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方戏什么地方待开发(建筑)?

马鞍山(安徽省地级市)_百度百科
?安徽省地级市
(安徽省地级市)
本词条已参考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一起交流。
马鞍山,简称“马”,中国安徽省地级市,安徽东部,苏皖交汇地区,日设立,现辖3区3县,总面积4049平方公里。2015年全市户籍人口227.7万人,常住人口222.9万人。马鞍山横跨长江、接壤,曾为六朝畿辅、十代京畿,自古就有&金陵屏障、锁钥&之称。早在时期,许多名公巨卿、贤达雅士就流连驻足马鞍山,留下众多古迹和文化遗存。马鞍山先后获得、核心层城市、成员城市、沿线城市、门户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科技兴市试点城市、、首批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等殊荣。马鞍山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所在地,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是中国重要的钢铁流通基地,马鞍山继上海、南京两个深水港后,长江最后一个万吨级深水岸线码头。[1]
马鞍山历史沿革
马鞍山市历史悠久,市名来源于历史,相传时,
楚霸王被困垓下,,败退至和县乌江,请渔人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亡。乌骓马思念主人,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由此而得名。在马鞍山市现有的地方史料中,最早有马鞍山山名记载的是明代《太平府志·舆地志》:马鞍山在府城西北慈湖港口。旧有神祠,赤乌二年所建。
马鞍山地区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改属越国和楚国,秦至西晋均属丹阳县(治所今当涂县丹阳镇)。
东晋咸和四年(329 年),淮河之滨的当涂县(今安徽怀远县境内)流民南徙,遂于今南陵一带侨置当涂县,江南始有当涂县名,但非实体县。
永和元年(345 年),江北豫州(今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侨置于牛渚(今采石)。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 年),分丹阳县置南丹阳郡,郡治采石。
隋开皇九年(589 年),侨置于皖南一带的当涂县徙治姑孰城(今当涂城关镇),此是姑孰为当涂县城之始,并迄今相沿未变。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 年)设太平州,治姑孰城,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
元改太平州为太平路。元至正十五年(1355 年),朱元璋率起义军攻占当涂,改太平路为太平府,辖县照旧。明清府治隶属不变。
民国裁府留县,当涂县直属安徽省。
1949年4月,当涂解放。
1954年2月,设马鞍山镇,隶属当涂县。
1955 年8 月,设马鞍山矿区政府(县级),隶属芜湖专区。
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为省辖市。其间,当涂县先后隶属芜湖专区(地区)、宣城地区。
1983年7月,当涂县(除大桥乡外)划属马鞍山市。辖县和县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
日,原地级市巢湖市所辖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
2012 年,撤销金家庄区、花山区,设立新的花山区;设立博望区,将当涂县博望、丹阳、新市3 个镇划归博望区管辖。
马鞍山历史沿革一览朝代
九江郡丹阳县
扬州丹阳郡丹阳县
扬州丹阳郡丹阳县
扬州丹阳郡丹阳县
南豫州南丹阳郡
宣州当涂县
江南道宣州当涂县
宣州当涂县
宣州当涂县
江南东路太平州
江南东路太平州
江浙行省太平路
南直隶太平府
南直隶太平府
江南布政使司太平府
安徽省太平府
安徽省太平郡
安徽省当涂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皖南行署当涂县马鞍山镇
安徽省马鞍山矿区
安徽省马鞍山市
1954年、1955年、1956年,1983年
马鞍山行政区划
马鞍山市区规划面积715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10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66%。境内辖3区3县,市人民政府驻安徽省马鞍山市太白大道2008号。城市规划区范围界定为:博望区、花山区、雨山区范围,约715平方千米。
马鞍山行政区划一览表表一区名
面积(k㎡ )
人口(万人)
下辖街道办事处
霍里街道秀山大道166号
霍里街道办事处
金家庄街道、塘西街道、慈湖街道、江东街道、沙塘街道、解放路街道、湖东路街道、桃源路街道、霍里街镇
 博望镇工贸路1号
博望镇、丹阳镇、新市镇
湖西南路11号
雨山街道办事处
雨山街道、安民街道、平湖街道、采石街道
向山镇、银塘镇、佳山乡
马鞍山行政区划一览表表二县名
面积(k㎡ )
人口(万人)
太白中路6号
、、、、、、、、、、
环峰南路6号
、、、、、、、
历阳东路87号
、、、、、、、、
马鞍山地理环境
马鞍山地理位置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长三角区,地处东经117°53'~118°52'、北纬31°24'~32°02',区域内长江东西贯穿。东邻南京市浦口区、江宁区、溧水区、高淳区,北接滁州市全椒县,西毗合肥市巢湖县级市,南泊芜湖市鸠江区、无为县,东南连芜湖县、宣城市宣州区。
市行政区划图
马鞍山气候特征
马鞍山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7°C。市区年平均降水量1060 毫米,形成大气降水总量约2.9亿立方米。
马鞍山人口
