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和苏州宿迁的产业结构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有什么不同

苏州市与宿迁市经济和教育发展状况比较研究
探索与交流
苏州市与宿迁市经济和教育发展状况比较研究
陈予行 &&&
[摘要]文章在实地考察了江苏苏州和宿迁的经济、教育、文化之后,结合详细的数据分析,比较了两市经济与教育发展的状况,试图找出造成苏南与苏北差异的原因和相应的对策,为缩小中国地区经济差异,实现国家经济、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苏州 宿迁 经济发展 教育发展 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陈予行(1984-
),女,上海人,苏州大学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为社会经济。(江苏 苏州 215006)
  [中图分类号]G5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3 &&&
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然而在看到这些令人欣喜的成绩时,我们同样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也就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005年暑假,笔者对江苏省北部地区宿迁市的经济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即使在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其地区差异也是非常大的,比如江苏省北部地区宿迁市面积与苏州市相似,然而其GDP却仅为苏州的9.93%。在走访了宿迁市的有关部门后,笔者对宿迁市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本文将苏州市与宿迁市的经济、教育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抛砖引玉,供有关部门参考,为缩小中国地区经济、教育差异,为实现国家经济、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宿迁市经济、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宿迁市作为全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在兴修水利和提供农副产品方面作出了贡献,但由于产业结构较为单调,缺少工业以及新兴产业和现代科技的开发,经济较为落后(详见表1)。
  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教育事业始终在较低层次的发展水平上徘徊。据统计,在建市之初,宿迁市只有幼儿教育机构415个、小学2026所、初中176所、高中31所、职业中学11所;全市3~5岁幼儿入园率为31%,比全省平均水平还低25个百分点;“普九”只能达到省政府制定的下限指标;高中阶段入学率为37%,比全省平均值低26个百分点;1997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只有1744人,居江苏省最后一名;没有一所高校,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限制。而另一方面,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由于税费改革,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所需的公用经费没有明确的列支渠道,各级中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资金严重不足,危旧校舍无法按期改造,图书、仪器难以添置。据统计,宿迁市2003年义务教育投资仅为6.28亿元,占当年地方级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5.3%,义务教育投资增长率为12.95%。
  二、苏州市与宿迁市经济、教育发展状况的比较
  2003年,苏州GDP为2802亿元,在土地面积相似的情况下为宿迁市的10.07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其的8.83倍,从业人员是宿迁市的4.36倍,固定资产投资额为宿州市的9.92倍,财政总收入达到了宿州市的24.30倍,财政支出为宿州市的9.07倍,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宿州市的19.85倍,居民储蓄存款为宿州市的13.96倍,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宿州市的2.21倍(详见表2、表3、表4)。实际上,宿迁市即使与全国相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多一点,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仍然低于全国人均水平,这很难让人相信在经济发达的江苏省还有这么一个“第三世界”。所以有人讲苏北是江苏的“西部”,而宿迁则又是苏北的“西部”。
三、原因分析
  1.地理环境。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南部,东邻上海,南接浙江,西傍无锡,北依长江。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京杭运河贯通南北,望虞河、娄江、太浦河等连接东西,太湖、阳澄湖、昆承湖、淀山湖镶嵌其间。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且苏州紧靠上海,受上海大城市发展的辐射,目前,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带已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带。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为内陆地区,气候较为干燥。内河、海上以及公铁路等运输均不便利,不利于与外界的交流与接触。“要致富先修路”,没有便利的交通运输以及相对闭塞的内陆环境大大不利于城市的招商引资,周边缺乏大城市的带动,区位上的相对弱势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宿迁到上海有500多公里,6~7个小时车程,接受辐射带动力明显弱于苏南、苏中,劳动力便宜的相对优势与高运输成本、较低的效率相比就几乎不复存在,导致与上海等发达地区产业关联紧、要求高效率的企业不愿投资宿迁,而一些劳动密集却同时运输成本占比例大的加工型企业又难以进入宿迁,这些都成为阻碍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支柱产业。苏州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既有众多可游览的旅游景观和项目,又有完备的旅游配套设施,并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旅游管理经验。以拙政园、留园、网狮园、环秀山庄为代表的古典园林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苏州的水色山光景色怡人,自然环境赏心悦目;苏州的街巷临河,“人家尽枕河”,水乡泽国,被誉为“东方威尼斯”。2003年苏州市全市旅游总收入为235亿元,占该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4%。每年的旅游业收入是苏州国民收入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工业是苏州经济的火车头,增长速度居全省之首,这个速度在全国也位居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加入WTO后,苏州成为国际知名的投资理想地,工业园区、苏州新区、昆山开发区、吴江开发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逐步形成,笔记本电脑、液晶元器件及显示器、数码相机、主机板、扫描仪、印刷线路板等高新技术产品以更快的速度增长,IT制造业对苏州市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更趋明显。作为新经济时代的朝阳产业,电子信息业以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当仁不让地成为苏州工业经济的新发动机。
