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地图百家教育真的很好,学校的设施、环境、教学队伍堪称一流。是潍坊地图最好的综合性教育服务学校。

【潍坊公共营养师培训机构|潍坊公共营养师培训学校|潍坊公共营养师培训班】-跟谁学潍坊站
在线咨询您好,告诉我您想学什么,15分钟为您匹配优质老师哦马上咨询
搜索你要找的科目、机构试试搜索潍坊
&&&共23 家机构机构类型: 选择太困难,不会挑?15分钟帮您推荐好老师&请输入验证码立即找好老师 相关课程?10560 ?17590 ?980 ?150 ?100 ?600
安徽营养师俱乐部愿意为健康事业提供最为扎实的营养人才队伍,为营养健康事业贡献十足的力量。职业教育模范品牌,始创于2005校区地址:全部1个课程¥0专注健康和教育从未改变和佳教育:专注大健康领域的学习分享者。校区地址:品高 技湛 务实 创新 选择杏林 得到成功!校区地址:合肥市营养学会由本市营养科技工作者、营养师和营养健康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合成立的学术性、非盈利性社会团体校区地址:新思路!新起点!新生活!您身边的教育培训专家!校区地址:全部2个课程¥1¥0超越知识获取,注重实践学习!成为品质一流的教育培训平台校区地址:全部1个课程¥3500营养是原料、均衡最重要!博益乾坤教你实用营养,带你一起探索食物背后的终极奥秘。校区地址:广东药学院培训中心网授分部校区地址:有口才
赢天下选E联教育 为人生加分骏康教育致力于全国最优秀的教育培训机构,关注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以及人力资源师等方面的培训服务校区地址:培养实效健康人才
传播专业养生知识校区地址:学校由民政部门审批,是一所具有自主办学和独立招生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全部1个课程¥3000拙智网络营销商学院——巧藏于拙,智出自愚。互联网+免费思维模式先驱教育机构选择齐天健康,选择健康!齐天健康管理为您健康保驾护航,并教会您如何健康生活!校区地址:朋阳教育——您身边的托管专家校区地址:为天下储人才o为人才图富强
共 2 页,去第= 1 && parseInt(page, 10) 页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合作伙伴:
潍坊公共营养师频道潍坊潍坊公共营养师频道简介:跟谁学潍坊潍坊公共营养师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真实有效的潍坊公共营养师培训机构,潍坊公共营养师培训学校,潍坊公共营养师培训班等公共营养师信息。
同时,如果你属于公共营养师一员的话,您也可以在跟谁学注册成为老师发布公共营养师相关信息了来帮助更多想要学习的人。-公共营养师培训触屏版相关推荐周边城市潍坊机构全部机构: &三效课堂:真实有效的教育
——昌乐外国语学校课堂改革探析 
本报记者 高文 通讯员 吴瑞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一个“钱学森之问”,曾引发了千百万人的深思。中国的教育是一个长久以来让人关注又时感困惑的问题,好像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路径,不知从哪里突围。  这个问题,也同样引发着昌乐外国语学校改革者们的思考。  到底怎样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让他们自我认知、自我唤醒、自我发现,最终成为与众不同的自己?怎样才能让每个学生最后都能成人并且成为“全人”?怎样才能保证学业成绩与品格教育“鱼和熊掌兼得”?怎样才能让课堂承载起以“素质至上”为核心的办学理念,真正实现其“素质达效”的课堂价值和课堂文化?这也正是昌乐外国语学校的文化追求。  自建校之日起,他们便踏上了改革的征程。如今三年过去,昌乐外国语学校在课堂、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探索已然奏效,它并不是只有眩人的教学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改革中实现着综合素质的提升,并开始为自己的成长负责:学习真的是我自己的事儿!  背景从哪里出发?又将去往何处?  “课堂上老师和同学的一个鼓励,会使一个气馁的孩子重获自信,而一句不经意的讽刺和挖苦,对孩子的影响却是致命的。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一个很重要的源头就是学校的课堂。好的课堂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受用一生,而失败的课堂则会使孩子自暴自弃,甚至走入歧途。”今年暑假的一个上午,在昌乐外国语学校阳光会客厅,副校长张瑞芳轻呷一口咖啡,说起这个学校的课堂教育观。  学校课堂效果如何,对孩子一生影响至深。把课堂与孩子的一生联系起来,以对孩子一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课堂,那么这个学校的课堂该具有多大的正能量!这个学校的教育又该具有何等的魅力!  “其实课堂本来就该担负这样的责任。”负责卓越素质课程的副校长陈启德说,“我们的课堂改革就是要全面落实课程的三维目标,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与技能,同时要注重把握学习过程与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课堂渗透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就让我们从这里切入昌乐外国语学校在2013年底推出的“三效课堂”改革,感受一场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静悄悄的革命,一场关注效率、效能、效果的课堂改革。  在中国大地,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小学校课堂改革像涨潮般此起彼伏,涌上来,退下去,再涌上来,又退下去。你方唱罢我登场,很多是浅尝辄止,或以失败而告终,或认为是走形式而自我放弃,或停留在华而不实的表象难以奏效……课改这条路究竟能不能走通?沿袭了几千年的教师在台上耳提面命、学生在台下缄口恭听的模式究竟能不能打破?如何才能在涌动的课改潮流中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如何才能去除虚假,追求真实有效的教育?  成立仅三年时间的昌乐外国语学校,一群热血的教育人苦苦思索、探究。他们深刻反思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退缩、犹豫、迷茫行为,寻找素质教育落地生根的路径和空间。他们认为,学校教育改革无论改什么、怎么改,都离不开课堂和课程这两个载体,这是教育之根。他们在开发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相结合的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把目光紧紧地盯住了课堂——  传统的填鸭式的课堂,那种扼杀孩子天性、教师霸占课堂的教学模式非改不可!  必须来一场革命,要用“学”来革“教”的命!