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湖北人性格

“湖北天门人是九头鸟”有没有人能告诉我这话是什么意思,这话指的是男人还是女人?_育儿问答_宝宝树
“湖北天门人是九头鸟”有没有人能告诉我这话是什么意思,这话指的是男人还是女人?
当时年龄:
来自:网页;
我在北京的时候听人说湖北人都是九头鸟,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应该是表扬湖北人比较聪明的意思吧,一个大脑都够聪明了,何况9个
最佳回答者:
市场价:?298
我只听说过"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大概是形容湖北人厉害吧武汉13w,深圳17w,哪个好,湖北人
109回复/5亮 12144浏览
rt,纠结!
ps:谢谢大家,有些没说清楚,本人90年生,马上生日了。在深圳已经工作三年了,计算机专业,但是三年以来写代码不算多,在上一家公司感觉学到东西不多。现在换了一家新公司,可以参见上个月发的帖子。
接下来时间应该呆在深圳了,武汉的截止日期是这个月底,估计也来不及了。跳来跳去也不好,我也知道。
顺便借这个贴问下有没有经验人士能指点下,研发怎么转产品或者策划等不用搞代码的方向,谢谢大家!虎扑还是很温暖的大家庭嘛!福利的话,小弟很久没看片了,要的人可以私我,我把之前虎扑别人发的百度网盘共享出来吧!谢谢大家了![ 此帖被anewbie在 22:53修改 ]
如果你喜欢
的文章,可以。& & & &
这些回帖亮了
别纠结,选武汉13万
对了,把深圳17万的介绍给我发自手机虎扑
看你心气了,在深圳17W干2年,也许下一份工作可以拿25W
在武汉13W干2年,下一份工作可能也就15W。
4W 足够你坐飞机了吧
这还用挑?湖北人在武汉一年13万,不知道活的多滋润
please wake up and go to ban zhuang发自手机虎扑
4W 足够你坐飞机了吧
如果有一个女孩子,她只喜欢我,没有其他备胎,我就会和她结婚
纠结的点在哪里?
please wake up and go to ban zhuang发自手机虎扑
打算在哪里成家?
我是一个放羊的,虎扑新人,请多关照。
看你心气了,在深圳17W干2年,也许下一份工作可以拿25W
在武汉13W干2年,下一份工作可能也就15W。
在武汉要买房吗/
你还差得远呢
别纠结,选武汉13万
对了,把深圳17万的介绍给我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2楼 @ 发表的: 纠结的点在哪里? 深圳房价高啊
引用6楼 @ 发表的: 在武汉要买房吗/ 对呀,回武汉的话肯定就买房了
引用4楼 @ 发表的: 打算在哪里成家? 深圳买房估计买不起呀,以后可能还是要回武汉!
那还等什么,果断武汉发自手机虎扑
专业核弹头翻新,潜艇抛光,喷漆.回收二手航母,大修核反应堆,拆洗导弹发动机,航天飞机保养换三滤,有*河蟹*!
这还用挑?湖北人在武汉一年13万,不知道活的多滋润
I'M COMING TO FINISH THE FIGHT
引用10楼 @ 发表的:
深圳买房估计买不起呀,以后可能还是要回武汉!
那就武汉混吧。
我是一个放羊的,虎扑新人,请多关照。
引用5楼 @ 发表的: 看你心气了,在深圳17W干2年,也许下一份工作可以拿25W 在武汉13W干2年,下一份工作可能也就15W。 这个我读书少,真的这样么,干两年,工资可以涨三分之一呀
武汉大学毕业回重庆三年 目前税前17...
本来第二年准备辞职考研 完成一些遗留的梦想
结果家母生病 想想还是常常陪着的好
如果楼主是独生子女 家住湖北
我觉得不如留武汉 以后对家庭也有个照应
引用14楼 @ 发表的: 这个我读书少,真的这样么,干两年,工资可以涨三分之一呀
意思是上升空间更大咯发自手机虎扑
房价和妹子啊,武汉嘛。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 发表的:武汉大学毕业回重庆三年 目前税前17...
本来第二年准备辞职考研 完成一些遗留的梦想
结果家母生病 想想还是常常陪着的好
如果楼主是独生子女 家住湖北
我觉得不如留武汉 以后对家庭也有个照应学长好!三年这个收入,计算机的还是国软的?
/?id=soloalways发自手机虎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72人参加识货团购749.00元144人参加识货团购369.00元150人参加识货团购669.00元85人参加识货团购359.00元186人参加识货团购1199.00元140人参加识货团购299.00元31人参加识货团购299.00元49人参加识货团购299.00元104人参加识货团购268.00元45人参加识货团购129.00元24人参加识货团购169.00元262人参加识货团购199.00元下列几位名人中哪一位是湖北人 - 百度文库
下列几位名人中哪一位是湖北人
下列几位名人中哪一位是湖北人?-&茶圣“陆羽”,
下列合同中不适用合同法的是-&收养合同,
中国素有“展览之都”美誉的城市是:-&香港,
黄鹤楼的外面有5层,那里面有几层呢?-&9层,
1978年出土的轰动世界的编钟,是在哪里出土的呢?-&随州,
据考古研究发现,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瓷器出现在哪里?-&石家庄,
我们熟悉的母亲节是源自与哪个国家?-&英国,
中国第一位入选NBA的运动员是谁?-&王致治,
被选为2003年NBA-MVP的选手是谁?-&加内特,
在足球比赛中每队上场人数是多少?-&11,
为什么在酷热的夏日,中午浇花反而对花不好?-&由于蒸腾作用,花的叶片处于气孔关闭壮态, 中国的第一套邮票是什么?-&&大龙&票,
世界上最咸的海是什么海?-&死海,
一段长度相等的绳子,围成什么图形面积最大?-&圆形,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为什么给自己起这个名字?-&他母亲姓鲁,在当时抗日时期他爱国表示迅捷,
电脑中的硬盘是用来干什么的?-&是用来读取信息,数据,文件的,
彩票在我国发行历史悠久,那么最早的彩票是:-&猜科举张榜,
从何时起,对最高统治者称“王”: -&商,
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六一居士”是谁的别号:-&欧阳修,
蒲松龄的故居在:-&山东淄博,
“出人头地”最初指的是哪位文人的文章高人一筹:-&苏轼,
“围魏救赵”是战国时下列哪位实施的军事策略-&田忌,
海明威的小说《丧钟为谁而鸣》是以哪次战争为历史背景的-&西班牙内战,
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楚国,
增值税的纳税人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分,请问小规模纳税人是怎么区分的?-&货物生产、提供劳务、兼营批发零售的年销售额在100万以下。,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特定低税率为:-&13%,
下列应消费税的商品有:(多选)-&烟,酒,鞭炮,护肤护发品,小汽车,汽车轮胎,
世上有百分百纯度的物质吗?-&没有,
水银蒸发的温度是:-&300℃,
所有的冰都是在0℃时融化吗?-&不是,
第1 / 60页10个湖北人的10年生活
摘要:李昌平也不例外.1976年后,监利才结束“三年两水灾”的生活状态.李昌平的小学是断断续续读完的.1982年,李昌平大学毕业,回乡当上乡镇干部,同时赶上了分田到户,家里的经济状况才得到进一步改善.此后的17年间,李昌平先后四次担任乡镇……
回望十年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 10个湖北人的10年生活策划 | 执行 《新楚商》杂志编辑部日,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习近平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此前,在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李鸿忠说:“纵观各方面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未来十年将是湖北发展的黄金十年.”从,从十六大到十八大,十年过去,走到这样一个路口,我们该对未来十年的美好生活有怎样的期许?当未来尚未到来,我们无法预知“黄金十年”将如何影响每一个湖北人的日常衣食住行?十年之后看不清,但我们可以实实在在梳理一下十年之前.个体的尊严感与幸福感在当下被赋予了更多的追求.本期杂志我们选择了十个湖北人,来观察他们过往十年生活的满足与失落、追求与拼搏.文 | 《新楚商》杂志记者张艳从12年前的激愤与凛冽,再到如今的理性与恳切,在旁观者眼中的李昌平,或是一个癫狂的批判者,或是一个孤独的承受者,或是一个清醒的反思者.但无论如何,这个来自基层的声音,已被铭记十二年前,湖北监利的一个农村干部李昌平上书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以《一个乡党委书记的心里话》,痛陈“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引发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轰动一时.2012年9月,李昌平的新书《再向总理说实话》出版.