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户口:外地生源毕业2年之内都算应届吗生挂过科就无法拿到北京户口吗?

       
      
      
北京正式集体户口考研后户口的处理及生源地的确认方法
作者:林海 时间: 11:04:03 来源:河北教育网 浏览次数:
  本网讯:基于我国国情,户口分为以下两类:个人户口、集体户口。个人户口就是你家的户口本,上面的地址是门牌号码的,是正式户口。集体户口分为三类:学校集体户口、驻京办事处集体户口、工作单位集体户口。学校和驻京办事处的集体户口是临时户口,说白了,等你毕业的时候这个临时户口不算生源地,正式户口才算生源地。个人户口、工作单位集体户口都是正式户口。下面针对北京户口的户口迁移问题,给予详细解释。
  生源地怎么算
  如果你是高中考入本科,高考地算生源地。如果你是本科考入研究生,三种情况:1.直接从学校到学校,中间没有工作或者失业,高考地是生源地。2、本科毕业后失业或者参加工作没有解决北京户口,高考地是生源地。3、本科毕业后参加工作,或者别的什么途径,解决了北京户口(有人事局或者人事部的指标,俗称进京指标)。这个户口如果挂靠在亲戚家,好办了,那你从此就是北京人,真正的北京生源,但是如果是单位的集体户口(包括单位没有人事权,委托北京的人才中心落户和直接落单位集体户),那叫做&视同北京生源&,大家注意了,&北京生源&和&视同北京生源&是不一样的,虽然这个北京集体户口是正式户口,谁叫你是集体户口呢。但是和学校的集体户口还是不一样,所以可以&视同北京生源&。
综上,具有正式北京集体户口的同学们生源是&原则上视同北京生源&。网上流传的那些什么只要考入学校,迁到学校就不是北京生源,一律算高考地,是不正确的。需要注意的是,&视同北京生源&和将来毕业后能否落户北京是两码事。
  考上研究生以后户口怎么办
  规定上户口和档案必须在一起的。 如果学校是外地的,好办,只迁走档案就行,人才中心可以暂时存放户口,等毕业后再处理。如果学校也是北京的,那就比较麻烦了:
  户口尽量不要迁到学校,买房、找亲戚朋友都行,只要落成个人户口。但是户口档案存在人才的,没有亲戚朋友,买不起房的,你不得不迁,因为人才规定必须户口档案一起走。我就是这种类型L,迁的时候一定要办完转正定级哦。迁到学校以后,户口又变成学生集体户口了,真是有理说不清啊。
  迁到学校来了。找工作的时候,算北京生源,不需要进京指标。但是户口落到哪里去呢(想留京的)?看你毕业后单位的性质:
  1、能够存放集体户口的单位(一般是国企和事业单位),这种情况,首先,让单位开具介绍信,大概就是说明你是**单位接受的应届毕业生,来单位工作,单位同意落入集体户口。其次,注意了,很重要的一点,带着你的户口卡,上面有你当年落户北京的地址,去原来给你进京落户的派出所,开当时留京的证明,其实就是把当年你落户时的&入户通知单&和&报户口介绍信&复印盖章(派出所的人都知道),然后带上报到证和这些证明到现在单位的派出所自己办理即可。但是网上也有说法:现在单位的派出所不同意落,单位同意也没辙,人家派出所说了,你是北京生源,规定是落回家,我们不接受北京生源落集体户。
  2、公务员,直接把户口卡交给单位即可,不需任何手续。
  3、单位没有人事权,是委托各种人才机构,这样的单位有的根本就不会给你落户,因为你是北京生源,人家不管。有的单位愿意给你落人才的集体户,但是人才不一定愿意,需要看你的运气,现在集体户口人太多,大多数的人才机构都不接收&北京生源&的户口,具体怎么办本人也不知道,难道要问单位要进京指标?可是户口不是外地的,审批会通过吗?期待达人解答。
  4、其他情况,自己找人才办理个人存档和户口,视同2.2.,看人才的态度。
总之,要找愿意为你落户的单位还有派出所,双方都得同意,具体怎么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现在看来,北京集体户口是个鸡肋,有的时候还不如没有,直接外地生源进京,更好办些!!
  考研后北京市人才集体户口的处理
  案例一:
&  您好!我于2006年本科毕业后留京,档案和户口随公司存放在人才,2008年成功考取研究生,档案需要调入学校。那么我的集体户口怎么处理最合适?