从而提升师生素养,实现“素质至上”。  改革没有退路,改就要成功!  ——这不仅是智慧,更是勇气和胆略。  作为刚刚成立三年的民办学校,昌乐外国语学校以舍我其谁的精神,在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迎头而上,以前所未有的变革的勇气,挑战着曾被人奉为金科玉律的各色“经典”。  他们已不再像以往那样埋头拉车,为让自己的学生多考几分兀兀穷年,而终于抬起头来看看前进的方向是否已经偏离了初衷。他们在课改大潮的涛声中听到了内心的召唤,开始追求作为教师和校长的天职和良知,承担起教育的本来责任。正是这种责任和良知的召唤,使他们内心燃起了对课改的热情,他们用坚定扎实不随俗的脚步走出了一条“既重视教学质量又关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教育之道——以效率、效能、效果为内涵的三效课堂。  现在教育作秀的、华而不实的“伪现象”很多。教育一旦有虚假是很可悲的!而这三效课堂究竟是不是哗众取宠的噱头,或者说仅仅是一个不切实际的伪命题?  “只要对孩子发展有利,就坚定不移,对于某些迎合性的东西我们不做。”张瑞芳说,“我们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让每一个点,每一个设计,每一个环节,每个孩子的学习都是真实的,不贪图课堂的热闹和花样。”  唯有以热爱与情怀、思想与理念为支撑的改革方有成功的可能。“以‘素质至上’为学校的核心理念,坚持‘以高境界成就教育卓越品牌’的学校精神,秉承‘修炼素养,追求卓越’的校训,践行为民族准备优秀素质的学校使命,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优秀现代公民,以真实有效的素质教育,努力创办一所受人尊敬的理想学校。”谈到昌乐外国语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长吴功明如是阐释。  “教育是应当有情怀,有使命,有责任的。”这个夏天,在中国一个普通县城一隅的中小学校园里,当听到一个个基层教育工作者发自内心地说到民族、未来、世界公民的时候,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教育情怀。这是一群把教育不当职业当事业的人。有着这样的理念,有着这样的教师,有着这样的情怀,那么从这里启动的改革,改革的每一步,都是一种满怀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都必定是真实的,有效的,都将是对孩子、对教育乃至对中国的未来有贡献的。  当然,对于学校的文化方略,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质疑。某研究院的一专家在了解昌乐外国语学校的教育理念后说:“‘素质至上’这个词比较大,空泛,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样的理念无疑是空洞的。”评价不可谓不犀利,足以把一个改革者击倒。  对此,吴功明淡定自如。这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高材生,在回答中透着一如既往的睿智和自信:“我们学校的文化是基于我们学校的实践生发出来的。我们就是要去除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办真实有效的教育。”  是的,一些所谓的大词,熟词,在不断改革、不断追求创新的过程中,通常被忽略了,认为落入俗套,如果撇开文本的表象,而从哲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去考量,这些词都是不可替代的,人们的不屑是因为大家长期忽略了这些词的内涵。在教改的过程中重提这些词,使教育的内涵得以彰显而回归至教育的本质,从而以其丰沛的生命力,去除教育乱象中的浮躁和华丽,通往抵达真实、有效的教育征途。  似乎是绕了很大一个圈子。然而,当我们从校园文化、教育理念出发,循着孩子们的琅琅书声,循着这群教育人内心的情感指向,循着这所年轻民校教育改革的脉动,再次走进昌乐外国语学校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时,我们不难理解,这一群睿智的教育人何以如此执着而又自信地探求课堂改革之路,何以成功地挖掘出教育的隐性价值,将课堂打造成孩子们成长的阳光园地。颠覆把课堂还给学生  曾经有一位名校的校长给传统教学模式打过一个比方:饲养员掐着鸭的脖子,把加工好的饲料填进鸭嘴里,随手一扔,然后下一只,继续填,继续扔,然后再下一只……这就是我们的“填鸭式”教学。他一边说一边比划着,听者哄堂大笑。笑过一阵之后大家却窘迫地再也笑不出来:我们以前所经历的课堂教学不都是这样的吗?学生在课堂上不都是仰着头等待老师“喂食”吗?  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  这个窘迫的问题同样尴尬着昌乐外国语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一直以来,课堂都是老师霸占着,学生都是课堂学习的被掠夺者。要变学生等待“喂食”,到学生自己“找食”——时代在召唤一场“教”与“学”的革命。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主平台。没有开放的办学理念,课堂改革就是很窄的。吴功明在建校之初鼓励老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他期待从中得到新的灵感。学校追求“全人”价值观,当“全成人、成全人”的教育目的被提出时,如何用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去实现这个教育目的成为首要之举。  吴功明和老师们放开视野,关注和研究中西方的办学理念,他们研究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山东乐陵实验小学校长李升勇与教育专家陶继新的对话《课堂的颠覆与重建》、本地昌乐二中的“271教育”等等,从先进的教育理念中汲取文化的养分。  走出去。看看中国教育更为广阔的天,看看人家的课怎么上。  听说北京忠德学校的课堂开放了,副校长张瑞芳带着一支8人教改队伍去了北京,进行“影子式”培训,跟踪学习了半个月,回来后,又一支由级部主任带队的老师队伍住进了学校,又是半个月时间。他们惊讶于忠德课堂的品格教育对学生整体素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他们发现,课堂是有文化、有品质的。北京忠德的课程架构体系,给昌乐外国语的改革者们打开了思路,特别是融品格教育于课堂的始终,且浑然一体,为他们的课堂改革直接提供了蓝本。  听说河南永威中学的课堂改革很成功,昌乐外国语学校的老师们赶过去,走进他们的课堂,并把整个课改方案带回来。  老师们去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杭州、深圳、香港、台湾,国外的新加坡,看不同的课堂,听不同的课,不断借鉴,反思,质疑,自省。  请进来。学校请来了山东教育名家陶继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评价处处长莫景祺,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潍坊广文中学校长赵桂霞……让老师与名家面对面,接受现代教育理念的洗礼,实现教学理念的脱胎换骨。  