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临汾地区金属镁厂有几家?

隰县介绍_山西临汾隰县地名网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 隰县位于临汾市西北边缘,吕梁山大背斜中轴部,地跨东经110°55′―111°15′,北纬36°30′―36°55′。东临汾西,西连永和,南与蒲县、大宁接壤,北与石楼、交口毗邻,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52公里,总面积1415.3平方公里。  隰县交通便捷,公路四通八达。209国道纵贯南北,境内长5,,隰县行政区划,山西临汾隰县行政区划,隰县">
山西临汾隰县
行政代码:141031行政级别:县长途区号:0357 辖区面积:1415km2人口:约9.97万人人口密度:70人/km2邮政编码:041000 车牌号码:晋L隶属政区:
隰县相关网站:
108.8km2   龙泉镇位于山西临汾市隰县,是2001年4月乡镇撤并工作中,由原来的隰县城关镇和北庄乡合并组建的。位于隰县中部和紫川谷地,东经110°54′44″,北纬……
72.6km2  隰县辖镇。解放初属第一区,1956年改午城乡,1958年改午城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城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72.6平方公里,人口0.7万。临……
225.3km2  隰县辖镇。解放初属第六区,1962年改黄土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城东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225.3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谙正、上庄、岭上、……
208km2  阳头升乡位于隰县西南部,距县城二十五公里,乡政府设在阳头升村,东接午城镇,西临永和桑壁镇,南通大宁太德乡,北连石楼、永和县,总面积为208平方公里,耕地……
108km2  隰县辖乡。解放初属第六区,1956年改水堤公社,1961年改寨子公社,1984年置寨子乡。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108平方公里,人口0.7……
103.3km2  隰县辖乡。解放初属第六区,1956年改陡坡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103.3平方公里,人口0.4万。……
198km2  隰县辖乡。解放初属第二区,1956年改下李乡,1961年改下李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城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198平方公里,人口0.6万。2……
112km2  v隰县辖乡。解放初属第一区,1958年设城南公社,1984年改乡。面积112平方公里,人口1.1万。孝午公路、隰永公路穿越乡境。辖五里后、千里庄、七里街……
   隰县位于临汾市西北边缘,吕梁山大背斜中轴部,地跨东经110°55′―111°15′,北纬36°30′―36°55′。东临汾西,西连永和,南与蒲县、大宁接壤,北与石楼、交口毗邻,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52公里,总面积1415.3平方公里。
    隰县交通便捷,公路四通八达。209国道纵贯南北,境内长52公里;省道洪(洞)永(和)线横穿东西,境内长60公里,临(汾)大(宁)线与209国道相接,境内长3.6公里。县乡公路328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贯通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网络。
  二、历史概况
    (一)历史沿革   
    隰县历史悠久,素有“河东重镇、三晋雄邦”之美誉。公元前17世纪,是商朝属下的基方小国部落。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分封诸侯,属同姓诸侯国中的蒲国。春秋时代,晋文公重耳分封此地,史称蒲邑。战国归魏,改蒲阳。秦属河东郡。汉置蒲子县。西晋永嘉二年(308)刘渊建汉,曾徙都蒲子,后迁平阳,于此置大昌郡。北魏初属仵城郡。魏孝文帝改蒲子为长寿县,太和十二(488)年于此置汾州。北周大象元年(579)置龙泉郡。隋朝统一全国,视晋西为冲要,开皇五年(585)废郡置隰州,继设隰州总管府,开始以“隰”命名。《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南有龙泉下隰,因以为名。”开皇十八年(598),下设隰州县,大业三年(607)改隰州总管府为龙泉郡,辖隰州、永和、浮山、石楼、蒲县。唐武德元年(618)置隰州,属河东道。武德二年设总管府,领隰州、中州、昌州、南汾、东和、西德6州。贞观三年(627)复置隰州。宋、元、明、清因隰州置。
    ****元年(1912)5月,隰州改隰县,直隶山西省。民国3年(1914)划属河东道,民国19年(1930)撤销河东道,仍直隶山西省。民国26年(1937)9月,山西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移驻隰县黄土村,晋西事变后又移驻城关镇,辖汾西、霍县、灵石、石楼、永和、隰县、大宁、蒲县、吉县(次年划出)、乡宁(次年划出)、临汾、赵城、洪洞、襄陵、汾西等15县。
