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在哪里的万盛书店在哪里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喵~祝各位关注了咋地书店的亲们Christmas Eve开心~以及期末给力之~
《去那里寻找回来的路》by 林墨。关于艺游欧洲十八年的那些。/subject/6958240/
【单向街·沙龙】12月18日by彭怡平【生活中的艺术和艺术中的生活】
【单向街&沙龙】第三百九十九期
主题:生活中的艺术和艺术中的生活
嘉宾:彭怡平
时间:日(周日)15:00--17:00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公园路6号院蓝色港湾11号楼rs-16号单向街书店 电话:010-- 单向街系列沙龙均为免费活动,无需门票,座位有限,先到先得,消费自理。
彭怡平,以梦想打造人生舞台 以创作实现人生梦想。 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巴黎索尔本第一大学电影电视系博士候选人结业。通晓法、日、英、德、拉丁文,是个热爱电影、欣赏艺术、崇尚旅行、喜爱美食与音乐的&生活艺术家&、专业影评人、旅游文学作家与文化评论者。专攻剧本、纪录片拍摄与电影艺术的研究,对日本文化与法国文化做过深入的探索,发表专书数本与专文数篇,探讨日法文化。应邀至日本京都现代艺术Gallery Sowaka以日文举办专题演讲。应邀至法国里昂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举办摄影个展,出席台湾电影专题圆桌会议。与Epson及ttoopp合作,于2009年11月底将作品以线上摄影艺廊方式永久展出。应Nikon School之邀,成为旗下第一位女性专任讲师,自2010年4月起,开办女性摄影系列课程。巴黎国际专业摄影艺廊Hautefeuille旗下长驻艺术家。结合电影与美食的《Marianne的橱柜》在300多名候选者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得到法国Esec电影学院1995年度最佳短片剧本奖。《名厨的画像》荣获1998年12月诚品选书。《巴黎?夜?爵士&&Jazz Club in Paris since 1917》荣获法国2002年度艺术家奖金。《她的故事》被法国《Marie Claire》评为年度最佳报导,书中摄影作品荣获2008年第四届TIVAC365传统摄影奖入围。
最新作品:《安格尔的小提琴》
副标题: 巴黎和巴黎人的故事 作者: 彭怡平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2 定价: 52.00元 豆瓣链接:
Z最喜欢的豆瓣书店小组之一。帖子质量很高,对于独立书店有兴趣的同志们可以看看。期待有一天可以去实体店看看啊,生命不止,梦想不死。
有读过《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 》的咋地书友们么?主页菌打算入手一本,正在咬手指纠结中 = =
《文史纵横 哈尔滨往事》封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欢迎购买~【主页菌自己来做广告了,书里收了主页菌的文章……主页菌是里面最年轻的一个= =】
《文史纵横 哈尔滨往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欢迎购买~【主页菌自己来做广告了,书里收了主页菌的文章……主页菌是里面最年轻的一个= =】
