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海文吧完结文库的辅导班真心难退啊,赫海文吧完结文库的苏州负责人出来说话了,承诺7月份统一退班,我了个去,现在才4月多,用不用

求只怪大神太闷骚指导,别人卡了我的专业技术人调级(8级),这里面有什么规定要求没有啊。郁闷死了。。。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中国好儿女(军工篇)
黎介寿先进事迹全国巡回报告会引发共鸣
《 人民日报 》( 日& &06 版)
  本报北京8月14日电 (苏银成、黄建东)8月8日至13日,行程7400公里,由中宣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总政治部、中国工程院联合举行的黎介寿同志先进事迹全国巡回报告会,先后在西安、郑州、广州、沈阳作了4场巡回报告,近万名部队官兵、党政机关、科技医疗系统及高校学子聆听了报告。
  “跟着共产党走,这是我这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跟着共产党走,就是跟着真理走,跟着光明走!”场场报告中,当黎介寿以90载的心路历程得出这一人生真谛时,次次赢得雷鸣般的掌声,引起现场的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强烈共鸣。
  “一根肠子通到底,让他终成医学泰斗。” 广州中山大学学生郭凯说,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执着,什么是坚毅,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创业;从他身上,我们读懂得了“目标有多高,行动有多远”。
  “当医生就要爱病人!”这是黎介寿院士的行医格言。场场报告会,广大医疗界的同行和群众,无不被黎介寿朴实无华的价值观所打动,报以热烈掌声。
  “一个医生心里没有病人,不能把老百姓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即便拥有高超的医技,这样的医生老百姓也不喜欢。”沈阳市居民张丽红也来到报告会现场,她是流着眼泪听完报告的。她说:“我们老百姓,就是真心希望国家能多一些像黎老这样的好大夫!”
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
本帖最后由 高太尉 于
20:41 编辑
“强军梦”从聚焦人才开始
吴 益 邓伟峰
《 人民日报 》( 日& &06 版)
  这是一组来自兰州军区沉甸甸的数字:近年来,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干部增长15个百分点,研究生干部比例提高6个百分点,取得700余项信息技术成果并应用于部队战斗力建设,380余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
  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向人才要强军动力。兰州军区政治部干部部李卫国部长介绍,军区采取超常措施,打响“领导带头成才、组建团队共生、启动工程推动、军地融合共育、优化环境吸引”的人才攻坚战,培养了一大批信息化建设管理骨干、高级信息技术专家、信息专业工程师和高技能士官。
  王明孝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兰州军区测绘信息中心主任,2009年底,军区提出筹建科技创新工作站,王明孝深知人员、经费、场地、车辆等方面存在的矛盾而忧心忡忡。令他没想到的是,军区一次性下拨扶持经费300余万元、配备5台专用车辆;在人才选配、科研立项、学习深造等方面赋予优先权。原先的“人才疏地”率先在全军建立起首家军区级信息工程科技创新工作站。建站三年多来,科技创新工作站参与重大项目攻关,特别是测绘信息中心,获得了全军最高科技奖——“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
  “驻地条件虽然艰苦,但在这里干工作有劲头、发展有奔头。”21集团军装备人才培训中心主任王建宏感慨不已。到兰州军区前,王建宏已取得中国科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学位。怀揣着报国强军的梦想,面对北京数家高新企业、高等院校开出的优厚条件,他毅然来到驻塞外的某特种作战部队工作。
  部队为他在全区部队选配科研助手,安排他组织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几年来,王建宏先后独立或参与完成10余项国家、总部或部队重点项目,其中无人机模拟训练系统等6项革新科研成果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王建宏也被军区表彰为学习成才标兵。   
  王建宏并不是唯一的幸运儿。为了吸引和保留人才,军区规定,对驻边防艰苦地区、作战部队和各领域有创新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提前(越级)晋职调级;对驻边远艰苦地区部队急需岗位工作的,博士生直接晋升为副高职、硕士生直接晋升为中职;营级以下研究生干部按团职干部标准分配住房;每年安排边远艰苦地区专业骨干到科研实力强、技术密集型单位进行代职进修。
&font color=&#军的
本帖最后由 高太尉 于
22:04 编辑
两院院士谈强军
用光明事业撑起民族大爱(定格)
苏银成 许必成 韩素婷
《 人民日报 》( 日& &06 版)
  高晓唯查房时与少数民族患者交流。
  柳金虎摄
  29年,他亲自主刀让21000位眼病患者重见光明;担任眼科主任13年,他带领团队每年接诊15万名患者,开展手术1万多台,110多项成果填补新疆和全国眼科领域空白。
  为了光明事业,四次面临抉择,他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新疆。他就是新疆军区第474医院眼科主任高晓唯。
  选&&择
  高晓唯出生在苏州。1977年高中毕业后来到新疆,同年被父亲所在单位招工,参加南疆铁路建设。采访中,高晓唯告诉记者,他从小就有两个梦想:一是当医生,二是参军入伍。在南疆工作的日子,由于工作环境恶劣,高晓唯看到当地许多眼病患者由于得不到及时医治,结果小病拖大,有的甚至失明。从那一刻起,他更加坚定了从医的志向。
  1979年9月,高晓唯参加高考如愿以偿被石河子医学院录取。在5年的学习生活中,高晓唯每年的综合成绩全部优秀。正当面临人生第一次选择时,解放军第474医院来院招人,儿时的梦想再一次被点燃,出类拔萃的高晓唯很快就被特招入伍,来到第474医院当上了一名眼科医生。
  从进眼科的那天起,高晓唯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让各族患者不出疆就能治好眼病。为了这个追求,他不懈努力,刻苦钻研,几年后便脱颖而出,成为眼科首屈一指的技术骨干。1992年,他在医院党委的关心鼓励下,报考了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主攻眼科专业。
  3年后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学校有意让高晓唯留校,在征求高晓唯的意见时,他斩钉截铁地说:“我要回新疆,那里才是我的事业追求的地方。”
  就这样,高晓唯返回新疆,继续追寻他的梦想。近年来,凡是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技术,他都想方设法引进新疆,让新疆各ZQ众不出疆就能得到最好的治疗。
  采访中,高晓唯告诉记者:“经过20多年发展,眼科从最初的仅有20张床位的小科室,发展成全军眼科中心,年开展手术1万余例。”
  大&&爱
  第474医院眼科每年接诊15万人次,年收治住院9000余人。这些患者中,有不少来自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患者为了看病卖羊卖牛,东拼西凑,捎着馕饼、打着被卷来住院。一次查房,高晓唯发现一位名叫玉素普的维吾尔族老人,正坐在病床上用白开水泡干馕吃。
  经了解,老人来自和田农村,家庭贫困,因双眼患白内障,借了5000元钱来住院,办完手续全部缴了住院费。高晓唯听后心里很沉重,他掏出身上仅有的300元钱塞到老人手里,又协调医院对老人进行了救助。
  这件事引起了高晓唯的深思,如何帮助这些特困患者,让他们在眼科看得起病?没过多久,他在眼科相继推出了四项新举措:成立扶贫基金,缩短住院天数,降低用药比例,杜绝开大处方。
  在扶贫基金设立上,他坚持从眼科收益提成中拿出一部分,余下的向医院领导申请一部分,从社会慈善基金争取一部分,使扶贫基金经费始终保持在50万元的额度。各族患者只要持当地民政部门特困证明,即可获得一定数额的救助。如今,这个基金已累计救助特困患者110多名,使许多贫困患者重见光明。
  为了让更多患者接受治疗,高晓唯还积极延伸服务脚步,把关爱送给偏远艰苦地区群众。从1998年开始,高晓唯多次参加自治区组织的“复明行动”,前往南北疆义务为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1200余例,完成门诊7000余人。
  喀什地区72岁的哈萨克族牧民阿斯卡尔因患白内障双目失明近10年,吃饭都成问题,没钱到医院看病。高晓唯巡诊到家门口,亲手为他实施了白内障手术,不懂汉语的老人硬是向人请教,学会了一句汉语:“谢谢亲人解放军!”
