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彩状,不知道在上海哪所军校最好学校值得信任

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请留下电话、QQ或邮箱,方便联系您
选择分享到:您好, []|
每日精彩推荐
校园精英博客
青春期健康
生理卫生.........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医学院校总排名*要想学医先背此书
我的图书馆
医学院校总排名*要想学医先背此书
医学 包括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口腔医学、中医学、法医学、护理学、药学等8个学科类,共有16个本科专业。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2000年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医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8.16%,医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9.77%,医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15.08%。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年发布的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18409名博士生导师中,有2308名是医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12.54%。 中国医学院校总排名1 北京大学&& 2 复旦大学&& 3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4 中山大学5 华中科技大学& &6 中南大学&& 7 四川大学&& 8 首都医科大学9 中国医科大学& 10 吉林大学 11 浙江大学& 12 天津医科大学13 南京医科大学& 14 山东大学& 15 武汉大学& 16 河北医科大学17 哈尔滨医科大学& 18 苏州大学 19 暨南大学 20 重庆医科大学21 西安交通大学& 22 青岛大学& 23 郑州大学& 24 北京中医药大学25 南京大学& 26 山西医科大学& 27 福建医科大学 28 中国药科大学29 东南大学& 30 安徽医科大学& 31 广西医科大学& 32 新疆医科大学33 昆明医学院& 34 广东医学院& 35 南京中医药大学 36 成都中医药大学37 上海中医药大学 38 沈阳药科大学 &39 南昌大学& &40 广州中医药大学41 贵阳医学院& 42 兰州医学院& 43 温州医学院& 44 大连医科大学45 山东中医药大学& 46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47 内蒙古医学院48 广州医学院& 49 宁夏医学院 50 徐州医学院&&51潍坊医学院52 天津中医学院& 53 同济大学& 54 湖北中医学院& 55 泰山医学院56 滨州医学院& 57 湖南中医学院& 58 汕头大学& 59 浙江中医学院60 辽宁中医学院& 61 南通医学院& 62 新乡医学院& 63 河南中医学院64 江西中医学院& 65 蚌埠医学院& 66 川北医学院& 67 江苏大学68 皖南医学院& 69 锦州医学院& 70 佳木斯大学& 71 延边大学72 泸州医学院& 73 遵义医学院& 74 厦门大学& 75 安徽中医学院76 沈阳医学院& 77 长春中医学院& 78 广东药学院& 79 福建中医学院80 陕西中医学院& 81 石河子大学& 82 济宁医学院& 83 华北煤炭医学院84 南华大学& 85 广西中医学院& 86 大理学院& 87 南开大学88 扬州大学& 89 长治医学院& 90 天津大学& 91 青岛海洋大学92 桂林医学院& 93 承德医学院& 94 成都体育学院& 95 吉林农业大学96 华东理工大学 97 包头医学院& 98 河南大学 99 北华大学100 大连大学& 101 云南中医学院& 102 山西中医学院 103 贵阳中医学院104 甘肃中医学院& 105 郧阳医学院 106 海南医学院 107 三峡大学108 张家口医学院& 109 内蒙古民族大学& 110 右江民族医学院111 北京联合大学 112 上海交通大学& 113 青海医学院114 浙江工业大学& 115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116 西藏民族学院117 西北大学& 118 武汉科技大学 119 山西大学120 南京农业大学& 121 淮南工业学院& 122 西藏大学123 河北科技大学& 124 武汉化工学院 125 湖北民族学院126 宁波大学& 127 咸宁医学院& 128 河北大学 129 江南大学130 齐齐哈尔医学院& 131 赣南医学院& 132 杭州师范学院133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 134 长春大学& 135 牡丹江医学院136 南京工业大学& 137 青岛化工学院& 138 通化师范学院139 西北民族学院& 140 西北轻工业学院& 141 西藏藏医学院142 西南农业大学& 143 烟台大学 144 延安大学145 宜春学院&& 146 中央民族大学&要想学医先背此书&《中医经典要文便读》&&&&&&&一、本书集素难灵枢、仲景天士等诸家精华,并中医传世之作以为经典者,择其精要,合为采撰,以便观览诵读。&  二、中医经典须朝夕展卷细玩方可见功,其诵读须长期、反复、分层次进行,非一朝一夕可竟也。书不在多,有用之书一卷在手,晨昏诵之,日久其效自现。&  三、凡我中医学子,莫不以修德为先,故而篇首即献孙思邈之《大医精诚》,供学者时时诵之,鞭策自己。&  四、病因赋、病机赋当在大学一年级背诵,濒湖脉学能背诵其中七言诀也已足够。&  五、中药炮制赋、药性歌括四百味、草药辩性歌、青草药歌诀等熟读即可,而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用药禁忌歌、药性总义、用药传心赋、药性赋、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治病主药诀则需在教师指导下分层次背诵,学有余力者可加背“寒热温平四赋,增补东垣未尽之意”。&  六、方剂学方歌部分的内容常随教材的更迭而变动,不利于师生的传承学习,本书选方以七版教材为准,方歌则以《汤头歌诀》为主,依《增辑汤头歌诀》、《伤寒方歌括》、《金匮方歌括》等为据,择取其中方剂歌诀以供学生诵读。教材可变,而方歌不可变。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以黑体标明,熟悉的以斜黑体标记,了解的则书以宋体。&  七、临床篇选取医学三字经、西溪书屋夜话录、妇女经带胎产歌诀,示以基本内容,供临床修习参考。其中“医学三字经”,简单实用,值得记诵。&  八、昔年王冰注《素问》,“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糅”,以期“奎张不乱”,今仿其以黑体标明重要文献。传统经典内容部分,不论“素问序”还是“伤寒论序”,文采内容均值一览,故而列于书中,学者不可以不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内经》之中,经典佳句甚多,惟选其精华,以大纲为据,结合编者平素所学将建议背诵内容标黑以警示。《伤寒论》更是字字珠玑,也以大纲为本,不删一句条文,将建议背诵内容标以黑体。个人以为重要者以斜黑体标注,建议凡有方药之条文,均可背诵。个人临床体会不同,侧重自有差异。《金匮要略》选其重要条目,黑体标其背诵条文。《难经》摘其精华佳句录入书中,其需背诵条文,惯例标以黑体。温病学内容,叶天士《温热论》前十段系公认经典,标注如前,《三时伏气外感篇》因其重要而收录,以供参阅;薛生白《湿热病篇》,择其菁华以录之;《温病条辨》与《伤寒论》交相辉映,全文收入,参教学大纲而拟定背诵条文。&  九、针灸学作为传统中医的两大板块之一,也有基本内容值得背诵,主要选取市面通用版本,结合《灵枢·经脉篇》熟读成诵,则针灸学基本功可以大成矣!&  考虑本书内容及学习需要,特印制成小32开口袋书,结合目录,善用此书,日久必见奇功。所选材料,出处明确者均予注明!&&&&&&&目录& 序言&& 凡例&& 前言&  大医精诚&  第一部分& 中医基础篇&  第一章 &病因赋&  第二章& 病机赋&  第三章 &濒湖脉学&  脉学七言诀&  四言诀&  第二部分& 方药篇&  第一章& 中药歌诀&  十八反、十九畏歌&  妊娠用药禁忌歌&  草药辨性歌&  青草药歌诀&  李汉彪师傅 传草药辨认秘诀&  中药炮制赋&  药性总义&  用药传心赋&  药性赋&  寒热温平四赋,增补 东垣未尽之意&  用药分根梢&  治病主药诀&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药性歌括四百味&  第二章&方剂学歌诀&  解表剂&  泻下剂&  和解剂&  清热剂&  祛暑剂&  温里剂&  补益剂&  固涩剂&  安神剂&  开窍剂&  理气剂&  理血剂&  治风剂&  治燥剂&  祛湿剂&  祛痰剂&  消食剂&  驱虫剂&  涌吐剂&  第三部分&& 临床篇&  第一章& 医学三字经&  医学源流 第一&  中风 第二&  虚劳 第三&  咳嗽 第四&  疟疾 第五&  痢证 第六&  心腹痛、胸痹 第七&  膈食反胃 第八&  气喘 第九&  血证 第十&  水肿 第十一&  胀满蛊胀 第十二&  暑症 第十三&  泄泻 第十四&  眩晕 第十五&  呕哕吐 第十六&  癫狂痫 第十七&  五淋、癃闭、赤白浊、遗精 第十八&  疝气 第十九&  痰饮 第二十&  消渴 第二十一&  伤寒瘟疫 第二十二&  妇人经产杂病 第二十三&  小儿 第二十四&  第二章& &西溪书屋夜话录&  肝气&  肝风&  肝火&  治肝诸法&  补肝四法&  第三章&妇女经带胎产歌诀&  月经门&  带下门&  胎前门&  产后门&  第四部分 &传统经典篇&  第一章 &内 经&  素 问&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上古天真论篇 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 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 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 第四&  阴阳应象大论篇 第五&  阴阳离合论篇 第六&  阴阳别论篇 第七&  灵兰秘典论篇 第八&  六节藏象论篇 第九&  五脏生成论篇 第十&  五脏别论篇 第十一&  异法方宜论篇 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篇 第十三&  汤液醪醴论篇 第十四&  诊要经终论篇 第十六&  脉要精微论篇 第十七&  平人气象论篇 第十八&  玉机真脏论篇 第十九&  三部九候论篇 第二十&  经脉别论篇 第二十一&  脏气法时论篇 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 第二十三&  血气形志篇 第二十四&  宝命全形论篇 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论篇 第二十六&  通评虚实论篇 