  与苏州相比,宿迁的经济亮点少,城市缺少深层次的开发投资和利用,以农、林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缺少深加工的开发,城市仍处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初期的过渡时期。国外经济专家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三产比重的高低是决定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从数据中不难看出苏州市的经济以二产、三产为主,其一产、二产、三产的比重为2.8∶63.1∶34.1,而宿迁市一产的比重仍较高,其比重为29.7∶41.2∶29.1。以洪泽湖、骆马湖为主的旅游资源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工业的不发达导致城市缺少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的相对落后也成为其经济不能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3.教育质量。宿迁城市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人口整体素质普遍较低,受教育的程度低,各类人才紧缺,人才资源匮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使得宿迁市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较快,但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建市之初,宿迁市“普九”以省政府规定的下限标准勉强达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只有31%,高等教育一片空白。“九五”末每万人拥有的专业技术人才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3。高中阶段入学率低于全省22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刚刚起步。宿迁无甲级以上的科研院所、无国家级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低,这些也都是严重制约宿迁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大教育力度、优化教育配置、扩大受教育的人数刻不容缓。
  苏州市教育均衡化在全国可谓名列前茅。现已有基础好的学校兼并了1000多所农村学校,通过组建教育集团、合并等方式力争把原本基础较弱的学校办好。同时,民办教育快速发展,2003年有民办大学两所、民办普通中小学25所、民办职业学校5所、企业办学3所。苏州研究生城和苏州国际教育园正加快建设,已有300名学生进入研究生城、2000名学生进入苏州国际教育园。
  4.供需矛盾。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但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逐步加剧,远远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建市以来,宿迁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逐年增加投入。“九五”期间,各级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达18亿元,占各级财政总收入的37.5%,一般性总收入的69.23%。对教育事业如此大的投入规模,是宿迁市各级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调度资金实现的,已经竭尽所能。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财政可能投入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制约了教育规模的扩张和质量的提高。截至2001年年底,宿迁市还有危旧校舍122万平方米,其中一级危房30万平方米,仅危房改造资金就缺口3.8亿元。
  苏州素来自我定位为“教育大市”。2003年全市财政安排教育预算内外经费50.83亿元,全市继续高标准实施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段教育,整合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地方普通高等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一个由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构成的现代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建立。2004年,苏州市财政性教育支出为40.59亿元,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8%。苏州市政府在2006年秋季全面推行免费教育,目的就是要强化政府在义务教育工作中的责任,苏州市将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实行真正意义上免费义务教育的地区。
  5.思想意识。由于宿迁市历来就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不是一个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城市,缺少城市经济,农村经济成为支柱,因此“小农思想”较为严重,在思想上“小富即安”,安于现状。从业人员仅为266.4万人,占总人口52.9%,就业意识落后、经商意识淡薄。此外,宿迁市政府招商引资起步晚、力度小,其规模和结构与苏州市相差较大。
  2003年苏州全年新增合同外资124.9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8.05亿美元,至2003年年末,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47亿美元。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91家先后落户苏州,全市有38家外资企业进入全国外商投资企业500强行列。全年涉外税收129.79亿元,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达40.5%。共引进内资项目3232个。协议引进内资投资总额为715.91亿元,其中外地资本投资总额637.76亿元。内资项目注册资本172.44亿元,其中外地注册资本145.83亿元。实际到账内资337.5亿元,其中外地资金299.65亿元。
  宿迁市全年引进并开工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735个,总投资46亿元。竣工投产项目273个,实际到位资金13.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进宿迁市经济开发园区竣工项目22个。截至2003年年底,园区累计实现进园项目514个,目前已开工项目289个,投产达效项目149个,累计实现财政收入7000万元。与苏州相比其数目和质量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经济基础差,思想上存在等、靠、要的消极想法,这就更加严重地阻碍了宿迁市经济建设的脚步。
  四、对策和建议
  从以上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宿迁市与苏州市经济、教育状况相比虽然存在差异,但宿迁市经济、教育的发展面临较多的机遇,政府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抓住机遇,争取成绩,可将以下几点作为切入点:
  一是提升产业结构,改变畜牧、农产品低档次的状况,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扩大经济总量,增强区域经济的支撑力,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是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整体水平。构筑新世纪人才高地,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建立人才培养、使用、引进、激励机制,充分挖掘人才潜能。通过多种途径加快培养工业、金融、财会、外贸、法律、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管理等急需的人才,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普通高校毕业生特别是研究生来宿迁建功立业。
