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学院清华水泥厂现价值多少钱

【绥化仓库刷绿色地板漆多少钱】价格_厂家_图片 -Hc360慧聪网
江苏省&苏州市
手机访问店铺
扫一扫 手机访问店铺
绥化仓库刷绿色地板漆多少钱
卖家承诺24小时发货
| 共0 公升
买家正在看
商家等级:
买卖通指数:
所在地区:
江苏省 苏州市
认证信息:
无明显变化
按溶剂类型分
正在加载中........
慧聪网厂家苏州奥莱鑫建材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绥化仓库刷绿色地板漆多少钱的详细产品价格、产品图片等产品介绍信息,您可以直接联系厂家获取绥化仓库刷绿色地板漆多少钱的具体资料,联系时请说明是在慧聪网看到的。
店内其他商品
我的浏览记录
地坪涂料相关资源
地坪涂料热门产品搜索
地坪涂料相关热门专题
您在慧聪网上采购商品属于商业贸易行为。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卖家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卖家负责,请意识到互联网交易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推荐使用慧付宝资金保障服务,保障您的交易安全!
按字母分类 :
让慧聪网撮合专家为您解决采购难题
您采购的产品:
请输入采购产品
您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手机号码
*采购产品:
请输入采购产品
*采购数量/单位:
请输入采购数量
请选择单位
*采购截止日期: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input id="valid_Code1" maxlength="6" placeholder="请输入验证码" name="VALIDCODE" class="codeInput" onkeyup="this.value=this.value.replace(/\D/g,'')" onkeypress="if(event.keyCode
57) event.returnValue =" type="text">
免费获取验证码
为了安全,请输入验证码,我们将优先处理您的需求!
请输入验证码
发送成功!
慧聪已收到您的需求,我们会尽快通知卖家联系您,同时会派出采购专员1对1为您提供服务,请您耐心等待!
电话:8-816 &&
联系人:马璇&销售部经理
公司名称:苏州奥莱鑫建材有限公司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免费获取验证码
为了安全,请输入验证码,我们将优先处理您的需求!
请输入验证码
每一份需求都会在24小时内得到行业多家优质供应商报价。
每一份需求的报价供应商工商信用资质都会经过专业人员检验,交易安全有保障。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服务主题:
筛选发货地
验证供应商真伪
提供其他优质供应商
采购数量:
用途描述:
成功加入采购单!
当前采购单共3种货品
成功加入采购单!
当前采购单共3种货品
不能购买自己发布的产品!
选中货品中含失效货品,无法完成下单,可能是:
1.货品库存不足
2.货品已过期,或被卖家删除
3.货品不支持在线交易
卖家暂时不在线,留下联系方式,卖家会主动联系您
*我要采购:
我的姓名:
留言内容:绥化井管公司_天津市通用钢管有限公司
您的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绥化井管公司
发布时间: 14:20:57&&&&&发布人:天津市通用钢管有限公司
绥化井管公司,天津市通用钢管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绥化井管公司的最新资讯。电话:,联系人:禹绍恒,地址: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镇黄山路。
&&央行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051亿美元,较1月末小幅上升69亿美元,增幅为0.2%,结束连续7个月下滑。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2月外汇储备规模变动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增强,跨境资金流出压力会有所缓解,但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依然较大,外汇储备规模可能在波动中逐步趋于稳定。
&&外储规模回升
&&该负责人指出,2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整体比较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上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汇率总体贬值,但资产价格出现上升,外汇储备所投资的货币和资产之间发挥了此消彼长的分散化效应,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811汇改之后,央行始终是外汇市场供需缺口的供给方,这与我国外汇持有者结构有关。2017年以来,随着人民币汇率预期的稳定,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出现改善,2月央行无需再动用外储为市场提供外汇流动性。
&&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研究员赵庆明认为,2月外汇储备环比增加有三方面原因,一是2017年后加强了外汇管理,尤其是加强了对此前不合规的外汇交易的管理。对于购买投资性保险、化整为零、蚂蚁搬家至境外买房、买股票等违规行为被管制。二是汇率稳定也为外汇储备重上三万亿做出贡献。人民币汇率没有延续2016年年底贬值的趋势,而是略有升值,市场预期变得相对乐观。三是巨大的外汇储备每月都会产生收益,进而能够推高外储增量。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以美元计价的外储终结此前连续7个月下跌态势,以sdr计价外储亦结束三连降态势。跨境资金流动平稳,虽然非美货币对美元呈现贬值,但债券收益率普遍下行,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外汇储备稳中有升。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2月外汇储备上升,可能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外汇市场的结售汇意愿逆转,对人民币的净需求较高,导致央行在外汇市场被动购买美元、投放人民币;二是2月美国、欧盟、日本债券收益率均下降,导致债券价格上升,产生资产价格重估效应,外汇储备估值上升。
&&在波动中逐步趋稳
&&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7年年初以来,外汇市场运行平稳,跨境资金流动趋向平衡,市场预期比较稳定。同时,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变动等多个外汇形势指标均指向,外汇市场正趋向稳定。
&&上述外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往前看,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增强,跨境资金流出压力会有所缓解,但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依然较大,外汇储备规模可能在波动中逐步趋于稳定。
&&“在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下,外汇储备将逐步告别系统性增加或减少的情形。”谢亚轩表示。
&&任泽平表示,汇率短期企稳,中期仍有一定压力。美国经济周期由复苏转向过热,推动美联储加息节奏加快,美元走强而美债收益率上升。经济逐步走向复苏,中美经济周期不同轨,需要警惕国内被动跟随“加息”。
&&3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我国2月末的外汇储备为30051.24亿美元,重回3万亿的行列。此前,我国外汇储备经历了连续7个月的下跌态势,并于2017年1月份跌出3万亿大关。
&&2月外储规模较1月末微增0.2%
&&本次重返3万亿关口,是8个月来的首次回升。至2月28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1月末小幅上升69亿美元,增幅为0.2%。
&&针对上月外汇储备规模变动原因,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人表示,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整体比较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上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汇率总体贬值。由于资产价格出现上升,外汇储备所投资的货币和资产之间发挥了此消彼长的分散化效应,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使得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
&&对于未来外汇储备规模的走势,该负责人称,外汇储备规模可能在波动中逐步趋于稳定。他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增强,跨境资金流出压力会有所缓解,但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依然较大。
&&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解运亮等人将贸易顺差扩大和资本外流放缓视为外储回升的主因。他认为,全球经济贸易复苏势头增强,出口形势向好,贸易顺差扩大。同时,随着国内经济向好,境内经济主体换汇意愿和需求明显回落,资本外流明显放缓。
&&对于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解运亮等人认为,目前美联储3月份加息概率大幅提升,短期会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不过随着外汇储备回升,预计这一压力总体可控。
&&潘功胜:外汇市场运行平稳
&&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也谈到了外汇的话题。
&&3月5日,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两会“部长通道”上表示,外汇市场出现波动是正常的,未来也会受到短期因素扰动,但短期因素波动最终会回到基本面上。
&&潘功胜称,从今年年初以来,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市场预期比较稳定,汇率、外储变动等众多指标,都是向好的趋势。
&&3月3日,政协委员、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的外汇储备是足够的,但合适水平是多少比较难判断,需综合考虑存在资本管制、高经济增速、大量经常项目顺差等情况。3月5日,余永定再对媒体发声,称对汇率大幅度波动甚至相当程度贬值的抗御能力非常强。
生意社03月07日讯
&&从关注速度到关注贡献,外媒看待的视角正在发生变化。
&&在2月末公布的《2016年统计公报》中,触觉敏锐的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注意到了一个关键数据: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2%,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一数据在李克强总理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被再次提及。
&&德国之声也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评论称,的贡献率远超所有发达国家之和。
&&事实上,从2009年首次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大贡献国以来,持续为全球经济提供了充足的动能,这也彰显了的大国担当。
&&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1月在世界经济论坛(又称“冬季达沃斯”)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经济快速增长,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
