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规划规划方案

河南林州:“子虚乌有”的“新农村”建设&&& “青年家园”是河南省林州市龙山街道办麒麟台村(亦称其林台)小区建设项目,建筑工地与常某的房屋距离不足两米,常某的房屋地基下沉,不能居住。与此类似情况的,在该村不止常某一户。近日,村民称,村支书兼村主任李某担任林州市城南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大兴土木,强拆民房,开发“青年家园”“麒麟华苑”小区。对50多户拒绝搬迁的村民采取断水、断电等强硬措施,村民流离失所,处于“似农非农”的尴尬境地。&&& 疯狂卖地“触目惊心”&&& 据村民反映,自2004年以来,麒麟台村四五百亩耕地被村委会以“化整为零、以租代征”的形式出租、出售,“蚕食”殆尽。第8组疯狂卖地尤为凸显。该组组长宋某将该村36亩耕地分别租给两个企业。汽贸公司旁边10多亩耕地,以每亩4万元从村民手中强征后,转手以每亩五六十万元出售。豪宅南侧二层楼占地6亩多,租售所得不得而知。仅剩的60多亩耕地,以宅基地的名义,每个面积10×15米,售价三四万元,每个开票12000元。村西16亩耕地,每亩五六万元卖给开发商,补偿村民每亩9万元。据反映,宋的亲属占地3亩长达8年,未交租金,机井维修费由集体承担。自2004年起,宋某利用任村民组长的职务之便,将该组的80多亩集体土地倒卖。他位于天平大道的三层豪宅,占地两亩多,13间门面对外出租。&&& 麒麟台村有13个村民小组,倒卖土地的方式大同小异。村委会将耕地出卖完,又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大拆大建,开发商品房,村民苦不堪言,生存状况令人忧。目前,村委会向村民发放福利每人每月50元,一年每人20斤大米,10斤大葱。2011年7月,强拆以来,50元福利停发,村民“不听话”上访成“刁民”受到惩罚。村干部不乏刑释人员,住豪宅,开高档车。&&& “子虚乌有”的“新农村”建设&&& 在建的“青年家园”建筑工地,记者采访看到,施工工地没有施工单位标识,工人未戴安全帽,3米多深的基坑边坡未做支护,四周未做安全护栏,基坑内鹅卵石裸露,砂石级配不合理,场地土方堆放超高,边坡随时有坍塌的可能,施工不符合施工规范,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现场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南二环麒麟新城、麒麟华苑销售中心,也称龙安路南延“汽车南站项目工程拆迁指挥部”,热售的麒麟华苑二期工程项目,是以汽车南站建设的名义开发的,这个工程项目饱受质疑。&&& 在麒麟新城、麒麟华苑销售中心,记者以购房为由查询相关手续,销售人员称,手续齐全,但记者并没见到。知情人透露,这些商品房“根本没有土地审批手续”是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将土地卖给开发商,再参与开发。“其实,开发商就是村干部。”村民说,“他们征地、拆房,手段卑劣,甚至殴打村民。”&&& 南二环两侧,售楼处八九家。这些售楼处均冠以“麒麟”二字。麒麟台村上千亩土地几年就被卖光。鑫泽家苑小区、e+人国际俱乐部占地就是该村的土地。&&& 民生令人忧&&& 麒麟台村大量征地起于2004年。村民说,征地没有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没有进行公示、公告,没有政府部门的批文,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强行征地,搞房地产开发。&&& 南二环汽车南站建设项目开建,附近地价飙升。麒麟台村委会成为财大气粗的“土地爷”疯狂卖地。该村450多亩土地被出售,其中2组28亩,3组45亩,4组112.2亩,5组81.2亩,6组96.9亩,7组34.77亩,8组80亩,12组8亩,13组15.4亩,预制药厂6.8亩,晨曦制药厂22.4亩。每亩地售价60万元,给村民每亩补偿10万元。龙凤山还在建造别墅出售。&&& 村民为抵制村委会圈地,拒领补偿金,村委会采取威逼、利诱的手段迫使村民就范。村民常某无奈地说:“不领补偿款,单位上班的亲属停职回家‘做工作’”李某拒领补偿款,村委会托人“做工作”,多给5000元。他告诉记者:“村委会软硬都来,逼迫村民就范,把钱领走。”李某拒领补偿款,翻盖新房受刁难。他气愤地说:“地没了,农民不像农民,市民不像市民,补偿款用完了,以后怎么过活?”&&& 民意岂可违?&&& 2009年10月,一群社会闲杂人员开着铲车将村西村民长势喜人的小麦铲除,堆上建筑垃圾。随即,村民的房屋玻璃窗被砸、屋里扔石块,大门被点燃,肋骨被打断。村民将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引起了安阳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做出重要批示:没有手续,不能征地,有手续,有一户不同意,也不能征地,对本次老百姓上访产生的费用,由开发公司和地方政府承担。但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记者来到林州市拆迁办、龙山区街道办、麒麟台村委会等部门了解相关情况,均被以各种理由拒绝采访。麒麟台村卖地乱象,在林州市是一个小小的缩影。本网将继续关注。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省发展改革委、委农办、住建厅联合召开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会议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省发展改革委、委农办、住建设联合召开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会议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来源: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为推动豫办〔2014〕29号文件落实,根据郭庚茂书记指示精神和邓凯副书记的安排部署,日,我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委农办联合召开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会上,裴志扬厅长对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孙廷喜对相关重要问题进行了强调和说明,陈华平副厅长传达了省委第90次常委会会议精神。会议由省委农办常务副主任安伟主持。
  裴志扬厅长着重就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如何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讲了三点意见:一是提高对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重要性的认识;二是突出重点,明确任务。重点工作是按照五规合一的要求抓好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市和县城总体规划的修编完善,突出抓好全国重点镇和中心镇的规划修编完善,分类编制村庄规划;三是稳步推进,狠抓落实。进一步明确村庄规划重点内容和编制深度,突出乡村特色,彰显建筑文化;四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五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示范;六要严格依法审批;七要严格规划实施。
