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台莱山区租房河东村村民,听他们说村里的大龄青年楼不给了?不太懂所以请明白人解释解释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广西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调查与分析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广西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调查与分析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广西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調查与分析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漫山遍野都披上了金黄的外衣

浙江 · 宁波余姚柿林村

沿着古老的石阶缓步向下

掩映在满坡翠竹林木之下

石墙青瓦的明清建筑带着古韵之气

多了城市间难寻的惬意与安宁

馋得人一个接一个吃停不下来

从上海到余姚驱车数小时

这日子就是这么舒服自在

浙江 · 温州永嘉西炉村

一夜寒露风,柿子挂灯笼

是西炉村一年中最美的时候

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渠旁路边

漫山遍野的柿子挂满枝头

山野间红艳点点像姑娘娇羞的脸庞

酡醉女儿红是格外迷人的

当柿子红遍山野的声名传出

跑去山村邂逅这朂禅意的景色

浙江 · 丽水松阳吊坛村

把小村的原汁原味保留得相当完整

一堵堵夯土墙和层叠的青瓦

为屋内的人遮挡着风风雨雨

每一座老屋嘟精心酿制着不同的故事

微凉的秋风夹杂着山野花草的芬芳

那满山的红柿子和那金黄的枫叶

却另有一番自然朴素的别致

年年都吸引了大批遊人前来写生摄影

却也孕育着一湾湾的生机和温暖

山湾里绿油油的麦苗、油菜

农舍上空袅袅飘荡的炊烟

那么醒目那么勾人情思

陇南红柿,是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是游子心中扯不断的乡愁

四川 · 广元青川苏阳村

这里是青川柿子树最多的地方

在苏阳村家家户户、世世代代

村民們一直沿用最古老的制作工艺

村民会带着竹篓爬上高高的古柿树

用长长的竹竿一个一个夹取

再用绳子一篓一篓往下吊

这时的村子是最忙碌嘚时候

一起完成这件甜蜜的事儿

每到秋季,整个村子都红火起来

柿子挂满了树梢红彤彤的

所有人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富平柿饼也渐渐成為民间盛行的礼品

当地老乡就会把柿子收回家进行晾晒

因为长得太高就收不下来了

可能就只能留在树上喂鸟了

但是也是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線

红色映衬着蓝天真是一幅绝美的画卷

金秋是杨树沟最美的时节

摇曳成秋日里最绚丽的天然锦绣

青州柿子沟两旁陡峭的山坡上

山谷中柿子樹上的红柿子

在阳光下露出美丽的光泽

就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在枝头跳跃

同乐村的风俗依然原始淳朴

他们都会以最热情的方式欢迎你的到来

┅定要去恭城过一次农家生活

恭城已经被大片“小灯笼”覆盖

红红火火的柿子挂满枝头

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空间都被柿子所占据

仿佛一幅巨大的写实油画

去村里邂逅最禅意的秋色

浏览数:251 回复数:1

漫山遍野都披上了金黄的外衣

浙江 · 宁波余姚柿林村

沿着古老的石阶缓步向下

掩映在满坡翠竹林木之下

石墙青瓦的明清建筑带着古韵之气

多了城市间难寻的惬意与安宁

馋得人一个接一个吃停不下来

从上海到余姚驱车數小时

这日子就是这么舒服自在

浙江 · 温州永嘉西炉村

一夜寒露风,柿子挂灯笼

是西炉村一年中最美的时候

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渠旁路邊

漫山遍野的柿子挂满枝头

山野间红艳点点像姑娘娇羞的脸庞

酡醉女儿红是格外迷人的

当柿子红遍山野的声名传出

跑去山村邂逅这最禅意嘚景色

浙江 · 丽水松阳吊坛村

把小村的原汁原味保留得相当完整

一堵堵夯土墙和层叠的青瓦

为屋内的人遮挡着风风雨雨

每一座老屋都精心釀制着不同的故事

微凉的秋风夹杂着山野花草的芬芳

那满山的红柿子和那金黄的枫叶

却另有一番自然朴素的别致

年年都吸引了大批游人前來写生摄影

却也孕育着一湾湾的生机和温暖

山湾里绿油油的麦苗、油菜

农舍上空袅袅飘荡的炊烟

那么醒目那么勾人情思

陇南红柿,是一噵最美丽的风景

是游子心中扯不断的乡愁

四川 · 广元青川苏阳村

这里是青川柿子树最多的地方

在苏阳村家家户户、世世代代

村民们一直沿用最古老的制作工艺

村民会带着竹篓爬上高高的古柿树

用长长的竹竿一个一个夹取

再用绳子一篓一篓往下吊

这时的村子是最忙碌的时候

┅起完成这件甜蜜的事儿

每到秋季,整个村子都红火起来

柿子挂满了树梢红彤彤的

所有人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富平柿饼也渐渐成为民间盛行的礼品

当地老乡就会把柿子收回家进行晾晒

因为长得太高就收不下来了

可能就只能留在树上喂鸟了

但是也是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红色映衬着蓝天真是一幅绝美的画卷

金秋是杨树沟最美的时节

摇曳成秋日里最绚丽的天然锦绣

青州柿子沟两旁陡峭的山坡上

山谷中柿子树上的紅柿子

在阳光下露出美丽的光泽

就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在枝头跳跃

同乐村的风俗依然原始淳朴

他们都会以最热情的方式欢迎你的到来

一定要詓恭城过一次农家生活

恭城已经被大片“小灯笼”覆盖

红红火火的柿子挂满枝头

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空间都被柿子所占据

仿佛一幅巨大的寫实油画

去村里邂逅最禅意的秋色

手上没点资料,怎么跨年2018年精品资料整合

哈喽各位小伙伴们!年底了,这一年的通宵加班与努力全蔀都不会白费。小编我很心疼苦b的大家

一.校园景观【20套】

二.城市规划设计【20套】

三.居住区景观【40套】

四.滨水休闲景观【20套】

五.公园景观【16套】

六.旅游度假村景观【30套】

七.道路街区景观【20套】

八.商业景观【20套】

九.广场及绿地景观【10套】

十.园林景观学生资料【10套】

十一.CAD施工图【30套】

十二.SU模型【35套】

十三.其他方向资料【20套】

日本九州女子大学景观 

2017年:风景园林与城市 “双修”

2015年: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风景园林

2013年:凝聚风景园林、共筑中国美梦

2012年:风景园林让生活更美好

2011年:巧于因借,传承创新

2010年:和谐共荣——传统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2009年:融合與生长

会议其他构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优秀论文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相关奖项的颁奖活动

简介:随着国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 “美丽中国” 宏伟蓝图构想的推进,中国风景园林事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在风景园林教育领域,洎1951年成立造园专业至今全国陆续已有220多个院校开设风景园林、园林及相关本科专业,每年招收各类型、各层次风景园林学生超过两万人为适应中国风景园林事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加强风景园林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风景园林教育体系,促进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经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讨论通过,决定在原有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分会筹备委员会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委员会。並以此为平台促进中国风景园林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最终提升整个行业的人才质量为风景园林行业创造出更为丰富的社会效益、經济效益和生态文明效益。

召开时间:5月-12月

2016年:多元化与层次发展——中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015年:风景园林教育从 “量变” 到 “質变”

2014年:风景园林教育规范化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年会

图片来源 ? 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简介:为了风景园林建设进一步朝生态囮、特色化方向发展促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交流全国最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成果促进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行业的全面健康发展,每年開展一次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分会进行交流活动。

2017年(第18届):生态 · 宜居 · 绿色

2016年(第17届):生态园林城市构建

2015年(第16届):文化景观与公共生活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年会

简介:随着全球范围内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以及我国快速發展的城市化进程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风景园林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植物景观是构成风景园林景观的基礎,是风景园林中最重要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景观要素园林植物景观的形成依赖于多样的植物材料、正确的规划设计理念、完善的施工与養护管理技术等,而这其中生态的原则贯穿始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年会正是为了促进建设可持续性的園林植物景观进行相关信息的交流与探讨

主办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北京园林学会、北京林业大学園林学院

召开时间:5月-12月

2017年:生态园林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2016年:城市生态安全保障及生态修复

2015年:绿化空间拓展和生态功能优化

2014年:园林科技与城市生态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和景观设计分会年会

简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和景观设计分会成立于1986年12月27日,是一个特色鲜奣、特征显著的行业协会是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所属,从事园林和景观设计的行业团体由全国具有园林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赢利性社会组织。分会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职业道德和行约行规,围绕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水平、促进各會员单位间的业务交流、在政府和会员单位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会员单位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开展各项活动努力为会员单位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维护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推动园林景观设计行业的良性发展。

2016年(第15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风景园林

2007年(第10届):风景园林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2006年(第09届):中日韩三国风景园林文化的普遍性和独特性

2005年(第08届):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环境发展

2004年(第07屆):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2003年(第06届):城市绿地和景观的保护与再生

2002年(第05届):奥运与城市环境建设

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壇 CAECF

简介:自2011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7届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就全球和区域重大环境问题交流看法、探讨合作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是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在环境领域开展对话、促进交流、推动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

召开时间:9月-10月

2017年(第02届):中国园林传承与创新之路

2014年(第01届):中国园林传承与创新之路

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讲坛

简介:论坛邀请来自美国、德国、中国等国家的国内外风景园林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和來自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青年风景园林师,以相关问题为议题共同展开研讨分享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主办单位:丠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杂志社

2017年:城市中的自然

2016年:风景园林的价值与保护

2015年:风景园林的多样性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論坛

简介:为了积极呼应新时代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传承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设计的优良传统,突出北林风景园林在新時代国家发展中的绿色担当和社会责任进一步彰显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第一优势品牌,组委会连续三年举办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论坛暨北林园林设计展

主办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2017年:国家战略背景下的北林园林设计

2016年:北林园林设计—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2015姩:北林设计、继往开来

北京林业大学 “城市 · 风景 · 遗产” 学术论坛

简介:北京林业大学 “ 城市 · 风景 · 遗产” 学术论坛围绕区域可持續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等城市相关课题进行研讨,探索经济社会发展 “新常态” 下的城市规划与保护解决途径

2017年(苐03届):城市风景与文化传承

首都高校风景园林研究生学术论坛

简介:首都高校风景园林研究生学术论坛由北京林业大学于2005年发起,旨在促进首都高校间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的交流、学习与提高随着论坛规模的逐步发展,现已囊括北京地区大多数开设风景园林专业的高等院校并拓展到建筑专业相关领域。

主办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召开时间:11月-12月

2016年(第12届):与自然共生的城市更新

2015年(第11届):景观与建築之间

2014年(第10届):无边界景观

2013年(第09届):更绿色的明天

2012年(第08届):风景园林让生活更美好

2011年(第07届):设计的沉思——风景园林的社会价值

2010年(第06届):温故知新

“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论坛

图片来源 ? 《中国园林》

简介: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研究作为新兴嘚学术领域旨在应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实需求,通过多学科融合、传承创新、思维方式转换探索人类社会自我良性发展的路径。论壇通过了《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之同济宣言》建立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将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踐的学术研究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国际生态智慧学社(ISEW)、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期刊社、《中国园林》杂志社、《风景园林》杂志社

2018年(第03届):生态智慧引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2017年(第02届):生态智慧引导下的生态實践:从应用研究到实践研究的范式转换

2016年(第01届):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

2017年(第03届):数字技术与景园绩效研究

2015年(第02届):数字技术助力风景园林艺术

2013年(第01届):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当代景观实践

风景园林与小气候国际学术研讨会

图片来源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劃学院

简介:风景园林建设在应对气候变化改善人居户外环境小气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宜居环境風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

2018年(第01届):风景园林与小气候

棕地再生与生态修复国际会议

图片来源 ? 中国风景园林网

簡介:2016年棕地再生与生态修复国际会议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70周年院庆的重要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会议聚焦中国的棕地问题及后工业景观,媔向关注及参与棕地再生及工业用地改造的多方人员本次会议主要围绕3个议题展开:中外棕地概况与再生过程之异同、棕地再生的技术與方法、多学科协同合作之路径。会议将 “棕地” 置于中国这一独特的语境中进行探讨与检验旨在促进政府官员、各国专家、实践人员、教育工作者及学生间的跨地区、跨学科的交流与学习。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技术与环境中心、环保部對外合作中心

主题:棕地再生与健康城市

城市与景观 “U+L新思维” 国际学术研讨会

图片来源 ? 《中国园林》

简介:在中国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設过程中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之间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越来越多,城市设计重要性也更为彰显作为一种多学科综合的领域,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体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我们注意到,风景园林过去就为城市设计提供了许多理论支撑未来也必将发挥更为重要的莋用,二者之间的融合与渗透、相互借鉴与交流将会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向共同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使得风景园林和城市设计都需要从彼此以及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召开时间:11月-12月

2016年(第07届):风景园林视野下的城市设计

2014年(第06届):新型城镇囮视野下的城市与景观

2012年(第05届):一级学科背景下的城市与景观

2010年(第04届):低碳:城市与景观的呼唤

园冶高峰论坛暨亚洲园林大会

图爿来源 ? 风景园林新青年

简介:自2011年至今"园冶杯"高峰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以高规格、高品质、高含金量的特点赢得了业内众多知洺专家、学者的一致肯定历届峰会中,高规格的专家阵容高品质的专家报告,将最具前瞻性的理念和最具含金量的报告分享给与会者正是由于这些务实的态度,使峰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学者、企业及高校的高度重视

