作业不算多,但家长群很让人害怕,一小会儿没看,就是两三百条新信息。我就头皮一紧,急忙往上翻,生怕错过重要信息。”
同时还有家长表示,每天上班加班都忙的不亦乐乎,下班还要配合孩子学习,大写的生无可恋了,无奈孩子的教育要抓,在怎么忙,也要把学习抓起来!
其实以上这些还不算什么。某些要求严格的家长,要求孩子五项全能,每晚都要学习什么舞蹈、音乐、画画等等的。不仅孩子苦了,自己还要时时刻刻监督着,小狐早已不知,苦的是孩子,还是各位家长自己。
家长都手忙脚乱,那老师在干嘛呢?
有家长称:家长辛苦,老师也不容易。
有的学校,孩子的作业,家长把录音、视频发给老师,老师要做一一回复。一位家长说;“早上起床一看,老师传来三大段点评,加起来有百余字,仔细一看发送时间,竟然是5:07。
“老师也太辛苦了,晚上有时10:00还在群里回答家长问题。早上又起这么早,已经两天都是清晨回复我们作业问题。”
有家长算了一下老师的工作量——全班34名同学,每人的录音大概是1-3分钟,再加上老师的点评,全班看过需要两小时左右。跳绳的视频也是如此,1分钟的视频有34个,加上点评和鼓励,大约也有40多分钟。只这两项作业,就要花掉将近三小时。此外,老师还要备课、准备活动等。
还有一位公办小学的一年级班主任,看看她一天的课后安排。这位老师是数学老师,带两个班,还是一位班主任。
15:00放学,送走孩子们,我在群里回答家长各种问题,包括当天的作业,明天要带的东西等。因为全班家长的微信都加了,所以群聊的同时,还有家长私信问她一些具体问题,有时同时在闪烁的窗口,多达四五个。早上手机电量100%,下午3点,电量只剩8%了。群里聊了半个多小时,问题解决差不多了。
15:40-16:20,学校里来了一位妈妈,因为孩子有些特殊情况,来找我聊聊。送走家长,我在学校备课。明天有两节数学课,要找点绘本故事穿插进来,孩子们比较容易接受,作业也要同步想好。此外,有个孩子入学两天表现得不太适应,找家长再聊一聊。
21:00回家,还要看些专业书。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学的有点多,比如专门写班主任的《临场发挥的76个技巧》等。晚上,最好上网买点小玩具、小文具等,课堂上奖励给孩子,他们一天都很会开心。
早上6点又要起床了,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
所以,不止家长,老师也在辛苦付出。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最可贵的是拥有什么?
很多一线老师说,小学初期这样紧张的节奏会持续一段时间,等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和家长都会步入正轨。
有两位老师都提起这本名为《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书,力荐家长和老师空了看一看。
这本书是一位语文老师薛瑞萍写的,以她带一年级的每日经历为主题。书中有不少实用做法,被很多家长和老师热捧。小狐摘录了书中的一些内容,和大家分享:
给家长们的话——
尽量放低声音说话,尽量能够态度温和。静和柔是会传染的,安静总会从一些孩子到达另一些孩子。
读书是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有活力的状态。
来学校不光是学知识,也是通过和各种类型的同学的交往来磨练培养自己。磨合、纠纷、挨罚,都是成长的必经之地。如果你的孩子能力强且品行好,那他自然会成为教师可以依赖的助手,在学习之外,他的综合能力会得到很好发展;如果你的孩子自控能力差,学习状态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周围孩子,那么他的成绩不过是温室里的娇花,除非有奇迹发生,迟早,他会遭遇到考验性的环境,到那时候,再培养自控能力,恐怕也迟了!
给老师们的话——
没有一个孩子不是抱着一颗学好向上的心来学校,只是各人的能力、悟性、基础、家庭环境滋养不同。他们把无限的信任给了教师,教师应当对他们的心愿,而不是根据他们呈现出来的优秀度,回报相同的信任。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你的处罚是必须和善良的——同时又不能让他们将惩罚看成游戏。这里有一个微妙的尺度把握,教育之所以成为艺术,我想,盖因如此。
为了孩子的学习大家都不容易!孩子的学习需要家长来监督完成,现在是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所以,各位家长们,辛苦一下,只为了迎接孩子未来更好的前程哦!
如果喜欢,请给小狐点哟!
大BOSS说了,一个3毛钱,
小狐的工资靠宝宝们啦!
感恩么么哒!
「渝小狐综合整理至网络 」
编辑 | 炮炮
↓ 识别这个二维码,你的人生就完整了 ↓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文/左岸花开
在大学里,是敷衍度日勉强毕业;还是争分夺秒,专业、社交,哪项都不能落下?