201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27.7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6.1 万人,非农业人口81.6 万人,市区户籍人口92万、市区常住人口102万。[1]
2012 年末,马鞍山市有居民家庭726627 户,比2011年减少9613户,下降1.3%。年末
总人口2283679人,比2011年减少2380 人,下降0.1 %。在性别构成上,男性人口1178346 人,女性人口1105333 人,男女性别比为106.6。在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构成上,全市农业人口1468713 人,非农业人口814966 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64.3%和35.7%。
马鞍山市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城市,至2012年底,全市常住人口中有43个少数民族,人口近2万人,其中回族约1.3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65%。有和县沈家山、郑蒲港新区陈桥洲和博望区新禄村3个民族村,16个民族自然村,1所民族小学。
马鞍山经济
马鞍山综合
至2015年,马鞍山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新材料基地、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区、1个省级台湾工业园和一批特色园区。[1]
2015年,马鞍山实现GDP13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76亿元,财政收入2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9亿元。
2015年,全市人均指标稳居全省前列,人均GDP达96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3.51万元和1.64万元;税收收入质量提升,占财政收入比重达83.1%;生态环境品质提升,万元GDP能耗下降7.13%;新建各类保障房1.26万套,五项社保新增参保6.7万人。
201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金鹰百货、居然之家等相继建成开业,限上企业带动力增强,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1亿元,增长12.7%,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个百分点。
2015年,实现财政收入210亿元,比上年增长3.6%;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83.1%。
马鞍山工业
2015年,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0亿元,比上年增长9.6%。新增企业拉动有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首次突破一千家,达1053家,本年度新增企业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2.9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支撑作用增强,中小企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00亿元,增长6%,比全部规上工业增幅高7.7个百分点。企业规模持续扩张,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首次突破300家,达397家,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比重达38%。
工业主导,二产比重达68.1%,有63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上市企业、10支股票,现已形成钢铁、机械、汽车、电力、化工、建材、食品、铸造等一批产业集群。重工业是城市固有的特质,占工业比重达到91%,各类加工设备齐全、产业配套能力较强。马钢是国内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星马专用汽车产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泰尔重工、方圆回转支承、科达机电等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在同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马鞍山农业
2015年,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总量迅速壮大,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3家、家庭农场104家。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87.5亿元,比上年增长4.5%。粮食产量达110.12万吨,增长3.6%,实现“十二连增”;肉类产量8.2万吨,增长2.4%;水产品产量11.53万吨,增长3.5%;蔬菜产量69.93万吨,增长2.9%。
马鞍山科技
2015年,市经开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列入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确立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等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420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16.5%,比上年提升2.3个百分点。