市内学校精品课交流会走进来,各校之间一块点评,共同学习,为老师们打开了一扇扇窗子。每次请进来之后,吴功明都是把自己的课堂展示出来,听听人家意见,让教育名家为自己的课堂“诊断把脉”。三年来昌乐外国语学校一直盯着课堂,研究课堂,想要改变。  这群痴迷于课堂改革的教育人,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各地的先进经验。看到了差距,也看到了自己学校不可妄自菲薄之处。他们不盲目,不盲从,沉潜下来,利用民办学校的教育环境,力求探寻出一条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适合学生成长、适合教育教学研究的课改路子,而它也一定要在“应试和素质之间找到平衡”。  2013年教师节,潍坊市委书记杜昌文在观摩了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后,甚为感动,这位钟情于教育的市委一把手向老师们深深鞠躬。其实,在中国前沿教育的版图不停奔波的同时,昌乐外国语学校的老师们从没有停下对家门口这所学校的关注。当昌乐县委、县政府面向全县中小学发出《全面实施昌乐二中“271”教育模式》的号召时,昌乐外国语人又一次来到昌乐二中,走进课堂: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课前展示,小组讨论,老师引导,同学点评,老师拓展,自主整理……45分钟结束,孩子们脸上涨着红晕,还沉浸在课堂辩论状态中。生生互动,老师点睛,整堂课洋溢着自信和阳光,充满着正能量。  课堂改革的烽火已经燃烧到家门口,并且呈燎原之势又向外市外省扩散,再也不能坐以待毙。契机来了,学校课堂改革的火候也已成熟。昌乐外国语学校的教育改革者们坐不住了。  “把我们的课堂全部放开!”吴功明攥紧的拳头捶在办公桌上,“把课堂还给学生!”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要让老师在课堂上学会“闭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昌乐外国语学校的课堂改革终于利剑出鞘。  2014年学校放寒假前夕,吴功明在学校党总支会议上说,课堂改革不能再议而不决了,可以命名为“三效课堂”。课堂不仅要有效率,强调知识增长率和学习状态紧张度;还要有效能,强调知识达成率和人格生成度;更要有效果,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结果。这是昌乐外国语发展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会议。  寒假期间,吴功明和课改项目组的老师们精心设计改革方案,到腊月二十六,“三效课堂”改革蓝本出炉,包括三效课堂基本内涵解读、基本式推进措施及要求、要解决的问题、配套制度等,并利用假期时间集中培训解读。春节开学后,立即全员实施,按照基本式的设计把课堂全部放开,还给学生。并通过组织级部、学科组研讨,反馈问题,师生培训,组织研修课、赛课活动等进行推进。  学校交给所有的老师一个“三效课堂基本式”,那就是每节课“四环节一评价”:导入,先学、后教、训练、评价贯穿始终。  导入,开门见山,三言两语直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带领学生朗读思考,善于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时间大约1-2分钟;先学,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出示自学指导、学生自学教材、自学检测反馈,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为下一步的“后教”做准备,时间大约25分钟。后教,教师对带有倾向性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学生讨论质疑、交流发言等形式来解决“先学”中出现的问题,这里的“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时间大约为10分钟。训练,学生运用所学内容当堂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大约为13-14分钟。同时,学校还配套了学习内容和目标“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具体措施,防止学生的学习效果打折扣。  三效课堂给所有的陈规旧习带来了一场猛烈的撞击,让老师们一个个从经验主义中猛醒:课堂不是老师私人的!  与传统的“教为主”相比,昌乐外国语学校明确把学生的“先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提出,并予以特别强调,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昌乐外国语学校的亮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可供操作的模式,而“当堂训练”又辅以课堂“四清”,则明显提高了教学效益。  三效课堂的改革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学习的舞台学生唱主角,教师精讲点拨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这就是说,教师把主要的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在各个环节所做的工作是穿针引线,适时指导,点拨学生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或者团队合作能够解决的问题全部放给学生去做。  仿佛在一夜之间,昌乐外国语学校的课堂发生了变化。课桌椅的摆放从过去的“秧田式”变成了“对桌式”,学生面对而坐,结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伙伴,方便相互之间的交流。同时课堂民主了,开放了。在课堂上,老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对教材进行理解、说明,让学生在碰撞、辩论中学有所得。学生在课堂上只要是围绕文本,可以采取一切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把讲练课变成了一个展示、反馈、改进的良性互动发展的过程。  小学和初中低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本来就不强,而如今课堂放开之后,会不会成了“放羊式”,乱成“一锅粥”?这一点,学校在改革的设计层面就早已想到了。自主高效,并不是否定“导”的作用。课堂上前十五分钟是静的,以学为本,老师不能干扰,但进入“后教”阶段,老师该出手就出手,适时掌控学情和驾驭课堂。老师制定明确的自学指导要求,小学一年级明确到“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一遍,画出不认识的字”。一节课应该学什么,怎么学,指令非常具体,清楚,明白。  课堂应当动静相宜。一堂课不能只充满激情,还应当有静思,有学生的当堂反刍。这是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提出的观点。