空军试飞员群体事迹在军地反响强烈
感悟“试飞精神”
献身强军实践
《 人民日报 》( 日& &06 版)
  本报北京8月26日电&&(倪光辉、郭洪波、马雪蒙)连日来,空军试飞员群体的先进事迹经媒体广泛报道后,在军地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官兵表示,要以空军试飞员群体为榜样,大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积极贡献力量。
  “空军试飞员忠诚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他们最突出的精神特质,也是每名共产党员应具备的品质。”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读完本报报道后,深有感触。飞行员的摇篮——空军航空大学,将试飞员的先进事迹作为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开展学习活动。刚执行完“和平使命—2013”中俄联合军演任务的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干部田旭辉深有体会地说,要把学习热情内化为练兵动力,不畏艰险、勇于挑战,履行军人的神圣使命。
  两院院士、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杨凤田谈到:“搞科研,就要像试飞员们那样,踏踏实实。唯此才会出成效、才能有创新!”空军指挥学院战术系政委张嘉庆表示,要像试飞员那样以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素养来对待任务,献身强军实践。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军网等中央新闻门户网站相继推出专题和网页,宣传英雄事迹。全国上千家网站转载。广大网民纷纷发帖留言,盛赞英雄,倾吐心声。人民网网友“云中呼啸”留言:“致敬,向英雄的试飞员!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空中英豪,是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马背上的好医生,高原医学学术带头人
吴天一:青藏高原给了我一辈子(优秀科学家风采录)
本报记者 余建斌
《 人民日报 》( 日& &14 版)
  吴天一(左)为当地藏族群众义诊。
  温家林摄(新华社发)
  76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低氧生理和高原医学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吴天一,被青藏高原人民亲切地称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好医生)”。在50余年高原医学研究生涯里,他的身上有多达14处骨折,双眼在40多岁就罹患白内障,更是在亲自试验高低压氧舱中被击穿耳膜。但这些都不能阻止他走遍青海、西藏、甘肃等大部分高海拔地区,开拓了“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在青藏铁路修建期间,他制定了一系列劳动保护和高原病防治措施,对保证5年里14万筑路大军高原病零死亡起到了重要作用。
  见到吴天一的时候,这位76岁、塔吉克族唯一的院士,刚从海拔5600米的珠峰基地营下来,回到青海西宁的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礼帽、墨镜、皮夹克、皮靴,加上一副晒红了的面孔,像个洋气的藏民。
  “打算在珠峰建个站。”这个中国高原医学领域的开拓者换上白衬衫把袖子一卷,露出这个年纪少有的结实肌肉。
  他随即问我们:“喝水了吗?到了高原一定要多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高原病的原因除缺氧外,另一个原因就是高原太干燥,人缺水,导致血液变得黏稠了,不利于循环。”  
  对初次相识的人,吴天一迅速地说了一遍自己的塔吉克族名字:伊斯梅尔·赛里木江,别人还没回过神来时,马上笑着说,名字长,所以父亲给他取汉名时,就用了两个简单的字。这个名字,几十年来在青藏高原很出名,三江源头、阿尼玛卿山下、星星点点撒落在高原上的帐篷里,只要他策马出现,人们都会高兴地迎接这个“马背上的好曼巴(好医生)”。
  对14万“天路”的筑路大军来说,吴天一的名字更像“保护神”一样熟稔,每人有一本他编的高原病防护手册。在他的指导下,青藏铁路5年建设,这10多万人没有一个人因为急性高原病而倒下,这是海拔4500米以上大群体高强度作业的奇迹,也是“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粉身碎骨”和“狼眼睛”是他的军功章
  据说吴天一是个“粉身碎骨”的人,还有一双“狼眼睛”。我们向他求证。
  “粉身碎骨大概是说我在高山多次车祸有14处骨折,狼眼睛是说我的双眼因高原强烈的太阳辐射导致白内障装了人工晶体,到夜里就发绿。”他指了指耳朵,鼓膜被低压舱试验多次压力变化打穿过。
  “我也会有高原反应,除了世代居住在藏族聚居区的人,从平原上来的人,到了海拔3000米以上,都会有反应,头疼心慌。”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是世界最高海拔地震,当时70多岁的吴天一多次请命赶赴地震灾区,一面组织抢救伤员,一面救治从平原来的救护队员,并四处讲授高原病防护知识,直到深夜。
  吴天一对我们说,藏族同胞很厉害,你看他们脸蛋红扑扑的,就是常说的“高原红”,其实并不是晒红的,那是因为大量毛细血管增生,使血氧可以四通八达运到组织,内脏的血管也是一样,这是藏胞在高海拔地区健步如飞、如履平地的原因。
  为了找到科学证据,吴天一做了青藏高原藏族人群“高原低氧适应生理特征”课题,为此他学会了藏语,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走遍了青海、西藏、甘肃、四川、新疆西部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区,收集了数百万份科研资料,为他的创新性论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你问我西宁的哪条街道,我可能不知道。但你要问高原的某个县某个乡在哪儿,海拔多高,我都会告诉你。”吴天一很自信。
  他身上的14处骨折,就来自调查中遇到的多次路途险情。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四根肋骨骨折,一根肋骨差点就戳入心脏。很多时候,吴天一和队员们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三江源头,蜷缩在单薄的帐房里,饿了就割下冻成冰坨子的羊肉直接吞食,渴了向牧民要点茶喝。更多的时候,是骑着马,赶着驮着仪器和行李的牦牛,在雪山草地孤单行进。
  牧民们散居,从这家帐篷到那家帐篷,调查队员常常要骑马走上30公里。很多时候,吴天一就说,我是塔吉克的好骑手,烈马我骑,最远的路我去。
  “虽然艰苦,但不这么做,拿不来材料,做不了别人做不来的东西。”1985 年,他第一次提出了藏族在世界高原人群中获得“最佳高原适应”的论点,从科学上证明“居住高原历史最长的藏族已建立起最完善的氧传送系统和最有效的氧利用系统,表现为对氧的利用更充分、更经济、更有效, 这是长期‘自然选择’遗传适应的结果。”
  至于狼眼睛,他提议可以晚上来亲眼目睹一下。原来,他在阿尼玛卿山海拔4660米到5620米做了5年的高山生理研究,时间一长,在强烈的紫外线作用下,他在40多岁时两只眼睛都患了白内障,手术治疗植入了人工晶体。一到晚上,眼睛就发绿光,看着犹如一双狼眼睛。
  亲身实验氧舱,耳膜多次被击穿
  上世纪90年代初,吴天一设计的大型高低压综合氧舱建成了,这个舱上可升至海拔1.2万米,下可降至水下30公尺,对高原研究十分重要。动物实验已先进行没问题,但人体实验谁第一个进舱,有风险。“我设计的,谁进?肯定是我进。”吴天一请来海军总医院的工程师来操作这个新设备。  
  “当时到了海拔5000多米下降的时候,压力下降速度太快,我突然头疼,耳朵里嘣一下,就什么都听不见了。”吴天一出舱后,那个工程师不住地道歉:“忘了,把你当歼击机飞行员了。”  
  最近一次鼓膜击穿是在2011年,已经70多岁的吴天一为了完成一项国际合作项目,坚持和国外同行一起进舱,早上7点半进,晚上11点出来,连续15个小时,持续十来天。中间有一次,鼓膜又被击穿。
  “我说话大声,是因为我听力不大好,也怕你们听不见。”他向我们露出俏皮的神情。 
  氧舱实验的结果派上了大用场。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吴天一就提出在铁路沿线建设供氧站、高压氧舱,这是解救急性高原病人的最佳办法。
  半个世纪,没有离开过青藏高原
  “塔吉克的好骑手?没错。”他对我们说,“不管你信不信,我的马术比医术出名。”会骑马,马术高超,对他在高原驰骋帮助很大,“有10多年,我一直在马背上,仪器设备、发电机,都在马背上。”吴天一总要挑着质量好的皮靴买,那几年,他两、三个月就要换一双靴子。  
  骑马蹚过高山的河流,须中午前过,否则太阳一晒,雪水融化,小河变大河,水流湍急,牦牛也会被冲走,牧民都不敢过。但有一两次,因为情况紧急,吴天一一人骑马蹚过了险恶的大河,完成了急救任务。 
  “在阿尼玛卿山科考时,辛辛苦苦花了几天艰苦跋涉到雪山乡,那些冰雪之路,总要过去。我马术好,就第一个骑马探探路,看能过不能过。”过河时,吴天一叮嘱调查队员们每个人看着前面的人的后脑勺,“否则看着湍流就看晕了。”& && & 
  1990年,吴天一组织中日联合阿尼玛卿山医学学术考察队,45天里,科研队从海平面的日本,到海拔2261米的中度高原,再到3719米、4460米的高原,最后在海拔5000 米和5620米的特高海拔建立高山实验室,获取大量珍贵的特高海拔人类生理资料。  
  阿尼玛卿山,藏语里是指“黄河边上的爷爷山”,海拔6282米。阿尼玛卿山考察的最后阶段,由于日本队员是海平面民族,对缺氧敏感,大多发生了明显的高原反应,当吴天一商议向特高海拔突击时,日本队员放弃了。吴天一继续带着中方队员向高海拔进军,海拔5000米以上每上升50米,就对人的心肺功能和对氧气的利用率等进行记录,并在海拔5620米建立高山实验室,获取了大量宝贵的高山生理资料。这次考察所得的科学资料,由于获得了特高海拔人体生理适应及急性高山病发病机制的新的成果,他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授予“高原医学特殊贡献奖”。
  上世纪50年代,大学毕业,吴天一从学校走到朝鲜战场,之后他又走到青藏高原,从此半个世纪没有离开过。吴天一说,他总觉得,青藏高原太浩瀚,他自己太渺小了。“好像是我为青藏高原奉献了一辈子,其实是高原给了我一辈子。”
本帖最后由 高太尉 于
15:45 编辑
“豁出生命也不能有辱使命”(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共产党员)
——记阿里军分区保障部部长钱有武
本报记者 王珏
《 人民日报 》( 日& &01 版)
  XZ阿里,山川壮美,平均海拔4300米,含氧量不到平原的一半,被称为“生命禁区”。而他,28年扎根边关,守护着祖国边防的安宁,守望着阿里军人的生命线,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承诺和责任。他就是阿里军分区保障部部长钱有武。
  海拔:4300米
  地点:狮泉河阿里军分区
  荒无人烟,四下苍茫。1985年,当16岁的钱有武坐了7天7夜的大卡车,第一次来到阿里时,满腔的热情被眼前的荒凉阻隔。
  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就这样和阿里紧紧相连,一待就是28年。
  在狮泉河边见到钱有武,他肤色黢黑、嘴唇泛紫,带着常年在高原的人的特征。
  “留在阿里的决心,是在狮泉河烈士陵园里下的。陵园里埋葬着阿里和平解放时,先遣连63条非战斗减员的生命。”钱有武说,前辈们的无私无畏令他震动。
  28年来,他亲手埋葬过身边的战友、12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被称为离死亡最近的人。
  2003年以来,阿里军分区有12名战士死于高原病,这还不包括在泥石流、山体塌方等意外中死亡的。也许是见惯了生生死死,才能够对死亡怀着一份超然。钱有武说:“阿里高原高,却高不过边防军人的使命,党把重担交给我,即便豁出生命也不能有辱使命。”
  海拔:4454米
  地点:且坎边防连
  且坎边防连位于冈底斯山脉的山脚,在“世界屋脊”种出绿色,彻底打破“生命禁区”的神话——这是钱有武上任军分区后勤部长做的第一件事。
  钱有武修建大棚,平整土地,每一个环节,他都反复琢磨。“当第一茬小油菜冒出地面时,钱有武像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流下了泪水。”阿里军分区政治委员杨诚说,如今,边防一线连队都有了蔬菜大棚。
  高原上的生命,是如此的珍贵和不易,植物如此,人更是如此。2011年,通信站列兵赵轩突发剧烈头痛,深度昏迷。钱有武迅速打电话请专家网上会诊,并向军分区党委建议请军区派直升机送专家到阿里,实施开颅手术。这次史无前例的救援,成功挽救了赵轩的生命。钱有武深爱着阿里圣洁的土地,更爱阿里无畏的官兵。
  海拔:4710米
  地点:西兰塔边防连
  西兰塔边防连是阿里军分区海拔最高的边防连之一,在新建的营房内,学习室、阅览室、会议室等一应俱全,制氧间、菜窖、淋浴间、晾衣房等设施完备。
  新式营房是钱有武主抓的重大工程之一。任部长的5年间,钱有武先后主抓30余项重大工程,涉及经费近3亿元。
  不为利益所诱,不为亲情所扰,如何做到?钱有武说,钱财乃身外之物,连生死都可以不顾,还要钱干什么呢?把工程质量搞好才是对战士最大的负责。
  由于长期在阿里守防,钱有武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妻子曾劝他:“在高原近30年,你浑身是病,还能撑多久?”钱有武说:“只要有需要,我就要坚守在阿里。”钱学武答应妻子,等退了伍,就陪伴她,买菜、逛街,像平常的夫妻一样。
高海拔的战友们
本帖最后由 高太尉 于
16:14 编辑
北京两位消防干部在灭火现场牺牲
他们在烈火中紧紧相拥
本报记者 王昊男
《 人民日报 》( 日& &01 版)
  “牺牲的战友,请原谅我迟到的送行,因为我实在不知如何表达,我只能说,换了我,我也一样会义无反顾!”
