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人怎么样日常俗语?

潮汕谚语,潮汕,潮汕人,谚语,潮汕民间谚语,潮汕天气谚语,潮汕俗语,揭阳潮汕机场,潮..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汕头文化符号&推荐评选活动网上投票
&汕头文化符号&候选名单
小公园骑楼街区
中西合璧的大规模骑楼建筑群,大量具历史人文价值的建筑和老街,这里曾是潮梅籍华侨云集、盛极一时的商业旺地,南生、永安、广发、平平、振源等百货公司承载了一代代汕头人的记忆。它是老汕头主体街区,百载商埠发源地,无数海内外潮人的梦中精神家园。
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仿佛天上掉落大海里的一颗明珠,&东方夏威夷&青澳湾、&天然植物园&黄花山国家森林公园、&候鸟天堂&乌屿自然保护区、亚洲第一岛屿风电场,以及历史悠久的诸多文物古迹寺庙,形成这&海、史、庙、山&相结合立体交叉特色的度假天堂。
潮海关钟楼
150年前,潮海关从妈屿迁到西堤。近百年前,潮海关建筑了钟楼,那一记宏亮钟声,从此成为汕头的&标准时间&,给这座新城增添了时代的气息。以海关钟楼为代表的潮海关旧建筑是潮汕华侨华人记忆里不可磨灭的印记,见证着汕头口岸万商云集的辉煌历程和百载商埠的沧海桑田,是汕头港对外贸易发展的缩影。
规模宏大精雕细琢,中西合璧借古鉴今,在传统潮汕民居建筑嵌入了东南亚海洋文化元素。这历经三代人,跨越两个世纪的史诗式家族工程,折射着潮汕华侨艰辛奋斗,事业有成仍情系故里的心路历程,也让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澄海前美村的古建筑群走进世人视线。
俗称&石h台&。清同治年间潮州总兵方耀以&邻氛不净&、&潮海严防&为由奏请政府批准建造,是清代粤东地区主要海防建筑。一百多年过去,历史的硝烟已散尽,这座结构独特、自成一体的环圆形城堡坚固依旧,刻录着无尽沧桑的历史感。
它是大自然恩赐于汕头的&市肺&;是约开商埠的缩影:领事馆、洋行、教堂、银行、海关公寓点缀其中;是著名作家萧乾《梦之谷》故事的摇篮。站在飘然亭上极目远眺,汕头一湾两岸风光尽收眼底,这是定格于海内外潮人心底的故乡形象,也是游客认识汕头的&标准照&,C石山因而广为人知。
汕头内海湾
韩江、榕江、练江从她的胸怀流淌入海,她将设栅捕鱼的&沙汕头&孕育成一个美丽的海滨之城;她曾造就一个万国楼船的&百载商埠&;她送走千千万万过番拼搏的潮汕人&&拥有中国唯一市区内海湾的汕头得天独厚,山光水色、海滨长廊、海湾虹影是汕头的骄傲,&一湾两岸&的蓝图正在描摹未来美景。
北回归线标志塔
每年夏至,多少人争相来这里一窥&立竿不见影&的天文奇观。它一处位于汕头市西郊鸡笼山,一处位于南澳岛,既是地理科学体验之地,又是旅游点。
自宋以降,文光塔以其如椽巨笔的巍峨造型和增形势、昌文运的文化内涵,成为潮邑历史文化的象征和最重要的地标建筑物。数百年来,不少海内外潮人及社团把文光塔作为历史文化的象征和根基。
它是粤东地区建园历史最早、规模最大、具有深厚历史和人文内涵的综合性公园,1928年建成开放,全园布局完整。园中&三绝&:雄伟壮观、古色古香的正门牌楼,曲折深幽、洞顶绘有汕头开埠图的假山,迂回九曲、巧夺天工的九曲桥,让汕头中山公园在全国众多的&中山公园&中脱颖而出,名闻海内外。
您想推荐的景观类文化符号?
