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中山大学学珠海校区四院系回迁问题,珠海被遗弃?

中大战略调整:珠海校区将扩大三倍 广州校区将缩减招生|珠海|学院|招生_新浪新闻
  中大珠海校区 通讯员 卫立斌 刘嘉 羊城晚报记者 王倩 摄
  中山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最近签署了《全面开展新型战略合作协议》,以“共推创新驱动战略,共建高水平大学”为主题,共同加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以下简称珠海校区)建设。据了解,市校双方将全面共建珠海校区,参照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公立大学系统多校区办学模式,将珠海校区逐步建设成为保持中山大学办学传统、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体系的现代化滨海校区。
  羊城晚报记者 王倩 通讯员 王丽霞 蔡珊珊
  珠海校区将新建12个学院
  在未来五年里,珠海校区将是中山大学重点投入建设的校区,珠海校区将按照一所完整的高水平大学架构,在现有7个学院基础上,新建12个学院(系),构建起覆盖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工学和医学的完整学科体系。这些学院(系)全部整建制办学,每个学院都建设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其学生培养方案与中山大学广州校区设立的同类型学院(系)相同,招生要求和培养水平一致,但在学科方向、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实行错位发展。
  新组建的学科专业,主要是围绕珠海市在科技服务业、食品和农产品安全关键技术、生物医药、智慧城市、新材料、文化创意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产业发展需求。
  在珠海学生人数将过万
  中大将在珠海校区全面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016年-2020年期间,学校教师和研究人员新增量将主要布局在珠海校区。预计到2020年,常驻珠海校区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总数将超过2000人,其中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
  珠海校区在校生人数将超过140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人数达到10000人—12000人,全日制硕士生人数达到2000人左右,全日制博士生人数达到300人左右。
  中山大学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陈春声谈招生变化对考生的影响:
  整体招生规模不变 分数线不会变化
  17日,中山大学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陈春声就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新建12个学院明年起招生
  记者:中大如何定位广州校区和珠海校区的关系?
  陈春声:两个校区应该是兄弟关系,广州(校区)是“哥哥”,珠海(校区)是“弟弟”,都是中大主校区,完全一体化管理,用同一个招生代码招生。
  随着珠海校区的发展,广州的教学质量会进一步提高,推动小班教学。
  对于中大来说,珠海校区的发展不是外延的发展,而是内涵的发展,是固本强基。
  记者:具体来说两个校区将有哪些调整?
  陈春声:珠海校区发展已进入第16个年头,今年7月中大与珠海达成新的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中大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进一步迈进,这其中就包括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目前珠海校区有13个学院,其中7个是整建制学院,另外6个学院只有大一大二学生在珠海就读,大三大四回到广州校区。
  计划到2018年珠海校区要建设20个整建制学院(现有7个,新建12个,从广州搬迁1个),其中新建的12个学院明年开始招生,2018年20个学院全部开始招生,届时将大大增加在校生人数。
  在新建学院方面,将针对珠海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特殊地位,设计一些学院和专业,比如国际金融学院、国际旅游学院、国际翻译学院、海洋学院等。? 编辑:健龙
   1  明年起减少广州招生规模
  记者:两个校区的招生变化对考生有哪些影响?广州校区会否分数升高,珠海校区分数会否偏低?
  陈春声:总体来说,中大现有41个学院,三年后学院数会增加,珠海校区在校生会大规模增加,但中大不会扩招,招生总规模不变,还是每年8000人,所以广州校区会减少招生,同时减少学生总量。
  需要强调的是,广州校区的学生人数虽然有减少,但教师人数会增加。未来五年中大教师人数将增加一倍。
  两个校区将使用同一个招生代码,未来报考中大的学生会看到有些学院加上了“(珠海)”的后缀,有的学院则是某校区独有的,比如医学院目前仍留在广州校区。
  广州校区的招生人数将逐步递减,一些原来招生人数就偏少的学院不会进一步减少人数,一些招生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则会压缩。分数方面不会变化,因为中大的整体招生规模不变。医学院保持不变。
  珠海已有多年整建制学院的办学经验,招生几年来没有出现分数洼地的情况,比如国际商学院,招生情况非常好,连续四年在全校招生分数排前三名。即使短期内出现珠海校区有学院分数偏低的情况,也要用100年的长远目光来看综合性大学的发展。 珠海校区将扩大三倍
  记者:珠海校区将有哪些大变化?
