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陪孩子一起快乐成长一起发展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共同成长一起发展_百度知道
共同成长一起发展
我有更好的答案
在一个团队中,你才能成长更快,要靠大家一起努力才行,是的这个社会一个人难成大事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最新动态 > 最新动态
享受教育,共同成长
发布日期:
发布人: 北京附属实验&&&&&&&&&&&&& &享受教育,共同成长
郭玉竹名师工作室2012年度暨2013年度中期总结报告
工作室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年深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深圳市名师工作室相关文件精神。本着使本工作室成为&名师成长的摇篮、享受教育的家园、资源辐射的中心、分享交流的平台、攻坚克难的阵地、教育科研的基地&的宗旨,&以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整合资源、高端引领、团队培养、整体提升,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配置合理、充满活力的名师队伍。&
工作室主持人、成员、学员群体协作,充分发挥团队的凝聚力与集体的智慧,为造就具有良好师德修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与高深专业素质与能力,在深圳市、广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具有一定教育影响力的名师队伍而努力奋斗!
响应教育局号召,树立垂范意识,争取使本工作室成为教育领跑的团队,真正做到引领教科研,实现共成长。让名师工作室真正成为人才成长和带领人才成长的前沿阵地,使中青年老师从胜任型向骨干型、名师型发展 。
一、名师工作室开展教学研究的成果及成效
工作室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以教学研究为重点,制定学习交流与课堂观摩研究制度。工作室为每个学员安排了一个指导教师,实现一对一直接帮扶,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能够,直接进行指导,将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一)课例观摩、指导与研讨
1.组织工作室全体人员参加&深圳市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基层创新工作&暨&学术性高中育人模式&探索现场交流会
2012 年5 月19 日,郭玉竹名师工作室组织出席了由深圳市教科院、深圳中学主办的&深圳市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基层创新工作&暨&学术性高中育人模式&探索现场交流会:
(2)深圳中学郭慧清《随机数的产生和运用》课例观摩研讨;
(3)深圳中学李云波《数列模型及应用》课例观摩研讨;
(4)深圳中学鄢志俊《柯西不等式》课例观摩研讨。
2.组织学员参加&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
~19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省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承办。活动共分八个会场,内容丰富:
(1)由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数学教师提供了94节精彩的录像课展示与自述,并由专家和观摩教师现场点评和提问;
(2)安排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主题报告会;
(3)安排了一节公开课。
&2.组织部分学员参加&卡西欧杯&第八届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
2013 年3 月27 日-3 月31 日,组织部分学员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分会,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
3.组织成员与学员参加&深圳佛山数学名师高三示范课展示&活动
2013 年4 月10 日,参加了由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中心主办、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承办的&深圳佛山数学名师高三示范课展示&活动:
(1)深圳中学姚亮《高数观点下不等式的证明与技巧》课例观摩研讨;
(2)佛山一中吴以浩《解析几何中的图形探究》课例观摩研讨;
(3)深圳实验学校康达军《函数与数列综合问题解法探讨》课例观摩研讨。
4.2012年11月,宝安中学蔡毅参加第九届全国部分重点高中、知名初中&激活课堂&数学教学研讨活动,在活动中执教的展示课《向量的概念及表示》得到与会专家老师的赞誉。