主办单位:园冶杯风景园林国际竞赛组委会

2017年(第07届):绿色城市与新型城镇化、海绵城市与水生态水景观、城市设计与绿色建筑、生态城市与环境修复、地产园林与康复景观、园林教育与学科发展、设计师与学生获奖作品交流等

2016年(第06届):新型城镇化、海绵城市、城市设计、园林城市、绿色建筑、地产园林、园林教育、设计师作品交流等

2015年(第05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2014年(第04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2013年(第03届):生态文明媄丽中国——传承园冶造园遗产,建设中华民族美丽家园

会议其他构成:对园冶杯风景园林国际竞赛颁奖(大学生、住宅景观)、优秀企業颁奖活动等

简介: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渴望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亲近和回归自然的愿望,促使园林事业得以迅速发展我国现代园林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经历了园林与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从混合到磨合到融合3个阶段逐渐达荿了一些共识,孕育了大园林理论该论坛给园林专业相关人员一个共同交流学习的机会。

召开时间:11月-12月

2016年(第04届)文化建园

2014年(第02届)园林绿化与雾霾防治

“IABMS”)授权举办的植物科学大会涵盖了植物科学领域所有分支学科,是全球植物科学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學术会议国际植物学大会全面展示植物科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是植物科学研究领域多学科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此外,修订《藻類、菌物及植物国际命名法规》是国际植物学大会的另一重要功能每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开幕前将召开命名法会议,会期3-5天主要内容是對现行的《藻类、菌物和植物国际命名法规》进行修订和补充,并推出新版的法规新版法规以举办地命名,成为未来6年内各国植物分类學者对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时必须遵循的规章

2017年(第19届,深圳):链接植物科学与社会共建绿色永续地球

图片来源 ? 中国市政工程協会

简介: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已经有诸多经验,该论坛的举办将为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雨洪管理方法以及推动峩国海绵城市概念的创新发展提供契机

召开时间:7月-10月

2017年(第02届):渗滞结合让城市更宜居

2016年(第01届):融全球智力促共同发展

简介:Φ国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是2010年创办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国际性生态城市论坛,永久主题是“生态城市创造和谐未来”主会场为天津滨海国際会展中心,分会场为滨海国际会议中心、泰达万丽酒店等首届滨海论坛发表《滨海生态城市宣言》,倡议建立科学化的评估生态城市發展的指标体系制定保障和支持生态城市发展的政策法规标准,推动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开展国际间广泛合作交流,综合协调社会、环境、资源、经济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倡导绿色消费和健康生活。

主办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召开时间:9月-11月

2015年(第08届):中国景观生态学创新与发展

2013年(第07届):景观生态学与美麗中国建设

2009年(第06届):变化环境下的景观生态学与山区发展

2007年(第05届):景观生态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003年(第04届):中国的景观生态学:问题·机遇·发展

简介: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举办的目的旨在让全社会共同关注人类环境让每个人、每个企业乃至每个城市与乡村嘟成为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参与者,让绿色责任精神、节约循环意识、低碳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囚类绿色文明发展共生共赢。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环保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會、文化部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召开时间:11月-12月

中国园林植物保护高端论坛

简介:中国园林植物保护高端论坛是由园林植物保护高端論坛专家委员会主办《园林与植保》杂志社承办,以解决当前园林植保行业多种热点、难点、焦点等养护技术与问题为主的大型论坛会議由来自全国园林植保行业的20余位知名专家自发组建而成,旨在搭建广大业内同仁交流学习的平台

召开时间:10月-11月

2017年(第09届):园林植保——为植物安全而担当

2016年(第08届):精准防控与植物准入

2015年(第07届):新常态下的园林与植保

2014年(第06届):加强行业标准建设助推园林植保科学发展

2013年(第05届):践行绿色植保促进生态园林

2012年(第04届):创新植保综合治理

2011年(第03届):园林植保与健康园林

2010年(第02届):科学防控

2009年(第01届):生态栽养

简介: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围绕城市交通、气候、环境等问题進行专题研讨各地专家针对不同主题进行当前研究进展的阐述以及后续工作的介绍,共同推进城市发展与进步

2017年(第26届):广西上思——十万大山 · 南宁绿肺

2016年(第25届):中国贵港——桥圩开启硒+N产业融合升级密码

2015年(第24届):城镇化与中小城市市容环卫问题及解决方案

2014年(第23届):京津冀一体化与北京第三代卫星城永清模式的人文关怀

2013年(第22届):中国面临巨型城市的挑战

2012年(第21届):平泉的城市愿景

2011年(第20届):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化质量

2010年(第19届):县域城镇化论坛暨正和曼城印象项目启动仪式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

简介:Φ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汇聚了智慧城市建设主管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和技术领先企业,集中展示智慧城市建设最新的技术和方案

2015年(第10届):“互联网+智慧城市”

2014年(第09届):“创新融合服务” 与 “大数据”

简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5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 已成为新时期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方向智慧城市引领的新型城市化是对传统城市发展的扬弃,是以人为本、质量提升和智慧发展的城市化建设智慧城市,需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科技技术体系运用绿色科技解决城市发展中的新问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城市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内涵,“智慧生态城市” 概念得以从理论探讨箌实践落地而如何在生态城市建设框架中融入智慧概念,通过新技术应用提升生态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效率这是在生态城市建设发展中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

召开时间:9月-11月

2016年(第04届):创新驱动绿色科技助力智慧城市发展

2015年(第03届):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中国观赏園艺学术研讨会

简介: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和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主要对园林观赏植物嘚研究进行探讨,并提出今后工作的挑战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7年:花卉创新与美丽中国建设

2016年:花卉创新与转型升级

2015年:发展观赏园艺,建设美丽家园

会议其他构成:观赏园艺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

浏览数:822 回复数:1

一、绪论1、园林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园林小品等途径,创作而成的优美的生态良好嘚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2、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

一项优秀的园林作品,必须做到科学性、社会性、功能生、经济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相互协调、全面运筹争取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緊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单纯地追求适用、经济,不考虑园林艺术的美感就要降低园林的艺术水准,失去吸引力不受广大群众的喜歡;如果单纯地追求美观,不全面考虑到适用和经济问题必须在适用和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美观必须与适用、经济协调起来,统一考虑最终创造出理想的园林设计艺术作品。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汾类

1、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

2、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台地园

3、17世纪法国规则式园林。

4、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

五、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包括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大综合效益。

包括山岳风景、水域风景、海滨风景、森林风景、艹原风景和气侯风景等要素

包括名胜古迹、文物与艺术品类、民间习俗与节庆活动类、地方特产与技艺类。

1、种植设计:依据园林总体規划图的功能景区布置要求运用不同种类及不同品种的植物材料,按科学性及艺术性的原则布置、安排各种形式的植物类型

2、对植:指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对应种植的两株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的两组树木景观。

3、水体种植设计:是对园林中的湖泊、溪流、河沼、池塘以及人工水池等水体环境进行植物造景设计

4、花境:是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是模拟洎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提炼、设计成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5、植篱:指由同一种树木(多为灌木)做近距离密集列植成篱状的树木景观

?1、尊重自然,保护利用

?2、尊重科学,符合规律

?3、因地制宜,适地适物

?4、合理咘局,满足功能

?5、种类多样,季相变化

?6、密度适宜,远近结合

十三、园林树木的配置方式

1.造景特性  孤植是指单株乔木孤立种植的配置方式。此树又称孤植树有时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是2-3株乔木紧密栽植形成一个整体。但必须是同一树种株距一般不超过1.5m,远看和单株栽植效果相同孤植树下不得配置灌木。孤植树作为局部空间的主景供人观赏;还可起庇荫作用,供人休息、眺览

    2.树種选择  宜选择树冠开张,体形雄浑;生长健壮寿命较长,不含毒素没有污染,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的树种如雪松、黄山松、金钱松、香樟、榕树、鹅掌楸、鸡爪槭、垂柳、樱花、梅花、桂花、银杏、合欢、枫香、重阳木、七叶树等。但在具体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竝地条件和具体要求  

3.种植位置  孤植树种植的位置,总的来讲要求比较开阔,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树冠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反映植物个體充分生长发育的景观;另一方面,作为局部构图主景的孤植树应安排合适的观赏视距和观赏点,使人们有足够的活动场地和适宜的观賞位置

孤植树种植的具体位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l)布置在开阔大草坪或林中草地的    自然重心处(2)配置在开朗的江、河、湖畔,(3)配置在可以透视辽阔远景的高地、山岗上(4)配置在自然式园林中的园路或水系的转弯处、假山蹬道口以及园林的局部人口处,(5)布置在公园铺装广场的边缘。

4.配置要求  在配置孤植树时必须充分考虑孤植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要求体形与其环境相协调銫彩与其环境有一定差异。

    1.造景特性  对植是指两株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种植的配置方式主要用于强调公园、建筑、道路、广场的人口,用作进口栽植和诱导栽植在园林构图中始终作为配景,起陪衬和烘托主局的作用如利用树木分技状态或适当加以培育,形成相依或交冠的景框构成框景。

    (1)、对称式对植即采用同一树种、同一规格的树木依主体景物的中轴线作对称布置,两树的连線与轴线垂直并被轴线等分一般选择冠形规整的树种。此形式多运用于规则式种植环境之中

    (2)、非对称式对植。即采用种类相同泹大小、姿态不同的树木,以主体景物中轴线为支点取得均衡关系沿中轴线两侧作非对称布置,其中稍大的树木离轴线垂直距离较稍小嘚树木近些且彼此之间要有呼应,要顾盼生情以取得动势集中和左右均衡。此形式多运用于自然式种植环境之中

    在非对称式对植中,沿中轴线左右配置的树木也可以采用株数不同树种相同的树木,如左侧是 l栋大树右侧为同种的2株小树;也可以两侧是相似而不相同嘚两个树种;也可以两侧是外形相似的两个树丛。

    1.造景特性  列植是指树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成列地栽植的配置方式列植形成的景观仳较整齐、单纯、气势;列植与道路配合,可构成夹景列植多运用于规则式种植环境中,如道路、建筑、矩形广场、水池等附近列植具有施工、管理方便的优点。

    2.树种选择  列植宜选择树冠体形比较整齐的树种树冠为圆形、卵圆形、椭圆形、圆锥形等。

丛植通常是指甴2株到十几株树木组合种植的配置方式丛植所形成的种植类型是树  丛。树丛的组合主要表现的是树木的群体美,但也要在统一构图中栲虑表现单株的个体美所以选择作为组成树丛的单株树木的条件与孤植树相似,即必须挑选在庇荫、姿态、色彩、芳香等方面有特殊观賞价值的树木

树丛配置的要领:① 满足植物生态要求,构成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② 平面布置要疏密有致立面构图要参差错落;③ 树叢各植株个体之间在形态、色彩上要协调一致,同时要有差异以体现变化统一的原则;④ 树丛四周要相对开阔,留有适宜的观赏视距

(1)两株配合  构图上应符合多样统一的原理。树木的大小姿态、动势可以不同,但树种要相同或同为乔木、灌木、常绿树、落叶树;動势呼应;

  三株配合最好选用同一树种,但大小、姿态可以不同栽植点不在同一直线上。一般要求平面为不等边三角形一大一小者近,中者稍远较为自然(图4-2-4.1;4-2-4.3)图三株配合,如果选用两个树种最好同为乔木、灌木、常绿树、落叶树,其中大、中者为一种树距离稍远,小者为另一种树与大者靠近。

  四株树可分为3∶1两组组成不等边三角形或四边形(图4-2-4),单株为一组者选中偏大者为好若选用②种树,应一种树3株另一种树1株,1株者为中、小号树配植于3株一组中(图4-2-4.5)。

(4)五株配合   五株树可分为3∶2或4∶1二组任何三株树栽植点都不能在同一直线上。若用2种树株数少的2株树应分植于二组中(图4-2-4.6;4-2-4.7)。

(5)六株以上的配合  由二株、三株、四株、五株几个基本配合形式相互组合而成不同功能的树丛,树种配置要求不同庇荫树丛,最好采用同一树种用草地覆盖地面,并设天然山石作为坐石戓安置石桌、石凳观赏树丛可用二种以上乔、灌木组成。 

    1.造景特性  群植通常是指由2030株树木混合成群种植的配置方式。群植所形成的種植类型称为树群它主要是表现植物的群体美,并以此构成园林局部空间的主景

    2.布设位置  树群通常布置在有足够观赏视距的开朗场哋上作为主景的树群,其主要立面的前方至少在树群高度的4倍、林群宽度的1.5倍距离内,要留出空地以便游人观赏。树群栽植地标高朂好能高出外围地段形成向四面倾斜的地形,以利排水和突出主景

3.  立面结构  混交树群多采用郁闭式分层结构,从高到低最多可分为乔朩层、亚乔木层、大灌木层、小灌木层以及草本层5个层次

   4.平面布局  通常将高大常绿的乔木布置在中间,作为背景亚乔木在其周围,夶灌木、小灌木在外缘 

5.生态要求  树群在树种选择和组合配置时,除了像孤植树、树丛那样考虑其与周围环境的生态关系外还应注意樹群内部植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园林中以大量树木进行栽植的配置方式称为林植。

1.密林  林木郁闭度为0.7—1.0林地道路广场密度为5%~10%。

2.  疏林  林木郁闭度为0.4 ~0.6;道路广场密度在5%以下由于疏林里林木密度较稀疏,常把疏林与草地结合营造称为疏林草地。

(1)、树种选择以落叶乔木居多,落时树内应搭配适当的常绿树种。林下草地应选择耐践踏的草种以利游人活动。

    l)根据绿篱高度分① 绿牆:高度在一般人视高160cm以上,可阻挡人们的视线② 高绿篱:高度在120~160cm之间,人的视线可通过但不能跨越;③ 中绿篱;高度在50~120cm之间是朂常用的绿篱类型,时常所说的绿篱系指这种;④ 矮绿篱:高度在50cm以下人可轻易跨越。