有没有买到或是见过《文史纵横 哈尔滨往事》这本书的童鞋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格林威治村的文艺复兴年代,彼时彼地,如此多才华横溢的人实验着他们的艺术形式,磨练着他们的技艺。他们的初衷并非全是书写传奇或成为明星,许多人只是单纯地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们中的有些人最终影响了时代;有些人得以以此为生;还有一些人,他们燃烧殆尽,再也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放任自流的时光》第89页
推荐Suze Rotolo的《放任自流的时光》。这是一本让你了解1960年代的美国的书,她不仅仅是鲍勃迪伦的缪斯,她也是她自己。
书店:销售一种“与阅读有关”的生活方式
& & &9月7日,一年前从复旦大学毕业的李春平回母校,在南区步行街吃完饭,想到读书时经常去的庆云书店看看,&早就关了&,同学告诉他,李春平有点惊讶,还是去瞅了一眼,发现原来的书店已经成了&外单衣铺&,只不过后面加了个括号,括号里依然是&庆云&二字。  这家以卖品质折扣书为主的庆云书店早在3个月前就已经歇业,歇业前还进行了几天的库存大甩卖。书店老板在原址经营起服装店,店内格局没变,经营店面的原班人马,也还穿着原先卖书时那一身的&疑似穿越&的长褂。  庆云书店只是众多面临危机的实体书店的一个小缩影。实际上,在国内,除新华书店能靠地租优惠等一系列&政策&长期维系,大多数实体书店眼下都在挣扎中。  在过去10年间,一家家实体书店纷纷传来倒闭的消息,其中包括上海思考乐书局和席殊书屋、号称&全球最大全品种书店&的第三极书局、实力雄厚的外资贝塔斯曼等等。就在3个多月前,北京著名的人文书店风入松书店也关门了,书店门口落款时间为6月2日的告示上称&书店因线路老化需检修&,然而,书店何日重张,从此再无下文。而眼下,上海的季风书园也在风雨飘摇之中,在市区仅剩下陕西南路店,地租合约也快到期,前途未卜。  实体书店处境不妙的情况也在国外发生。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朱大可教授在《新世纪》周刊撰文称:实体书店在大规模死亡,欧美书店掀起倒闭浪潮。以前遍及巴黎大街小巷的书店,这几年都从街面上消失了;美国连锁书店博德斯最近宣布倒闭,上万名员工丢了饭碗。  朱大可认为,书店大规模倒闭的原因,是它们面对文艺复兴以来从未有过的多重打击,纸张价格不断上涨、电子书的问世和普及、大规模的网购和快递模式,都导致店面购书的衰落。  调查显示近两成上海人不读书  那边是文化学者的研究结论,这边,行业主管部门的权威调查也出炉了。8月,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发布的《新媒体环境下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研分析报告》显示,17.6%的人&没有阅读习惯&,23.6%的人&转向数字化阅读&,有43.3%的人把不进行传统阅读的原因归咎于&学业,工作太忙,没有时间&。  在上海一家杂志社工作的邱萍现在只在网上买书,不过,买书前她会先到上海书城看看,称之为&打样&,&就是先翻翻哪些书不错,然后记下书名,再到网上去买,书城的书都是全价,网上至少打七八折,能省不少钱呢。&  25岁的张欣每天坐地铁上下班时就喜欢捧着电子书,&轻巧、方便,想下载什么就下载什么,哪还用逛书店啊!&  网购模式成就了当当、卓越、京东等一批B2C(&商家对客户&的缩写)网站。数据显示,当当网2010年前9个月营业收入15.7亿元,其中图书收入占84%;8月22日,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微博透露,京东商城图书音像业务上半年的销售额超过5亿元,而明年有望实现销售额约为15亿~23亿元。  &传统书店回款慢,销量下滑,许多出版社转而重视网络书店渠道,给其进货价越来越低;网络书店本身就没有店面租金等成本,折扣越打越低,迫使传统书店的销量萎缩。不少人会选择到实体书店看看书的内容,然后到网上购买。&上海书城的一位负责人这样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传统出版社也顺应数字化改革的潮流,做起了电子图书业务。