&&全球媒体聚焦“引擎”
&&总量大、增速快、贡献高,这已经成为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闪亮“标签”。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的gdp总量达到74.4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7%。经济的新增量在世界经济新增总量的贡献高达33.2%,位居世界各国首位。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分析指出,经济不仅总量大、在全球经济中权重较高,而且更为难得的是在如此庞大的经济总量下,依然维持中高速增长。因此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表示,虽然去年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15%,但增量占了全球增量的三分之一,给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贡献。
&&对比其他一些主要经济体,据imf的最新预计,2016年美国经济增长1.6%,欧元区增长1.7%,日本增长0.9%,印度增长6.6%,南非增长0.3%。
&&美国新闻网站valuewalk年初就发文分析了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情况,并称“很可能继续保持全球经济最大引擎的地位”。
&&据国内媒体援引德国之声的报道称,的绝对增长率(6.7%)是美国的两倍多。如果经济不再增长,世界就会陷入萧条。相反,如果美国不再增长,全球经济仍能增长2.8%。
&&事实上,早在2009年就摘得了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大贡献国的地位,而且对全球总体贡献逐渐升级。
&&来自官方媒体的权威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按照2010年美元不变价计算,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30.5%,稳居全球第一,而同期美国和欧元区的年均贡献率分别为17.8%和4.4%。
&&在“十三五”第一年,经济增长以33.2%贡献率再创新高,世界已经离不开这一发展引擎。
&&全国政协委员、工行原行长杨凯生表示,去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面,面对国际市场的种种不确定性,依旧保持了平稳的较快增长,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重要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感到,的‘十三五’开局之年是成功的”,杨凯生说,“在新的一年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部署,按照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工作要求,经济会走得更稳、更快、更健康”。
&&全方位贡献支撑全球化发展
&&不仅是在经济增长的数值上,增长的质量还全方位支撑了全球化的历史潮流。
&&的经济增长,首先让发展的福祉惠及占全球人口约四分之一的人民。稳增长、促就业的政策举措最终惠及民生,的稳定发展帮助巩固世界和平发展的基础。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6日表示,现在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体上可创造新增就业岗位170万人左右。今年的就业目标在1100万人以上,仅大学毕业生将近800万,还有其他新增的城镇和农村就业人口。
&&的经济增长,又通过全球贸易支撑了其他国家的发展。
&&一方面,持续为世界提供着物美价廉的工业制成品,对降低全球生产成本、推动技术进步、改善各国人民生活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对外投资的快速成长,支撑了许多发展家的经济增长。
&&去年1-1月,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额1003.6亿美元。在美元升值、发展家资金外流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对外投资的增加,是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又为世界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
&&对国际大宗商品和主要工业品进口的大幅增长,有力地改善了国际供求关系,不仅提振了资源与能源出口国的经济增长,而且对发达工业国的经济逐渐复苏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一个规模巨大且日臻成熟的市场将为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商机。
&&习近平在冬季达沃斯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预计未来5年,将进口8万亿美元商品、吸收6000亿美元外来投资,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这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市场、更充足资本、更丰富产品、更宝贵合作契机。对各国工商界而言,发展仍然是机遇。
&&德国之声的报道进一步反问,若无,德国汽车就失去了其最大的销售市场。经济若有闪失,会对德国大众公司流水线职工的钱包产生什么影响?或者,又会对一个40%的产品都对华销售的德国中小企业有何影响?
&&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王军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已成为世界治理体系的参与者和改革者,我们不仅满足于自己受益,也愿意贡献出自己的道路、经验和模式,体现了大国担当和力量。
&&王军表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具体的增长量上,还体现在经济发展的理念和模式上。为世界贡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及包容式增长、创新驱动、全球治理等新模式。
&&未来,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仍有望继续增长,因为促进自身增长的改革动能在不断换挡升级。
&&李毅中认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体制机制在不断改革和创新,“我们要继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仍然会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作出相应的贡献”。
&&而且外媒关注到,的改革总是令出即行、使命必达。德国之声报道称,煤炭产量和消费比重连续3年下降,提前四年完成了原定到2020年将煤炭消费比重降至62%的目标。
&&章俊相信,改革中的加大对外开放和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会对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轨迹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2017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会突破6.5%。”3月6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召开记者会,在这场以“经济”为关键词的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分析。
&&厉以宁介绍,经济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效率问题,效率有两个基础,不仅包括物质技术基础,还包括道德基础,而综合目前的情况来看,经济增速有突破6.5%的可能。
&&而对于外界一度担忧的金融风险,全国政协委员、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则解释,“目前是可控的。”
&&杨凯生介绍,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发育水平的不断加深,现在许多金融产品、金融交易行为已经呈现跨行业、跨机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确实需要对各类风险引起警惕,要采取有效措施,特别是对现在监管没有覆盖到的一些金融交易行为、金融产品实施穿透式监管。因此,2017年提出加强风险监管的方针是有的放矢。
&&“但是,目前的金融风险还是完全可控的。”杨凯生说,“以银行不良来分析,在2016年各家商业银行普遍加大不良处置核销力度的同时,我们的银行存款拨备率保持在70%以上,不良额只有1.5万多亿元,我们的拨备是2万多亿元,再加上十几万亿元的资本金,银行业消化不良的能力是充分的。对于其他风险,流动的风险、房地产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外部冲击和汇率带来的风险等等,理财产品有可能存在跨市场、跨交易的风险,实际上有关部门都在加强管理之中。”
&&“当然,对于当下的金融风险,不能掉以轻心。中央提出的要高度重视,把它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有道理的。对的金融稳定,我们要充满信心。”杨凯生强调。
&&3月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场记者会,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张勇、宁吉淳汀熬梅⒄褂牒旯鄣骺亍钡南喙匚侍饣卮鹬型饧钦咛嵛省
&&发展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发展机遇
&&何立峰在谈到经济形势时表示,对外开放一直没有停止,步伐还在越来越快,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是受益者,同时发展也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何立峰说,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5%左右,但是2016年的经济增量占全球经济增量的比重超过30%,这就是很了不起的成绩,这也充分说明2016年经济在各个方面是平稳健康的发展。
&&何立峰引用古话“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来说明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新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结构调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表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将会创造更多的条件、更好的环境,有决心有信心在2017年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一带一路”建设好于预期对沿线投资超500亿美元
&&谈到“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质性进展,何立峰表示,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进展快速,成果好于预期。“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响应,先后签订50份政府之间的合作协议,70多份国际组织包括部门在内的合作协议,在华留学生过半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
&&何立峰介绍,我国对沿线国家投资超过500亿美元,2016年超过140亿美元。“一带一路”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理念被沿线各国人民所接受和认同,建设前景越来越光明。
&&去产能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要任务
