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封开县南丰水灾南丰梁氏辈分排名?

封开县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封开县,广东省肇庆市辖下的县,位于北纬23°13'~23°59',东经111°21'~112°02'之间,北回归线自境内通过。封开地处粤西边陲,西江经济走廊的中部。东面与德庆县毗邻,南面与郁南县接壤,东北面与怀集县相连,西北面与广西苍梧、梧州市、贺州市交界。  封开县素有“两广门户”之称,是通往“珠三角”及大西南的“咽喉”之地。  封开县通用粤语,而它也是粤语的发源地。 古广信作为岭南的首府长达400年,珠江文化经汉化而形成,起源于古广信。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十月,南越灭,遂定南越地苍梧郡及广信、封阳等县。封川属广信县,开建属封阳县。  晋元熙二年(420年),分广信县地置封兴县。  宋元嘉三年(426年),分封阳县地置开建县。  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分广信县地置梁信郡及梁信县;普通四年(523年),兼置成州,梁信县未郡治。  隋开皇十年(590年),废梁信郡,改成州未封州。  日,开建县解放。同年11月23日,封川县全境解放。  元朝时候,属于广西境内,一直到1951年,划给广东东代管。 195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于是就由广西怀集变成广东怀集。 而今好多当年的屋契、证书都是写着广西怀集。 你要查怀集民国的资料,必须去桂林图书馆才查得到。  1951年3月底,封川、开建合署办公。地点在封川县城。  1953年1月底,恢复原两县建制。  1958年5月,封川、开建两县再度合署办公,县治地江口。  日,两县再度分开。开建县与怀集县合并为怀建县(1959年1月改称怀集),县治地怀城;封川县与德庆县合并为德封县,县治地初在江口,1959年迁德城。  1961年4月,封川从德封县分出,开建从怀集县分出,设置封开县制,之地江口。  2000年,封开县辖18个镇。总人口385692人,各镇人口:江口镇 55965江川镇9446 白垢镇 11557大洲镇13701 渔涝镇 16711 七星镇 4443 连都镇 22498杏花镇23896 罗董镇18836 长岗镇 20794平凤镇15146 南丰镇 58603 渡头镇 16091大玉口镇11845都平镇10027金装镇32310长安镇28702 河儿口镇 15121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封开县辖18个镇(江口 南丰 长安 金装 白垢 莲都 渔涝 七星 杏花 罗董 长岗 平凤 大洲 都平 渡头江川大玉口 河儿口),193个村委会、21个居委会。  截至日,封开县辖16个镇(江口、南丰、长安、金装、白垢、莲都、渔涝、杏花、罗董、长岗、平凤、大洲、都平、江川、大玉口、河儿口)。  封开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位于广东省肇庆市中西部,居西江上游,贺江中下游,毗邻广西梧州市。总面积2723.4平方千米。总人口48万人(2009年)。  县人民政府驻江口镇,邮编:526500。代码:441225。区号:0758。拼音:Fengkai Xian。  最近的火车站:梧州站,南广高铁(在建)  最近的机场:梧州长洲岛机场  封开县历史悠久,历史上曾是岭南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之要地,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岭南设交州,下辖两广及交趾(今越南)一片地区,刺史治就设在封开,使封开成为整个岭南地区最早的首府。封开在汉初取名广信,是谓“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也”,此名一直延用到南北朝。至宋代更将广信的以东划为广东,广信以西划为广西,广东广西得名由此而来,广州之名也都源于此。  近年来经专家考证,“粤语”形成于封开一带。这块风景秀丽的地方,不但做过汉朝300年的岭南首府,而且还是岭南最早的人类生存和发展之地。境内发现的古人类牙化石距今148000年,比历来认为是岭南最早的古人类“马坝人”还向前推进了2万多年。  封开县作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岭南古文明重要发祥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199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封开县龙山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目前正朝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目标迈进。龙山溶洞、斑石、千层峰、十里画廊、贺江风光、金装淘金等景点驰名中外。县内集中了石灰岩、沙页岩、花岗岩三种地质地貌,构成各具特点的巨石、奇峰、幽洞、秀水、林海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历史悠久、品类齐全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及古墓葬、古建筑、  封开县体育管理中心创建于1961年,当时命名为封开县体育运动委员会,1998年更名为封开县体育局,2002年更名为县体育管理中心。