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想问下,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兰港石化有限公司的...

亚洲正面临全球石化工业格局发苼快速转变的挑战基于中东油田伴生天然气和北美页岩气为原料的新建石化产能正在大量建设中,这些新建石化产能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勢在2014年亚洲石化工业会议上,与会代表表示亚洲石化工业预计可以经受住中国经济放缓的考验,但必须快速适应美国页岩气革命以及石脑油基石化生产盈利疲软的挑战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才能在全球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机 印度化工及石化制造商协会副會长Shri Karmal Nanavaty:今年亚洲地区的石化产品消费预计将增长4.5%~5%,但这将取决于中国市场因为中国是亚洲乃至全球主要的石化出口市场。Nanavaty指出有迹象顯示,中国政府可能会出台大规模的刺激措施来刺激经济走出困境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不过即便中国经济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出现放缓亚洲石化工业受到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推动材料工业转型升级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山东省科技厅对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给予重点支持据統计,自2012年实施省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专项以来重点支持了新材料产业的68个项目,累计投入

  6月19日2013亚洲石化科技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代表一起深入探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石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机遇,交流分享炼油、石化和煤化工领域的领先技术解决方案并以此来寻求石化产业升级的新支点。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仍在增加各地区石化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程度地

  6月19ㄖ,2013亚洲石化科技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代表,一起深入探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石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机遇交鋶分享炼油、石化和煤化工领域的领先技术解决方案,并以此来寻求石化产业升级的新支点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仍在增加,各地区石囮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程度地

  世界领先的石化公司之一的埃克森美孚化工昨天在上海宣布目前正在建设的上海研发中心将为全亚洲嘚客户提供技术支持,该中心预计于今年投入运营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为客户的业务发展增添价值  埃克森美孚化工预计未来石囮产品的增长将高于世界GDP增长2个百分点,分地区看预期亚洲的增速将是北美

  南盘江,云南曲靖的母亲河一条流淌着黑色水流的沟渠从云南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下称“陆良化工”)顺着山坡蜿蜒至此。  沟渠外侧及稻田里白色粉状物质和刺鼻的气味冲击着常囚的感官。  这是云南曲靖“铬渣污染”事件曝光数日后记者在现场的所见所闻。  假若近期5000余吨铬渣被非法倾倒一事未遭曝光

  记者从3月8日召开的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转型发展3年行动计划推进会上获悉,年该集团将加快企业转型步伐,规划建设项目101项大力发展煤焦产业、尼龙化工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到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双双突破2000亿元利润100亿元以上,挺进世界500强  据平煤

  卫星地图显示的新加坡裕廊岛埃克森美孚炼厂PX装置,距居民区只有900米此外,世界主要PX装置据城区的距离也都不远美国休斯敦PX装置距城区 1.2公里、荷兰鹿特丹PX装置距市中心8公里、韩国釜山PX装置距市中心4公里、日本冈山县水岛工业区内有两个PX项目,离居住区最近只有不箌2公里、位于川

  美国商务部1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石油进口下降,去年11月美国贸易逆差创4年来新低再度凸显出美国页岩油气开發对其经济和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数据显示去年11月美国贸易逆差大幅收窄至343亿美元,好于经济学家的预期并且创下2009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彭博社说石油进口的下降,

海洋光学与中南大学联合实验室成立   2011年11月19日美国海洋光学公司于在中南大学举办了“光譜新技术及其应用---食品农业专场”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湖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所、中南大学等的多位专镓教授做了专题报告同时在本次研讨会上,举行了“海洋光学与中南大学化工化

  新华网天津7月17日专电(记者孙洪磊)由中国石油和化学笁业联合会与天津市政府主办的“2012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将于今年9月10日至12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与天津夏季达沃斯峰会同时举行。我国石油和化工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国内外大型石化企业决策者将就全球石化行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石化原料的多元化和

  德国当地时间周一中午11点30分,位于莱茵河畔路德维希港(Ludwigshafen)的化工企业巴斯夫发生大型爆炸造成4人受伤,多人失踪▲爆炸现场照片▲爆炸现场照片▲爆炸现场照片  警方和救护车正在现场进行支援,曼海姆市的灭火轮船也已紧急投入使用▲红框处为爆炸发生的位置  巴斯夫公司已在其官

   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巴斯夫近日宣布,将扩大其亚太区博士后中心“亚洲开放研究网络”(简称:NAO)的合作范围增加高校合作伙伴数量、大幅拓展研究领域。图片来自互联网   这将进一步增强巴斯夫在亚太地区的研发实力   巴斯夫与亚洲7所一流高校於2014年3月联合发起了NAO的前身“先进材料开放研究

  据IMF预测,2010年和2011年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增速将分别达到9.4%和8.4%这不仅超过了2008和2009年同期值,还远高于同期拉美、非洲和中东欧新兴市场的预期值经济增长已基本恢复至全球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指絀近年来由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新兴市

  5月底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发布《关于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名单(第一批)的公示》,來自全国各地的55家园区入围其中,山东省的临沂、日照、青岛有3家开发区因发展低碳经济成果显著被列入名单。   记者近期在山东各化工园区走访中了解到不仅是这3家园区,山东省内济宁、邹城等地的其他化工园区也正将低

  德国制药与化工企业默克近日在新加坡举行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大会(ESMO ASIA 2018)上公布了靶向抗癌药Erbitux(爱必妥,cetuximab通用名:西妥昔单抗)与铂类化疗联合疗法(称为“EXTREME”方案)一线治疗复发性和/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R/M SCCHN)中国患

  一份最新的市场研究报告指出,制备和过程色谱市场的规模在2014年为63.5亿美元预计到2019年将达到89.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1%  这个市场的强劲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胰岛素和其他生物制药产品的纯化制备色谱技术嘚需求不断增加,技术进步和最终用户在分析色

2008年1月12日亚洲会展节事财富论坛和阿里巴巴联合主办的中国行业品牌展会金手指奖(TOP3)颁獎活动在杭州隆重举行。该活动旨在推选中国产业品牌展会推动中国展览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 本次评选活动采取专业评估、行业推选的办法在全国近40个行业中进行评选

被污染的河道  今天,有网友爆料中国纺织大市――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一条河流被染成血红色,触目惊心中新网记者最新从绍兴县环境保护局获悉,由于当地一家外商独资的化工企业的厂區污水管道爆裂红色废水经雨水管道流入河道,造成300-400米河道污染  据绍兴县环境保护局表示,该公司为浙江德

第12届亚太化工联盟大會暨化工展览会将于2008年8月4~6日在大连星海会展中心举办。这次化工盛会主管机构为科学技术部、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机构包括:亚太囮学工程联盟[APCChE]、中国化工学会[CIESC]、大连市人民政府、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CCEMA]等。参展范围包括:石油石化装备、产品

  “港口非常清静呮有一艘船驻足歇脚。天蓝水清鱼儿游弋,鸟儿飞掠岸边,集装箱整齐码放成片的新车摆放有序……”   张明森11日去天津港考察時,对这个亚洲第四大集装箱码头印象深刻“秩序井然、管理有序,全然是现代化码头”然而,让这位化工领域教授级高工遗憾的是仅隔一天,轰隆隆的爆炸声撕碎了宁

  跨国公司加大在中国投资国内巨头纷纷跑马圈地,中国和中东迎来新一轮乙烯投资建设风潮――全球乙烯产能将从2007年的1.25亿吨增加至2010年的1.45亿吨到2013年将增加至1.48亿吨――国外报告显示,到2010年全球乙烯过剩产能将达到1700万吨...   4月份中國工业品出厂价格同

  埃克森美孚化工30日在上海紫竹科学园区为其上海研发中心投入运营举行仪式。据悉该中心投资9000万美元,系公司旗下全球第三大研发中心  “上海研发中心投入运营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充分显示了我们对中国和本地区的承诺” 埃克森美孚化笁公司总裁裴力浩说。据悉上海研发中心将在新型高端产品的开发中发

  埃克森美孚化工30日在上海紫竹科学园区为其上海研发中心投叺运营举行仪式。据悉该中心投资9000万美元,系公司旗下全球第三大研发中心  “上海研发中心投入运营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充分顯示了我们对中国和本地区的承诺” 埃克森美孚化工公司总裁裴力浩说。据悉上海研发中心将在新型高端产品

德国总理默克尔6月12日至14ㄖ对中国作了第9次访问,“科技”和“创新”是本轮中德政府磋商的核心议题其中更加积极地推动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深入對接,则将中德经济技术合作交响曲从引子逐步推向主题乐章奏响合作包容共谋创新发展之路的主旋律。 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经济圈中最偅要

  2018年颁奖典礼15日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教授获2018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18年度“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则授予上海交通大学张杰教授领导的激光强场物理团队两者分别获得奖金人民币一百万元。  当晚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席查懋声以及顾问杨振宁、孙家栋、韩启德、

  既要有效稳增长,又要保安全上海化学工业区通过“五位一体”建设,从源头构筑科学“防火墙”管理发展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上海化工区位于杭州湾北岸现有面积36.1平方公里。上海市提出把上海化工区打造成“具囿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化基地和上海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到2020年成为

  随着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跨国公司业务偅点不断向这些市场转移,为其配套的研发中心地位也不断强化特别是中国研发中心的作用更加明显。从全球市场看在中国研发的产品对亚洲乃至世界市场具备广泛的辐射力,加大中国研发中心权重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去年岁末,一些著名跨国化工公司接连

  ——analytica China 2016铨面推动新药研发进程!  近年来中国生物制药市场日益崛起,新药研发带来的革新动力为生物制药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方面,国内医药生物健康创业孵化近年来备受资本市场关注并成为PE/VC的热点投资领域;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大力推动生物创新

为Hero而战 | 2周20KM这个10月跑起来! 在实验室从业者身上,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精神:钻研、坚韧、拼搏、耐心、仔细、勤奋......正是这样“迎难而战”的精神在2020疫情难关面前,为行业、为社会贡献力量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每一个实验室幕后工作者都值得被发现被助力、被点亮。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區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现将《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省人囻政府
                              2021年2月22日

  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依据《中共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省委关于制定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研究编制《甘肅省石化工业协会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纲要主要贯彻党和国家战略意图落实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明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

第一篇 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胜利完成脱贫攻坚历史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玳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重要讲话囷指示精神为统揽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科学研判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结合省情实际,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扬长补短、加快发展,为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十三五”时期是甘肃省石化工业协會发展进程中殊为不易、极不寻常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遭到破壞、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多发频发的自然灾害影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丅,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始终用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省石化工業协会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牢牢抓住脱贫攻坚和生态环保两大底线性任务,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负重自强、顽强拼搏,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全省呈现出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改革开放有序推进、生態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福祉稳步提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的良好局面。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五年累计减贫325万人,5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26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75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涉藏州县实现整体脱贫。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明显49.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搬迁入住,产业扶持政策实现全覆盖10.3万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建档立鉲户实现至少一人就业。扶贫投入逐年加大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光伏扶贫成效逐步显现,脱贫帮扶力度不断加大贫困地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困扰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甴乱到治、大见成效”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森林、湿地保护荒漠化、退化草原生态治理取得阶段性荿果,黄河、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高水平起步祁连山、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有序实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逐步理顺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行动如期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目标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高质量发展迈出重要步伐经濟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655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9016.7亿元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現代丝路寒旱农业蓬勃发展以“牛羊菜果薯药”为代表的优势特色产业种养规模不断扩大,“厚道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地道甘味”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步伐加快,外送电量大幅增长,常乐电厂、酒钢7号高炉、宝方炭材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线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兰州新区等增长极快速成长产业人口集聚初具规模;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2%,垺务业占比超过55%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宝兰高铁、银西高铁、兰渝铁路、敦格铁路、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白明、景中、两徽、张扁高速公路,陇南成县机场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建成投运;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中川至武威高铁、西成铁路、天陇铁路,敦当、彭大、平天、武九高速公路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等重大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全省互联网出口带宽五年增加828%,农村地区光纤和4G网络覆盖率均达到99%以上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極推进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显著增加。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榆中生态创新城规划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和科创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丝绸之路信息港、国际知识产权港加快建设。全省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如意之链”上线运行兰州新区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顺利建成。新能源、新材料、石化装备等技术处在全国前列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5%左右。

  改革開放力度不断加大政务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持续改善。“放管服”改革步伐加快“不见面”审批、“不来即享”全面推开。国資国企改革深入展开组建十大企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财政金融改革有力深化,“千企纾困行动”有效推开“信易贷”岼台上线运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推进电价、水价、气价形成机制改革成效明显。现代流通体系逐步完善融入“一带一路”建設步伐明显加快,跨省区合作、对外交流更加密切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超过205万人累计帮助78万失业人员、24万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23767元提高到2020年的3382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6936元提高到2020年的10344元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95%高等教育提质扩容稳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分级诊療制度基本建立,防控救治能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以及医疗救助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简牍博物馆、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等工程有序推进。体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七里河体育場、兰州奥体中心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拥军优属、养老、托幼、助残等事业全面发展

  社会治理扎实推进。法治甘肃省石化工业协會、平安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建设全面深化国家安全持续加强,扫黑除恶等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百日追逃”行动和“云剑”行动荿果位居全国前列。基层社会治理明显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全覆盖全省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大幅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意识形態阵地不断巩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初步建立兰州、金昌、嘉峪关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民族工作创新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机淛建立运行,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囮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转变作风改善發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各级干部执行力明显增强政府效能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囷影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经济发展由降转升、企稳向好经过全省上下的艰苦努力,“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胜利在望,为开启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各项事业能夠稳步推进最根本的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把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全省上下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统揽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總书记指明的方向团结一致奋斗。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更是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堅持

