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支援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哪些地方

  阿勒泰地委统战部以6月22日召开的全国统战系统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为契机,迅速建立对口援疆工作机构,积极对接黑龙江省、吉林省统战系统对口支援阿勒泰事宜。并结合地区实际,提前拟定了《黑龙江省、吉林省统战系统对口支援阿勒泰建议方案》。
到宗教活动场所实地查看
  6月23日,阿勒泰地委统战部召开黑龙江省、吉林省统战系统对口支援阿勒泰工作座谈会。黑龙江省委统战部部务委员赵新宇、民族宗教处主任科员刘滢,吉林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吴际、民族宗教处处长郭力,阿勒泰地区政协工委副主任、统战部部长李新民,地委副秘书长栾新波、于战水及地委统战部、工商联、社会主义学院相关领导参加了座谈会。
  李新民对阿勒泰地区概况、宗教现状和统一战线其他领域工作情况及地区社会主义学院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赵新宇介绍了黑龙江省省情、民族宗教工作情况和目前援疆情况。双方就《黑龙江省、吉林省统战系统对口支援阿勒泰地区工作建议方案》进行了讨论完善。
  23-25日,考察组一行4人到阿勒泰地区实地考察调研,地委统战部通过组织座谈会,赴县、乡、村实地调研的形式,让考察组充分了解阿勒泰地区统一战线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双方重点围绕地区社会主义学院综合楼建设缺口资金问题、建立统战民宗干部到援疆省挂职机制,利用援疆省市培训资源,加强统战系统干部、爱国宗教人士、非公经济人士、无党派人士的培养、培训等事宜进行了协商。
  考察组一行表示,将及时向主要领导反馈此次考察调研情况,建议近期由阿勒泰地委统战部组织统战系统人员赴两省考察,并就两省援建方案进行完善补充。
  (阿勒泰地委统战部 撰稿:胡圣林 责编:蒋小涛)
编辑:郭浩田
主办单位: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 &&& 新ICP备号-1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健康路2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您当前所在位置:>>>>>>>>
长春大米香飘阿勒泰发布时间:日&作者:孙志辉 袁 达& 来源:长春日报   长春、阿勒泰,两座距离遥远的城市,因为一批批援疆干部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8月,伴着清爽的微风,长春大米承载着长春人民的祝福与问候,被送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直供援疆干部。从此,广大援疆干部可以持续享受来自家乡的好味道。
  同时,长春市在阿勒泰市建立了长春大米直营中心。阿勒泰市民将和援疆干部一样,吃上长春的优质好大米,并通过大米了解长春这座有温度的城市。
  家乡味道慰藉援疆干部
  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东联西出的大通道,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2010年以来,吉林省支援阿勒泰地区的阿勒泰市、吉木乃县、哈巴河县和布尔津县。一批批援疆干部带着兴疆的责任和使命,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全面推进了产业发展、群众住房、生态农业、文化事业和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领域的民生项目,为阿勒泰地区的发展稳定作出了贡献。
  为丰富产业援疆和文化援疆的内涵,拓宽两市优质资源交流、互补渠道,密切两地关系,为援疆干部提供物资、情感后盾,市粮食局启动了此次长春大米进驻阿勒泰行动。8月24日下午,一袋袋长春大米被送往援疆干部的住所。
  据了解,今年吉林省援疆干部多达150余人,其中长春市选派干部40余人,分别被派到各个地区和岗位。援疆工作责任大、担子重,干部们能在遥远的他乡吃上长春大米,不失为一种情感慰藉。
  直营中心撬动大市场
  8月24日,长春大米直营中心在阿勒泰市举行揭牌仪式。在直营中心,阿勒泰市一些学校、企业食堂的负责人仔细询问长春大米的品质和价格,对长春大米充满期待。一位企业负责人直接和长春大米企业进行了洽谈,研究新的合作模式,在阿勒泰市及所辖地区以产地直供的方式建立更多的销售渠道,保证大米质量、增加大米销量。一些市民在听取了长春大米的介绍后,发现了商机,不仅期盼早日吃到长春大米,更希望发动亲戚一起做长春大米的当地代理。“没想到阿勒泰市民对长春大米有这么高的热情和期待,这个市场非常有发展前景。”长春大米企业代表倪秀辉有些兴奋。经过几天的市场调研,他对阿勒泰市场非常有信心,今年的新米一上市,他第一站就到阿勒泰,把市场做好做强,以长春大米的优势,非常有希望抢占这一地区的中高端大米市场。
  8月24日,阿勒泰市粮食局负责人在两市粮食产销座谈会上表示,长春大米品质好、品牌亮,刚好填补了阿勒泰粮食市场小粒高端米的空白。
  两地将展开深入合作
  长春大米直营中心揭牌仪式及两市粮食产销座谈会举行期间,长春市粮食局、阿勒泰市粮食局及援疆干部就两地交流、发展与合作进行了深层次探讨,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合作意向。
  援疆干部在阿勒泰工作和生活,对当地资源十分了解,尤其对当地优质牛羊类产品十分有信心。过去,因为交通、信息等方面的不畅,当地优质农产品很难走出去。
