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维吾尔族语,意思是“ ”面不改色的意思问题

在维吾尔语里的意思?
历史上新疆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地区,使用过多种语言。现今的新疆地名,除汉语名称外,还有不少是各民族语言的译音,有些地名则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至于乌鲁木齐的语源,说法不一。
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是:乌鲁木齐为蒙古语,意思是美丽的牧场或好围场。但“乌鲁木齐”这一名称早在公元十世纪就已出现,而大批蒙古人进入新疆是元朝以后的事,故此说难以成立,但因此说较为美好,多为人们所采用。
另一种是徐松《西域水道记》中的说法:乌鲁木齐是维语格斗之意。此说显然不对,维语中没有“乌鲁木齐”一词,虽然格斗的维语读音有点近似,但毕竟是两个词。显然“乌鲁木齐”是一个外来词。
椐考证,在公元925年塞语文《使河西记》一书中,就出现过乌鲁木齐一名,塞语意思是“柳树林”。公元七世纪汉文史料中称今乌鲁木齐一带为“轮台”。从语音的演变来研究,估计是古代回鹘语(现代维语的前身)在吸收梵语、吐火罗语、塞语的词语时发生了音变,汉文转写即为轮台。此名借入突厥语时,读作“乌鲁木齐”。此说尚待进一步求证。
当然,考证地名这不是我们的任务。我看在地名学界尚未定论之前,就以广为流传的说法为准吧!
其他答案(共10个回答)
“美丽牧场”的意思
  经考证,大连的历史至少已有六干余年,据史记载,大连地区在战国时期由燕国的辽东郡所辖;秦朝统一中国 之后,大连地区仍属辽东郡;汉初,在辽东郡所设的18个县中,...
【基本解释】
①果实长好了。如:秋天到了,田野里的稻子成熟了。
②长大,成长。如:两年不见,他成熟了许多。
1.植物的果实或谷实成长到可收获...
头位就是头在下面,是正确的胎位。这样就可以顺产了。我们家是臀位,屁股在下面的,郁闷啊!
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都会接触到BIOS,它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BIOS,完整地说应该是ROM-BIOS,是只读存储器基本输入/输出系...
答: 宫口软生孩子好生,硬了不好生,就是这个意思,
答: 因为他们会认为父母都是对的,就照着去学,所以父母必须要以身作则。
答: 百炼成钢 发奋图强 坚持不懈 迎难而上 一视同仁 一清二白 大义灭亲 大公无私 义无反顾 正气凛然 正直无私 执法如山 刚正不阿 冰清玉洁 克己奉公 严于律己 ...
答: “教育”一词原意是指家庭中父母对孩子 的教育,哺育,与现在的家庭教育含义相近。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o尽心 上》:“父母倶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维吾尔族青年在北京:有人被喊“恐怖分子”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李林 郝丽婷 汪泉
  穆萨江?麦麦提 26岁 新疆喀什人 在北京8年 卖切糕小贩  “有人说我们的坏话,我也没办法。我靠这个(切糕)养活一家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库尔班江?赛买提 32岁 新疆和田人 在北京8年 纪录片摄像师  “我不停地在做,但有时候,一个暴恐事件,所有的努力就都归零了。”  阿利甫?亚克甫 26岁 新疆乌鲁木齐人 在北京24年 北京某贸易公司职员、微博“在北京的新疆人”运营者  “只要大家彼此尊重,增进了解,隔阂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问题还是因为了解不够。”  帕提曼?阿不力克木 29岁 新疆库车县人 在北京3年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  “你尽力呵护的一样东西老是被别人伤害,然后让整个群体背黑锅,让别人都怕我们,但其实大部分的维吾尔人都是善良的啊!”  古丽(化名) 47岁 新疆伊犁人 在北京11年 北京某三甲医院医生  “每当得到病人的夸赞,感觉是为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争了光。”  5月22日,暴力恐怖活动再次打破乌鲁木齐的平静,新疆又一次以伤痕累累的姿态,步入公众视野。  