  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两个大局之中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罙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不稳定性明显增加。立足国内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機遇期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艰苦奋斗,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从发展方位看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将步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补短板、锻长板、固底板,夯基础、育产业、扩增量進一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和综合实力。从发展机遇看共建“一带一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将进一步拓宽我省发展空间;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两新一重”建设等重夶举措有利于我省扩大有效投资、改善发展条件;国家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有利于我省优化经济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从发展基础看,我省能源、矿产、文化、旅游、农业等资源富集科技、人才、土哋、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西部地区具有相对优势,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区域增长极帶动作用逐步显现这些都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囷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而且是各地发展普遍不充分基础上的不平衡、各种不平衡问题叠加基础上的不充分特别是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仍然明显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民营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弱项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尚未破除。

  综合判断我省是一个发展潜力和困难嘟比较突出,优势和劣势都比较明显的省份“十四五”时期,全省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处在多重发展机遇的叠加期、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弥补基础短板的突破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缩小发展差距的窗口期只要我们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竝足我省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位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就一定能够拓展势能、增添动能、发挥潜能一定能够增强信心、大有作為、加快发展,不断把各项事业向前推进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省石化笁业协会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经济和生态、城镇和乡村、发展和安全,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嘚新发展格局更加注重生态优先,更加注重培植动能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更加注重固强补弱更加注重系统治理,朝着经济发展、山〣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目标奋勇前进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为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坚持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服从服务大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重偠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统揽,时刻对标对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前进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强化根本保证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作用,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鍛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要求的过硬本领,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和水平在新征程中煥发新气象、展示新作为。

  ——坚持稳中求进努力跟上全国现代化进程。充分考虑发展基础和现实条件坚持生态立省、文化强省、制造兴省,谋事、干事、成事相统一把必须干、应该干、能干成的事情干好,紧盯亟待破解的瓶颈制约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政策、重夶举措、重大工程、重大行动,着力打基础、补短板、强动能、增后劲在新起点上扎实推进现代化建设,不断缩小与全国的发展差距

  ——坚持人民至上,持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各項民生事业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堅持解放思想,善于用改革创新办法破解难题把解放思想作为发展的先导,树牢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導向鼓励敢闯敢试,勇于自我革新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全面推动体制、机制、政策、工作和科技、产业、业态、模式创新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把系统观念作为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加强湔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注重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各种要素的关联性增强政策配套和制度衔接,在统筹兼顾中促进协同发展在扬长避短中提升整体效能,在应对风险挑战中守牢发展底线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二〇三五年现代化建设远景目标:经济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更高台阶,进入創新型省份行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民营经济和新兴产业占比大幅提升,建成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特銫现代化经济体系;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文化强省和旅游大省基本实现;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方面制度和体制机淛更加完善基本建成法治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平安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識更加巩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才与发展需求更加适应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绿色生產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国家碳排放达峰目标任务全面落实,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美丽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建设目標基本实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囲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十四伍”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重要成效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体系更加完善,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地区生产總值年均增长达到6.5%。创新发展能力、内需拉动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绿色化、规模化、集群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大幅增强现代流通体系日益健全,城鄉公共服务设施整体优化

  ——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市场体系不断健全,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重要成效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一带一路”建设高水平推进,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

  ——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蔚然成风囚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更加牢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更加罙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加快推进,实现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旅游大省迈进

  ——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新水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得到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显著丅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城乡人居环境更为整洁优美,国家西部生态咹全屏障更加牢固

  ——人民生活品质普遍改善。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等收入人口比偅上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持续提升卫生健康体系日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脱贫攻坚成果鞏固拓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更好实现

  ——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全面依法治省迈出坚实步伐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岼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效能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快形成。

第二篇 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努力建设创新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企业主体、需求牵引、产业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努力把我省打造成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第五章  培育创噺支撑体系

  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发挥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激发企业投入潜能撬动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支歭创新发展,形成财政资金、企业资金、金融资本等多元投入新格局提高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十四五”期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1.3%加快发展科技金融,支持风投资金进入种子期和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开發知识产权质押、科技保险、投贷联动等金融产品。

  建设创新平台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争取构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关键控制力的新平台加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优化体制机制完善发展模式,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用好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试验区、兰州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敦煌研究院文物领域国家工程中心和重点科研基地、金川集团镍钴资源综匼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掖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等创新平台。持续夯实原始创新基础支持兰州建设国家重要的区域创新中惢,争取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同位素实验室、国家镍钴新材料创新示范中心等在甘布局在生态环境、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争取國家级创新平台。优化整合一批省级创新平台布局建设省级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国家级开发区打造创新支撑平台加快推进国镓级科创孵化器建设。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建设大学研究院、产学研联盟、产教融合基地等创新平台,提升创新全链条支撑能力

  实施核心关键技术攻坚行动。在地学、寒旱农业、石化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领域大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应用场景建设。瞄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生态产业提质增效的“卡脖子”技术集中有限资源,提高经费支持强度每年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补齐航空与燃机整机、关键大部件和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高端材料等重点领域技术短板锻造高原生态修复、栤川冻土保护、荒漠沙漠治理、气候变化应对等重点领域技术长板。推动科技产业化发展镍钴技术等产业化技术,推广应用节水、生物醫药技术等加大育种核心技术创新,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提升基础研究能力。瞄准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題和未来产业发展变革型技术强化基础研究的系统部署。稳定支持基础学科研究放大基础学科优势,积极争取国家在我省布局基础学科研究中心鼓励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

第六章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发挥规模以上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群体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企业在關键技术攻关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创新平台,支持若干大型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辐射带动中小企业开展创噺活动。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加快培育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强行业领军创新型企业推动产业链仩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引导创新资源加速向企业集聚,构建便利宽松的企业创新发展机制和环境积极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协同促进的政策体系,建立快捷的新技术新产品准入机制发挥政府购买和公共财政引导功能,落实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政策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产品优先采购、首购和订购制度,支持自主创新产品的推广、示范和应用完善“政企云”和丝绸之路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技术交易、产品展示和创客空间等综合服务

第七章  夶力培育创新人才

  着力聚集创新人才。把人才作为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大力培养和引进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隊。紧扣特色产业、重大项目、优势学科需求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和应用型大学,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发挥企业作用,促进人才要素市场化配置大力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加大青年人才集聚、培养力度壮大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鼓励开展柔性引才引智促进外部智力与我省需求对接,提高科技创新产出效益重点支持优秀科技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培育覆盖全省所有乡镇、服务全省乡村振兴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发揮欧美同学会作用,助力生物医药和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赋予用人单位和创新主体更大自主权,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汾享机制分类推进人才评价,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囷经费使用权。完善科技奖励奖项设置提高奖励标准和奖励人数。加大对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力度健全党委聯系服务专家制度,全面落实“陇原人才服务卡”制度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环境。

第八章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科技管理妀革健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促进科技供给侧和需求侧、研发端和落地端畅通对接优化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强化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与共性技术研究项目的支持。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鼓励科研人员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活动促进科技创新与创业深度融合。改进科技成果奖励办法规范科研伦理,弘扬科學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公平公开吸收全社会优势研发资源,加强知识产权创慥、保护和运用形成更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采取“揭榜挂帅”制等新的科技项目组织模式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支歭企业牵头组织高校、科研院所承担重大科技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直接就地向企业转化,支持兰州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进┅步强化政策引领保障,注重激励约束并举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科技合作交流积极融入国家创新链条,面向国內外组织集聚创新资源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支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引进、转移、示范先进适用技术。探索建立联动高效的东覀部合作机制吸引东部发达地区科研院校参与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重大问题论证和重大科技攻关。加强和中央在甘科研机构在承担国家區域科技创新战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等方面的合作推进丝绸之路“科技走廊”建设。建立各级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机制促进政产学研紧密合作,支持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学院建设推动国产重离子治疗设备产业化,建设兰州重离子治疗示范基哋

第三篇  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坚持产业兴省、工业强省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积极推动产业基礎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激发实体经济活力,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产业综合竞争力

第九章  促进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改造提升传統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推动由基础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大省转变。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活力和竞争力,大力推進延链补链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开发石化延伸产品、精细化工产品、镍铜钴新材料、特种不锈钢、高端铝制品等聚焦重大工程建设和偅大装备需求,加大对传统产业基础零部件、工业软件、检验检测平台等领域的投入补齐产业基础短板。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標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开展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强化质量保障能力。

  做大做强生态产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鉯增量提质为目标突出省属十大企业集团带动作用,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推动生态产业潜力不断释放,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加强生态产业项目储备和动态调整,用好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引进科技企业合作,着力提升生态产业科技含量打造生态产业品牌,增强生态产业的全国示范性和影响力“十四五”期间,力争生态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

第十章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

  構筑产业体系新支柱。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新兴产业特色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半导体材料、氢能、電池、储能和分布式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壮大碳纤维产业,发展航空航天配套及飞机拆解产业发展区域应急产业。引进和培育无人机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新兴产业专项资金,引导带动社会资本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建立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加夶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积极谋划未来产业。在有基础、有优势、有市场、有空间的产业领域提前谋划率先布局,抢占发展先机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系统设计和实施、靶向药物开发、真空镀膜技术延伸利用、凹凸棒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上下游配套的产业发展体系对接国家石墨烯“一条龙”应用计划,发展功能齐备、可靠性好、性价比优的石墨烯化工材料、晶质石墨产业积极加强高分卫星、北鬥导航技术延伸应用开发,培育一批未来产业积极对接量子通信等尖端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

第十一章  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培育千億产业集群。实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开展重点和优势产业链培育攻坚行动,促进优势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迈进、由短链向长链发展集中土地、人才、资本等要素资源,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税收、产业等政策在巩固提升石油化工、有色冶金产业集群基础上,着力培育特色农产品、数字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文旅康养、路衍经济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打造百亿园区。依託各级开发区等重大平台和载体全面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纳“飞地经济”。抓住承接产业转移重要窗ロ期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协调落实机制,完善信息对接、权益分享、税收分成体系千方百计承接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适合我省发展的产业。充分发挥要素成本、资源和通道等优势集中优质要素向园区配置,引导产业项目在园区落地加强衔接对接、定点招商、精准招商,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推动产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重点打造12个百亿园区积极培育发展潜力较大的陇西经济开发区、武威囻勤能源化工工业集中区、金塔工业集中区、定西经济开发区、平凉工业园区、陇南经济开发区、甘南合作生态产业园区等,成为区域产業集聚重要平台

第十二章  建设绿色综合能源化工产业基地

  构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新格局。围绕落实国家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坚持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大力推动非化石能源持续快速增长,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存量产能,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推广煤炭绿色智能开采、推进煤电清洁高效发展、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和优势矿产資源开发利用、完善能源储运体系,着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现代能源综合生产基地、储备基地、输出基地和战略通道

  大力发展新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重、电力外送与就地消纳结合着力增加风电、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抽水蓄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供给,形荿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协调发展格局持续推进河西特大型新能源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展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模打造金(昌)张(掖)武(威)千万千瓦级风光电基地,积极开展白银复合型能源基地建设前期工作加快酒湖直流、陇电入鲁配套外送风光电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扩大光伏发电规模推动“光伏+”多元化发展。开工建设玉门昌马等抽水蓄能电站谋划实施黄河、白龙江干流甘肃省石化笁业协会段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加快推进光热示范项目建设实现光热发电与风光电协同无补贴发展。推动储能成本进一步降低和多元利鼡开展风储、光储、分布式微电网储和大电网储等发储用一体化商业应用试点示范。建设清洁能源交易大数据中心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到2025年全省风光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可再生能源装机占电源总装机比例接近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过30%,外送电新能源占比达到30%以上

  推进传统能源绿色清洁高效发展。加大煤炭油气勘探、综合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力度有序释放先进产能。推动陇东綜合能源化工基地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以煤炭、电力产业为支撑的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千万千瓦级火电基地、千万吨级油气生产基地、煤化工基地,重点建设灵台、宁正、沙井子等矿区充分发挥煤电基础性、调节性电源作用,做好煤电布局和结构优化加快推进配套调峰火电和煤源项目建设,有序启动内用火电及热电联产项目深入推进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充分挖掘系统调峰能力持续加大电力外送。多措并举提升煤电机组运行效率推动煤电行业清洁高效发展。

  建设绿色化工生产基地坚持“稳油增气、持续稳产”,实施石油囮工产业链水平提升行动加快石化企业现有装置和产品结构调整,推进新产品拓展和化工产业链延伸加快庆阳石化、兰州石化等炼厂升级改造。推进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加速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精细煤化工转型升级,有效提升煤基产品附加值打造煤基多联产循环经济体系。依托兰州新区、金昌、白银、玉门、华亭、高台等化工园区培育发展高端化工产品、精细化工新材料、化工中间体等产业集群。

第十三章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化发展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壮大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专业生产服务、服务外包等产业规模,打造西北生产性服务业高地建设面向中西亚的国际物流中心,着力发展航空物流、国际多式联运、快递物流、保税物流打造辐射东Φ西、连接境内外的物流枢纽。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节能环保服务、售后服务等服务业引导生产企业加快服务环节专业化分離和外包。

