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地图曹操墓之迷

河南安阳曹操墓再次开掘(组图)_社会频道_新华网
河南安阳曹操墓再次开掘(组图)
日 10:11:45
【字号 】【】【】【】
  新探方正在发掘中,村民称里面埋着能证明此处是曹操墓的墓碑。记者 孟醒石摄
“曹操高陵”展厅正在紧张装修中。记者孟醒石 摄
西高穴村村委会主任徐焕朝。记者孟醒石摄
  河南安阳的“曹操墓”是真是假?为探究竟,本报记者近日再次深入西高穴村“曹操高陵”,发现紧邻2号坑墓道入口南侧有一片约40平方米的探方正在发掘中,现场非常神秘。有村民称:“地下埋着能证明此地是曹操墓的墓碑。”
  顺着广告牌找到“曹操墓”
  9月13日8时许,记者驱车从河北邯郸出发,经1个多小时进入河南安阳县境内。进入安丰乡辖区,道路变得狭窄颠簸。透过车窗可见,沿途竖有一块块巨型的“曹操高陵”广告牌。顺着这些指路的广告牌,很快抵达了“曹操高陵”所在地——西高穴村。
  此时,“曹操高陵”门口有几名游客,有人正对着由安阳县政府竖立的“2009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曹操高陵”大广告牌拍照;有人试图进入陵区,保安人员称“尚未对外开放”阻止游客进入。
  陵区门口广告铺天盖地
  陵区门口两侧的蓝色简易房墙壁上贴着很多广告,其中有“2010年中国邮政钜献,魏武帝《曹操》邮票珍藏册荣耀登陆安阳,定价298元/套”;“科学出版社出版,权威部门、权威专家官方独家披露《曹操墓真相》”一书。
  保安介绍,《曹操》邮票珍藏册广告是安阳邮政部门贴的;《曹操墓真相》广告是书商贴的。
  据了解,《曹操墓真相》的学术顾问为刘庆柱,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唐际根、张志清、潘伟斌撰稿。
  陵区直击
  2号坑周围已搭起参观走廊
  13日10时许,记者与安阳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后,由当地政府安排的现场负责人郑虎山带领,进入陵区参观。
  在由钢架和彩钢板搭建的巨大的拱棚内,映入眼帘的是曹操高陵2号坑巨大的斜坡形墓道,整个墓道由黄土构成,墓道两侧立面呈阶梯状,逐层深入。墓道上方横着一个很大的起重架。记者发现,与此前网络流传的2号坑现场照片不同的是,围绕着墓道周遭已搭建起一条一米多宽的参观走廊。
) 【字号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游戏
           
您当前的位置:
记者热线:/2083335&编辑热线:&投稿邮箱:
漳河边的曹操墓
&&日 17:24&&字号:大 中 小
七十二高丘成疑冢      从位于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村的西门豹祠出发,记者一路西行,寻访西门渠的渠首遗迹。      车窗外,冬季的原野宁静而安详。突然,远处数座高大的墓冢闯入我们的视线。陪同采访的许作民先生遥指墓冢告诉我,漳河北岸的大墓,过去都说是曹操的七十二疑冢。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对曹操十分尊崇,路经漳河想祭拜曹操,却找不到曹操的陵墓,无奈之下他在铜雀台遗址写下《疑冢》诗:&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蝼蚁往还空垄亩,麒麟埋没几春秋。&      北宋以后,曹操的脸儿越来越&白&,墓址不详就成了他奸诈的一个证明,为人们津津乐道。有人为此写诗骂他:&生前欺人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到明代,《三国演义》对此大加渲染,借曹操之口说:&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曹操墓愈发显得扑朔迷离,神秘莫测,也愈发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感叹。      