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州吴中区人才市场到苏州乐桥南要多少里路

上年发布信息:82989条
今年:29707条
昨日:64条
最新动态:
吴中区临湖镇湖桥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  湖桥村位于苏州市东太湖之滨,属吴中区临湖镇管辖。村域辖区面积10.38平方公里,全村有28个自然村、32个村民小组、1178户、4608人。2006年以来,湖桥村因地制宜、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实现后发崛起,从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变成了“吴中第一村”。湖桥村的探索实践和跨越发展,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又一个鲜活的样本和生动的启示。&
  四个精彩跨越:&
  从贫穷村到“吴中第一村”&
  湖桥村是2003年和另外两个经济薄弱村合并以后新建立的行政村,当时是贫困落后村。2005年,镇党委调整了湖桥村“两委”领导班子,从此湖桥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彩跨越。&
  跨越一:经济发展六年增长60倍&
  2005年的湖桥村,村级收入仅有100来万元,村级资产仅有1000来万元,全村总负债却超过400万元,是吴中区的一个贫穷村。而到了2011年,村级集体收入突破了8000万元,增幅达到六年翻六番;村级集体资产达到了6亿元,六年增长60倍,村级经济实力分别在2006年和2009年跃居“临湖镇第一村”和“吴中区第一村”,实现了经济发展的精彩跨越。&
  跨越二:环境优化六年投入2亿元&
  过去的湖桥村,基础设施残缺不全,老百姓形容走路时“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生活污水遍地横流,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村容村貌脏乱差突出,因为电镀厂和砖瓦厂的原因,农村环境污染严重。近六年来,村里在优化环境和基础设施上建设累计投入超过2亿元,如今已经全面实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河道洁化、环境净化和农居美化,全村绿化覆盖率高达42.96%,一个生态宜居、环境优美、舒适便利的新兴花园式农村已初步建成。实现了环境优化的精彩跨越。&
  跨越三:改善民生四年支出3000万&
  2005年前的湖桥村,由于村级经济收入低还不够偿还负债,更不可能拿出钱来为群众办实事。从2008年开始,村里充分利用经济发展所积聚的财力,不断反哺村民改善民生。据初步统计,从年四年间,村里用于民生补贴的支出累计已达3000万元,2011年底户均享受股金分红和社会保障补偿、医疗补贴、扶贫帮困、大病救助、尊老金、数字电视实施高清化等各种政策性、福利性补贴达134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1年已达20800元,分别比全市、全区水平高出元;村里建立了行政办事、医疗保障、文体活动、治安综治、商贸服务、外商接待等“七大中心”,实现了便民服务“五个不出村”和日常生活“五个不收费”,村民们全方位享受高水平均等化公共服务。实现了民生改善的精彩跨越。&
  跨越四:社会管理建成6大体系&
  过去的湖桥村,干群关系恶化,邻里之间矛盾不断,群众上访时有发生,部分群众唯利是图,道德滑坡、社会充斥不安定不稳定因素。如今已全面建立了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组织建设等六大体系,全面提升了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有效增强了社会管理能力,全村已经连续六年保持无重大安全事故、无重大刑事案件、无群体性上访、无计划外生育、无违章搭建等“六无”。村党委、村委会“两委”领导班子在群众中的满意率高达98%。村党委书记徐顺兴同志也以100%的得票率在2011年村党委换届无候选人直选中连任。原先因不满乡村生活环境而把户口迁到城里的几十位村民,也纷纷要求再把户口迁回村里。湖桥村也因为经济社会在短短六年中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精彩跨越,先后获得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生态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苏州市农村基层先进党组织等100多项荣誉,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前来参观学习的络绎不绝。实现了社会管理的精彩跨越。
  四条探索之路:把发展为民落实到每一项举措&
  精彩跨越的背后,是湖桥人不甘落后、穷则思变,因地制宜、奋起直追的探索实践。六年来,湖桥人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经济领先之路、一条环境优化之路、一条民生改善之路和一条社会和谐之路。&
  探索一:经济发展之路&
  薄弱村之所以薄弱,关键在于经济实力不强;而要摘掉贫困村的帽子,首要工作是发展壮大经济实力。湖桥人紧紧抓住了经济建设这个“牛鼻子”,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赶超争创领先。一是科学制定规划,优化经济发展布局。湖桥人紧紧依托市、区两级规划部门,先后科学制定了《创建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整体规划》、《湖桥村村庄整治改造规划》、《建设鱼米之乡万亩生态农业产业区发展规划》,2011年下半年又修订了《湖桥村城乡一体化综合治理整体规划》,为全村发展进行村域布局的科学定位,初步形成了科技工业区、公益事业区、农民安置区、社区集中区、商贸经济区和现代农业区等“六大功能区”。二是加强招商引资,扎实推进工业兴村。2005年,针对村级经济薄弱的现实,村书记徐顺兴同志带领“两委”一班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以建设和出租标准厂房为路径,走“招商引资,借力开发、工业兴村”的发展之路。2011年底,全村工业租赁性用房和配套用房已达30多万平方米,形成了占地2平方公里的村级工业开发区,落户的外资、民营企业超过80家。年租金收入达3000多万元。三是加快产业转型,推进经济持续发展。重点抓住了村级经济的集团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这两个重点。2010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集团——苏州湖桥集团,开始了村级经济运营方式的新探索。由湖桥集团收购3个企业的存量资产,实施“进二退三”二次开发。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村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湖桥商城。&