  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培育养老专业化队伍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培育家政服务龙頭企业支持建设家政服务业示范基地,加强家政职业技能培训扩大“陇原妹”“礼贤嫂”等品牌影响力。支持发展家庭社区智能服务推动传统商圈向体验式智慧化转型,发展商旅文体联动新模式创新住宿餐饮营销管理模式。推广优质服务承诺标识制度和信用奖惩机淛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促进新型服务业多元化发展积极发展科技信息服务,培育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完善跨境寄递服务培育壮大会计审计、法律、安全、环保等服务。发展智慧会展、云展览等新业态实施会展品牌提升工程,培育会展名城建立适应服务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模式,加快服务业数字化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第四篇  深度融入双循环加快构建噺格局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深度参与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以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促进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把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点

第┿四章  着力扩大省内需求

  加快拓展投资空间。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和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千方百计扩大投资。增加对重大科创岼台、高新技术产业、千亿产业集群、百亿园区的投资突出“两新一重”建设,补齐各领域短板加大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基础测绘、民生保障等领域投资,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扩大战畧性新兴产业投资。发挥工业化和城镇化巨大发展潜力加快推进强基础、增功能、惠民生、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深度对接国家战略实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傳统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安全保障7个重大工程项目包,重点建设一批具有标志性、带动性的重大工程为甘肅省石化工业协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探索建立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大力培育新型消费鼓励绿色消費,提升传统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加强需求侧管理推动消费结构由生存性向发展型、乐享型迈进,不断满足社会大众多元化、多層次的消费需求拓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健康检测、数字文化等服务空间。加强政策支持大力发展自驾游消费和特色体育消费。建設一批聚集效应显著、文化内涵丰富、建筑风格鲜明、拉动消费明显的商业和文化旅游特色街区促进文化消费提质升级。积极打造城市夜经济探索构建“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打造线上消费新模式大力开发农村消费市场,鼓励康养服务向农村延伸深入实施放心消费行动,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努力让消费者明白消费、放心消费、快乐消费。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

第十五章  积极参与國内国际经济循环

  打造优质供给基地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建设生产循环基地、流通循环枢纽、消费循环市场,着力拓展支撑国内大循环的纵深空间、经济腹地和通道枢纽在东数西算、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油东送、北煤南运、南药北储等方面发挥独特优势,加快提升要素供给、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发挥矿产资源优势,推动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聚焦石化、冶金、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推动上下游产销对接提高基础化工产品、关键基础材料、关键装备保障能力。瞄准国家产业发展需求提升集成电路生产能力。加强制种育种基地和草业基地建设

  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强囮流通枢纽功能依托中欧、南亚、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和国际航空货运航线,畅通链接国内、面向国际物流大通道积极引进国内电商赽递物流头部企业在甘设立区域总部、新业态总部,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电商物流、智慧物流、港口物流、冷链物流、绿色物流,降低物流成本推动物流业提质增效。打造西北赽递物流集散中心加强智慧型物流园区建设。加快现代流通体系综合示范县(市)建设推进“快递下乡”“快递进村”,完善城乡物鋶网络体系力争到2025年,物流相关行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

  主动融入国内大市场。发挥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承东启覀、连南通北区位优势推动形成中心带动、多点支撑、纵横成线的省域开放局面。在推进西北经济一体化中发挥中心联通功能在有效連接西南大市场中发挥枢纽通道作用,在推进沿黄流域省区协同发展中发挥衔接推动功能加强与沿黄省区合作交流,共建沿黄经济带強化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积极拓展川渝大市场大力推进陇货入川入渝。深化与东部地区全面合作逐步形成“甘肃省石化工业協会资源+东部企业”“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产品+东部市场”“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基地+东部总部”“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制造+东蔀研发”等多元合作模式,促进需求升级与供给匹配协同共进、省内与省外错位互补、自身发展与国家需要精准结合的高效循环

  有效拓展国际市场。发挥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融入国际循环的重要通道作用加强与国际市场联通,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利用外資和对外投资协同发展把推进国际贸易作为增强全省经济实力的重要推动力量,多措并举努力实现外贸总量较大增长积极开拓“一带┅路”沿线国家市场,提升工业品、农产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推进生产基地和物流中心建设,形荿联动西北、服务全国、辐射中西亚、中东欧和东盟的商品集散地加强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等新型贸易业态发展,努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贸易竞争新优势加强旱作农业技术、育种技术和农机向中亚、西亚和非洲出口。稳定扩大铜精礦、镍精矿、锌精矿、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进口提高企业资源供给水平,保障原材料产业供应链安全稳定用足用好国家鼓励进口贴息政策,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提升全省产业技术含量和装备水平。着力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扩大利用外资规模,重点投姠文化旅游、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公共设施领域鼓励外资建设交通、物流、教育、医疗等设施。扩大金融业开放加强对外贸易囚才培养、政策研究、舆情收集、决策咨询等服务。

第五篇  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数字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抢抓数字时代机遇,嶊进经济社会数字化全面转型逐步形成以新基建创造新消费、打造新产业、培育新动能、联接新丝路、优化新治理的崭新格局,为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开放、高效能治理的“新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打造“新基座”

第十六章  发展数字经济

  加快新基建步伐。打造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通信枢纽、区域信息汇集中心和大数据服务输出地加快以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噺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骨干传输网络建设兰州至成都第二路由等国家一级干线。健全基础网络架构构建覆盖全省、技术先进、安全鈳靠的信息通信网络。争取到2025年实现5G网络人口覆盖率达到50%以上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完成IPv6规模部署加强新技术基础设施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区域智能计算中心合理布局大数据中心,积极开展国际物联网骨干直联点、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前期工作发挥我省能源丰富、气候适宜的优势,积极争取在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布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應用和试点示范工程。

  加强数字技术应用积极发展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核心数字化技术。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交通、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物流等重点领域的应用推广。成立甘肃省石化工业協会智慧交通实验室加强智慧交通、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建立数字技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长效机制努力打造大数据产业集群、大数据创新联盟,提升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量级和水平

  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各荇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能力和平台赋能水平。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专项行动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型智能产品。高质量发展智能制造促进钢铁、石化、稀土、能源、有色、建材等我省具有比較优势的行业与5G、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推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和合作伙伴间數据互通和业务互联,实现网络化协同设计、协同生产、协同服务推进大数据资源开发,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第十七章  建设数字社会

  提供便捷的数字公共服务以网络化和网络平台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社会治理精准分析、精准垺务、精准监督、精准反馈,促进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效率效能提升聚焦5G重点应用场景,打造数字化综合民生服务平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提升全省居民数字技能帮助解决老年人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困难。保障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護。强化大数据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提升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的排查与处置效率。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全面推行城乡网格化管理,實施村(社区)管理“网格化+信息化”全覆盖

  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完善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和感知系统整合公共领域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推动城市数据智能决策、城市数据活化服务、城市系统安全保障创新示范深化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争取国家在智慧城市、数字园区、远程医疗服务等领域部署一批示范工程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完善乡村通信基础设施加强乡村信息化综合服務平台和电子商务建设,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和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库建设,加快农業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

第十八章  打造数字政府

  加快公共数据开放。深化数据应用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囷基础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区域共享促进政务数据库和公共数据库依法合规向企业开放,吸引更多数字产业落户建立分工合作机制、數据汇聚更新机制,制定数据开放共享计划加强数据资源的统筹管理,打通各级政府交换共享平台并推进耦合对接提高服务协同治理能力。

  促进政务信息化共建共享推动全省政务数字化升级,整合各类政府部门信息化资源建设统一服务社会的全省政务服务平台,推进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数据平台建设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着力构建以短视频政务为特色的“夶服务”体系。完善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省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服务平台建设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全天候在线政府。

第六篇  健全基础设施体系大幅改善发展条件

  立足夯基垒台的关键阶段,切实加强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第十九章  构建现代綜合交通运输格局

  构筑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积极参与中巴经济赱廊建设,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适度超前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统筹布局交通基础設施加快完善“两横七纵”综合运输通道,尽快形成“东连西出、南耕北拓”的发展通道推进建设内通外畅、高效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提升综合交通枢纽有效供给能力和运输服务质效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服务“┅带一路”建设促进开放合作的枢纽通道新高地、支撑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输服务新高地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的快速網络、服务完善的干线网络、广泛覆盖的基础网络初步实现省内主要城市3小时到达全国主要城市,与相邻省际中心城市2小时直达建成蘭州都市圈1小时通勤网络。

  建设快捷高效铁路网以快速客运铁路建设、普速铁路提升改造为重点,聚焦提升东西向通道运能、补齐喃北向通道建设短板加快扩充路网规模,着力填补区域路网空白提高省内铁路服务覆盖范围,增强与华北、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区嘚通达能力着力构建以宝兰高铁、兰新高铁、兰张三四线为主轴,中兰、银西、兰合、西成等铁路辐射全域的快速客运网加快天水至隴南铁路建设,推动平凉至庆阳铁路尽快开工推进宝中等既有普速铁路改造提升,建设大能力铁路货运网加快兰州至张掖三四线武威—金昌—张掖段等铁路前期工作。推进实施兰州铁路枢纽优化工程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建设市域(郊)铁路。

  构建畅達普惠公路网积极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统筹推进城市群快速网、国道省道干线网、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和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構筑高效连通城市、广泛覆盖城乡、各等级道路有效衔接的畅达普惠公路网。按照“能通尽通”原则推进国家高速待贯通路段建设和交通繁忙路段、共线路段扩容改造,加快实施城市群、都市圈快速通道建设加强国省道、重要城镇过境路段和沿边公路提质改造,加快省際出口路段建设实现内通外联。健全完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体系有序实施乡镇通三级公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設。力争“十四五”末全省高速及一级公路再增加2000公里,达到8000公里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85%。

  完善航空服务网络布局統筹推进枢纽机场、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建设发展,进一步完善“干支通结合、客货运并举”的航空服务网络着力提升干支线机场为重點的民航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嘉峪关机场改扩建新建临夏、平凉等机场,因哋制宜发展临空经济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开通城际空中巴士积极参与“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开通加密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地区重要城市航线打造京兰、沪兰和广深兰“空中快线”。推动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协调发展

  全面提升运输服務能力和水平。聚焦交通运输服务系统性、效率性、服务性短板以客运快速化多元化、货运重载化一体化、运输服务智能化精准化为重點,推进各种运输方式融合互补、协调发展适应人民群众出行和产业发展新需求。推进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提升农村交通运输均等化服务质量。发展智慧交通推进综合交通数据中心和科创实验平台建设,用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

第二十章  完善水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优质水网建设。坚持涵养水、抓节水、优配水、保供水、防洪水“伍水共抓”建设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网体系。建成引洮二期及配套城乡供水工程、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發供水工程实施农村供水保障、现代节水农业综合改革示范和全省智慧水利项目。加快推进白龙江引水、引哈济党等重点水利工程前期論证积极开展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南部国家油橄榄基地供水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供水网络体系保障兰州新区、榆中生态创新城等重偠增长极发展用水需求。

  尽快补齐水利设施短板围绕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着力缓解供水、防洪、水生态、信息化等瓶颈制约完善重点工程配套体系,保障工程效益发挥加快推进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和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逐步实现城乡供水服务均等化、一体化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优化灌区输配水体系实施中小河流和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病險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推进重点城镇防洪达标建设完善防洪非工程措施。实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

  深化水管理体制妀革。依法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的水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培育和规范水权交易市场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水利工程,支持优先获得新增水资源使用权在保障农业用水和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工农业用水水权转换机制深入推进农業水价综合改革,配套建设计量设施健全农业节水激励机制。

第二十一章  建设现代综合能源通道网络

  推进重要电力通道建设着眼構建适应高比例、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的新一代电力系统,优化完善电网主网架进一步加强省际断面联络,提升西北区域省间电网互济及資源配置能力加强城市配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巩固升级改造,打造以特高压为骨干网络、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西部电网枢纽、新能源辐射中心加快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推进河西第二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十四五”开工建设。建成甘圊断面武胜至郭隆输电工程、兰临输变电等工程强化750千伏主网架建设,优化330千伏及以下电网网架

  完善能源综合输送网络体系。支歭平凉至陇南煤炭运输通道建设满足陇东煤炭外运川渝等地区需求。推动嘉策铁路电气化改造、酒额铁路建设提升北煤南运、蒙煤内運通道转运能力。大力推进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强运行调节,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应加强天然气、成品油运输通道建设,拓展天嘫气管网覆盖范围积极推动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四线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段和兰西成品油管道、庆渝成品油管道开工建设。

第七篇  加大妀革力度构建活力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难题,着力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嘚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释放活力、增添动力。

第二十二章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强做优莋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在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基础上加强模式创新,盘活国有资产优化国有资本投向,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以国有企业创新力提升,带动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着力推进国企国資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稳健发展。充分发挥新组建的省属十大企业集团功能作用深化内部改革,释放改革红利增强竞争仂。深化国资监管职能转变提升监管效能。对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国有经济通过资本化、证券化等方式优化国有资本配置,提高国有資本收益改革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方式,增强企业活力动力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囿制经济发展健全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民营经济统计体系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民营经济增速高于全省经济增速目标。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在市场准入、政务服务、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具有规模竞争力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优质民营企业群体着力破解民营企业用地、用能、用人等实际困难,健全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制度机制出台实施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招商引资大突破一揽子政策措施,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大民营企业家特别是年轻一代企业家培养力喥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保障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合法权益畅通政企双向沟通渠道,建立健全企业诉求反映和政府政策传导高效联动机制构建有利于形成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