&&宁吉丛诨卮鸸赜谌ゲ芪侍馐北硎荆2016年去产能的全年目标已经超额完成,钢铁产能退出6500万吨,煤炭产能退出2.9亿吨,安置职工72.6万人。2017年,去产能工作仍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之首。政府提出明确要求,钢铁去产能5000万吨左右,煤炭去产能1.5亿吨。尽管目标总体低于2016年水平,但这是在2016年已经实现了较大产能清退的基础上做出的安排,总量依然较大,体现了政府去产能的坚定决心。
&&宁吉椿菇樯埽2017年去产能将扩大到煤电领域,采取包括淘汰、重组、改造在内的手段,完成5000万千瓦的去产能目标,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
&&虚拟经济服务实体经济原则不变
&&近年来,虚拟经济发展很快,实体经济面临很多压力。谈到实体经济发展,张勇表示,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发改委2017年将围绕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做到四个着力:着力补齐短板,增加有效供给;着力进一步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着力实施创新驱动,转换发展动能;着力化解过剩产能,清除落后产能,使市场更加持续健康,使实体经济发展更稳健。
&&“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它也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张勇说,这个原则是不能变的,政府在制定政策措施当中,也要始终坚持和贯彻这个原则。
&&2017年要完成1000万人口脱贫
&&在回答关于扶贫脱贫的问题时,何立峰介绍,2016年解决了1240万人口脱贫问题,贫困率下降到4.5%,脱贫攻坚工作非常有成效。今后几年,脱贫攻坚处在攻坚拔寨、啃硬骨头、涉深水区的阶段,脱贫人口大多数集中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要完成1000万人口脱贫,完成34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何立峰表示,脱贫攻坚的专项规划已经完成,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运转体制正在扎实向前推进。
&&继续深化价格改革
&&宁吉丛诨赜鄹窀母镂侍馐北硎荆30多年来价格改革取得显著的成就,目前在全部商品和服务价格中,由市场决定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比例已经达到97%左右。
&&宁吉唇樯埽2017年将继续深化价格改革,同时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确保已经部署的价格改革落实到位,包括食盐价格、农产品和农业用水价格等方面的改革;二是打好电力、医疗、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价格改革的攻坚战;三是进一步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和监管,及时发布相关政策和市场信息,稳定市场预期;四是有序对接国际市场,健全相关机制,着力缓解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在整个价格改革中,要通过方案设计、政策调控、市场监管等,切实保障基本民生不受影响。
&&2月,生意社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为0.33,均涨幅为2.14%,反映该月制造业经济较上月呈扩张状态,经济平稳运行。bci监测的8个板块中,价格涨幅最大的是钢铁板块,涨幅为5.62%;其次是有色金属板块,为5.17%。价格跌幅最大的是农副板块,跌幅为-2.25%;其次是橡塑板块,为-1.37%。
&&从生意社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走势图来看,bci2月收阳,与2016年下半年形成八连阳态势,与1月形成元旦、新春双双开门红。环比1月,2月阳线幅度较1月阳线幅度(1月bci为0.17)明显放大,均涨跌幅绝对值(1月均涨跌幅为1.87%)亦明显增加。同比2016年2月bci表现(0.24,均涨跌幅1.05%),2017年2月的表现更为亮眼。
&&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指出,从2月市场表现来看,2017年大宗商品牛市基调已成。
&&刘心田强调,2017年开年至今,全球经济尚未飞出“黑天鹅”,市场表现稳中向好。尤其是经济,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振奋鼓舞下,1、2月份表现强势,这是bci连阳的主要原因。除此以外,流动性充沛和通胀因素仍在发力。虽然央行已开始收紧流动性,但短期内影响并不显著。与去年同期相比,供给侧改革的传统动能虽有所减弱,但2月中旬释放出的40万亿固定资产投资消息成为市场新动能。和9年前的4万亿相比,万亿刺激效应记忆犹新,为市场带来充分的想象空间,因此,以钢铁、建材为代表的与基建投资相关的商品成为近期市场的龙头。“即将到来的3月系产业传统旺季,加之两会的召开,利好或集中释放,市场进一步走强的概率较大,bci或九连阳。”刘心田预测。
&&同时,3月大宗商品信心指数(cci)日前发布,为0.28,2月cci为-0.11,比2月明显改善。刘心田指出,3月cci转阳说明市场信心乐观,大宗商品走高概率较大,市场将进一步上行,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或冲破900大关,摸高至920点。而4月份信心或会受“惯性”和3月市场表现影响继续收阳。
生意社03月06日讯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货币政策m2的增速目标为12%左右。有人说,12%表明货币政策还是挺宽松的,因为gdp增速目标只有6.5%,两者相差了5.5%;也有人说,货币政策明显收紧了,因为去年m2增速目标为13%。笔者认为,判断m2目标的松紧不能如此简单,或需从三个层面来分析。
&&第一层面:m2与名义gdp增速之差
&&m2的增速历来明显高于gdp增速,这也成为大家诟病货币超发的依据,如2016年m2增速目标与gdp增速目标之间有6.0%-6.5%的差距,今年则相差5.5%,但是,用实际gdp增速与m2增速之间的差来衡量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并不太妥当。
&&相对有可比性的是m2增速减去名义gdp增速,如2015年m2增速目标为12%,名义gdp增速为7%,两者相差5%,若考虑m2实际增速为13.3%,两者相差6.3%,说明2015年的货币政策相当宽松。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经济增速目标下调的情况下,m2增速不降反升至13%,说明决策部门预判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从2016年的实际执行结果看,m2增速为11.3%,名义gdp增速为8%(2016年为初步计算结果),与实际m2增速仅相差3.3%,反映了经济回升幅度超预期。同样,若2017年名义gdp增速继续回升,一旦超过10%,那么,把m2增速控制在12%左右,就可能偏紧了。因此,判断货币政策的松紧度,可能先要判断名义gdp增速或ppi和cpi的变化状况,如果ppi和cpi都上行,则12%的m2增速目标为偏紧目标,反之亦然。
&&通常情况下,ppi和cpi的高点都将出现在今年上半年,下半年会有所回落,货币政策理应前紧后松;不过,若名义gdp持续保持在10%以上,则对cpi需要重新评估了,因为从历史看,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之间的差距接近零的时候,通胀概率就会上升,这就意味着下半年货币政策可能进一步收紧。
&&第二个层面:外汇占款对m2的影响
&&从历史看,外汇占款对m2的影响很大,因为长期以来央行的基础货币都是通过外汇流入导致外汇占款增加来被动投放的,如2005年启动汇改至2008年末的几年间,外汇占款增量对m2的贡献最高时竟然超过60%。目前,外汇占款的存量占m2的比重已不足15%,且构成对m2的负贡献。
&&2015年末,外汇占款余额为24.87万亿元,至2016年末只有21.94万亿元,一年内竟然减少近3万亿,减少幅度比2015年明显增大,从而拉低m2增速约两个百分点。这就是说,假如外汇占款不减少,则2016年实际m2增速会达到13.4%。因此,2016年的m2增速尽管只有11.3%,但并不表明货币政策的收紧,增速不达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外汇占款的减少超过预期。
&&那么,2017年的外汇占款将减少多少呢?货币当局应该对此有一个估算,假如减少幅度为2万亿,则仍然会拉低m2增速1.3%左右,若这个假设成立,如果2017年m2的实际增速为12%,就并不算低了,即不能认为货币政策就真正回归中性了。
&&第三个层面:政策因素对m2的影响
&&2016年人民币余额增加13.5%,远超gdp增速,如果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债券发行6万亿,主要用于借新还旧,且绝大部分被商业银行认购,那么,商业银行+地方政府+国企的借贷模式,已成为m2维持高增长的主要因素。
&&不过,2017年信贷增速应该比2016年有所回落,首先是居民房贷余额增速将回落,2016年新增房贷增长近一倍,成为信贷高增长的主要原因,估计今年新增房贷会大幅减少。其次是基建投资增速会有所回落,因为基建投资增速已经维持了四年高增长,如今已经拉动原材料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ppi已经接近7%。估计今年为了防止通胀和上中游产业过热,政府部门会控制投资节奏,从而使得基建投资增速略有回落。第三,房地产投资增速也将有所回落,从而使房地产开发贷增速有所回落。
&&政策总是采取逆周期的方式来发挥作用,这轮名义gdp增速的回升过程,就是库存周期在发挥作用,库存周期的持续时间不应该很长,如果从2016年的年初算起,最晚到2018年应该见顶了。接下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应该来自传导效应的发挥,如生产资料价格与生活资料价格的上涨,会触发制造业投资增速的回升,从而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起到一定在支撑作用,因为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中的占比最大。
&&简言之,决定货币政策松紧度的还是要看政策本身,政策的逆周期特性,决定了在经济增速下行时宽松,在经济增速上升时收紧,故m2增速目标的背后,应该综合了经济形势判断和很多政策预期。
&&小结:12%目标对应稳中求进而非脱虚向实
&&上述从三个层面来判断m2增速目标下的货币政策松紧程度,三个层面分别对应名义gdp增速、外汇占款增减度和逆周期政策取向,由于这三大因素本身也带有某些不确定性,故据此要得出货币政策究竟是松还是紧的结论仍不容易。
&&事实上,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提及m2增速的预期目标,但之后往往就被大家淡忘了,就像cpi或其他诸多目标一样,在作出决策之前总是集思广益、反复推敲,至于实际执行结果却不太有人评估。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m2增速目标的变化过程大致判断制定政策目标的初衷。
&&如2016年之前,政府工作报告中的m2增速目标都是逐年下调的,基本与gdp增速目标下调一致,如2012年的m2增速目标为14%,2013-14年的m2增速目标均为13%,对应的gdp增速目标为7.5%,2015年m2增速目标下调到12%,对应的gdp目标也从7.5%下调到7%。2016年的gdp增速目标下调至6.5%-7%,但m2增速目标却上调至13%,这可能反映了政府对2016年经济的担忧。因此,继2015年货币政策的超宽松之后,2016年第一季度的货币政策依然保持宽松态势。
&&2017年确定为深化改革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让经济脱虚向实,但为何不把m2增速目标从13%直接下调至11%呢?因为去年的m2实际增速为11.3%,1月份的m2增速也是11.3%(去年同期为14%)。我认为,这主要是为了体现稳中求进的治国理政的理念,尽管今年m2是实际增速可能低于12%,但从13%直接降至11%,表面看似乎有货币政策紧缩之嫌。
&&总之,今年的货币政策环境不会过于收紧,稳是前提,进需伺机,毕竟需要稳增长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不过,按12%的m2增速,今年的m2规模将达到173万亿,如此快的货币膨胀速度,经济怎么可能脱虚向实呢?