  长春有好大米、阿勒泰有好牛羊,两座城市情谊深。如果能够让两市优质资源得到更好地交流和互换,将极大地推动两市经贸往来,促进两地经济发展,给两市人民带来福音。援疆干部们希望更多的企业来到阿勒泰,了解当地的畜牧产品以及其他优势,投资兴业,带动多种方式援疆。&『』『』
&nbsp&nbsp&&
&&&&&&&&&&&&&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委员会&&&网站制作者:吉林省农村经济信息中心备案号:吉ICP备号&&&&&&&&最佳浏览模式: 分辨率& 当前位置:
&站内搜索:
吉林黑龙江两省对口支援阿勒泰纪实
&&援疆工作网
  “你看,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里的农家书屋、绿色网吧,社区广场上的健身设施,城里人能够享受到的健康生活方式,如今我们一样都不缺。”福海县齐干吉迭乡龙源社区主任吴昌全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这样介绍。龙源社区的很多农牧民,收工之后会习惯性地来到社区服务中心。他们之所以在农忙季节忙里偷闲地来到这里,除了读书、看报、上网查询种植养殖方面的技术知识,接受远程教育,相互交流一些经验、信息之外,兴致高的还可以下下棋打打扑克、唱唱歌跳跳舞,以此消除疲劳、娱乐身心。龙源社区建设是新一轮对口援疆启动以来,黑龙江省在福海县实施的第一项民生工程。2010年,黑龙江省在援疆资金之外捐款803万元,帮助当地群众克服特大雪灾造成的困难,进行灾后重建,使146户农牧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屋,步入了设施完善的城镇化社区生活轨道。面对老百姓真挚的谢意,阿勒泰地委副书记、黑龙江省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张常荣说:“对口援疆不仅仅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机遇,也是援疆干部历练自己、建功立业的难得机遇,从此,我们深爱着这片土地。”2010年,国家确定吉林省对口援助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和阿勒泰市;黑龙江省对口援助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富蕴县、福海县和兵团农十师。在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吉林省、黑龙江省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民生优先的原则,全力开展经济、科技、教育、干部、人才等全方位、大力度、深层次的对口援疆各项工作。2011年10月,两省对口援疆综合规划、七个县(市)援疆规划和住房建设、人才、教育、卫生、科技、产业发展6个专项规划顺利编制完成,并顺利通过审核,为“十二五”援疆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按照规划,2011年至2015年,两省援助阿勒泰资金共13.3亿元,其中吉林省7.8亿元、黑龙江省5.5亿元。
  让农牧民看病不再难
  做好人才和技术援疆的基础上,吉林省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技术力量的优势,通过医疗援疆促进阿勒泰地区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吉林省卫生系统的援疆干部到达阿勒泰后,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基层医疗卫生室进行了全面调研,发现阿勒泰地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基层。援疆医疗干部深深感到医疗援疆不是一句空话,只有提高农牧区的诊疗质量,才能让农牧民看病不再难。调研结束后,他们首先着手实施“农牧民数字远程实时诊疗项目”建设工程,项目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切入点,为其完善便携式多功能健康检查包、健康信息采集床等基本医疗设备,利用建立农牧民电子健康档案平台和视频远程诊断平台,让各族群众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现日常体检和远程会诊服务。遇到疑难杂症,吉林省的医疗专家可开展网上面对面诊断,实现农牧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医疗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两年来,援疆医生们在阿勒泰的大草原上送医下乡、送医上门。他们从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方面全力做好卫生援疆工作,并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医疗援疆模式,改善和提高了阿勒泰地区的医疗技术水平。正如阿勒泰地委副书记、吉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朱天舒所说:“吉林医疗援疆,就是要围绕草原特点,重点提高整体医疗水平,方便农牧民看病。”