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 郑州市人民医院在哪 塔谷坡 在哪

请朋友告诉郑州市附近,有那些风光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1织机洞位于荥阳市城南20公里的王宗店村北约1公里
  2裴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市西北约8公里的裴李岗村西
  3唐户遗址位于新郑市观音寺镇唐户村南
  4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东北郊柳林乡大河村西南的上岗上
  5西山古城址西山古城址位于郑州市邙山区西北23公里枯河北岸的二级阶梯上,西北与低山丘陵相连,东南为黄淮大平原。
  6新砦遗址位于新密市东23公里刘寨镇新砦村西部,南临洧水,东部是洧水故道,西部和北部为开阔的平原
  7古城寨城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东南35公里的曲梁乡大樊庄村古城寨村民组周围,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8王城岗城址位于郑州城西南登封市告成镇西北约0.5公里处的土岗上,当地群众称“望城岗”
  9大师姑城址位于荥阳市广武镇大师姑村和杨寨村南地的索河二级台地上。北距黄河、西南距荥阳市区均为13公里,东南行22公里即为郑州市区
  10郑州商代遗址位于郑州市区
  11小双桥遗址位于郑州市西北约20公里中原区石佛镇小双桥村南部,
  12阳城遗址位于郑州登封市东南12公里告城镇东北
  13郑韩故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县城关附近的双洎河与黄河的交汇处
  14韩王陵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郑韩故城四周,是战国时期韩国公元前375年至前230年历145年间九世候、王的陵墓
  15中岳庙位于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脚下,距登封县城东4千米
  16古荥镇汉代冶铁遗址位于惠济区古荥镇(荥阳故城)西墙外,是汉代国家冶铁专营时期河南郡第一冶铁作坊,
  17荥阳故城位于郑州西北20多公里惠济区古荥镇。北依邙岭,山北为黄河,东面是历史上的荥泽和鸿沟,南面是索须河
  18打虎亭画像石壁画墓位于河南密县打虎亭村西,为东汉晚期的两座大型壁画、画像石墓
  19太室阙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嵩山南麓中岳庙前500米处,距县城约四公里
  20少室阙位于河南登封县嵩山南麓邢家铺村西,距县城六公里的少室山下
  21启母阙位于河南登封县嵩山南麓,距离县城二公里的嵩山万岁峰下
  22巩义石窟寺位于巩义市区北15公里的黄河南岸、伊洛河畔的大力山下,创建于北魏孝文帝之时(公元471—499年
  23嵩岳寺塔位于郑州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处嵩山南麓峻极峰下嵩岳寺内,初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塔顶重修于唐
  24刘碑寺造像碑 位于登封市东南20公里刘碑村刘碑寺内。北齐天保元年 (550)由刘氏仕者筹资建造,故名“刘碑”,后人因碑建寺,名“刘碑寺
  25巩义瓷窑遗址 巩义白河瓷窑遗址位于巩义市北山口镇白河村,
  26黄冶唐三彩窑址于巩义市东8公里站街镇大、小黄冶村黄冶河两岸台地上,长约2公里,有文化层和陶瓷片堆积层
  27少林寺塔林位于嵩山少林寺
  28净藏禅师塔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6公里会善寺山门的西坡之上。 唐天宝五年(746年),净藏禅师逝于会善寺,之后建塔埋葬
  29法王寺塔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北几里,寺院始创于汉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仅晚于洛阳白马寺三年,为我国最古老的佛寺之一
  30永泰寺塔位于郑州登封市区西北11公里永泰寺村。建造于唐代,为单层十三级密檐叠涩式砖塔,平面呈方形,塔基底边长5.05米,塔高37.6米
  31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位于嵩阳书院内
  32大周封祀坛碑记位于于登封市西1.5公里万羊岗封祀坛遗址上
  33崇唐观石刻造像位于少林寺一带
  34宋陵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嵩山北麓与洛河间的丘陵和平地上
  35后周皇陵位于河南新郑市区北18公里的郭店村附近,是五代(公元907年-960年)时期中原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较为完整的陵墓群
  36初祖庵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少林寺东南方
  37欧阳修及祠位于鉴真纪念堂西侧
  38李诫墓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的梅山脚下的于寨村西
  39会善寺位于登封市城北6公里嵩山南麓积翠峰下。该寺原 为魏孝文帝(471~499年)离宫,正光元年(520年)复建闲居寺。隋开皇五年(585年)改
  40名嵩岳寺,后隋文帝赐名会善寺
  41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南7.5公里的告城镇,北依嵩山,南望箕山,处颍河之滨,地望十分优越,曾是古代阳城所在地
  42新郑轩辕庙(黄帝故里)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轩辕路北,占地面积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
  43康百万庄园位于巩义市城北2公里处,始建于清朝1790年至1820年间
  44郑州二七纪念塔及纪念堂位于郑州市区
  一 新郑:
  1大司遗址 位于新郑市龙湖镇大司村北。遗址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00米,面积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2米,遗址基本保持完好。文化内涵主要包括有龙山文化到新砦二期文化时期的遗物
  2始祖山。位于新郑市区西南约15公里辛店镇境内。这里是轩辕黄帝创业基地
  3郑国贵族墓地位于郑韩故城东城区西南部,双洎河(洧水)象一条玉带绕其西、南两面。总面积240余亩,经调查发现墓葬和车马坑群排列密集,保存完好。墓葬总数在3000座以上