  ——摘自战友微博&&
  10月11日凌晨2时许,北京市石景山区苹果园喜隆多商场冒起冲天大火。北京市公安局迅速调集63辆消防车、300余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抢救。经过8个小时奋战,大火被扑灭,商户及附近住户无一伤亡。石景山消防支队参谋长刘洪坤、石景山消防支队八大处中队副中队长刘洪魁却在抢险中牺牲。
  15时21分,经过9个小时的苦苦搜寻,一名战士在商场四楼西北角一大块坠落物的缝隙里,发现了两人消防服上的反光标识,两人的遗体紧紧相拥。
  “面对眼前生死相依搂抱一团的遗体,视觉受到强烈冲击,无法言语的悲壮,眼角的温度似乎比火灾现场的水滴还要烫。”北京市消防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进热泪奔涌。
  遗体送上救护车,在大火面前奋战了8个多小时的钢铁汉子们,不由跪倒在战友的遗体前,泪雨倾盆。随着一声“敬礼!”他们马上站得笔直,目送远去的救护车,那被烈火烤得发麻的右臂久久不愿放下。
  与刘洪坤同在第一攻坚小组的战士吴小苏,向我们还原了当时的情况。
  5时30分,火灾扑救进入关键环节。“参谋长一直在火场,让我们去换氧气瓶,他自己还在火场坚守。”刘洪坤当天并不值班,火灾发生后,他主动请缨赶往现场,指挥第一攻坚小组的战斗。
  6时10分,由于连续高强度工作,氧气消耗过快,刘洪坤从火场撤出更换氧气瓶。换好氧气瓶后,刘洪坤未作休息,与一直负责供水、主动请战的刘洪魁再次进入火场进行侦察。“商场的四层是餐饮区,有很多煤气罐,容易发生爆炸。”石景山消防支队八大处中队中队长朱建国介绍。进入火场后不久,他们与大部队失去联系。
  战友们介绍,刘洪坤今年9月才担任北京市石景山消防支队司令部参谋长,到他牺牲时上任仅20天左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消防部队牺牲的警衔最高的指挥员,5岁的女儿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刘洪魁才28岁,结婚还不到半年。亲人得知他们牺牲的消息后,泣不成声,数度晕厥。
  倒下的是躯体,矗立的是丰碑。“我们不会忘记他们,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公安部副部长、北京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傅政华嘱咐牺牲消防员的亲属们保重身体,表示会全力做好各项善后抚恤工作。
像黄金那样纯粹
《 人民日报 》( 日& &24 版)
  我在静心读一部书。这部书很长,很厚,沉甸甸的,捧在手里像捧着一块砖头。我半个月也没有读完。说出来你也许不信,我每次在读这部书之前,都要养精蓄锐,准备跟随书里的主人公去跋山涉水,去穿越那些既贫困又艰难,但却充满激情的年代。我甚至要备好一沓面巾纸,边读书,边擦去涌出的泪水。因为,我熟悉这个人,不仅熟悉他的音容笑貌,他的意志和品质,而且熟悉他留在茫茫林海和浩浩荒漠中的一串串脚印。把手伸进700多页的文字里,我能触摸到他的心和祖国的心在一起跳动,听见灼热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簌簌滑落。
  他叫齐锐新,一个让许多人感到陌生的名字,一个曾经与我们的国家逐渐充盈的财富连在一起的名字。60岁,他倒在了他眷恋的工作岗位上,让我们这些尊敬他的人,痛心不已。
  我已记不清,确切的,是在哪里第一次见到他,但我敢肯定,不是在祖国远天远地的深山密林里,就是在某条荒凉河流的采金船上。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在基建工程兵报社当记者,而他是国家黄金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当年的黄金总公司、黄金指挥部和黄金局,是三块牌子一个单位,其中的黄金指挥部又隶属基建工程兵编制序列,这使我有机会在翻山越岭的长途采访中遇到他,认识他,坐在洒满细碎阳光的铁皮屋子里采访他,听他讲述在天南海北转战和淘金的故事。
  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个勇往直前的人,讷于言敏于行,在工地上见到他,总是头戴一顶安全帽,裤腿上溅满泥浆,嗓子因在粗重机械的轰鸣声中不时呐喊而有些嘶哑。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和长年战斗在大山莽林里的部属一样的黑,一样的粗糙。后来,我知道了他的身世,知道我们的父兄当年曾离得非常近,再见到他,就有一种见到胸怀宽厚的兄长的感觉。
  他不仅在年龄上是我的兄长,我们这代人的兄长,而且是共和国建设者队伍中的兄长。早在1941年,当他还是个14岁的孩子时,就跟着骑在毛驴上的母亲上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那时,他们家族有好几个人为国牺牲了,也有许多人聚集在抗日队伍里。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亲人身居高位,他却从东北土改工作队悄然转身,加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大军行列。上世纪50年代初期和中期,他到东北鞍山、西北酒泉的钢铁公司投身建筑工程。从此,他的履历,与共和国建设密不可分,去中国人民大学、苏联马格尼托戈尔斯克钢铁公司学习深造,在包钢、天津铁厂、宝钢和武钢进行开发建设,担任基建工程兵黄金指挥部、冶金部黄金局、黄金总公司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指挥员……他几十年风尘仆仆走过的路,既是那一代发愤图强的建设者们走过的路,也是我们励精图治的国家走过的路。
  1985年,我再次见到他,是在北京木樨地24号楼我自己的家里。那一年,在百万大裁军的剧烈震荡中,他多方呼吁,黄金指挥部得以从撤销的基建工程兵脱离出来,正式纳入武警部队的编制序列。已58岁的他忽然穿上军装,以政治委员和党委书记的名义向武警总部报到。我老伴李振军当时担任武警部队的第一任政委,他来我家拜访汇报工作。那天,我自己下厨,用我故乡的湘西腊肉和湘泉酒招待他。他非常激动,但又有些拘谨,振军邀他对饮,他连连推让,说自己是个新兵,只象征性地喝了一小杯酒。然而,说到从此要用部队的方式管理他那支散落在各边远地带的队伍,既不回避问题和矛盾,又充满信心。他说国家的经济正在腾飞,需要大量黄金储备,他知道自己重任在肩,即使肝脑涂地,也要如期如数地把黄金找出来,挖出来,因为这关系到国计民生。
  那天留给我最深的记忆,是他主动提出向武警总部上交两台车。原来,在他被任命为武警黄金指挥部政委和党委书记之前,还是三位一体的黄金总公司、黄金局和黄金指挥部担心他们今后经费紧张,用公司相对宽松的外汇配额,为未来黄金部队的两位主官定购了两台新车,两台奔驰280,给他们当专车用。现在车提回来了,但那两辆车太豪华了,他和司令员都不敢坐,也觉得不该坐。他说,既然黄金指挥部从此归武警指挥,就应该按照武警部队的规定,把车上交给武警总部处理。振军和在旁的我听后大为惊讶,又非常感动,对这个正军职老同志的清廉之举深怀敬意。
  送他走的时候,望着他坐上从地方带来的那辆旧车绝尘而去,振军感叹说: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家风纯正啊!他忠诚、耿直、廉洁自律,国家把黄金部队交给他带,是用对人了。
  这之后,振军不时对我提起他,说他如何深入部队,如何带领官兵钻山沟,穿林海,真抓实干。说得最多的还是他艰苦朴素,两袖清风,下部队轻车简从,决不让下边接待,也不收任何土特产。我至今记住了几件事,一件是他老伴张春凤在黄金总公司工作,但在转制时,他亲手划去了她的名字,没有让她穿军装。一件是黄金指挥部的驻地在北京城边,他进城办事从不让在城里上班的孩子坐顺风车,他儿媳妇第一次从上海到北京,走时天下大雪,他用自行车送儿子儿媳到公交车站,然后陪他们一起坐公共汽车去火车站。
