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黄州区的2011年轿车保有量量是多少?

参考成交价:9.90万
厂商指导价:9.98万
全款购车:11.50万(仅供参考)
贷款购车:
约2.99万(首付3成),月供约2130元(3年6.15%)
经销商报价
(224)(15)(9)(5)(3)(18)(17)(17)(17)(15)(14)(13)(11)(8)(8)(7)(7)(6)(6)(5)(5)(4)(4)(3)(2)(2)(2)(1)
(8)(2)(1)(1)(1)(1)(1)(1)黄冈:(1)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明珠大道贸易广场A1幢18...[地图]
提交询价后立刻收到最低价短信
黄冈 黄州区
价格小贴士:报价由经销商发布,过低的报价在实际交易中可能存在附加条件,请与相应经销商核实!
百位汽车专家为您在线答疑!
,5分钟收到靠谱答案!黄州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日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浏览数:6541
黄州区人民政府
黄州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黄州区委关于制定黄州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区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开创黄州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总结“十一五”时期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形势,牢牢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一、“十一五”发展的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黄州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两圈一带”建设的重大机遇,提出并实施沿江开放开发战略,开拓创新,克难奋进,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先后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全省平安县(市、区)、全省金融信用县(市、区)、省级卫生城市,被批准为武汉城市圈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经济增长最快、发展协调性最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时期之一,多项指标增幅创历史新高,为“十二五”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十一五”时期,全区以做大总量、提升质量为经济工作的重心,攻坚克难,加快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十五”基础上实现了翻番,增幅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7.9亿元,突破50亿元大关,是2005年的2.44倍,按可比价格计算五年年均增长16%。人均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8510元提高到20104元,年均增长18.8%。全口径财政收入5.65亿元,年均增长
27.1%;一般预算收入2.58亿元,是2005年的3倍,年均增长24.8%。我区连续4年获得全市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考核优胜奖,并在2008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考核中首次进入20强。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一、二、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18.1:25.1:56.8调整到 :43.8 :40.2,第二产业比重大幅上升了18.7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亿元企业分别由2005年的36家、3家发展到2010年的118家和19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3.1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8.7亿元,年均增长42.8%,初步形成纺织服装、船舶制造、新型建材、机械电子、农产品加工、医药化工等产业集群。蔬菜、奶牛等现代农业板块规模扩大、质效提升,建成千亩蔬菜基地12个,存栏奶牛3000多头。特色水产养殖进入全省重点板块。全区市级以上农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1家,农业“三品”认定认证48个,注册农产品商标26个,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88家。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7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1.7%。旅游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安国寺、李四光纪念馆等景点景区建设有了较大改善,“农家乐”旅游年综合收入过亿元。
(三)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十一五”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67倍,年均增长
46.6%。组织实施了老城堤整险加固、白潭湖泵站更新改造、城区排涝泵站资源整合、幸福水库除险加固、城乡一体化供水、农村公路、疏港公路、血防“部省联动”、区一中“两楼一场”、区人民医院迁建、中医院扩建等重大项目。五年累计完成交通投入5.31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倍;新建和改扩建县乡以上公路81公里;硬化通村公路621公里,率先在全市实现100%行政村通水泥公路、通客车,并基本实现通组达户;区域内江北一级公路、大广高速、黄州火车站升级改造、武冈城际铁路和黄冈长江大桥、黄鄂高速公路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5.7%,黄州新区污水处理厂和火车站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陶店乡小城镇污水集中处理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省级验收,“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城市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四城联创”初战告捷,省级卫生城市创建达标,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改革开放步伐加快
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验、武汉城市圈黄州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沿江开放开发战略深入推进,长江岸线开发如火如荼,“一带六区”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招商引资、利用外资、争取融资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引进各类项目408个,其中亿元项目21个;累计利用外资7369万美元,实现外贸出口37273万美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3.67和3.43倍。2010年度,我区荣获“苏商最佳投资价值城市”称号,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五)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五年来,区政府承诺并完成了5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7238元提高到2010年的15376元,年均增长16.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191元提高到2010年的
6260元,年均增长14.4%。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全区“五险”参保人数达到14万多人,农民参加各类养老保险7000多人,全区城镇和农村低保对象分别达到2.04和0.71万人。城乡基层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新建了区光荣福利院,改造了乡镇福利院。建立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相结合的住房保障制度,实施了廉租住房补贴政策,全区享受廉租住房补贴的达到4600多户。全区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和谐黄州建设取得新进展。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顺利推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阶段入学率均达100%,贫困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普九”债务顺利化解,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五年累计引进高新技术成果116项,申报各类科技项目72项,取得专利成果授权315项,有16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建立,“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面覆盖,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黄州区支中心和7个乡镇服务点、92个村级服务点建设,完成34个城市社区文化室文化设备配送。黄州农民画馆和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开馆,“唐家渡舞龙”被纳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农民健身工程加快实施,全区62个行政村建设了篮球场并配套了体育器材,50个社区(行政村)建设了健身场所并布点了健身路径器材,青少年举重竞技水平一直位居全省前列,青少年篮球项目在全市荣获“三连冠”。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取得新进展,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得到加强,建立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公共卫生服务力度不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改造、新建了陈策楼、陶店、堵城、路口等4个乡镇计生服务站,全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6.12‰。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评比表彰了全区首届道德模范和劳动模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统计、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档案、保密、地方志、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和国防、民兵预备役工作取得新成绩。
“十一五”成就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不够仍然是我区的最大实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规模总量偏小,市场主体偏少。二是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工业竞争力不强,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三是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任务艰巨。四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还不够快。