  4郑韩故城 位于新郑市区双洎河(古洧水)与黄水河(古溱水)汇流处的高台地上,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韩国的都城
  5华阳故城位于新郑市区北20公里的郭店镇华阳寨村一带。华阳城亦称“华”,一称“莘”,西周时为华国都城,春秋属郑,战国属韩,距今至少有2700多年
  6后周皇陵是五代后周皇帝的帝陵,位于新郑市区北18公里郭店镇郭店村附近。陵域葬有:周太祖郭威的嵩陵、周世宗柴荣的庆陵、周恭帝柴宗训的顺陵和周世宗皇后符氏的懿陵四座陵墓。是五代十国时期保存至今比较完好的皇家陵群
  7 欧阳修陵园位于新郑市区西13公里辛店镇欧阳寺村
  8新郑市博物馆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西段
  9裴李岗遗址位于新郑市西北8公里新村镇裴李岗村西,是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种考古学文化
  10新郑县城南街李家楼李锐凿井时(1923年8月 民国12年)发现了一座春秋大墓,北洋陆军十四师师长靳云鹗划定区域组织发掘,出土重要文物100多件,其中包括著名的一对“莲鹤方壶”。
  11在郑韩故城东城区东南部的白庙范村北,1971年11月发现一座铜兵器坑,戈、矛、剑等兵器共计180件。
  12郑国祭祀遗址 1993年6月在配合郑韩故城东城中部金城路施工发掘中,发现3座青铜礼乐器坑和2座殉马坑,出土青铜礼乐器60余件。1993年12月至1995年3月,在郑韩故城东城中南部的新郑市城市信用社基建工地的发掘中,又发现6座青铜礼乐器坑和56座殉马坑,其中有4座历史上曾被盗掘,仍出土青铜礼乐器57件。1996年9月至1998年10月,在郑韩故城东城西南部中国银行新郑支行基建工地的发掘中,又一次发现青铜礼乐器坑17座,殉马坑44座。出土春秋时期的郑国公室青铜礼乐器348件。其中青铜礼乐器坑6座(1座被盗),出土鼎、簋、鬲、壶、鉴、豆等礼器142件。乐器坑11座(其中2座被盗),出土编钟26套,其中鎛钟9套36件,钮钟17套170件,共计206件
  仰韶文化遗址10处
  13唐户遗址位于新郑市区南13公里的观音寺镇唐户村南潩水河与石洞寺河交汇处的夹角台地上,汇流处群众称为“黄帝口”,
  14高坡岩遗址 位于新郑市北25公里的龙湖镇高坡岩村南台地上,东临水库,南临小河,遗址西半部在80年代被砖场取土破坏,现存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25米,
  15洪府遗址位于新郑市东北23公里的孟庄镇洪府村南200米处,
  16古城遗址位于新郑市北30公里的龙湖镇古城村北300米,南北长约450米,东西宽400米,
  17王垌遗址位于新郑市城北15公里的新村镇王垌村北部,遗址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00米,
  18岳庄遗址位于新郑市东北15公里的薛店镇岳庄村南,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
  19南李庄遗址位于新郑市西北7公里的辛店镇南李庄村东南,东西长300米,南北宽约200米,
  20人和寨西南场遗址位于新郑市西北7.5公里的辛店镇人和寨村西南1公里处,北临洧水,
  21大朱庄遗址 位于新郑市南12公里的观音寺镇大朱庄村南300米处
  22官庄遗址 位于新郑市西6公里的城关乡官庄村西100米处,2003年发现
  23西土桥遗址 位于新郑市辛店镇西土桥村西南200米处的一片高台地上。西距双洎河300米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轩辕墓 轩辕墓即黄帝墓,位于和庄镇能(音 耐)庄村东500米处,。
  2伯夷、叔齐墓 位于新郑市孟庄镇京广铁路702公里处西侧,,。
  3裴度墓 位于新郑市龙湖镇林锦店东南的东张寨村北。。
  4白鍠墓 位于新郑市辛店镇辛店街,
  5杨朴墓 位于新郑市龙湖镇袁堡村东。宋翰林学士李淑撰其墓表,立石墓前。
  6陈省华、陈尧佐、陈尧叟墓 位于新郑市郭店镇宰相陈村西。陈氏三宰相墓区现存墓冢八座,陈尧佐神道碑残块,有陈尧佐自撰墓碑,金牒崇孝院石刻。清代重建崇孝寺,建筑有山门及大殿。前有石翁仲3个和石羊、石猴数个。。
  7吕公著墓 位于新郑市郭店镇武岗村南150米处。
  8曾公亮墓 位于新郑市八千乡辛庄南。陵园规划南北长230米,东西宽110米,占地面积2.53万平方米。沿南北中轴线,北部恢复墓冢,冢高10米,直径40米。冢前10米神道中央立墓碑一座,碑高5米,宽1.2米。神道长50米,宽8米,两侧植柏树。。
  9吕夷简墓 位于新郑市郭店镇李坟村东约500米处,。
  10高拱墓 俗称“阁老坟”,位于新郑市阁老坟村西北约300处。,北依郑韩故城,南临梳洗台。
  11高捷墓 位于新郑市薛店镇山包嶂山村西300米。
  12张光祖墓 位于新郑市北约2公里郑新公路东侧。。
  13高魁墓 位于新郑市和庄镇河西高老庄村祖茔,
  14奶母坟 位于龙湖镇东张寨村北,唐代墓葬。
  15沙窝李遗址 位于新郑市龙湖镇沙窝李村西北的台地上,十八里河绕遗址而过,现存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此遗址属于裴李岗文化时期的文化遗存,距今7000多年。。
  16岗时遗址 位于新郑市郭店镇岗时村北300米处,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此遗址属于裴李岗文化时期的文化遗存。
  17西土桥遗址 位于新郑市辛店镇西土桥村西南200米处的一片高台地上。西距双洎河300米。。该遗址属于裴李岗文化时期的文化遗存。
  18王垌遗址 位于新郑市新村镇王垌村北部,遗址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0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该遗址不但是仰韶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而且到夏代仍是先民们生活定居之地。
  19古城遗址 位于新郑市龙湖镇古城村北300米处。该聚落遗址从仰韶文化时期一直延续至龙山文化、二里头夏文化时期。
  20南李庄遗址 位于新郑市辛店镇南李庄村东南。此遗址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文化遗存。。
  21大朱庄遗址 位于新郑市观音寺镇大朱庄村南300米处。,该遗址属仰韶文化时期的文化遗存。
  22岳庄遗址 位于新郑市薛店镇岳庄村西。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厚1~2米,该聚落遗址从仰韶文化时期延续到龙山文化晚期。