向国家、省、市运动队高等学校输送了近500多名优秀体育苗子和体育骨干,体育队伍不断壮大,体育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县人均体育活动面积为0.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2.8%。封开县体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非常迅速,无论是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场地建设以及体育产业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  封开县图书馆成立于1979年4月(附设文化馆内)。新馆于1985年元月正式落成启用,该馆坐落于江口镇河堤二路一巷一号,江滨公园内。馆舍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全馆分设15个室,其中首层设有报刊阅览室、少儿借阅室,座位160个,讲座室115平方米,可供150人上课、报告会等使用,办公室三间;二楼设图书外借室、农村科技资料咨询室、采编室、资料室、书库等,可供读者外借、查资料、提供咨询等服务;三楼设会议室、课室,可供各类型会议学习、讲课、展览等活动使用。  封开县属南亚热带地缘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北回归线经过本县,有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之称,总面积为2723.4平方公里,地形呈东北―西南斜长形分布。山峦起伏连绵,属典型的丘陵地带;地势大体为东西两侧高,东部多高山峻岭,最高的七星岩顶海拔高度达1274.4米,西部则多延绵起伏的丘陵,北端开口、南端闭塞、形成凹字槽状地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物产丰富,是全国农业综合项目开发示范县。县内盛产竹木、黄烟、蜂蜜、杏花鸡、麻竹笋、莲都羊,冬菇、猴头菇、白马茶、麒麟李、长岗油栗等名优特产。到封开旅游,除了饱览到美好的封开风光,还可以品尝到名闻遐迩的杏花鸡、莲都山羊、贺江河鲜,并可以吃到封开的特色山珍以及渔涝脉菜、香甜南瓜、山边野菜等地道的绿色环保食品。  2006年成功申报了“国家地质公园”,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县名命名的国家的地质公园。  学校偎依于清澈优美的贺江边,建筑面积89010.31平方米,布局合理。学校现在有高中教学班95个,在校学生5236人,专任教师333人,学历全部达标,其中高级教师44人,中级教师170人,参加研究生高级课程进修班的有32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优秀教师5人,市名教师4人,市学科带头人16人。  江口中学以“务实、求真、自主、发展”为办学理念,在社会中享有较高声誉,学校办学经验和成绩曾多次在《南方日报》、《广州日报》、《西江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封开县江口镇中心小学历史悠久,创办于1936年秋天,位于西江、贺江交汇处的封开县城江口镇红卫路50号。1978年被评为县的重点小学,1996年被评为“肇庆市一级学校”,1998年3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成为全省山区县中获此殊荣的一所小学之一,2003年3月通过了复评。  学校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2835.7平方米。其中教学大楼二栋,实验大楼一栋。 学校整体绿化、美化,功能齐全,设施设备达到省级标准。  现已并入江口中学初中部。  封开县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林业面积20.5万公顷,年产松脂2万多吨,为全国县级之冠,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松脂之乡”;全县可开发的水力资源16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千瓦时,是全国第一批100个实现农村电气化县之一。  封开县属南亚热带地缘季风气候,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农业资源十分丰富,1988年被列入“全国山区综合开发项目县”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是广东省商品粮基地县和林业基地县。  矿产有黄金、钨、钛、铁、锡、锰、钼、铋等,有6个乡镇、14个点产黄金,有脉金,品位为6克/吨以上,还有花岗岩、大理石、钾长石、石英石、云母、水晶、煤、磷、石墨、白云母、高岭土、石膏、假玉石、辰砂、矿泉水等,其中花岗岩蕴藏量达30亿立方米,石灰石300亿立方米。  植物资源有鸡毛松、竹叶松、福建柏、毛桃木莲、格木、子京、红椿、水栗等用材树410种;封开蒲葵、心叶帘子藤、线叶紫金牛等10种新发现树种;草木、藤木、木本淀粉植物60种;猕猴桃、杨梅等野生果类40种;樟、乌柏等油料植物30种;山苍子、花椒等芳香油植物30种;环钗、青天葵、灵芝、沉香、黄精、巴戟、田七等野生珍稀药用植物350种;墨兰、杜鹃、黄杨、雀梅藤等观赏植物50种。  