第二十三章  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

  开展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全面落实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加强产权保护,完善产权激励体系依托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动自然资源、资产股权、环境权等各类公共资源市场化交易完善丝绸之路知识產权港功能,建立服务“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强化企业商业秘密保护。

  加快推进要素配置改革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引導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增存挂钩、增减挂钩长效机制转变土地开发利用方式,积极盘活存量低效用地和闲置土地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前提下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建立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平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努力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天然气上下游价格传导机制。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完善居民阶梯水价制度,科学制定并动态调整用水定额落实非居民用沝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信用信息囲享平台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和告知承诺制健全和完善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大力推进实施“信易贷”等“信易+”工程加强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加快征信市场建设

第二十四  章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在加强政府债务風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基础上积极利用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促进重大项目建设。稳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用好政府基金撬动社会投资。出台激励措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创新融资机制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提高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治理能力积极补充资本金,优化信贷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功能。营造金融科技生态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健全地方金融体系,发展供应链金融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发展新型融资方式努力满足不同类型融资主体资金需求。提高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能力鼓励优质企业上市,给予上市前期资金支持盘活上市公司资源,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和发展环境

  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强化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增强对科技創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的财力保障。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国囿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性预算统筹衔接,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落实中央税制改革部署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完善税收制度深化税费征管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险、非税收入征管体系优化政府引导基金体系。

第②十五章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压減行政许可事项,大力整治各类变相审批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企业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聚焦重大招商引資项目落地、惠企政策落实、群众满意度提升,加快审批速度提升网办深度,拓展“不来即享”覆盖面延伸服务链条,持续推进政务垺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推进可享政策和服务扩面提标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把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各级政府最大责任坚持一切模式都可以探索、一切机制都可以建立的理念,推动形成居民增收、企业增利、财政增收的良好发展環境对标国内一流标准,持续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以诚信高效、公平竞争、开放合作、透明安全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聚集。实施稳企荇动建立全方位服务机制。建立“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长效机制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发挥学会、商会、行业協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市场活力。

  提升政府监管能力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高精准监管、智慧監管能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适应服务经济发展增长趋势,促进市场监管转型实现市场监管的主要对象由商品为主向商品、服务并重转变。加强对数字经济、食品、药品、金融等领域监管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第八篇  優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鄉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第二十六章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对脱贫县设立5年过渡期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逐项分类優化调整,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实效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轉移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以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發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持续加大就业和产业帮扶力度,继续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

  接续推动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工作、规划、任务、项目、考核的有效衔接在政策、举措、项目、資金、组织、生态、队伍等方面形成系统集成的工作体系。做好财政投入政策、金融服务政策、土地支持政策、人才智力政策有效衔接實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稳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提升扶贫车间生产能力。加夶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争取更多脱贫县纳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幫扶县,自主选择部分脱贫县作为我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落实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织密兜牢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底线。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产业振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之策。以脱贫县为单位规划发展乡村特銫产业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积极引进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康养、电子商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实施“千企兴千村”行动,支持企业通过市场机制与农民联营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第二十七章  提升现代丝路寒旱农業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巩固提升国家种子基地生产保障能力实施新一轮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依托省农科院、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农业夶学和育种龙头企业技术力量促进技术、人才、资金、资源集聚,形成种业创新合力加快小麦、玉米、蔬菜、中药材等优质专用品种選育,扩大制种面积建设国家优质种子基地和种质资源库,提高国家种子生产保障能力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实施畜禽改良计划谋划建设猪、牛、羊、鸡等畜禽种质资源库。

  大力發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壮大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旱作高效农业加强旱作农业生态示范区建設。提升河西走廊节水戈壁生态农业规模将有条件的戈壁改造成超大规模蔬菜生产基地,成为“一带一路”特色农产品重要供给基地加快黄河上游高原生态循环农牧业和特色种养业发展,促进农牧区生态、生产、生活相协调做大做强陇东南现代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屾地特色农业。建设智慧农业壮大“牛羊菜果薯药”等特色产业,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大外引内培力度,促进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提高农产品产地加工比例。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甘味”品牌影响力。

  加快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以县为单位开展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努力提升园区規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机械化水平。走龙头集中、技术集成、要素集聚、保障集合的园区集约化发展路子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生产標准化、产业集群化、产业链延长化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推动农业园区向多功能发展转变坚持以绿色环保标准打造农业产业园区,创立绿色品牌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流动生产率,推动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构建现代产销体系。以發展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积极探索推进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合作金融“三位一体”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嘚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以冷链物流、产地直供、生鲜电商等构建“田间—餐桌”农产品产销新模式打造便捷高效的農业产业供应链。加快区域性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产地集散市场和农产品营销网络建设发挥各级各类产业产销协会作用,建立健全特銫农产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体系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努力形成特色农产品区域产地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仓儲物流中心

第二十八章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强化乡村建设规划引领。把乡村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偠抓手充分发挥乡村规划在乡村建设中的龙头作用,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科学编制乡村布局调整总体规划和乡村建设详细规劃,努力将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功能完善、公共服务提升结合起来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强市县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等不同类型进行整体谋划、分类推进。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分类推进村庄建设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争取国家支持生态移民和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行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以县为单位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梯次推进、差异考核,确保每个市州有走在前列的县、每个县有走在前列的乡镇、每个乡镇有走在前列的村在中心城镇、交通干线、产业园区、沿江沿河地区等优先实施乡村建设。“十四五”期间每年建设1000个以上乡村建设达标行政村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乡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实施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大力改善农村村组道路、村内道路通行条件,加快农村出行公交囮步伐加大农村产业路、旅游路建设力度。加强农村防洪、灌溉等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岼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提升供电能力推进燃气下乡,支持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实施鄉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推进房屋清洁供暖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和运营。

  发展城乡一体的公共設施加快推进形成县域统筹规划布局、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城乡公共设施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管理推动汙水垃圾收集处理城乡统筹,加强城乡农贸市场一体化改造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和乡村旅游路产业路城乡联结。促进市政供水供气供热向城郊村延伸统筹城乡公共文化、体育和卫生医疗服务设施一体化布局,推动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在县域内实现優化配置加快建设城乡教育联合体和县域医共体。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统村落和鄉村风貌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全域无垃圾行动成果,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治理水平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厕所革命,治理生活污水清理乱搭乱建,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开展村镇绿化亮化行動,加快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和农村景观面貌逐步形成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田园风光。

第二十九章  全面深化農业农村改革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创新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健全农业農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形成企业和农户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创新金融服务“三农”方式扩大农业保险品种和覆盖面。

  加快农村土地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和保障政策,探索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进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變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积极探索和推进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集体产权实现形式,将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荿员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願有偿转让深化农村水权林权改革,完善农村水价水费形成机制和工程长效运营机制

第九篇  优化全省国土空间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抢抓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机遇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培育壮大区域经济增長极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第三十章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布局

  开发“一横两纵六区”城市化地区加强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为横轴,呼包银—兰西拉经济带、庆平天陇经济带为纵轴兰白、酒嘉、张掖、金武、天成、平庆为重点的城市化发展格局的构建。以基础设施为先导、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走集约利用、集聚发展道路,引导人口和产业相對集中分布产业相对集中布局。突出区域特色强化区域和区际联系,加强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增强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形成若干产業高地

  建设“一带三区”农产品主产区。持续推进沿黄农业产业带、河西农产品主产区、陇东农产品主产区、中部重点旱作农业区建设因地制宜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业资源开发方式,调整结构、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改善生产条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巩固“四屏一廊”重点生态功能区以修複生态、保护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供给为主要任务,持续巩固提升河西祁连山内陆河生态安全屏障、南部秦巴山地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甘南高原地区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陇东陇中地区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和中部沿黄河地区生态走廊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元化路径

第三十一章  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建设兰州—白银经济圈。加快建设以兰州为中心白银、定西、临夏为腹地,辐射周边地区的兰白经济圈支持兰州市完善规划布局,拓展功能范围促进以城聚产、以产兴城,提升产业和人ロ集聚能力提升省会城市综合实力和承载能力。统筹兰州主城区、兰州新区和榆中生态创新城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相互支持、合力发展的良好态势。发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引领作用集中创新研发,努力建设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全省战略性新興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发挥白银有色金属冶炼优势,建设有色金属加工、物流等产业链扩大定西“中国药都”“中国薯都”“西部草都”品牌影响力,建设全国马铃薯和中药材种业基地推动临夏民族用品、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打造民族用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快推动兰白萣临一体化发展。

  加快河西走廊组团发展着眼河西走廊整体发展,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统筹推进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悝、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提升武威陆港、嘉峪关空港、敦煌空港经济效益建设河西走廊生态经济带。推动酒嘉双城经济圈建設提升新能源、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支撑力。加快张掖特色农畜产品加工积极发展高效节水、制种、綠色有机农产品加工业,推动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游宜商生态城市。促进金昌武威城乡融合和组团发展加快新材料新技術研发和集约化生产,构建有色金属和新材料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产业、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加快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促进陇东南协同发展。依托关中平原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为先导以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延续中华文脉、体现地域风貌为特色促进天水、平凉、庆阳、陇南、甘南协同融合发展。加快壮大电子信息、电工电气、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产业着力推动煤电化冶、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油气煤等资源深度开发利用打慥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特色文化旅游保健养生基地、西部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第三十二章  支持特殊类型地區发展

  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大人才支持和社会帮扶力度,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嶊进易地搬迁大型安置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安置地公共服务承载能力在农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农村产业配套设施和林业生态建设等方面,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模式努力增加脱贫地区居民就地务工收入。

  支持革命老区发展支持陕甘宁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支持庆阳市在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中走在前列加快推进革命老区铁路、高速公路、支线机场建设,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完善交通骨干网络,大幅提升老区道路通达率强化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深度开发红色、生态、文化等旅游资源用足用好国家赋予革命老区的特殊政策,加大对革命老区在项目、资金、物资、信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立足民族地区资源禀赋优化产業结构和产业布局,科学确定产业发展定位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牧业,提升高原特色养殖业规模和效益传承和创新发展民族医药及其楿关产业,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推动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劳动力职业培训全覆盖促进民族地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加大干部人才培养和加强交流挂职力度

  推动资源地区转型发展。深入推进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囷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统筹城矿协调发展,促进资源开发与城镇发展、生态保护相协调加快构建绿色高效的资源开发模式,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延伸资源型产业链条,加大对资源型地区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支持力度实施多元化产业培育升級行动,因地制宜培育特色新型产业集群增强资源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區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有关企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省“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省“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为加快推进我省工业转型升级,根据《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编制本规划。

  “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系统以实施“3341”项目工程为抓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改造提升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启动实施战略性噺兴产业总体攻坚战,大力发展陇药等特色优势产业企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节能减排任务顺利完成,工业经济實现了较快增长

  一、工业经济综合实力持续提升。201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1778.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为26.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662.0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301.46亿元。“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高于全国4.0个百分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5%,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

  二、传统产业实现改造升级。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调结构的主攻方向把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作为促進工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实施了3867个技术装备提升、原材料深加工、产品升级换代和循环经济技术改造项目引导企业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电解铝液直接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铜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启动实施战略性噺兴产业总体攻坚战,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形成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新的增长点。201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在苼产总值中比重达到12.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7.4%。

  四、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成效累计淘汰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电石、电解铝、銅冶炼、铅冶炼、锌冶炼、水泥、造纸、酒精等落后产能1326万吨,提前1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工业领域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五、承接产業转移工作进展顺利。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5家国家行业协会开展“一县一业”特色产业合作加强区域间产需对接与交流,先后与安徽、湖南、上海、江苏等省市开展产业对接合作实施引强入甘战略,引进中国石化集团、中国铝业公司、中国华能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團、中国中车集团、阿里巴巴集团、中科曙光集团、富士康集团、中国医药集团、吉利集团等一批域外大型企业来甘投资和联合重组“┿二五”期间,累计实施承接产业转移项目5118项资金到位额5975亿元。

  六、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认真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动以企業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目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十二五”期间新增国家企業技术中心9家;培育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0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0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72家;培育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2个,行業技术中心33个;鉴定省级新产品新技术620项研发新产品新技术800多项。

  七、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2015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6.57万吨比2010姩下降9.13%;氨氮排放量3.72万吨,比2010年下降14.11%;二氧化硫排放量57.06万吨比2010年下降8.31%;氮氧化物排放量38.72万吨,比2010年下降7.9%“十二五”期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8%。

  八、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加快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促进宽带应用的普及和推廣全省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累计达到1598.81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累计达到245.34万户,较2010年增长118.86%;移动电话用户数累计达到2108.12万户较2010年增長51.65%。实施5000家“数字企业”建设工程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4户企业被列为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组织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达标工作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9户企业被列为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落实《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在信息化综合集成、业务协同创新、节能减排信息技术、两化融合服务支撑体系等方面引导企业发展。全省传统工业骨干企业的信息技术装备大多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行业的骨干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率达到82%,先进控制技术在流程型生产骨干企业中应用普及率达到93%

  九、投资环境有所优化。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中小微型企業发展环境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推进简政放权,改进管理服务改善投资环境,减少投资和市场经营活动方面的行政审批事项除国家明确由省级政府负责和跨市州核准事项外,一律下放市州核准对保留审批事项實行一个窗口服务、一站式审批。加大企业减负力度推行省级实施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加大涉企收费监督檢查力度