第二十八&  太阴阳明论篇 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篇 第三十&  热论篇 第三十一&  刺热论篇 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 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 第三十四&  疟论篇 第三十五&  气厥论篇 第三十七&  咳论篇 第三十八&  举痛论篇 第三十九&  风论篇 第四十二&  痹论篇 第四十三&  痿论篇 第四十四&  厥论篇 第四十五&  奇病论篇 第四十七&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骨空论篇 第六十&  水热穴论篇 第六十一&  调经论篇 第六十二&  四时刺逆从论篇 第六十四&  标本病传论篇 第六十五&  天元纪大论篇 第六十六&  五运行大论篇 第六十七&  六微旨大论篇 第六十九&  五常政大论篇 第七十&  六元正纪大论篇 第七十一&  刺法论篇 第七十二(遗篇)&  至真要大论篇 第七十四&  著至教论篇 第七十五&  疏五过论篇 第七十七&  征四失论篇 第七十八&  方盛衰论篇 第八十&  灵 枢&  九针十二原 第一&  本腧 第二&  邪气脏腑病形 第四&  寿夭刚柔 第六&  本神 第八&  终始 第九&  经脉 第十&  经水 第十二&  五十营 第十五&  营气 第十六&  脉度 第十七&  营卫生会 第十八&  寒热病 第二十一&  癫狂 第二十二&  厥病 第二十四&  病本 第二十五&  口问 第二十八&  师传 第二十九&  决气 第三十&  海论 第三十三&  五乱 第三十四&  胀论 第三十五&  五癃津液别 第三十六&  五阅五使 第三十七&  逆顺肥瘦 第三十八&  阴阳清浊 第四十&  淫邪发梦 第四十三&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第四十四&  外揣 第四十五&  五变 第四十六&  本脏第四十七&  五色 第四十九&  论勇 第五十&  卫气 第五十二&  天年 第五十四&  五味 第五十六&  水胀 第五十七&  贼风 第五十八&  卫气失常 第五十九&  玉版 第六十&  五禁 第六十一&  五味论 第六十三&  阴阳二十五人 第六十四&  五音五味 第六十五&  百病始生 第六十六&  邪客 第七十一&  通天 第七十二&  论疾诊尺 第七十四&  刺节真邪 第七十五&  九针论 第七十八&  岁露论 第七十九&  大惑论 第八十&  痈疽 第八十一&  第二章& 难 经&  第三章 伤寒论&  伤寒论序&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第四章 金匮要略&  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第一&  痉湿暍病脉证 第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 第三&  疟病脉证并治 第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第五&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第六&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第七&  奔豚气病脉证治 第八&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 第九&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第十&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 第十一&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第十二&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 第十三&  水气病脉证并治 第十四&  黄疸病脉证并治 第十五&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 第十六&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 第十七&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 第十八&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 第十九&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 第二十一&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二&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 第二十四&  第五章 温病学&  温热论&  湿热病篇&  三时伏气外感篇&  温病条辩&  原病篇&  上焦篇&  中焦篇&  下焦篇&  第五部分 针灸篇&  骨度分寸歌&  经穴起止歌&  十四经分寸歌&  井荥俞原经合歌&  原络穴歌&  十六郄穴歌&  十二募穴歌&  八会穴歌&  八法交会歌&  八脉交会八穴歌&  十二经子母穴补泻歌&  十二背俞穴歌&  下合穴歌&  四总穴歌&  马丹阳十二穴歌&  回阳九针歌&  行针指要歌&  孙思邈先生针十三鬼穴歌&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治病十一证歌&如何精通中医如何精通中医——医者佛提供一份学医的书单中医难学,古有《此事难知》一书,尽谈学中医之难。但又有《医学实在易》一书,反而谈中医如何容易学。后人岂不是被搞糊涂了,到底中医好不好学呀。我认为,中医不容易学好,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果学者能有志向,有方法,循序渐进,则必能有所成就。朱子曾说过:居敬持志,读书之本;循序致精,读书之法。读书如此,学医何尝不是如此。心中执着一份信念,加上心思聪颖,配合切实的功夫,假以时日,必可医理贯通无碍。近年来,经常有中医爱好者以及一些年轻学子问我学中医要看什么书,我曾经在博客里写过几篇关于如何学习中医的一些文章,并且也曾提供了三本可以读的中医书。但对于志在专精医术的同道看来,原来的答复有些粗糙了。因此我想再详细地把这个问题回答一下,并提供一份学中医的书单。或许挂一漏万,或许被他医所不解,但只求一心积善,罪我怨我,一切不计。如果能帮助大家因此而走上中医之路,继而精通医术,则自觉善莫大焉。因此,此文是给将来的大医作个引路指南的。要学中医,就要学最上乘的中医学。有了这个目标,才算是有了入门的动力。中医入门极为不容易,登堂入室则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既要求学者吃苦肯学,还需要不错的天赋,那就是悟性。现在的中医情况堪忧,后继乏人,是因为真正领悟中医的人太少,反而靠中医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了。当前,社会上处处可见那些学了几天理论,背了几张方子,连混带骗地弄来一纸文凭,就开始打着中医的旗号去吆喝的庸医之辈。这般庸医行世,直接就败坏了中医的声誉,况且因此而害人无数,更数可憎。所以说,如果只想着抄几个秘方,会治几个小病,那不能算是学医,不过是浅尝辄止而已。只有学到第一流的中医学,才能真正走进中医、理解中医、相信中医,并能应用中医治疗一些大病重病危病疑难杂病。我建议未学医时,可先从周凤梧的《名老中医之路》、李可的《人体阳气与疾病》以及刘力红的《思考中医》看起,既增兴趣,又增动力和信心。以后学医过程中,也可反复研读此三书,则其收获更多。一则,修德为先。我认为,医德大于医术。德不修,徒论医术,不过是个普通的医生。如果医德败坏,则根本就是含灵巨贼,也谈不上医术如何了。修德之本,在于诚意正心。这是居敬持志的功夫,也是最必要的功夫。儒家在这方面达到了极致。古人云:“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为人与治学的至境,是学医的最终理想。学问的修得以至诚的德行为本,而德性的养成则以求知问学为途。学医先“尊德性”,在这个信念的基础上,然后始能 “道问学”而通医理。我强烈建议读一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这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对于为人和为医教极有意义。我曾在当当网的书评中写过这样的话:“极品中的极品,中国人必读。这是国学入门的书,也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从初学者到饱学之士,皆需时时读几段这本书,可以提供无穷的儒家思想与智慧。 没有读的,抓紧读。作为中国人,不管是哪个行当的,都要一读此书。而且,此书不难,慢慢地就入手了。”另外,学医还可以读读佛教方面的书,锤炼心性,修养佛性。配合静坐,可以体悟许多与佛与医相关的东西出来。再者,王凤仪老善人的嘉言录极有利于养心养性,不可不读。之后,你就知道怎样学医,怎样行医,怎样做人了我曾经写过一篇《医德与医术》的文章,专门讲医德这个问题,可以找来参考一下。强调一下,修德不是只管读书和背书,读书只是明了其中的道理,关键还得去做,去实践。王凤仪老善人讲过:“道是行的,不行就没有道。”认真体会一下这句话,把它永远地刻在心里去。二则,首重经典。一般来说,学中医有两个途径,一则自后世之书入手,渐而读到经典;二则自经典入手,渐及后世诸家。前者易,后者难。前者容易上手,似可快速小成,但后者根基稳固,一旦掌握了医学经典,则如手执利刃,而难病大病心中了然。因此,我主张自经典入手,既省时间和精力,又可掌握最正宗的医术。经典者何?一般认为是《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神农本草经》、《难经》和《伤寒杂病论》。这几本书都是古文,不太容易读懂。手边可以备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随时翻阅,极有帮助。我认为可以先看《黄帝内经》,就当成故事来看。你看黄帝坐在那里,与他的臣子岐伯一问一答,多么逍遥自在。且这本书是压韵的,其中大多数的句子都有韵脚,读来朗朗上口,极富诗意。如果实在畏难,可以看后世的翻译。市面上有不少这样的书,都差不多,可以找来读一读,关键是读懂书中的道理。这本书是中医的最核心的基础,是需要经常读的书。我建议可以放在床头,每天睡前读一读。如果能配合临床,则更有妙味。坚持每天学一点,渐而可通。读时可以不求甚解,但理解其意思即可。但遇到好的句子,不妨多多地背诵。读《黄帝内经》的同时,可以参考清代黄元御的《四圣心源》。这是一本需要反复读,反复琢磨,一直到背诵的书。我认为黄元御是后世真正理解了《黄帝内经》的极少数医家之一,其妙悟岐黄,临证如神。黄元御勤于笔耕,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医学著作,实在是后世苍生之福。同时还可参考张景岳的《类经》、李中梓的《内经知要》以及汪机的《读素问钞》。读完《黄帝内经》,紧接着就读《难经》,这本书是就《黄帝内经》的几个问题进行问难。问题比较简单,读起来也不难,很薄,一两个月就可以读完。可以配合读滑寿的《难经本义》。中药是临床医生的手中利剑,必要精通。所以学了理论后,紧接着要学《神农本草经》。