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删帖公司,网络公关公司北京哪里招聘公关有?

6家网络公关公司非法删帖被查处-中新网
6家网络公关公司非法删帖被查处
&&&&在网络信息传播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幕后删帖链条已逐渐形成。这个灰色市场,以营利为目的,通过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截留了大量网络信息,帮助企业掩盖负面事件,不仅侵犯了网民的合法权益,还破坏了信息网络服务市场秩序。
&&&&近日,北京警方成功摧毁一非法经营犯罪网络,查明北京口碑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口碑公司)等6个公关公司,勾结部分中介和网站工作人员,从事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警方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数十名,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这是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网络案件司法解释出台后,警方侦办的一起典型的“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的非法经营案件,警方这次行动,摧毁了整个犯罪网络的利益链条。&&&&被抓获的70余名犯罪嫌疑人中,包括公关公司人员、中介人员,另外还有多家知名网站的工作人员。目前,这些人分别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依法刑事拘留,其中19人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删帖公司的客户有哪些?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手段完成的删帖?昨天,本报记者采访了办案民警与到案的犯罪嫌疑人,揭开了网络删帖的利益链条。&&&&链条第 环节&&&&公关公司:&&&&年收数百万帮企业删帖&&&&公关公司非法删帖是犯罪的关键一环。&&&&口碑公司成立于2007年,主要为客户提供舆情监测、正面品牌维护、负面信息处理等服务,目前与其签约的多为大型上市企业,每年营业额达7000多万元,但这个貌似正规经营的公司却存在着以非法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不法行为。&&&&近期,北京警方发现,口碑公司为其客户提供非法有偿删除负面信息的服务。&&&&警方在工作中发现,口碑公司仅公关部一个部门自今年1月至9月,用于支付公关中介费用和贿赂网站编辑删帖的费用就达47万余元,删除各种负面信息几千条,公司因此得利70多万元。&&&&35岁的杨某某是口碑公司公关部总监,也是公司的元老,公司大部分删帖业务都要过她的手。据她交代,有偿网络删帖是口碑公司的重要业务之一,由总裁杨某、副总鲁某,以及公关部、运营部、视觉媒体部三个部门负责。“能看到的网站,都是我们的合作对象。”杨某某说。&&&&公司删帖的具体流程是:公司监测部在网上监测到客户的负面信息后,会将信息通过邮件方式发送到客户部对应的客户经理手中,再由客户经理反馈给客户联系人,双方协商是否需要在网上删除并确认价格。公司根据所删帖的网站不同、难度大小等因素确定价格,一般在几百到两三千元之间。&&&&据杨某某交代,她曾为青岛一家公司一名负责人删除曝光其私建别墅的视频,“当时在几家网站进行删帖,删一条大约1500元,一共花了两三万”。当然,谈价格只是针对小客户和散户,因为大客户是付月费或年费的,会定期向公司缴纳网络舆情服务费,舆情服务包含的项目有新闻发布、论坛发布、微博营销、微信营销、舆情监测以及负面信息删除。&&&&根据警方初步调查,一些与口碑公司签订了合同的大公司,每年付给口碑公司上百万元,其中最高的一家年付500万元。&&&&目前,杨某某以及口碑公司董事长、总裁等人都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警方刑事拘留。&&&&法律解释&&&&有偿删帖即非法经营&&&&根据客户需要联系网站删帖,在很多公关公司看来,只是一种常规手段,为何会涉嫌非法经营罪?删除的帖子如果是真实的,是否还涉嫌犯罪?&&&&根据今年9月刚刚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数额达到前款规定的数额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从中可以看出,不管删帖内容是否真实,只要是以营利为目的有偿删帖,且情节严重,则以非法经营罪定罪。