由于人们不同寻常的兴趣,1956年,这个古墓群被冠以&磁县七十二疑冢&,上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中国历来崇尚厚葬,历代君王都把陵寢作为社稷江山的象征。很多皇帝从登基之日起,就下令建造陵墓,其陵墓往往工程浩大,费时多年,动用上万甚至数十万民工,耗费大量钱财,陪葬了数不尽的财宝。如好大喜功的秦始皇将陵墓依山而筑,数不清的兵马俑陪伴着他不甘寂寞的灵魂。当然也有例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喜欢身后隐匿,命人将他的葬身之地踏成一片草原。曹操是另外一个&另类&,他生前虽未称帝,但死后被尊为魏武帝。当年他曾经率领军队武装盗掘梁孝王墓,扬散古人尸骨,获得无数珍宝以充军费,为了防止自己身后遭遇同样的厄运,他安排众多假墓故布疑阵,似乎也是情理中的事情。      按照史料记载,曹操确实埋葬在这一带,可怎么才能确定哪个是曹操墓?文人俞应符出了一个&笨主意&:&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葬君尸。&    揭开疑冢之谜      1976年,磁县大冢营村农民平地时无意中铲破一座大墓。文物部门两年后开始对此墓清理发掘,出土大量随葬物品和一方墓志铭,发现该墓与曹操毫无关系。墓主人是一位女性:北齐武成皇帝高湛之妻、蠕蠕族的邻和公主。蠕蠕族是南北朝时期逐水草而居、活动于大漠以北的游牧民族。为避免两面作战,当时,东魏、西魏的统治者都对其采取和亲政策。安眠于这座墓中的蠕蠕公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了漳河岸边。      蠕蠕公主墓出土文物丰富,最珍贵的是长达130平方米的彩色壁画,壁画表现了邻和公主告别草原入塞,与高湛成亲,在中原的日常生活,染病时亲人探望以及死后羽人、凤鸟引导升天的情景。这些壁画画面壮阔,线条豪放,敷彩艳丽,风格独特。墓中出土陶俑1000多件,除中原常见的武士俑、伎乐骑俑、文吏俑、女官俑、舞女俑外,最引人注目的是深眼高鼻的胡俑和北方游牧民族信奉的萨满巫师俑等。1000多件陶俑列队而立、浩浩荡荡,仿佛是公主入塞时的一支送亲军团。      离蠕蠕公主墓不远,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著名的兰陵王墓。许作民先生介绍说,兰陵王是北齐后期的主要战将,史书上记载他&貌美心壮,音容兼美&,由于长得太漂亮了,难以立威,所以他每次上阵都戴上一个丑陋凶恶的假面具,勇冠三军,所向无敌。北周和北齐洛阳大战中,北齐开战失利,兰陵王戴上面具,率500骑兵杀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北齐军队士气大振,喊杀声响彻云天,于是大败北周军,取得邙山大捷。将士们为兰陵王的英勇无畏所感动,为他编写一段舞曲,音律铿锵豪迈,并仿效他戴上面具,以击剑动作伴舞,这就是著名的《兰陵王入阵曲》。此曲盛行于唐宋时代,可惜后来失传,只作为一个词牌名保留下来。后来,有人发现日本还保留着这首曲子,经人牵线搭桥,1992年日本一乐团专程到兰陵王墓前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供奉演出&,一时京广线两侧人山人海,兰陵王故乡的人们欣赏到了真正的《兰陵王入阵曲》。      上世纪80年代,经国家文物局的批准,文物工作者对所谓的&七十二疑冢&进行了系统的文物普查和征集,并进行了一些抢救性发掘,终于揭开了疑冢之谜:这些大冢与曹操全无关系,而是南北朝时期东魏、北齐的王公贵族墓葬群。且其数量也不是72座而是134座。这一墓群被更名为&磁县北朝墓群&,并升格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一文,文中说:&闻名中外的河北省磁县古墓群最近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在民间传说中被认为是&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这片古墓,现已查明实际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确切数字也不是72,而是134。&至此,盛传千年的疑冢之说不攻自破。