为了给阿勒泰草原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根据《吉林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勒泰地区综合规划》,卫生援疆的重点是开展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通过5年的培训,使受援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努力为阿勒泰地区培养出一支“高、精、专”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队伍。援疆医疗干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在临床中加大对当地基层医疗人员的指导。深入各乡镇卫生院开展业务讲座,组织有针对性的管理及业务培训。同时,吉林省把组织安排好阿勒泰地区卫生技术人员进修学习作为卫生援疆工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自日启动阿勒泰地区首批67名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前往吉林省接受临床进修培训,第二批48名卫生医疗技术人员也将于本月到达吉林省接受培训。
  3.24亿元打造76项民生工程
  2010年、2011年吉林、黑龙江两省在阿勒泰地区共启动实施援疆项目76个,全部为民生工程,援疆资金共3.24亿元,其中,吉林省1.73亿元、黑龙江省1.51亿元。截至2011年底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均为100%。2010年开工的6个灾后危房重建工程、5个防洪应急工程等试点项目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2011年共完成安居富民工程7168户、定居兴牧工程2350户。阿勒泰市牧民定居饲草料地开发、吉木乃扬水工程、青河县阿苇灌区牧民定居饲草料基地北干渠及防洪堤工程,这些工程当年任务基本建设完成,基层组织阵地项目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服务民生成效显著。在民生项目建设方面,吉林省委、省政府无偿捐助1000万元,省直相关部门捐款380万元用于阿勒泰地区人才技能培训项目;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援助600万元支持当地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哈尔滨市出资2600万元用于援建青河县综合培训中心、援疆公寓和进行灾后自救,齐齐哈尔市出资1200万元援建富蕴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和1座基层派出所,大庆市出资2600万援建福海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和阔克阿尕什乡寄宿制小学,省国资委和龙煤集团出资385万元援建福海县70户贫困农牧民小区。两省坚持真情、真心援疆,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还通过省委、省政府及承担对口援助任务的市和各省直部门额外支援、援疆干部和社会各界爱心捐赠等多个渠道,无偿援助资金和物资超过1.8亿元。目前已到位1.5亿元,吉林省4678万元、黑龙江省10600万元。吉林省省直有关部门、对口支援市共无偿捐助办公设施、经费共计2280万元。黑龙江省给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和农十师北屯医院捐赠价值300万元的医疗设备,省直有关部门、对口支援市捐款捐物达1600多万元。两省援疆干部通过个人捐款、捐物等方式帮扶就医助学。援疆医疗技术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赴基层乡镇、农牧区开展送医送药活动。两省全体援疆医生已实施各类手术1600余例,抢救危重病人528人,开展巡诊义诊30余次;援疆教师积极牵线搭桥组织援受两地团员、学生开展“手拉手”联谊活动。吉林省长春市、通化市政府在受援县市专设助学资金,松原市在受援县市积极实施教育辅助工程。
  智力援阿多方培训人才
  吉林、黑龙江科学编制两省人才援疆专项规划,精心设计“教育人才队伍培养”、“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技能人才培养”、“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等重点人才工程。规划期列入人才援疆资金2.67亿元,全面提升和推进智力援疆。在抓好干部人才援疆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们统筹组织实施了“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培养计划”、“教育师资培养计划”、卫生人才培养工程、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等20余个干部人才援疆项目,已选派115名高校毕业生赴长春大学、黑龙江大学等14所高校学习;176名教育系统业务骨干赴两省参加专业培训和实训,先后从卫生系统选派了5名学科带头人和132名技术人才赴两省参加学历教育和实训,选送1439名初高中未升学人员,参加为期2年―3年中高级技能培训。两省利用援疆渠道大规模培训干部人才,充分发挥行业对口支援和“一对一”对口支援平台的作用。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已累计选培干部1084人次,选派挂职锻炼47人(其中吉林31人、赴黑龙江16人),通过邀请专家来阿勒泰培训当地干部8633人次。期间,吉林省总工会联合清华大学为地区举办了高级研修班、大庆市组织当地干部参加内地名校的“插班”培训等,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两省已经先后选派了212名援疆干部,其中吉林省117人、黑龙江省95名。两省采取项目建设与人才支援捆绑,实施干部挂职与短期服务有效结合等方式,多渠道招才引智,开展选送培养、委托培养、名师讲座等方式引进援疆人才到阿勒泰地区服务。两省还先后向地区派出66名“计划外”援疆干部,在参与项目建设、推广新技术、支持基层教育事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产业援阿助力地区产业发展
