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鸡去牡丹江怎么走汶川怎么去?

时间&:& 07:57:26来源:
  绵阳到北川道路全线打通 官兵不分昼夜救人(05月15日15:37 )据中国之声14点20分报道,北川县城又发生了两次有明显震感的余震,从绵阳到北川的道路基本全线打通,救援人员正在不分昼夜的抢救被埋的群众。 主持人:我们也希望在尽短的时间内得到更多的好消息,谢谢你刘涛。现在王亮跟随救援的部队在前方,我们马上连线王亮。北川中心区刚刚参加了两次余震,让王亮介绍一下情况。你那儿刚刚发生了余震,是吗? 王亮:我们进入北川县城又发生了两次有明显震感的余震,我刚才进行连线距离北川县城还有五华里,那时候因为交通堵塞从汽车上下来改成徒步前进,当时我们估计十几分钟就可以到中心区,可是行进的困难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我们看到两边的房屋基本上夷为平地了,而且地面上的桥梁,建筑物包括水泥的路面就好象整个的大地被翻腾过一遍一样,所以,行进的路程也非常艰难。从距离北川县城还有五华里的地方还是在疏通当中,我们刚才翻过一座小山,从废墟中才走到县城的中心区,县城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处在一个坝子中,三面环山,有一些靠山的建筑物干脆被埋到山底下,没有靠山的80%以上的房屋都已经倒塌了,现在仍然有很多的群众,据保守估计至少还有四五千的群众还埋在废墟底下。有来自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各个部队医疗小分队的人员正在积极开展救助,也有国际红十字会美国和加拿大的国际友人也在这里协助开展工作。今天已经进入地震后的第三天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埋在废墟中的生还者生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所以,现在正在不分昼夜的抢救被埋的群众。 主持人:那条道路是必经之路吗? 王亮:从绵阳到北川可以说全线基本打通,只剩北川收费站的地方一直到北川县城还有五华里这样短短的一小段路还是处在疏通的过程中。而且我们还看到一些比较感人的细节。比方说我们看到这边有一些群众出现了伤亡,而且我们看到有两个青年人看到我们穿着军装 ,因为我们是军事记者,在现场也穿着迷彩服,他知道我们是部队的就给我们讲他们的亲人已经确定在这次地震中遇难了,但是他们现在身体还好,他们不想这样自己徒步走出去,他们想留在现场和解放军并肩战斗,寻找其他的幸存者。 中国电信打通汶川与外界通信联系(05月15日15:02 )北京时间5月15日13:55,中国电信汶川抗震救灾抢险突击队终于抢通汶川的通信光缆,率先打通汶川与外界的信息联系。“512地震”以来,中国电信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在道路交通毁损严重、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频发、余震持续不断的情况下,派出6支抢险突击队,分别从阿坝州理县和茂县同时向震中汶川县方向推进,以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徒步翻山越岭,冒雨抢修工程60余小时。快讯:黑水到茂县今天下午可通213国道(05月15日14:25)记者陆娅楠13:35分短信报道,据交通运输部透露,四川黑水到茂县下午可通213国道,目前已推进到第二个滑坡点。14日派出的小分队已带回最准确数据,今天有望推进到汶川漩口。龙凤镇房屋80%垮塌 村子几乎被夷为平地(05月15日14:23)据中国之声13:55分报道—— 主持人:现在前方记者的电话接通我们接通的是王涛的电话。你现在赶到什么地方了? 王涛:我们11点钟的时间从彭州出发,往山区里走,彭州走步的四个乡镇也是受灾非常严重的乡镇,我们从市区里出发往山里走,越往里走,就会发现越严重,我们现在经过了龙凤镇现在是到达几乎是80%是全部垮塌了,去城区里严重很多,我们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救援的车辆,这里是山区,大桥已经垮塌了,现在是解放军在昨天紧急的修了一个简易的通道,只能是单向同行少数的车辆,但是现在我们发现有很多自发得志愿者他们自己开车往里走,这里运输救灾物资的车辆在往里走,我们希望大家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保证部队和救灾的人先进去。现在我们是在小鱼的太子(音)村,这个村子几乎是夷为平地了,这个村子几乎是没有什么人了,我现在还有一个马上要转移到县城的村民,现在地震以后水几乎不能饮用了,现在已经要求他们的房子倒塌了以后,剩下了也都成了危房,马上把人全部的转移。我们给大家介绍的这个情况。 主持人:您的身体还好吧?挺好的。你现在把那里的情况给我们说说。 群众:我知道的情况我们这地方大部分都没有了,剩下的都不能居住了。我们没有水了,山上的水也不能喝,部队来的时候帮助我们把那些死者抬走了,我所知道的也就那么多,大部分的地方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主持人:别难过,先把电话给我们的记者。 群众:我们看到他还是比较坚强的,刚才我们在找到她的时候她跟我们说虽然现在情况非常惨,但是很感谢政府解放军给他们的帮助,他们马上转移到安全的地带,接下来我们会前往风景区参与那边被埋的几百个人的救援情况,为大家发回报道。 