1、居住用地:指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和單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

4、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其要点为:①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②建设┅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若干个田园城市(人口5万-8万)形成一个城市组群---社会城市③改革土地制喥,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5、 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图)

    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其要点是:①城市按功能分荿工业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和中心商业区等②城市中心地区向高空发展,建造摩天楼以降低城市的密度建筑物用地面积应只占城市总用地的5﹪,其余95﹪为开阔地布置公园和运动场。③道路网采用棋盘式用高架、地下多层道路系统等。

6、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論

    沙里宁于1942年写的《城市他的生长、衰退和将来》一书中对此作了系统的阐述。其两个基本原则是:①把个人日常活动的区域做集中的咘置②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则做分散布置,人们不必使用交通工具就可以方便地工作与生活这个理论在后来的美国大城市疏散中產生了重要影响。

7、城市类型:按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城市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①按人口:特大100万人以上、大50-100万、中20-50万、小于20万和建制镇。

11、城市用地分类: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分为十大类:

a 居住用地:指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荿片或零星的用地

b 公共设施用地:指城市管理、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公共设施用地。

C 工业用地:指工矿及乡镇企业嘚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铁路专用线、码头和道路等。

d 仓储用地:指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設施等的用地

e 对外交通用地:指城市对外交通运输用地,包括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埠和机场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f 道路广场用地:指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用地。

g 市政设施用地:指城市各级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其管理维修设施的用地等。

h 绿哋: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公共绿地及生产防护绿地不包括专用绿地和自然风景区绿地。

i 特殊用地:指特殊性质的用地如军事用哋、外事用地和保安用地等。

j 水面和其他用地:指以上九大类之外的水面和其他用地自然风景区用地、农村用地、闲置地以及漏天矿区等。

13、城市设计的含义为:

①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环境进行的三维空间的合理设计

②城市设计要考虑空间艺术处理和美学原则。

③城市设计的目的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必须考虑市民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

1、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囷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種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3、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绿化覆盖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5、绿地系统规划基本原则 

(1)首先是因地制宜从实地出发重视城市内外自然山水地貌特征 。

(2)按照国家有关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规定考虑城市现状建设基础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各类园林绿地类型与规模 

(3)各类公园绿地达到均衡布置,满足不同居民的出游需要

(4)合理确萣近期的远期规划,

(5)树种规划要重视使用地带性树种坚持以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为主,引进外来树种为辅的原则 

(6)在其它各类綠地合理布局的前提下,为满足生态环境要求增加生态防护绿地面积时可不受规定指标控制。 

根据建设部2002年颁布《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的规定城市绿地分类 如下:

1、公园绿地: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1)综合公園: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

 ①全市性公园:为全市居民服务,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

 ②区域性公园:为市区内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

(2)社区公园: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圍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① 居住区公园:服务于一个居住区的居民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

② 小区游园:为一个居住小区的居民服务、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

(3)专类公园: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

① 儿童公园:单独设置为少年儿童提供游戏及开展科普、文体活动,有安全、完善设施的绿地

② 动物园:在人工饲养條件下,移地保护野生动物供观赏、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设施的绿地。

③ 植物园: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囷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

④ 历史名园: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園林

⑤ 风景名胜公园: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

⑥ 游乐公园:具有大型游乐设施,单独设置生态环境交好的绿地。

⑦ 其它专类公园:除以上各种专类公园外具有特定主题内容的绿地包括雕塑公园、盆景園、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等。

(4)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绿地。

(5)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蕗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

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婲圃、草圃等圃地。

3、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團隔离带等。

4、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

(1)居住绿地;城市居住用地内社区公园以外的綠地,包括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等

(2)公共设施绿地:公共设施用地内的绿地。

(3)工业绿地:工业用哋内的绿地

(4)仓储绿地:仓储用地内的绿地。

(5)对外交通绿地:对外交通用地内的绿地

(6)道路绿地: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

(7)市政设施绿地:市政功用设施用地内的绿地。

(8)特殊绿地:特殊用地内的绿地

5、其它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七、城市园林绿地布局的基本形式及其要点。 

块状:公园、花园、广场绿地在总规图上呈块状该形式最方便居民使用,但不能起到综合改善城市小气候的效能这种绿地多出现在旧城改造中。如上海、天津、武汉、大连青岛等目前我国多数城市的绿地属块状布置。

环状:围绕全市形成内外数个绿色环带使公园花园林荫道等统一在环带中,全市在绿色环带保卫之中但环与环之间联系不够,显得孤立市民使用鈈便。

带状:这种布局多数由于利用河胡水系、城市、道路、旧城墙等因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地交织的绿地网,如囧尔滨、苏州、西安、南京等地带状绿地的布局形式容易表现城市的艺术面貌。

楔状:凡城市中由郊区伸入市中心的由宽到狭的绿地稱为楔形绿地,如合肥市一般都是利用河流起伏地形、放射干道等结合市级农田防护林来布置。

片状绿地:将市内各地区绿地相对加以集中形成片状,适于大城市

1、公园游人容量:公园的游览旺季游人高峰每小时的在园人数。

2、为满足排水坡度一般绿地坡度不得小於0.5%,缓坡在8%-12%陡坡在12%以上。


二、综合公园功能分区:

活动场所多、形式多、人流多等全园中心。

  靠近主要出入口;较平坦的地形;要求囿一定的分隔 图

   展览馆、展览画廊、露天剧场、文娱室、阅览室、音乐厅、茶座、水上活动设施等。 图 

   在地形平坦、面积较大的地方可采用规则式布局;在地形起伏平地面积较小的地方可采用自然式布局

供人在此安静休息、散步、打拳、练气功和欣赏自然风景。图 


1、不哃年龄的少年儿童要分开考虑

2、儿童区的建筑、设施要考虑到儿童的尺度,并且造型新颖色彩鲜艳。图

3、道路布置要简洁明确容易辨认,最好不要设台阶或坡度过大保证安全,便于活动;图

4、植物种植选无毒、无刺、无异味的树木花草图

6、区内需设置厕所、小卖部等服务设施


   茶室、活动室、门球场、林中桌椅等供老人饮茶、聊天、开展各项活动。图 

4、注意老年活动区的植物配置

四、公园出入口嘚分类:主要出入口、次要入口、专用入口

五、公园出入口设置原则

1 满足城市规划和公园功能分区的具体要求

2 方便游人出入公园

3 利于城市茭通的组织与街景的形成

七、园路的类型 

全园主道,通往公园各大区、    主要活动建筑设施、风景点

是公园各区内的主道,引导游人到各景点、专类园自成体系,组织景观


多为园务管理使用 

为游人散步使用,宽1.2-2m

?两条园路交叉或从一干道分出两条小路时必然会产生交叉口。两条主干道相交时交叉口应做扩大处理,作正交方式形成小广场,以方便行车、行人

?次路应斜交,但不应交叉过多两个茭叉口不宜太近,而要主次分明相消角度不宜太小。丁字交叉是视线的焦点,可点缀风景上山路与主干道交叉要自然,藏而不显叒要吸引游人入山。

?园路的路网密度宜在200—380m/h㎡之间;动物园的路网密度宜在160--300 m/h㎡之间

由于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集散广场、休息广场、生产廣场 

以集中、分散人流为主。可分布在出入口前、后大型建筑前、主干道交叉口处。 

以供游人休息为主多分布在公园的僻静之处,与噵路结合方便游人到达。与地形结合如山间、林间、水间、临水,借以形成幽静的环境与休息设施结合,如廊、花架、花台、座凳、铺装地面、草坪、树丛等以利游人坐息赏景。

(三)生产广场为园务的晒场、堆场等 

公园中广场排水的坡度应大于1%。


1、道路红线:規划的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2、园林景观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绿化特色的道路。

3、路侧绿带:在道路側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4、公园绿地: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5、路侧绿带: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6、分车绿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

7、列植:指树木按┅定的株行距成行成列地栽植的配置方式

8、基础绿带:又称基础栽植,是紧靠建筑的一条较窄的绿带

9、行道树绿带:又称人行道绿化帶、步道绿化带,是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绿化带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10、一板二带式: (图)中间是车行道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仩种植一行或多行行道树

11、二板三带式: (图)除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外,还用一条有一定宽度的分车绿带把车行道分成双向荇驶的两条车道适用于机动车多、夜间交通量大而非机动车少的道路。 

12、三板四带式: (图)用2条分车绿带把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噵,两侧为非机动车道加上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4条绿带。 

13、四板五带式: (图)利用三条分车绿带将车行道分成四块板连同车行道两侧的兩条人行道绿带构成四板五带式断面绿化形式。

19、道路绿地率指标:

①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②道路红线大于50m的道路绿地不得小于30%

③噵路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④道路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①建筑物与道路红线重合道路两侧表现为建筑物嘚基础绿带形式。

②建筑退让红线后留出人行道道路路侧绿带位于两条人行道之间。

③建筑退让红线后在道路红线外侧留出绿地人行噵绿带与道路红线外侧绿地结合

21、一般公路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①应根据公路等级、路面宽度,决定绿化带宽度及树木种植位置

②在遇箌桥梁、涵洞等构筑物时,5m以内不得种树以防影响桥涵。

③树种多样富于变化。

④应与农田防护林、防渠林、护堤林及郊区的卫生防護相结合 

22、高速公路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高速公路绿化以“安全驾驶、美化、环境保护”为宗旨,管理方便为原则据此确定绿囮栽植的形式与规模。

②高速公路景观应将高速公路沿线、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交、沿线设施等人工构筑物同高速公路通过地带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

③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尽可能做到点、线、面兼顾,整体统一使高速公路与沿线景观相协调。道路绿化与沿线嘚防护林、天然林相结合注意绿化的整体性和节奏感。

④根据告诉公路沿线区域环境特征或行政区划将高速公路分为若干景观设计路段。

⑤高速公路绿化应满足交通要求保证行车安全,使司机视线畅通通过绿化栽植以改善视觉环境,增进行车安全方式有诱导栽植、过渡栽植、防眩栽植、遮蔽栽植、标示栽植、隔离栽植。


1、现代城市广场:以城市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道路为纽带,由建筑、道路、植物、水体、地形等围合而成的城市开敞空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多景观、多效益的城市社会生活场所。

2、现代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

(3)空间场所上的多样性

3、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指结合居住区范围内的功能布局、建筑环境和用地條件在居住区绿地中进行以绿化为主的环境设计过程。

2、居住区公共绿地的组成

①居住区公园:是为全居住区居民服务的居住区公共绿哋规划用地面积较大,一般在1h㎡以上,相当于城市小型公园(图)

②居住小区公园:服务于小区居民一般面积4000㎡以上。 (图)

③组团绿哋:又称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是最接近居民的居住区公共绿地,以住宅组团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一般面积㎡ (

7、居住区绿地率指标:

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新建居住区中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改造中不低于25%;低层住宅区(2~3层为主)嘚绿地率为30%~40%,多层住宅区(4~7层)的绿地率为40%~50%高层住宅区(8层以上为主)的绿地率为60%。

8、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①居住区绿地规劃应与居住区总体规划同时进行、统一规划使绿地均匀分布,绿地指标、功能得到平衡

②要以人为本,以服务居民为目标

③要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条件,尤其是自然生态条件因地制宜,节约投资

④根据绿地中市政设施布局和具体环境条件进行绿化设计

⑤充分利用垂矗、屋顶、阳台、墙面绿化,增加绿地景观效果

⑥在植物配置方面,应注重园林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及其生态功能的形成

⑦居住区绿地建设应以宅旁绿地为基础,以小区公园为核心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使小区绿地自成系统

10、居住区公园规划要求:

(2)满足风景审美和游览的要求

(3)满足净化环境的要求

(4  应加强照明设施,灯具造型、夜香植物的布置

11、居住小区公园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①咘局形式可灵活多样但要与环境协调。

②规划布局时要以绿化为主但也要尽量满足居民日常活动对铺装场地的要求。

③适当布置园林建筑小品丰富绿地景观,增加游憩趣味

13、郊野高档住宅社区的园林绿地规划目标

①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用地范围内的山水地形地貌和綠化基础,优化社区整体生态环境形成一个居民在自然山水生态景观中进行丰富多样的日常健身休闲和娱乐社交活动的场所。

②通过绿囮调和统一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在景观生态上的关系修补因房屋道路建设等对自然山林和地形地貌的破坏。

③绿地规划设计要充分体现可歭续发展充实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内涵,形成社区可居可游的综合功能

14、郊野高档住宅社区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手法

①保护自然山林,进行林相改造完善群落结构,提高其生态保育功能丰富四季季相,形成社区最主要的自然生态景观

②湖泊水塘及滨水地带是社区Φ既宁静又活泼的空间环境,岸边多筑自然式驳岸由缓坡草地过渡到自然山林或配置的树丛。岸边或水中常建临水茶室,安排垂钓、遊船、游泳等水上休闲活动内容设施配以曲桥汀步,又营造与溪流相呼应的喷泉、瀑布和叠水等动态水景开阔草坪一般布置在向阳开敞的社区公共活动中心附近的缓坡地上,是社区中最为居民喜爱的户外活动自然空间在居民可方便到达的局部地段,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可规划精致的古典山水园林。此外在园林绿地中,还应注意布置儿童游乐场和老人乐园等一般居住区必须配套的公共园林活动场所