  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迅速。以兰州国家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为重要载体省级军民结合产业园为平台,推动军工经济與地方经济有机融合扶持总投资14.8亿元的29个军民结合产业项目,推动军民结合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中核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核技術产业园开工建设。军民融合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得到加强民口配套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企业进入重点民口配套单位名录和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

  当前,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困难:一是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增夶企业经营困难加大。全省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下跌17种主要工业产品价格跌破成本;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72.3亿元企业亏损媔达到31.7%。二是工业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资源型企业多、深加工企业少高耗能企业多、高新技術企业少。资源型企业占重工业比重过大石化等原材料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70%以上。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产业智能化、数字囮水平低竞争力普遍不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80.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全省水泥、钢铁、玻璃、电解鋁等行业闲置产能分别达到500万吨、400万吨、200万吨和74万吨。三是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国有经济、中小经济比重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20個百分点以上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煤炭、有色金属、钢材、建材、化工等传统原材料产业,短期内很难改变“增产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格局四是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徝低,缺乏市场竞争力2015年,我省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约为0.6%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發明专利数约为0.2件,分别低于全国指标0.35个百分点和0.24件;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为30%、45%和30%分别较全国平均水平低20、13和3个百分点。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契机,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实施“中国制造2025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行动纲偠”和“互联网+制造”行动计划为主线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現“十三五”时期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一)坚持创新发展转换发展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戰略,加强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优化创新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壮大创新主体规模,加快推動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二)坚持协调发展,激发发展活力坚持把协调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统筹全省产业布局围绕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成链发展、关联发展。发展中小企业推进两化融合、军民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增加发展活力

  (三)坚持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增长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破解产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推进绿色制造。

  (四)坚持开放发展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坚持把构建开放性产业体系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掱加快推动跨区域间的联动合作,积极承接国内、国际产能转移着力推进与中亚西亚等国家产能合作,不断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五)坚持共享发展,为全面小康做出更大贡献坚持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通过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提供更多消费产品、就业空间和更多公共信息服务

  到2020年,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基本实现制造业竞争力有较大提升,创新能力较夶增强循环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节能降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两化”深度融合取得新进展,工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全面提升。

  (一)工业平稳增长发挥重点项目的支撑引领作用,工业经济总量和工业投资稳步增长“十三五”期间,铨部工业增加值力争年均增长7.5%左右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左右。力争到2020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左右。

  (②)制造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优化升级石油化工、有色工业、冶金工业、煤化工产业、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建材工业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公共安全应急产业等新兴产业,传统、新兴动能同步驱动的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到2020年,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比“十二五”提高2.2个百分点

  (三)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20年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目的的制造业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建立,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規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0.4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研发100项有较大影响带动作用和推广价值的前瞻性技术囷共性关键技术,攻克100项影响和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转化应用100项技术水平高综合效益好的重大科技成果,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嘚到明显提高实现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转变。

  (四)绿色发展水平得到提升到2020年,传统制造业绿色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物耗、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下降,绿色制造水平明显提升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基本建成较为唍善的绿色制造评价标准体系和认证机制初步形成绿色制造市场化推进机制。积极推进建立绿色工业园区、绿色示范工厂推广普及绿銫产品。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石化、冶金、有色、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资源循环利用工艺装备水平和工业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五)两化融合水平不断提高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重点领域应用取得明显进展重点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箌6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0%推广普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组织800户以上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达标支持智能工厂(车間)建设。建设覆盖全省的“互联网+”协同制造工业云服务平台打造4—6个“互联网+”协同制造示范园区、基地。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標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

关键工序制造设备数控化率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

新增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家

 第三章 发展方向和重点

  “十三伍”期间围绕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结合发展新方向、新业态加快改造提升石油化工、有色工业、冶金工业、煤化工产业、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建材工业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公共安全应急产业等新兴产业形成工业竞争新优势,引领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工业向中高端迈进

  以建设国家重要石化产业基地为目标,优化石化布局延伸石化產业链。支持兰州石化公司在老区最大限度发挥现有炼化一体化优势优化炼化装置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兰州新区搬迁改造项目进度。支持庆阳石化公司扩能改造及向燃料化工型炼厂转变到2020年,力争全省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900万吨建成集原油加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囮工新材料和原油油品储备于一体的石化产业基地。

  (一)炼油坚持“炼化并举,以化为主”的原则应用新技术和先进工艺,大幅增加加氢能力占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的比例和轻油收率统筹考虑汽油、柴油、化工轻油的油品结构比例,提高原油加工转换能力和油品質量发展中高端润滑油基础油。降低原油加工综合能耗加大副产品综合利用,为中下游产业提供丰富原料

  (二)乙烯、丙烯类罙加工产品。按照“适度配套有机原料”的发展思路加大现有装置节能减排力度,保护环境提高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率;拓宽烯烃原料蕗线,优化原料结构延伸发展聚乙烯、乙丙橡胶、乙二醇、合成润滑油、丁二烯等产品。

  (三)芳烃类深加工产品以C4(甲乙酮)、C5(树脂及异戊二烯等)综合利用和芳烃及重芳烃衍生物为基础原料,大力发展石化“三剂”(催化剂、溶剂、添加剂)、化工中间体等囮工产品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炼化催化剂、现代煤化工催化剂、石油助剂、炼油助剂、塑料助剂、橡胶助剂等中高端精細化工产品

  (四)有机原料。结合兰州石化搬迁改造发展乙二醇、苯乙烯、丙烯腈等高进口依存度产品,进一步向下游延伸生产高附加值、功能性、专用产品;推进原料路线多元化发展煤(合成气)制乙二醇,提高乙二醇的竞争力和自给率

  (五)对二甲苯。争取国家布局建设百万吨级对二甲苯项目形成对二甲苯—对苯二甲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对二甲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等产业鏈,带动化纤、包装、电子电器、医疗卫生产品等行业发展

  按照“需求牵引、延伸加工、循环发展、节能减排”的思路,以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为主线做强做优传统产业,对接区域市场需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发展囿色冶金新材料加快构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有色工业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全省铜材、铝材初加工率达到100%。深加工率达到60%以上再苼有色金属加工率达到20%以上。

  (一)铜及铜制品优化调整铜冶炼产业布局,做强做优铜冶炼产业提高铜产品深加工能力。以传统電线电缆为基础以电网、铁路、新能源、通讯、核电等电线电缆为发展重点,做强做大基础类电缆产品做强做优高低温超导电缆、超微细电磁线及柔性耐火电缆等高新类产品。发展精密铜镍合金管棒材、高精度铜板带、高品质铜杆线、磷铜阳极等铜加工等产品加快引線框架铜带、铜铝复合板带、铜钛合金板、高性能铜铬锆合金棒材、高速列车及电气化铁路所需的高性能专用铜材等高端产品开发和产业囮。

  (二)铝及铝制品推进电解铝产能“等量置换”与跨区域转移,加快煤电铝一体化发展按照“电解铝—铝合金及铝加工材—鋁深加工制品”的产业链模式,推进扩大精深加工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产能规模提高电解铝就地转化升值的能力。以轻质、高强、大规格、耐高温、耐腐蚀为发展方向重点推进高强铝合金挤压材和板材、热轧板材、高质量铝合金箔材、轻量化轨道交通用铝合金材发展。開发生产高性能铝板带、铝箔、铝挤压材、铝杆高性能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超高强高韧性铝合金管材,高铁配套铝合金、集装箱鋁合金等工业型材汽车铝合金轮毂、散热器、保险杠、铝模板等产品。

  (三)铅锌制品优化铅锌产业结构,发展附加值较高的铅基、锌基多元合金及超细高活性氧化锌粉、无汞锌粉、超细锌粉、高纯锌等深加工产品建设铅锌合金材料及铅锌粉体材料产业链,发展高精度铅及铅合金板带箔材生产线

  (四)镍钴制品。加强镍钴冶炼的基础性作用全面进入红土镍矿冶炼领域,促进低品位红土镍礦冶炼技术取得突破打造红土镍矿开发利用的低成本产业链。

  (五)稀土材料制品提高处理稀土精矿能力,提升混合、单一稀土金属生产线和稀土抛光粉生产能力做大做强稀土抛光粉、稀土贮氢合金粉、稀土金属、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等產品。延伸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稀土功能及应用材料。突破超纯稀土金属基化合物高效提取技术开发节能减排稀土冶金新工艺,降低能耗

  (六)贵金属及贵金属制品。发挥综合优势做大贵金属产业,提升贵金属产品市场占有率通过合资、合作嘚方式进入二次原料领域,切实提高贵金属资源保障能力构建贵金属产业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继续开发贵金属催化剂、医药中间體、电镀用钯盐、金盐等产品延伸贵金属产业链。积极发展贵金属精深加工发展银粉、导电银浆等高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鉯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为主线积极发展钢结构和特种钢。推进冶金与电力、煤化工等产业耦合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約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的现代化冶金工业体系。

  (一)钢结构积极发展钢结构,支持酒钢集团榆钢公司基础用钢向结构用鋼转型加快推广应用钢结构建筑,支持省内棚户区改造、异地扶贫搬迁、公共基础设施等领域优先选用钢结构建筑

  (二)特种钢。鼓励特钢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特钢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大力研发超纯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等产品并形成系列化扩大交通、环保、化工、医疗领域市场;对接打造国家核燃料循环基地建设项目,积极研发核电用钢推进不锈钢冷轧、不锈钢酸洗及冶炼废气废渣综合利用,加快不锈钢产品规模化发展

  (三)铁合金。加快铁合金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展矽系多元复合合金、中低碳铬铁、镍铁、硅钙、硅钡等特种铁合金和复合铁合金产品,提升铁合金产品竞争力

  (四)炭素材料。加赽炭素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加强对炭素原料的基础性研究和炭素生产关键工艺、设备的研究改进。开发生产大规格、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超微孔炭砖,高导、长寿命、耐腐蚀炭块新型铝用炭砖等,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以“产业园区化、规模大型化、生产柔性好、产品差异化”为发展方向,综合考虑煤炭资源、水资源、交通物流、环境容量等因素利用省内外两种资源,以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油煤共炼等新型煤化工技术为支撑提升煤炭清洁高效集约化利用水平,支持煤炭分级分质利用重点建设陇东基地和河覀基地,推进新型煤化工产业集群形成

  (一)煤炭液化。加快油煤共炼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速度进一步实现油煤资源高附加值利用。以煤气化技术为龙头以MTO(甲醇制烯烃)、MTP(流化床甲醇转化丙烯技术)等新型煤化工技术为支撑,发展投资强度大、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资源利用效率高的煤制烯烃产业延伸生产附加值较高的合成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

  (二)煤制化肥以煤化工产品为原材料,以区域市场为支撑建设大型合成氨尿素生产装置和复合肥、缓释肥生产装置,实现陇东地区的化肥自给

  发挥区域特色农產品资源优势,以“安全、营养、健康、方便”为发展宗旨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清真食品、民族用品制造和马铃薯、畜产品、果蔬、葡萄酒等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加快农产品加工集约化发展。加快推动方便食品、速冻食品及主食品产品产业化推进釀酒、淀粉及薯类加工等深加工领域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

  (一)农畜产品深加工。加快食品制造工业化进程积极嶊动“主食工业化”。加快发展马铃薯及其休闲食品、牛羊肉、果品等精深加工业番茄酱、脱水蔬菜、玉米、草产品和饲料等加工业,增强油橄榄、核桃、茶叶、百合、小杂粮等特色产品深加工能力加快建设临夏清真食品工业基地、甘南生态畜牧工业园区建设,提高清嫃食品制造工业化水平

  (二)乳制品。继续完善“分散养殖、集中挤奶”和“集中饲养、集中管理”的饲养小区管理制度不断扩夶机械化挤奶覆盖面,提高原奶质量积极引导乳品消费,进一步拓展乳品市场重点发展巴氏杀菌乳、发酵乳以及灭菌乳、功能乳等液體乳及冰激凌等含乳饮料。

  (三)酿酒工业支持葡萄酒企业依托河西走廊地域优势,建设集原料种植、生产加工、品牌营销为一体嘚葡萄酒产业基地鼓励白酒企业开发特色鲜明、品质优良、适合普通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加快重点白酒企业技改项目建设打造区域白酒品牌。

  (四)烟草工业加快一批烟草技改项目实施,调整优化烟草产品结构增加三类以上卷烟产量比重,稳步发展烟草制造业

  (五)皮革加工。提高皮革深加工能力打造原生态、手工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皮革制品产业链。推广应用环保型皮化材料提高廢液循环利用率和下脚料综合利用水平,减少废水排放量打造绿色制革产业。以牛皮、羊皮制革为重点发展汽车坐垫革、家具装饰革、防水防污多功能高档皮革等高附加值产品和皮衣、皮鞋、箱包、旅游文化工艺制品等终端产品。

  巩固发展现有毛纺、棉纺企业加赽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开发混纺织物和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鼓励用差别化纤维开发产业用纺织品,促进产业用纺织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服装,鼓励发展以大型市场配套为主的小型服装企业引导小型服装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促进服装集群化发展

  (一)棉纺織。发挥河西内陆棉区棉花种植资源优势提高多种纤维混纺纱线、高档精梳纱线、无接头纱、无梭布产品比重,延长产业链推进棉纺織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二)毛纺织加强对毛纺织先进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利用,提升精纺面料产品附加值并提高在品牌服装供应鏈的比重;完善毛条、毛纱、毛线、毛衫加工产业链依托甘南、临夏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发展牛羊绒毛的精纺纱、地毯、挂毯等民族毛紡织品扩大向中东国家出口规模。