1、人才说档案调出后户口必须迁出,高校说北京生源不用调户口,而我有没有直系亲属在京,也无力买房,请问我的集体户口可以迁入高校吗?有什么弊端吗?
2、如果迁入高校,那么属于北京市高校集体户口,我还可以自由外迁吗?
3、迁入高校后毕业时应该算北京生源,随档案落户时是否需要原来的派出所出具已解决北京户口的相关证明什么的?
  回复内容:
  1、根据您的情况,如将档案迁至学校,您的户口也必须随档案一同迁至学校。
  2、待户口迁至学校后,毕业时仍需找到一家可以为您存放户口的单位。
  3、不需要。
  案例二:
  我是06年的应届毕业研究生,毕业在即,由于个人经历特殊,深深体会到掌握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重要性。故将个人心得付诸此文,希望能为以后遇到同样问题的同学提供借鉴。
  我98年考上北京某高校,上大学之前户口和档案在老家&&江苏苏州,02年本科毕业后在京就业,取得北京市的集体户口,因为没有购房,户口暂时寄放在单位的集体户口。04年辞职考研,考上人民大学,入校时将户口和档案同时迁入学校。
  值得注意的是,入校时户口是否迁入学校是可以选择的。如果仍然将户口保留在原单位,就只能在北京就业;如果将户口迁入学校,可以在全国就业。因为本人当时不肯定是否留京就业,选择了后者。在入校前,我咨询过学校户籍科的老师,我在将来找工作的时候属于什么生源,这位老师十分肯定地告诉我,属于北京生源。生源的确定依据是入校前的户口所在地。这种说法和《06年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就业细则》的关于生源的说法也是一致的。但是北京生源的确定和北京户口的具体的落户政策绝对不是一回事。因为这个细小的差别,给我现在的落户问题带来了许多麻烦,请见后文分解。
  今年研究生毕业,我在上海找了一份工作,但是因为上海户口政策实行打分制,工作单位不承诺解决上海户口,只承诺协助解决上海户口和在未解决上海户口的前提下办理居住证。
  我最初的想法是把户口留在北京,去上海工作。一般来说,三方协议是户口派遣的唯一凭证。如果和一个没有户口接受能力的单位签署了三方协议,相当于丧失了解决户口的机会。对于我这种情况,户口在北京存放的方法只有找一个接收单位,但是不需要有进京指标,这是和其他应届毕业生不一样的地方。我的问题最棘手的地方就是,我的接收单位是外地单位,户口和档案按理必须随之派往外地.
  后来,经专业人士咨询,户口档案存放的城市和居住的城市不一致存在一个问题,从短期来看,办理一些手续的时候会比较麻烦,需要两地跑;从长期来看,户口档案所在地基本上决定了以后的定居城市,因为应届毕业生解决户口问题是相对来说容易的,过了这个时候,希望依靠工作调动来调整户口关系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如果我决定把户口档案留在北京,那么意味着我最终还是应该回到北京;如果有一天我想在上海定居,那么上海居住证和上海户口还不是完全一样,那时候可能我还会想要上海户口。所以,这个时候我必须在两个城市中作出选择。
  我最后选择了上海。这时候,我就得考虑到申请不到上海户口,户口将滞留在学校的问题。原北京市集体户口如果在学校存放二年以上,仍未找到接收单位,那么学校会将户口转到北京市劳动局。请注意,是劳动局,并非人事局。中国的人事制度将人分成两等;劳动局管理的是没有上过大学的所谓&低学历&人口;人事局管理的是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所谓&干部&。虽然我觉得在劳动力市场(即人才招聘会)上,农民工和我们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出卖劳动力。鉴于中国这种国情,我还是觉得尽量保留&干部&身分为好。
  经过这一周的奔波,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教训:
  首先,明确自己的工作地点有助于减少落户问题的困扰,明确办事的目标;如果希望把工作地点和户口档案问题分开保存的同学一定要慎重考虑,因为户口和人分离可能会在某个时刻给你制造一些麻烦,当然这些麻烦也是可以克服的。我的教训就是一开始不明确落户地点,把问题复杂化,浪费了很多时间。
  其次,签约顺序和户口档案派遣和接受政策一定要精确掌握,细化到:每个环节由哪些部门管理,每个手续需要准备的材料有什么,截止时间是什么时候,诸如此类很具体的问题。这些政策在学校就业办发布的细则和学院就业大会上都能了解到,请仔细研读,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向有关老师咨询。只有在掌握办事政策的前提下,你具备了基本的常识,才能够知道什么问题应该问什么地方,才能知道应该问什么问题。什么叫常识?比如,在7月之前,你的所有人事关系都在学校,属于应届毕业生,所以无论做什么都必须经过学校;在7月之后,领到派遣证以后,你的人事调动属于社会在职人员的工作调动。