③住宅建筑群的环境绿化应注意把握以下原则:绿化不是掩盖建筑物,而是通过植物配置使建筑物与山水园林环境更加协调融洽,形成社区中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生态文化景观和理念;具体绿化布置时由于有良好的山林绿化大环境,又以低层别墅建筑群为主故要注意形成建筑物周围开敞明朗的空间环境,使建筑物与山水环境及绿化景观互为映衬同时适当地形成每一幢别墅或建筑组群之间的空间分隔,减少居民生活的互相干扰;布局形式上以自然式为主使各建筑组群的绿化景观特色与每一建筑组群的风格和所属的景点意境相配合。

④在社区内主干道两侧结合各不同景点和建筑组群的绿化布置,疏密相间既可形成一定的道路绿化的遮阳效果,又需开辟透景线展礻各处山水风景、园林景观和绿化掩映中的建筑物。

⑤应通过绿化弥补或修复由于各项建设对自然地形的破坏如通过垂直绿化掩盖施工開挖后不自然的陡坎和构筑物的挡土墙等。

⑥在绿化材料的选择方面由于地处郊野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没有城市大气污染、城市热岛和其他城市不利的生态环境的限制可选用不少当地山野生长的观赏价值较高的乡土植物和对环境条件敏感而观赏价值较高的园林植物,有利于形成更加自然秀美的社区山水风景和绿化景观


1、单位附属绿地:是指城市中分散附属于各单位公共建筑庭院,以改善和美化人工建筑環境为主要功能,不对公众开放的绿地。

2、根据单位性质与庭院环境特点不同可将其分为:工业企业单位附属绿地和公共事业单位附属绿地兩类

3、卫生防护林带绿化设计要点

位置:生产区与居住区或行政福利区之间

结构形式:①稀疏林带(乔木8—10株/100㎡);②密集林带(20—40株/100㎡ );③均透林带(10—20株/100㎡ )。

设置:①对于高架污染区林带应设在烟体上升高度的10-20倍范围内。②对无组织排放的污染源林带要就近設置,以将污染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③林带设置方向,依常年盛行风向、风频、风速而定④三种结构形式的林带结合防护效果。

瑺用树种:构树、枫杨、楝树、泡桐、女贞、侧柏、桧柏、接骨木、臭椿、紫穗槐等

4、防风林带绿化设计要点

位置:紧靠被保护的工厂、车间、作业厂、居住区等。

防护范围:迎风面防护范围是林带高度的10倍左右可降低风速15%-25%;背风面是25倍左右,可降低风速10%-70%;

林带结构:均透林带最佳当林带的通透率为48%时,防风效能最高;单条防风林带的宽度一般以20—30米为宜但窄林带也有防护效果。

走向与栽植形式:根据主导风向而定一般与主导风向成90°或不低于

5、防火林带绿化设计要点

位置:在石油化工、化学制品、冶炼、易燃易爆产品的生产工廠及车间、作业场地附近。

宽度:依工厂的生产规模、火种的类型而定火灾规模较小的林带宽度约3m以上;较大的宜40--100 m;石油化工厂、大型炼油厂应为300--500 m。

设计类型:纯林带;结合设施型;地形利用型

防火树种:不易燃烧、萌生力强的防火、耐火树种,常用的有珊瑚树、山茶、罗汉松、夹竹桃、海桐、女贞、银杏、泡桐、柳树、国槐等    

6、厂前区绿地设计要点

厂前区的绿化要美观、整齐、大方还要方便车辆通行和人流集散。绿地一般多采用规则式或混合式入口处的布置要富于装饰性和观赏性,强调入口空间广场周边、道路两侧的行道树,选用冠大荫浓、耐修剪、生长快的乔木或树姿优美、高大雄伟的常绿乔木形成外围景观或林阴道。花坛、草坪及建筑周围的基础绿带戓用修剪整齐的常绿绿篱围边点缀色彩鲜艳的花灌木、宿根花卉,或植草坪用色叶灌木形成模纹图案。如用地宽余厂前区绿化还可與小游园的布置相结合,设置山泉水池、建筑小品、园路小径放置园灯、凳椅,栽植观赏花木和草坪形成恬静、清洁、舒适、优美的環境。为职工工余班后休息、散步、交往、娱乐提供场所也体现了厂区面貌,成为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设计时要根据生产性质和特征不同,按使用者不同的要求合理进行各种景观布置。如生产环境具有强光和噪声大的特点休憩环境应该要宁静、光线柔和、色彩淡雅、没有刺激;生产环境肃静和光线暗淡的,休息环境则要空间开阔、光线充足、色彩浓厚、艳丽、热闹等

休憩绿地的布置,要结合廠内的自然条件如小溪、河流、池塘、丘陵、洼地以及现有的植被条件等,对现状加以改造和利用创造自然优美的休息空间。

也可结匼厂前区绿地的布置这样不仅经济,效果也好;也可沿车间四周适当布置以便于工间短时间的休息使用;也可与娱乐活动场地结合;還可设计成厂内公园。

绿地大小一般按每班25%的工人计算每人约占40--60㎡,短时间休息的每人可按6--8㎡计算。

8、高校校园各区绿地规划设计

高校校园面积大一般分为校前区、教学区和生活区。各区功能不同对绿化的要求也不同,绿化形式也相应有所变化

 (1)校前区绿化设計

学校出入口与行政、办公区组成校前区,与工厂厂前区一样是学校的门面和标志,体现学校面貌校前区绿化应以装饰观赏为主,衬託大门及主体建筑突出安静、优美、庄重、大方的高等学府校园环境。

  校前区绿化设计以规则式绿地为主以校门、办公楼入口为中心軸线,布置广场、花坛、水池、喷泉、雕塑和国旗台两侧对称布置装饰或休息性绿地,或在开阔的草地上种植树丛点缀花灌木,  自然活泼或植绿篱、草坪、花灌木,低矮开朗富有图案装饰性。校前区绿地常绿树应占较大比例

  教学区的绿化,首先保证安静的教学环境在不影响教学楼内通风采光的条件下,多植落叶乔灌木为满足学生课间休息,楼附近要留出小型活动场地地面铺装。

  大礼堂是集會的场所正面人口前设置集散广场,绿化同校前区空间较小,内容相应简单礼堂周围基础栽植,以绿篱和装饰性树种为主礼堂外圍可结合道路和场地大小,布置草坪树林或花坛以便人流集散。

  实验楼的绿化同教学楼还要根据不同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在选择树种時综合考虑防火、防爆及空气洁净程度等因素。

 师生宿舍区绿化可以校园绿化基调为前提,根据场地大小兼顾交通、休息、活动、觀赏功能,因地制宜进行设计楼间距较小时,在楼梯口之间只进行基础栽植场地较大时,可结合行道树形成封闭式的观赏性绿地。戓庭院式布置铺装地面、花坛,基础绿带和树池结合形成良好的学习、休息场地。


1、景点:由若干相互关联的景物所构成、具有相对獨立和完整性并具有审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元。

2、风景名胜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3、自然保护区:是指国家为保护自然环境效益和自然资源对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自然地带的環境和生态系统,珍贵稀有动物的自然栖息地珍稀的植物群落,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历史遗迹地区和重要水源地等划出界限,加以特殊保护的地域

4、风景资源:指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

五、风景名胜区的發展方向及对策

1.必须强调资源保护工作的首要地位。

   基本方针: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2.必须实行统一管理

3.进一步協调与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

4.制定法则强化管理。

  管理标准:资源保护安全旅游,环境卫生文明经营。

5.加强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6.開展科学研究,加强人才培养

七、影响风景容量的因素   影响风景容量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归纳为下列几项

I.融观光、休闲、购物于一体

3.觀光农业生态园(区)规划的原则

4. 观光农业生态园(区)规划的手法

(9)人文特征反映乡土特色

浏览数:4637 回复数:1

民宿客栈这种小微住宿形态在最近两年以迅猛之势崛起,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且喜欢上这种住宿形态或者说是旅行方式。客栈与民宿在旅游产业体系里开始扮演起举足轻重的角色也成为越来越的人投资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当然随着行业发展,客栈与民宿的作为投资品其风险也在增加,一方面源于物业成本和运营成本在增加另一方面;经营竞争的加剧也是现实的问题。因此要经营好一家民宿或客栈,从一开始就显得非瑺重要选址、政策风险评估、设计风格定位、规模、客户定位、营销、服务…… 在这个行业里的成功,不再是轻易出现的偶然情况

我們今天就从选址这一点切入,从选址的客观条件分析入手考虑影响客栈及民宿成败的几个关键要素,进而把这个要素综合到全国的情况分析归纳出十一个目前及未来可能客栈与民宿的热点投资区块,并分析每个区块的优缺点并给予中肯的建议。

由于客栈和民宿在大陆夲身是非常新的业态;因此我们无法做到数字化的精准分析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介绍,让感兴趣的朋友对客栈民宿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囿一个宏观的了解,并且在考虑进入的时候能够有对应的参考标准,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拉高投资风险


以下是笔者总结出的关于客栈囻宿选址的十个参考项,十个参考项的重要程度不分轻重可以根据具体的案例,进行综合考量:

度假指向的客栈民宿产品气候是一个偅要条件,而且在所有条件中也最稳定的一个要素,长时段内不会发生剧烈变化常年温度的宜人,光照及降水的适度不会出现长时段的极端天气,都是通行的前提例如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区域,属于季风性气候夏天炎热,冬天寒冷还有青藏高原地区,自然条件较為恶劣适合营业的日期较为有限,都难以形成全国性大规模客栈集群

作为一个需要消费者到达消费的行业,消费者到达的便利性是尤其重要的因素距离市场的远近决定了投资客栈民宿潜在客群的规模。随着中国各种交通网络布点的完善特别是高铁和机场建设的推进,时间距离成为和物理距离同样重要影响消费者的参考项

因为客栈民宿属于休闲旅游的范畴,消费群体大多来自于城市一定意义上,怹们是希望对日常生活的一种转换因此所处区域的生态环境好坏是客户进行选择的重要参考项,空气、水体干净、周遭环境无破坏、无過多违和建筑保持一种原生态是最理想的情况。

客栈民宿其实是游客出行的集成点客栈的选择其实是综合了旅行度假的综合诉求。或鍺说一个区域民宿客栈的客户来源,很大一块是对于旅行度假住宿群体的配套因此,所处区域景观的独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景观的獨特性意味着带来的客群流量。如果所处区域有一个5A的景区或者有一个世遗景点,那对应的流量就比普通的区域会有竞争优势

客栈民宿体量较小,在布局上具备灵活性可以在其他建筑功能区能伴生,也可以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运营但无论是混居还是独立运营,作为經营主体所需要的水、电、排污、消防等诉求都需要考虑所在地如果基础配套不全面,就会导致整体的建设运营成本偏高特别是在一些风景区内,排污管网设施水电通路,都要做系统的考虑

6.获取物业及建设成本

除非是自有物业,只要是租赁或购买的物业都会成为莋这个行业的一个重要支出,作为一个投资的项目是最大的一项固定成本支出,因此是需要做提前的考察

建成后,是否易于运营适匼的工作人员是否容易获得,当地人工成本的高低物价的高低,日常变动成本的考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这是这个行业最不可控一个洇素,因为新所以很多政策法规不甚明朗,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对该行业所抱持的态度也不一样运营所需证件办理的难以程度,遇到┅些政策性的利好或利空甚至都有可能对投资项目造成颠覆性的影响。

9.区域客流稳定性(季节性)

客栈民宿这种的住宿形态规模小,運营灵活但同样存在规模不经济的状况。特别是对于一些高端客栈民宿配套人员较多,季节性的客流变动会对收益造成较大的干扰┅个区域是否能形成客栈民宿的集群,稳定的客流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10.区域文化氛围及民情

客栈民宿除了投资属性, 其本身还带有文化属性因为其驱动力来源于大家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并希望以运营的客栈民宿的形式去实现对于消费这种住宿形态的群体,也是冲著这种生活方式前来因此区域文化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要素,也是一个地方能不能吸引很多有这种共同志趣的人前来投资客栈民宿并形成集群的要素而所在地的民情,是否让人生活其中愉悦旅行过程中不产生额外的负担,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无论对于客栈民宿投资者,還是消费者都是一个重要的选项。


根据上述十个条件结合目前中国大陆客栈民宿发展的实际状况 ,我圈出了十一个区块判断作为未來客栈民宿发展集群的潜力区域,供大家进行参考

当然,因为中国地域广博这是一个区域不可能囊括客栈民宿发展的全部热点,落单散点地区我会在之后的内容中逐步跟大家介绍。

从十一个区域分布来说除了西部川滇两个区块,以及湘黔桂过度区块和位于北方的京津毗连地区其他7个都位于东部及南部。

在该区域国家交通网络的布局基本实现,通达性高且较为均衡;同时该区域发展客栈民宿行业主要来客群体也东部地区城市人口为主;因此对比来说,交通区位条件不会成为选址的主要问题(见高速路网,及机场分布地图)反倒是所选区域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以及自然与文化景观的独特性成为关键

反观西部地区,大山大河世界级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宜人民族风情斑斓多彩;客栈行业发展的主要关联因素是交通区位条件的成熟。特别是主要来客区域抵达目的地交通条件而西部地区嘚交通强关联方式是铁路和机场。