  探索二:环境优化之路&
  搞好村庄环境整治,事关改善农村投资环境,事关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村民日常居住和生活。他们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六年里累计投入2亿多元,大搞环境综合整治,使村容村貌大变:彻底清理了村里历史上形成的一大批违章建筑,先后迁移了5000多穴坟墓;完成了7公里河道清淤,完善和新建了9公里河道驳岸;拓宽、新建了通向区、镇级道路近20公里,全村道路形成了“三纵三横”的交通大框架和28个自然村相通的公路网络化;全面搞好亮化工程,全村安装了500多盏路灯、3公里灯箱;累计新增公共绿化面积160多亩和10个绿化景点;农户的改水改厕也已实现了全覆盖,投资3000万元新建了污水管网,全村环境面貌实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河塘洁化、住房美化、生活污水管网化;30人组成的道路和河道保洁队伍,对环境卫生实行长效管理。&
  探索三:民生改善之路&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致富农民,发展的成果必须由村民共享。湖桥村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促进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了助推村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关爱弱势群体的帮扶机制和广泛覆盖的社保机制等。一是建立了村民增收机制。先后组建了湖桥社区股份合作社、祥湖物业管理股份合作社、“鱼米之乡”生态农业股份合作社等农村三大合作经济组织,变100%的农民为股民,每年不断提高股民的股份分红。2011年户均股份分红已经超过8000元,再加上其他政策性福利性补贴,户均享受13455元。自2006年以来,村民收入年均增长均超过1000元、保持两位数增长。“苏州湖桥集团”积极探索资源产业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股份市场化,创新了加快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的新模式。二是建立了关爱帮扶机制。村里建立了“爱心援助基金”和重大疾病救助补贴机制,重点向五保户、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和新生特困户倾斜,每年这一类投入不少于200万元,同时确保村民突发重大疾病的医疗自费比例不超过2万元,有效防止了村民“因病致贫”。湖桥村建立了尊老爱老机制,对70、80、90周岁的高龄老人,每年分别发放尊老金1200元、2400元、3600元,以此激励村民孝敬老人。三是建立了社会保障机制。全村实现了农保、医保全覆盖和低保应保尽保。农民承包土地全部规范流转以后,农民农保全部转城保,办理城保的补偿费全部由村里承担;村里建立了“医疗保障中心”,村民的常见病诊疗费全免,医保个人的自负部分由村集体支付;率先在吴中区行政村中开通乡情电话网,村民在胡桥村内通话实行全免费;全村投入数百万元实施了数字电视高清化改造,安装费和新增收视费全部由村集体支付。四是建立了为民办事机制。坚持每年为村民办好10件以上实事。28个自然村村村通公路的道路硬化工程,绿化村道两旁,村民屋前屋后的村庄绿化工程,村庄环境的净化工程,村民就业的帮扶工程,各项费用的“减负工程”,坚持把村庄整治与配套建设结合起来,把环境改造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把老村改造与新村规划结合起来,千方百计让老百姓在新农村建设中享受实惠。&
  探索四:社会和谐之路&
  湖桥村一班人认识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最终是为了促进和谐,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经济上的“吴中第一村”不足喜,更要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排头兵,从此步上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互动并进的新路子。一是营造好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注重提升村民素质。通过逐户发放《村规民约》宣传资料,使全村1278户村民家庭都能牢记做一个合格村民所应尽的义务;通过开展各类文明创建,带动了全体村民素质的明显提升。2011年荣获“国家生态村”以后,全村就立即开展了“湖桥是我家、环保靠大家”的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广大村民对湖桥村的一草一木和生态环境倍加爱护,全力保护好村域内的生态环境。二是建立好民主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干群关系和谐。村里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事务,都无条件地向全体党员和村民群众公开、公示,实行“阳光操作”,让村民群众说得上话、见得了账,真正拥有了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开展村党员干部挂钩联系生产、生活困难户、“一助一”邻里互助、社会帮扶活动以及党员干部“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融洽了邻里之间、村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三是加强了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幸福氛围。2007年,湖桥村腾出村里含金量最高的核心地块,精心建起了农民公园和文化广场,出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现代文体中心,开设了10多个休闲娱乐、文体活动项目,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了让新湖桥人在湖桥投资置业、经商打工感到自豪和满意,让他们和湖桥村民凝聚在一起共同发展,湖桥村建起了一条2公里多的商贸街,让外来人员和村民的生活快捷方便。