&&判断2017年财政政策风向,核心是观察财政赤字率大小的选择。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称,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虽然赤字率与去年持平,但赤字规模绝对值扩大,保持了财政支出扩张力度,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也对第一财经表示,保持3%的赤字率是有必要的,因为一方面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需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在减税降费背景下稳定财政支出的需要。
&&李克强表示,今年维持3%赤字率保持不变主要是为进一步减税降费,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
&&增加赤字主要用于给企业减负,而非政府投资,这也恰恰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在保持有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增效。
&&其实,今年财政支出力度比3%赤字率所体现出的赤字规模更大。
&&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曾公开表示,目前我国财政赤字率仅指一般公共预算的赤字率,并未考虑政府性基金赤字。
&&上述报告称,今年安排地方专项债券8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置换债券发行也可以为地方政府节省债务利息支出,从而腾出资金用于重大工程建设、民生保障。
&&根据报告,2016年扩大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规模,降低利息负担约4000亿元。
&&对于今年赤字率仍稳定在3%,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冯俏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3%赤字率体现财政部门谨慎态度,这也是为了防范财政风险。
&&杨志勇认为,最终确定赤字率3%也可以理解为更加关注风险。
&&每年“两会”都要对一年经济工作目标进行规划,其中gdp增长率目标一直最受关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增长率都定为8%,近些年,受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经济潜在增长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进入“新常态”,从2012年起gdp增长目标下调为7.5%,2015年再次降到7%。2016年,政府首次公布6.5%-7%的区间目标,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这个目标既能鼓励人,也有现实可行性。改用区间目标之后,政府在安排各项工作时更加从容了,不必再受点目标的强制约,为了完成目标而不顾经济规律、不讲效率硬上投资项目或统计数据作假的动机大大下降了,从事经济工作的官员们到老百姓心态都更加平和了。
&&日前国务院公布的2016年政府工作量化指标落实情况,各项指标都完成得很理想。从去年下半年起,经济就开始出现了一些积极的现象,受供给侧改革和终端需求回升的影响,上游供需状况改善,生产资料价格触底反弹,大多数行业利润改善明显,特别是上游行业,部分企业告别巨亏。大约从2012年起,经济开始出现持续明显的下滑,各项统计指标显示,目前调整已经基本结束,接下来经济保持平稳低幅波动的可能性很大,因此,2017年维持6.5%-7%的区间增长目标的可能性比较大。尽管2017年通胀的压力比2016年略大,但从目标上看,实际突破3%的可能性也不大,保持3%目标不变也是大概率事件。
&&每年正式公布主要经济目标,是经济运行特色之一。大多数国家政府并没有什么明确的gdp目标,特别是年度目标,它们的经济增长倒真有点走一步看一步的味道。这种特有模式在提振民间信心、动员资源方面具有比较强的优势,特别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作用很明显。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硬性gdp目标负面作用就会凸显,在前期为了gdp目标而实行的粗放发展模式累积的矛盾显性化,环境污染、经济结构失衡、贫富差距恶化之下,gdp数据并不能很好地衡量福利情况。
&&所以,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有必要进一步淡化gdp目标,人们应该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工作重点应当放在增强市场化程度、转变经济运行机制上来,要把短期增长与长期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从当前来看,房地产泡沫、金融系统风险、阻碍企业活力和分配公平等问题,需要花大力气去解决。当然,强调增长质量并不是完全否定数量,数量与质量存在统一的一面,质量的提高在未来时段内可以转化成数量。所以,就目前而言,不必纠结6%还是7%,哪怕是5%,如果质量足够好也不必害怕。
&&原标题:《政府工作报告:gdp预期目标增速6.5%力保经济中高速增长》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今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具体预期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围绕今年的发展目标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做好的多方面工作,多位两会代表委员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经济有潜力保持中高速增长,关键是向改革要红利,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升级经济结构,产业要迈向中高端水平,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稳增长:
&&有条件有能力实现中高速增长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规律和客观实际,有利于引导和稳定预期、调整结构,也同全面建成小康要求相衔接。稳增长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
&&今年就业压力加大,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比去年多100万人,突出了更加重视就业的导向。从经济基本面和就业吸纳能力看,这一目标通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信息研究司司长刘应杰告诉记者,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今年预期6.5%左右的增量从经济总量上来说,会超过%的增量,同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也是很高的速度,保持下去就可以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未来几年经济转型如果取得实质性突破,我国实现6%到7%的中高速增长是有条件、有能力的。从消费角度看,2020年我国消费规模有望达到50万亿元,能够支撑6%到7%的经济增长;从产业角度看,服务业在“十三五”期间保持9%左右的增长,将带动3.8到4.3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为中高速增长奠定重要基础;从人口城镇化角度看,城镇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给经济增长贡献3个百分点左右。未来几年我国人口城镇化至少还有10个百分点的空间,是支撑中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从服务贸易角度看,随着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服务供给将明显加大,有助于释放潜在服务型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方向,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提高预见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注重消费、投资、区域、产业、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就是为了保就业,只要就业不出问题,经济增长速度略高或略低一点,都可以接受。经济有韧性、有潜力、有优势,有特定的自我平衡调节能力,更有防御和应对各种风险的手段和办法。
&&推创新:
&&新动能加快集聚并发挥有力支撑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升级。我国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不靠改革创新没有出路。我们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有最大规模的科技和专业技能人才队伍,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人力人才资源为支撑,加快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告诉记者,依靠自主创新,突破高精尖技术,打造优质产品是补高层次供给短板的重要途径。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引擎,能够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而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长春鸿达高新技术集团董事长王欣说,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的新产品往往可以激发出新的消费热点。政府大力实施的一系列改革给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蓄积动能,因此企业对这个氛围有信心,供给侧改革的路会越走越好。
&&黄守宏表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加快集聚,并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新动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增长很快,活力很强,例如信息和网购消费的井喷式增长;二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焕发生机,形成了强大的新动能,很多传统产业由于市场的倒逼加快了升级步伐,形成了新的动力。
&&促改革:
&&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深化改革成为2017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和谐稳定。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为2017年首要的重点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黄淑和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深化改革的内容提得非常到位,改革开放是促进经济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动力,未来改革开放的力度还可以再大一点,改革的红利将非常的大。建立激励机制、追责机制、容错机制三位一体的改革机制,实现权力责任对等。同时,做到综合性配套性改革应齐头并进不脱节,防止一些改革效果层层递减,一些政策不接地气。
&&“当年在深圳搞特区建设,国家就是给了政策,除了拉特区铁丝网的钱,国家没有给更多的钱,但深圳实现了现在这种繁荣。所以,下一步深化改革做好了,发展红利会更多。”黄淑和说。
&&全国政协委员刘振亚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将煤电作为今年去产能的一个重点非常重要。目前,电力供给侧改革、电力结构布局效应、安全环保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机组投资是无效的,造成电力企业成本增加、效率下降,并且带来了浪费和污染。必须进一步深化电力行业改革、投资结构,避免更大的浪费和污染。
&&全国政协委员、原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表示,对2017年重点工作,总理着重讲了9个方面内容,进一步深化改革被放在了首位。例如,以前提到去杠杆,可能容易想到的就是企业把现在的杠杆降下来,而这次明确讲到要强化企业财务杠杆约束,将企业负债降到合理水平,而这正是需要强化改革的内容。未来国有出资人不仅要保障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可能还要有责任有义务保持企业资本金充足,维持资产率负债率在一个合理水平。所以说必须要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17年2月,生意社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为0.33,均涨幅为2.14%,反映该月制造业经济较上月呈扩张状态,经济平稳运行。
&&从生意社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走势图来看,bci2017年2月收阳,与2016年下半年形成8连阳态势,与1月形成元旦、新春双双开门红。环比上月,2月阳线幅度较1月的阳线幅度(1月bci为0.17)明显放大,均涨跌幅绝对值(1月均涨跌幅为1.87%)亦明显增加。同比16年2月bci表现(0.24,均涨跌幅1.05%),17年2月更为亮眼。
生意社首席分析师作者刘心田
指出,从前2月市场表现来看,2017大宗商品牛市基调已成。
&&他强调,2017开年至今,全球经济尚未飞出黑天鹅,市场表现稳中向好。尤其是经济,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振奋鼓舞下,1、2月份表现强势,这是bci连阳的主要原因。除此以外,流动性充沛和通胀因素仍在发力。虽然央行已开始收紧流动性,但短期内影响并不显著。与去年同期相比,供给侧改革的传统动能虽有所减弱,但2月中旬释放出的40万亿固定资产投资消息成为市场新动能。和9年前的4万亿相比,万亿刺激效应记忆犹新,为市场带来充分的想象空间,因此以钢铁、建材为代表的与基建投资相关的商品成为近期市场的龙头。
&&刘心田预测,即将到来的3月系产业传统旺季,加之两会的召开,利好或集中释放,市场进一步走强的概率较大,bci或九连阳。
生意社03月03日讯
&&3月1日,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cdrc)发布2017年3月大宗商品信心指数(cci),3月cci为0.28。
&&环比来看,3月cci较2月明显改善,2月cci为-0.11,与1月构成两连阴;同比来看cci亦大幅上升(2016年3月cci为0.09),值得一提的是,0.28也创出cci有记录以来最高值(上个高点为15年5月的0.24)。