&指控&曹操奸诈的这一证据被推翻,但他的&罪名&似乎并不能洗清。      千百年来,人们顺着俞应符的思路,以为揭开&七十二疑冢&,曹操墓之谜自然迎刃而解,但疑冢之谜已破,曹操墓却仍是无法破解的谜。 别出心裁葬河底?      人们似乎都不愿意相信,像曹操这样的人能平平淡淡地葬了?俞应符的诗一传开,就有人代曹操回应他:&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莫知。七十二外埋一冢,更于何处觅君尸?&这些说法有的连猜带蒙,有的则是毫无根据地胡编乱造。      魏文帝曾下《止临菑侯植求祭先王诏》,其中有&欲祭先王于河上,览省上下,悲伤感切&之句。有人因此认为,曹操陵墓不是建造在地面上,而是别出心裁地修建在漳河河底。也有人认为,古漳河在历史上曾经几经迁徙改道,邺城以前在漳河之南,如今却在漳河北岸,而铜雀台、冰井台就是在漳河改道时被冲垮的。魏文帝曹丕之语,似乎因为漳河滚动,将曹操的墓淹没了,他无处祭祀,所以&悲伤感切&。      于是就有故事应运而生:很多年前,一个被拦腰斩断的尸体浮出漳河,顺流漂去。有人说,那是盗墓者中了水底曹操墓暗藏利刃的招儿。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故事,只能作为笑谈。      清代沈松《全健笔录》引用《坚瓠续集》的记载说,顺治初年漳河干涸,一渔夫见河中有大石板,旁有一隙,以为内中多鱼,乃由隙入,只见石板下有石门,门内尽是遗骸,一石床上卧一人,冠服如王者,碑文明记此乃曹操。因以水银殓葬,肌肤不朽,众人磔裂其尸而出。这段记录是典型的野史,说得仿佛真有其事,但经不起推敲。但1983年,当地农民在漳河大桥下的河床上挖土时,曾挖出银元宝、银锹等,又有人重提此说。后来据考古学家推断,这些文物是明代皇宫的船队在此翻船时遗落的,与曹操墓无关。 铜雀春深埋曹操?      在漳河一带,还有一种说法:曹操葬于邺城的铜雀台等三台之下,就是现今的三台村。当地民谣说:&漳河水,冲三台,冲塌三台露出曹操的红棺材。&这种说法有民谣佐证,又似乎很是合理,所以影响也较大。      邺城是曹操平生得意之地,他对这个地方有着特殊的感情,其后半生的许多政治、军事、文学活动都是在这里进行的。赤壁之战后,曹操又在这里引水行舟、训练水兵,准备与东吴再决雌雄。金虎、冰井与铜雀三台是曹操功成名就后亲自兴建的,每台约有现在的10层楼高,三台间以浮桥式阁道连接,并引漳河水在三台下流过。左思在《魏都赋》中这样描绘:&三台列峙以峥嵘。亢高台于阴基,拟华山之削成。&      三台之中,以中间的铜雀台最是巍峨高大,曹操生前对这个建筑情有独钟,将自己钟爱的美女和歌伎安排居住在此台,所以杜牧才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公元210年,铜雀台建成,曹操率诸子与众臣登临。陈思王曹植&援笔立就&,一篇《登台赋》写得旷远洒丽:&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后来做了魏文帝的曹丕随后呈上的《登台赋》,似有不及,却更为闲适从容:&步逍遥以容与,聊游目于西山。风飘飘而吹衣,鸟飞鸣而过前。&      &生前一笑轻九鼎,魏武何悲铜雀台&,如果曹操将自己的墓安排在这样的三台之下,并不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后来那则民谣不幸言中,三台果然惨遭漳河冲决之难。明末,三台中的冰井台踪迹全无,铜雀台也基本被毁,地面上只留下台基一角,只有金凤台(后赵避石虎讳,金虎台改为金凤台)独存。但漳河水并没有冲出&曹操的红棺材&,调查也没能为这种说法找到任何考古学的依据。      邺城、铜雀台、曹操墓,千古英雄难觅踪迹,往昔繁华已成废墟。站在漳河岸边,记者不由想起了唐代张说的《邺都引》:&邺旁高冢多贵臣,娥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煞人。& 由于被古人炒作得沸沸扬扬,曹操墓显得神秘莫测、幻象丛生。百般寻找不见踪迹之后,有人甚至认为历史上古漳河数次改道,也许这座传说中的墓早已被河水冲到了爪哇国。      但实际上,&漳水东流不复回&(唐岑参诗句),所淹没、冲走的,不是曹操墓,而是事实和真相。      