当前,中国578家图书出版社中有超过90%的出版社开展了电子图书出版业务。2010年,数字出版的利润在出版业中的占比已经超过30%。2010年,上海电子书销售、在线教育等领域实现销售收入约3.8亿元,同比上升31%;数字发行业销售收入4.3亿元。  而传统书店也适时推出电子书网店,如&新华E店&、&辞海天下&、&云中书城&等。在刚刚落幕的上海书展上,新华书店力推其电子书网店和电子书阅读器,购置一本电子书一般在1元至5元不等,而在书展上购买阅读器则送100本电子书。  那些热衷传统阅读的人还在  《新媒体环境下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研分析报告》的调查结论是,上海市民有娱乐化阅读、浅阅读的趋势。  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一则报道则显示,欧洲的年均每人纸质书阅读量是中国人的近20倍。在欧洲的城际火车上,总能看到乘客们手捧一书,一页页随目光轻抚过去,到站了便恋恋不舍地从书中抽离。  不止在欧洲。在香港,很多香港人的阅读习惯还在。&香港的实体书店大部分是进口国外原装书,所以价格跟国外一样,这些书少则十几&刀&(美元的英文谐音&&记者注),多则几十&刀&。每年香港书展还是那么火热,公共图书馆也总是有人通宵达旦看书。&香港学生遥思说。  在上海,坚守传统纸版阅读的也大有人在。每逢月末,在上海工作的澳大利亚人Mark总会去书店捧回一摞书。Mark说,自己享受逛书店,可以一页页翻看,书的质地和印刷也清晰可感,而网购就无法做到这点。他认为,跟国外相比,在上海买书并不贵,所以也不用为省几块钱花双倍时间逛完书店再到网上购买。  上海作家王小鹰到现在还不会上网,也不懂电子书,她的创作方式依旧原始&&写在纸上寄给出版社。&书几乎像空气一样充满了我的生活空间,随手可及。&王小鹰说,纸质书有它独有的美感,不管是装帧设计,纸张质感,还是文字排版,都是碎片化快餐化的电子图书无法代替的,阅读纸质书会有一种安静入心的状态。  当然,王小鹰也把一些作品的版权卖给电子书商,但是,她始终相信电子介质虽然有传播广度,但传播深度终将难及纸质书。  让书店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上海季风书园的经理骆女士一说起这两年陆续痛失四家市区店面,就感叹不已,&目前市区的季风书园,只剩下陕西南路的这家店了。市出版局一直关心我们书园,但他们本身没有资金,还是得从国家的财政支出里争取。&  眼下,季风书园陕西南路店跟企业签订的14年合约快要到期,5元/平方米的优惠租金可能无法延续。若要撑下去,除了略带悲壮的自身坚持,也同样取决于政府的资金扶持和企业的退让妥协。骆女士坦言,以后光靠卖书所赚的利润可能连房租都无法冲抵。  而同样是民营的实体书店,台湾诚品书店在市场化大潮中,却不靠政府扶持,用自食其力的经营之道在实体书店的困局中突围。实际上,诚品书店经营的已不是单纯的图书,而是跟阅读相关的生活方式。  &台湾拥有华人世界最好的二手书市场和实体书店经营的范例。&说起台湾两家最出名的诚品书店,来自台湾的学生林克滔滔不绝,&诚品敦南店24小时营业,全年无休。书店提供了非常舒适的阅读空间,大桌子大椅子,也允许读者来摘抄,上一次我去是凌晨4点,里面人仍然很多,这就是网络书店完全无法取代实体书店的一个原因。如果说网络书店强调的是书的价格和送书效率,那么实体书店强调的就是对书的选择和自身的初探,好的实体书店给人的体验是非常愉悦的。&  &另外一家诚品信义店则完完全全打破了传统书店的架构,以书店为主轴覆盖五层形成一个文化商圈。在信义店里,除了世界各国的原版书和种类繁多的杂志外,诚品书店还提供各种文化创意品和文学衍生品。而3C数码和时装、高端咖啡的进驻,自然也就提升了这个店的业绩。最重要的是,这个实体书店将文化活动作为它的经营重点之一,每周都有高质量的文化活动,从这个方面来说,实体书店的意义是巨大的。 &林克说。  