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服气开发利用公司中海油服(青岛)重质...

中海油敲定山东五炼厂 产能直逼中石化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种昂 当油荒再次肆虐、油企频频告急之际,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吴振芳赶赴山东。吴振芳此行的目的明确——推动中海油与山东省政府的全面合作,尤其是尽快重组山东地方炼厂。
目前,中海油已对五家地炼厂启动了重组程序,另有两家也在洽谈之中。一直以来,中海油的炼油工厂绝大多数集中在南方地区。一旦收购成功,中海油在山东即可拥有千万吨以上的原油加工能力,足以同经营多年的中石化相抗衡。
鲸吞千万吨产能
在中国石油的版图上,山东一直是中石化的势力范围。中石化在当地经营多年,有着两千万吨的原油加工能力。但中海油获得相当的产能,也许最快只需半年的时间。
3月24日,山东省政府与中海油召开合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围绕落实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尤其是地方炼化企业的整合,山东省政府方面表示,尽快推进合作。至今已有五家山东地炼企业进入了中海油的重组程序,分别是富海集团、垦利石化、中海化工、海科集团和山东石大科技集团。
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的校办企业。其销售公司经理告诉记者,目前集团已经与中海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中海油开出的条件是要求绝对控股。而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愿意把控股权让出主要是因为,多年来原油供给一直困扰企业、制约着企业的发展,集团具有150万吨的原油加工能力,但每年却只能获得50万吨的原油指标。
由此,油源成了中海油重组山东地炼的关键砝码。中海油新闻发言人刘俊山表示,“在目前油价倒挂、油荒频发的状态下,收购山东地方炼油企业是一个最佳时机。”
从与中海油合作的首批企业来看,原油加工能力大都在100万吨-200万吨,在山东地炼企业中仅是中等规模。显然,这是因为规模较小的地炼油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但中海油要想在山东保持竞争力,也不仅仅满足于控股几家中小企业。2007年中海油高层曾与利华益集团进行合作谈判,但利华益的一位副总经理称,目前企业仍在权衡,并未最终确定。2008年3月吴振芳又到山东恒源石化集团进行合作谈判。恒源石化是与利华益一样有着550万吨的原油加工能力的石化集团。
对中海油抛出的橄榄枝,恒源石化所在地政府表现出极大热情。德州市委书记雷建国表示,德州市特别是临邑县将全力配合,制定优惠政策,积极为中海油和恒源石化的合作创造宽松环境,把德州打造成中海油的重要基地。
“山东地炼厂绝大多数都属于地方国有企业,当地政府的支持将极大的推动中海油布局山东的进程。”中国加油站网首席分析师李昱同时也指出,任何一个中型炼厂的资产都在十亿之上。如垦利石化现拥有总资产30亿元。即使按照净资产,中海油一次控股数家企业,预计这笔投资仍将高达数十亿元。
不过,这与中石化青岛大炼油投建1000万吨产能就需投资100亿元相比,显然投资少、见效快。
上下游一体化
中海油的入主给地炼企业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充足的油源。
山东石大科技集团销售公司经理表示,如今城区的拓展使得企业处于城市之中,随着东营市政府对环保的要求日渐提高,搬迁另建新厂势在必行。中海油的入主可以从资金、原料、管理和规模等多个方面帮助企业整体提升。
而收编地炼企业对于中海油自身的发展战略来说,也是至关重要。刘俊山表示,利用上游资源优势整合下游产业,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可以分担市场风险。这既是石油企业百年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中海油近期的战略目标。
中国最大海上石油开采商为何要摈弃专业化的道路,做一个同时拥有上中下游的企业?分散风险被业界认为是一个重要原因。油价高涨之际,上游勘探获利较大;但当油价便宜的时候,中下游产业则利润相对较高。
中海油收编山东地炼另一大原因是,渤海油田已进入开发高潮期,预计到2010年产量将达3000万吨。随着胜利油田日趋枯竭,渤海油田已经取而代之成为我国第二大油田。
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会长刘爱英介绍道,中海油出产的原油大多是重质油,加工成本和难度较大,中石化、中石油均不愿购买。此前中海油生产的石油大部分出口海外,但自从国家控制资源外流,加之国内油荒频发,为庞大的原油产量寻找消化渠道就成为中海油的当务之急。
中海油的重质油虽不如原油品质高、成本低,但要比山东地炼进口的燃料油更为经济,且供给稳定。中海油把渤海油田的油就地炼化,既节省了运输成本,也解决了地炼油源匮乏的难题。
根据中海油与山东省政府签署的合作协议,中海油将在石油天然气管网、成品油销售网络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
李昱认为,炼油是连接石油上下游产业的重要结点。7家地炼厂若真能逐一收编,中海油势必继续扩大企业的现有产能。届时,中海油有望在山东一举拥有近两千万吨的产能。
 |  |  |  |  |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经济观察网 .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
传真:86-10-
备案序号:鲁ICP备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与石大深化合作
双方就加强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杨安摄影
  【本站讯】12月4日,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甘为民一行8人来校洽谈合作。
  副校长查明与来宾座谈,简要介绍学校招生就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并表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的合作历久弥坚,学校的迅速发展也得益于企业的大力支持,希望校企双方通过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的深入交流,发挥优势,挖掘潜能,加强合作。