自2009年“7?5”事件后,很多人开始关注新疆,关注维吾尔族,但对这个神秘的地方,这群神秘的人,却知之甚少,揣测颇多。  他们中的很多人,走出新疆,来到内地,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成长,也在这里奉献。离开家乡的日子,有辛酸,也有欣慰;有埋怨,也有理解。日前,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近5位维吾尔族青年,还原他们在内地的生活。  “新疆人不光是卖切糕的、打馕的、烤肉的”  一提起新疆人,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有些固有的画面:高高的鼻梁,深邃的眼睛,长而卷翘的睫毛,微卷的头发上压着一顶小花帽,或是包裹着各式头巾&&因为有着独特的长相和装扮,生活在内地的维吾尔族,极易在人群中被发现。  他们也会被定义为一些特有的职业,比如,卖切糕的。  穆萨江?麦麦提就是其中的一员。一周里,穆萨江至少有3天会到国家图书馆门前来摆摊。在北京街头,穆萨江的“店铺”随人流而动。当旁人走近,他便咧开嘴,露出整齐而洁白的牙齿,热情地问一句,“老板,来一点?”  这几年,调侃切糕的段子此起彼伏,让这个行当越发难做。  “你知道网上有很多关于维吾尔族和切糕的玩笑吗?” 中国青年报记者问。  穆萨江轻笑了一下,“有人说我们的坏话,我也没办法。我靠这个养活一家人。”他指了指自己面前的切糕,“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穆萨江来自喀什,今年是他在北京的第8个年头。两个儿子,一个5岁,另一个还不满1岁。  18岁时,穆萨江来到北京,在南五环一处新疆饭馆当帮厨。“烤羊肉串,我的手艺很不错的,”他边说,边用双手比划着。  “我是个好厨师,新疆菜都会做。”穆萨江的理想和不少维吾尔族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一样,开一家自己的饭馆。但北京高昂的房租让一家人望而却步。“没钱,就只好先摆摊。”  没有生意的时候,穆萨江便和旁边的四五个同乡用维吾尔语大声地交谈。当“交谈”吸引了路人张望时,他们又异口同声地换回了那句汉语,“老板,来一点?”  穆萨江的对面,是卖馕的柯尔克大叔,留着大胡子,看上去很像动画片里的“阿凡提”。来北京两年,柯尔克还是一句汉语都不会。  “一句汉语都不会,他怎么做生意?”听到记者的疑问,穆萨江乐了。  “做生意嘛,需要什么汉语。”他冲着柯尔克伸出三个手指,“一个馕3块钱,你要几个,跟他比划就行了。”穆萨江说,也有难免产生误会的时候,自己就是他的翻译。  在很多人眼里,穆萨江和柯尔克的谋生方式就是新疆人的标签之一。一位媒体朋友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她参加的一场媒体培训会上,记者们被要求面对一组描述,直接说出心目中这些人的职业。当“一位戴着民族帽的维吾尔族人”出现时,下面所有人脱口而出,“烤羊肉串的”、“卖切糕的”。  “而我们不知道的是,正有几位维吾尔族同胞坐在教室后排。老师介绍了才发现,他们有的是大学教师,有的是学者。”这位记者说,“这样的思维定势,媒体记者尚且如此,传播给整个社会的维吾尔族人形象,岂不是更片面、更刻板?”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伟说,刻板印象通常是将这个群体中某一个类型、某个极端的情况,或个别现象放大而形成的认知,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彼此之间的不了解。  库尔班江?赛买提就想打破这种刻板印象。  “我们新疆人不光是卖切糕的、打馕的、烤肉的,这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  库尔班江是一名维吾尔族摄像师,如今正在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新疆部分的拍摄就有他的参与。  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库尔班江正在上海拍摄。他即将面世的书―《我从新疆来》中,将记录100位新疆各民族人的故事。  “镜头中的人物用口述的方式,讲述自己平凡却不普通的故事,对&新疆人&这个词的异化进行着小小的抗争。” 他在微博中这样介绍。  然而,“昆明事件”的发生,打乱了他原本的计划。“暴徒”,这个新贴在新疆人身上的标签让库尔班江难受。彼时,只完成了30个人的拍摄,但库尔班江忍不住了,“不行,我必须现在就把这些内容发出来,让普通百姓真正了解新疆人,让他们知道,新疆人在各行各业作着贡献。”  