可以参考黄杰熙评释的《本草三家合注》,唐容川的《本草问答》以及周岩的《本草思辩录》,另外中医大学教育的本科教材《中药学》亦可一参,但当以《神农本草经》的观点为本,勿受后世过多影响。继而精研《伤寒杂病论》。这是医圣张仲景的大作,也是后世最受推崇的一本书,历来其注释近千家。目前大学教材以宋本为主,我比较重视桂林古本伤寒论,因为其内容更为充实,且纠正了宋版的许多错误与矛盾之处。研读《伤寒杂病论》,可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伤寒论讲义》 (中医规划教材,梅国强主编)、曹颖甫的《经方实验录》 、舒驰远的《新增伤寒集注》,以及黄元御和郑钦安的书。如果坚持不懈,就可在三年至五年的时间里完成上面的任务,如此就奠定了一个深厚宽广的中医基础,以后再起万丈高楼不过是时日问题了。三则,传统文化。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的根。其中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概念既是文化,也是中医的基础。所以,学医要先学传统文化。唐代药王孙思邈说过,“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於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於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於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一)这是把几乎所有的古代文化给包括进去了。现代人要象药王这样博极群书,相信也很难做到,但《易经》要学,因为包含的学问极大极深,整个就是中医的根基。弄通了易理,建立起来象与数的概念,玩味文王易图以及十二消息卦,则《黄帝内经》的很多道理自然就贯通无碍了。可以参考李阳波的《运气学导论》、唐容川的《医易通说》、邹学熹的《医易滙通》以及南怀瑾的《易经杂说》。另一本是《道德经》,是道家的精华。幸好这本书也不厚,仅五千字,来来回回疏理几遍,也就慢慢地通了。如此可以建立一气流行的概念,则庞杂的中医顿时有序简单起来。就参考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即可。要精通中医,这两本书就必需读,而且要精读,反复读。可以与前面的中医经典一起读,坚持不懈,一两年也就读透了。配合着还要读一些历史以及文学诗词书,借以陶冶情操,扩大知识面。中医理论要想精,必需要有广博的传统文化基础,即要有广度,而后方可有厚度和高度。而且,学中医要善于背诵。民国时秦伯未受业上海丁甘仁时,丁师要求背诵《古文观止》,当时他很不理解,但临证十数年后,才体会老师的用心之苦。现在的中学课本中有近百篇古人,这些都是两千年来的文化精华,建议全部背诵。背古文,不仅仅是学文化,同时也提高人生修养。要建立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首先就是要多读书。需知有读医书而不为医者,没有不读书而为医者。但读书要思考,要自悟。读书破万卷,如果不思考,就等于白费。不知观天查地以比象于人,亦不是学医之道。为医者读书,就是要学以至用。如此读书,则可打下深厚的国学基础,临床时自然能贯通医理,左右逢源。另外,任选一个版本的中医大学课本《医古文》,反复研读,这是读古书的基础。或者用王力的《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亦是不错的选择。四则,后世精华。唐宋之后,名医辈出,医书汗牛充栋,一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读得完,所以就要有所筛选。中医门派众多,观点各异,越到后世越是明显。可先从一家学起,先宗一家之言,次而及其他家。我认为可以先从黄元御学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黄元御医学全书》不失为一个极好的版本。以黄元御的理论为基础搭个医学流派的骨架,将《四圣心源》融会贯通其中,如此见病知源,立方有据,可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可以读郑钦安三书:《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和《伤寒恒论》,建立一阳盈缩的观点,奠定扶阳的基石。其它医书,可读可阅者亦很多。但如果为了临床技术,我只就自己所读过的,精选出一份书单,由读者自己体会。卢崇汉《扶阳讲记》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之《陈修园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之《徐灵胎医学全书》范中林《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余听鸿《余听鸿医案》吴佩衡《吴佩衡医案》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周慎斋《医家秘奥》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陈朝祖《中医治法与方剂》李时珍《濒湖脉学》黄煌《张仲景五十味药证》左季云《伤寒论类方法案汇参》喻嘉言《寓意草》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第三版)李可《李可老中医急危重证疑难病经验专辑》喻嘉言《医门法律》胡慎柔《慎柔五书》周楣声《灸绳》邹澍《本经疏证》柯韵伯《伤寒来苏集》配合读书,必需勤于临证。古人云:“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不临床而读书,只学到些想当然的医理。只有从临床上回来,再读医书,则医理与临证豁然贯通,有情不自禁手舞之足蹈之之妙。多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则如药王所言:“具而学之尽善尽矣。”如此方是病家之福。中医各家各派各有风格,专精之路亦各有不同,并不是说每个人都适合于我以上所言。如果能找到好的师傅,帮助入中医之门,再琢磨出最适合自己的路子,则往往会事半功倍。以上所论,不过抛砖引玉之言,愿与诸位医林前辈大德共勉之。&一个铁杆中医读书的诀窍作者:&彭坚&中医的书籍浩如烟海,一辈子读不完。作为一个立志成为中医临床家的学生,一定要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治病经验的获得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直接经验,靠自己在临床摸索积累;另一个是间接经验,靠从书本中获得。古人把著书立说看得很神圣,大部分流传下来的书是比较可靠的,经验总结也很实在;尤其是当代许多著名老中医写了很多经验总结的著作和医案医话,这些都是学习间接经验的宝贵源泉。我历来认为:对中医而言,有时候间接经验比直接经验还重要,比如,在年轻时,因为参加临床的时间短,见识少,必然有很多病从未见过,完全靠自己从头摸索,会耽误病情,走许多弯路。如果读的书多,发现古今名医有类似的治疗经验,拿来运用,则可以用之弥补自己直接经验的不足。即使到老了,临床经验丰富了,也不可能所有的病都见识过,旁人的经验永远是值得珍惜的。这就需要读书,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吸取他人的经验。我认为,一辈子埋头临床,只重视自己的经验,或家传的经验,而不肯花时间多读书,多吸取他人经验的人,只能是一个平庸的医生,是决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临床家的。当然,读书是有诀窍的,要有计划地读,有选择地读,分阶段读。第一,要熟读几本书。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和民族,必定有自己的文化经典,经典对于民族精神的构建,作用是巨大的。而在东西方文明的“轴心时代”诞生的中医体系,产生了早期的所谓“四大经典”著作,即《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经过历史淘汰,《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成为新的“四大经典”。这几本书是一个中医临床医生的安身立命之本,在读书阶段,就要背诵,至少《伤寒论》、《温病条辨》要背熟,其他要熟读。可以一辈子受用无穷。为什么一定要熟读、背诵呢?因为这几本书解决了中医临床方法论的问题,体现的是活的辨证论治思想,表达的是一个体系,不是一方一法,何况《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提供了四百余首久经临床考验的、内在联系紧密的、疗效卓著的系列方。只有烂熟于胸,在一辈子的临床中实践、体会、印证,才能使自己的临床水平得到升华。我学中医是从读《伤寒论》入手的,感到最大的收获是其中的思维技巧,临床方法论,这是中医临床的灵魂。条文要记得熟,临床才用得活。才能掌握到中医临床的精髓。举一个最近的例子:我治疗一个中年糖尿病人,用了各种西药,血糖始终降不下来。患者表现的症状主要是胃肠不适,胃脘饱胀,咕噜作响,大便时干时稀,舌苔薄黄。我用半夏泻心汤、调中益气汤、乌梅丸等,先后几个月,不见大效,血糖仍然踞高不下,但始终不敢贸然去芩连,因为考虑到黄连有降血糖的作用。几乎黔驴技穷了,却偶然一次切脉时,发现虽然时值夏天,但患者整条手肘都是冷的,这不正是《伤寒论》中的“四逆”证吗?腹中咕噜作响,即肠鸣音亢进,不正是《金匮要略》中的“水饮”证:“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吗?舌苔薄黄只是有热的假象。改用大剂量四逆汤合己椒苈黄丸,取效了,血糖也开始降了。我出了一身冷汗,觉得惭愧,对不起病人,还是《伤寒论》条文不熟,自己辨证论治的功夫没有到家,受到了干扰。《温病条辨》不失为《伤寒论》之后最好的体现辨证论治水平的著作。作者很聪明,会学习总结别人的长处,这就是我反复提到的“善夺人之长”。他写书的方法是学了《伤寒论》的,以条文加注解的方式,把温病的全过程,从头到尾地展示开来,把治疗的方药穿插进去,使得一书在手,全局在胸,理法方药俱备。他使用的一百八十多首方剂中,有几十首方剂,为自叶天士所创制,大约只有百分之二十为自己所拟定。叶天士是医学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临床大家,但他治疗的温病都是个案,散见于《临证指南医案》中,开出的方药既无方名,又无剂量,经吴鞠通拟定方名、确定剂量之后,纳入到《温病条辨》中,如今都成为温病名方。《温病条辨》中的许多条文,也是直接从《临证指南医案》中引用的,但吴鞠通没有刻意说明这些,引起清代后来一些医家的非议。在今天看来,吴鞠通确有侵犯叶天士“知识产权”之嫌,但我们后人仍然要感谢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辨治外感病的新的模式。何况当时出书,是没有稿费的,还要找人资助,或者自己掏腰包,并无经济效益可图,完全是为了实现济世救人的目的。然而,《温病条辨》有缺陷,缺陷在哪里呢?在于作者本身是个业余医生,青年时期主要职业是应聘在京城抄写《四库全书》以谋生,一干就是十多年,撰写这本书的时候,他本人虽然也经历过“京师大疫”,治疗过一些温病患者,在他晚年成书的《吴鞠通医案》中回忆起二、三例,但他并没有成熟的、成体系的温病治疗经验。因此《温病条辨》的条文及其内容,远不及《伤寒论》的灵动和内涵的丰富。温病用三焦辨证的模式,后人以为是吴鞠通的首创,其实也是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提出的,更早则有喻昌等人。