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车辆保有量是多少

2014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国产汽车保有量排名分析报告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4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国产汽车保有量排名分析报告
|0|0|暂无简介
中国产业洞察网|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VIP价格: ¥57.60元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2017年青海省海西州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青海省海西州政府工作报告
  日在州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州长孟海做了政府工作报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报告全文,欢迎阅读!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州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海视察指导工作时,将海西作为首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海西发展的高度重视,对海西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始终做到坚定决心不动摇、面临困难不回避、顶住压力不松劲,更大力度稳增长、抓投资、促改革、强创新、惠民生,经济发展呈现止跌趋稳、稳中向好、好中显优的新态势,全州上下呈现出戮力攻坚、真抓实干、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风貌,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7亿元、增长8.5%,第一产业增
  加值28.1亿元、增长10.7%,第二产业增加值326.7亿元、增长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1.2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32.2亿元、增长12%;完成地区固定资产投资560亿元、增长10.7%;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2亿元、同口径增长7.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8亿元、增长10.3%,主要经济指标均好于预期。这是近三年海西经济发展形势最好的一年,是近三年首次全面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一年,也是压力最大、付出艰辛最多的一年,更是近几年在逆境前行中成果最丰硕的一年。在艰难之时,我们打了一个翻身仗,实现了&十三五&开门红!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精准施策重调控抓服务。建立重点行业运行、重点产品供求、产能信息发布制度,完善三级监测信息平台运行机制,扩大监测广度和深度。完成铁路货运量2308万吨、增长6.4%,完成供电量55.2亿千瓦时、增长9.7%。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户,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030户、增长24.5%,市场活力显著增强。设立1亿元保增稳产专项资金,引导企业扩大生产,助推停产企业复产。减免企业各类税费19.2亿元。协助格尔木藏格钾肥成功上市,募集资金20亿元。实现上下游产业对接金额206亿元。设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4支基金,总规模90亿元,到账资金70亿元。实现直接融资216.5亿元、增长57.9%。银行业存款余额513.9亿元、增长4.7%,州内外银行贷款余额800.5亿元、增长4.4%。实现保险费收入6.2亿元、增长24.2%。
  &&坚定不移重项目抓投资。建立&1+2&专项基金项目库及项目预审、银行提前介入机制,基金项目储备规模达到千亿元。建立州县两级项目库,735个项目纳入州级三年滚动计划,政府投资项目储备规模达1238亿元。向省级平台推送项目243个,一批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纳入国家项目库。统计入库项目1386个,开复工1312个,完成投资560亿元,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7%。171个重点项目开复工131个,完成投资371.2亿元,拉动投资增长8.7个百分点。完成民间投资247.5亿元、增长83.2%。开展两批次600个项目集中开复工活动,完成投资239.7亿元。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格敦铁路饮马峡至马海段开通运营,茶卡至格尔木等高速公路竣工通车。蓄集峡水利枢纽、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格尔木机场改扩建等工程进展顺利,老虎口水库等工程开工建设。那棱格勒水利枢纽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集中精力重优势抓特色。围绕四大传统产业,着力打造精深加工产业链,推动州内76个项目纳入全省百项创新攻坚、百项改造提升等工程,完成投资134亿元。建成6000吨氯化锂、20万吨硫酸钾镁肥等19个项目。新建光伏、风电项目1095兆瓦,新能源装机规模累计达到3924兆瓦。建成200兆瓦高倍聚光电池组件、300兆瓦高原型风机等一批项目。多晶硅、单晶硅、锂盐等新材料产业初具规模,建成高纯氯化锂、碳酸锂、玻璃丝棉等项目,盐湖镁业金属镁装置工艺全线打通。建成3000吨枸杞酵素、10万吨生物有机肥和黑果枸杞精华片等一批精深加工项目,培育枸杞精深加工企业14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现电商线上销售1.3亿元、增长82.6%。落实宽带海西战略行动,实现信息消费6.6亿元、增长35%。旅游业高速增长,接待游客1105.8万人次、增长48%,实现旅游收入58亿元、增长59%。
  &&矢志不渝重改革抓创新。德令哈大柴旦合并扩市、茫崖冷湖合并设立嘎斯浩特市的区划改革方案已报国务院待批。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47项,精简幅度达32.4%。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州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运行。启动州发展投资公司转型发展改革、庆华乌兰煤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国有农垦企业、户籍制度等改革稳步推进。设立10亿元科技创新基金、1000万元科技创新奖励资金。引进杰出人才9人、领军人才12人、拔尖人才10人,成立院士工作站6个。重点推进镁钛合金、高倍聚光等14项重大科技攻关,盐湖提锂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格尔木自贸区、中尼产业园前期研究加快推进,成功举办国际光热大会等系列重大活动。赴24个省区市,签订投资和战略合作协议204个,签约金额1236亿元。招商引资开工项目163个,到位资金198.2亿元。落实浙江援青资金1.9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890万美元。
  &&统筹兼顾重生态抓循环。投入6亿元,落实生态项目42个。建设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三北防护林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完成封山育林23万亩,黑土滩治理13.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5万亩,湿地保护21万亩,荒漠化土地治理2万亩,公益林管护2145.4万亩,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国家专家组评估。节能减排专项行动有序开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7%。启动德令哈和格尔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柴达木沙生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实施园区重点产业项目88个,开复工79个,完成投资184亿元。建成藏格钾肥氯化钾扩建等40个项目,盐湖集团钾肥挖潜扩能改造等39个项目加快建设,循环产业体系更趋完善。实施重点基础设施项目64个,开复工45个,完成投资33.4亿元,园区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倾心尽力重民生抓实事。民生投入达95.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6.2%。脱贫攻坚方面,全方位多层次构建脱贫攻坚政策体系,落实扶贫资金10.6亿元,顺利通过省级脱贫攻坚考核验收。经第三方评估,全州8个贫困县(市、行委)、119个贫困村、名贫困人口均达到摘帽、退出、脱贫清零条件,海西在全省率先实现贫困人口清零。教育方面,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稳步实施,巩固提高15年免费教育成果。