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家小服装厂,有迷你缝纫机机若干台,今年以来,由于合作方订单减少,致使开工不足,想自己接点订单,从网上

第四代缝纫机对服装生产的全方面变革
转载高接枝在中国服装科技大会上的发言
第四代缝纫机对服装生产的全方面变革
面对现实,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缝纫机的发展历程及其断代依据
第四代缝纫机对服装生产带来的变革是全方位的
第四代缝纫机的现状
第四代缝纫机的未来
目前,西方金融危机以及接踵而至的经济危机,国内的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环境污染的严峻局面,都给我们服装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的快速消失,使得粗放式经营的企业普遍陷入了困境、甚至是绝境,现在无疑是我们服装行业三十年来最为艰苦、艰难的时刻。新闻里,不时地传出有些老板跑路了,有些工厂倒闭了,有些企业大幅裁员、缩减店铺了,有些企业多元化投资碰壁而归了,……,总之,风声鹤唳,大势不妙。
对于那些已经退出行业的朋友,让我们祝他们在新的日子里做的顺风顺水。对于留下来的企业,我们只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不仅要满怀信心和斗志的坚守,并且还要积极进取,负重前行。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不懈的变革创新、与时俱进,那么我们一定能够凤凰涅槃,再造辉煌,实现强国之梦,这是我们之所以今天聚在这里的意义所在。
面对现实,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羡慕并开始追随亚洲四小龙在服装制造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30年后的今天,经过千千万万同仁的奋斗,我们终于成为服装制造的世界大国。其间,很多企业投入了巨大的人财物,摸爬滚打,付出了高昂的学费。政府和协会也在千方百计引导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了大国之后的强国梦,大多数企业积极落实《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这一强国刚要,比较热门的策略大约是以下几种:
1、设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树立高大上的企业形象和市场定位;
2、创建自主品牌或兼并国际品牌,用名牌效应增加市场占有率,提升附加值;
3、寻找成本洼地,进行产业转移与迁移,降本增效;
4、转变市场结构,内外兼顾,降低单一市场风险;
5、精益化生产管理,加强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竞争力;
6、发展低碳、绿色、环保产品,引导市场需求,创新产品结构。
实事求是的说,面对激烈竞争的全球市场,以上应对之策确实是高大上、白富美,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些办法只适合一些有实力、有基础、有积累的的大中型企业去择优采用并分步实施。对于绝大部分中小微企业来说,那是可望不可及的空想。
对这些企业来说,我的建议是,只有“机器换人”,提高产品品质和劳动生产率,才是最现实、最直接、最接地气的突围之路。
从17世纪末,西方国家发明了缝纫机以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缝纫机都是服装工业的主力生产设备,而缝纫工就是双手把持裁片控制针迹的操作模式,从而导致了服装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品质完全依赖于工人的技术和素质,这对小批量个性化没有问题,但作为现代化大生产,却是最为忌讳的模式。
实际上,“机器换人”,根本就不是企业想不想做的问题,而是何时做、如何做、不得不做、迟早都得做的事情。稳定的、熟练的一线缝纫车工人总体呈现越来越少的局面,对此,我们肯定是束手无策:60后的干不动了、70后回家创业去了、80后当主管后薪酬飞涨,尤其是要面对说走就走、难以捉摸的90后,服装企业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减少对熟手工人的依赖,要么关、产、并、转、移。
说是产业转移,现有的无情事实却是:转无可转之业,移无可移之处。到国外,越南的排华事件、柬埔寨的涨薪罢工浪潮、东南亚成本上升的突然性等等都令人望而生畏。到边远地区,即使有办法克服配套和物流的产业链难题,本来是想解决招工难才搬迁的,可是用不了几年,全国一盘棋,人工综合成本只会更高。香港一家著名服装企业2007年决定在安徽建立一个现代化工厂,2009年建成开工之日,也就是人手不足之时,老板和我说起来,直言大跌眼镜。