有人士就此总结说,实体书店现在的盈利模式,确实应该从书本身转移到其附属产业上,例如最典型的咖啡店、文化创意产品、文艺活动等等,并以这些附属产业来拉动主体的书本经营。  做社区化、特色化、专业化的书店,是实体书店突围的一种尝试。季风书园的老板严博飞曾撰文道,去澳洲的任何一个地方,首先看的便是书店。那里的社区书店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和社区的生命一样长,书店的店员和那里的人都认识,书店成为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寄托了他们的情感和记忆。这在当下中国,似乎已难得一见了。  季风书园陕西南路店开在地铁站内,目前它也在尝试改变,以适应新的图书业变局。书店中间有条走廊,入口的几个货架上出售明信片和贺卡,沿着走廊摆放了一些桌椅,让顾客喝咖啡,阅读和聊天。这条走廊在周末的利用率很高,书园会邀请一些名人同读者一起畅所欲言,又或者发起看片会,让读者花个把小时品味音乐和电影。  学者朱大可家附近有一间叫做&尚书房&的小书店,它跟大多数书店一样,所赚的利润连房租都无法冲抵。店主后来把小店重新装修,弄成一个以喝茶为主的书吧,里面摆放沙发和中式家具,而以书架分隔出一些小的私密空间,以便顾客阅读、上网和密谈。除了经营茶和图书,店主还在夜间举办各种专题沙龙,邀请社区名人作主题报告,与读者一同品茶、论书及观看纪录片,形成中产阶级的社区交往平台。&店主经营的已不是单纯的图书,而是跟阅读相关的生活方式。这种营销理念的变革,开启了未来书店生存的全新道路。&朱大可说。
转自:《中国青年报》
主页菌还有3个essays要写好郁结啊 = =以及今天看上一本书叫《老美国志异》~
民营实体书店困局背后:大举扩张 网店冲击
& & & 第三极书局宣告倒闭,风入松停业,每年,总有一些书店倒闭的新闻闯入我们的世界。如今,光合作用书店也资金链断裂了。民营书店,在这几年,步履艰难,不复昔日荣光。是什么样的困局导致了民营书店纷纷陷入困厄之境,民营书业如何突围?生活在没有书店的世界,又将如何?&
  1 现状 光合困局凸显民营书店尴尬  日,北京几家光合作用书店,遭&哄抢&,抢书者为多家供货商,往日优雅安静的书店,在一片喧嚣之后一地狼藉。几天后,光合作用总经理孙池证实,书店资金链断裂,经营困难,书店高层集体辞职。  孙池曾经一度是民营书业落荒之路上的豪健巾帼,1995年,怀着对书的喜爱与书店的憧憬,她开设了&光合作用&的第一家书店,开始主打财经书,之后慢慢提升书店品质,形成&人文、商业、艺术、生活&多面发展的格局,书店的规模,亦如藤蔓般蔓爬扩展。既配以咖啡店,又区分社区店、学区店、商业区店,几年下来,绿叶蔓蔓,已成城市文艺青年和时尚小资逗留之地。  &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样,给读者提供氧气&、&延伸悦读&,光合作用书店的口号与经营理念,让人心驰神往,也让人看到民营书店奋发繁荣,谁知只是虚景。一晌繁华后,余音哀邈。光合作用书店以尴尬的姿态掩面离席,加以之前第三极书局的倒闭,风入松书店停止经营,引发了爱书人关于实体书店存亡的大讨论。  不久之前,一本名为《你好,独立书店》的书出版,本意致敬各地自成一格的民营书店,忽成载承怀旧与哀伤之书,主编者薛原仍在编辑此书续集,但独立书店,似乎难言&你好&。  时值深秋,朝曦夜露,俱带寒意,网上悲论大盛,前有网络书店低折扣的攻势,后有电子书翩然疾行,实体书店,特别是民营实体书店,惶然步入风雨飘摇的绝境?&