  23于寨遗址 位于新郑市龙湖镇于寨村东北约500米处。遗址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该遗址属龙山文化时期的文化遗存。
  24高千庄遗址 位于新郑市新村镇高千庄村西,今新郑路以东。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该遗址属龙山文化时期的文化遗存。
  25三里岗遗址 位于新郑市龙湖镇三里岗村东北200米处。遗址面积2万平方米。该遗址为龙山文化至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遗址。 日,新郑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新郑市文物保护单位。
  26马垌遗址 位于新郑市新村镇马垌村西100米。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该遗址属夏、商文化时期的文化遗存。
  27积粟台遗址 位于新郑市新村镇新村中学北侧,积粟台高11米,呈长方形,面积约5621平方米。
  28山水寨沟墓葬区 位于新郑市辛店镇山水寨沟村一带,东距市区13公里。1984年11月在该墓葬区清理一座画像砖墓葬。该墓应是东汉时期的墓葬。
  29梨园汉墓 位于新村镇梨园北沟南300米,汉代墓葬。
  30周家汉墓 位于郭店镇周家村西200米107国道西侧,汉代墓葬。
  31冢刘汉墓 位于孟庄镇冢刘村西400米,汉代墓葬。
  32李久昌无名冢 位于八千乡李久昌村东500米,汉代墓葬。
  33沙张无名冢 位于八千乡沙张村南,汉代墓葬。2
  34古枣树 位于孟庄镇栗园史村,元代古树。
  35郭店古柏 位于郭店镇郭店南街,明代古树。
  36大槐树 位于千户寨乡大槐树村,明代古树。
  37鉴忠堂宝谟楼 位于新建路办事处向阳街西。主体建筑为二层楼结构,由基座、墙身和屋顶组成。建筑面积56平方米
  38风后岭石寨墙 位于具茨山风后岭顶部,周长4公里,由南北两座城组成,呈“8”字形连环寨城式。北城呈圆形,长2公里,高约3~6米;南城呈扁圆形,长2公里,高约3~6米。2
  39南崖宫(含摩崖题记) 位于千户寨乡始祖山东坡,明代建筑。
  40水月寺 位于新郑市辛店镇岳庄村东南300米处。水月寺为新郑著名佛寺。。
  41幽胜寺 位于新郑市西千户寨乡柿树行村旁。幽胜寺坐北向南,现为新郑具茨山旅游景点之一。
  42新密禹抗日中心县政府旧址 位于新郑市千户寨乡驮窑村西1945年3月,由皮定钧和徐子荣率领的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成立了新密禹抗日中心县政府,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43炮楼 位于梨河镇高辛庄村北京广铁路桥南端,民国建筑。
  44烈士陵园 位于新郑市南关双洎河南岸凤台寺旧址上
  45杨文杰墓 位于新郑市观音寺镇桐树张村南三岔口附近,墓冢高1米,周长6米。。
  46贾长定墓 位于新郑市千户寨乡石门村西300米处的山崖下。冢高1.5米,周长7米。。
  二 巩义:
  1米北遗址位于巩义市东南25公里米河镇米北村北城岭台地上
  2伏羲台遗址属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期遗存。位于巩义市河洛镇洛口村东部台地上
  3苏秦墓位于巩义市西南鲁庄镇有一高大墓冢,是古代著名合纵家苏秦的坟茔
  4京兆王墓,在巩义市夹津口镇墓坡村南的嵩山顶上,地名卧龙峰。东临太室最高峰——峻极峰,南临登封,西崖下便是太子沟
  5兴佛寺
  位于巩义市东北约15公里河洛镇七里铺村东。创建于明崇祯十年 (1637
  6赵公桥 位于巩义市东南5公里的北山口镇北官庄村西南。原名柏沟桥,明正德年间()始建,明祟祯八年(1635)赵景星进士父子改建为单孔青石拱桥
  7蔡庄文魁坊 位于 巩义市芝田镇蔡庄村
  8老庙。位于巩义市东南30公里新中镇老庙村。建于唐,明、清屡有修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 10公顷
  9杜甫陵园位于巩义市城区西北5公里处的康店镇康店村西部邙岭上
  10程家大院系春秋时期被孔子誉为“天下贤士”的程本故里。位于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双楼村西北约500米的程家寨。距程家祠堂50米。现存程家祠堂(子华子祠),程家大院、石臼泉及龙王庙等历史遗址
  11刘家大院 位于巩义市芝田镇官庄村
  12福昌寺位于巩义市米河镇高庙村
  13启圣阁位于巩义市芝田镇益家窝村
  14青龙禅寺位于巩义市北山口镇北湾村
  15兴佛寺位于巩义市河洛镇七里铺村
  16泰茂庄园位于巩义市新中镇灵官殿村
  17喂庄遗址 位于巩义市南约10公里芝田镇喂庄村西南部,坞罗河东岸三角台地
  18滑国故城遗址位于市区西南25公里鲁庄镇四合村、南村寨、桑家沟沿体水一带的土地上,当地群众 叫它“城址地
  19洪沟早期人类活动遗址位于巩义市东北匕公里南河渡镇洪沟村中部,东距洛河约1000米,东北距黄河2公里
  20瓦窑嘴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位于巩义市区西环路西侧
  21坞罗西坡遗址位于巩义市西村镇坞罗村西南坞罗河西岸
  22铁生沟遗址位于巩义市东南20公里夹津口镇铁生沟村西平顶山南坡,高出坞罗河河床20米
  23赵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巩义市区西南鲁庄镇赵城水库附近的台地上。西临干沟河,南至水库边
  24堤东遗址位于巩义市南15公里西村镇堤东村东部圣水河西岸。分布在高出河床3O米的台地上
  25北营遗址位于巩义市南20公里夹津口镇北营村南头、坞罗河东岸台地上,距河床约300米
  26东山原遗址位于巩义市南20公里铁生沟村以南的东山原材,遗址分布在坞罗河东岸距河床 100米 的土岗上,
  27水地河遗址位于巩义市东8公里北山口镇水地河村南岭台地上,东南临31O国道,西临黄冶河上游 地段
  28野狼沟遗址位于巩义市西5公里康店镇康南村南洛河西岸台地上,
  29坞罗遗址位于巩义市南15公里坞罗水库西头溢洪道口西侧台地上。
  30喂庄西遗址位于巩义市南1O公里芝田喂庄村西北约一公里坞罗河西岸台地上
  31仓西遗址位于巩义市东北1O公里站街仓西村西岭上,遗址北百余米即洛水南岸
  32董沟遗址位于巩义市东北约15公里洛河北岸南河渡董沟村的西部和东部
  33滩小关遗址位于巩义市东北2O公里河洛镇滩小关村南岭台地上,
  34官寨遗址位于巩义市西南20公里西村镇西坞罗河支流圣水河东岸官寨村台地上
  35寺院沟遗址位于巩义市南20公里西村镇坞罗村南部坞罗河西岸的台地上,
  36南店遗址位于巩义市南15公里的西村镇坞罗村南部南店村东部,分布在坞罗河东岸的台地上
  37堤东金钟寺遗址位于巩义市南16公里西村镇堤东村东北部坞罗河支流圣水河西岸,这里原有金钟寺,
  38稍柴遗址位于巩义市西南10公里兰田镇稍柴村与小警殿村附近,遗址东至东沟,洛水东岸,北 至洛水边,南至310国道