  三是发展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围绕“面向市场需求、扩大职教资源,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办学档次”的发展思路,把突破性地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宿迁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的关键,坚持像办普通教育那样大办职业教育,像办工业项目那样大办职业学校,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就读职业学校。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培训优势,对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100%培训、100%转化就业,化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
  四是改革产权制度,塑造市场主体。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置身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实施市场取向的改革,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教育事业的有效途径。
  五是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围绕生态农业、洪泽湖、骆马湖为主的旅游业等特色资源,吸引民间资金,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利用外资的工作水平,大力简化招商引资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通过对宿迁地区的考察,笔者对宿迁市的经济、教育发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虽然受到时间、考察面的限制,认识不够全面和准确,但却让笔者感受到了发展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付出的各种努力。经济推动教育的发展,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只要两者都不断地向前发展,宿迁必然会迈上新台阶。自从宿迁建市以来,特别是2001年以来,宿迁市在经济、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推行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改革等各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全市经济、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当地经济、教育发展的勃勃生机和美好蓝图。
[参考文献]
  [1]陈宗胜.发展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夏永祥.经济学基础[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
  [3]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朱文晖.走向竞合―――珠三角与长江三角经济发展比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孙其松.宿迁市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情况[R].2006.
  [6]吴霓,等.江苏省宿迁市教育调研报告[R].2004.
  [7]刘溜.免费上学,由苏州开始[N].中国新闻周刊,.
教育与职业杂志--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京ICP备号江苏省统计局
2008年江苏省地区信息化水平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 10:31:00
 作者:江苏省统计局  
&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正在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信息化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地区间综合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务院2007年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首次采用“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来评价衡量国家和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并明确了“十一五”期末的发展目标。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中办发[2007]25号)和国家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指标框架,经省政府同意,省统计局会同省信息化管理办公室开展了江苏省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测评,并撰写了此分析报告。
  一、江苏省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测算方法
  (一)地区的确定
  本次测评选取了全省和13个省辖市作为2008年度地区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测评对象。条件成熟时,将更进一步扩展到县(市、区)。
  (二)原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本报告所用数据均为2007年数据,由省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完成有关原始数据的收集工作。通过技术性调整或处理,尽可能使指标数据与指标内涵保持一致,并使地区间数据口径统一。
  (三)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在计算各指标之前,需要将各个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据按一定统计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各指标的量纲,使其能够进行计算。测算中对逆指标采取了转化处理; 对各地区之间数值差别较大的指标,采用取对数的方法进行了处理,以消除指标数据差别较大的因素。
  (四)权重的确定
  权重的确定采用了德尔菲法,即专家评价与打分法。以国家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分类权重为参考,请信息化领域、统计领域专家按指标类别分别单独打分,然后综合各专家打分结果,最终确定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指标体系的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和20个二级指标的权重。
  (五)指数的计算
  用加权平均法对标准化的具体指标进行计算,分别得出各类指数,然后通过对各类指数加权平均计算得出总指数,从而得出各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各项分类指数和信息化水平总指数。
  &具体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其中,II(A)为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n为信息化水平构成的要素个数,m表示信息化水平第i个构成要素的指标个数,Pij为第i个构成要素的第j项指标标准化后的值,Wij为第i个构成要素的第j个指标在其中的权重,Wi为第i个构成要素的权重。
  二、全省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分析
  (一)总体情况
  经测算,全省信息化水平总指数为68.3,与国家确定的“十一五”期末“全国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超过0.7(注:文件原文以1为基准,本报告为便于计算,以100为基准)”的主要目标相差1.7。在5个分类指数中,基础设施建设指数为65.2,使用费率与负担能力指数为77.9,知识与应用能力指数为70.4,使用与普及程度指数为66.9,环境与应用效果指数为65.2(见图1)。