  三个经验启示:创新是最大的发展资源&
  湖桥村跨越发展的深刻启示:论发展基础,论自然资源,论区位优势,论产业结构,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湖桥村都没有突出的优势,反而因为靠近太湖,发展受到诸多限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村,却能够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不仅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而且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这样的华丽转身,值得深思。
  启示一:突出营造发展优势
  湖桥村的发展有一个巨大的震撼,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出众的村,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如何因地制宜,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湖桥村在这方面值得借鉴的经验很多,比如靠近太湖,这对发展工业是极大的制约,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限制条件会越来越严格,这对发展经济来说是很大的劣势,但湖桥人敏锐意识到,靠近太湖也意味着生态环境优美,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现代高效农业和休闲旅游大有可为。因此他们在2011年就把全村8000亩农民承包土地规范流转到“鱼米之乡生态农业股份合作社”,并利用这个土地规模优势,成功引进了具有中国农科院和省农科院作技术支撑的“稼泰丰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现代农业,一年就可新增创收3000万元。比如,湖桥村靠近老的浦庄镇区,他们就利用这个优势,将沿街的老式房屋进行统一规划、重新建设装修,形成了整齐漂亮的沿街门面房,并进行了规范租赁,使村里原有的老式房产价值最大化,集体资产得到了保值增值。如此等等,都有力地说明了优势要靠自己造,只有千方百计开辟经济发展空间,才能把集体经济发展推上快速发展、高速增长的“快车道”。&
  启示二:善于把握发展机遇&
  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机遇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错过一次发展机遇,就会失去一个时代;抓住一次机遇,就会赢得一次跨越。湖桥村的发展,深刻诠释了这个道理。比如,2003年兼并两个经济薄弱村成立新的湖桥村后,湖桥村的土地一下子增加了很多。他们就紧紧抓住这个机遇,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及时整合土地资源,为后来的发展腾出了发展空间。比如,他们紧紧抓住农村工业化的机遇,及时进行标准厂房招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房租经济。比如当前,苏州的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已经进入新三年试验期,他们在2011年就研究分析过去三年改革的成绩和面临的形势,大体预估省里和市里对今后三年改革的着力点,实施了抢先和新—轮政策的对接。再如,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把做大农村市场作为重要的一条,他们就抓住这一机遇,着力发展农村商贸经济。
&  启示三:注重凝聚发展精神&
&&& 湖桥人身上有—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他们去拼搏奋斗。湖桥人的精神,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不甘人后,穷则思变。在2006年开始建设标准厂房招商引资时,由于没有资金,从书记到全体村干部积极主动地向外筹借到资金200多万元,就靠借来的这笔资金,跨出了湖桥村脱贫致富的第一步。二是永不满足,勇擎高峰。他们在发展中,不断根据发展的形势,制定不同的追赶目标。比如在创业之初,他们瞄准了“临湖第一村”,实现目标后又瞄准了“吴中第一村”,在2009年实现目标后,他们又把追赶的目标瞄准了张家港永联村。可以说,正是这种永不满足,才使湖桥村的发展不断攀上了新的高峰。三是富不忘本,铭记感恩。湖桥村一班人深切地感受到,湖桥村的跨越发展,首先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村村民群众的团结拼搏,把功劳归结于上级和群众,充分显示了湖桥村一班人的思想境界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村里每年投入扶贫帮困的资金超过200万,并成立了“爱心援助基金”,村民捐款十分踊跃,有一位老人一口气捐了5万,一直说今天的好日子全亏村里的大发展。这些言行,都深刻展示着湖桥人的感恩意识。四是居安思危、主动作为。湖桥人在取得今天成就的同时,一直充满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因此他们能随口说出“后面的追兵”和与他们的差距有多大。在三大股份合作效益还处于增长期,就谋划建立湖桥集团,探索股份市场化的发展方式;在拥有全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最强的村级工业小区的同时,就积极谋划“三次”产业成份由“二、三、一”向“三、二、一”协调发展转型。&
(来源:新华日报)