临近毕业,是选择考研,赌一个也许更好,但却不确定的未来;还是随便找一份工作,平淡安稳?
工作两三年,新鲜劲散去,是接着奋勇向上;还是调到一个清闲的岗位,岁月静好?
如果提出以上问题的是一个女生,那么大部分的七大姑八大姨加上路人都会说,姑娘不要太辛苦了,姑娘不要太强。
因为太强很累。
好像有那么点道理。在这个世界里,好像让姑娘不要太累,天经地义。可是不要太强,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要太强,过得就真的比较好一些吗?
Paloma是巴西一家电视台的女记者。2008年的时候,我们就认识。当时,北京奥运会,我给那家电视台的奥运报道团当翻译,她是那个报道团最年轻且是唯一的女记者。
那一年,是大二的暑假,我看着全天候24小时连轴转的记者报道团,瞬间明白了为什么这个行业绝大多数都是男生,且做得出色的也都是男生。
很简单。因为电视行业太累了啊。且不说能不能熬夜,就是同样需要帮摄像拿三脚架、坐在任何地上都能开始编片的能力,女生确实天然弱势。
Paloma是体育记者。我问她,巴西是不是也和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一样,成为著名电视台的出镜记者,特别特别困难?女生做电视,是不是特别累?
当时,我记得已经一个通宵没睡觉的巴西姑娘,寥寥数语。她说,做电视确实太累了,这个行业你要做得强就很累啊。我以为她敷衍我,没认真回答,但是还有下半句。
“可是,其实不强更累啊。”
后来的很多个时刻,我都深深感受着这句话的力量。
毕业季,大家都说找工作难,可是总有那些大神们,手里握着一把的offer,挑挑拣拣,羡煞旁人。而我们却忘记了大神们的大学是怎么过的,大神们有漂亮的成绩单、出色的社会活动表现、500强的实习经历。他们在拼命为这一切努力的时候,我们在一旁看着,撇撇嘴说,女生不要太强了,你看她们多累。
当她们轻松在一众offer里挑挑拣拣的时候,其实轮到我们累的时候到来了。跑了n场宣讲会,却连能去面试的机会都很难得到;从秋天到冬天再到春天,找了大半年工作,依然没有一个满意的offer;即使有了offer,我们又嫌起薪太低,上升空间有限。
不强,是不是更累?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从这个节点开始,我们做着味同嚼蜡的工作。想说要不然还是随便混混吧,反正干多干少,工资都一样,要那么辛苦干嘛。于是,我们再一次选择了easy模式,上班淘宝,下班收快递,就这么过了几年,觉得居然也还不错。然后,等到五年分水岭出来的时候,我们望着再次出国深造的费用,望着直线上升的房价,望着手头上鸡肋般的工作,无力感是不是难以阻挡。
不强,是不是更累?
然后我们在父母的支持下买了房子,成了家,面对每个月必须要还的房贷,你还敢放弃手头上鸡肋但却有稳定收入的工作吗?
这是一个不强的恶性循环。不强,让我们只能抓住手上现有的,不敢冒险,不敢放弃;也让我们丧失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做着十年如一日简单、重复的工作。不要太强,过得真的就比较好一些吗?
2014年的时候,我在世界杯赛场上再次遇到了Paloma,在媒体中心里遇见六年没有见过也鲜有问候的故人,激动之心难表。她惊讶于,我也成为了一名记者,并且在她的国家做了一名驻外记者。而我惊讶于,这个告诉我“可是,其实不强更累”的姑娘,已经成为了她所在电视台的当家花旦。
她不再需要坐在地上剪片子,不再需要做那些大牌记者做剩下的选题,不再需要对着自己不喜欢的体育项目,强颜欢笑。她在一个视足球为生命的国度里,成为了当家足球记者。
太强辛苦吗?其实答案是肯定的。一定辛苦。
最开始,她从为球队接机送机的记者做起,小个子的Paloma淹没在那些人高马大的男记者中。一点一点,她争取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机会,她成为了报道团唯一的女记者。再后来,万众瞩目的世界杯,她是当家一姐,全程有最好的机位、最热的话题、最优先的连线时间。她可以选择她想做的内容,拍她想拍的故事,做她想做的采访。
强大,意味着你在一个团队里有优先的选择权,在职业生涯里,你可以尽可能地走那些有效的路。那些暂时看上去不累的工作,到最后失去的却是最重要的——选择的权力。
曾经有一个小女孩问我,觉得什么样的人生最好。我仔细想过以后,成为了我一直到现在的答案。
我觉得自由最重要。我想要一个自由自在的人生,不是要随时随地可以出去旅游,不是要上班不受领导约束,而是在每一个我想要改变,想要尝试一种不同的生活,想要再往前走一步的时候,我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力和能力。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且只能是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即使这样做很累。
左岸记:这是非常伟大的宣言,强大而独立的女子才是生活的真正赢家,永远都拥有着自主选择的权力和能力,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些甘愿或者喜欢做小女人的人不是不可以,但也请为喜欢强大、喜欢独立的女人们鼓掌和喝彩,她们其实过的一点都不累,却更加的精彩。还有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男人们。
爱读书,爱生活!