主持人:你们辛苦了,还是要告诉前方的灾民一定要坚强,不知道此时此刻彭州地区是不是也能够听到中国之声发出的声音,告诉他们全国人民和他们在一起,你们一定要保重好。 灾区防疫问题严峻 济南军区再投入22000人(05月15日14:08 )中国之声连线是中央台军事记者魏国介绍情况。 主持人:你好。现在你是在都江堰,给我们介绍一下当地的情况? 魏国:这边的灾情还是比较严重的,汶川县映秀镇受灾较重,道路受损,部队进去了之后救援工作已经展开。但是救援工作难度较大,因为大型机械都不来。另外汶川理县、茂县受灾的面积比较广,绝大多数都是在农村地区,虽然我们进去了很多部队,但是也是因为大型机械进不去,救援进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另外,汶川、理县、茂县余震不断,5—6级的余震时有发生,刚才感觉到房子在晃,另外加上震区雨后转晴,温度上升,面临着很多困难,比如尸体腐烂的问题,防疫的问题,很多事情。另外,济南军区今天早晨6:50,32架直升机从山东和河南军用机场已经起飞了,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邛崃军用机场,这是既5月13号之后济南军区18000名官兵到达灾区后又一次投入22000人,截止到目前济南军区共动用兵力四万余人。这四万余人主要是步兵、工程兵、陆航部队和医务人员,同时用铁路输送,摩托化跟进和空中运输三种方式同步进行,加快了途中运输的速度。 我们的医务分队全面展开工作,目前进驻了7支,另外还有4支在路上,马上就要到了。分别在都江堰第二人民医院附近,汶川附近,还有统计中学,还有映秀镇几个地方同时展开营救,目前救治伤员800多人,手术25例,我们的手术条件都是在野战条件下进行的,危重病人4人。仅仅在龙门山镇这一个地方我们就收治了15名重伤员,还有63名轻伤员我们也进行了及时的救治。下一步救灾的任务还比较严峻,后续的22000名官兵有一些空运的已经到了双流机场,正在往灾区集中。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以最大限度来挽救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
  汶川空投中午受阻返航 现在直升机再次启程(05月15日14:01)主持人:下连线正在成都某机场的记者伍辉。现在你们是马上出发去空投物资吗? 伍辉:现在有一批物资去空投了,中午的时候遇到了一点点困难,因为阴霾起来之后,气流非常的恶劣,在飞到半途,离开目的地大概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上就不得不返回了,但是天气刚刚放晴,所以已经有若干架直升机再次启程前往了汶川,我们有记者也在这次启程去汶川县灾区。 主持人:现在我们空投的地点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投放的什么物资呢? 伍辉:现在的物资包括水、账篷、医药物品,还要运送一部分人员过去,包括医疗队,包括基金救援队,还有国家地震局的抢通救灾队,还有专业设施的维修人员,包括联通运送一些基站,还有一些通讯设备进去,要恢复灾区的基本设施,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最危险的,情况最危机的这些伤员要从前面运送回来,他们昨天已经运送了大概174名伤员,今天上午4个直升机,又接回来大概二三十名的重伤员。到目前为止,统计数据已经上升到60人了,其中包括在卧龙自然保护区被困的33名英国、法国、美国的游客,他们当时到了饥肠以后都和这些官兵、这些地面人员热情的拥抱,非常感谢他们在第一时间里面把他们从卧龙被困地点接了出来。
  刚刚从映秀镇某中学救出一老师(05月15日13:52 )据中国之声12点37分报道—— 主持人:我们现在连线中央台前方记者李天骄。告诉我们你现在在什么地方? 李天骄:我现在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现场。 主持人:现在你要为我们带来什么消息? 李天骄:整个一上午抗震救灾总指挥部都在一片繁忙中,刚才我碰到四川省公安厅的厅长张中树和交通警察总对的副总队长张普,现在可能我们大家非常关心四川现在的路况怎么样,道路如何,我们请交通警察总队的副总队长张普给大家介绍一下。 张普:全国的各位听众好,非常感谢大家对咱们四川受灾地区的支持,现在四川的交通状况总体还是很好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咱们的高速公路全部都是畅通的,第二个方面,现在国道、省道到震中的汶川县和个别的地方还不太通畅,现在基本上全省其他的道路状况都很好。四川汶川灾害后从中央到各省市对咱们四川都非常关心和支持,大家知道,温总理一直在第一线,咱们公安部的部长,副部长也一直坐镇四川指挥,公安部交管局杨军局长也到四川指挥调度,四川九千交警现在全员上路,全力保障交通畅通。 主持人:好。 李天骄:本来我们公安厅的副厅长张中树也要跟全国听众介绍一下情况,结果由于刚才信号不太好,张厅长又赶到下一个地点指挥战斗了,在这里他就不能跟大家说什么了。 主持人:还是把救灾放在第一位。感谢你带来的消息。 主持人:我们在电视屏幕上也可以看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各个地区的收听频率,现在导播和编辑告诉我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方记者周强的电话再一次接通了。 