    日,隰县解放,**九地委、九专署、九分区驻隰,辖隰县、蒲县、永和、汾西、洪洞、赵城、大宁、石楼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隰县划归临汾地区。日,隰县与大宁合并为隰宁县。同年又与蒲县、永和、石楼合并组建吕梁县。1961年复改隰县。
    (二)自然概况
    隰县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境内垣面高阔残缺,沟壑纵横交错,山峦连绵,丘陵起伏。全县主要有三川、七垣、八大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大部分在950米至1300米之间,最高处黄土镇紫荆山1955米,最低处午城镇上胡城村770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5℃,年平均降水量450――550毫米,日照2740.9小时,无霜期150――160天。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涝、风、雹、霜等自然灾害,尤其旱灾较为严重。
  三、行政区划
    隰县设龙泉、黄土、午城3个镇,城南、阳头升、寨子、下李、陡坡5个乡。全县共有8个乡(镇)、98个村委、4个居委会、384个自然村。
  四、资源概述
    (一)人口资源
    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99691人,其中城镇人口21137人、农业人口78554人。
    (二)土地资源
    隰县共有土地亩,其中农用地亩,含耕地亩(基本农田亩)、林地亩、园地96287.3亩、牧草地95087.2亩,其它农用地58884.1亩;建设用地41203.7亩;未利用地亩。按2003年人口计,人均占有耕地约3.2亩。
    (三)矿产资源分布及储量
    1、煤:依据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技术中心勘查,隰县属河东煤田中南部,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埋藏较深,全县总面积1415.3平方公里,无煤区面积288平方公里,含煤面积1127.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9.6%。全县煤炭资源储量约121887万吨,现阶段开采深度按1000米预计,全县焦煤和1/3焦煤预测地质储量约6.8亿吨,主要分布在下李、龙泉、陡坡、黄土、寨子等乡镇,在煤炭市场供不应求的今天,开发利用隰县煤炭资源具有较大的经济意义。
    2、花岗岩:主要分布在下李乡石马沟村、辛庄河村、黑疙瘩村、陡坡乡玉泉寺、黄土镇马如坪村、上庄村、紫峪村一带。它主要色泽有紫红色、黄白色、芝麻黑等,可用于建筑装饰或地板等,也可用于化工等行业的耐酸材料,成材率50%以上,以黄土镇上庄村东沟为最佳。面积约20余平方公里,储量约30000万m&sup3;&sup3;。
    3、大理石:是良好的建材和装饰材料,它主要蕴藏在陡坡乡玉泉寺山海拔约1800米处,储量较大,材质坚硬,纹理细腻,花纹层次清晰,立体感强,可为大理石中心精品。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面积约3平方公理,储量大约10000万m&sup3;&sup3;。
    4、石膏矿:是生产硫酸和水泥的主要原料之一,它主要分布在下李乡梁家河村东北的牛家山沟内,向东北呈35度,左右倾斜厚度约1.5米左右,具有中小规模开采价值,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储量大约170万m&sup3;&sup3;。
    5、白云石:是生产金属镁、钙镁磷化肥、硅镁合金等产品的主要原料,主要分布在下李乡石马沟、黄土镇大坪村东北,矿层厚度大约在8米――12米左右,具有工业开采价值,面积约10平方公里,储量约9000万m&sup3;&sup3;。
    6、硅石:是生产硅铁合金、硅钙合金、硅锰合金等产品的主要原料,主要分布在下李乡石马沟中部北侧,厚度约5米左右储量较大,具有工业开发价值。
    7、高岭土:主要用于制造日用陶瓷,耐火材料,釉料、涂料等。主要分布在下李乡石马沟和黄土镇东沟,以黄土镇谙正村东沟为好,具有小规模开采价值。
    8、膨润土:用于各行各业的添加剂,脱色剂、催化剂、混合剂等,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矿产品。在该县出露层较少,主要在下李乡石槽沟有裸露层,厚度约50公分左右,具有小规模开采价值。
    9、高铝粘土:是生产耐火材料的主要原料,在下李乡石马沟、黄土镇谙正一带均有出露,由于含铁量偏高,不能生产耐火度较高的耐火材料。
    10、石灰岩:主要用于煅炼石灰、水泥和建筑材料,又是冶炼钢铁的溶剂原料。主要分布在下李乡上均庄村、青龙山、石马沟、黄土镇谙正村、大坪村至郭家背一带,面积约40余平方公里,储量85000万m&sup3;。
    11、石英砂岩:分布在黄土镇上庄牛沟峪、陡坡乡玉泉寺一带,可用于建筑的装饰和地板,面积约8平方公里,储量大约3000万m&sup3;。
    除以上矿产资源外,在山咀村后沟,谙正东沟一带发现有铁矿出露,在玉泉寺附近发现有水晶石存在,紫峪东沟有铝矿石在,在0村西约1000米处发现有少量石油从岩石缝隙渗出,在石马沟桑湾村东南发现有蛭石矿存在,有待下一步化验分析后作出结论。
