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位过年老公不回家家的朋友一起过年

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六安三十铺镇一位老人过年走亲戚,却迷路
民警帮忙寻亲人
3月5日,六安三十铺镇,一位老人过年走亲戚,却迷路不知所措。好在民警热心帮忙,顺利帮助老人找到亲属。 走亲戚迷路了怎么办?还能怎么办!找警察蜀黍! 3月5日,家住霍山的贾大爷前往六安寻找自己的侄子,在三十铺镇迷了路。
民警接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询问后将老大爷带回了派出所,并通过户籍信息找到了老大爷的侄子,民警立即联系贾大爷的侄子将大爷带回了家。
看着叔侄俩的笑容,民警觉得很舒心!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不管我们在哪里迷失了放向,警察蜀黎总能为我们找到回家的路。
如何有效防止老人走失 老人一旦走失,家人往往要耗费很多精力寻找,找到后还要防范再次出现这种情况,同时在很大程度给警方带来较大工作量。那么生活中,该如何有效防止老人走失呢? 子女平时除了多关爱、照顾老人外,更要注意老人的一些异常表现,一旦发现老人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易发脾气时,要带老人到医院检查,要让老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此外,家中老人有一定精神障碍,或短期内出现记忆力急剧下降的情况,以及高龄老人,还可以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1、制作身份挂饰品。在老人的手链,挂坠等挂饰品上,刻下老人的个人信息、家人的联系方式。 2、可以安装GPS定位,一般的智能手机都是可以的。预存家庭、子女以及属地派出所等联系电话,把老人基本情况以短信方式预存机内,便于走失联系。 3、强化老人的记忆。平时要经常教老人记住家人的电话或工作单位,或教老人记住户籍所在地的具体地址,或教老人记住家周围的标志性建筑,如大商场、市场、学校、公园或小区名称等。 4、平时关心老人,掌握去向,让其熟悉周边环境及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并多给老人拍一些近期的生活照。痴呆老人尽量找一人看护。 5、外出购物、游玩或在比较拥挤的公共场所,应与老人牵行,还要告诉老人在和家人失散时应该在原地等待,不应该到处乱走。建议在痴呆老人的口袋里放些食品,以备走失后应急之用。(来源:六网论坛)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六网论坛,聚焦百姓利益,举报不良信息,维护百姓权益,宣传魅力六安
六网论坛 聆听百姓的心声 架起沟通的桥梁
今日搜狐热点看哭整个朋友圈!5年失去4位至亲,金华坚强母亲寻子41年看哭整个朋友圈!5年失去4位至亲,金华坚强母亲寻子41年欣鑫乐百家号25岁时丈夫去世,在投奔母亲的路上,二儿子意外走失。时隔一年,大女儿被自己的母亲“扔”到了火车上。伤痛还没有恢复,一年后,小儿子病死在了自己怀中……短短5年时间失去了4位亲人,她崩溃了。准备轻生之际,有好心人拦住了她,并给了她坚强活下去的动力——找到失散的儿子和女儿。几十年来,她几乎没有笑过,却在心里给儿女留存了最深沉的温暖。在她日复一日地坚持和寻找中,奇迹发生了:38年后,她找到了女儿;41年后的今天,她又找到了儿子,至此一家团圆!1月23日,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大型公益栏目《等着我》播出了这个感天动地的寻子故事,让无数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泪目。