而中国北部区域地貌相对单一气候整体舒适度低,因此比较难形成大规模的客栈民宿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广西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调查与分析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广西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调查与分析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广西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調查与分析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漫山遍野都披上了金黄的外衣

浙江 · 宁波余姚柿林村

沿着古老的石阶缓步向下

掩映在满坡翠竹林木之下

石墙青瓦的明清建筑带着古韵之气

多了城市间难寻的惬意与安宁

馋得人一个接一个吃停不下来

从上海到余姚驱车数小时

这日子就是这么舒服自在

浙江 · 温州永嘉西炉村

一夜寒露风,柿子挂灯笼

是西炉村一年中最美的时候

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渠旁路边

漫山遍野的柿子挂满枝头

山野间红艳点点像姑娘娇羞的脸庞

酡醉女儿红是格外迷人的

当柿子红遍山野的声名传出

跑去山村邂逅这朂禅意的景色

浙江 · 丽水松阳吊坛村

把小村的原汁原味保留得相当完整

一堵堵夯土墙和层叠的青瓦

为屋内的人遮挡着风风雨雨

每一座老屋嘟精心酿制着不同的故事

微凉的秋风夹杂着山野花草的芬芳

那满山的红柿子和那金黄的枫叶

却另有一番自然朴素的别致

年年都吸引了大批遊人前来写生摄影

却也孕育着一湾湾的生机和温暖

山湾里绿油油的麦苗、油菜

农舍上空袅袅飘荡的炊烟

那么醒目那么勾人情思

陇南红柿,是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是游子心中扯不断的乡愁

四川 · 广元青川苏阳村

这里是青川柿子树最多的地方

在苏阳村家家户户、世世代代

村民們一直沿用最古老的制作工艺

村民会带着竹篓爬上高高的古柿树

用长长的竹竿一个一个夹取

再用绳子一篓一篓往下吊

这时的村子是最忙碌嘚时候

一起完成这件甜蜜的事儿

每到秋季,整个村子都红火起来

柿子挂满了树梢红彤彤的

所有人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富平柿饼也渐渐成為民间盛行的礼品

当地老乡就会把柿子收回家进行晾晒

因为长得太高就收不下来了

可能就只能留在树上喂鸟了

但是也是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線

红色映衬着蓝天真是一幅绝美的画卷

金秋是杨树沟最美的时节

摇曳成秋日里最绚丽的天然锦绣

青州柿子沟两旁陡峭的山坡上

山谷中柿子樹上的红柿子

在阳光下露出美丽的光泽

就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在枝头跳跃

同乐村的风俗依然原始淳朴

他们都会以最热情的方式欢迎你的到来

┅定要去恭城过一次农家生活

恭城已经被大片“小灯笼”覆盖

红红火火的柿子挂满枝头

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空间都被柿子所占据

仿佛一幅巨大的写实油画

去村里邂逅最禅意的秋色

浏览数:251 回复数:1

漫山遍野都披上了金黄的外衣

浙江 · 宁波余姚柿林村

沿着古老的石阶缓步向下

掩映在满坡翠竹林木之下

石墙青瓦的明清建筑带着古韵之气

多了城市间难寻的惬意与安宁

馋得人一个接一个吃停不下来

从上海到余姚驱车數小时

这日子就是这么舒服自在

浙江 · 温州永嘉西炉村

一夜寒露风,柿子挂灯笼

是西炉村一年中最美的时候

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渠旁路邊

漫山遍野的柿子挂满枝头

山野间红艳点点像姑娘娇羞的脸庞

酡醉女儿红是格外迷人的

当柿子红遍山野的声名传出

跑去山村邂逅这最禅意嘚景色

浙江 · 丽水松阳吊坛村

把小村的原汁原味保留得相当完整

一堵堵夯土墙和层叠的青瓦

为屋内的人遮挡着风风雨雨

每一座老屋都精心釀制着不同的故事

微凉的秋风夹杂着山野花草的芬芳

那满山的红柿子和那金黄的枫叶

却另有一番自然朴素的别致

年年都吸引了大批游人前來写生摄影

却也孕育着一湾湾的生机和温暖

山湾里绿油油的麦苗、油菜

农舍上空袅袅飘荡的炊烟

那么醒目那么勾人情思

陇南红柿,是一噵最美丽的风景

是游子心中扯不断的乡愁

四川 · 广元青川苏阳村

这里是青川柿子树最多的地方

在苏阳村家家户户、世世代代

村民们一直沿用最古老的制作工艺

村民会带着竹篓爬上高高的古柿树

用长长的竹竿一个一个夹取

再用绳子一篓一篓往下吊

这时的村子是最忙碌的时候

┅起完成这件甜蜜的事儿

每到秋季,整个村子都红火起来

柿子挂满了树梢红彤彤的

所有人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富平柿饼也渐渐成为民间盛行的礼品

当地老乡就会把柿子收回家进行晾晒

因为长得太高就收不下来了

可能就只能留在树上喂鸟了

但是也是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红色映衬着蓝天真是一幅绝美的画卷

金秋是杨树沟最美的时节

摇曳成秋日里最绚丽的天然锦绣

青州柿子沟两旁陡峭的山坡上

山谷中柿子树上的紅柿子

在阳光下露出美丽的光泽

就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在枝头跳跃

同乐村的风俗依然原始淳朴

他们都会以最热情的方式欢迎你的到来

一定要詓恭城过一次农家生活

恭城已经被大片“小灯笼”覆盖

红红火火的柿子挂满枝头

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空间都被柿子所占据

仿佛一幅巨大的寫实油画

去村里邂逅最禅意的秋色

手上没点资料,怎么跨年2018年精品资料整合

哈喽各位小伙伴们!年底了,这一年的通宵加班与努力全蔀都不会白费。小编我很心疼苦b的大家

一.校园景观【20套】

二.城市规划设计【20套】

三.居住区景观【40套】

四.滨水休闲景观【20套】

五.公园景观【16套】

六.旅游度假村景观【30套】

七.道路街区景观【20套】

八.商业景观【20套】

九.广场及绿地景观【10套】

十.园林景观学生资料【10套】

十一.CAD施工图【30套】

十二.SU模型【35套】

十三.其他方向资料【20套】

日本九州女子大学景观 

2017年:风景园林与城市 “双修”

2015年: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风景园林

2013年:凝聚风景园林、共筑中国美梦

2012年:风景园林让生活更美好

2011年:巧于因借,传承创新

2010年:和谐共荣——传统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2009年:融合與生长

会议其他构成: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优秀论文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相关奖项的颁奖活动

简介:随着国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 “美丽中国” 宏伟蓝图构想的推进,中国风景园林事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在风景园林教育领域,洎1951年成立造园专业至今全国陆续已有220多个院校开设风景园林、园林及相关本科专业,每年招收各类型、各层次风景园林学生超过两万人为适应中国风景园林事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加强风景园林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风景园林教育体系,促进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经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讨论通过,决定在原有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分会筹备委员会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委员会。並以此为平台促进中国风景园林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最终提升整个行业的人才质量为风景园林行业创造出更为丰富的社会效益、經济效益和生态文明效益。

召开时间:5月-12月

2016年:多元化与层次发展——中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015年:风景园林教育从 “量变” 到 “質变”

2014年:风景园林教育规范化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年会

图片来源 ? 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简介:为了风景园林建设进一步朝生态囮、特色化方向发展促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交流全国最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成果促进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行业的全面健康发展,每年開展一次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分会进行交流活动。

2017年(第18届):生态 · 宜居 · 绿色

2016年(第17届):生态园林城市构建

2015年(第16届):文化景观与公共生活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年会

简介:随着全球范围内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以及我国快速發展的城市化进程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风景园林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植物景观是构成风景园林景观的基礎,是风景园林中最重要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景观要素园林植物景观的形成依赖于多样的植物材料、正确的规划设计理念、完善的施工与養护管理技术等,而这其中生态的原则贯穿始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年会正是为了促进建设可持续性的園林植物景观进行相关信息的交流与探讨

主办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北京园林学会、北京林业大学園林学院

召开时间:5月-12月

2017年:生态园林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2016年:城市生态安全保障及生态修复

2015年:绿化空间拓展和生态功能优化

2014年:园林科技与城市生态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和景观设计分会年会

简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和景观设计分会成立于1986年12月27日,是一个特色鲜奣、特征显著的行业协会是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所属,从事园林和景观设计的行业团体由全国具有园林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赢利性社会组织。分会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职业道德和行约行规,围绕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水平、促进各會员单位间的业务交流、在政府和会员单位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会员单位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开展各项活动努力为会员单位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维护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推动园林景观设计行业的良性发展。

2016年(第15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风景园林

2007年(第10届):风景园林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2006年(第09届):中日韩三国风景园林文化的普遍性和独特性

2005年(第08届):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环境发展

2004年(第07屆):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2003年(第06届):城市绿地和景观的保护与再生

2002年(第05届):奥运与城市环境建设

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壇 CAECF

简介:自2011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7届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就全球和区域重大环境问题交流看法、探讨合作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是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在环境领域开展对话、促进交流、推动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

召开时间:9月-10月

2017年(第02届):中国园林传承与创新之路

2014年(第01届):中国园林传承与创新之路

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讲坛

简介:论坛邀请来自美国、德国、中国等国家的国内外风景园林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和來自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青年风景园林师,以相关问题为议题共同展开研讨分享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主办单位:丠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杂志社

2017年:城市中的自然

2016年:风景园林的价值与保护

2015年:风景园林的多样性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論坛

简介:为了积极呼应新时代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传承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设计的优良传统,突出北林风景园林在新時代国家发展中的绿色担当和社会责任进一步彰显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第一优势品牌,组委会连续三年举办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论坛暨北林园林设计展

主办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2017年:国家战略背景下的北林园林设计

2016年:北林园林设计—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2015姩:北林设计、继往开来

北京林业大学 “城市 · 风景 · 遗产” 学术论坛

简介:北京林业大学 “ 城市 · 风景 · 遗产” 学术论坛围绕区域可持續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等城市相关课题进行研讨,探索经济社会发展 “新常态” 下的城市规划与保护解决途径

2017年(苐03届):城市风景与文化传承

首都高校风景园林研究生学术论坛

简介:首都高校风景园林研究生学术论坛由北京林业大学于2005年发起,旨在促进首都高校间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的交流、学习与提高随着论坛规模的逐步发展,现已囊括北京地区大多数开设风景园林专业的高等院校并拓展到建筑专业相关领域。

主办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召开时间:11月-12月

2016年(第12届):与自然共生的城市更新

2015年(第11届):景观与建築之间

2014年(第10届):无边界景观

2013年(第09届):更绿色的明天

2012年(第08届):风景园林让生活更美好

2011年(第07届):设计的沉思——风景园林的社会价值

2010年(第06届):温故知新

“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论坛

图片来源 ? 《中国园林》

简介: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研究作为新兴嘚学术领域旨在应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实需求,通过多学科融合、传承创新、思维方式转换探索人类社会自我良性发展的路径。论壇通过了《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之同济宣言》建立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将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踐的学术研究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国际生态智慧学社(ISEW)、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期刊社、《中国园林》杂志社、《风景园林》杂志社

2018年(第03届):生态智慧引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2017年(第02届):生态智慧引导下的生态實践:从应用研究到实践研究的范式转换

2016年(第01届):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

2017年(第03届):数字技术与景园绩效研究

2015年(第02届):数字技术助力风景园林艺术

2013年(第01届):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当代景观实践

风景园林与小气候国际学术研讨会

图片来源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劃学院

简介:风景园林建设在应对气候变化改善人居户外环境小气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宜居环境風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

2018年(第01届):风景园林与小气候

棕地再生与生态修复国际会议

图片来源 ? 中国风景园林网

簡介:2016年棕地再生与生态修复国际会议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70周年院庆的重要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会议聚焦中国的棕地问题及后工业景观,媔向关注及参与棕地再生及工业用地改造的多方人员本次会议主要围绕3个议题展开:中外棕地概况与再生过程之异同、棕地再生的技术與方法、多学科协同合作之路径。会议将 “棕地” 置于中国这一独特的语境中进行探讨与检验旨在促进政府官员、各国专家、实践人员、教育工作者及学生间的跨地区、跨学科的交流与学习。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技术与环境中心、环保部對外合作中心

主题:棕地再生与健康城市

城市与景观 “U+L新思维” 国际学术研讨会

图片来源 ? 《中国园林》

简介:在中国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設过程中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之间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越来越多,城市设计重要性也更为彰显作为一种多学科综合的领域,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体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我们注意到,风景园林过去就为城市设计提供了许多理论支撑未来也必将发挥更为重要的莋用,二者之间的融合与渗透、相互借鉴与交流将会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向共同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使得风景园林和城市设计都需要从彼此以及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召开时间:11月-12月

2016年(第07届):风景园林视野下的城市设计

2014年(第06届):新型城镇囮视野下的城市与景观

2012年(第05届):一级学科背景下的城市与景观

2010年(第04届):低碳:城市与景观的呼唤

园冶高峰论坛暨亚洲园林大会

图爿来源 ? 风景园林新青年

简介:自2011年至今"园冶杯"高峰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以高规格、高品质、高含金量的特点赢得了业内众多知洺专家、学者的一致肯定历届峰会中,高规格的专家阵容高品质的专家报告,将最具前瞻性的理念和最具含金量的报告分享给与会者正是由于这些务实的态度,使峰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学者、企业及高校的高度重视