  陈春声:珠海校区目前的校园面积是40万平方米,未来会超过120万平方米。会建设一批学院楼群和一批较大的交叉实验大楼,还会建设博物馆、音乐厅、行政中心、学生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随着天琴计划等重大科学计划落户珠海校区,学校还将建设自己的天文台和天文实验室。目前已开工的是投资1.4亿元的体育馆。在校园建设方面,将请世界知名规划师进行校园规划设计,希望珠海校区100年后看也不会很过时。
  虽然校园建设很多,但其实盖楼并不是大学建设最花钱的部分,大楼里的人和设备才是最花钱的。中大珠海校区的薪酬待遇将向国外高校看齐,现在报名非常火爆。仅珠海校区,就将引进2000名科研人才,中大希望他们都能落户珠海,目前学校在为他们盖租金低廉的公寓楼。
  珠海如何吸引到中大?
  未来五年投入至少20亿元并为中大建高校最大沙滩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昨天在签约仪式上表示,1999年以来,珠海校区从无到有,成为中国高等院校异地办学的成功范例,走出了一条全国知名大学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的新路,未来五年,珠海市给中大的支持将不少于20亿元,助力中大珠海校区成为具有一流办学水平和广泛国际声誉的现代化滨海校区。
  不仅有珠海市,仅最近五年,中大就获得来自校友的善款超过6亿元。有如此丰厚的馈赠,中大珠海校区将展现何等惊人面貌?罗俊透露,至少有三项建设可称中国高校第一。
  根据协议,珠海市将为中大建设天文台、天文馆,“一洞一路”(长达10000米的引力物理实验山洞和到天文台馆的上山公路),中大将成为全国唯一独立拥有天文台的高校。
  珠海市将改造海湾大道为景观绿化带,修建人工沙滩,届时珠海校区将紧邻3.2公里长、75米宽的沙滩,成为中国高校拥有最大沙滩的高校。
  珠海校区海洋学院还将建设万吨级的海洋科考船,中大将拥有中国大学最大海洋科考船,并计划为其建设码头。
  中大校友好给力 给珠海校区捐2.8亿
  17日下午,中山大学与珠海市新型战略合作启动项目——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捐建项目签约仪式在珠海举行,长期关注中山大学发展的社会贤达、校友捐赠2.8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基础设施建设。
  碧桂园集团杨国强先生、杨惠妍女士以个人名义捐赠人民币1亿元,加多宝集团、汇辉置业有限公司、禾田投资集团、广东方圆集团公司、广州佳都集团、陈光明校友各捐赠人民币3000万元,累计捐赠人民币2.8亿元。善款将全部用于支持珠海校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人才。编辑:健龙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在被调查前,张育军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助理、党委委员。其职业生涯,均在证券系统内度过。他曾执掌深交所8年时间,在任上筹建起创业板,随后转任上交所总经理。对证券业的各个业务条线,张育军都很熟悉,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执掌过上海+深圳两大证交所帅印的官员。
不管没有增加编制,一味招聘临聘教师;还是增加了编制,却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都说明当地政府没有依法保障教育投入。这是和深圳的城市地位、形象严重不符的。而与深圳类似的问题,在全国其他地方也一定程度存在。
我在一家国企工作,属于资源性行业,带有点自然垄断性质,效益一直不错。随着发展,上面给我们任命了新的总经理,他以加快发展和被“招商引资”为名,将总部搬到了某海滨大城市,也就是“上面”所在的城市和他从前工作的城市。从此,麻烦纷至沓来。
三岁幼童库尔迪伏尸土耳其海滩,魂断逃国的海路上,揭开了“跑不了”的叙利亚一角,震惊了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人。可世界上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并没有被惊动,也都是跑不了的,不由得在主义的“应许之地”上终身役役,平静而又激烈,平常而又不同寻常。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中大四个学院集体撤离珠海,网友误认为“宣告‘中大—珠海’模式失败”
  热辣头条
  羊城晚报讯记者林世宁、吴国颂,通讯员王丽霞、黄爱成报道:近日,一条有关中山大学理工、化工、生科以及中山医学院即将于今年9月集体撤离中大珠海校区的微博在网上迅速传播,有网友担忧此举“宣告了珠海校区的死亡”,“标志着‘中大—珠海’模式以失败告终”。
  12日,中山大学对此作出回应,校区调整为校方正常安排,珠海校区以后将主要容纳新兴学科及港澳台合作办学和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四大学院即将撤离中大珠海校区的消息最初由中大学生在网上发布,部分中珠(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简称)学生自发申请了@回眸中珠的微博账号,以表达四个学院对珠海校区的留恋与不舍。此外,四院系学生会还表示要合力打造“回眸中珠”大型纪念回迁活动。四大学院即将回迁消息传出后,一直未得到中大校方证实,有网友因此担忧“中山大学撤离珠海校区。宣告‘中大—珠海模式’的死亡,实质上是中大对珠海校区的正式否定。”