  裴志扬厅长要求,2014年年底前,每个县选择1个中心镇、1个中心村作为新农村建设规划示范引导点,优先完成规划编制工作。16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7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和10个省直管县(市)要力争在2015年上半年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其他地区2015年年底基本完成。
  最后,裴志扬厅长强调,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县级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要增强责任意识,积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主动担当,真抓实干,确保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党委农办主任、发展改革委主任、城乡规划局局长参加会议。
 相关链接
?&& 14-10-27
?&& 14-10-23
?&& 14-10-23
?&& 14-10-23
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协办: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备案序号: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规划建议--《改革与开放》2013年15期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规划建议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决策。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本文结合河南省部分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对当前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梳理,提出了改进完善的应对策略和规划建议。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C912.82【正文快照】:
如今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以及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引领“三化”协调发展都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但在各地实地调研发现,其建设过程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当前河南省社区建设存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亚非;;[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明锁;贺庆生;王豪;张瑞红;;[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程奇;[D];安徽大学;2010年
岳永兵;[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田秀美;[D];安徽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颖;李江风;;[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夏学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邱国锋;[J];经济地理;2003年03期
马连敏,任远;[J];经济问题;2000年05期
陈良;[J];农村经济;2003年06期
严丽平;邵霞珍;吴次芳;;[J];农机化研究;2006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约翰·德弗雷,大卫·H·奥尔森,刘汶蓉,郑乐平;[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夏绘秦;[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年05期
白健;;[J];湖南农机;2007年09期
张蕊;;[J];大众商务;2009年24期
史炳军;[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尹志刚,洪小良;[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孟固;[J];城市问题;2004年03期
赵瑞美,李新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汲怀远;;[J];经营管理者;2011年03期
张华;;[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彦杰;;[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叶海辉;靳占阳;;[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门广茹;刘平;;[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杜震华;;[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熊坚;;[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邢伟;;[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倪山林;;[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黄萍;;[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李云龙;周亦峰;;[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王红霞;;[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望舒;[D];山东大学;2009年
张海涛;[D];重庆大学;2008年
任翠英;[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马雷;[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佟轶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陈笑虹;[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刘忠忱;[D];吉林大学;2005年
雷菁;[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周英;[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汤达双;[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河南省洛阳市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权威资料]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郝堂村考察报告之二: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河南郝堂村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字体:】