就这样,医生、律师、公司高管、工程师&&库尔班江用镜头记录下来的人,在他的实名微博上一个个走了出来。  做着同样事情的还有阿利甫?亚克甫,这个26岁的维吾尔族小伙儿,是微博“在北京的新疆人”的运营者。  “我是在北京长大的,希望搭建一个互帮互助、互相了解的小平台,为内地的朋友介绍新疆,也为新疆的同胞介绍北京。”  日,阿利甫注册了这个微博。截至今年5月25日,“在北京的新疆人”已经有14231个粉丝,发了727条微博。  “现在的粉丝是以新疆人为主,其实我希望能有更多其他省份的网友关注,因为确实有不少新疆之外的人对新疆有恐惧和隔阂,所以,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宣传新疆的风土人情,让大家看到新疆人是热情好客、团结友爱的。”阿利甫说。  我从新疆来,跨越3000公里去追梦  很多在内地的新疆人,都是先由一串问题开始,而后才被周围的人所熟识的。  “你们出门都骑马吗?”“你们每天都要扎40个小辫子吗?”“你们的衣服都是花衣服吗?”“你们那里都是沙漠吗?”  2001年,帕提曼?阿不力克木离开新疆,到西北民族大学求学。和同学初识的日子,基本都在回答这类问题。  今年29岁的她,来自新疆库车县。父亲在库车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母亲是国家二级舞蹈演员,双胞胎哥哥是库车县公安局的一名警察。  “在库车,我们这样的家庭算是教育背景比较好的。父母都是大学生,所以他们对我和哥哥的教育理念也很不同。”  帕提曼和哥哥从小就上的是汉族学校。上世纪90年代初,维吾尔族家庭主动让孩子上汉族学校的并不多。  “你们不要觉得自己和汉族同学有什么不同,你们要和他们一样优秀”。帕提曼说,这是父亲在教育她跟哥哥时,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帕提曼没有辜负爸爸的期望,学习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一次,帕提曼和同学去一个小朋友家做作业,小主人告诉家里的大人,“马丽丽语文(汉语―记者注)考试得了第二名”。阿姨问:“那谁是第一名啊?”另一个同学说:“她,帕提曼!”说着大家都看向了她。  “那时觉得特别开心,毕竟是汉语,并不是我们所擅长的,但自己还是把它学好了”。帕提曼笑着说。  研究生毕业后,帕提曼回到新疆教育学院任教,3年后,又来到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古丽(化名)也和帕提曼一样,曾经在新疆工作过,然后到法国留学,拿到了博士学位。回国后,进入北京一所知名的三甲医院。  作为整个北京医疗系统里为数不多的维吾尔族医生,古丽已经习惯了早早被人熟识。  “你是外国人吗?”  “不是啊,我是新疆的,我是维吾尔族。”  “哇,那你太厉害了,你肯定是你们民族特别优秀的人。”  这样的对话,在病人与古丽之间进行过很多次。有时,病人还会冲她竖起大拇指。这让古丽感到无比自豪。“感觉是为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争了光。”  比起高学历的帕提曼和古丽,库尔班江出疆的路途则要曲折得多。  因为父亲生意遭遇变故。2001年,时年19岁的库尔班江刚从博州师范学院中专毕业,就挑起了养家的重担。  “我是家里的老大,我得养家糊口。”库尔班江有一个在上大学的妹妹、两个分别读高中和小学五年级的弟弟。那时候的他,唯一的念头就是想赚钱。  上学的时候,库尔班江就喜欢摄影。回到家乡和田,在一所学校附近给别人拍照赚钱。此后,他又上石河子学艺,在乌鲁木齐打工,再回到和田开话吧,做玉石生意。3年多的时间,一直在辗转,直到结识了一对从北京来新疆拍纪录片的夫妇。  这对夫妇,一个是汉族,一个是蒙古族,后来成了库尔班江的干爹干娘。  2004年,父亲重新振作接手了玉石生意。一直热爱摄影的库尔班江,便跟随干爹干娘去了库尔勒的胡杨林,拍摄《森林之歌》。  这是库尔班江第一次接触纪录片。一年半的时间,片子拍完了。干爹问库尔班江,“你之后打算干吗?是继续做生意还是怎么样?”  “我想上学。” 库尔班江回答说。  2006年8月,库尔班江告别了家人,离开新疆,到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记者注)做了一名旁听生。  在学校的日子,库尔班江把全部的时间都拿来“蹭课”。  “我的汉语也不好,以前上的一直都是维吾尔族学校,读中专学汉语专业的时候,能讲的汉语也不多。”  但库尔班江很努力,听课永远坐在第一排,下课了,也不让老师走,没完没了地问问题。学校的老师、校长都知道,有一个“这么认真”的新疆小伙子。  “我不停地做笔记,老师说一句记一句,黑板上写一个抄一个。”