服装行业大量的小微企业,他们一方面自己生产、自行销售,另一方面也是很多规模企业、品牌企业的受托加工供应商,他们是组成中国服装大业的基层单元和基础生产力,只有解决好他们“招工难、用工贵”的囚徒困境,中国服装工业从大国变强国才会成为可能。
有些服装企业,目前的状态是大而不倒,透露出来的信息是无奈。我认为,只有做到强而不倒,才是我们企业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也只有这样,我们行业的中国梦才能成为现实。
富怡集团20年来,采用软硬件结合、光机电一体化的先进适用技术,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为行业客户提供“设计电脑化,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完整解决方案。可以骄傲的说,全球同行,只有富怡一家同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缝制、绣花、绗缝、制版、裁剪、激光六大系列的CAD软件、CAM硬件、电脑电控、整机设备、联网管理的全部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
大家熟知的富怡CAD软件、绘图仪、切割机、数化仪,是属于“设计电脑化”的范畴,为了降低小微企业使用CAD软件的成本,2011年开始,我们在网上推出永久免费版V8,这个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比大多数市面上销售的软件要强的多,对行业里设计电脑化的普及应用起到了显著的推进作用。
接下来,我重点介绍一下,富怡对于“生产自动化“的解决思路和方案。
关于“管理信息化”的题目,富怡也有先进适用的产品系统和解决方案,今天的时间有限,只能是另外机会再与大家分享。
缝纫机的发展历程及其断代依据
服装企业说到生产自动化,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缝中自动化,因为这是一个服装企业员工总数占70%左右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国内行业可用劳动力短缺的今天,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首先,让我们对缝纫机的发展历史做一个回顾和断代,这个断代的意义很大,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更好的帮助客户全面把握设备特征、恰当进行技术改造,今后,我们也可以将不同历史阶段的缝纫机简称为1G\2G\3G\4G。
1、第一代缝纫机
最大特征是:动力来自于手摇或脚踏。
1851年,美国胜家公司开始大规模制造缝纫机,尽管在五年中,与缝纫机专利发明人伊莱亚斯·豪的专利官司中失败了,但是在之后的50年,胜家缝纫机累计生产了1000万台,基本上垄断了全球的缝纫机市场。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缝纫机在美国市场的销量销量等同于钟表。
2、第二代缝纫机
最大特征是:动力来自于电机驱动。
1889年,美国胜家公司发明了电动机驱动缝纫机,从此开创了缝纫机工业的新纪元。现代工业用缝纫机,包括普通平缝机、电脑平缝机、电脑长臂机等,都属于电动缝纫机,传动方式有皮带传动和直接驱动两种,电机经历了交流、直流、滑差、变频、伺服五个阶段。
3、第三代缝纫机
最大特征是:动力来自于伺服直驱。
电脑控制,这是目前市场上工业缝纫机的热门机型,根据缝制的需要,可以对针步、速度、停针进行编程设定。
前三代缝纫机,有几个共同的特征:一台机器由一个人来操作,缝制的物品由车工手持手控,复杂的线迹必须要先画线,缝制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工人的技术和经验,缝制的产量依赖于工人的熟练和干劲,弯臂式的结构限制了缝制面积的同时也限制了很多特殊缝制的扩展。
4、第四代缝纫机
第四代缝纫机,由富怡集团历时三年研发、独家首创成功,已经获得近百项专利,2013年通过天津市科委鉴定为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2013年获得中国缝制机械协会CISMA一等奖。
第四代缝纫机,是一个智能的全自动机电一体化产品,需要多领域的技术有机集成才能够研制成功,服装制版CAD软件、绣花打版CAD软件、电脑电控系统、电脑刺绣机、电脑绗缝机、激光切割机、电脑裁床等方面的技术都会用到,只有同时掌握这些技术的企业,才有可能完成、推进这个项目。
第四代缝纫机的主要特征:
多头桥式结构,从而使得一个车工可以同时缝制多个裁片;
使用工业软件技术编程和工业控制技术驱动控制缝制轨迹,解放人手的同时实现了精密、复杂的缝制;
使得缝制品质的一致性可以得到确实保障;