  再次,咨询技巧。在和学校就业办、户籍科、海淀人才中心、鬃公司人力资源部以及市教委和市人事局的老师们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感到咨询前的准备和咨询时的方式方法也会影响到你办事的效率。我的建议是,尽量把所有可能的问题都总结出来,保证提出的问题足够专业,一次问个彻底。什么叫专业?有两点:一,咨询的问题足够专业,就业政策上白纸黑字规定的政策就不要重复提问了,应该问细则上面没有规定但与你有切身关系的问题;二,咨询的人员足够专业。如果问错人,不仅惹人讨厌,自己也会感到很挫败。比方说,我去某人才市场的档案管理部咨询,有一位工作人员很有职业操守地耐心地听完我的问题以后,第一句话是&我们只管档案,其他与之无关的问题请不要发问。&听起来有点不讲情面,但是他有他的道理。估计,每天象我这样发问白痴问题的人不在少数。所以,为了节约自己的时间和其他人的时间,请在咨询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再次,充分体会到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的必要性,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事制度复杂但是国内环境却处于巨变中的地方。很多人事政策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套用一句文件上经常用的话,&涌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既无前例可循,请不要奢望你的问题能够很顺利地得以解决。
  最后,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千万不要因为一点小事或者因为一件事情没有办好,就和办事人员起争执。形势不可能完全按照你的想象发展。如果遇到什么阻碍,要有备选方案,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在毕业之前,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只是很小的问题,你打交道的人士都基本上受过良好的教育。真正到了社会上,你要学会和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所以就把这次经历当成是一次磨练吧。)
  当然,如果工作地点和户口地点一致,很多问题都可能不是问题了。所以,以上部分经验只对某些具有类似情况的同学适用
  你最大的错误在于把户口迁入人大,你这就相当于把你自己原有的二类户口又变成了三类户口。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北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具有的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11:04:03 11:00:01 10:55:39 10:54:26 10:49:48 10:47:49 10:47:22 10:47:16 10:46:43 10:43:01
                 搜索:
&&&河北省教育厅文号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 上午:8:30-12:00 下午:13:30-17:30
技术支持:河北三人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2
技术支持:5推荐到广播
61363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发霉的大面包)
(林星辰的熊)
(不许傻瓜论短长)
(再看就是猪)
第三方登录:转:超龄毕业生无法拿到北京户口_北京国安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转:超龄毕业生无法拿到北京户口收藏
  2月6日17时11分,朱豫人清楚地记得这个时间,他刚补完觉,准备收拾行李赶火车。一切顺利的话,几个小时后,这位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应届毕业生将见到父母,并送上春节礼物—儿子签下一家央企,拿到了北京户口。  此时响起的电话,就来自这家央企。电话内容只有一个意思,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2015年高校毕业生的进京政策有了变化,相应的,这家央企也要调整,调整的结果是,包括朱豫人在内年龄大于27岁(即在日以前出生)的硕士应届生将无法拿到这家单位的进京指标。  “户口没了!”朱豫人有些发蒙。对不少应届毕业生来说,考入拥有进京指标的大型央企或其他在京中央事业单位,是他们留在北京并获得户口的直接途径。  而原本承诺给他户口的央企现在却告知他:“我们也很无奈,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希望要你,请你再考虑考虑。”  听着这句话,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19名学生收到用人单位通知:户口没了  朱豫人的遭遇并非个案。2月11日,一则题为《人社部户口年龄忽设限,毕业生集体被“退订”》的帖子开始在网上流传,该帖称已有清华、北大、北理、北航、人大、北科、华科等多个院校的所谓“超龄”应届硕士生“遭受了突然的打击”,尤其是对于那些2.5年制
