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卧龙吟地图上搜到上海图书馆不只有一个,而卧查到的书在综合阅览室一楼,这是指哪个? 谢谢啦~

百度地图不显示地图,只有一个蓝点_百度知道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百度地图不显示地图,只有一个蓝点
装了谷歌,高德都行。卸载了很多次都没用,调用的也看不到,然后是。关键是很多软件调用百度地图,都设为信任应用了,仍然不行:请检查您的网络连接
升级了MIUI的版本就解决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网络不通又不能即时下载地图。流量有限就预先安装离线地图:网络流量不限就打开网络(GPRS),因此会有蓝点(应该是GPS的定位点)。  解决办法,因此要求检查网络连接。但并不影响GPS定位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应该是没有所在地图的地图——既没有该地点的离线地图。在国外使用可以安装当地电子地图
采纳率:86%
嗨!您下载百度的离线地图到手机上就能正常显示了更详细的描述问题有助于网友理解你遇到的麻烦,帮助你更准确的解决问题。谢谢你支持小米手机!
这个是程序问题 根据你的说法是 miui的程序问题
版本兼容问题吧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百度地图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查看: 13405|回复: 34
主题帖子积分
网站新人,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网站新人,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更好地浏览和下载本站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第一节 人类文化的瑰宝——园林
(走进园林、鸟瞰东西方园林)
一、走进园林
什么是园林?园林是经过人力加工过的自然场景,是运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创建的人类生活的境域,是由山水、花木、建筑组合而成的具有诗情画意、供人颐养和游览的综合艺术 品。《中国大百科全书•园林》解释说: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 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 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 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疗养胜地都纳入了园林范围。
中国汉字字形往往可以反映字义。园的繁体字是 , 从口,袁声,韵属元部,声符是袁。若望文生义,我们可知“ ”的四周有垣篱或围墙,垣内种植花果、树木、菜蔬,这是它 的本义。《说文•口部》:“ ,所以树果也。”《诗•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 逾我逾,无折我树檀。”意为:切莫跳进我家园,切莫折断那树檀。
上古,园、囿、圃、苑有所不同:囿与苑有区别。《说文•口部》:“囿,苑有垣也。”囿有围墙,常用于养鸟兽。《诗•大雅•灵台》:“王在灵囿,鹿鹿攸伏。”苑,比囿规模更大,用途更广。 囿,指种植花草、苗木的园地。《论语•子路》记载樊迟“请学为圃”,孔子回答说“吾不如老圃”,老圃即老菜农或花匠。
园,由种植之地,逐渐增加其功能和内涵。一方面,它指供人休息、游乐、观赏的地方;另一方面,它指墓地,历代帝王、后妃的墓地称为园。
林,甲骨文就有这个字,《说文•木部》:“平土有丛木曰林。”木与木连续不绝为林,
这是个会意字。从园、林、囿、圃可知,中国古代已有了朴素的园林分类法。
园与 ,在上古是不同意义的字。园,同:“ ”,“ ”是削去棱角使圆。到了宋元时期 ,人们把“ ”与“园”通用,当时流行的《通俗小说》、《古今杂剧》、《三国志平话》等就都把“园”当作“ ”的俗字。
“园林”一词,见于西晋以后的诗文。如西晋张翰《杂诗》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北魏杨 之《洛阳伽蓝记》评述司农张伦的宅园说:“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我们现在习惯称呼园林为公园。其实,公园的涵义比园林小,并且是近代才出现“公园”一词。公园,即公共园林的简称。在近代社会转型中,人民群众的地位提高了,人们在劳作 之余要有公共园林用于休闲娱乐,于是,有关机构便开始把私人的或专用的园林绿地划作公共 使用,或者专门拨款修建公园。1949年以后,中国修建了许多公园。截至20世纪末,中国大 陆已有城市公园千余座,面积2万多公顷。
园林不一定都称为“园”,有的“草堂”、“山庄”实际上也是园林。如:清代康熙年间,高士奇在浙江平湖北门外7里筑有江村草堂,草堂旧址原为明代冯洪业的耘庐。草堂之所 以称为江村是因为高士奇的老家在浙江余姚的姚江,以示不忘故里。草堂占地很大,圈有300亩,四周有濠沟,遍地栽有梅树,多达3000株。景点有32处,如草堂、瀛山馆、红雨山房 、酣春榭、醒阁、耨月楼、岩耕堂、渔书楼,还有菊圃、红药畦等。可见,这是一个颇有规 模的农庄花园。又如邓尉山庄,在江苏苏州西南40里的光福里,明清时建,有24景,庄内有 思贻堂、耕鱼轩、梅花屋、听钟台、春浮精舍等建筑。山庄碧波环绕,妙景天成。
公园是面对大众的园林,与以往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不同,其功能有多重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它不仅有可观之景,还有可以活动的场所。近代公园必然开辟很多场所, 如盆景园、动物园、阅览室、游艺室、游泳池、溜冰场、露天剧场、茶室、餐厅、公共厕所 等。为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有的城市修建了特色公园,如森林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等,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近代公园的出现,推动了中国园林事业发展。园林开始为广大人民服务,焕发了它新的生机。同时,园林对于协调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也起了积极作用。总之,园林在人类 社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越来越大。园林文化成为人类文化的集中体现,代表了文化的精粹。
上一篇:下一篇:
主题帖子积分
网站新人,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网站新人,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二、鸟瞰东西方园林
人类在历史上创建了数以千万计的园林。从源头看,古希腊、西亚、中国堪称代表,被推崇为三大园林系统。但是,世界园林远远不限于这三个系统。这里,拟从东西方的角度对世 界园林作简要介绍。
1.西方园林
西方园林起始于何时?欧洲许多人以伊甸园为西方园林之始。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上古的文明人先营造了美好的住宅,然后才营造园林。但培根又把园林的起源追溯到上 帝,说上帝造人时开辟了伊甸园。在犹太教、基督教的圣经故事中,上帝造了人类始祖亚当 和夏娃,又为他们在伊甸造园。伊甸园很美,植物繁茂,果实累累。伊甸园只不过是人们编造的美好而虚幻的处所。