总结过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十二五”时期,我区既处于工业化加快提速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叠加期、结束追赶型时代与即将到来的路桥时代的叠加期、产业加快转移和全民创业的叠加期,又处于中部崛起战略和“两型”社会建设试验的叠加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江经济带的叠加区,是站在新起点上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总体来看,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一)区位优势提升期
黄州既处于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区,同时又占据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重要战略位置,已被《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列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黄冈大桥、武冈城际铁路、汉鄂黄高速将在“十二五”建成通车,进一步拉近黄州与武汉时空联系;武汉新港建设、黄州火车站改造升级,长江黄金水道和电气化京九大动脉的效益迅速上升。“十二五”,黄州处于武汉等周边城市的一小时城市圈,至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五小时经济圈。
(二)要素集结加速期
黄州荣获苏商“最具投资价值城市”荣誉称号,城市吸引力迅速提升,随着禹王高新区、黄冈化工园、南湖工业园等一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化工、纺织、造船、循环经济等产业集群的快速成长,发展平台初步成熟,加之丰富的资源优势、立体的区位交通优势、低成本的投资优势,激发了项目、资本、人才等各种要素向我区加速集结。
(三)结构优化突破期
“十二五”期间,我区将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主线,坚持重点抓工业,突破性发展以旅游、文化、金融、物流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区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城市经济加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三次产业结构、产业内部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使“十二五”时期成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标志性时期。
(四)统筹城乡攻坚期
“十二五”时期是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是争创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关键时期,城东新区、禹王新区、城际铁路“一站一城”、武汉新港黄州作业区、新型农村社区等重大城市项目建设,将使我区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成为鄂东区域性中心城市。
(五)经济增长黄金期
“十二五”时期,国家实施的扩大内需战略,将为我区发展提供强大拉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建设、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武汉新港建设等一系列省重大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区加快发展和进一步开放提供难得的契机;市“一区两带”重大战略的全面实施及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将为我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经过“十一五”时期建设,我区正处于积蓄能量的释放期,特别是“十一五”招商引资成果将转化为“十二五”的现实生产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社会建设转型期
“十二五”时期,全区人民群众将对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共服务等有更多的期待,满足人民群众这种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加完善的社会管理、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将是我区的重要任务。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大力实施“一区两廊”战略,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全力打造黄冈首善之区,为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区一体,共同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着力推进城乡规划统一编制、重点项目统一布局、基础设施统一建设、产业发展统一推进、税收管理统一分成、社会事业统一发展,实现市区同步发展。紧紧围绕市区发展规划,发挥能动性,增强灵活性,争取更多的共同发展空间,集结更多的共同发展能量,缩小市区发展差距。
2、坚持产业领先,集群发展。把产业领先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方针,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3、坚持城乡一体,联动发展。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生态建设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4、坚持科技引领,创新发展。把科技进步作为推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培育科技人才,发展研发机构,建设科技园区,培育科技产业,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健全创新体系,壮大创新队伍,推进创新型黄州建设。
5、坚持民生优先,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城乡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生活质量,维护公平正义,提高群众满意度。
6、坚持生态立区,绿色发展。以建设“两型”社会为统领,强化节能减排,加强污染防治,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黄州,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目标
按照建设“经济繁荣、生活富裕、文化先进、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社会和谐”的首善之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将黄州建设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长江中游重要综合物流区、武汉城市圈宜居宜业幸福城,推动经济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经济发展质效跃上新层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突破,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新进展,民生质量得到新改善,社会建设水平有新提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黄州城市形象和影响力。
1、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120亿元以上,与2010年相比(下同),年均递增16%,总量和人均水平实现翻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3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20%;外贸出口总额,年均递增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20%。
2、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7:52:41, 建立具有城市特征的经济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40%。
3、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按照“一区两廊”总体战略部署,以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两轮驱动”为抓手,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十二五”末,城镇化率达到
4、推动科技创新和教育进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左右,每万名人口发明专利申请数0.5件,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
5、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修复。全区耕地保有量控制在9070公顷;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1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
6、保障和改善民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6%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左右;市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五年力争达到8万人;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达到6万人,三项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市区人口总量50万人。
7、着力建设“首善之区”。
建设首善之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市委、市政府赋予我区的历史使命,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愿望。要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统筹推进,把黄州建设成为黄冈市“综合实力最强、生活质量最高、创业环境最佳、公共服务最优、文明程度最高、社会秩序最好”的首善之区,打造幸福城市。
(1)建设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牢牢把握第一要务,推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十二五”期间,努力使全区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全市领先,产业结构最优,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考核中的位次在全市各县市中领先,在全市处于龙头位置。
(2)建设生活质量最好的区域。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十二五”期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人均绿地面积在全市领先,享受全市最好的文化、体育、卫生、健身生活。
(3)建设创业环境最佳的区域。着力拓展创业领域,降低准入门槛,健全服务体系,优化创业环境,让一切创造活力的源泉充分涌流,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办企业、干部创事业、企业创产业”的浓厚氛围,打造创业环境最佳的城市。“十二五”期间,全区创业指数、人均创业资本规模在全市领先,创业兴业成为城乡群众的共同追求,创业收入、资本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位居全市前列。
(4)建设公共服务最优的区域。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十二五”期间,全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农村新农合参合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率、大病医疗救助率、人均拥有病床数在全市领先,全区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在全市领先,拥有比较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家政服务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