  12日下午,中山大学发布公告,否认网友说法。校方称,中山大学理工、化工、生科三个学院和临床医学八年制的一、二年级学生回迁广州,是2008年已经编制的《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路线图()》所规定的,属于学校办学布局调整的正常工作。按照规划,从2008年至2012年,中山大学各校区将逐步形成如下办学格局:广州南校区以基础学科为主,广州东校区以应用学科为主,广州北校区以医科为主,珠海校区则在提高办学层次的基础上,以新兴学科及港澳台合作办学和国际合作办学为特色。
  2008年以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新组建了海洋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2012年9月新设立的移动信息工程学院也将正式招生。这些新组建的学院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都将在珠海校区完成。未来几年,中山大学可能继续在珠海校区筹建其他新的全建制学院。
  中山大学表示,珠海校区布局调整完成后,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岭南学院、外国语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等院系的一、二年级本科学生仍将继续在珠海校区学习。珠海校区学生人数将继续保持在1万人至1.2万人之间。
  中山大学表示,学校近期将在珠海校区开展一系列重要建设工程项目,包括兴建科技创新大厦、多功能体育馆等。未来几年,中山大学可能在珠海校区筹建其他新的全建制学院。
  据悉,1999年9月,中山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合作建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2000年9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建成开学。中山大学是珠海市引进的第一所大学,开启了名牌大学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的先河,曾经被业界誉为“中大—珠海模式”。
  林世宁、吴国颂、王丽霞、黄爱成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中大珠海校区被中央盯上了,竟要为京津冀一体化提供借鉴!丨青晚报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闹大了,闹大了,这次真的闹大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独特的发展模式和思路,被北京盯上了,还要承担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
闹大了,闹大了,这次真的闹大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独特的发展模式和思路,被北京盯上了,还要承担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的任务,担子突然变得好重,有没有。(其实,事情是这样的):8月14日,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安利民、国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直属基建处处长韩劲红率京津冀国家大学科技创新基地调研组到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调研,并就珠海校区的发展规划进行座谈交流。从学校官方网站的新闻报道图片看,中山大学参加座谈的有校长罗俊,副校长余敏斌、马骏。京津冀国家大学科技创新基地是个什么机构,网上还没有公开的信息,是不是这是一个代建的机构,或者是一个松散的联式的机构。韩劲红的发言透出玄机。她说“本次来珠海校区调研,学习多校区办学模式,为京津冀国家大学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积累了经验”(多校区办学,我看是异地办学吧),相信这个机构还在筹备中。北京高校要向外拓展看来已是必然。从调研组的组成来看,包括“天津市武清区发改委、天津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驻京工作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这个调研组的规格不低,尤其是有中国最好的两所大学相关部门参加。京津冀国家大学科技创新基地调研组来我校珠海校区调研在我看来,安利民的讲话透出的信息最为重要,也最为关键。