2015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5%,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6家、高新技术产品262个。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全市限额以上网上零售企业零售额比上年增长近1倍。
成为首批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年专利申请量6231 件,比上年增长17.1%。承担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74 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 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6 家。新增院士工作站2 家,新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6 家。
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80 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企业达213 家,高新技术产品1049 个。民营科技企业达439 家,技工贸总收入120 亿元。
现有安徽工业大学等各类高等院校6所、中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3所、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钢铁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院士工作站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拥有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个、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全市科技人才总量达17.4万人,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20人、授权发明专利数1.6件,在全国同等规模城市中居前列,是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全国创业型城市试点市。另外还是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马鞍山对外
2015年进出口总额2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4%;外贸出口额和中小企业进出口额持续较快增长,增幅分别为20%和7.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9.4亿美元。
马鞍山发展规划
马鞍山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决定:实行“1255”城市发展战略,力争在五年内形成具有马鞍山特色、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大城市框架。自行政区划调整后,马鞍山由滨江城市转变为跨江城市。在“1255”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推动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方案》明确要按照“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的发展模式”,做大环抱长江的主城区,加快副城区建设。主城区的空间结构为“一心两翼(带),组团布局,拥江发展”。其中,“一心”即为江心洲绿心,“两翼”为东西两翼(江东、江西),“东翼”包括中心城组团、姑孰组团、南部示范园区组团;“西翼”包括历阳组团、姥桥组团、郑蒲港组团。城市发展,交通先行。
马鞍山资源
马鞍山水力
河川径流总量达1.13亿立方米。长江流经市区西部,平均年过境径流量高达9794亿立方米,境内长江水面达21平方公里左右。其他河流、湖泊、水库总面积约19平方公里,其中湖泊面积1.51平方公里,池塘面积11.67平方公里,河流水面积5.7平方公里。地下水资源丰富,其流速约0.525厘米/昼夜,流量为0.22立方米/昼夜。地下水一般在深度2米左右的含砂蓄水层中,砂层之下为含水量最高的淤泥层。另外,地下水位还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变动幅度约在0.2-0.5米之间。地下水的总流向,由地势高的东部向地势低的西部流入长江。
马鞍山土地
马鞍山市土地总面积约16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82万公顷,林地面积2.49万公顷,交通用地1403.73公顷,水域7.64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960.8公顷。[2]
马鞍山奥体中心(在建中)
城市生活功能越加完善,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2.6%,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43平方米 ;市区综合供水能力达39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20.5万立方米/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1.4% ;市内不同规模变电所100余座(其中500千伏1座、220千伏9座、110千伏41座、35千伏49座) ;目前天然气供应量1.1亿立方米/年,预计到2015年天然气合同供应量将达5.2亿立方米/年。
马鞍山矿产
马鞍山矿区地处长江下游宁芜—罗河成矿带,是中国七大铁矿区之一,截止到2006年10月,矿区内铁矿山有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所属南山、姑山、桃冲铁矿及待开发的罗河铁矿,已探明的铁