&&&&链条第 环节&&&&网站编辑:删帖收入可超工资收入&&&&收了客户的钱后,公司怎么联系网站进行删帖呢?拥有删帖权的网站编辑就是他们的突破口。&&&&据口碑公司公关部员工李某交代,2012年6月,她进入口碑公司公关部工作。领导当时给了她一个QQ账号,这是一个记录着各家网站联系人电话的资源表,这个账号成为她日后工作中一天也离不开的“拐棍”。李某日常的工作同公关部其他人一样只有两件,一是为客户在网上发文,二是为客户在网上删文。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网络营销的她来说,根本就是两眼一摸黑儿。然而,同事告诉她,她想要办的事,在QQ群里都能解决。&&&&对于要删除的帖子,李某原先的操作流程是这样的:点开负面信息的链接,根据页面上留下的联系方式找到网站编辑的QQ号,接下来就是跟编辑谈删除帖子的费用,一般是500元左右删除一条帖子,这要比发一条帖子贵得多。双方谈好价格后,网站编辑就会进行删除操作,同时会提供一个银行卡号或是淘宝账号,删帖确认后口碑公司的财务部门将钱打给对方。&&&&“一般的帖子,三百、五百的自己就可以解决,有的要价高,一千、两千的我们做不了主,就要上报总监,如果数额再大,还要上报总裁,由他们签字后再进行删除。”李某交代。&&&&李某说,今年8月份,一著名房地产公司在青岛的一个房产项目被人在网上反映广告不实,口碑公司与这家房地产公司有合作协议,每个月有20条的负面信息删帖量,于是李某按照工作规程开始联系删帖,“先后一共找了十多家网站删帖,前后做了一个月,一共花了12000多元”。&&&&在口碑公司庞大的关系网中,有不少拥有删帖能力的网站工作人员,涉及数十家网站,包括一些主流网站,他们是这个利益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此次北京警方共抓获了多名网站工作人员,赵某就是其中一员。31岁的赵某QQ名叫“夜鹰”,是一名网络工程师。据赵某交代,他在公司负责网站业务应用支撑,删帖对他来说并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问题,甚至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只不过是按照公司规定和流程删除那些确实不实的信息。赵某当网站编辑期间,每天有很多人找上门来求他帮忙删帖,不间断的诱惑让他最终打破了底线。&&&&赵某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他说,删帖只是顺手挣点儿“零花钱”――每条200元,这是他删帖的价格。赵某删帖生涯的第一笔交易是跟一个QQ名为“米勒”的人做的,以后他也只跟“米勒”单线联系,二人合作了两年多,他从中挣了3万多元。翻看二人的交易记录可以发现,仅今年8月份,赵某就帮“米勒”删帖16次,收取4400元的费用。赵某说,他对接这种活儿有所保留,否则,靠删帖收取的费用可以轻松超过工资收入。&&&&赵某删帖的内容涉及品牌质量问题的较多,有空调、奶粉、肉类、洗衣机等。一般“米勒”会给他发一条网页链接地址,他打开查看内容,自我判断是否可以删,如果可以删,他就会登录公司后台服务器进行删除操作。&&&&赵某删帖有原则,“内容火的不删,点击量大的不删,出现在网页重要位置的也不敢删,否则很容易被公司发现,会担很大风险。”在被公安机关控制的前一天,赵某还为“米勒”删了5条关于温州一个局长财产来源不明的信息,当然他再也没机会收取本月的“零花钱”了。&&&&目前,赵某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警方刑事拘留,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法律解释&&&&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链条第 环节&&&&删帖中介:QQ群里成产业&&&&口碑公司删帖先是通过直接找网站技术编辑来实现,如果达不成交易,他们就会找中介。&&&&前面提到的口碑公司公关部员工李某交代,每当遇到不认识的网站或者找不到编辑时,她就会在公关群里“喊一声”,自然就会有中介冒出来接这个活儿。中介一般都已在这个圈里混迹很长时间,手里拥有丰富资源,天南地北的网站都有办法搞定。&&&&找中介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规避风险,尤其是今年9月“两高”出台司法解释后,越来越多的删帖公司开始变得谨慎。“公司指令,删帖都要通过中介来完成。”据李某交代,在删帖过程中如果自己搞不定,就会上报公关部总监杨某某,杨某某再利用手中的关系网进行删帖。“总监和各网站的中高层领导都有联系,定期会聚在一起吃饭活动。”李某说。&&&&中介无利不起早,他们会在每笔交易里抽头,有时比网站编辑拿的比例还高。28岁的“米勒”本姓郅,是口碑公司固定联系的诸多中介之一。