工装夹具的多样性都能适用(PVC模板只是其中最为常见、最为普遍的一种)。
第四代缝纫机突破了前面第三代臂式缝纫机对于缝制面积的限制,他可以对物料进行全面把握,使得缝制轨迹更加精准,而且整个缝制过程智能化控制的,如:缝迹自动变速、模板自动识别、压脚压力独立驱动+自动控制、缝制与裁切一体化、模板扣紧点自动变换、机头与旋梭同步旋转保证针迹一致性控制、自动上料+自动出料、……。
延续至今的一人一机模式决定了缝制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手持裁片控制线迹的方式不仅导致了庞大的员工数量,而且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多年实践经验的熟手车工才能进行合格生产。显然,这样的生产模式和操作方式,远远不能适应中国这个服装制造大国的现实情况了,进入21世纪以后,人民币在不断升值,劳动力成本在不断增加,生产第一线的熟手车工总量在下降,客户对缝制产品的线迹难度和品质要求在持续提高,缝制行业招工难、找熟手工更难的现实,在迫切呼唤着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的出现来解决这些难题。
第四代缝纫机的问世,及时的回应了这些行业的难题。
与第四代缝纫机配合运行的CAD软件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模板工艺设计CAD软件
线迹工艺设计CAD软件
第四代缝纫机对服装生产带来的变革是全方位的
十多年前,由于政治、经济的各种原因,全球服装订单从中国开始向南亚、东南亚国家转移,尽管转移的进程很慢,但是,已经演变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在ZARA、H&M、优衣库等品牌专卖店里,中国制造的比例一直在下降,而来自其他亚洲国家的产品越来越多,这对中国服装工业来说,无论如何都不是什么好兆头。
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中,我国已经具备了完整的服装产业链,考虑到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的因素,政府根本就不可能轻易放弃这个优势,只能是将现有的服装工厂提升为现代化服装制造企业。
但是,如果主要的缝中环节仍然是摆脱不了一人一机全手工操作的羁绊,那现代化就无从谈起。富怡第四代缝纫机正是为此应运而生,她对服装生产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对服装行业未来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和深远的。
人力资源的变革
前面已经说了很多,采用自动缝纫机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用工数量,并且使得缝纫工这个200多年的职业,从一个复杂技术工种变成一个简单熟练工种。
通过用户的大量实践,我们得出一个经验:第四代缝纫机的车工,应该启用那些没有做过车工的普工、杂工、新工,因为他们没有以前缝纫手艺和操作方式的约束和包袱,反而比熟练的车工做得更好更快。这就像一个会骑自行车的人,初初骑三轮脚踏车往往是驾驭不了,反倒不如一个不会骑自行车的人更容易上手。
有一个江苏的用户,买了我们的多头缝纫机做羽绒服的缝制,开始是让一批熟练缝纫工使用,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拒绝站立式操作,然后就是对机器横挑鼻子竖挑眼,几乎没有一个满意的地方,应用效果不是很好。由于老板的坚持,厂长后来干脆换了一批实习生。一个月下来,厂长就开始调侃老员工了,你工资是人家新人的2倍,效率却只有一半,你是说我该留你呢、还是不留你呢。
一般来说,对那些熟悉电脑操作的90后新工人,只要经过识别、摆放、按钮、接线、收料等专业培训,很快就能上岗干活,从而不再担心员工流动带来的货期等问题。
工艺流程的变革
传统的划线工序可以省去,传统的点位工序可以和缝制同时进行,有些切割、绣花、锁眼、雕花也可以合并到缝制过程里同时完成。
比如,可以设计一个无限创意、无限款式的锁眼库,在缝制过程中代替锁眼机的功能,使得缝制、锁眼一次成型,大大节省人力和时间。
再比如,把一件服装分解成几个部件,对每个部件,尽可能使用多套模板一次完成,以免更换机器而造成裁片的定位偏移。
服装缝制工艺师,需要具备的技术和技能比以前更加全面、多面,制定一个优化的缝制工艺,比以前更为困难和复杂。而工艺流程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第四代缝纫机的使用效果和效益,所以,服装缝制工艺师的作用比以前更加重要,合格的人员更为稀缺。
质量管控的变革
只要是缝制工艺设计合理,车工都能严格按照工艺文件的要求去执行,那么,第四代缝纫机缝制出来的东西,品质就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因此,QC关注的重点将从车工身上转到人机配合的契合度、模板设计的合理性和高效性、车工执行工艺的严肃性和严格性等方面。