野生动物有山猪、穿山甲、苏门羚等兽类5种;泽蛙、树蛙等两栖类12种;蛤蚧、龟、两头蛇等爬行类30种;画眉等鸟类111种。  2010年全县常住人口为398304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日零时的38571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2592人,增长3.26%。年平均增长率为0.32%。  全县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 114026户,家庭户人口为39384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92人减少0.47人。  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00539人,占50.35%;女性人口为197765人,占49.6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33下降为101.40。  改革开放以来,封开县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农业商品基地,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公经营。目前全县已创办各类“三高”农业基地550多个,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规模较大的有麻竹基地15万亩,长岗镇的23000多亩封开油栗基地,渔涝镇的16000多亩的麒麟李基地,渔涝、河儿口镇的12000多亩黄烟基地,白垢镇的7000多亩柑桔基地,罗董镇的7000多亩水柿基地等;长岗油栗、杏花鸡分别注册了“奇香皇”和“金凤凰”牌商标;全县已建成杏花鸡繁育中心、畜牧良种场、封开“奇香皇”果业有限公司、东荣食品有限公司、麒麟山水果经营公司、南丰镇果蔬公司、莲都山羊养殖公司等市、县、镇三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全面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002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1.95亿元(现行价),农业商品率达到80%,农民人均纯收入3961元。  封开县种植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目标,大力推进生产布局调整,加快发展优势农产品基地,全面推广应用良种良法,全县种植业发展势头迅猛。2002年,全县种植业产值达到61248万元(90不变价),占农业总产值47 %。  以调优增效为目标,推进种植业生产布局调整。2000年以来,全县共调减粮食及低值作物5.33万亩,改种蔬菜1.72万亩、黄烟0.5万亩、西瓜0.6万亩、水果2.36万亩。改种后单位产值大幅提高,全县通过结构调整增收达4000多万元。全县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从1999年的57:43转变为现在的50:50。  从抓好招商引资,发展订单农业入手,突出发展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全县种植业“三高”农业基地总面积已达30多万亩。形成了以低水地区为主的西瓜、城郊型蔬菜生产带,以中水地区为主的黄烟、花生生产带,以高水地区为主的优质粮、外销蔬菜生产带,以油栗、麒麟李、糖桔为主的优质水果生产带和覆盖全县的麻竹生产带。一乡一品、一镇一业特色遂步凸现。上规模、上水平、有特色的基地主要有:封开油栗基地2.3万亩,渔涝麒麟李基地1.5万亩,“十月红”柑桔基地3.3万亩,渔涝晒黄烟基地3.8万亩,优质粮基地33.6万亩,麻竹笋基地15万亩。  该县重视提高种植业生产的科技含量。2000年以来,县农业部门从省科研院所引进水稻、蔬菜、水果等良种30多个,推广应用面积达100多万亩。目前,种植业良种覆盖率达到83%,水稻良种覆盖率达到97%,种植业主要作物全面应用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  封开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促进全县畜牧业生产快速健康发展。2002年, 全县畜牧业产值(90不变价)达到2232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7.1%。耕牛饲养量10.61万头、生猪饲养量48.1万头、三鸟饲养量1102.9万只,分别比1999年增长6.36%、24.5%和74.2%。  该县大力推进杏花鸡、莲都山羊、瘦肉型猪三大名优品牌发展。  杏花鸡是广东省三大名鸡之一, 该县于2000年成立了杏花鸡繁育中心,抓好杏花鸡的繁育、提纯复壮和养殖推广,并成功注册了“金凤凰”牌杏花鸡商标。2002年引进港商组建杏花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促进杏花鸡产业化发展,目前,该公司已投入500多万元,扩建种鸡场、兴办肉鸡养殖场、建设旅游观光物流园等,并在广州槎头市场设立了杏花鸡销售部。  