    (四)水利资源
    隰县水利资源总量为6700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685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5.4%;亩均占有量32立方米,为全国亩均水资源量的1.5%,是全国严重缺水县之一。自70年代后期,全县进入了一个较长的枯水期,降水量、水资源总量、河流径流量均比50―60年代明显减少。
    隰县境内河流较多,其中流入昕水河的三大支流有东川河、紫川河、刁家峪河,三条河流均为常年流河。由于隰县地处黄土残垣沟壑区,植被覆盖较差,因此,夏季每遇暴雨,河水便将大量泥砂携带注入黄河,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昕水河的一般支流。
    (五)旅游资源。
    隰县的旅游资源丰富,有建于明崇祯年间以悬塑闻名中外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西天,有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大观楼(古楼)。另外,玉泉寺、南北朝石佛窟、灵隐寺、紫荆山原始森林、马刨泉、鹿鸣谷等名胜古迹亟待进一步开发建设。
    (六)主要物产
    隰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谷子、高粱、小麦、豆类、马铃薯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梨果、烤烟、油料、药材和蔬菜等。隰县获“中国金梨之乡”和“中国酥梨之乡”的美誉。梨果面积达23万亩,主要品种有酥梨、晋蜜梨、黄金梨、红富士等,产量突破1亿斤大关。
    隰县境内已发现的陆栖动物66种。其中,鸟类32种,哺乳类16种,爬行类5种,两栖类2种,节肢动物10种,环节动物1种。大型动物有金钱豹、梅花鹿、狼、野猪、黄羊等。在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褐马鸡、梅花鹿;二类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麝等;三类保护动物有燕子、猫头鹰、蛇等八种。
    隰县边缘为森林草原地带,中部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带。野生牧草种类繁多,有禾本科114种,豆科90种,蔷薇科35种,菊科47种,其它植物145种,共474种。其中优质牧草有百余种。药用植物分布较广,其中甘草、枸杞、桔梗、柴胡、生地、远志、茵陈等在全国颇负盛名。
  五、经济发展
    综合概况
    2003年,全年县内生产总值达到4015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1%,增长幅度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为近八年以来最好水平。第一产业增加值10481万元,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16370万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长值13301万元,增长9.2%。三项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分别为26.1、40.8、33.1。在经济增长拉动因素中,第一产业拉动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1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3.8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4085元,增长34.8%。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03年,全县各级财税部门千方百计培植财源,强化征管,严格控制支出,全年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823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全县财政支出10041万元,比上年增长2.6%。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升。2003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居住分别比上年上涨8.7%、1.7%、5.5%、5.9%,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分别比上年下降1.8%、2.7%、5.6%、2%。