矿产地有31处,伴生矿产地10处,铁矿总储量16.35亿吨,占安徽全省铁矿总储量的57.32%,其中能满足工业开采的约10亿吨以上。矿床规模以大中型为主,矿体较大,储量亿吨以上的有5处,矿石平均品位36.55%,多属易选的磁铁矿石,经过选别流程可获得精矿品位53%~64%。马鞍山郊区的高村、陶村、和尚桥,当涂县境内的白象山,庐江县境内的罗河是潜力很大的后备矿山。硫铁矿集中分布在马鞍山郊区的向山、马山地区,总储量约2.62亿吨。伴生的磷资源储量大,品位高,仅以南山铁矿凹山矿采场和尾矿坝中含磷计算,储量达1427万吨。
马鞍山动、植物
马鞍山当涂县有良田5万公顷,盛产水稻、油菜籽、优质棉,是全国重点扶持的500个
和县碧桂园
粮棉大县之一。全县有水面3万公顷,其中可养水面1万公顷,盛产鱼、虾、蟹、鳖等水产品,被列为安徽省沿江水产开发示范县,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县。全县水产品产量居安徽省前列,釜山&金脚红毛&螃蟹为古代皇室贡品。和县全县耕地面100.38万亩,宜林面积为19.38万亩。含山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5%,活立林蓄积量达68万立方米。
马鞍山交通
马鞍山民航
马鞍山市区距仅30公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是中国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十大机场,中国五大国际货运机场,中国华东重要的干线机场,是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浦东的第二大国际空港。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位于东方明珠1956当代文化商业街2号楼。为南京禄口机场周边16座城市候机楼中单体运营面积最大、服务功能最完善的候机楼。
马鞍山城市候机厅(入口)
马鞍山铁路
主要铁道线路普速铁路   
宁安高铁、巢马城际铁路(规划中)、扬马城际铁路(规划中)、马鞍山北沿江铁路(规划中)
(建设中)宁安高铁是宁安高铁上的一座二等站,隶属管辖,距(特等站、全国重要换乘站)约30公里,乘坐动车18分钟可达。
马鞍山公路
马鞍山市高速公路网有(山海关—深圳)、G4211宁芜高速
、S24常合高速、S22马滁高速、北沿江高速公路(在建),到南京全程高速公路仅需半个小时车程。
马鞍山汽车站位于红旗北路,向南步行十分钟可达马鞍山老火车站。
即马鞍山综合客运中心枢纽站,毗邻马鞍山东站,为马鞍山2016年重点建设的标志性交通项目。
马鞍山过江通道
全长37公里,于日建成通车,为世
马鞍山长江大桥(主桥)
界第一座三塔悬索桥,是常合高速的过江通道。届时,马鞍山市与江北辖县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加强了与的互动,方便了当涂江心洲的出行交通交通。
马鞍山太平府大桥(规划中)
马鞍山慈湖公铁大桥(规划中)
九华路过江通道项目(规划中)
马鞍山水运
马鞍山郑浦港
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国家一类口岸,大陆首批对台直航港口之一,是中国重要的钢铁流通基地,距长江入海口仅320公里,通航条件好。
郑蒲新港,又称马鞍山郑蒲深水港,地处境内, 郑蒲深水港是长江水道上直插内陆的深水港,位于长江下游北岸,毗邻马鞍山、、合肥三市之间,位于国务院批准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区域。
对于促进马鞍山乃至安徽与沿江地区实现无缝对接,以港口经济促进新一轮改革开放使之建成安徽的“北仑港”、安徽枢纽中心,成为皖江城市带崛起新的。郑蒲港新区将以港,港城互动、加快建设中部地区通江达海和生态型临港产业新城。港口规划1万吨及以上泊位26个、5千吨级泊位11个、3千吨级泊位14个、1千吨级泊位9个,可实现年通过能力1亿吨。
马鞍山地铁
与对接规划:
南京地铁8号线(择机建设)自终点继续南延至马鞍山,称为宁马城际S2线,并与贯通运营,使得马鞍山融入南京轨道交通网络。
南京地铁S3号线(建设中)又称:宁和城际,是一条过江线路,终点站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桥林新城黄里,远期建设将延伸至马鞍山市和县。
根据日发布的《马鞍山市地铁线网规划》,马鞍山将建设6条轨道交通线路,其中3条城区骨架线。
马鞍山地铁规划线路
、、城市CBD、、姑熟、
、、城市CBD、
、城市CBD、、
花山工业园、、、
、、、年陡
、和县县城、郑蒲港新区、桥林新城
马鞍山公交
日,马鞍山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股东为马鞍山市江东控股集团骏马交通运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和市政公用事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比例分别为60%和40%,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主管部门为市交通运输局。
公司现有营运车辆569辆,营运线路49条,线路总长543.52公里,现有员工1400余人。
谋划拟定宁安城铁公交线路布局初步调整方案,正式出台《马鞍山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并通过评审,全力推进三个公交建设。  一是智慧公交。强化智能公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立智能调度监控系统危驾行为查处平台,实现智能调度系统全覆盖的战略目标;苹果IOS版客户端于4月份上线,手机平台查询功能全面实现;制定电子站牌建设方案,将营运预案落实纳入智能调度管理,实现在线监控、科学调度、合理排班、应急指挥。  二是服务公交。提前完成“公交服务升级”新开、调整线路任务;有序做好新购车辆前期准备工作,为新购车型和车辆技术结构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推进公交场站建设,调整宁安城铁站前广场周边新建的10座公交站亭,将与站前广场周边道路建设及站台区建设同步跟进。  三是品牌公交。深化星级品牌建设,以“微笑服务”为载体,抓好星级驾驶员、星级车组、星级线路“三星共创”服务品牌建设。
