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可以和我聊聊关于身体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秘密?要求...

关于瓷砖空鼓的秘密,我想和你聊聊
关于瓷砖空鼓的秘密,我想和你聊聊
关于瓷砖空鼓的秘密,我想和你聊聊关于铺砖的工艺,有很多相关指标和内容,大树今天就不一一叙述,今天只给大家巴拉巴拉关于铺砖空鼓这件事,有机会咱们再说点别的。砖的铺贴在整个装修中占据很大份额,是必做的装修项目。而墙地砖在家庭投入中也是一个不小的支出,动辄几千甚至几万十几万。这么大的投入,碰到铺装不靠谱的师傅,不但浪费砖,甚至因为工艺不过关,导致安全隐患,那真是件太太太×蛋的事!而其中,关于“空鼓”则是瓷砖铺贴工艺中最常遇到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何为空鼓,顾名思义,那就是敲击砖面,像打鼓一样,发出“空、空”的空响,而这种空响是很难避免的,尤其是铺贴墙砖,因为自身重力的原因,铺贴的砂浆粘结层会受重力迁移,空鼓几乎是一定的。所以,在把握和拿捏空鼓的尺度的时候,通常会很难界定哪种是合格的,那种是不太合格,那种又是完全不合格,需要返工重做的。空鼓的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中有关于墙砖的空鼓率的规定,只强调了关于粘结要牢固,无空鼓裂缝,而没有相关空鼓率的具体阐述。而在《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中关于地砖空鼓有这样一段描述:凡单块砖有边角局部空鼓,且每自然间(标准间)不超过总数的5%。在这里面,国标给了我们两个信号:1、空鼓的界定很难给出明确的数字概率,因为检测的方式决定了,无法精确,因此,我们给出的是一种相对模糊的界定;2、单块砖且针对地砖,允许局部空鼓,且针对独立,自然的空间,不允许超过总数的5%“以上就是国标的真相,在这一块除了地砖的5%这个数字,其他都是一种模糊界定,而在这个基础上,家装行业则是一片百花齐放,各种空鼓率的数字出现在各大装企的内部验收标准里。有不允许空鼓的,有控制在5%、10%、15%等等,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样,我们要的都是一个结果,所以,在空鼓这件事情上,大树,给到大家一些思路,希望能更好的帮助各位在装修的路途中,不至于迷失方向。”正是由于国标的这种宽泛和模糊,给了很大的空间让企业制定自身的标准。而根据大树服务全国业主得出的一个概率数字,地砖的单片空鼓基本是从0-5%,而整体自然空间空鼓,比如说一个卫生间的地面,空鼓率不超过5%,因为,这个是有明确国标的,自然,也就不能大于国标的数字。再加上地砖长期受自身瓷砖的重力影响,同时又是一个被长期使用,被踩的物品,使用频率非常高,损坏的几率比较大,因此,很多企业在地砖上是不允许有空鼓的。墙砖,因为标准宽泛,所以企业在制定标准的时候,通常会有更加灵活的应对方式,再加上之前说到的墙砖特性,更容易空鼓,因此,一般的单片空鼓率会在10%-30%之间。单个空间依然不超过5%。可能看到这里的时候,各位要问,大树,那到底我该怎么去要求施工方啊?尤其是对方标准不那么明确的时候。说到这,还是回到大树经常说的一句话,你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或者说你会怎么要求你的施工人员?这些问题决定着,你需要一个怎样的标准来完成装修。所以,标准在哪里,标准在你对自己的认知里,在你对家的期待和渴求里,你该成为的,就是你自己装修的大boss。那既然这样,大树就关于空鼓这块,说说一些可供参考的基本要求吧。这是一个最低标准,是一个刚刚吃饱的状态,还远谈不上吃好,而你,可以参照吃饱,再提高要求和标准,达到吃好的状态。1、地砖原则上不允许空鼓,即便有,按照国标的同时,局部空鼓的区域只能是被家具遮挡的部分,且不能有重物直接碾压;2、空鼓出现的区域不能在单片砖的中间,只能在边角,且空鼓点,单片砖不超过两个;3、墙砖单片空鼓不超过20%,且在有明确钻孔的位置,绝不能空鼓;4、单个房间无论墙地砖,整体空鼓率不超过5%。这就是最基本的要求,你可以根据这个,再来调整你自己想要达到的方向。在这,我们需要做好这几件事情。1、如果我们找的是公司,毫无疑问,把他们的相关验收标准拿来看看,是否能达到以上4条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能,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让他看清楚,并郑重表达出来你需要他们做到的决心。当然,你也可以评估下,你自己吃好的标准在哪里,施工方是否给到你吃好的标准。2、如果我们找的是工长,那就让他说说,他理解的空鼓是什么?他会如何施工并达到你想要的标准,同样,这个标准一定要是高于以上4条标准,也可以把这篇文转给他看。如果有必要,可以白纸黑字,立字为据。3、如果我们找的是工人,那很简单,你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他,你的要求和标准。让工人知道你是一个有原则,有标准,有底线的人,他自然会把事情做好,大不了,工钱高一点,只要合理,完全可以嘛。提出任何要求,但如果不做评估和检测,将没有任何意义,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告诉施工方两点。模仿你语气1、我需要你们配合检查一下,回头铺砖完成,我们一起去验收可好?不过我不太懂,需要你带上工具,到时候,你们检查的过程中,也教教我。2、希望到时候不会有问题,如果真有问题,返工的话,对大家都不好。以上两点估计只适合公司和工头,对于工人,你还是得连消带打,刚柔并济,恩威并施。既让他知道做好了,你是大大的慈父,做不好,可能会成为恶魔。具体最有效沟通方式是:师傅,你看好多人向我推荐你(我看了你做的东西),看来做得真是不错,你看我再提几个要求,你有没有办法能做到?主要是我人要求比较高,万一没做好,返工的话,你也很麻烦,所以先统一意见,争取一次就能做好,你看呢?唉,把上面的内容写完,我怎么觉得自己好像很阴险狡诈的样子?好吧,谁叫这个世界那么多坏人,我们不小心奕奕,谨小慎微一点,又怎能在江湖中杀出一条血路呢?装修,就是一个江湖,一次冒险,一场风雨欲来的故事前奏。不过,幸福的是,我们的努力终将得到回报,你付出的辛苦将为你构建一个让你自豪的家。所以,折腾吧!打造你最爱的家!而大树,将一如既往的守望和陪伴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带给你不一样的精彩,每天好心情
