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国紫檀博物馆的家具基本上隋朝前面是什么朝代代的家具?

陈丽华—弘扬国粹 建中国紫檀博物馆
字号: T|T
图:陈丽华(右)获颁国际文化领袖奖
美国时间四月二十四日晚,巨星云集的“TIME100之夜”盛典在纽约时代华纳中心隆重举行,本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济济一堂,星光熠熠。在众多的西方面孔之中,有一位东方女子应邀而来,谈笑风生,她就是香港富华集团主席陈丽华,本年度美国《时代》周刊“全球百名最具影响力人物”唯一上榜的香港人。
【讯】4月18日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富华国际集团主席陈丽华名列其中。据《时代》周刊评选标准,“TIME100”不是全球最有权力或是最聪明的人,而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他们可以是科学家、思想家、哲学家、领导人,还可以是偶像、艺术家、梦想家。而白手起家、情系紫檀的陈丽华,正是这样一位以自己的思想、视野和行动改变世界,并对多数人产生影响的人物。
“她的公司富华国际为她带来了财富,但是真正让她成功的却是她对人的真正理解、她对教育和艺术的坚定奉献,以及她对慈善事业的诚诚恳恳。”这段《时代》周刊当日刊登的陈丽华简介,出自著名演员成龙之手。
成龙:她是我珍贵朋友
在成龙眼中,陈丽华作为一个企业家、外交家、艺术保护者,71岁的陈丽华以无与伦比的热情,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和愿望。成龙说:“她是我珍贵的朋友。”
出身满族的陈丽华,幼年家境贫寒,读到高中便被迫辍学,为生计做起了家具修理生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陈丽华移居香港,转战地产,掘得第一桶金。1988年,陈丽华创立了香港富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集团集房地产、旅游、商贸、饮食等行业为一体,在中国内地、澳洲分别设有分公司,集团下辖:香港富华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北京中国紫檀博物馆、北京长安俱乐部、北京丽晶酒店、北京丽苑公寓、北京金宝汇购物中心、北京金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富华顺通农业生态园以及富华澳洲分公司等。
在众多投资项目中,陈丽华倾注最多心血的是中国紫檀博物馆。这座古色古香、建筑面积达七点二万平方米的博物馆,由陈丽华斥资两亿元兴建,它作为国庆五十周年的献礼工程,于1999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展品当中除了她个人收藏的三百余件明清家具外,其它两千件都是二十多年来,陈丽华自设工厂生产的珍稀紫檀精品。中国紫檀博物馆无论是紫檀家具的数量还是工艺水平,在家具博物馆中堪称世界第一,陈丽华也因此享有“中国紫檀大王”的美誉。
建中国紫檀博物馆
为了寻找紫檀木材,陈丽华曾在人迹罕至的东南亚热带丛林多次历险,历尽艰辛,创下了八年赴缅甸丛林采办木料的纪录。为了将“十檀九空”的紫檀“由木变艺”,陈丽华不惜重金,聘请数百名工匠,每件器物均为手工制作,一件大型家具往往需要十几名工匠耗费七、八年时间才能合力完成。中国紫檀博物馆这些无价之宝,陈丽华从来没想过待价而沽,她坚持留给子孙、留给民间、留给国家。
为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紫檀文化,陈丽华携馆藏珍品远赴日本、韩国、美国以及中国台北等国家和地区巡展,同时还将馆内珍藏的《紫檀雕天坛祈年殿》、《紫檀雕故宫万春亭》、《紫檀雕六角亭》、《紫檀雕飞云楼》分别赠送给北京故宫博物院、法国国立香博城堡、美国史密森博物学院、日本九州岛国立博物馆和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作永久收藏。这一举动为中国传统的紫檀文化走向世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陈丽华坚持“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积极投入社会各方面的公益慈善事业。日,在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天,陈丽华将其馆藏珍品《紫檀国门》赠送给了刚刚组建的北京奥组委,日,《紫檀国门》正式入驻奥运大厦。