把课堂还给学生之后,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三效课堂动静之间,“教”与“学”悄然发生着嬗变。重建彰显隐性的教育价值  这无疑是一场课堂“教”与“学”的交接礼,使得两千六百多年前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的“学”这个字,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接近本质的内涵,从而全面、完整地彰显出教育的价值。  以“效率、效能、效果”为标志的三效课堂凝聚了这些热血教育者的心血,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其内涵就是“以学为本、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素质达效”,它的根本追求价值则是以课堂的最高效率、最高效能和最佳效果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且实现“全成人、成全人”的教育目的,创办适合学生发展的真实有效的教育。  作为三效课堂的核心理念,“以学为本”中的“学”,是指学生,学习,学情。学生方面,坚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面向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全面发展。学习方面,唤醒每个学生自足发展、主动发展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老师的事;激发每个学生的内在求知欲、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和态度,实现高效学习、学习实效。学情方面,课堂上,老师能够最大限度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能够培“尖”补“差”。  “先学后教”中的“学”,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讲授前自主地看书、自测等学习活动。这是三效课堂的关键,也是摆正课堂中师生关系的标志性环节,它改变了传统课堂中“教”与“学”的顺序,明确“教”与“学”的主次关系,使学为主体,教为主导。  而“后教”作为“学”的引导,则在“学”的基础之上,实现了“教”在更深层次更高境界上的蜕变,即喊了几千年却一直没能解决的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老师在课堂上由教知识,变为教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方法,所谓传道授业解惑。  “三效课堂有着超越课堂本身的价值,即通过‘教’与‘学’的革命,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吴功明说,“这种价值往往是隐性的,看不见的,却是对孩子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的。”这才是真实有效的教育。  如何给每位学生装上自主发展的发动机?在吴功明看来,课堂上教师的作用需要做出根本转变。如果教师仅仅把课本知识与教参内容通过“讲”来传递给学生是不够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三效课堂的实践过程中,评课的唯一标准不是看老师而是看学生,不是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生动,看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激发、开发、诱发、启发、焕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这与以往评课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材挖掘程度、个人风采展示相比,已经是大不相同。  教师在课堂上要还学生以学习的权利。让学生想一想、写一写、画一画、练一练、议一议、辩一辩、讲一讲;问题让学生去发现,方法让学生去寻找,步骤让学生去实验,答案让学生去总结。学校所有老师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听到的容易忘,看到的记得牢,亲身做过的学得最好。所以,老师们在课堂里把权利、兴趣、自由与空间还给了学生。课堂的关键价值在于学生的发现,在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只是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空间与环境。在三效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彻底变化,从主演走向了导演,课堂由独演走向了合演,教师有时也变成了学生。  教师从“警察”、“看守”、“门岗”的角色中退出来,逐渐开始找到教书育人的感觉。“实施三效课堂以来,解放了学生的嘴巴,学生敢说了,解放了学生的双手,学生敢于上台展示了,同时因为捆绑式评价,他们需要互相点评,所以学会了倾听。”潘增斌老师感言。  昌乐外国语学校六年级4班的学生宋建坤告诉记者,他原先根本不知道怎么自学,压力很大,但是“三效课堂”实行以来,他感觉自己是被“逼”出来了,并不是受外力所迫,而是在于学校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这样就必须自己学会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如何规划自己的进度。  关于三效课堂的效果,九年级老师倪金美和我们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新升入初三的第一节语文课,倪金美以“说说我自己”要求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没有想到,每一个同学都能侃侃而谈,有的同学竟然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尤其当介绍到自己的理想的时候,医生、科学家、运动健将、模特……异彩纷呈。有两个同学把目标订到了北大、清华,一位同学说将来要到哈佛,学成归国后致力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而这样的场景在三效课堂之前并没有出现过。  学校聘请的课改专家隋慧成对“三效课堂”进行了学理与价值分析:“三效课堂”是修炼素养、变化气质、生成学识的场所,即“三场”:道场(悟道)、气场(养气)、情场(怡情)。具体说,课堂是追求知识、训练智慧、探索真理的道场,也是催生梦想、启蒙理想、激荡思想的气场,更是修炼精神、培育信仰、铸造灵魂的情场。他说,“我们追求文质彬彬的课堂,国学中的精髓一定要在课堂上渗透。”隋慧成的分析同时让大家明白了昌乐外国语的“三效课堂”为什么讲“素质达效”。  三效课堂渗透的文化是多元多维的,品格教育在课堂中的深度渗透,让三效课堂变得更为丰满。  “品格教育不单是放在德育部门去干的事,每个老师都是品格教育的主导因素。这正是三效课堂的成功之处。”张瑞芳举了一个“专注”品格习惯养成的例子。