他说:希望中山大学跨校区建设的道路探索可以为京津冀一体化提供包括学校建设、资金筹措模式等方面的经验借鉴(远在几千公里外,竟也和国家战略扯上关系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未来五年,要建成保持中山大学办学传统、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体系相对完整、具有一流办学水平和广泛国际声誉的现代化滨海校区(滨海校区,有沙滩哦)。珠海校区全部学院(系)整建制办学,覆盖人文、社会、管理、工学、理学和医学(生物医药研究院),构建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实施高水平人才和团队倍增计划,并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多校区、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模式。中国特色多校区,这是公开信息中,对珠海校区发展模式中第一次这样说。中国特色多校区,意味着国外有多校区,诸如加州大学系统,但又有中国特色。不知这是不是对珠海校区以及正在筹备中的深圳校区发展模式的概括和总结。这对京津冀一体化中的大学(尤其是北京地区的大学),提供了在一体化过程中可能的选择路径。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协同发展一体化,天津和河北就不是外人了,那么高等教育资源也要相应的进行重新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8月23日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京津冀协同发展首要的、也是最核心的任务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从疏解对象讲,重点是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等四类非首都功能。怎么布局?按既定思维,有两种:一是全校搬迁,这对高校来说很难接受,谁愿离开北京啊。二是办传统意义上的校区,但这会带来管理上的难题,还有就是学科布局也要调整规划,也挺麻烦。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模式是不是可能的选项呢?北京的高校在河北或者天津建立(复制)培养体系完整的整建制的校区,校区属于学校但却属地管理,管理成本低。在不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分流学生,让每个学院都有更少的学生,有更好的教育质量。在这个意义上,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以及深圳校区,都在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布局调整做着辛苦却有意义的探索。(这样说来,中山大学的压力是不是更大了呢?呵呵!)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至于资金筹措模式,这事可能北京的高校要动动脑筋,要是想动就要抓紧,哪个学校抢先就能占得先机啊,后来者没肉吃。最后,可能还透露着对中大来说的某种好消息。安利民在最后进行总结讲话时说,本次调研有两个目的:一是围绕“京津冀一体化”进行学习;二是“上门服务”,回应了罗俊校长提出的几点需求。注意,安利民的身份是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回应了需求就说明注意到了需求,注意到了需求就可能解决需求。发改委地区经济司主要负责的内容有以下几个:1、推进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组织拟订并实施区域规划,统筹协调区域发展的重大政策,研判区域经济发展趋势;2、指导全国区域合作工作,协调区域合作中的重大问题;3、协调国土整治、开发、利用和保护政策,研究拟订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规划和政策,参与拟订国土规划和土地政策,组织推进重点流域治理,推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一般来说如果对一件事情不同意,会保持沉默。如果来看或者调研,至少是不反对更可能是支持。在这个意义上,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发展规划不仅是中山大学和珠海在力推了,要求中大提供经验和借鉴北京也许会有支持吧。(好期待我说的是真的哦)内容转载自i中大微信编辑:Jujube近期热门文章,回复关键词即可查看150822:《稍息!立正!中大鲜肉明天就要军训啦》150821:《秋白打官司:从“反同教材”到“被迫出柜”?》150820:《今天七夕,小青却要回去跪方便面了...》
微信阅读数:5220
微信点赞数:18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sysuyouth
中山大学中大青年,中山大学最具影响力的校园媒体,致力于打造最好的高校立体传媒.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高考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珠海中山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