美名扬天下,风味世无双。只要是灯红酒绿的海内外繁华都市,都有&潮菜&的金字招牌。食客如云,络绎不绝。清而不淡,郁而不腻。就在那一抹鲜香里,潮菜的内涵历久弥新。
香浓牛肉汤,香脆牛肉丸,加一把雪白柔滑的@条、几叶青翠的生菜,勾人馋涎欲滴,再配上特制酱料沙茶,简直是人间极品。它用牛肉手捶成泥,揉捏成丸,富有弹性。来到汕头,若没有品尝一碗牛肉丸,就像去了北京没进全聚德,会让人怅然若失。
骨松肉嫩,香滑入味,肥而不腻,口感饱满,回味悠长。只要有潮菜,必定有卤鹅。其独特口味和制作方法广受东南西北各地区人们的喜爱。食髓知味,欲罢不能。
从鲜鱼到鱼浆到鱼丸,要经过千百次的摔打、揉捏,才能脱胎换骨,华丽转身,出落成洁白细柔、酥脆爽口、人见人爱的达濠鱼丸,而达濠这个名字也伴随这一粒粒小丸子在全世界广为人知。
鲜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软,原料是新鲜牡蛎、薯粉、鸡蛋,&猛火厚月劳香鱼露&是它煎制的秘诀。烙在海内外潮人中久负盛名,多少潮汕华侨回到故乡,最想念的莫过于一盘热腾腾香喷喷的西天巷烙。
鲎的卵珠烹调炒熟,其香无比,鲎肉经腌制日晒,成为鲎酱,是传统制作鲎@的主要材料。现在,鲎已成为珍稀保护动物,鲎@制作原料方法已有改变,但那不变的浓郁口味,仍是无数在外潮人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
在潮汕沿海,几乎有捕鱼的地方都会加工这种以大鼎盐水煮熟、容易储存的鱼饭。简单至极的制作成了潮汕人餐桌上的美味。&以鱼当饭&,鱼在潮汕人的生活中被上升到了米在中原人心目中同等重要的地位。
潮汕人浓浓的乡愁,熬成那一碗朴实无华的白粥,而它百搭的个性,无论与鱼虾蟹蛤等海鲜还是猪牛鸡等肉类,都能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派生出鲜美诱人的各式香糜。它是出现在北方美食家笔下的美味&潮汕泡饭&。
您想推荐的美食类文化符号?
吃潮汕卤鹅,常会想到这家禽中的巨无霸,鼻大,颈粗,脚掌大,头大,外观似狮头,故名狮头鹅,神气威武又憨态可掬,荣膺广东&第一鹅&。鹅脚和鹅肠是潮汕名菜&脱骨鹅掌&和&豉汁鹅肠&的独特原料。
取橄榄甘醇之味、芥菜丰腴之叶熬制而成。细细品味,齿颊留香,一碗白粥配一碟色泽乌艳、油香浓郁的橄榄菜,开胃消食,潮汕的家常小菜也是如此美味诱人。
俗语&潮汕有三宝,鱼露、咸菜和菜脯&,一棵棵普通的潮汕芥菜,经风干、日晒、盐腌、封存,终成金黄晶莹、酸甜酥脆、香醇爽口、风味独特的潮汕咸菜,是潮汕人居家生活常见的小菜,也是酒楼烹制潮汕风味菜肴的必备原料,更是海内外潮汕人的思乡之物。
作为潮汕早餐桌上最常见的送粥小菜,菜脯是最能勾起乡愁的潮汕味道。白糜配菜脯,浓浓的咸香味不止飘散在思乡的情绪里,还飘散在童年的回忆里,那咸咸的菜脯香,就是家的味道。
冲着工夫茶,品着潮汕月劳饼,赏着中秋月,叙着团圆情,享着天伦乐&&潮汕人的中秋佳节,怎能少了潮汕月劳饼!对无数潮汕游子而言,这一块用猪油煎制,皮酥薄脆、馅厚润滑、口味清甜、肥而不腻的圆圆的饼,何尝不是一轮寄托思乡之情的&潮汕月&呢!