学校要求规范学生课堂三姿,作为规定性动作来完成,项目组的老师们在看三效课堂的时候,你会看到所有的老师齐刷刷地都在课堂上强调这一点。经过一个共同培养期,老师们发现,孩子们课堂上听讲特别认真,静思独学、合作交流时特别投入。所有老师都整体推行,把这种品格成为习惯,内化成了品格,最后成为终生的素质。这也就是三效课堂基本内涵中的“素质达效”。  除了教材,还有即时生成的一些品格教育因素,在课堂施教中过程中会适当地适时地引入一些微课程、小课程。比如针对孩子好动,坐不住,就及时在课堂上重点抓这个;又比如针对孩子卫生,老师也会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及时渗透环境卫生个人卫生教育,将品格教育课程融入到学科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  对三效课堂基本内涵中的“素质”,副校长陈启德告诉记者,这里的素质不仅指学科课程本身既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知识技能目标,更重要的是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学校指定的一些品格、行为教育目标。在课堂上每一门学科每一位教师都讲素质的生成,每堂课都讲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价值引领。  吴功明在一场题为《看不见的教育价值》的报告中一言以蔽之:三效课堂,发掘出了隐性的教育价值!这种价值,不外显,不张扬,却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这正是课堂所需要的文化基础。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昌乐外国语学校的孩子们,乃至正在走向未来的一代人。“全人”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一般情况下,教师最熟悉和欣赏好学生,但在昌乐外国语学校的三效课堂中,教师却更容易记住后进生的名字。初中部数学老师孟宪栋告诉记者:“三效课堂关注的是每个孩子的心灵感受,必须体现对学生个体的尊重,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关注要大大提高。”  “一个孩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1/45,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100%”这是校长吴功明所坚守的原则,“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学生再差,也要有展示的机会。”  “昌乐外国语学校最打动我的就是这一点,这能保证我的孩子无论是学习好还是不好,都能受到公平的待遇。”35岁的学生家长刘文涛对此深感暖意。不止是刘文涛,每个家长都害怕自己的孩子会在学校受到冷遇,尤其是学困生家长,他希望老师能有更多的鼓励赏识的话语说给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因为单纯的低分数让老师另眼看待。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曾撰文说:“当我们走过一片森林,只会感叹森林的壮观,却对每棵树的情况语焉不详。就如同我们过去只关注学校办得好,但对每名学生发展得好不好缺乏关注。我们不能只看到森林,忽视了每一棵树的成长。”“森林”与“一棵树”的关系,道出的正是教育公平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初三教师祝学昌告诉记者:“学生是有不同,可不同的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有成长的理由,我们不能一刀切地让他们达到一个标准,不能在心中先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给学生贴上标签。”   目前还有不少学校的教师习惯给学生贴标签,但昌乐外国语学校的“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主张,无疑让教师的学生观发生了重大变化,没有坏学生,只可能有心智不健全的学生;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错误,就像学习走路的幼儿跌跟头,绝大部分跟道德品质没有多大关系。这是三效课堂改革给老师定下的“硬杠杠”,实际上更是对教师的解放,对学生的解放。  “学校坚决杜绝学霸霸占课堂。课堂不是哪一个人的,是全体同学的。我们看课的时候是数着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率的,我们评价课堂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全班50个孩子你提问了多少,为什么老提问那几个?有些时候老师只提问学霸,提问学习好的,你这种教育的平等、教育的公平心去哪里了?”张瑞芳这一连串的发问,正是三效课堂改革所破解的瓶颈。  在语文老师李玉玲的一次赛课的课堂上,一个小组的6号成员被李玉玲叫起来回答问题,而此前这个孩子并没有任何一次主动回答问题的先例,甚或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的机会也很少。就在这个课堂之上,李玉玲耐心等待,并一步步引导他顺利回答了这个问题,给与了这个孩子足够的爱与尊重。  “这2分钟的等待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的未来。”李玉玲坚信一个教师对于孩子成长过程的强大引导力。  和李玉玲的课堂一样,在三效课堂上,每个学习小组的5号和6号成员受到了老师的密切关注以及小组组长的帮助,阻止了学霸控制整个课堂的现象,而这些学困生为此越来越阳光,越来越自信。  五年级4班的刘振鹏原来性格内向,不愿交流,三效课堂实施之后,他成了一个能在讲台之上朗朗诵读美文的大方的孩子。  “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是一个团队会走得更远”。“与谁同行决定了你会走多远”。这些不是名言警句,却成了昌乐外国语人实施三效课堂的座右铭。以捆绑评价为前提的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探究、在活动中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能力。这样一种团队意识,不仅仅让学生今天受益更会让其受益终生。  八年级6班唐学金,学习总成绩在班上比较差,字写得潦草,说话也是满口方言,上数学、物理课时上还算活跃,到了语文课时就很沉默,被动。为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只要看到他举手,语文老师倪金美肯定要提问他,慢慢地,他开始参与课堂,并尝试用普通话,后来做到每节课都主动回答问题。每当别的小组6号回答时,他们组的同学就推他,让他抢着回答。终于,封闭的心灵打开了,学习的主动性、自信心也调动起来了,语文成绩自然也上去了。唐学金从此成了一个阳光男孩。  “师生关系平等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融洽、更加深入了。