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寻子41年的母亲金瑞艳是金华人。5年失去了4位亲人,她崩溃了金瑞艳今年66岁了,在兰溪门菜市场摆了一个卖肉的摊子。1月26日傍晚,记者见到她的时候,正收摊的她一脸微笑地招呼我坐下。她的朋友们说,这么多年了,几乎没见她笑过,但自从找到了女儿和儿子,现在的她跟以前不一样了,有笑容了。“儿子女儿都找到了,我真的很高兴。更高兴的是,他们和我一样,都是感恩的人。”金瑞艳说。▲采访中,女婿来电接她收工回家金瑞艳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俩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其乐融融。然而,幸福没能一直眷顾她:25岁那年,在老三出生后的第四个月,她的丈夫意外去世,她的“天”瞬间就塌了。一个年轻妈妈带着三个孩子,以后该怎么生活?金瑞艳决定投奔母亲。回家的路上,金瑞艳一只手抱着老三,一只手拖着行李和大女儿一起走在前面;她的妈妈一手拖着行李,一手拖着老二。走到一半,她妈妈突然喊:“老二没了!”原来,就换个手的功夫,老二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我一个巷子一个巷子地找,全找了,都没找到他。”金瑞艳瘫在了地上,除了哭还是哭。“我妈说,哭也没用,孩子跟了你也是吃苦,还不如他有个好人家。”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金瑞艳都是心神恍惚。还有两个孩子要她照顾,她知道自己还不能倒下,对儿子,她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福。老三断奶后,金瑞艳开始拼命工作赚钱。她把剩下的两个孩子留在金华,独自去了江西上饶打工,一个月挣45元钱,自己只留5元,其余都寄回家。那时候,金瑞艳每天都在做工的人家吃饭,能不花钱就不花钱,她是做衣服的,自己却天天穿着同一件衣服。让孩子过得好一点,成了她内心最大的愿望。1978年的初夏,金瑞艳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回家看孩子,一进家门,发现只有老三在家,大女儿不见了。她发了疯一样地到处找,最后却得知,大女儿被自己的母亲带到火车上“扔”掉了。母亲的做法让她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面对自己的母亲,心中的所有愤怒、痛苦、委屈……只能化作泪水往肚里咽。“那时候,只要有人告诉我,有孩子跟我大女儿情况差不多,我就不惜一切代价去找。”然而,她一次次地失望而归。噩运接踵而至。1979年4月,老三生病了。医生告诉金瑞艳,是重症肺炎,情况很严重。金瑞艳当时想,一定要把老三治好,身边就剩下这一个儿子了,不能再失去他了。可是老三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40多天,金瑞艳吃不好睡不好,一直在医院照顾儿子。“那一天,我真的太困太困了,我抱着儿子,眯在那里,医生摇摇我,说,你的儿子已经没气了。我不敢相信,真的不相信。”短短5年时间失去了4位亲人,金瑞艳彻底崩溃了。金瑞艳把值钱的东西一件一件都卖了,付清了老三看病的医药费:“我不想死了以后还欠着人家,我不想活了。”所幸,在她求死的时候,好心的邻居阿婆的话,让她找到了坚强活下去的动力。“邻居外婆说,你得找你的儿子女儿,你死了谁去找他们啊?再说,你的儿女找到你以后,没看到你,他们也会很伤心的。”在“找到儿子、女儿”这个信念的支撑下,1982年,金瑞艳留在了金华。