    (一)工业发展情况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2003年,我县坚持以扩量增效为重点,一手抓老企业技术改造,一手抓新项目启动上马,天天饮料公司千吨冷冻果块加工项目、四纬巾被公司“一洗净”毛巾技改项目、晋利源水泥公司15万吨技改项目、梁家河煤矿9万吨原煤生产项目、裕兴镁业公司万吨镁合金一期工程、林森采石厂、石英砂岩开发项目陆续竣工投产;梁家河煤矿30万吨扩建等项目陆续上马,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了工业发展后劲。2003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4376万元,比上年增长98.6%,其中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13102万元,是上年的3.86倍。全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原煤233800吨,比上年增长40.1%;发电量2418万千瓦时,增长8.6%;水泥7万吨,增长56.3%;生铁213013吨,是上年的5.7倍;焦炭75000吨,减少39.6%;食用植物油271吨,是上年的11倍。
    (二)农业发展情况
    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农业总产值18709万元,比上年增长21.1%,粮食总产量49976吨,增长11.4%;油料3503吨,增长8.2%;烟叶733吨,增长26.2%;蔬菜12192吨,减少1.1%;瓜果类5237吨,减少0.5%;水果12918吨,增长6.2%。农业主导产业调结构、上规模,新建5000亩优质水果和6000亩优质干果基地,果品套袋8000多万个。全县8万亩马铃薯、3000多亩烤烟、近万亩中药材、6000多亩出口“订单”红小豆,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加快了特色农业发展。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8500千瓦,比上年增长4.0%;农用化肥施用量16046吨,增长2.1%;农村用电量510万千瓦时,增长4.7%;地膜覆盖面积3636公顷,减少0.4%;农药使用量61吨,增长8.9%。
    (三)林业发展情况
    现有林地面积80.03万亩,其中天然林面积27.23万亩,人工林面积31.7万亩,灌木林9.5万亩,未成林造林地29.2万亩,四旁植树1600万株,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12%提高到32.8%。天然林主要树种有:油松、白皮松、侧柏、栎类;人工林主要树种有:油松、刺槐、杨树等;灌木林主要树种有:山桃、山杏、杵条、沙棘、刺梅等。经济林有苹果、梨、核桃、葡萄等。退耕还林成效显著,造林绿化工作继续加强。2003年全县共完成造林面积7.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5万亩,荒山荒地造林5万亩。营造“三北”防护林1.5万亩,天然林植被恢复2.5万亩。完成了城区万亩绿化,在城川百华里绿色走廊植树78万株,坡面造林8000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四)交通运输情况
    2003年,全县县乡公路328公里。新改建乡村道路24.4公里。公路货物运输稳定增长。全县共完成货物周转量4872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5526万人/公里,完成增加值1915万元,比上年增长10.8%。
    (五)科技发展情况
    科技工作有所加强。全县新引进20多个农业新品种,大面积推广了果实套袋等10多项实用技术,企业普遍加大了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力度。
    (六)教育发展情况
    教育事业有所发展。2003年,中考、高考、职业对口考试好于往年。改造学校危房6405平方米,两所“四化”学校通过市级验收。全年全县普通中学招生2413人,其中高中267人;在校中学生6940人,其中高中927人;毕业中学生1677人,其中高中208人。全县小学招生2805人,在校小学生11017人,毕业小学生2159人。
    (七)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结合防治非典,我县新建了县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启动了疾控中心扩建项目,配置了CT机等一批先进医疗设备,医疗卫生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得到提高,2003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6个,医院床位315张,卫生技术人员465人,其中中西医师207人,护师78人,中西药师35人,检验及其他技师35人,中西医士61人,护士、助产士21人,其他初级技术人员21人。
    (八)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邮电通信事业平稳发展。2003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99.4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22.3万元,增长10.4%;邮政业务总量277.1万元,增长9.9%。市话机总数7152部,增长16.4%。其中本年新增1009部,农话话机总数2047部;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320户,比上年增长59.3%,其中本年移动电话新增3470户,本年新开通小灵通业务,用户达719户。