  2 案例 万圣书园的理想之舟  光合作用遭哄抢的那一天,北京万圣书园正举行十八年店庆,群贤毕至,签名售书,鸿儒谈笑,往来皆是爱书人。自1993年创立以来,万圣书园已经成为京城文人聚集地,早有人称&万圣读书一日,可阅京城精英无数&。  无论是作为一个文化地标,还是作为一个文化品牌,万圣都已构筑其自己的境界。万圣创建者刘苏里,以&开书店是一种表达&,点亮了国内独立书店的理想之径。但他曾多次表明,开书店首先是一桩生意,赚钱必须占据首位,不然梦想再美理念再好,不赚钱都是白搭。  万圣书园十八年来,也有过举步维艰的时候,1997年,万圣顺应局势,涉足批发出版策划业务,成立图书公司,最后以失败告终,承债不轻,良性运营一度告急,之后书店迁址、营业面积扩大,万圣内部出现走市场化还是回学术的辩论,因理念不合,有管理人员愤而离去,也是一番飘摇。  刘苏里力镇全局,不惜代价保护万圣已有的学术品格,很多出版社也予以支持,万圣度过一劫。2002年,万圣对所有书籍经营品种进行梳理,调走大量不合书店定位的图书。也是同一年,醒客咖啡厅开业,辅助书店经营。  为了&留读书人、聚读书人&,刘苏里和妻子一起探索万圣作为书店作为时代思想交流场所的各种可能性。万圣与其他书店最大的区别是,它的书的管理分类,有它自己的立场与价值尺度,比如专设&宪政&、&美国研究&、&中国国家史&等书柜。以书为基础,在特定的价值判断与现实关怀下,构建万圣的产品。  归纳万圣的特色,其一为新书上架速度,万圣书店的上书极快,读者可一览最新出版的书;其二,有些书的存在,是万圣的价值诉求,相同的书,网络书店有,读者不一定能找到,万圣的专业分类与索引,为读者与书籍创造邂逅的机会。其三,奇货可居,几年下来,万圣保留了很多市场上已不再流通的书籍,网络书店没有,万圣有,价格战打不进来。&  3 问题 困局非一时之寒  中国书店的悲喜剧,有它们自己的背景。而每一家民营书店的退场,原因各有不同。其实,早在2000年前后,有购书习惯的人,早已发现民营书店正在默然凋谢。彼时,商品经济发展迅猛,一家书店与一家服装店或一家食品店,足以构成秋寒与春温的对峙,物质需求不断被刺激起来,文化上的盼求则独自黯然。当时书店之转型,唯走市场化,特别是在二三线城市,贩卖畅销书、教辅书者,可得一昔喘息存活,不变者,怆然关门。  作为文化中心城市的北京,读书人多,嗜书者众。爱北京者,一直把书市繁荣作为最重要的理由之一,占人文地理之优势,北京的精神盛宴,也是其他城市读书人艳羡之所在。  今年&风入松&书店停止营业,以待迁址重振。书店租金问题,方才格外显眼。其实,去年上海季风书园因租金高涨而关闭的事件,早已将租金问题推到人们面前。香港著名的二楼书店,则是以其特殊的存在方式,说明书店租金之难。讨论风起,却也无可奈何。重要的是,租金也是其他商品行业所面临的,书店虽可以打出文化之名,但不足以获得更多支持。  京东(微博)商城、当当(微博)、卓越这些网络书店的价格战,对民营书店来说,确是霜雪俱下。即便是万圣书店,也有顾客坦言,利用万圣书目齐全与分类精细,按图索骥寻找心仪书目,之后在网店上下单。虽然网络书店的价格战有恶性竞争之嫌,但读书人蜂拥而上争夺网络书店的低价书,无论商家还是买家,都无可厚非。  被称为国内最大民营连锁书店的&光合作用&在雄心勃勃扩张之时,就已埋下危机。若无庞然巨资支撑,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扩张是冒险之举。前有席殊书屋之鉴,席殊在业绩最辉煌的时候,也曾遍及30多个省400多座城市,最后因资金链断裂离场。有人称之为中国式发展,蛮勇冒进,野心有余理性不足。  而中国民营书店的困境,与负税也有一定关系。相较于其他行业,图书行业本来就利润较低,加以地面店与网络书店存在或隐或现的竞争关系,高房租加税负之下,地面书店的生存困境,就更加严重。&
  4 历史 相见时难别亦难  在讨论实体书店是否有美丽未来之前,可照一下历史之镜。  中国当代民营书店的发展史,正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侧影。又因书籍出版发行本身所拥有的文化特性,民营书店既受惠社会发展的朗风,也经受其阴雨。  1982年3月,《国家出版局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问题的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积极发展集团书店,适当发展个体书店&的方针,开启了民营书店的大幕,之后几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连续发布有益民营书店发展的政策与规范。  