作者最新文章Access denied | www.fatieku.net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fatieku.net)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3c19f5fc-ua98).值播间:妇女节特辑,认真聊聊“她”的力量_资讯中心_第27页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订阅直播:值播间是什么值得买的视频直播栏目,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添加“值播间”标签,在第一时间收到每期的直播预告,直播互动好礼拿不停。
中奖名单公布
酷能量智能
TAPOLE墨镜
恭喜以上朋友获得奖品,请以上值友尽快完善并确认您的收货地址及联系方式;各位在一直播上获得奖品的朋友,请尽快私信告诉我们您的收货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暂时没有抢到奖品的值友也不要伤心,继续关注值播间更多节目,获得超级好礼,值等你来~&
-----------我是分割线-------
一百多年前,美国芝加哥万名女工走上街头示威游行,并喊出了象征经济保障和生活质量的“面包加玫瑰”的口号——为纪念这一活动,每年的 3 月 8 日定为“国际劳动妇女节”。
昨天张大妈进行了一场直播,和大家探讨了,相信大家都有满足好奇心,get到女孩子身体的小秘密,知道了怎么更好的去爱身边的女性。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在不同的领域展示力量和创造价值,以实绩赢得尊重,我们正悄然步入“她时代”。然而,要让女性都沐浴在幸福安宁的阳光里,并非易事。
现实中,职场中看不见的“天花板”如何破除?对女性隐形的歧视怎样消解?二孩妈妈的生活烦恼又能向谁倾诉?...这些现象,我们一直都在关注。今天在一下午的直播当中,不论你是什么性别,又拥有什么性取向,我们要和你一起,聊聊女性的精神世界。
直播开始的时间是——
16:00!16:00!16:00!将持续5个小时哟~
直播互动奖品很厉害的——
TAPOLE眼镜
酷能量智能移动电源
shout mini wifi 智能
怎么参与互动获得奖品呀——
1.为“她”力量加油&
#为她加油#+你的思考,我们将抽取5条精选评论,送出30金币奖励。
33、66、99、111、133、166、188、222、255、288、311、355、388、411、455、488楼的朋友,送出10金币奖励;
99楼、199楼、299楼、399楼的朋友,将分别获得酷能量智能移动电源 1台;
599楼的朋友将获得 TAPOLE眼镜 1副;
2.女性力量奖:
直播过程中,请大家积极弹幕互动,我们将随机截屏,被截中的朋友会分别获得TAPOLE眼镜、魅族OTG U盘x3、酷能量智能移动电源&、shout mini wifi 智能音箱哟~
3.张大妈贡献奖:
直播中,打赏最高的朋友将会获得本期大奖 飞利浦55寸电视 1台!&&
去哪儿看直播捏——【一直播】搜索“什么值得买”&& ID:
现代女性的权益绝非从天而降,而是靠一代代的女性抗争而来。在属于女性的节日,我们无需把女性化成需要呵护的小公主,也不需要甜言蜜语来取代真正的平等和尊重。我们需要的是所有性别的人,都站在一样的高度,拥有平等的机会,获得一样的尊重。
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无论男女,我们都能为自己的性别感到骄傲。
下午16:00,直播见。
最后,祝全天下所有姑娘们,三八妇女节快乐!
注:楼层以3月8日22:00截图为准,请勿随意删楼!
以上图片引用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
什么值得买资讯中心,全景关注各行业的发展风向,集中报道新品发布、业界动态和海淘情报,致力于呈现时效性和价值性俱佳的精选资讯。
已有19人赞过
微信号:smzdm_smzdm
资讯频道:关注数码、家电、时尚、智能硬件新品发布、业界动态和海淘情报,呈现时效性和价值性俱佳的精选资讯。
赞97评论347
赞60评论140
赞21评论39
赞18评论30
赞25评论43
光荣使命--腾讯首款百人战术竞技手游(另有最高1000QB等你来拿)
【轻众测】云米香薰机(音乐版)
【西部数据】西部数据 个人云存 My Cloud Home 3TB
【免费申请】ZEPP Tennis 2 网球传感器
赞118评论63
赞65评论157
赞40评论73
收藏86评论60
收藏89评论100
收藏119评论13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你现在的位置:&&&&&&我与赛人老师聊《太极》及其相关
我与赛人老师聊《太极》及其相关
红色是我说的,随便看看。大片·功夫·电影业:关于《太极》的二三事
时光网热评 发布于:
『时光影谈』2012年第13期
大片·功夫·电影业:关于《太极》的二三事
影谈嘉宾:&赛&& 人(时光网特约影评人)
&&&&&&&&&&&&& &&李小飞(时光网特约影评人)
本期策划:&时光网影评频道
撰文整理:&玄曦皓
责任编辑:&玄曦皓
从外在的包装宣传到内在的故事内容,从商业的运作模式到电影的技术手段,华谊出品的《太极》系列都有着诸多的噱头。尽管导演冯德伦表示,《太极》就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一次极致的娱乐,但是透过这部电影,依然可以为我们呈现出一些当下中国电影的现象。
本期时光影谈始于《太极》,却又如影片的天马行空、东西杂糅一样,纵横发散,所涉驳杂。
首先,制作精良、宣发出众的《太极》系列为“中国式大片”提供了新的试水领域——“以夷制夷”究竟是否可行?我们是否能够用“好莱坞式大片”来对抗好莱坞?十年来,国产大片兜兜转转,能够走出国门的却寥寥无几,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文化必须要经过“西式包装”才能畅销全球?