这是一种耐人咀嚼、回味无穷的果实,潮汕人深得其中三昧,不但作为日常消食开胃佳果,在潮汕民俗中更有吉祥如意之寓意。金玉三棱橄榄这种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经不断改良,果色金黄,肉质爽脆,嚼后满口留香,堪称橄榄中之极品。
因一个叫纳胡德的传教士女眷,潮汕刺绣遇上了西方抽纱,于是在潮汕这片沃壤孕育出潮汕抽纱这朵优雅精细、绚丽多姿的工艺之花。因其多种技艺并用,产品很快风靡世界,潮汕抽纱也得以发展成一项产业。潮汕抽纱产品远销海内外的同时,潮汕姿娘的心灵手巧也遐迩闻名。
您想推荐的特产类文化符号?
郑正秋() 汕头潮南成田人
他被誉为&中国电影之父&,是中国第一代导演、编剧,中国电影的拓荒者。从影20余年拍摄了53部电影,&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小人物在大时代面前的无力感,和一个永远光明而不失希望的结尾&,成了郑氏电影里不可复制的一种符号。1913年,他以家乡潮南为背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如果不是他的慧眼识珠,后来的中国电影史上也许不会留下蔡楚生、胡蝶、阮玲玉这3个名字。郑正秋和蔡楚生的关系被视为&第一代导演&与&第二代导演&之间接力的象征。
蔡楚生() 汕头潮阳铜盂人
他一生编导了27部影片,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多个之最,用光和影为人们描摹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到解放初期的社会现实和时代风貌,《渔光曲》创造了当时中国片卖座的最高纪录,是第一部在国际获奖的中国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中国电影发展途程上的一支指路标&,他也因而成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过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秦牧() 汕头澄海东里人
著名散文大师,他孜孜不倦地在文学这片沃土上勤奋耕耘了半个世纪,收获累累硕果,尤以散文创作独树一帜,其散文海阔天空,旁征博引,潇洒自然,言近旨远,用朴实的文字揭示深刻的生活内涵,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假恶丑。《花城》、《长河浪花集》、《艺海拾贝》&&滋养着一代代读者的审美观,那是他在文学园地里种下的&一棵繁花树&。
您想推荐的人物类文化符号?
一艘沉睡四百多年的明代古沉船,一批明代福建江西民窑瓷器,见证了一段海上繁华的历史。&南澳Ⅰ号&的发现,印证了南澳海域在明代已是中外舶商进行补给和贸易的重要场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粤东桑浦山麓矗立起的这座现代化高等学府,圆了几代潮汕人的梦想,为积淀丰富的潮汕人文环境注入蓬勃生机。如今,她培养出来的学子,已遍布潮汕乃至海内外各地。
&精细、洁净、仁爱、和睦、自省&,它传递的是潮汕人精致的生活艺术和温馨的生活趣味。冲一泡工夫茶,入口的是甘醇,浸润的是和谐。走遍天涯海角,潮人总能在茶香四溢里找到生命最温暖的栖息。
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它是潮汕华侨移民史、创业史及侨胞对所在国和祖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作贡献的历史见证,是&热爱祖国、情系故里、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笃诚守信&的海外潮人精神的体现。
这是区别于闽浙广府商船的标志,几百年来,无数潮汕先民乘坐红头船漂洋过海,异国创业,历尽沧桑之后开创了潮人海外新天地,留下了&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的美谈。澄海樟林古港是红头船的故乡,扬帆远征、走南闯北的红头船队,体现的是一种敢为人先、勇于拼搏的红头船精神。
