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普罗强生半导体半导体在大陆有哪些代理商?产品定位如何?

文章總數 (23966)
台商張老師刊物
林榮錦 董事長
台灣東洋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財報上的黑字表示賺錢,但獲利如果是顯示在庫存、不動產或應收帳款,就會是危險的訊號,表示公司內控出了問題。
台商張老師刊物
兩岸加入WTO後的大陸投資策略
作者:蔡宏明
& & 日,美國與大陸完成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雙邊諮商,此發展使得兩岸可望於2000年中以前完成所有入會程序。台商應注意加入WTO對大陸外資政策的影響,以及如何因應加入兩岸加入WTO後的情勢。
加入WTO後大陸外資新趨勢
& && &由於大陸外資企業法第15條規定,外資企業在批准的經營範圍內需要的原材料、燃料等物資在同等條件下,可以在「中國」購買,應當在「中國」購買(即自製率要求),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第75條規定合營企業的外匯收支一般應保持平衡(即外匯平衡),甚至於各級政府在審批項目時,常以要求購買一定數量的國內產品作為生產投入或技術移轉,作為批准或享受優惠的必要條件,均違反TRIMS規定。對此,大陸承諾於入會時放棄開發中國家過渡期待遇,立即取消自製率要求、外匯平衡以及技術移轉等規定。
& && &換言之,未來大陸對外商和其國內企業將採不歧視待遇(如取消外商投資企業的差別收費),相對地對外商逐步實行「國民待遇」政策,也將使外資失去部分優惠政策。
雖然中共將逐漸減少外資的優惠條件,但面對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與國際和國內形勢發生的變化,其外人投資政策,將呈現下列新趨勢:
1.積極、有步驟地推進服務貿易領域的對外開放,成為吸引外資的重點。對國內商業、對外貿易、旅行社等擴大試點範圍和數量;對會計、法律諮詢、航空運輸等領域也將擴大開放;對金融、通訊等領域採有步驟、有控制的開放試點。
2.在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利用多種方式吸引外資進行改組改造的同時,允許私營企業吸引外資發展經濟,以解決國有大中型企業財務困難與加速改進其技術。
3.鼓勵吸引跨國公司的投資,積極推進國有大型企業與跨國公司合作。對跨國公司能夠提供先進技術的合作項目,可允許擴大佔有國內市場的份額。
4.為促進中西部利用外資,中西部確有優勢的產業和項目,經批准可享受鼓勵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對限制類和限制投資比例和項目,比東部地區可適當放寬。
5.鼓勵外商投資基礎建設,為進一步擴大內需,自1998年下半年起,除繼續加強農林、水利、鐵路、公路、電信、環保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外,大幅度增加國家糧食倉儲設施建設、農村電網建設和改造、城鎮經濟實用房建設和植樹造林等生態環境建設等四個方面的投資。
6.重點鼓勵外資投向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基礎工業、基礎設施、環保產業和出口創匯型產業。積極引導外資投向傳統產業和老工業基地的技術改造;繼續發展符合產業政策的勞動密集型項目。嚴格禁止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等項目。
善用大陸加入WTO的商機