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古代希腊是由散布在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沿岸等地的许多部落组成。最初有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早期古希腊曾经有几百个城邦国家,工商业发达,体 育、艺术、宗教都很有成就。从公元前334年马其顿亚历山大东侵,到公元前30年罗马灭亡 埃及,属于后期希腊,这时的科技达到较高水平,园林艺术也初现辉煌。
传闻在公元前10世纪,希腊已有了贵族花园。公元前9世纪,诗人荷马在诗中提到希腊的 园圃,说园中种有蔬菜、果树、药草,人们引溪水入园。园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贵族的住宅有了庭园,周围环以柱廊,庭中有喷泉、雕塑,栽有蔷薇、百合等植物。在一些公共场所,有大片绿地,其中有凉亭、小径。
公元前4世纪,园林与学校往往合为一体。柏拉图的学园有花架、雕像、祭坛。柏拉图之所以能写出《理想国》并能传播他的哲学思想,或许与优美宁静的学术环境有关。
古代罗马本是意大利半岛中部西岸的一个城邦国家,在公元前1世纪发展为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政治上的强大,有利于园林文化的发展。古罗马受希腊影响,也很讲 究园林。他们把坡地辟成不同高程的台地,在每层台地上布置园景,用挡土墙、栏杆围护园 林。园中力求规整,树木被精心修剪。代表性的园林作品有罗马近郊的哈德良离宫,它建于公元2世纪,至今仍有柱廊、水池、人物雕像保存。当时的私人别墅园林也经过精心选址和 设计,有林荫路、花架、柱廊,庭前可远眺自然风光。西方园林在中世纪常附属于修道院或封建主的城堡。树木修剪成几何形,园中有小草坪。
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园林没有大的造作。直到15至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园林才焕发了生机,西方园林形成了意大利、法国、英国三种风格。
意大利盛行台地园林,秉承了罗马园林风格。如意大利费蒙的耐的美狄奇别野选址在山坡,园基是两层狭长的台地,下层中间是水池,上层西端是主体建筑,栽有许多树木。台地园 林是意大利园林特征之一,它有层次感、立体感,有利于俯视,容易形成气势。意大利文艺 复兴时期建筑家马尔伯蒂在《论建筑》一书提出了造园思想和原则,他主张用直线划分小区,修直路,栽直行树。直线几何图形成为意大利园林的又一个特征。
法国园林受到意大利园林影响,法国人在16世纪效仿意大利的台地园林。到了17世纪,逐 渐自成特色,形成古典主义园林。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和秩序,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是其代表作。凡尔赛宫园林分为三部分,南边有湖,湖边有 绣花式花坛,中间部分有水池,北边有密林。园中有高大的乔木和笔直的道路,王家大道两 旁有雕像,水池旁有阿波罗母亲雕像和阿波罗驾车雕像,表明这座宫廷园林的主题歌颂了太阳神,是积极进取的。这时期的园林把主要建筑放在突出的位置,前面设林荫道,后面是花 园,园林形成几何形格网。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集大成者是勒诺特尔,他开创了法国园林的 特色和新时代。法国园林是西方园林的一种风格和流派。
英国园林突出自然风景。起初,英国园林先后受到意大利、法国影响。从18世纪开始,英 国人逐渐从城堡式园林中走出来,在大自然中建园,把园林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早期造园 家肯特和布良都力图把图画变成现实,把自然变成图画。布良还改造自然,如修闸筑坝,蓄水成湖。他创造的园林景观都很开阔、宏大。18世纪后半期,英国园林思想出现浪漫主义倾 向,在园中设置枯树、废物,渲染随意性、自由性。
欧洲园林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欧洲园林大多是方方正正,重视几何图案,不太重视园林的自然性,即没有下功夫去模拟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修花坛、造喷水池,搞 露天雕塑,都体现了人工性,具有理性主义色彩。诚如1712年英国作家丁•艾迪生撰文指出 :英国园林师不是顺应自然,而是尽量违背自然,每一棵树上都有刀剪的痕迹。树木应该枝 叶繁茂地生长,不应该剪成几何形。这段话虽有些偏颇,但指出了西方园林太注重人工雕凿这个特点。
2.东方园林
古代东方有悠久灿烂的文明。尼罗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长江诸流域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古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都在园林艺术方面有巨大成就。
尼罗河流域滋生出古老的埃及文化,早在3000多年前的新王国时期已出现庭园。虽然我们 现在见不到文字记载和实物,但我们从已发现的古埃及墓画中所绘的宅园可以复制出立体鸟瞰图。据此可知,古埃及园林方方正正,几何测绘很严谨,四周有墙,园中栽满了树,房屋 对称,园中有水池,池旁有亭。园门与主体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园不大,却是精心设计的 产物。园林用石材较多。
古代西亚也有花园。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位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巴比伦王国十分强盛,国王尼布甲里撒二世为他的妃子建造了巴比伦空中花园。这座花园早已毁灭, 但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博和狄奥多罗斯对它作了记载。据说,该园建有不同高度的台地,越 往上的平台越小,每个台层都有石拱廊支撑,并且种植各种树木花草,顶部设有提水装置,用以浇灌植物。远处观看,它宛如空中花园,故人们称之为“架空花园”或“悬空花园”。
20世纪初,考古学者发掘巴比伦王宫遗址,在遗址东北角发现一处长方形建筑遗址,这个遗址使用了大量的贵重石材,屋顶并含有湿气,发掘者认定这就是空中花园遗址。它作为古代世界 七大奇迹之一,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古代西亚园林被称为世界三大园林系统之一,与古希 腊、中国园林相比较,西亚园林的辉煌时间较短,对后世的影响较小,今人对它的研究也 很不够。
在西亚,阿拉伯人在7世纪崛起。他们继承了两河流域的建筑传统,汲取了古希腊、古印度的经验,形成了伊斯兰建筑风格,其庭院通常采用封闭式,有拱廊,庭中有水池,建筑物 大多采用穹顶,重视十字形图案。
古代印度对世界文化有卓越贡献,园林艺术也很有特色。公元7世纪,中国的玄奘到印度曾见过一些花园。《大唐西域记》卷十记载印度有的城市“居人殷盛,池馆花林,往往相间 ”。到了16至17世纪,印度处于莫卧儿帝国统治时期,当时流行伊期兰园林,即十字架形式 突出。如当时的“诚笃园”(公元年)以十字形水渠将花园分割成4块花圃,十字 心处有水池和喷泉,周围有草坪和树丛。
古代中国园林的内容非常丰富(见本书相关章节),对东亚、南亚各国园林的影响很大,堪 称东方园林的代表。