5.日,与深圳高级中学校长、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正高级教师黄显普,深圳中学数学科组长、郭玉竹名师工作室成员曾劲松老师一起参加坪山高级中学的教学活动。听了学员聂海琴老师执教的公开课《三角函数求最值&&挥不去的辅助角公式》,听了学员李晓燕老师执教的公开课《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应邀作了点评并与两位老师作了深入交流,与坪山高级中学数学组老师开展了学术讨论与交流,增进了友谊。
6.2012年12月率工作室部分成员赴第二实验学校听曾志辉老师公开课,与黄云名师进行了学术交流。
7.指导教师听责任学员的课累积80多节,其中主持人听课30多节。
(三)命题研究
工作室在高考命题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郭玉竹、洪建明、姚亮、黄文辉、曾劲松先后参加多年深圳市数学模拟试题的命题工作,郭玉竹与洪建明曾多次担任命题组长。2012年与2013年每次深圳模拟至少有两名以上成员参加命题工作。
(四)拓宽视野,开创性搭建国外数学竞赛平台
给学生与老师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多学习与探索的机会,工作室成员和学员组织深中学生参加&美国数学邀请赛&、&HMMT哈佛-麻省理工数学锦标赛&、&第15届美国中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莱佛士学院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邀请赛&,均取得优异成绩。正筹划将此平台推广至深圳市的一些典型代表学校。
1.2011-2012年第十五届美国高中生数学建模竞赛
深圳中学组织学生参加该项比赛,共获得获得Outstanding Winners(特等奖)2个、Finalist(特等奖提名奖)2个、Meritorious Winners(一等奖)10个、Honorable Mentions(二等奖)10个。
2011-2012年第十五届美国高中生数学建模竞赛指导学生获奖名单:
特等奖:龚倩仪、宋元明清、冯铿城、&&& 邹昕慧、李卓尔、李依琛、王喆沛、林桂兴、特等奖提名奖:许良华、夏侯佐瀚、屈轩武、潘 正、吴昱澍、史乐天、&贺昱聪、陈佳佳
一等奖:朱子宁、吴家豪、瞿 爽、张宝伦
二等奖:熊紫远、叶佐晟、杨 博、林子逸、郭一苇、郑铠奇、&刘家宏、解奥然、叶文豪、雷思晗、马东羽、唐浩蓝&&&
2.美国数学邀请赛
学年,MC-8 美国数学邀请赛:全球排名前1% 1 人,前5% 8 人;优秀奖章1人;地区第一名(可并列)1 人,第二名2 人,第三名2 人;
学年,AMC-10 美国数学邀请赛:CA 1 人;
AMC-8 美国数学邀请赛:全球排名前1% 8 人,前5% 14 人;优秀奖章3人;地区第一名(可并列)3 人,第二名1 人,第三名4 人;
(五)指导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比赛
1.义务担任直属学校与深圳市说课比赛的评委,并做指导点评;
2.2012年3月&7月,与人教社中数室章建跃主任、省教研室徐勇教授、市教研员魏显峰老师、黄云特级教师指导一道指导深圳市参加广东省优秀课比赛与全国教学比赛的选手并取得优异成绩,获四个省特等奖与三个全国一等奖;
3.2012年3月-5月,与郭慧清、一起指导深圳中学青年教师郝变花参加说课比赛并获深圳市第一名与广东省高中青年教师优秀课特等奖;
4.2012年3月&4月,指导工作室学员深圳高级中学张宏远参加深圳市说课比赛并获市一等奖;
5.周峻民《解关于x 的方程ax=b》在全国数学教学教研成果大奖赛中,获评教学设计二等奖;
6.义务担任深圳市命题比赛评委。
二、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培养情况
工作室根据每个老师的特点,明确了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成长计划。郭胜宏老师担任深圳中学教学处副主任,宋绍鹏担任深圳科学高中教学处主任,坪山高级中学聂海琴成为省名师工程重点培养对象。工作室成员中,郭玉竹、姚亮、洪建明、郭胜宏、曾劲松、黄文辉、杨贵武均是经验丰富的高三把关教师与著名数学竞赛教练员;通过培养,学员曾志辉、郑兴、刘晓华、聂海琴、李晓燕已成为优秀的高三骨干教师;学员张文涛、周竣民脱颖而出成为优秀数学竞赛教练员,在辅导学生参加国内外数学竞赛取得优异成绩。
(一)深圳中学姚亮
1.教育工作情况
(1)数学竞赛成绩斐然
在201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姚亮老师所带的学生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有13人获得全国一等奖,有5人入选广东省省队,参加了2013年1月在辽宁省举行的第28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这也是深圳中学在历届高中数学联赛中进入冬令营人数最多的一次。在冬令营比赛中,经过努力拼搏,王翔同学以120分(满分126分)、周韫坤同学以108分获得金牌,顺利进入今年的数学国家集训队。有七位同学也已经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提前录取。
(2)今年所教班级高校录取突出
&&& 今年姚亮老师教高三(1)班,全班有40个学生,有5个学生上国外名校,还有25人已经保送到了北大、清华、浙大与科大,剩下10人正在准备通过高考上重点大学。
2.本学年教研工作情况
(1)《图形计算器在数学探究活动中的应用》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ISSN