2003年,县委、县政府又出台《关于推进杏花鸡产业化经营 打造中华名鸡养殖大县的意见》,建立健全层级责任制,加大示范办点力度,全面启动“百局扶百村、千干帮千户、村村养万鸡”的活动,制订了杏花鸡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目前杏花鸡饲养量260万只,预计全年达到550万只,比去年扩大250万只。莲都山羊是该县十大名优农产品之一,以产于莲都镇石山、且肉质鲜美没有腥骚味而扬名,目前全县饲养量4万头左右。以江口镇畜牧良种场为依托,创办瘦肉型种猪基地,省农科院种猪技术中心以技术入股形式参与合作,2003年瘦肉型仔猪出栏量将达到15000头。  该县成立“杏花鸡养殖技术研究所”,加强杏花鸡的养殖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同时全面抓好畜牧业的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目前,全县畜牧业良种覆盖率达到75%,杏花鸡饲养量占全县三鸟饲养量46%。  封开县位于广东西部,毗邻广西梧州、贺县,县内有西江、贺江。两江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盛产特稀鱼类广东鲂、青竹鱼、黄颡鱼、桂花鱼等50多种。西江河段表皮塘更是“广东鲂”的天然产卵场,每年到此产卵的鲂鱼达5万公斤。两江年捕捞量达900吨。全县现有渔业总水域面积1  近年来,封开县为了加快渔业发展,促进贺江开发,制订了多项优惠政策,各级投入渔业方面资金达500多万元,在几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整治改造低产鱼塘3500亩;建立三高渔业基地5个,面积1000亩;推广养殖名优鱼类广东鲂、青竹鱼、脆肉鲩、塘虱及一些虾类等;实行池塘养殖贺江优质鱼面积2000亩;完善种苗生产配套设施,大力发展广东鲂人工繁殖,年产广东鲂纯种苗达100万尾,使封开县成为广东鲂原种繁殖基地;抓好水产科技培训及推广;强化渔业执法队伍建设,不断实现渔业管理规范化。  水产业已成为封开县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泥:华润水泥(封开)有限公司是香港华润(集团)旗下――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厂址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长岗镇长岗工业园内。厂区紧靠西江,毗邻321国道,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华润水泥的发展战略为“两点一线”和“一体化发展”,通过持续性发展建设,力争成为行业最具竞争力的水泥制造企业之一。(“第一点”为广西西江流域,即利用该地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运输条件,建设大型现代化水泥生产基地。“第二点”为广东珠三角地区,该区为核心目标市场。“一线”指西江,中国第二大内河航运系统。“一体化发展”战略描述的是华润水泥控股的业务组合,包括水泥混凝土、预制件等上下游关系密切的三大业务板块)。华润水泥(封开)有限公司总体规划用三年时间,分期建设六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产能为1200万吨水泥,并配套建设6座0.9万千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及2000吨级深水码头,计划投资总额为39亿港币。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30亿元,创税4.8亿元。  木业:封开县威利邦木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广东威华股份有限公司,占地面积588亩,位于肇庆市封开县长岗镇旺村,总投资4.1亿元人民币,于2007年5月注册成立,距封开县城8公里,广州250公里,水陆交通方便。封开县威利邦木业有限公司以生产高密度纤维板为主,经营范围包括家具、木材、木制品加工;销售、林木种植、造林工程设计、货物进出口等,设计产能为年产22万立方米,于日奠基动土。产品规格为:厚度2-40毫米,幅面最大可达毫米。本项目是变废为宝的综合利用行业,属国家支持发展项目。其生产所需原材料为小径材、枝桠材、等外材(统称次小薪材)、森林采伐剩余物等,产品除可用于制造家私、强化木地板、室内装修用墙板、天花板外,还可代替胶合板用于车船、飞机等工业与民用建筑装修装饰。机械设备选自欧洲代表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连续式平压机生产线,采用干法加工工艺,连续平压技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粉尘等全部作为能源工厂燃料加以利用,同时将产生的烟尾气作为干燥木质纤维的介质,真正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水平最为领先的人造板项目之一。 