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工程中赞皇、元氏、鹿泉、新华区、正定这几个地方开工啦吗?

南水北调石家庄段贯通(全文) - 网易河北
十天内免登录
南水北调石家庄段贯通(全文)
摘要:12月7日,南水北调中线石家庄市境内的总干渠渠道全部贯通,目前,相关配套工程也已开始建设,预计明年汛期后,市民将喝上引自丹江口水库的水。
网易河北讯 12月7日,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邯石段的岳村暗渠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两仓混凝土浇筑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邯石段的岳村暗渠竣工,这标志着整个南水北调中线石家庄市境内的总干渠渠道也全部贯通。而记者从石家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目前,相关配套工程也已开始建设,预计明年汛期后,市民将喝上引自丹江口水库的水。
现场:暗渠进行最后混凝土浇筑,南水北调石家庄境内全线具备通水条件
7日,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邯石段的岳村暗渠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渠道、护坡都用混凝土铺就,混凝土上方有的还用搌布覆盖着。在临近暗渠的入口处,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着最后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今天,岳村暗渠的进口处扭坡段就剩这两仓混凝土就将完工了。”现场施工负责人说。
他告诉记者,石家庄境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石家庄段长123.19公里,分成京石段和邯石段,其中,京石段供水工程起自古运河枢纽,经新华区、正定县,到新乐市出境,全长57.4公里,已于2008年建成通水。邯石段工程自古运河枢纽起,止于邢石界,经新华区、桥西区、鹿泉市、元氏县、赞皇县、高邑县,全长65.79公里,从2010年开工建设的,而7日岳村暗渠进口处扭坡段浇筑完成后,邯石段也全线贯通,具备通水条件了。
深入:配套工程开建,明年汛后全市将喝上长江水
在南水北调岳村渠段,在渠道的西侧,一处建在护坡边上的小房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个小房子是分水口门。”据现场负责人介绍,小房子里面设有电动闸门,未来,南水北调的水将从这个分水口门流入铺设的输水管道进入各县。他介绍说,这样的分水口在南水北调石家庄境内共有16个。
据介绍,16条输水管道是配套工程中的其中一项,配套工程还包括24座水厂及配水管网等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向市区、总干渠沿线及以东的12个县(市)和石家庄装备制造基地、西部生态新区、鹿泉绿岛火炬开发区、赞皇五马山工业区4个重点园区供水,构建起完备的引江水供水体系。
目前,石家庄南水北调的配套工程建设均已全面铺开。昨日,在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市区七座地表水厂之一的西北地表水厂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据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目前土建工程已经完成了70%。
同时,赞皇县水厂、新乐市四水厂、鹿泉绿岛火炬开发区水厂已开工建设;其余20座水厂征迁建设工作正在按计划组织推进。
除此之外,据石家庄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正定-无极-深泽和元氏-赵县管线今年8月底率先开工建设,安装管道1.2万米,其余14条管线征迁工作也启动。
“按照计划,配套工程日前将基本建设并进行调试。”这位负责介绍,预计汛后与主体工程同期投用,届时,省会将可喝上长江水。
探究:明渠输水,水质如何保证?
据悉,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源头为汉江丹江口水库,它一路向北,途经河南、河北,最终到达天津、北京。在石家庄段,总干渠从高邑进入,经过赞皇、元氏、鹿泉及西三环等,最终从新乐进入保定。
而南水北调工程的大部分渠段是明渠工程,如何保护输水水质呢?记者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邯石段岳村施工现场看到,在主干渠的外围还是一片土地,而在主干渠两侧近10米的外侧,设有一排防护栏。“南水北调水渠采用土工膜、混凝土建设,并在水渠中设置拦污栅以及沉砂池。”石家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水渠两侧分别设8米宽的绿化带,再往外紧接着设立起防护网,防护栏内侧将限制人为活动,主干渠完工后,他们将对周围环境进行绿化、植被,而在护坡边上将修一条碎石柏油路,用于维护、巡视。
同时,他介绍,水渠两侧还将设立一级、二级保护区。其中,在一级保护区内,以发展绿色农业、林业为主,从事耕种活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防洪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防止饮用水源水质污染。一级保护区范围之外还将设立二级保护区,在其范围之内,对人为活动将有严格的限制措施。
意义:将基本满足用水需求
据了解,近年来,省会市区大多吃的是地表水,但还有一部分供水管网无法铺设到的地方在吃地下水。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石家庄是一个严重的资源性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仅229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0。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石家庄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石家庄市水务部门为解决我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实施了一系列引水工程,但面对日益增长的水资源矛盾,这一切还远远不够。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石家庄市年均供水量可达7.82亿立方米。彻底改变长期困扰石家庄市民的用水难问题。”他介绍说,这一供水量基本相当于岗南、黄壁庄等12座大中型水库的可用水量,基本能满足城市生活、工业缺水量要求。而且,加上本地地上水、地下水参与调节,可满足供水区城镇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用水需求。
同时,这位负责人说,南水北调中线在石市主要向市区、城镇和工业供水,受益范围包括正定、藁城、栾城、鹿泉、正定新区等省会周边卫星城镇,晋州、新乐、平山、元氏、赵县等小城市和各县(市)一批重点建制镇。“预计到工程全部建成后,我市将有一半人口将从南水北调工程中直接受益。”
延伸:将增加水面面积1000万平米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不但能有效解决石家庄用水紧张问题,还能改善省会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特别是优化水生态环境。”同时,石家庄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南水北调工程的大部分渠段是明渠,主干线两侧将设保护区,并进行高标准的美化绿化。工程完工后,石市境内将增加水面面积100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2000万平方米以上。
“大量的绿地和水面,有效地调节了空气的温、湿度,并且有效降低风沙和噪音的侵袭。”同时,这位负责人说,工程完工后,城市和工业将主要依靠中线工程引江水供给,地下水超采局面可以得到遏制,使地下水得到补充和涵养,大大改善地下水生态环境。而通过置换城镇、工业长期挤占的农业用水,可有效解决全市受水区农村安全饮水问题,有效改善受水区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的发展潜能迅速得到释放。
同时,有专家认为,环境的改善,还可以直接拉动城镇房地产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卫生状况显著改善。“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将在一定程度使产业经济发展摆脱缺水的束缚,从而获得快速发展,进而为更多产业的发展创造机会,促进省会潜在生产能力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这位专家认为,工程通水后,将为省会实现“一河两岸”发展模式,促进生产力布局的合理调整和新产业基地的形成,推动地区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2年国务院批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确定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抽取长江水,经13级泵站逐级提水北送,穿过黄河后经南运河自流到天津,输水干线长1156公里。今年8月15日,东线一期工程通过全线通水验收。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经河南、河北自流到北京、天津。总干渠全长1276公里。目前正在实施的中线一期工程年均调水规模95亿立方米,计划2013年建成,2014年汛后通水。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补水。目前尚在前期论证阶段。
本文来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HEB048
相关新闻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网易河北访谈间
&select name="site" class="left"&
&option value="网易" selected="selected"&新闻&/option&
&option value=""&网页&/option&鍗楁按鍖楄皟涓?嚎娌冲寳娈典粖骞村叏绾垮紑宸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水北调线路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