(5)建设文明程度最高的区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十二五”期间,城乡居民接受在校教育、继续教育的时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比在全市领先。着力推进文明创建,各级文明单位占比在全市领先,涌现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乡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和道德标兵。
(6)建设社会秩序最好的区域。推进依法治区,加强社会管理,规范各类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打击违法犯罪,建设平安黄州。“十二五”期间,全区不出现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重大群体性事件,各类犯罪案件大幅度减少,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提高。
全面实施“一区两廊”总体战略
实施“一区两廊”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推进黄州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引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
一、黄冈临港经济核心区建设
建设临港经济区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沿江开发的重要抓手,是拉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龙头。临港经济核心区是黄冈临港经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以黄州老城区为中心,以长江岸线为纽带,以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产业开发为重点,主要包括中心城区、沿江各大港区和禹王高新区、南湖工业园等临港产业园区,以及叶路洲、李家洲等生态产业基地。要坚持“以港兴城、以港兴业、港园城互动”的发展思路,以港站路桥等项目建设为重点,打造对接武汉市区、连通周边城市、辐射鄂东地区的交通网络,着力构建临港产业、综合物流、港区服务三大体系,建设一批现代化港口作业区、临港产业园区、临港物流园区,建设成为港区装卸作业中心、临港产业制造中心、港区物流集散中心、临港经济综合服务中心,成为带动临港经济区乃至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核心区,成为湖北长江经济带最具活力的增长极。“十二五”期间,在唐家渡作业区、张家湾作业区、叶路洲作业区新建、扩建重点件杂、散货、重件及综合泊位28个,主要运输大宗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化工原料及其制成品、建材、煤炭、农资等,新增1500万吨年吞吐能力,港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千万吨级现代化大港基本形成。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和招商引资力度,建成唐家渡港口产业园、叶路洲港口产业园、张家湾港口产业园、汪家墩港口产业园四个项目集中度高、优势产业突出、各具特色、示范性强的临港产业园,其中优先发展唐家渡港口产业园,以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纺织服装产业为主体;重点发展叶路洲港口产业园,以武汉新港阳逻保税区毗邻加工园为平台,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家具装饰产业为主体,以港促产、以产兴港、港产互动,协调发展。加强长江港口岸线申报使用管理,切实保护、有序开发、高效利用长江港口岸线资源。
二、江北生态走廊建设
紧紧围绕黄州城区建设总体规划、城东新区建设规划和全区土地利用规划,坚持规划先行、项目带动、板块开发、联动发展,加快推进江北公路沿线开发,使其成为服务城市发展、服务市民生活的新型城市商居带、现代农业示范带、市民观光休闲带,成为城区新型生态走廊。围绕建设大城市的目标,江北一级公路以西,结合城东新区建设,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渔业资源优势,加强三台河、白潭湖、余家潭、蔡家潭等河湖水生态修复,全力打造滨江近水、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行政服务、生态宜居、都市商业、现代物流、文体休闲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密集区。江北一级公路以东,大力开发建设蔬菜、奶牛、花卉、苗木等具有区域特色的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基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板块农业、休闲农业,全力打造现代生态农业走廊。加强规划管理,优化空间布局,推进绿色开发,保护生态环境,把江北生态走廊建设成为城市景观走廊、市民休闲走廊、“两型”社会示范走廊。
三、黄上城镇走廊建设
黄上公路连通中心城区、城东新区、陶店乡、火车站经济开发区、陈策楼镇。牢固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相结合、规划引领和规范建设相结合、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推进黄上公路沿线集镇、中心村建设,打造新型城镇走廊。加快推进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集镇空间,强化城镇功能,增强集镇吸引力。采取规划建设、项目带动、拆迁集中还建等方式,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创新开发方式,激活建设主体,引进客商建设集镇基础设施,推进商居开发。鼓励农村居民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到集镇、农村社区自主建房,长期定居。推进黄上公路沿线景观带建设,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加强沿线集镇村庄管理,把黄上城镇走廊建成为城乡居民的生活走廊、整洁靓丽的迎宾走廊、联动发展的形象走廊。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十二五”时期,要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坚持“强二、优一、兴三”的发展思路,巩固优化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以三次产业的协调带动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新型工业
以产业园区建设为支撑,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手段,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推进资源整合、集团组建,着力壮大产业集群,促进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十二五”期间,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3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00家以上。
(一)培育百亿产业
以武汉有机、清江化工、中牧湖北兽药生产基地等企业为龙头,以黄冈化工园为平台,着力打造百亿元生物医药化工产业。以中粮集团油料蛋白加工项目建设为引擎,推动蔬菜、畜禽、水产、奶制品等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百亿元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深度对接武汉新港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规划,加强长江岸线资源的管理,加大岸线的开发力度,以南华、东创、鄂海、安达等现有企业为基础,进一步大力引进造船企业,力争到2015年造船规模达到200万吨,着力打造百亿元船舶制造产业。促进三泰纺织、新昌纺织等龙头企业挖潜扩规,扶持中小纺织企业快速成长,积极引进大型纺织服装企业,着力打造百亿元纺织服装产业。以橡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湖北宏远环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为龙头,以朗晟工贸、兴旺再生、路口旧车拆解市场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为骨干,加快推进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百亿元循环经济产业。
(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禹王高新区为载体,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深化与武汉高校、科研机构和东湖高新区的合作,加快推进国家大学科技产业园建设,积极争取台湾内湖工业园落户建设,把黄州建设成为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零配件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十二五”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家,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达到30家;全区工业产品国际标准化合格率达到95%以上;创一批国家、省级名牌产品。
(三)夯实工业发展平台
按照“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要求,把工业产业平台建设摆在首位,上规模、高标准加快禹王高新区、黄冈化工园、南湖工业园建设,以构建大平台推进大发展,确保工业发展速度领先全市水平。
禹王高新区:到2015年,全面完成供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输变电站、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建成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力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具活力的省级开发区之一。园区内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纺织服装等产业。
黄冈化工园:以建成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黄冈生物产业园为目标,以承接生物医药、精细化工产业转移为抓手,通过资本、技术、政策的集中投入,突出产业、项目、基地无缝对接,吸引项目落户,突出优势产业链,增强企业关联度,形成以生物医药、化学合成创新药物为特色的生态产业园。
湖工业园:进一步争取和完善市区共建体制机制,实现共建共享。积极引进项目落户建设,重点发展钢构、新材料、汽车零配件、机械电子等产业。
(四)扶持壮大工业企业
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着力推进优势资源、优质要素、优惠政策向重点企业集中,促进重点企业改造扩规,做大做强骨干企业。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资本为纽带,着力推进产业重组、企业重组,提高企业集中度、产业集群度。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相结合,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升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优势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管理体系认证力度,加强企业标准化建设,创一批中国名牌产品、国家驰名商标。
二、现代服务业
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做大做强商贸服务业,大力发展港口、站区物流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发展金融、信息、咨询、中介等服务业,不断拓展现代服务业领域,提升服务业层次和水平。
(一)做大做强商贸服务业