(2)《高数观点下研究初等数学&&用切线法证明不等式》 中学数学研究 ISSN
(3) 《TI图形计算器在数学解题思维中应用一例》 2012年度广东省中学数学实验研究论文一等奖 广东省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4) 课题《数学高考压轴题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结题
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5) 《胜券在握:新课标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2013年(文理科共四本)》(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6) 日在全市范围内上《深圳、佛山数学名师高三示范课》。
3.本学年所获荣誉称号
1. 2012年2月荣获&莱佛士学院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邀请赛优秀教练员&称号;
2. 2012年1月荣获&第十四届美国高中生数学建模比赛优秀教练员&称号;
3. 2012年12月荣获全国、省、市级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优秀教练员&称号;
4. 2009、、年连续五年参加深圳市第一(二)次调研考试数学试题命题工作;
5. 2012年荣获得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二)深圳中学郭胜宏
&学年,工作重心从常规教学转移到深圳中学课程规划、制定学术性科组建设及研究性教学教与学研究上来,具体成果如下:
1、课程规划方面
&&&&&& (1)主持起草了深圳中学2012学年课程方案和2013学年课程优化方案,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和学生特质培养的体系课程特色逐渐成型;
&&&&&& (2)对深圳中学校本课程的发展提出了清晰的三年发展规划,现正在逐步推进之中。深圳中学现已开设6个大类,90多门不同课程模块的校本课程,学生选修方式、学分评价方式等相关政策指导意见都已配套成型;
&&&&&& (3)主持起草深圳中学创新体验课程实施方案,现正在实施中;
&&&&&& (4)主持起草大学先修课程实施方案,在广东省率先与北京大学合作,开设五门大学先修课程,并成功就深圳中学开设大学先修课程事宜召开新闻发布会,引起社会及深圳市委高度重视。
2.学术性科组建设方面
&&&&&&& 深圳中学的办学目标是:建设学术性学校,培养创新性人才。学术性科组建设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在2012学年、2013学年,我对于学术性科组建设策划了以下活动,成效显著:
&&&&& (1)在各学科组,开展课堂三标研究(教学立标、教学探标与教学达标),开展不同课型教学设计研究,并组织高一、高二老师召开了两次教学沙龙学术会议,圆满完成了先期计划中的研究目标;
(2)配合学校蓝青工程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制定了青年教师三年成长工作方案,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多种教学活动,达到提升青年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目标;
(3)组织部分学科组编写学科导学手册工作,为研究性教和学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4)组织学科组针对研究性教与学基本策略与基本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具体的 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研讨;
(5)组织学科组开展学科活动,以此促进学生学科专业素养与学习兴趣;
(6)组织学科组积极参与国际学术活动;
(7)日面向广东省召开研究性教与学暨学术性科组建设现场交流会,获得巨大成功,影响深远。
3、课题研究方面
&&& &承担教育部学术性高中建设课题中的两个二级子课题研究,2015年结题。
&&& (1)研究性教与学基本策略与基本模式;
(2)学术性高中课程建设研究。
(三)深圳第二实验学校&&& 曾志辉
1. 所撰写的论文1:《从学生的视角发现教学点》经过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数学学会编委及《数学教学通讯》编辑部三审,拟定刊用在《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2013年6月号刊上;
所撰写的论文2:《函数概念教学后的一点体会》经编辑部审核,拟定刊用在《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7月刊上;
所撰写的论文3:《把讲台的一半留给学生&&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经过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数学学会编委及《数学教学通讯》编辑部三审,拟定刊用在《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2013年8月号刊上。