  39南石遗址位于巩义市西南15公里芝田镇南石村北部,东至坞罗河,西北为小鲁殿村。遗址分布在坞罗河和洛水交汇处,
  40鏊坡遗址位于巩义市南ZO公里西村镇西南鳌坡台地上
  41康沟遗址位于巩义市黄河与洛河交汇处西南部
  42铁生沟冶铁遗址位于巩义市南22公里夹津口镇铁生沟村南部台地上
  43里沟铸铁遗址位于巩义市区南部孝义镇里沟村与外沟村相接处,1984
  44苇园瓷窑址位于巩义市东南3O公里米河镇苇园村中部,分布于河流两岸
  45白河瓷窑址位于巩义市东7公里北山口镇白河村,铁匠炉、白冶、兰冶一带白河两岸台地上
  46黄冶唐三彩窑址位于巩义市东8公里站街镇大小黄治两个村内外。遗址分布在由南向北穿村而过的黄冶 河两岸的台地上。南起大黄冶村龙王庙,北至小黄冶村的烟房胡同
  47芝田宋三彩窑址位于巩义市西南10公里芝田镇芝田村西,坞罗河与洛水交汇处东岸台地上
  48大型官窑遗址在宋代皇陵附近的 古永安城(今芝田镇)该遗址座落在坞罗河与洛水交汇处的台地上
  49潘而、潘岳墓位于巩义市西南IO公里芝田镇芝田村西部、坞罗河东岸,郑洛公路两侧各有一墓家
  50杨延昭墓位于巩义市孝义镇孝北机械厂院内。墓冢早已夷为平地。1978年孝北村在此建厂,挖地基时发现此墓,墓前有石刻造像等,但厂方未请示文物部门擅自将此石刻填埋,建起厂房。
  51魏王赵君墓位于巩义市火车站货场内
  52寇准墓位于巩义市西5公里芝田镇寇家湾村西岭上。
  53高怀德墓位于巩义市南7公里芝田镇茶庄村南部
  54包拯墓位于巩义市区南4公里芝田镇后泉沟东岭上,东距宋真宗陵1公里
  55察齐墓位于巩义市南7公里芝田镇蔡庄村西南,东距高怀德墓400米。墓已在“文革”期间被 夷为平地,现仅存一表一碑
  56巩县石窟 北魏石窟寺,位于洛河北岸邙岭大力山下(唐时名花笑岭,亦名限山),在距市区约9公里的南河渡镇寺湾村。
  57摩崖画像(汉)位于巩义市东北1O公里的石窟寺西150米的山崖底部土窑洞内
  58摩崖诗刻(汉)位于巩义市西北7.5公里的石窟寺左侧土窑洞崖壁上。从字体内容和用词看,属东汉末年作品
  59造像碑(东魏)位于巩义市回郭镇小砦殿村,现存于巩义市文物管理所
  60清河郡侯张思忠神道碑(元)原立于巩义市东南5公里站街镇大黄冶村西岭上,1979年运至巩义市文物管理所保存。
  61南宗弹师行状碑(明)在巩义市大峪沟镇南8公里慈云寺内,
  62大劫文石碑(清)在巩义市大峪沟镇海上桥村,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十二月刻立,碑文记载了清光绪元年至五年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等省受灾荒的悲惨情况。碑高1米、宽0.52米,厚0.30米,现藏巩义市文管所。
  63公议断坡碑(清)存巩义市核桃园乡平定寺中
  64重修山神庙记碑(清)位于巩义市罗口村南山神庙内。1995年发现,1997年俟失,仅存碑座。青石长方形, 碑文四百字,楷书,记述太平天国时期一支太平军挺进中原,在巩义市境内攻城掠地,杀富济贫以及转战虎牢关、黑石关等地的情况。此碑由罗川阎海撰文并书丹,立于大清同治五年,岁次丙寅冬季(185)中旬之日。
  65刘镇华庄园位于巩义市东北17公里南河渡镇神北村。庄园座北向南,依神尾山而建,有6个院落, 石砌窑洞3O孔,楼房21O间,总面积1万平方米
  66张祜庄园位于巩义市东3O公里新中镇琉璃庙沟村,又叫“柏茂”住宅群
  67牛凤山庄园又称官店状元府,位于巩义市城东15公里河洛镇官店村明月坡
  68文魁坊位于巩义市西南20公里兰田镇蔡庄村小学北边,为明万历丁西科(公元1597年)选贡庚子(公元160O年)御赐进士赵景星所建
  69魏氏节孝石坊 位于巩义市区西北8公里康店镇裴峪村焦家饲堂内,是旌表已故太学生焦正儒妻魏氏的节孝访,建于清嘉庆年间。
  70王氏石坊位于巩义市西北康店镇,公元1916年为表彰康应魁(康百万)之子康道兴之妻王氏节孝而立。四往三间三楼式石坊,高6.9米,宽69米,虎殿坊与栏板上雕刻“八仙庆寿”。“二十四孝图”、“文人四爱”等图案3O余幅。
  71郑氏石坊位于巩义市城东北站街镇仓西村,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O年)为旌表李士海妻郑氏节孝奉旨而建,青石雕凿,坐东向西四柱三间三楼式,通高5米,宽6米,檐下置斗拱坊和栏板,上雕内容有“八仙庆寿”、“二十四孝故事”等3O余幅图案。
  72孟氏石坊位于巩义市东北南河渡镇石板沟村,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为儒童白杨壁妻孟氏节孝而建。坐北面南四柱三间三楼式石坊,通高4.5,宽4.2米,坊与栏板上雕“八仙庆寿”、“二十四孝图”、龙凤花卉等。
  73青龙弹寺位于巩义市北山口镇北湾村。始建年代不详
  74福昌寺位于巩义市城东35公里米河镇高庙村。始建于宋元丰二年(公元1080年),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重修
  75平顶寺位于巩义市城南20公里核桃园乡寺里坪村。该寺始建于清
  76慈云寺位于巩义市城东南25公里的青龙山群峰间。始建于东汉永平八年(公元65年),由印度增人摩腾和竺法兰创建
  77灵山寺位于巩义市区西北约ZO公里康店镇裴峪村南山脚下。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
  78兴佛寺位于巩义市城东北约15公里莲花峰顶巅,面对黄河。创建于明崇恢十年(公元1637 年),
  79石窟寺唐塔位于巩义市南河渡镇寺湾村石窟寺第一窟窟顶白虎崖上
  80三官庙位于巩义市城南25公里夹津口镇石井村,建于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
  81岱岳庙位于巩义市区东3O公里小关镇郑沟村。据明万历十一年碑文记载,汉代曾在这里建过行宫,明正德年间重修
  82大王庙位于巩义市区东15公里南河渡镇神北村。明代黄河与洛水交汇处河水泛滥,当地百姓 为祈平安建此大王庙
  83龙王庙位于巩义市区东新中镇口头村。创建年代不详,清道光年间重修
  84孙真庙位于巩义市区东南4公里站街镇大黄冶村。创建年代不详,据传是为纪念我国唐代药工 孙思邈而建。
  85关帝庙位于巩义市区南25公里涉村镇后村。创建于清代
  86齐天大圣庙位于巩义市新中镇峡峪村水峪沟。创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 1843年
  87卢医庙位于巩义市西7公里康店镇山头村正中。创建于明万历年间,明、清、民国均有修尊。
  88张家调堂 位于巩义市西北8公里康店镇张岭村西台地上
  89周家祠堂 位于巩义市西南8公里芝田镇羽林庄村
  90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东1O公里站街镇南瑶湾村
  91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巩义市南3O公里涉村镇上庄村。现存青砖灰瓦房14间,主体建筑为田、丁、李三家饲堂