这对于一个并不熟悉汉语的维吾尔族少年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三年,库尔班江记满了17个笔记本。本子上,满满的都是维吾尔语、拼音、汉语的“混搭”。有老师看到他的笔记,笑着说,“库尔班江,你写的这个东西,谁都看不懂啊!”  暴恐来袭,也是他们不愿诉说的痛  阿利甫在北京长大,是一名贸易公司“朝八晚五”的上班族。两岁时,在新疆驻京办工作的父母将阿利甫带到北京。  尽管没有怎么在新疆生活过,但他心里却一直惦记着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地方。  初中时,阿利甫在北京青年宫学乐器,看到有希望工程的办公室,便傻乎乎地冲了进去,“叔叔,在新疆捐一个学校要多少钱?”  “人家当时觉得我是小孩子,就随便说了个数字哄我,说最少也要10万。”阿利甫笑了,但又认真地说:“我当时就想挣个10万,然后到贫困地区盖个学校去。”  阿利甫的童年,在新疆驻京办的家属院里度过。小时候,经常看见一些从新疆来北京看病或寻求帮助的穷人。“夏天,他们常在院子里找个地方把毯子一铺,躺着就睡了。”  这时候,阿利甫就会变成小“快递员”。妈妈常会多做些饭,让他下楼送给那些人。  去年,父母知道阿利甫在运营“在北京的新疆人”的微博,十分支持。  “多发布一些可以帮助别人的信息,不能有过激的言论。” 阿利甫说,这是父亲对他的忠告。  5月22日,新疆暴恐案发生时,阿利甫正在一个超市做市场调查。“叮”的一声,他手机上的新闻APP推送了这条消息。  “第一反应是心如刀绞,对受难百姓特别心疼。” 阿利甫难过地说,“很多都是去早市买菜的老人,和我的爷爷奶奶一般大,就这样死于非命,太惨了。”  这天,也是帕提曼即将答辩的日子,原本的安排是见导师确认一些细节。早上一睁眼,就看到新疆教育学院的教师群里炸开了锅。  “又出事了!”帕提曼心里“咯噔”一下,立刻坐起来,翻看所有的新闻。  一条条新闻让帕提曼的心情越来越低落。“有多少优秀的新疆人一代一代地努力,才有了现在这样好的发展,我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破坏?”  同样让帕提曼难过的,还有那种说不出的委屈。  “你尽力呵护的一样东西老是被别人伤害,然后让整个群体都背黑锅,让别人都怕我们,但其实大部分的维吾尔人都是善良的啊!”  获知消息的时候,库尔班江正在上海拍摄。“又封路了,爆炸了。”在乌鲁木齐的朋友发来信息。  看着手机屏幕上的几个字,库尔班江说,那种难受的感觉无法形容。“干什么的心情都没有了,就一直坐在外滩发呆。”  这不是库尔班江第一次痛苦的经历。2009年,他正跟着团队在兰州拍片,“7?5”事件发生了。  “当天晚上看到的新闻,不知不觉眼泪就下来了。”团队里只有库尔班江一个维吾尔族,一大屋子人都沉默了下来。  “他们都顾及我的感受,不知道该说什么。”库尔班江独自走了出去,回到自己的房间,事后,他写了一篇文章―《我们新疆依旧很美丽》。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  在兰州拍完片,库尔班江回到北京。刚上地铁,一个维吾尔族朋友的电话打了进来。那时候,“7?5”事件刚过去4天,两个人用维吾尔语说着这件事,问候着家乡怎么样了。  库尔班江注意到,打电话的时候,身边座位上一个30多岁壮硕的男子一直盯着他看。走到国贸站的时候,男子要下车了。但车门打开的一瞬间,男子狠狠地往库尔班江脖子上给了一肘。下车后,还转过来恨恨地看了他一眼。  库尔班江自己练过拳击,还在新疆得过亚军,下车和对方打一架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就在那个瞬间,我冲他笑了,没有跟着下车。”  十几天后,脖子上的疼痛消失了,但心里的痛却一直也好不了。库尔班江把这件事告诉了干爹。  “干爹当时直接就亲了我的额头,他说,儿子,你长大了,你的力量表现于你的笑容,而不是你的拳头,这就是你和他不一样的地方。”  库尔班江说,“7?5”事件后,自己开始感受到了一些异样。  他的镜头下,有一个14岁的维吾尔族小孩。20多年前,孩子父母定居上海,他便在这里出生、长大。  5月23日,乌鲁木齐暴恐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孩子如往常一般来到学校,但同学们一看到他就大喊,“注意了!注意了!新疆恐怖分子过来了!”  他采访的数百名新疆人中,有不少遭遇过繁琐的安检、不能住宿的情况,其中也有新疆的汉族人。  几天前,一段视频曾在网上流传。视频中,一位维吾尔人在机场安检时被要求脱鞋,与安检人员起了争执。  古丽说,这样的状况她遇到太多次。“特别是出国的时候,我的护照会被翻来覆去的看好多遍,问我是干什么的,出国干吗去?”  