对黄商、七一等企业进行提档升级,提升设施品位,增强现代气息,进一步开发完善服务功能,支持在外埠拓展服务业务。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商业连锁店,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到“十二五”末,培育3户以上销售收入过20亿元商贸企业。调整优化胜利街、八一路、黄商购物中心、黄州商城等人流聚集、市场活跃路段及区域的商业网点布局,提高商贸业的集聚度,形成相对独立、各具特色、联动互促的三大商贸区域,建设一批品牌高度集中,专卖店、专业店、老字号商店高度集聚的特色商业街。抢抓城东新区发展机遇,配套建设零售、餐饮、休闲、健身、娱乐、家政、金融服务等综合功能的商贸中心。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 启动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建设, 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市场体系。优化行业布局,整合资源,提升经营品位和档次,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专业特色的区域性专业市场,到“十二五”末,力争形成年成交额超1亿元市场5个。
(二)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以建设成为长江中游重要物流区为目标,加强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整合物流资源,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建立比较完善的产业协调、管理和服务机制。重点加快黄商物流加工产业园后续工程建设,配套完善火车站物流仓储基地,新建唐家渡港口物流产业园,形成以商贸物流为主体的城中物流园区,以铁路集装箱货运为主体的火车站物流产业园区,以临港物流为主体的禹王新城物流园区的三大物流区域格局,整体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三)加快发展旅游业
充分利用黄州境内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三色”旅游:以陈潭秋故居等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着力推进陈潭秋故居及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陈策楼旅游名镇项目建设;以青云塔、安国寺、太平寺、禹王城遗址等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古色”旅游,着力推进安国寺旅游景区、禹王战国文化景区建设项目;以沿江、沿河、沿湖生态休闲为主题的“绿色”旅游,着力推进滨江森林公园开发和白潭湖旅游景区建设项目。积极推动黄州与武汉城市圈内城市的旅游资源整合,构建“食、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特色旅游产业体系。依托城际铁路,在禹王新城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和游客接待中心,引资建设5星级宾馆和4星级宾馆,提升接待档次与水平。
(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积极推进金融保险业的发展,引导和支持在黄州新设和迁入各类金融机构总部和地区总部。加快发展信息传输和数字内容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网络增值服务。适应消费需求升级,加快发展家政、保洁等服务业,积极培育和引进市场调研、投资指导、设计咨询、信息服务等各类中介行业。壮大会计、法律、公证等服务机构,规范和推进拍卖、租赁、典当业的发展。引导和促进会议会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医疗保健等服务业发展。以汽车4S店引进和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汽车消费服务业。积极发展房地产业,做好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沿江景观带改造等工作,重点建设武汉商居区、滨湖临江商务区。
三、现代农业
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种植抓板块、畜牧抓小区、水产抓片带战略,突出特色、品牌、规模和效益,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立体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为载体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走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安全、技术密集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一)推进特色农业建设
1、强力推进蔬菜基地建设。扶持和建立蔬菜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示范基地,重点做好南湖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大力创新蔬菜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建设蔬菜休闲农庄等重点项目;充分利用黄州区位优势,积极建设区域性蔬菜交易大市场和蔬菜物流配送中心,提升蔬菜产业经济总量和产出效益。到2015年,全区蔬菜面积力争达到20万亩以上,年产蔬菜55万吨以上。
2、着力抓好名特优水产片带建设。大力实施健康养殖和标准化改造,按照“一片三带”的生产格局,积极发展小龙虾、南美白对虾、黄颡鱼等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到2015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2万亩,年产水产品8万吨以上,名特优水产品的比重达到80%以上。
3、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重点建设6个万头猪场、20个千头猪场,力争年出栏生猪10万头以上。依托“伊利”和“扬子江”两大企业,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力争“十二五”末奶牛存栏突破1万头。充分利用楚福园蛋鸡品牌优势,大力实施绿色生态蛋鸡养殖加工项目,力争“十二五”末虫草鸡蛋、林草鸡蛋生产规模达到100万只以上。
(二)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重点培育粮油、蔬菜、水产、畜禽、森工、棉纺等农副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加强企业与基地、基地与农户之间的联合与合作,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实行企业定向投入,实现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种养加工相结合,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将中粮产业园建成全省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十二五”末,全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0个,其中省级以上达到8个,力争建设1-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
(三)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建设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区),重点完成东河泵站、禹王灌区改造、烽火山灌区改造、欧凌山节水灌溉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水利项目建设,配套完善机耕路建设,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积极推广农业机械作业,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不断完善农机市场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区新增各类实用农业机械5000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12万千瓦,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
(五)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全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加强畜禽疫病防治和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防控,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申报有关认证,到2015年,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数量达到200个以上。
推进城市化
“十二五”时期,坚持“全域黄州”的发展理念,以创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为目标,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两轮驱动”为抓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均衡城乡公共服务为方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围绕建设大城市的目标,坚持以城带乡、以城兴业、以城建区,推进城区、镇区、园区、港区、站区、社区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到“十二五”末,全区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城区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建制镇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45%和85%以上;城镇规划覆盖率达到100%,人均道路面积26平方米,供水普及率100%,排水服务面积达到
90%;城镇绿化率达到40%,村庄绿化率达到35%,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指标基本达标,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一)着力推进城区建设
建设城东新区、改造提升老城区、完善城市功能区、发展城市景观区,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积极参与和推进城东新区建设,将其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集行政服务、新兴产业、生态宜居、科教文化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城。着力推进胜利南村、青砖湖社区、宝塔社区、建新社区、桐梓岗社区、龙王山社区等“三片六区”旧城改造,打造一批符合城市规划、具有现代气息、体现城市风格、满足市民需求的居住小区、商业街区、文化城区、休闲景区、服务社区。加快推进沿江景观带建设,改建一批高层住宅、新建一批休闲景区、发展一批服务街区、建设一批景观工程,把沿江商居带打造成为与长江风景带交相辉映、与鄂州沿江带争相竞妍的现代化城区。
(二)着力推进镇区建设
加大集镇建设力度,推进新型城镇化,力争到“十二五”末,路口、陶店、陈策楼、堵城4个镇区所在集镇居住人口分别达2万人以上,把建制镇区建设成为居民集中、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城区组团,成为城郊居住、经济、商业和文化中心。扎实做好镇区规划工作,合理布局镇区空间,促进镇区有序发展。加强镇区道路、水网、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镇区绿化、亮化、美化,完善镇区功能。大力发展集镇商业街区、乡镇工业集中区、特色产业园区,促进镇区经济发展。发展镇区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丰富镇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三)着力推进园区建设
紧紧围绕建设产业新城的定位,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园区功能,提升承载能力,将禹王高新区、黄冈化工产业园、东西湖工业园、黄州物流产业园等园区建设成为市区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低碳经济、产业聚集、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和引领者。依照园区控制性详规、市政设施建设规划,以园区路网、水网、雨(污)收集管网、电网、供气管网、通讯网络为重点,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园区土地平整,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园区产业规划,以发展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为重点,按照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集成化的思路,凸显园区特色,提升园区产业集中度,增强园区产业竞争能力。建立健全园区研发、中介、物流、金融、行政服务等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着力推进港区建设