其次,传统功夫片正在日趋没落,而新式功夫片则各显其能。《英雄》的庙堂化,《夜宴》的戏剧化,《武侠》的科学化,《四大名捕》的超能化,《龙门飞甲》的3D化,各门各路的导演都在用不同的视角重新演绎着中国功夫。如今《太极》则将“蒸汽朋克”植入其中,又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只是这样“新新新”下去,我们的功夫片究竟要“新”向何方?
再次,当下中国缺乏健全的电影工业,虽然每年都有几部能够达到“工业水准”的电影,如《太极》便属此类,可是,不得否认的是,优势资源只能掌握在大公司、大导演手中,资源并不平均,所以,现在提“电影工业”一词还为时尚早。也许,有朝一日,等到中国有十几家华谊兄弟这样级别的电影公司,每年有几十部《太极》这样达到工业水准的国产电影时,“华莱坞”的名头才会名副其实。
“太极”二字,其意可大可小,可深可浅,不妨我们就用这样的心态,来看看《太极》,来聊聊《太极》引出的二三事。
《太极》有着华美的包装,充足的物料,为影片的宣传提供了良好的基石
外在与内在
新颖的外在形式是《太极》的亮点,精致的制作工艺有大片的风范,只是,究其根本,《太极》并没有太大的野心,既没有想要“开宗立派”,也没有想要为类型片开先河。
赛人:《太极》系列的完成度还是可以的,电影的创作团队,或者说参与头脑风暴的团队,他们想的就是这么简单的故事,并不是说他们想要搞一个特别大的立意,为这种类型片开一个先河。
类型片要开先河不仅仅是外在形式上,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的,人物、故事走向和对主题的开掘。当把主题开掘出来之后,才会让影片呈现出一种自身的面貌。以前左翼电影,穷人很善良,很隐忍,但是去看香港的电影,从许冠文、周星驰开始,穷人却是“见荣誉就上,见困难就躲”,吴孟达经常就演这种人物。这样的电影就是把人性当中无伤大雅的缺点给放大,当有了这个主题的时候,对于市民喜剧这样的类型片就有了另外一种样子,不是简单的善良和隐忍。
《太极》不是,他就想拍一个好玩的故事,加上一些所谓的时尚元素,或者说后现代也好。蒸汽朋克啊,通关游戏啊,种种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是添枝添叶的东西,不是主干。核心主干做好的时候,你这些蒸汽朋克什么的才会让人眼前一亮,让人很嗨。
我还是举个例子,《琴侠》里面,突然变出一个怪兽扑过来的时候,观众就觉得,哇!你怎么这么搞?牛逼!高!他们就会说这种话。但是《太极》的问题就是,总让观众觉得和电影隔了一层,这是商业片的大忌,艺术片可以这样隔一层,主流商业片来讲的话,就不要跟观众隔一层,你要跟他紧紧拥抱,拥抱还不够,你要把他摁倒,就像冯小刚说的“要把观众摁倒在电影院里”。
(设计台词)我的秘诀,就能要把观众“摁倒”在电影院里
商业片就是特别注重聊天嘛,把自己的身份放低一点,和观众聊天,《太极》就没有。周星驰电影都是我比你还贱,我比你还低,这样,观众一定喜欢,观众心里就想,我和他比一比,我比他还高尚一点,这就是一种很优越的阴暗感。周星驰电影表面上是有一种间离感,但是实际上他是抓住你内心那个阴暗的小内核,这个阴暗是无伤大雅的,人人都有,小自私啊,小贪婪啊,这都很正常。
《太极》看不到性格的魅力和人情的趣味。人情这东西,还不是说高尚不高尚,人情要有趣味才行。
李小飞:前两天有媒体问冯德伦,你对《太极1》的票房满意吗?他说,还不是太满意,没有达到预期。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可能这个电影所有好的东西都是外在的,而根本上的:没有好故事,没有好人物。
我觉得这个片子的创意是非常好,拍太极拳的时候能够想到蒸汽朋克这东西,这是中国人的第一次,首先就非常不容易。那个时代,也算是中国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碰撞的时候,所以他里面加的很多东西都是很新的,可惜这些都是浮在表面上的,没有内在,那就不会打动人。
我和赛人一样,想到的也是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和《太极》是一样的,也是把以前的功夫做新的演绎,他表现的琴魔双煞是那样的,特效的,他表现的太极拳是可以在天空飘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新的,但是《功夫》就不只有这些表面的东西。《功夫》还包括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一心想做流氓,可是最后被包租婆包租公“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感动了,这种英雄成长的东西在《太极》里是看不到的。《功夫》有很好的故事,很好的人物,其他的花哨的东西都是用来添枝加叶的。
《飙风战警》主打蒸汽朋克,但是却没有取得想要的成功
说到蒸汽朋克,史密斯演的《飙风战警》是一个代表作,当时,威尔·史密斯接到两个拍片的邀请,一个是这个,一个是《黑客帝国》,他选了《飙风战警》,后来肠子都悔青了。多说两句,你从这个事就可以看出《黑客帝国》确实是反白人的电影,电影里留在MATRIX里的都是白人,逃出来的都是有色人种,一开始想找一个黑人明星作主角,没请到,就请了有华人血统的基努·里维斯。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飙风战警》和《黑客帝国》从外表噱头上来说,差得很多吗?并不是,《飙风战警》也挺炫的。为什么它就失败了呢?就是说,你光有这些外在的东西是不行的,你要有好的故事、好的人物、好的内核、好的创意才能打动人。(编者注:《飙风战警》投资超过1.5亿美元,是1999年上映的影片中投资最大的。《黑客帝国1》投资9500万美元。)