  想不到两年过去,他在突击完成国务院下达的在“七五”期间生产80吨黄金的任务中,因身体过度透支,突然垮了下来。1987年4月,他在成都参加完四川省黄金工作会议之后,深入四川安昌河金矿、白水金矿,陕西山阳县黄金14支队和河南三门峡黄金第9支队考察,人还在半途,突然一夜夜失眠和咳嗽。到医院一查,被确诊为中晚期肺癌,并已向肝脏及骨骼多处转移。让人心痛的是,由于病情发现得太晚,又发展得太凶,虽然上级领导亲自出面,把他破例送进条件优越的三○五医院抢救,也没有挽回他的生命。半年后的10月24日,他不幸去世。
  在齐锐新同志去世26年后,作家刘秉荣以长篇传记《走近齐锐新》,走近他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寻寻觅觅的一生。在不可名状的痛惜中读完这部书,我真切地感到,与其说它写了一个作家如何走近齐锐新的过程,不如说是齐锐新如何走进他60年灿烂人生,如何走进人们心里的过程。
  在这部传记里,刘秉荣大胆舍弃了过去惯用的细致铺排和浓墨重彩渲染的写作方式,也避开了写此类作品容易出现的夸张、滥情和想当然,而是让历史说话,让发黄的纸页文字说话。他下大力气搜集齐锐新同志在过去几十年跨区域跨部门调动而保存下来的原始档案,在书里广泛引用会议记录、发言提纲、工作报告与总结、党组织的鉴定与评议,和齐锐新同志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及人生重要转折阶段写的自传、自述、思想汇报、对照检查、履历,以及对他的上级与部属、亲戚和朋友的访谈实录。这样做,可能要冒文字枯燥的风险,但好处是原汁原味,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所以,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部传记,既有作者用文字为齐锐新同志清晰画出的一条生命轨迹,又有齐锐新同志以历史原貌,为自己画出的一条心理轨迹。两条轨迹,相互印证,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就这样重新站起来了。齐锐新同志在岁月深处自己发出的声音,让我们像看回放,既清清楚楚地认出了他在漫长岁月中走过的路,又能听见他走在这条路上沿途发出的呼吸声,心跳声,还有偶尔在迷茫和郁闷中发出的叹息声。
  老实说,这部书真正感动我并让我流连忘返的,正是这些自传、自述、思想汇报和填在干部履历表上的履历。从中,我清晰又惊奇地发现,我所认识并熟悉的齐锐新同志,历来表里如一,心地坦荡,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从不偷奸耍滑、溜须拍马、曲意逢迎;遇到大事小情,总是默默地扛在自己肩上;即使被复杂的政治斗争和人际关系误解,也能反躬自问,不断在自己的身上查原因,找问题。都知道,我们许多人曾经走过的那些时代,说真话,把自己的内心敞开,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他不惜把这些话和这些隐秘的心理活动,用白纸黑字写出来,交给党组织存入档案,这充分显示出他对党和革命事业的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举个例子说吧,在日,他在交给党组织的一份思想汇报中,就有这样一段文字:“我的思想大体可分三个过程:一、在到根据地以前幻想升官发财,光耀祖宗,但又因受日本的气,所以当时的主要思想是要求抗日;二、到根据地之后抗日的思想更加坚定了,同时对升官发财,光耀祖宗的思想逐渐认识到是一种剥削腐败思想,因此也就逐渐厌恶了这种东西。又因自己对家庭不满,同时在乡下又体验了穷人的痛苦,在认识到这种社会问题之后,也就对旧社会憎恨起来;三、建立了革命的人生观。”再如,对1958年受极左倾向影响出现的大炼钢铁,由于他身在钢铁战线,所以比大多数人对事情违背客观规律的实质看得更清楚一些,这时他在思想汇报中以自我批评的方式向党组织袒露心迹:“对土法炼钢质量,(我)认为土钢不如洋钢好。洋钢国家缺,目前生产量不能满足需要,土钢是否能够完全适应这种不足的需要有疑问,土钢大量生产之后,主要用在哪些方面?在思想上模模糊糊……如听说有的人把正在使用的锅也拿出来砸了,有些想不通,认为这是完全不必要的。”
  读到这些文字,我的心忍不住在颤抖,为这代人的纯真,为他对党组织的心无芥蒂。是的,我也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我知道当年我们在写这些自传、自述、对照检查和干部履历时,尽管不可避免的带着某种历史狂热,说一些过头话,违心的话,有时还故意贬低自己,但态度是非常认真和严肃的,而且是非常神圣的,连脑子里偶尔掠过的杂念也不放过。也就是说,在写下这些文字的过程中,我们其实是在扪心自问,在反求诸己,人也渐渐地变得纯粹起来。
  因此,我认为齐锐新同志足以成为今天的一面镜子。虽然他的官不算大,也没有被树为时代的什么典型和楷模,而且在20多年前就离开了我们,但他是一个值得我们怀念的人,值得让我们以他为荣,怀念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共产党员的本色是什么呢?要我说,共产党员的本色,就应该像齐锐新同志带领那支部队生产的黄金,在脱胎换骨的陶冶和提炼中,不断地去其杂质,让自己的生命也变得像黄金那样纯粹。
这才是共产党员
真真切切的大写的人
谢太尉版分享。这个贺捷生不就是贺龙的女儿吗?&
一家三代精忠报国(时代先锋)
——记第十六集团军某摩步旅藏族战士降巴克珠及其家人(上)
本报记者 苏银成
《 人民日报 》( 日& &06 版)
  十月二十九日,在家门前的老杨树下,阿爸罗布扎西向降巴克珠(左)讲述父辈的从军史。
  盖旭辉摄(新华社发)
  在一首情歌醉天下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古城,豪迈多情的藏族儿女燃起篝火、跳起舞蹈、唱起歌谣,用古老的礼赞方式,歌颂沈阳军区某摩步旅藏族战士降巴克珠一家三代4人参军、7次荣立军功的生动故事;在白山黑水的座座军营,无以计数的将士网上发帖、座谈发言、赋诗作画,深情传唱这曲新时期一心向党、满门忠勇报国的颂歌……
  风雪能够包裹山川大地,却包裹不下一个藏族家庭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一片赤诚。
  坚冰可以冻结千古高原,却冻结不了翻身解放的藏族儿女世代忠勇报国的真挚感情。
  永远跟党走报党恩
  “像阿爸那样,到部队当兵去吧”
  康定高原呷巴乡铁索村村口,一声“再见”,戎装焕发的年轻人降巴克珠的身影,渐渐地消失在峰回路转的大山深处。村口那棵迎风而立的老杨树,再次见证了这动人心魄的离别情景,也打开了一段段尘封的记忆。
  那是1950年3月的一天,在喧天锣鼓声里,衣衫褴褛的村民来到村口的老杨树下拍着巴掌,迎接解放农奴的队伍进村,降巴克珠的爷爷罗布长寿就在欢庆的人群之中。
  罗布长寿与乡亲们一样,告别黑暗、野蛮的统治,还有那牛马不如的农奴生活。他一次次对家人说:“藏族人民的大救星,不是天神地神,更不是这主那主,而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金珠玛米。”
  解放军入川西剿匪作战那年,心存感恩的罗布长寿放弃县百货公司的工作毅然加入作战部队,驻守在离家很远的道孚城区。他始终恪守着对党的忠诚,在部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副班长一步步干到副排长。
  1956年春,沉浸在藏历新年喜庆气氛的人们还没缓过神,道孚县、得荣县等地匪患突起,上级命令部队前去剿匪。正在休婚假的罗布长寿闻令而动,踏上了平叛剿匪的征程。罗布长寿与新婚不久的妻子丹真翁姆依依不舍。临别时,丈夫斩钉截铁地说:“决不能让乡亲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再被夺走!”泪流满面的妻子使劲地点点头:“我等着你回来!”
  然而,令人心碎的是,丹真翁姆苦苦盼来的却是一个噩耗:罗布长寿在剿匪中为掩护战友牺牲了!
  20多年过去了,丹真翁姆青丝成白发,独自把儿子罗布扎西抚养长大。1979年的一天,她把罗布扎西叫到罗布长寿遗像前,哽咽着说:“像阿爸那样,到部队当兵去吧!”
  望着母亲饱经沧桑的脸庞,望着母亲被十几亩地拖佝偻的身影,罗布扎西有些犹豫了。丹真翁姆看出了儿子的心思,十分坚定地说:“你阿爸说过,咱翻身农奴不能忘本,我把你留在家里,你阿爸的在天之灵也不会原谅咱们呀!”