抢抓新一轮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和武汉新港建设机遇,加强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区功能,将黄州港区建设成为临港装卸作业密集区、临港产业发展集中区、港区物流核心区。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优先深水、综合利用”,推进港口作业区建设,完善港口服务体系,到“十二五”末,将黄州港建设成为以散货装卸为主,立足黄州、辐射鄂东的千万吨级综合港区。加快推进唐家渡港口产业园、叶路洲港口产业园、张家湾港口产业园、汪家墩港口产业园四个临港产业园建设,做好叶路洲开放开发工作。着力推进唐家渡物流新城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区组团功能。
(五)着力推进站区建设
按照城际铁路“一站一城”建设要求,统筹推进黄冈站、路口站、黄冈东站建设,实现“以站兴城、站城互动”。引进客商进行集中式、集约式商居开发,到“十二五”末,将其建设成为要素集约、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武汉市区后花园,成为武汉市民休闲居住集中区。依托京九铁路黄州站客运、货运资源,建立健全铁路运输服务体系,建设站区新城。
(六)着力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强力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加快城市化步伐。按照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改善群众生活、有利于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原则,编制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形成基础功能齐全、空间布局合理的农村新型社区体系。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增强集结农民居住能力。继续推进园区、镇区、重点项目建设居民房屋拆迁集中小区式还建,助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农村新型社区为核心,着力推进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工作,建设秀美乡村。
二、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期间,要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机遇,全力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能源、信息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主动在武汉城市圈内实现城市功能的无缝对接,拓宽城市发展空间。
(一)交通
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交通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为契机,以黄冈长江大桥、城际铁路和武汉新港黄州作业区建设为依托,优化区域交通网络布局,提升现有公路等级,改善港口装卸储运条件,加快铁路发展,将黄州打造为聚京九、武九两条铁路,大广、汉鄂两条高速公路和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连成一体的鄂东地区综合交通中心枢纽。“十二五”期间,建设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国省干线100公里以上,升级改造县乡道180公里以上,新建旅游公路43公里,新建通村油路 1000公里以上,改造危桥38座,新建桥梁23座,建设站场10个,建设养护站6个。重点推动黄鄂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连接线、城际铁路黄冈各站点的出口路等高等级公路(快速通道)的兴建,禹叶线、阳枫线和沿江公路等一级公路的改扩建,加快沿河公路、港区专用公路、红色旅游公路等建设,实现农村公路的互联互通,优化区域路网与干线骨架公路衔接及周边交通网络对接。采用联网售票系统,加快推进城市圈内黄州客运班线的高效结点运输,建立快捷、舒适、安全、有机对接的道路客货运输服务系统;以建设大型物流基地为平台,加快建立方便及时、快进快出的物流服务体系,以满足区域内及城市圈产业布局和发展的需要。强力推进武汉新港黄州作业区建设,推动港口向“深水化、专业化、大型化、现代化”目标发展。加快铁路建设,使黄州成为武汉新港江北铁路、京九武九联络线的连接纽带,成为鄂东铁路网中的重要节点。
(二)水电气基础设施
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网络的完善和升级改造,力争“十二五”末全区自来水供应普及率达
100%。“十二五”期间,总投资6.26亿元,新建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5座;新增110KV线路11条,新增线路长度58.1公里;新建中压线路97条,新建线路长度227.5公里;改造线路17条,改造线路长度28.63公里;新增及改造公用配变568台,新建开关70台。推动城区供气管网向乡镇和农村社区延伸,力争“十二五”末供气普及率达到70%以上。
(三)信息工程
加快发展信息设施,积极打造“数字黄州”。 到“十二五”末,全区农村计算机信息入户率达到40%以上,入村率达到95%;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3S技术等分共住处平台建设加快,逐步实现科技住处网络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合作研发远程化,政务和商务信息传输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本保证科技信息、商务信息等住处传输的需求。
“两型”社会建设
把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增长作为加快“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发展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绿色旅游等绿色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推进“生态黄州”建设。
一、循环经济
以武汉城市圈黄州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为平台,以湖北宏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黄州兴旺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支撑,按照回收体系网络化、产业链条合理化、资源利用规模化、技术装备领先化、基础设施共享化、环保处理集中化、运营管理规范化的示范基地建设要求,推动报废机电设备、电线电缆、家电、汽车、通讯工具、塑料、橡胶等重点“城市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规模利用和高值利用,建立区域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和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快速发展的模式,建设成为技术先进、环保达标、管理规范、利用规模化、辐射作用强的“国家循环经济城市矿产资源示范基地”。
二、节能降耗与低碳经济
以节约能源、集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全社会节约能源资源潜力,明显降低能耗、水耗和物耗,明显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积极发展低碳产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全区营造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氛围。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加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指导,组织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高全社会的气候变化意识。
三、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水生态修复项目建设,重点完成长河流域(黄州段)综合治理项目、烽火山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白潭湖及蔡家潭水生态修复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机制。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森林、湿地资源保护力度,“十二五”期间新发展速生丰产林4万亩,发展名特优经济林1万亩,发展花卉及绿化种苗面积0.5万亩。到2015年,全区森林面积达到9.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区级湿地保护区面积达到2.5万亩。
创新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坚持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健全完善环保准入制度。重点建设产业园区环保督查中心及园区环境监控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和减排工作考核体系,通过主要污染物初始排放权的总量核定及有偿分配、排污权交易、清洁生产审核、污水集中排放与有偿处理,健全污染物减排的激励约束机制。
推进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
把科技、教育和人才放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战略主导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实现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新突破,提升黄州的教育品牌,构筑集聚人才的新平台,为实现全区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自主创新
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支点,组织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孵化器基地建设,搭建创业平台,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十二五”期间,实施各类科技计划50项,其中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5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5项,成果推广计划10项;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0项,科技专项资金1000万元以上;取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20项,专利授权100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0项。科技进步在工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9%、58%。科技人才总量预期平均年增长8.2%左右,到2015年全区科技人才总量达到1.5万人,每万人口中拥有科技人才765人。