它来自唐音古韵,古朴典雅,千年不易。它起源于潮汕先民,成型于秦汉,流行于魏晋,成文于唐宋。它不单单是一种方言,更是一部人文历史。在遍布世界的潮人族群里,听到这种腔调,就能寻到乡亲。它是潮人与生俱来的最亲切的印记,最坚韧的纽带。
一句潮剧唱腔,引无数海外赤子心弦颤动热泪盈眶。四百多年过去,唱不尽的戏里人生,演不完的悲欢离合,古老的唱腔演绎出新的韵味。独特艺术薪火相传,南国奇葩长盛不衰。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商。善于经商的天赋仿佛已融入潮人的血液之中,潮商,漂洋过海勇于开拓,刻苦耐劳自强不息,诚信仗义团结协作,驰骋商界举世瞩目。富不忘根,反哺家乡,有情有义爱祖国,功在千秋益后人。
源远流长、独树一帜的中原古乐&活化石&;古朴典雅、清丽悠扬的&华夏正声&。既能表现小桥流水的趣味,又能演绎气壮山河的史诗;堪为隆重热烈的盛会添彩助兴,也可是寻常巷陌的自娱自乐。
坚硬的瓷片在能工巧匠手中随意剪裁,变成&永远亮丽的屋顶风景&,色彩斑斓,富丽堂皇,任凭风吹雨打而不褪色。题材广泛,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它为潮汕民居营造了吉祥如意、富裕和谐等富有民间朴素情感的艺术氛围。
一队从梁山泊走来的好汉,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为今人舞出了节日喜庆的气氛。这种盛行于潮汕大地、流传久远的广场舞蹈,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舞出了潮汕人豪迈阳刚的一面,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
弘扬慈悲济世、积德从善的精神,传承至今已近千年,这种存在于潮汕地区及潮汕人聚居地的民间慈善机构已融合了本土文化特色,成为潮汕人的独特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潮汕善堂逐渐演化成集儒、释、道文化于一炉的、民间自发的、带有宗教色彩的慈善救济机构。
您想推荐的其他类文化符号?潮汕地区惯用语、谚语、歇后语?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潮汕地区惯用语、谚语、歇后语?
潮汕地区惯用语、谚语、歇后语?
  全集  ---------------------  俗语是包括口语性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俚语等种类在内的,定型化或趋于定型化的简练习用语汇和短语.民谣是民间流传的歌谣.  潮汕方言俗语是潮汕文化的特殊凝聚载体,是一个多层次、高品位的文化宝藏.民谣是蕴含着大量方言俗语的口头载体.潮汕方言俗语、民谣在民间流传,使用极广,潮人以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地反映生活现实,不少俗语、民谣浅白通俗又深有寄意,不仅高度地概括民情俗尚,而且直接表达群众爱憎褒贬,为人所喜闻乐诵.  潮汕方言俗语、民谣涉猎的范围很广,包罗万象,既是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潮汕地区自然、社会特色的反映,直接体现出潮汕民间的心态、眼光、民风、世情,是研究潮汕文化的第一手材料.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五类.  1、气象农时  潮汕地区农业发达,但人多地少,以精耕细作和高产著名.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手段是手工耕作,预测气象、掌握节气事关重大,对于出门商旅、渔航以及手工百业,也都关系密切.因此,不少方言、谚语、民谣与气象、节时、物候有关,以之指导农事.(以下搜集俗语、民谣中下划线词语为方言土语,括弧内为普通话语词)  正月落早种,二月种地豆(花生),三月禾苗长,四月茄花开.五月桃子熟,六月掘番葛(地瓜),七月摘龙眼,八月剥麻皮,九月鱼菜齐,十月新米炊,十一月柑皮红,十二月梅花开.