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会计从业资格音乐点招资格

联系电话:<FONT color=#联系手机:<FONT color=#联系人:孙老师联系QQ:邮箱:@qq.com
您当前的位置:&新闻内容 
2014江苏专转本点招|江苏高考点招|江苏专转本新政策解读
发布者:dewey 发布时间: 17:13:58 点击数:<font color="#FF次
新政策解读
大家下午好!下面我先进行综合发布。
&一、我省普通高校“”基本情况
选拔优秀专科生转入本科学习(以下简称“专转本”),是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畅通学生的发展渠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省自1996年开始进行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至今,已有近10万名高职高专学生通过“专转本”进入相应本科院校继续学习。总体来说,“专转本”选拔满足了高职高专学生继续学习的需求,保障了他们继续学习的权利,实现了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和“学有所教”,增强高职高专教育的吸引力,产生了多方面积极的影响。
目前,我省高职(专科)学生“”计划总量控制在我省高校高职(专科)毕业生的5%以内(每年在12000人左右);选拔对象为列入国家普通招生计划,经省招生部门按规定程序正式录取的,在本省各类普通高校的专科二年级、三年级在籍学生;接收高校统一安排在独立学院(含民办高校、民办二级学院);选拔方式实行全省统一考试的办法;考试科目:文科、艺术类为语文、英语、计算机,理工科类为数学、英语、计算机。考生报考类别设置平行院校志愿,每生最多可申报三所院校的三个专业,接收院校根据公布的计划和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省教育考试院监督。选拔和录取工作实行报名公开,选拔办法、选拔过程和选拔结果公开,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确保了我省专转本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但随着我省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现行的“专转本”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现行“专转本”的招生办法应试偏向严重,不能全面反映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选拔对象过于集中在低年级,直接影响到专科学校的正常教学,迫切需要改革。
二、我省普通高校“”将作哪些调整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省普通高校“专转本”工作,我省“专转本”政策做了如下调整:
1. 选拔对象。2012年、2013年,从省内普通高校的高职(专科)二、三年级的在籍学生中选拔;2014年起,只从省内普通高校的高职(专科)三年级应届毕业生中选拔。
2. 计划安排。2012年、2013年,根据“专转本”生源情况和接收院校的办学条件,分别安排普通高校高职(专科)二年级、三年级选拔计划;2014年起,只安排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专转本”选拔计划。
3. 接收院校。2012年,仍为普通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民办二级学院),2013年起,适当安排部分应用型公办本科院校接收“专转本”学生。
4. 选拔考试。2012年、2013年实行全省统一考试的选拔办法,二年级、三年级统考科目相同,分开出卷;2014年实行全省统一考试和学校加试的办法。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学生报名、志愿填报,全省统一考试科目及分值与以往相同。
5. 录取。2012年、2013年考试结束后,由省教育厅统一划出二年级、三年级录取资格线,接收院校根据公布的计划和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2014年,录取分数线划定后,各录取高校可以根据考试院划定的学校分数线录取,也可以根据需要,对达到资格线范围内的学生进行相应的专业课知识水平测试,择优录取,测试要求应在公布的招生章程中明确。
6. 转入与培养。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学生“专转本”的报名、考试、录取工作均由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统一监督。省教育厅对录取结果进行审核和注册,并办理相关学籍变更手续。“专转本”学生统一转入本科三年级学习。普通高校“专转本”学生学费与接收院校普通本科相同专业学生同一标准。
三、为什么要调整我省普通高校“
1. 为什么选拔对象要逐步过渡到从三年级学生中选拔?
现行政策对专科教学秩序影响大,一些学生把专转本作为第二次高考,造成部分专科学校未按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有些学生甚至没学专业基础课程,接收院校的教学难度加大,对本科院校教学影响大。“专转本”选拔对象由现行的从专科二、三年级逐步过渡到只从省内普通高校的高职(专科)三年级应届毕业生中选拔,有利于保证高职(专科)院校的正常办学秩序基本不受影响;有利于学生专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最佳衔接,保证学生在本科阶段教育的培养质量。同时,这样的调整,也与教育部的要求相一致。
2. 为什么要适当安排应用型公办本科院校作为接收院校?
2013年起,适当安排部分应用型公办本科院校接收“专转本”学生,主要是为适应我省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我省高等教育的资源优势和学校的积极性,拓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渠道,打通专科学生升入应用型公办本科院校的通道,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尽可能地选拔优秀大学生进入本科学习。
3. 为什么要适当调整选拔录取方式?