曹操并未秘葬,更未大费周章地设疑冢,曹操墓成为千古之谜,其实跟他本人没有关系。有关专家从现存史料和考古发现中得出这样的结论。      恰恰相反,曹操对自己的&阴宅&根本没当回事,他的陵墓安排在贫瘠的荒原,丧事办得简单,陪葬品中绝无金银,这在古代君王中十分罕见。      曹操是个留恋人生而又勘破生死的人,简办的丧事,被视为耗资巨大的骗局;勘破生死的豁达,成了奸诈的证明。曹操实在很冤,可怎么会这样?又为什么会这样?    漳河水无语东流      近几年,两块重要的古碑被发现,在西门豹等人的&帮助&下,专家们将曹操墓的范围逐渐缩小。被古人混淆的视听,似乎有了云开雾散的迹象。 西门豹&指点迷津&      最近几年,曹操墓再次引起广泛的关注,这跟西门豹有关。      关于曹操墓的各种传说都找不到依据,而所谓的&七十二疑冢&也证明绝不是曹操所设,一些对此感兴趣的学者就开始反思:后世的猜测既然毫无根据,那么史书记载的曹操对自己后事的安排,是不是可以让人相信呢?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可能是预感到自己寿数将尽,曹操特地颁布了一道《终令》,安排身后之事:&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曹操对邺城有着特殊的感情,而西门豹在邺地投巫开渠,英明果决,是曹操十分景仰的人物,也许因为这样的原因,他希望自己的墓地与西门豹祠比邻。      两年后,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病逝于洛阳,临终前他留下《遗令》:&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殓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魏文帝曹丕遵照曹操的遗嘱,将其遗体运回邺地安葬。      曹操的《终令》和《遗令》是真的,还是隐藏着权谋诈术呢?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于是就有了&七十二疑冢&等种种传言。当这些传言被事实击碎之后,更多的人开始愿意相信曹操了。      从现存的史料看,我们也不能不相信曹操。他儿子曹丕的《策文》、曹植的《诔文》中都描述了葬礼和入殓的情况,不仅交代了葬在邺城之西,而且写到曹操入殓时穿的是补过的衣服。《三国志》、《晋书》等史书中司马懿、贾逵、夏侯尚等人的传记,都有传主护送曹操灵柩到邺城入葬的记载。这些足以说明,曹操没有秘葬,更没有广设疑冢,而是公开葬在邺城。      曹操死后,他的后代只坐了40多年江山,随后四海一统于晋。吴国名将陆逊之后、著名的晋代文学家陆机曾来到邺地的曹操墓前,写下流传后世的《吊魏武帝文》,可见当时曹操墓并未让人产生悬疑。如果说曹操在这个问题上&造假&欺人的话,那他的神通就太广大了,不仅儿子、大臣配合他,改朝换代之后的文人和史家也十分配合他,并且随后700多年没人提出疑问。而&等到&700多年后的宋代,他造的假才&东窗事发&,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事实上,在唐代,人们对曹操墓的位置还是清楚的。史料显示,唐太宗李世民曾来到漳河岸边的曹操墓前,作文为祭,遥拜这位前辈英豪。大概经过唐朝末年和五代十国的血雨腥风,中原地区山河陵替,到宋代天下再次稳定下来的时候,曹操墓所在何处就无人知晓了。      巧合的是,从北宋开始,因为多种原因,曹操逐渐定型为奸雄形象,墓址不详就成了他奸诈的证据。于是,七十二疑冢之说和其他一些传说逐渐盛传开来,影响所及,不但平民百姓,就是很多的文人比如王安石、俞应符等也都信以为真。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传说变成了曹操的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告诉大家曹操一息尚存就要行诈,渲染了其奸雄形象。而曹操真墓更在七十二疑冢之外,试图彰显曹操的诡诈。从此曹操墓变成了难解的千古之谜,也因此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其实,宋代司马光著的《资治通鉴》中,仍有曹操墓葬的记载。