  儿上疆场,娘亲担忧。于是,那棵生长在海拔3000多米、挺拔于村口的老杨树,再次见证一段令人心酸的离别记忆。
  投身军营的罗布扎西,第一个向连队党支部交了摁上血手印的请战书,留下一串奋勇杀敌的闪光足迹。1982年服役期满,带着一身战伤的罗布扎西谢绝政府照顾,背着一麻袋理论书籍回到村里。
  时光荏苒,二十几年过去了。罗布扎西的儿子降巴克珠长成了高大魁梧的帅小伙,上门说亲和招工的来了一拨又一拨,但罗布扎西始终没有应允,因为在他的心中已有一个特殊的规划。
  那是2006年的深秋,收拾完庄稼的罗布扎西,带着降巴克珠来到得荣县烈士陵园,肃立在罗布长寿那十分熟悉的墓碑前,沉默了十几分钟后,用近乎命令的口吻对儿子说:“你爷爷说,人要知恩图报,不能忘了是解放军使咱翻身得解放,是共产党让咱做了主人,你一定要成为咱家的第三代军人!”降巴克珠使劲地点了点头。
  一个月之后,从小听着爷爷和阿爸故事的降巴克珠,作为全乡唯一的藏族战士,义无反顾地踏上北国军营服役的征程。送亲人当兵的动人场面,依然在这个村口,依然在这棵老杨树下,依然是这心心向党一家人……
  红木匣里再添军功章
  “立不了功,也得做个优秀士兵”
  康巴高原的天色渐渐放亮了。一位妇女和着泪水,在晨光中不停地擦拭着那副方方正正的红木匣,是那样地认真,又是那样地深情,仿佛里面装的是什么旷世珍宝。
  其实,在降巴克珠的奶奶丹真翁姆眼里,红木匣里装的是比珍宝还珍贵的罗布长寿的二等功证章和证书。
  她说:连做梦都想着建功疆场的罗布长寿,在“英达”剿匪战斗中为掩护战友,不幸被土匪击中,献出了年仅31岁的生命。罗布长寿化作片片热土,永远留在了雪域高原。
  后来,罗布长寿的儿子罗布扎西继承父亲的事业,毅然走进了火热军营,下苦功夫精武强能,千方百计增加训练难度和强度,无论酷暑还是严寒,在演兵场上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手榴弹投掷全团第一,手枪分解结合全团第二,以唯一能在百米外用56式步枪打手电灯泡的特殊本领入选特等射手团队……
  那是一个残阳如血的傍晚,落日的余晖把连绵起伏的山麓染成恐怖的灿烂。山坳里,一颗颗子弹拖着血红的尾焰,泻向罗布扎西所在的阵地。激烈交火中,战友受重伤,他不顾一切地背起战友就往救护所跑,呼啸而至的弹片炸伤了他的身体……伤愈重返战场,隆重的庆功会上,团领导把一枚金灿灿的三等功奖章挂在了他的胸前。
  二十几年后,接力棒传到降巴克珠手中。临行前,阿爸将摆放在屋子正中央的红木匣内的两枚军功章向左挪出了一块位置,十分认真地说:“这是留给你的,立不了功,也得做个优秀士兵……”
  阿爸的嘱托,伴随着降巴克珠向军营进发,做前辈一样的英雄,成为这个“红三代”最强烈的愿望。
  背负24公斤的武装越野,他外加5个装满沙子的矿泉水瓶苦练,一年就穿坏了6双胶鞋;障碍场上,他紧握10米攀登绳挑战体能极限,双手磨破,鲜血染红长绳;轻武器射击训练,他在步枪管上放弹壳,前端挂水壶,半小时弹壳纹丝不动。
  千百次炼狱般磨砺,使降巴克珠练就一身硬功:400米特种障碍,3分钟就跑完全程;步枪、手枪、冲锋枪等样样精通,在旅以上比武竞赛中24次夺冠、5次破纪录。在集团军组织特战比武中,他轻武器射击打出50环,400米障碍位居第一,6公里负重奔袭打破集团军保持了好几年的纪录,成为享誉白山黑水的“特战尖兵”。日前,第十六集团军作出了《关于向降巴克珠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格桑花香千万家
  “你去吧,孩子不能没有老师”
  为保卫藏族同胞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罗布长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乡亲们没有忘记他的家人,尽力照顾他的遗孀和遗腹子的生活。深受感动的丹真翁姆,常常带着儿子帮乡亲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在这种爱的循环中长大的罗布扎西复员后,俨然就像村里的“大管家”,谁家婚丧嫁娶、大事小情,全都主动前去张罗。每当政府抚恤米、面、油等物品,他总是把最好的送给鳏寡孤独,带领全家一直照顾身弱多病的孤寡老人泽仁曲珠很多年。
  3岁丧父的仁真志玛,从小就由幺爸罗布扎西抚养教育,17岁参军入伍,对待自己带的新兵就像姐姐一样关心照顾她们。退伍后考取了康定县政协公务员,千方百计帮助乡亲解决各类实际困难上百件,还帮助他人抚养4个孩子。
  2005年,邻村小学校长民玛请降巴克珠担任空缺许久的代课老师。一边是父亲用一只手苦撑家务,一边是孩子们对老师的渴望,降巴克珠有些为难。
  罗布扎西说:“你去吧,孩子不能没有老师。”于是,16岁的降巴克珠接下了这个每月只有320元工资的工作,把承担家务放在周末。
  降巴克珠走进军营继续把格桑花的芳香带给更多人。参军两年后,当了班长的他迎来军中第一拨新兵。新兵进门的第一天,降巴克珠就打好热乎乎的洗脚水站在门口笑脸相迎;有人生病了,他领着一趟趟去看医生,反复叮嘱按时吃药,帮着端饭送水洗衣服;有人想家了,他陪着唠嗑,逗他们开心……
  点点滴滴的温暖,让一个个新兵都爱上了军营,不断取得新进步。近年来,他把38名战士培养成骨干,其中7人被集团军评为“特战尖兵”。15人被旅树为“军事训练标兵”。13人考学提干或担任班长。
没有国哪有家(快评)
《 人民日报 》( 日& &06 版)
  一个藏族家庭,六十余载赤诚奉献,祖孙三代精忠报国。为了报答党的恩情,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沈阳军区某摩步旅藏族战士降巴克珠一家三代4人参军7次荣立军功,1人在剿匪战场牺牲,人人好善乐施,义务宣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自觉把民族传统美德融入社会进步潮流。缘何如此赤诚,缘何如此奉献和牺牲?其实,在他们的心里只装着一个朴素的真理,那就是没有国,哪有家。
  为保卫藏族群众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罗布长寿生死关头豁出来,谱写了壮丽的人生凯歌;为了群众安居乐业,罗布扎西永远失去了右手,留给人们金子般的至爱情怀。他们的牺牲奉献让我们景仰和敬重。令人欣慰的是,他们的儿孙降巴克珠用雪山般的忠诚、牦牛般的坚韧,平时苦练精兵、扶贫济困,关键时刻冲得上、拿得下,已磨砺成新时期的优秀军人。
  降巴克珠一家用生命和汗水谱写的爱的乐章,将汇聚成不可磨灭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激励全国、全军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而勇往直前……
康定高原出雄鹰(时代先锋)
——记第十六集团军某摩步旅藏族战士降巴克珠的强军梦(下)
本报记者 苏银成
《 人民日报 》( 日& &06 版)
  7年前,没有人能够想到,节日里挎镶玉腰刀、着藏袍藏靴的降巴克珠,会穿上绿色的军装。事实上,他对参军心仪已久,为这一梦想始终不渝在努力!走进军营,他没让亲人们失望,用忠诚赓续着爱党、爱国、爱民的红色血脉……
  这是一个特殊的战士讲堂。
  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战士,共同聆听一场个人梦想演讲会。尽管演讲人汉语并不十分流利,却不时被雷鸣般的掌声打断,很多人连巴掌都拍红了。
  台上这位英俊魁梧、略带高原红的演讲者,就是藏族战士降巴克珠。
  忠勇大爱血脉在传承
  誓成钢铁长城一块砖
  7年前,没有人能够想到,节日里挎镶玉腰刀、着藏袍藏靴的降巴克珠,会穿上绿色的军装。事实上,他自己对参军心仪已久,为这个梦想始终不渝在努力!
  他忘不了阿爸阿妈讲过的往事。半个多世纪前,祖祖辈辈都是农奴,被农奴主视为会说话的牲口,住畜窝、吃秕糠、披草帘。
  他忘不了自己成长之路上的所见所闻。在改革开放中出生、成长的降巴克珠看到,十几年间,县城的柏油路代替了土路,五六层的混凝土楼房代替了石头房。
  他更忘不了,从小学到中学,他接受的教育全部是免费的,前往藏区支教的老师们一字一句地教同学们讲普通话,还带来许多书籍和光盘,“教”他们学习科学文化,“带”他们知晓天文地理,“领”他们游览长城和故宫,让这些原本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的山里孩子,拥有了像祖国河山一样辽阔的理想……
  降巴克珠深知,这一切的变化,都源自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藏区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变化的,还有包括自己在内的百万藏族同胞的命运。
  “让我也成为这战斗集体的一滴新鲜血液、这钢铁长城的一块砖瓦吧!”走进军营,他没让亲人们失望,用忠诚赓续着爱党、爱国、爱民的红色血脉。
  走进军营后,部队掀起了学习“新一代青年士兵的楷模向南林”的热潮。他克服语言障碍及各种困难,如饥似渴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先后被评为“旅理论学习之星”、“旅十佳优秀共产党员”、“集团军学习向南林先进个人”。
  2008年3月,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攻击党和政府的负面言论和暴力事件,降巴克珠连续几天给家人和同学朋友打了60多个长途电话,引导他们不听、不信、不传、不参与、不支持暴力行动。同时,他还收集整理了不法行径的案例,与3名藏族战友组成“宣讲小组”在部队巡回报告,引导官兵认清事件的反动本质、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坚定政治立场。
  2008年7月,连续3次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降巴克珠,终于握紧右拳郑重地在党旗下宣誓,决心一生一世跟党走,忠诚报国一心为民。
  决胜战场血性在延续
  字典里没有“服输”字眼
  降巴克珠所在连队官兵,都是声名远扬的训练尖子。投手榴弹,他用尽全力扔不到40米,别人出手就是50米开外;400米特种障碍摸底考核,老兵“嗖嗖嗖”跟玩似的,他累得晕厥倒数第一……
  康巴汉子的字典里,没有“服输”的字眼。降巴克珠扛圆木、过蚂蚁坑,钻出涵洞全身是水,拽着弹药箱过低桩铁丝网匍匐前进,衣服和手臂不时被铁丝剐破,伤痕累累;轻武器射击,为求踞枪的稳固性和瞄准的准确性,他在步枪管上放弹壳,前端挂水壶,目标处画黄豆大的圆圈,每次一盯就是一两个小时,常常是手练麻了、眼练花了、胳膊练得酸痛;他每天坚持进行踢沙袋、俯卧撑等“十个三百”的强化训练……
  然而,降巴克珠还有更加残酷的冲锋。负重48斤的6公里武装奔袭,是特种兵的看家本领,也是最比拼耐力的课目。为提高成绩,他在腿上绑铅块,背囊里额外加5个装满沙子的矿泉水瓶,甚至扛着圆木跑,一年跑坏了6双胶鞋。有人统计,他6年多训练中跑了6400多公里,扛圆木1100吨,相当于扛了18节载重60吨的火车皮,练就“铁摩托”“飞毛腿”的硬功,打破集团军保持10余年的该项目纪录。
  未来的信息化战场,让降巴克珠敏锐地看到了差距。他以时不我待的拼搏,实现着由传统特战精兵向信息化特战精兵的转身。某新型通信电台操作是新增的选训课目。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让不少战士望而却步。而降巴克珠却迎难而上,主动请缨加入攻关小组,加班加点研读《电路学》、《机电工作原理》等10多本专业书籍,对照说明书在野外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使用,不仅熟练掌握了电台操作使用技能,还拓展了6项作战功能。
  暴风雨中雄鹰在飞翔
  “枪王”带出一批“神枪手”
  副班长王哲始终念念不忘,自己手中那两块沉甸甸的金牌,是被班长降巴克珠逼出来的……
  那是日,旅里组织创破纪录比武。列兵王哲不仅枪打得准,而且悟性也好。觉得这是个“神枪手”的好苗子,降巴克珠就向连队推荐王哲参加射击专业竞赛,可王哲却请求连队把名额让给别人:“人家参加的都是老兵,我一个列兵怕给咱连丢脸!”