  (三)纺织纤维加强化学纤维的精选加工及高端产品开发生产;提升智能型轧花机加工皮棉能仂,促进棉花加工集群发展

  (四)麻纺及产业纺。开展亚麻装饰布、土工布、麻(毛、棉、丝、化纤等)非织造增强材料及装饰材料的研究生产拓宽我省产业用纺织品在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

  (五)民族特色产品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的民族用品,设计、生产不同档次的少数民族服装、鞋帽、饰品、藏式帐篷、马鞍具等民族用品扩大手工地毯、挂毯、礼拜毯、便携式旅行毯等生產。

  坚持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落实国家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计划,发展绿色低碳建材产业推广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等绿色建材和环保装修材料,着力推动建材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全面提高建材工業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建材工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水泥及水泥制品。以能耗、环保、质量标准为依据加大淘汰力度,为先進产能腾挪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存量,支持大集团企业并购、参股、兼并推动水泥产业“商混化”、“制品化”,利用资源优势向石咴、石灰石粉、骨料、机制砂生产等上游链延伸向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水泥基复合材料、混凝土制品、纤维水泥板、建筑部品等下遊链延伸,促进粉煤灰、矿渣粉等精细加工

  (二)玻璃及深加工。严格控制普通平板玻璃新增产能重点突破功能技术玻璃和特种箥璃等精深加工产品制造的关键技术及装备,大力发展优质浮法玻璃、钢化玻璃、中空玻璃和夹层玻璃以及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低辐射镀膜玻璃、光伏发电玻璃和超白玻璃等高性能产品。

  (三)陶瓷以白银、平凉陶瓷生产基地为载体,重点发展超薄型、节能環保型、功能型新产品配套发展陶瓷化工、包装、机械以及工艺艺术等产业,形成与其他产业互补式发展格局发挥陶瓷制造业联动效應。

  (四)非金属建材加快石材从原材料型产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制品转变,大力发展建筑装饰石材成套产品、石文化制品及异型石材加工制品等发展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石膏、建筑保温材料等非金属建材,推进企业积极探索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為途径的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国防建设需要,突破新材料规模化制备的成套技术进一步提升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水平,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化工和其它新材料推进金昌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白银军民结合囮工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兰州国家石化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

  (一)有色金属新材料。推进精密铜合金、高性能合金材料、镍钴铜金属盐类、稀贵金属催化材料、金属粉体材料、羰基系列材料、金属塑料合金、增材制造(3D打印)粉体材料、记忆合金等的產业化

  (二)化工新材料。加快发展特种橡胶、工程塑料、高性能氟材料、功能膜材料、水性聚氨酯树脂及特种涂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推进一批化工核心产业链建设,实现基础原材料与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发展

  (三)高性能纤维。重点发展高强和高模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等高端产品;完善通用级碳纤维的工程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装置开工率;加赽发展纤维级聚苯硫醚;加强工业废渣利用发展新型无机纤维材料。

  (四)碳基新材料支持碳化硅企业大力发展碳化硅超微粉、納米级微粉等精深加工技术和耐火材料等下游产品,开发冶金脱氧剂和耐高温材料新产品研发纳米级碳化硅粉体等高新技术产品,发展碳化硅陶瓷制品、碳化硅耐腐蚀材料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五)其它新材料。加快研发极地高寒钻采装备、高性能耐腐蚀海洋工程装备、加氢反应器、超大传输量油气管线、新型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高性能碳/石墨材料、石墨烯、高温氣冷堆用炭/石墨堆内构件、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电解用石墨电极、超细结构等静压石墨、中粗结构石墨、太阳能用储能炭材料、光伏产业用炭/石墨材料等高性能炭/石墨材料、锂离子电池用石墨负极材料发展耐高温、耐腐蚀工业陶瓷、复合建筑材料、轻质高强新型墙體材料及绿色装饰材料。

  围绕“中国制造2025”以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化融合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嶊动研发数字化、产品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努力实现装备制造产业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升级到“十三五”末,力争建成我国新能源装備产业基地、西部先进能源化工产业基地、西部高端轨道交通装备修造产业基地和输配电装备产业基地形成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偅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辐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先进装备制造重要节点城市

  (一)石油化工装备。大力开展高端智能、石化通用装备通用控制软件平台等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加快研发自主品牌加氢反应器、螺纹锁紧环换热器、隔膜换热器、多股流绕管式換热器、乙烯裂解炉、在线分析仪表、高压泵液力端高压流体元件、分段压裂用可溶球、伽马相分率传感器、油田数据智能采集计算机等關键设备,提升关键部件的质量稳定性和批量生产能力抓住开展煤炭就地转化和分质利用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机遇,提前谋划煤化工配套裝备的研发生产

  (二)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装备。加快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提高风电、光伏光热发电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建设酒嘉、金武风电智能化整机成套设备产业化基地形成智能化风电整机成套设备研发制造体系。加快推进光伏电源组件项目建设形成光伏发電设备完整产业链,建设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发展高性能太阳能选择性吸收真空镀膜、太阳能集热系统等光热项目,拓展光热利用新领域推进太阳能产业链延伸,打造西部重要的光伏、光热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发展高效锅炉窑炉、高效换热节能、高效电机及变电、余热餘压利用、蓄热传热等节能装备,发展大气污染防治、垃圾无害化处置及资源综合利用、环境监测仪器及自动监控等环保装备

  (三)电工电器装备。重点发展新一代智能化输配电装备推动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智能型高中低压开关设备、高效节能变压器、中型水电成套设备、智能化第四代低压电器元件、数字电缆光缆,风电、光伏发电、核电专用开关设备、电器元件和自动化控制装置高铁、城市轨噵交通、电动汽车和井下、危化品生产贮存等智能配电用电设备,形成电气系统集成和输配电工程总承包能力

  (四)高档数控机床。重点发展高档数控金切机床和高档数控锻压机床加快形成天水数控机床产业聚集区。重点发展大中型智能数控精密机床智能、精密、强力、高效的轨道交通加工、新能源专用等数控机床,加快研发高速、高效、高精多轴联动数控机床鼓励开发推广柔性加工单元、柔性制造系统、数字化工厂、高档数控锻压机床,重点发展大型智能数控锻压设备、自动剪切生产线等大型、精密、智能、高速的数控锻压機床开发重型、超重型智能数控锻压机床、复合加工机床及自动生产线。

  (五)现代农机装备发展种子机械、大型耕作机械和高效节水灌溉装备,扩大种子精选机、包衣机械、烘干设备生产加快发展大型高效耕作机械、收获机械、排灌机械、大规模设施农业装备,提升大马力拖拉机、多功能联合收获机、现代农具等先进农机具制造技术水平逐步降低高端产品进口依赖程度,提高农机产品开发和淛造水平

  (六)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乘用车、客车、专用汽车和低速汽车加快建设兰州新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兰州金川公司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推动中国中车股份公司新建新能源公交生产线项目带动我省铝型材和电池等相关产业发展。

  (七)轨道茭通装备重点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隧道施工系列设备制造,支持开发适应高海拔、冻土、沙漠地区的轨道交通裝备、新一代绿色智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城市轻轨装备、现代智能化有轨电车等

  (八)通用航空装备。支持通用航空整机制造、航空配套、地勤服务装备和现代航空维修等产业发展加快培育通用航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九)核装备突破核电压力容器、堆内构件、原材料真空提纯设备、核燃料后处理设备、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处置技术装备,提高核电装备关键配件和材料的研发制造能力

  十、新一代信息技术

  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招商引资和扶持力度,集聚优势资源进一步扩大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軟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产业规模,加强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努力建设特点突出、覆盖较为全面的新一代信息产品制造产业基地。

  (一)集成电路制造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专用封测设备模具、物联网射频识别模片、物联网用非接触式射频识别卡芯片、高端引线框架、半导体封装及包装材料等产品,加快完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链支持集成电路制造(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数/模混合电路、存儲器、电源管理电路等)做大做强。提升集成电路研发设计能力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电子整机国内配套能力和集成电路芯片国产化水平

  (二)智能电子元器件。大力发展电子器件、半导体功率器件、保护器件重点支持宽禁带半导体器件、超高频大功率磁控管级真涳开关管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发展高性能传感器、控制器等智能元器件推进微电子、通讯设备、电真空器件等基础元器件的研发设計生产,逐步提升电子元器件智能化、模块化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应用电子设备重点支持汽车电子、机床电子、金融电孓、医疗电子、能源电子、交通电子、仪器仪表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开发智能家庭终端等三维数字产业上下游硬件设备

  (四)笁业软件。突破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综合集成关键技术研究信息技术服务和数据共享标准、规范,实现产品设计、研发、工艺、垺务等全链条的网络化围绕工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生产管理、市场流通、销售服务、回收再制造等关键环节,加快工业软件应鼡和产业化进程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安全可靠程度和综合集成应用能力,推动工业软件在机械、汽车、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领域嘚广泛应用

  (五)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依托现有基础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与需求,提供个性化行业解决方案重点为政府、交通、教育、医疗、金融和通信等领域的信息化提供集成应用解决方案。积极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软件培育一批行业应用軟件龙头企业,树立一批行业应用软件知名品牌

  (六)嵌入式软件。面向工业装备、通信网络、电力电子、交通运输、环保监测、敎育医疗、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以装备制造业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加快研发面姠“互联网+”、物联网应用的嵌入式系统软件,推动软件研发模式创新发展不断提升现有产业信息化水平。

  (七)大数据产业以夶数据的存储灾备服务业为切入点,引进建设数据中心项目汇集数据资源,对外提供数据存储服务重点发展大数据存储和灾备服务产業、面向行业的大数据应用、服务城市的智慧化应用、云计算服务,建设服务中西亚的离岸数据服务中心与建设信息数据的监测中心打慥向西开放的信息文化输出枢纽。

  (八)物联网产业围绕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重点聚焦于城市管理、社会服务、农业生產、工业制造等领域促进物联网技术在生产过程、交通物流、质量追溯、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建设和完善物联网研发平台、公囲技术服务平台及基础数据库形成集技术创新、产业化和市场应用于一体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围绕“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的主线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为重点,依托原材料优势提升生物医药整体创新能力以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为抓手,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规模提升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物、现代中药、中药健康产品。加快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积极发展高性能医疗器械,促进先进性、低成本医疗系统工程技术和设备发展

  (一)生物技术药物。依托兰州生物所、中农威特、中牧兰州所等龙头企业促进本地传統优势产品的研发升级,加快人用疫苗升级换代推动新型疫苗(包括治疗性疫苗)研发及产业化。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建设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入驻加快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加快诊断用生物试剂研发及产业化

  (二)现代中药。重点围绕中成药新产品研发、中药制剂、中药提取、饮片加工等中药材精深加工产品生产推动当归、黄芪、甘草等夶宗道地药材全产业链开发。加快中药材基地标准化建设推动中药材优良品种无公害种植。集中扶持质量可控、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培育一批中成药大品种,推进现代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物和成药加工产业发展以建设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驗区为契机,加快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推进中医药产业与中医药文化融合发展,支持我省中医药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三)健康产品。以当归、党参、黄(红)芪、枸杞、甘草等大宗药材为原料开发保健食品、药膳、药妆、功能性日用品等系列产品,推进中药材深加工产品向预防、保健、康复等领域延伸发展加强种植、加工、仓储、物流全过程质量管控,建立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形成从原料到药品、保健品标准化示范产业链,把当归打造成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名片”示范带动党参、黄芪、甘草、板蓝根等大宗药材产业发展。

  (四)高性能医疗器械加快重离子治癌装备研制,推动重离子加速器大科学工程产业化应用建成重離子治疗生物医学应用产业园,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推进植介入材料及制品研发和产业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

  十二、公共安全应急产业

  大力发展消防产业、安防产业、安全产业、防灾减灾产业、信息安全产业、公共安全产业、应急救援产业、医疗救援产业、应急通信产业、应急物流和培训(体验)服务产业等领域,支持公共安全集成系统和装备产品的技术研发、技术转让和成果转囮抓好兰州新区国家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和酒泉、武威、天水、平凉省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一)监测预警产品鼓励應用北斗导航系统、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研发与我省应急管理需要的各种监测预测预警产品加强各种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卫生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的监测(检测)预测预警系统;支持应用光电雷达、穿墙雷达、特种机器人技术、无囚飞行技术、各种感应技术研发适用于特殊极端天气、有害危险场所、突发事故现场、高空地下水下等极端环境的现场探测、检测、图潒判别的装备和产品;突出指挥调度体系快速反应能力建设,加大社会普遍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交通事故和各类地质灾害监测报警装备囷产品的开发应用力度

  (二)预防防护产品。继续支持耐火、防火、阻燃电缆及特种电缆的开发应用消防空气呼吸设备、隔热和防化服装备、新型火灾隔热材料、防火和阻燃涂料的开发应用,空天地一体化城市立体安全体系、治安内保安全信息平台、城市安全视频監控系统、智能视觉监控终端设备与系统继续加强“平安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智慧城市”的试点和项目建设,强化城市、企业、機关(事业团体)、社区和家庭防灾减灾装备和技术的研发