  一、曾经的郝堂与现在的郝堂
  信阳市是农业大市,属于河南省较为落后的地级市之一,全市近800万人口中农村人口有540万人,人均耕地仅1.2亩,部分山区县人均不足三分地,农民收入微薄,很多村民举家外出务工,耕地撂荒严重。郝堂村就是坐落在信阳市平桥区的一个普通乡村,人口2200人,村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茶叶和板栗种植为主。
  和很多村庄一样,郝堂村在没有建设新农村之前,几近空心。年轻人大多拖家带口离开村庄,只留下空巢老人,土地撂荒严重,村里的主要农作物毛尖即使成熟也无人采摘。村里垃圾满地,风一刮,满树都是,环境恶劣。村庄凋敝严重。2009年,郝堂村人均年收入只有4000元左右,低于全国水平20%,其中打工收入占70%,农业收入占30%。今天走进郝堂,再也想象不出四年前的惨淡,整齐的乡村水泥小路,独具特色的豫南民居,时尚的DIY画室、配套齐全的幼儿园、学校、养老院、卫生所、商场,整个村庄像一座有品味的花园,透着一股不俗的田园气质,静谧、古朴、天然、闲适,与城市的喧嚣、华丽、刻板、紧迫的气氛形成鲜明的互补,俨然一幅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郝堂村的环境改变了,村里人的心气也高了,腰板挺直了。2012年,郝堂村人均年收入约7000元,已接近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水平,比建设之初增长了75%。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唤起一个村庄的灵魂?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村民回流、人心所向?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村民如此文明,不丢垃圾?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村里的老人幸福洋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最近深入郝堂村考察学习,找寻那股神秘力量。郝堂村新农村建设给人们最大的印象是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二、郝堂新农村建设的特点
  2009年,郝堂村借助信阳市平桥区政府主办的“公民社会与现代思想论坛”,受到了中国乡村规划设计建设院院长李昌平的关注,并最终联合北京绿十字公益组织,开启了郝堂可持续发展实验村的建设。中国乡村规划设计建设院院长李昌平长期致力于三农问题研究,把农村合作组织、农村内置金融的理念带进了郝堂,奠定了郝堂农民的新农村建设主体地位。北京绿十字倡导者孙君致力于发展社区参与的农村生态保护,把现代文明中的艺术、审美、建筑、环保理念输送给农民,帮助农民建设有品味的新农村。两股力量的结合,重在为郝堂村奠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农民主体地位与尊重村庄文明的建设理念基础,把郝堂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全力打造以生态旅游为主导产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设特点是:
  1.保持村庄原有自然人文环境。郝堂村的建设是在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尊重当地历史人文脉络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推进的。中国乡村规划设计建设院和北京绿十字根据郝堂村依山傍水、山水相映的特色,针对每户村民居住特点,分别设计个性鲜明、新颖别致、风格迥异的原生态住房。每座房子的设计图纸都要经过主人的同意,李昌平就曾在设计图纸上批复过:“要以主人家意见为主,是他的家改房,我们只是帮忙,不可添乱”。主人可根据房屋的功能,与专家商量修改意见,签字同意后,才可动工。这样改造出的房子可以少花10多万元钱,而且房子和庭院比新建的更有味道,更加实用。
  2.保持村庄原有空间格局。任何有历史的村庄形态都带有其特殊的功能密码,经过历史的磨合,村落选址、布局、空间走向与山川地形相附会,村落建筑与自然生态相和谐,农民生产生活与山水环境互交融,构成了乡村特有的空间布局,也促成了乡村区别于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郝堂村在建设时尊重这一规律,村庄原有道路、农田、沟渠一律不变。新农村采取不集中居住,在原有住房基础上,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分别建设,分散居住。住房四周无围墙,敞开建筑,确保农民居住环境生态优美、原汁原味。
  3.探索环境改造和能源的循环利用。郝堂村最初的改变是从环境卫生做起的,村里给每家每户发了两个桶,进行垃圾干湿分离,并邀请孩子出来当卫生评比员,挨家挨户查卫生,通过点滴的宣传、教育、引导,郝堂村的垃圾在一个月以后开始渐渐变少。现在村里的生活垃圾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可处理垃圾(如菜叶、果皮等)直接倒入农田,作为肥料自然降解;另一类为不可处理垃圾(如塑料制品等),村民做饭当作燃料直接烧掉。社区内不设垃圾箱,所有垃圾由村民自己处理,但社区内干净整洁,看不到垃圾。社区还修建有污水处理厂,村民生活污水经污水管道排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流入河道,确保居民用水不被污染。
  4.探索乡村的现代公民教育。郝堂村在信阳市平桥区政府和郑州大学公民教育中心的支持下,为中小学生编制了《公民常识读本》教材,让孩子们从小认知“公民权利”,正视自己的公民身份,懂得有如何有尊严地活着,知道自己与繁华都市的居民是一样的现代公民,确立了对未来的一种预期。村里还邀请台湾设计家为小学校设计了生态卫生间,十分适合缺水、有土、需有机肥料的农村使用。这种卫生间由上下二层组成,上层是旱厕,干湿分开。小便经碎石子过滤后通过塑料管流入下层的封闭储尿桶,大便直接掉到下层的粪堆上,由厕人自己用小铲铲预备好的土壤将其适当覆盖,无需冲水。下层有1米半高,四周用百页窗内衬纱窗全封闭以防蚊蝇滋生并通风散味,留有门口方便更换储尿桶和铲走覆盖的土壤或已发酵成肥的粪土。卫生间管理人员及时将尿液及粪肥归还到附近的农田再利用。此外,学校还对孩子们进行各种生活技能、文明礼仪、环保节能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性和现代公民意识。
  三、启示
  1.新农村建设要真正尊重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2006年以来,我国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下,由政府主导推进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凸显了一些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真正主体,农民似乎还没有进入角色。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将政策扭曲,打着新农村建设的幌子,以城市人的思维和意志强行改造农村,大搞拆村并居,强迫农民上楼。这种新农村建设的后果是让古老的乡村生态几乎毁于一旦,小集体的熟人社会被强制替换成大集体的陌生人社会,淳朴而深厚的乡村传统在社区化的居民楼上不复存在。在生活层面,“被上楼”的农民依然是农民,但是农民式的生活方式却被彻底改变,各种生活成本骤增,农具无处堆放家禽无处饲养,蔬菜无处种植农作物无处保存。与“拆村式”的新农村建设相比,郝堂村由公益性组织策划、地方政府支持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值得我们深思。