    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量稳步增加,年末,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3580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4061万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0%和10.4%。银行现金收入158611万元,比上年增33.7%,现金支出158605万元,增长31.1%,收支相抵货币回笼6万元。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县保费收入944.5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2.4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832.1万元,全年支付各类赔款91.6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66.2万元,人身险给付金额25.4万元。
    (九)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到2003年末,全县共有民营企业25个,从业人员3763人,营业收入19944.8万元,完成增加值5819.4万元,上缴税金399万元。
    (十)经济结构调整情况
    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在2003年召开的“两代会”上,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全县5年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调结构、上项目,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突出抓好“两个重点”(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工业特区建设),强力推进“645”发展战略(培育梨果、烤烟、饲草、养畜、土豆、药材六大农业主导产业;建设均庄、上庄、岭上、午城四大工业口岸特区;构筑项目兴县、信用立县、人才强县、机制活县、开放富县五大发展支撑体系),奋战四五年,总量翻两番。按照这一思路,县委、县政府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植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继续深入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调整,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工业增效、财政增长。
    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坚持从市场需求、资源条件、比较效益和群众意愿出发,积极发挥涉农部门和农民协会的作用,引导群众扩大梨果、烤烟、土豆、药材、饲草、养畜六大主导产业的经营规模,2003年,新建5000亩优质水果和6000亩优质干果基地,果实套袋8000多万个,果品总产达到1.2亿斤,人工种草1.8万亩,新发展舍饲圈养户1000户。全县8万亩马铃薯、3000多亩烤烟、近万亩中药材、300多亩桑蚕养殖、6000多亩出口“订单”红小豆,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加快了特色农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在工业结构调整上,进一步强化“工业强县”意识,把工业规模扩张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头戏,以项目为载体,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加快四个工业“口岸特区”建设,推动了工业经济发展。坚持以扩量增效为重点,一手抓老企业技术改造,一手抓新项目启动上马,天天饮料公司千吨冷冻果块加工项目、四纬巾被公司“一洗净”毛巾技改项目、晋利源水泥公司15万吨技改项目、裕兴镁业公司万吨镁金一期工作、北方矿业公司石英砂岩开发项目陆续竣工投产,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十一)重点工程建设情况
    2003年,全年完成水保初治面积12.7万亩,退耕还林7.5万亩,“三北”防护林建设1.5万亩,天然林植被恢复2.5万亩。完成城区万亩绿化,城川百里绿色走廊建设由南向北扎实推进,完成植树78万株、坡面造林8000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午城至蒲县界4公里县际公路、回珠至陡坡2公里通乡公路路基改造结束。鼓楼落架大修和县城二期供水管网改造基本结束,古城新桥开工,县城精神文明活动中心主体工作竣工。西山果品交易中心开工建设。市话扩容1000门,县城开通了小灵通业务,15村新开通了程控电话。阳头升等3个移动基站建成并投入运营。农村电网改造完成40个村、2000户。有线电视建成10个中继站,新入网2700户,新建沼气池1000个,完成31个自然村、310户,1500口人的移民搬迁任务。以下地名与隰县面积相当:
隰县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隰县怎么看? ---说两句吧!