  不容置疑,产业援疆是援疆工作的重点,是助推阿勒泰地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推动力。阿勒泰地区地委委员、组织部长侯建新说:“新一轮援疆在产业发展、项目援疆方面的成果十分突出。产业援疆进展的加快,带动了全地区农牧民的转移就业。目前,地区产业发展逐步迈上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日前,哈巴河县现代农业引育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布尔津县医药健康产业示范园建设项目、青河县超低温大棚示范项目、福海县冷水鱼成果转换转化中心项目等科技、产业类项目全部完成年度任务;富蕴城南工业园区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部完工,已具备企业入驻条件。在园区合作共建方面,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福海工业园区、青河红柳沟工业园区与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哈尔滨宾西经济开发区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吉林省冠名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省经合局正协助编制园区发展规划;黑龙江省冠名福海工业园区,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300万元,拟援建园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和职工培训中心。产业发展的对接也十分顺畅,两省经信系统共组织54家企业参加“中国新疆2011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与阿勒泰地区达成了多个框架协议。吉林省旅游局把阿勒泰地区旅游发展纳入本省旅游宣传整体框架,积极推动喀纳斯与长白山生态旅游互动发展。邀请受援地区旅游局参加省政府在山东省举办的旅游营销培训和宣传推广活动、在广州市举办的冬季旅游宣传周、在珠海市举办的冰雪旅游产品推介会等高规格宣传推介活动,引进天然城市开发集团建设喀纳斯(冲乎尔)国际生态养生小镇,近期将开工。黑龙江省旅游局帮助富蕴县可可托海景区申报国家5A级景区获得批复,提供资金25万元完善景区卫生设施,打造生态旅游产业项目。
  同时,在农业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吉林省与地区签订了《共同建设中国新疆(哈巴河)现代农牧业引育科技示范基地的战略合作协议》,项目正积极推进;吉林省大安市亿龙葵花有限责任公司在哈巴河县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万吨籽仁加工项目,产品主要销往欧洲,2011年12月已开始生产。黑龙江省水产研究所、省农科院浆果所等科研单位加强与地区的合作,实施了冷水鱼繁育科技成果转移、小浆果品种改良等项目;黑龙江省水产研究所无偿提供了70万尾鲤鱼苗和30万粒哲罗鲑发眼卵,哈药集团中药有限公司与地区哈萨克民族医院联手开发新药,确定了首批品种,正在进行研发;拥有黑龙江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哈达集团与青河县签订了农副产品合作协议。
  2012年,根据吉林、黑龙江两省对口援疆综合规划,两省今年共计划启动实施援疆项目82个,其中吉林省47个、黑龙江35个。援疆资金计划投入24549万元,吉林省投入13674万元、黑龙江省投入10875万元,涉及安居富民、定居兴牧、教育、就业、培训、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
  目前,两省援疆资金已全部拨付到阿勒泰地区,现已开工项目45个。为加快“两居工程”建设进度,实行了援疆资金一次性拨付机制。创新建立援疆项目工作单,明确了每个项目的开工、完工、竣工验收时限,以及实施部门和县市分管领导。
  (新疆日报记者陈晨、通讯员颜耘)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新疆日报网版权声明:
1.新疆日报网原创发布的作品,版权属于新疆日报报业集团(筹)。未经新疆日报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利用其他方式使用。违者,新疆日报网将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
2.如果需要使用新疆日报网发布的原创作品,请与新疆日报网签订网络新闻转载协议。
3.与新疆日报网签订互联网新闻转载协议的单位,必须在协议授权范围内使用新疆日报网站作品,并注明作者署名和“文章来源:新疆日报网”。
※ 新疆日报网原创作品:系《新疆日报》及新疆日报子报子刊的原创内容。
※ 联系方式:新疆日报社网络技术部 电话:、5593146