周强:主持人你好,听众朋友大家好,我现在是在映秀镇选口(音)中学的操场给大家做现场报道,在昨天(5月14日)经过抢险队员的搜索,在选口中学没有发现有生命特征的人,但是今天又发现了三个有生命特征的人,所以,就在刚才两个小时以前搜救队员开始全力的进行抢救。经过多次确定以后确定了位置,就在几分钟以前一位选口中学的老师终于被救了出来,他的名字叫徐阳,从医生的初步诊断来看他现在身体没有危险,经过抢救是完全可以康复的,不过他的妻子在这次地震中已经遇难了。另外,与他不远处还有两个有生命特征的老师应该被埋在底下,目前搜救队员正在全力抢救希望可以把他们救上来。而且目前在选口中学搭起了很多帐篷,来到的医护人员已经达到两百人左右,来自成都军区的官兵达到四千多人,从人员来说已经基本上能够保证进行抢险。但是目前最困难的问题就是缺少大型的机械,因为现在虽然人手基本上够了,但是抢险用的大型机械远远不够,而且基础的抢险设施也明显的不足,所以,后方能不能想想办法跟成都那边进行一些联系,看能不能想办法送进更多的抢险机械,哪怕是一些开石用的钻都是可以的。现在如果靠手从废墟当中挖人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一片都是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必须靠机械挖掘才能救出更多的人。 主持人:现在前方救援的很多同志们都戴上口罩,防止地震之后的疫情,请你也做好这方面的防护。特别要提示你在我们这个连线结束之后就马上再为我们直播间打过来一次电话,我们前方的编导人员有问题要跟你进一步沟通,还有哪些需要提供的帮助都希望你通过这个电话及时的跟我们联系。 周强:好的。另外,请大家放心,现在我们在前方的记者都非常的安全,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请大家放心。 主持人:一位扬州的朋友说听到你们的声音,他让世界都知道了中国人的善良和美德,也希望你们要坚强,不断的从前方给我们发回报道。 周强:是的,虽然灾难给我们带来很多痛苦,但是通过这一两天时间每个人都在坚强起来,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必须要坚强,灾难带给我们痛苦,我们必须要坚强,必须要有更多的精力挖出更多的人,把更多的消息报告给后方。 前进北川受阻 落石阻断交通(05月15日13:51 )中国之声刚刚连线前方记者王亮: 主持人:我们现在连线中央台前方记者王亮,王亮,你好,能听见吗?现在到达了哪里,给我们介绍一下那里的情况? 王亮:主持人你好,我们现在在距离地震比较严重的北川县城。听老乡讲还有五华里的地方,步行十几分钟,我们到这个地方,车辆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堵塞,主要是路面受山体塌方和泥石流的影响,因为是刚刚疏通出一条比较窄的路,救援的储量比较多,所以,出现了一定的拥堵。我们打算把车辆停在路边改成步行走进去,一路走来我们感觉这边地震的灾情还是比较严重的,沿途的房屋80%以上的都已经倒塌了,而且路上有很多的车辆也被山上的落石砸的面目全非,路面也出现了开裂。我们沿途经过了三四座的桥梁,每一座桥梁上都立起警告标识,告诉过往的驾驶员这个桥是危桥,所以,这也严重迟缓了车辆的前进速度。而且行进过程中我们看到山体的塌方和落石还在不断发生,马路中间有非常大的石头,有越野车那么大的石头横在路中央。所以,我们通过那个地方的时候还是格外小心。现在我们看到沿途的群众,包括我们维持秩序的解放军官兵大部分人戴上口罩,因为灾区有很多的遇难者,可能防疫方面的压力也比较大,所以,我们马上就要徒步,十分钟之后可能就会到达县城,到那儿之后有最新情况我再发回去。
  绵阳重灾乡镇第一批伤员已运出 仍有孤岛乡镇(05月15日13:25)主持人:现在我们连线一下德阳市副市长张金明,首先给我们介绍一下绵阳的最新情况如何? 张金明:我们这个地方是绵阳受灾最严重的地方,现在我们红45师、红44师,现在开进了4154人,部队中带了大量的食品和药品,现在正在33个乡镇开展抢救工作,33个乡镇第一批受灾的灾民已经被抢救出来了。 现在救援情况良好,现在最严重的还是33个乡镇,因为严重的塌方、阻断交通,抢救工作非常艰难,但是我们部队现在已经在这里面开展抢救工作。 主持人:您讲到受灾最严重的灾区乡镇,把灾民救出来之后能不能及时的得到治疗,他们要转移到哪里呢? 张金明:我们在汉旺镇有战地医院,在绵竹有战地医院,在那里就会得到救治。 主持人:现在在绵阳还有没有没法到达的地方? 张金明:我们33个乡镇虽然进入了4千工兵,但是有一些地方是部队到不了的地方,可能是现在的盲点。