由于生产高密度纤维板需消耗大量的木材化工原料和动力能源等,因而高密纤维板加工业与林业、化工、电力、运输等相关行业密切关联,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该项目的速成投产,预计每年可新增工业产值5亿元以上,利税8827万元,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在解决劳动力方面为当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促进地方工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所有制结构中民营工业的发展势头强劲。1至6月份该县完成的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83亿元,集体企业1200万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9200万元,分别增长0.5%、16%和19.5%;民营企业完成6.7亿元,增长24.2%,为各种经济类型企业中发展最快,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工业产销率为94.6%,工业出口产品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累计完成4200万元,同比增长24.8%。  封开县属山地丘陵区。地势呈东、西两侧高,中部及南部较低,有坡度陡峭的山地,也有坡度较平缓的丘陵。其主要特征是:丘陵广布、山区偏东,高丘偏西,呈南北向带状分布。渔涝至莲都的深底、河口等地的石灰岩地带,长期受高温、雨水侵蚀、淋溶,形成了奇峰异洞的喀斯特地貌。  元古代,距今约6亿年以前,封开县境域没有发生地壳隆起现象。早古生代,地壳活动频繁,原震旦系地层上升为古陆,寒武纪晚期,受加里东早期地壳运动的影响,县内北部、西部及南部隆起成为丘陵或低山群,尔后长期裸露地面,没有沉积活动。晚古生代,受加里东运动晚期影响,在泥盆纪早期至中期,具境的渔涝,莲都、七星的局部地壳下陷,后来沉积产生了薄层状砂页岩,在泥盆纪晚期隆起而成为陆地。在石炭纪早期,受华力西构造运动早期影响,长安、金装、南丰、渔涝一带的东侧下陷,形成深海区,在华力西构造运动晚期隆起成为陆地。中生代,白垩纪早期,受燕山运动早期影响,县内长安、金装、南丰一带的西侧下陷,到白垩纪晚期隆起成为陆地。新生代的第四纪,经受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影响,形成了封开县境现今的地貌形态。  封开县境域属中国江南古陆板块的一部分,经中生代燕山运动及新生代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等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在封开县境内形成两条主要断层带:(1)第一条为寒武系八村群上亚群断层,由泗科经小桐至江贝等地,长约40公里,断层破碎不明显。(2)第二条为寒武系八村群上亚群断层,由江山横穿西江,经封川、白垢、渔涝至莲都等地,长约60公里,局部穿越燕山五期花岗岩地带,断层深度和宽度都较大,富存深层地下水。  封开县境内山于受构造运动的影响,泥盆系下泥盆统的砂页岩在渔涝的光明,庙边等地有扭曲性沼皱带、有些成为小穹窿或小斜背状,在七星镇的花岗岩层中普遍存在小断层和小破碎带,但深度及范围很小。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岩浆岩的三次入侵,封开县的东面及东南面一带,形成了由北至南分布的党山,多罗山、七星岩顶,黑石顶、白马山、巢顶、三义顶、丰寿山、麒麟山等花岗岩地质的高山地带。其中当第三次岩浆入侵以后,并受多次构造运动影响,所形成的白垢、渔涝至莲都的深大断层破碎带,极富含地下水。  封开县通用粤语,而它也是粤语的发源地。 古广信作为岭南的首府长达400年,珠江文化经汉化而形成,起源于古广信。到了唐朝,由于唐玄宗开元时宰相张九龄开通了粤北大庾岭南北通道,贺江交通水道褪去了辉煌变得相对闭塞起来。 从《切韵》得知,唐代以前,中原汉语是有浊塞音的,浊音清化是汉语各方言演变的规律之一,现代粤语及普通话是欠缺浊塞音的。然而,封开封川-罗董一带却保存了全套浊塞音,可推定其为两汉时期的古汉语的产物,为古粤语的活化石。封开北部的南丰话与广西的信都话很接近,甚至能互讲,两者起源于同一语种。两汉至唐前,今南丰地区(旧称开建县)与广西贺州的信都同属封阳县,到了唐初才分出开建县并归封州管辖,由此可推断南丰话也是起源于两汉时期。现今讲南丰话及信都话的人口总数很多,光讲南丰话的约二十万,讲信都话的大概也有一、二十万,总加起来有三、四十万,人多有利于语种的稳定,不易于被“洋化”或“土化”。至于南丰话、罗董话、信都话、封川话哪一种更为原汁原味,人口数量最多的南丰话应为首选。马王堆出土的古地图所标记的“封中”应位于古封阳附近,沿贺江而下,封阳更靠近中原,人口汉化程度更高;罗董汉代属广信,属郡治县范围,罗董话带有古汉语之浊塞音,但讲罗董话的人数相对较少,从罗董镇保留较多南越语地名上看,古时为少数民族的集散地,罗董话则有被严重“土化”的可能;封川话在江口县城一带,受近代广州话的影响较大,已失古味;信都话受壮语影响较大,说什么完了以后都加个“卖-”字。从南丰话与广州话的差异对比可以看出,宋代以后南雄珠玑巷南下人口对广府文化的二次汉化或入迁人口的接受粤化的份量,可以说,宋代以后更强的是入迁人口接受广府文化的粤化,广州话偏离南丰话不是太远,汉时总郡治还在广信时,粤语已基本定型。  陈钦(?~公元15年),西汉经学家,字子佚,广信(今封开)县人,专门研究《春秋左传》,与刘歆同时,而自成一家之言,著  陈元(生卒年不详),东汉经学家,字长孙,陈钦之子,广信(今封开)县人。少传父业,潜心研究与注释《春秋左传》。建武初(公元25年左右)举孝廉,以父任为郎,与桓谭、杜林、郑兴俱为学者所崇。