台商如何因應加入兩岸加入WTO後的情勢?應注意下列幾點:
一、注意兩岸循序漸進的互動開放過程
& && &就兩岸加入WTO後的關係架構而言,由於兩岸複雜的政治問題與主權爭議,使兩岸經貿關係在法律架構下,很難完全適用WTO規範,其中,除了WTO目前未規範通航、對外投資等課題外,因為兩岸具有對等的WTO會員地位,加上大陸對台灣問題國際化的顧慮,大陸對兩岸經貿關係之定位,也未將兩岸定位為一般的WTO會員國間之關係,而屬於「特殊管理的經貿關係」。
& && &因此,台商應注意兩岸入會,與兩岸「三通」未必有直接因果關係。然而,由李登輝總統於日,在第6屆全國經營者大會宣示「如果中共對台灣有足夠善意和具體回應,願意依照世界貿易組織規範,檢討現行兩岸貿易政策」,顯示未來台灣會先開放對大陸之貿易限制。至於通航問題則將依境外航運之規劃,經由雙方諮商,循序開放。對此,台商在兩岸商務往來上仍應注意「境外航運」逐漸發展為「經貿營運特區」過程中,可以運用之轉運、簡單加工、行銷和運銷等整合活動之規劃。
二、善用大陸加入WTO後商機
& && &加入WTO後,由於大陸可以享受各國關稅減讓與全球紡織品、農產品市場逐步開放所帶來的出口利益,以及大陸關稅減讓對使用進口原料、機器設備的成本節約,對大陸長期經濟發展至為有利。特別是對大陸具有國際競爭力與價格競爭優勢的紡織工業、玩具、風扇、皮革、鞋類、自行車等輕工業、造船工業等產業出口有所助益。對此,台商應積極評估所經營項目未來競爭力的變動趨勢。
& && &此外,由於大陸降稅以原料為優先考慮及調降項目,不但有利於台灣相關產品輸往大陸,也有利於台商進口生產資源取得。對此,台商應針對各項原料或機器設備未來降稅之幅度(約以20-30%估算之),評估對生產成本的影響。
對多數原本使用大陸國營事業所提供電信、保險、專業及旅遊服務的台商而言,外資進入大陸電信、保險、專業及旅遊服務業市場,所引發之競爭,有助於增加台商取得相關服務之供應來源,提昇服務品質,進而降低兩岸貿易之相關服務成本。特別是開放外商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後,台商應尋求與外商銀行往來之可能性。
& && &大陸開放網際網路(Internet)市場,使得大陸未來網上有償資訊服務、網絡通信、網上購物、網上學校、虛擬社區、網上證券交通、網上娛樂服務等有極大發展空間,未來台商應尋求以合資方式,參與Internet網頁內容供應(ICP)與從事Internet服務供應(ISP)等服務業市場,同時也應透過Internet進行企業間交易,或利用電子商務的方式,將各種技術資訊、產品資訊以及價格資訊公佈在電子佈告欄上或是經由與大陸或國外代理商和經銷商的網路連接,以節省人工與交通成本,並且確保資訊的正確與便利性。此外,運用「中國商品交易市場」介紹公司產品性能、價格及聯繫方式,以便與客戶聯繫或在網上進行貿易洽談,也是可以採取的策略。
缺乏價格和質量優勢
三、注意大陸加入WTO後的挑戰
& && &首先,大陸為因應貿易權開放,自日起,賦予私營自營進出口權,除可提供台商與私營企業合作共同發展海外市場的機會外,過去台商藉大陸私營企業低廉生產成本,委託加工或合作生產,再將產品出口外銷的合作方式,也將隨著合作伙伴取得自營進出口權,而有所改變,甚至於形成相互競爭關係,特別是由大陸目前批准之行業遍及飼料、食品、農業開發、醫藥、冶金、建材、紡織、服裝 、輕工、機電和電腦軟體等產業,與台商投資項目多所重疊,未來恐將成為在海外市場之競爭對手。即使大陸私營企業產品品質仍不如台商,但其價格競爭策略,將對台商造成競爭壓力。
& && &其次,大陸加入WTO後,在各國保護主義傾向下,中共產品出口可能涉及的反傾銷和平衡稅控訴,勢必有增無減。同時,雖然中共接受「特別防衛條款」,由於該條款屬歧視性貿易限制且對諮商之要求不若WTO防衛協定嚴格,對中共而言是極大威脅。就此而言,台商在大陸出口產品若依其「出口原產地規則條例」認定為大陸原產,勢必將因中共特定相關產品對進口國產業造成嚴重損害,而受波及。