日本人喜欢造园,一方面受中国文化影响,另一方面能独立创造。平安时代,园林已有了符合日本习俗的“寝殿造”形式,当时有了最早的造园著作《作庭记》。在镰仓时代,日本的庭园以洗练、素雅、清幽为风格,著名造园有神僧疏石(梦窗国师)主持修造的京都西芳寺、天龙寺等庭园,开创了枯山水式庭园的先河。室町时代已流行“枯山水”,以白砂象征水面,配以简素的树木,以石组为主要观赏对象。如1513年建造的京都大德寺大仙院,方丈室前 的庭园,以白砂耙出波纹代替溪水,以石材象征峰峦,形成了写意山水。江户时期有位杰出 的造园家小掘远川,他的代表作是京都南禅寺金地院庭园和孤蓬庵庭园。这时的禅院茶庭、书院茶庭、草庵式茶庭都很有特色。
日本园林大多很细腻精致。笔者参观过明治神宫、皇居、六义园,都像天然的工艺品。神宫的御钓园有日本式房子,坡下有湖,湖中有渔,草坪树丛如削如剪。日本的园林建筑不用 油漆,不雕刻,屋面用木板、树皮、草之类覆盖,很素朴。
从世界角度而言,日本园林艺术的贡献主要在于“枯山水”的思想,它源于中国传去的禅宗, “枯山水”的成就却是日本人干出来的。他们在荒坡野岭、断壁悬岸创造淡雅的风景,在没 有山丘溪流的地方创造出山水意境,这是了不起的实践。建议到日本去的游客去看看京都龙 安寺庭院,当身临其境,你就不难体会到什么是“无念为宗”、“物我两忘”。不过,假定过了几千年,人类生态环境完全破坏,没有了淡水和植被,地球成为一片“枯山水”时,人 类就会万念俱灰了。
3.东西方园林艺术的相互影响
应当看到,东西方园林艺术是互补的,各有所长而难有借鉴。如西班牙庭园深受伊斯兰园林风格的影响,其布局大多是:以建筑围成方形庭园,建筑物有拱廊,庭中有水池,庭园内外有树林。
17世纪至18世纪,英国开始接受中国造园思想。《大百科全书•英国自然风景园》介绍: 查理二世的外交官W•坦普尔于1685年在题为《论伊壁鸠鲁式的园林》中说完全不规则的中 国园林可能比其他形式的园林更美。1757年、1772年,英国园林师W•钱伯斯出版了《中国 建筑设计》、《东方造园泛论》等著作,他把在中国亲眼见到的园林介绍给英国,主张在英 国园林中引入中国情调的建筑小品。
中国园林对法国园林也有影响。据说,法国巴黎有20多处仿效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1670 年,在凡尔赛建造的蓝白瓷宫,就仿效了南京的琉璃塔。18世纪,法国人从传教士寄自中国 的报告中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造园艺术。1774年,在凡尔赛园林建成了小特里阿农花园,该 园掇山叠石,修建亭阁,追求天然野趣,被称为中国式园林。
主题帖子积分
网站新人,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网站新人,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西方最早的动物园是在公元1752年奥地利兴建的,它比中国商纣王、周文王时的苑囿要晚 近3000年。
西方在园林学理论方面自有其系统性和深度,在严密规划方面更有其特色。特别是近代以来大力推广公共园林,这比东方要突出。20世纪以来,西方人又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国家公 园运作方式等,走在了东方人前面。
中国园林,在明清时代已受到西方文化影响,长江流域的园林有西洋化倾向。如扬州净香园的怡性堂陈设兼有中西韵味。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描述说:怡性堂“右靠山用文楠雕 密箐,上筑仙楼,陈设木榻,刻香檀为飞廉、花槛、瓦木阶砌之类;左靠山仿西洋人制法, 前设栏 ,构深屋,望之如数什千层,一施一折,目炫足惧,惟闻钟声,令人依声而转,盖室之中设自鸣钟,屋一折,则钟一鸣,关捩与相应。外画山河海屿、海洋道路,对面设影灯 ,用玻璃镜取屋内所画影,上开天窗盈尺,令天光云影想摩荡,兼以日月之光射之,晶耀绝 伦。”由此可知,怡性堂已采用了声学、光学之类的设施,并且接受了西方的建筑技巧,堪 称中西合璧。此外,《清稗类钞•园林类》记载的韬园、 虹园都陈设了“洋物”,并有西 式景点。
晚清,贵州遵义人黎庶昌出使欧洲,写了一些介绍西方文化的文章,《卜来敦记》就叙述了英国海滨城市卜来敦的园林,他说卜来敦是欧洲胜景,距伦敦南160余里,其地“后带冈 岭,前则石岸斩然。好事者凿岸为巨厦,养鱼其间,注以原泉,涵以玻璃,四洲之物,奇奇怪怪,无不毕致。又架木为长桥,斗入海中数百丈,使游者得以扳授凭眺。桥尽处有作乐亭 。
余则浅草平沙,绿窗华屋,与水光掩映,逶逦一碧而已。……邦人士女联袂娱游,衣裙集 袭,都丽如云,时或一二小艇,棹漾于空碧之中……飘飘乎有遗世之意矣。”此文作于清光绪六年(公元1881年),其时欧洲人的滨海园林旅游已开发得很有规模了,而中国却尚未列于 规划,可见中国在这方面与西方相比是有差距的。
清代,在都城郊外修建了号称万园之园——圆明园,它是中西园林艺术的融合。园中的山水布置与庭院设计都是中国式的,而大量的雕塑、楼阁却是西方式的。圆明园虽被八国联军 毁了,但从残柱断梁却可以看到西方的纹饰图案,如远瀛观、海晏堂、方外观等都是西式建筑。
晚清,随着租界的出现,西方文化加强了对中国的渗透,长江流域出现了一些模仿西式风格的园林。如上海在1868年修建了外滩公园,1900年修建了虹口公园,1914年修建了兆丰公 园,这些公园都具有英国园林风格。上海的汇山公园部分景点受荷兰影响。上海的凡尔登公 园、法国公园的沉床园都具有法国勒诺特尔风格。无锡锡山南坡的水阶梯具有意大利台地园风格。
长江流域在近代以来出现了一些公共园林,如无锡在1906年建了城中公园,成都在1910年 建了少城公园,南京在1911年建了玄武湖公园,四川在1924年建了西山公园,重庆在1926年 建了中央公园,上海在1927年建了文庙公园。这些公园都汲取了西方园林所长,从平面布局 、景点设置上明显地西化。
从晚清到民国年间,私人园林也在西化。如无锡的梅园(荣德生1912年建)、蠡园(王禹卿1 927年建)都被称为中西合璧的园林。一些官僚、买办、商人、文士受西方思想影响最快,他 们的宅园几乎无不西化。
总之,中西方的园林相互影响,有同有异。西方园林追求物质形式的美、人工的美、几何布局的美、一览无余的美。中国园林追求意韵的美、自然与人和谐的美、浪漫主义的美、抑 扬迭宕的美。如果把西方园林比作油画,那么可把中国园林比作山水画,中国园林比西方园 林更加自然化。
主题帖子积分
网站新人,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网站新人,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三、品划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园林艺术博大精深,涉及哲学、宗教、文学、美学、艺术、建筑、生物等诸多学科。
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称“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艺术力求最佳运用自然因素、社 会因素,试图创建最美好的生活境域。
追根溯源,中国园林实际上是民居的扩延。先有民居,后有园林。把民居花园化,就成了园林。园林是居民的升华,是高层次的民居。
但是,园林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民居。如皇家苑囿、寺庙园林、大众公园、烈士陵园都在功能上不仅仅是“居”,它们分别用于狩猎、祭拜、游乐、凭吊诸活动。
中国园林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中国园林以人为中心。园林可居,可观,可游,可乐。园林注重人文意蕴,文化内涵很深,很丰富,礼乐伦理观念融贯其中。