当时知识界颇有期待,哀叹文革时期的书籍荒芜,精神家园苍白,为尚未立足的民营书店赋予了斑斓的文化色彩,认为它们将促公共文化与思想的交流,提升国民素养。  1989年11月,《关于加强集体、个体、私营书店(摊)管理的暂行规定》,界定了民营书店的经营范围:&民营书店不得向出版社和期刊社承揽书刊的总批发(总发行),不得以任何形式批发由新华书店包销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重要文献、党和政府统一规定学习的政治理论书籍、中小学课本和大中专教材。&这一规定,虽是经营范围的规定,但敏感者迅即发现这个规定中的不公平因素,但大多数人仍持乐观心理,毕竟文化趋于多元化,图书品种也在迈向多元化,市场上主沉浮之书,自然有其促利增润之内力。  1996年,中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进入&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发展阶段,图书批发销售中心建立,图书发行逐渐转换为企业经营模式,图书发行营销抬足进入市场化之蓝海,而民营书店的发展也正是在那时得以壮大。  刘苏里叙述了万圣发展史,其实是中国当代民营书店所共享的发展史:&到1978年,独立书店作为一个物种,还在分娩前的剧烈阵痛之中。1981年后,行业分管部门多次出台允许办个体书店政策,但收效甚微。1992年,我的书店开办,还是借鸡下蛋&&挂靠,1993年&正名&,仍是戴红帽子。直到中央下决心发展民营经济,摘红帽子的改制工程才于1996年开工。书店彻底恢复独立面目,已是2001年的事情。这一年11月,中国入世谈判修成正果。&&  5 未来 何妨吟啸且徐行  2010年,第三极书局以总亏损7800万元的困厄之境,黯然退场。以&做全球最大全品种书店&高调登场,在与国营书店一番价格激战后,疲倦至死,荣枯不过三年,其惊险程度,堪比过山车。与之相随的,是互联网图书销售越来越强势。  上海季风的创始人小宝,与北京万圣的创始人刘苏里,在2010年,有一个关于民营书店存亡的对话。他们坦然相告,实体书以及实体书店何时会消亡,心里已有一个时间表。  大势所趋,非理想可以力挽狂澜。当时刘苏里所做的惊人预测,今天看来,更有深意:两三年后,实体书店将迎来最困难的时期,但2017年将是图书零售的黄金期。原因是,大量实体书会随着电子书的发展,消失殆尽,而有百分之十五的实体书品种将会保存下来,高价、精装、低产为其特点,有钱、有闲、有闹之人,则为其消费对象,他们的垂范效应,将引领时尚。  换言之,电子出版和网上书店将让图书出版发行,进入一个快速消费品式发展的时代,遵循市场规律,以其低价量之优势,获得它的繁华,而传统实体书和实体书店,借势怀旧与时尚,则走向小众化,实体书重装登场,以奢侈品的身份,在市场上确立自己的应需空间,自成典藏精品。  刘苏里虽是以理性经济人的口吻,道出这番预测之见,但是支撑他观点的,仍然是一种文人式的情愫:书可以打折,思想无折扣,实体书会消亡,阅读不会消亡,阅读方式会随着技术的革新而改变,怀旧则会为纸质书的书香,留下发幽释馨的角落,有需求就有市场。  万圣书店的墙上,挂着美国绘画作家Shel Silverstein的作品《阁楼上的灯光》,女主人&醒客张&为它配上修改过的郑愁予的诗,是谁传下这行业,黄昏里亮起一盏灯。这句话的隽永意韵,怕早已在万圣的喜爱者那里落根成长。书店的灯光,美好如诗,只因人们内心有一种渴望,对书,对知识与思想,对自由,这是人内心业已久远且死不掉的渴望。  万圣书园的发展姿态,正如苏轼诗,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一口气买了《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德加的小舞女》《放任自流的时光》。我想知道那些缪斯的背后的真实故事。
Cecilia Teng圣诞节自制明信片上线~欢迎选购!