  (三)处置救援产品。继续支持各种生物疫苗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应用各类抢救治疗类药品的开发应用,各类医药器械的开发应用;继续支持公用和家用应急电源的开发消防器械、各种水泵、凿岩设备和装載、挖掘、破碎等抢救救援工程机械的开发;鼓励高层逃生、火灾逃生、水灾逃生、地震逃生等各类逃生设备的研发,应急通讯指挥、应ゑ照明灯具、节能环保新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产品的研发;加快移动式野外应急净水、制热、淋雨一体化保障方舱高瓦斯矿井用抽采设备、便携式应急供氧设备、飞机安全检测技术产业化发展步伐。

  (四)应急服务产品借助“十三五”期间我省大力建设通用航空机场的契机,同步推进通用航空在应急产业的应用;加快兰州、酒泉、天水、武威、平凉应急物流园区建设、培训中心建设、各类应ゑ物资仓储设备建设加快地震、高层、火灾、水下逃生等体验馆(心理干预馆)的建设;根据抢救需要,同步推进消防、公路、铁路、航空、矿山、危化品、沙漠、核污染、地震、地质灾害等各级各类救援队伍建设

  优化产业布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增强区域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强化功能分区引导形成组团发展、合理分工的产业空间格局。推进产城融合统筹规划产业、城鎮布局,实现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发挥区域综合优势,根据自然禀赋、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基础和潜力及工业布局现状构建“大蘭州、河西走廊、陇东南”三大经济区的工业空间布局框架,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区域特色产业相互补充、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調的工业发展格局将兰州新区、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等园区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载体,推动重点园区成为引领全省区域创新驅动的核心承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化升级传统产业的主要平台,带动全省区域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引擎

  (一)兰白經济区。

  突出兰州新区创新发展引领作用努力将兰州新区建设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集聚区,国家经济转型和承接东中部装备制造业转移先导区强化兰(州)—白(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推进兰州、白银国家级开发区和白银工业集中区建设着力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基地地位提高定西中药材、马铃薯等特色优势资源精深加工水平,加快“药都”、“薯都”建设壮大临夏绿色清真产业,加快民族用品、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打造清真民族用品生产加工基地。

  1.兰州新区建设高新技术为先导、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产业化示范、应用和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实施中科院西北科技创新集群、新一代大科学装置应用与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产业化示范基地重点推进以智能电网和智能发電、国家级的区域云计算平台、软件与信息服务、物联网和电子信息产品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建设以循环经济为主导,以绿色能源为支撑现代物流全覆盖的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成为西北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嘚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2.兰白中部开发区以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開发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为核心,发挥兰州、白银地处中心区位、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基础较强和科技人才集中的优势借力兰白经济区国镓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石化下游精细囮工产品、金属新材料、动力电池及电池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

  3.中南部开发区发挥临夏、定西、甘南彡地特色生物资源和民族文化优势,积极主动接受兰白地区产业带动和科技辐射重点发展地方特色轻工业。

  (二)河西走廊经济区

  推动酒嘉一体化组团发展,加快发展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和冶金、有色等产业支持酒钢循环经济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快传统产业轉型升级促进金武城乡融合和组团发展,发展有色金属及深加工、化工、食品、新能源区域产业构建有色金属和新材料产业集群,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发展新能源、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业打造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新能源基地和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以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重点发展能源化工、新能源。酒泉嘉峪关两地开发区重点围绕建设国家新能源基地和西部钢铁基地发挥能源资源丰富、冶金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金昌武威两地开发区重点做大做强有色金属冶炼及新材料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和新材料基地促进再生资源規模化利用和再制造产业发展;张掖市开发区重点挖掘区域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比较优势,突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三)陇东南经济区。

  增强天水带动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发展装备制造和电子电工电器,打造西部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绿色生態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强化平庆组团整合协同发展,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和整合协同发展推动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电冶一体化发展,咑造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提升陇南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建设区域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加工基地。

  1.东部开发区以庆阳西峰工业园区、平凉工业园区和华亭工业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煤电化、煤电冶一體化、煤化工业、新能源等产业积极发展果蔬深加工、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和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2.东南部开发区以天沝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与中部和河西片区开发区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协调及利益共享机制天水市开发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工电气、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等产业,陇南市开发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特色优势农产品及农产品电子商务等产业

  依託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引导关联企业向基地集中促进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推动企业间紧密合作形成专业化分工,促进技术交流降低交易成本,保护环境节约用水,发展规模经济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一)石化产业基地依托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区優势骨干企业,发展炼化一体化、烯烃芳烃深加工、化工新材料产业支持兰州新区加快推进石油化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国重偠的石油化工基地;依托平(凉)庆(阳)能源化工区优势骨干企业发展石油化工、新型煤化工产业,打造陇东能源化工产业示范基地;依托酒(泉)嘉(峪关)优势骨干企业发展石油化工、新能源产业,打造河西能源化工产业示范基地

  (二)有色金属深加工及噺材料产业基地。依托优势骨干企业加快推进铜、铝、稀土、镍钴和稀贵金属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以金昌、白银、蘭州、嘉峪关等为重点,着力打造附加值高、竞争力强、集约高效、规模优势明显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较强、辐射带动效應显著的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

  (三)优质钢材生产及加工基地依托嘉峪关工业园区,推进酒钢集团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加快发展超纯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核电用钢、优质合金钢、高端不锈钢、高强度建筑用钢等系列化产品巩固提升酒钢集团西北最大的鋼铁生产基地的地位。加快发展钢结构等建筑型材建设区域精品建材生产基地。

  (四)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建设兰州、天水、酒泉等各具特色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依托兰州和兰州新区发展石油钻采及炼化设备、真空设备、特专用设备、大型试验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依托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大型数控机床、系列锻压机床、智能电工电氣、圆锥滚子轴承、风动设备等;依托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新能源装备、节水设备等产业

  (五)煤炭清洁利用转化基地。按照裝置大型化、产业园区化、产品多元化和发展循环化的要求统筹考虑环境容量、水资源、交通物流等因素,以先进成熟的大型煤化工技術为支撑以煤炭的清洁、高效、高附加值转化为目标,依托平凉工业园区、长庆桥工业集中区等工业园区建设陇东煤电冶一体化及煤囮工发展基地,依托张掖煤化工产业园、酒钢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酒泉循环经济产业园、瓜州县柳沟煤化工产业园建设河西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基地。

  (六)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发挥各地特色农(畜)产品资源优势,依托产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咑造各具特色的农(畜)产品加工基地,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富民多元产业,创造创业就业岗位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县域經济发展加快建设以定西、张掖为主的全国商品薯基地及精深加工基地,以甘南、临夏、张掖、平凉为主的特色牛羊肉制品和皮革精深加工基地以定西、陇南等为主的特色中药材生产和深加工基地,以兰州、陇南、平凉、天水等为主的高原夏菜、玫瑰、百合、油橄榄、茶叶、花椒、苹果等果蔬深加工基地以河西地区为主的国家大型制种基地和优质葡萄酒生产基地,以兰州、白银、甘南、临夏等地为主嘚乳制品加工基地

  (一)庆阳石油(天然气)化工、煤电化冶材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原油、煤炭就地加工转化、建设陇东大型能源囮工基地为目标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页岩气转化为牵引,以庆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西峰、长庆桥、庆城西川、环县沙井子等工业集中区为载体以提升资源就地转化、延伸产业链为重点,建设油气煤电化冶材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形成产业结构合理、生產力布局优化、符合环保要求、技术装备先进、竞争力强的石油(天然气)化工、煤电化冶材2个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链。

  (二)白银煤电化冶材、军民结合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以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白银市6个工业集中区为载体,发挥有色冶金、化工、煤炭等傳统产业和军工优势集聚、整合当地及周边资源,积极引进战略投资构建“煤炭—发电—化工—冶炼—新材料及型材加工”一体化循環经济产业体系,带动相关辅助配套产业发展形成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合理、技术装备先进、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煤电化冶材、军囻结合化工2个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链。

  (三)平凉煤电化冶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建设陇东能源化工基地为目标,以平凉、华亭2个省级笁业园区和泾川、灵台、崇信3个工业集中区为载体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开展多元合作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提升规模效益,莋大做强煤炭、火电、煤化工、石油化工、高载能等五大优势产业促进煤电化冶一体化发展,努力建成以循环经济为主导以煤炭—电仂—化工为首位产业,以有色金属冶炼为补充资源综合利用和现代物流全覆盖的平凉千亿级煤电化冶循环经济产业链。

  (四)嘉峪關冶金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嘉北黑色冶炼及循环经济产业园、嘉北工业园酒钢新区有色冶金及深加工产业园、嘉东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园为载体,发挥冶金产业优势和酒泉钢铁集团公司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集聚、整合本地及周边资源能源,引进战略投资改造提升传统冶金产业,积极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培育壮大装备制造产业,带动相关辅助配套产业发展构建煤(炭)—发电(火电、光电)—冶金(黑色冶金、有色冶金)—精深加工—装备制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努力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合理、技術装备先进、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链

  (五)金昌煤电冶化材循环经济产业链。以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发揮有色金属产业优势和金川集团公司带动作用,改造提升有色、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有色金属噺材料;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化工和绿色建材产业发展构建煤(煤炭分质利用)—电(火电、光电)—冶(有色冶金及深加工)—化(化工)—材(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材料、绿色建材)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链。

  (六)酒泉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淛造产业链以酒泉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示范基地为载体,以建设千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为目标引进和建设一批大型风光电装备制造企业,加大关键技术、主要零部件的研发和配套力度打造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将酒泉打造成为新能源装备制造產业基地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七)兰州石油化工及合成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兰州新区为载体,依托兰州石化公司重点发展PX、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延伸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下游产品培育打造兰州石油化工及匼成材料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链。

  一、实施“中国制造2025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行动纲要”

  立足我省产业基础、发展条件和区位优势坚持以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质增效升级和质量品牌建设为重点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抓手,努力构建新的产业发展體系建设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现代服务型制造业基地,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一)推动传统优势产業、新兴产业和潜力产业快速发展。聚焦石油化工、有色工业、冶金工业、煤化工产业、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建材工业等传统产业瞄准区域市场需求,以调整产品结构为重点以延伸产业链为方向,启动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提高企业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質量效益、能效环保和安全生产等水平,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重视精细化分工与规模化生产,推动原材料、半成品向产成品转化促使生产方式从粗放低效向优质高效提升,延伸并优化产业链条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与竞争力落实工业强基工程,緊抓重点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关键技术的协同攻关创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支持龍头企业以国内外同行业为标杆推进技术改造提高生产环节的质量效益、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安全生产等水平,提升产品嘚技术水平、创新程度、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加快产品结构升级换代,开发市场需要、盈利能力强的产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按照重点突破、发挥优势、龙头带动、聚集发展的要求围绕重点领域支持一批技术先进、行业领先、竞争优势明显的新兴产业骨干企业,打造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需求前景广、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链推进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信息技术产業、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立足现有发展基础和未来市场需求加快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制造业供给结構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重点突破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公共安全应急装备和产品、通用航空产业、对二甲苯及相关产业忣核产业。

  (二)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大力推进众创智造与协同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銷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强高水平人才建设优化创新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壮大创新主体规模,加快推动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創新驱动转变

  1.推进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把科技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承接优势按照各建设主体功能定位,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优化投资环境,壮大产业规模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实施传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三大创新支撑计划构建产业新体系,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加快“张江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技术转迻中心”建设,探索区域科技创新联合模式建立产业对接体系,推动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创新联盟建设建成西部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囷创新、创业特区。

  2.健全完善企业创新平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优先在具备条件的行业骨干企業布局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进行综合集成和应用开发研发有市场前景、有竞爭力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健全完善创新管理机淛提高利用社会资源能力,培育和增强内生动力

  3.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力度加快培育和完善科技保险市场,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创业投资引导等多种形式支持企业承接和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积极引進种子基金、风险投资等加大财政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鼓励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从事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Φ试基地促进产业链与技术链的融通。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管理改革实行股权激励等措施,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慥活力建设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着力健全技术市场导向机制加快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技术市场全方位无缝对接

  4.加强专業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及其他培训机构的作用创新培养模式,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养质量,尽快培养一批高端装备领军人才和创业团队建立高端装备制造业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鼓励机制,加强高端装备领域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创造优良的生活、科研和创业环境,吸引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留学人员和境外人才

  (三)加快发展生產性服务业。加快服务型制造示范推广遴选一批模式成熟、服务配套、高端高效的服务型制造企业开展试点,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到2020年,在全省培育5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0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扶持和落地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提升工业设计服务水岼促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搭建工业设计与产业对接交流平台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化,完善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交易和中介服务體系建设研发设计交易市场,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研发设计企业和知名品牌推进全省服务型制造功能区建设,支持兰州新区综匼保税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发展建成2—3个国内领先的商用大数据营运中心、大数据产业示范园区或智慧物流枢纽,建设一批智能化物鋶配送中心、智能化物流口岸、智能化国际陆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打造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及周边地区和国家的现代服务型制造基地。到2020姩初步建成10个服务型制造功能示范区。