——《农事十二月歌》  天顶无云,地下无船,穷人饿死,富人着瘟.(注:此民谣指大旱之象)  早雨晏(晚)晴,晏雨留夜.  六月初一有响雷,一雷镇九台(台风);六月初一无响雷,当年祸就来(指要刮台风).  正月北风和,三四北风旱,五六北风祸,七八北风毒过蛇.  夏天日落斩(砍)担柴,冬天日落洗双脚.  早出日头无好天.  夏至响雷,割稻披蓑.  夜昏(黄昏)起云半夜开,半夜起云雨就来.  星照湿地,雨落唔离(下不停).  四月初八无雨,果子多过石部(石头).  东风吹过夜,大水浸楼棚.  正月寒死牛,二月寒死马,三月寒死老历假(久病老人).  霜降雨,毒过药,一亩去一石.  2、乡土风情  一些俗语反映出潮汕的风光物产,当时繁荣的城乡景观、特殊的市井风情,语气中流露出潮人的乡土感情.  潮阳人县(人多),海阳(潮安)银县、揭阳米县.  到潮无到桥(湘子桥),白白走一场.  十五夜看灯——出出唔平样(不一样).  桥头仙(闲人)——日日有.(潮州湘子桥上天天有闲散之人.讽刺无所事事者)  上世有修,正出世在潮州.  潮州腐乳饼,汕头妈宫粽球.  爱穿待嫁,爱食待生.(妇女出嫁时穿新衣,生育时吃好东西,喻盼好事)  以宗教活动入谚,并不限于宗教本身,而是以之引申、借喻日常生活之事理、体现出多神崇拜的宗教活动在民间影响之广:  太阳公生做戏——唱乞(给)天听.  师公(道士)遇着鬼——无法.  食无三日菜脯,就想上西天.  食斋补唔到(不够)积恶.  三山国王霖田宫——正宗.  3、世态人情  这方面的俗语、民谣,内容十分丰富.既勾画出社会百态,也有生活经验;既有愿望追求,也有嘲讽调侃;既有赞美青春与爱情,也有各种人世忧伤、快乐;既有惩恶扬善,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也有小农意识、市民意识或扭曲了的心态.但都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以及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反映.  猪生猪惜(疼),狗生狗惜.(喻同类相亲)  胶己(自己)拍(打)父,叫人行孝.  六月大菜——假有心.  十二碗丸食存一粒——假客气.  一人主张,不如众人参详(商量).  双头做斋赚无食.  猫书读一肚,唔识猫娘(母猫)共猫牯(公猫).(喻读死书)  世态人情在民歌民谣中得到更为立体的表现.如这首《唪嗄》,表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图景:  唪嗄、唪嗄,阿兄去买茶.吩咐娘仔着经布,吩咐细妹着纺纱.狗囝着知饲.咸菜哩着卤(腌)到够,唔到买鱼囝虾囝来相添.  4、人物掌故  人物掌故的出处,包括当地民间传说、历史掌故和传统的小说戏曲,前者更具地方色彩,后者由于融入地方方言,押韵上口,使传统文化更易为大众所接受而起了传播作用.  (1)地方掌故  老北(识)字掠无爬蜞(蟛蜞).(清初禁海,不识字者不为布告所阻,敢下海营生.喻有知识不如文盲)  韩文公教示——知小理(羞耻).(典出韩愈治潮,兴文教化)  一板拍死江西王.(此为明代潮阳人肖端蒙除暴故事)  牛脾孬过丁盛发.(丁盛发为潮州名医,脾气大)  (2)小说戏曲  武松个阿兄——武大.(潮语“武大”有扩大事态或大讲排场之意)  红面关爷——激着住(就)行.(重义少思,易于动怒)  陈三五娘相娶走,放掉(丢弃)益春在半山.(喻过河拆桥)  火烧草料场——事出有烟(因).  潮汕民歌中有首《百屏花灯歌》,是首叙说戏曲故事的歌谣,歌中四句一韵,一口气说了100个故事.此外还有以十二月歌形式,巧妙地把戏曲故事同十二个月串起来,一叹一咏.这些歌谣上口可记,流传广泛,使戏曲故事和戏曲人物脍炙人口.  5、性状事理  有的俗语并不专指什么事物,而是用以表达事物的形状如速度、好坏、美丑之类.这些俗语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惯用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情况和观念的变化.如形容速度之快,谓:“猛过纸影担竹椅.”是因为潮汕民间剧种铁筷木偶摆出小竹椅作为象征城、桥、床的道具,不像潮剧换布景那样又复杂又慢,故以之喻快.