生意社总编、cdrc核心专家刘心田
指出,3月cci转阳说明市场信心乐观,3月大宗商品走高概率较大。
&&生意社数据显示,反映大宗商品行情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2月份涨幅为2%,在2月中旬创出三年内新高,触及900点,下旬稍有回落,但仍在890点以上。
&&刘心田分析,3月cci之所以转阳甚至创新高,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1、2月的市场表现超出预期。由于16年4季度涨幅太猛,此前市场人士对17年一季度的行情有所担心,cci曾显示市场多数人士对1、2月市场并不乐观。然而在流动性依然充沛的背景下,受经济稳中向好和习大大&撸袖效应&的影响以及40万亿固定项目投资的刺激,1、2月份的实际市场变现涨势明显,出乎了多数人的意料,因此3月的信心出现了逆转,其中一部分系此前保守心态的&延迟补偿&;二是3月本就是传统供需旺季,亦是两会召开和利好集中发布期。从历史来看,每年3月的市场表现也可圈可点,15年、16年3月的cci均收阳线。市场信心在3月有&走强性记忆&。
&&值得关注的是,cdrc同期发布了msi、csi等相关参考指数。3月msi指数(市场可持续性指数)为23,3月市场持平概率为28%,走低概率为22%,走高概率为50%。当前周期可持续性指数(csi)为5,意味着此轮周期或可再持续5个月。
&&刘心田预测,3月市场将有进一步明显上行,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或冲破900大关,摸高至920点。而4月份信心或会受&惯性&和3月市场表现影响继续收阳。
&&生意社首席分析师作者刘心田指出,从前2月市场表现来看,2017大宗商品牛市基调已成。
&&他强调,2017开年至今,全球经济尚未飞出黑天鹅,市场表现稳中向好。尤其是经济,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振奋鼓舞下,1、2月份表现强势,这是bci连阳的主要原因。除此以外,流动性充沛和通胀因素仍在发力。虽然央行已开始收紧流动性,但短期内影响并不显著。与去年同期相比,供给侧改革的传统动能虽有所减弱,但2月中旬释放出的40万亿固定资产投资消息成为市场新动能。和9年前的4万亿相比,万亿刺激效应记忆犹新,为市场带来充分的想象空间,因此以钢铁、建材为代表的与基建投资相关的商品成为近期市场的龙头。
生意社03月02日讯
&&受国内外需求改善带动,2月国家统计局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和财新制造业pmi都出现强劲回升,官方数据创下3个月新高,财新pmi则创下4年以来次高位。这两组数据显示出的趋势一致,都是呈现回升的态势,表明我国制造业继续改善,经济增长趋稳,有望延续去年年底的良好势头。
&&国内外需求改善
&&“pmi指数经历去年12月、今年1月连续小幅回落后,2月份出现回升,并且持续7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经济增长趋稳态势已经比较明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综合pmi指数反映的情况,预计2017年将实现良好开局。
&&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官方制造业pmi为51.6%,比1月上升0.3个百分点。2月财新制造业pmi与官方pmi保持相同趋势,较1月上升0.7个百分点至51.7%。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称,2月制造业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制造业市场需求回升,生产趋于活跃;国内外需求有所改善,进出口继续回稳向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延续良好发展势头;企业对未来发展信心持续增强。
&&从数据看,官方pmi中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环比分别上升0.6和0.2个百分点,至53.7%和53%;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指数均提高0.5个百分点至50.8%和51.2%;企业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连续两个月上升,处于60的高位景气区间。
&&财新制造业pmi分项指数也呈现类似走势:产出和新订单指数都出现环比回升,新出口订单指数由1月的52.9%升至53.8%,为2014年9月以来新高,产出预期指数创下21个月高位。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指出,2月pmi数据显示经济回暖程度超预期。从pmi分项来看,呈现出内需、外需、生产都处于历史高位,主动补库存阶段开始的特征,从购进价格看ppi环比将继续下降,但预计ppi同比进一步上行。
&&经济继续回暖
&&官方和财新pmi的库存指数环比回升或持平,尤其是原材料库存都出现不小的上涨,显示在需求带动下,企业主动补库存迹象明显,进一步确立经济企稳之势。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0.6个百分点至48.6%,产成品库存升2.6个百分点至47.6%;而财新pmi的采购库存指数升至50上方的31个月最高点,成品库存持平于1月,仍在收缩区间。
&&“制造业企业对经济预期更加乐观,自然会在此时增加备货以应对生产扩张需求。”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张一平指出,2月pmi数据显示生产和库存有较大水平提升,需求扩张速度不及生产和库存,可见预期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当前形势能否延续需要需求进一步的提升。不过从水泥价格来看,2月投资需求并未明显扩张,“我们认为一季度经济将延续去年年末的良好势头,但也无需过于乐观。”
&&财新智库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表示,厂商补库存的持续性还有待观察。投入和产出价格指数仍保持高速上涨,但较上月进一步放缓。2月经济继续回暖,但尚不能断言趋势形成,二季度或是关键窗口期。
&&此外,财新此次还公布了2月产出预期指数,该指数创下21个月新高,显示业界对未来一年的业务前景感到乐观,厂商普遍表示信心来自新产品开发和市况改善。
&&邓海清则更是乐观地认为,此轮经济回暖的程度再度超市场预期。2016年以来,连续三个季度经济增速维持6.7%,四季度在房地产调控出台、市场一片悲观中更是逆势回升至6.8%,表明经济可能确实已经进入l型下半场,自2011年以来的长周期下滑可能已经结束。
&&针对近来有23个省份发布的总计约45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度,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在3月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投资刺激计划”不是一回事,不具有可比性。
&&李朴民表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全以货币表现的制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既包括政府投资,也包括民间投资,还有外商投资等其他投资。它与gdp一样,是一个总量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增量的概念。所谓“投资刺激计划”,是在特殊时期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主动增加政府投资的规模,来拉动内需、稳定增长。
&&据悉,2008年实施的“4万亿”计划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冲击而临时推出的举措,主要是用于基建、保障房建设、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民生等。民生证券研究院ppp研究中心负责人朱振鑫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08年的“4万亿”属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量,而“45万亿”是地方政府每年例行的工作安排,是一种常态的存量。
&&“前几天国家统计局发布数字,2016年我国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65万亿元,同比增长7.9%。如按照这一速度,2017年全国32个省级单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会达到65万亿元左右,与一些媒体报道的23个省份2017年的投资可能达到45万亿元是基本匹配的。”李朴民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有,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李朴民表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和谐稳定,必须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的工作力度。
&&“要切实从满足需求出发,从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着手,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增加有效供给,坚决防止形成新的过剩产能和盲目重复建设。”李朴民说。
&&针对近来有23个省份发布的总计约45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度,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在国家发改委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投资刺激计划”不是一回事,不具有可比性。
&&“2016年,我国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65万亿元,同比增长7.9%。如按照这一速度,2017年全国32个省级单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会达到65万亿左右,这与23个省份2017年的投资可能达到45万亿是基本匹配的。”李朴民说。
&&李朴民认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全以货币表现的制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既包括政府投资,也包括民间投资,还有外商投资等其他投资。所谓“投资刺激计划”,是在特殊时期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主动增加政府投资的规模,来拉动内需、稳定增长。
&&李朴民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有,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因此,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和谐稳定,不能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要切实从满足需求出发,从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着手,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增加有效供给,坚决防止形成新的过剩产能和盲目重复建设。
&&生意社3月1日发布了2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报告。其中显示,2月bci为0.33,涨幅为2.14%,反映该月制造业经济较上月呈扩张状态,经济平稳运行。
&&bci走势图显示,2016年下半年至今,bci已连收八阳。环比来看,2月bci阳线幅度较1月的阳线幅度(1月bci为0.17)明显放大,均涨跌幅绝对值(1月均涨跌幅为1.87%)亦明显增加。同比来看,2016年2月bci为0.24,均涨跌幅1.05%,2017年2月bci表现更为亮眼。
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
称,2017开年至今,全球经济尚未飞出黑天鹅,市场表现稳中向好,经济在1月、2月都表现强势,这是bci连阳的主要原因。此外,流动性充沛和通胀因素仍在发力。虽然央行已开始收紧流动性,但短期内影响并不显著。与去年同期相比,供给侧改革的传统动能虽有所减弱,但2月中旬释放出的40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消息成为市场新动能,因此以钢铁、建材为代表的与基建投资相关的商品成为近期市场龙头。从前两月市场表现看,2017大宗商品牛市基调已成。
&&刘心田预测,3月系产业传统旺季,利好或集中释放,市场进一步走强概率较大,bci或九连阳。
生意社03月01日讯
&&2017年2月,生意社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为0.33,均涨幅为2.14%,反映该月制造业经济较上月呈扩张状态,经济平稳运行。
&&bci监测的8个板块,涨幅最大的是钢铁板块,涨幅为5.62%,其次是有色,为5.17%;跌幅最大的是农副板块,跌幅为-2.25%,其次是橡塑,为-1.37%。
&&编制机构:生意社
&&联合发布:生意社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
&&bci解读:
&&1、2016年12月bci指数为0.49,反映该月制造业经济较上月呈扩张状态,经济上涨趋势明显。
&&2、2017年1月bci指数为0.17,反映该月制造业经济较上月呈扩张状态,经济平稳运行。
&&3、2017年2月bci指数为0.33,反映该月制造业经济较上月呈扩张状态,经济平稳运行。
&&bci介绍:
&&一、bci背景
&&1、供需关系影响价格,价格变化反映供需关系变化。
&&2、供需关系影响经济运行,因此监测供需变化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
&&3、大宗商品是国民经济最上游,因此监测大宗商品供需关系尤为重要。
&&二、bci形成
&&1、选取八大行业最具代表性的100种基础原材料。
&&2、统计月度上涨品种数和下跌品种数。
&&3、bci=(涨品种数-跌品种数)/总数,其值域为-1到1;0表示供需平衡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17年2月采购经理指数
&&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稳中有升