陈元以才高著名,“以经学振起一时,诚岭海之儒宗也”,先后授官于司空李通府和司徒欧阳歙府。陈元秉公直言,勤于朝政,颇得光武帝的重用。著《左氏异同》、《司徒椽陈元集》(均佚)。  牟子(170年~?),东汉末三国初人,汉献帝时随母从中原迁到广信(今封开县)自幼博览群书,博学多才。他精通诸子百家,成为广西最早研究佛学的人,极力推崇老子的『绝圣弃智,修身保真』的学说。三国初,著有《理惑论》(37篇),糅合儒、道各家学说,是中国第一部佛学专著。  士燮(137-226年),字彦威,广信县(今封开县)人。祖籍山东汝阳,东汉时南迁。父亲士赐曾为东汉桓帝时日南太守。士燮少年时游学京都,从师颍川人刘子奇学《春秋左传》,后来,著书《春秋经注》、《公羊传注》(今已散失)。曾在京师察孝廉、补尚侍郎。因父去世回广信奔丧,后被举茂才,先任巫山县令,后升任交趾郡太守40多年,所辖郡内秩序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北国名儒袁徽赞称他“既学问优博,又达于从政,处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二十余年,疆场无事,民不失业,羁旅之徒,皆蒙其庆……。”建安八年(203年),朝廷奏准其弟士壹任合浦太守、士黄有任九真太守、士武任南海太守。并把交州刺史治地从交趾郡龙编迁回广信县。从此,士家四兄弟为雄踞岭南的统治者。黄武五年(226年)病卒,享年90岁。  唐宋两代被朝廷贬来封州官员有记载的共有十五人。其中有刘幽求那样有胆识的忠义之士。  唐中宗中毒暴死,皇后韦庶人临朝,任用外戚分掌权力,图谋篡逆。刘幽求协助李隆基策划紧张的镇压行动。李隆基就是后来创立开元之治的唐玄宗,那时尚未登位。他们紧急地调动军队,一夜之间,经刘幽求手发出的敕令一百多道,把韦姓和武姓擅权的外戚剪除。睿宗即位,封官封爵封地以嘉幽求之功,还有金铁诏书:“子子孙孙,传国无绝,特赦卿十死罪,并书之金铁,俾传于后”。说得好听,但由于宫庭内部倾轧,终于问刘幽求“以疏间亲罪”,幸免一死,流放封州。他在封州约一年多,事迹没有记载,不可考。其后朝廷如还。刘幽求以后官至尚书左丞相,又一次被贬,六十一岁死在贬迁途中。  莫宣卿(834年-?),字仲节,号片玉。生于封开县麒麟山下的文德锣鼓岗(在今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广东的第一个状元。  生父莫让仁,早逝,莫宣卿是遗腹子。母梁氏,生性贤淑,改嫁开建县籍人莫及芝作继室。由于继父的家境较富裕,他得以入学堂读书。相传莫七岁时已学会吟诗写对联,少年时即以&我本南山凤,岂同凡鸟群。莫俊天下有,谁能佐圣君。&一诗闻名乡里,12岁时即参加科举考试并中秀才,被乡人称誉为“神童”。  唐大中五年(851),17岁的莫宣卿赴京城参加廷试获中制科状元,从而成为广东历史上科举考试的第一个状元,并是始隋唐以科举取士以来年龄最小的状元。  莫宣卿考取状元后,被任为翰林书院修撰。其后他还乡省亲,因母亲不愿随其北上定居,莫遂上书朝廷请求改委他在南方任职以奉养母亲。唐文宗允准,改委他浙江台州别驾( 刺史的副职)。他即奉母携眷往台州上任,但未到台州却病逝于途中。  莫宣卿才高,可惜英年早逝,卒时仅是五品之官,故政治上不可能有太多建树。但是,民间依然广泛留传着他及第后乞准广东免除征粮三年的事迹。同时,他的最高政治理念也仅只局限于&佐圣君&而已。  在岭南文化史上,莫宣卿有诗三首两句收录于《全唐诗》(除前面所引用外,还有《百官乘月早朝听残漏》及《赋得水怀珠》)。据《全唐文》收录白鸿儒的《莫孝肃公诗集序》可知,莫宣卿还出过一本诗集,可惜今已失传。  莫宣卿对岭南文化的贡献,不在于他留下多少本诗集多少首诗,而在于他的精神。他处困境中却能艰苦奋发、闻达于上又不忘事母以孝的精神,是后辈儒家学者永远值得学习的榜样。他首先打开了南人大魁天下的局面,为南人摘掉&南蛮&的帽子,对当时南方士人读书的风气有莫大的促进作用。  刘谦,又名刘知谦,字德光,河南上蔡人。初任广州牙将,职位虽然卑微,但器貌殊常,素有才识。约于公元880年,唐丞相韦宙出镇南海。一日,见帐前一小将生得气宇非凡,问之,名唤刘谦。韦宙不顾夫人反对,把侄女嫁给他。还说:“此人非常流也,他日吾子孙或可依之”。当时黄巢率部转战南方,遇到瘟疫。刘谦因袭击黄巢军为朝廷初过死力,被任命为封州刺史兼贺水镇遏使,成为朝廷委以一方重任的边陲要吏,镇守形势险要的封州。  封州居两广之要冲,扼郁、漓、贺三江与西江汇合之口,是兵家所争的咽喉要地。刘谦在封州狠抓武装力量,史称他“抚纳流亡,爱啬用度,养士卒,未几,得精兵万人,多具战舰,境内肃然”。他的“抚纳流亡”的招兵方法很高明,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当时黄巢转战湖南、湖北,难民沿湘江、潇水、贺江涌入封州。他们离乡别井,衣食无着,有人铤而走险。刘谦把这些人收容起来,编人军队训练,反过来维持社会治安,使境内肃然安定。刘谦这一手的确厉害,此人可谓深通统治的谋略。他紧缩开支,把钱用在养兵和武器装备上,小小封州(唐封州只领封川、开建两县,与今封开县辖境同)居然拥有精兵万人,在岭南各州可算得首屈一指。  刘谦经营封州十二年;公元894年冬12月,刘谦病重,把儿子刘隐、刘岩叫到身边吩咐后事:“今五岭盗贼方兴,吾有精甲犀械,尔勉建功,时不可失也”。嘱罢溘然长逝。  刘隐,刘谦长子。他只有十七岁,有人不服,勾结土人谋反。刘隐是个铁腕人物,周密布置,一夜之间,尽杀谋反之人,奠定地位,被任命为封州刺史。  碰巧唐朝派薛王李知柔接任岭南节度使,当时扼守广州和端州的旧任牙将卢琚和谭宏^作反,薛王受阻于长沙。谭宏^见封州兵强马壮,派人找刘隐策反,还说把女儿嫁他。刘隐假意应允,把甲兵藏入迎亲船。谭宏^亲自出迎,被封州大将苏章所杀。