  通往汶川的西线公路已经推进到汶川县界(05月15日12:59)快讯:通往汶川的西线公路理县至汶川12时已经推进到汶川县界。开始大规模空中救援 将空投五万份干粮(05月15日12:58)由于今天灾区天气转好,已集结待命多时的中国空军将开展大规模的救援工作。空降兵救灾部队将执行搜救伤员等六大类任务:搜救伤员;抢修道路;给受灾群众发放食品、饮水,维持秩序;转运救灾物资;掩埋遇难者遗体;看护银行、医院等重要目标。据悉,十五日,将向北川、汶川县城等灾区空投包括五万份干粮、二万五千双军用胶鞋、五千床棉被、五万四千件衣物在内的救灾物资。解放军总参谋部十五日凌晨已命令陆航、空军部队火速增派七十一架运输直升机飞赴灾区增援。同时,民航部门也紧急派出三十架运输直升机赶往灾区增援。截至十五日十一时半,空军当天出动一架伊尔-七六飞机,先后于凌晨二时三十八分和二时五十五分,两次为汶川地震中遭到严重损毁、位于绵竹市清平乡前沟村的清平磷矿紧急空投八吨饮用水、食品和药品。据悉,此次四川汶川地震受灾地区大部分是山区,因为塌方、山体移位、泥石流等原因造成许多道路中断。打通道路、恢复交通异常艰难,加上余震至今未断,山体滑坡接连发生,导致救援物资和救援人员很难通过公路抵达重灾区。为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抓紧时间救人,国务院总理***十四日晚在从成都前往广元灾区的列车上召开会议决定,向灾区新增九十架直升机,用于紧急救援。此前两天,空军已出动三十二架各型运输机,飞行一百一十三架次,紧急空运六千八百零六人、救灾物资和药品近八十吨到达灾区一线,创造了空军历史上动用飞机最多、飞行强度最大、在空时间最长等多项非军事作战纪录。
  中原猛虎火速驰援 32架军用直升机腾空而起(05月15日12:50)今天凌晨6时50分,32架军用直升机依次从山东、河南的军用机场腾空而起,这是继5月13日济南军区派出第一批18000名救援官兵后,又一次派出官兵参加四川抗震救灾。 据济南军区参谋长赵宗岐介绍,此次济南军区又出动兵力22000人,部队机动主要采取铁路输送、摩托化行进、空中运输三种方式同时进行。这次派出的22000名官兵主要是步兵、陆航部队、工程兵和医务人员。 昨天下午,接到中央军委命令后,济南军区司令员范长龙、政委刘冬冬立即召开会议进行决策部署。其中,有“中原猛虎”之称的某摩步师12000名官兵接到命令后仅三个半小时就准备完毕,火速向灾区开进,伴随跟进的工程机械和重装备已通过铁路向指定位置输送。曾在2007年赴苏丹维和的济南军区某工兵团,此次也派出了500名技术精湛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此次救援行动。 另外,济南军区还从解放军第91医院、153医院、371医院、159医院抽调了120人,组建了4支医疗分队伴随部队同时向灾区开进。截至记者发稿时,陆航部队已全部出发,空运部队已有3个架次起飞,先遣部队已经抵达陕西宝鸡。
  北川抢险进入第三阶段 完全是踩着废墟进北川(05月15日11:15 )5月1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报道中国之声连线记者周平。周平:这两天我们的采访主要是在北川,这个地方是整个四川抗震抢险的一个重灾区。我们是从13号开始就进入北川进行采访。从今天早上整个北川的抢险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千方百计的打通进入北川的道路,因为地震发生的时候北川受的损失非常大,山体滑坡整个山峰下来把路阻断了,所以,必须要尽快的把山路打通,让人员能够进去。应该从12号开始到13号抢救人员就可以进去了。源源不断的大量的武警官兵和解放军战士就开始进入北川县城,但是13号那天的救援非常非常辛苦,雨越下越大,我们在现场看到很多的解放军武警官兵一身泥一身水,把能够找到的所有人员都背着抬着。抢救工作仍然是一个非常有限的只能靠简单的工具对人员进行抢救。但是从今天早上我们得到最新的信息北川的前线抗震指挥部告诉我们经过昨天晚上一晚上的努力,进入北川的道路全部打通了,也就是大型的设备从今天早上已经可以全部开进北川县城,从今天开始,对埋在废墟下面的人员可以组织一个有效的抢救。昨天还是对地面上能够找到的人员进行抢救,对埋在废墟下面的人员还是无能无力。我们昨天进到北川县城,走到废墟上面,街道完全没有了,两边的房屋倒下来好几米的废墟,我们完全是踩着废墟进的北川,有些人呼叫的声音还依然能够听见,今天早上应该有大型设备对他们能够组织一个非常有效的抢救了。这个时间应该是从今天早上才开始的。
  两架黑鹰直升机从汶川运回20名伤员(05月15日11:15 )记者:我现在在停机坪里面,我身边的就是飞了第一架次的成都军区陆航团的于团长。你介绍一下第一个架次的情况好吗? 于团长:今天第一个架次,是往汶川物资,因为还在下雨,啊现在降落在停机坪上的是两架黑鹰直升机,已经运送了20名伤员回来,还运送了2.5吨的物资进去,现在航务上的情况是要逐渐好转,刚刚飞行的路程中还是有一些小雨的。 记者:团长,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的灾情已经出现几天了,今天的灾情规模是比较大的,前几天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为今天的飞行做准备呢? 于团长:由于前几天受天气的影响,还有交通的影响,目前天气转好了以后,我们已经组织了飞行88架,运送了伤员,运送了食物、物资进去,今天天气好了,我们出动了大批量的直升机要运送物资。 记者:都要到哪些地点? 于团长:今天重点还是受灾区,一个是汶川的映秀。理县、汶川、映秀都有。 记者:就是说我们今天应该展开大规模了? 于团长:大规模,比昨天规模还大。主要是运送物资进去,药品、账篷、食品,还有饮水问题,除外就是伤员。 记者:现在有一个情况是这样的,刚才据有关的人员介绍,之前他们做了非常多的工作,灾情发生的第一天他们就到现场准备勘察。 由于汶川这个线路可能大家不太了解,是两山夹一沟,要想进去一个是海拔高,一个是气象条件非常复杂,在今天飞行的时候飞行员就遇到了云体非常低的情况,试飞了四次,由于能见度太低,因为这个飞行过程中是不能够使用自动驾驶仪的,主要是靠飞行员的经验和自主导航。 汶川现在有一个情况,最适合降落的是体育馆,但是由于灾情发生后,大规模的灾民都在体育馆安置,所以已经无法在体育馆安置了,我们现在使用的直升机是性能比较好的直升机,但是也需要一个降落场,大概200米×80米这样的降落场,没有这样的降落场是没有办法降落的。 