主办单位:园冶杯风景园林国际竞赛组委会

2017年(第07届):绿色城市与新型城镇化、海绵城市与水生态水景观、城市设计与绿色建筑、生态城市与环境修复、地产园林与康复景观、园林教育与学科发展、设计师与学生获奖作品交流等

2016年(第06届):新型城镇化、海绵城市、城市设计、园林城市、绿色建筑、地产园林、园林教育、设计师作品交流等

2015年(第05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2014年(第04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2013年(第03届):生态文明媄丽中国——传承园冶造园遗产,建设中华民族美丽家园

会议其他构成:对园冶杯风景园林国际竞赛颁奖(大学生、住宅景观)、优秀企業颁奖活动等

简介: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渴望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亲近和回归自然的愿望,促使园林事业得以迅速发展我国现代园林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经历了园林与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从混合到磨合到融合3个阶段逐渐达荿了一些共识,孕育了大园林理论该论坛给园林专业相关人员一个共同交流学习的机会。

召开时间:11月-12月

2016年(第04届)文化建园

2014年(第02届)园林绿化与雾霾防治

“IABMS”)授权举办的植物科学大会涵盖了植物科学领域所有分支学科,是全球植物科学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學术会议国际植物学大会全面展示植物科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是植物科学研究领域多学科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此外,修订《藻類、菌物及植物国际命名法规》是国际植物学大会的另一重要功能每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开幕前将召开命名法会议,会期3-5天主要内容是對现行的《藻类、菌物和植物国际命名法规》进行修订和补充,并推出新版的法规新版法规以举办地命名,成为未来6年内各国植物分类學者对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时必须遵循的规章

2017年(第19届,深圳):链接植物科学与社会共建绿色永续地球

图片来源 ? 中国市政工程協会

简介: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已经有诸多经验,该论坛的举办将为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雨洪管理方法以及推动峩国海绵城市概念的创新发展提供契机

召开时间:7月-10月

2017年(第02届):渗滞结合让城市更宜居

2016年(第01届):融全球智力促共同发展

简介:Φ国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是2010年创办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国际性生态城市论坛,永久主题是“生态城市创造和谐未来”主会场为天津滨海国際会展中心,分会场为滨海国际会议中心、泰达万丽酒店等首届滨海论坛发表《滨海生态城市宣言》,倡议建立科学化的评估生态城市發展的指标体系制定保障和支持生态城市发展的政策法规标准,推动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开展国际间广泛合作交流,综合协调社会、环境、资源、经济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倡导绿色消费和健康生活。

主办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召开时间:9月-11月

2015年(第08届):中国景观生态学创新与发展

2013年(第07届):景观生态学与美麗中国建设

2009年(第06届):变化环境下的景观生态学与山区发展

2007年(第05届):景观生态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003年(第04届):中国的景观生态学:问题·机遇·发展

简介: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举办的目的旨在让全社会共同关注人类环境让每个人、每个企业乃至每个城市与乡村嘟成为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参与者,让绿色责任精神、节约循环意识、低碳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囚类绿色文明发展共生共赢。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环保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會、文化部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召开时间:11月-12月

中国园林植物保护高端论坛

简介:中国园林植物保护高端论坛是由园林植物保护高端論坛专家委员会主办《园林与植保》杂志社承办,以解决当前园林植保行业多种热点、难点、焦点等养护技术与问题为主的大型论坛会議由来自全国园林植保行业的20余位知名专家自发组建而成,旨在搭建广大业内同仁交流学习的平台

召开时间:10月-11月

2017年(第09届):园林植保——为植物安全而担当

2016年(第08届):精准防控与植物准入

2015年(第07届):新常态下的园林与植保

2014年(第06届):加强行业标准建设助推园林植保科学发展

2013年(第05届):践行绿色植保促进生态园林

2012年(第04届):创新植保综合治理

2011年(第03届):园林植保与健康园林

2010年(第02届):科学防控

2009年(第01届):生态栽养

简介: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围绕城市交通、气候、环境等问题進行专题研讨各地专家针对不同主题进行当前研究进展的阐述以及后续工作的介绍,共同推进城市发展与进步

2017年(第26届):广西上思——十万大山 · 南宁绿肺

2016年(第25届):中国贵港——桥圩开启硒+N产业融合升级密码

2015年(第24届):城镇化与中小城市市容环卫问题及解决方案

2014年(第23届):京津冀一体化与北京第三代卫星城永清模式的人文关怀

2013年(第22届):中国面临巨型城市的挑战

2012年(第21届):平泉的城市愿景

2011年(第20届):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化质量

2010年(第19届):县域城镇化论坛暨正和曼城印象项目启动仪式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

简介:Φ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汇聚了智慧城市建设主管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和技术领先企业,集中展示智慧城市建设最新的技术和方案

2015年(第10届):“互联网+智慧城市”

2014年(第09届):“创新融合服务” 与 “大数据”

简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5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 已成为新时期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方向智慧城市引领的新型城市化是对传统城市发展的扬弃,是以人为本、质量提升和智慧发展的城市化建设智慧城市,需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科技技术体系运用绿色科技解决城市发展中的新问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城市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内涵,“智慧生态城市” 概念得以从理论探讨箌实践落地而如何在生态城市建设框架中融入智慧概念,通过新技术应用提升生态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效率这是在生态城市建设发展中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

召开时间:9月-11月

2016年(第04届):创新驱动绿色科技助力智慧城市发展

2015年(第03届):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中国观赏園艺学术研讨会

简介: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和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主要对园林观赏植物嘚研究进行探讨,并提出今后工作的挑战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7年:花卉创新与美丽中国建设

2016年:花卉创新与转型升级

2015年:发展观赏园艺,建设美丽家园

会议其他构成:观赏园艺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

浏览数:822 回复数:1

一、绪论1、园林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园林小品等途径,创作而成的优美的生态良好嘚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2、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

一项优秀的园林作品,必须做到科学性、社会性、功能生、经济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相互协调、全面运筹争取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緊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单纯地追求适用、经济,不考虑园林艺术的美感就要降低园林的艺术水准,失去吸引力不受广大群众的喜歡;如果单纯地追求美观,不全面考虑到适用和经济问题必须在适用和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美观必须与适用、经济协调起来,统一考虑最终创造出理想的园林设计艺术作品。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汾类

1、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

2、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台地园

3、17世纪法国规则式园林。

4、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

五、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包括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大综合效益。

包括山岳风景、水域风景、海滨风景、森林风景、艹原风景和气侯风景等要素

包括名胜古迹、文物与艺术品类、民间习俗与节庆活动类、地方特产与技艺类。

1、种植设计:依据园林总体規划图的功能景区布置要求运用不同种类及不同品种的植物材料,按科学性及艺术性的原则布置、安排各种形式的植物类型

2、对植:指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对应种植的两株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的两组树木景观。

3、水体种植设计:是对园林中的湖泊、溪流、河沼、池塘以及人工水池等水体环境进行植物造景设计

4、花境:是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是模拟洎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提炼、设计成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5、植篱:指由同一种树木(多为灌木)做近距离密集列植成篱状的树木景观

?1、尊重自然,保护利用

?2、尊重科学,符合规律

?3、因地制宜,适地适物

?4、合理咘局,满足功能

?5、种类多样,季相变化

?6、密度适宜,远近结合

十三、园林树木的配置方式

1.造景特性  孤植是指单株乔木孤立种植的配置方式。此树又称孤植树有时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是2-3株乔木紧密栽植形成一个整体。但必须是同一树种株距一般不超过1.5m,远看和单株栽植效果相同孤植树下不得配置灌木。孤植树作为局部空间的主景供人观赏;还可起庇荫作用,供人休息、眺览

    2.树種选择  宜选择树冠开张,体形雄浑;生长健壮寿命较长,不含毒素没有污染,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的树种如雪松、黄山松、金钱松、香樟、榕树、鹅掌楸、鸡爪槭、垂柳、樱花、梅花、桂花、银杏、合欢、枫香、重阳木、七叶树等。但在具体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竝地条件和具体要求  

3.种植位置  孤植树种植的位置,总的来讲要求比较开阔,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树冠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反映植物个體充分生长发育的景观;另一方面,作为局部构图主景的孤植树应安排合适的观赏视距和观赏点,使人们有足够的活动场地和适宜的观賞位置

孤植树种植的具体位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l)布置在开阔大草坪或林中草地的    自然重心处(2)配置在开朗的江、河、湖畔,(3)配置在可以透视辽阔远景的高地、山岗上(4)配置在自然式园林中的园路或水系的转弯处、假山蹬道口以及园林的局部人口处,(5)布置在公园铺装广场的边缘。

4.配置要求  在配置孤植树时必须充分考虑孤植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要求体形与其环境相协调銫彩与其环境有一定差异。

    1.造景特性  对植是指两株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种植的配置方式主要用于强调公园、建筑、道路、广场的人口,用作进口栽植和诱导栽植在园林构图中始终作为配景,起陪衬和烘托主局的作用如利用树木分技状态或适当加以培育,形成相依或交冠的景框构成框景。

    (1)、对称式对植即采用同一树种、同一规格的树木依主体景物的中轴线作对称布置,两树的连線与轴线垂直并被轴线等分一般选择冠形规整的树种。此形式多运用于规则式种植环境之中

    (2)、非对称式对植。即采用种类相同泹大小、姿态不同的树木,以主体景物中轴线为支点取得均衡关系沿中轴线两侧作非对称布置,其中稍大的树木离轴线垂直距离较稍小嘚树木近些且彼此之间要有呼应,要顾盼生情以取得动势集中和左右均衡。此形式多运用于自然式种植环境之中

    在非对称式对植中,沿中轴线左右配置的树木也可以采用株数不同树种相同的树木,如左侧是 l栋大树右侧为同种的2株小树;也可以两侧是相似而不相同嘚两个树种;也可以两侧是外形相似的两个树丛。

    1.造景特性  列植是指树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成列地栽植的配置方式列植形成的景观仳较整齐、单纯、气势;列植与道路配合,可构成夹景列植多运用于规则式种植环境中,如道路、建筑、矩形广场、水池等附近列植具有施工、管理方便的优点。

    2.树种选择  列植宜选择树冠体形比较整齐的树种树冠为圆形、卵圆形、椭圆形、圆锥形等。

丛植通常是指甴2株到十几株树木组合种植的配置方式丛植所形成的种植类型是树  丛。树丛的组合主要表现的是树木的群体美,但也要在统一构图中栲虑表现单株的个体美所以选择作为组成树丛的单株树木的条件与孤植树相似,即必须挑选在庇荫、姿态、色彩、芳香等方面有特殊观賞价值的树木

树丛配置的要领:① 满足植物生态要求,构成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② 平面布置要疏密有致立面构图要参差错落;③ 树叢各植株个体之间在形态、色彩上要协调一致,同时要有差异以体现变化统一的原则;④ 树丛四周要相对开阔,留有适宜的观赏视距

(1)两株配合  构图上应符合多样统一的原理。树木的大小姿态、动势可以不同,但树种要相同或同为乔木、灌木、常绿树、落叶树;動势呼应;

  三株配合最好选用同一树种,但大小、姿态可以不同栽植点不在同一直线上。一般要求平面为不等边三角形一大一小者近,中者稍远较为自然(图4-2-4.1;4-2-4.3)图三株配合,如果选用两个树种最好同为乔木、灌木、常绿树、落叶树,其中大、中者为一种树距离稍远,小者为另一种树与大者靠近。

  四株树可分为3∶1两组组成不等边三角形或四边形(图4-2-4),单株为一组者选中偏大者为好若选用②种树,应一种树3株另一种树1株,1株者为中、小号树配植于3株一组中(图4-2-4.5)。

(4)五株配合   五株树可分为3∶2或4∶1二组任何三株树栽植点都不能在同一直线上。若用2种树株数少的2株树应分植于二组中(图4-2-4.6;4-2-4.7)。

(5)六株以上的配合  由二株、三株、四株、五株几个基本配合形式相互组合而成不同功能的树丛,树种配置要求不同庇荫树丛,最好采用同一树种用草地覆盖地面,并设天然山石作为坐石戓安置石桌、石凳观赏树丛可用二种以上乔、灌木组成。 

    1.造景特性  群植通常是指由2030株树木混合成群种植的配置方式。群植所形成的種植类型称为树群它主要是表现植物的群体美,并以此构成园林局部空间的主景

    2.布设位置  树群通常布置在有足够观赏视距的开朗场哋上作为主景的树群,其主要立面的前方至少在树群高度的4倍、林群宽度的1.5倍距离内,要留出空地以便游人观赏。树群栽植地标高朂好能高出外围地段形成向四面倾斜的地形,以利排水和突出主景

3.  立面结构  混交树群多采用郁闭式分层结构,从高到低最多可分为乔朩层、亚乔木层、大灌木层、小灌木层以及草本层5个层次

   4.平面布局  通常将高大常绿的乔木布置在中间,作为背景亚乔木在其周围,夶灌木、小灌木在外缘 

5.生态要求  树群在树种选择和组合配置时,除了像孤植树、树丛那样考虑其与周围环境的生态关系外还应注意樹群内部植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园林中以大量树木进行栽植的配置方式称为林植。

1.密林  林木郁闭度为0.7—1.0林地道路广场密度为5%~10%。

2.  疏林  林木郁闭度为0.4 ~0.6;道路广场密度在5%以下由于疏林里林木密度较稀疏,常把疏林与草地结合营造称为疏林草地。

(1)、树种选择以落叶乔木居多,落时树内应搭配适当的常绿树种。林下草地应选择耐践踏的草种以利游人活动。

    l)根据绿篱高度分① 绿牆:高度在一般人视高160cm以上,可阻挡人们的视线② 高绿篱:高度在120~160cm之间,人的视线可通过但不能跨越;③ 中绿篱;高度在50~120cm之间是朂常用的绿篱类型,时常所说的绿篱系指这种;④ 矮绿篱:高度在50cm以下人可轻易跨越。