尤其是车工的动作合规性,工艺一旦确定,车工就不能随意发挥和改变。这方面最好的范例就是航天飞行员杨利伟,当初选定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对指令动作、规定动作的100%的执行上。
车缝结果的一致性和品质保证,使得小厂与大厂站在了同一车缝起跑线上,具备了承接一些高端客户加工订单的实力和底气。
物流和信息流的变革
缝制单元的自动化,使得自动上料、自动下料成为可能,这对大规模生产企业的物流系统自然就提出了多元化的自动配送要求,因此,需要考虑类似电子厂生产线一样的传送带方式。现在时髦的吊挂模式,显然更适合柔性面料的传送,不适合模板与裁片的同步传送。
管理信息化,基础就是生产现场的数据,如果能够杜绝人工对数据的录入和干预,而是采取全程自动化采集,那对信息的传送、分类、管理、分析、决策都是非常可靠给力的支撑。
第四代缝纫机的裁片和缝制信息都在模板里,机器是自动识别、自动缝制,缝制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可跟踪、可记录的,这些都使得数据自动化采集变得轻而易举。
设备配置的变革
以前筹建一个普通服装厂,专家给出的方案,都是围绕着传统缝纫机进行的,缝纫机有多少个机位,几乎决定了其它所有环节的规模和明细。
第四代缝纫机的采用,就像一个现代化通用机械加工厂采用数控加工中心一样,其它普通车钳镗铣磨设备都会围绕着加工中心的需要来配置。
可以预见,一个服装企业,将来的主力缝制设备会是第四代缝纫机,根据缝制工艺的不同,然后再配备若干专用缝纫机和普通工业缝纫机。这就改变了以前的设备配比、设备摆放、设备使用等经验常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第四代缝纫机的工厂,一定要配备一些有经验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才能保证设备效能的充分发挥。
服装设计的变革
李荣融先生曾经讲过一个故事:“进去一家品牌服装店,一件衣服至少有六个瑕疵,比如,衣服缝纫的线都缝不直,还说是名牌。”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使用普通工业缝纫机,能把每件衣服的每条直线车直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北京服装学院的刘娟教授第一次看到第四代缝纫机和车缝出来的样板,大为振奋。她说,我以前做设计,一定会顾忌加工企业的操作难度,尽量减少对缝制线迹的特别设计,尽可能的让缝纫工简单操作,不敢也不能过多使用明辑线做装饰的创意设计。现在,如果使用你们的机器,不用说简单的平行直线,即使是任意复杂的数学曲线组合,都可以通过你们的CAD软件编程制版,不管是生产多少件衣服,都可以缝的精确一致,这太好了。
从这一点上说,第四代缝纫机,无疑在线迹方面给设计师带来了随心所欲的构思空间。
比如,传统羽绒服的样式都是直来直去的简单线条,而且需要预先划线,只有老练的车工才能完成,并且合格率难以保证,返工也是常有的事。如果使用第四代缝纫机,设计师可以用直线、曲线、折线、图案做组合设计,经常变换,快速生产,制作一些别人无法靠手工缝制拷贝的款式和线迹。
管理人员的变革
在我们对第四代缝纫机推广应用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不管是出于什么动力,老板的积极性是最高的。
但是,老板必须要通过干部、员工的统一认识、一致行动来实现投资收益、技术改造、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的目标。因此,最大的困难还是来自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方面的。
由于大量使用第四代缝纫机,必然会导致整个企业的人、机、物流程与计划重造、再造。而有些经理人,对使用新设备、采用新技术,会有一些本能的抗拒心理,毕竟要重新学习,毕竟要改变习惯,毕竟要经历很多未知的风险。
主要问题是:
1、&&&&&&&&&
从管人管工为主,到管流程、管工艺、管设备;
2、&&&&&&&&&
从传统经验为主,到数据化、信息化、精细化;
3、&&&&&&&&&
从服装技术为主,到软件技术、控制技术、自动化成套设备技术。
职业教育的变革
以上企业环节的变革,势必会给专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带来新的需求,教师和学生都得紧跟行业的发展方向,熟悉第四代缝纫机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第四代缝纫机的相关设备,才能学以致用,才能学有所成。