她想:“儿女都是在金华丢失的,在金华更便于寻找。”38年后,找到了大女儿回到金华后,金瑞艳做了不少工作,每份工作都很忙碌,后来在菜市场摆了个小摊,更是每天凌晨3点就开始工作。她不参加任何活动,哪怕朋友的儿女结婚、生孩子,她也只送红包。一方面是用忙碌来麻痹自己,另一方面想着能多赚点钱,“如果儿子、女儿生活得不好,可以帮助他们”。守得云开见月明,时隔38年,大女儿找到了。在公益组织“宝贝回家”志愿者的帮助下,金瑞艳开始通过网络寻找女儿。幸运的是,住在东阳市横店镇的金彩虹也在“宝贝回家”网站发帖,称1977年在金华老火车站的火车上被遗弃,希望找到亲生父母。“宝贝回家”志愿者金华联络员觉得他们是失散母女的可能性较大,日,将此信息反馈至金华市公安局。根据调查情况,警方对金瑞艳和金彩虹进行了血样采集。通过刑科所DNA实验室法医的鉴定,两人的DNA 数据符合单亲的遗传关系,再结合民警对其他相关情况的核查,确定双方是失散38年的母女。日,警方安排他们相见,金瑞艳一眼就确认了女儿。然而她却没有带女儿回家,女儿金彩虹心里很难受。金瑞艳又何尝不是一夜未眠呢?她想和女儿在一起,却又害怕影响了女儿的家庭。第二天,金彩虹来到金华市区,主动联系了母亲。然而,金瑞艳还是没有带女儿回家,约了她“找个地方坐坐”。金彩虹十分难过。金瑞艳的心思没人猜得透,她说:“我想要女儿风光一点。”几天后,金瑞艳的朋友们开了几辆车,带了很多礼物,陪她一起去女儿的养父母家拜访。“女儿的养父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我生了这么好的一个女儿,我当时太感动了,应该是我感谢他们的,帮我把女儿培养得这么优秀,他反而先感谢我了。”金瑞艳说。一周后,金瑞艳让女儿带上老公孩子以及养父家人一起回家。进门的那一刻,女儿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她把亲朋好友都请来了,她要告诉所有人,她的女儿回来了!41年后,与儿子在央视重逢找到大女儿后,寻找老三更成了金瑞艳心里的头等大事。为了找儿子,她带着女儿一起上了央视综合频道的大型公益寻亲栏目《等着我》。根据金瑞艳提供的走失时间地点和面部特征线索——“额头中间有一块黑色的痣”,“宝贝回家”网在大量求助帖中进行对比排查,终于发现一个疑似信息。经过联系,金华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立即对双方进行采血比对。无独有偶,跟进该案件的警官徐乾煜正是当年让金瑞艳和金彩虹母女重逢的见证人之一。他说,第一次见到金阿姨,了解她的故事后,就想尽力帮助她,所以不管有多难,都要去尝试。和母女之间的DNA比对不同,母子的DNA比对难度很大。徐乾煜和同事们前后一共做了六次比对,终于得到了有效的结果。上《等着我》之前,金瑞艳忐忑不安,她跟女儿说,如果来的那人不是斌斌(二儿子的小名),希望能认他做干儿子。当主持人倪萍让金瑞艳母女一起打开寻亲大门的时候,金瑞艳握紧了拳头,紧闭双眼,“我怕他不来,又很想马上见到他!”门缓缓打开,睁开眼睛的金瑞艳身体一个劲儿地往前探。“看到他的嘴巴,我就确定这是我的儿子!跟我可像了。”见到自己失散多年的亲人,金瑞艳和女儿、儿子在台上紧紧拥抱,失声大哭,一个劲地说:“你就是我的儿子!”▲105秒短视频,母子相认,一家团圆节目中,斌斌的养父王老先生也来了,“那时候,我收到在金华的姐姐发来的电报,说有个孩子被丢在火车上,没人收养,问我要不要,当时考虑家里没有孩子,既然这个孩子没人领养,那就我来领养吧。”这位细心的老人将当时的电报以及来回车票都保留了下来,想着某一天能帮这孩子找到亲生父母。“儿子、女儿的养父母都是好人,看到他们过得那么好,我很高兴,很感谢。”金瑞艳说。