从《三国志》到《资治通鉴》,曹操的丧事和墓葬,在史书记载中没有多少疑问。但所谓三人成虎,在众口相传的&民间舆论&面前,史料显得苍白无力,几乎被民间传说、文学作品彻底淹没,根本没有能力维护历史真相。在那个时代,苏轼都说&曹操阴贼险艰&,陆游也说&天心大讨曹&,饱读史书的文人尚且如此否定曹操,曹操墓在后人的炒作中&迷失&,也就不奇怪了。      如果曹操的《终令》、《遗令》可信,那么他的墓葬就应该在西门豹祠的西边,寻找&失踪&的曹操墓,就需要靠西门豹祠&指点&了。      历史上,曾经有人根据《终令》、《遗令》和陆机的《吊魏武帝文》,指出曹操墓在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西门豹祠以西的黄土塬地带。但这种推测遭到了质疑,因为丰乐镇西门豹祠的始建年代不详,以前普遍的看法是这个西门豹祠建于北齐天保五年(554年),死于公元220年的曹操,《遗令》中所说的西门豹祠怎么可能是这里呢?这也是后世对曹操墓争讼不休的一个原因。 专家圈定5平方公里      1918年,毛泽东与罗章龙从湖南前往北京,途经漳河时适逢夕阳西下,他们遥望漳河岸边的座座大墓,一时诗兴大发,两人联句七绝一首。   罗章龙:横槊赋诗意飞扬,   毛泽东:自明本志好文章。   毛泽东:萧条异代西田墓,   罗章龙:铜雀荒沦落夕阳。      毛泽东和罗章龙都是学识渊博的人,他们诗中所谈皆有出处。&西田墓&也叫&西陵墓田&,是曹操的原话。由于曹操墓千余年来无人知晓,河道、区划等地理因素变动很大,研究曹操墓的位置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河北省有专家潜心研究多年,依据大量史料,并多次进行实地考察和精心分析,判断出了&西陵墓田&的大致范围:河北磁县时村营乡中南部、讲武城乡西部以及河南安阳县安丰乡共大约5平方公里的地面上。      这一带位于邺城遗址之西,是地势比较高的黄土塬地貌,漳河水不可能冲决淹没,而古代的引漳水渠亦不能浇灌,现在也仍有一些土地难以耕种,符合曹操《遗令》和《终令》中所说&邺之西冈&和&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的特征。从选墓的古代堪舆学理论,这一带也适于建造帝王陵墓。陆机《吊魏武帝文》中说,曹操的宠妾们&怨西陵之茫茫,登铜雀而悲伫,美目其何望?&&美目&所望的&西陵墓田&,应该在这一范围内。      曹操是一代英雄,他&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之时,&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很会铺排,令后人千年之后犹能想见其浩荡军威和盖世风采。但他临死之际的《遗令》和《终令》中,却没有半句豪言壮语,除了对自己的后事做出交代之外,他要求儿子和宠妾们&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十分家常的话语,浸润着对人生的留恋和对亲人的深情,丝毫不见奸诈,反而堪称本色和真心。如果站在铜雀台遗址向西眺望,专家圈定的5平方公里,恰在视野之内。      这5平方公里地面,在古代都属于邺地,现在却以漳河为界分属河南、河北两省,如今曹操到底是&河南户口&还是&河北户口&?这成为一个让人感兴趣的问题。河北专家认为:&从具体情况看,北区(指漳河以北)的时村营乡、讲武城镇的地形、地貌更符合曹操对墓地的要求。&但这只是根据现在地貌进行的猜测,似乎并不足以说明问题。      曹操生前的安排是:&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确定曹操时代西门豹祠的位置,可能是最让人信服的。几年前,河北临漳县发现了一块原属西门豹祠石刻,为寻找曹操墓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 锁定500步之内 河北发现的石刻是后赵建武六年(公元340年)的勒柱石刻,上面有西门豹的刻像,石刻文字则记录了西门豹祠的重建时间、面积、参与此事的官吏等重建西门豹祠的情况。这个石刻不仅是邺地祭祀西门豹的实物依据,而且对于寻找曹操墓意义重大。