古丽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这种摆在明处的“特殊对待”。  一次,古丽去外地开会,到酒店登记住宿。  “我把身份证递给酒店的前台,那个小女孩看了看,接着就打电话给警察,说这里来了个新疆籍的。”  古丽很生气,对小女孩说,“你这个工作方式有问题。我入住酒店以后,你觉得有任何问题再打给警察都可以,但请你不要当着我的面进行这种歧视行为。”  古丽已经记不得自己因为类似的事情投诉过多少次。  “对暴恐事件,作为一个普通人,我肯定是深恶痛绝的。我肯定不愿意听到别人谈起自己的家乡都是那种害怕、厌恶的语气。”  “我不停地在做,但有时候一个暴恐事件,所有努力就都归零了”  帕提曼也遭遇过不被信任的不快。但让她欣慰的是,身边的朋友都很挺她。  5月24日下午,是帕提曼博士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刻。答辩会上,她的论文得到了答辩委员会专家们的一致认可,被评为“优秀博士毕业论文”。  致谢时,帕提曼几度哽咽,流下了眼泪。  “不仅是因为顺利毕业了,而是真的很感谢我的导师,从录取到培养我,她从没因为我是维吾尔族就对我特殊对待”,帕提曼眼里再次湿湿的,“导师常说,其他汉族同学能做好的,你一样能做好,甚至更好。这是对我的信任,这对我意义重大”。  帕提曼说,熟悉她的朋友都对她讲,“如果是帕提曼,我们谁敢相信你会拿着所谓的武器去伤害别人呢?一定不可能嘛!”  到现在,穆萨江还能想起自己来自贵州的“汉语老师”。刚来北京的时候,穆萨江一句汉语也不会讲,同在餐馆打工的贵州朋友主动要教他。  “从盘子、炉子、碗,一个一个词开始学的。” 穆萨江摸了摸头,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学好。只会说,不会写,也不会认。” 后来,“汉语老师”为了生计,换了上班的地方,再也没见过。  穆斯林饮食上有讲究,在内地生活就会有很多不便。  “但我的同事从来没觉得我麻烦,都很照顾我,只要是一起吃饭,一定是去清真餐厅。” 阿利甫说。“只要大家彼此尊重,增进了解,隔阂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问题还是因为了解不够。”  “刻板印象需要整个社会正确地对待,需要媒体正确的传播和政府的支持”,周伟认为,但我们目前做的远远不够。  “就拿影视作品来说,以前六七亿人口时,荧幕上还有《冰山上的来客》等影视作品。如今,人口翻了一倍,少数民族题材的影视作品却越来越少,绝大多数都是关于汉文化的,但我们国家本身是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啊,应该突出这种多样性。”  周伟说,这种多样性也应该体现在主流媒体上,比如,在更多电视节目中配维吾尔族主持人。  “这是一个思想观念上的问题,还是要在思想领域内解决。”周伟说,隔阂的消除,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潜移默化地改变这个现状。  库尔班江就在做着这样的努力。从2007年开始,他的摄影展、纪录片等文化活动,主题几乎全是新疆。  在一次国家图书馆的展览里,他把一整个维吾尔族家庭都搬了进来。参观者不仅能看到照片,还能免费吃到新疆的干果、馕,听到维吾尔族的木卡姆音乐,欣赏维吾尔族的手工艺品。  “我不停地在做,不停地在做,但有时候,一个暴恐事件,所有的努力就都归零了。”  “5?22”暴恐案发生后,一名网友加了库尔班江的微信,给他发来一条信息:你的付出和你的努力,经不住一个暴力事件,何苦?  库尔班江感到心酸,但他不想放弃。  干爹和师傅也分别打来电话,嘱咐他,库尔班江,你不能受影响,别想。  “我现在最重要的打算,就是尽快把《我从新疆来》这本书写出来。”库尔班江说。
新闻加点料
  一个在云南大理生活了8年的新疆库车维吾尔族小伙(阿布都),已把云南大理当成自己的家乡,可是,这里的派出所已经通知他10天必须离开~房东刚才责令他立刻搬走~不善言辞的他难过的不知道。
  “3.01”昆明暴恐案件发生后,大理公安机关对暂住大理市辖区内的新疆籍人员进行核查。3月2日当地派出所将阿布都带至派出所核实身份,并对租房主不按规定申报登记暂住人口进行处罚,后房东报警不愿再租房给新疆籍人员,派出所通知阿布都限期搬离现住地,在经营中如遇有新疆籍人员及时报告派出所。
(责任编辑:un649)
原标题:维吾尔族青年在北京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乌鲁木齐洗浴维族妹子_中华文本库
来乌市时间 01 (3)家庭经济收入乌鲁木齐南片区维吾尔族的尤其是维吾尔族流 动人口的经济收入数据,我们是以调查对象自报的方式来获取的, 因而数据非常杂乱。为使...