学前教育政府购买服务提质扩面,覆盖全州7个地区23所幼儿园。社会保障方面,农村低保标准率先在全省提高到400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235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提高到610元。就业方面,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1%,中职毕业生就业率98.7%。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472人,登记失业率2.6%。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720元、11539元,分别增长9.1%和9%。发放草原奖补、地力保护和农机具补贴3.6亿元,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7.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亿元。医疗卫生方面,率先在全省实行新医疗服务价格规范,率先在全省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城乡条件改善方面,全面完成2个美丽城镇、11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56套,农牧区危旧房改造1500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800余公里。物价稳定方面,建成冷藏保鲜和储备库6座,改造升级农贸市场3个,新建枸杞交易市场1个。德令哈、格尔木两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低于省定目标。公共文化方面,举办州县两级文化体育活动360余项,建成45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个图书馆和文化馆项目加快推进。和谐稳定方面,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不断完善,办结群众来信来访391件,办结率95.6%。公共安全管理得到强化,消防事业稳步发展,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连续16年荣获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优秀地区。食品药品监管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持续好转。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至此,我们承诺的2016年十大民生实事全部高标准兑现,人民群众&衣食住行、业教保医&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政府法治、廉洁、效能和作风建设均取得新进步。清理规范性文件1086件,审查规范性文件40件。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州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代表建议、州政协十二届六次会议委员提案共78件,正在办理州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州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委员提案共116件。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军政军民关系更加紧密。全面加快公益福利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红十字、残疾人、妇女儿童、民族语文、档案史志、防灾减灾等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在团结奋进的征程中,我们的海西精神得到彰显、海西力量得到凝聚、海西担当得到强化、海西工作模式得到凸显,海西速度正在重塑。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一年的艰辛奋斗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这些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海西视察,为海西转型发展指明方向。省委省政府召开海西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海西调研指导,手把手为海西发展会诊把脉,帮助解决发展难题,有力提振各族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这些成绩,是州委正确决策的结果。新常态下州委审时度势,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大讨论活动,持续深化州情认识,准确把握发展定位,及时分析研判发展形势,提出一系列务实管用的重大创新举措,为海西提速转型注入强大动力。这些成绩,是全州上下狠抓落实的结果。我们始终坚持&人民有要求、政府有行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着力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全力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这些成绩,也是各民族凝心聚力的结果。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海西各民族相互包容、和谐共处,共同营造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政治稳定的良好局面,为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这些成绩,更是各级干部群众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海西发展最艰难之时、压力最巨大之时、任务最繁重之时,全州广大干部群众挺身而出、苦干实干,顶住了压力、战胜了挑战、经受了考验、积累了,成功应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变化,办成了一批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要事,2016年必将成为海西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极为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全州上下乘风破浪、逆势前行,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海西的各族干部群众不容易,海西的代表和委员不容易,海西的企业家不容易。这一年的成绩,我们要归功于坚忍不拔、日夜奋战在一线的基层干部、企业和项目单位职工,要归功于有效监督、建言献策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归功于富有智慧、开拓进取的各行各业精英,要归功于勤劳勇敢、默默奉献的海西各族群众,要归功于情系海西、真情帮扶的国家部委、央企、各援建单位和社会各界。这一年的成绩,浸透了大家很多辛劳、倾注了大家太多汗水,相信我们都感同身受。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中央和省驻州单位、驻州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官兵、公安消防干警,向关心支持海西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既要看到成绩,更要清醒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经济发展仍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发展短板依然较多,动能转换、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实体经济发展依然困难,投资增长支撑和后劲依然不足;营改增、资源税从价计征等政策性减收因素增多,加之刚性支出增加,财政收支矛盾凸显;政府职能转变和作风建设任务依然艰巨。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尽心尽力做好工作,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2017年工作总体安排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州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还将迎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海西发展给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按照省委&四个转变&&六个着力&新要求,我们要从世界经济格局和全国全省发展战略上,科学定位谋划海西发展,争当&四个转变&的实践者先行者,走出一条符合海西实际、发展定位准确,扩大海西优势、转型路径清晰,突出海西特色、充满发展活力的&四个转变&海西新路,推动&柴达木号巨轮&扬帆启航、行稳致远。