他再次以“直言者”的形象出现,只不过这次“说实话”的对象变成了总理温家宝.李昌平在接受《新楚商》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当初的举动,经常有人问后我后不后悔?成年人做事,后果自负,有什么可后悔的!虽然离开体制内多年,但在李昌平看来:有失也有得.似乎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他与“三农”结缘,“这大概就是我的命吧!”一封信引发的改革 李昌平称呼自己为“农民的儿子”,事实上,他的父母现今仍未摆脱“农民”身份,依旧生活在湖北监利,以捕鱼为生.小时候,李昌平“在船上生活的时间和在陆地上生活一样多”.直到1969年,他六岁时,父母才在陆地上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当地老人们回忆,李昌平那个年龄段的孩子出生之时,正好赶上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父母干活时,出于安全考虑,时常不得不将家中的幼儿用绳子系于树干上,李昌平也不例外.1976年后,监利才结束“三年两水灾”的生活状态.李昌平的小学是断断续续读完的.1982年,李昌平大学毕业,回乡当上乡镇干部,同时赶上了分田到户,家里的经济状况才得到进一步改善.此后的17年间,李昌平先后四次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县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等职务.对于这个农家子弟来说,本来人生可以如此在奋斗之后平顺发展.但一封寄给朱镕基总理的信件,将他的人生轨迹从此改变.2000年大年初六,在涉农工作中遭遇困扰的李昌平,本想给县委县政府写一份报告.但一本纸,他写了搓,搓了写,折腾了一晚上也没有写出什么.湖北正月极冷,他坐在床上,围着被子,天快亮的时候,李昌平在纸上写下了“总理”两个字,然后“突然间明白了自己究竟要写什么.”他飞速写下第一段:“我叫李昌平,今年37岁,经济学硕士,在乡镇工作已有17年,现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我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含着泪水给您写信.我要对您说的是:现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这封4000多字的信,李昌平写得很顺畅,“一会儿就写完了”.信中他写了“盲流如洪水、负担如泰山、债台如珠峰、干部如蝗虫、责任制如枷锁”等七个方面的问题,每一项还都列出他所了解的数据.这封信李昌平拿在手上,直到3月8日才正式寄出.中间的大半个月里,他反复思量可能出现的后果;又自我审视一番,确定自己身家清白后,才最终下决定.“讲真话不容易,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不坐牢是我的底线.”正是李昌平的这封信,得到了时任总理朱镕基的亲自批示,并引发了中央对“三农”的关注和重视,以及其后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村干部到打工者的命运沉浮 然而,李昌平的命运,也随着这封轰动一时的信件,急速起落.日,距离寄信半年之后,荆州市委组织部找李昌平谈话.他清楚记得第一句话就是:为了监利县的稳定,可以考虑去“别的地方担任更高一点的职务”.考量再三,9月16日,李昌平主动辞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职务,南下深圳,来到一家台资公司负责管理农业园,从乡村干部变为一名“农民工”.但李昌平的“隐者”之路并不顺畅.2000年,在这家公司工作没多久,因为不喜欢同事在台资老板面前提自己是因为给总理上书被迫辞职,他改名为“李盛安”,去了蓝田公司的珠海分公司担任总经理.在那段如同浮萍的时光,曾经直言无忌,对自己选择坚定无比的李昌平也开始迷惘,“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日,因为身份和行踪暴露,李昌平再一次失业.这次,他来到北京.在一次饭局上,李昌平遇到了同样致力于三农问题研究、时任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的温铁军,然后在其负责的《中国改革》、《改革内参》杂志做了三年的记者、编辑.这三年,让李昌平真正明白了“专家学者们在说什么”,在他看来,是温铁军真正将他带入了“三农”圈子.2003年10月,李昌平进入香港一家公益组织--乐施会任项目官员,同时还在河北大学的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此间,李昌平先后在云南、贵州贫困山区做了3年多的扶贫发展,还前往日本、印度、越南、朝鲜,以及台湾的许多农村.这一阶段,不仅加深了对李昌平对国内农村现状的了解,也开阔了国际视野,更重要的是对农村综合发展方法有了系统的学习,为后来他和孙君等人创建中国乡建院奠定了基础.“三农问题”行动者 2012年年初,李昌平辞去了河北大学的工作,但依然还是香港乐施会中国部顾问,也是中国乡建院旗下的乡村规划设计院院长.对此,他自封为“齐天大圣”.被问及做了这么多工作,最喜欢的是哪一项?李昌平回答,“我做过的工作,我都喜欢.如果一定要说最喜欢的,当然是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院长了,因为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理想的新农村建设.”目前,李昌平的工作主要围绕“农村发展”展开,“主要做农村规划设计及其施工技术指导.比如以内置金融为核心的村社共同体重建、垃圾分类和绿色村庄、养老村和培训等.”他主张农村应该适应逆城市化趋势,“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在李昌平和中国乡建院看来,中国有10%的村庄最终会成为城市的一部分,60%的村庄会逐渐凋敝,最终只剩下30%的中心村.而他们现在的工作也正是围绕这30%的农村展开.在李昌平的研究理论里,关于“三农”的很多观点看似矛盾:比如主张土地私有,但主张“耕者有其田”;主张“种田能手”种更多的田,反对“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和“土地承包期长久不变”;赞成种地不交农业税,但反对承包地不交承包费、不承担村庄建设和农田水利道路建设的义务……“这些观点并不矛盾,是系统的、连贯的.”李昌平表示.他主张城市土地制度国家所有,农村土地村民集体所有,在村社内部建设“内置金融”,让村社共同体成员有权利用土地,在内置金融里抵押贷款、且准许自由有偿退出.他先后发表多篇政论与“三农”观点的文章,也收到过不少大学、地方党校、培训机构、学术论坛的演讲邀请,但也招来许多另外的声音.比如说他现在已经脱离了农村生活,难再承当三农问题代言人的角色;或者称他的论述缺少逻辑能力,学术功底不够.面对这些批评和质疑,李昌平清醒表示,尽管他经常被冠以“三农专家”等等光环,但“不可能做学者,始终是一个行动者.”再向总理说实话 距离给朱镕基总理写信,已经过去了整整12年.在当年那个直言敢谏的李昌平看来,这些年政府对于农村建设工作的推动也算卓有成效:农民负担减轻了,农村新房子多了,基础设施好了,农村的养老和医疗有了很大改善.而对于近期召开的“十八大”中,关于“三农”部分的内容,李昌平也有自己的理解:一是强调了共同富裕,二是强调了发展新集体经济,三是强调的农民组织化.特别是“组织化”三个字有突破性.“我们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农民组织,是集‘经济发展、社区建设、社区治理’三种功能于一体的农民组织,这是重建农民组织的重点.”如今年近五十,知天命之年的李昌平偶尔也会笑话自己“理想进入冬眠期”.未来5-10年,他希望能和中国乡建院的同事们一起,在不同省份建设30个新农村示范村.“把每个村子都建设成养老村,都能容纳1万人的老人安享晚年,把养老难题和农民难题结合起来解决.”而尽管如此,这个来自基层,并一直致力于“三农”问题的研究者和推动者,时刻不忘发出自己应有的声音.2010年,李昌平就开始整理他那十几万字的书稿,命名为《再向总理说实话》.2012年,这本书正式铅印出版,以其基层出身和长期的农村理论研究与实践,以“农民群体的上升通道”、“配置农村内置金融”、“社村共同体”等问题,再次为“三农”问题鼓与呼.“《我向总理说实话》是写给朱总理的,描述的是当年的三农现状.”李昌平表示,这次再版的《再向总理说实话》则是写给温总理的,总结了前30年、甚至60年的三农发展,提出了后30年的三农发展方向和道路.对于李昌平而言,他只有一个心愿:“希望北京不要歧视我.我年轻时有理想,我是真心愿意为建设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而贡献自己.今天我依然有这样的情节.”现在李昌平每天有处理不完的邮件,接不完的电话,几乎没有自由打发的时间.“我希望在周末‘蜗’在家里陪家人,希望每两个月回一次父母身边,但经常做不到.”