统一考试录取资格线划定后,接收院校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专业课知识水平测试,增加学校招生自主权,有利于学校加强学生专业基础和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改变现行的“专转本”的选拔考试的重点偏于文化基础课,应试偏向严重,不能全面反映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现状,为高校选拔到优秀“专转本”学生创造条件。
4. “专转本”政策调整为什么用两年时间?
确定2012年和2013年“专转本”选拔对象仍然为二、三年级的在籍学生,主要是考虑政策的延续性,同时2011级的专科学生已经进校。2012年高考专科新生开始将实行新的“专转本”政策。
5. 为什么要采取过渡期计划分列、分开出卷的办法?
2012年、2013年,将分别安排二、三年级选拔计划,考试科目相同,分开出卷,主要是考虑前后政策的衔接,有利于接收院校根据办学条件选择报考对象,有利于保证过渡期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同时通过过渡,也有利于2014年“专转本”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友情链接:&&高考点招七大秘密之六点招的相关文件_江苏大成教育-学历教育、职业资格培训__泰州市培训学校,海陵区培训学校,学历教育培训学校,远程教育培训学校,
&咨询热线:
&&&&江苏大成教育-学历教育、职业资格培训
&专业设置:
&当前位置:江苏大成教育-学历教育、职业资格培训 >> 学校新闻
高考点招七大秘密之六点招的相关文件
发布日期: 22:46:23 浏览次数:152
江苏点招主要的支撑文件是《江苏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 ,第十一条的第五、第六小点。
(五)关于政策性降分录取
在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和院校服从志愿录取后,如仍有少数院校线上生源不足,不能完成招生计划,根据有关规定,对本批次预先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中填有缺额院校志愿的考生,按其志愿,可在同批省控线下适当降分向缺额院校投档,由院校择优录取。如按相关规定进行降分后,仍有少数院校生源不足,不能完成招生计划,可再对本批次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中填有缺额院校志愿的考生,按其志愿,适当降分向缺额院校投档,由院校择优录取。各批次最大降分幅度一般不超过10分(第三批本科视生源情况,可再适当降分)。
高校可按规定使用预留计划进行选择性招生。有关高校应在录取工作开始前将选择性招生的录取原则和办法向社会公布,接受考生和社会监督。高校的选择性招生对象须填报该校志愿,且符合下列条件:
1.普通类。考生必测科目等级必须达到4C1合格,文化分达到同批省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且选测科目等级达到招生高校在其招生章程中公布的对选择性招生对象的等级要求。如院校招生章程中未对选择性招生对象的选测科目等级提出明确要求,则允许院校对两门选测科目中的其中一门降低一个等级进行选择性招生,但本科院校对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不得低于C级。
当院校投档线接近或等于省控线(5分以内,含5分,下同)时,如考生选测科目等级满足上述条件的,院校可在本校投档线下5分以内录取。
2.体育类、艺术类。考生七门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等级中D级(技术科目不合格视为D级)不得超过三门。
原则上在同批省控线上录取。如高校投档线接近或等于省控线,可在学校投档线下5分以内录取,但不得低于同批省控线下5分。
3.对因生源不足降分录取的高校,其选择性招生,可在院校降分线下5分以内进行,但最多不超过同批省控线下15分。
@2006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徐州医学院三本点招需不需要过江苏省本科的资格线,_百度知道
徐州医学院三本点招需不需要过江苏省本科的资格线,
专业任选。华方学院录取分数是 305/310。2011年的本三线是文科类284分;理科类283分,选修等级为BC徐州医学院三本华方学院点招必须过三本线.具体点招事宜可以hi咨询
那请问一下,那个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员招不招艺术生
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员不招艺术生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否则是没有资格参加点招的。像你这样要参加本三的点招,就一定要达到当年的本三资格线同学你好,江苏省不论是哪个阶段的点招都需要达到同阶段的资格线
江苏所有高校点招基本要求过 填报资格线。及个别学校可以资格线下5分内(关系比较硬)。近几年苏北地区有点招指标的学校很多
徐州医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 淮海工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相对苏南地区 价钱还是相对比较低的 。
一定要够报考资格线才行。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徐州医学院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南京市人事考试网上报名
  &&南京市各项人事考试准考证打印
提示:考生应在考试前一天熟悉考点地址和交通路线,考试当天应特别注意雨雾等恶劣天气及重大活动对交通的影响。部分考点的地图可在本网站“考点地图”中查询。
点击次数:1858595    
CopyRight http://www.njrsks.net All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号.
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 版权所有
网站联系电话:(025) E_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苏会计从业资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