  92河南人民抗日义勇军司令部旧址司令部设在鲁庄乡东庄村农民李联五家后院。该院座北向南,前院临街,有东西两座厢房,后院有大房一座,为司令部办公处 1945年2月司令部迁至巩义市夹津口乡公川村农民王庚五家的两间平房。现保存完好。
  93秉礼学校旧址位于巩义市城南15公里西村镇西村东头的一座院落内
  94孝义兵工厂旧址 位于巩义市(孝义镇)城北0.5公里白沙村 该厂筹建于1912年袁世凯称帝时期,1919年部分厂开工投产。职工人数由开工时的1O0多人逐渐增到1937年的1200O余人
  95巩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位于涉村镇上庄村丁光耀家
  96黄厂长纪念塔 位于巩义市孝义南岭上(今紫荆树商场门口),塔呈链状形,高6米,下端周长2.5米 1929年,黄壁接任巩县兵工厂厂长,为给工人按时发炯,与该厂张宗敬一伙发生摩擦,双方告状到南京政府,黄壁败北。黄壁于1931年6月间日夜吞金自尽,工人们凑钱买地葬理,并筑塔刻文,以示纪念
  97老庙古槐 老庙古槐树,位于巩义市区东南35公里的新中镇老庙风景区的孙家外,树高18米,围长5米许,共六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此树枝叶茂盛,古木峰峰,给老庙风景区增添了不少生气。
  98杨岭黄楝树  位于巩义市区东西1O公里的康店镇杨岭村。主干1.5米高,围长7米左右,分干5枝,通高15米许,覆盖面积约2O0平方米见方。气势雄伟,枝形别致,顶平如剪。相传,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99仓西古柏 位于站街镇仓西农机厂的大门。相传距今已有1500多年。古柏根部周长为55米, 主干高1.2米,上有两个主枝,生枝又分六根技机。东主枝周长3米,西生枝周长3.5 米。树通高16米许。枝叶繁茂,郁郁葱葱。实为一株罕见古柏,拟列为巩义市级文物保护 单位。
  巩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
  名 称 年 代 公布时间 备 注
  坞罗遗址 新石器 坞罗水库旁
  洛口仓遗址 新石器 河洛镇七里铺村东坝上
  小訾殿遗址 新石器 回郭镇小訾殿村
  赵城遗址 鲁庄镇赵城村南500米
  潘岳墓
  蔡齐故里 芝田镇蔡庄村小学内
  北齐造像幢 原存鲁庄镇赵城东门外 现存郑博
  张公神道碑 原存孝义镇龙尾村岭上 现存省博
  广顺经幢 原存回郭镇文化站 文革被毁
  九山万世明公神灵碑 北朝 原存回郭镇小訾殿 现存石窟寺
  昭孝禅院经幢 原存康店镇康店村河沿现存石窟寺
  杨国公主墓志铭 原存芝田镇八陵 现存十方院
  邓国公主墓志铭 原存芝田镇八陵 现存十方院
  罗汉寺 涉村镇罗汉寺村 仅存碑一通
  大劫文碑 原存大峪沟镇海上桥村现存十方院
  灵山寺 康店镇裴峪村
  三元寨碑 原存南河渡村 因寨被毁下落不明
  玉晨观 原存回郭镇李邵村 已拆除
  重修启母少姨庙 原存回郭镇柏峪村 现存十方院
  启圣阁(春秋阁) 芝田镇益家窝村
  龙窑 站街镇北窑湾村
  巩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涉村镇上庄里沟村丁光耀家
  豫西行政干校 涉村镇浅井村
  秉礼学校 西村镇西村东门里路南
  豫西专员公署旧址 涉村镇涉村东
  邢村遗址 鲁庄镇南邵村
  斜里谷墓 鲁庄镇斜里庄村西南约300米处
  赵春亭墓 芝田镇官庄村西
  漫流汾阳王庙 回郭镇漫流村南岗上
  青龙禅寺 北山口镇北湾村郑洛公路西侧
  康氏节孝坊 南河渡镇石板沟村
  张之朴烈士纪念碑 夹津口镇姜背枣山岭上
  三 焦作:
  焦作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天宁寺三圣塔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院内,覃怀东路天宁寺旧址上,建于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为河南省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石刻艺术和塔铭题记最丰富的金代塔之一。
  2.朱载堉墓位于河南省沁阳县东北18公里的山王庄镇张坡村九峰山下,是明朝朱载堉之墓。 朱载堉是明宗室郑薛王朱厚烷之子,明代杰出的乐律家、算学家和历学家。
  3.府城遗址 位于河南省焦作市西南郊约10公里处的府城村西北部的台地上,是一处商代(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文化遗存。
  4.嘉应观位于河南焦作武陟县城东南12公里处,始建于清雍正元年,是雍正皇帝为祭祀河神、封赏历代治河功臣,而修建的的座集宫、庙、衙三位一体黄淮诸河龙王庙
  5.妙乐寺塔又名妙乐寺真身舍利塔,位于武陟县城南7.5 公里古怀城遗址之上,建于唐,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 年)重修
  6.慈胜寺 位于温县西北20公里大吴村。创建于五代,元至元五年(1304年)重修。现存大雄、天王两殿。
  7.青天河摩崖位于青天河景区内,石佛滩隋唐石刻位于石佛滩景区内。两部分石刻南北遥相呼应,各有特色
  8.山阳故城 位于金乡县卜集乡高庄村前,距金乡城18公里,城址已基本无存,只有东北城角稍能看出痕迹,四周略高于地平面,地面残留少量汉代陶片,瓦片.山阳城即昌邑城,公元前144年,汉景帝以昌邑为山阳国,封张当居为候
  9.韩愈墓 位于孟县城西6公里韩庄村北半岭坡上。始建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墓地处丘陵地带,墓冢高10余米,冢前建有祠堂,计有飨堂三间,门房三间。祠内共有石碑13通,记载有韩愈生平事迹等
  10.沁阳北大寺 位于沁阳市老城区西北部,创建于元至正年,明嘉靖四十年重建,清代增建。现存厦、殿、厅、堂与附属房屋八十余间
  11.千佛阁 位于武陟县城内南大街北端,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清咸丰元年(1856年)重修。
  12.当阳峪窑址 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当阳村。20世纪30年代,窑址遭到了严重破坏,许多重要遗物流散国外。1950年以后,故宫博物院与河南省博物馆多次调查,判明当阳峪窑创于北宋而终于金;烧白釉、酱釉、绞胎及白釉釉下彩绘划花和剔花等瓷器
  13.胜果寺塔 位于修武县城南隅原胜果寺遗址上。建于宋绍圣年间(公元年)。塔平面呈八角形,为九层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通高26米
  14.百家岩寺塔 位于修武县北部嵇山之阳百家岩寺旧址之上,平面呈八角形,系八级砖木混合结构,高20余米