曹魏时期西门豹祠的资料尚未发现,这一石刻就成为目前全国最早的关于西门豹祠情况的实物,虽然记录的不是曹魏时期的西门豹祠,但距曹操去世只有120年,石刻中提到的西门豹祠殿基应该是汉代或者曹魏时西门豹祠的旧址。      但这一重要石刻并不是在河北出土的,而是临漳县文物保管所征集到的文物。据了解,这一石刻是20多年前在河南安阳市安丰乡出土的,在安丰乡打工的临漳时固村村民用拖拉机将石刻运回村中放置,征集时才引起人们注意。临漳县文物保管所所长王福生先生由此推测,西门豹祠位置应该在石刻出土的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境内,与西门豹祠相近的曹操墓,也应在安丰乡一带。      也就是说,这一石刻的发现,让丰乐镇西门豹祠的始建年代前推数百年,完全可以成为曹操墓的参照物了。不久,王福生先生的推测被一块新出土的墓碑证实。      这块墓碑是由丰乐镇村西边的西高穴村一村民挖出来的,碑为后赵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刻制,碑刻显示为&大仆卿驸马都尉勃海赵安县鲁潜&墓志,墓志铭14行共120字。其巨大价值在于详细记载了鲁潜墓与曹操墓的相对位置,尽管1600多年过去了,碑刻文字仍很清晰:&(鲁潜墓)在曹操墓西北方500步&,这句话似乎将千年谜团一朝解开,倒过来推算,从鲁潜墓就能算出曹操墓的位置:在墓碑出土处东南方向500步。鲁潜活着的时候大概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他竟然成为千古之谜的解密者。      鲁潜墓发现后,仍有专家将此作为曹操墓在河北的依据,但如果真的和曹操墓隔着宽宽的漳河,鲁潜的墓志铭不可能不提及。所以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牵强。      碑刻发现后,安阳文物部门曾在此进行勘探,发现地下有众多曹魏时期的古墓,数量难以完全统计。文物工作者也非常希望能在这里进行大规模发掘,把曹操墓找出来,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付诸行动。看来,彻底解开曹操墓之谜尚需时日。 &英雄亦到分香处&      如果鲁潜墓碑可靠,现在发掘曹操墓会是件比较简单的事。但让魏武帝保持一点神秘,或许是更好的选择。即便打开了曹操的墓穴,我们失去的可能比得到的更多。      一个英雄面对死亡的时候,其实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      &我遗下的熏香,不要用来祭祀,可分发给诸位夫人。各宫房里的女人们没事做,可以学着编织丝带和鞋子之类的手工艺品拿出去卖。我一生做官所得的绶带要继续保存。至于衣物和皮裘,也要另外放好,或者由你们兄弟们分掉吧。&      这是不是有点儿婆婆妈妈?但这确是曹操临死时最放心不下的事情。      铜雀台上,曾经美女云集。这台建成之初,曹操曾写下后来被毛泽东称道的自白书&&《明本志令》,其中讲道:&待我死后,婢妾歌伎都应当嫁出去,让她们向世人宣扬我的思想。&但10年后他临死之前,却没有了这种开明和豁达,遗嘱中让这些女人继续住在铜雀台&学作组履卖也&。这是为了让自己曾经宠爱的女人继续过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是为了别的什么?没人知道答案。&怨西陵之茫茫,登铜雀而悲伫,美目其何望?&&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我们只能从陆机和王勃的句子里,感受当年铜雀台上那些女人的茫然和无奈。      曹操的死,常被人奚落嘲笑,有人认为暮年的曹操语无伦次,毫无英雄气概,竟然考虑起&组履分香&之类细枝末节的事。他的担心其实也很现实:他走后,那些属于他的女人们守着空闺寂寞无聊,时光难熬,于是曹操出主意让她们&下海&搞搞商品经济。      有人写诗说:&英雄亦到分香处,能共常人较几多?&可能是觉得在走向人生终点的时刻,英雄比起俗人而言并不高明多少。      陆机《吊魏武帝文》更是感慨曹操雄视一世,临终却絮絮嘱托身后琐事,可见无论何等伟大的功业,总不能慰藉人对生命的留恋。&夫终始者,万物之大归;死生者,性命之区域。