的硕士毕业生,本是春节后高高兴兴入职落户,如今却是“毕业即失业”。  中国矿业大学硕士毕业生王晓便是帖子所描述的人物之一,他2月9日接到用人单位电话,“通知我超龄,之前承诺的户口给不了了”。  早在去年7月,王晓就开始在这家央企实习,同年11月,他和这家单位签了三方协议,协议的户口栏上明确写着工作单位为户口迁移地址。  按照惯例,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继续实习,并等待今年7月办理正式入职手续。在此期间,也有其他单位去王晓所在的学校招聘,但这些,都没让他这个早已吃了“定心丸”的毕业生留意过。  年龄超限,户口没了,学生们把这一变化称为“突遭解约”。  毕竟,对于要找工作的大学生而言,黄金时间为每年9月和10月,具体到2015届毕业生,他们多是在2014年下半年开始找工作并签订三方协议的。如今,因政策变化而导致的“解约”或“毁约”,让他们失去的不只是一份工作,还有原本属于他们找工作的时间和选择的成本。  “如果政策是在2014年8月出台的,我们无话可说。可是毫无征兆地突然告知,我们无法接受。”有学生说。  根据中国青年报记者随机采访时的统计,有19名学生称自己收到用人单位“户口没了”的通知,这些学生还留下了个人的电话、学校、签约单位以及签约单位的具体说法。  与此同时,这些学生也自发做了统计,截至记者发稿,根据不完全统计,接到不能落户通知的毕业生共有20名,通知但并未确定能否落户或让等通知的有54名毕业生,这74名毕业生分别来自北京大学(5人)、清华大学(4人)、大连理工大学(3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人)等14所高校。涉及用人单位包括大唐电信及其旗下子公司、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建筑设计院、中国银行、中航工业及旗下子公司以及一些高校科研院所等。  一场工作会“宣布”:政策变了  2月12日下午,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人事部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证实了这一情况,“这个政策让我们有些被动,但我们只能执行”。  根据这位负责人的说法,他们的招聘工作早在年前结束,而当时的政策并没有所谓“年龄限制”一说。  在2月6日,人社部召开了一个名为2015年度高校毕业生接收计划的工作会,参与单位有国务院相关部门和一些在京中央单位,就是在这个会上,中钢集团相关负责人接收到了有关压缩进京指标的“要求”,于是其旗下子公司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就面临着将有占招聘总数1/4的学生需要“解约”的问题。  这样的说法,得到了其他一些中央企业的佐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的确开过这样一个会”。  在2月9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集团新闻一栏中,一条题为“人社部严控在京单位接收应届毕业生”的集团消息也佐证了这一会议的存在。  该消息称:2月6日,人社部召开国务院各部门及在京中央企业2015年度高校毕业生接收计划工作会。根据中央关于“严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精神,人社部缩减了2015年度高校毕业生进京落户的计划指标,各中央单位在2014年基础上指标压缩17%;毕业生进京落户条件相比以往更加严格,并实施违规责任追究制度等。  一些部属的高校单位也收到了类似的通知,根据多位学生的证实,北大医院人事处在2月12日下午给有意向签约的学生发了一条短信:“昨天接到上级通知,人社部对今年毕业生落户新增了年龄限制,根据新政策很遗憾你已经超龄。现在医院正在通过医学部积极为你们向教育部、人社部争取,但是还请你同时积极在其他城市找工作,两手准备。”  不过,作为负责制定就业政策的人社部,却未在其官方网站公开与此会议相关的信息。  2月12日下午,记者致电人社部新闻办,该办工作人员同样称,“截至目前,还没有接到(有关此)会议的消息。”  作为就业生源地提供方,高校也是“一头雾水”。清华大学就业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还不清楚具体情况,现在正多方面沟通了解情况,尽可能帮助学生。”  北京大学就业中心主任陈永利告诉记者,学校就业办方面,目前还未收到相关政策要求,“正式的文件应该还没出台。”  “超龄”罗生门亟待相关部门揭开谜底  根据一些高校和企业的说法,进京落户政策维持不变,而另一些企业则称收到了“新政策”通知,并已经落实到和毕业生交涉的地步,作为政策制定者的人社部,其新闻部门对外称不了解和此政策有关的会议,这些相互排斥的信息交杂在一起,让这起事件愈加成了一场真相难辨的罗生门。  