  焦作市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窄涧谷太平寺摩崖 位于沁阳县西北30公里的太行山脉北侧的悬谷山峭壁上。现存三窟六龛,分别雕刻菩萨、佛僧、道士、天王像、金刚经文
  2.陀罗尼经幢 原在沁阳县城西北20公里北范村兴福寺内,因寺已不存,1975年运至沁阳县博物馆内。 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创建。青石雕刻,通高6米,八棱7级,其状如塔。整体由基座、幢身、幢刹3部分组成
  3.肖寺遗址(又名圪档坡遗址) 位于沁阳市沁阳县西南20公里崇义乡肖寺村
  4.崇义遗址 (花地岗遗址)位于沁阳县西南20公里崇义乡范村西,遗址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50米,面积1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3米,分4个时期
  5.东石寺遗址 位于武陟县城北2公里的东石寺村西200米处。遗址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约800米。现存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1--6米 新石器时代
  6.隤城寨遗址 位于焦作市东北部安阳城颓城寨村 系古仰韶文化晚期遗址 新石器时代
  7.梁所遗址 新石器时代 温县境内
  8.商村遗址 位于古荥镇正北30多公里靠近获嘉县界的武陟商村,现有一处商代遗址-商村遗址。 商村遗址地表文物有商王庙、汤帝陵等 新石器时代、商、周
  9.李固遗址位于修武县城东北5公里处李固村北 新石器时代、商、周
  10.太平天国北伐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位于沁阳县 1853年
  11.石佛滩摩崖造像 位于博爱县城西北约9公里的太行山南麓山崖下,造像分布在南北长约100米,高约20米的悬崖峭壁上,共有佛龛59座,造像82尊,铭记4方
  12.耕织图石刻 1978年,河南省新乡地区文物普查队在博爱县南十五华里的邬庄,发现了一幅完整的清光绪年间所刻耕织图
  13.汤帝庙大殿 位于博爱县城南12.5公里处的孝敬乡东王贺村北。据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重修碑记载,此殿庙“建于鞑王时”,据专家考证,应为宋元时期创建,明清时期重修
  14.显圣王庙 位于孟县城西南3.5公里堤北头村。建于元至正十一年(1451年),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建。该庙大殿系河南省仅存4处元代建筑物之一
  15.月山寺与塔林 位于博爱县城西北7.5公里处的太行山南麓,面积约9平方公里。始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皇王赐名“大明禅院”,明天顺戊寅年(1458年),赐名“宝光寺”,清代改为“月山寺”。
  16.王薛民居 位于温县城西15公里处的温县杨垒镇王薛村东头路北。创于清乾隆三年(1737年),为清朝议大夫的私宅
  17.义井遗址 位于孟县城西5公里处义井村村西的曹马沟内。遗址南北长700余米,东西宽450米,总面积约3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3-5米。经过多次考察,采集到的石器有石刀、石铲等,陶器有豆、瓮、澄滤器、甑、大口尊等,以灰陶居多 新石器时代
  18.赵张弓遗址 位于焦作市待王乡赵张弓村西南50米处,村民称为\&西岗地\&。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 新石器时代
  19.赵庄遗址 位于武陟县西南30公里处的大封乡赵庄村南。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约7万平方米。文化曾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和西周战国文化。新石器时代、商
  20.北平皋遗址 位于温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北平皋村,村四周皆为古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商、周
  21.邘国故城 位于河南省沁阳县北部西万镇邘邰村 邘邰村在沁阳市西北15公里处,属于西万镇管辖 春秋
  22.州城遗址 位于河南温县东北15公里武德镇西张计村。南北长1700余米,东西宽1600余米,大部分已埋入地下。在该遗址东北部有一盟誓台。1930年、1942年、1963年在此出土过页岩石片盟书,春秋
  23.正阳集冶铁遗址 汉 位于林县正阳集
  24.古羊肠畈道 位于沁阳县北25公里常平县常平村北碗子城山间。今存平畈道长900多米,阶台畈道180多米,坡道400多米 汉至清
  25.博爱“五·七”干校旧址位于焦作市博爱县境内 1970年
  26.药王庙大殿位于焦作市百间房乡药王庙内 元
  27.静应庙位于沁阳市西万镇邘邰村。建造年代不详,但从紫虚元君殿脊檩下发现的墨书题记‘至元一十四年――修复’,可知创造年代至少在元代以前
  28.观音寺位于博爱县城东南十五公里白马沟村。传创建於北魏,历代多次重修。 有中佛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悬山灰瓦顶
  29.成汤庙大殿位于博爱县城东北 5 公里上屯村(柏山乡).据记载成汤庙始建于 元元贞元年(1295 年).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造
  30.樊哙庙大殿位于博爱县高庙乡北朱营村 元
  31.遇仙观位于温县城北十二公里的北徐堡西北偶,依沁河而建,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观内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玉皇殿、三清殿。 明至清
  32.静林寺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南七.五公里南姚村。始建於北宋,元代重建,明清多次重修。现存山门,东西厢房、中佛殿等建筑。
  33.二仙庙位于博爱县磨头镇 清 济源
  34.盘谷寺位于济源城区北12公里的大行山南麓盘谷口。寺以谷名。创建于北魏太和三年(公元479年)。唐贞元年(公元801年),李愿归隐盘谷,因韩愈作序送之而负盛名。
  35.青龙宫位于武陟县龙源镇万花村,占地50余亩,建房90余间, 清
  36.药王庙木牌楼位于沁阳市老城区东北隅。 该牌楼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牌楼为四柱三间三楼式建筑
  37.寨卜昌村民居位于博爱县高庙乡寨卜昌村 清