又有“雅过纱灯”,是因潮汕元宵灯会有人扮的“活灯”,也有将人物绘于纱罩上的纱灯,扮演者或画上的人物很美,故用于喻事物之标致.以日常所见或民风民俗喻事理性状,使语言变得风趣、活泼,这类俗语如:  力(套)唔着批担(扁担)鼻,去到下寺.(喻方法不对,适得其反)  有心打石石成砖,无心打石石胶郎(囫囵).  一物甲(合)一药,虼蚤(跳蚤)无涎掠唔着(抓不到).    谚语(格言)  1、[冬天无过三日雨]  冬天里下雨,再长也不过三天.  2、[春雾雨,秋雾晴]  春天起雾,天要下雨;秋天起雾,却是晴天.  3、[冬行春令,百物俱净]  冬天里天气像春天,是反常的现象,农作物将失收.  4、[春分秋分,日夜平分]  春分、秋分,昼夜的时间一样长,各为12小时.  5、[春南晴,夏南雨]  春天刮南风,天晴;夏天刮南风,天下雨.  6、[阿姆合阿伯,百货合百客]  比喻每个人对事物的爱好各有不同.例:“~,你看着无用,伊看着罗好哩(各人有各人的爱好,你认为不好的,他却觉得很好).”  7、[爱知山下路,着问过来人]  比喻经过实践的人才有经验.例:“~,你爱学做生理,着去缀阿杰叔(只有走过的人,才知道路怎么走.你想学做生意,就要向杰叔学习).”  8、[别人囝易大]  指别人的小孩子不常注意,突然看到了,发现已大了许多.例:“~,一年无看,阿妹变到只大(别人家的孩子长得快,一年没看,这妹子都长这么大了).”  9、[父是天,母是地,食着果子忆着枝]  指父母养育之恩不能忘.例:“~,做人囝弟,着行孝老人(父是天,母是地,吃着果子想树枝.为人儿女的,要孝顺老人家).”  10、[富从升斗起,穷因弃小钱]  指积小成多,可由穷变富;不勤俭节约,永远富不了.例:“~,好俭就着俭(富从节约起,穷因浪费来.能节省的就该节省).”  11、[无官一身轻]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因而有此说.例:“~,阿伯退休了倒清心(无官一身轻,老伯退休以后,心情很好).”  12、[无好同伴,不如独行]  伙伴不好,还不如自己一个人走.例:“~,出门错朋友着仔细着(伙伴不好,不如自己走.出门在外,交朋友要小心).”  13、[未雨先响雷,纵落也是微]  气象谚语.没下雨先打雷,下起雨来一定不大.例:“~,你听雷声只大,去底块有大雨(未雨先打雷,纵然下雨也不大.你听雷声这么大,哪里会有大雨)?”  14、[过了七月半,日头短条线]  节候谚语.  农历七月半以后,白天时间逐渐变短.  15、[好心乞雷扣]  好心没好报.例:“~,我个伊相辅到讨死颠倒乞伊骂(好心没好报,我帮了他大忙,反而被他骂).”  16、[烟火好看无有久]  比喻好景不长.例:“~,上加乞伊活达力加几日定(烟火虽好看,时间长不了.最多让他再蹦几天).”  17、[老实终古在]  指老实人终究会有好下场.例:“~,俺还是勿错人好(老实人终究会有好下场,咱还是不要跟他纠缠下去吧).”  18、[临檐水,点点滴,滴滴无差池]  指一代影响一代,潜移默化,毫厘不爽.例:“~,你行孝父母,孥囝就硬否行孝你(大人对孩子的影响,就像檐头滴水,潜移默化.你孝敬父母,孩子们将来当然就孝敬你).”  19、[雷扣秋,危下有收]  秋天打雷,晚造收成一定错不了.  20、[人有三衰六旺]  人的一生会有兴旺时,也会有倒霉时.例:“~,去底块有一世人快活(人有倒霉时,也有幸运时,哪能一辈子都幸福)?”  21、[有钱无块使,买龟放落海]  指有钱人拿钱寻开心.例:“你个~,只内一大堆挂历,你还去买来怎呢(你这是嫌钱多还是怎么的,家里这么多挂历,你还买)?”  22、[五指伸出有长短]  指人和事物肯定各有长短.例:“~,兄弟囝五六人,爱个个强在得有(五指伸出有长短.弟兄五六人,要每个都出类拔萃哪里有)?”  23、[三成人七成打扮]  指人经过打扮能增加魅力.例:“~,伊副西装穿起来到也精神到死绝(真是三分相貌,七分打扮.他西装一穿起来,也挺精神的).”  24、[雨留夜,明早晴]  气象谚语.雨一直下到夜里还不停,明早一定停.  25、[先布一日,猛割三天]  先一天插秧,能早收割三天.指插秧要不误农时.  ------------------------  歇后语  1、[鸭囝跳东司——赶伙]  赶伙,跟着潮流,跟着别人去干.