采访的间隙,金瑞艳接了几个电话,每挂下一个电话,她都会跟我说,这是某个朋友,非常善良、热心……“这么多年来,多亏了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他们都是我的大恩人。”金瑞艳觉得,自己现在很幸福。她喜欢在网络上看正能量的东西,并分享给朋友,她始终相信,她善待别人,别人也会善待其他人,这样就很好。她女儿金彩虹告诉记者,这些年来,金瑞艳做了不少善事,听说社区里有个外地妇女孤立无助需要帮助,她二话不说拿出三万元钱送了过去;看见山区小学孩子没钱读书,就去助养了两名……当我问这位坚强的母亲,这41年来什么时候最难熬,金瑞艳的眼睛红了,哽咽了半分钟后,她用手摸了摸额头,说:“每到过年的时候,看见别人合家团圆,听见别人家孩子喊妈妈……我只能让自己拼命工作,一旦停下来,就会想他们,会难受。”如今,儿子和女儿都找到了,新年的春节,金瑞艳不必再承受离别之苦。说到过年,金瑞艳一脸幸福地说:“儿子、女儿,还有他们养父母全都要来金华,和我一起过年!”视频在网络传开后,好多人被感动了@爱就算是天雷与地火:这位伟大的妈妈为社会无私奉献了这么多。她的儿女真的运气很好,尽管丢失,但也是被火车乘警和部队发现,送到了善良的人家。 这位妈妈的经历更让我相信好人有好报。@soundnono:没忍住眼泪…每一个人的言语都那么真情十现,坚强的母亲,心慈的姐弟,善良的4位养父养母!@Violin:这个妈妈真的很坚强!很不容易!幸运的是两个孩子都很好,养父母对他们都视如己出。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欣鑫乐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收集日常的世界,站在世界的某个高度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中国寻人第一人:父亲节在广州为9位父亲寻子
来源: 作者:许琛 
他,开设寻人网站已16年,寻回亲人1500多人。
  文/图 羊城派记者 许琛 实习生 江颖妍
  今天是父亲节,在广州街头,出现了一个到处奔波的身影。
  跟他聊天,他总是掏出一副扑克牌说:"这是我的名片。"扑克牌上每一张都是一则寻亲启示。
  他叫沈浩,他是“中国寻人第一人”,这次来广东,他带着9位父亲寻子的期望。
  带着9个家庭的期盼 踏上广东寻人之旅
  沈浩此次来广州的初衷,是受江西瑞金一位名叫钟久善的老人之托,来到广东寻找失踪多年的儿子。
  2002年,当年28岁的儿子钟金长从老家跑到广东打工,不久后便与家人失去联系。
  钟父钟母年纪渐长,对儿子的思念也日渐加深。于是,年近古稀的钟久善找到了沈浩,委托其寻找失散14年的儿子。
  到广州前,沈浩到江西瑞金探望了钟久善。钟长善一家住在一栋平房里,生活清贫。
  但老旧的房子里依然保留着对儿子的回忆。"他儿子的房间这么多年都一直保持原样,他画的画、收藏的磁带都原封不动地保存着。"沈浩对记者说到。
  探望了钟久善以后,沈浩开始开始了漫长的寻人之旅。一般来说,沈浩会带着家属给的资料,到当地的公安机关,查询是否有符合情况的失踪人口。
  其次就是发挥寻人志愿团体和媒体的力量,尽可能地发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令沈浩欣慰的是,这么多年来,社会团体和媒体朋友等给予的帮助。
  沈浩会在自己的微博微信说说上发布自己的路途见闻,以及来广州的打算。有家属看到后,主动与沈浩联系,希望委托其寻找自己失散的亲人。
  这些家庭来自内蒙古、江西、广东等地方。现在,沈浩已接到9个家庭的寻亲委托。
  "为一个父亲找孩子是找,为一群父亲找儿子也是找。那我愿意帮更多的人,尽我最大的努力去找。"带着9个寻亲家庭的盼望,沈浩再踏上寻人之旅。
开设寻人网站已16年
寻回亲人1500多人
  沈浩第一次与寻人事业结缘在16年前。