就像《太极》也是,你搞得再炫,充其量也只是中国人没见过而已,让人惊讶一下,“功夫片原来还可以这样拍”,也就是这样。我看过之后,我也是觉得挺好看的,但是让我再看第三集,我也就不想看了。我已经知道你是什么东西了,新鲜一下就行了,再让我去看一次,我就没兴趣了。
中国电影不缺“英雄成长史”
剧作与英雄
剧作上而言,《太极》的本意还是“英雄成长”,恰如影片片名一样,由“从零开始”到“英雄崛起”。不过,对于风格类似的《功夫》就可以发现,《太极》中的英雄成长史很难让人颔首信服。
赛人:这个片子和《董存瑞》是一样的,他叫四虎子,喜欢摔跤,喜欢打架,是为了报仇。到了部队之后,慢慢发现自己从一个小人物就变成了英雄。我从来不认为英雄成长史是好莱坞的专利,中国也有。
我是挺喜欢《董存瑞》《小兵张嘎》这样的电影的,塑造的不是那种一上来就昂首挺胸,充满了热情的二逼青年,董存瑞和张嘎都不是这样的,他们都是英雄成长的故事。
《太极》的主线也是英雄成长,但是它没有讲好。还有一个辅线,也很重要,就是打破常规。实际上太极是容纳万物的,是吞吐天地的,是很牛逼的东西,但是这里面讲的太极是个非常保守的村庄,他们自恃武功很高,但是他们有一个规定就是不能传给外姓人,不能让这个文化的瑰宝扩散。但是现在他们的老大,梁家辉,其实就是想打破这个规定。
《黄飞鸿:狮王争霸》中出现了蒸汽机,还出现了摄像机
以及那句让人印象深刻的“爱老虎油”
李小飞:另外就是加上蒸汽朋克这东西,故事的年代,清末,就是中西文明碰撞的时候,也就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碰撞的时候。《黄飞鸿3狮王争霸》里也有十三姨搞来的蒸汽机,开始黄飞鸿很看不起这个蒸汽机,洋人就说:“黄飞鸿你不要小看这个蒸汽机,它在欧洲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它的出现,这个世界将有新的贵族。”《太极》可能也是想到了这个方面,但是仅仅就是停留在初级阶段,仅仅是把这个元素加进去了,蒸汽机和传统的文化之间的对比是什么呢?就没有再去发展。
赛人:《太极1》就是收徒,《太极2》是父子情。父亲这边是农耕文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儿子这边是对工具很热爱,全身装满了机械。后来真正拯救这个村子的是什么?是他这个儿子。之前他认为不上进的儿子。当然了,这个片子并不是做的很好,只是我在这里阐释它。
梁家辉还是个很有革命意识的人,他儿子更有革命意识,想要去当个发明家,他的目的是什么,电影没有讲清楚。其实可以搞得更有意思一点,剧作上没有做好。这个新的文明,冯绍峰带来的天威翼这玩意儿到来的时候,比蒸汽朋克更有说服力,告诉你,这个文明来了!我觉得文明伤害了你还不牛逼,它帮助了你,这才牛逼。这里面可能也受《黄飞鸿》的影响,包括老舍写的《断魂枪》,也有这种东西,你站在那,我一枪就把你干掉了,你功夫再好有什么用?《精武门》也说过这种话嘛。
现在的武侠电影还有一个特征,就是练武术并不只是为了防身或者是为了除暴安良,还有就是练武为了修身养性,可以更好的和大自然去融合。太极就是“天地人”融为一体,但是我看《太极3》也不会走到这一步了。
他老爸的武功已经近乎于通神了,但是最后拯救村庄的还是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新的文明过来拯救他们。假如要做深度的话,老爸应该对儿子说一些有深度的话,反思自己。
李小飞:陈国富在谈到创作的时候也说过,要把以前的东西都去掉,以前所有跟太极有关的东西都不要,就要新的。这个电影可能就是以九零后观众为主的片子,传统的功夫片迷可能很不喜欢,但也可以说,它好就好在他突破了功夫片迷这么一个小的群体,我们说《黄飞鸿》讲的蒸汽机,那时候的观众可能对那种历史的、民族的东西感触还是比较深的,但是对于新一代年轻的观众来说,关注度就没这么大。
袁晓超长得眉清目秀,且功夫了得,可是却似乎缺少一种“光环”
杨露禅与袁晓超
原本《太极》的主角想邀请李连杰来演,但是他年纪太大,不能再演毛头小子了。一定程度来说,北京奥运会长拳冠军袁晓超和李连杰有着诸多相似之处,都是习武出身,都有冠军殊荣,都是长相俊秀,第一部电影都是大制作。
可是,似乎袁晓超的身上就缺乏李连杰那种特有的精气神,你说不上缺少的是什么,只能说,当年,年轻的李连杰一站在银幕上时,观众和创作者们就都知道,这个人,选对了。
赛人:《太极》的宣传口号就是“白痴变大师”。我们看到宫白羽写的《偷拳》,当年小说还出过四本的连环画,那个连环画我小时候也是特别爱看,看了好几遍,画的也特别好。
杨露禅这个人物是非常聪明的,骨子里又有一股傲气,但是他又是个很隐忍的,很有心机的一个人。他去偷拳,也是有谋略的。当时那地方发生伤寒症,很多人都病了,陈师傅也病了,杨露禅就不在乎,他扮了个乞丐投到那里去,他就去伺候陈师傅,感动了他,这才收他为徒。
历史上的杨露禅(资料照片)
所以说,这个《太极》里的杨露禅和历史上的、演绎上的都是不一样的。