偶尔,他也会怀念小时候清澈见底、清冽甘甜的洪湖水和湖岸边遍地的乌龟甲鱼;怀念冬天时,家乡遮天蔽日的野鸭;也会想起88岁时去世的老祖母——那是李昌平心中永远的伤痛,因为那时的他正逢人生低谷,有心却无力实现老人家“去北京看一看”的心愿.从12年前的激愤与凛冽,再到如今的理性与恳切,在旁观者眼中的李昌平,或是一个癫狂的批判者,或是一个孤独的承受者,或是一个清醒的反思者.但无论如何,这个来自基层的声音,已被铭记.孙禄松的十年:努力忘掉儿子孙志刚文 | 《新楚商》杂志记者 发自黄冈孙禄松,孙志刚父,十年中隐忍着丧子之痛,希望一家人能过的好一点也许对于孙家人来说,这十年的往事,不忍心提及,却又不愿忘记.2003年的广州,孙家大儿子孙志刚被收容所人员殴打致死,其后经媒体曝光,引发民众对中国收容遣送制度的大讨论,同年该制度被废除.孙志刚成为“以生命推动中国法制进程”的人物,记入历史.逝者已逝,生者如斯.载着尘封于2003年的回忆,孙家人走过了十年生活.在那之前,孙禄松在黄州打工,大儿子在广州,二儿子孙志国在黄冈市里的一家酒店上班,老伴儿一人在陶店老家.孙志刚死后,一家人决定结束四处分散的生活,搬来黄州一隅的东坡大道,住到现在.初见孙禄松,他正在翻修小屋里烧电焊.急着出去的孙志国大声告知他“记者来了”,孙禄松立马放下手中的活儿,转过身来招呼.磨破边的黑呢帽,去年报纸照片上穿的黑皮外套,圆头运动鞋,因劳作而染满灰尘.63岁的孙父径直往屋外的水龙头处洗了手,回大厅坐下,便和这个突然闯入的记者聊起了他的生活.似乎长久以来的媒体关注,让这家人习惯了被陌生人闯入.用几个时间点串起孙家的生活:零四年买下黄州小吃街上的三层小楼;零六年孙氏酒楼开张;零八年迎娶儿媳妇;零九年喜得孙子.孙禄松说自己这十年来心情一直不太稳定,直到近两三年,有了孙子来分散精力,心绪平稳了许多.三岁的孙其心长得一脸洋气,是全家的开心果,“像个小太阳,给我们带来力量.”所有家人中,也只有其心能接近他奶奶,逗她笑.原本信佛的孙母,大儿子去世后,基本与外界隔缘,唯一的社会活动是回陶店的农村老家做庙会.“她怨我,不该让志刚读那么多书,懂那么多大道理,不然也不会死了.”吃斋念佛和带孙子成了她人生意义的全部.孙父则隐忍着丧子之痛.他不停地找事做,酒楼里的事、很多人前来求助的事、媒体访问的事……“我便没有多的心思来想那件事.”孙氏酒楼以前是个大排档,夏季的油闷大虾、香辣蟹,冬天的腊鸡腊鸭吊锅是主打菜.孙志国是主厨,负责店内事物,儿媳妇做帮手.从傍晚开始客人陆续进店,一直忙到凌晨两三点.夏天是油焖大虾的主场,孙志国一晚上要拾掇7、8千块的菜.实在忙不过来了,便请了两三个伙计来店里帮忙.两层做生意,三楼是卧室,孙禄松住在地下室.一楼里外两间房,里面一间隔成两个小间,作厨房用,却依然容纳不下日益做大的生意,便将屋后新接了一层,不同于前厅的木门旧桌水泥地,新房子装上了大玻璃纱窗,粉墙白砖,整洁一新.“先从后面新屋装起来,以后慢慢把所有房间都装修一新.”孙志国时不时要提着打包好的饭菜,开着他那小排量汽车去送外卖.成了家里唯一的儿子,责任重在肩.长相酷似毕福剑的他,不仅让人联想,若是大哥还在,会是什么模样.孙志刚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现武汉纺织大学)的艺术与设计专业.一般来说,从这种全国性优势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季也是个人作品进入商场售卖的季节.绘画上的天赋,加上满腔闯荡的热血,若不是这场“意外”,孙志刚和整个孙家的未来,也许会有各种不同的版本.儿媳妇孙小红给记者讲了很多事情,比如婆婆现在还经常哭,或者儿子对于这家人意义非凡.其心是孙家的一份珍宝,却并没有获得额外的溺爱.上幼儿园的他不爱拿笔,眼看着别家同龄小孩又写又画,其心拿着笔却一直心不在焉,孙小红急了,给他一顿揍.除了孙子和酒楼,孙禄松的心里还有很多事.这些年教会孙禄松一件事,便是用法律来维权.已过花甲之年的孙父,看新闻,听消息,一直关注着社会法治的动态.孙志刚案后,很多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人,常常自发地找上门来.最近的一例,是一个姓陈的老太太.“她的儿子吸毒,被人抓了,肠子打断了,肺打穿了,儿子大喊救命,无人管,直接被送往戒毒所,最后死了.”陈老太带着所有证据,哭着找到孙家,希望孙父能帮她讨回公道.孙禄松联系律师、媒体,陈太却又来求他收手.60万赔偿金和相关部门的压力,让她妥协了.“对于这种情况,我着急,但是没有办法.”面对这个混乱的世界,孙父表示无奈.当初由于孙志刚案,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改为社会救助站.孙父觉得,救助站到现在只是个空壳而已,并没有完善.“前段时间去东方卫视录节目,我这样直说了,电视台也就直接播了.”孙父最想做的事,是把“孙志刚基金会”建立起来.04年他找过吴革(中国法学会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主任),但启动资金不到位,定位也还不清晰.“大体定为救助弱势群体,我想替他(志刚)做点好事,心里也宽慰些.”点了根烟,孙禄松吸了一口,“不做事,我很伤心,很寂寞.”看着店里的生意一天天做大,孙禄松略感心安,对于大儿子,每年的清明节会去他墓前上坟.有一次带着其心,小孩很是不解.“这是在做什么呀?”“给你大伯扫墓.他死了.”“他为什么会死呢?”“他被人打死了.”“啊?他为什么会被打死了呢?”对于一个还没有经历过混乱和悲剧的三岁小孩来说,他怎能理解一个城市管理者可以打死人的时代?如今,车是新的,房子装修成新的,孩子的笑也是新的,唯有孙志刚那幅陈旧的自画像,会陪着孙家走过下一个十年春秋.《新楚商》:社会欠我一个道歉文 | 《新楚商》杂志记者张艳 发自深圳从悬壶济世的行医者,到被指摘伤人造假的恶人,肖传国如何经历了毁誉夹杂、一跤跌至牢狱的十年位于深圳市坂雪岗大道的神源医院,门前显眼处立着一尊铜像,是已故的著名医学家裘法祖.把有着“中国外科之父”之称的医学泰斗塑立于此,医院显然是想向外界传达一种宣而不言的权威.见到这家医院的创办人时,他正伏在桌前,双眼紧盯电脑屏幕.听闻有客来访,他跨过横在半空中的电脑电源线,大步走过来和记者握手.相比同龄人,这人远看要显得年轻,但坐下时,黑发间掺杂的白发和皱纹凸显的双手,又在提醒着这位受访者不久前遭遇的变故.他是肖传国.十余年间,肖传国的名字出现在公众眼前,大多数时候是与另外一个人——方舟子有关.从肖传国在2001年发表《对方舟子“学术打假”的反思及批评》一文起,两人的相互质疑与口头攻击、伴随着不断的官司诉讼愈演愈烈.缠斗总有败者,因被指证雇凶殴打方舟子,肖传国以寻衅滋事罪被判拘役5个半月.从悬壶济世、受人尊敬的行医者,到被指摘伤人造假的恶人,肖传国如何经历了毁誉夹杂、一跤跌至牢狱的十年.“不能因为办医院,把名节给坏了”神源医院院内的广告牌上,印有“肖氏反射弧手术国际诊疗基地”几个大字,这个以姓氏命名的手术,曾在国内引发了近十年的口水战,而且至今未有消停.十余年前,因为成功治疗截瘫患者大小便失控,肖传国获得了诸多国内外奖项,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他此前的职位很多,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室主任、973首席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经历雇凶伤人一事,这一切名头都已与他无关.2012年3月出狱后,肖传国径直去了深圳,创办了神源医院.据熟知肖传国的人士透露,“去深圳办医院,因为那里是全国民营医疗开放程度最高、服务份额最大的城市,也是政府医疗改革鼓励民办的试点.而且,央视的新闻都播了他带着手铐受审的画面,哪个大型的公办医院还敢聘用他?”用肖传国自己的话说:深圳有优越的地理优势,能方便来自全球各地的患者.而且做医院,是入狱前早已计划好的目标.知道是来自家乡的媒体,肖传国热情地带着记者参观他一手创办的这家二级专科医院.一万五千平方米的医院,外科、骨科、小儿科、康复科等科室一一看到,每到一处,他的介绍都显得郑重而神圣,犹如在展示一件艺术作品.据神源医院的工作人员介绍,因为执业资格曾被注销,肖传国不能亲自做手术,也不能当院长,只是作为法人代表.不能亲自做手术,他只能让学生去做,但又担心有些问题他们没办法解决,所以他只好在手术过程中去手术室拖地搞卫生、打杂,“指导”学生做手术.“cut here,not there!”多年前,肖传国也曾隔着电脑屏幕,指挥国外的医生做手术. “‘神源’是医学名词,源于‘神经源性膀胱’”.院徽是肖传国自己的设计, “中间的蛇杖代表医学,背后的‘x’是肖氏手术,背景是地球仪.除了非洲,全球其它地方,我都去做过手术了.”医院的医保还未正式开通使用.肖传国叮嘱咨询台的护士,“病人来了先问有没有医保,有的话会让病人去其它医院.都是其它医院能做的手术,何必让病人自己花钱!”在肖传国看来,做医院一来要看医疗设备和医术水平,二来不能坑蒙拐骗.“老师行医一辈子,从没坑蒙拐骗过,我也是!老师的铜像立在医院门口,我不能因为办这个医院,把名节给坏了,丢不起这人!”“肖氏手术不存在质疑,那是他们不懂”1912年,法国医生alexis carrel因血管缝合和器官移植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在此前他备受批评和质疑.有人将肖传国与carrel联想,因为他的“肖氏手术”也同样正遭受质疑.“我不是中国的carrel,我是中国的肖传国.或许,不得不成为chuan-guo xiao.”他在博客中这样写到.肖传国的肖氏人工反射弧手术,是利用患者体内的部分神经,通过手术将其与支配膀胱的内脏自主神经连接,建立一个人工的“皮肤-脊髓中枢-膀胱”排尿反射弧,以恢复脊柱裂等患者的膀胱排尿功能,在医学界引起轰动.