他以前从事婚庆摄像等工作,后来因为自己也在网上开店,要在网上做广告,接触到网络公关QQ群,知道网络上对于发帖和删帖都存在着巨大的需求,也有一大批人从中获利。他们每天生活在群里,彼此并不见面,都是用网名接活干活。“在网上,这样的群有很多,每个群里都有很多人在干,感觉就像一个产业。”郅某说。仅去年底与口碑公司合作以来,郅某每月帮助其联系删帖业务数十次,每次200至1000元不等。&&&&郅某的第一笔生意是一个在网上认识的人让他帮忙删除一家网站转载的一条新闻,因为他原来做网上推广时认识该网站的编辑,就请那个朋友帮忙删了这条新闻,对方也没有收费。过了一周,就有人给“米勒”的支付宝里打了300元钱,这让他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条发财之路。据他自己讲,仅今年以来他就通过联系删帖业务从中挣了两万多元,其中就有口碑公司在今年3月份找他删了一篇关于一个客户公司食品质量方面的负面文章。&&&&对于一个中介来说,他的价值就体现在手里掌握的网站资源,说白了就是认识多少网站的编辑。8月底,一个昵称“苹果”的客户找“米勒”删除一国家级网站上一则关于酒类企业负面的新闻,他就找另外一个中介人把这事给办了,后来“苹果”给了1200元,郅某自己留了200元,其它的都给了另外那个中介人。“如果没有口碑这样的网络公关公司,没有网站的那些人,我们中介也挣不到这份钱,也不会轻松地在中间获利。”郅某说。&&&&目前,郅某因涉嫌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被警方刑事拘留,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法律解释&&&&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话 &&&&嫌疑人&&&&“为了这点利益违法,实在不值”&&&&进入看守所后,几乎所有的犯罪嫌疑人都追悔莫及。这些嫌疑人普遍学历较高,对于删帖触犯法律的事,他们其实早已知晓。&&&&陈某是口碑公司公关部总监杨某某的丈夫,因为妻子在职场上顺风顺水,他也搭起了“顺风车”,夫妻二人于2008年成立了自己的网络公关公司,利用杨某某的资源和关系拉拢生意。公司的关系网很单一,只针对贴吧,“一般就是删一些业主投诉物业不好、点名骂某某人行为不检点之类的信息,删一条平均300元钱,一个月平均删六七十条”。据陈某交代,他和网站的“合伙人”吴某通过删帖每月能分到一两万元。“去年底,吴某出事了,这件事对我们的震动很大,经过咨询律师,我们才知道找网站人员删帖是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为了规避风险,我们也开始找中介。”陈某说。谈到现在的感受,夫妻二人都说,违法的事坚决不能沾,要对家庭和孩子负责。&&&&在看守所里,“米勒”也告诉民警:“每次,我都想着是最后一次做,但一有朋友找过来,就磨不开面子,还是做了。”谈到“两高”司法解释的时候,“米勒”称:“如果早出台,对自己也是一个警醒,那早就收手不干了。”&&&&网站编辑赵某则说,删帖,对于网站从业人员一直都是一项灰色收入,但是进了看守所让他彻底明白,为了这么点利益去做违法的事情,实在不值当。“这个案子,给所有从业人员和公司都敲了个警钟”。&&&&办案民警&&&&网络删帖出现三大新特点&&&&办案民警告诉记者,通过破获此案可以看出,“两高”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后,犯罪嫌疑人为了规避风险、逃避打击,不断升级删帖模式,出现了三个新特点。&&&&其一,删帖链条更加复杂,公关公司一般不再直接联系网站编辑,往往通过中介,层层转介。“两高”关于办理网络案件的司法解释出台后,一些公司为掩人耳目,修改了与客户签订的合同,隐藏了原合同内“为客户删除处理网上出现的负面信息”等内容,但实际上仍继续顶风作案。&&&&其二,在付款环节,公关公司或中介不直接给网站编辑现金或是往其账户汇款,而是在网上进行虚假交易,然后通过支付宝付款,以此掩盖真实的删帖交易行为。&&&&其三,在删帖时,出现了替换删帖的新模式,也就是说,并不删除文章标题,但把主文更换成对客户公司有利的文章。这样一来,链接还在,内容却变了。网民点击标题后,打开的是更换过的主文。&&&&释疑&&&&删帖可以走正规渠道&&&&网站工程师赵某表示,其实删帖有正规途径,各个网站都有客服人员专门负责受理投诉。如果认为某个帖子侵害到了你的合法利益,你可以与客服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据,核实后,网站会要求管理员删除帖子。&&&&一些人之所以花钱找人,一方面可能是渠道不畅通,想尽快删掉了事;另外一方面,有些帖子说的情况确实属实,公司自知理亏,只好私下花钱删帖。
【编辑:左盛丹】
>IT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删帖公司到底是什么?