主办单位:苏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苏州市政府门户网站管理中心
技术支持:苏州名城信息港发展有限公司江苏政企先锋在线网
&&最新单位资料
最新单位资料
苏州市吴中区湖桥村--徐顺兴书记
发布时间:&&所属单位:苏州市吴中区湖桥村
&&&&&&&&&&&&&&&&&&&&&&&&&&&&&&&&加快富民强村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发展
&&&&&&&&&&&&&&&&&&&&&&&&&&&&&&&&&&&&&&&& 吴中区临湖镇湖桥村党委、村委会
&&&&& 湖桥村现有村域面积11.42平方公里。全村有31个自然村、34个村民小组、1293户、5111人,加上外来人口超1万人。2012年集体资产总量突破8个亿、村级收入突破8000万元;全村100%的农民已成为股民,农民就业率达到98.6%,人均收入达到25800元。与2005年相比,村级收入实现“七年翻六番”,集体资产总量实现“七年增长80倍”,农民人均收入连续七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通过创先争优、追求卓越,使湖桥村快速步入了富民强村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 一、&发展概况
&&&&& 湖桥村是兼并两个经济薄弱村后设立的行政村。自2006年初列入“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下,村党委、村委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加大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力度,按照“转型升级有作为、服务百姓有举措、改善民生有实招”的要求,坚持在转变观念中改革创新、在更新思路中真抓实干、在大胆实践中破解难题、在规范管理中优化服务,进一步推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在创新中提升、在转型中变强。在七年多时间的“拼搏、探索、赶超、创新”实践中,我们湖桥村大体经历了“脱贫、跨越、提升”这样三个发展阶段:
&&&&& 年为治理贫困脱贫阶段。2005年的湖桥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四个忧患”;一是村级经济之忧。仅有村级收入100来万元,村级资产1000来万元,但历史性负债却超过400多万元,连村干部的工资报酬也拖欠,更无经济财力为老百姓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二是干部队伍之忧。部分村干部素质偏低,造成干部关系紧张,甚至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执行。三是农村环境之忧。基础设施残缺不全,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生活污水遍地横流,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村容村貌脏乱差突出,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四是思路道德之忧。一些群众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淡薄, 社会缺乏公德心和责任心,正义缺乏,人心冷漠,品德败坏,自私自利,违法违规。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我们开展工作必须直面的问题。奋起始于忧患。我们村“两委”集体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把强烈的忧患意识转化为激发脱贫致富的动力。由于当时村级财力薄弱,书记从亲属经营的企业中拿出100多万元,再从村“两委”班子成员中筹借到资金150多万元,主要用于村级经济发展和民声强烈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经过两年时间的艰苦创业,村级经济自身“造血”功能有所增强,村级收入两年翻两番、 突破800万,开创了湖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 年为跨越发展阶段。我们按照中央提出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五句话”二十字指导方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速度发展、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不仅把加快村级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重中之重来抓,而且把改善农村环境、优化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也摆到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上来抓,一是坚定不移做强经济。通过整合土地资源,腾出发展空间;盘活资产存量、实施“退二进三”,先后建成了30万平方米的工业租赁性用房和配套用房,并引进了80多家外资、民营企业,形成了村级规模最大、竞争活力最强的村级工业经济开发区,为增强村级经济稳定收入夯实了坚实基础;二是突出重点建好村庄。搞好村庄环境整治,事关改善农村投资环境、优化生态环境、营造村民宜居环境的大事。我们以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资金超二亿元,通过点上示范、面上推进、连片整治,使全村村庄建设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河道洁化、环境净化和农居美化,快速营造了生态宜居、环境美化、舒适便利的农村大环境。三是全面加强社会管理。我们坚持把加强群众的情感纽带作为加强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的有效手段,先后建成了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型的社区治理体系、规范的社会组织体系、有序的公共安全体系、坚强的组织建设体系,全面提高了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有效增强了社会管理能力。