  “列兵咋了?”为帮助王哲超越自己,降巴克珠这个“枪王”每天挤出时间给他开“小灶”:一起百米冲刺卧倒练瞄准、一起拿着缩小靶分析射击散布规律、一起趴在地上研究排除虚光……
  苦练20余天,王哲出手不凡,“捧”回了固定目标和夜间隐显靶射击两块金光灿灿的奖牌。从此,他牢牢记住了降巴克珠写在笔记本上的那句话:“雄鹰之所以展翅高飞,是因为它经常在暴风雨中锻炼。”
  如今,降巴克珠班里“神枪手”“飞毛腿”“壁上飞”接连涌现,一茬茬战士在重大军事活动中扮演着“尖刀”角色。
本帖最后由 高太尉 于
13:50 编辑
降巴克珠事迹激励人心
《 人民日报 》( 日& &04 版)
  本报北京11月9日电&&(苏银成、杜善国)连日来,沈阳军区某部藏族战士降巴克珠一家三代精忠报国的先进事迹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广大青年尤其是部队官兵纷纷表示,要以降巴克珠一家为榜样,把爱党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转化为自觉行动,汇聚起实现强军梦、强国梦的伟大力量。
  降巴克珠部队所在的吉林省通化市,出租车司机刘涛听了广播报道后,对一位军人乘客说:“降巴克珠是你们部队的吧,他们一家的事迹真令人感动!”
  在降巴克珠家乡、康定县呷巴乡铁索村,村民多吉降泽看完电视播出后说:“以前我知道罗布扎西乐于助人,也听说过他一家三代都是当兵的,真不知道他们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这么感人。”老村长丹真多吉对身边的村民说:“扎西一家真伟大,真不容易!”
  “全国抗震救灾模范”、济南军区某陆航团特级飞行员杨宏阁说:“从降巴克珠祖孙三代身上,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作为一名飞行员,我也要像他们那样,坚定信念,筑牢军魂,不怕牺牲,誓死保卫祖国的蓝天。”
  11月7日,四川省康定县副县长泽仁多吉等一行5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带着20000元慰问金,来到降巴克珠家中探望其父母并表示:“你们一家是我们全县的骄傲,我们一定努力解决家中的实际困难,为降巴克珠解除后顾之忧,让他在部队安心工作,再创佳绩,报效国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激发民众爱国心
四川省康定县去慰问则意味着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全乡光荣 全县光荣的良性互动循环
从而更加激励一线指战员
斗志昂扬的民族
本帖最后由 高太尉 于
11:55 编辑
西藏新一代共产党员传承“老西藏精神”
党性光辉,闪耀在雪域高原
《 人民日报 》( 日& &04 版)
  数十年前,为使西藏各族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老一辈进藏工作者用鲜血铸就了“老西藏精神”。
  进入新世纪,西藏新一代共产党人群体坚守着精神高地: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艰辛,因使命而开拓,因责任而担当,甚至付出了生命代价。
  特别讲忠诚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每个人都是祖国的坐标
  这是一份沉重的名单——
  强秋、金淑萍、张宇、李江龙、李芬玉、次仁……他们虽然身份各异,但都是共产党员,并且都在2012年因公殉职,遇难于高原恶劣的生存条件。
  谈到新时期西藏共产党员的共性,记者采访的许多人不约而同提出一点:特别讲政治、讲忠诚。在西藏,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就是最大的政治。
  只有29人的玉麦是中国人口最少的乡,8名党政干部轮流守护着中印边境1987平方公里的国土。每年8个月大雪封山,吃到新鲜蔬菜成为奢望,更难忍受的是无尽的孤独。
  为什么不离开?
  乡长达瓦说:“不能走啊。这是我们的国土,玉麦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坐标。”
  在西藏长达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数不清的党员干部就这样默默坚守。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方寸草不生。一名边境干部有机会走下高原时,看到了树,竟抱着大树放声痛哭……
  张宇,陕西援藏干部、阿里地区噶尔县原县委书记。日,年仅44岁的张宇因积劳成疾引发急性心梗去世。翻看他人生最后十天的工作日志,每一天都排得满满的:筹备人工种草现场会、调研高效设施农业、检查国道沿线环境治理……
  守护这片国土的人,每日都在挑战生存的极限。在这里,一场普通的感冒都可能致命。同样痛苦的还有亲情的缺失。
  然而,只要听到祖国召唤,他们便从五湖四海赶来,“因为我是共产党员。”
  特别能创新
  勇于开拓,攻坚克难,推动雪域高原跨越式发展
  藏族大汉孙宝祥当曲水县县长已经7年了。
  2006年,他一上任就去走访村民。在一间黑乎乎的小屋里,看见一位生病的老人,又去厨房看看,糌粑罐眼看就要见底了。&&
  如何能实现快速发展?孙宝祥分析,曲水是个传统的农业县,要发展只能另辟蹊径。他力推曲水成立了西藏最早的县级工业园区之一——雅江工业园。一无资源,二无经验,还要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难度可想而知。他带队招商引资,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靠“最真的诚意和最厚的脸皮”打动企业家。7年间,曲水县财政收入翻了10倍,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翻了10倍。
  新世纪以来,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是一场以现代化为取向的大规模开拓创新实践。
  从基础设施改善到农牧民增收,从特色产业培育到经济总量连破百亿元大关,从传统文化弘扬到教育、医疗、养老事业的进步,一点一滴都凝结着西藏党员干部的心血和汗水。
  创新,需要胆识、勇气、毅力,更需要智慧。
  大棚蔬菜刚刚推广时,不少农牧民拒绝接受。白朗县巴扎乡彭仓村村支书边巴顿珠有“高招”:他和村里的党员带头承包大棚,年底赚了钱,他们在大街上公开数钞票。
  第二年,村民纷纷主动申请承包大棚,彭仓村成了全县第一个万元村。
  正是靠着“脱一层皮”的苦干精神,靠着除旧布新的改革锐气,西藏党员干部不断开辟出跨越式发展的新天地。
  特别能担当
  旗帜鲜明,敢作敢为,挺起共产党人的脊梁
  李素芝的办公室堆满了锦旗和哈达。这位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西藏军区副司令员,被西藏老百姓亲切地称为“门巴(藏语:医生)将军”。
  西藏高原先心病发病率是内地的2至3倍,而在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做心脏手术,全世界尚无先例。李素芝连续20年艰苦攻坚,决心勇闯高原医学“禁区”。
  日,在海拔近3700米的拉萨,世界首例高原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即将开始。带着沉重的使命和期待,李素芝一刀划下。这一刀,划破了国外专家“海拔3500米以上不能做先心病手术”的断言,给雪域高原带来了福音。
  经李素芝倡议、总医院党委决定,所有困难群众免费就医。10余年来,总医院仅先心病手术就为西藏群众免费达9000多万元。
  特别能担当,体现的是西藏共产党员以天下为己任的大爱情怀。
  2011年,西藏自治区党委根据区情,在全区启动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两项重点工作。这是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覆盖面最广的干部下基层活动。
  两年多来,全区先后选派4万多名干部入驻全区5459个村,与农牧区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听民意、解民忧、帮民富;同时,实施了一系列利寺惠僧举措。
  传承“老西藏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贡献,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半个多世纪前,老一辈进藏党员干部扎根边疆、扶危济困,和西藏各族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
  今天,“老西藏精神”已成一种精神基因,融入西藏党员干部的血脉。这种基因生根发芽,传承不息。
  日,嘉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忠义村驻村干部李芬玉和乡亲们一起修水渠。同事发现,她弯腰用锹把紧紧顶着胃部,豆大的汗珠从蜡黄的脸上往下掉。同事劝她赶快请假到医院看看,李芬玉再次选择坚守。
  一周后,病痛再次发作,她猝然离世。全村群众自发点起了酥油灯为她祈祷。她救助的低保户、她谈过心的村支书、和她一起劳动过的小伙子们,都哭了。
  比如县查曲乡多托村驻村工作队进村第一天,许多村民赶来看热闹,却没一个伸手帮助卸车。工作队队长万嘉反省:群众感情疏远,问题出在干部身上。
  大雪天,工作队员同村民一起修路。民兵夜间巡逻,工作队提前做好饭菜招待巡逻队员……
  不到3个月,村民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变:有困难,主动跟工作队说;逢年过节,抢着请工作队员去家里吃饭;驻村结束时,全村人来欢送,依依不舍。
  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老西藏精神”激励着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斗志,而新世纪西藏共产党人群体之中孕育生成的“新西藏精神”,正在各族百姓心中树起一座新的丰碑。
  (新华社记者张晓华、李柯勇、杨三军、薛文献、杨步月、边巴次仁、文涛,本报记者韩俊杰)
“降魔”夫妻兵
贾文恒 易成忠 苏银成
《 人民日报 》( 日& &06 版)
  刚刚从部队销毁化学危险品回来,徐家龙还没来得及放下肩上的背包,妻子徐水侠已经站在他的面前。
  见到妻子,徐家龙从背包里小心翼翼掏出一瓶早已收集好的“毒渣”交给她。拿着这份特殊的“礼物”,徐水侠不敢和丈夫多说几句亲热话,急匆匆去了自己的化验室。多少次,只要时逢到部队执行销毁任务,徐家龙、徐水侠夫妇的见面礼就从来没有改变过。
  24年来,从大学同学到单位同事,从地方大学生干部到部队高级工程师,“二徐”夫妇携手与化学危险品并肩作战、比翼双飞的爱情故事,在兰州军区某防化技术大队官兵中传为佳话。
  化学危险品,只要有“毒”,就是“魔”,徐家龙、徐水侠夫妇天天与“毒魔”较量,次次用超凡技艺和过人胆量化险为夷。
  自1994年,我国签署化武公约后,全军首次进行大规模销毁毒剂。这样的销毁,一头系着祖国和平,一头连着个人危险,任务艰巨,使命重大。作为防化技术兵,徐家龙、徐水侠夫妇共同受命挑起了军区部队化学毒剂销毁重担。
  徐家龙和同事走遍了军区存有化学危险品的所有部队,对化学危险品进行彻查、收缴,带回集中销毁或野外零散销毁,徐水侠在大队负责分析检测,用数据验证销毁作业是否彻底、安全。
  在一个个危险面前,徐家龙、徐水侠这对“夫妻兵”,以勇于担当的精神和相互体恤的夫妻情、战友爱,携手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危险、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平安幸福的日子。
  24年来,两人并肩销毁化学毒剂40多次,处置有毒物泄漏15次,与“毒魔”交手,屡战屡胜。
  23项科研成果,15项被推广运用到部队作战训练,其中两项填补全军空白,一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去年,徐家龙、徐水侠夫妇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表彰为第八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柔肠为民“铁政委”(以先锋模范为镜)——记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政委刘铁桥本报记者 倪光辉《 人民日报 》( 日& &04 版)
  刘铁桥(右)为战士诊治。
  曾政雄摄(人民视觉)
  很多患者病愈出院前非要跟他道声别,一些住院老人把他当作贴心人,有的贫困学生将好成绩第一个告诉他……
  “您说的是铁政委吗?”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总能听到政委刘铁桥的故事。2010年担任总医院政委以来,他为管住大处方,不惜严惩多个科室领导;他提出机关行政消耗性开支压减20%,扶贫革命老区资金增加20%。今年,他又提出为民新举措:为贫困先心病患儿减免治疗费,为70岁以上老年人免挂号费,坚持每周办义诊。
  他说:“为民利民,是医院最好的名片。”
  铁肩担重任——
  “决策过程离群众近一点,决策结果就离失误远一点!”