& && &第三,中共承諾在加入WTO後將平均關稅將由1997年的24.6%,降至9.4%,其他化學品關稅降低到5.5-6.5%,資訊科技產品關稅由目前平均的13.3%,降為零對零關稅,到2005年外國進口之半導體、電腦、電腦組件、電訊設備與其他技術將降至零關稅,以及汽車組件關稅降低至10%。該等措施將使現有保護效果須逐步解除,對原本在大陸市場從事石化、資訊科技產品、汽車零件生產內銷的台商而言,儘管台商在大陸市場有先進入優勢,但其所面對之競爭將因而增加,缺乏價格和質量優勢的產品將在進口競爭下逐步被淘汰。
被南韓、東南亞等競爭者取代
& && &第四,近年來台灣對大陸的出口被南韓、東南亞國家等競爭者取代,比重較高的產業包括機器設備業、紡織業、電力及電子機械器材、化學材料產品,未來隨著其他國家企業對大陸市場的拓展或投資活動的進行,以及大陸市場開放,將使台商產品面臨競爭壓力。
& && &第五,中共承諾全面開放工業產品的貿易權及配銷權,排除中國大陸規定美商必須經中間人進行批發、零售、售後服務、維修、運輸等障礙,絕大部分的非關稅障礙必須在3年內取消等措施,將引發跨國企業進軍大陸市場之趨勢。美、日、韓大型企業或財團,逐漸進入大陸,其大規模生產優勢與龐大資金,在大陸巿場趨於穩定和法規制度正常化後,恐將對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台商造成極大競爭壓力。
& && &第六,雖然中共承諾開放電信、保險、專業及旅遊服務業市場,但離全面性開放尚有極大距離。多數服務業市場開放仍存在僅允許合資投資型態、限制外國服務業供應商數量(如限制各城市設立公司和辦事處之數量)、外國服務業者所有權限制(如限制外國服務業者股權之比例)、以及申請設立之最低資本要求等限制,此結果將使中共視外商規模、能移轉之經營技術能力,甚至於談判或外交壓力大小,決定開放之家數,並選擇特定跨國企業,此恐將使服務業市場開放傾向美、日、歐跨國大型企業。對資本規模較小的台商而言,恐難享受市場開放之進入利益。對此,與外商合作或策略聯盟,將是最好的策略。
& && &第七,由於大陸關稅減讓導致稅收減少,在財政壓力下減少對加工貿易進口的關稅優惠,避免外商企業藉加工貿易「高進低出」轉移利潤,規避所得稅,以及嚴格防範和嚴厲制裁出口騙稅行為,實行徵管現代化是必然的,將使台商之經營受較嚴格規範,台商尤其應有守法之觀念與作為。
總之,大陸加入WTO,將促使大陸巿場成為極具吸引且又較強調遊戲規則的經營環境,對此台商能否爭取大陸巿場開放利益,端視其能否掌握國際競爭關鍵而定。台商唯有提昇產品性能及服務,讓產品與大陸私營企業出口有所區隔,並加強台灣總部的設計、生產和銷售能力,才能維持優勢地位。
(台商張老師蔡宏明為全國工業總會貿易發展委員會執行秘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版權所有 & 2015 & | &委託單位:& | &執行單位:製作&
| &網頁設計
台商張老師:0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經濟處 &&台商服務窗口專線:02- (上班時間:平日9:00~18:00)
& &&台商服務中心:02- &&緊急聯繫專線:02-H) &大陸配偶關懷專線:02-&&|&&
特別聲明:資料均為執行單位從各網站與次級資料蒐集而來,僅供參考,引用資料時,請向有關單位洽詢其正確性。
(本網站僅提供公益性質的參考資訊,不提供任何匯款等涉及金錢服務或聯絡方式之類的交易行為資訊 )
自日起,您是本站第当前位置 & &
& 封杀台湾半导体 紫光为啥这么硬气?
封杀台湾半导体 紫光为啥这么硬气?