删帖公司,也被称为网络危机公关公司,是指近些年来纷纷涌现的形形色色的职业“删帖公司”。这种删帖公司国内涌现出很多,是一种在社会法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而悄然兴起的。以删除/消除负面信息为主,在网上删除别人发布的不利信息。
删帖公司(Deletes the placard company ;Quote delete Corporation)
删帖公司,也被称为网络危机公关公司或品牌维护公司,是指近些年来纷纷涌现的形形色色的职业“删帖公司”。“删除网页”成为他们的生财之道,还被称为“网络危机公关”或者“品牌维护”。某公司删帖价格大致三五千元一单,方法是找网站内部人员去操作删帖,私下给钱,或是使用黑客 或搜索引擎内部渠道。
删帖公司发展简史
有需求就有市场,堪称是一条永不过时的价值规律。网络时代,人们的交流更便捷,诉求表现更直接,信息传播更具效率,一些灰色事物也依附网络应运而生。种种迹象都显示,从纯市场的角度看,“删帖”正有望成为一个“朝阳型”产业。
可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类公司呢?一家网络公关的广告语写道,“网络可能在一夜之间为一个企业打造一个天堂,但是更多的案例表明,地狱要比天堂更容易打造……网络上的负面消息很可能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企业的口碑就会被毁于一旦。所以,清除负面信息负面报道刻不容缓!”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广告策划,真诚而有针对性,对它的潜在客户极富诱惑力。“职业删帖公司”的真实面目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配得上“信息杀手”的称号。
删帖公司常用手法
究竟这些删帖公司是如何帮客户“删帖”呢?据了解,通常有以下几种手段:
1、覆盖。用正面内容覆盖搜索引擎的前几页排名。
2、删除。托人将负面信息删除掉。
3、屏蔽。通过引擎内部渠道。
4、用黑客技术。 5、找到相应的网站管理人员进行沟通。
微信号:tiandao2017,添加交流网络危机公关。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网络公关公司如何公关:发帖删帖挣大钱搅乱舆论
E-mail推荐:&&
  “天涯帖子比较贵,每条2200元;其他网站的帖子每条均价1500元,删除百度快照另外加钱,每条至少300元。”记者在网上同一家名为“黑先锋”的“品牌维护”机构的工作人员乔峰刚搭讪,对方就熟练地发过来这样一段报价。  记者发现在互联网上,类似“黑先锋”这样从事网络公关的公司越来越多,一批号称专业在网上替人消灾、以发帖或删帖为主要业务的网络公关公司纷纷亮相并俨然发展成一个产业,已引发网民极大的关注和工商部门的注意。  “和平面媒体不一样,在网络媒介上撤下一条帖子或是新闻相对容易,只需鼠标一点便了事。”在浙江一家大型互联网广告公司工作过的李名为对记者说,网络公关公司只要在网站有熟人,一个电话就可以达到目的。“当然,每个人的关系网都不可能那么庞大,因此就用钱解决。我们收了钱之后,跟网站会有分成。”  浙江省工商局法规处副处长傅智超认为,目前网络公关公司经营的业务并不都是合法的,发不实帖、删帖的行为不属于工商部门批准的合法经营范围,可以按照超范围经营或无照经营进行处罚。  (据新华社报道)
(责任编辑:赵光霞)
更多关于&&的新闻? ? ? ? ? ? ? ? ? ? 相关专题?