  2004年2月,刘铁桥任武汉总医院政治部主任不久,就接到医院5名高学历干部递交的转业申请,“在这里看不到希望”,一句话说得刘铁桥心里堵得慌。
  在刘铁桥建议下,医院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到知名医院参观取经、推荐技术骨干出国深造……医院党委机关则先后3次搬家,先搬到连队宿舍,再搬到病房,把办公楼腾出来作病房,带动科室老专家主动压缩办公用房,使医院一下子增加了300多张床位。另一方面,坚持把有限资金用到刀刃上,基础设施建设所用主要材料都由医院采购,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成本。通过开源节流、艰苦奋斗,医院环境短短几年时间里得到根本改变。慢慢地,再也没人提转业申请的事了。
  2010年,刘铁桥任医院政委。基础设施上去了,他和院长浦金辉把目光瞄向了信息化建设,提出“建设信息化医院、打造数字化卫勤”的目标。有人不理解:引进一套数字化设备和软件动辄数百万元,赚得回来吗?“决策过程离群众近一点,决策结果就离失误远一点!重大决策不能搞一言堂!”刘铁桥专门召集持不同意见的同志开会,听取他们反对的理由,并组织他们参观兄弟单位数字化建设成果。
  很快,推进数字化成为医院的共识,各项建设顺利起步。刘铁桥告诉记者,医院的数字化建设之所以标准高、效果好,“反对意见”功不可没。有的同志认为数字化建设投入多产出少不划算,促使党委在顶层规划时明确提出注重实用、不搞花架子,突出性价比要求;一些老专家的反对主要源于对电脑操作不熟悉,促使设计中考虑功能齐全的同时,更加注重操作界面的简化……
  短短两年,医院构建起集医疗、管理、科研教学等为一体的信息服务综合平台,在全军率先建成数字化医院雏形,被评为“全军数字化医院先进单位”。经过一系列“突围”,医院创造了令同行惊叹的“武总速度”:拥有1个博士后工作站、96名博硕士生导师和176名高级职称专家,还有20个全军和军区研究所、专科中心;日均门诊量从3000人次增长到6000人次。
  “作为军队医院,为兵服务是‘1’,其它都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近年来,医院为兵服务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被评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单位”。
  柔肠为群众——
  “遇到事关群众利益的棘手问题绕着走,是领导干部的耻辱!”
  “杨有,胖一点了!”11月8日下午4点,武汉总医院急诊科EICU病房里,刘铁桥摸着病床上战士杨有的脸,欣慰地说。两年前的一次训练中,空军某部杨有颈椎受伤,被紧急转往武汉总医院。
  “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医院花多大代价都在所不惜!”刘铁桥话语坚定。在精心呵护、治疗下,杨有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上肢能够举过头顶,大家都松口气的时候,常来病房了解病情的刘铁桥却有了新的忧虑,杨有因气管切开留下语言障碍,双手十个指头功能丧失,这样长时间卧床住院,会不会影响正常思维?为了能让小杨接触到病房外的世界,他们买来电脑,刘铁桥还亲自设计了电脑和网线的特殊安装方案。日前,记者在病房见到了杨有,这位战士已经可以通过手掌内侧滑动鼠标使用电脑了。
  “别看我们平时叫他‘铁政委’,他的心可细了。”在医院住院部,电梯工胡红英对记者说。
  2009年8月底的一天,时任政治部主任的刘铁桥在乘坐电梯时,注意到胡红英面带愁容。在他的再三追问之下,胡红英道出原委:女儿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可家里没有存款,自己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哪供得起女儿上大学!
  “孩子大学一定要读,学费的事我们帮你想办法!”刘铁桥当场表态。很快,他在全院组织发起了助学募捐,仅2天时间就募得4万多元,解了胡红英的燃眉之急。
  长期在带兵一线的刘铁桥做群众工作总有一套自己的办法,他说,群众工作不是会做“顺水人情”,而是敢拣“烫手山芋”,“遇到事关群众利益的棘手问题绕着走,是领导干部的耻辱!”
  铁面扬正气——
  “如果自己坐不正行不端,看到歪风邪气哪有底气管?”
  “贵院风清气正,办事公开透明,这次没中标我心服口服,争取下次有合作机会!”这是工程承包商贾某给刘铁桥的一封信。不久前,该院内科大楼主体工程招标,贾某多次上门拜访刘铁桥,几次奉上红包,均被回绝。
  “如果自己坐不正行不端,看到歪风邪气哪有底气管?”刘铁桥力推“廉洁行医禁令”,坚决杜绝乱收费、“人情处方”、收红包等不正之风,聘请医德医风监督员,对用量连续3个月在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的药品实行休眠整改……该院连续3年在武汉市34家大型综合医院文明指数测评中名列第一。
  2010年,刘铁桥岳父因脑溢血多次住院治疗,结账时,医院工作人员私下给他减免了一些费用。刘铁桥知道后,把减免的费用全额补上。今年初,刘铁桥父亲在老家去世。一位多年未见的老战友闻讯前往吊唁时,看到刘铁桥老家的房子破旧不堪,家里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以为他“只顾自己不管家”。后来到了武汉,见到刘铁桥还住在上世纪50年代建的老旧公寓房里,家里摆设同样十分简陋,老战友说,“我真是服你了!”
  在总医院院史馆里,几张巴掌大的纸片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是汶川地震期间刘铁桥率领侦察救护分队营救被困群众,面对死亡留下的遗书。一份是写给组织的:“断头崖成了孤岛,四处都弥漫着死亡的气息。请组织相信我,我不会给军队丢脸,也不会给医院丢脸……”另一份是留给院长浦金辉的:“请原谅我无法执行你‘随时保持联系’的命令。我是家中独子,如果这次没能闯过这道难关,请老哥代我给年老多病的父母尽尽孝,来生再谢!”
  即使到生命的最后,刘铁桥想的仍然不是自己。
把失落的尊严还给病人(时代先锋)
——记北京军区二六一医院精神病科总护士长蔡红霞
本报记者 冯春梅
《 人民日报 》( 日& &06 版)
  蔡红霞(右三)与战友分享获奖后的喜悦。
  朱 民摄(新华社发)
  瘦弱,清秀,慢声细语,笑容可掬。
  北京军区二六一医院精神病科门前,轻轻地拥抱,柔声地叮嘱,恋恋不舍地挥手。
  “送每个病人康复出院,是我最幸福的事。”放下挥动的右手,这个外表看上去纤弱的女子,眼角泛起泪光。
  她叫蔡红霞,二六一医院精神病科总护士长,从事精神病护理已经整整30年,用博大的爱心和精湛的技术,帮助万余名精神疾患人员康复回归社会。8月24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接见了蔡红霞,亲自为她颁发了第四十四届“南丁格尔”奖章。
  亲自试药
  “我们受点委屈算啥”
  在蔡红霞的头上、胳膊上,都有清晰可见的伤疤。“这都是病人动手留下的纪念,没什么大不了。”蔡红霞轻描淡写。
  天天和病人打交道,而且一干就是30年,个中的酸甜苦辣,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在这里,医护人员经常面临着意想不到的各种攻击和人身伤害。有一次,蔡红霞正在给一名女病人喂饭,突然,后面排队打饭的一个男病人扑了上来,一把把她摁在桌子上,揪着她的头发使劲往桌上磕,幸好其他工作人员反应迅速,才把她抢了出来。
  这一次,蔡红霞被打成了脑震荡,躺了三天才能下床。可稍稍恢复,她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病人精神失常,我们要有理智。”面对病人的无故打骂,蔡红霞总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她常对医护人员说:“精神病人是弱势群体,医护人员关心爱护他们,既是对病人生命健康负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应尽的一份责任,我们受点委屈算啥!”