吴鞠通将其发展为温病辨证论治的纲领,与卫气营血一纵一横,交相辉映,成为一种立体的辨证方法,原本不错,但他却提出温病的发展是“始上焦,终下焦”,这就未免失之偏颇,忽略了伏气温病一开始就表现为下焦内热的另一种传变规律。又如,吴鞠通总结叶天士治疗温病的经验,并不全面,遗漏很多,有的在形成固定方剂时,概括的尚不完整,如“三仁汤”一类方,叶案中用得非常多,是他的一大特色,但宜叫做“二仁汤”,因为几乎不用苡仁,多用石菖蒲,而吴鞠通则加苡仁,去石菖蒲,命名为“三仁汤”,这样一改,容易误导,以为湿温初起,当三焦同治,王绵之先生对这点很有看法,认为湿温初起的重点,应当放在上焦,这是对的。叶霖、王孟英对吴氏的失误,均有所批评。这些失误,大概都与吴鞠通当时的临床经验不足有关。但总的来说,还只能算是白璧微瑕,因为《温病条辨》毕竟是总结了历代医家治疗温病的理论与经验,并且基本概括出了温病发展的基本规律,给后世提供了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一整套成熟的方药,完成了几乎可以与《伤寒论》六经辨证媲美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体系。学《黄帝内经》不必象读《伤寒论》那样死读,它毕竟是理论书,不是临床著作,我的伯父曾告诫我,四十岁以前不必读《黄帝内经》全书,可以读《内经知要》。《内经知要》简明扼要,对领会中医理论体系、开阔思维、指导临床有好处。到年纪比较大了,临床经验比较多了,对社会和事物的理解能力深刻了,再读《黄帝内经》全文,才能真正读懂,当然,那是进入了另外一种思维境界。第二,要备读几种书。所谓“备读”一词,纯系出自我的生造,意思是:对某些书,要完整地读几遍,尽量记住中间的内容,读完还要备用,时常翻阅,一辈子参考运用。我年轻时所备读的综合著作,有《医宗金鉴》、《张氏医通》、《临证指南医案》。这三本书,是号称清初三大国手所著,临床水平之高,有口皆碑。我的伯父说:“中医界流传'执一书而治天下病’,就是指的这其中任何一本书”。《医宗金鉴》,是名医吴谦于乾隆年间奉旨率四十余位御医所编,目标非常明确:是为培养中医临床人才所编写的。理论部分只有《伤寒论》心法要诀、《金匮要略》心法要诀,然后是内、外、妇、儿、骨伤、针灸各科,紧扣临床这个核心。每个病一、二首方,每个方都疗效显著。这部具有“皇家气派”的大著作,完全不讲深奥的理论,以歌诀的形式写成,通俗易懂,易于记诵。流传极广,过去很多中医学徒就是靠读诵这本书,打下了一生的临床基础。《张氏医通》,是名医张石顽所著,参编的也有二十余人。这本书的特点是对每个病的源流及历代治法,都有介绍,辨证非常详细精确,治疗的方法丰富详尽。例如,痹症一病,详细到手指疼痛、脚跟疼痛、均有治法。作为临床参考,价值很高,但是不好记诵。《临证指南医案》,虽然是叶天士个人的医案记录,但他学贯古今,摄纳百家,浸融临床半个世纪以上,治病经验之丰,是无人能及的。不断阅读,反复揣摩,对自身临床水平的提高,大有助益,只是难读,不易体会到其中的妙处。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陈克正先生撰写了《叶天士临证全书》,将叶氏所有的医案,按照疾病分类,将每个病案所用的方药,全部确定剂量,冠以方名,附以作者本人的方解,给我们学习叶天士的临床经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此外,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专科专病名医临证全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上海科技出版社的《实用中医内科学》,均堪称集现代名医临床经验之大成的著作,在中医界影响很大。每一家出版者社通过自己的这个“品牌”,汇集了当代大批著名中医专家的学术观点和临床心得,篇幅之宏,体例之全,内容之丰,选方之精,均是前所未有的,既能全面反映古今医家的成就,又能吸收现代研究的成果,代表了当代名医的真实水平。毫无疑问,其整体水平远远超过了清初国医的“三大名著”。这是我近年来备读的新“三大名著”。读好用好以上这几种书,恐怕要花一辈子了功夫,但遇到疑难病,从中确实能够借鉴古今名医的经验,找到解决的方法,如果誓愿成为一个中医临床家,这种付出,是值得的。单科著作以及小册子,有《医学衷中参西录》、《傅青主女科》、《辨证奇闻》、《外科正宗》、《针灸大成》、《审视瑶涵》、《医林改错》、《医学心悟》、《验方新编》、《串雅》等。一定要读原著,才能体会到其中细微之处。例如,我曾经治疗过一个患者,得病十余年,全身逐渐变黑,肌肤甲错,西医未能确诊是何种病,病人也没有其他痛苦,唯有心口觉热,即使冬天,胸部也不能盖被子。我斟酌再三,忽然想到这就是《医林改错》中讲到的“灯笼病”,用血府逐瘀汤,达120余剂,不仅心口热消除,且全身肌肤恢复正常。如果不是读过原著的这一条,是不可能选择这首方的。我用的很多单方、验方,都是来自《验方新编》,我很重视江湖医生、民间医生的经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串雅》的影响。我治疗妇科疾病的主要依托,是《傅青主女科》。读傅氏对妇科病的论述,见其处处标新立异,与传统的观点唱反调,鄙夷者说其文字俗,赞赏者说其文字雅;考察他所创制的方剂,却大部分出自四物汤、逍遥散、理中汤三方的变局,看不出有什么离奇之处。但为什么此人会有“妇科圣手”之称?为什么其书能享誉临床三百余年而不衰?只有仔细领会,才能发觉,原来此书:方不奇而立意奇,药不奇而用量奇;其方大多以滋补肝、脾、肾为主,兼以疏肝,非常符合妇女的生理、病理机制,因而在临床上效如桴鼓。他的方子用得活,不仅能治疗大部分妇科疾病,而且对许多内科病都有疗效。另外,有题名为陈士铎著的《辨证奇闻》,写作手法和遣方用药的特点均与《傅青主女科》相同,临床价值很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份学医的书单中医难学,古有《此事难知》一书,尽谈学中医之难。但又有《医学实在易》一书,反而谈中医如何容易学。后人岂不是被搞糊涂了,到底中医好不好学呀。我认为,中医不容易学好,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果学者能有志向,有方法,循序渐进,则必能有所成就。朱子曾说过:居敬持志,读书之本;循序致精,读书之法。读书如此,学医何尝不是如此。心中执着一份信念,加上心思聪颖,配合切实的功夫,假以时日,必可医理贯通无碍。近年来,经常有中医爱好者以及一些年轻学子问我学中医要看什么书,我曾经在博客里写过几篇关于如何学习中医的一些文章,并且也曾提供了三本可以读的中医书。但对于志在专精医术的同道看来,原来的答复有些粗糙了。因此我想再详细地把这个问题回答一下,并提供一份学中医的书单。或许挂一漏万,或许被他医所不解,但只求一心积善,罪我怨我,一切不计。如果能帮助大家因此而走上中医之路,继而精通医术,则自觉善莫大焉。因此,此文是给将来的大医作个引路指南的。要学中医,就要学最上乘的中医学。有了这个目标,才算是有了入门的动力。中医入门极为不容易,登堂入室则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既要求学者吃苦肯学,还需要不错的天赋,那就是悟性。现在的中医情况堪忧,后继乏人,是因为真正领悟中医的人太少,反而靠中医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了。当前,社会上处处可见那些学了几天理论,背了几张方子,连混带骗地弄来一纸文凭,就开始打着中医的旗号去吆喝的庸医之辈。这般庸医行世,直接就败坏了中医的声誉,况且因此而害人无数,更数可憎。所以说,如果只想着抄几个秘方,会治几个小病,那不能算是学医,不过是浅尝辄止而已。只有学到第一流的中医学,才能真正走进中医、理解中医、相信中医,并能应用中医治疗一些大病重病危病疑难杂病。我建议未学医时,可先从周凤梧的《名老中医之路》、李可的《人体阳气与疾病》以及刘力红的《思考中医》看起,既增兴趣,又增动力和信心。以后学医过程中,也可反复研读此三书,则其收获更多。一则,修德为先。我认为,医德大于医术。德不修,徒论医术,不过是个普通的医生。如果医德败坏,则根本就是含灵巨贼,也谈不上医术如何了。修德之本,在于诚意正心。这是居敬持志的功夫,也是最必要的功夫。儒家在这方面达到了极致。古人云:“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为人与治学的至境,是学医的最终理想。学问的修得以至诚的德行为本,而德性的养成则以求知问学为途。学医先“尊德性”,在这个信念的基础上,然后始能 “道问学”而通医理。我强烈建议读一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这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对于为人和为医教极有意义。我曾在当当网的书评中写过这样的话:“极品中的极品,中国人必读。这是国学入门的书,也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从初学者到饱学之士,皆需时时读几段这本书,可以提供无穷的儒家思想与智慧。没有读的,抓紧读。作为中国人,不管是哪个行当的,都要一读此书。而且,此书不难,慢慢地就入手了。”另外,学医还可以读读佛教方面的书,锤炼心性,修养佛性。配合静坐,可以体悟许多与佛与医相关的东西出来。再者,王凤仪老善人的嘉言录极有利于养心养性,不可不读。之后,你就知道怎样学医,怎样行医,怎样做人了我曾经写过一篇《医德与医术》的文章,专门讲医德这个问题,可以找来参考一下。强调一下,修德不是只管读书和背书,读书只是明了其中的道理,关键还得去做,去实践。王凤仪老善人讲过:“道是行的,不行就没有道。”认真体会一下这句话,把它永远地刻在心里去。&二则,首重经典。一般来说,学中医有两个途径,一则自后世之书入手,渐而读到经典;二则自经典入手,渐及后世诸家。前者易,后者难。前者容易上手,似可快速小成,但后者根基稳固,一旦掌握了医学经典,则如手执利刃,而难病大病心中了然。因此,我主张自经典入手,既省时间和精力,又可掌握最正宗的医术。经典者何?一般认为是《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神农本草经》、《难经》和《伤寒杂病论》。这几本书都是古文,不太容易读懂。手边可以备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随时翻阅,极有帮助。我认为可以先看《黄帝内经》,就当成故事来看。你看黄帝坐在那里,与他的臣子岐伯一问一答,多么逍遥自在。且这本书是压韵的,其中大多数的句子都有韵脚,读来朗朗上口,极富诗意。如果实在畏难,可以看后世的翻译。市面上有不少这样的书,都差不多,可以找来读一读,关键是读懂书中的道理。这本书是中医的最核心的基础,是需要经常读的书。我建议可以放在床头,每天睡前读一读。如果能配合临床,则更有妙味。坚持每天学一点,渐而可通。读时可以不求甚解,但理解其意思即可。但遇到好的句子,不妨多多地背诵。读《黄帝内经》的同时,可以参考清代黄元御的《四圣心源》。这是一本需要反复读,反复琢磨,一直到背诵的书。我认为黄元御是后世真正理解了《黄帝内经》的极少数医家之一,其妙悟岐黄,临证如神。黄元御勤于笔耕,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医学著作,实在是后世苍生之福。同时还可参考张景岳的《类经》、李中梓的《内经知要》以及汪机的《读素问钞》。读完《黄帝内经》,紧接着就读《难经》,这本书是就《黄帝内经》的几个问题进行问难。问题比较简单,读起来也不难,很薄,一两个月就可以读完。可以配合读滑寿的《难经本义》。中药是临床医生的手中利剑,必要精通。所以学了理论后,紧接着要学《神农本草经》。