取之社会回报社会
“风雨无情人有情”,在抗击灾害的面前,陈丽华领导的中国紫檀博物馆不遗余力。1998年在湖北遭受前所未有的洪涝灾害的时候,陈丽华率先向灾区捐赠几百吨的面粉及数百万救灾资金;2002年冬天新疆伽师地震,中国紫檀博物馆又率先向受灾地区紧急捐赠御寒的棉被棉衣及食物;2003年初春北京遭受“非典”之时,陈丽华带头向医疗、公安等系统捐款、捐物;2006年12月中旬,陈丽华刚从香港回到北京,在新闻中看到中央倡导向困难群众送温暖活动,便紧急安排相关人员在一天之内采购羽绒服、棉被、面粉及各种生活日用品,通过北京市民政局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这些物品送到困难户手中。日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球华人的心,陈丽华第一时间通过全国政协向灾区捐赠200万人民币,随后又通过各种渠道向灾区捐赠了价值近千万元的棉被毛毯。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陈丽华亦率先捐款捐物。
陈丽华说:“我这些年的努力就是为了有朝一日,紫檀艺术能在全世界发扬光大,让中国的紫檀文化走出国门,我舍的是金钱,得到的却是全世界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让中国的紫檀艺术走向世界,留给世界,这才是最珍贵的。”
陈丽华常说,“你就得舍,能舍就能得。你要不能舍,就不能得。舍得、舍得,这两个字是不能分开的。”她一直希望通过这些善举,带动更多的人投身到公益事业中来,在她心目中,“乐善好施”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此次获选《时代》周刊世界最具影响百人榜,陈丽华称,这是此生莫大的荣誉,但是对她而言也是压力。她表示今后一定要将紫檀文化这件事情做好,让中华民族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
我这个人就是这样,有点星星之火,我就想让它燎原。
“公海赌王”连卓钊通贯黑白两道、享誉亚洲。
因“特殊原因”,他们未授衔。
大公报总机:+852-&&&&&大公网:香港 +852-&&&&&北京 +86-10-&&&&&(值班电话):+86-10-
大公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大公网络有限公司【快讯】李瑞环手工制作的家具成为中国紫檀博物馆馆藏珍品特展亮点- 中国日报网
> 消费旅游
【快讯】李瑞环手工制作的家具成为中国紫檀博物馆馆藏珍品特展亮点
09:28:00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提要]&&“紫檀的奥秘——中国紫檀博物馆馆藏珍品特展”21日起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行,展览为期三个月,展品以“木中显贵”紫檀家具为主,将中国古典文化于方寸之间彰显毕露。据报道,家具桌面及椅面的拼花严谨美观,因材施料,配色考究,严丝合缝,体现出李瑞环高超的木工技艺。
  “紫檀的奥秘——中国紫檀博物馆馆藏珍品特展”21日起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行,展览为期三个月,展品以“木中显贵”紫檀家具为主,将中国古典文化于方寸之间彰显毕露。 刘卫勇 摄
  (雅昌艺术网讯)广州艺术博物院昨日起举行展览,展出了李瑞环在文革时用劈柴手工制作的家具和任天津市长时用业余时间手工制作的家具。据报道,家具桌面及椅面的拼花严谨美观,因材施料,配色考究,严丝合缝,体现出李瑞环高超的木工技艺。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明清家具鉴赏-中国古典家具网
⊙您的位置: >>