22:47:52&&出处:&&
编辑:鲲鹏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11-03][11-03][11-03][11-03][11-03][11-02][11-02][11-02][11-01][11-01]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大陆重压半导体 台厂亟需找出定位
& &&|& && & &&|& &&
大陆重压半导体 台厂亟需找出定位
大陆重压半导体 台厂亟需找出定位
,伟诠电董事长林锡铭拿出预先拟好的稿子,在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今年年会上大吐苦水。很多公司可能会被委屈并购&。日电,台湾半导体去年总产值创下新台币2.2兆元的佳绩,业界原本应该兴高采烈的庆祝,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今年年会现场气氛却显得凝重,应邀出席参加论坛的产业代表无不对台湾半导体产业前景感到忧心。台湾半导体的优势正在垮掉&;联发科资深副总经理张垂弘也说,员工分红费用化后,台湾竞争力正衰弱中。前有虎、后有狼&年编码型快闪记忆体(NORFlash)市场,中国大陆兆易创新(GigaDevice)已快速崛起,成为市场价格杀手。NORFlash产品价格连年下跌5%至10%,造成台湾快闪记忆体厂商旺宏近年财报连年亏损。、30年来,台湾从美国矽谷那边抢了一些生意过来,依历史轨迹,部分订单从台湾转移到中国大陆,恐不可避免。前有虎、后有狼&,科技部长徐爵民一语道破台湾半导体产业当前处境。年、2011年国务院出台的18号文&鼓励软体产业和晶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及有&新18号文&之称的4号文,还有2008年的01、02重大科技专项。制造等厂商给予所得税优惠,还透过创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企业重组并购,推动企业利用智慧财产权等无形资产进行质押贷款,并施行半导体研发专项基金。年6月24日发布&国家积体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由国家成立人民币1200亿元投资基金扶植半导体产业,不仅奖助力道前所未见,且政策层级更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设计业加速壮大设计产业的关键在人才,因此,挖角成为中国大陆壮大IC设计业采取的手段之一,并直指台湾的联发科为首要目标。为防堵效应扩大,联发科不惜与前手机部门最高主管袁帝文对簿公堂,一度闹得沸沸扬扬。设计公司甚至直接跨海来台设据点,就近挖人。设计厂去年来纷纷进行结构性调薪,幅度最高达2至3成水准,展开留才大作战。),上海浦东科技投资也收购澜起科技私有化;此外,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除收购影像感测器大厂豪威,还联合长电科技及中芯国际收购全球第4大封测厂星科金朋STATSChipPAC,这一波波的并购动作都在产业界引起一阵波澜。设计业如芒刺在背估2016超越台湾设计龙头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认为,中国大陆产业升级不是以台湾为目标,台湾与中国大陆除了竞争,还有合作。只是台湾半导体业界无不感受到强大威胁,有如芒刺在背。对台湾一定会有很大影响&。设计公司,并集结中央、地方政府及私募股权投资业者一同投入庞大资金,研调机构ICInsights也认为,此做法将明显改变IC供应商版图。设计业竞争态势,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虽然肯定联发科是很强的公司,不过,他仍语带保留说,&台湾IC设计公司较少,中国大陆公司较多&。设计公司海思半导体(Hisilicon),目前不仅已开始采用台积电16奈米先进制程,技术上已不输台商,规模也已超越台湾第2大IC设计厂联咏。设计厂在价格竞争上,更对台湾厂商造成不小压力。各界普遍认为,这次台湾IC设计业恐将首当其冲。年中国大陆仅海思1家跻身全球前50大IC设计厂之列,2014年已扩增至9家规模;中国大陆这9家厂商产值合计约805亿美元,为欧洲及日本IC设计厂的2倍多,已有长足进步。设计业总规模在2016年就会正式超越台湾。奈米制程为例,台积电早在2011年10月即导入量产,中芯国际迟至2014年1月才宣布进入28奈米时代,足足晚了台积电2年3个月。过去10年,台湾与中国大陆晶圆代工的差距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扩大。&大IC封测厂矽品董事长林文伯表示,中国大陆培植自身的红色供应链,也要面对全球市场,台湾半导体产业有完整的供应链,也有IC设计庞大资源,可与大陆维持竞合关系。他建议应该彻底开放两岸产业竞合关系,台湾封测产业仍有3到5年的优势。
亿元基金,投资半导体产业。设计厂总经理说,中国大陆产业链的崛起,短期势将对台湾半导体业造成冲击,不过,中国大陆有国家政策,但缺乏产业政策,依照过去经验看,当国家政策过后,产业并没有建立起来。设计业投入研发需长时间才能看到成效,长期来说,大陆能否发展出关键竞争力,仍待观察。红色供应链&势力崛起的最好办法。电子与系统研究组副组长杨瑞临认为,软硬结合,朝子系统发展,或许是台湾IC设计厂的一条活路。
上一篇:下一篇:
无锡施罗森科技有限公司 |
| 苏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普罗强生半导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