我要发表留言&&(现有留言:0条)
&&&&&&&&&&&&&&&&&&&&&&&&&&&&
&&&热图推荐
&&&精彩新闻
???&?&? ? ?????&?&
&&&播客?视频
&&&小编推荐
?&?&???&?&&?&&?&&?
&&&传媒热图
???总书记增强两个意识警示谁? 习近平咋选拔干部?陈绍基情妇李泳还在谈"感情"? 守寡的慈禧私生活
&&&无线?手机媒体
发短信上手机人民网专业删帖公司揭操作内幕 公关内部人是主要手段
  “3?15”来了,有些企业疲于奔命应付日益增多的网络“负面信息”。这时,专业删帖公司出现了,有偿替企业删除“负面信息”。
  记者调查,所谓的专业删帖公司,并不是自己去删帖,而是充当网络或者论坛版主与企业之间的“掮客”。它们有的叫“网络公关”、有的叫“网络打手”、还有的叫“危机公关”……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昨日,记者从一些职业删帖者处了解到,随着3?15的到来,删帖业务增多了不少。职业删帖者们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联系到论坛或者网站的编辑,帮助企业删除“负面信息”已经成为网络流行的公关手段。在收费方面,删除门户网站的一个链接需要元。
  “3?15”前删帖业务大增
  “3?15”来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表示不满,专业帮忙删除这些不满信息的公司开始忙了起来。江门一职业删帖者说,“近期业务增加了不少。”广州一家专业删帖公司也表示:业务明显增加了很多。“该公司客服告诉记者,3?15是每年的旺季,因为投诉的人会在这段时间在网上集中发帖。“我们公司除了负责帮助企业删除负面信息、压制负面信息等替企业危机公关之外,还替企业在各大论坛或者网站刊发软文,做网络推广。”他对记者介绍。
  通过百度搜索,记者发现有关“专业删帖”的新闻多达34600篇,而G
oogle搜索上与“专业删帖”有关的信息更是多达285万条。有的删帖公司甚至在网上打出了“网络炒作、口碑营销、软文营销、打压对手、删除负面信息”的广告词。
  “现在确实有一帮人专门干这个事情,主要针对企业提供删帖服务,而个人删帖占的比率非常小。”江门河畔版主阿森表示,这种删帖公司已经存在了一两年,专业替一些企业“在网络灭火”。
  公关“内部人”是主要手段
  记者了解到,网上删帖有时作为网络设计公司的一种业务,有的则专业做网络删发帖业务,并自称“网络推手”。
  阿森表示,删帖公司的业务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中介公司,即联系企业和网站或者论坛编辑的中间机构,有一定数量的员工,通过介绍删帖业务获取利润;另一种就是“个体户”,自己有网站,可能自己就是某网站或者论坛编辑,或者是个人有一定的网站编辑人脉,通过介绍业务获取提成。
  一个网名为“负责信息删除”的删帖“专业户”表示:“都是找朋友(论坛或者网站编辑)删的,但找人办事,还是需要出钱的。”自己要从中提取一定的利润,但对于提取多少,他并不愿意透露。
  记者调查得知,删帖公司替企业“灭火”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与网站编辑或者论坛版主取得联系后,公关有删帖权力的负责人,从而达到彻底删除帖子的目的;另一种是通过技术手段,将负面信息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中的搜索排名进行打压,将负面信息压后以减少影响力。
  对于“是否黑客”的疑问,深圳“所能网络”的删帖公司一位姓颜的客服告诉记者:“这个不是自己弄个软件在做,而是实实在在用钱来打点的。”
  先确定能不能删再定价
  并不是网站上的所有信息删帖公司都能一一去除。江门一位从事删帖的网友“微尘”告诉记者:“首先要知道删什么内容,然后再跟(论坛或者网站)编辑沟通,才能确定能不能删,同时确定价格。”