&&2月份,制造业pmi为51.6%,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且高于去年同期2.6个百分点,已连续5个月保持在51.0%以上,制造业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呈现出四方面特点。一是制造业市场需求回升,生产趋于活跃。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3.7%和53.0%,分别比上月上升0.6和0.2个百分点。二是国内外需求有所改善,进出口继续回稳向好。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0.8%和51.2%,均高于上月0.5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三是新动能持续发力,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延续良好发展势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3.3%和54.6%,分别高于制造业总体1.7和3.0个百分点,特别是装备制造业pmi为近三年的高点。其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器材、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制造行业pmi连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四是企业对未来发展信心持续增强。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60.0%,连续两个月上升,且处于高位景气区间,企业对市场预期继续看好。
&&从调查结果看,原材料购进价格持续攀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64.2%,连续5个月位于60.0%以上的高位区间,价格传导效应开始显现,出厂价格指数也连续7个月处于扩张区间,本月比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为56.3%,特别是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指数升幅较大。另外,反映劳动力成本上涨的企业比重为近一年来的高点,其中,小型企业的比重为42.3%,高于制造业总体2.5个百分点。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3.3%,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扩张步伐有所加快;中型企业pmi为50.5%,低于上月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小型企业pmi为46.4%,与上月持平,继续位于收缩区间。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在扩张区间有所回落
&&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2%,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保持在54.0%及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表明非制造业增速虽有所放缓,但总体延续较快增长的运行格局。
&&服务业运行总体平稳。商务活动指数为53.2%,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仍高于去年同期1.0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市场需求稳中有升。
&&随着春节后企业集中开工,生产业和物流业增长明显,商务活动指数为56.9%和53.7%,分别比上月上升3.0和6.1个百分点。从行业大类看,铁路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持续位于55.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是服务业稳定增长的有力支撑。零售、道路运输、餐饮、房地产、居民服务及修理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业务总量有所减少。
&&建筑业继续处于高位景气区间。受春节假日和冬季低温的影响,1、2月份企业开工率相对较低,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回落,本月降至60.1%,但仍保持在高位景气区间。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5.8%,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较为乐观,建筑业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17年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6%,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3.3%,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持续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为50.5%,低于上月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小型企业pmi为46.4%,与上月持平,继续位于收缩区间。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从业人员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3.7%,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活动趋于活跃。
&&新订单指数为53.0%,高于上月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之上,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进一步改善。
&&从业人员指数为49.7%,比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低于临近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降幅继续收窄。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6%,高于上月0.6个百分点,持续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下降幅度减小。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有所加快。
&&北京时间28日晚讯美国政府发布的去年第四季gdp报告修正版显示,美国经济的增速维持在1.9%,与初报值持平,略低于市场预期,这主要与贸易赤字大于原预期有关,虽然消费者开支强势反弹。
&&gdp报告公布后,市场反应较为淡静,股指期货小幅走跌,而芝商所的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价格显示,3月联储加息的概率为33.2%,较gdp报告发布前上涨1.2个百分点。
&&第四季消费者开支的增幅修正为3%,明显超早先公布的2.5%。对美国gdp影响力最大的分项就是消费者开支,占有超过2/3的权重。
&&虽然消费者开支增长,但其对gdp增速的推动被企业投资和当地、州政府开支的涨幅缩减抵消。因此,去年第四季gdp的增速维持在1.9%。
&&盘前交易中,截至北京时间22:20,道指期货微跌0.04%,三大股指期货的走势几乎没有受到最新gdp报告的影响。
&&虽然gdp是一个滞后型的经济数据,但是消费者开支的活力预示着未来几个月的经济前景值得看好。家庭开支在美国经济总量中最高占有70%的比重。
&&美国人完全有能力消费更多,因为美国经济保持当前的稳定增长步伐已步入第八个年头。2010年以来数百万就业岗位被创造出来,推动失业率跌至5%以下,随着劳动力市场的趋紧薪酬也持续增长。
&&不仅如此,一系列调查显示,目前的消费者情绪可能是多年来最乐观的,共和党人和派人士特别期待特朗普政府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特朗普总统已承诺将减税和减少管制,以加速美国经济增长。过去的11年中,美国经济的年增速都没有达到3%,这样的时长已创下历史纪录。2016年美国经济的增速只有1.6%。
&&gdp报告细节
&&第四季度消费者开支的增幅上调部分得益于新车和卡车开支增长,在美国,汽车销售的改善通常意味着经济走强。但是,消费者开支增长的大头来自健保。随着人口的老化,美国人在健保方面的开支更高,健康保障的开支增加侵蚀了美国家庭的预算,迫使它们削减其他领域的支出。
&&本轮经济复苏中的一个痛点;企业投资在去年第四季保持了增长,但增幅不及早先预期,第四季企业针对新设备的开支增长1.9%,增幅明显低于一个月前发布的3.1%,是导致企业投资增速下降的主因。
&&库存的增加额降至462亿美元,低于487亿美元,这也拖累了经济的增速。今日发布的2016年最后三个月的贸易数据几乎没有进行修正,出口的增幅微降至4%,而进口的增幅略提升到8.5%。前述结果导致的贸易赤字加大也影响了经济的增速。美国庞大的贸易赤字实际上导致去年第四季gdp的增速减少一半。
&&不仅如此,国际贸易对2017年和未来时间gdp的影响还增添了更多变数,特朗普正努力修改与墨西哥和其他贸易伙伴已达成的协议,虽然特朗普的目标是使贸易更为公平,但可能随着而来的贸易战已导致美国国内和海外产生恐慌情绪。
&&整个2016年美国经济的增长率为1.6%,明显低于2015年的2.6%。美国经济上一次季度增长率超过3%还是在2015年,而美国经济增速的历史均值有3.3%。
&&北京时间28日晚,美国商务部周二报告,美国1月商品贸易赤字扩大,原因是美国消费者大量购入海外生产的产品。
&&美国商务部报告称,1月贸易赤字扩大7.6%,达692亿美元。进口额增加44亿美元,出口额减少4亿美元。
&&1月份的进口消费品总额增长4.8%,过去12个月内增长7.8%。
&&瑞穗证券首席美国经济学家steve ricchiuto表示,报告数据公布后,预计美国第一季度gdp增幅将被下调。
&&刚刚上台的特朗普政府密切关注贸易赤字,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话题。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white house national trade council)主管peter navarro表示,目前的统计方法“将外国生产的产品也算做美国的出口,因此夸大了出口,扭曲了双边贸易平衡关系。”
&&印度中央统计局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6年10月到12月的第四季度(2017财年第三财季),印度经济同比增长7%,击败了所有市场预期。
&&另据印度中央统计局预计,2016-17财年(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底)印度经济增速为7.1%,低于2015-16财年的7.9%。
&&此前多国经济分析师预测,印度的gdp增长率将落后于,而主要原因就是“废钞令”导致的负面影响。
&&据cnbc在28日援引路透社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印度去年的季度gdp平均增长率为6.4%,远低于三季度的7.3%。如果预测成真,印度的gdp增长率将落后于――四季度的gdp增长率为6.8%。
&&新加坡星展银行的经济学家认为,这一数据反映了“废钞令”给印度带来的影响。现金缺乏可能已经扰乱了物流、商品及服务的生产及供应,并影响了包括汽车、运输、物流、服务和建筑在内的行业。
&&“废钞令”的负面影响正在减退
&&据新华社报道,分析人士认为,印度经济增速放缓很大程度上由“废钞令”所致。有分析指出,由于统计数据不包括受政策强烈冲击的小微企业,实际增长数字可能更低。
&&去年11月8日,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废除1000卢比和500卢比面值纸币,导致约占流通货币总值86%的钞票失效,这给习惯于现金交易的印度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其中资金密集型行业受冲击尤为严重。
&&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新版钞票流通逐渐正常,印度经济增速将企稳。1月份,印度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从一个角度证明“废钞令”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正在减退。
&&2月28日,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3月大宗商品信心指数(cci)为0.28,创下cci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上个高点为2015年5月的0.24)。
&&环比来看,3月cci较2月明显改善,2月cci为-0.11,与1月构成两连阴;同比看,cci亦大幅上升(2016年3月cci为0.09)。
生意社总编、cdrc核心专家刘心田
认为,3月cci转阳说明市场信心乐观,3月大宗商品走高概率较大。3月cci之所以转阳甚至创新高,主要是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受经济稳中向好等多方因素影响,2017年1月、2月的市场涨势明显,超乎多数人的意料,因此3月市场信心出现逆转;二是3月本就是传统供需旺季,也是两会召开和利好集中发布期。从历史来看,每年3月的市场表现都可圈可点,2015年、2016年3月的cci均收阳线。
&&值得关注的是,cdrc同期发布了msi(市场可持续性指数)、csi(当前周期可持续性指数)等相关参考指数。报告显示,3月msi指数为23,显示3月市场持平概率为28%,走低概率为22%,走高概率为50%。3月csi指数为5,意味着此轮周期或可再持续5个月。
&&刘心田认为,3月大宗商品市场将进一步明显上行,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或冲破900大关,摸高至920点。而4月份信心或受“惯性”和3月市场表现影响继续收阳。
生意社02月28日讯
&&一面是延续近两年利润负增长,一面是价格下调导致了能源、原材料和电信行业企业利润直接受到冲击,当人们正在对2016年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业绩担忧之时,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呈现在面前:
&&一举结束两年利润负增长局面,占国企绝大多数的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在2016年实现了利润增长6.7%,创出了2012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在利润呈现恢复性增长的同时,利润来源也发生重大变化,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医药等行业利润比重显著上升,结构成为新趋势。
&&v形反转显示实体经济渐入向上空间
&&来自国资委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的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呈现“四个优”。
&&一是主营业务止降回升转型优。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3%,一举扭转了2015年下滑7.8%的不利局面。
&&二是利润总额由降转增效益优。全年利润增速6.7%,终止了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的下降趋势,还创造了2012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三是利润率上升质量优。全年主营收入利润率5.03%,比上年提高0.39个百分点。