  甘为民从基本情况、发展历程、产业布局、历史业绩、发展成就、所获荣誉、科研工作等方面介绍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的有关情况,希望通过和学校加强合作,实现企业的二次跨越,不断开创校企合作发展新局面。
  合作发展处、学校办公室、研究生院、教务处、科技处、化学工程学院、教育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座谈。
  校企双方针对草拟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行深入交流,重点探讨人才培养与培训、人才资源保证与支持、科技交流与合作、校企合作共建等有关合作事宜,并就深化校企合作进程,加快技术人才等领域的交流达成共识。
  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日,负责海洋石油重质原油的开发和利用。公司成立以来,通过股权收购、投资建设等方式,围绕&两洲一湾&战略,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目前公司拥有一家独资公司,控股五家公司,共计六家炼厂,具备97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公司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以资源为纽带、以品牌为核心、以质量和服务为保障,实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品牌运营、统一定价原则、统一服务规范的经营管理方针,开发和经营三大系列产品&&重交沥青、环烷基润滑油和环保型燃料油。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简称&青岛重质油工程研究中心&)是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全资子公司,集技术转化、技术推广、中试放大、工业放大和工业生产于一体,是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平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字体: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信息!
学院传媒榜
新媒体平台【山东省教育厅网站】中国海油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展顺利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到中国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考察。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总工程师张玉贞、中国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经理甘卫民介绍了项目进展情况。   中国石油大学强调,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之初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才培养三方面皆得到充分体现;要把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国内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产学研结合的典范;希望研究研究中心尽快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使其成为推进校企联系的平台,成为推动学科发展的平台。&   中国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及其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技术依托,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全资建设,总投资7.5亿元,一期投资5.3亿元。该研究中心主要开展重质油轻质化、油气综合利用和油气装备制造等研究开发工作,是中国首家重质油加工领域的专业研发机构。(中国石油大学) 相关链接:
【山东省教育厅网站】中国海油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展顺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字体: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信息!
学院传媒榜
新媒体平台欢迎您登录我们的网站&
销售热线:
由于您使用IE6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造成无法正常浏览网页,建议升级浏览器后继续使用。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问题或建议:
请告诉我们如何联系您:
不用回复我
您的称呼:
电话/Email:
&您还可以直接拨打服务热线
咨询。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请选择城市!
公司类型:
公司规模:
公司行业:
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成立年份:
注册资金:
公司简介:
本科及以上
十年以上及以上
海南海口市
本科及以上
十年以上及以上
海南海口市
本科及以上
十年以上及以上
海南海口市
本科及以上
十年以上及以上
海南海口市
本科及以上
十年以上及以上
海南海口市
本科及以上
十年以上及以上
海南海口市
本科及以上
十年以上及以上
海南海口市
本科及以上
十年以上及以上
海南海口市
本科及以上
十年以上及以上
海南海口市
本科及以上
十年以上及以上
海南海口市
&共有11职位
贴心小提示:一份完整的简历会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不要忘记经常更新您的简历哦。
热搜职位:
各地招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海油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