  (二)指数分析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协调推进,应用效果良好
  全省信息化投入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7.2%,每百户宽带接入用户数为30.6户,有线电视普及率为76.2%,每百户居民计算机拥有量为34台。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和条件不断加强和改善,为信息技术应用以及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图1 :全省信息化水平分类指数
  全省人均通信业务总量为1584元,纳税户电子申报比重达79.0%,银行卡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为18.6%,公共服务网上办事项数达到212项,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应用日趋普及。
  全省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12.4%;信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达42.4%,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据省统计局对全省居民家庭信息化应用水平及服务满意度的电话调查,全省公共信息化认知与满意度达70.6%。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使用与普及程度、环境与应用效果三个分类指数接近,说明全省信息化建设、应用与效果之间的协调性、均衡性较好。
  2、公众信息化消费负担能力较强
  各分类指数中,使用费率与负担能力指数居各分类指数之首(77.9)。江苏是经济发达地区之一,2007年,全省人均GDP为33928 元,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为16378元和6561元。较高的国民收入水平、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使得公众在互联网接入费、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的使用费、通讯费和上网费等信息化消费方面的支出比例相对较低。说明公众信息化消费潜力还比较大,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市场还有很大空间。
  3、信息化知识与应用能力总体较好,但发展不均衡
  各分类指数中,知识与应用能力指数居第二位(70.4),但该指数所包含的二级指标的发展差异性较大。一是存在受教育人口与总人口的差异,2007年,全省高中毛入学率已达85.7%,但全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6年,尚不足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二是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群还不大,仅占总人口比重的9.9%。三是本省互联网资源还不多,每千人互联网站数仅为2.2个。
  二、江苏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分析
  (一)总体情况
  据测算,全省13个市信息化总指数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苏州市、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徐州市、盐城市、淮安市、连云港市、宿迁市(见图2)。
图2:各省辖市信息化水平总指数
  总体排序与苏南、苏中、苏北三个梯次相吻合,表明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也再一次说明了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地区综合实力的相关性。
  根据测算结果(见表1),可将各市信息化发展总指数分成三个级次:
  1、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大于70
  有3个市,依次为苏州、南京、无锡。三市平均指数为77.5,比全省总指数高9.2,其中苏州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已超过80。
  2、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介于60―70之间
  有5个市,依次为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泰州。五市平均指数为64.9,比全省总指数低3.4。
  3、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小于60
  有5个市,依次为徐州、盐城、淮安、连云港和宿迁。五市平均指数为56.4,比全省总指数低11.9。
表1:各市信息化水平总指数与全省比较
比全省(±)
  (二)指数分析
  1、各级次地区信息化水平分析
  从三个级次信息化水平总指数的平均指数看,彼此间差距较大,其中第一级次与第三级次平均相差21.1(见表2)。
表2:省及三个级次地区信息化水平指数
基础设施建设指数
使用与负担能力指数
知识与应用指数
使用与普及程度指数
环境与应用效果指数
大于70地区
小于60地区
  从各市信息化水平总指数看,苏南总指数最高的市高于全省总指数12.8,苏北总指数最低的市低于全省总指数16.1,两市相差28.9(见附件2)。
  (1)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大于70的三个市,分类平均指数分别为:基础设施建设指数78.5、使用与负担能力指数80.5、知识与应用能力指数84.2、使用与普及程度指数78.9、环境与效果指数69.5,分别比全省水平高13.3、2.6、13.8、12.0和4.3(见图3)。说明在基础设施建设、知识与应用能力和使用与普及程度三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信息化费用的负担能力上与全省水平相差不大,但环境与效果指数优势不够明显,在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的研发创新上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进一步增强信息产业对信息化的支撑能力。同时,信息化发展与上述地区公众的需求相比还存在差距。
图3: 省及第一级次地区信息化水平分类平均指数表
  (2)地区信息化总指数介于60―70之间的五个市,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平均为64.9,与第一级次的三个市相比,该五市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平均要低12.6,说明一、二级次的地区信息化水平存在明显差距。
  五市分类平均指数分别为:基础设施建设指数60、使用与负担能力指数78.1、知识与应用能力指数71.9、使用与普及程度指数64.0、环境与效果指数57.7,与全省分类指标平均数比,分别为-5.2、+0.2、+1.5、-2.9、-7.5(见图4)。说明该五市信息化费用负担能力、知识与应用能力已超出全省水平之上,但使用与普及程度、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滞后,地方信息产业对信息化支撑能力不足,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公众需求差距较大。
  (3)地区信息化总指数小于60的五个市,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平均为56.4,与第一级次的三个市、第二级次的五个市相比,要分别低21.1、8.5,说明第三级次与一、二级次的地区信息化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且与第一级次地区间差异很大。
图4:省及第二级次地区信息化水平分类平均指数表
  五市分类平均指数分别为:基础设施建设指数51.2,使用费率与负担能力指数67.4,知识与应用能力指数为61.4,使用与普及程度指数为56.9,环境与应用效果指数为50.6。与全省分类指标平均数比,分别比全省低14.0、10.5、9.0、10.0和14.6(见图5)。说明该五市信息化总体水平与全省水平差距较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比较滞后,信息产业对信息化支撑能力弱,信息化水平与公众需求间的差距很大。&