这样也逼着我在很多时候想发火而不能发火,总是想找一个更加合适的途径或者切入点来引导这些孩子们,让他们愉快地来学习。”孟宪栋老师坦言,三效课堂的理念让自己更真诚地去对待这些孩子。  “三效课堂让学生变得更开放,更饱满了。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变得格外有自信了。”项目组成员张美欣非常欣喜这样的变化。  三效课堂,让学生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起来。学校第三届艺术节要举办级部专场,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八年级级部有59个同学报了26个节目,因为级部要求每个班只能报2个节目,同学们便着急地去找老师,老师只好扩充节目,最后214个人上台表演。  “学校不应只关心少数‘尖子’学生,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专门化的、精英式的人服务,不应仅以培养出获奖学生、考上名牌大学或后来成为著名人物的学生为荣,而应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对学校作出了这样的诠释。  如今,昌乐外国语学校的老师们,已然更能明了教育的本来意义:在学校,我们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创设基础条件,提供自由的时间与空间,给孩子责任感,激发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欲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是在损害儿童的天性,还是在帮助他们成长?学生永远第一。  “三效课堂,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孟宪栋说,“这里没有了差生和优生,只有一个学习共同体,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也没有了优秀成绩和完美人格的两极分化,而是课堂品质的整体提升。”  昌乐外国语学校在设计三效课堂整个框架时,不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但他们认为,中考成绩一定不是唯一的目标,更不是改革的目的,否则根本不需要做这么大的改变。他们所追求的,是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从他们的人格、综合素养、个性发展综合考虑,为他们搭建合适的成长平台,让他们自我认知、自我唤醒、自我发现,从而形成独立人格、独立思想,最终成为与众不同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根本,也是为学生二十年之后的成功,甚至一生的发展奠基。  而对这些教育目标的追求,其实也能帮助他们解决中考成绩的问题。“当学生被唤醒,有了内动力,他的学习怎么会没有成绩呢!”正如课改专家隋慧成给“三效课堂”打的比方:效率,权当给玉米追上了氮和磷肥;效能,权当追上了钾肥,积蓄能量,庄稼生长有后劲,一看就知道能结出个好棒子;效果则是庄稼具备生长力之后,结出硕果。  为此,吴功明坚信:如果过程是好的,结果也一定会是好的。事实上,三年的中考和学生素质发展的现状更验证了吴功明的判断。  “鱼和熊掌我们要兼得。我们不回避、不否认学业成绩,要实现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完美结合,更希望昌乐外国语学校的孩子在将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一流的,人格是完美的。”吴功明校长的话道出了三效课堂改革的终极目标。  “全成人、成全人”,是昌乐外国语学校三效课堂所要实现的教育目的。毋庸置疑,以“全人”价值观为追求,三效课堂实现的教育是伟大的!改革一条只能前进的单行道  深刻的变革往往带给人挣扎。过去的辉煌、经验、习惯,未来的变化、未知和渺茫,就像一道道围墙挡住去路,让教师们纠结、失落、痛苦。  古人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般的改革都是在原有制度走投无路时逼着改的,现在的课改却是在昌乐外国语学校发展红红火火的状态下做的,一些原来教学的骨干认为老路子就很好,从内心抵触改革。教学成绩越高的教师,心中对“三效课堂”的排斥就越大。  剑已出鞘,志在必得。改革没有回头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学生不是试验田,要做就必须成功。“不能对教师的后退有所妥协,那会导致课堂改革计划的流产。”吴功明对于三效课堂的持续推进非常坚决。三效课堂必须“教条式推进”,全员实施,全员达标,教师的课堂必须符合三效课堂基本式,环节完整且严格落实各环节的时间和要求;课堂上师生活动必须高效、有序,教师的讲不能超过10分钟。确保不变型不走样,不留一点死角。  在昌乐外国语学校的这场“新陈代谢”中,老师正在经历蜕变的痛苦与兴奋。不止一位教师流过眼泪,他们有时希望回到熟悉的老路,但内心又提醒自己:“不能用后退的方式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而学校也有着严格的管控措施来保障改革的前行。  “讲都不会还不讲,这课没法教。”课改之初,很多教师直接向项目组组长张瑞芳发难。一向以“贯彻”为本的张瑞芳这次却出奇地理解他们:“过去,让学生做练习题,然后告诉他为什么选A,为什么选B,这个很简单。现在,比如语文,要把阅读当作学生终生技能来教,确实很有挑战。”不过理解归理解,还是得想办法。那段时间,张瑞芳潜入课堂,项目组经过了40次调研讨论会,一次次打磨修改。  “你们项目组成员给我们上一堂课试试,就用我们一年级学生!”在老师的集体备课过程中,项目组成员于玲在巡视中“遭到围攻”,一番辩论后被老师们逼上了讲堂。而她也用自己的示范向老师表明了这三效课堂是完全可以上好的。  但是,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尤其是学校老师都是成立之初从全县各校考过来的优秀教师,在多年教学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套成型的经验,改变谈何容易?让一个有几十年经验的教师去换一个新的方式,这无异于否定了之前的体系架构。怎样去保证每个老师都能逐步接受并快速适应?  课研组成员坐在终端监控室里,一个个教室查看,哪个老师讲课超过十分钟?哪个老师还在按照原来的模式滔滔不绝?  监控室一目了然,而违反规定的老师也会被扣除相应的考核量化分值。  负责初中部三效课堂管理的副校长刘光杰告诉记者:“对课堂来说,三分教七分管。对学校来说,三分设计,七分管。光想出来不行,必须要跟上管理。”推进三效课堂改革之初,是一个打造改革共性的过程,必须行政干预,强力推进,甚至教条式。  全程评价,实时监控,每一堂课都公开在大众视野之下。课堂改革放下“花架子”,练就“硬功夫”,实现着更为真实、有效的教育。  教条式推进不止是有监控在后面盯着,更是意味着紧张备课、繁忙研讨、火辣赛课。  6月9日下午5点10分,学校下发《昌乐外国语学校三效课堂期末展示评比活动方案》。每一个学科近一个学期的三效课堂改革究竟到了什么程度?要拉出来“遛一遛”了。这一次赛课关系到每一个学科组成员的考核分数,大家都很着急。  到底该上哪一课?初一语文组经过商量,定下《猫》这一课。