第二,中国园林重视自然与人的和谐,选择自然,美化自然,创造自然。山水与建筑有整合效应,多元意境有机地融合在园林系统中,形成天人合一的感染力。
园林界把不同功能、不同旨趣、不同内涵、不同结构的园林分为若干类型,如自然山水园、写意山水园、公共游豫园等。中国现在最普遍的还是公共区游豫园,它是具有公共性质的 游憩场所,城市中的公园大多是以原有的自然山水为基础,缀以若干人文景点。中国现存最 有开发和游览价值的是古典园林。中国各地现存主要古典园林有:北京:圆明园、颐和园、天坛、地坛、日坛、月坛、故宫、社稷坛、先农坛、恭王府等。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上海:豫园。
南京:愚园、玄武湖、瞻园。
苏州: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狮子林、环秀山庄、虎丘、洞庭东山和西山等。
扬州:瘦西湖、影园、个园、寄啸山庄、何园等。
杭州:西湖。
绍兴:沈园、兰亭。
成都:杜甫草堂。
昆明:大观公园。
中国古典园林大致可分为皇家、私人、寺观园林三类:1.皇家园林皇家园林一般指供帝王居住游娱的园林。它耗资巨大,气势恢宏,用材丰富,装饰堂皇 ,功能庞杂,体现了统治者的主宰意识。历代主要的皇家园林有:
黄帝有囿。
周文王有囿。
秦嬴政有阿房宫。
汉武帝有上林苑、甘泉苑、太液池。
魏文帝有芳林园。
隋炀帝有西苑。
唐代有南苑。
宋徽宗有艮岳。
南宋在临安(杭州)有园林。
元有万岁山太液池。
明有皇宫、三海。
清有圆明园、颐和园、避暑山庄。
这些园林除南宋的以外,基本上都在北方,这是由于北方长期是政治中心的缘故。
2.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是官吏、士大夫、商人、逸士等富人的宅园。私家园林绝大部分在南方,这是由于自魏晋以来经济重心南移的缘故。私家园林在成都、武昌、南昌都有,但最精美秀丽的私家园林大多数在江浙。江浙园林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风格,如绍兴、杭州的园林多是文人墨 客修建,其风格质朴幽雅;扬州的园林多是商贾修建,其风格华丽宝贵。苏州的园林多是地 主官僚修建,其风格舒适精致。这些私家园林实际上是住宅的扩大。
住宅和私家园林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方面:
(1)住宅小,园林大。住宅有天井或院子,但面积小。
(2)住宅的形式上比较呆板,讲究对称性和规范性;园林追求变化性和多样性。
(3)住宅用于生活,供人们食卧;园林用于游乐颐养,供人们陶冶情操,融居住、聚友、 听戏、赏景于一体。
(4)园林必须有林木、草坪、水池等;而住宅可以没有这些。园林在有限的空间浓缩自然 ,再现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具有自然的意境;住宅有封闭性、单一性。
北方也有私家园林,如北京有恭王府花园,曲阜有孔府园林,洛阳在晋代有石崇的金谷园。此外,汉代袁文汉在洛阳邙山筑园,唐代诗人王维建有辋川别业。
明清时代,南方最有代表性的私家园林是海宁的安澜园、南京的瞻园、苏州的狮子林、无锡的秦园,它们合称江南四大名园。
3.寺庙园林
寺庙园林包括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园林和历史名人(如黄帝、大禹等) 的纪念性祠庙园林。当寺庙建在市区且仅有建筑物者,不能称为寺庙园林,只有当寺庙兼有林木、草坪、水池等园林要素时,才能称为寺庙园林。长江流域至迟在距今1600年前的公元 4世纪已有了寺庙园林,如僧人慧远在庐山营造的东林寺即是。慧蛟《高僧传》介绍该寺“ 却匀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垒基,即松栽构,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复于寺内别置 禅林,森树烟凝,石径苔生。”现在,江西省九江市重建了东林寺。重建的东林寺红墙黄瓦,树林环抱,鸟语花香。它背靠山麓,前望平川,藏风得水,实为宗教旅游胜景。
已知的绝大多数著名庙宇都是园林式庙宇,如南京的栖霞寺,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当阳的玉泉寺,长清的灵岩寺,佛教称之为天下的四大丛林。此外,苏州的通玄寺、寒山寺,杭 州的灵隐寺,扬州的大明寺,成都的武侯祠,乐山的凌云寺,峨眉山的万年寺,以及武汉的 宝通寺都形成了园林格局。
寺庙园林主要有如下特点:开放性。寺庙不是专供私人享乐,而为香客和游人敞开。
稳定性。寺庙较少受到战争破坏,也很少因政治动荡而毁弃;寺庙有田业和财产,能长期保存。
天然性。寺庙占有名山大川,一般不在闹市建筑,它情趣自然,人工与天趣相融合。僧人崇尚自然,乐于保护自然。
神秘性。寺庙营造佛界仙境氛围,如放生池、神像、音乐、缭烟都具有宗教刺激和感悟性,佛教的极乐世界、彼岸净土都幻若神仙境界。
许多寺庙园林是由私家园林改建的,如武汉归元禅寺就是民居改建的。民居一旦改成寺庙,势必大兴土木。吴越国时,杭州灵隐寺曾扩建了1800间房屋。
长江流域的寺庙比黄河流域寺庙更具有园林特色,这是地理条件使然。在青山秀水的环抱中,寺庙显得更美。
主题帖子积分
网站新人,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网站新人,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第二节 长江画卷的精粹——园林
(水美土肥 孕生佳园、千年构建 异彩纷呈、园林图籍 造园名家、江河殊途 北雄南秀)
一、水美土肥 孕生佳园
长江流域文化是中华民族造就的伟大画卷,其中的园林文化是最精美的部分。她耐读受看,具有无限的魅力。稍有学养的人,无不为之着迷,无不希望从美丽的图画中得到精神上的 享受。人们不禁要问:长江流域为什么会产生优美的园林?园林需要地理条件作为基础。中华大地多姿多态,特别是长江流域的生态自然环境,为建造园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个不断变动着的系统。中国现在的地形是西部高、东部低。然而,在距今2亿年前的三迭纪,中国地形却是东部高、西部低,今青藏、云贵、川渝等地曾 是一片汪洋,与古地中海相通。其后,强烈的造山运动使古地中海向西后退。距今约7000万 年前发生的燕山运动,距今三、四千万年发生的喜马拉雅山运动,使西高东低的地形格局得 以形成。长江流域的岩石卵丸证明了历史上的沧桑巨变,岁月老人给我们留下了不可思议的遐想。
园林以水源为生命所系,长江则可提供取之不竭的水源。长江的支流数以千计,有49条支流的流域面积分别在1万平方公里以上。众多的淡水湖都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鄱 阳湖、太湖沿岸是兴造园林的最好地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河网密度一般在0.5公里/平方公 里以上,长江三角洲南部的杭嘉湖平原河网密度更是高达12.7公里/平方公里,是中国河网 最稠密的地区。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 毫米。
园林以奇巧多姿的地形为依托。长江流域的地貌类型有多样性,高山、丘陵、盆地、平原分布其间。