东司,茅厕.  2、[买杉做棺柴——等死]  等死,指没有前途.棺柴,棺材.  3、[青盲摸墙——找门路]  找门路,表层意思为寻找门儿和路,深层意思为找后门.  4、[七分钱二人分——唔三唔四]  唔三唔四,即不三不四.  5、[过关送文凭——做人情]  文凭,犹如今天之证明、护照.典出三国关公过五关斩六将寻找刘备故事.  6、[黑白电视机——无彩]  无彩,表面意思指没有色彩,深层意思指浪费或运气不好.  7、[火烧猪头——熟面熟面]  熟面熟面,表层意思是猪头皮都烧熟了,深层意思指脸熟,似曾相识.  8、[六月薄壳——假大头]  薄壳,大头,各是一种贝类海产的名称.薄壳小指大小,大头中指大小.假大头,表层意思是以“薄壳”充“大头”,深层意思指出风头.  9、[乞食讨元宝——听造化]  听造化,凭运气.乞食,乞丐.  10、[六月大菜——假有心]  大菜,芥菜.假有心,表层意思指芥菜貌似卷心,深层意思指虚情假意.  11、[十月白菜——大结(激)心]  大结(激)心,表层意思指白菜卷心,深层意思指心里很不痛快.  12、[食饱饭买包——有来无歇]  有来无歇,有也可以,没有也罢,指无关紧要.  13、[孙大圣喝彩——猴叫好]  猴叫好,猴子叫好,深层意思指自以为是.  14、[沙蜢咬尾——食家己]  食家己,表层意思是吃自己的身体,深层意思是吃自己的,花自己的.沙蜢,蜻蜓.  15、[师公和尚——唔同道]  唔同道,来路不同.师公,道士.  16、[三斤猪头——食支嘴]  食支嘴,表层意思指只吃嘴巴,深层意思指靠嘴混饭吃.  17、[城门脚店铺——外行]  城门脚,城门外边.店铺,商店.外行,表层意思是城外的行铺,深层意思与普通话的“外行”相同.  18、[元宵灯笼——一肚火]  一肚火,表层意思指灯笼里点着火,深层意思指满肚子怨气.  19、[被底放屁——芳臭家己知]  芳臭家己知,表层意思指是香是臭自己知道,深层意思指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少分量.被底,被窝里.芳臭,香臭.家己,自己.  20、[老人食猪脚——试味]  试味,试试味道如何.  21、[火烧草料场——事出有烟(因)]  “烟”与“因”潮音相同,以“事出有烟”谐音相关“事出有因”.典出《水浒》“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故事.  22、[尼姑掇着梳——无用]  无用,没有用途.掇着,捡到.  23、[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  食定正知,慢慢品尝才能体味其美味.老妈宫,汕头市地名.粽球,粽子.  24、[老婶呼鸡——堵堵]  堵堵,表层意思为老妇呼鸡声,深层意思指刚刚好.  25、[心肝头叠水晶——凉凉]  凉凉,表层意思指冰凉,深层意思指心里舒坦.心肝头,胸口.  潮汕方言还流行一种歇后语,每则歇后语也是老百姓一种语言创造.它通过形象生动的喻物释出一个意义的理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略举几则,只要说出一个形象的前语,就会给人留下某种想象的理解.  “水流破布”———搭着就缀;  “鸡大老爷蛀”———时机错过;  “块肉吊在镣”———任人宰割;  “手细捂大尻仓”———顾不得整体;  “放屎扶东司墙”———妥当平安;  “百钱四块二十五”———分拆开来,清清楚楚;  “赤脚掼猪肉”———看有吃无;  “鳞鱼缀食草鱼屎”———跟着享受;  “好花插在牛屎堆”———不相配称;  “张公辖驴张公使”———只有他自己会使用;  “老老戏唔知挂须”———老在行也失检点;  “肥水埋流过别人田”———利益不会走失;  “三斗油麻倒无粒落耳”———全听无一句;  “鼻屎好吃挖到鼻孔血流”———贪得无厌;  “有钱买蚊香,无钱买蚊帐”———会算卖除;  这种歇后语,也叫潮州俗语,已脍炙人口随处可拾,这是潮汕人民在生活中创造凝炼的结晶,因有趣可读,通俗易懂而长期流传在老百姓中.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汕头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