可以参考黄杰熙评释的《本草三家合注》,唐容川的《本草问答》以及周岩的《本草思辩录》,另外中医大学教育的本科教材《中药学》亦可一参,但当以《神农本草经》的观点为本,勿受后世过多影响。继而精研《伤寒杂病论》。这是医圣张仲景的大作,也是后世最受推崇的一本书,历来其注释近千家。目前大学教材以宋本为主,我比较重视桂林古本伤寒论,因为其内容更为充实,且纠正了宋版的许多错误与矛盾之处。研读《伤寒杂病论》,可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伤寒论讲义》 (中医规划教材,梅国强主编)、曹穎甫的《经方实验录》 、舒馳遠的《新增傷寒集註》,以及黄元御和郑钦安的书。如果坚持不懈,就可在三年至五年的时间里完成上面的任务,如此就奠定了一个深厚宽广的中医基础,以后再起万丈高楼不过是时日问题了。三则,传统文化。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的根。其中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概念既是文化,也是中医的基础。所以,学医要先学传统文化。唐代药王孙思邈说过,“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於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於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於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一)这是把几乎所有的古代文化给包括进去了。现代人要象药王这样博极群书,相信也很难做到,但《易经》要学,因为包含的学问极大极深,整个就是中医的根基。弄通了易理,建立起来象与数的概念,玩味文王易图以及十二消息卦,则《黄帝内经》的很多道理自然就贯通无碍了。可以参考李阳波的《运气学导论》、唐容川的《医易通说》、鄒學熹的《醫易滙通》以及南怀瑾的《易经杂说》。另一本是《道德经》,是道家的精华。幸好这本书也不厚,仅五千字,来来回回疏理几遍,也就慢慢地通了。如此可以建立一气流行的概念,则庞杂的中医顿时有序简单起来。就参考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即可。要精通中医,这两本书就必需读,而且要精读,反复读。可以与前面的中医经典一起读,坚持不懈,一两年也就读透了。配合着还要读一些历史以及文学诗词书,借以陶冶情操,扩大知识面。中医理论要想精,必需要有广博的传统文化基础,即要有广度,而后方可有厚度和高度。而且,学中医要善于背诵。民国时秦伯未受业上海丁甘仁时,丁师要求背诵《古文观止》,当时他很不理解,但临证十数年后,才体会老师的用心之苦。现在的中学课本中有近百篇古人,这些都是两千年来的文化精华,建议全部背诵。背古文,不仅仅是学文化,同时也提高人生修养。要建立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首先就是要多读书。需知有读医书而不为医者,没有不读书而为医者。但读书要思考,要自悟。读书破万卷,如果不思考,就等于白费。不知观天查地以比象于人,亦不是学医之道。为医者读书,就是要学以至用。如此读书,则可打下深厚的国学基础,临床时自然能贯通医理,左右逢源。另外,任选一个版本的中医大学课本《医古文》,反复研读,这是读古书的基础。或者用王力的《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亦是不错的选择。&四则,后世精华。唐宋之后,名医辈出,医书汗牛充栋,一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读得完,所以就要有所筛选。中医门派众多,观点各异,越到后世越是明显。可先从一家学起,先宗一家之言,次而及其他家。我认为可以先从黄元御学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黄元御医学全书》不失为一个极好的版本。以黄元御的理论为基础搭个医学流派的骨架,将《四圣心源》融会贯通其中,如此见病知源,立方有据,可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可以读郑钦安三书:《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和《伤寒恒论》,建立一阳盈缩的观点,奠定扶阳的基石。其它医书,可读可阅者亦很多。但如果为了临床技术,我只就自己所读过的,精选出一份书单,由读者自己体会。&卢崇汉《扶阳讲记》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之《陈修园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之《徐灵胎医学全书》范中林《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選》余听鸿《余听鸿医案》吴佩衡《吳佩衡醫案》张锡纯《醫學衷中參西錄》周慎斋《医家秘奥》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陈朝祖《中医治法与方剂》李时珍《濒湖脉学》黃煌《張仲景五十味藥証》左季云《伤寒论类方法案汇参》喻嘉言《寓意草》皇甫谧《針灸甲乙經》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第三版)李可《李可老中醫急危重證疑難病經驗專輯》喻嘉言《醫門法律》胡慎柔《慎柔五書》周楣聲《灸绳》邹澍《本经疏证》柯韵伯《伤寒来苏集》&配合读书,必需勤于临证。古人云:“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不临床而读书,只学到些想当然的医理。只有从临床上回来,再读医书,则医理与临证豁然贯通,有情不自禁手舞之足蹈之之妙。多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则如药王所言:“具而学之尽善尽矣。”如此方是病家之福。中医各家各派各有风格,专精之路亦各有不同,并不是说每个人都适合于我以上所言。如果能找到好的师傅,帮助入中医之门,再琢磨出最适合自己的路子,则往往会事半功倍。以上所论,不过抛砖引玉之言,愿与诸位医林前辈大德共勉之。&&【香港中文大学推荐书单】想要给自己充电的书友们,不妨从中选择看看~都是好书哦~&&中医学习的过程+ 中医学习经验+应当这样学习中医+知医 学医 行医+学习中医并不难——刘文澄中医学习的过程&道、法、术、器是成功与失败的最基本元素。器就是物体,有形的物质。术就是人的能力、技术水平。法就是选择优点和放弃缺点的取舍承载物体之好坏准则。道就是行动的方向,千万不要做南辕北撤的背运行为——背道而驰是永远不成功。医道是指治病的本领和治病的品德。医法是指行医多年的心得、取舍经验(一胆量 二力度 三功夫)。医术是指医务人员对病人的医治方法,医疗技术。医器是指病人的体质和病人的对治疗的信心孰大孰小以及医疗器械与医药的质量!!&&&五术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庞大复杂的道术(秦汉前称方术、如以西方说法也就是所谓巫术)系统的最主要的分类,一般认为包括山(仙)、医、命、卜、相五类。五术的(山、医、命、相、卜)基本构成,都是源自,易经涵盖时空,的万事万物,都相互对立又能相互转化,如冬去春来,夏去秋来,月升日落,老死少生等等。&&&&所谓“山”就是通过食饵、筑基、玄典、拳法、等方法来修炼“肉体”与“精神”,以达充满身心的一种学问。总而言之,“山”就是利用打坐、修炼、武学、食疗等各种方法以培养完满人格的一种学问。&&&所谓“医”,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法,以达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总之,“医”就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式,以治疗人的疾病的一种方法。&&&所谓“命”,就是透过推理命运的方式来了解人生,以穹达自然法则,进而改善人命的一种学问。推命所用的主要著作有“紫微斗数”、“子平推命”、“星平会海”等。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时间和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总之,“命”是以推定人的命运,进而达到趋吉避凶的学问,从而改善人类发展的需要。&&&&所谓“相”,一般包括“印相、名相、人相、家相、墓相(风水)”等五种,以观察存在于现象界形相的一种方术。总之,“相”是对眼睛所看到的物体作观察,以达趋吉避凶的一种方法。&&&&所谓“卜”,它包括占卜、选吉、测局三种,其目的在于预测及处理事情,其中占卜的种类又可分 为“易断”及“六壬神课”。&&&&当一个人立志想学习中医文化,不但可以掌握医术而且可以养生,对自己百利而无一害。然而,应该从何学起呢?我的回答内容就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学习,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包括学习儒、释、道三家为主。其中,关于道家文化更加能够体现中医的核心文化,毕竟中医的知识、中医提出的诊治概念都跟道家文化有联系,另外,还跟《易经》这本书有深厚渊源。比如,中医提出阴阳的概念就是来自《易经》里面的知识点。&&&&为什么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提出中华五术山医命相卜呢?是因为学习中医就必须了解一下五术的重要性,五术本来是《易经》应用于社会之中的日常生活当中的五大学问,是《易经》用于实践的延伸学科,学习中医就不得不学习其他的四术:山术、命术、相术、卜术。另外,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山医命相卜这五门学问既是一个大整体,同时也可以各自独立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这个或合或分的认识思想同样可以运用到中医诊治当中”。第二个值得留意之处是,山术掌握了就有资格学习中医,医术掌握了就有资格学习命术,命术掌握了就可以学习相术,相术掌握了就可以学习卜术;所以,山医命相卜的排列顺序就是按学习条件的排列,这样的排列体现逻辑递进关系,层层推进,条理分明!因为通过山术可以让自己有清醒的头脑和健康的体魄,这样再学习医术就水到渠成、易如反掌,犹如探囊取物——手到擒来。当掌握了医术就可以知道性命的延长和缩短的因素并且注意那些能够做到养生长寿的细节,需要坚强的意志去养成一个又一个的好习惯!饮食、起居、作息都谨慎处理!&&&学习中医的方法、途径有成千上万种,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天人合一。天就是指大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人就是人类、个人的生活规律。天人合一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当人还没有患病之前就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饮食有节,起居有度!第二层意思,当人患病之后,去找医生帮忙看疾病,这个时候,就必须听从医生的嘱咐,不但要心甘情愿地接受医生的治疗方案,而且要改正无规律的生活当中那些不良地习惯,防止疾病重复发作、该忌口的食物就尽量不要接触、该远离的生活环境就尽量想办法离开、该保持良好的情绪于每一天当中就必须做到。&&&&学习中医跟学习《数学》、《孙子兵法》、《易经》、《语文》等知识一样,都是有基础知识。