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度践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州委&2456&及州十二次党代会总体要求,依靠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稳增长,坚定不移抓有效投资,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绿色循环产业集群,持续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升政府自身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巩固提升年活动,继续锻造海西工作模式,迈步现代化强州的伟大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节能减排、生态环保指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这些指标的确定,综合研判了经济发展的走势,既注重了&十三五&规划、州十二次党代会、州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既定目标实现的需要和可能,又把握了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体现了客观务实的辩证思维和着眼长远的战略思维。在实际工作中,全州上下要积极发扬&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将发展的速度、改革的深度、工作的力度有机统一起来,竭尽所能重塑海西速度,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相衔接,保持适度加压,争取更好结果。
  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最根本的目标是紧紧围绕州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思路、方向和目标,以&2456&总体要求为主基调,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一步一步向既定目标靠近,再造海西新辉煌。最紧迫的任务是牢固树立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抓住关键环节,持续深化改革,将稳增长作为各项工作的&头号工程&,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根本抓手,在项目建设上动真格、做实功,实现海西经济发展的&华丽转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最关键的环节是深入贯彻落实州十二次党代会和州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深度践行&海西工作模式&和&一线工作法&。对认准的事情、看准的项目绝不犹豫、盯住不放,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持之以恒抓具体,扑下身子抓落实。最重要的前提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拔高发展标杆、提振民心士气,把思想解放作为推动海西发展的&第一道程序&,以思想解放扫除障碍,以观念突围开辟空间,通过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海西大发展。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2017年青海省海西州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推荐
[2017年青海省海西州政府工作报告]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234760" data-title="2017年青海省海西州政府工作报告" data-image="">您好,欢迎您来到青海省海西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网络公共服务平台!我们将为您提供中小企业相关咨询服务。
当前时间:
全文检索:
您所在位置: >
青海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青海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
  2015年,面对全省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及各种挑战,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省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一、综合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8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01万人。按城乡分,城镇295.98万人,占50.30%,比上年末提高0.52个百分 点;乡村292.45万人,占49.70%。少数民族人口280.74万人,占47.71%。全年人口出生率14.72%。,比上年高0.05个千分点; 人口死亡率6.17%。,比上年低0.01个千分点。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8.55%。,比上年高0.06个千分点。全省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 102.8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3]84.65万人。
  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2417.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8.93亿元,增长 5.1%;第二产业增加值1207.31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1000.81亿元,增长8.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为8.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252元,比上年增长7.2%。
  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24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与上年末持平。全年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18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万人次。
  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6%。其中,城市上涨2.8%,农村上涨2.2%。
  全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6.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1.8%。西宁市新建住宅房屋销售价格下降5.0%,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下降1.8%。
  全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1.13亿元,比上年下降1.1%。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7.12亿元,增长6.1%;上划中央&四 税&收入114.01亿元,下降14.6%。实现增值税68.39亿元,比上年下降32.9%;个人所得税14.25亿元,下降9.2%;企业所得税 52.29亿元,下降4.9%;营业税89.61亿元,增长15.1%。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0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节能环保 支出增长54.2%,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增长46.3%,城乡社区支出增长37.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7.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 24.0%,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7.8%,科学技术支出增长8.2%,农林水支出增长7.7%,教育支出增长5.1%。
  二、种植业和畜牧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58.3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4.69千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7.06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04千公顷。其中, 小麦88.21千公顷,减少0.37千公顷;马铃薯90.12千公顷,减少2.78千公顷;玉米27.50千公顷,增加0.50千公顷;青稞43.20千 公顷,减少0.28千公顷;豆类26.80千公顷,减少0.23千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7.0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05千公顷。其中,油料 144.87千公顷,减少6.01千公顷;枸杞29.59千公顷,增加7.02千公顷。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49.6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55千公 顷。全年粮食产量102.72万吨,2008年以来连续八年超过百万吨。