2.《函数概念教学后的一点体会》获广东省基础教育学会评比一等奖;
3.为高一年级命制的期中考试试卷评为&优秀试卷&。
4.申报的小课题《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广东教育学会立项。
5.在年班主任工作中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
6.所带班级在深圳市教育局组织的微公益活动中表现突出,&帮助人们更快地踏上回家之路&&福田汽车站义工&被评为&优秀微公益&项目。
7.在2012年度深圳市优质课例视频资源征集中,所执教的《轨迹问题》被评为&优质课例视频质量奖&。
8.在2012年度中,被学校评为&感动二实&2012年度人物。
(四)第二高级中学郑兴
刚进入工作工作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尤其教学研究更是他的短板,从没公开发表过文章,但他积极学习,不断追求进步的,对教育充满热情。工作室一方面重点指导其高三教学,在2012年高考中郑兴所教班级学生高考数学均分109.5,名列二高同类班级第一,他被评为深圳市高考先进工作者。另一方面指导他进行教学研究,,把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深入钻研,2013年他在省级以上数学刊物上发表论文四篇。其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
三、工作室开展的课题研究
工作室成员正在研究的课题有:
1.课题《数学高考压轴题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结题,
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2.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学术性高中的育人模式对创新人才成长的作用研究》子课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整体性研究与实践》;2015年结题
3.深圳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4.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学术性高中的育人模式对创新人才成长的作用研究》子课题《数学研究性教与学的策略》,2015年结题;
5.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学术性高中的育人模式对创新人才成长的作用研究》子课题《研究性教与学基本策略与基本模式》,2015年结题;
6.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学术性高中的育人模式对创新人才成长的作用研究》子课题《学术性高中课程建设研究》,2015年结题;
7.曾志辉老师申报的小课题《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广东教育学会立项;
8.《广东省新课程高考数学研究与分析》。
四、名师工作室教育教学成果完成和推广情况
(一)工作室成员与学员发表与获奖论文
工作室所有老师发表与获奖论文共20多篇,主要列举如下:
1.《一道IMO试题的证明及其推广》发表于《中学教研(数学)》2011年12月刊;
2.《Proving a nineteenth century ellipse identity》发表于《Mathematical Gazette》(英国)2012年3月刊;
3.《关于Fibonacci多项式的一些研究》在全国数学教学教研成果大奖赛中,获评教学论文一等奖;
4.《一个轮换和式不等式的推广&&&数学通报&问题1570的再推广》在全国数学教学教研成果大奖赛中,获评教学论文一等奖;
5.《有限集的有序覆盖》在全国数学教学教研成果大奖赛中,获评教学论文二等奖;
6.《解关于x的方程ax=b》在全国数学教学教研成果大奖赛中,获评教学设计二等奖;
7.《图形计算器在数学探究活动中的应用》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ISSN;
8.《高数观点下研究初等数学&&用切线法证明不等式》 中学数学研究 ISSN;
9.《TI图形计算器在数学解题思维中应用一例》 2012年度广东省中学数学实验研究论文一等奖 广东省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10.《一道典型问题的多解与变式》2012年6月在省级刊物《知识窗》上发表;
11.《组合恒等式的概率推证法》发表在《教育教学创新杂志》;
12.《2011高考三角试题解读》发表在《教育测量与评价》;
13.《从学生的视角发现教学点》经过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数学学会编委及《数学教学通讯》编辑部三审,拟定刊用在《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2013年6月号刊上;
14.《函数概念教学后的一点体会》经编辑部审核,拟定刊用在《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7月刊上;