深入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验工作,加大财政投入,大力推进标准化校园建设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鼓励发展并着力规范民办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力争到2015年每个乡镇有1所中心幼儿园。全面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将黄州区一中建成省级示范高中。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将黄州理工中专等6所学校重组为黄州职业教育中心,打造1个省级实训基地(机械加工)和2个省级重点专业(财会和幼儿教育),努力建成湖北省一流的示范性中等专业学校。健全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教师补充机制,积极推进教师用人制度改革。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和“阳光工程”等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的方针,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促进人才开发和利用。建立完善人才市场配置和管理机制,加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市场化建设,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化网络;健全人才开放选拔机制,打破地域、行业、身份、所有制界限,扩大选人用人的视野,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建立继续教育机制,采取定向培养、定点培训办法,定期选派优秀人才进修学习;建立人才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实施按绩效分配、按要素分配、按技术专利分配和按资本分配的机制;强化激励保障机制,加大人才奖励力度,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拔尖人才,提高政府津贴标准,落实人才保障待遇;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对开发人才资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开展人才资源开发。加强对人才的服务和管理,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创业环境,改善人才生活环境,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盘得活;积极开展人才资源“示范区”、人才智力下乡服务和评选“科技示范户”、“科技明白人”、“致富带头人”活动。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校毕业生农村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工程,建立标准化的人才培训基地。到“十二五”末,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36万人。
保障和改善民生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就业增收,推进全民创业,加强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让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一、创业就业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认真落实扶持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的机制和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输出工作机制,加大回归创业引导力度。完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区每年新增城镇就业4000人以上,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 3000人以上。
推进全民创业。营造“百姓创家业、能人办企业、干部创事业、企业创产业”的氛围,以全民创业推动发展、带动就业、加快致富、促进和谐。加快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商贸服务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引导城乡群众围绕支柱产业、服务行业、特色农业创业,拓展创业领域,夯实创业平台。鼓励能人牵头带动创业、激励科技人员带领创业、促进城乡居民自主创业、大力发展回乡创业,培育创业主体。建立健全支持全民创业的金融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体系、教育培训体系,优化创业环境。加强工商联、企业家协会和行业协会建设,促进行业自律,引导民营经济有序发展、健康发展、跨越发展。
二、社会保障
坚持“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重点促进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继续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和监管,认真做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扎实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措施。到“十二五”末,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6万人,三项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参保率力争达到100%,实现全民医保。维护企业职工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劳资关系和谐稳定。健全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机制,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建立健全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认真落实农村“五保”、孤儿供养政策。强化优抚安置工作,加快慈善事业发展。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和监管力度,确保资金保值增值。积极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努力抑制房价非理性增长。加大保障房体系建设,确保满足困难群众和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
三、卫生、文化、体育
卫生: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形成符合黄州实际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环境卫生体系等七大体系,使全区人民得到与小康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卫生服务。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完成建设投资3亿元以上,重点做好区人民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市中医院医技楼建设项目、区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项目等。推进城区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和结构调整,组建新的黄州区人民医院,黄州区急救中心,黄州区医疗保健、康复、体检中心。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长效筹资机制。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加强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血吸虫防治、妇女儿童保健、卫生监督、卫生应急、爱国卫生运动等工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文化: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构建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好陈潭秋故居及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黄州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黄州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共享工程以及社区文化室等项目,2011年实现全区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全覆盖,2013年实现全区社区文化室工程全覆盖,2015年实现全区行政村文化室工程全覆盖。完成区图书馆、文化馆提档升级工程,全区公共图书馆、纪念馆等各级文化活动场所实行免费开放。充分挖掘、整理、开发黄州历史文化名城、黄州农民画、李四光纪念馆、东坡赤壁等文化特色资源,重点抓好以“黄州点子”、“五龙奉圣”为代表的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普及。组织举办“社区大家乐”等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打造一批在全省范围内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品牌。积极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和新型文化产业,重点扶持开发黄州仿古青铜器制造基地、湖北新华印务等文化产业项目,做大做强现有文化企业,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有1至2家文化企业进入全市“十强”。 体育: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快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抓好长江外滩休闲健身长廊项目建设,力争“十二五”末区级体育设施完成“四个一”工程,即一个综合体育场、一个多功能体育馆、一个游泳池(馆)、一个健身广场(或体育公园);乡镇、街道完成“三个一”工程建设,即一个灯光球场、一个室内健身房、一个健身广场;行政村、社区建成一个以上健身场所;街道社区布点全民健身路径10条以上,80%以上的行政村实施农民健身工程;全面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力争在全运会、省运会上奖牌有所突破;积极培育体育产业,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兴建休闲健身会所,引导体育健身消费,承办或举办有影响的体育竞赛、会展表演活动等,进一步扩大体育彩票发行规模;充分发挥体育社团作用,组建区体育总会,大力发展各类体协,建立和完善单项协会及乡村体育协会网络。
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
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一、深化各项改革
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着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积极稳妥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进“以责任为核心的法治政府”建设,依法“确责、履责、问责”。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健全行政执法体制和程序,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制度,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明确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规范有序、公开透明。
(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建设土地流转市场,推进土地有序流转,落实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不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以“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为重点的集体产权创新试点。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
(三)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培育发展规范的投资中介机构,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投资调控和监管体系。合理确定政府投资职能,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全面推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