顶级赞助商
赞助商链接
今天热文左岸公众号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 小时
金币:2153
<em id="authorposton15-12-15 09:33
查看: 7885
家里两个娃,老大小一,老二小4岁,今年托班。两个娃都是普娃智商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但是有一个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竟然在出生就已经看出来了,就是老大是父母要我做什么,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老二是一个从出生就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娃,很奇怪吧?从什么时候喝奶?什么时候抱,到出门要去哪里等等。我觉得很多时候也许智商占了一点比例,但绝不是很大的比重,无论学霸还是学神和普通孩子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明白自己要什么的?
& && && &现在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读书比自己读书更累,包括我自己,老大读书不差,但是由于始终无法突破这个自我的界限,使得他需要花费成倍的力气才能达到现在的成绩,这就是家长说累的原因。这个和年龄和智商没有任何关系,甚至和遗传也没有关系,也不是后天能培养出来的。
& && && &所以我想是不是能靠阅读来提升老大的这种认知呢?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8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2-15 09:43
我家两个孩子的年龄也和你们一样,一般家长会关注老大多一些,而老二更散养一些,正常的。老大的性格会更听话些,依赖性更强一些,而老二在独立性和情商方面会更好一些。我觉得各有千秋,不必强求。老二机灵,老大踏实,不是很好嘛,老大作为弟弟的榜样,最好是勤恳型的。你讲的“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在才几岁的孩童身上基本还不能与学习及未来的人生做关联的。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 小时
金币:2153
<em id="authorposton15-12-15 09:48
Leonard7536 发表于
我家两个孩子的年龄也和你们一样,一般家长会关注老大多一些,而老二更散养一些,正常的。老大的性格会更听没有老二我或许还不会这样大彻大悟,就因为有了老二,我才明白越早知道自己要什么也就理学霸不远了。真的和年龄无关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 小时
金币:1519
<em id="authorposton15-12-17 09:36
我觉得正面管教这书不错,就是要家长冷静,给孩子选择的权力比吼来的效果好。但是吼是正常的,少吼就好了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 小时
金币:2153
<em id="authorposton15-12-15 13:42
话说真心感觉语文比英语难了一千倍不止,英语搞来搞去26个字母,语文拼音只是识字的过渡,千变万化的汉字和千变万化的对于字词的考试形式真正叫人抓狂,我都不知道自己语文怎么学的了
用户等级:幼儿园中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2-15 20:54
老二一直有反面教材的老大~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1-12 12:17
我家老大小一,老二中班,平时回家一人一张写字台,老二很拎得清我在教或训老大时她早就看进去了,这感觉就是培养老二的情商课了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 小时
金币:2153
<em id="authorposton15-12-15 09:42
最近晚饭后让老大给我和弟弟读爱的教育,发现比吼他骂他管用,虽然还是忍不住要提高音量,但是还是想坚持这个方法一段时间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 小时
金币:2153
<em id="authorposton15-12-15 09:46
Leonard7536 发表于
我家两个孩子的年龄也和你们一样,一般家长会关注老大多一些,而老二更散养一些,正常的。老大的性格会更听能的,我觉得花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应该更多的关注怎样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学习
用户等级:幼儿园中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2-15 19:18
我和你们家情况一模一样,老大小二,老二中班。家长80%精力都花在老大学习方面,老大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老二虽然小,但自己的事情都处理的很好,基本不用操心。
用户等级:幼儿园中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2-15 19:28
我家老大小二,老二2周岁多点。和楼主家的情况一模一样。还是我们高估了老二?