&&& 3月2日,中央民族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参观影展。当日,《不朽的丰碑永远的榜样――雷锋事迹大型原创摄影作品展》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开幕。&&& 重庆武隆县江口镇移动交巡警平台见习警员邹芙蓉小心翼翼地抱着最小的同学上船(日摄)。邹芙蓉主动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陪孩子们乘船,以保证他们的安全,成为家长眼中的“平安使者”。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2015年吉林医药学院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语言贫困南单本2(对口支援新疆阿勒泰地区定向计划)理工类录取工作结束
日20:38 &JE技校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语言贫困南单本二(对口支援新疆阿勒泰地区定向计划)理工类
录取工作结束,共计录取
人,最高分
分,最低分
热门标签:
() 吉林医药学院始建于1952年,前身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共为军队和地方培养了3万余名医务人才,被誉为“白衣战士的摇篮”。2004年8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
学校由军队整体移交吉林省,成为省属公办高等学校,是吉林省惟一独立设置的西医本科院校。201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
大学招生信息
JE技校本地:
JE技校导航:
相关阅读(17):
微信扫一扫咨询技校问题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学校简介、学校招生信息的版权属于各个学校!
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联系我们(邮件)
&&本站QQ官方微博:@jixiaoJE &
&Copyright &2016&&www.qqje.com&&All Rights Reserved.
JE技校网 , 中国技校品牌网!&&&&&&&&西北边陲阿勒泰,“缺人才”的声音来自各个行业,给当地各族群众的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援疆以来,我省共选派2批319名计划内援疆干部人才,为阿勒泰送去了技术和经验,帮助各族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新疆阿勒泰,前后两批319名吉林援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医生、教师,分赴阿勒泰市、吉木乃县、哈巴河县和布尔津县支援发展建设,建起“吉林村”、“长白山社区”、“吉林学校”,留下一串串吉林印迹。&&&&
  2010年新一轮援疆开始以来,我省对口支援阿勒泰地区的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和吉木乃县。共选派2批319名计划内援疆干部人才。其中,行政干部82人,专业技术干部237人。第二批吉林援疆前指骨干12人于2013年8月底进疆交接,137名援疆干部人才于日进疆工作。2015年上半年又选派50名援疆支教支医人员和58名专业技术人才来阿勒泰开展援建工作。援疆工作坚持把保障和发展民生放在优先位置,用心血、智慧和汗水架起一座民族交融团结、两地共同繁荣的金桥,赢得了受援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钦佩和赞誉。
&&&&&&& 吉林援疆资金60%以上用于民生项目,留下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直接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援疆工程。其中,富民安居和牧民定居工程投入资金3.14亿元,惠及2.2万户,7万余名各族农牧民喜迁新居。投入援疆资金4534万元,开工建设24.2万平方米、惠及2720户的吉林“暖房子”工程被誉为“暖心工程、节能工程、美化工程、惠民工程”。投资1480万元的吉林省农科院阿勒泰分院已落户哈巴河县,业已成为阿勒泰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推进器。吉木乃县头号民生工程扬水工程已开始发挥“生存之水、发展之水、定居之水、定边之水”的作用。
&&&&&&& 新一轮对口援疆以来,吉林省进一步强化了“民生民利、科技‘造血’、生态主线”的援疆思想,有力助推了阿勒泰地区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了“生态援疆”的吉林模式。吉林援疆项目实施“推进了受援地发展方式转变,有效改善了民生、缓解了制约发展的‘瓶颈’,通过科技‘造血’,也增强了内生发展能力,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 三年来,“一市三县”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 启动并实施“灯塔计划”,培训县乡村党政干部1566名。旨在为生态发展培养各类人才的“长白计划”已培训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三批971名、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613名。通过项目合作、联合攻关等多种方式,加强医生、教师和青年科技英才培养,共培训各类人才32753名。援疆教师累计授课2.6万课时,培训当地教师15563名。高校定向招生959人,内高班培训1468人。援疆医疗队累计诊治136434人次,开展相关业务培训665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21项,配合当地卫生部门开展监督检查528次,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次,提升了医疗诊治水平。