《数学》的最基础知识就是1、2、3、4、5、6、7、8、9、0这十个基本符号;《孙子兵法》的最基础知识就是道、天、地、将、法;《易经》的最基础知识就是太极、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八卦、十天干、十二地支;《语文》的最基础知识就是形、音、意。而中医的最基础知识就是:人患病的时候所出现的正气、邪气;人没有患病之前的时候,人与大自然界的感应是良性还是恶性。  人生活在地球上面就难免遇到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气。正常情况下,六气组成大自然。人体亦有六气。若六气过剩,而表现出对人体有害的一面,即为六邪,简称:邪气。与邪气抗衡之气叫正气。  有人会发问,正气是怎么样的东西?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就像回答上述的基础知识那样,1是怎么样的东西?道是怎么样的东西?太极是怎么样的东西?正气是中医知识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不是一个东西。换句话说,将概念应用到诊治当中,就像把《数学》的基础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的道理一样,比如,在掌握了加减乘除这些运算法则之后,就可以通过加减乘除的法则而运算1、2、3、4、5、6、7、8、9、0,不管是个位数的运算还是十位数的运算以及十位以上的位数都可以通过这个法则而运算,甚至开方(根方)、乘方、分数的运算也没有离开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同样道理,中医的诊治法则包括各种辨证依据,最核心的依据就是八纲辨证,不管是脏腑辨证还是经络辨证或者是气血津液辨证或者是卫气营血辨证或者是三焦辨证都没有离开八纲辨证的。所以,通俗地说,加减乘除是《数学》计算的四种运算法则,而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治的八种“运算”法则。而经络、气血津液、脏腑这些概念就像《数学》的开方、乘方、分数、代数这些概念那样可以通过运算法则而进行运算。经络、气血津液、脏腑等中医概念都可以通过八纲而进行辨证,从而达到诊治目的。  说到这里,我想借用中国象棋的知识来描述经络、气血津液、脏腑等中医概念。中国象棋分为红棋和黑棋两方,双方棋子加起来才一共三十二只。象棋根据车、马、炮、相、仕、帅、兵这七种棋而构成;而中医对人体的结构由经络、气血津液、脏腑等元素进行构成。这七种象棋除了数量上存在差异,而且还在棋的功能方面也体现差异性,根据棋子的走法和吃法则可以把这七种棋大概划分成攻守两大类型,车、马、炮为攻击类型,相、仕、帅、兵为保守类型。同样道理,构成人体的各元素也有各自的功能,从脏腑立场看,脏负责藏而不泻、腑负责泻而不藏,如果五脏的其中一脏或者多脏出现藏的功能衰弱,甚至丢失就引起该脏的病变,或者传变到其他脏腑。同理,假若六腑的其中一腑或者多腑出现藏而不泻的情况,就说明腑发生病变。另外,根据脏腑的表里关系和经络联系脏腑的关系而推算某一脏腑的传导情况以及传导时间,严重地,甚至可以推算出某病者的死亡时间!比如,大肠出现病变,那么,肺脏和足阳明胃经都必须考虑在内,因为肺脏与大肠腑是里表关系,而胃与大肠的联系则源自《经络》学说的太阳经络的关系。然而,判断大肠这个病位(出现疾病)的依据来自望、闻、问、切这四诊的信息收集中而且综合四诊的信息去考虑之后得出的结果(大肠病了)。四诊的对象就是脏腑所联系的五窍、五华、五志、五液、五声、五脉、五味。而兼顾一起来综合判断。五窍、五华、五液是望诊的范畴;五声是闻诊的范畴;五色、五志是问诊的范畴;五脉是切诊的范畴。&辨证的方法包括下面几种类:八纲辨证:阴证候、阳证候、表证候、里证候、寒证候、热证候(热极生风证)、虚证候、实证候;亡阳证(最严重的阳虚证)、亡阴证(最严重的阴虚证)。证候的相兼、证候的转化、证候的错杂、证候的真假;病因辨证:风淫证、寒淫证、暑淫证、湿淫证、燥淫证、火证等六淫证和疫疠证;七情证候;饮食所伤证、劳逸所伤证、房室所伤证;气血津液辨证:气虚证、气陷证、气滞证、气逆证(肺气上逆致胃失和降、肝气失调)、气闭证(阻塞脉络);血虚证、血瘀证(外伤或血脉瘀滞)、血热证(热伤血络证)、血寒证(血虚寒厥证);血脱证(突发大量出血或长期失血);气虚血瘀证(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血瘀的证候);气滞血瘀证(肝先有气滞后有血瘀的证候);气不摄血证;气随血脱证(大出血);气血两虚证(包括心脾气血亏虚证与肾精不足证);津液不足证、水液停聚证;痰证包括痰蒙心窍证、痰火扰神证、痰热壅肺证(邪热壅肺)、痰(浊)湿阻肺证、寒痰壅肺证、胆郁痰扰证;饮证包括食滞胃脘证、饮停胸肋证、寒饮停肺证、肾虚水泛证;大肠液亏证。:肝气郁结证(气滞证的范畴)、肝火上炎证、肝血虚、肝阴虚证、寒凝肝脉证、寒滞肝脉证、肝胆湿热证、胆郁痰扰证、肝肾阴液亏损包括肝阳上亢证和肝阳化风证;血虚生风证(肝风内动)——肝风内动;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暴脱证(阳气虚脱、各脏器均虚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火亢盛证、心火下移小肠证、痰迷心窍证、痰火扰心证、小肠实热证、心脉痹阻证——气血运行不畅证(气血阻心证与寒痰阻心证)。&脾气虚证、脾虚气陷证、脾阳虚证、中气下陷证、脾不统血证(气虚失血证)、寒湿困脾证、湿热蕴脾证、胃阴虚证、食滞胃脘证、胃寒证、胃热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风寒犯肺证、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肺热炽盛证、燥邪犯肺证、燥邪伤肺证(包括温燥和寒燥两类型)、痰湿阻肺证、大肠湿热证、肠热腑实证、大肠液亏证、肠虚滑泄证;肾气不固(即肾气虚)、肾气不纳(肺肾气虚证)、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膀胱湿热证;心肺气虚、肝郁脾虚、心肾不交(肾阴亏损致心火独亢证)、心肾阳虚、心脾两虚、心肝血虚、肝火犯肺、肝火灼肺证、肝脾不调、肝胃不和、肝胆湿热证、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脾肺气虚、肺肾阴虚证。经络辨证: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病证;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病证。六经辨证:太阳经病证(表寒证)、阳明经病证(里实热证)、少阳经病证(半表半里证)、太阴经病证(里虚寒证)、少阴经病证(全身性虚寒证、全身性虚热证)、厥阴经病证(三阴病的最后阶段病证);六经病证的传变规律。三焦辨证:主管气机与水谷之气的运行。气机的意思:气的运动,以升、降、出、入为基本形式。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结等等气机失调的证候。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三焦病证的传变规律。卫气营血辨证:是病邪从体表至体内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四层次,先入卫防线然后气防线接着营防线最后入血这道防线。卫分证候(表热证)、气分证候(里热炽盛证、邪热壅肺证、热扰胸膈证、热结肠道证)、营分证候(热伤营阴证、热入心包证)、血分证候(邪入阴血耗阴证);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规律。&&&&因此,中医在诊治的最后阶段——下结论的时候就出现“同证异病、&同病异证”的选择题,如果是同证异病,那么,应该使用同样一经方、药方、治疗手法而治疗此证候。假若同病异证则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而调整治疗手段,包括针、灸、药、石四种类。&&&&值得注意的地方:不管是同证还是异证所采取的治疗手段都没有离开最基本的两种治疗宗旨:祛邪与扶正。对于病危者、病重者必须采取扶正为根本,因为如果先祛邪,那么,中药对阳气的损耗就更加迅速,把本来阳气弱少的情况迅速推向死亡边缘,阳气绝则人断气而死亡!所以,必须先扶正,再祛邪。而对于病轻、新病者通常是先祛邪,再扶正。而对于旧病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年龄、饮食习惯、性别、气候温度、个人体质)而灵活选择祛邪与扶正的先后顺序,甚至交错使用祛邪与扶正的治疗方法——若先祛邪再扶正再祛邪再扶正;若先扶正再祛邪再扶正这样的交错治疗过程。&&&&扶正:就是使用扶正的或其它方法,以增加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适用于正气虚为主的疾病,是《内经》“实则泻之”的运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情,有益气、养血、滋阴、壮阳等不同的方法。如寒凉药虽能清热,但又易伤阳;辛热药虽可祛寒,但又能耗阴;攻伐药固可祛邪,但又能伤正;滋补药固能扶正,但又可恋邪等。扶正之药效:助阳或升阳、益气或补气、补血或者活血、养血或凉血、滋阴或养阴、壮阳或潜阳、补各脏(补脾、补肾)。补火泻火祛邪之药效:解表、解热、解毒、祛风、发散风寒、发表散邪、宣散风热、止痛止痉、止咳、止呕。&&&&祛邪:祛除体内的邪气,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祛邪适用于邪气为主的疾病,是《内经》“实则泻之”的运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情,而有发表、攻下、清解、消导等不同方法。&&&&总体概括为:中医学以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关节、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因此,学习中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了解人体结构(人体内、关节、血津液的变化、七情六淫、判断邪正消长)。第二阶段,明白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第三阶段,熟悉各种各样的治疗手段,使用、、、、、、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最方便和容易学习而且也最经济便宜的治疗手段是刮痧、拔罐、按摩,当然,刮痧的首要条件是学习刮痧的禁忌内容,并且注意室内的温度,当温度低于25度就不合适刮痧。除了环境的温度这个外因需要注意,还有内因:过饥过饱、喝醉、孕妇、身体的重要部位或者器官都不合适刮痧。至于拔罐就没有温度的限制,但是,也必须保证病者在室内避免风邪吹袭身体。而拔罐的内因方面的禁忌与刮痧的内因方面的禁忌是一样。按摩就是通过手或足对人体进行或按或摩或点或推或拿或者摸、接、端、提等等操作手法。通常有武术、气功、擒拿等功底的人群最容易学习按摩,因为这样的人才知道人体那些部位应该用大的力去推拿,那些部位必须轻力去按摩。至于什么部位首先按摩、什么部位延后推拿就必须根据病情、病者等情况而决定。&&&&针灸学是学习中医的基础知识,因为必须要了解人体经络的走向、人体各穴位的分布、人体各穴位的功能主治、人体各穴位的针刺手法和禁针禁灸的穴位。