在一个电影中,我觉得第一元素是导演,第二元素不是剧本,而是演员。我们为什么喜欢周星驰的电影呢,周星驰的电影没有一个剧本是非常牛逼的,非常扎实、逻辑很紧的,但是你看周星驰演绎的时候,他演这些不着调的、不着四六的小人物的时候,就会让你相信他的胡搅蛮缠和重情重义,这很重要的,能够让人信服。最开始的一个小无赖,到后来变成一个情圣,你会认可,这就是周星驰的魅力。
袁晓超就没有这个魅力,第一,我觉得他长得一般般,第二,性格上也没有什么特点。
李小飞:对,他长得也是眉清目秀的,但就没有那种气质,没有光芒。李连杰就有,那时候刚开始演《少林寺》的时候,就精光四射。当时张鑫炎就说:不管我们这个电影怎么样,这个演员肯定是要出来的。
赛人:李连杰那个眼神,那就是在演,真的在演,而且演得很好。所以无数的女孩子给他写情书,几麻袋几麻袋的寄过去,都疯了!我很怀疑现在的女孩子会给袁晓超寄情书。假如说这个片子出来以后,有很多女孩子给他写情书,甚至要嫁给袁晓超的话,那么《太极》就成功了。
李小飞:甄子丹什么时候红的,第一次是《七剑》,第二次是《叶问》,都是女人特别喜欢他。我不知道有没有那么多女人寄情书,但是有那么多女人都爱上这个角色了。
赛人:我们回头讲,“白痴变大师”,这个白痴不能是一般的白痴,阿甘也是个白痴。演白痴的很多,那种二二楞楞的,那种弱智的角色很多,但是你要可爱,你要有意思。愚蠢是很容易造新闻点的,像“笨贼历险记”一样,但是《太极》就没有利用好他的愚蠢。
李小飞:周星驰的电影就有很多是这种傻傻的,被人利用,但其实呈现出的是一种善良,一种纯真。
《大兵小将》中王宝强戏份不多,但因一句“什么情况”让人哑然一笑
赛人:袁晓超那个口头禅“什么情况?”以前就有了,这个话在《大兵小将》里就有,王宝强会演戏,他说的“什么情况?什么情况?”王宝强那个脸型、样貌、表情、五官搭配都是配合这个对白,但是袁晓超这个表情是不配合的,他是挤出来的,不是流出来的。
对于一个角色来说,这种招牌式的动作是可以的,周星驰就有很多,比如说他一表示高兴就两只手塞到嘴巴里。卓别林就是那身装扮和八字脚。大家也觉得永不厌烦,是不是?所以说,就是要看谁来做,不是做多做少的问题。
包括李连杰,他做的白鹤亮翅就是好看,他亮一百遍,你还是觉得好看。当然,是他年轻的时候,那时候一亮翅,呵!好看!帅!他动作一做出来,就特别符合你脑子里关于侠士的想象。
但是你看《太极》里,他不激发你的想象力。袁晓超说句“什么情况”让人觉得无动于衷,后来说得越多,就越没意思,观众就想“你爱说啥说啥,换个词也一样。”本来就不搞笑,你一直挠观众的痒痒肉,到了后来痒痒肉都麻了。换个方式,换个台词吧,他也不换。
要是说《太极》改的话,我说的可能就很刻薄了,主演先换了他,现在这个演员实在是太不行。好像陈国富也讲过这个话,他开始想找李连杰来演,但是找李连杰来演的话,也不太合适,他年龄太大了一点,像看《龙门飞甲》的时候,苍老的形态,不像一个后生小子。
我们假如说啊,现在有个年轻的李连杰,假如有这种演员的话,他不出名也不要紧,默默无闻都行,出来之后一颦一笑很可爱,就让人想把他脸蛋掐一下。有这样的演员的话,这个电影就会好。选演员很重要的。这也会涉及到整个剧作的一些改动,会把一些有毛病的地方都规避掉。
《功夫》和《太极》有些相像,都是颠覆了传统功夫片,加入了很多特效场面
高手又见高手
对于所有的商业动作片来说,要想塑造成功的主角,首先想办法如何塑造迷人的反派。只有势均力敌,才能留有悬念,只有旗鼓相当,才能越挫越强。这一点,周星驰的《功夫》就是一本教科书。
周星驰在影片结尾说“你想学吗?我教你。”可是,谁又真的在学,谁又真的学到了呢?
赛人:常规的武侠电影不要在形式上想太多花招,就把“因果循环、善恶相报”讲好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正邪对立,所有的精彩的武侠电影,都是这方面做得很出色。
《太极》里袁晓超和梁家辉这边算是正面,对面就是彭于晏,但是这个敌手实在是太不牛逼啦!大Boss肯定是彭于晏,第三集里面估计就变成科学怪人什么的,一脚把山踢倒什么的,可能会拥有超能力什么的。但是目前两集看下来,对这个反派角色没有那么多的认同,没有说咬牙切齿的感觉,他本身也没坏到那个程度,品性和能力都不够。这样的反派是非常反类型的,敌手特别不到位,没有一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感觉。
《功夫》以前不叫“功夫”,叫“高手又见高手”,后来改了。最开始是冯小刚欺负张一白、再然后是陈国坤欺负冯小刚,再后来是那三个高手把陈国坤打败了,后来又来了琴魔,再后来包租婆包租公又更厉害,最后又是火云邪神,一层又一层,观众觉得爽,像爬山一样的,最后是直上云霄了。这才是好看的功夫片。
《功夫》最后一句台词,“你想学吗?我教你。”这就是周星驰对同行说的话——你想学吗?我教你。但是可怕的是,没人想学。
李小飞:《叶问》也很出色,比如第二集,你说他是民族情绪也好,但实际上你把这个洋人换成中国人也是一样的,电影前半段一直讲这个人受欺负,一直压着气,就会让观众代入他,最后最后一起把这口气释放出来,就不仅仅是打斗,而是强烈的情感的宣泄。你看《太极》最后也是俩人打,但是就没有情感。观众也就不可能代入。
赛人:小飞说的这个很重要,就是商业性的动作片,包括功夫片、警匪片、西部片等等,作为一个大类,都有这样的情况,观众在看的时候,好像我要打这个坏人一样,我要打这个特别讨厌的人,虽然是银幕上在打,但是你就是替我在打,观众很有参与感。好的商业电影要和观众很亲近,不能太冷冰冰的。
我刚才前面就说过,《太极》总是在和观众保持距离感,很疏离的感觉,那是何必呢?同志!咱们不要这么冷漠好不好啊?你是要我掏钱来看你的,我们亲近一点好不好,拥抱一下!