  精神病人和正常人不同,正常人服药后如果觉得不舒服,会及时向医生提出,而精神病人要么不吭声,把一切都藏在心里;要么比划半天说不清楚,即使说了,有时也不知道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由于病人人为停药,常常导致疾病复发。
  为走进病人的内心世界,了解病人服药后的真实感受,蔡红霞经常把自己当“病人”,感受精神类药品对身体的影响。
  有一次,蔡红霞不顾白细胞长期偏低的身体状况,尝试着服用了2片氯硝安定,谁知在下台阶时,双腿发软摔了一跤。通过这次亲身感受,她找到了病人有时无缘无故摔倒的根源。她要求护士们对服用此类药品的病人多加关注,夜里上厕所时要派人搀扶。从此,病人夜里摔倒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
  接着,她又先后两次尝试着吃了其他一些药品,并把身体上出现的呕心、困倦、心慌、肌肉松弛等感受记录下来,然后反复提醒值班护士,当病人出现药物副作用时,一定要及时报告医生,有针对性地服用对抗副作用的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30年来,蔡红霞先后有7次改行、调动和进机关的机会,但她放弃了;30年来,有28个春节她是在病房内照顾病人。她说:“护理工作就是我的事业,在这个平台上我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洞悉病人心理
  “尊重比同情更重要”
  “谁愿意生病,摊上了已经不幸了。”蔡红霞经常对医护人员说:“别人可以不管病人,但我们医护人员不能把病人推之门外,这不仅对不住自己的良心,更有违职业道德。”
  受世俗观念的影响,精神病人容易受到人们的歧视。“精神病人是人,尊重比同情更重要。”30年从事精神疾病护理,洞悉病人心理的蔡红霞要求护理人员,要时时处处维护好病人的尊严。
  有一年大年三十中午,鞭炮声此起彼伏,人们沉浸在喜迎新春的欢乐气氛中。
  这时,一个衣衫褴褛、患有精神病的小女孩,被地方福利院工作人员送到了医院。
  衣服上有好几处破洞,头发凌乱隐约有虱子爬动,目光呆滞,像木桩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第一眼看到小女孩,蔡红霞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酸楚。她当即准备好热水,帮女孩洗了个澡,然后换上了干净的衣服。
  可是,女孩头上沾满了虱子,咬得她不停用手去挠。虽然用药进行杀灭,但虱子太多,怎么也灭不干净。迫不得已,蔡红霞只能给她剃光了头发。
  病友们见一个女孩剃了光头,哄堂大笑。女孩沉默几分钟后,开始放声大哭。
  精通心理学的蔡红霞知道,女孩虽然患病,但天生的爱美意识,让她感觉受到了伤害,只有维护好她的自尊,才能控制好病情。
  蔡红霞劝走了看热闹的病人。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女孩说:“阿姨过两天给你买个帽子,你戴上肯定很漂亮。”几句安慰,让女孩的情绪稳定下来。
  初二早晨,连续值了三天班的蔡红霞下班后,没有回家就急忙坐车去了商场,可商场要到中午11点才开门。寒风中,她守在门口,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终于为小女孩挑选到了一顶大红色的绒线帽。
  紧接着,蔡红霞又返回病房,亲手把绒线帽戴到女孩头上,女孩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医院政委张冠军感慨:“蔡红霞为病人付出的爱,已经融入了她的血脉,成为了一种习惯。”
  创新临床护理
  “紧跟时代医疗发展,紧贴病人需求”
  走进精神病科工娱治疗中心,仿佛来到了一个艺术创作的殿堂。楼道内两边墙上,挂着病人创作的一幅幅书法绘画作品;学习园地栏目里,贴满了病人的诗词、人物素描;手工创作室里,摆满了各种刺绣、陶艺、编织等工艺作品。
  院长胡敏告诉记者,由蔡红霞创建的全军首个多种辅助性康复娱乐工娱治疗中心,分别设立了手工制作、陶艺泥塑、厨艺操作、音乐治疗和舞蹈艺术等8个治疗室,通过让病人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和手工创作,有效驱除了心理阴霾,提高了适应外界环境能力。
  普通的护理岗位,不凡的创新成就。今年4月,精神病科教学室内,来自北京10多家精神专科医院的40多名护理专家,现场观摩蔡红霞主持的多媒体教学查房。
  是什么吸引了这么多护理专家的目光?组织安排这次活动的北京市护理协会秘书长李春燕称赞说:“蔡红霞探索的这一独特的查房模式,对精神病合并多种躯体疾病开展联合护理会诊,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常见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具有高复发、高自杀、易致残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病人呈逐年增多趋势。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抑郁症患者超过2600万人。
  为攻克这一难题,蔡红霞进行了艰辛探索。许多护理人员心里产生了怀疑:“做学问、搞科研是医生的事,护士只要做好打针输液等基础性临床服务工作就行了,还能在科研上搞出什么名堂?”
  “病人把生命健康交给了我们,为病人负责是医护人员的共同责任。”蔡红霞迎难而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从生物、心理、社会、人文等方面,探索为每个病人建立个体化的服务流程。
  通过4年的创新探索,“抑郁症护理流程效果观察研究”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对抑郁症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做法,在全军精神疾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交流,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作为精神科护理人员,仅有热情还不够,还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蔡红霞深有体会地说:“只有紧跟时代医疗发展,紧贴病人需求,才能更好地去服务病人。”
她的爱,越过海岛到大洋(定格)
苏银成 方立华 姜 浩
《 人民日报 》( 日& &06 版)
  王海文(右)和患者在一起。
  代宗锋摄
  8月24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可对海军413医院麻醉科护士长王海文来说,却是一个生命中绽放华彩的时刻。这天,她和全国其他5名第四十四届国际南丁格尔奖获得者一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像南丁格尔手中的红烛,王海文二十四年如一日,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谱写了一曲白衣战士追梦、圆梦的奉献之歌。
  “提灯女神”
  年轻的王海文穿着洁白的护士服,手捧蜡烛,面对南丁格尔像,庄严宣誓。那一年,她21岁。
  南丁格尔说:“护理本身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麻醉科护士的业务水平直接关系手术成败。入院第二年,王海文就通过考核,加入了医院战备要求最高的海上应急医疗队,一干就是24年。
  2007年7月,由于表现出色,组织安排王海文进入护理操作最严、责任最大的手术室担任护士长。
  2009年7月,“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正式列编,作为医院船岸基依托医院的手术室护士长,医院船先进的手术室配置和布局,既让王海文欣喜万分,又让她倍感压力。
  从此,只要一有机会,王海文就主动登船进行学习研究,在船上一呆就是五六个小时。近3年来,王海文所在的麻醉科先后派出了7名护士随医院船执行海外医疗援助任务,未发生一起差错和事故。
  2010年9月,在刚刚完成176天亚丁湾护航任务急需休整的情况下,王海文又主动请缨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和谐使命—2010”任务,她想把“提灯女神”的温暖传递到两大洲两大洋。
  而这一年,儿子参加中考,老母亲又因为冠心病复发住进了医院。
  非洲是艾滋、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的重灾区。作为医院船手术中心护士长,王海文每天都要服务12小时以上,最多时一天要保障13台手术。
  都说护士长是手术室的大管家,为医生手术准备敷料包,王海文每个都要检查三次以上;看见手术室的门牌有少许锈迹,王海文就用酒精纱布反复擦拭,直到闪闪发光;清洗、更换病床上的床单被套,王海文一干就要到凌晨才结束;对手术中心进行全方位洗消,及时处理病人的分泌物和医疗垃圾,王海文总是抢着最脏最累的干。
  在茫茫大洋、异国他乡,王海文先后健康体检3000余人次,静脉输液等护理操作400多人次,保障和配合手术100余台次,全程参与了急性肠梗阻、输尿管结石、胆石症、双上肢及颈部烧伤等20余例急危重病例的抢救工作。她用不知疲倦的奔忙身影、阳光温暖的动人微笑、守护生命的天使之心践行着南丁格尔“人道、博爱、奉献”的国际主义人道精神,把中国人民的友谊播撒到两大洋两大洲。
  “先锋战士”
  “我是一名军队医护工作者,军人就要时刻保持备战打仗意识和召之即来的战斗作风,作为一名海军野战医护人员,必须不断在海上摔打自己,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从入伍第一天起,王海文就对自己肩负的使命职责有着清醒的认识。
  只要医院有出海执行卫勤保障任务,王海文总是第一个写请战书,生怕错过每一次出海保障的机会。
  那一年,东海舰队组织舰艇编队进行远海训练,需要413医院派一支10人医疗小分队随舰艇保障。考虑到王海文刚执行亚丁湾护航回来不久,抽调保障此次任务的人选中没有她。
  得知情况后,王海文立即给院长王文军打电话:“院长,此次医疗保障任务时间长、物资装备多、标准要求高,我是骨干为什么不安排我参加?”
  请战书中,王海文这样写道:“我属于党,属于人民,属于大海,我愿和可敬的官兵一起战斗,共同为海军走向深蓝贡献力量!”
  在王海文再三要求下,院领导同意了她的请缨。
  在海上医疗保障期间,王海文不仅要做好自己分管上百种物资器械保障,还要耐心为官兵做好心理疏导服务等工作。
  与王海文一起执行任务的队员回来都介绍说,王海文几乎每天都是最早一个起床,最后一个睡觉,眼睛熬肿了、手磨破了对她来说是常有的现象。
  由于工作需要,王海文先后在医院妇产科、门诊科、传染科、麻醉科等科室工作过,不论调到哪里,不论在哪个岗位,她都在团队传递一名先锋战士的正能量,所在单位先后被评为“全军优质护理示范医院”、“全军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等荣誉。
本站声明:本网站所有转载之内容只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本网站纯粹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转所转载之内容,无任何商业意图,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您来函与本站管理员取得联系(联系方式:(只收手机短信) 周一至周六 8:30-17:30 或者电子邮箱)。
Powered by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5 www.51yue.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