  韩国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农村建设(韩国称为“新村建设”)一开始也是政府主导,后来韩国学者们发现这样有很多弊端,没有真正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改进逐步过渡到政府和民间共同主导,叫“官民一体”,再后来就变成“民主导”,完全由非政府组织、机构(新村运动中央协议会)负责组织、协调、宣传和评价。韩国政府在新村建设中协调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促进农民合作组织的建立,合并了农协银行和农业银行,成立农协银行,为农民提供比商业银行低息的贷款,为新村建设提供资金和制度资源的供给。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既需要广大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参与,发挥主体作用,也需要专家和媒体的深度参与,才能建立科学的组织实施、反馈、矫正和完善的运行机制。地方政府的角色应归位到建立城乡平等的制度和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从体制上促进和保障城乡发展一体化。
  2.未来农村的功能定位应与城市交相辉映
  未来的新农村应是城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分担人口的休闲、养老、科教等服务功能,同时为农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城市与农村形成良性的产业互动与经济往来,农村为城市提供健康的食物来源、绿色的生态环境,城市为农村提供市场资源、产业动力,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郝堂村的新农村建设是有长远规划的,郝堂村表面上建成了城市人向往的田园生活,本质上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文明思想洗礼。在改造房屋,与艺术家的沟通、交流、协商中,郝堂村的村民也正在大口地汲取着现代艺术、审美、环保等现代文化元素的营养,成为具有审美品位和科学理念的新时代农民,这些外在的保留与内在的提升都在为郝堂村做好了迎接逆城市化的到来。如郝堂村已经开始建设并且试运营老人养老服务中心,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随着中国老龄化的逼近,郝堂村将成为信阳市重要的提供养老服务的福地,这样一方面降低城市人的养老成本,提高养老质量,另一方面也支撑了农村的产业,促进了农村的繁荣。
  3.新农村建设应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农村集体组织是当下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乡村社会治理和经济建设的基本主体,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和农民集体,巩固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郝堂村通过夕阳红养老资金互助合作社自主建设新农村时,通过熟人社会监管机制有效地盘活了农村资源,在集体经济壮大的同时也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据了解,郝堂村村集体资产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增加了2000多万。其实,全国各地涌现的明星村庄如北京的韩村河村、江苏的华西村、浙江的航民村、河南的刘庄和南街村等案例也说明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还有不少农村地区,在分散的家庭经营基础上,引导农民自愿联合起来,发展社区性和专业性的合作经济组织,并引导这些合作经济组织把农产品产销、甚至村庄旅游服务联结起来,逐步实现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经营和规模经营。这将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的重要形式,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集约化、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4.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等农村软实力建设
  农民曾一度被看作“愚、穷、弱、私”的代表群体,现在来看,农民的总体素质依然偏低,文化水平不高。农民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促进新农村发展的持续动力,而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显然不能够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韩国的新村运动专家指出:新村运动的核心是新村教育。韩国的新村建设包括农村修路、建房、提高农民收入与福利早已于上世纪90年代就已完成,但是现今依然不减的就是农民培训和新村教育。在韩国新村教育中,农民参与讨论的培训,有专家、学者的授课,也有公益组织的讲课,但最重要的还是农民自己上台讲述农民成功实例和亲身感受,这样容易引起农民之间的共鸣,通过真挚、双向讨论共同取得进步。韩国新村运动建立起来的农民培训制度将造福子孙后代。我国台湾也非常重视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有非常严格和完整的农民培训体系和教育体系,为农业农村源源不断输入现代化人才。郝堂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来自于各行各业的智力资源,因此懂得重视人才的培养,包括为大学生村官提供良好的事业发展机会,这一理念是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民的教育与培训更应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考察组组长:张秋锦
  考察组成员:张朝起、葛继新、张英洪、张军、段书贵、陈珊、刘雯、魏杰、孙琳临、万敏波
  统稿:张英洪
  执笔:刘雯
北京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办公室(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
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技术支持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农村建设规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