园林以动植物为活力之本。长江流域有暖温带、亚热带的植物,植物种类极为丰富。长江上游的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大渡河、嘉陵江等支流有大片森林,其中保存了许多珍稀树 种,如水杉、银杏、珙桐等。全国三大林区,西南、中南两林区大部分在长江流域。长江上 游到下游,依次分布着乔木林、高山灌木林、冷杉、云杉、马尾松、樟树等。全流域的70% 都有竹林。长江流域有国家级的19个自然保护区和5个森林公园。按主要保护对象可分为四类:一是以保护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如安徽黄山和湖北神农架。二是保护 特有的生态系统,如湖南莽山常绿阔叶林、江西鄱阳潮湿地生态系统。三是保护珍稀动植物 ,如贵州赤水桫椤、四川卧龙大熊猫。四是保护自然景观,如四川九寨沟、湖南张家界。长江流域的大熊猫、金丝猴、梅花鹿、白鹤、王鹅、锦鸡,都具有可观赏性。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化的摇篮之一。它的人文资源是园林文化的宝贵财富,其人文资源的地域之广、内涵之深、素材之众,都是其它大河文化所不能比拟的。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余公里,源于青海,流经青海、西藏、西川、云南、贵州 、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在上海入东海。长江的支流流过了甘肃、陕西、河南、浙江、广西、福建、广东。
长江流域的考古发掘内涵丰富,可以分成三个大的文化区。
其一是长江上游文化区。在云南发现元谋猿人化石,在渝川一带先后发现资阳人化石 和大 溪文化、巴蜀文化序列。
其二是长江中游文化区。在湖北郧县发现古人类化石,又发现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
家河文化序列。
其三是长江下游文化区,在太湖、杭州湾一带发现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序列。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已能栽培水稻,使用榫卯技术,烧制陶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蚕丝的国家,属良渚文化的钱三漾遗址已出现了丝织物。
长江流域湖泊很多,气候温暖,这里孕育的文化是以凤为标识的文化,是浪漫精神,是灵秀的气质。长江流域文化与黄河流域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两大主干。
长江的源头昆仑山有许多美好的传说。群山之中,昆仑山在西北,最受尊崇。《山海经•海内西经》说:“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下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 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传闻西王母住在瑶池,周穆王曾经西 游参拜西王母。昆仑山在神话描述中,实际上是个花园。古代的《山海经》、《淮南子》、《穆天子传》说昆仑山上(或称昆仑山附近的槐江山)有黄帝时代的园林悬圃(又称玄圃、平 圃)。悬圃的地理位置很高,看似悬挂在半天云中的花圃,所以称为悬圃。登上悬圃,人就有了灵气,可以呼风唤雨。主管悬圃的头目是英招,他是人面马身,通体有虎纹,还有鸟翼。
他经常四处巡视,发出悦耳的声音。从悬圃向南鸟瞰昆仑,金光闪烁,云气灿灿。向西可 以看到茫茫大泽,水光连天,摇木浓郁,周族的始祖后稷就是在此发迹的。向北远眺,群山 连绵如屏,鸟鹰在空中飞翔。向东放眼是恒山,山旁有流水,水边住有天神。黄帝经常到悬 圃游玩,放眼四周,心旷神怡,好一派磅礴的气势!长江流域的自然条件很优美,天然就是一个大园林。战国时楚人宋玉的《高唐赋》把云梦
高唐的景观描述得像天然园林:巫山烟云,神女起舞。玄木冬荣,榛林郁盛,葩 华覆盖,箕 踵漫衍,芳草罗生,黄鹂楚鸠,王乘玉舆,纵猎其间。云梦之台,高唐之观,鬼斧神工。鸟 雀啼鸣,婉转成曲。千态万状,层见叠出,如同巨大的瑰丽画面。
比宋玉稍早些的墨子也很赞美长江流域,认为荆江一带的资源丰富,其它地方不可与之相比。《墨子•公输》记载说:荆楚之地有五千里,到处是犀、麋、鹿、鱼、鳖、鼋、鼍、长 松、文梓、楠、豫章等。如此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们生息其间,等于是在园林中生活。
主题帖子积分
网站新人,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网站新人,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二、千年构建 异彩纷呈
我们姑且不谈神话中的长江流域园林,从史书中我们看到2000多年来长江流域园林的发展 轨迹。从上游到下游,从江北到江南,园林如同珍珠串结在长江沿岸,大放光彩。
已知长江流域较早的大型人造园林是姑苏台花园,史载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苏州灵岩山筑姑苏台,高达300丈,周回横跨5里,气势宏大。姑苏台修建得如此之高,在于可以远眺风景300里,可以舒适安全,可以通风防潮,可以“天人感应”。
姑苏台有春宵宫、天池、海灵馆,这些人工造园的水平是很精湛的。《述异记》记载“吴王夫差作姑苏之台,三年乃成,周旋诘屈,横亘五里,崇饰土木,弹耗人力。宫妓数千人, 上别立春宵馆,为长夜之饮,造千石酒钟。夫差作天池,池中作青龙舟,舟中盛陈妓乐,日 与西施为水嬉。”可见当时的园林已有水上娱乐。
汉代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用文学的辅张手法记载:楚国派子虚出使齐国,大谈楚国的物产与美景。说楚国有七个大泽,其中之一是云梦泽,方圆九百里,有隆崇参差的大山,有 江河陂陀,有赤玉玫瑰,有衡兰苞荔,有阴林巨树,有白虎玄豹,楚王在云梦泽中游玩狩猎 ,有美女相伴,有武士拥簇,擂金鼓、吹鸣籁,浩浩荡荡,极为壮观,如同天帝下凡一般。
汉代末年,文学家王粲写了《登楼赋》,所提及之楼有襄阳、江陵、当阳等楼,描述 的是 登楼所见的风光。“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阳隰之沃流 。北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文中写出了山河秀丽,繁花似锦的美景。
三国时吴国丹阳太守李衡喜好植树,其子孙因为李衡留下来的树而大受益处。《三国志•三嗣主传注》引《襄阳记》介绍说:“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 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 ,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衡亡后二十余日,儿以白母,母曰:‘此当是种甘橘也,汝家失十户客来七八年,必汝父遣为宅。汝父恒称太史公言‘江陵千树橘,当封 君家’。吾答曰:‘且人患无德义,不患不富,若贵而能贫,方好耳,用此何为!’吴末, 衡甘橘成,发得绢数千匹,家道殷足。晋咸康中,其宅址枯树犹在。”李衡的妻子以为有德 就无忧了,李衡却为后人生活着想,栽种千株柑橘树,成为取之不尽的财富。
魏晋南北朝时,南方园林勃兴,大有压倒北方园林之势。北方人为避战乱,侨迁至长江流域,带来了巨资,可以从容修建私家园林。