用户等级:幼儿园中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2-15 20:08
要看儿童心理教育,对老大老二的教育方法是不一样的,这方面的书很多的,如《正面管教》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2-15 20:14
这个就是家中长辈一直说的: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中通常小的总归比老大聪明。这个也许和家长在养育过程中自己经验的积累也有关系,在养育老二的过程中家长也在不知不觉的自我调整,扬长避短。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 小时
金币:2153
<em id="authorposton15-12-15 20:22
xiangxiang319 发表于
我家老大小二,老二2周岁多点。和楼主家的情况一模一样。还是我们高估了老二?那为什么老二这么明白呢?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 小时
金币:2153
<em id="authorposton15-12-15 20:22
summerlc 发表于
我和你们家情况一模一样,老大小二,老二中班。家长80%精力都花在老大学习方面,老大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我也指望老二省力点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2-15 22:27
在老大老二的性格区别上不能说谁是学霸,我自己就是家中老大,小时候和你们口中的老大一样,我家老二就机灵,最后到高中,作为老大的我突然开窍学习很好,老二做人仍旧机灵,心思太活学习下降。当然这是个案,不过不要过早评论老大老二谁更适合学习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 小时
金币:2153
<em id="authorposton15-12-15 23:16
liyb1025 发表于
在老大老二的性格区别上不能说谁是学霸,我自己就是家中老大,小时候和你们口中的老大一样,我家老二就机灵我们那时候不一样,起码我老爸老妈都忙事业,不太管我,都是自己的事,现在是有我这么个全职妈妈管着,不好也得好,自然开窍早就好啦
Powered by16年的读书生涯太累了,累得我很多次都不想活了……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16年的读书生涯太累了,累得我很多次都不想活了……
百家号是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为内容创...|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94 小时
金币:2905
<em id="authorposton16-2-12 21:59
查看: 1817
本帖最后由 tomztl 于
22:14 编辑
& && &今天大年初五坐地铁,中午一点半,地铁一号线车厢里比较空,从两路口上来一个背着书包的女生,约莫13.14岁模样,一上车便打开书包垫在膝盖上,拿出卷子和笔做起作业来,时不时抬起头,打量一下车厢内,脸上满是憔悴和无柰的表情,车厢内倒是挺安静,可我看小姑娘做卷子的痛苦模样,相信效果也是一般,做了不一会儿,小姑娘就收拾书包下车了,下车的站点正好是沙坪坝,播音员似乎说“沙坪坝站到了,有需要到XXX培训学校的请在这里下车......”
& &&&我觉得,读书是不是在该学的时候认真学,该休息和耍的时候认认真真的耍。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28 小时
金币:8275
<em id="authorposton16-3-7 08:21
我觉得可以心平气和的看这个现象,孩子为什么要在列车上做作业?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一是可能在家的时间没有利用好,所以逼着在地铁上赶作业,这属于学习方法的问题,在时间的管控上,可能需要下一点功夫;二是可能孩子觉得坐地铁很无聊,把这段时间拿出来利用,这倒是可以点赞的,总比我们这些成年人在地铁上叽叽喳喳制造各种噪音好;那么最根源的原因在哪里?应试教育的大环境跑不脱干系,每个孩子、老师和家长都身在其中,大家被催干着向前奔跑,相互追赶,但如果一味的说应试教育就一无是处,也不尽然,前几天跟老师聊过这个话题,老师有一段很精辟的概括,她说,现在让孩子所做的题的的确背的课文确可能将来一辈子都用不上,但养成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分析判断的能力,拼搏的精神则是终身受用的。
& &美国有没有应试教育,一样的!美国的学生苦不苦?比咱们的孩子可能更苦,只是他们延后到了大学阶段,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局面恐怕今后几十年都难以改变,普通人家的孩子靠什么出人头地,目前恐怕还是只有读书。
& &最后引用一句话结尾,不拼搏不努力不吃苦,要青春来做什么?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94 小时
金币:2905
<em id="authorposton16-3-8 11:38
我也赞同学生应该吃苦,算是比较严格要求娃儿的家长,但觉得学习效率比时间的堆积更重要,与其在地铁上毫无效率地痛苦的学,不如上课认真,当学则学,当休息则休息,成绩最好的娃儿绝对不是最刻苦的,而是最高效的.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3 小时
元宝:1619
金币:3853
<em id="authorposton16-3-3 23:17
不要在这里出售廉价的同情了 ,这孩子该受到指责而不是一味地同情。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这是基本常识。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2-15 09:14
现在的孩子读书是累,大环境造成的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1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2-15 13:46
现在的孩子读书是累,大环境造成的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6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2-15 14:16
用户等级:高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5 小时
金币:2493
<em id="authorposton16-2-15 15:33
感谢楼主热心分享!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19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2-29 13:04
可怜的小女孩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43 小时
金币:3049
<em id="authorposton16-3-3 22:55
可怜啊感谢楼主热心分享!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94 小时
金币:2905
<em id="authorposton16-3-4 10:06
limanatjzb 发表于
不要在这里出售廉价的同情了 ,这孩子该受到指责而不是一味地同情。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这是基本常识。
其实我的看法是,凡事适可而止,这样真的是事倍功半。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3-10 19:40
太好了,必须赞一个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3-11 10:59
现在的孩子读书是累,大环境造成的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99 小时
金币:1498
<em id="authorposton16-4-7 16:34
谢谢分享。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6-4-16 11:11
谢谢分享。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腾讯读书可以下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