另外,还需要了解人体经络在什么时间是旺盛,在什么时间是衰弱,根据病情以及病者的情况而因时施针或施灸或施刺血的治疗手段。&&&&药物疗法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片剂、糖浆、茶剂、冲剂等不同剂型。不管是那些剂型都必须对中药的四气五味以及药的功能主治有深刻地了解。另外,还要注意之十八反和十八畏。比如,补气防壅塞;泻火防败胃;滋阴防滞腻;补血防凝滞;活血防耗血;止血防留瘀;辛散防耗气;收敛防呆滞;温阳防伤阴。也是必须学习、了解的医药知识。对于汤剂方面,还要学习和以及和汤剂的服食方法。至于的知识与与药物疗法是大同小异、殊途同归。&应当这样学习中医1.喜欢中医学愿意以中医师为职业&&各行各业以及各种业余爱好的学习,都应当以“兴趣”为前提,这是学有所成的关键,作为一门学问也是如此。当然“兴趣”可以培养,但入门以后仍没有兴趣,那么只有改行才有光辉的前途,而且越早越好。孙中山、鲁迅、郭沫若诸革命先行如果坚持学医,历史都要改写好几篇。学习中医尤苦(包括不得门径之“苦恼”),而且要耐得起寂寞(这是现代人最难忍受的),前途好像又不乐观(不时地被称为“伪科学”),没有兴趣支撑怎么行!很多前辈总是强调“天分”与“刻苦”,这是统论学习的先后天要素,但必须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能有所心得。古代读书人对医学感兴趣者居多,常以“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明志,由仕途而改业医的也不乏成功者,那是济世救人的职业有限。现代则大不然,社会开明,诸业代兴,行行出状元,有广泛的择业余地,所以学中医先要考虑一下,对中医感兴趣吗?这可是一辈子的事.!正因为中医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与现代人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距离。有人对它感兴趣是由于中医学的神秘感,是古文献记载的一些现代科学不能解释的问题打动了他。也有人以西医理论俯视中医药学,认为它不科学,因而提不起兴趣。两个极端都不对。兴趣来源于神秘感,开始可能动力十足,学习的着眼点总是定位于玄奥的东西,由于难于深入,事倍功半,再加上古书上的记载绝非“信史”,真伪混杂,其结果可能以茫然逐渐取代了兴趣,学习中医也就不能持之以恒了。认为中医是伪科学者不值一驳,在现代西医以高科技手段:&&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药仍能自立于医林,服务于社会,就说明它存在的合理性,连存在都不承认的人还奢谈什么真伪科学。作为炎黄子孙,如果自诩为“现代人”,而鄙视传统的中医药学,那就显得太浅薄了,需知今天你“现代人”生命的存在,也许是不知哪一代经过中医药的救治才延续下来的。历史告诉我们,西医用在中国人身上至多不过四、五辈人而已。对中医感兴趣其实就是认同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学习中医能掌握治病救人的技能,有所作为,如此而已。即使再进一步对中医的教学或科学研究有兴趣,也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魏子孝------学用中医体会录)2.阐述中医学理论的思维方式(1) 阴阳学说:指导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是朴实的,古人云:“不知易者,不可以为太医”,多有附和者,我觉得今人不可因这句话把自己带到玄学中去。实际上对《易经》确实有学养的人很少,而历代名医却是层出不穷。《易经》以阴爻、阳爻的不同组合演示了阴阳的变易规律,虽然反映的是事物阴阳盛衰的辩证关系,但初意是为占卜而编撰;中医学应用阴阳学、说解释自然界、人体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各种状态的物质属性及其变化规律。因此我认为只要认识到阴阳学说的普遍性,掌握阴阳属性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应消长、相互转化的关系,能用以解释人体与外界的各种现象即可,没有兴趣不必钻研《易绎》。(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曾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按木、火、土、金、水五 种属性及其相互关系,论述各种事物的内在、外在的复杂变化。五行学说维系了中医学理论的延续性,它是建立在客观认识的基础上,那就是一切事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而这种运动变化的动力不但受外界的影响,也来自事物的内部。在学习中我们也要认识到用较为粗糙的概念化的物质属性来演绎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变化规律的确并非完美,在用五行学说解释一些问题时,要注意不被它的某些过于牵强、机械的模式所局限。中医有些过于玄奥,带有神秘色彩的东西往往来自五行理论的推导,不可全信,如疾病的传变与生死预后精确到日、时等等。(3) 精气神学说:中医的精气神学说融合了先秦“精气说”和“形神论”,是讨论生命的起源、运动变化的规律、人体形质与精神的关系的学说。“精”与“气”是古人研究物质和生命的起源及变化所使用的哲学概念,肇端于“老庄学派”。认为不断运动着的、无形的、具有一定功能状态的“气”是构成大自然最基本的物质。精与气是物质存在的两种方式。无形之“气”可聚为有形之“精”;精又为气之渊源。两者互相转换构成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神”和“形”是存在于一体相互对应的一对概念。而“形”是由“精”和“气”维系着的,这样两个学说就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即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聚而生精;气由精所化生,人体的生命活动由气行使;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依附于“精”与“气”,又对“精”与“气”有着重要的控制、调节作用。精气神学说反映了中医已成体系的唯物主义生命观。用以上三种学说的思维方法对中医学的天人统一观、整体观、恒动观,强调宏观、动态分析法,以及中医学的各基础理论的理解也就不困难了。我觉得作为临床医生,以上的理论和思维方式能够掌握、建立、应用也就够了,不必深入钻研,就如同我们掌握统计学方法,不必去探索其原理一样。原因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古代认识世界的哲学观念很多,也很深奥,钻进去又是一辈子的事!3.关于中医四大经典& & 我们学习中医药学最基础的理论均来自于中医的经典著作,这是中医药学术核心内容的渊薮,并已成系统。后世只能在此基础上有所补充、有所建树,使其不断发展,趋于完善。脱离中医经典著作核心理论的学术创新,即使颇有临床实用价值,可以称为任何医学,但不可以称为中医药学。根据中医教育与学术发展的需要,目前中医四大经典基本定位,即《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匱要略》、《温病条辨》。其实过去四大经典的选择是有不同见解的,如对《难经》(强调医学理论经典)、《神农本草经》(中药著作的源头,也确实代本草著作均以该书为基础扩编)都曾考虑到过。但我认为目前的定位是合理的:学习《黄帝内经》重在中医学的思想方法、基本理论及防治疾病的原则、方法;《伤寒论》、《金匮要略》强化辨证论治,列举疾病的变化过程及相应的理、法、方、药运用;《温病条辨》列举温热病在辨证论治指导下,细化方、药应用的方法。可以说《伤寒论》、&&《金匮要略》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温病条辨》旱在《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基础上对中医药学的有所补充、有所建树,使其发展的。所以我认为学习中医药学,四大经典是入门之学,非常重要。但四大经典是不是字字珠玑,必须兼收并蓄呢?当然不是。后三部经典产生的本身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它们是对《黄帝内经》部分重要内容的提炼,是合理的发挥。现代规定四部经典,就期望以后有第五部、第六部中医典籍的出现《在我心目中全国中医二版教材就是第五部经典,我们可以想象倘若没有这部经典,现代人能系统学习中医吗?)。四部经典特别是《黄帝内经》,其思想方法和基本理论,防治原则内容比较多,由于问世的年代古远,不可能全部适用于现代,需要继承,也需要扬弃。其实现在的中医院校讲义特别是二版教材以来多次的修订就是继承与扬弃的过程,其中《中医学基础》内容更是对四部经典做了适应现代知识环境的系统化分解。毕其一生钻研某部典籍并有所发明,对中医学发扬有所贡献的学者是值得尊重的,但这是极少数学者的功课,而且不是每个中医学者都能胜任的,而且从中医药学的总体发展来看也不必要。我认为目前中医界需要大批中医临床家,故学习中医对四大经典应当“学而时习之”,但又不能停留在四大经典。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目前的中医教育确实存在这一倾向,不是吗,大学是必修课理所当然,可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仍然还设为基础课,我就觉得不太妥当了。我们是希望所培养的对象绝大多数成为中医临床家,这也关系到将来中医自身的生命力。对于学生掌握历代医家对四部经典研究的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汲取更多的中医药学营养,以备将来的临床需要,过多的精力投入在基础理论渊源的探索中,必定会影响预期的培养目标。不错我们熟知的很多疗效卓著的中医临床家都熟读四大经典,并以此为荣,但他们大多除各有师承外,更重要的是对历代医书广泛涉猎,而并不局限于四大经典,所谓“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视野开阔了,临床思路自然也就开阔了。&&&&4.古代医学文献的“纵”与“横”&&中医与西医的理论是基于两个不同的思维方法,成为两个不同的学术体系。因此模仿西医的学习方法肯定是事倍功半。举例来说,西医临床专家具有两个特点,即其西医理论基础扎实;占据本学科的研究前沿。中医临床专家也具有两个特点,即其中医理论基础扎实;全面地了解中医临床各科的进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西医治疗手段的进步与疗效的提高,必须以基础实验所探索到的新知为前提。而中医学术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临床信息的积累与提炼,深入的研究需要临床信息的提示,故中医师自身的古代医学文献与临床实践的积累非常重要。中医古籍汗牛充栋,而人的时间与精力有限,对于与临床相关的方书,我觉得用“广泛涉猎”四个字作为学习方法是可行的。所谓“涉猎”是不主张死抱一本书,而是摘录其有特色的理论与方药为我所用即可。虽曰广泛,学者胸中应存两条主线,可概括为“纵”和“横”。所谓“纵”,即是顺着中医药学发展的历史沿革浏览,目的是掌握中医药学的发展规律和历史上主要的学术建树(学派)。可以把中医教材的《中国医学史》和《各家学说》作为读书目录来用,为什么总是强调教材,须知中医大专院校教材是集中全国名中医、老专家的集体智慧编纂而成,是为我们后学者构筑的登山捷径,不知利用实在是辜负了老一辈(算来起码有三代)医家的良苦用心。