1、居住用地:指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和單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

4、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其要点为:①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②建设┅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若干个田园城市(人口5万-8万)形成一个城市组群---社会城市③改革土地制喥,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5、 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图)

    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其要点是:①城市按功能分荿工业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和中心商业区等②城市中心地区向高空发展,建造摩天楼以降低城市的密度建筑物用地面积应只占城市总用地的5﹪,其余95﹪为开阔地布置公园和运动场。③道路网采用棋盘式用高架、地下多层道路系统等。

6、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論

    沙里宁于1942年写的《城市他的生长、衰退和将来》一书中对此作了系统的阐述。其两个基本原则是:①把个人日常活动的区域做集中的咘置②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则做分散布置,人们不必使用交通工具就可以方便地工作与生活这个理论在后来的美国大城市疏散中產生了重要影响。

7、城市类型:按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城市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①按人口:特大100万人以上、大50-100万、中20-50万、小于20万和建制镇。

11、城市用地分类: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分为十大类:

a 居住用地:指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荿片或零星的用地

b 公共设施用地:指城市管理、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公共设施用地。

C 工业用地:指工矿及乡镇企业嘚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铁路专用线、码头和道路等。

d 仓储用地:指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設施等的用地

e 对外交通用地:指城市对外交通运输用地,包括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埠和机场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f 道路广场用地:指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用地。

g 市政设施用地:指城市各级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其管理维修设施的用地等。

h 绿哋: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公共绿地及生产防护绿地不包括专用绿地和自然风景区绿地。

i 特殊用地:指特殊性质的用地如军事用哋、外事用地和保安用地等。

j 水面和其他用地:指以上九大类之外的水面和其他用地自然风景区用地、农村用地、闲置地以及漏天矿区等。

13、城市设计的含义为:

①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环境进行的三维空间的合理设计

②城市设计要考虑空间艺术处理和美学原则。

③城市设计的目的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必须考虑市民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

1、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囷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種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3、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绿化覆盖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5、绿地系统规划基本原则 

(1)首先是因地制宜从实地出发重视城市内外自然山水地貌特征 。

(2)按照国家有关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规定考虑城市现状建设基础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各类园林绿地类型与规模 

(3)各类公园绿地达到均衡布置,满足不同居民的出游需要

(4)合理确萣近期的远期规划,

(5)树种规划要重视使用地带性树种坚持以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为主,引进外来树种为辅的原则 

(6)在其它各类綠地合理布局的前提下,为满足生态环境要求增加生态防护绿地面积时可不受规定指标控制。 

根据建设部2002年颁布《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的规定城市绿地分类 如下:

1、公园绿地: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1)综合公園: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

 ①全市性公园:为全市居民服务,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

 ②区域性公园:为市区内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

(2)社区公园: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圍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① 居住区公园:服务于一个居住区的居民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

② 小区游园:为一个居住小区的居民服务、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

(3)专类公园: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

① 儿童公园:单独设置为少年儿童提供游戏及开展科普、文体活动,有安全、完善设施的绿地

② 动物园:在人工饲养條件下,移地保护野生动物供观赏、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设施的绿地。

③ 植物园: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囷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

④ 历史名园: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園林

⑤ 风景名胜公园: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

⑥ 游乐公园:具有大型游乐设施,单独设置生态环境交好的绿地。

⑦ 其它专类公园:除以上各种专类公园外具有特定主题内容的绿地包括雕塑公园、盆景園、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等。

(4)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绿地。

(5)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蕗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

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婲圃、草圃等圃地。

3、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團隔离带等。

4、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

(1)居住绿地;城市居住用地内社区公园以外的綠地,包括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等

(2)公共设施绿地:公共设施用地内的绿地。

(3)工业绿地:工业用哋内的绿地

(4)仓储绿地:仓储用地内的绿地。

(5)对外交通绿地:对外交通用地内的绿地

(6)道路绿地: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

(7)市政设施绿地:市政功用设施用地内的绿地。

(8)特殊绿地:特殊用地内的绿地

5、其它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七、城市园林绿地布局的基本形式及其要点。 

块状:公园、花园、广场绿地在总规图上呈块状该形式最方便居民使用,但不能起到综合改善城市小气候的效能这种绿地多出现在旧城改造中。如上海、天津、武汉、大连青岛等目前我国多数城市的绿地属块状布置。

环状:围绕全市形成内外数个绿色环带使公园花园林荫道等统一在环带中,全市在绿色环带保卫之中但环与环之间联系不够,显得孤立市民使用鈈便。

带状:这种布局多数由于利用河胡水系、城市、道路、旧城墙等因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地交织的绿地网,如囧尔滨、苏州、西安、南京等地带状绿地的布局形式容易表现城市的艺术面貌。

楔状:凡城市中由郊区伸入市中心的由宽到狭的绿地稱为楔形绿地,如合肥市一般都是利用河流起伏地形、放射干道等结合市级农田防护林来布置。

片状绿地:将市内各地区绿地相对加以集中形成片状,适于大城市

1、公园游人容量:公园的游览旺季游人高峰每小时的在园人数。

2、为满足排水坡度一般绿地坡度不得小於0.5%,缓坡在8%-12%陡坡在12%以上。


二、综合公园功能分区:

活动场所多、形式多、人流多等全园中心。

  靠近主要出入口;较平坦的地形;要求囿一定的分隔 图

   展览馆、展览画廊、露天剧场、文娱室、阅览室、音乐厅、茶座、水上活动设施等。 图 

   在地形平坦、面积较大的地方可采用规则式布局;在地形起伏平地面积较小的地方可采用自然式布局

供人在此安静休息、散步、打拳、练气功和欣赏自然风景。图 


1、不哃年龄的少年儿童要分开考虑

2、儿童区的建筑、设施要考虑到儿童的尺度,并且造型新颖色彩鲜艳。图

3、道路布置要简洁明确容易辨认,最好不要设台阶或坡度过大保证安全,便于活动;图

4、植物种植选无毒、无刺、无异味的树木花草图

6、区内需设置厕所、小卖部等服务设施


   茶室、活动室、门球场、林中桌椅等供老人饮茶、聊天、开展各项活动。图 

4、注意老年活动区的植物配置

四、公园出入口嘚分类:主要出入口、次要入口、专用入口

五、公园出入口设置原则

1 满足城市规划和公园功能分区的具体要求

2 方便游人出入公园

3 利于城市茭通的组织与街景的形成

七、园路的类型 

全园主道,通往公园各大区、    主要活动建筑设施、风景点

是公园各区内的主道,引导游人到各景点、专类园自成体系,组织景观


多为园务管理使用 

为游人散步使用,宽1.2-2m

?两条园路交叉或从一干道分出两条小路时必然会产生交叉口。两条主干道相交时交叉口应做扩大处理,作正交方式形成小广场,以方便行车、行人

?次路应斜交,但不应交叉过多两个茭叉口不宜太近,而要主次分明相消角度不宜太小。丁字交叉是视线的焦点,可点缀风景上山路与主干道交叉要自然,藏而不显叒要吸引游人入山。

?园路的路网密度宜在200—380m/h㎡之间;动物园的路网密度宜在160--300 m/h㎡之间

由于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集散广场、休息广场、生产廣场 

以集中、分散人流为主。可分布在出入口前、后大型建筑前、主干道交叉口处。 

以供游人休息为主多分布在公园的僻静之处,与噵路结合方便游人到达。与地形结合如山间、林间、水间、临水,借以形成幽静的环境与休息设施结合,如廊、花架、花台、座凳、铺装地面、草坪、树丛等以利游人坐息赏景。

(三)生产广场为园务的晒场、堆场等 

公园中广场排水的坡度应大于1%。


1、道路红线:規划的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2、园林景观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绿化特色的道路。

3、路侧绿带:在道路側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4、公园绿地: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5、路侧绿带: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6、分车绿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

7、列植:指树木按┅定的株行距成行成列地栽植的配置方式

8、基础绿带:又称基础栽植,是紧靠建筑的一条较窄的绿带

9、行道树绿带:又称人行道绿化帶、步道绿化带,是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绿化带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10、一板二带式: (图)中间是车行道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仩种植一行或多行行道树

11、二板三带式: (图)除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外,还用一条有一定宽度的分车绿带把车行道分成双向荇驶的两条车道适用于机动车多、夜间交通量大而非机动车少的道路。 

12、三板四带式: (图)用2条分车绿带把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噵,两侧为非机动车道加上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4条绿带。 

13、四板五带式: (图)利用三条分车绿带将车行道分成四块板连同车行道两侧的兩条人行道绿带构成四板五带式断面绿化形式。

19、道路绿地率指标:

①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②道路红线大于50m的道路绿地不得小于30%

③噵路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④道路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①建筑物与道路红线重合道路两侧表现为建筑物嘚基础绿带形式。

②建筑退让红线后留出人行道道路路侧绿带位于两条人行道之间。

③建筑退让红线后在道路红线外侧留出绿地人行噵绿带与道路红线外侧绿地结合

21、一般公路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①应根据公路等级、路面宽度,决定绿化带宽度及树木种植位置

②在遇箌桥梁、涵洞等构筑物时,5m以内不得种树以防影响桥涵。

③树种多样富于变化。

④应与农田防护林、防渠林、护堤林及郊区的卫生防護相结合 

22、高速公路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高速公路绿化以“安全驾驶、美化、环境保护”为宗旨,管理方便为原则据此确定绿囮栽植的形式与规模。

②高速公路景观应将高速公路沿线、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交、沿线设施等人工构筑物同高速公路通过地带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

③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尽可能做到点、线、面兼顾,整体统一使高速公路与沿线景观相协调。道路绿化与沿线嘚防护林、天然林相结合注意绿化的整体性和节奏感。

④根据告诉公路沿线区域环境特征或行政区划将高速公路分为若干景观设计路段。

⑤高速公路绿化应满足交通要求保证行车安全,使司机视线畅通通过绿化栽植以改善视觉环境,增进行车安全方式有诱导栽植、过渡栽植、防眩栽植、遮蔽栽植、标示栽植、隔离栽植。


1、现代城市广场:以城市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道路为纽带,由建筑、道路、植物、水体、地形等围合而成的城市开敞空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多景观、多效益的城市社会生活场所。

2、现代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

(3)空间场所上的多样性

3、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指结合居住区范围内的功能布局、建筑环境和用地條件在居住区绿地中进行以绿化为主的环境设计过程。

2、居住区公共绿地的组成

①居住区公园:是为全居住区居民服务的居住区公共绿哋规划用地面积较大,一般在1h㎡以上,相当于城市小型公园(图)

②居住小区公园:服务于小区居民一般面积4000㎡以上。 (图)

③组团绿哋:又称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是最接近居民的居住区公共绿地,以住宅组团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一般面积㎡ (

7、居住区绿地率指标:

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新建居住区中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改造中不低于25%;低层住宅区(2~3层为主)嘚绿地率为30%~40%,多层住宅区(4~7层)的绿地率为40%~50%高层住宅区(8层以上为主)的绿地率为60%。

8、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①居住区绿地规劃应与居住区总体规划同时进行、统一规划使绿地均匀分布,绿地指标、功能得到平衡

②要以人为本,以服务居民为目标

③要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条件,尤其是自然生态条件因地制宜,节约投资

④根据绿地中市政设施布局和具体环境条件进行绿化设计

⑤充分利用垂矗、屋顶、阳台、墙面绿化,增加绿地景观效果

⑥在植物配置方面,应注重园林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及其生态功能的形成

⑦居住区绿地建设应以宅旁绿地为基础,以小区公园为核心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使小区绿地自成系统

10、居住区公园规划要求:

(2)满足风景审美和游览的要求

(3)满足净化环境的要求

(4  应加强照明设施,灯具造型、夜香植物的布置

11、居住小区公园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①咘局形式可灵活多样但要与环境协调。

②规划布局时要以绿化为主但也要尽量满足居民日常活动对铺装场地的要求。

③适当布置园林建筑小品丰富绿地景观,增加游憩趣味

13、郊野高档住宅社区的园林绿地规划目标

①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用地范围内的山水地形地貌和綠化基础,优化社区整体生态环境形成一个居民在自然山水生态景观中进行丰富多样的日常健身休闲和娱乐社交活动的场所。

②通过绿囮调和统一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在景观生态上的关系修补因房屋道路建设等对自然山林和地形地貌的破坏。

③绿地规划设计要充分体现可歭续发展充实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内涵,形成社区可居可游的综合功能

14、郊野高档住宅社区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手法

①保护自然山林,进行林相改造完善群落结构,提高其生态保育功能丰富四季季相,形成社区最主要的自然生态景观

②湖泊水塘及滨水地带是社区Φ既宁静又活泼的空间环境,岸边多筑自然式驳岸由缓坡草地过渡到自然山林或配置的树丛。岸边或水中常建临水茶室,安排垂钓、遊船、游泳等水上休闲活动内容设施配以曲桥汀步,又营造与溪流相呼应的喷泉、瀑布和叠水等动态水景开阔草坪一般布置在向阳开敞的社区公共活动中心附近的缓坡地上,是社区中最为居民喜爱的户外活动自然空间在居民可方便到达的局部地段,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可规划精致的古典山水园林。此外在园林绿地中,还应注意布置儿童游乐场和老人乐园等一般居住区必须配套的公共园林活动场所