李小飞:李安拍的《推手》可以给功夫片很多启示,作为一个外国人来看这个片子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中国的太极拳大师,在美国过的这种生活。他作为一个华人,去刷盘子,被欺负,都很真实,唯一特殊的就是他会武术,在那样一个环境里,就很有意思。
《太极》加入的蒸汽朋克这种元素,在美国来说,蒸汽朋克也只是B级片种,这个东西并不能成为一个所谓的主流。日本人也爱拍蒸汽朋克,大友克洋、宫崎骏是最好的,最好的蒸汽朋克电影是《蒸汽男孩》,非常有日本人的自信的。拍的是第一届世博会的故事,完全架空了,没有一个日本人,都是欧洲人,所宣扬的理论完全是自己原创的,是有文化自信的。
我想外国人看《推手》会觉得是个很好的故事,很特别,但是外国人看《太极》会怎么样呢?不管是你的特效、你的3D,跟美国的一比,不就是二流的电影吗?你搞出的蒸汽朋克在中国电影里来说是新鲜的,但是从整个世界电影来说,不还是二流的吗?
赛人:这里有个问题,我想说一下,像蒸汽朋克这样的电影,受众群到底有多少?我觉得像宫崎骏、大友克洋、今敏他们,都很小众化,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的话,他们看这样的作品并不会有很嗨的感觉。引起共鸣的东西不多。
李小飞:大友克洋的动画电影讲的就是有点偏深了,讲科学的东西过多了,到最后“科学是为了解开宇宙的谜”,但是这并不是大众所想要关注的。宫崎骏也喜欢蒸汽朋克的,你看《太极》的特洛伊一号多像《哈尔的移动城堡》,不过,蒸汽朋克只是宫崎骏的一个元素,核心却是人情化的东西,是非常打动人的东西。所以宫崎骏的东西远比大友克洋的要受欢迎。
李安导演的《推手》用西方视角看待中国文化
作为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太极”也被一再的搬上大银幕,既有如李连杰《太极张三丰》中打得漂亮的太极拳,也有李安《推手》中透过西方视角看到的中国文化。《太极》只是又提供了一个新的面向,一个东西杂糅的、娱乐至上的面向。
赛人:《推手》注重太极精神的表现,“太极”首先强调的是个人内心的,天地人合一。季羡林讲和谐社会,不光是人跟世界的和谐,人跟社会的和谐,关键的是人跟人的和谐,更重要是人跟自己的和谐,这个和谐了之后,才能一步步往上走。你自己和谐了,内心比较干净,比较健康,才能跟人有个好的相处,才能跟社会和谐,不至于一味的骂娘,去砸人车子什么的。
《推手》就是讲人自己求和谐,这也是李安电影一贯的核心,他一直想要求“和”。人生嘛,就是一个不停的说服自己的过程。《推手》应该是我觉得最好的关于“太极”的电影,而且也符合最初的太极精神。
打得漂亮的,肯定就是袁和平导的,李连杰演的《太极张三丰》。还有一个就是《神丐》,也是讲杨露禅的故事,八十年代的片子。当时看很粗糙,现在看就更粗糙。
李小飞:对,称得上里程碑的也就是这两部,一个是《推手》,一个是《太极张三丰》。比较起来,《太极张三丰》可能就是传统的中国视角对于“太极”的理解,《推手》可能就是有一个国际化的视角,把中国文化放到世界上去,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以前邵氏有一部《太极拳》,那简直就不能看,他不跟你说那是太极拳,你绝对想不到那是太极拳。
赛人:以前我还看过一部《太极神功》,讲的是年羹尧的后代复仇的故事,也有太极拳的姿势在里面。还有一个是《太极元功》,导演是郭南宏,我小时候在录像厅看的,后来就找不到了。那个片子,动作大于故事,故事就像一层油一样的浮在上面,很简单的故事。编导所有的经历都放在动作上了。
李小飞:《太极张三丰》为什么好看,就是李连杰,他也是现学的,但是练武的人,就是触类旁通。还有就是袁和平的设计,那种借力打力,讲的很浅显易懂,让你看的很有意思。
赛人:国内还有一个片子,就是《少林寺》完了之后,有个《武当》,孙沙导的,有一段是有个女侠到山上去学艺,学的是九宫神行掌,但是她的老师教她的时候,是按照太极的招式来教的。
十年前,《英雄》拉开了国产大片“上下而求索”的序幕
中国式大片
从《英雄》开始,十年来的中国式大片尝试了各种各样的路径,希望走出自己的路。在当下好莱坞来势汹汹的市场环境下,怎样的中国式大片才能够“抵抗强敌”?起码有一点是肯定的,用好莱坞的方式,一定打不赢好莱坞。
赛人:所谓的中国大片用不着去跟什么好莱坞抗不抗衡。那时候听到习近平访美,我高兴死了,每年的好莱坞电影全都弄过来,起码就没有现在市面上这么多烂片了。电影就是电影,好看就行了呗!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对国产电影非常有感情的人,但是真的从理性来讲的话,我们是要保护民族电影,不过“民族电影”前面要放一个字,就是“好”,得是“好的民族电影”。就看那个国产片保护月嘛!保护的都是些什么东西!这些破烂货,何必保护他们呢?让他们去死不好吗?咱们换一批。一批倒下去了,还有一批会站起来,多好啊!应该是这样的状态。
中国大片,不管是战争片,还是古装片,还是武侠片,都无所谓。其实香港在大的商业片角度来讲的话,是有我们本民族的审美情趣的散放。像《东方不败》,徐克比较讨厌啊,总是不挂名,我也不知道是他导的还是其他人导的。不管谁导的吧,我觉得在那个年代,肯定是大明星啊,李连杰、林青霞、李嘉欣、关之琳这样的演员。重要的是里面有中国人的隐士情怀,还有中国人对武侠世界的想象,那种瑰丽的感觉,那种剑法,飞来飞去,把灯芯挑到手上,用针来打人,这都有想象力在里面。徐克在辉煌的时候,很注重挖掘中国本土的民族乐趣。我也根本不在乎《东方不败》在国外卖得很好,得什么奥斯卡奖,我无所谓,只要拍出来了,观众能看到,觉得好看,就可以啦!