2011年至今后为发展水平提升阶段。我们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工作要求,坚持以生化改革促创新、艰苦创业促转型,力求在“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社会管理”等七个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突破,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推进了村级经济的集团化发展、市场化运作。2010年11月,我们以农村“三大股份合作社”共同出资1.12亿元,抱团组建了“苏州湖桥集团”,推进了村级经济的集团化发展和市场化运作,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村域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从此“湖桥集团”五大分公司面向市场,着重在对外拓展业务范围和异地发展上谋求发展,已做到任务项目化、项目指标化、指标责任化,力争全年新增经营性收入5000万元。二是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开发。2010年10月,我们引进了现代农业开发商,投资商充分利用湖桥的人文优势、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建成“湖桥现代农业产业园”,并逐步发展农业观光旅游项目。至去年年底,全村8000多亩农民承包土地已规范化流转到“鱼米之乡”生态农业股份合作社,承租给投资商从事现代农业项目的开发建设,每亩租金3000元,全年可新增创收2400万元。农业项目建设首期正在开发1000亩蔬菜、1000亩水稻、1000亩生态农业观光、3300亩特种水产养殖。同时还引进了“湖桥集团盈年花卉基地”、“湖桥生态园”、“生命科学”三个项目,可新增年创收600万元。通过3-5年的开发和建设,将建成“湖桥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是实现了强化服务功能、优化公共服务。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我们已高标准建成行政服务中心,基本实现了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较好满足了农村广大党员和村民群众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让他们也享受到像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 二、&实践体会
&&&&& 我们在近七年时间的艰苦创业和探索实践中,坚持做到了发展理念领先、深化改革领先、载体建设领先、服务功能领先、转型升级领先,这是从贫困乡村发展成为强村富民、城乡一体,经济总量位列吴中第一,统筹发展、农村文明、生态环境和社会管理都走在了吴中、乃至苏州市前列的关键。在这方面,我们的主要体会有以下五个方面:
&&&&& 一是争先意识是关键。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不仅要拼速度、比质量、还要有亮点的竞争年代里,我们认为必须把“争先”意识不断地进行延伸和拓展,才能勇于争先、敢立潮头,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永远处于领先发展地位。回顾湖桥村近七年时间所经历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我们始终保持高点定位、率先争先的目标追求,以志在必得、势在必胜的坚定信念,自定目标、自加压力,全力打赢科学发展、快速发展、转型发展的攻坚战。在治理贫困脱贫阶段,我们把发展目标所向定位在力争“临湖第一村”;2006年底在实现目标后,我们即把发展目标所向定位在力争“吴中第一村”;2009年底在实现目标后,我们又把追赶目标定位在跳出吴中、学习张家港永联村,通过吸收借鉴永联村的先进经验,并于自己的核心发展理念相结合,力争使湖桥的发展做到每年有新突破,每年都上新台阶。
&&&&& 二是搞好规划是导向。没有科学的规划就没有科学的发展。自实施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我们始终把搞好规划编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好舍得花资金、花精力、花功夫,并聘请高水平的规划设计院单位进行设计,做到既注重村域的布局规划、产业规划、功能规划,又注重做好总规、控规和详规,并通过多方案对比进行择优选择。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按照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互相街接、、配套完善的新思路,重新对湖桥村进行科学规划,重新编制《湖桥村城乡一体化综合治理规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使村域布局更趋科学合理,做到多留赞叹不留遗憾,更好地造福子孙后代。
&&&&& 三是创新转型是动力。2010年以来,我们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为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总体要求,创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思路,以构建强村富民长效机制为核心任务,以优化农村资源配置为基本途径,以深化体制创新为根 本动力,深入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分化、股份市场化,加快村级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是加快转变村级经济的发展方式。