  全年全省育活仔畜757.92万头(只),比上年下降0.1%;成幼畜死亡25.87万头(只),比上年下降1.3%,成幼畜死亡率 1.33%,比上年下降0.02个百分点。年末牲畜存栏1920.47万头(只),比上年末下降1.1%;全年牲畜出栏776.18万头(只),比上年增 长3.5%;牲畜出栏率40.0%,提高1.4个百分点;牲畜商品率36.1%,与上年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893.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5]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6%,其中非公有工业 增加值增长13.3%。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8.0%,重工业增加值增长6.3%。按经济类型分,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7.7%,国有企业 增加值下降6.9%,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17.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23.3%。按门类分,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7%,采矿业增加值增 长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1.1%。
  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36个行业中,25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工业优势产业[6]中,新材料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4.2%、新能源产业增长29.7%、装备制造业[7]增长22.0%、生物产业增长 21.9%、有色金属产业增长11.8%、轻工纺织业增长9.7%、盐湖化工产业增长2.7%、油气化工产业增长4.2%、钢铁产业下降0.5%。其中装 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6%,比重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8]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2%,比重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资源类行业[9]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6.7%,比重比上年下降3.7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3.9%,比上年回落2.6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8.80亿元,比上年下降 36.1%。其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63.60亿元,下降40.3%;国有企业实现利润0.30亿元(上年亏损3.74亿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 现利润4.48亿元,增长2.9%。
  全年全省建筑业增加值313.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注册地在省内的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19个,实现利润11.84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66.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按投资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067.60亿元,增长 26.1%;民间投资1180.36亿元,下降4.8%;港澳台及外商投资18.68亿元,下降34.8%。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57.92亿元,增 长13.2%;第二产业投资1467.45亿元,增长14.3%,其中工业投资1305.45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投资1641.27亿元,增长 10.5%。全年基础设施投资1169.71亿元,增长14.5%。
  全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336.0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01.38亿元,增长5.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64.62亿元,增长0.5%。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00.22亿元,增长11.2%,其中城 区消费品零售额429.66亿元,增长1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0.76亿元,增长11.8%。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634.60亿元,增长 11.5%;餐饮收入56.38亿元,增长9.2%。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10]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6.1%,烟酒类增长36.0%,中西药品类增长33.4%,化 妆品类增长30.3%,饮料类增长10.8%,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0.6%,汽车类增长10.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7.0%,服装、鞋帽、针 纺织品类增长4.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2%,金银珠宝类增长1.3%。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1]为 4.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倍。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12]11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出口额101.76亿元,增长46.8%;进口额18.11亿元,下降50.0%。
  全年新批外资项目8个。合同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8%;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0.55亿美元,增长9.8%。全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25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923人。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省铁路营运里程2274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3]218公里;公路通车里程75593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89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662公里,增加943公里;民航通航里程92689公里,增加153公里。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79.4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2.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4.36万辆,增长15.1%。
  民用轿车保有量38.86万辆,增长15.1%,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33.48万辆,增长16.6%。