中国人不管是文人也好,普通人也好,都有那种仗剑江湖,大唱“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的感觉,那是中国人对浪漫的一种诠释。其中最牛逼的一句话是“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很有味儿。音乐啊,演员啊,虽然不是很顶尖,但是很优秀的。
我觉得中国式的大片要用这种方式,并不是说再去拍《东方不败》,而是说要激发中国式的想象力,中国式的人文观,中国式的故事。
李小飞:《东方不败》从技术上看,它还是很粗糙的,投资什么的,和现在没法比。徐克是美国电影学院科班出身的,技术来说,在当时肯定是最先进的技术,但是拍的东西,最内核的都是中国的,这样的东西拍出来,外国人也尊重你。包括《倩女幽魂》在美国放的时候,外国人都看傻了,说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来程小东比起来,这种想象力他们只有做梦的时候才能做到。
这就说到根子上了,什么叫抵抗好莱坞,你能用好莱坞式的大片对抗好莱坞吗?怎么可能拼得过人家呢?你的特效、3D觉得已经很好了,但是跟人家比还是差得很远。刘伟强是中国做特效做得最好的,有人问他差多少年,他说差30年。我就觉得真的有30年吗?后来我看1981年版的《诸神之战》,哦,原来真的是30年,咱们现在也做不出来那个样子。
文化的东西才是根本的东西,你学人家的东西都是二流的。
赛人:张艺谋的《英雄》走到那样一个面以后,本来水是往下流的,流到民间去,它却要往上流。功夫片是有民间性的,但是《英雄》的民间是缺席的,他是太居于庙堂了。再去看《卧虎藏龙》,它是民间的,那些镖局的东西。镖局是个老太太,一出场,那种民间感就出来了。当然,《卧虎藏龙》是另外一种形态,在中国也是比较少见的一种形态。
《太极》是一部达到工业水准的电影,但是对于整个大环境来说,还是属于少数派
中国电影工业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太极》的各项硬指标都是合格的。每年,中国都有几部能够达到工业水准的电影,只是相对于五六百部的整体规模来说,这几部“工业水准电影”还只能说是“少数派”。
赛人:我们看昆汀去拍《无耻混蛋》,也是对于历史的颠覆,玩得那么嗨。但是《太极》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没有那个才情。中国好多电影,都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就是想得到、做不到。
就是你的能力永远追不到你的想法,但是我觉得想法应该在能力的后面,你想到了八分,能够表达出两分,也就够了,不要想得很多。电影需要呈现,它是特别需要完成的。影像是特别具体的,人是人,景是景,打是打,杀是杀,来不得马虎的。
《无耻混蛋》里打牌的那个镜头,转来转去,镜头怎么走动的可能你都不会。那些面孔,那些音乐,那些服饰,全部的配合在一起,抄一遍你都抄不好。
李小飞:比如说,欧洲产生伦勃朗的时代,产生凡高的时代,其实都有很多很多画的和他们差不多的画家,这样才能产生伦勃朗凡高这样的大师。同样的,美国总的电影水平、电影环境、电影工业决定了它能够产生昆汀这样的人,我们的电影工业目前顶到天,最多也就产生一个《太极》,只能说人家做到的东西,我们也来试着做一下,人家做十分,我们做七分,永远不可能去超越。
赛人:我觉得电影工业不在于拍摄的材质如何,比如说服装、化妆、美术,这些东西,精致的早就有了,《英雄》啊,《夜宴》啊,包括《黄金甲》,在这一块已经做得很精致了,这些片子里也有很多特技。
我特别喜欢《夜宴》一开始的时候,《越人歌》一响起来,杀手从上面滑下去的时候,整个美工设计,当时第一次看的时候,就感到很惊讶“哇,冯小刚这是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啊?整个跟神仙一样,冯大仙啊!”那一段来讲的话,你会看到中国电影工业已经可以做出这么精致的东西了。但是呢?它不平均。只有这一个片子这样,其他大部分的片子,你看镜头盖都擦不干净呢!脏兮兮的,那是干什么呢?剪辑也剪得乱七八糟的。
我们现在不要谈什么中国电影工业,这就是扯淡,完全是扯淡的话。说得夸张点,就算现在中国有个某某导演拍了一部《2012》出来了,也代表不了整个工业水准。因为只是个案啊!