该项发明,让肖传国曾揽获多项国内、国际大奖.多年前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引用其老师、已故裘法祖教授的话说,“我们这个工作,快五年,慢十年,应该可以得诺贝尔奖.”现在,肖传国依然坚信,“如果国内医学界有谁能拿诺贝尔奖,那一定是我!”肖氏反射弧——这一肖传国的“看家”技术,也让他广受争议与质疑.2009年,《中国新闻周刊》刊发了《谁来监管“灰医疗”》等一系列文章,直接质疑“肖氏手术”的有效性;随后,不少自称做过肖氏手术,病情反而加重的病患联合对肖传国展开起诉.有网友在网络上公然表示:肖氏手术纯粹是残害百姓骗局!“这些问题从来没争议,那是他们不懂!”出狱后,肖传国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肖氏手术的原理,并播放了临床试验时,康复患者的视频短片.发布会后,《人民日报》湖北记者站制作了《肖传国—行医只为行善积德》视频片.视频片内,不少自称做过肖氏手术的患者,自愿前来为肖传国作“手术确实有效”的证明.或许,卫生部的发言也是让肖氏手术争议至今的重要原因.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发言人就肖传国的“肖氏反射弧手术”作出明确表态:该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循证医学证据尚不足,是否适用于临床应用还要进行充分的论证.也就是说肖氏手术不应在临床使用.对这种说法,肖传国十分不满,“我们88年在国外开始做动物实验,从老鼠、猫、狗一路做过来.92年收到平顶山矿务局的第一次邀请;95年实验成功后,才首先为三个矿工做了手术.总共经过7-8年的动物实验,5年的临床实验,才经卫生部组织成果鉴定后推广.” 肖传国一边说一边拿出了卫生部的鉴定证书.“从临床研究到应用推广,我们无懈可击!我们按照美国要求在做,甚至比美国的要求更严格.中国的医师、院士没有人做研究比我更严谨!”谈到回国的原因,肖传国说也和肖氏手术相关,因为老师裘法祖希望此项研究可以以同济医学院的名义发表.“严格意义上讲,这属于美国的发明专利.” 有接受过肖氏手术治疗的病人在电视上哭诉:做了肖氏手术,原本可以正常行走的双腿也残废.对于“肖氏手术会致残”的说法,肖传国十分愤慨,“脊柱裂这个病本身会导致小孩下肢无力,肖氏手术只解决病人大小便的问题,治好腿需要另一种手术.”对于网络上的攻击,肖传国认为都是捕风捉影的东西,“如果有同行站出来指责我,那叫同行质疑.神经是立竿见影的东西,麻醉一醒马上瘫痪,不可能等到做完手术后2-3年!那些都是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媒体,误导舆论和卫生管理机关!”2006年,肖传国曾在武汉协和医院的网站上公开表示:我邀请、欢迎科技界同仁和全国媒体,特别是湖北媒体,逐条核查方舟子在其新语丝网站上发表的所有对我的指控,查到一条属实,奖励5万元.他又强调似地对记者说,“这条说明现在仍然有效.”“即使是很成熟的手术,也不能够保证100%有效果.从科学的角度而言,肖氏手术有效率能达到70%-80%,非常了不起!”曾和肖传国共事多年的武汉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医师庞自力,在接受《新楚商》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管怎样,希望科研不要停.”在协和医院的四楼的泌尿外科门诊室门口,肖传国的照片依然在医师介绍栏的显目位置,协和医院的医生介绍,肖传国虽然不再担任泌尿外科主任一职,但依旧是医院的员工.而协和医院的9楼,“泌尿外科研究所”、“国家973计划主持单位” 等介绍牌匾依然挂在门口,但里面办公的张博士告诉记者,“这里已是再生医学的办公室和研究室.”“人工反射弧把本来做这个事情的神经,让它做另外的事情.过去我们不敢想,现在不仅想了,还做成功了.”按照肖传国的理论研究构想,反射弧的应用很有深度和广度,“心脏病患者以后可能不用安起搏器,在患者体内搭一根神经,戴个手表就控制神经工作.”肖传国在微博中写到:“你们现在应该明白那些医闹毁灭不了我,毁灭残害的是成千上百万脊膜膨出患儿和家庭.”他已然将微博作为“阵地”,嬉笑怒骂、恣意驰骋.“这是明显的冤案,我会继续申诉”命运似乎跟肖传国开了一个玩笑.日下午5时许, 在飞机上度过了32个小时后,从南美讲学归国的肖传国步入浦东机场,迎接他的却是手铐和警车.“南美洲国家从来不邀请宗主国外的科学家讲学,我是这些年来,第一位受邀前往的亚洲科学家.”回忆起这段转瞬间“天上地下”的经历,肖传国仍有唏嘘,但他认为自己并没有做亏心事,在前往北京的火车上,上车便倒头大睡.日,方舟子遇袭案判决结果尘埃落定,北京市一中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肖传国5个半月,维持一审的宣判.在一审的庭审中,肖传国声称自己针对方舟子和方玄昌二人实施的是故意伤害,没有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也未随意殴打他人,因此不符合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肖传国的律师也表示:因鉴定结论只是轻微伤,此案不属于刑事案件范畴,只是治安案件,应转由公安机关进行行政处罚.肖传国回忆,当时基于辩方亮明无罪观点,法庭宣布简易程序结束,法官随即敲锤休庭.但两个小时后,法院又通知各方当事人回院,继续开庭审理,但当时并没有新的证据,足以让法庭重新开庭.“寻衅滋事罪?要我坐牢的话,还不如直接判强奸罪!你不能判我强奸和贪污,判寻衅滋事是一样的道理!”坐在记者对面的肖传国,原本平和的语调突然高昂起来,“就算是我雇凶伤人证据确凿,最多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拘留5-10天,更何况花10万雇凶这个事实并不存在?!” 日,浙江温岭虐童女幼师颜某,在被拘留15天后无罪释放,此前她同样以寻衅滋事罪被提起诉讼.和肖传国的案件一样,也有不少网友惊呼“判的太轻了”.但相较肖传国被刑拘5个半月而言,她看起来幸运得多.肖传国在自己的微博中转发颜某无罪释放的消息,随后有网友在微博中为肖传国鸣冤,“肖传国案比颜老师还委屈”,“两年前的肖传国案也该有个说法了”……肖传国依然清楚地记得,著名刑法学家赵秉志在2010年评点他案件的话语,“任何法律之外的因素或考量都不能成为定罪的依据.但是从单纯的打击报复的行为动机到以侵害社会管理秩序为犯罪客体的寻衅滋事,个中转变着实耐人寻味.”在肖传国看来,两年前的案件,事实、判决、罪名都非常清楚,以寻衅滋事罪判自己入狱5个半月,从法理上说不通.他还想不通的是:当时只是作为犯罪嫌疑人,怎么还未宣判就上电视全国“游街”?!还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案件,最后就如何就成为公安部督办的大案?!虽然案件已过去两年,肖传国表示自己会继续申诉下去,“中国政府、科技界、新闻界、司法界,都欠我一个道歉,毫无疑问的道歉!这是个太明显的冤案了!”2012年4月,肖传国的代理律师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递交了民事起诉书,正式起诉中央电视台和北京市公安局.肖传国认为,上述两被告在“方舟子遇袭案”中,在“客观事实尚未经司法机关调查清楚的情况下”,“发布捏造事实”,给其造成了不可恢复的伤害.因此,他要求央视和北京市公安局在全国性媒体上刊登致歉声明,恢复其名誉.截止记者发稿时,肖传国表示该案件尚未接到回复.对于原来工作的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市协和医院,肖传国流露出失望的情绪,“我从医30余年,从未收过一分钱红包,吃过病人一顿宴请;我拼尽全力从事科研和教学,从未为个人捞取半点好处.被攻击这么多年,所谓的组织也没有正面出来说过一句话.这个明显的冤案宣判时,组织上也未曾有过任何行动保护他的教授,让人心寒.”静默两分钟后,肖传国又对记者说,“如果可以,请帮我和李培根校长说声‘对不起’,我给学校添麻烦了.”肖传国入狱后,一系列职称、荣誉头衔都离他远去.在肖传国微博的个人介绍栏中,仅写着“只能在外国开刀的中国医生”和深圳神源医院的网页地址.“我知道自己的高度,哪在乎别人攻击”在清华大学的公开讲演课上,肖传国将“报仇”公开打在幻灯片上,毫不掩饰地表示自己人生的四个目标是“积德、赚钱、报仇、打兔子”.他的性格中有看起来矛盾的对立:低调与张扬,高傲与随和,悲悯心与攻击性,温文尔雅和剑拔弩张.他桀骜不驯、大胆敢说,无论网络上还是生活中,均有惊人言论.当年大学组织院士和领导预评项目报国家奖时,有同事建议肖传国搞好公关.他却对主持预评的领导说,“我本不愿意参加报奖,但理解感谢科管部门和大学的辛苦,必须配合支持.我其实对这种中国特色的报奖评奖深恶痛绝:首先要把自己扯着头发拼命拔高,拔得比爱因斯坦还高几公分才好,然后又要低下身段到处点头哈腰,请客送礼,拜师磕头.这象牙塔里都无礼义廉耻了,国之四维哪里去找?”肖传国也被人批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但在他自己看来:自己是一个医生,能治病救人,还能治好别人治不好的病,没给父母和裘法祖老师丢脸,就是这辈子最大奖赏了.