封州兵乘胜直取广州,杀卢琚,收其兵马,整肃军容,迎薛王李知柔到任。薛王大喜,任命刘隐为行军司马,主管军政军需。  刘隐政治手腕很高。乱世中有兵权的人纷纷割据一方,刘隐却一直打着忠唐的旗号,讨伐岭南各州割据谋反的草头王,取得唐朝信任,升为节度使副使。光化元年(公元898年),韶州刺史曾衮以广州牙将王怀为内应合谋攻广州,刘隐一战破之,占据韶州。虔州卢光稠拥兵数万,倾师来争韶州。这一仗刘隐显得太鲁莽了,初战胜利,后遇洪水,军粮不继,又中了埋伏大败,几乎全军覆没,刘隐在勇将苏章的掩护下死战才得脱险。后来节度使徐彦若死,遗表荐刘隐为节度使。但是唐朝对刘隐的信任毕竟有限度,另派丞相崔远接任。崔到半路,听说岭南多盗,又惧刘隐势力大,恐不受制,滞留不前,唐朝召还。刘隐厚赂朱全忠,时朱全忠已挟持天子,由朱全忠举荐,刘隐当上岭南节度使,爬上岭南最高权力的宝座。时为公元905年,范文澜所著《中国通史》把这一年定为南汉开国之始。又过了两年,朱全忠篡唐,建国号梁。梁为五代之始。刘隐曾多次上书劝朱全忠称帝,拥戴有功,朱全忠封刘隐为南平王。  刘隐的政治远见还在于他非常重视人才。对当时流落岭南的有识之士,不管是受贬来的、逃难来的或做完官返不了北方的,只要有学问有本领,他都以礼相聘。这些人及其子孙文化教养较高,刘隐罗致门下,一时人才济济。例如王定保、倪曙、刘浚、周杰、杨洞潜等等,都是当时岭南岭北名士,刘隐都以礼招聘;赵光裔、李殷衡奉朱全忠诏充官告使南来,刘隐亦挽留重用。后来这些人都成了南汉的开国贤臣。  刘隐死时年仅三十八岁。他为南汉的建国,从军事、政治、经济以至人才等各方面都作了充分准备。  刘谦和刘隐都葬于封州贺江北岸的刘王岗。这里原叫刘望岗,因南汉王而改名。本世纪初当地有牧童见过此墓,但迄今尚未找见。  公元917年,刘岩在广州称帝,建元乾亨,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刘岩建立南汉国后,“立学校,开贡举,设铨选,一依唐制”。  南汉朝廷中多中原士大夫,因此刘岩扩建兴王府时基本是仿照唐代长安,但与长安又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商业区“市”和住宅区“坊”没有严格地分开,广州自此真正具备了都城特点,城市布局合理,区域分工非常明确,在广州城建史上写下了重要一页。  兴王府由内城、郭城、任嚣城、西城和西部市区组成。内城包括宫城与皇城,皇城之南为郭城。郭城内,坊市布列大街左右,是人烟稠密的商业居住区。任嚣城地处东城和北部郊区,为宫城屏障,是官员贵族居住区,东城中还设有大盐仓。西部市区也是商业居住区,个中设有蕃坊。商人只要缴纳一定的商税,就可以自行选择地点设店摆摊。中国其他城市,直到宋朝逐渐打破坊、市分设制度。刘氏先行一步,未必有多少理念上的先知先觉,只不过出身商家,从经验出发,认为这样更方便商业活动。兴王府西部市区居民稠密,万商云集,宝货充盈,十分热闹。这一带人工河交错,风景优美,富豪们修建了不少私家园林,刘氏也在此特辟宫苑,形成了园林化特色。西部市区富人多,广州人把有钱人家的孩子称为“西关大少”、“西关小姐”便是自此开始。  岭南一直是中原人眼中的化外之地,又因濒临大海,和外国商贾贸易往来频繁,终唐之世,都没有完全纳入全国统一的经济体系之中。自晋至唐,历代都曾禁钱逾岭,所以岭南市面上铜钱流通量有限。917年,刘岩下令开铸铜制和铅制的&乾亨重宝&,这是岭南有史以来首次大规模造币。  岭南铜矿在连山、阳春,铅矿在阳春、四会,南汉就在矿产地设炉造钱,不论铜钱还是铅钱,最小的周径7分,每个重3铢6参,比唐开元、天宝钱重一半。据《南汉书》记载,刘氏鼎盛时,博罗县“山谷间斗米一二钱”,南汉末年,“琼州斗米税四钱”,邕州“民入城者,人输一钱”。终南汉一代,民间买卖、纳税普遍用铜钱、铅钱,“乾亨重宝”在岭南流通了50多年。  五代十国时期,占据江淮的吴国富裕强大,对北方小朝廷一直采取抵制的态度,这样中原与东南地区交通大多取道湖、湘、桂、粤,再转至闽、浙。兴王府于是成为南北交通的枢纽,一度受黄巢军打击而萧条的广州商贸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国内商业最繁盛的城市之一。  刘岩常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接见商贾,展示岭南的珍珠、翡翠等宝物,《五国故事》称之“有欺四方、傲中国之意,每见北人,盛夸岭海之强”。薛居正的《旧五代史》更以不满的口气描述刘岩“广聚南海珠玑,西通黔蜀,得其珍玩,穷奢极欲,僭一方,与岭北诸藩岁时交聘”。  当时各地商贾络绎南来,麇集兴王府,粤商也携资北上,活跃于各大城市。刘岩不愧商人之后,甚有商家本色--往来都是客,管他是敌是友,皆欢迎通商,反正只要有钱赚就行。做买卖免不了会发生种种意外,例如刘岩以兄事之的吴越钱氏,竟“多掠得岭南商贾宝货”;南平高氏也常“邀留”南汉商使,强掠财货。南平国辖境不过江陵一带,介于南唐、楚、蜀和中原之间,国小势弱,对中原的唐、晋、契丹、汉以及南方的南汉、吴、南唐、闽、楚、后蜀,皆称臣。  南汉在刘岩治理下日渐富强,王夫之的《宋论》称其“坐拥百粤,闭关自擅,而不毒民”,使国家出现“府库充实,政事清明,辑睦四邻,边烽无警”的大治景象,成为堪与吴国、前后蜀等比肩的南方强国。  可惜,刘岩犯了封建统治者的通病,到晚年自傲自满,不思进取,暴政渐兴,他甚至将毒刑杀人当做游戏取乐:或把人投入大汤锅,或把人放在烧红的铁床上烤炙,或把人开膛破肚屠割,名目繁多不胜枚举。《旧五代史》说:一方之民,若据炉火。其前后反差之大,令人瞠目。  公元970年9月,北宋发十州兵马攻陷岭南贺、昭、桂、连。同年12月韶州莲花山一战,北宋击溃十几万南汉军,南汉败局已定。岭南百姓苦于战乱,对刘氏政权非常厌恨,兴王府的居民甚至故意把每家必备的一个防火桶叫成“宋一统”。  