  2001年,他看到一篇报道,3名小姑娘离家出走会网友,家人四处苦找。看到这个报道,沈浩设想利用网络的力量来寻人,寻人启事网(现已改名为沈浩寻人网)诞生了。目前通过该网站寻亲成功的案例已达1400余例。
  在沈浩寻人网张上可以看到,占网页最大面积的是被寻人的照片。按照失散的原因,网站将其分为"离家出走"、"被拐被骗"、"迷路走失"、"儿女寻家"等几个栏目,方便网友浏览。
  沈浩称,在自己的网张上发布寻人启事是要支付费用的,若家庭困难的可不收取。
  因为在他看来,公益事业也是需要成本的。"我已经有朋友成为了寻人事业上的'先烈',我想继续做下去就必须得到支持。"
  从2006年开始,沈浩拓展了网站以外的寻人服务,这些年来,他走遍24个省和134个城市,成为了一名寻人志愿者,被人称为"中国寻人第一人",成功为1500多个失散家庭找回亲人。
  今年,沈浩又成功地在广东帮助寻亲家庭找到回了亲人。
  沈浩告诉记者,今年刚过完年,他就接到一个来自广东惠州的电话,对方称沈浩寻人网上"寻找程晓俊"信息中的人,就在他的工厂里工作。
  程晓俊是滁州来安人,05年到广东打工后音信全无。程妈妈寻子多年无果,13年找到了沈浩,委托他来寻找儿子。(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pai.ycwb.com)
  2014年,沈浩专程赶到深圳,在一个派出所找到了小俊的暂住证,按着地址前往寻找时却发现晓俊早已不在。
  线索断了,沈浩只好在自己的寻人网张、微信、微博等渠道发布寻人启事。14年年底,程妈妈发布信息的服务时间已过,但沈浩依然将晓俊的寻人启事挂在网上。
  皇天不负有心人,沈浩接到了那个来自惠州的电话。经过照片和视频等资料等对比,程妈妈一眼就认出屏幕里穿着工作服的男孩,就是自己的儿子。
  程妈妈立即赶到惠州与晓俊相认。原来,2008年时,惠州的曾先生发现了在工厂附近流浪的晓俊,发现他有轻微的精神障碍,但生活可以自理,于是将他带回工厂。
  曾先生发现,多年的春节假期晓俊都没有回家。热心公益的曾先生便积极帮晓俊寻找亲人。
  曾先生终于在沈浩的寻人网站上发现了晓俊的信息,经过信息比对,曾先生联系到了沈浩,让晓俊与母亲团聚。
  印制"寻人扑克" 宣扬"在娱乐中行善"
  2005年底,受湖北警方发出的"扑克牌通缉令"启发,沈浩首创"寻人扑克牌"。沈浩每到一个城市寻人,他都会将扑克牌通过何种方式免费地派发出去。在与别人聊天时,他介绍自己时总会掏出一副扑克牌说:"这是我的名片。"
  到目前为止,沈浩已印制了60多个版本,共200多万副寻人扑克牌。最开始印发的扑克牌是寻亲家属一起凑钱印发的,但随着沈浩的寻人事业越做越大,不少爱心企业主动联系沈浩,提供赞助。
  2014年,沈浩制作的寻人扑克,在第七届中国扑克牌收藏文化博览会上获得了中国扑克收藏公益金奖。
  一副54张的扑克牌,52张的扑克牌上都印有寻人启事,剩余的两张分别是"防拐13招"和沈浩寻人网的介绍。目前,通过寻人扑克牌已成功找回500人。
  2009年,沈浩接到一个来自汕头的电话,对方称自己是寻人扑克牌上的"方块2"。自称是"方块2"的男孩叫付进,是贵州遵义人。
  他被拐卖到汕头时只有6岁。
  付进一直都知道自己是被拐卖的孩子。他看到了沈浩制作的寻人扑克牌,发现"方块2"上孩子的照片与自己十分相像。于是,他主动打电话与沈浩联系。
  时隔多年,他仍然记着父母亲在当地的别名。沈浩接到电话后立刻打电话到遵义进行求证,结果孩子说的别名与自己的别名完全吻合。
  远在遵义的父母立即与儿子进行视频聊天,进行相认。2009年6月父亲节那一天,已经21岁的付进找到了失散15年的家,给父亲送上了最珍贵的一份礼物。
  曾经有人质疑沈浩印制寻子扑克的初衷,“将沉重的寻亲行动,放在娱乐的扑克牌中,是否有顾忌寻亲家庭的心理?”若干年前,面对这样的质疑,沈浩曾无言而对,而今,沈浩会说:“扑克牌是信息载体,在娱乐中行善,不是更有意义的行动吗?”