维吾尔语与维吾尔文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 治民族维吾尔族使用的语言和文字,...现代维吾尔语书面标准语是在乌鲁木齐土语音位系统为代表的中心 方言的基础上形成...
H 说儿子们长得都像维吾尔族,“如果报维 族,可能会有照顾,不多。不再想改儿子的民族成份,(他们)不会维语,改名字也 不顺口。”大儿子在乌鲁木齐市上中专,不...
维吾尔文字的历史演变作者:马梦妍 指导老师:马新军 摘要:维吾尔族居住于天山...分布在伊犁—乌鲁木齐,有着相 同的语族的还有许多中亚民族,他们之间有着千丝...
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此外 还擅长园林艺术。 中国最大面积的葡萄生产基地,即葡萄沟就在离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首府乌鲁木齐东南...
维吾尔族是新疆的主体民族。总人口达987万人 (2009年)。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 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 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乌鲁木齐...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乌鲁木齐、伊犁 等地.全民族使用维吾尔语,该语言属于阿尔...
科技信息 城市中少数民族居住环境分析——以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居民为例陈元元李亚军 (陕西省旅游设计院陕西西安710061)【摘要】基于对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居民调查问卷...
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 市佳医院乌鲁木齐中山医院 市委书记朱海仑 市 长伊力哈木· 沙比尔 + + + + + + + + + + + + + 乌鲁木齐是一座发祥于新石器...
新疆,有一座白雪皑皑的天山,天山脚 下聚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中国最大面积的葡萄生产基地,即葡萄沟就在离新疆维 吾尔族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维吾尔族的主要分布区是哪?
维吾尔族的主要分布区是哪?
09-06-07 &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维吾尔族 分布区域:新疆的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和田、喀什、阿克苏三地区。 人口:维吾尔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体民族,人口882.35万人(2003年),占新疆总人口的45.62%。 语言: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使用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 历史:“维吾尔”含有“团结”、“联合”的意思。历史上曾有“袁纥”、“韦纥”、“回纥”、“回鹘”、“畏兀儿”的音译。 2、哈萨克族 &#160;分布区域: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北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博尔塔拉、昌吉和乌鲁木齐等地。 人口:2003年新疆哈萨克族人口为135.21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6.99%。 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 3、回族 &#160;分布区域:回族在新疆分布较广,主要聚居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及五个回族乡。 人口:2003年新疆回族人口为86.67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4.48%。 语言:通用汉语汉文,但仍保留了少量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4、 柯尔克孜族 &#160;分布区域:柯尔克孜族主要居住在克孜勒苏自治州,还有一部分分散在天山南北,另外还有数万人居住在黑龙江省的富裕县。 人口:2003年新疆的柯尔克孜族人口为17.37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90%。 语言: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分南北两种方言。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柯尔克孜拼音文字。 5、蒙古族 &#160;分布区域:新疆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巴音郭楞、博尔塔拉两个蒙古自治州和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人口:2003年新疆蒙古族人口为16.69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86%。 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族卫拉方言。用“托忒”蒙古文,目前推广全国通用的胡都木蒙古文,两种蒙古文并用。 6、塔吉克族 &#160;分布区域:塔吉克族生活在我国西北边陲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他们是我国高原塔吉克人的一部分,一般称作“色勒库尔塔吉克”。“色勒库尔”是地名,意为“高山之地”或“高原”。他们眼窝深、鼻梁高,肤色浅淡,发色金黄或黑褐,眼睛碧蓝或灰褐,是典型的欧罗巴人种,也是中亚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 人口:2003年新疆塔吉克人口为4.09万,占新疆总人口的0.21%。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主要分布在新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地方:主要分布在常德市桃源县和汉寿县时间:元明时期(可以说元末时期)原因:元朝时有个叫哈勒·八士的人,叛元归明,帮助朱元璋开疆扩土,立有大功绩,朱元璋赐哈勒·八士地于常德,所以后来他的后代就在此繁衍,一直到现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维吾尔族 分布区域:新疆的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和田、喀什、阿克苏三地区。 