&&四是企业扭亏成效优。2016年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减少了475户,国企亏损面比2015年减少了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了1.7%。
&&这样的亮眼成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步步地从“低谷”中踏实走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实体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全球面临的共性问题。同时,在“三期叠加”影响下,以国企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也受到了较大影响。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月度的国有工业企业累计利润增速从2014年10月开始就出现了负增长,进入2015年后更是出现“断崖式”下滑。
&&没有足够利润的支撑,企业无法实施扩大再生产、职工难以实现收入稳步上升、改革的进程也会受到影响。正是从这样的低谷起步,国企职工上下用了长达近两年的时间,通过多方举措共同发力,才使利润降幅逐渐收窄,并在2016年第四季度实现了累计利润增速由负转正,还将这一趋势延续到了2017年。
&&“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变化并不一样,资本市场的扭转可能是瞬间变化,而实体经济的向上爬升往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艰苦地努力。”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对第一财经分析,去年第四季度国企利润增速转正是一个重要转折,也显示实体经济在这个时候,已经走入了向上的空间。
&&结构促进新动能培育壮大
&&在利润回升的同时,结构成为新趋势,国有工业企业利润集中在能源、原材料等少数行业的局面正在被打破。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利润总额前三位行业的利润集中度由2015年的75.8%下降到2016年的65.2%。国有工业企业中制造业实现利润占比一举上升至71.4%,比2015年提升了15.8个百分点。
&&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沈莹表示,这一轮改革的重点正是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经济下行的时期,传统重化工产业产能过剩,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迫切需要结构调整。前些年石油、煤炭等能源行业利润占比大、效益贡献多,与国家工业化发展阶段相匹配。随着经济发展到新的阶段,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快速增加,这就需要调整结构和转型。
&&目前,新动能、新热点正在国企内部集聚。其中,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医药等行业已经连续三年进入到十大盈利行业。电子工程、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新的利润增长点正在形成。
&&沈莹说,这体现了结构转换过程中新动能正在培育壮大,结构在,这也是经济企稳转好的基础。
&&利润回升印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
&&国企走出低谷的这两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并践行的两年。除了经济转好、市场转暖、成本压力有所缓解等因素外,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效益,这才是国企复苏动力最稳固的来源。
&&在张春晓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落地措施是“三去一降一补”,而“三去一降一补”的核心运行平台就是国有企业。“国企改革挺进多少、三去一降一补落实多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多少、五大发展理念实现多少、小康建成多少,这里面有着严密的逻辑联系。”
&&改革往哪儿走,效益就从哪儿来,不少国企增收扭亏实践都验证了这一命题。
&&从改革要效益,首先就是对中央“三去一降一补”的改革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
&&煤炭、钢铁等行业是这两年落实“去产能”的主战场。因受多种因素围困,国有煤企之一的兖矿集团在2013年上半年曾亏损近13亿元,企业一度陷入困境。在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煤炭企业亏损严重的严峻形势下,国家出台一系列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政策措施终让兖矿在改革中扭亏为盈。
&&兖矿集团董事长李希勇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化改革是发展难题的“牛鼻子”。兖矿开展“瘦身行动”,经过两轮机关机构改革,集团整体机构数量减少50%;开展人力资源“五项整顿”,年节约人工成本18亿元。
&&从改革要效益,就是要持续向内看,降本增效不能停。
&&2016年,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全国国企广泛深入开展“成本管控、效益否决”专项行动。2016年中央企业百元收入负担的成本费用同比下降0.5元,宝武集团、中煤集团等14家企业成本费用同比下降超过10%。3家航空企业压降销售代理费用61亿元,3家石油石化企业桶油操作成本降低1.3美元。许多企业通过加强集中采购推进降本增效,中车、东方电气分别节约采购成本21.9亿元和13.8亿元。
&&从改革要效益,还要持续对外延展,市场开拓不止步。
&&最近两年,全球需求不足问题依然突出,波罗的海指数低位徘徊。宁波舟山港发挥实质性一体化优势,加强体系内各码头间互动,紧扣业务重点,有力出击,保持了散杂货运输高位运行。不仅在打造全国最大的铁矿石中转基地上迈出了坚实步伐,还加强了与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的沟通联系,促进原油货源回流。
&&从改革要效益,最终要让企业效益变成效益,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为了贯彻国家“提速降费”的改革要求,2016年电信整体流量资费在2015年下降33%的基础上又下降了37%,两年下降了57.4%,流量每兆(mb)价格降至5分钱。在降价的背后,企业靠内部挖潜真正实现让利于民。2016年,中央电信企业压降销售费用418亿元,销售费用占营收比控制在14%以内。
&&张春晓表示,国企改革的实践一直在践行中央的政策方向,中央的改革措施一直在国企改革中落地生根,“国企的利润回暖,说明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是对的,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对的”。
&&深化改革是国企效益继续复苏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国有企业是特色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进入2017年,国企效益的继续回升仍然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国企所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是实体经济的骨干力量,有了国企利润恢复所显现的实体经济振兴前景,经济才能走得更稳健。
&&从年初市场情况分析看,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但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稳定因素还比较多。
&&宏观方面,世界经济仍在艰难复苏,国际贸易低迷,保护主义加剧,地缘风险增加。国内方面,经济仍处于“三期叠加”阶段,下行压力依然存在,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仍较突出。企业自身方面,解决长期快速发展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尚需下苦功夫,依然存在一些改革难题需要,企业供给侧改革任务艰巨繁重。
&&面对这样的形势,只有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大力调整布局结构,持续强化创新驱动,着力加强风险管控,狠抓国企改革“1+n”文件在企业落地,才能在新的平台上实现国企效益的继续提高。
&&沈莹也强调,2017年国有企业要加快各项改革措施落地,释放改革动能,为供给结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破除障碍,为振兴实体经济拓展更多的发展空间。
&&北京时间28日早间消息,路透社援引政策消息来源报道称,政府计划将2017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目标从2016年的13%下调至12%左右,以争取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债务风险。
&&据知士称,2017年的m2增长目标已在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闭门会议上获得批准。担任政府顾问的一位消息人士称:“没有必要维持2016年那样高的货币供应增长,11%的货币供应增速将足以支持经济增长,但考虑到去杠杆过程中的风险,我们可能需要一些额外的空间。”
&&2016年m2增速目标设定在13%左右,但最终仅增长11.3%。
&&路透此前报道称,政府可能将2017年经济增长目标从2016年的6.5-7%下调至6.5%左右。2016年经济增速为6.7%。
&&2016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推进改革,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引导形成良好预期,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74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671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96236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384221亿元,增长7.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长6.1%。全年国民总收入[3]742352亿元,比上年增长6.9%。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82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0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929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35%,比上年末提高1.25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1.2%,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出生率为12.95‰;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09‰;自然增长率为5.86‰。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4]2.92亿人,其中流动人口[5]2.45亿人。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60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1428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2%。全国农民工[7]总量28171万人,比上年增长1.5%。其中,外出农民工16934万人,增长0.3%;本地农民工11237万人,增长3.4%。
&&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8]为94825元/人,比上年提高6.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0%。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0.6%。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3.4%。
&&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65个,下降的为5个;月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46个,比年内高点减少19个,持平的为4个,下降的为20个。
&&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552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加6828亿元,增长4.5%,其中税收收入130354亿元,增加5432亿元,增长4.3%。
&&注:图中2012年至2015年数据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数,2016年为执行数。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0105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3198亿美元。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6423元人民币,比上年贬值6.2%。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30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31万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419万公顷,增加5万公顷;稻谷种植面积3016万公顷,减少5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3676万公顷,减少136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38万公顷,减少42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12万公顷,增加8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8万公顷,减少6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61624万吨,比上年减少520万吨,减产0.8%。其中,夏粮产量13920万吨,减产1.2%;早稻产量3278万吨,减产2.7%;秋粮产量44426万吨,减产0.6%。全年谷物产量56517万吨,比上年减产1.2%。其中,稻谷产量20693万吨,减产0.6%;小麦产量12885万吨,减产1.0%;玉米产量21955万吨,减产2.3%。