什么国家奖,什么院士,什么诺贝尔奖,都是大年三十打个兔子--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肖传国人生目标之一的“打兔子”即源于此.在协和医院同事的眼中,肖传国是个勤奋、低调的人,“会工作,也会放松.”在协和医院工作时,肖传国只会在科室医生遇到困难时出手,“我鼓励他们自己先上,没有把握的手术先上了再说.实在不行,不要硬撑,叫我下来.”他说自己时常担任“救火”的角色,处理完难题后便扬长而去.被问及为什么对自己的医术如此自信时,肖传国认为自己天生有悟性,“再难的手术,我一看就会,一听就明白.到目前为止,还真没遇上什么难的手术!”正是如此做法,他也曾一度让医院其它科室的同事认为自己只会搞科研,不会上手术台.“有人说我看重名利,学医的人都知道,评价一个外科医生不会做手术那意味什么?!我相信只有把科室的年轻人推出去,科室才更有活力.如果把精力用在大家都会做的手术上,那医院这么多员工,一天带一个病人就够我忙了.”说他恃才傲物,他不认可,“恃才傲物是仗着自己有才,对别人不好.我一辈子从没对病人大声说过话.”但微博上有人给肖传国私信“问病”,希望肖传国能给病人打电话联系时,他回复:电话不会打,所谓“求医”,我从不主动要给人看病.但一旦病人找到我这来,我会负责到底.提起方舟子,肖传国表示两人间的矛盾不可调和,“韩寒的功劳在于让世人看清楚了方舟子的真面目,但只有我能毁灭他.”因为他相信肖氏反射弧将是打倒方舟子的最终武器,“这个手术太了不得了,我相信科学的力量.”肖传国对自己的评价是:中国少有的正直的人,少有的真正能做事的人.“人贵有自知之明,我敢说自己是中国最好的泌尿外科医生, 我行医数十年,虽不敢说是完人,但基本无瑕,我的人品、医术和医德,无懈可击!”“你之前问我人生中最珍视什么?”肖传国小心翼翼从书柜中取出自己的博士证书,上面赫然印着,导师:裘法祖.“除了病人,我最珍视的就是和裘老师的师生情谊.”获得博士毕业证时,肖传国已当博士生导师多年.在肖传国看来,现在自己的时间耽误不起.因为他想做好神源医院,以后开连锁,甚至做上市公司.“这样一来救了病人,是积德;二来,答应老师将肖氏手术在国内大面积推广的承诺也做到了,算报了师恩;三来,赚到钱以后,可以用老师裘法祖的名义成立一个基金.”虽然网络和现实中,有人对肖传国和他的肖氏手术依然存在异议,但肖传国自己说,“我知道自己救了多少病人,积了多少德.我也知道在医学界的地位,不需要向别人证明.我哪还有什么心情不平和,哪会在乎别人对我的攻击!”《新楚商》:为“性”去污名文 | 《新楚商》杂志记者桓秀芳 在社会表层一直讳莫如深,内里却汹涌澎湃的东西——性,以及与性有关的东西永远是欲说还休.这十年来,为性而大声言说者,很少.彭晓辉这十年,是因他研究性、谈性,而开始走进媒体和公众视野并沸腾起来的人生十年.2000年,彭晓辉主导开设华中师范大学性科学协会伊始,《中国青年报》记者陆小娅找到了他.“那是我第一次接受媒体报道.”他对此记忆犹新.此后,他带的硕士彭露露“找不到工作”、“递套教授”、邀请红音萤同台授课等事件,让这位性学教授背负了种种不解、质疑,甚至谩骂.“性学教授”一词,背后有太多的涵义.他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性研究者;他是既做性学研究,又在大学里推行自创的一全套性学教育;他是全国唯一的人类性学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在华师名气很盛的《性科学概论》课堂上,彭讲解的“生命孕育过程”,一百多号人的教室座无虚席,学校督导员也说:“他们(学生)就快为人父母了,应该了解这些.”同时,互联网时代的言论自由,也催生了对他的诋毁.“您研究来研究去,研究的还是裤裆里那点事”,或者,有人干脆称他为“递套教授”,认为他的言论是在鼓励滥交.对此,彭晓辉说自己会借力打力,欣然接受“递套教授”、“性教授”、“性工作者”等标签,并带着些许自嘲的意味,公然将其贴在微博的个人主页上.“你叫我递套教授,其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想到彭某人是递套教授,就知道发生性行为要用套;叫性教授就更贴切了,我研究性学,怎么不是性教授呢?你叫我性工作者,把我归入这个群体也不错,我为他们提供专业的知识,帮助她们减少自身受到的伤害,以及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照程度.彭晓辉有一个疑问,为什么50年代初期,社会能把性工作者纳入社会整体结构,而到了21世纪,她们却还是被当做一股破坏性力量.彭晓辉所任教的华中师范大学,地处武汉这座教育大城,“武汉这一环境无形中造就了这座城市对性的开放程度,不在沿海经济发达国家之后.”武汉每十人中至少一个大学生的比例,让他觉得性教育存在着广泛的现实意义.谈及有关“性”的议题,婚前性行为虽是个人私密,却是绕不开的问题.在各大高校严令禁止学生校外同居,家长们也再三告诫孩子不能越雷池半步之时,性却早已是男女生之间公开的秘密.余华写完《活着》后颇有感悟,“生活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但那也只是一个作家笔下的浪漫.2006年的牡丹江医学院,曾是家长教育下的大学恋爱“反对派”王洪杰,却因在实习期间生下孩子,最终被学校开除.此外,虽说法律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可此类新闻不时见诸报端,供人讨论.与婚前性行为相反,提倡23岁以下人群“婚前守贞”的武大硕士涂世友,自封“贞操女神”并贴出相亲条件,眼球效应堪比凤姐.彭晓辉觉得,批判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前性行为,是反人性的.“反对未婚性接触,是农业时代的要求.”他认为农业社会的人,性发育晚,而且社会动荡,为了鼓励早婚早育,13、4岁都会结婚,婚前的性更要不得了.而现在是工业甚至后工业社会,随着营养结构的改善,环境的稳定,人的性发育提前.同时,知识的爆炸导致了学习期延长,结婚年龄也大大推迟.两者的时间差,必然导致婚前性行为发生.“只要他没有在公共场合发生,没有公然挑衅这个社会,他就保持在隐私状态下,你说他不道德,合适吗?”彭晓辉研究性,与一般性学会纯粹的生理研究不同,他从宏观上把性和心理、生理,乃至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相互关照.他在《婚前守贞教育——策略陷阱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发表于《华人性研究》2010年第3卷第2期)一文中,阐述了性性资源概念及其在阶层社会体制下的非公平配置问题.“长期以来,生活资料配置的不平衡,挤压的不仅是物质生活资料,甚至是性资源.”越到底层,性资源被剥夺得越多.为了维稳,政治上采取反性政策,将性加以伦理的约束,使人们对性持一种保守、消极的态度.由此以来,性在社会文化中一直被“污名化”.莫言获得诺奖,有很多人对其作品中的性爱描写持批判态度,认为这恰好迎合了消费文化时代大众的感官需求.彭认为“这些质疑没道理”.“个人认为色情小说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何况他(莫言)小说达不到色情的程度.性是中性的,在什么场合、和谁发生、怎么发生,道德与不道德的判断应基于此.”若是一对夫妻借助色情作品解决了现实问题,关系和谐,“为什么不可以呢?”在生理上的性之外,性还包含了诸如两性地位、女性主义、同性恋等问题.武汉高校中异常火爆的“伪娘团”,彻彻底底的男扮女装,由此而来的评论,在传统道德与风气开放中跌宕飘摇.彭晓辉把“伪娘”现象归结为“易装恋”.“是‘恋’,而不是‘癖’”.这群人在智力和人际交往上与常人无异,无非是不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没有妨碍任何人,对社会没有害.你把他定义为有病,是你有病.”在武汉,他是集性学研究与性学教育于一身的独行者.1987年,由英国著名性心理学家霭理士著、中国优生学家潘光旦译注的《性心理学》在建国前出版后首次再版,年轻的彭晓辉一连读了三遍.自此,他进入了性学的世界,并自成一个学科体系.时至如今,已有二十多年.虽无正面的阻力,也无“主动的动力”支持.相关部门对这门学科的态度是“自生自灭”.但他开全校性学公选课、招性学硕士.努力推行“全国20所师范院校性教育师资资质能力培养研究”项目.出席港台和国外的性学、女性主义等学术讨论.“从热爱到自觉,我乐在其中.”开通微博之后,在这种乐趣之外,他有了新的困惑.新浪微博的开通,源于“递套教授”事件.“遇到强奸后,为了保存生命应递上避孕套”—&#年5月,在南京师范大学的一场讲座中,此语一出,经媒体报道后被网络疯传,一些人说这是“叫兽”异谈.彭本人没有理会,新浪倒是积极地开通了“彭晓辉”这一微博账号,主动联系他,希望他能在微博上澄清自己.没有隔空对骂,结局以彭晓辉的“以理服人”收场.“前十天的危机公关真的很关键!”尝到了微博“甜头”,他陆续开通四大门户网站微博,将课堂内容与微博#性学堂#同步,粉丝量达70多万.苦恼的是,微博将他“异化“为性学医生.每天打开微博,就像大夫检视门诊部里等待治疗的病人一般,私信里面的各种隐私病症描述,连同悲怨喷涌而至.“很多人很功利,希望你快速判断,立即给出方法,自己不想,不学,不查资料.”很多准研究生通过信件或微博私信他,希望能被他收入门下.无奈,不热衷于学院政治的彭教授,考虑到名额分配和精力限制,除开在读的5个硕士,其他一一被婉拒.十年的知识积累之后,是十年的知识扩散.接下来的十年,彭晓辉担忧这一学科“后继无人”.