  全年全省邮电业务总量[14]105.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其中,邮政业务量3.73亿元,增长5.4%;电信业务量102.07 亿元,增长32.1%。全年函件业务370.78万件;包裹业务19.39万件;快递业务量716.61万件,快递业务收入1.82亿元,比上年增长 18.1%。年末电话用户总数641.50万户,比上年末下降0.4%,其中移动电话用户537.50万户,比上年末下降1.2%;固定电话用户 104.00万户,增长3.8%。电话普及率109.96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5]74.4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0.2%。移动宽带用 户[16]349.8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9.8%,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17]230.30万户,下降5.9%;4G移动电话用户 [18]119.50万户,增长3.8倍。互联网用户469.2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0.7%,其中移动手机上网户数375.90万户,增长 21.0%。互联网普及率80.4%,比上年提高13.1个百分点。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31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国内游客2308.84万人次,增长15.4%;入境游客6.56万人 次,增长27.4%。实现旅游总收入248.03亿元,增长22.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45.55亿元,增长22.5%;旅游外汇收入 3876.30万美元,增长50.6%。
  八、金融
  全年社会融资规模1111.82亿元。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227.96亿元,比年初增加677.65亿元,同比多增加 237.25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823.02亿元,增长7.6%;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640.90亿元,增长29.9%。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124.10亿元,比年初增加820.67亿元,同比多增加38.41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住户贷款余额 449.86亿元,增长18.3%;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4548.62亿元,增长19.8%。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9]56.30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2.67亿元,增长36.8%;财产险保费收 入26.12亿元,增长13.6%;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7.51亿元,增长15.1%。全年保险赔付额20.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 中,寿险赔付额4.43亿元,增长15.1%;财产险赔付额12.09亿元,增长14.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额3.80亿元,增长2.8%。
  九、人民生活[20]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5812.70元,比上年增长10.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2]为13324.69 元,增长12.3%。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9191.51元,比上年增长10.9%;人均经营净收入2444.97元,增长2.0%;人均财产净收入 802.55元,增长14.8%;人均转移净收入3373.67元,增长13.0%。全年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611.34元,比上年增长 8.0%。
  全年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42.35元,比上年增长10.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3416.00元,增长 8.6%。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6899.17元,比上年增长10.6%;人均经营净收入1765.25元,增长3.9%;人均财产净收入 1330.84元,增长14.8%;人均转移净收入4547.09元,增长9.2%。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200.65元,比上年增长 9.8%。
  全年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33.41元,比上年增长8.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7204.37元,增长 4.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234.66元,增长9.5%;人均经营净收入3058.47元,增长1.2%;人均财产净收入325.72元,增长 13.2%;人均转移净收入2314.56元,增长19.8%。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566.49元,比上年增长4.0%。
  年末全省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3.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22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0.07万人,比上 年末增加5.5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3.48万人,增加7.72万人。全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0.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8 万人。其中,单位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5.59万人,增加2.29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55.19万人,增加4.39万人。全 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0.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0.40万人。全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8.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3.31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7.71万人。全省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7.9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5万人。
  年末全省实有贫困人口52.0万人,当年减少贫困人口20.1万人。
  十、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全年全省学龄儿童入学率99. 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普通初中毛入学率109.2%,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全年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1218人,在校生3222人,毕业 生939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18万人,在校生6.82万人,毕业生1.7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70万人,在校生7.64万人,毕业生 1.95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00万人,在校生11.66万人,毕业生3.59万人。初中学校招生7.21万人,在校生21.32万人,毕业生6.53 万人。普通小学招生7.71万人,在校生45.40万人,毕业生7.61万人。特殊教育招生737人,在校生3124人,毕业生26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 18.42万人。
  全年全省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45项,比上年增加43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63项,应用技术成果370项,软科学成果12项。专利申请 2590件,比上年增加105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103件,增加443件。专利授权1217件,比上年增加59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07件,增 加97件。签订技术合同953项,成交金额46.9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年末全省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1个,县级以上卫星云图接收站点52个, 地震遥测台网3个。