随着第四代缝纫机的普及应用,相关的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工艺人员、维修人员都成为市场急需的招聘对象,培养和训练这些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显而易见。
总之,采用现代缝制设备、使用现代缝制技术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可以预见,服装行业由于缝制自动化的逐步实现,从设备配置、技术工艺、产品品质、成本控制、盈利模式等各方面,都将带来巨大的变化。历史上,欧洲工业大革命正是从纺织行业的机器代替手工开始爆发的。
第四代缝纫机的现状
富怡是第一家开始研发第四代缝纫机并成功推广的,从开始批量生产供应市场到现在,也不过是两年多的时间,因此,现在的一切一切,都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借用一句政治术语,纯粹就是个初级阶段的新生事物。
首先,她不是万能的。有些客户买了机器回去以后,就想全自动,什么活都拿来干,人在边上袖手旁观就行,结果是大失所望。实事求是的说,第四代缝纫机,也是分薄料、厚料,也是有工作面积限制的,也是需要人工穿线、换底梭的,也是需要认真保养维护的,也是离不开人的。特别是,如果模板、裁片、编程三者不匹配的话,一样会断针、断线、罢工的。
其次,她有很多与生俱来的毛病。最大的问题就是:针对不同的缝制对象和缝制要求,要预先制作工装夹具,还需要人工编程打版、制作缝迹文件,哪怕你是只做一件衣服,那也得预先做足全套功夫,一点也不能偷懒省力。这意味着花时间、费材料,如果不是批量生产,肯定巨不合算。除非是高级定制,对缝制的线迹、针脚有严格的要求,可以不计成本和时间去精心制作。
第三,她需要更多用户的参与互动。第四代缝纫机的普及应用,绝对离不开市场的需求推动,离不开各种服装用户的探索与开发。我们专门设立了一个产学研基地,与很多专业院校都保持着密切的技术合作,也与很多国内外一流企业有着经常性的技术交流,从而加快第四代缝纫机的完善和进步。
第四代缝纫机的以上三点局限性,促进了一个新的服务行业——服装模板制作中心,三年前,可以说只是星星之火,现在,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到处都有。这对于那些养不起专门的、强力的缝制工艺队伍的小微企业来说,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另外,对于缝纫机改装的模板缝纫机,因为搞的厂家很多,有名有姓的,全国就不下20家吧,姑且称其为3.5G。因为,他们大都采取先用后买,免费试用的市场推销策略,相信在座的不少厂家都有尝试过使用,我有以下几点认识,讲出来,请大家指正:
1、&&&&&&&&&
如同30年以前,在机械加工行业里的简易数控机床一样,用普通的车床,加一套数显尺、步进系统和单片机,这在自动化的初级阶段,是一定会盛行一段时间的,也是经济适用的。
3.5G机器,尤其是对小尺寸的裁片缝制,操作便利,比起普通工业缝纫机,效率提高明显。
2、&&&&&&&&&
因为机头、X-Y驱动、电脑、电控、CAD软件都是不同厂家各自独立开发生产,如今结合在一起,机电一体化程度较弱,所以,3.5G机器是先天不足。
比如,从PVC模板更换成金属模板,就带不动了。
再比如,对于厚重一点的缝制,在有效的工作面积里,落针点的精度就无法保证了。
第四代缝纫机的未来
在预测第四代缝纫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的时候,可以拿来直接借鉴的就是机械行业里的主力设备——加工中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第四代缝纫机使用的工装夹具将从单一的模板发展到千变万化的专用模具。
作为缝制单元,将从平面到立体,从三轴到N轴,最终成为可以适应各种缝制的专用机器人。
以第四代缝纫机为主要节点的缝前缝中一体化生产线,将把设计、制版、裁剪、服饰、上料、加料、出料、缝制、成衣等工序有机的链接起来,实现柔性制造,对市场需求真正做到快速反应。
直接对多层布匹和夹料进行缝制,然后再裁剪部件,最后总缝成衣,彻底颠覆传统的服装制造工艺程序。
第四代缝纫机将会普及应用,并成为服装企业的主力缝制设备。从而带动服装生产所有环节上的设备全部电脑控制、全部联网,从而实现企业的全面信息化管理。
中国服装行业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技术、产品、业务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全面实现设计电脑化、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从而成为世界强国。这是第四代缝纫机的未来,也是我们服装行业的未来。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服装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