晋代陶渊明酷爱自然,放弃彭泽令一职,钟情于山水之中。他在《归田园居》中自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 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 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实有余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陶渊明看来,官场无非就是尘网樊笼,束缚了人的本性,只有返回“旧林”、“故渊” ,沉浸在自然中,才是最适合人性的生活方式。他这种超世脱俗的境界与玄学家有相通之处 ,但比玄学家更实在,不像玄学家那样颓废放任,而是脚踏实地的过着农家生活。他的名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都体现热爱自然的朴实感情。 陶渊明在晚年创作了《桃花源记》,其中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用浪漫主义手法 描绘了他憧憬的理想社会。你看那生态真是美极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再看那些居民“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黄发 垂髫,并怡然自乐”。
晋代潘岳精心营建居室,《晋书》本传载有他写的《闲居赋》,从赋文可见当时的人很讲究环境与居室的协调。如:“背京沂伊,面郊后市。浮梁黝以迳度,灵台杰其高 峙。窥天文 之秘奥,睹人事之终始。其西侧有元戎禁营,……其东侧有明堂辟雍,清穆敞闭,环林萦映 ,圆海回泉。…… 定我居,筑室穿池,长杨映沼,芳积树 ……竹林蓊蔼,灵果参差。张 公大谷之梨,梁侯乌棉之柿,周文弱枝之别,二柰耀丹白之色,石榴蒲桃之珍,磊落蔓延乎 其侧。梅杏郁棣之属,繁荣藻丽之饰,华实照烂,言所不能极也。菜则葱韭蒜芋,青笋紫姜 ,堇荠甘旨,蓼 芬芳, 荷依阴,时霍向阳,绿葵含露,白薤负霜。”宋孝武帝多次要求百姓遵时守禁,保护自然资源。《宋书•孝武帝纪》记载孝武帝在大明三年(公元459年)七月下诏:“水陆采捕各顺时月,其江海田池公家规固诏者,详见开弛。”过了四年,孝武帝又下诏说:“前诏江海田地与民共利,历岁未久浸以弛替。名山大川往 往占固。有司严加检纠,申明旧制。”这两个诏令以行政手段规定了山林江海之禁及其监督 措施,指出要严惩那些敢于以身试法者。
宋文帝倡导植树,他多次下诏鼓励蚕桑。《宋书•文帝纪》记载他在位第21年下诏:“凡 诸州郡,皆令尽勤地利,劝导播植,蚕桑麻 ,各尽其力,不得但奉公文而已。”刘宋谢灵运以文才称誉于时,曾出任永嘉太守,他性爱山水,遍游郡内名山大川,作诗弄赋。《宋书•谢灵运传》记载他“称疾去职”,在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 。”对此事,他作《山居赋》并自注云:山居的小环境是“左湖右江,往渚还汀。面山背阜,东阻西倾。抱含吸吐,款跨纡萦。 联邪亘,侧直齐平。”近东之地“决飞泉于百仞,森高薄于千麓。”近南之地“会以双流,萦以三州。表里回游,离合山川。”近西之地“竹缘浦以被绿,石照涧而映红。”近北之地 “引修堤之逶迤,吐泉流之浩 。”山居的大环境,“远东则天台、桐柏、方召、太平、二韭、四明、五奥、三菁”等名山,“远南则松箴、栖鸡、唐嵫、漫石”诸山,“远北则长江永归,巨海延纳”、“山纵横以布 护,水迥沈而萦绕”。
谢灵运的园宅是“敞南户以对远岭,辟东窗以瞩近田。田连冈而盈畴,岭枕水而通阡。”这个园宅的选址与设计,都是谢灵运躬自履行,他说“ 初经略,杖策孤征。入涧水涉,登岭山行。陵顶不息,穷泉不停。……面南岭,建经台;倚北阜,筑讲堂;停危峰,立禅室 ;临浚流,列僧房。对百年之高木,纳万代之芬芳。抱终古之泉源,美膏液之清长。”园中 有许多果林,“百果备列,乍近乍远。”“桃李多品,梨枣殊所。 枇杷林檎,带谷映渚。椹 梅流劳于回峦, 柿被实于长浦。”读谢灵运的《山居赋》,似曾在汉司马相如的赋中有所相识,文辞奇丽,竭尽文才。但是,其所述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却是真实的。谢灵运当时交结了许多文友和门生,间有记述。朝廷上下都知道他喜欢“凿山浚湖,功役无已”。
《宋书•孔灵符传》记载南朝会稽士族孔灵符在永兴修园林,“周回三十二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含带二山,又有果园九处”。
《南史•王裕之传》记载晋骠骑将军王 的曾孙王裕之“所居余杭舍亭山,林涧环周 ,备 登临之美,故时人谓之王东山。”南朝的官员,哪怕是自称清贫者,也乐意经营私家园林。《梁书•徐勉传》记载徐勉“虽居显位,不营产业,家无蓄积”。但是徐勉在诫子书中自述:“中年聊于东田间营小园者, 非在播艺,以要利人,正欲穿池种树,少寄情赏,……由吾经始历年,粗已成立,桃李茂密 ,桐竹成荫,塍陌交通,渠畎相属。华楼迥榭,颇有临眺之美;孤峰丛薄,不无纠纷之兴。
渎中并饶菰蒋,湖里珠富茭莲。”徐勉的园林是集颐养身心、经济自给自足于一体的封建庄 园。这种庄园制度对于小环境建设是有好处的,因为 庄主有责任感,把山水治理当作个人的 事情,作为遗产留给后人。南方的开发,正是在这一处处占山占水的过程中,收到较好了的 效果。
南朝时,建康(今南京)有了一些园林。南齐东昏侯建造了芳乐苑,叠石堆山,掘池建阁。 为了美化园林,他还用五彩颜色涂抹山石。
南齐,文惠太子在上元县(今江苏江宁县)建有元圃,圃内有明月观、宛转廊、徘徊桥。
《 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载该园“妙极山水,虑上宫望见,乃傍门列修竹,内施高障。造游 墙数百间,施诸机巧。宜须障蔽,须臾成立;若应毁撤,应于迁移”。文惠太子命工匠精雕细凿宫内殿堂,开拓兀圃园,聚集大量奇石,栽种成片的修竹,还 造了可移动的几百间游墙 ,颇便迁徙障蔽。
魏晋南北朝之所以兴起兴修园林之风,一方面与长江流域地理条件有关,另一方面与玄学流行有关。针对当时的战争骚乱、士族奢靡,玄学家主张自然无为,他们依据《老子》、《 庄子》、《周易》阐发人生观和生态观,“以玄对山水”。
何晏倡导无为。《晋书•王衍传》记载其语:“天地万物,皆以无为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成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何 晏贵无,事物由无到有,“无”的概念很含蓄,偏于客观唯心论。何晏主 张道合自然,名教 本于自然,两者不是分离的,不可违忤。
王弼崇尚自然,但他所说的自然不是物质的自然。他的《老子注》云:“自然,其端兆不可得而见也,其意趣不可得而都睹也。”他认为无为就是顺从自然,自然即道。
嵇康主张超名教而任自然。在他看来,儒学的教义虚伪烦琐,应当抛弃这些教义,以符合自然。他在《难张辽叔自然好学论》一文中认为,社会的名教越多,人活得越累。他赞扬传说中的上古社会说:“昔鸿荒之世,大朴未亏,君无文于上,民无竞于下,物全理顺,莫不自 得。饱则安寝,饥则求食,怡然鼓腹,不知为至德之世也。”阮籍崇尚自然,以自然为本,认为一切都是自然演化而来。他在《达庄论》中说:“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道法自然而为化,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易》谓之太 极,《春秋》谓之元,《老子》谓之道。”他的《大人先生传》批评腐朽的统治者“竭天地 万物之至,以奉声色无穷之欲。”这个思想是很有进步意义的。
正是这样一些热爱自然的思想,构成了南朝的园林哲学,促成了南朝园林丰富的文化内涵。
唐代柳宗元性爱山水,他曾在柳州城南门外沿江处的一块荒地造园,临江置亭堂,遍地栽竹柳。他还在潇水的支流愚溪筑有宅园,其址在今湖南零陵县。他在《愚溪诗序》中自述: “买小丘为愚丘,……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 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柳宗元在《柳州东亭记》和《零陵三亭记》中还介绍过他改废地为美景的经验。