  38.迎恩宫位于济源市城区西北29公里的三官坪村北,北依黛珠峰,西临小有河。相传,唐初紫微宫道士为迎接皇帝或圣旨而建,因此得名。
  39.汉献帝(刘协)禅陵位于河南修武县北25里 修武县城东北部古汉山附近的小风村刘协是汉灵帝刘宏的儿子,汉少帝刘辩的弟弟,原封陈留王东汉
  40.许衡墓位于李封村南3公里偏东的许氏墓群中。墓座北朝南,墓冢高9米,冢前有石碑,碑上刻有“元儒许文正公之墓”8个字。许衡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理学家。一生任过京兆提学、太子太保、国子祭酒、中书左丞、集贤大学士等官职。
  41.张昺墓位于焦作市西南隅北朱村村中 张昺,山西泽州人(今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岭上村),明代初期曾任工部右侍郎、北平布政使等职
  42.曹瑾墓位于沁阳市南关村东南部,距老城河200米左右,南距朱沟支渠300 多米 清
  43.英福公司旧址(含采煤矿业遗址)位于焦作市解放区河南理工大学老校区院内 年
  44.人民胜利渠渠首位于河南省武陟县境内的 浮桥西北 人民胜利渠是建国以来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灌溉工程,它结束龙王“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历史,揭开了开发利用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的序幕。1952年 武陟
  45.大槐寺石刻位于武陟县东马曲村 明代
  46.岳云宫大殿 位于孟州南关,为元代建筑。据《乾隆·孟县志》记载:“岳云宫始建于元朝世祖忽必烈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原有山门、前殿、配房、戏楼、卷棚和大殿等建筑三十余间,石碑数十通,现仅存元代大殿五间,明代残碑一通元、
  47.神农山古建筑群沁阳市神农山景区 元-清 沁阳
  48.普济寺位于武陟县乔庙乡千村 明-清
  49.圣佛寺位于孟州市槐树乡岩山村 明-清
  50.尧圣庙位于沁阳市西向镇捏掌村 明-清
  51.观音堂位于孟州市河阳办事处梧桐村 明-清
  52.海蟾宫大殿位于修武县五里源乡马坊村东北 相传五代时期天下大乱,战火不断,为治理国事燕王的丞相刘海几次进谏均遭拒绝,刘海一气之下弃官出家修道,来到五里源乡马坊村的马坊泉畔隐居
  53.吉祥寺位于武陟县北郭乡东草亭村 清
  54.玉皇庙位于武陟县嘉应观乡南贾村 清
  55.玉帝庙(含祖师庙)位于焦作恩村 清 焦作
  56.安氏宗祠位于武陟县疙垱店小岩村 清
  57.龙王庙位于沁阳市西万镇河滩园村 清
  58.西关清真寺位于博爱县城西关东西大街村正中路北,是一座古老宫殿式建筑群,占地面积约7.9亩,房屋80余间,为元末明初所建,迄今有600多年的历史,素有“河北首方”之美称。又称凤凰寺,始建于公元1250年,时值南宋末年。元末明初重新修建,建成于明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历史上几经战火焚毁以及人工修复得以保存至今
  59.郗城遗址位于沁阳市柏香镇贺村 周
  60.河阳古城位于孟州市槐树乡西部岭区的一座古城进行现场勘查与综合分析,初步认定此城为距今2600多年的东周河阳古城
  61.浊鹿城遗址位于修武县城东北五里源乡李固村南。东汉末年,魏王曹丕称天子,奉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都山阳之浊鹿城。派遣李固为将军,驻守浊鹿城,督军防卫,监守山阳公。后浊鹿城渐废,乃更名曰李固村
  62.山涛墓 山涛墓祠位于武陟县城西二十五公里小虹村,山涛:字巨源,西晋河内怀县(今武陟县)人,生于东汉建安十年(二0五年),死于西晋太康四年(二八三年),晋初任史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
  63.康定国公关关墓位于温县县城西郊五里远村 元
  64。吉祥寺位于武陟县北郭乡东草亭村 始建于唐,宋、元均有增修 创建于明弘治年间。原名清风寺,现存大殿、东配殿,另有明嘉靖年间立《佛寺源流序》碑1通
  65。东石寺遗址 位于武陟县城北2公里的东石寺村西200米处遗址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约800米。文化层堆积1--6米。断崖上到处可见袋形和圆形灰坑,并发现有瓮棺葬。采集到石斧、石铲、石锛、石球、石环等
  66。赵庄遗址 位于武陟县西南30公里处的大封乡赵庄村南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约7万平方米。文化曾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和西周战国文化。遗址西部主要为二里头文化区,出土有大量拟质灰陶细绳纹陶鬲、大口尊、平口瓮和骨针等。
  四:原阳
  1:原阳十二丞相,在全国范围内一县能出十二丞相只有原阳县,尤其是韦家“一门三相”,更是无可比拟。汉代四丞相张苍、陈平、周勃、周亚夫事迹累续《史记》世家,唐代娄师德,韦思谦、韦承庆、韦嗣立、杨再思,北汉杨桧、宋代李穆、万俟卨
  #韦思谦(?~公元689年),本名仁约,以字行,唐朝丞相,原阳县陡门乡韦城村人。今存韦思谦祠,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原阳县城北1公里有韦思谦墓。其两个儿子韦承庆、韦嗣立皆为唐朝丞相。《旧唐书》载:“前后四职替代,又父子三人,皆至宰相,有唐以来,莫与为此。”
  #娄师德(公元630年~公元699年),字宗仁,唐朝丞相,谥贞公,原阳县原武人。一生以“伟岸大度,气量宽厚”著称,曾推荐唐代名相狄仁杰为丞相。成语“唾面自干”即由娄师德宽厚大度的故事而来。今原武镇东关有“娄师德纪念馆”,师寨镇安庄村南有娄师德墓。
  #杨再思(?~公元709年),唐朝丞相,原阳县原武镇杨大寨村人。杨再思为三朝元老,被封为“郑国公”。其为人“巧而圆滑,能得人主微旨”。赠特进、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
  #陈平祠位于原阳县城东北九公里的阳阿乡阳阿村。陈平是我国西汉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为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和巩固西汉王朝树下了不朽的功勋,被历代封为“忠臣”而加以宣扬和传颂
  #张苍(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52年),西汉丞相,封北平侯,阳武县(今河南省原阳县)富宁集乡张大夫寨村人。他生于战国末年(公元前256年),死于汉景帝五年(公元前152年)。张苍校正《九章算术》,制定历法,也是我国历史上主张废除肉刑的一为古代科学家张苍墓,位于原阳县城关镇东北2公里谷堆村,张苍墓东西长40米,南北款30米,高1至2米,墓周槐林茂密,郁郁葱葱。存有墓碑一通。圆首镌有云龙图案,中刻“汉丞相北平侯张公讳苍之墓”,为清康熙年间立。另有“张苍纪念堂”大殿和“西汉丞相张苍故里”大型石碑。