但朱豫人可以确定的一个事实是,身边不断涌现大龄毕业生收到“解约”或“没法落户”的通知,而这样一个事实,则让越来越多的大龄应届毕业生忐忑不安。  在北大BBS,陈永利公开发帖称:“政策尚未出台,此前签约学生不受影响,至于政策何时出台,明年是不是确定实施,暂时没有定论。”  但这并未让学生安下心来。2月12日上午,包括朱豫人在内的8名学生去人社部进行信访申诉,他们在信访单上写道:“我们代表2015届应届毕业生,强烈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给予我们落户北京政策缓冲期,按照原有政策为应届毕业生执行落户政策,不做年龄限制。”  其主要事实与理由是:目前,与在京央企签订了三方就业协议,单位已经承诺解决应届生北京户口。近日来,我们陆续收到在京央企关于因为超龄,无法解决北京户口的通知。我们都是婉拒了很多工作之后选择了在京央企,而且招聘季已过,理应在2014年9月招聘季开始时,就出台与年龄相关的就业落户政策。现在,面临“户口、工作”两空,毕业即失业。  当天下午,人社部信访办给出答复:“不了解情况,会反映给上级。”  早在2005年,北京的留京指标便开始压缩,到2014年已经缩减至10年前的一半。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压缩”是在2013年,北京市对市属用人单位引进落户的应届非京籍毕业生提出年龄限制,要求毕业当年本科生不超过24岁、硕士生不超过27岁、博士生不超过35岁。  当时的政策也引起了一些应届毕业生的微词,之后北京市人社局为当时的新政策执行留了一定的“缓冲期”。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北京人社局在对外解释政策时说,“落户年限的要求,不是针对特定人群提出的新的进京政策,而是对当前北京市属用人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出的指导性意见。超出年龄指导线的毕业生,仍可按照引进人才的渠道和标准申请办理引进落户工作。”  这也被当时一些媒体解读为“毕业生落户有年龄限制只是指导性意见”,而其具体标准则更多的是企业等用人单位来定。这一点和今年的“超龄无法落户”罗生门是否一致,尚需人社部的正式说法。  截至记者发稿,人社部还未对此事公开回应,中国青年报记者将跟踪报道。(文中学生名字均为化名)  本报北京2月12日电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有点长,大家看着爽吗?
有户口就能买房 买房有优惠吗
今儿个老百姓真呀真高兴,看他们气急败坏的样子,你也就知道他们找工作就盯着哪了
户口都没了,好好建设家乡去吧,拜拜
其实挺反人性的这个。。。咱就事论事。。我生日小,硕士毕业还25呢。。。这要是生日大点或者考研一年没考上的。。
北京和上海最大的区别就是上海是地方,北京有数量惊人的企事业单位,当正军部门,这些都是能解决户口的。而这些落户的人还带来庞大的家属来京,这些人可都是来了就绝对不会走的。
读了这么多书就为了个北京户口,这书都白读了
你们是找工作呢还是找户口呢?
花钱从新办个出生证明
早就该这样
去年就这政策了啊,今年只不过是执行而已...我大学同学他们宿舍一30的哥们就悲剧了
我们学校学生也是打破头想留下来
户口都没了,好好建设家乡去吧,拜拜
任何人也阻止我们的官员依法卖北京户口,原因北京的管理者心甘情愿为我们服务,胆敢诈刺分分秒秒让他们地铁乌纱帽,就这么任性,其它哎咋呀地
任何人也阻止我们的官员依法卖北京户口,原因北京的管理者心甘情愿为我们服务,胆敢诈刺分分秒秒让他们地铁乌纱帽,就这么任性,其它哎咋呀地
我要是进央企了不知道得多高兴,还管他给不给户口呢。这还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人力的人。
任何人也阻止我们的官员依法卖北京户口,原因北京的管理者心甘情愿为我们服务,胆敢诈刺分分秒秒让他们地铁乌纱帽,就这么任性,其它哎咋呀地
任何人也阻止我们的官员依法卖北京户口,原因北京的管理者心甘情愿为我们服务,胆敢诈刺分分秒秒让他们地铁乌纱帽,就这么任性,其它哎咋呀地
任何人也阻止我们的官员依法卖北京户口,原因北京的管理者心甘情愿为我们服务,胆敢诈刺分分秒秒让他们地铁乌纱帽,就这么任性,其它哎咋呀地
任何人也阻止我们的官员依法卖北京户口,原因北京的管理者心甘情愿为我们服务,胆敢诈刺分分秒秒让他们地铁乌纱帽,就这么任性,其它哎咋呀地
身边好多工作三四五六年读研的~
这种人别要,签了央企拿了户口它就会想办法跳槽,都是把单位当跳板
27岁研究生毕业一种是老家复读好几年,更多还是工作后感觉什么都不顺利又靠研究生;
擦,隐秘,公务员,都需要卡年龄的,人要你一八十的,干嘛使啊
超级赞!这么多所谓的人才赶紧回去建设家乡吧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毕业2年之内都算应届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