1楼 网友于 12:49:27发表:好地方撒
全国地名搜索
临汾行政区划: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山西临汾网民痛骂CNN:我们的天空已经蓝了!_小荷1120_新浪博客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 9:59:21
美国就是个老流氓,后面跟着一堆小流氓,世人皆知。
楼主不要激动,他们国家道德沦丧已经是赤裸裸的了,电视台都叫CAO NAI
NAI~~~CAO奶奶,这般乱伦的事情,还世界宣传呢。
楼主抱抱别哭,让那群SB自娱自乐去吧
国外的朋友刚给我发了个链接,国外的,只能用代理看。哦买噶~CNN又开始搞中国了。哥本哈根峰会之前,国外媒体一窝蜂的涌进了临汾,趁着全国性的大雾天气开始拍摄,把雾天硬说成是空气污染。能见度低就是污染?镜头一转,出现了一只刚出生的小羊,记者硬说这是畸形羊。我囧……让当生物老师的媳妇看了一下,我们一致认为,这小羊羔这次是“被畸形”了……
头一次为了家乡发帖,因为我忍不了了,缘由是国外媒体又把世界最脏城市的帽子,再一次扣到了山西临汾的头上,这一扣,扣得真不是时候。在日前很火的哥本哈根峰会之际,趁着俺们的领导人与会,国外媒体又在不停的渲染,报道,报道,渲染……反正已经把添油加醋、火上浇油那一系列本领,全用上了,无非在告诉大家,我们中国的厨子们会的,他们也会。
  CNN,我老家就在临汾。你们别的狗屁报道我不管,但这个实在让我不能忍。上大学的时候,临汾就很出名,托你们这些鸟媒体的福,我也出名了一把,同学们都追着问我:“你们那是不是到处是煤啊?”我说:“……
是挺多的。”他们又问:“你们那很脏呀?”你们每天洗几次澡啊?我:“……”
  作为一个临汾人,我不得不承认,几年前,俺们市里的发展的确是有点儿月X不调了,污染是严重了点儿,不过大部分是粉尘污染,这和当地的重视程度甚至地形都有关系,我们这是盆地,工业污染的空气不好往出排。作为一个临汾人,我对这段历史很遗憾,自己的家乡背了这么个恶名,我心里也不好受。
  但是现在,我可以理直气壮并且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哥们儿们已经把那个破帽子摘了。哥们儿的家乡的天已经蓝了,朵朵白云不再是偶然的风景。我真想拍几张照片给大家瞅瞅。
  我没有到过CNN的老家,但我想美国也是影响世界气候的一份子,大雾天气世界各地都有。1952年在雾都伦敦,天气起雾造成整个伦敦交通瘫痪,伸手不见五指,难道这也是空气污染?难道伦敦也是最脏城市吗?CNN记者拍的是临汾的雾天,这位聪明的记者连个气候常识都不懂?只能说,CNN的指鹿为马本领一流。
  让生活在临汾的网友告诉你现在的临汾是什么样的....
  [原创]临汾的天蓝的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阵雨后临汾的天
  /viewthread.php?tid=152579
  临汾的天
  /viewthread.php?tid=151429
  临汾的天很蓝,看空中的直升机!
  临汾的天空
  看看 咱临汾的天空也是瓦蓝瓦蓝滴
  临汾的天很蓝!
  临汾的蓝天、白云!