唐代像柳宗元这样醉心于山水园林的不乏其人,白居易不仅在庐山筑宅园,还写了一些描述园林的文章,如《冷泉亭记》记述了杭州灵隐寺飞来峰一带的胜景,文章写得琅琅上口, 文辞优美,音韵和谐。试摘前半部分以飨读者:“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 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夏之夜,吾爱其泉 ,风冷冷,可以蠲烦析醒,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 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正因为有这样 一些胜景,所以唐宋时的名人云集江南。
唐五代时,钱 占据吴地,他的亲戚及后人在苏州等地大建园林。明代归有光有《沧浪亭记》说:“钱 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 ,极一时之盛。”如,钱 的第四子钱元 建有南园。钱元 于后梁乾化三年因功迁苏州刺 史,治苏州达30年之久。吴越国被后唐灭掉后,钱元 被封为广陵郡王。南园是当时很有名的园林,宋代朱长文在《吴郡图经续记》中说:“南园之兴,广陵王元 帅中吴,好治林圃。 于是酾流以为沼,积土以为山,岛屿峰峦,出于巧思,求致异木,名品甚多,比及积岁,皆 为合抱。亭宇台榭,值景而造,所谓三阁、八亭、二台、‘龟首’、‘旋螺’之类,名载《图经》,盖旧物也。”然而,这样华丽的园林在南宋时被毁,现在很难说出准确的旧址。
从比较的角度看,宋代文化已转移了重心,改变了唐代文化集中于黄河流域的局面。如果说唐代园林以长安、洛阳为盛,那么可以说宋代园林逐渐以南方的园林为盛。唐人称南方有 “扬一益二”,即以繁华而论,扬州为第一,益州为第二;宋人则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杭州已成为人们的向往之地。如果说唐代是南方园林崭露头角时,那么可说宋代是南方园林大显风骚时。当时,杭州至少有40多处园林,苏州的私家园林则达50多处。
宋代苏舜臣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县)人,旅居吴中,他在《沧浪亭记》中谈他为什么 要重建沧浪亭时说“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烦,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 。”江南气候湿热,人们居住拥挤,稍有财力的人都想改善生活环境,所以就找荒地或水边建园。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很注重改造城市环境,力图把城市与园林融为一体。苏轼在杭州治理西湖的事,许多人都大加称赞。韩公改造温州城的事,人们就不大知道了。叶适在《永嘉开 河记》中介绍了此事,说“温州并南海以东,地常燠少寒,上壤而下湿。昔之置郡者,环外 内城皆为河,分画坊巷,横贯旁午,升高望之,如画弈局。”宋代户部尚书韩公到温州任郡守时,组织开河,大大改变了生态环境,使城市如同园林。
陈从周先生《中国园林》一书有一篇《明清园林的社会背景与市民生活》,论及中国园林发展到明清时已经成熟,达到封建社会的顶点,官僚告老还乡,必置田宅,尽声色泉石之乐 ,于是大修园林。同时,文学书画又为造园之立意源渊,造园家精通诗画、雅擅戏曲。造园 在经济物质基础、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都已具备。名工巧匠为之经营建造,于是城市山林宛自天开。
明代文人写有许多赞美江南的诗文,程嘉燧写有《余杭至临安山水记》,袁宏道写了《虎丘记》,钟惺有《浣花溪记》,李流芳写了《江南卧游题词》,袁中道写有《楮亭记》,举 不胜举。袁宏道从荆楚之地至达杭州时,为西湖所陶醉,一口气写了16篇西湖游记。
文人的笔墨文章提高了江南景观的知名度。如宋代沈括的《雁荡山》一文使雁荡山游人如织,明代文人对苏州园林、黄山的推崇,增强了这些景点的吸引力。如黄汝亭的《黄山记引 》说:“我辈看名山,如看美人,颦笑不同情,修约不同体,坐卧徙倚不同境,其状千变。 山色之落眼光亦尔,其至者不容言也。”黄山的美景逐渐被人们认 识。又如,谭元春撰《游 玄岳记》,徐霞客撰《徐霞客游记》,都扩大了人们的视野,长江流域的景点被一个个和盘托出。
对江北景观,明清时期也有许多文人加以渲染。姑且不说扬州、徐州,其它一些偏僻的地区也有人赞美。如安徽桐城派学者戴名世在《河墅记》中说:“江北之山,蜿蜒磅礴,连亘 数州,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皆在吾县,县治枕山而起,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园林池沼之胜 。”
清代沈德潜认为江南的胜景总是让人游不胜游。同一园林,游了数次,仍觉得游兴未尽,这就是江南胜景的魅力所在。他在《游虞山记》中说游罢常熟西北的虞山,“稍 识面目,而 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泱泱。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 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江南园 林奥妙无穷,给人以无穷之思,这就是其生命力。与之相比,中国北方的一些景观坦露无遗 ,秃山裸野,难以对游客产生诱惑。
清代,不仅黄山、庐山、太湖这样大片的自然景观成为人们游乐之处,乡村的园林也引起人们兴趣,这可从王灼的《游歙西徐氏园》见到实例,王灼、胡熙陈等六、七位文士在夏季 六月到歙县西边乡村的徐氏“就园”去游玩,就园占地数十亩,引溪为池 ,池上横石为桥, 沿池种有梅桧竹柏,厅堂三楹,其中央堂前有大片牡丹,“园之外,田塍相错,烟墟远树, 历历如画,……盖池亭之胜,东西数州之地,未有若斯园者。”王灼等一直游兴不减,“ 及日已入,犹不欲归,园者皆瞪目相顾,嗟愕怪骇”。
世代兴替,长江流域的园林不知被毁掉了多少座。明代诗人高启有诗描述苏州的南园说:“请看当年广陵王,双旌六纛多辉光。幸逢中国久多故,一家割据夸雄强。园中欢游恐迟暮 ,美人能歌客能赋。车马春风日日来,杨花吹满城南路,叠石为山,引泉为池,辟疆旧园何 足奇?”高启又描述明代的南园残破:“繁华扫地无复遗,门掩愁鸱啸风雨。种菜老翁来作主,空余怪石卧池边,欲问兴亡不能语,春已去,人不来,一树两树桃花开,射堂 圃皆青苔。”有的园林是毁于战争,有的是毁于家族衰败。如五代时,钱文恽在苏州建金谷园,养花种树,筑台为沼。后来,钱氏亡国,园林遂变为民居。北宋时朱长文在旧址建乐圃,他在《乐 圃记》中告诫子孙“毋颓尔居”、“千载之后,吴人犹当指此相告曰:此朱氏故圃尔。”然 而,乐圃在元代改属张适,明代改属申时行,清代改属蒋楫,晚清改属汪氏,现称为环秀山庄。
主题帖子积分
网站新人,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网站新人,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纵观长江流域私家园林,一般很难有三五代人不易园的。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同一座 园林不可能有世代不易的园主。
唐宋时的吴郡治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官署园林,有齐云楼、初阳楼、东楼、西楼、木兰堂、东亭、西亭、东斋、双莲堂、池光亭、郡圃、西园、思贤堂、瞻仪堂、四照亭、通判厅等。 如西园内有松竹芳草,白居易有诗赞咏。然而,这样的胜地佳景在元末被张士诚的军队烧毁。
宋代贪官朱 建有同乐园。朱 趁宋徽宗“花石纲”之事,搜刮民财,自建园林。园中有迷香楼、九曲桥、八宝亭,异石珍木,道路纵横,游人往往迷路。后来,朱 被宋钦宗杀死 ,老百姓发泄愤恨而毁掉该园,砍牡丹、拆假山,园林顿时残破不堪。清末诗人袁学澜有诗 云:“谷雨名花万树香,楼台九曲水中央。彩棚红映金牌子,御笔黄封花石纲。酒食春邀迷路女,诰书荣到盖园郎。一朝事去成荒圃,种菜人来话夕阳。”明代在昆山巴城高墟有一座依绿园,清代已颓变成田地,荒草荆棘遍布。清人张潜百感交集地写了一首诗:“山旁谁是名园主,认取黄泥一 土。东风吹绿前溪水,茅舍几家修竹里 。