在2005年以后的四年中,湖桥村村级经济发展模式走的是“工业兴村”之路,经过艰苦创业和精心打造,形成了二平方公里的“新兴工业开发区”,使工业经济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紧接着在市场经济走势的导向下,我们又及时地把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为“由原来率先发展二产向优先发展一产、三产转变”,即建成了初具规模的“湖桥商城”,又推出了8000亩现代化农业的开发进程,为实现创新发展、联合发展、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加快转变经济体制机制。为了适应市场和经济发展大势,有效突破村级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我们将2008年组建的农村“三大股份合作社”联合抱团组建了全国首家农民集团“苏州湖桥集团”,已催生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由“湖桥集团”收购的三个企业的存量资产,正在实施“退二进三”二次开发项目建设,已建成6.6万平方米湖桥商城,集团下设的其他经营性公司也全部面向市场,在拓展业务范围和异地发展上谋求创收。三是加快转变村级经济管理模式。“湖桥集团”成立后,有效实现了“政社分离”,做到了管理职能分离、组织机构分离、财务核算分离、资产管理分离,有效实现了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模式的双轨运行。
&&&&& 四是关注民生是归宿。强村必须富民,才能构建好和谐社会的基础;民生、民本、民富,都归结到一点,那就是必须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近几年来我们实施了一系列关注民生、扶贫帮困的政策性、福利性补贴,2012年用于这方面的资金总额1710万元,户均达到14516元。主要投放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在创业上“扶”。凡是对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村民需要发展二产、三产的,租赁集体房屋给予优先安排、优惠租房。二是在机制上“创”。“苏州湖桥集团”通过集团化发展和市场运作,不断发展壮大农村“三大股份合作社”,为广大村民建立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2012年股民的股红分配户均突破10000元。三是在福利上“增”。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让农民也享受到像城里一样的福利待遇。村建立了“医疗保站中心”,村民的“常见病”诊疗费全免;村民医保的个人自负部分由村集体支付;对患有重大疾病、诊疗费自负部分超过5万元以上的村民,分别给与2.5-3万元不等的大病救助;农民承包土地规范流转后全村农民的农保提前与城市接轨,农保已经全部转为城保;村内开通“乡情网”,村民在村城内通话话费由村里支付;全村数字电视实现高清化,安装费和新增收视费也有村里支付;每月向湖桥籍村民每人免费供应优质大米10斤。四是在特困上“救”。这几年我们始终坚持把扶持的重点向五保户、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和新生特困户倾斜。村建立“爱心援助基金”和重大疾病救助补助机制,确保每年用于弱势群体和特困户救助的投入不少于300万元。五是在尊老上“敬”。对70、80、90周岁的高龄老人每年发放尊老金、3600元,并实行制度化规定、社会化发放。由于我们十分注重亲民、爱民、惠民,村党委、村委会在广大村民群众中的向心力、凝聚力明显增强,开创了全村政令畅通、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这几年凡是村“两委”研讨的重大决策措施,通过民主管理的方式都能得到村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大力支持。全村已连续七年保持“六无”:即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安全事故、无重大刑事纠纷、无群体性上访、无计划外生育、无违章建筑。
&&&&& 五是强化党建是保障。实践证明,要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必须全力建设“村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的基层战斗堡垒,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通过定期进行科学发展理论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使每个班子成员都成为“发展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党员干部。二是切实加强作风效能建设。把村“两委”集体领导班子成员的作风效能建设放到突出位置上来抓,打造好一个责任性强、执行力强、感召力强的好班子。从2006年至2012年七年时间里,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村“两委”班子成员“双休日”也坚持上班上岗,始终坚持上下齐心、尽心尽责,在成绩面前不懈怠,在任务面前不推诿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矛盾面前不回避,做到 关怀在一线、社会温暖在一线建立;问计在一线、村民难题在一线解决;服务在一线、干群关系在一线融合,村民群众对领导班子的满意率近几年都保持在98%以上。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要求广大农村干部牢记身份,坚持做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全方位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至今湖桥村已荣获国家民主法制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苏州市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家在苏州幸福乡村、村级经济发展标兵村、农村基层先进党组织等100来个荣誉称号,有效提升了农村各类文明建设水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州吴中区人才市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