马鞍山社会
马鞍山宗教
马鞍山市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四大宗教,已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367处,宗教教职人员565人,信教群众约15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6.5%;有4个市级爱国宗教团体:马鞍山市佛教协会、马鞍山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马鞍山市基督教协会、马鞍山市天主教爱国会;有10个县级爱国宗教团体。
马鞍山对外交往
马鞍山国际友好城市序号国家城市结交时间1哈密尔顿市2伊势崎市3昌原市4阿尔冈达得雷伊市5高嘉华市(又译:科克拉市)6吉狮堡市(又译:盖尔斯堡市)7特拉内潘特拉市8萨帕拉市2010.12
马鞍山城市荣誉
马鞍山市依山环湖拥江,是一座具有典型江南风韵的滨江山水园林城市,人文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美,马鞍山是新兴移民城市,文化特征开放包容,市民素质较高。社会安定和谐,公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满意率达97.1%。
马鞍山城市荣誉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城市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
马鞍山教育
马鞍山市高等院校一览表本科院校
马鞍山市省示范高中一览市区
马鞍山文化
马鞍山民歌
是流行于皖东长江两岸的各类民歌的统称。早在六朝时期(220-589)就有当涂民歌的记载,刘宋皇帝刘裕主持的著名的“白歌舞”即是当涂民歌演唱之一脉。长期生活在当涂的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二十多首《田夫踏歌》和“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吟唱都属于民歌范畴。清代当涂人黄钺以当地风俗民情为主要内容的五十多首《于湖竹枝词》代表了当时当涂民歌的最高艺术水平。[3]
1949年以后,当涂人民创作民歌、传唱民歌形成了热潮,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展至鼎盛阶段。
当涂民歌语言丰富,结构完整,曲调多样,唱法独特,代表曲目有《打麦歌》、《放牛歌》和《姐在田里薅豆棵》等。[3]
马鞍山市花
桂花是马鞍山的市花,在马鞍山有广泛的栽植。马鞍山雨水较多,气候温和,适合桂花的生长,一般9月中旬至国庆期间,是桂花盛花期。
马鞍山市树
香樟树是马鞍山市树。香樟树深受马鞍山市居民的喜爱,马鞍山市居民常把香樟树看成是景观树、风水树、寓意避邪、长寿、吉祥如意。
马鞍山精神
马鞍山精神:聚山纳川 一马当先,充分展示了马鞍山移民城市的特征,涵盖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体现了开放、包容、和谐的时代特征;表达了马鞍山人坚持科学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的满怀热情,切合地方发展实际。
马鞍山诗歌
马鞍山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中国诗歌之城”的荣誉称号。
马鞍山是李白的终老之地。自1989年起,当地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举办一届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2005年初,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中国李白诗歌节)。 1992年,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被国家列为中国国际观光年百项旅游节庆活动之一。 1995年,被安徽省政府确定为五大节庆活动之一。
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不但形成了自己的活动特色,也成了马鞍山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为这座钢铁城市赢得了 “诗城”的称号。[4]
马鞍山旅游
马鞍山景点
,位于东郊,面积约20平方公里,竹海、古树、清泉、钟鼓被称为濮塘“四绝”,新近发现的更为罕见,被列为安徽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怪坡位于花山区马濮路旅游大道濮塘林场路段,全长约200米,宽约16米,坡度为1.85度,具有明显的上下坡。
位于马鞍山市西南约5公里处的长江东岸,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因集“雄、奇、险、秀”于一体而居于“”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史上还有一次宋
元大战在这里发生,建有、、、、等景点。
,又称甄山禅林,甄山庵,晋山庵。位于安徽省当涂县城东7.5公里处的甄山南麓,寺因山而得名。甄山寺始建于唐代,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寺院内建有佛殿9座,客房、斋堂等一百余间。横山,又称横望山,因四望皆横而得名,位于博望区,主峰太阳拱海拔459米。横山历史上曾作衡山。
位于当涂县城东15公里,高133米,北靠龙泉山,西邻围屏山。相传古时辽东人丁令威来此修真炼丹,化鹤仙去,故称灵墟山。李白膜拜仙道,蛰居当涂时,写有《灵墟山》一诗,为《姑孰十咏》中一咏。
,因李白多次来此停留游览,亦名为李家山,山高372米对径20余公里。