  据中介透漏,四大门户网站的内容是最难删除的,一般删除一个链接需要元左右,天涯社区删除一条链接价格在元左右,天涯问答一般在400-500元之间,而百度贴吧在800-1000元左右。对此,深圳“所能网络”一位姓颜的客服表示认同,“主要看那些人要价高不高,他们高我们不得不高。”
  另外记者还获悉,有的删帖公司还提供包年服务,即在一年内帮助企业删除各种负面信息收取多少费用。“如果(负面信息)多的话5万-10万都有可能。”深圳所能网络的一位人士说。
  “另外,一些网络公司在收款等操作上也十分隐蔽。”江门河畔版主阿森表示,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直接与中介见面,也不收取现金,而是直接汇入银行账户。据阿森介绍,对于一些扭曲的事实,其实很容易就删除了,只有一些客观的事实是某些企业不愿意透露的信息才真正需要“花点钱”。
  “主要看那些人(网站编辑或论坛版主)要价高不高,他们高我们不得不高。”
  ――― 职业删帖者
  “灭火”方法
  记者调查得知,删帖公司替企业“灭火”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与网站编辑或者论坛版主取得联系后,公关有删帖权力的负责人,从而达到彻底删除帖子的目的;另一种是通过技术手段,将负面信息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中的搜索排名进行打压,将负面信息压后以减少影响力。
  律师说法
  质疑:有偿删帖违法吗?律师:目前没有法律依据
  广东东方大卫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佳认为:“如果是编辑或者版主按照正常的手段删除一些帖子,这个无可厚非。”因发帖之时就没有什么协议,网站或者论坛也可能要根据自己的经营删除一些信息,属于合法行为,而关于通过灰色交易而删除某种负面信息的做法,目前也没有法律依据,并不好判断。
  不过,张佳认为,即使发帖者的言论有不当之处,也应该由网络管理员依法删除,职业删帖人通过灰色途径,“收钱消灾”的做法并不可取。采写:见习记者 高亮
/g,'').substr(0,120)||'');if(!window.open(itieba_share,'itieba','toolbar=0,resizable=1,scrollbars=yes,status=1,width=626,height=436')){}})()))">i贴吧
责任编辑:何峰
设为辩论话题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4寸iPhone SE发布 售价3288元起中国首发
移动新发现
近期热点关注“删帖公司”背后的非法利益链
来源:大河网
  核心提示
  一个在濮阳,一个在海口,两人素未谋面,却通过网络形成了巨大的黑色利益链――两人利用自己网警的身份靠“删帖”发财,近日,南乐县人民法院以介绍贿赂罪,判处濮阳市网警刘某有期徒刑2年6个月。消息传出,再次引发大家对“删帖公司”的关注。
  其实,刘某和魏某只是利用删帖来挣钱的其中一个案例。目前,在互联网上,专业“删帖公司”和网络删帖人员层出不穷,这些公司和个人通过提供帮人删除网帖的服务来营利。2011年,有关部门在全国联合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包括“删帖公司”在内的一大批从事非法网络公关活动的网站被关闭。但在沉寂一段时间后,这类公司又卷土重来。
  “删帖公司”和个人删帖人员为何会“野火烧不尽”乃至生意兴隆呢?究竟是谁在背后推动这条“灰色产业”在发展?
  现状:一条评论引起的恐慌
  早上5点多钟,小张的电话就响了。“兄弟,帮个忙,网上有一个帖子涉及我,能不能想办法帮我删除?”