图5:省及第三级次地区信息化水平分类平均指数表
  2、各市地区信息化水平分析
  (1)从基础设施建设指数看,除南京、苏州、无锡、常州4市超出全省水平(65.2)外,其余9市均在全省水平以下,指数最高地区(苏州)与最低地区(宿迁)相差45.9;在信息化投入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每百户宽带接入用户数、地区有线电视普及率及每百户居民计算机拥有量四项指标中,苏南5市超出全省水平,其余8市均低于全省水平。说明全省大部分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还不高,南北地市间差距很大(见附件3)。
  (2)从使用费率与负担能力指数看,苏南5市、苏中3市均超过全省水平(74.5);指数最高地区(无锡)与最低地区(宿迁市)相差22.6。相比较而言,各市在该指数上差距相对较小,但苏北地区公众在信息化消费能力上与其他地区仍有明显差距。
  (3)从知识与应用能力指数看,各市之间高中毛入学率虽然存在较大差距,但最低的市也超过了70%,说明高中教育整体水平尚好;各市在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上差距不大,在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口比重、每千人互联网站数两项指标上存在较大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后三项指标总体不高,说明全省信息化知识与能力的储备还不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待加强。
  (4)从使用与普及程度指数看,除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四市高于全省水平(66.9)外,其余各市均在省水平以下,指数最高地区(苏州)与最低地区(宿迁)相差34.7;在人均通信业务总量、银行卡消费占总消费比重、纳税户电子申报率三个具体指标上,指标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均相差3-4倍;在公共服务网上办事项数上,最高值(730项)和最低值(15项)间则相差48倍多。说明在信息化应用上,地市之间差距非常大。
  (5)从环境与应用效果指数看,仅南京、苏州、无锡3市高于全省水平(65.2)。在具体指标上,信息产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普遍很低,南北差异不大;在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信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两项指标上,南北差异较大,与全省信息产业发展格局密切相关;根据电话抽样调查,各市公众信息化认知与满意度指标处于66-73%这个区间,总体满意度属中等且各市间差异不大。
  三、建议
  (一)加快推进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
  大力实施“两化”融合战略,推动经济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并重并举、协调发展,继续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大苏中、苏北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缩小地区信息化水平差距,全面提升地区信息能力,促进科学发展。
  (二)努力促进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
  根据本地实际,以重点行业、领域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为示范和突破,充分发挥在传统产业改造、产业结构调整、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公众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支持苏北地区信息技术应用。
  (三)进一步树立以公众为中心的社会信息化发展理念
  围绕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科学把握公众需求,梳理业务流程,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指导,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努力缩小不同领域、人群间信息化水平,为公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简约、便捷、专业化的服务。
  (四)大力发展自主信息产业
  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为契机,积极构建信息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发展战略型产业,壮大核心基础产业,培育优势骨干企业,实现集聚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地区信息化发展营造更好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撰稿:信息化课题组&& 核稿:茅亚林
附件:1、江苏省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指标体系   2、江苏省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及分类指数(2008)   3、江苏省地区信息化水平二级指标(2008)
江苏省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指标体系
一、基础设施
信息化投入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
每百户宽带接入用户数
地区有线电视普及率
每百户居民家庭计算机拥有量
二、使用费率
与负担能力&&&& 指数
通信费用总支出占国民总收入比重
互联网宽带接入费率占人均国民总收入比重
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使用费率占人均国民总收入比重
居民家庭通信费、上网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
三、知识与应
用能力指数
高中毛入学率
平均受教育年限
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口比重
每千人互联网站数
四、使用与普
及程度指数
人均通信业务总量
银行卡消费占总消费比重
纳税户电子申报率
公共服务网上办事率
五、环境与应
用效果指数
信息产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信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
公众信息化认知与满意度
江苏省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及分类指数(2008)
一、基础设施建设指&& 数
二、使用费率与负担能力指数
三、知识与应用能力指&& 数
四、使用与普及程度指&& 数
五、环境与应用效果指&& 数
江苏省地区信息化水平二级指标(2008)
信息化投入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
每百户宽带接入用户数
地区有线电视普及率
每百户居民计算机拥有量
通信业务总支出占国民总收入比重
互联网宽带接入费率占人均国民总收入比重
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使用费率占人均国民总收入比重
居民通信费、上网费用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
高中毛入学率
平均受教育年限
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口比重
每千人互联网站数
人均通信业务总量
银行卡消费占总消费比重
纳税户电子申报比重
公共服务网上办事率
信息产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信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
公众信息化认知与满意度
主 办:江苏省统计局 版权所有  
电 话: 传 真: E-mail:xxb.d@
地 址:南京市北京西路70号 邮 编:210013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州宿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