  手机拍摄临汾蓝天
  /viewthread.php?tid=161378
  眺望西山
--------------------------------
CNN又开始搞中国了。哥本哈根峰会之前,国外媒体一窝蜂的涌进了临汾,趁着全国性的大雾天气开始拍摄,把雾天硬说成是空气污染。能见度低就是污染?镜头一转,出现了一只刚出生的小羊,记者硬说这是畸形羊。我囧……让当生物老师的媳妇看了一下,我们一致认为,这小羊羔这次是“被畸形”了……
  头一次为了家乡发帖,因为我忍不了了,缘由是国外媒体又把世界最脏城市的帽子,再一次扣到了山西临汾的头上,这一扣,扣得真不是时候。在日前很火的哥本哈根峰会之际,趁着俺们的领导人与会,国外媒体又在不停的渲染,报道,报道,渲染……反正已经把添油加醋、火上浇油那一系列本领,全用上了,无非在告诉大家,我们中国的厨子们会的,他们也会。
  CNN,我老家就在临汾。你们别的报道我不管,但这个实在让我不能忍。上大学的时候,临汾就很出名,托你们这些鸟媒体的福,我也出名了一把,同学们都追着问我:“你们那是不是到处是煤啊?”我说:“……
是挺多的。”他们又问:“你们那很脏呀?”你们每天洗几次澡啊?我:“……”
  作为一个临汾人,我不得不承认,几年前,俺们市里的发展的确是有点儿月X不调了,污染是严重了点儿,不过大部分是粉尘污染,这和当地的重视程度甚至地形都有关系,我们这是盆地,工业污染的空气不好往出排。作为一个临汾人,我对这段历史很遗憾,自己的家乡背了这么个恶名,我心里也不好受。
  但是现在,我可以理直气壮并且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哥们儿们已经把那个破帽子摘了。哥们儿的家乡的天已经蓝了,朵朵白云不再是偶然的风景。我真想拍几张照片给大家瞅瞅。
  我没有到过CNN的老家,但我想美国也是影响世界气候的一份子,大雾天气世界各地都有。1952年在雾都伦敦,天气起雾造成整个伦敦交通瘫痪,伸手不见五指,难道这也是空气污染?难道伦敦也是最脏城市吗?CNN记者拍的是临汾的雾天,这位聪明的记者连个气候常识都不懂?只能说,CNN的指鹿为马本领一流。
山西的确污染了,但我经济上去了。为了赶上欧美很无奈呀。乱世好治,国顺不好治呀。
  =======
这么说欧美应该污染地更厉害。
更SB的是西方老还相信
    中国的舆论公关能力真TM差
  ========================================
  而且现在还把YOUTUBE之类的网站都封了 国内的网民要找他们这些NC对骂都没办法
  实在是鸵鸟。
煤粉污染还算轻的,化工污染才真正恐怖。水、土地、空气都被毒化了。
江苏泰兴化工园区的化工废料堆放长江堤上 日
广东省贵屿镇河流、水塘都已被污染,村民们只好在被严重污染的水塘里洗涤 日
-----------
再转几张恐怖的。
在黄海海岸线上,无数的污水管道埋在海滩上,甚至延伸进深海 日
安徽马鞍山长江岸边有很多小规模的选铁厂、塑料加工厂,排放大量污水进入长江 日
还有超级毒化的。
江苏省常熟市氟化学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负责收集处理各化工厂的污水,但他们并没有处理污水,通过管道从长江底延伸1500米处排放污水
内蒙古拉僧庙工业园区每天大量的工业污水流向黄河滩日
镇江市钛粉厂每天大量的化工污水排放长江,下游不到1000米处是丹阳市自来水取水处日
江苏省海门市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偷排污水进入长江 日
江苏滨海头罾沿海化工园区有一百多家化工厂,有一部分通过排水沟进入大海,有一部分特别浓的污水存放在5个“污水暂存池”。每月二次小潮来时就把“污水暂存池”的污水排入大海
再转几张被毒化了的祖国的山山水水。
安徽省慈湖化工园区,修了一条地下管道,污水每天从这里排放长江,污水有时是黑色的,有时是灰白色的,有时是深红色的,有时是黄色的,不同化工厂排放的污水颜色不同
在黄河边放羊的老汉受不了第三排水沟散发的臭气 日
&在山西临汾市污染严重地区,农民在棉花地里干了两小时的活之后全身都是煤灰日
作者: 回复日期: 17:34:54 
政府是不是没有公关舆论方面的人才了啊??
山西临汾:镁业污染严峻 环保部门“无奈”?