一直以来,因为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文化底蕴十足等因素而成为中国古代家具的顶峰之作。数百年来,无论是朝代更迭还是战火频起,明清家具一直都是家具收藏者的最爱。此外,不得不提的是,这些家具生产过程中不适用一钉一铆的“榫卯”接合方式,更是让世人赞叹。而且,由于制作这些家具所选用的都是数百年来最为名贵的几种木材——黄花梨、紫檀等,这些木材不仅价格不菲,甚至还可以历经数百年而不涨裂、不变形、不腐蚀。也正是因为这样,明清家具自然而然地被赋予了更多的传奇性。壹黄花梨:明式家具百年的见证者有这样一种家具:在阴天的时候,它能发出淡淡的香味,这种香气可以提神醒脑,甚至有人说它还能够驱邪避秽。不仅如此,这种家具甚至不需要上漆便能泛出特殊的油亮光泽,而且只要保养得当,它所历经的岁月越久,光泽感就越好。这,便是黄花梨家具——明式家具最辉煌和最低落的历史见证者。疯狂的“木中熊猫”斑驳的灰黄色树皮,带着一丝沧桑;淡色的小花埋于枝头之中,悄无声息;近似椭圆的树叶有序排开,仿佛鸟类的羽毛。在海南岛的羊山、吊罗山等地区,稀疏地生长着这些极其少见的木。尽管这些生长黄花梨的地方山清水秀,然而,这里却处处充满着“惊心动魄”:没有谁能够保证,这些珍贵的树木是否早已被人发现。也没有谁能够知道,这些树木是否会逃脱被刀斧锯凿觊觎的命运。数十年来,海南岛上的黄花梨已经越来越少,少到几乎很难在野外发现。而侥幸发现的那些,恐怕也都是挣扎在生命的边缘。曾经黎族原住民用来制作酒杯、织锦工具甚至米缸的黄花梨俨然成为“木中熊猫”。据报道,在1985年的时候,海南黄花梨的价格仅为每公斤2元。到了1992年前后,这个数字到了每公斤12元,涨幅并不算太大。然而,之后的情况便有所相同了:2002年,市场上的海南黄花梨价格几乎涨到每吨2万元左右。到了2010年前后,更是蹿升至每吨800万至1000万元,甚至到了有市无价的地步。最近的8年时间里,海南黄花梨的价格翻了400倍不止。海南黄花梨的原木如此,成品的价格就更高了。2010年11月,中国嘉德的一场拍卖会中,一件“明黄花梨簇云纹马蹄腿六柱式架子床”以4312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这创造了黄花梨家具拍卖史上的最高纪录。这张黄花梨做的床也成为“史上最贵的床”。此外,此次专场还拍出了“史上最贵的柜子”——3976万元的“清乾隆黄花梨龙纹大四件柜一对”。最终,这场黄花梨专场拍卖会的所有拍品全部拍出,并以总成交价2.59亿元收槌。就在所有人将目光投向于中国嘉德之时,12月12日,南京一家之前并不知名的拍卖公司却创造了更加让人咋舌的纪录。当天,一把明代黄花梨交椅以6200万元被拍出,加上佣金总成交价6944万元人民币。新的黄花梨家具纪录又一次被刷新。那一晚,不少的家具收藏者彻夜失眠了。黄花梨家具再一次回归到大众视线中。高峰与低谷间的徘徊事实上,早在唐代,黄花梨家具就已经普遍在中原地区出现,当时的药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这样记载:“榈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几,似紫檀。”他所指的“榈木”便是今天我们所讲的黄花梨。而黄花梨家具真正迎来属于它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是在明代。明朝是我国家具历史上的又一个兴盛期,工艺也达到了前所有未有的高度。这期间,因为产自海南岛的黄花梨质地坚实,肌理细腻,并且散发着一种特殊的香味,加上黄花梨家具中所蕴含的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的境地,正好契合了明代文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内圆外方”伦理思想的认同,所以黄花梨家具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顶峰。用黄花梨制作围成的后背及左、右三面安上围子的罗汉床、如同朝廷大臣帽子的官帽椅、用来写诗描画的扇面桌、用来隔断或者装饰的扇屏纷纷出现或者升级。然而,到了明代中后期,朝廷实施了严厉的海禁政策,越南等地的黄花梨输入停滞,国内海南岛等地的黄花梨又完全无法满足市场巨大的需要量,再加上黄花梨漫长的生长周期,新栽种的黄花梨离成材又遥遥无期。红极一时的黄花梨到了清朝中期走入了“断代史”。1980年代,冰封百年后,明式家具终于迎来了春天。划破漫长冬天的,便是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珍赏》与《明式家具研究》这两本著作。明清家具又一次成为海内外收藏家门关注的焦点。自然,最能代表明式家具的黄花梨家具也迎来了她的新生。此后,黄花梨家具迎来了又一个顶峰,并且一直到今天,它依旧是家具收藏界中最受关注的那一个。贰紫檀木:清式家具的宫廷贵族 时光荏苒,朝代更迭。转眼已是清王朝,在明代难得的新疆玉,缅甸翡翠、海中的珊瑚,都汇集到了这个帝国的都城,还有那西洋的玻璃和镜子也大量出现在紫禁城和皇帝的行宫之中。不过,面对这些琳琅满目,而且色泽如此鲜亮的珍玩珠宝,皇室的成员有点犯难了:这些都需要一种色泽沉静的木料来衬托,然而,无论是之前盛极一时的黄花梨还是其他名贵木材,似乎都很难与这些珍玩珠宝完美地搭配。