陈列馆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雨山乡境内,为三国大将朱然之墓。发掘于1984年6月,出土许多珍贵文物,部分漆器填补了三国美术史的空白,也是已发掘东吴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规模最大的、时间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为80年代之一。三国朱然文物陈列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九华景区,位于马鞍山采石镇西北二里处,是从马鞍山驱车至采石(古镇)风景区的必经之地。相传,地藏王曾到这里住过,留下许多神奇传说。早在古代这里就建有地藏王殿。
,位于古镇采石西南1公里处。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长江三楼一阁”,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太白楼高18米,长34米,宽17米,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李白祠。
林散之艺术馆,又名“江上草堂”。坐落在采石公园的万竹坞,与唐李公青莲祠为邻,1991年10月落成开馆。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艺术馆分主馆、副馆和学术研究馆三部分。
,原名家山,主峰高105.2米,位于雨山湖东1公里处。1958年被拆毁,1980年,市电视台兴建于白云庵遗址上。
,原名乳山,位于市区南部,主峰高103.4米,因山有两峰凸起,状似乳房,又因有僧于山腰凿泉如乳色,故名。后人嫌山名不雅,就其谐音改称雨山。
,原名鼓吹山,又名马和慈母山。位于市区西北,濒临长江,距江苏地界仅500米。西南距马和轮渡约1.5公里。
,地处和县香泉镇,距离南京66公里。规划用地约5400亩,其中水面约2400亩,由周边低山观音山、狮子山、陈家山在内六座山峰围合而成,海拔高度均在100米左右。
,位于城陋室东街。为唐代长庆四年(824),著名诗人任和州刺史时所建。有铭,著名书法家书并勒石成碑。
,又名项王祠、西楚霸王洞、项羽庙。位于和县东南1公里凤凰山上。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自刎于此,后人立祠祀之。原有建筑99间半,传说帝王方可建祠百间,项羽未成帝业,只得少建半间。
,旧名亭山,亦作历山。坐落在和县西北约20公里处。状若鸡笼,故名鸡笼山。道家《洞天福地记》称其为“第四十二福地”,素有“江北第一名山”之称。山中遍布参天古树,面积4500公顷,立木积蓄16万立方米,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和县猿人”遗址,位于安徽省西北约45公里汪家山北坡, 海拔23米。
凌家滩遗址位于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地处裕溪河中段北岸,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遗址距今5300年,为一处大型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遗址。凌家滩遗址199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纳入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中的100处重大遗址之一。
大渔滩湿地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陶厂镇境内,面积1万余亩,大约形成于350年前,是江淮之间为数不多的生态保存完好的大面积滩涂湿地。
古昭关风景区,位于含山县城北7.5里处,东有马山,西有城山,整个山脉呈东西走向。
,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古镇,位于含山县城南40公里,总面积70.3平方公里,4.4万人口。
,位于含山县铜闸镇境内。面积1800公顷,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为砂岩、石灰岩、峰林地貌,有大小山峰20座,最著名山峰有钟山、鼓山、木鱼山、歪山等,主峰太湖山海拔450米。太湖山以奇峰、怪石、寺庵“三绝”著称。
注:整理于马鞍山地方志
马鞍山特产
:饰品是马鞍山最有名的特产之一。东华绿松石又名土耳其玉,是一种含水铜铝磷酸盐矿物,是最古老的玉石之一。东华绿松石质地细腻,有不透明的天蓝色、淡蓝色、绿蓝色、绿色、带绿的苍白色等多种颜色,色彩多样,手感滑腻温润。
:产自当涂县黄池镇,当地丰富新鲜的物产加上百姓由来已久的酱菜制作习俗使得黄池所产的酱菜远近闻名,在华东地区拥有广阔的消费人群。这里的酱菜用料新鲜,工艺考究,口味独特。
海狮巾被 ;海狮巾被是国家5000家重点骨干企业之一,是安徽省出口创汇定点生产基地。
:安徽是豆腐的故乡,用豆腐制作的茶干更是花样繁多,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马鞍山的采石茶干。采石茶干色、香、味具全,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营养保健食品,同时也是旅游、饮酒、喝茶的最佳食品。
:安徽马鞍山市洪滨丝画艺术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丝画作品纯手工制作。洪滨丝画极为讲究用色,其作画用的天然丝棉材料,经过特殊复杂的高温染色加工,使画面鲜艳夺目,并且能够防霉、永不褪色。《洪滨丝画》工艺精湛,绘画语言独特,根据图案设计出逼真,富于立体感的画面。十分自然的将猫、狗等宠物表现得惟妙惟肖,山水风景渲染得栩栩如生,真正做到了顺其自然,随心所欲,无物不可入画,在艺术表现上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和高雅的品位,体现出一种大家风范。[5]
马鞍山人物
:东汉末年割据群雄之一。擢升陶谦为徐州牧加安东将军,封溧阳侯。一时割据今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一带,气势很盛。三国演义中写到,“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温厚纯笃”。