15.《把讲台的一半留给学生&&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经过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数学学会编委及《数学教学通讯》编辑部三审,拟定刊用在《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2013年8月号刊上;
16.《让学习难点在生成中突破》2013年1月《中学生数理化》;
17.《一道高考模拟试题的高等数学背景》2013年1月《中学数学研究》
18.《一题多解,殊途不同归》2013年5月《中学数学杂志》;
19.《&对数&无用武之地?》2013年5月《中学数学研究》;
20.《对一个奇函数定义域问题的讨论》被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评为教学论文一等奖;
21.2012年2月,《若干组合恒等式的概率证法》发表在《教育教学创新》杂志上;
22.2012年11月《恰当预设,自然生成-----一个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研究性教学案例》发表了在《湖南教育》杂志。
(二)工作室成员与学员主编与参编的出版著作
1.郭玉竹、姚亮、洪建明、郭胜宏、曾劲松等《胜券在握:新课标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2013年》(文理科共四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2.郭玉竹、黄文辉《高中数学自主招生学案》;
3.杨贵武《2012中考总复习》;
4.杨贵武《《深圳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5.郭玉竹、曾劲松等《深中数学导学》四册。
(三)开放性专题讲座与研讨会
(1)日,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挂牌仪式,深圳中学刘卓鸣书记主持仪式,教育局唐海海局长与深圳中学王占宝校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 仪式结束后,工作室全体成员就工作室计划与工作方案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并就学员个人成长方案进行了专题讨论。
(2)2012年3月工作室组织的高三复习备考的专题讨论,主持人郭玉竹给与会学员上示范高三复习的示范课;
(3)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主任章建跃《数学教育要为学生谋取长远利益》专题研讨;
(4)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主任章建跃&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课题介绍;
(5)日郭玉竹&教育课题的选题、立项与研究方法&;
(6)2012年12月23日,深圳中学&中学教师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学术研讨活动。
本次邀请的主讲人&&戴耘教授进行了60分钟的讲座。戴教授系创新教育领域的专家,现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Albany)教育与咨询心理学系副教授,此外还兼任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戴教授在讲座中主要谈到创造力的迷思、创造力的三种模式、创新教育的模式、国外创新教育实践的案例、创新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等。具体而言,他认为现在的创造力研究过于强调杰出创造力,忽略了它的来源即微创造力,批判了把创造力看作一种独特思维方式的观点;他认为从个体形成的角度来看,创造力是一种思维习惯的问题,从社会形成的角度来说,任何创造力都是从边缘开始逐步走向中心。他还指出在某一个小方面有所突破是未来杰出创新人才的趋势。在创新教育模式中,他提出教育的理念、体制、课程和教师要合拍。另外,他还介绍了国外高中创新教育实践的案例,并总结了几个特点,如,国外高中有很多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等方面接触的课题都是最前沿的,在教学中会培养学生接触原始资料。
(7)日省数学教研室徐勇教授&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原则与效能评估&。
(四)报告会与公开课的情况和效果、影响力等
1.日,郭玉竹在深圳市2011年高考总结会上做《学术引领的教育智慧
&深圳中学高三数学教学总结 》的专题报告,受到与会领导、专家与老师的好评,唐海海局长作了精彩点评并予以高度评价;
2.黄文辉在2012年深一模分析会上做了《关于2012年深一模数学命题,评卷总结》的报告;
3.郭玉竹出席南方教育论坛;
4.日, 郭玉竹老师给韶关一中高三学生、韶关市所有高三理科备课组长、各区县教研室理科教研员和高三数学教师共300多人上了数学公开课《》,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展示深圳中学在研究性教与学方面的思考及高考数学备考策略;
5.日姚亮老师在&深圳、佛山数学名师高三示范课展示&活动中,执教《高数观点下不等式的证明与技巧》;
6.日曾劲松在深圳商报组织的中高考公益讲座中担任高考数学主讲嘉宾,主题为《掌握一个经典题等于掌握一类题》,反向热烈。
(五)对外交流合作与辐射