&&全年棉花产量534万吨,比上年减产4.6%。油料产量3613万吨,增产2.2%。糖料产量12299万吨,减产1.6%。茶叶产量241万吨,增产7.4%。
&&全年肉类总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下降1.0%。其中,猪肉产量5299万吨,下降3.4%;牛肉产量717万吨,增长2.4%;羊肉产量459万吨,增长4.2%;禽肉产量1888万吨,增长3.4%。禽蛋产量3095万吨,增长3.2%。牛奶产量3602万吨,下降4.1%。年末生猪存栏43504万头,下降3.6%;生猪出栏68502万头,下降3.3%。
&&全年水产品产量6900万吨,比上年增长3.0%。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5156万吨,增长4.4%;捕捞水产品产量1744万吨,下降1.0%。
&&全年木材产量6683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0%。
&&全年新增耕地灌溉面积118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1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47860亿元,比上年增长6.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0%;集体企业下降1.3%,股份制企业增长6.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5%;私营企业增长7.5%。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0%,制造业增长6.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纺织业增长5.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6.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7%,汽车制造业增长15.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8%。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9%。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5.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1%。
&&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6457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8.2%。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05388万千瓦,增长5.3%;水电装机容量33211万千瓦,增长3.9%;核电装机容量3364万千瓦,增长23.8%;并网风电装机容量14864万千瓦,增长13.2%;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7742万千瓦,增长81.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8803亿元,比上年增长8.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1751亿元,比上年增长6.7%;集体企业477亿元,下降4.2%,股份制企业47197亿元,增长8.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7352亿元,增长12.1%;私营企业24325亿元,增长4.8%。分门类看,采矿业实现利润1825亿元,比上年下降27.5%;制造业62398亿元,增长1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580亿元,下降14.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52元,比上年下降0.1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8%,比上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
&&全年全建筑业增加值49522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6745亿元,增长4.6%。其中,国有控股企业1879亿元,增长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固定资产投资606466亿元,比上年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96501亿元,增长8.1%。分区域看,东部地区投资249665亿元,比上年增长9.1%;中部地区投资156762亿元,增长12.0%;西部地区投资154054亿元,增长12.2%;东北地区投资30642亿元,下降23.5%。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18838亿元,比上年增长21.1%;第二产业投资231826亿元,增长3.5%;第
&&三产业投资345837亿元,增长10.9%。基础设施投资118878亿元,增长17.4%,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19.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65219亿元,增长3.2%,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1.2%。高技术产业投资37747亿元,增长15.8%,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3%。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66376亿元,增长3.1%,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11.1%。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保护等短板领域投资快速增长。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2581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住宅投资68704亿元,增长6.4%;办公楼投资6533亿元,增长5.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5838亿元,增长8.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9539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2314万平方米。年末商品住宅待售面积40257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4991万平方米。
&&全年全国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606万套,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基本建成658万套。全年全国农村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158万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332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5814亿元,增长1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6503亿元,增长10.9%。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96518亿元,增长10.4%;餐饮收入额35799亿元,增长10.8%。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7.0%,化妆品类增长8.3%,金银珠宝类与上年持平,日用品类增长11.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8.7%,中西药品类增长12.0%,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1.2%,家具类增长12.7%,通讯器材类增长11.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4.0%,汽车类增长10.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2%。
&&全年网上零售额51556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41944亿元,增长25.6%,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2.6%。在网上商品零售额中,吃类商品增长28.5%,穿类商品增长18.1%,用类商品增长28.8%。
&&六、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43386亿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出口138455亿元,下降1.9%;进口104932亿元,增长0.6%。货物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33523亿元,比上年减少3308亿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62517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出口38319亿元,增长0.5%;进口24198亿元,增长0.4%。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5348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服务出口18193亿元,增长2.3%;服务进口35291亿元,增长21.5%。服务进出口逆差17097亿元。
&&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新设立企业27900家,比上年增长5.0%。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8132亿元(折1260亿美元),增长4.1%。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2905家,增长34.1%;对华直接投资金额458亿元(折71亿美元)。
&&全年对外直接投资额(不含银行、证券、保险)11299亿元,按美元计价为17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1%。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额145亿美元。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0589亿元,按美元计价为15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营业额760亿美元,增长9.7%,占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比重为47.7%。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9万人,下降6.8%。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440亿吨,比上年增长5.7%。货物运输周转量185295亿吨公里,增长4.0%。全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8.3亿吨,比上年增长3.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7.6亿吨,增长4.1%。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1798万标准箱,增长3.6%。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192亿人次,比上年下降1.2%。旅客运输周转量31306亿人公里,增长4.1%。
&&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9440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88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2.8%,其中汽车保有量16559万辆,增长15.0%。民用轿车保有量10876万辆,增长14.4%,其中轿车10152万辆,增长15.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43344亿元,比上年增长52.7%。其中,邮政行业业务总量7397亿元,增长45.7%;电信业务总量35948亿元,增长54.2%。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36.2亿件,包裹业务0.3亿件,快递业务量312.8亿件;快递业务收入3974亿元。电信业全年新增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31]7318万户,达到218384万户。年末全国电话用户总数152856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32193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上升至96.2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2]29721万户,比上年增加3774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33]22766万户,比上年增加7941万户;移动宽带用户[34]94075万户,增加23464万户。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93.6亿g,比上年增长123.7%。互联网上网人数7.31亿人,增加4299万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35]6.95亿人,增加755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其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3.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绥化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