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区地图两日旅游,请帮忙设计行程

呼和浩特市旅游地图查询说明:

4.通过按键盘 ← 看上一张地图:毛乌素沙地地图; 键盘 → 看下一张地图:毛乌素沙地全图

2016年9月11日下午到呼和浩特东站,乘公交车K5到公主府公园,过马路换K3,大召站下车,步行几分钟,入住如家快捷呼和浩特小昭寺大漠古玩城店。呼和浩特是芳草萋萋、牛羊遍地的草原天堂;是昭君出塞、守护北疆的历史名城。阴山巍峨,黄河铿锵,这就是我们西行的第一站。

9月12日首先到大召寺游览,大召寺 最出名的银佛、龙雕和壁画,这三样宝贝可以在“慈航普渡”这个大殿进入参观;门票35元。

出了大召寺,马路边有去昭君博物院的公交车。每位5元。当地的公交车都是先说蒙语再说汉语的。街上所有的广告牌也是蒙文在前,汉文在后。

传说,因每年凉秋九月,塞外草衰时,附近草木枯黄,唯独昭君墓上芳草青青,故古人称之为“青冢”,且唐代就见之于李、杜诗篇,以后又现于历代文学作品之中。 门票65元,60岁以上30元。整体来说昭君墓没有很多的建筑。跟公园似的,不大,一会儿就转完了。有名的青冢不算高,沿台阶上去可以俯瞰整个昭君博物院。有几间陈列馆,可以看看匈奴的历史。还有出售当地各种特产和服装的商店。

游览完昭君博物院,回到呼和浩特市区,当地的烧麦真的很好吃。羊杂汤也不错。我们住的地方离五塔寺不远,又去了五塔寺。在呼和浩特市众多寺庙中,五塔寺规模不算大,之所以能成为内蒙古旅游的标志性建筑,完全得益于其独树一帜的建筑形式。五塔寺原名金刚座舍利宝塔,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为五塔寺。五塔寺蒙语称:“塔本索布日嘎”,俗称五塔。门票35元。

看完了五塔寺,又去看看呼和浩特的市标, 地址在呼和浩特中心地带,新世纪广场,那里是呼和浩特三大主要干道,中山路 新华大街 呼伦贝尔路的交汇处,也是原内蒙古博物馆的正对面。市标是2005年修建的,掩映在街心花园的树林中,找了一会才找到。

市标整体呈现一个四方鼎型,四足鼎立,中间雕刻呼和浩特乳都标志纪念,以及蒙文翻译,顶端是钢塑--呼和浩特地图。

一天的游览景点到此结束,虽说很累,但收获颇丰,很满足。

我们去大召寺的路上经过小昭寺,也称“席力图召”。

大召寺的三宝都是真品,文革时这里是仓库,没有作为寺庙开放,所以躲过了一场浩劫。这里的银佛,龙雕和壁画是三绝,属于明代的文物。进入大殿内是不允许拍照的,也不要大声说话。

据说在这天然的木头上可以找到十二生肖。木头的缝隙里面插满了硬币。在阳光下熠熠闪亮。

大召寺的三宝银佛、龙雕和壁画,就在“慈航普渡”的大殿里。银佛其实是释迦牟尼像,高达三米由纯银打造。看起来庄严而神圣、做工精湛,不免肃然起敬。佛像前的龙雕盘在两根柱子上,气势恢宏,动感十足,确实奇妙。至于壁画,描画了佛教的人物和故事,但是因为灯光太暗的缘故,看不太清楚。

昭君墓环境很不错,绿化率很高,蓝天白云,空气相当清新。身穿民族服装的美女是解说员。

陈列馆大厅的塑像,大厅里还有一些文物展览,同时还有匈奴历史的介绍。

和亲雕塑,马头朝着西面。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献身于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在民间百姓中,昭君是美的化身。数千年来,她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站在昭君墓俯瞰,和亲铜像,牌坊,昭君塑像,最前面的是董必武主席的题词。

这是匈奴王冠的造型。是内蒙古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我们是周一游览呼和浩特,博物院休息,没能看看真品,有些遗憾。

匈奴文化博物馆,蒙古包的造型。

昭君塑像。路边的石兽是在守护着昭君墓吧。

精致的唐卡,唐卡分为黑唐、彩唐,红唐、金唐等。从前的唐卡使用矿物质原料绘制。

呼和浩特的烧麦8个一屉,个大,烧麦直径7厘米左右,羊肉大葱馅,味道好极了。

塔身上下布满了佛教题材的雕刻,浮雕佛像就达1560尊,所有的雕绘充满了强烈的宗教色彩和气氛,具有很深的象征性和隐喻性 。

呼和浩特市标,整体呈现一个四方鼎型,四足鼎立,中间雕刻呼和浩特乳都标志纪念,以及蒙文翻译。市标掩映在街心花园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呼和浩特市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