1.茂名市教育考察团参观访问深圳中学名师工作室
日,由茂名教育局领导、部分学校校长、省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组成茂名市教育局考察团一行30多人参观访问深圳中学,重点考察名师工程与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他们参观了深圳中学三个名师工作室,期间主持人郭玉竹老师、黄尚昆老师、王木森老师先后对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各方面作了简要介绍,并与茂名教育同行作了深入交流,对如何更好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作用进行探讨。来宾们对深圳市名师工程与名师工作室的建设的情况深表赞叹。
本次活动有效促进了两地教育互动,扩大了名师工作室的影响力,发挥了工作室在广东教育的引领与辐射作用。&&&&&&&&&&&&&&&&&&&&&&&&&
2.赴韶关室进行学术研讨交流活动
为落实&深圳中学--韶关市教育局&教师培训合作&协议&有关项目,应韶关市教育局的邀请,11月9日下午至11月11日,在刘卓鸣书记和王坚校助的带领下,深圳中学一行25人(教学处、学生处、学术委员会、综合素养评价课题组、全体学科组长、高一高二年级级长)在韶关市开展了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建设与学科学术领导力提升&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交流活动。本次为期两天的研讨交流活动以其高密度、高难度、高规格、高质量获得了参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工作室郭玉竹、郭胜宏、曾劲松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
主持人郭玉竹老师给韶关一中高三学生、韶关市所有高三理科备课组长、各区县教研室理科教研员和高三数学教师共300多人上了一节数学公开课,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展示深圳中学在研究性教与学方面的思考;曾劲松老师给韶关市所有高三相关学科科组长、各区县教研室教研员作了以&高三数学复习备考&为主题的专题讲座;郭玉竹和曾劲松老师与与会老师作了深入的交流与沟通。
与会人员考察还访问了仁化中学,实际了解仁化一中办学现状,工作室还就数学科组建设等问题与仁化一中进行了对口交流。
3.韶关市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郭玉竹名师工作室跟岗学习一周
日至21日,韶关市教育局组织教育老师赴深圳中学学习考察。韶关市北江中学、韶关市一中、田家柄中学的六位数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在郭玉竹名师工作室进行了一周的跟岗学习,郭玉竹、洪建明老师负责指导,在上课、命题、科研等方面给予了全面的指导,同他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对其专业成长与个人发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4.工作室先后与深圳亚迪学校与深圳科学高中数学组进行学术交流。
5.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海南中学、上海市教委第三批考察团、南京师大附中等分别到深圳中学交流访问,参观考察了工作室。
6.2013年4月17日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第45期全国高中校长研修班一行40多人到深圳中学交流访问,参观考察了工作室。
五、名师工作室的自身建设情况
成立伊始,经讨论研究制定了郭玉竹名师工作室发展房案(含工作室制度),2011年12月建立了工作室QQ群&深圳星空数学之家&,2012年3月建立工作室专门网站。工作室每次活动均有活动记录或会议纪要,定期出工作室简报,工作室为每位学员建立专门档案,记录学员的成长轨迹,收录学员取得的各种成果与荣誉,以便工作室掌握情况,进行科学指导,2013年1月进行了工作室学年总结。
附成员研修心得总结个案:
1.深圳中学 周峻民
学年,本人参与了深圳市教育局开办、郭玉竹老师主持的&名师工作室&学习活动,有幸成为&郭玉竹名师工作室&的学员。在挂牌名师郭玉竹老师的指导下,本人尽力优化教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教辅,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结合学生实际,诱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端正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现将本人在这一学年的主要学习活动总结如下:
一、课例观摩研讨
1.参加&深圳市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基层创新工作&暨&学术性高中育人模式&探索现场交流会
2.&卡西欧杯&第八届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
3.参加&深圳佛山数学名师高三示范课展示&活动
二、教学研讨与展示