而就在此时,有一种木料便走进了皇家的眼中,这也就是紫檀。紫檀木家具的那种不喧不噪、色泽深沉、稳重静穆的特性正好符合皇家的心理需求。最终,皇家选择了沉稳的紫檀木。从此,紫檀家具便成为清代宫廷文化的代表。甚至,在清代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民间的紫檀一律上交朝廷。清朝宫廷皇室的宠儿清代家具在康熙以前,大体保留着明式家具的风格和特征,和明代家具一并被人统称为明式家具。不过,随着清初手工业技术的恢复和发展,到乾隆时期,清代家具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形成独特的清式风格。它的突出特点是用材厚重、装饰华丽、造型稳重。这与明式家具的用料合理、朴素大方、坚固耐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事实上,黄花梨家具作为明式家具的精华,强调造型和线条,就像中国传统的书法,代表了中国古典家具的最高水平;而紫檀家具作为清式家具中的宫廷家具,却表现了满族权贵和清宫的美学趣味——不关注造型,而是强调雕工华丽繁缛,讲究图案、雕工;从造型上看都是直线条,也不注重比例,显得比较死板,有点笨。此外,明式家具内敛而有心机,没有程式化,而清式家具程式化很突出,甚至到现在做的家具还是这样。&& 事实上,即便是以木为代表的清式家具没有超越此前的明式家具,但是有一点却是比较特殊的。清式家具不仅继承了明式家具的优点,而且,对西方文明也进行了大胆借用。从目前得以保存的清式家具来看,采用西洋装饰图案或装饰手法者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紫檀家具色调沉稳,给人以含蓄、庄重之美,可以说是代表了宫廷皇室审美的最高标准,因此,其在拍卖场上受到高端买家的热捧。曾在上世纪90年代担任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馆长的美国专家柯惕思曾表示:由于紫檀比黄花梨更珍稀,所以紫檀的宫廷家具一直被高价追捧,创造了一系列拍卖纪录。如前两年被拍到8000多万港元的一张龙椅就是紫檀做的;这一轮行情开始时的2003年,一个紫檀的12条屏曾经拍到2000万港元,在当时就是中国古典家具的最高纪录。南洋舶来的“木王”其实,在紫檀受到清代宫廷所追捧之前,由于国内罕有紫檀树木,明代朝廷不得不派官吏到南洋诸岛征办,浩浩荡荡的远征船队将紫檀木源源不断地运到国内。到明朝末年,南洋各地的优质木材尤其是紫檀木,也基本采伐殆尽。截止到清朝初期,当时世界所产紫檀木绝大多数已经汇集于中国的广州和北京。后来,清代宫廷所用的紫檀木全部是这一时期采伐而来的。有史料记载,为满足紫禁城里的需求,清代也曾派人到南洋采过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节不直,根本无法使用。其实,号称“木王”的紫檀木之所以会枯竭,与它生长缓慢也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明代采伐殆尽,到清朝之时尚未复生。那么,清代宫廷中的大量紫檀家具从何而来呢?在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清代宫廷档案里,曾有不少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为皇家制作紫檀木家具的记载。清宫紫檀木家具来源除了造办处所做外,还有不少是各地督抚进贡的。如乾隆三十六年六月二十六日,两江总督高晋贡进:紫檀条案成对,紫檀炕桌成对,紫檀万卷书炕几成对,紫檀香几成对。&& 历史就是这样的惊人相似,在鸦片战争后,紫檀木家具开始大量流向海外。而到了清王朝灭亡之时,紫檀木家具近乎彻底消失。直到上世纪4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明清家具热潮掀起,紫檀家具才又走向了人们的视线。如今,在中国紫檀博物馆的展厅中陈列着一些国内已极其罕见的紫檀家具,那一件件暗紫色的名贵家具似乎在诉说着它们从南洋到中国,从清王朝到今天的前世今生。而那几条散发着一丝檀香的紫檀原木,尽管已经空心,但依旧如它所承载的历史那般——握在手中,沉甸甸的。
中山总部地址:广东中山市石岐区兴中大厦19楼
东阳地址:浙江省东阳市横店明清宫街
江门地址:广东江门市新会古典家具博览中心
电话:400-
粤ICP备号 版权所有(): 制作与维护:技术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隋朝前面是什么朝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