他们经过几次努力,昨天终于在海拔1000米的山顶上选择了一个降落场,只能降一架黑鹰,所以昨天已经有5架飞机飞了过去,救治了100多名伤员,他们所做的所有航路的勘探工作和预先准备的工作,都是为了今天展开大规模的救治来提供必要的条件。 因为空中飞行是一个专业性极强,要讲究科学的一个工作,受天气影响尤为严重,所以刚刚于团长特别强调,我们在营救伤员的同时,首先要保证顺利安全的飞行,这样能够使更多的灾民得到及时的救助。 像黑鹰直升机这样的直升机,一个架次大概能运送1.5吨的物资,今天如果天气情况比较好的话,有可能派17架直升机每个执行2到3次架次,应该说飞行架次已经非常多了,对于直升机飞行员来讲也是高强度的飞行。 除了成都军区陆航团的运送任务之外,中央军为也派出了一些直升机,沈阳军区路陆航团的直升机已经转场到这边了,因为汶川是西南地区是高原飞行的训练,所以必须有特殊的训练,以及极其专业的飞行员,才能执行这样的飞行任务。济南个军区转场的这些直升机,将在地势比较平缓的地区运送伤员、物资这样的工作。 比较熟悉的观众可以看一下黑鹰大概的大小,必须要螺旋桨降落的空间有一个安全的空间,大概200米×80米这样的空间。 主持人:因为一家直升机能够运送1吨多的东西,这些东西当中可能还有一些设备,这些东西怎么往下运,还有伤员怎么爬1000多米的山顶呢? 记者:去往汶川主要不是救治伤员,直升机架在1千米的高山上再抬上去可能比较困难,所以目前为止航班的准备,主要的工作是他们要带一部分医疗人员,带着急需的药品,这些人会从1千米的山上走到汶川县里头,对群众进行施救。 大家刚刚见到的伤员,是从地势相对来讲比较平缓的映秀,也是汶川下属的一个县,从映秀来把这些伤员运送出来的,陆航团为了能够很好的抢救这些伤员,他们已经调动了一批人进去,想在河谷下找到一个合适的空降场,如果这个空降场开辟出来的话,将会大大提高汶川的人员抢救,以及物资的运送效率。 主持人:开始清理了吗? 记者:现在已经清理中了,今天早上有关人员介绍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岗,因为这个可能要进去一部分部队,因为现在伤员主要是自救还有互救,进去的人员主要是对伤员进行抢救,需要进去一部分的部队。 主持人:你有没有问过最快多长时间清理出一个空降场? 记者:我们现在看看相关的人员,我了解这个情况后再跟你连线。因为现在的直升机只是暂时的在停机坪上降落了,还要马上执行第二个任务,为了保证飞行的安全,我们现在需要退出停机坪,因为后续有两架直升机已经在跑道上等待降落了。 断裂带中央红光乡已成悬湖(05月15日10:54)青川县红光乡境内现已形成大片湖面 周边百姓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记者昨日从四川广元市青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由于大面积山体滑坡造成河道堵塞,青川县红光乡境内现已形成大片湖面,周边百姓安全受到严重威胁。4乡镇受灾情仍不明 据介绍,泥石流造成红光乡东河口村塌方800万方以上,致使其境内的青竹江、红石河被堵,再加上红光乡康乐村马家梁泥石流塌方500万方以上,红光乡内已形成一片湖面。 青川县委书记李浩生表示,尽管目前当地尚未下雨,但情况十分紧急,一旦水位上涨,可能造成山体崩塌。现在迫切需要地质灾害专家到当地进行地质勘测,确定抢救方案。 据了解,由于两面山体整体滑坡,红光乡东河口村4个社及其邻近的关庄镇沙坝社区的1个社,约260户700人被全部掩埋到100米深处,一辆从青川县城开至石坝乡方向的客运中巴车也被掩埋,车上载有20余名乘客。 青川县与汶川县同处于龙门山脉断裂带的中心位置,龙门山脉断裂带贯穿青川县全境150公里。截至目前,汶川地震已造成青川县1000多人遇难,上万人受伤,供电、供水、供气、供油、道路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全面瘫痪。位于地震频繁带的青川县马公乡、石坝乡、观音店乡、曲河乡4个乡镇的受灾情况至今不明。木鱼镇是青川县灾害损失严重的乡镇之一。其中,木鱼镇中学伤亡最为惨重。 校舍坍塌163学生遇难 “有人吗?救救我!”青川县木鱼镇中学学生宿舍倒塌后,最先进行搜救的村民说:“地震发生以后,这个学校的宿舍楼全部倒塌,那个声音是我们在废墟上面用手挖的时候听到的。” 由于学校一栋学生宿舍全部倒塌,到14日10时,已造成163名学生死亡。 14日上午9时,记者赶到木鱼镇,镇内的大部分楼房都已倒塌,所有的楼房都出现了裂痕,变成了危房。在木鱼镇内,记者了解到,由于救助物资还未送到,镇上的人经常会冒险进入家中拿取食品和日用生活必需品。 当赶到木鱼镇中学的时候,由于附近3个乡镇的孩子都在这上学,因而此时聚集了相当数量的村民。正在现场指挥的青川县县长陈正永说:“12日地震灾害发生后,当日下午4时50分县里的指挥救援队就赶到木鱼镇,到14日10时一共救出了88名学生,已全部转移到广元市医院。这次地震发生后,学校有139名学生在地震当中逃出,估计现在还有50多名学生埋在废墟下面。” “又挖出来一个。”有人喊道。有人围了过去看是不是自己的孩子,随后,有人哭喊着说:“娃儿,你咋不知道往外跑啊!” 倒塌的宿舍楼上,已经长时间奋战的数十名武警官兵仍在用手搬运废墟上的碎石,吊车、推土机停在废墟旁边随时清理倒塌的房屋碎片…… 青川素有“鸡鸣三省”之称 青川县总面积3269平方公里,距离震中汶川县100多公里,总人口25万人(2004年)。