  #韦承庆(公元?年至七o七年左右)字延休,郑州阳武人。生年不详,约卒于唐中宗景龙初年。性谨畏,事继母笃孝。第进士。累迁凤阁舍人,在朝屡进谠言。转天官侍郎,凡三掌选,铨授平允。长安中,(公元七o三年左右)拜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张易之诛,承庆以素附离,流岭表。岁余,以秘书员外少监召,兼修国史,封扶阳县子。迁黄门郎,未拜卒,谥曰温。承庆著有文集六十卷,《两唐书志》传于世。
  #韦嗣立(654—719)
  唐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祖籍雍州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字延构。举进士。武则天时,任凤阁舍人,上疏请使王公以下子弟皆入国学,杜绝其他途径入仕;又请昭雪垂拱以来酷吏罗织冤案,则天不听。累迁凤阁侍郎、同平章事。中宗时,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又请勿大造寺观,滥封食邑,未被采纳。唐隆元年(710)李隆基(玄宗)起兵杀韦后,他以韦后远亲险被杀。出为许州剌史,徙为陈州剌史。
  #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今河南原阳)人。后周显德初,以进士为郢、汝二州从事,后迁至右拾遗。宋初,历任洋州通判、陕州通判。开宝五年 (972),召为太子中允。次年,拜左拾遗、知制诰。太平兴国元年(976),拜左补阙。三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四年,拜中书舍人,预修太祖实录。七年(982),受秦王廷美、卢多逊案件牵连,责授司封员外郎。八年春,与宋白等同知贡举,不久拜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判馆事。五月,召为翰林学士。六月,知开封府,有功,十一月,擢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九年卒(984),时年五十七岁,赠工部尚书。
  #万俟卨():南宋宰相,奸臣。字元忠(一作元中),开封阳武(今河南原阳)人。北宋时任枢密院编修等职。南宋初为湖北提点刑狱,后附属权相秦桧,官监察御史、右正言。绍兴十一年(1141年)秉承秦桧意旨,陷岳飞于死狱。后迁参知政事,充使赴金。因与秦桧交恶,被罢黜。桧死召还再相。在位时因主和投降,被人民唾弃。
  #周勃(?—前169年)
  秦末汉初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西汉开国功臣,沛县(今江苏沛县)人,汉高祖封为绛侯。周勃的祖先原为卷县(今河南原阳西南)人,后迁到沛县。周勃少时家贫,靠编织养蚕用的蚕箔为生,还常给办丧事的人家吹萧。后来成为了一名能拉强弓的勇士。
  #周亚夫(前199~前143年),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的著名将军,沛县(今属中国东南部的江苏省)人。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
  @仓 颉
  也称苍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是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在位起讫:前4637—前4596年。
  生卒年:前4666—前4596年。
  出生地:衙邑(今陕西渭南市白水县东南)。
  立都:阳武(今河南新乡市原阳县东南)。
  年号:仓帝元年(甲辰,前4637)。
  2:夏家大院位于原阳县城,建于明末清初,座东向西。整个民居建筑释有房屋150间,占地5000余平方米,共分四个院落,该院为夏氏祖先遗留。夏氏祖上,并非是显赫的官宦人家,绵祖之父只在湖北做过地方官。据传,天津、开封、卫辉府、辉县、武陟,沁阳均有夏家的“当铺”,辉县、武陟木栾店有夏家的别墅和大花园。原阳县城南有其小花园。夏家又加入了全国的金融机构“同和裕
  3:毛遂故里,战国赵平原君门下食客,故里在今新乡市原阳县路庄村,这里现有毛遂自荐亭和石碑多处.毛遂故里在河南原阳路庄村。路庄村,位于原阳县城西12.5公里的师寨乡东南隅。毛遂故里纪念地就在该村东北角,现有纪念建筑大殿三间,厢房八间,“自荐亭”一座,碑碣九通。正对纪念建筑南方,是毛氏祖茔,俗称“毛遂岗”。
  4:博浪沙位于今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东关,为秦时张良狙击秦始皇处,现博浪沙处仅清康熙年间谢包京镌刻的《古博浪沙》石碑1通,碑高2.35米,宽0.75米。古今游人至此,触景生情,往往会被激发起效法前贤除暴安良的决心与气概。 张良刺秦古遗址,有保存完好
  5玲珑塔,又名徽塔,也叫雁塔,位于原阳县城西南17.5公里原武镇东关,原为原武镇善护寺内的附属建筑物,建于宋崇宁四年(1105年),为六角形十三级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全高47米,有塔铭记载明万历辛丑年间(1601年)重修。清代善护寺失火,寺毁塔存.全高47米
  6原武镇东街发现一处古建筑——城隍庙。原城隍庙建于明洪武二年,于民国十七年遭到严重毁坏,除大殿保存外,其他庙宇神像基本倒毁,1950年又被粮库占用。现除殿内木质结构外,其他均已改建和拆修,但就现存的木质结构,仍保持着元代的迹象和明清时的建筑风格
  7张良渡,位于原阳县蒋庄乡周屋村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s:103] [s:103] [s:103] [s:103] [s:103]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楼上说的挺全,我帮顶吧,,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顶啊,这么多地方不知道,[s:6]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参加活动:2 次组织活动:0 次
谁组织去看看啊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感谢这为朋友的旅游指导。
郑州市附近的自然风光知道吗?请教。不要人为造成的。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州市人民医院在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