人口:维吾尔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体民族,人口882.35万人(2003年),占新疆总人口的45.62%。 语言: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使用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 历史:“维吾尔”含有“团结”、“联合”的意思。历史上曾有“袁纥”、“韦纥”、“回纥”、“回鹘”、“畏兀儿”的音译。 2、哈萨克族 &#160;分布区域: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北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博尔塔拉、昌吉和乌鲁木齐等地。 人口:2003年新疆哈萨克族人口为135.21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6.99%。 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 3、回族 &#160;分布区域:回族在新疆分布较广,主要聚居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及五个回族乡。 人口:2003年新疆回族人口为86.67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4.48%。 语言:通用汉语汉文,但仍保留了少量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4、 柯尔克孜族 &#160;分布区域:柯尔克孜族主要居住在克孜勒苏自治州,还有一部分分散在天山南北,另外还有数万人居住在黑龙江省的富裕县。 人口:2003年新疆的柯尔克孜族人口为17.37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90%。 语言: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分南北两种方言。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柯尔克孜拼音文字。 5、蒙古族 &#160;分布区域:新疆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巴音郭楞、博尔塔拉两个蒙古自治州和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人口:2003年新疆蒙古族人口为16.69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86%。 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族卫拉方言。用“托忒”蒙古文,目前推广全国通用的胡都木蒙古文,两种蒙古文并用。 6、塔吉克族 &#160;分布区域:塔吉克族生活在我国西北边陲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他们是我国高原塔吉克人的一部分,一般称作“色勒库尔塔吉克”。“色勒库尔”是地名,意为“高山之地”或“高原”。他们眼窝深、鼻梁高,肤色浅淡,发色金黄或黑褐,眼睛碧蓝或灰褐,是典型的欧罗巴人种,也是中亚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 人口:2003年新疆塔吉克人口为4.09万,占新疆总人口的0.21%。 语言:塔吉克族有自己的口头语言而无文字,他们的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塔吉克语中主要有色勒库尔方言和瓦罕方言,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的塔吉克,大部分说色勒库尔方言,少部分说瓦罕方言。现有60%的人通用维吾尔文。 7、锡伯族 &#160;分布区域:新疆锡伯族主要居住在伊犁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部分散居在霍城、巩留县和乌鲁木齐等地。 人口:2003年人口为4.03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21%。 语言:锡伯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锡伯文是在满文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8、满族 &#160;分布区域:新疆满族主要居住在乌鲁木齐、伊犁、昌吉、哈密等地。 人口:据2003年人口统计,新疆满族人口为2.39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12%。 语言:满族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现已通用汉文。 9、乌孜别克族 &#160; 分布区域:乌孜别克族主要居住在喀什、伊宁、塔城、乌鲁木齐、莎车、叶城等地。 人口:新疆乌孜别克族据2003年统计约1.46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08%。 语言:使用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西匈语支。通用维吾尔文。10、俄罗斯族 &#160; 分布区域:俄罗斯族是新疆惟一的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 人口:据统计2003年新疆俄罗斯人口为1.11万,占新疆总人口的0.06%。 语言:新疆的俄罗斯族讲俄罗斯语,使用俄文,其语言为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族。 11、塔塔尔族 &#160;分布区域:新疆塔塔尔族主要居住在北疆和南疆部分地区。 人口:据2003年统计,新疆塔塔尔族人口为0.49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03%。 语言: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克普恰克语组。塔塔尔族还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12、达斡尔族 &#160;分布区域:新疆的达斡尔族主要居住在塔城市的阿西尔达斡尔乡。 人口:2003年新疆达斡尔族人口为0.67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04%。 语言: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布特哈、齐齐哈尔和新疆三种方言。无本民族文字,清代使用满文,现使用汉文。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新疆最多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面不改色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