是以临丧殡而后悲&&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即使如曹操那样有&回天倒日之力&的伟人,也无法&振形骸之内&,改变死亡的结局。如此浓重的生命悲哀,源于魏晋时代对生存的自觉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确认。      对于生命,曹操无限留恋;但对于死亡,他倒也看得开。他是中国古代少有的薄葬论者,他的《遗令》中明确要求自己的墓中&无藏金玉珍宝&,丧事也要简办。有记载显示,由于丧葬从简,没有修建高大坚固的祭殿,过了没几年,曹操陵上的祭殿就毁坏了,因&殿皆毁坏&,曹丕下诏令&车马还厩,衣服藏府,以从先帝俭德之志&。对曹操墓的官方保护在他死后没几年、曹魏政权正当盛时就结束了。      从曹操开始,魏晋时期,薄葬之风兴起,厚葬的传统得以改变。尽管后来厚葬之风又起,但也更显出曹操对待死亡问题的豁达。      雄视一世的曹操,终究也是漳河的过客。&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兼雨做洪波&的漳河,在以后的岁月里,依然跌宕起伏,惊心动魄。
编辑:李立云&&作者:姚伟&&来源:大河网&&【打印】&&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新闻排行榜追踪:河南安阳曹操墓造假?--文化--人民网
 曹操其人
魏武帝曹操(公元155年~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更多古墓秘闻及探索
曹操高陵前室
曹操高陵航拍照片
曹操高陵出土刻铭石牌
曹操高陵出土画像石
请填写留言
? 02月14日
? 12月07日
? 11月28日
? 10月28日
? 10月25日
? 10月14日
? 10月09日
? 09月28日
? 09月25日
? 09月21日
? 09月20日
? 09月19日
? 09月17日
? 09月16日
? 09月16日
? 09月14日
? 09月14日
? 09月13日
? 09月11日
? 09月11日
? 09月11日
? 09月10日
? 09月10日
? 09月10日
? 09月10日
? 09月10日
? 09月10日
? 09月10日
? 09月10日
? 09月10日
? 09月10日
? 09月09日
? 09月09日
? 09月09日
? 09月08日
? 09月08日
? 09月07日
? 09月07日
? 09月07日
? 09月07日
? 09月07日
? 09月07日
? 09月07日
? 09月06日
? 09月06日
? 09月06日
? 09月06日
? 09月06日
? 09月03日
? 09月03日
? 12月17日
? 11月29日
? 09月30日
? 09月27日
? 09月25日
? 09月23日
? 09月14日
? 09月11日
? 09月11日
? 09月10日
? 09月08日
? 09月08日
? 09月08日
? 09月04日
? 08月30日
? 08月27日
? 08月24日
? 08月24日
? 08月17日
? 06月29日
? 06月22日
? 06月21日
? 03月02日
? 02月05日
? 01月27日
? 01月22日
? 01月19日
? 01月16日
? 01月15日
? 01月15日
? 01月15日
? 01月15日
? 01月15日
? 01月15日
? 01月12日
? 01月11日
? 01月08日
? 01月07日
? 01月07日
? 01月06日
? 01月05日
? 01月04日
? 01月04日
? 01月04日
? 01月04日
? 12月31日
? 12月31日
? 12月30日
? 12月30日
? 12月30日
? 09月06日
? 12月29日
? 12月29日
? 09月07日
? 12月29日
? 12月29日
? 12月29日
? 12月29日
? 12月29日
? 12月29日
“曹操墓”真伪质疑,您怎么看?
可能是假的,只是一间空房真的,多次被盗,不信也难不好说,假亦真,真亦假不论真假,无宝可寻,无法验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安阳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