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白龙江下游,川、甘、陕三省接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 青川县名因“其水清美”而得,森林资源丰富。水电站处于境内,随之形成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白龙湖。 映秀镇再次发生强烈地震 未倒房屋再次倒塌(05月15日10:20)5月15日消息 汶川映秀镇刚才再次发生强烈地震,一些在上次地震中没有倒塌的房屋出现了再次倒塌,附近山体滑坡。据抗震救灾前线传来的消息来自各方面的救援队伍昨天从四川地震灾区救出伤员18277人,其中重伤员1620人。 映秀镇武警部队救援全面展开 救出9名儿童(05月15日10:00)5月14日,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四架直升机满载帐篷、矿泉水等灾区急需物资抵达四川大地震震中汶川县。这是灾后第一次成功降落到汶川灾区的飞机。图为解放军官兵正在分发救灾物资。 中新社发 张雷 摄中新网5月15日电 据中广网报道,映秀镇武警部队的救援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截至今天凌晨,在映秀中心小学救出8名儿童,在另外一个废墟里救出一名总共救出9名生还的儿童。该镇在本次大地震中损失惨重,三分之二的房屋垮台,已经确认有二百多人死亡。目前全镇仍处于停水、停电的状态,原有通讯也完全中断。据当地人士介绍,映秀镇有一万余人,到14日下午,仅有二千多人生还,并且其中一千余人伤势严重。该镇旧房全部坍塌,新房也毁损严重。14日下午,救援直升机终于得以来到汶川映秀镇,到14日晚上,该镇已有一百多人通过直升机从这里运出。今天,武警部队继续投入到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的抢险,其他一千名官兵投入到交警队,电站,地税局,阿坝电力公司,还有工业园区这些单位的搜救和抢险。
  汶川县城周边村子基本夷为平地(05月15日09:54)5月1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报道中国之声连线武警某部赴汶川参谋长王毅。王参谋长介绍了汶川救助情况。 王毅:现在是交通、通讯、供电、供水全部中断,全县有11万人受灾,到目前为止汶川县城城区受伤人员三千余人,房屋倒塌三分之一,其余的房屋严重受损,无法居住。据现在我们掌握的情况,在县城及周边五个乡镇死亡人数357人,县城周边山上的村子基本夷为平地,受伤和失踪人员无数,现在因为交通通讯全部中断,具体损失的情况无法统计。特别是处于震中地区的映秀、卧龙八个乡镇损失更为惨重,基本上所有的房屋全部倒塌,死伤人员都统计不上来,损失情况不明。 部队到达以后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已经奔赴各乡村全力展开搜救工作,这个地方搜救就是分布比较广。道路全部中断以后通行很困难,居住很分散,搜救发现伤员以后救治和运送有相当的困难。今天我们主要还是围绕震中地区,因为震中地区交通中断以后,部队还要向震中地区边抢险边开进,争取最快到达选口和卧龙地区进行救灾行动。
  记者第一时间抵达“消失的县城”:北川,悲伤成川(05月15日09:42)“县城两万多人一下子全没了!小学、中学全没了!一家医院都没了!”5月13日午夜一点左右,连夜守候救援的绵阳市北川县交警支队的队员李宁失魂落魄地告诉前来救援的省政府官员。当时,他被一阵强烈的余震从门口甩出一楼值班室,而从成都赶来的副省长张作哈一行正匆匆路过。当张作哈的车队进入北川县境,即可看到大禹故乡的宣传牌。然而,沿途不时看见山体垮塌滚下来压在公路上的巨石,被震塌的房屋、砸瘪的轿车和整间垮塌下来的大佛殿仍在提醒人们,治水仍可人为,大地的伟力则连菩萨也不可抗拒。 北川县城地处一四面环山的低洼山沟里,四周的山海拔500至1000米,均紧邻县城,县城与外界的联系主要靠一条翻山的二级公路。这样的地质结构给它的灭顶之灾打下了伏笔。 因为地质威胁,多年前一度传言北川要选址另建县城,但事实上,它的新县城与旧县城几乎挨着,在地震中,前者被摧毁了60%,后者则是80%。 12日下午地震发生后,连接县城的翻山公路城边一段被拧成了麻花状,在路面断裂处上下落差达数米,而另一处则被滑坡的山体隔断。 跟此次大地震震中汶川一样,北川的也是7.8级,一座山垮下来再加上泥石流,把县城的一半都给盖住了,可以说,这个县城已经不复存在。 “你知道吗,140多名医务人员的县医院,还有数量不少的病患,最终只出来3个人。”这所医院和县城的很多建筑一样,被埋在一座塌下的大山下,县委书记宋明告诉本报记者情况不容乐观:有6000名群众和学生埋在废墟下,估计最终能生还的最多30%左右。 由于进入汶川震中灾区的道路一直没有打通,北川是南方周末记者所能到达的灾情最重的灾区,北川人口16.1万,迄今多数乡镇情况未明。 王理效拼死报讯 “我们还有两个县干部失踪,下落不明。”5月13日下午2时,县委书记宋明忧心忡忡地告诉本报记者。一旁的县委组织部长王理效说很多干部都是从废墟底下死里逃生后又立即投入救灾抢救的,“我自己也是从瓦砾底下爬出来的。” 12日下午2点28分,正在县委组织部办公的王理效发现地震后,正准备组织机关人员撤离。但地震持续了3分钟,3分钟,已经足够改变很多人的生死。 就在王理效组织撤离的当口,“轰”的一声,办公大楼彻底倒塌,王理效被埋在废墟中。当他醒过来后,四周漆黑,死一样的寂静。