李小飞:这也只是在技术上做到了。比如说你拍战争戏,请来个韩国团队,做的还挺像样子的,但是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要自己解决。我们看韩国电影,就觉得它的工业很好,他的电影也有很多不同于好莱坞的,属于自己的想法。不可能说你的电影工业很烂,然后凭空出俩大师。
赛人:某个片子做到一定程度,不能说是工业水准,工业还是要说平均来看。我现在看韩国电影,起码他们的摄影和美工都非常舒服,光线运用等等这些都用的很到位,有些逆光拍摄的时候,光线用的非常漂亮。他们的镜头肯定擦得干干净净的(笑),灯也打得比较足,咱们这边就好像连灯都不够。
中国很多电影就是不认真,浮皮潦草,就是你不想把它拍好,这是很重要的。
李小飞:中国电影,第五代,或者香港新浪潮,为什么突然一下子就井喷,出来了那几个人,但是实际上背后是一批人才成长起来了。内地就是在那时候积累了那么一批人才,搞了一次电影教育之后出来这么一批人,香港就是那时候突然回来一大批留学学电影的人,有那么一个大环境,就能够产生出那样的效果。
赛人:像《太极》这种电影每年会有几部,也就是达到工业水准的电影,但是永远掌握在大集团、大boss手上。假如不是陈国富监制、华谊集团来做的话,能做成现在这样吗?做不了。
“华谊兄弟”王中磊、王中军
华谊兄弟的人才战略
华谊兄弟电影能够在市场上树立起自己的“金字招牌”,最核心的竞争力便是人才。其他公司,没有冯小刚、没有陈国富,想要复制华谊兄弟的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打造出和他们量级相当的人才,才能真正提升竞争力。
赛人:如果说总结一下华谊兄弟的成功之道的话,就是《天下无贼》里的那句话——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李小飞:(大笑)我和赛人想的是一模一样的,我也想说这句话。
赛人:就是说你必须要有冯小刚、陈国富,要不然你做不成这样。冯小刚在进入华谊之前,已经通过《甲方乙方》建立起了贺岁片这种地位,就有点能够“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感觉,那时候是紫禁城的。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离开了紫禁城,去了华谊,有可能是华谊给的待遇好咯,也有可能是有什么承诺,比如说你拍几个片之后,我就给你投资拍《一九四二》,冯小刚拍板,行!那就这么干呗。当然,这是玩笑话了。
冯小刚的电影,我们不说他的电影语言或者说剧作,他的东西确实是民间性很强,有时候反映白领,比如《非诚勿扰》,或者《一声叹息》《手机》,这样的片子,有很强的民间性在里面。不像《非常浪漫》这种片子,跟我一毛钱关系没有。
其他所有的电影公司都没有包装一个导演出来,最早的时候,华谊能够风生水起,就是靠冯小刚和葛优这两张牌。其他的公司没有做到这一点。导演是非常重要的。像新画面也一样,有张艺谋就行了,张艺谋一走,就伤筋动骨了。
这样来看,还不够工业化。华谊也就一个冯小刚,而不是各个类型都有出色的导演,这就逼着冯小刚也不断的换类型,拍完了喜剧之后,再去拍战争片,拍古装片,现在又拍灾难片,因为你的号召力够嘛!冯小刚这个名字还是值很多钱的,观众对这个品牌有信任度的。冯小刚也是越拍越好。
陈国富很早的时候就加入了华谊,在华谊刚刚萌生的时候。曾经有一度,他也想做新导演,当然他的眼光也不错,看到陆川了嘛!《可可西里》是陈国富做监制。还有两个导演,后来就没有再跟进,拍《鸡犬不宁》的陈大明,拍《李米的猜想》的曹保平。这两个导演有一定的商业性的东西,但是可能就是公司事务性的原因,没有跟进。
现在对于华谊来说,人才是第一位,但是我觉得整个机制和制度更好的话,对于整个产业才健康。
李小飞:陈国富后来用的这些人都是非常有个人风格的导演,高群书也好,徐克也好,冯德伦也好,能够带来一些新的东西,但是这种导演就是很容易失控,因为他们太有自己的想法了。陈国富这一点做得特别好,就是能够让你的才华发挥出来,但是又不让你失控,维持你一个水准,但是又不束缚你的才华。
这样一来,几部片都很成功,包括这一次的《太极》,也用到了冯德伦的一些长处,也算是比较成功。冯德伦自己也说,我也没什么文化,我就是看漫画长大的,《太极》就是个很漫画、很游戏的电影。
赛人:陈国富自己导演的电影风格是很多样化的,有奇诡的,像《双瞳》,也有半纪实化的,不是固定在一个风格上的。前两天我看一个访谈,陈国富说得很好,他说“我在掌控一个电影的时候,并不是先想到这个电影能不能卖座,而是想到这个电影能不能成为一个品牌,把各方面做足的话就够了,不是强行的去追求卖点。”但是《太极》不是,《太极》是充满了卖点的营造,并不是追求电影本体。
华谊是不是依赖陈国富,这要问陈国富本人才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冯小刚的电影,陈国富的参与度是不太够的。冯小刚的电影是反映现代中国转型期的,比如《天下无贼》对仇富的表现,一开始开着宝马车出来的时候,对那个保安骂骂咧咧的,有很复杂的隐喻在里面。另外,为什么要骗傻根啊?就是要给他上一课,这个社会不是都是好人啊,坏人多的是啊。这东西,陈国富可能都不懂,他没有在这个土地上生长。而冯小刚的电影是特别接地气的,我觉得内容上面,陈国富是控制不了多少的,在营销上面,可能会提供一些帮助。
再比如《集结号》讲的是好人得不到承认,中国建国后,这样的事情汗牛充栋,冯小刚的身边,可能他的朋友经常聊这样的事情,听到之后,他可能也会心里堵得慌“妈的,这是搞什么搞嘛!”正好碰到这个剧本,那我们就来拍一下。
但是其他的导演,乌尔善、高群书、包括徐克他们可能在内容上受陈国富影响要多一点。我是听到坊间传闻,徐克、陈国富关于《狄仁杰》的博弈是比较激烈的,当然这就是太八卦了,充其量只是学术八卦。
我希望我们一定要做本土性的电影,有本土性审美方式,情感方式。陈国富做这些东西,能够形成卖点,他对卖点很敏感。但是一个电影要走的很远的话,我说的是电影工业,不是电影艺术,一定要扎根到人情中。
韩国有个片子《杀人回忆》,除了性与暴力之外,还反映了韩国人对自己的极其不信任。韩国人看《杀人回忆》的时候,可能有更深的感触。当然这个电影是偏艺术化的,表达是比较复杂,比较暧昧的,但是形式上也很好看,讲一个这么主题深刻的电影,也卖座。我一直希望我们国内能够这样的卖座电影,拍什么不要紧,达到《杀人回忆》这种标杆,让人看了之后,就是四个字,心服口服。你活该卖座,你就应该卖座!而且过几年还有人在看,看好几遍,这就是好电影。
本话题来源于日志:
--------------------哦.....楼主
参与话题讨论,请先
39674名成员4992个主题
可用积分:25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