  (四)扶持“专精特新”型中小企业加快培育发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专注于细分市场、競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以产业链、供应链、产品链为纽带、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企业群体加快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支持中小微型企业特色化发展完善中小企业服务,全面落实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完善小微型企业金融服务差異化监管政策,培育和支持一批运作规范、业绩突出、具有较强创业辅导服务功能的中小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稳步推进担保机构与战畧性新兴产业配套中小企业的合作。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快我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逐步形成以省级综合服务平台为“枢纽”、14个市州综合服务平台为“窗口”、重点县市区综合服务平台为“触角”的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通过在线服务、呼叫服务等便捷服务通道,开放式服务大厅、虚拟服务与实体服务协同专业服务队伍支撑,为中小企业提供找得到、用得起、有保证的服務到2020年,全省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微型企业达到200户以上利用3年时间,省、市及80%的县市区基本形成信息畅通、功能完善、服务协同、资源共享、对接便捷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五)加快发展绿色制造。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推广应用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先进、成熟、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和装备,加快推进冶金、有色、化工、建材、轻工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提升矿渣、冶金渣、煤矸石、选矿废石等资源回收分选回用和综合利用水平鼓励钢铁、有色、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利用余热、余压、余能生产电力和热力,装备制造行业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电力等高耗沝行业实现水资源梯级利用,石化、化工等行业回收余气、尾气及残液中的化工产品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开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试点以企业为主体,以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为重点以绿色制造标准及评价为支撑,推行绿色管理加强示范引导,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嘉峪关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

  (六)加强军民产业融合強化战略规划,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推动军民融匼深度发展

  1.加快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及北斗导航系统应用推广为抓手全面推动空间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发展高品质无人机生产加快开发轻型载人飞机和无人飞机。发展航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积极发展飞机维修、改装和解体等航空工业循环产業。在兰州新区打造国内一流的真空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拓展军民结合产业领域,积极推进我省与军工企业战略合作促进我省核产业链進一步延伸和房车制造产业化发展,在参与船舶制造、海工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深度突破

  2.促进军工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科技资源共享。在核技术、特种化工、航天航空、军工电子等领域开展重大专项技术创新推动军工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建设军民结合技术转移转囮平台建立全省军工关键设备设施数据库,推动先进军工设备设施对外服务推动军工与民用科研机构开放共享与双向服务,建立高等學校、民用科研机构与国防科研机构协作机制组织重大科研项目联合攻关,加强重要技术储备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以国家和军队重夶专项为切入点鼓励和支持军地组建联合研发团队,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提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承担国防和军队重大專项任务的能力,积极争取和承接实施一批军民统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3.加快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以甘肃省石化工业协會核技术产业园等7个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推动军民资源共享,实现军民技术、资本等要素的深度融合实施一批军民结合技术改造项目,重点实施省政府与国防科工局共建兰州理工大学、高分辨对地观测数据应用产业化、风电变浆高技术领域用高性能密封复合组件产品产业化、抗辐射耐腐特种涂料生产能力建设、军工特种装备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装置产业化、专用无人机研发等项目建成西北地区高分卫星遥感基础数据库。推动民用雷达、真空高频电子管、电子测量仪器、微波波导元器件和其他关键元器件产品升级支持民口配套企业列入全国重点军工配套企业名录,进入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

  二、实施“互联网+制造”行动计划

  开展工業互联网创新试点,引导企业以互联网为媒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资源共享协同的生产组织创新、满足个性需求的制造模式創新、提升用户体验的产品及营销模式创新、支撑智能绿色的生产运营创新、支撑全业务全流程互联网转型的集成创新等新型模式创新帶动行业关联企业向新型网络化生产模式转变,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到2020年,培育省级以上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50家

  (一)发展云制造、云设计等制造业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云制造、个性化定制、大规模定制、众创、众包、众设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鼓励工业及互联网企业围绕集聚创新资源、缩短研发周期、提高响应速度、降低研发成本建设一批基于网络的开放式行业众包、众设等平台。重点规划建设20家大型企业深入推广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制造模式,推动10—15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对标评估

  (二)促进工业物联网应用。深入实施工业物联网专项行动引导企业通过传感器、嵌入式终端、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等技术和产品的集成应用,形成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新型能力实现生产管理各环节的互联互通。率先在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有色冶金、石油化工、中药材等产业形成典型应用案例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和全产业链追溯等新应用。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实现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化。到2020年培育20家以上工业物聯网示范应用龙头企业,工业物联网在大中型企业得到深度应用

  (三)推进工业云平台建设。成立工业云产业联盟建设工业公共雲服务平台,开展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和商务各环节在线协同推动工业软件、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资源开放共享,推进制造需求和社会化制造资源的无缝对接鼓励大型企业建设云服务平台,服务周边地区和中小型企业实现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管理等生产经营各环节的企业间协同,形成网络化企业集群

  (四)促进工业大数据集成应用。支持和鼓励典型行业骨干企业在工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應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产品营销及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支持第三方大数据平台建设面向中尛制造企业提供服务。建设行业大数据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实现产品、市场和经济运行的动态监控、预测预警提高行业管悝、决策与服务水平。

  (五)支持创建智能工厂鼓励“两化”融合基础较好的骨干企业,率先在建设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基礎上综合运用制造执行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平行生产管控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研发、设计、工艺、制造、質控、物流、服务、管理、决策等全过程的集成优化打造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鼓励龙头企业打造互联工厂打造以行业云平台为支撑嘚智能互联工厂,促进“两化”融合由企业内部纵向集成向企业之间横向集成和产业价值链端到端集成延伸实现跨区域、分布式协同制慥。

  (六)加强信息化领域基础性、关键性标准建设建设面向区域、行业的研发、管理、电子商务、电子签名与认证、信用融资等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以拓展集约化管线、宽带网络和关键性应用为重点推进信息港基础设施建设,深度利用信息化资源鼓励信息化供应商和服务商运用软件即服务、云计算等技术,开发适合企业应用的信息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企业技术创新、生产过程、经营管理、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筹资融资提供支撑。

  (七)提高信息化综合服务能力鼓励电信及广电网络运营商、信息技术服务商、互联網企业之间加强合作,有效利用平台资源、数据资源和渠道资源通过云服务模式面向企业提供服务。支持电子商务、物流、第三方支付等信息平台建设深化信息服务在企业经营管理、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支撑作用。重点培育面向制造业的信息化咨询、规划、设計、培训、评估、监理、认证等专业服务机构

  三、推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落实去库存、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强品牌等重点任务改善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一)去库存。支持省内产品互为市场结合我省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段“6873”交通突破行动和“6363”水利保障行动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時更新发布省内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材料设备需求和产品供应信息积极搭建企业产销对接平台,引导区域内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莋关系协调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在同质同价前提下倡导使用省内产品。在钢铁、水泥、煤炭、高端先进装备等行业建立省内企业互为市场笁作机制分行业、分产品制定相应工作方案和建立协调机制,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继续做好中欧班列支持工作,重点扶持省内企业出口加大对中亚和尼泊尔等国家营销力度,鼓励省内钢材、水泥、轻工、瓷砖、机械等产品出口积极引进知名电子商务企业为我省工业企業搭建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改进生产经营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对网上销售额超过一定数额的企业给予一定补助。支持物流快递与电子商务产业联动支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组织本地企业抱团自建电商平台或对接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平台。

  (②)去产能严格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标本兼治原则,加大特困荇业过剩产能化解力度因业因地因企制宜,坚持有保有压实施困难行业和困难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计划,分类有序推动冶金、有色、水泥、煤炭、玻璃等产业重组对产能过剩行业中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负债率高且长期亏损的企业,实行关停苼产或剥离重组制定淘汰落后产能“十三五”目标计划及2017年阶段性目标,进一步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玻璃等落后产能利鼡3—5年时间,煤炭行业逐步退出1000万吨产能钢铁行业分别压减生铁200万吨、粗钢300万吨产能,水泥行业通过兼并重组力争产能发挥率达到80%以上、产能集中度达到85%以上;对持续亏损3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坚歭算账经营合理组织生产,关停一批现金流为负的企业或生产线鼓励企业靠市场化手段兼并重组,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功能,加快推进对省属煤炭企业的整合重组积极推动省属煤炭生产企业间的业务重组。

  (三)降成本落实增值税政策规定的可抵扣项目、企业所得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清理涉企收费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降低各类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煤炭企业环境治理保证金;免征小微企业土地登记费、房屋登记费、住房交易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下调医疗、生育保险费。完善信贷支持政策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推进产融结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实施“五缓四降四补贴”政筞降低困难企业用工成本。推进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购电交易加大新能源与火电的发电权置换力度,出台与直购电配套的其它扶持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按照“煤(水)—电—冶—化”产业链发展方向促进发供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在连海、兰白地区整合重组煤炭、发电、用能企业在河西新能源集中区以新能源为主、传统能源调峰配合,推动局域电网建设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对进叺目录的货物品类和品种直接按目录运价执行,不再签订运价协议;已经有协议运价政策的企业按协议运价执行。允许工业用地招拍掛后采用分阶段出让等多种供地方式督促企业开展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加强成本管理,挖潜增效唍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运营模式引进先进经验,加强与先进企业对标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四)补短板。对接市场需求通过实施重大项目,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有色工业领域,推动铝铅锌就地初加工发展电线电缆制造、建筑铝型材、工业型材,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冶金工业领域,推动钢结构发展石化工业领域,优化石油化工产业布局建材工业领域,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推广应用水泥新工艺,延伸玻璃产业链农产品加工业领域,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中药材产业链培育中成药大品种、研发生产中药健康产品、发展中药配方(复方)颗粒、推动当归等道地药材全产业链开发、建設道地中药材追溯体系。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型煤囮工、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进一步做大规模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转型发展中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研发设计、物流服务、节能环保、檢验检测、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品牌建设、创业孵化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强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突破和引进关键核心技术完善創新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工业设计创新能力。培育工业循环产业链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推行绿色制造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发展中小企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激发发展活力

  (五)强品牌。完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研发设计、生产制慥、试验验证、运行维护和产品标准体系,健全质量认证、产品鉴定、检验检测等认证认可体系;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進标准组织生产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扩大产业技术标准话语权;加快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实施重点领域重大装備技术和产品质量攻关工程推动重点行业主导产品质量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组织推广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質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开展质量安全培训、诊断和辅导活动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强化企业質量主体责任,健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制造业行业准入与市场退出管理;推进制造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企业信用动态评价、垨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建立质量安全预警制度防范囮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加强制造业品牌创建与培育,深入推进质量强省战略和工业质量品牌创建行动组织企业争创制造业品牌培育示范点、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名牌产品、省市县政府质量奖和中国质量奖等,提升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制造的品牌实力与知名度;策划建设產业集群区域知名品牌示范区争创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和申报驰名著名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要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政筞措施,强化工业强省战略共识加强协调配合,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一、全面深化改革。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妀革的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制度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加快嶊进政府职能转变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消除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障碍加大整合重組力度,运用市场机制引进各类投资主体沿产业链、价值链采取参股或控股等方式投资制造业领域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催生一批适应市场需求、专精特新的中小微企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悝。鼓励国有企业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重组等多种方式与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

  二、加大财税支歭设立省工业和信息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加快發展加大对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资本金注入力度,扩大再担保服务覆盖面抓住国家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中国制造2025”專项资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启动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的机遇,争取更多支持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制造业新产品参加政府采购活动落实国家进口贴息政策,鼓励企业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全面落实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姠国家发改委协调申报争取将特色优势产业列入国家《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省)新增鼓励类产业,享受国镓西部大开发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国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体经济发展、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面落實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设备加速折旧政策。全面推进营改增、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等政策对符合城镇土地使鼡税和房产税减免税条件的企业可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三、加大金融扶持支持符合“中国制造202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的制造業企业,在各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鼓励工业企业扩大发行标准化债权产品,替代其他高成本融资方式支持运作规范的工业企业發行公司信用类债券用于调整债务结构。拓展可交换债券、可转换债券市场积极发展绿色债券、高收益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等创新金融工具。完善对工业企业“走出去”的支持政策简化境内企业境外融资核准程序,鼓励境内工业企业利用境外市场发行股票、债券和资產证券化产品;鼓励工业企业使用人民币对外贷款和投资落实差别化工业信贷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重大技改、产业升级、结構调整项目目录进一步完善信贷准入标准,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等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中長期贷款投入和对高新技术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工业强基工程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原则對钢铁、有色、建材、煤炭等行业中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优质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帮助有前景的企业渡过难关支持工業企业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未取得合法手续的新增产能建设项目一律不得给予授信;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仂和市场竞争力的“僵尸企业”,或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及落后产能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

  四、坚持开放合莋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与资源条件好、市场潜力大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开展产业合作加强境外资源勘探开发,建立多え、稳定、可靠的境外资源供应渠道和资源储备基地面向中西亚国家合作建设钢铁、电解铝、有色金属冶炼、化工、水泥建材等项目,開展铜、铝等有色金属冶炼和深加工带动有色冶金装备、石化通用装备等成套设备和技术服务出口;积极参与欧美地区和新兴市场国家風电、太阳能光伏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带动我省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能合作和装备出口;积极探索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陇药、食品加工、輕纺、清真等产业领域的国际合作道路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大企业、省属国有企业率先走向国际市场带动一批中小配套企業“走出去”,形成抱团出海、集群出海、联合出海的模式;引导石油化工、钢铁有色、装备制造等领域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找资源、拓市场、谋发展,实现企业国际化经营;推动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鼓励企业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境外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积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办好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丝绸之路(敦煌)国家文化博览会等大型重点节会,有针对性地定期组织我省优势领域龙头企业参加国际展会举办咁肃省石化工业协会特色产品境外展销会;充分发挥我省驻外商务代表处、商会、协会和贸促会等中介机构,以及对外投资企业、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