组长赵秀梅反复嚼读文本,深入到文本中的每一段落,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甚至每一个标点,搜集所能搜集到的所有资料,借鉴名家经验,备出初稿。  6月17日,星期一上午,集体备课时间,热烈讨论这节课,究竟怎么上最出彩,最高效,最能体现三效课堂的精髓,集体讨论细化到每一个词语的增添删改,备课中,他们接到消息,程秀玲被抽中赛课。  这一次是捆绑式评价,每个被抽中的选手代表每个备课组的成绩,程秀玲顿时“压力山大”。   程秀玲接着全力以赴投入到赛课准备中,有的老师提出改进建议,有的老师专门负责校对打印教学设计和学案,保证文本方面一分不丢。  赛课正式开始,课堂上学生自主推进教学环节,讨论,质疑,回答,点评,补充,学生的响亮的声音此起彼伏,自信勇敢在学生的脸上展现,程秀玲只在最关键环节站出来,整堂课她全部说话时间只用了不到五分钟,初一语文组最终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只是其中一个赛课的过程,而昌乐外国语学校的备课、磨课、上课、观课、评课已经走在了全国兄弟学校的前列。他们对一节课进行打磨,叫做“两磨三备”。由一位主备人备好课,其他老师都根据自己的见解进行修改并谈出自己的修改建议,最后必须达成共识,然后主备人上课,其他老师从不同的角度观课,有从时间方面的,有从学生参与度方面的等等,上课结束后评课、反思,再进行备课,这就是课例打磨。这样的集体备课,合作学习,对老师的成长、特别是新教师的成长是特别有益的,以此提高一线教师的教研能力。就是这样一次次的集体备课、赛课,让老师的水平差距大大缩小。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每个老师在备课中都各抒己见,进行智慧碰撞,发生“头脑式风暴”,最后形成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学校要求各学科在基本式的前提下,倡导教师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各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三效课堂就这样在反对与疑惑中一点点前行,“教条式推进”无疑加快了它的步伐。  如今,一种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是学生的舞台,并非老师展示自我的地方。”以精彩授课而著称的语文教师赵秀梅,不停地学习接受这种观点。  长期以来,她理所当然地认为,“教育、教学是一回事,就是上好课,讲好那本教材”,没有意识到“自己面面俱到、精彩纷呈的讲解恰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力”。“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不但没有失去它,还焕发了从未有过的活力。”赵秀梅说,从未像现在这样被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折服。  而当学校提出“教师把课堂这个舞台让给学生”时,许真真这位视讲台为生活全部的教师“伤心极了”。  眼见着学生讨论问题时大眼瞪小眼,读个书要花半节课,读完了又不会做笔记,还有学生和家长质疑“老师怎么不讲课”,许真真心里直冒火,“真想把他们重新揽进怀里,把知识喂给学生,那样既简单又高效。”  “是什么力量支撑你走下去的?”  “是学生的改变。”许真真说。“课堂开始有活力了,学生兴奋了,眼睛有光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了。”现在,许真真对于一堂好课的理解发生了质的飞跃。  改变老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实在太难了,都想穿新鞋走老路,不愿意打破原先老师教、学生学的常规思维。这是一个痛苦的、“死去活来”的过程。  小学高年级级部主任张美欣对此深有感触:“一开始,好多学生连自学指导都不会看。有的学生对知识泛泛而看,习惯性地等着老师“喂食”。特别体现在数学上,要求看教材自己学会例题,大部分学生不会。老师们都说,孩子们一点自学能力都没有,怎么来学会?”不过两个星期之后,有些学生就大见成效,只有个别后进生仍感到压力大,老师们就从培养小组长开始,通过小组捆绑式评价,催促后进生参与。这样在小组长带动下,生生互动,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一下子激活了。  “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发生了由‘我’到‘我们’的变化,这个学生的成绩代表的是小组成绩,并作为这个小组综合素质评价。三效课堂让孩子们在集体荣誉感的激励下找到了彼此的认同感。”八年级语文老师倪金美告诉记者,三效课堂打开了孩子们的心灵,点燃了他们的自信,孩子们在课堂上焕发出积极主动、充满阳光的精神状态,真正从“要我学”为“我要学”,为自己学,为小组学。  贯穿始终的评价体系成为三效课堂的特色,教师、学生都可评价,而每个小组都是捆绑式评价,这个评价的标准就是一定要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一句鼓励,一个微笑,一个抚摸都可能让一个孩子成为新的自己。评价主要是为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施以管理,随时随地以评价结果激励学生”,目的还是要实现“让学生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课堂教学的改变,不仅让学生喜欢课堂,也让他们喜欢学校的生活。一场课堂教学的革命绽放明亮的曙光。视界课堂里走出教育家  反观当下,把学生当成一个没有需求、没有生命的东西来雕琢、塑造、教育的学校和老师并不在少数。他们更多地着眼于升大学、找工作这样的目标,这让非常多的学生“聪明伶俐进去,呆若木鸡出来”。  身为教育者,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情形?怎样才能不负肩上的教育重任,让自己站得高一点,从民族和国家需要的角度去考虑培养人才?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要培养学生的高素质,先培养老师的高素质!要想办好教育,最重要的是有一批思想创新、思维超前、专业研究型的大师级的人物。昌乐外国语学校从这句名言中悟出了教育家办学的真谛。  昌乐外国语学校的三效课堂改革无疑有着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勇于担当、富于创新的国家栋梁和民族脊梁。那么如何让教师达到这个高境界?吴功明想到的还是学习。用学习来刷新教师的陈旧教育理念,焕发新的课改的激情和活力。  为此,三年前昌乐外国语学校成立之时,每个教师拿到手的第一本书就是《学生第一》,你要放下原来的师生角色定位,重新认知这个学校的新的理念。很多老师看完后说,“为我打开了新的窗户。”  “给学生一杯水,老师须有一片海洋”。三效课堂给老师们出了一道全新的考题。老师要研究学生,研究课堂,在课堂上做到心中有人,而不是仅仅装着教材。老师要从走进教材,到走出教材,走进学生。课堂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老师是指挥官,学生是骁勇善战的士兵。