李银河、潘绥铭这些人已经退休了,再过五年他自己也退休了.“来的学生要跟我好几年,从零开始,然后学两三年是绝对不行的.”欣慰的是,学生的喜爱,和社会的逐渐认可,让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最近,福建安溪17岁男孩挥刀自宫,更凸显了中国性教育的缺失.青春期发育需要性学知识及相应学科,社会发展更是无法规避性这个问题.彭晓辉希望,中国人的性能从长期的污名化环境中走出来.《新楚商》:十年招商,看着武汉起飞文 | 《新楚商》杂志记者 吴淋淋走在招商一线、需要不断向外界推广武汉的兰鸿波,把这座城市比作飞机.他觉得这架飞行器已经装备了具有强劲动力的发动机,甚至已经在跑道上快速滑行,但还没有起飞,起飞应该在下个十年作为武汉市招商局副局长,兰鸿波这些天尤其忙碌.他跟记者说,年底会议比较多,要对这一年招商情况做一个总结,还要对明年的招商计划做一个瞻望.他坦言,今年的招商形式不容乐观,甚至有些行业的招商全军覆没,比如led.时间倒退20年,毕业于上海交大船舶与设计工程专业的兰鸿波,进入武汉理工大学当了一名老师.六年后,他“弃文从政”,进入武汉市外经局下设的外经办工作.2003年进入武汉市招商局.兰鸿波精通英语和日语,这令他在和外商谈判时往往如鱼得水.10年间,他参与了不少武汉重大项目招商,包括引进阿尔斯通、世贸锦绣长江、日本菊池汽车零部件、宜家、海尔、tcl等重量级企业.而在这么多项目中,他认为宜家进驻武汉是最费心思的.武汉市最早在2005年就找到宜家,那时候一说起武汉,宜家的领导还不知道武汉在哪.“我们多次到找宜家谈合作,但都因武汉没有知名度,消费水平达不到,而迟迟没结果”.“其实这也并不意外,那个时候,我们经常到沿海地区参加招商会议,上海、北京、沿海地区去的代表,都大谈城市发展和规划,从硬件到软件无一不包.而我们说起武汉,别人问武汉是个市吗?往往这个时候,我们会很尴尬,往往坐在那里无话可说.”兰鸿波回忆.而武汉的迅速发展也很让他出其不意.从2005年开始,武汉的投资环境开始逐步改善,通过几年的发展,尤其在开通了高铁国际航班,武汉在对外招商中已经消除了尴尬的局面.“在外说起武汉,都知道武汉有高铁,交通便利,九省通衢.”兰鸿波介绍,近几年,东风本田、富士康、通用、宜家等一大批重大项目进驻武汉,其中世界五百强企业有93家.走在招商一线、需要不断向外界推广武汉的兰鸿波,把这座城市比作飞机.他觉得这架飞行器的已经装备了具有强劲动力的发动机,甚至已经在跑道上快速滑行,但还没有起飞,起飞应该在下个十年.他认为接下来的十年这座城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城市的“软实力”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这样飞机才能飞的平稳、更高、更远.“在接下来十年武汉不应该再一味的追求速度了,要打造品牌城市或者品牌省份,武汉在全国来说这个品牌叫的不够响,尤其去香港,很多人都不知道武汉.”他认为一方面外来的品牌比较多,但是本地的品牌不多,几乎没有叫得出去的大品牌.要把扶持本土企业和武汉对外招商引资结合起来,扶持本土企业需要耐心,不但但要提供一些优惠政策,也要有领导的重视,各方面的配套条件完善,要把整个系统做好,不是单做一方面.“前些年很多招商进入武汉的企业都跟我抱怨,在武汉投资哪里来市场啊?一到市场上参与投标竞标,很多地方都暗箱操作,根本就进不了你们的市场.”兰鸿波认为:要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首先要做到诚信、公平、公证、透明.“其实除了武汉的基础设施的完善,招商也需要创意的东西.” 兰鸿波笑着说,“其实,武汉是座有着无限想象空间的城市,有丰富的教育文化创意资源,对武汉而言,有好点子不愁招不来好客商.”兰鸿波认为,武汉招商引资还要学会吆喝,不但要大声吆喝,还要吆喝的有特点,端出来吸引投资的项目要有“卖相”.以后武汉“卖”什么呢?卖房子、卖地、卖手机、卖日用品?兰鸿波认为,这些都不是武汉最该做的,武汉要提升城市竞争力,唯有大力、大胆地卖点子,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做城市营销,都要来点有创意的.《新楚商》:如何成为一流“剪刀手”?文 | 《新楚商》杂志记者 桓秀芳冯小刚形容肖洋“不爱说话,但内心很狂野”.肖洋说,电影带给他三个字:归属感作为一个想当导演的剪辑师,却第三次入围金马最佳视觉效果指导又空手而归.接受《新楚商》杂志采访时,肖洋表示自己情绪稳定,毕竟这种提供免费机票和酒店的宝岛旅行是很开心的.这个出生于湖北石首的33岁文艺青年,带领团队参与了冯小刚、陈国富的多部作品,被冯小刚称为“上帝给我的一个礼物”.肖洋15岁时,就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大学期间,他喜欢看书,写文章,排话剧,捣腾乐队.十年前,德国求学电影相关专业回来后,他做过网站美工,后来又去了央视.最终说服众好友,和常松、金哲勇等人成立了工作室.那是2006年.为什么坚持做电影?肖洋觉得,“电影之外的工作都会让我觉得索然无味,也没有心思去用心做好”.父母和自己一起相信,做电影是件有意义的事.为了生存,肖洋和他的朋友曾以平均每天8部的速度,疯狂地拍摄搞笑视频.“感觉这样拍下去,人都会废掉.”和海贼王里路飞的口号相似,肖洋他们笃信,“一定要想到自己将来是要拍电影的.”工作室最终转向电影预告片制作,并更名为“天工映画”.一部叫《夜袭》的预告片,让华谊兄弟的高层识得人才.肖洋旋即被邀请参加《李米的猜想》预告片的比片,又被台湾著名导演陈国富相中,推荐给冯小刚.肖洋觉得,自己之所以被认可,是那份专注与单纯的态度.“业内太需要真正喜欢电影,又想要努力去做电影本身的人.”未曾有任何长片剪辑的经历,肖洋就这样剪完一部部大片.喜剧片《非诚勿扰》、谍战片《风声》、史诗巨作《唐山大地震》、台湾文艺片《星空》和《转山》,商业片《画皮2》及《太极》.再就是最近上映的悲剧力量大片《一九四二》,花了他们前前后后一年的时间.“这部电影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人性.我们选择从灾民、军队、国民政府、宗教和记者五个层面,来透露那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不同于一般的商业片操作,剪辑《一九四二》这样的题材,“不能用非常冲击的剪辑方式,来获取廉价的关注.”当然也有作品被吐槽.观众抱怨《画皮2》节奏太慢,肖洋面对媒体,说自己还可以砍掉15分钟.不过,他很满意《一九四二》的剪辑,曾在微博中大赞:“兄弟们也做得很好,没有纠缠于视觉冲击,得了此片神髓.”电影剪辑师的工作并非单纯地“剪切+粘贴”.一个好的剪辑师,在按剧本剪辑素材之外,把握好节奏和张弛度,“乾坤挪用”,“画龙点睛”地赋予电影新的灵魂.尽管被喻为“冯小刚御用剪辑师”,又三次入围台湾金马视觉效果指导奖,工作室的合作对象不乏华谊、中影等传媒巨头,甚至陈国富、冯小刚二人在《风声》之后还纷纷入股天工映画,肖洋很清楚,“自己是要成为拍电影的人”.冯小刚如此形容这个略显忧郁的年轻人:“他不爱说话,但内心是很狂野的”.从之前窘迫到租不起房、吃不起饭,到拍摄属于自己的电影,也算是一种狂野的倔强.肖洋谈及初创业史,“与其说是青春热血,不如说是拼命挣扎.”因为他不知道哪一天会有所转机,哪里又是出路.他戏称那时候“手里做的是行业里最底层的事,脑子里装的却是行业顶端的事.”在他看来,那时做了件最宝贵的事——没在蹉跎岁月中放弃,而是一直在学.“机会一旦来了,我就能抓住.”在娱乐圈里,最初华谊的伯乐之情略带机遇色彩,陈国富的赏识、冯小刚的赞美则完全证实了那段坚持的意义.终于,有了足够的经济和人力支撑,他们自己的微电影终于上线.借鉴《太极1从零开始》这个故事,和“史上最搞笑”的《太极1》预告片效应,《伦敦魅影》这部衍生物成为肖洋团队的短片处女作.古今中外、科幻武侠这几对矛盾交织成片,宏大的场景,和炫目的特效,将短片制作提升到新的空间.目前,肖洋已从具体的剪辑中抽身而出,一是管理好五六十人的团队,二是琢磨自己想拍的电影.由他创始合伙的天工映画,已经形成了影视全后期产业链的格局,从剪辑、特效、混音、调色到预告片、花絮制作等等.“一站式服务,就是我们的最大优势.国内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公司”.但肖洋也在微博中反思自己,“这几年我足够努力与纯粹吗?对电影始终心无杂念吗?……许多瞬间,我并不肯定.”肖洋喜欢的电影很多,类型各异,但有着共同点,就是以人为主题,情感部分非常浓烈,描述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向往得到而极少能出现的瞬间.“我想拍的电影也是如此,不管什么类型,一定会是去描写那些难得一见的高贵的灵魂”.《新楚商》:网络专职“批评家”文 | 《新楚商》杂志记者 桓秀芳 十年的发展,还有什么比互联网更耀眼?中国舆论环境里的呐喊,还有什么比网络舆论更大声?现实中,风青杨是讲师.网络上,他是肆意穿行的时事评论人.批判比赞美多,令他迅速成为网络红人.最近,风青杨在新浪微博上给了极富影响力的摇滚明星左小祖咒一记响亮的“大耳光”.事情是这样的.歌手左小祖咒从10月23号开始在新浪微博上直播老家强拆事件,因其在微博上的强大影响力,“强拆”再一次成为网络舆论讨伐的焦点.其后左小祖咒在微博中痛斥没有声援他的微博用户,“……不要说最起码的原则与判断,给你一次做人的机会都不会,从内心蔑视你”.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先锋而叛逆的摇滚歌手.