&&&&&&&&& 新一轮援疆以来,吉林省进一步加大项目援疆力度。引进吉林省新能源公司投资7亿元的2×4.95万KW风电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4800万元年产值2亿元的农业产业援疆龙头企业新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油脂生产线已投产。签署喀纳斯-长白山旅游业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拓宽合作领域,建立旅游资源共享机制。确定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口支援吉林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动招商引资。
“激情援疆、勇于担当”为吉木乃公安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吉林公安再添光彩...
“李峻工作非常扎实,经常深入一线,到村里,到牧民家里去服务,让我们看到了援疆干部务实的一面。”...
“四大工程” “两个计划”
&&&&&& 安居定居工程重点推进定居兴牧、安居富民及牧民定居配套等工程建设,着力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力求通过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统筹农牧业发展现代化。 &&&&&& “3+1产业”引导工程充分发挥吉林省农业、医药、旅游、科教等人才资源优势,建设现代农牧业引育科技示范基地、生态旅游养生产业链。通过科技要素“植入”,增强“造血”功能,带动和促进受援地内生发展,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生态建设工程结合吉林生态省建设实践和经验,通过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与阿尔泰山地森林草原主体功能区互动发展,推进阿勒泰地区强化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助推阿勒泰成为国家主体功能区生态发展的试验区。&&&&&& 数字惠远工程依托互联网技术平台,整合教育、科技、文化、广电、卫生、就业等资源,重点借助远程教育、双语远程教学、科普远程示范、远程诊疗和远程就业服务等。&&& &&& “长白计划”围绕“富民”实施双语普及和就业援助型职业技能培训,确保未升学、未就业各类学生全部享受普惠制职教培训。全面落实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培养计划,为受援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涵养“源头活水”。 &&&&&& “灯塔计划”重点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和党员干部培养,着重增强和提升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做好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能力。
2015完成情况
&&&&&&& 富民安居和牧民定居工程投入资金3.14亿元,惠及2.2万户,7万余名各族农牧民喜迁新居。投入援疆资金4534万元,开工建设24.2万平方米、惠及2720户的吉林“暖房子”工程被誉为“暖心工程、节能工程、美化工程、惠民工程”。&&&&&&&&“3+1产业”引导工程:目前,吉单27、吉单50已在哈巴河、布尔津、福海、北屯等地进行示范种植3000亩。吉林省农科院哈巴河县试验站。试验站设计投资1495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其中援疆资金605万元,占地面积357亩,包括150亩农作物引育试验示范区和207亩牲畜品种改良示范区。 &&&&&& 生态建设工程:投资1480万元的吉林省农科院阿勒泰分院已落户哈巴河县,业已成为阿勒泰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推进器。吉木乃县头号民生工程扬水工程已开始发挥“生存之水、发展之水、定居之水、定边之水”的作用。&&&&&&&数字惠远工程投入援疆资金建设的布尔津县新闻广电中心已落成投入使用,远程同步视频教学系统已经开通,实现了省内名校优秀教师向受援地的远程直播授课和教学研讨。同时,积极推进先进远程诊疗平台建设。&&&&&&&&“灯塔计划”建设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中心、群众工作方法实训基地等,培训县乡村党政干部1566名。&&&&&&&&“长白计划”已培训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三批971名、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613名。
大美阿勒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阿勒泰地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