09:29:28 ]
  链接:http://www.chinaen.org/group_thread/view/id-35934
  近日,不断有群众反映山西省临汾市古县一家金威镁业公司污染严峻,该公司常年黑烟滚滚,空气中天天都弥漫着粉尘,导致四周的村民不敢开窗户通风、晾衣,并引发农作物年年减产。近日,记者两次前往对此进行了现场采访。记者意外地发现,国家严令管理的高能耗高污染的金属镁,在古县明火执仗地违规生产,无人过问。
  随后,记者步行到该公司围墙背后,进入眼帘的是粉末灰尘烟雾弥漫的生产场地,脚底是黑色的粉末状污染物,头顶冒着浓浓黑烟,生产工人在无任何安全防护设施下进行操作。生产场地混乱,烟雾弥漫。为了进一步了更多解情况记者来到了大门口,一位女性门卫告诉记者:“领导不在,要了解情况到环保局”。记者电话采访了古县环保局。一位自称是办公室张主任的人说:“关于金威镁业是省环保局扶持企业,我们也没有办法。”记者迷惘:“您既然是环保局的干部,应当知道国家的环保政策吧?为什么这样的严峻污染现状能够在环保局的眼皮底下长期存在?”这位张主任没有应答。
  。。。。。。
这是楼主卖身的单位
我是山西晋城人,现在山西长治工作。
  记得前几年有个帖子说:“山西已经不适宜人类生存。”我当时那个感慨啊
  真实情况如何?欢迎大家来山西走走看看嘛
  为什么某些人骂了这么多年中国还没变色呢?
  某些人说的与老百姓生活感受相差太大了
  某些人的所作所为,只会起反作用,可怜的一帮人
  没有了祖国,就没有灵魂,失去了灵魂的一帮人,可怜
那里人也很好,挺照顾我这孤独的浙江人。那里的核桃柿子大枣好香甜。知道那街道树都是柿子树么?深秋好飘亮哦。就是苦了环卫工人。落下来的柿子很难扫的呀
以下来源新浪网
  更多图片见链接:.cn/c/p//.shtml
  ——————————————————————————
更多更多国内媒体拍的楼主照片见链接:
  /images?hl=zh-CN&source=hp&q=%E4%B8%B4%E6%B1%BE+%E6%B1%A1%E6%9F%93&gbv=2&aq=f&oq=
  组图:临汾的污染情况.cn 日14:30 新浪文化
污染影响到当地居民的健康,当地医院接受的患有支气管炎、肺炎和肺癌的患者越来越多。这是楼主
以下来源新华网
  链接:http://www./ztjn//content_.htm
  ——————————————————————————
  全球十大最脏城市山西临汾上榜
   临汾市·中国山西省
  众所周知山西是一个产煤大省,临汾也是煤矿资源非常富足的地方。由于临汾煤矿业繁盛,致使空气遭受煤尘严重污染,进而使得临汾在全球受污染最严重地区排行榜中榜上有名。据美国铁匠研究所报道,临汾当地大量的地方卫生医疗场所都面临着支气管炎、肺炎和肺癌患者日益剧增的问题。
  目前临汾400多万居民都面临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和砷污染的饮用水问题。据悉,临汾计划在2007年年底前关闭153个煤矿开采工厂中的其中57个,并将用更加清洁和更为标准的设备装备余下的这些厂矿。然而,临汾不是中国惟一的污染城市,国内许多城市的污染也很严重。
这是楼主吧
上一条:稳定镁质水泥制品质量的几点建议_美都系列绿色建材-绿色节能环保生态 ...
郑重声明:新闻山西临汾网民痛骂CNN:我们的天空已经蓝了!_小荷1120_新浪博客由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会员咨询QQ群: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只需30秒免费注册,立刻尊享
免费开通旗舰型网络商铺
免费发布无限量供求信息
每天查看30万求购信息
赞助商链接
企业库版权所有 &
粤ICP备号-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临汾纺织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