2011 年12 月16 日,本人承担了教学展示课《解关于x 的方程ax=b》,取得以下成绩:
1.深圳中学青年教师汇报课评比,一等奖;
2.深圳中学青年教师教学设计与反思评比,一等奖;
3.全国数学教学教研成果大奖赛,教学设计二等奖。
三、论文撰写及成果
1.《一道IMO 试题的证明及其推广》发表于《中学教研(数学)》2011 年12 月刊;
2.《Proving a nineteenth century ellipse identity》发表于《MathematicalGazette》(英国)2012 年3 月刊;
3.《关于Fibonacci 多项式的一些研究》在全国数学教学教研成果大奖赛中,获评教学论文一等奖;
4.《一个轮换和式不等式的推广&&&数学通报&问题1570 的再推广》在全国数学教学教研成果大奖赛中,获评教学论文一等奖;
5.《有限集的有序覆盖》在全国数学教学教研成果大奖赛中,获评教学论文二等奖;
6.《解关于x 的方程ax=b》在全国数学教学教研成果大奖赛中,获评教学设计二等奖。
四、学生竞赛辅导
在辅导学生参加国内外数学竞赛方面, 两个学年以来,本人在3个世界级竞赛、3 个国家级竞赛和1 个市级竞赛中指导学生获奖共284 人次,具体成绩如下:
(一) 学年,学生获奖共184 人次:
1.AMC-8 美国数学邀请赛:全球排名前1% 1 人,前5% 8 人;优秀奖章1人;地区第一名(可并列)1 人,第二名2 人,第三名2 人;
2.HIMCM 美国高中生数学建模竞赛:全球二等奖4 人;
3.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全国一等奖1 人,二等奖2 人,三等奖1 人;
4.&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全国一等奖7 人,二等奖12 人,三等奖12 人;
5.&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全国一等奖4 人,二等奖11 人,三等奖12人;深圳市特等奖36 人,一等奖14 人,二等奖4 人;
6.深圳市&启智杯&数学思维能力竞赛:特等奖1 人,一等奖6 人,二等奖18 人,三等奖24 人。
(二) 学年,学生获奖共100 人次:
1.AMC-10 美国数学邀请赛:CA 1 人;
2.AMC-8 美国数学邀请赛:全球排名前1% 8 人,前5% 14 人;优秀奖章3人;地区第一名(可并列)3 人,第二名1 人,第三名4 人;
3.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全国一等奖4 人,二等奖10 人,三等奖9 人;
4.&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全国一等奖1 人,二等奖1 人,三等奖1 人;
5.&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全国一等奖2 人,二等奖1 人,三等奖22人;
6.深圳市&启智杯&数学思维能力竞赛:特等奖1 人,二等奖10 人,三等奖4 人。
五、教育课题研究
1.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学术性高中的育人模式对创新人才成长的作用研究》子课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整体性研究与实践》;
2.深圳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名师工作室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提高自身素质的空间,也成为我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大家园。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我们体会到了互助共进的热情,我们更领略了名师的风采。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名师工作室郭玉竹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深知自己经验尚浅,作为青年教师还需要在教学教育工作中不断探索,积极向经验丰富的前辈学习,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为深圳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工作室建设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主要为:
1.本人学校工作繁多,担任高三教学与数学组长、兼任高二年级组长与学术委员,工作室事物也比较多,当各种工作扎堆时感到有些精力不济!
2.成员与学员基本都是各自学校的骨干,许多人是高三把关教师或担负行政职务,工作很忙,精力有限,而且学员比较分散,除节假日外很难找到合适时间组织集体活动,盼望教育局能协调一个全市统一的教研时间。
3.由于个人素质差异,学员发展不平衡,大部分进步显著,但也有些成长过慢。
&&&&&&&&&&&&&&&&&&&&&&&&&&&&&&&&&&&&&&
&深圳中学&& 郭玉竹
&&&&&&&&&&&&&&&&
&2013年5月/news/87575.html
(C) 2012 深圳中学·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陪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