(四)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加快形成覆盖政府所有收支、完整统一的公共预算体系。建立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机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快财政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五)稳步推进社会事业改革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激发教育活力,促进教育公平,不断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和监管机制,促进公立医院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体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体育社团社会化和实体化进程。积极探索研究收入分配新机制,全面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完善企业年薪制度,逐步缩小贫富差距。
二、对内对外开放
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扩大出口总量与优化出口结构并重、引进资金与引进人才并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全面做好开放工作。
(一)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和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抢抓促进中部崛起、“两圈一带”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全面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在更广阔的领域、更大范围内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等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鼓励外资从一般性生产领域逐步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服务业转移,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引进外资。争取国外各项优惠贷款,做好项目规划,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二)努力扩大外贸出口
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兴贸战略,积极扩大出口,促进外贸发展转型升级。加大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力度,提高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积极培育和扶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千方百计扩大农产品出口。积极争取设立海关、商检机构,为全区外贸出口创造有利条件。
(三)大力实施“东引西进”战略
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积极引进和利用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方式,加快我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步伐。鼓励优势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开拓西部市场,扩大产品在西部市场的占有率。
建设和谐黄州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健全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推进和谐黄州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一、人口计生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到“十二五”末,全区人口总数(不含机械变动)控制在41万以内;出生率控制在11‰以内,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89%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0左右。健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积极推行免费婚检,使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殖健康保健服务;逐步建立调控有力、管理有效的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计划生育管理队伍和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逐步完善以“奖、优、免、扶、补”为主要方式的利益导向体系,健全独生子女保健费统筹发放政策、主动放弃二孩生育指标奖励政策、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独(双)女户优惠政策、“双女户”结扎奖励政策、区级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等优惠政策,切实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提高广大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
二、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统领,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注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氛围。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行政效能,深入开展创建“六型”机关活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创新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树立廉洁公正的司法形象,努力建设法治黄州。
三、社会管理
(一)公共安全
加强国家安全工作,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保密等工作。建立完善公共安全预警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应急事件处置机制、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重点人员管控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黄州”建设。不断改善司法保障条件,加强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预防青少年犯罪,依法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传教育力度,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全力抓好消防工作,增强全社会消防安全意识。强化农产品、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监管,依法加强市场物价管理。健全社会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队伍和应急平台建设,组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二)社会稳定
严格落实稳定工作“第一责任”,完善领导干部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和接待信访群众制度,建立大调解工作格局。认真贯彻群众路线,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建立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从源头上预防信访问题。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关键,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尤其要做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改革改制、涉法涉诉和住房、看病、就业、上学等基本民生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深入开展“四访促和谐”活动,耐心倾听群众的诉求,妥善解决疑难信访问题。着力推进党务、政务、村务、社务、事务公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健全矛盾排查化解、社会调解机制,切实将矛盾排查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社区建设
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创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区。推进社区组织建设,引导镇区、园区、港区、站区符合条件的居民区组建社区,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扩大社区覆盖面。坚持“布局统一规划、房屋统一设计、服务形象统一规范、服务流程统一规定、上岗服务人员统一着装、服务窗口统一设置”,推进社区阵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社区功能。促进党建、计划生育、劳动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综合治理、城市管理、文明创建“八进社区”,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健全辖区单位“教育联抓、服务联帮、文明联创、卫生联管、治安联防”的“五联”工作机制,促进社区共驻共建共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体、以经济组织为支撑、理事会联手监事会的社区管理体系,畅通驻社区单位、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等参加社区建设的渠道,实现居(村)民自治与社区治理有机统一。
(四)社会组织
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健全基层管理与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孵化体系,以学会、协会、商会等为主要形式,培育和扶持有社会需求、有发展前景、符合社会发展预期的社会组织,发挥其在服务市场主体、促进行业自律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社区公益性社会组织,拓展社区文化、帮贫助残、志愿者服务、敬老爱老、家庭服务等服务范畴,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在社会组织中的覆盖面,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和科协、残联等群众团体的作用,加强对相关领域社会组织的联系和指导,确保社会组织正确的发展方向。推进社会组织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形成民主选举、民主管理、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提高社会组织自身管理水平。
四、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
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着眼国家安全,依法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完善国防动员配套法规制度,建立健全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认真做好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和交通战备等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国防动员能力。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区人民的国防观念。进一步巩固“双拥”共建成果,做好军转、军休干部安置管理和随军家属就业工作,加大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力度,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规划实施与保障机制
建立起投资驱动、消费拉动、要素供给稳定、发展环境良好、实施过程有序的规划实施和保障机制,确保各项规划任务顺利推进和各项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一、保持投资增长力度