有网友抱怨说,其微博中用词譬如“清查”、“划清界限”、“销光”,有很浓的文革色彩.更有评论说,“看到这条微博,就像一清早吃了一坨大便的感觉”.同时,还有一位叫风青杨的较真先生,在长微博《至左小祖咒的一封公开信》中说,这种“以正义的名义要求所有人支持他,‘绑架’他的朋友,挟持他的粉丝”,是“挟公器私用”,认为左小祖咒欠粉丝和朋友们一个道歉.微博发出,几经大v转发,批判的声音越来越大,在这篇公开信转发超过300次的时候,左小祖咒道歉了.“虽然同在公共知识领域,但他(左)是一名摇滚歌手,我是一个批评家.”风青杨说自己再也无法容忍那些“用公知身份约炮,甚至做商业慈善”的行为.风青杨只是他穿行于互联网的网名,知道他真名的人不多,在答应接受我们的采访后,他提出了不能在杂志上发表他的照片.风青杨说:“我的职业应该有两种,生活的职业是讲师,社会的职业是时事评论人.”风青杨是武汉汇赢天下品牌策划机构ceo,这种职业特性在他博客的前期经营上十分明显.《周黑鸭与麦当劳的品牌成长之路》、《给归元寺方丈的几点营销建议》,《湖北市场应如何开发?》……可自从2011年初开了新浪微博之后,他的笔战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年初方韩之战正酣,风青杨在《韩寒怎么就说不得》一文中说,支持韩寒的目的,不是把他树为一尊神,把任何质疑都当成是大不敬和罪过,“真正帮助韩寒成长的,是那些反对他的人.”十八大期间,他发了一篇博文《国外为何不像中国人人想当官》,列举在国外当官的“官不聊生”,在对比中暗喻现实.除此之外,从昂山素季到顾雏军、从“去台湾的韩寒和去朝鲜的司马南”到“警惕什邡政府‘秋后算账’”,文章里面渗透着一种风青杨式的理性、民主色彩.“这十几年发展和变化最大的,就是公民的觉醒.”风青杨感觉到,十年前大家从不关心美国大选或者台湾选举,但从今年微博的热门话题来看,民众对它们的关注程度远在国内一些重大新闻事件之上.“在微博上发现了另一个世界.”风青杨认为微博的爆发力很强,“韩寒写博客十年达到的影响力,@作业本在微博上用一年多就完成了”.问及风青杨之于武汉,是否就像@作业本之于青岛的意义,风青杨认为他和@作业本的差距在于粉丝和影响力.@作业本,这个披着方枪枪(改编自王朔小说《看上去很美》的同名电影,主角是一个不听话、想法多,每个想法的出台都会伴随一个娄子的幼儿园小男孩) 头像上阵的微博主,语言风格酷似王朔,不加v而拥有几百万粉丝的草根微博.和@作业本的嬉笑嗔骂不同,@风青杨v似乎“说”得一本正经,言必涉及政治、民主和法制.方枪枪的每个想法都能催生一个娄子,风青杨的每条微博都挟带着几丝沉重.风青杨说微博没怎么改变他的生活,唯有一点,是他能勇敢地讲一些真话.“一个人长期讲假话的结果就是,最后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有没有说过一句真话.”虽说屡屡被禁言、删帖、通告,他会换个小号继续吐槽.就着台湾大选的选票图片,他问:“你愿意为了一张选票付出什么?”“下跪和自杀是我们维权的主要手段!”“研究改革这个白日梦,不如研究一下将来谁是最有权势的军阀!历史一百年重演一次,看好吧!”言论之大胆,用词之犀利,勇气撼动百万粉.虽说微博让他的知名度急剧攀升,风青杨并不满足于区区140字的表达.“博客提供的阅读思考空间,无疑能让影响力更持久”,搜狐、新浪、凤凰网一个不落,基本以1.5天每篇的速度发文,一吐为快,俨然一个网络专职“批评家”.十年之前,风青杨是一个喜欢陈奕迅的歌,对生活充满憧憬的青年.十年之后,他一直渴望的社会变革落空,和许多人一样,积压的情绪仿佛关着的一头灰色“怪兽”,在不停歇地吼叫,发出和平美好之外的声音.“有时候批判比赞美更爱国!”个人主页上一语道尽.批评的真话有什么未来?无人知晓.《新楚商》:未来十年,我不离开文 | 《新楚商》杂志记者 马秀莲《吾城武汉》的开篇,是手写体的一句话:给我个斑马的武汉,“斑马”一词上划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大叉.张大水:本名张怀引,1985年生于重庆,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研究生,《吾城武汉》手绘本作者,昙华林“大水的店”店主.《吾城武汉》——这本只在咖啡馆和网店售卖的手绘地图,定价35元,两年内已经卖了两万册.有背包客说:“到了武汉,黄鹤楼可以不爬,但一定要买本《手绘武汉》.”这本100多页、用精致牛皮纸集结成册的手绘地图里装满了很多早已被武汉人遗忘的角落:昙华林里的小教堂,黄浦路上的古德寺,被拆迁的吉庆街……精细、流畅的工笔画,以点带面的表达方式,使得绘本上的老武汉,绿阴环绕,古朴生动.张大水是朋友眼中有点“闷”的文艺青年.坐在大水的店的院落中,对于我这个突然的来客,他甚至有些腼腆.左手拿烧饼,右手握一罐牛奶,边吃边喝,回答问题时基本都是简单的短句,实在难以让人将他与绘本中,那个表达情绪一泻千里的人联系起来.关于作画的初衷,他给了一个很平凡的理由:“初来武汉,日子孤独.绘画是与自己交流的最好方式,恰好画老建筑也是自己的专业,所以就……”但在博客中,他真诚地袒露心扉:因为爱上一个武汉人,便来到爱人的城市.如今爱人已经离开,自己固执地留下来以这种方式悼念爱情——走遍爱人走过的街道,画下爱人看过的风景.后来,绘本突然在豆瓣这个文艺青年聚集地,火了.这是张大水始料未及的:“我从来没有想过当成商品做,更别说卖钱.”紧接着的事情更是让他更加意外,有人盗走存着绘本电子档的电脑,随后盗版绘本四处泛滥.他置之不理,仍然单纯以为“做好自己就够了”——积极为绘本的改版做准备.这符合一个随性的艺术青年做派:“在这个社会,做很多事情是很无力的,这是一个小人当道的社会,没有宗教约束,道德日益败坏的社会,盗版也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东西,所以去维权很多时候也是徒劳无功的.”但是他的妥协和退让并未换来和平,偷盗者甚至带人前来砸店,羞辱他的亲人朋友.这个并不强硬的人突然变得愤怒,不过最后他并没有任何激动行为,而是带着几分无奈的怒气在豆瓣上发出“支持正版绘本”的声援,并十分礼貌地对代卖盗版的店家说:“请你们不要再卖了!”全文不带一个脏字.“我一直带着热情,为这个城市努力做一些事情,但这个城市,让想努力为这个城市做点事的人有点万念俱灰.”虽则悲观,但他总还是在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为热情,或正义.当母校武大牌坊被拆之时,这个几乎不用手机和电脑的人,突然在10月9日至10月10日两天内,发了12条微博,从专业的建筑学角度,详细解构牌坊拆除的损失.“校门作为武汉的一处城市文化遗产——武汉大学的校门屈居于武昌街道口高楼大厦间隙,这是历史对于武汉城市建设现象的嘲讽——因为失误的城市规划导致街道口高层建筑群似乎完全无视一座百年学府的校门存在.”张大水觉得拆除牌坊事小,但新规划的校门将破坏武大沿用百年美国人设计的科学轴线,新轴线只是一个将就武测的混乱轴线.武大最美的是本部,也是武大精神所在,新的轴线是将就苏联人规划的武水和武测的轴线,硬生生的划在本部上,就像为本部划伤了一条深深的伤口.他的观点得到了转发和支持,甚至有学妹感叹:“学长,你放弃你所学的专业真是太可惜了.”不过,张大水自己倒不以为然,现如今,他在昙华林一角找了个老房子开了家咖啡馆,栖身于此,不用手机,极少使用微博、qq等对外联络工具,他说这样很好,没人打扰:“我在这里找到了我自己.”“不知不觉你在这个城市呆了两年,你对这个城市也渐渐有了感情,但也不清楚到底是喜欢上了武汉,还是喜欢上了在武汉的那些爱过的人,还是因为你把最好的青春,最激烈的付出放在了这个城市,你喜欢上的只是那段无法挽回的时光.”在《吾城武汉》的倒数第三页,他写下这些.追溯至他第一次来武汉,是坐火车,从家乡重庆开往武汉的t258,那是2007年夏天.当他站在汉口火车站出站口时,闷热的空气中充斥着泡面和啤酒的味道,扑面而来的市井气瞬间瓦解了那个在他脑海中构想了二十多年的武汉:黄鹤行云、白云流水、晴川历历、芳草萋萋……这是崔颢诗歌里大唐的武汉.2008年,他告别了大学四年的城市——青岛,前往武汉大学攻读城市设计硕士学位.那时,他住在位于凌波门的武大工学部宿舍.日子是简单的,每天出宿舍门,402——这辆武汉的旅游专线公交车便足以串起他的全部生活,一路有水有树有风,美不胜收.但是当他离开校园,慢慢深入这个被称为“一张大饼“的城市时,跻身于各路公交,才发出另一种感叹——这里有全国最疯狂的公交车,司机不是杀手级的疯子,就是疯子级的杀手.城市规划的诟病在各路疯狂的公交车中一览无余,他为武汉的城市规划遗憾:“有一个著名的规划师说武汉是城市规划师的天堂,水资源可以与芝加哥、威尼斯媲美,但可惜的是规划师们没有珍惜这上天赐予的财富.”而就在今年,凌波门桥因频繁出现游泳安全事故被拆除,张大水亦感到失落:“夏天的凌波门是武汉人民游泳的好地方,拆除就是毁了市民的亲水性.事实上安全隐患应该由城市管理者想出更合理的对策,而非强制拆除啊.”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他爱水,他说看到地图上的武汉时,曾以为她美轮美奂,因她湖泊广布.不知不觉,他像水一样流淌在这个雅俗共赏的城市中,满含包容,偶尔愤怒.“汉正街虽然现在乱七八糟,但是最初的商业文化是儒商文化,后来不仅商业整个武汉城都变得俗气了,可能与码头文化有关.”他以为,也正得益于这种文化,武汉才变得如此豁达、包容.“天南海北的人都聚集于此,到最后就很难定义她的文化,这是个属于漂泊者的城市.”