  年末全省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46个,公共图书馆49个,博物馆22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0%,比上年末提高 1.0个百分点;电视台6座,有线电视用户69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0%,比上年末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出版杂志358万册、报纸 14090万份、图书1204万册(张),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图书369万册(张)。
  年末全省有等级运动员244人,其中,国家级运动健将3人,一级运动员109人,二级运动员132人。全年销售体育彩票4.46亿元。
  十一、卫生[23]
  年末全省有医疗机构863个,床位3.81万张。其中,医院182个,床位2.84万张;乡镇卫生院405个,床位4216张;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站)21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5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56个。医疗卫生技术人员3.5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38万 人,注册护士1.32万人。
  十二、资源和环境
  年末全省有自然保护区11个,面积2177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2074万公顷。森林面积45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 6.3%。湿地面积[24]814.36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800.1万公顷。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496.09万公顷,天然林保护面积 367.8万公顷。全年全民义务植树1500万株。当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3.44平方公里。
  注释:
  [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个别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3]流动人口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
  [4]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口径统计,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6]我省工业优势产业指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盐湖化工产业、有色金属产业、油气化工产业、煤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钢铁产业、轻工纺织业、生物产业。
  [7]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8]我省高技术产业有化学药品制造,中药饮品加工,中成药生产,兽用药品制造,生物药品制造,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光纤、光缆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
  [9]资源类行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开采辅助活动,其他采矿业。
  [10]限额以上批发业包括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限额以上零售业包括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包括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饮业企业(单位)。
  [11]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其中,网上零售额包括的服务类商品,以及少部分用于生产经营用或被转卖的商品不统计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
  [12]根据有关规定,货物贸易改用人民币计价。
  [13]高速铁路是指最高营运速度达到200公里/小时及以上的铁路。
  [14]邮电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
  [15]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是指报告期末在电信企业登记注册,通过xDSL、FTTx+LAN、FTTH/0以及其他宽带接入方式和普通专线接入公众互联网的用户。
  [16]移动宽带用户是指报告期末在计费系统拥有使用信息,占用3G或4G网络资源的在网用户。
  [17] 3G移动电话用户是指报告期末在计费系统拥有使用信息、占用3G网络资源的在网用户。
  [18] 4G移动电话用户是指报告期末在计费系统拥有使用信息、占用4G网络资源的在网用户,包括使用4G业务或者终端的用户。
  [19]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20] 日,国家统计局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对全国 城乡住户正式开展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3年首次发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分省数据发布要求,我省从2014年一季度开始发 布城乡一体化调查数据,年城乡居民收入为新口径回溯推算数据。
  [21]可支配收入指调查户在调查期内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 出和储蓄的总和,即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 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计算方法:可支配收入= 工资性收入+ 经营净收入+ 财产净收入+ 转移净收入。
  [22]人均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调查户所代表的人均收入水平。
  [23]医疗机构中不包括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和村卫生室。
  [24]湿地面积为2012年开展的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厅;物价、城乡居民收入、畜牧业全部数 据及种植业中部分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率、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和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厅;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西宁海关;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数据来自商务厅;铁路营运里程及铁路客货运输量来自青藏铁路公司;公路通车里程及 公路、水路客货运输量来自交通厅;民航通航里程及民航客货运输量来自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有限公司;民用汽车拥有量数据来自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车辆管理支 队;邮政业务数据来自邮政管理局和邮政公司;电信业务量、移动电话用户数、固定电话用户数、电话普及率、互联网用户数、移动宽带用户数、3G移动电话用户 数、4G移动电话用户数、移动手机上网户数来自通信管理局;旅游数据来自旅游局;金融业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中国保险监督管 理委员会青海监管局;贫困人口数据来自扶贫开发局;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厅;科技数据来自科技厅;天气雷达观测站点及县级以上卫星云图接收站点数据来自气象 局;地震遥测台网数据来自地震局;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报纸、期刊、图书出版数据来自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广播电 视局;体育数据来自体育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环境保护厅;森林面积、湿地面积、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天然林 保护面积、全民义务植树数据来自林业厅;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数据来自水利厅;其他数据均来自青海省统计局。
指导单位: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主管单位:海西州经济和发展改革委员会
承办单位:海西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开发维护:李剑龙 TE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