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投资规模,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纵深推进招商引资
深入研究国内外产业转移新动向,打好武汉新港和长江岸线资源牌、“苏商投资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美誉牌、火车站化工园区专业牌、“武汉城市圈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改革牌、东湖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接牌、黄冈长江大桥和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建设区位牌等,重点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活动。坚持把招商引资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引进一批生产水平高、产业链条长、经济效益好的大集团大项目,特别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100强企业,力争总量上有较大跨越,质量上有明显提升。加强招商引资成果落实,高度重视对签约后的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帮助客商解决投资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实现招商成果最大化。
(二)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认真研究国家投资政策,扎实做好政府投资项目的策划、争取和实施工作,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完善相关手续,加大申报跟踪力度。“十二五”期间,已列入全区重大项目库(投资过2000万元)的项目有147个,项目投资总额525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38项,总投资236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18项,总投资107亿元;基础设施类项目44项,总投资107亿元;农业水利类项目23项,总投资36亿元;生态环境类项目5项,总投资8亿元;社会发展类项目19项,总投资31亿元。对列入“十二五”重大项目库的项目,各项目责任单位要一对一组建项目工作专班,确保项目申报顺利进行、项目前期工作按期完成、项目实施扎实推进。
二、扩大消费需求
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增强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结构,改善消费环境,不断扩大消费需求。
(一)增强消费能力
将扩大消费需求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不断释放消费潜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夯实居民消费基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城市低收入者收入,认真实施扶持“三农”政策,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二)优化消费结构
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继续推动通讯工具、电脑等普及,鼓励节能环保型汽车进家庭,合理引导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促进健身、文化、教育、旅游、培训和家政等服务消费和休闲消费。鼓励消费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网络动漫等新型消费。积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三)改善消费环境
实施鼓励消费的相关政策,不断改善消费环境。继续实施“网点进社区、服务进家庭”等工程,完善便民商贸服务设施,扩大社区居民消费。完善城乡流通体系,加强农村水、电、路、网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工程”、“以村级综合服务社为终端的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工程”等,扩大农村消费。加强市场监测和应急保障系统建设,规范市场秩序,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完善信用体系,发展消费信贷。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三、破解要素制约
破解资金、土地、环境、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瓶颈制约,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要素保障。
(一)资金方面
破解资金要素制约,着力优化资金来源结构,加快从自筹资金为主向吸引外资、市场融资转变,从善于利用传统投融资模式向综合利用各种现代金融工具转变。大力拓宽投资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性投资,鼓励、引导、扩大民间投资。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桥梁作用,扎实推进政企、银企合作。加强区国有资产经营投资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等融资、担保平台建设,做实做大黄州工业园、火车站经济开发区投资开发公司。支持区融信小额贷款公司增资扩规,加快村镇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工作。鼓励各种协会、商会组织以建立中小企业互助基金、互助担保基金等方式实现企业间帮扶济急、互助协作。积极推进信用乡镇、信用社区建设,着力建设全省最佳金融信用示范区。全力抓好企业上市工作,力争“十二五”期间有1-3户企业上市。
(二)土地方面
破解建设用地要素制约,提高闲置低效用地的利用效率,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引导和调控。采取依法无偿收回、改变用途、等价置换、临时使用、纳入政府土地储备等多种途径,处置闲置土地,严禁囤积土地。依规确定城区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和建设用地的规模,提高土地利用率。对部分利用不合理、不充分和废弃闲置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工矿用地进行整理复垦,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三)环境方面
破解环境要素制约,采取有力措施,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坚持减量化、可循环、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原则。严控增量,实施严格的产业准入政策;优化存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消减总量,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完善政府主导机制,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完善市场引导机制,逐步建立环境产权制度。
(四)人力资源方面
破解人力资源要素制约,坚持“就业优先”原则,增加就业岗位。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加强区域间劳务合作,发展外向型劳务产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扩大就业总量。完善和落实鼓励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全面推进各类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中介。
四、优化发展环境
不断加大环境创优工作力度,把黄州建设成为全省经济发展软环境最优的地区之一。
(一)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继续推进政府执行力和能力建设,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实施重点项目建设“绿色通道”等制度,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二)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建立健全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努力建设“信用黄州”。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建设诚信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全民诚信教育,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
(三)营造鼓励创业的人文环境
牢固树立加快经济发展的中心意识,努力形成想发展、议发展、齐心协力促发展的合力。大力宣传“产业第一,尊重企业家”,强化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观念,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积极推动全民创业。
(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进一步打破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完善商品市场,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构建市场长效监管机制。依法监管市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坚决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
(五)营造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
健全完善规范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改善和加强地方经济调控的法规。依法维护和整治经营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
五、实施机制
加强对“十二五”规划实施的领导,全面分析和正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把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把规划的目标任务作为制定年度目标的依据,将发展目标、工作任务逐级分解,并严格考核。要精心谋划,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将实现规划纲要的目标作为推动部门工作的重要抓手。企业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要正确认识和领会政府战略意图,把规划目标与企业行为结合起来,把追求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规划实施。
“十二五”规划是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领。规划主管部门要全程跟踪规划实施情况,加强对规划实施的预警监测和监督检查,要定期对规划的目标任务进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规划实施期间,当遇到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使实际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要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本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经中期评估需要修订本规划时,报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要充分发挥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的职能,对规划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督,督促落实规划中的重点工作及重大工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1年轿车保有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