  与女儿共度父亲节 竟是街头寻亲
  沈浩除了是"中国寻人第一人"以外,他同时还是一名父亲。每一次提起自己的女儿,沈浩都忍不住露出笑容。
  今年21岁的女儿非常认同和支持父亲的寻人事业,但又互相尊重着对方的选择。(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pai.ycwb.com)
  2010年,父女还在广州度过了父亲节。但是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沈浩也经历过不少头疼的事情。
  2010年,刚考完中考的女儿跟沈浩说,自己想到南京见男网友。沈浩听了皱了皱眉毛,耐心地跟女儿说,"你一个女孩到外地见网友不是太合适,要不你请小伙子来我们家做客?"女儿转达了父亲的话,但对方不愿意来滁州,还不断的怂恿女儿到南京见他。
  沈浩清楚,要是再这样与女儿争论下去,必定会让女儿产生逆反心理。于是,沈浩提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
  沈浩邀请女儿随他一起到广州开展寻人志愿活动,并提出让女儿在南京机场见网友的提议。女儿同意后,告诉对方在机场见面。
  当天沈浩父女提前两小时来到南京机场,但到两人上飞机那一刻,网友小伙子都没有出现。见到女儿遭受打击,沈浩耐心地开导。在广州街头,沈浩和女儿一起派发寻人扑克,女儿在过程中更加理解了父亲的艰辛和不易。
  "我和女儿是平等的关系。"沈浩告诉记者,双方相互尊重了解,女儿也非常理解父亲的事业,也非常支持。说起今年的父亲节要到了,沈浩也非常期待女儿给他的惊喜。
  "99块的支持" 广州街头的暖心小事
  16日下午,沈浩来到了广州。当天晚上,沈浩乘坐岗顶到棠东东BRT上,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女孩。
  他发现女孩时不时地望着他,他向对方点头打招呼。女孩怯怯地上前询问:"您有点眼熟,您是不是上过《超级演说家》?"沈浩拿出寻人扑克牌,向对方介绍自己。
  沈浩上《超级演说家》为的是传播寻人信息,引起大众的关注。他认为自己在舞台上并没有讲好,但还是被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在广州街头被路人认出,沈浩感到非常意外。
  但更意外的是,女孩在下公交车之前,将自己的羊城通送给了沈浩。"沈老师,您可能这几天在广州都要东奔西跑了,这张羊城通里还有99块钱,就当是我对您的支持吧。"沈浩还没反应过来,女孩就下了公交车离开了。
  他现在回忆起这个发生在前些天的小插曲,心中仍会流出一股暖意。
  寻人事业仍在继续:以旅行者的心态走在路上
  从事寻人事业16年,沈浩一直保持着冷静的头脑。沈浩寻人的这些年收获了许多,但他认为,自己是以"旅行者"的心态走在寻人的道路上。人找到了,继续找下一个。
  一旦失踪者找到,沈浩便会主动地切断所有与寻亲家庭的联系方式。沈浩曾接受媒体采访说"寻人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让失踪者回归家庭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从不干涉亲人相认后,双方如何相处的事情。
  在他看来,这也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寻亲过程中,遭遇最多是很多帮助自己的好心人,但也有骗子,而这些骗子还贯穿我寻亲的每个阶段。”沈浩说,有一次,一名骗子看到沈浩发布的寻人信息,就主动和沈浩联系,一开口就说孩子在他手上,要价8万。
  沈浩不予理睬。对方却一遍遍地疯狂发来信息,价码不断上升,甚至出口威胁。最后,沈浩将骗子的信息反馈给当地警方,将其抓捕。
  “寻亲的家庭,每一个信息几乎都是一根救命稻草,但可恶的骗子却屡屡借着这一点作文章,不少家庭在寻亲过程中都被骗过钱。”沈浩说。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pai.ycwb.com)
  在采访期间,可以感受得到沈浩是一个充满快乐的人,与他交谈非常轻松愉快。
  "寻人事业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充满了各种不快乐,但我不能把不快乐的情绪传递给别人。"沈浩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帮助寻亲家庭找回失散的亲人是自己应该做的。
  2010年,沈浩获得了新华社发起的"中国网事 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的称号。
  面对社会大众给予他的光环,沈浩看到很淡。在他看来,踏踏实实地把寻人事业做好,才是他最关心的事情。"我已经感动过一次了,我不再需要了。"沈浩笑着说。
  来源|羊城派
责编|卢永城
对《中国寻人第一人:父亲节在广州为9位父亲寻子》表态
对《中国寻人第一人:父亲节在广州为9位父亲寻子》发表评论
·····
·····
·····
全国两会 百名企业家建言2016两会
机器人秘书读两会 中超揭幕战
供给侧改革 史上最萌美人鱼
奥斯卡颁奖典礼 小李夺奥斯卡奖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公不回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