七百年来野草荒,菟葵燕麦两茫茫。溪头不少青青竹,时有村翁来饮犊。”昔日名园,今 日牛饮之地,可见苍桑变化之剧。
主题帖子积分
网站新人,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网站新人,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休息下, 要需要的顶下!![~:face49:~]
主题帖子积分
网站新人,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网站新人,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三、园林图籍 造园名家
长江流域在先秦时期有过楚文化、吴文化、越文化、巴文化、蜀文化的辉煌,以后就沉寂了。到了魏晋南北朝以降,中国经济、文化的重心逐渐地、阶段性地向长江流域转移,到了 宋代已基本完成经济重心的转移。明清时,长江流域著书立说的文人层出不穷,手艺精湛的 工匠比比皆是,他们把中国园林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一)园林图籍
中国历史文献浩如烟海,有关园林的文章和书籍也很多。试列若干:汉代司马相如有《子虚赋》和《上林赋》。
晋代陶渊明有《桃花源记》。 北魏郦道元有《水经注》,杨 之有《洛阳伽蓝记》。
南朝谢灵运有《山居赋》,庾信有《小园赋》。
唐代白居易有《草堂记》,王维有《辋川集》,柳宗元有《柳州东亭记》,李德裕有《平泉山居草木记》。
宋代欧阳修有《醉翁亭记》,苏舜臣有《沧浪亭记》,司马光有《独乐园记》,朱长文有《乐圃记》,沈括有《梦溪自记》,李格非有《洛阳名园记》,张 有《艮岳记》,洪适有 《盘洲记》,陆游有《南园记》,周密有《吴兴园林记》。
明代文征明有《拙政园记》、《玉女潭山居记》,顾大典有《谐赏园记》,潘允端有《豫园记》,朱察卿有《露香园记》,王世贞有《游金陵诸园记》、《安氏西林记》、《 山园 记》、《灵洞山房记》,王稚登有《寄畅园记》,邹迪光有《愚山谷乘》,长宝臣有《熙园 记》,陈所蕴有《日涉园记》,张风翼有《东志园记》,陈宗之有《集贤圃记》,钟惺有《梅花墅记》,郑元勋有《影园自记》,王心一有《归田园居记》,江元祚有《横山草堂记》 ,孙国光有《游勺园记》,刘侗有《帝京景物略》,祁彪佳有《寓山注》,计成有《园治》 ,高濂有《遵生八笺》,文霞亨有《长物志》等。
清代李渔有《闲情偶寄》(即《一家言》),叶燮有《涉园记》,徐乾学有《依绿园记》, 陈维嵩有《水绘园记》,潘耒有《纵棹园记》,方象瑛有《重茸休园记》,陈基卿有《安澜 园记》,赵昱有《春草园小记》,袁枚有《随园记》,蒋恭 有《逸园记》,吴长元有《宸坦识略》,李斗有《扬州画舫录》,钱大昕有《网师园记》,王昶有《渔隐小圃记》,邓嘉 缉有《愚园记》,黄周星有《将就园记》。
从这些文献,可以基本上了解中国园林的大致状况和造园思想。但是,这些文献仅仅只是中国园林文献的极小部分,还有大量的文献亡佚了。另外在建筑文献、游记文献、方志文献 中也有许多涉及园林的材料,这里没有赘列。
园林文献可以按内容分成若干类别,试介绍几类:甲:区域性园林的书籍
南宋人周密撰《吴兴园林记》,书中载录了吴兴县城内外的36处园林,都是周密 亲自游玩过的园林。周密在引文中说“吴兴山水清远,升平日,士大夫多居之。其后秀安僖王府第在焉,尤为盛观。城中二溪横贯,此天下之所无,故好事者多园池之胜。”这些游记 置于周密的《癸辛杂识》前集的“吴兴园圃”条,后人录出别置单行本,名为《吴兴园林记 》。
主题帖子积分
网站新人,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网站新人,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明代钱唐(今浙江杭州)人田汝成撰《西湖游览志》,书中载录了宋朝杭州一带的 山水园林,有十锦堂三堤胜迹、南山胜迹、北山胜迹、南山分脉城内胜迹、北山分脉城内胜迹、浙江胜迹,书前有西湖总序,还有地图。
3.苏州等地
清代徐崧、张大纯(两位均是今江苏籍人)撰有《百城烟水》,书中记述了当 时的苏州府及所属吴县、长州、吴江、常熟、昆山、嘉定、太仓、诸县的风土人情及史实 ,对园林宅第介绍尤祥,考证的园林有南园、石湖别墅、千株园、招隐园、寒山别业、唐家
园、怡老园、涧上草堂、志圃、辟疆园、六如别业、无梦园、依园、东园、东庄、拙政园、 祗园、狮子林、康庄、元和山庄、红豆庄、秋水轩、硕园、三益园、妙喜园、石冈庄、秋霞 圃、菽园、 山园、澹园、梅村,为研究江南园林提供了宝贵资料。
清代仪征(属今江苏)人李斗撰《扬州画舫录》,此书专记扬州园林名胜和寺观祠 宇。每园有总说,并分别景点条目,介绍人文掌故。
清代赵之壁的《平山堂图志》,虽名“平山堂”,实则介绍了扬州27处园亭。作者任两淮 都转运使时,在扬州居住,悉心搜集资料,写成了这部10卷本的扬州园林专书。
明代太仓(属今江苏)人王世贞官至南京工部尚书,他写的《游金陵诸园记》是研 究南京园林变迁的重要史料。
乙:造园石材的书籍:
1.南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杜绾撰《云林石谱》,书中记载了116种观赏石,如灵壁石、 太湖石、湖口石、虢石、端石等,对这些石材的产地、形状、颜色、品第、观赏价值均有论 列。
2.明代松江(今上海市)人林有麟撰《索园石谱》,书中图文并茂,汇录了100多种园石图 案及前人题咏,便于人们选择石材。
丙:园林植物方面的书籍清代武陵(今浙江杭州)人陈 子撰《花镜》,书中介绍了352种观赏植物的栽培管理及利 用方面的知识等,涉及庭园种植规划、盆景制作摆设、瓶插艺术等。
在一些综合性图书中,也散见有长江流域园林史料。如历代各种笔记、野史、方志、类书
都不乏园林的史料,直接涉及到长江流域园林的书籍还有以下数种:南朝刘宋刘义庆编《世说新语》,记载了王子敬游顾辟疆园,王子猷游竹园,简文帝游华林园。
宋代朱长文撰《吴郡图经续记》载录有南园、亭馆、寺院、园第。
南宋王象之编著《舆地纪胜》,记述风俗形胜,涉及宫室园林。
南宋祝穆撰《方舆胜览》,所载南渡后郡县名胜,如亭台楼阁、轩榭馆驿。
南宋赵某(托名灌圃耐得翁)撰《都城纪胜》,记述了抗州西湖的50多处园林。
南宋周密撰《武林旧事》,记述武林山旁的临安,其中对西湖的风光描述得很细微。周密又撰《齐东野语》,载有沈园、集芳园、石湖的资料。周密还撰有《癸辛杂识》,记载了吴 兴的几十处园圃。
明代陈沂撰《金陵世纪》,记载南京的宫阙台苑,间有园林资料。
明代王世懋撰《名山游记》,其中涉及江浙等地园林。他钻研园艺,建有宅园。
明代曹学 撰《蜀中名胜记》。书中对四川的名山有所介绍。明代徐宏祖撰《徐霞客游记》,徐是南直隶江阴(属今江苏)人,他游览名山大川,记述了 长江流域的美好风光,有资于园林研究。
清初张岱撰《陶庵梦忆》,书中有 园、天镜园、不击园、范长白园、于园的资料,以及关于西湖、明湖的资料。张岱又撰了《西湖梦寻》,对西湖的典故、园林兴衰、园林诗文都 有记载。张岱还编有《夜航船》,这是一部类书,其中介绍了虎丘、滕王阁、岳阳楼等名胜 ,还有西湖十景、越州十景等著名景观,都是研究明末清初园林的宝贵资料。
清代余宾硕撰《金陵览古》,其中介绍了半山园、华林园、灵谷寺等园林的资料。
清代沈复撰《浮生六记》。由于沈复对园林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对山水、花卉、盆景都有独到的见解。如评价人工园林应以天然为妙,应以总体布局协调为妙,大小、虚 适、深浅、 藏露要适中。
景观设计网络培训 /1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卧龙吟副本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