《吾城武汉》的开篇,是手写体的一句话:给我个斑马的武汉,“斑马”一词上划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大叉,无从知道他的具体深意.“这是最好的城市,也是最坏的城市.”爱恨交加中,生活在这里已成习惯,他说这是一种毒瘾,一种依赖和眷念.要么趁早离开,要么被毒死在这个城市的腹中.我问他,下一个十年你会离开吗?他说:“不会,我一直在.”《新楚商》:社会保障研究不遗余力文 | 《新楚商》杂志记者 桓秀芳 社会保障水平彰显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养老、医疗、保障房建设这些关乎民生的大问题,在十年的社会转型期呈现出各种复杂的表情.邓大松这十年,一直在努力读懂这些表情.邓大松,武大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武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长期从事经济学、保险学和社会保障学的教学与研究.作为社会保障的顶尖级专家,邓大松笑称,“自己只是早了别人一步”.武大在1984年就开始招收社会保障方面的硕士研究生,第二年开始招保险专业的本科生.最初没人知道这个专业,邓大松和他的同事们亲自去游说“路人”.“好在武大这样的老牌大学,新专业运作起来并不太难.”现在,每年40多个本科生,7、8个研究生已是常态.研究中心是在200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立之初有20来人,十年的发展,基地共有40多位专、兼职人员,共同致力于社会转型之时的社会保障研究.对于武汉这十年来社保的发展,邓大松最直观的感受是,“社保受益的人数增加到90%以上,离退休人员的待遇不断提高.同时,被保险人的风险意识增强了.”我国社保一直遵循着“广覆盖、低水平”的发展原则,在各色问题中前行.邓大松分析,社保有三条路可走,一是以职业为基础,有工作、有钱就有保险,那是以前唯一的路子.二是商业保险,是以市场为机制来发展的保险.三是以民生为基础的社会保障,这是最终的愿景.“你若把住房、教育这些公共资源也框在社会保障里,那是社保从职业、市场向民生民权的过渡.”邓大松觉得,武汉的养老金亏空问题有它的特性.“武汉和沈阳这样的老工业城,老企业多而转型慢,很多万人大厂的离退职工都会给养老金体系形成历史债务,给湖北大的压力.”要解决养老金的历史债务问题,需要“给国家一个周期的时间”,即,交养老保险的一代人退休为止.前段时间,一份名为《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研究报告预测,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在2013年将达到18.3万亿元,中国养老金亏空的问题被公开化了.在各种各样的数据和说法之外,邓大松分析,“每个机构,甚至国家的计算方法不同,从而导致了不同的说法.”“99年我们在钓鱼台开会,欧盟当时计算(养老金亏空)的是9万个亿.我们国家自己计算的数字是3万个亿.”面临上涨的物价,作为刚需的个人工资和养老金绝不会下调.据邓大松个人预测,要让养老金扭亏为赢,个人账户做实,需要国家继续补贴7、800个亿.对于呼声很高的“延长退休年龄”,邓大松持否定态度.电视台邀请他录相关内容的节目,被他拒绝了.“现在讨论不必要.”他觉得,符合延长退休年龄的三个条件——过剩的生产资料、国家能提供足够且有效的工作岗位、劳动力人口急缺,中国目前都还不具备.“中国恰巧是一种资源匮乏的现状.”邓大松认为,印度耕地面积大,资源丰富,它反而可以延长退休年龄,但是“中国反而还要向外挖资源”.同时,就业岗位严重不足的问题很明显.有些人会这样计算,延长退休年龄,养老金支出就会减少很多.邓大松说,“那样的人是傻瓜!老人不退出来,新人就不能进入,也就不能交养老保险.这一减一加,不是一回事吗?”作为一个国家决策层面的建言献策者,这十年来,邓大松对于社会问题的研究不遗余力,对他而言,这更是一种责任.《新楚商》:探路与寻路文 | 《新楚商》杂志记者 成正茂 亮相、入闸、开闸、抢道、途跑、冲刺.10月28日,为期2天的第十届武汉国际赛马节,迎来了近两万观众,这也创下了赛马节的历史.不知不觉,武汉国际赛马节已悄然走过10个年头.1999年,在全国赛马运动跌入历史低谷之际,胡越高主导的武汉东方马城项目逆势上马.在此之前,谁也没有想到赛马项目能落户武汉,事实上,在来武汉之前,胡越高对武汉的印象仅仅停留在“是一个重工业城市,与沈阳很像”.和许多港商来武汉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样,刚来武汉发展的胡越高也有些许不适应.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武汉的开放程度远比不上香港,很多港商来武汉后都打起退堂鼓,但胡越高却在这里看到了商机.胡越高回忆:“当时改革开放才刚开始,这并不是武汉这座城市的问题.这也正说明了武汉有极大的发展空间.”2003年首届武汉赛马节开幕,10年里,14项大赛,120场比赛,52支国内代表队,26支国外代表队,1300匹良驹参赛,38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应邀观摩,3000余名海内外知名企业家出席,30万游客亲身体验.胡越高的这份成绩单,让武汉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名符其实的“赛马之都”.尽管赛事不断,但东方马城的经营并不顺遂.如外界理解的那样,饲养马匹,训练专业人员成本相当高.仅靠赛事举办,外地竞赛者参与租赁马厩等微薄所得不能支撑马城的开支.早在马城项目上马之初,就有一个普遍的推测,投入巨资建设如此规模的赛马场,绝对不仅仅是为了提供一个竞技赛马、养马、玩马的去处.争取成为中国竞猜型赛马彩票试水之地,可能才是匠心所在.众所周知,武汉曾是中国现代马彩的发源地之一.1907年,由华人发行的最早的赛马彩票诞生在此,发行马彩武汉有基础.但是,马彩在中国内地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有学者指出,中国内地发行马彩有三大瓶颈需要突破,一是政策,二是硬件,三是管理.对东方马城来说,早已突破了后两个瓶颈,只要今天给政策,明天就可卖马彩.但恰恰是貌似最简单的“政策”,却成了最难逾越的障碍.在一些赛马运动比较成功的国家,赛马与发行马彩相辅相成,发行彩票有了资金,可以购买更多的良种马匹,改进赛事,吸引更多观众,如此良性循环.“马城处于亏损状态多年,每年的运转经费都由我们房地产项目赢利来补贴.虽然我们也一直在努力,但却还没有找到真正能改变现状的办法.马彩也仅仅只是目标而已.”胡越高也曾表示.但是,从2010年开始,力推赛马旅游成为了东方马城的主要工作,而赛马旅游的灵感却是来源于迪拜.据胡越高介绍,1996年,迪拜皇室发起组织了迪拜赛马世界杯,首届比赛总奖金就高达360万美元,此后,奖金更是随着比赛水平水涨船高.然而迪拜在疯狂砸钱的同时,并没有使用过多的商业技巧赢取现实利益上的经济回报.而是一场为了宣传迪拜的城市品牌营销,通过赛马吸引世界各地人士到迪拜旅游观光.“在迪拜赛马城的收入当中,旅游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点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要向迪拜赛马世界杯学习,打造有武汉特色的赛马旅游产业.”胡越高说.与迪拜类似:武汉赛马不涉及赌博、赛事奖金也是由组织方承担、最终通过赛事拉动旅游经济.为了打造有武汉特色的赛马旅游产业,东方马城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除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外,在制度建设上,从零开始建立起各类资格认证等标准制度;在硬件设施的研究上,总结全世界的经验教训,制定一套达到国际水平的一流设施;腾飞计划培养出来几十个骑手与练马师,创立国内第一家马术学院,编写国内没有的赛马教材;通过不断地举办赛事而累积到赛事组织的经验.体验骑马、乘坐马车、观赏马赛、竞猜马券—&#年11月13日武汉第一个赛马周拉开序幕,让“周末看赛马”变成现实,也让武汉的赛马旅游氛围越来越浓.而今,“武汉已经拥有全国最完善最可靠的比赛监控系统,监控摄像.电视转播镜头足以覆盖马场的每一个角落.”对刚刚结束的第十届武汉国际赛马节,胡越高总结道:“无论是赛事规模、赛事水平、赛事组织,还是嘉宾、观众、现场氛围,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过去十年,武汉实现赛马运动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众所周知.未来的十年,胡越高希望在武汉打造出比肩国际一流水准的顶级赛马节.在马彩一时半会未能开闸放水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一条最适合的路.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10个湖北人的10年生活由安丰网编辑整理,更多内容敬请关注频道。
请选择您对本文的评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人性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