  小张一骨碌爬起来,在网上找了好久才找到朋友所说的新闻后面涉及朋友的那条评论:“某某县县长贪污,应该调查。”
  “这个评论应该是随便写的,里面既没涉及你的名字,也没说具体涉及啥事儿,没有删除的必要吧?”小张看了评论之后,第一时间给朋友回话。
  “虽然没具体说涉及啥事,我自身也没啥事儿,但巡视组在这儿,终究影响不好,能删还是删除了吧。”朋友恳切地说。
  于是,小张就开始找朋友删帖,在一切关系都行不通的情况下,小张想到了“删帖公司”。
  “能删,5000元一条。”“删帖公司”直接报价。
  “能少点儿不?”小张开始讨价还价。
  “最少4000元,这个网站的帖子不好删,如果不愿意就算了。”“删帖公司”语气坚定。
  小张感觉价格实在太高,就打电话跟朋友商量,朋友的回答更让他吃惊:“别讨价还价了,别说是5000元,就是1万元也删。”
  案例:有偿删帖生意兴隆,客户自己找上门
  收钱后,网警帮人删帖
  2010年初,濮阳市公安局一名网警刘某和甘肃庆阳农民李某通过网络聊天相识。据李某供述,2010年12月至2012年8月,他通过网络搜索到需要删除负面信息的人员,然后与之联系,在收取相关费用后再通过刘某的帮助将相关网络负面信息删除,先后向刘某支付“删帖费”158.57万元。
  2011年6月,湖北省黄冈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工作人员彭某和刘某通过一个网警QQ群相识。在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间,彭某先后向刘某支付“删帖费”69.865万元,请求其帮助删帖。
  2011年4月,范县某局原局长郭某欲删除其在网上的负面信息,安排该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处理此事。该局工作人员找到刘某。刘某说,因郭某负面信息较多,需要通过北京网警利用“洗词”的技术手段将负面信息予以隐藏。为此,郭某给付刘某费用10万元。
  根据检察机关指控,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8月,刘某共收取李某、彭某、郭某等人费用252万余元。不过,真正落在刘某口袋里的只有118万元,其余134万余元被他送给了北京网警刘某某、海口网警魏某。
  判决书显示,刘某某是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一大队二中队民警,魏某是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网络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两人分别收受刘某钱款10.6万元、123.6万元。
  南乐县人民法院认为,刘某、李某等人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行贿,情节严重,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已构成介绍贿赂罪,鉴于二人认罪态度好,且已全部退缴非法所得,确有悔罪表现,可酌情予以从轻处罚。日,一审法院以介绍贿赂罪判处刘某有期徒刑2年6个月,判处李某有期徒刑10个月;两人非法所得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介绍删帖,5个月获利50余万元
  李伟在郑州打工,去年4月至9月,他在租住屋内闲着无聊时,从电视上看到有一收钱替别人删除发布在网上的帖子的人群,靠这个赚了很多钱。
  李伟当时正好没工作,就在网上搜了大量关于这方面的信息,然后加入了与这类人群相关的QQ群。
  在QQ群里,李伟看到了很多关于删帖的供求信息,就在里面和他们聊天学习,慢慢地开始收钱替人删帖,并逐渐进入这个行业。
  李伟说,网站删帖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有相关网站直接关系的,直接联系网站编辑删除,另一种是没有相关网站直接关系的,就在QQ群里发信息,然后由中间人报价,再找别人帮忙删帖,李伟就属于这一种里面的中间人,从中赚差价。
  短短5个月时间,李伟就赚得50余万元。
  调查:删帖QQ群和电话网上随处可见
  记者在一个搜索引擎里键入关键词“河南删帖”,不少与之有关的电话、QQ等信息一应俱全。
  记者随意加了一个QQ群,不到一分钟,就弹出一个对话框:LTS蓝天使,搜狗下拉相关核心删除,专业删除知道,搜问,贴吧,快照,文库,低价删除搜狗下拉相关,搜搜下拉相关,淘宝交易,信誉保证!下面还留有QQ号。
  记者打电话假装需要删帖,接电话的人说,新浪、腾讯论坛、天涯问答、大河网、天涯论坛、搜房网、百度知道……都能删除。
  “新浪网上的帖子删除一条多少钱?”记者问。“4000元一条,一个工作日之内就能删除。”“天涯论坛上的帖子呢?”记者又问。
  “2000元至3500元不等,要看是什么帖子了,先把链接发过来看看。”
  记者随意发过去一个在政府部门工作被举报的人的链接。
  “这个得3000元,不还价。”
  “如果我付钱了,你删除不了帖子咋办?”记者询问。
  “你可以通过淘宝支付,确定删除了再付款。”或许感觉记者问得太多,对方匆匆挂了电话。“这些都是自己找上门的生意,价格没有固定标准,可以随便谈。”曾经从事过网站编辑工作的小丁说,他处理过的删帖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删帖;二是让帖子“下沉”,即让负面信息在搜索引擎中较靠后的页数出现;三是通过百度屏蔽关键词。“但这三种方式价格并不相同,一般情况下,直接找到我删除一条帖子是1000元钱,如果通过‘删帖公司’,估计同样一个帖子他们最少得要2000元。我删除的帖子最贵的收了4000元钱,光删帖我一年就能挣5万多。”小丁说。