中医学发展的每一步都与当时的疾病分布、演变规律与社会环境、科技进步有关。今天的这些相关因素已大不相同,甚至二版教材与今天相比,区区50年景,我们可以看到的变化有多大!但是中医理论核心有凝练的特点,万变不离其宗,中医的学术建树只有在原基础上的充实,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因此古医籍中拿来可用的东西太多了,浩瀚的医书中埋没的、被人们忽视东西肯定也不少,有些认识可能在某朝某代是不重要的,甚至成为弊端,但在另一时代可能又有比较重要的临床意义,这是由当时的自然、社会环境以及疾病谱所决定的。因此需要我们去寻觅、发现以充实自己。这就是我认为“广泛涉猎”,又不要死抱一本书的道理。& &&所谓“横”,即是注意中医临床各科的立法、方药的规律。&&从阅读古代名医所著方书c类书,中可以发现,绝大部分方书条分缕析,临床各科均收载。方书的编纂是供后生学习所用,从中可以体味到古代中医不强调分科。历史上的分科为便于教学,悬壶分科为突出医师所长罢了。这并不是中医学内容不丰富,也不是中医不重视临床各科的学科特点,而是中医学术特点使然。中医的基础理论适用于各科,治疗原则与禁忌适用于各科,具体的治疗手段也适用于各科,区别在于取舍、侧重而已。所不同的是年龄、性别、局部器官的特点以及特殊病&&种的变化规律,但在中医的基础理论,尤其是藏象、经络学说&&1思中均有相应的治法渊源。因此临床各科的学习也都基于《黄帝&&1I路内经》与仲景书。主张涉猎各科治法、方药是为学科间的相互启示、补充作用,更有利于本学科诊疗水平的提高。值得强调的是并不是大方脉(内科)以外的学科简单,其临床的积累与学科特殊情况的把握均是不可小觑的,故界限显然,是不可相取代的。这里讲的是学习中医临床技能,充实自身的方法。现代很多疾病都有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的特点,仅坚守本学科的学业范畴,不重视该病的来龙去脉,是不能恰如其分地提出合理的治疗措施的。中医药作为一个伟大的宝库是名实相符的,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中医学不同于其他医学,中医药文献大多与各历史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科技紧密相连。国外曾称《本草纲目》为百科全书,我们称《备急千金要方》为临床百科全书,何止如此,北宋唐慎微《证类本草》的治学方法就很耐人寻味,不仅收集了《神农本草经》以降所有本草内容,还从历代经史百家、佛书道藏中汲取了不少关于方药的记载。同一时代的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与其《良方》内容即密不可分。从中医理论的每一次升华,都可以看出成为某一学派代表人物的不是孤立的人,而是社会环境造就,社会发展需要推出的精英人物。他们的学术建树为我们学习、研究中医学修建了坚实的阶梯,但也要充分地认识到某家学说问世的背景。这些历史现象提示,如果我们作为现代人仅是保守地以汉、唐、宋、元、明、清某学派自诩,实际是忽视了客观现实。5.跟师临诊&&古谚:一个秀才半个医。有两层意思,其一,古代读书人由于知识结构的关系比现代人学习中医要顺利的多,由于遵奉“百行孝为先”,上至帝王下至百姓,读书人大多阅读医药书;其二,为什么读医书的人只是“半个医”,是因为即使其佼佼者,仅能编纂方书、本草(该类书也不少见),查验处方(知禁忌),但不能悬壶行医。读医药书再多,没有临床技能的积累,就不能学以致用。跟师临诊对于临床技能的积累非常重要。拿中医院校毕业的学子来说,实习以前所学是基础的东西、原则的东西、规律的东西,即使是临床课书本上讲的也是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示范,老师有再多的临床体会也必须按照讲义去讲,唯恐误导学生,这是做老师的规矩。跟师临诊学习(包括在校学习的见习、实习机会,你就会发现在临床上老师有很多授课时没有提到的东西)就是补充课堂上不能得到的内容。跟师临诊学习中要注意临床医师(老师)诊断治疗疾病的这些习惯有时也有共性,常常表现为:一、虽曰四诊合参,望、闻、问、切各有侧重;一、即使治疗同一种病每张处方都有差别,而且药味、剂量不同于讲义中的任何方剂;一、习惯用药及某些治法的利用达到痴迷的程度。对于以上三点,很多学生不以为然,认为老师学无根底。这种认识也许是对的,但对于有些老师来讲正是其掌握临床真谛,运用自如的一种超脱的表现。如何区别两者?在三点之上必须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临床疗效好!这是辨别老师学识真伪的试金石。解释如下:其一,倘若按讲义所学的诊断程序看病,一个上午可能超不过十个患者,这还不算西医诊断过程所需的时间《现在要求双重诊断)。在诊断中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善于舍去对于该患者不必要的程式,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往往通过望诊、闻诊和患者的主诉《或既往病历,对于下一步如何诊察已经心中有 数,其问诊对每一种病都有不同的线索和内容,要而不繁(书 载“十问”等仅是全面概括问诊内容,为学习用);其切诊有明确的目的性,有所选择,但诊脉是不可省略的。以上望,闻、问、切四诊其实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也就用不了多少时间&&。其中问诊最有技巧,诊脉最难掌握,都是需要用心体会的。有的医生对某一诊法偏爱,大多源于师承,往往与众不同,可以获得更多的诊断依据(叶香岩舌、齿、斑、疹、白痦 之辨,就是典型的例子)这是在跟师临诊学习中尤当重视的。但四诊不能偏废,最终还是四诊合参。我对神化脉诊,只凭脉象诊断疾病是抱怀疑态度的,因为它不符合中医诊法原则。其二,处方多变,且药味、剂量不同于讲义中的任何方剂。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依据中医治疗原则,对处方进行过调整,尤其是辨证论治、治未病、三因(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均不可忽视;二是经典方剂的灵活运用;这里我们重点谈谈后者。方剂学是很重要的一门功课,因为方剂是我们治疗疾病的工具,理论、原则、方法均循规蹈矩,最后落实在治疗上的就是方剂的运用。学习方剂,尤其是经典方剂,主要是掌握它的“法”& & 针对疾病的配伍方法。清·雷丰《时病论·成方须损益论》谓:&&“古人成方,犹刻文也,临证犹临场也,……,必须师其大意,移步换形,庶几中式。”刻文即参加科举考试前必须学习的前人科考成功的范文,不能根据范文的大意而取舍发挥,仅知背诵,临场必败。学方亦如是。比如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就是养血、疏肝、健脾之法:养血,养肝之体;疏肝,强肝之用;健脾,治未病,防其传变。围绕肝病考虑的非常周到,但在应用该方时,养血并非局限归、芍;疏肝并非只认柴、薄;健脾并非固守苓、术。根据该患者的各种特点,可以选择对该病情更有针对性的药物。组方的结果、“法”未变,但面目或可全非,你能说老师不懂逍遥散吗?不仅懂而且运用灵活,因为他掌握了“法”。能做到这一点,说明其中药学功底很深,达到了应用每一味中药都有明确目的性的境界,既与辨证论治相吻合,又兼顾了患者深以为苦的症状,其治疗效果肯定比原方、原剂量要好。由于处方与原方用药变化较大,其组方思路不经老师点拨,是很难体会到的。其三,从学校出来以后,诊治、方药的一般规律已基本掌握。跟师临诊时吸取老师用药经验非常重要,夸张地说,这是临床医生之所以能有所擅长、能称之为名医、疗效有异于常医的“安身立命”之所在。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用药习惯,而且都能发挥较好的疗效,是老师多年积累经验。这种积累有两条途径,一是来自师承;二是自己读书心得,又经多年临床验而来。一句话都是基于临床实践,在书本上是很难学到的。、甚至有些经验用药用传统医、药理论衡量似乎没有多少道理,但就是有效,尤其可贵。因为中医药理论永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所谓“完善”是督促我们不懈努力的目标,传统医、药理论不能解释的东西是我们应当重视的很好的科研课题,但科学的揭示谈何容易,我们还是先继承下来好了。有的老师偏爱某个系列方剂,如小柴胡汤、桂枝汤、麻杏石甘汤、四物汤、二陈汤等。由于加减讲究,可以应对很多疾病,并有很好的疗效。这也是充实自己应当留心的学习内容。如果你的老师具备其一、其二、其三,那么恭喜你,有你可学的了,即使脾气有些古怪,也要尊重他,跟定他。我知道、现在学生对老师是很挑剔的,但脾气再怪,有朱丹溪的老师罗知悌怪吗,曾拜过十几位老师并已经出名的朱丹溪能不避风雨三立于门前三昼夜尚坚定地拜罗为师,这种心态不值得我们学习吗?顺便提一句尊师问题,如果对自己的老师不放在眼里,那 么换位考虑,你肯把自己多年苦学得来的经验体会倾心教给他吗?你又不欠他什么!6。个人的临床积累&&前面已经说到临床积累的两个来源:书本、老师。我们还要注意的是为引人注目而夸张效果的问题。古书记载也好,听课或临床经验介绍的文章也好,有时可能会存在这个问题。应当正确对待,我举两个很典型的例子:翻阅古方书曾经看到一条可以形容为振聋发聩的经验方,某方乌发,验证之法:找一只白鸡,如有些少黑毛也要拔掉,以该方喂之,第二天就是一只黑鸡!又一则“秃鸡散”增强性欲,谓某人用后,其妻不胜其烦,偷弃于庭,被公鸡啄食,其后果是众母鸡顶上之毛全秃!像这样的文字如同当今的某些广告一样没人相信,但其方组成又颇合医药之理,并有特点。我们可以拋弃“黑鸡”、“秃鸡”之论,而笑纳其方其药,不必计较著者用心良苦的夸张。书本、老师是临床积累的主要来源,最重要,但不是局限于此为止了。草泽医生的独门药、境内外的民族医学用药所长,有条件接触的话,都应当兼收并蓄,当然难度更大。对待所得只不过是关注特殊的药用而已,不必过多纠缠其理。因为动物、植物、矿物是相同的(当然要注意产地),作为药用完全可以吸收到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应用中来。现在中医的发展不可谓不艰难,我感觉却还存在不合时宜的自大情结,也就是说对中医以外的民族医学尚嫌重视不够。我们中医的先贤并不是如此,例如我们熟知的“金针拨内障术”至近现代已臻完善,但它的雏形来源于隋唐时期翻译过来的印度医学,当时随佛经传人的《龙树菩萨眼论》(龙树菩萨即庙宇中供奉的眼光菩萨)代表着眼科最高水平;《世医得效方》骨科水平很高,有些治法为世界首创,是元代危亦林吸收了蒙古医学的骨科精华;《串雅》记载了走方郎中(游医)的理论与经验方药,为后世中医所用,是清代赵学敏不耻下问请教游医编纂而成。其实在古代方书、医话中或明或暗有不少的记载。古代中医的生命力强,与不断吸取来自各方面的营养也不无关系。因此我们在临床积累中视野要放得宽一点是必要的。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到的方药很多,关键是个人的消化,消化就是有取有舍,去伪存真,不论任何来源的一方、一药均应该经过自己的临床验证,不可人云亦云又传授给下一代。确实有效的东西,理论讲不通可以存疑待考,但临床可以应用,纳入自己的宝贵经验。学习中医“熏陶”二字很重要&&在学习中学者当领悟、体会中医学之“意味”,对现代人学中医是最有意义的。根据观察凡有成就的现代中医师大多经过多年的熏陶,包括中医文献、学习和医疗环境、医疗实践、家传、师承等熏陶,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所军校最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