&详细图案请看:/photo//album-?ref=minifeed&sfet=709&fin=0&ff_id=#thumb/photo//album-?ref=minifeed&sfet=709&fin=1&ff_id=#thumb&Cecilia Teng为Za2ra&Dora书店股东之一,南开大学,主修社会学。这是她的人人主页:/profile.do?id=&from=opensearch欢迎支持。
“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这半年,我老是重复这一句话,
好像从任何电影任何题材中,我都能读出着一句话。
但是下半句是:“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那些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
并且为自己的选择买单的人,赢得了我的敬意。
就像一个朋友说的:“能任性生活,是一种能力。”
林达夫妇的自我介绍【转载】
/group/topic/1337470/
15:47:08 来自:
我们夫妇俩,叫丁林也罢,叫林达也罢,都不过是为了发表一些话非要一个名字不可时,起的一个名字。男的原来姓丁,女的名字里有一个林。通常都是女的写头一稿,所以仔细的人看得出有女性的痕迹。之所以不怎么&秀&,实在是没什么可&秀&的。读者诸君读了,觉得有道理,对那些故事留一个印象,我们就满足了;觉得没道理,骂一声,也没什么不可。
我们俩是中学同学,朱学勤先生文中提到的刘海生老师就是我们上海复兴中学的老师。
我们俩在黑龙江小兴安岭插过队,干农活,还放过马。后来回上海,男的是街道工人,女的干过几年建筑队木匠。文革结束进大学,学的都是&工科&。女的毕业后又考了研究生,师从陈从周先生。后来我们两人都在大学里工作,但不久就都辞职了。那是大概1987,88年的事情。此后就都在建筑工地上打工,当然,有点书本和技术底子,活儿比一般小工要轻得多,但是和工人们一起住工棚,却是当然的事。这样直到91年偶然的机会出国,机缘还是打工。
出国后,干的活在农业、仓库、建筑、运输等等的边缘,就是说,在老板手下你该干什么就得干什么。也上过一点课,很杂。读书,也很杂。&小贩&一说,还真是准确的说法。在各地小镇的地方节庆上,摆一个&摊&,卖小玩意儿,比如自己做的小东西,工艺品之类。相当于赶庙会。如此谋生不易,所以我们俩还得有一人维持一份固定的job,每天上班。如此谋生的好处是,走遍了南方的小镇,习惯了黑白红黄乡下人。
最怕的是,编辑在我们的&名字&旁注:学者。非得是学者才有credit吗?不是学者能不能有常识?我们早不是什么学者。我们俩手上都是有茧子的。
最近我们俩在忙于自己动手盖房子,改善居住条件。DIY在这儿非常普遍。杰米&卡特总统是我们州的人,他老先生就喜欢空下来做做木工活的。我们觉得这挺好,你说呢? &
那些书店里的小家伙们
来自南开荒岛
来自呐喊书店
96人关注了啊~恩。收到了《巴黎,很烦人》作者毕远月先生的邮件啊喵~~好开心~果然大手都是平易近人的呢~都是不拿架子的好人呢啊~
&闲居无事,翻书度日。而资性粗钝,不能研究经学,惟历代史书,事显而义浅,便于流览,爰取为日课,有所得辄札记别纸,积久遂多&真羡慕……
Mademoiselle主页菌:大家还有印象几年前有本很美的小书叫《信封》么?是一个德国音乐家写给他的中国妻子的书信集,还附有一张CD。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