  分析:企业或个人缺乏接受网络监督的心态
  究竟是谁在背后推动这条“灰色产业”发展?郑州市金水区检察院检察官党玉红说:“要求删帖者主要是一些大的企业,特别是知名度高的企业和少数国家公职人员。”
  对于大企业来说,信誉和名誉最重要,如果在网上被投诉,他们除了会联系举报者解决问题外,还会第一时间找“删帖公司”进行删帖,以免不好的影响被扩大,使企业利益受损。再者就是少数国家公职人员,因为一些公职人员并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时为了提拔,搞一些政绩工程,反而使群众反感,因此被举报。还有些人不履行自己的职责,该办的事儿不给群众办,使群众利益受损被举报。还有一些人因生活不检点遭举报。
  当这些劣迹被网络曝光后,这些人就会四处找人删帖,而且不惜重金,比如因“性爱日记”而被网上曝光的广西烟草局原局长韩峰,不是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交代问题,而是继续索贿删帖,结果越删越火爆。
  “特别是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删帖公司’生意越来越好,而删帖的费用也‘水涨船高’。”党玉红说,“必须加大对有偿删帖的打击力度,因为有偿删帖扰乱了正常的舆论监督,目前网络监督已经成为纪检监察机关反腐倡廉的重要渠道,如果任由‘有偿删帖’存在,有钱就可以删帖,将会使监督效果大打折扣。还有一些‘删帖公司’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甚至自己发帖子,然后再打电话告诉被发帖子的人或者公司,把帖子说严重点,‘要不然会被转载,事情会更麻烦’等这样的话,使对方出钱删帖。”
  在采访中,一些“删帖公司”的人员表示,很多帖子都是企业的竞争对手或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发到网上的,经过网民的参与,本来很小的问题可能被放大,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删除企业的负面信息是为了保护企业的正常发展。
  对于这些说法,党玉红说,这种情况也的确存在,但因为帖子能删除,不少企业一方面出钱删帖,一方面又雇用“网络水军”发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双方的恶性竞争,扰乱了社会秩序。
  律师:有偿删帖可被追究刑事责任
  据河南英泰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志刚介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出台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帖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属于非法经营行为,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对于“删帖公司”自己发帖之后再联系企业或者个人删帖的行为,同样要追究法律责任。河南银海律师事务所主任孙东升说,“两高”司法解释明确了惩治网络谣言的依据,规定“以发布、删除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实施上述行为,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孙东升进一步解释,即使涉案负面信息是真实的,但只要行为人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以发布、删除该负面信息为由勒索公私财物的,仍然构成敲诈勒索罪。
  孙东升建议,除了依靠法律的完善严厉打击“删帖公司”的有偿删帖外,大家要有接受网络监督的良好心态,不以删帖的方式支持纵容非法网络公关公司发展。同时,要加强网络知识普及,让企业和领导干部明白:互联网上涉及自身利益的帖子,如果是攻击诽谤,就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如果是正常的网络监督,那就真心实意解决存在的问题,如果一味地靠删除帖子解决问题,或许还会被人利用,使你要删除的帖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上,迫使你拿出更多的钱进行“交易”。同时,网站也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编辑人员素质,防止网站编辑与“删帖公司”结成利益同盟。
  如果说“删帖公司”以前的行为是打了法律的擦边球,那么“两高”司法解释出台之后,“删帖公司”的有偿删帖就可能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责任编辑:UN699)
原标题:“删帖公司”背后的非法利益链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哪里招聘公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