:南朝梁人,《千字文》作者。 《千字文》是封建社会集识字、书法和教化为一体的问世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幼儿启蒙教材,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耿 询:隋人,创造浑天仪,不假人力,以水转之,施于暗室,候天时皆合。611年为太史丞。著有《鸟情占》。
:北宋诗坛主将之一。频出且有李白遗风,北宋诗坛主将梅尧臣称其为“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转承议郎,阶至朝请大夫。
:翰林院学士。帅府教授。慎密谦约,为太祖所称。擢中书省博士。同知府事。主会试。
:官至江西按察使。会修律令,留为议律官。
:翰林院学士,终为江西参知政事。朱元璋十分宠渥于他,御制门帖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朱元璋亲致祭文,遣使吊唁,谥封“姑孰郡公”。著述颇丰,有《周易集粹》、《陶学士集》(20卷)存世。
:官至江西右参政。邢因坚持正义,抨击权臣巨珰恶举,终被罢官。
:画家,姑孰画派始祖。画《太平山水图》43幅,此画是超凡的杰作,郑振铎称其“幅幅皆精”,全部收入《中国版画史图录》。另有长达五丈的画《归寓一元图》,画上有马鞍山景观22处和自题诗24首。此画被人称为“极品”。
:清史学家。一生淹贯经史,择善而从。在历史学、地理学上多有建树,其《竹书纪年统笺》、《禹贡会笺》等四部著作被收《四库全书》。
:官司至礼部尚书、军机大臣、户部尚书,诗书画自成一体。
夏炘:在诸经的研究方面,于《诗》、《礼》的研究造诣尤深。曾国藩看到他写的《述朱质疑》、《檀弓辨诬》两本书,十分感慨,认为他是东南一带的古经学巨匠。左宗棠还特地吩咐把他的著述共17种81卷汇编成集,并为他题写“景紫堂全书”书名。皇帝以“年届耄耋,笃学不倦”的谕旨,命武英殿将《易解》刊刻颁发,其余两书留下阅览。左宗棠奏请国史馆立传,奉皇上“学有经术,通知时事”的批示,将夏炘入婺源名宦祠和当涂乡贤祠。
夏炯:治诸经注疏之学,以及六书音韵学等。尤其对程朱理学,阐述精辟,对当时的学术界影响很大。
学使罗椒生看罢他的文集后,称赞它“博洽精核,世罕伦匹”。内务部咨请清史馆为他立传,并将他列入乡贤祠奉祀。
:在音韵学方面十分精通,对各种口型发出的语音分辨率极高。写成《四声切韵表详校》行世,在音韵学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特别注重诸经研究,在《礼》的研究上造诣尤深。精于音韵学的研究。曾国藩视他为左右手。侍郎胡肇智赠给他一首诗,其中有“笔下能为万人敌,案头惟有一琴横”之句,可谓他儒雅一生的写照。内务部咨请清史馆将夏燮立传入乡贤祠奉祀。
:实业家。去上海创办溥益纺织公司,首创万绽纱厂一条龙生产法。投资创办大有晋盐垦公司。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董事。与聂云台等共建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
:史学家。对中国古典哲学、文学很有研究。所著《庄子补注》4卷414条,人称“解庄自郭氏以下殆无有善于此者”。《老子集解》2卷,以老子传本颇有异同而校核是非。其对老庄之研究,颇受国内外一些研究学者的钦佩。
:心理学家。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是国内著名的心理学专家。著有《心理学史》、《心理学纲要》、《心理学》,译著有《现代心理学派别》等。
:法学家(纽约大学法学博士)台湾东吴大学校长。东吴大学董事长。 (历任孙科内阁秘书长,国民党司法院行政法院院长、财政部政务次长、交通部长)
周道济:法学家。首位国家法学博士。
周可涌:甘蔗学专家。中国甘蔗协会第一届理事长。
: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领导称赞她是“地理学界的穆桂英”。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71年月含冤而死。
:《文艺报》副主编,现为文艺报社顾问、编审。兼任中国散文学会、《小说月报》、《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顾问,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研究生导师。已出版评论散文集《梦里沧桑》、《我亲历的巴金往事》等10余部。
:电影导演 作品:《平原游击队》《刘三姐》《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红孩子》等。
:被誉为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主演黄梅戏影片《孟姜女》名声大振。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院长。
:建筑学家。中国传统民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负责筹建了云南工学院建筑学专业及建筑学系。
:古生物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热力涡轮机和热能工程专家。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科技委副主任。我国第一位获论文工程博士学位者。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士。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全国人大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全国人大中国—欧洲议会友好小组主席,任中国——朝鲜友好协会会长。
:中共青海省委书记、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马鞍山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安徽省情信息网[引用日期]
.新华网安徽频道[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百度[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地方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