他忍着剧痛,拼尽全力用双手挖,一寸一寸向前推进…… 几分钟后,离震中稍远的绵阳市委书记谭力带领市委市政府的所有领导在市委门前的空地上紧急召开会议。这一绵阳中枢所在地也立即和所辖各县区联系,了解最新情况。 但是,电话始终没有打通过。反复拨打,电话那边死寂。 整个绵阳的通讯在地震瞬时中断。 所幸时间并不很长。地震发生后约半个小时,绵阳市所辖的安县最先向绵阳市委汇报灾情。此后,其它各县陆续恢复了艰难的联系。但唯有北川县和平武县迟迟未能联络得上。 尤其是距绵阳市60公里的北川,指挥部每个人的心中都深揪着这个地方。晚7时左右,市委大门前早已成立了临时办公区,各地的灾情信息不停汇总到这里,各项指令也源源不断向各县区传送。但北川仍然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突然,一辆摩托车急刹车停在附近的路边。一个满头大汗的男子一瘸一拐地冲了过来:“快,北川整个县城差不多都夷为平地了。” 这个人正是王理效。“我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惊呆了。”绵阳市委的一位干部说,他衣衫褴褛,浑身挂满一条条深深的血痕;十指指甲外翻,血迹清晰可见。 之前由于通讯中断,北川县城成为了与外界隔绝的“孤岛”,孤立无助,情况十分危急,必须及时得到市委、市政府有力救援。逃离废墟的王理效主动请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上级报告灾情。由于山体滑坡严重,出入道路中断,汽车无法通行,他就快跑了十多公里山路,拦上一辆农用摩托,一路向绵阳飞驰而来。 王理效流着泪对市政府的官员们说:“北川县委县政府的楼都被埋到地下了,其余的房子只看到一片片砖。一个学校一千多名正上课的学生全被压在地下,不知道生死;一个医院拼死也只跑出来两个人。其它民房的惨剧更是没法说。” 之后,他一口气喝完一瓶矿泉水,就匆忙赶往北川。那里是他的家。 更多的异乡人乃至异族人紧接着赶赴这个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四川省民政厅厅长黄明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就欲带队赶往震中汶川,但道路在都江堰受阻,他又听说北川受灾严重,便立即绕道去往北川。一来便被这里的景象惊呆了。通宵工作熬红了双眼。 主管民政的副省长张作哈则是晚饭时听说北川灾情严重赶来,同样倍感震惊。“原来也参加过多次救灾活动,但没有一次有这次严重,伤亡这么多,这么惨烈。”张作哈说。 当晚9时许,绵阳市委书记谭力和绵阳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左代富已经奔赴北川第一线抢险。截至13日凌晨5时,绵阳市各界计有五千余人通过各种方式奔赴北川。 “底下还埋着我们的学生” 第一线的临时指挥部就设在位于北川县城边1公里左右的北川中学,全校有师生2000多人,被称为“旧楼”的6、7层的主教学楼塌成一人多高,当时正值上课时间,21个教室,初一、初二和高一三个年级的师生约1000人,除个别逃生以外,大部分被掩埋在废墟下。另一栋五层新楼底下两层被压平,另外的教学楼和宿舍也受损严重。 一整晚,约有两千名学生、学生家长和村民守在校园里,等待。以塌成废墟的教学楼为界,被压在其下的学生们在等待死亡或是等待获救;其外,亲人们在等待团圆或者离别。 可怕的余震不时刺激着这群惊弓之鸟。13日,南方周末记者在北川经历了不下十次余震。就像人过一阵打一个嗝一样。你知道肯定会打下一个嗝,但你还是无法控制它不经意地出现。 当一名救援者从废墟中抱出一名小女孩时,在场的很多父母潸然泪下。女孩已经失去双腿。“我只祈求我的孩子安全。”一名母亲哭诉道,“谁还在乎我家已经成了废墟?” 这一幕,让同样守在学校一整夜的四川省副省长张作哈、省民政厅厅长黄明全等人印象深刻。“我为什么一直守在北川中学?因为这里是我们的学校,底下还埋着我们的学生。”张作哈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动情地说。 同一天,***总理在都江堰要求救出更多孩子。 擂鼓小学校长熊庭筠已经这样做了。地震发生那一刻起他就一直在学校组织疏散,校舍受损严重,楼板穿了,但没塌。“我们学校九百多个孩子只死了两个,是当场被房顶砸死的,当时我在办公室,指挥学生疏散比较快。”熊庭筠说。 等到傍晚6点多,他把学生们都安置在帐篷里才飞也似的往北川中学赶,找自己的孩子,等他赶到时,自己的儿子和堂妹兄妹俩的尸体正被人抬出来。“学校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救援和孩子们生命的流逝比起来还是太慢了。”熊庭筠说。由于交通瘫痪,大多数救援部队和器具一直到第二天天亮才到位,只能让家长们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离去。 同家长一样心急如焚的张作哈出了个主意,在大型吊具没有运来的情况下先从废墟下部打洞救人,但经考虑建筑结构存在风险,他除了催吊具之外,又要求地方紧急调来多名建筑专家。 9点30分铲车来了,9点37分,从绵阳调来的吊车终于来了,10点47分,切割机也来了。“机器来了后,救援进展快多了,一会已经救出三四个了。”一宿没睡的张作哈眉头稍微舒缓了点。 悲欢两重天。学校南侧的读报栏周边是一块空地,那里堆放着几十具孩子的尸体。在那里,优秀学生、初二一班的班长余晶晶最后一次依偎在自己妈妈的怀里,只是这次她的手臂早已僵硬得无法拥抱母亲。余氏夫妇哭天抢地地诉说着他们失去女儿的震惊和痛苦:发生地震后,女儿的一个同学惊魂未定地跑回家,见到余氏夫妇还说,逃跑时见到你们晶晶了,晶晶应该没得事。 “昨天晚上很多人在里面叫救命,家长们一边哭一边应,但救援没工具,只能徒手挖。到今天早上7点多,只剩一个女孩的声音了。”昨天深夜从江油连夜包车赶来学校的张德云依旧在等待自己儿子张涛的消息,车到了安县就不能走了,张德云徒步二十多公里。张德云的等待却比那20公里路更加漫长,从希望到恐惧。 有一个母亲认出了自己孩子的声音,爬到墟上给自己孩子喂水喝。另一个母亲也辨认出了自己孩子的声音。“她叫我,妈妈救命。” 12时,这名叫方小雪的女孩尸体被挖出,一直不离不弃守在废墟旁呼唤自己女儿名字的母亲发现小雪被抬出来时,“腰杆那里还是热的”。 十里人流出北川 北川中学往北,通往县城最后一公里的公路异常艰难。除了被地力掀翻的路段,一段大约400米的巨石阵给救援工作带来更大的危险。 13日早上10点开始,下起了小雨,下午,雨越下越大,县城的救灾工作又增加了难度。被摧毁的路面泥泞不堪,救援的人们在十几米的巨石和泥泞之间踩出了一条小道。至少七八个战士才能用担架抬动一名重伤者,一张张担架在山坡、水沟、河床间匍匐,担架上的伤者,有的头破血流,有的昏迷不醒。据介绍,搜救人员已救出一百多名重伤员。从县城逃出来的居民说,逃出来的人可能不到一半。 路的那头是一片悲惨的景象:山体滑坡已经埋了大半个县城。现在的北川县城,除了残墙断壁外,所见就是几处从山上滑下的巨大山体。这些山体下原本是城区的建筑物。县城已十室废之八九。县城有两条竖马路,其间有一条横马路,两个十字路口中间的地带被完全夷为平地,像是为了应验祸不单行的老话,起了火灾,在远处依然能看到浓烟。 县城外到处都是逃难的灾民,但是灾民说,逃出来的人可能不到一半。宋明说,北川县城的人口大约有2万多人,现在至少还有六七千人埋在砖下和山下。 再往北,被巨大山石砸断摧毁的干路之后,众多乡镇散落在山脉周围,下面山越陡路越窄,二十多个乡镇交通通信全部阻断,一座主桥梁被震得两边向中间拱起。一个叫陈家坝的集镇,据逃出来的一个镇干部介绍,被全部夷为废墟了。“初步判断那里死伤3000人左右。”县委书记宋明说,更可怕的是,其他乡镇情况还不清楚,因为至今还没有活人出来报告情况。 宋明透露,为了及早摸清下面乡镇的灾情及早采取救灾措施,指挥部已拟订一个方案:一个县里的局级干部,带两个年轻同志、30至50名解放军组成小分队进入每个乡镇,了解灾情,作出救灾安排。里面情况一点都不清楚,小分队只能走路进去。 一个隐含的危险是:上游枯竹坝水库大坝已经在渗透,如果再发生大的余震,一旦溃堤, 后果不堪设想。记者徒步22公里进入北川后嚎啕痛哭(05月15日09:41 )5月14日,北川,晴 不是亲眼所见,文字无法描述出震区的惨况。采访在眼泪中进行。 14日凌晨,我们蜷曲在军车一角,与同车的20多名士兵一道,时睡时醒地经绵阳、江油、前往陈家坝。至此,我们已是两夜没有正经睡过,晚餐只能在成都火车站购买了几条巧克力。 陈家坝大桥在地震中损坏,部队官兵准备步行进入,在这里,我们初见了地震的惨烈。 早8点,我们与部队首长一行率先踏上前往北川的道路,近10点时,遇到从北川撤回的村民,他们都说前方危险,无法前行。考虑到部队人员众多,先行的部队领导决定撤回,我们决定继续前行,留下另一人随部队采访。 这一路,不停地有村民劝我们放弃,说北川有水库可能决堤,非常危险,每前进一步都让人感到危机四伏。道路损坏,我们不时爬山过河,路边不断有被落石砸废和被困住的车辆。携带的水只有两瓶、干粮只有几块巧克力,我们心里没有底,一路都是扶老携幼撤出的村民,村寨空无一人,家畜在公路上自由闲逛。山穷水尽之时,走过一段艰难的山路,12点40分,我们发现北川已经在眼前,这时我们已经走了22公里。 北川几成空城,只有少数外出打工回家探望的当地人,其他只有各地赶来的救援人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遇到的救援队最远的来自天津,还有陕西。 北川成为废墟,不是亲眼所见,无法形容。除了倒塌的,少数立着的建筑也是伤痕累累。整个县城内弥漫着一种难言的气息,一些房屋还在冒烟。街边很多来不及处理的遗体,惨不忍睹! 最凄惨的一幕出现在曲山小学内。我们遇到一群正在施救的天津特警,铁一样的汉子痛哭流涕,我们进入倒塌的教学楼内,听到了稚嫩的声音喊着“救命!”在一处废墟中,一个男孩从地板下伸出四个指头,不停地呻吟。而5年级一班的张礼正坐在倒塌的教室门前,他的身下和身旁,都是同伴的遗体!见到我们,他伸出手,微微地叫着“叔叔救命!”在另一间教室,一个小女孩坐在地上,她说,不要救她,先救她的同学! 记者无法抑制泪水,面对近在咫尺的孩子,我们无能为力,他们都被倒塌的建筑死死地压住,动弹不得。道路无法修通,没有大型机械进来,所有的救援人员都发现了他们,但只能暂时给他们水和食物,却无法施救。我们只能劝慰:“孩子别哭,节约体力,等我们再去叫人来。” 我们不好在他们面前掉泪,转身冲到操场上,嚎啕大哭! 孩子的呼救声鞭子一样抽打着我们的心。我们一路叫人,遇到了陕西消防官兵组成的救援队,忙把他们带入学校进行施救。不停地还有人向救援人员报告,幼儿园等处还有幸存者等待。 进入北川,我们变得有点麻木,忘了自己一天半没吃到东西,忘了我们两腿都像灌了铅,就只想和救援人员一起,在余震中多尽一分力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
请选出城市请选择分类
全国客运站点
热门城市公交大全
全国票价查询
出行工具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汶川地震捐款去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