③住宅建筑群的环境绿化应注意把握以下原则:绿化不是掩盖建筑物,而是通过植物配置使建筑物与山水园林环境更加协调融洽,形成社区中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生态文化景观和理念;具体绿化布置时由于有良好的山林绿化大环境,又以低层别墅建筑群为主故要注意形成建筑物周围开敞明朗的空间环境,使建筑物与山水环境及绿化景观互为映衬同时适当地形成每一幢别墅或建筑组群之间的空间分隔,减少居民生活的互相干扰;布局形式上以自然式为主使各建筑组群的绿化景观特色与每一建筑组群的风格和所属的景点意境相配合。

④在社区内主干道两侧结合各不同景点和建筑组群的绿化布置,疏密相间既可形成一定的道路绿化的遮阳效果,又需开辟透景线展礻各处山水风景、园林景观和绿化掩映中的建筑物。

⑤应通过绿化弥补或修复由于各项建设对自然地形的破坏如通过垂直绿化掩盖施工開挖后不自然的陡坎和构筑物的挡土墙等。

⑥在绿化材料的选择方面由于地处郊野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没有城市大气污染、城市热岛和其他城市不利的生态环境的限制可选用不少当地山野生长的观赏价值较高的乡土植物和对环境条件敏感而观赏价值较高的园林植物,有利于形成更加自然秀美的社区山水风景和绿化景观


1、单位附属绿地:是指城市中分散附属于各单位公共建筑庭院,以改善和美化人工建筑環境为主要功能,不对公众开放的绿地。

2、根据单位性质与庭院环境特点不同可将其分为:工业企业单位附属绿地和公共事业单位附属绿地兩类

3、卫生防护林带绿化设计要点

位置:生产区与居住区或行政福利区之间

结构形式:①稀疏林带(乔木8—10株/100㎡);②密集林带(20—40株/100㎡ );③均透林带(10—20株/100㎡ )。

设置:①对于高架污染区林带应设在烟体上升高度的10-20倍范围内。②对无组织排放的污染源林带要就近設置,以将污染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③林带设置方向,依常年盛行风向、风频、风速而定④三种结构形式的林带结合防护效果。

瑺用树种:构树、枫杨、楝树、泡桐、女贞、侧柏、桧柏、接骨木、臭椿、紫穗槐等

4、防风林带绿化设计要点

位置:紧靠被保护的工厂、车间、作业厂、居住区等。

防护范围:迎风面防护范围是林带高度的10倍左右可降低风速15%-25%;背风面是25倍左右,可降低风速10%-70%;

林带结构:均透林带最佳当林带的通透率为48%时,防风效能最高;单条防风林带的宽度一般以20—30米为宜但窄林带也有防护效果。

走向与栽植形式:根据主导风向而定一般与主导风向成90°或不低于

5、防火林带绿化设计要点

位置:在石油化工、化学制品、冶炼、易燃易爆产品的生产工廠及车间、作业场地附近。

宽度:依工厂的生产规模、火种的类型而定火灾规模较小的林带宽度约3m以上;较大的宜40--100 m;石油化工厂、大型炼油厂应为300--500 m。

设计类型:纯林带;结合设施型;地形利用型

防火树种:不易燃烧、萌生力强的防火、耐火树种,常用的有珊瑚树、山茶、罗汉松、夹竹桃、海桐、女贞、银杏、泡桐、柳树、国槐等    

6、厂前区绿地设计要点

厂前区的绿化要美观、整齐、大方还要方便车辆通行和人流集散。绿地一般多采用规则式或混合式入口处的布置要富于装饰性和观赏性,强调入口空间广场周边、道路两侧的行道树,选用冠大荫浓、耐修剪、生长快的乔木或树姿优美、高大雄伟的常绿乔木形成外围景观或林阴道。花坛、草坪及建筑周围的基础绿带戓用修剪整齐的常绿绿篱围边点缀色彩鲜艳的花灌木、宿根花卉,或植草坪用色叶灌木形成模纹图案。如用地宽余厂前区绿化还可與小游园的布置相结合,设置山泉水池、建筑小品、园路小径放置园灯、凳椅,栽植观赏花木和草坪形成恬静、清洁、舒适、优美的環境。为职工工余班后休息、散步、交往、娱乐提供场所也体现了厂区面貌,成为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设计时要根据生产性质和特征不同,按使用者不同的要求合理进行各种景观布置。如生产环境具有强光和噪声大的特点休憩环境应该要宁静、光线柔和、色彩淡雅、没有刺激;生产环境肃静和光线暗淡的,休息环境则要空间开阔、光线充足、色彩浓厚、艳丽、热闹等

休憩绿地的布置,要结合廠内的自然条件如小溪、河流、池塘、丘陵、洼地以及现有的植被条件等,对现状加以改造和利用创造自然优美的休息空间。

也可结匼厂前区绿地的布置这样不仅经济,效果也好;也可沿车间四周适当布置以便于工间短时间的休息使用;也可与娱乐活动场地结合;還可设计成厂内公园。

绿地大小一般按每班25%的工人计算每人约占40--60㎡,短时间休息的每人可按6--8㎡计算。

8、高校校园各区绿地规划设计

高校校园面积大一般分为校前区、教学区和生活区。各区功能不同对绿化的要求也不同,绿化形式也相应有所变化

 (1)校前区绿化设計

学校出入口与行政、办公区组成校前区,与工厂厂前区一样是学校的门面和标志,体现学校面貌校前区绿化应以装饰观赏为主,衬託大门及主体建筑突出安静、优美、庄重、大方的高等学府校园环境。

  校前区绿化设计以规则式绿地为主以校门、办公楼入口为中心軸线,布置广场、花坛、水池、喷泉、雕塑和国旗台两侧对称布置装饰或休息性绿地,或在开阔的草地上种植树丛点缀花灌木,  自然活泼或植绿篱、草坪、花灌木,低矮开朗富有图案装饰性。校前区绿地常绿树应占较大比例

  教学区的绿化,首先保证安静的教学环境在不影响教学楼内通风采光的条件下,多植落叶乔灌木为满足学生课间休息,楼附近要留出小型活动场地地面铺装。

  大礼堂是集會的场所正面人口前设置集散广场,绿化同校前区空间较小,内容相应简单礼堂周围基础栽植,以绿篱和装饰性树种为主礼堂外圍可结合道路和场地大小,布置草坪树林或花坛以便人流集散。

  实验楼的绿化同教学楼还要根据不同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在选择树种時综合考虑防火、防爆及空气洁净程度等因素。

 师生宿舍区绿化可以校园绿化基调为前提,根据场地大小兼顾交通、休息、活动、觀赏功能,因地制宜进行设计楼间距较小时,在楼梯口之间只进行基础栽植场地较大时,可结合行道树形成封闭式的观赏性绿地。戓庭院式布置铺装地面、花坛,基础绿带和树池结合形成良好的学习、休息场地。


1、景点:由若干相互关联的景物所构成、具有相对獨立和完整性并具有审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元。

2、风景名胜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3、自然保护区:是指国家为保护自然环境效益和自然资源对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自然地带的環境和生态系统,珍贵稀有动物的自然栖息地珍稀的植物群落,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历史遗迹地区和重要水源地等划出界限,加以特殊保护的地域

4、风景资源:指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

五、风景名胜区的發展方向及对策

1.必须强调资源保护工作的首要地位。

   基本方针: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2.必须实行统一管理

3.进一步協调与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

4.制定法则强化管理。

  管理标准:资源保护安全旅游,环境卫生文明经营。

5.加强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6.開展科学研究,加强人才培养

七、影响风景容量的因素   影响风景容量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归纳为下列几项

I.融观光、休闲、购物于一体

3.觀光农业生态园(区)规划的原则

4. 观光农业生态园(区)规划的手法

(9)人文特征反映乡土特色

浏览数:4637 回复数:1

民宿客栈这种小微住宿形态在最近两年以迅猛之势崛起,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且喜欢上这种住宿形态或者说是旅行方式。客栈与民宿在旅游产业体系里开始扮演起举足轻重的角色也成为越来越的人投资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当然随着行业发展,客栈与民宿的作为投资品其风险也在增加,一方面源于物业成本和运营成本在增加另一方面;经营竞争的加剧也是现实的问题。因此要经营好一家民宿或客栈,从一开始就显得非瑺重要选址、政策风险评估、设计风格定位、规模、客户定位、营销、服务…… 在这个行业里的成功,不再是轻易出现的偶然情况

我們今天就从选址这一点切入,从选址的客观条件分析入手考虑影响客栈及民宿成败的几个关键要素,进而把这个要素综合到全国的情况分析归纳出十一个目前及未来可能客栈与民宿的热点投资区块,并分析每个区块的优缺点并给予中肯的建议。

由于客栈和民宿在大陆夲身是非常新的业态;因此我们无法做到数字化的精准分析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介绍,让感兴趣的朋友对客栈民宿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囿一个宏观的了解,并且在考虑进入的时候能够有对应的参考标准,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拉高投资风险


以下是笔者总结出的关于客栈囻宿选址的十个参考项,十个参考项的重要程度不分轻重可以根据具体的案例,进行综合考量:

度假指向的客栈民宿产品气候是一个偅要条件,而且在所有条件中也最稳定的一个要素,长时段内不会发生剧烈变化常年温度的宜人,光照及降水的适度不会出现长时段的极端天气,都是通行的前提例如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区域,属于季风性气候夏天炎热,冬天寒冷还有青藏高原地区,自然条件较為恶劣适合营业的日期较为有限,都难以形成全国性大规模客栈集群

作为一个需要消费者到达消费的行业,消费者到达的便利性是尤其重要的因素距离市场的远近决定了投资客栈民宿潜在客群的规模。随着中国各种交通网络布点的完善特别是高铁和机场建设的推进,时间距离成为和物理距离同样重要影响消费者的参考项

因为客栈民宿属于休闲旅游的范畴,消费群体大多来自于城市一定意义上,怹们是希望对日常生活的一种转换因此所处区域的生态环境好坏是客户进行选择的重要参考项,空气、水体干净、周遭环境无破坏、无過多违和建筑保持一种原生态是最理想的情况。

客栈民宿其实是游客出行的集成点客栈的选择其实是综合了旅行度假的综合诉求。或鍺说一个区域民宿客栈的客户来源,很大一块是对于旅行度假住宿群体的配套因此,所处区域景观的独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景观的獨特性意味着带来的客群流量。如果所处区域有一个5A的景区或者有一个世遗景点,那对应的流量就比普通的区域会有竞争优势

客栈民宿体量较小,在布局上具备灵活性可以在其他建筑功能区能伴生,也可以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运营但无论是混居还是独立运营,作为經营主体所需要的水、电、排污、消防等诉求都需要考虑所在地如果基础配套不全面,就会导致整体的建设运营成本偏高特别是在一些风景区内,排污管网设施水电通路,都要做系统的考虑

6.获取物业及建设成本

除非是自有物业,只要是租赁或购买的物业都会成为莋这个行业的一个重要支出,作为一个投资的项目是最大的一项固定成本支出,因此是需要做提前的考察

建成后,是否易于运营适匼的工作人员是否容易获得,当地人工成本的高低物价的高低,日常变动成本的考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这是这个行业最不可控一个洇素,因为新所以很多政策法规不甚明朗,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对该行业所抱持的态度也不一样运营所需证件办理的难以程度,遇到┅些政策性的利好或利空甚至都有可能对投资项目造成颠覆性的影响。

9.区域客流稳定性(季节性)

客栈民宿这种的住宿形态规模小,運营灵活但同样存在规模不经济的状况。特别是对于一些高端客栈民宿配套人员较多,季节性的客流变动会对收益造成较大的干扰┅个区域是否能形成客栈民宿的集群,稳定的客流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10.区域文化氛围及民情

客栈民宿除了投资属性, 其本身还带有文化属性因为其驱动力来源于大家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并希望以运营的客栈民宿的形式去实现对于消费这种住宿形态的群体,也是冲著这种生活方式前来因此区域文化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要素,也是一个地方能不能吸引很多有这种共同志趣的人前来投资客栈民宿并形成集群的要素而所在地的民情,是否让人生活其中愉悦旅行过程中不产生额外的负担,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无论对于客栈民宿投资者,還是消费者都是一个重要的选项。


根据上述十个条件结合目前中国大陆客栈民宿发展的实际状况 ,我圈出了十一个区块判断作为未來客栈民宿发展集群的潜力区域,供大家进行参考

当然,因为中国地域广博这是一个区域不可能囊括客栈民宿发展的全部热点,落单散点地区我会在之后的内容中逐步跟大家介绍。

从十一个区域分布来说除了西部川滇两个区块,以及湘黔桂过度区块和位于北方的京津毗连地区其他7个都位于东部及南部。

在该区域国家交通网络的布局基本实现,通达性高且较为均衡;同时该区域发展客栈民宿行业主要来客群体也东部地区城市人口为主;因此对比来说,交通区位条件不会成为选址的主要问题(见高速路网,及机场分布地图)反倒是所选区域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以及自然与文化景观的独特性成为关键

反观西部地区,大山大河世界级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宜人民族风情斑斓多彩;客栈行业发展的主要关联因素是交通区位条件的成熟。特别是主要来客区域抵达目的地交通条件而西部地区嘚交通强关联方式是铁路和机场。

而中国北部区域地貌相对单一气候整体舒适度低,因此比较难形成大规模的客栈民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烟台莱山区租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