老师还要善于从课堂中发现和利用隐性的教育价值,培养孩子的完美人格。  “学生自学后呈现什么样的情况,老师需要敏锐地把握学情,这需要有更好的学识,更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说到底就是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学校科研指导处主任刘军如此分析三效课堂对于老师的要求。  学校发展教师,教师成就学校。学校把老师当做教育家来培养,三年来,学校赠送给每位教师36本书,包括佐藤学的《学校的革命》,稻盛和夫的《敬天爱人》,瓦格纳的《教育大未来》等等优秀书籍,而它们无疑给老师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方便教师读书、学习和研究,还专门为教师们开设了“未来教育家书屋”,配备了大量的图书资料,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  一大批老师因而有了教育家的心态!  贾立芳、刘秀芳、赵建群……一大批老师作为教育专家被邀请出去讲课,“我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让人用专家方式礼遇。”刘秀芳非常感恩,这些都是三效课堂开始后,她为此获得的作为教师的价值。  “每一个老师的发展都是最重要的”,在吴功明看来,老师应该在享受教育生活的过程中体会到幸福快乐,“没有教师的幸福,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幸福。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能够感受到教师这份职业所带来的尊严和快乐,这样才能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  为此,昌乐外国语学校在形象、学识、气质上对老师整体包装,给老师集体过生日,在学校给老师建音乐厅减压,派老师出去学习……  虽说教条式推进,但是对于老师的接受程度,吴功明并没有过多要求,“不指望一蹴而就,这只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积累多了,自然而然就会质变。”  吴功明的哲学办学思维和课堂理念取得了出乎寻常的成功,如今的昌乐外国语老师都坦言再也回不到从前了,“现在要是让我不用三效课堂上课,我反而不会上了。”   吴功明就是要让老师们感受到:我是学校的主人,学生的成长就是我的责任!  如今的昌乐外国语老师,摆在面前的不单单是知识教育,“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善。”美国教育界享有盛誉的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一书中指出,“教学提供通达灵魂的镜子”,“方法固然重要,然而无论我们做什么,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去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  我们不能肯定教育界流传的“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是否存在着悖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校长的确应当成为学校之灵魂。面对吴功明,记者坦言:“三效课堂改革的实践,似乎需要人们对你作重新打量。”吴功明只是淡然一笑。  正如有人跟吴功明开过的一句玩笑话,“你是中国教育界一个危险的人物。”吴功明的“危险”,在于他不盲从一些所谓的教育名家而善于独立思考,他虽然不会滔滔不绝地宣讲自己的理念和思考却总是在不露声色中落实于行动,另外在于他身边聚集了一群“可怕”的高人,与国内一大批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作家、培训师等建立了固定的联系,并邀请他们成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和讲师。  对教育家办学,吴功明有其自己的理解,“不只是校长的专业化,不只是校长成为教育家,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老师都要成为教育家,不要把教师当做职业,要当做事业来对待。”用哲学思想支撑教育改革的吴功明自有他的深意。当哲学家邂逅教育家、心理学家……于是有了学校发展的高境界,于是有了三效课堂牢固的学理基础,于是有了学校自己的教育家。  学校特聘课改专家隋慧成这样评价吴功明的办学思想,“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不只是从学校老师的课堂上找灵感,更是走出去到苏州、杭州、上海、台湾去汲取营养,洋思、杜郎口、包括家门口的昌乐二中“271”教育模式统统都纳入了课改锦囊。因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一定首先是现实主义者”。就是在一次次的调研论证中,更平民化、更接地气的三效课堂被提上日程。  但任何一个事情都不是孤立的,改革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过程,只不过课堂改革是主阵地,担负着改革的核心任务。毕竟改变孩子的素养不单单是课堂能改变的,因此,吴功明“真实有效的教育”,包含的是以“三效课堂”为标志的课堂改革,以“卓越素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标志的课程改革以及以“三效管理”为标志的管理改革。  “昌乐二中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归根到底要学习二中开放创新的精神。”对于吴功明,这个把教育当宗教的具有浓烈人文情怀的中学校长,一直强调改革最关键的是观念和内心的改变,因此开放创新的精神必不可缺。  如今,如何“以高境界成就卓越品牌”成为改革者们的课题,吴功明并不多言,“以研究的态度对待一切工作”,一定要谨记“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取法其下,法不得也!”因而,老师不敢懈怠,学生专注学习,家长密切配合。  在这座校园里,通过三效课堂,学生的专注、合作、创新、倾听意识大大增强,每名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潜能充分挖掘、内动力充分唤起。这种育人模式的改变,折射的是教育价值的转变。让学生发现自己、唤醒自己,然后成为更好的自己,正是昌乐外国语学校努力追寻的教育本质。  封闭多年的课堂放开了,课堂上紧锁的心灵打开了,教育者的视野拓宽了,学校的创新发展境界更高了。能否真正培养出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优秀现代公民?一切都在路上。昌乐外国语学校的三效课堂改革,以其真实、有效的教育,以其自主、开放的生态,以其高境界、大视野,让学生、让教师真正洞悉“素质至上”的深刻内涵。这样的课堂,一定会给教育、给家长、给社会、给世界一个满意的答案。
     
鲁ICP备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潍坊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