南汉抗拒宋军,前后达8年之久。971年正月,宋军大破雄州、英州,沿江而下,屯兵兴王府城西双女峰下。2月,南汉6万守军兵败将亡。  苏章,生卒年不详,封开人。封水千年奇巧战例的天才指挥家。  曹觐于北宋皇v年间(皇v,公元年),任封州太守。时广源州太守侬智高叛逆,僭号仁惠皇帝,侵犯州县,拥兵逼近封州。僚属劝曹觐暂避一下。曹觐慷慨地说:“吾父为忠臣,岂有不肖子耶?吾职在守土,义不苟生”!他打发妻子疏散到乡间,自佩封州印,率兵御敌。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侬智高所执。曹觐坚贞不屈,绝食三天后被杀害。贼兵去后,曹妻伤夫之死自缢。曹觐的妹妹闻兄死节封州,也跳井而死。  宋朝表彰曹觐死节,谥忠肃。在封州建忠穆庙,赐庙匾。曹觐墓有旌忠亭,方维有题旌忠台诗说:  “青胆雄于金斗大,赤心坚比铁山高”。  后世行人过墓,仰慕曹觐节烈事迹,不少名士在旌忠亭题诗。  侯应遴(158 0 ─1647 ),字佐熙,号夷庚。今封开县南丰镇侯村人。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拔贡生。四十一年(1613年)任梧州府容县知县,主政6载,廉以持已,仁以恤民。值岁(1619年)大饥,饿殍填沟壑,侯捐俸赈济,多方设法拯救,渡过了饥荒。适逢藤县、北流两县缺官,当地父老向上请求兼任,获准。故有“一官三印”之称。所至皆有惠政,离任时,当地乡民为其立有“生人祠”。卒后入乡贤。墓联刻有:“贤才中外重;廉政古今珍”。  李炳辉(年),字祖奎,号路得士。汉族,封川县平岗村(今开封县平凤镇)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排名第二。  少年时至南洋大霹雳埠(在今马来西亚),入教会所设学校学习英文,旋又由该校送麻六甲某校肄业,入耶稣会,分发新加坡英国长老会教堂从事传教。后加入同盟会,热心宣传革命。日参加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随黄兴进攻两广督署,至高第街战死。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封开一直被誉为“南国大花园”。这里有奇山,有秀水,更有着面积达6万亩,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田园诗般的景致让人终找到回归自然的感觉。  攀“天下第一石”  似蜘蛛侠般的飞檐走壁只是白日的梦想吗?不是,只要你够胆量够实力,封开这块“天下第一石”绝对能让你展现神奇。    据考证,斑石形成于2亿多年前的中生代,虽历经亿万年的雨淋日晒,仍是完整无缝,外表层无风化。与这块古老的巨石相比,原号称“世界第一石”的澳洲艾尔斯“红石”早已遍布缝隙洞穴,垂垂老矣。现在的斑石,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石”。  远眺斑石,纹理从上而下,宛如瀑布从石顶轰鸣直下,壮煞游人。尤其是雨过天晴后,斑石身生五彩,斑斓缤纷,气度非凡。游客从斑石两侧登上时,山间林木葱葱,百合烂漫。在山顶左望白马(山),右眺麒麟(山),前方还有一派绿野阡陌的田园风光,让人心醉神驰。  大斑石不仅可以登,更可以攀。华南最大的户外攀岩项目就在这里。目前大斑石上共安装了11条攀岩线道。其中2条表演线道,高191米,其余9条为60多米、80多米、100多米不等,可以供专业和非专业的攀岩运动爱好者自由选择。如刀削的陡峭山壁,攀起来是有惊无险,刺激万分,让人真正领略到征服自然的感觉。  莲都镇的客斯特地貌,景型多样,从平地凸起的乳峰群,罗列如簇,绵延数里,与桂林漓江的群山相似,凝岚滴翠,秀色可餐。溶洞有螺髻岩、高岩、万富岩、葵木岩等,洞内石笋、石钟乳、石花形态万千,色彩斑斓,极具特色,令人赞不绝口。更有贯河从山下流过,以及龙潭喷泉、华兰池等景点,青山秀水相得益彰,形成“千峰环野立,一水绕山流”,如诗如画的风景。  封川古城坐落于江口镇北山之南,始建年代不详,现址是在明正统十四年(1450年)黄萧养乱,典史陈顺因旧址修筑。此后,该城一直为县治所在地,修葺、改建不下二十余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封川、开建两县人民政府曾合署在此办公。1958年冬,封川与德庆并县后,当地人民修堤筑路,城址屡遭拆损。现仅存南门及东西城墙(约400余米)。南城门,呈拱圆形,用红褐色砂岩石块砌成。石块长60~80厘米,宽20~30厘米,厚14~18厘米。拱门宽3.05~3.70米,高3.20~3;76米,内深12. 4米。门之上原嵌有“古封州”石匾。(今已佚)据《封川县志》载:古城背北山,东、南。西南临东山河、西江。北有壕堑(深20余米,宽约10余米),与东、西、南三面的护城河构成一个“回”字形城堡。城廓呈长方形,东西城墙长约418米,北面城墙长约168米。城墙为青砖砌筑,墙厚4~5米,高约8~9米。城砖特制,长34厘米、宽16.5厘米、厚6厘米,侧面阳印“封川城砖”字样。城堡原有东北、西、南三门。城上修筑有城门楼、串楼、角楼、敌楼、望楼。战窗、串屋、更铺等二百余间。此外城内还设有县署、教谕署、训导署、典史署、城守署,武庙、城隍庙、万寿宫、常平仓、监狱等。    双龙洞- 封开小桂林,位于渔涝镇龙山山麓,为古生代石炭纪石灰岩溶洞。洞穴穿山而过,洞中有泉,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洞相连,窄处仅能容人,宽处广而成厅;总长200多米,略分9个洞室,宽3~12米,高5~15米。石笋、石柱、石狮、石龙、石佛、石欧、石葡萄等等,造型美妙,琳琅满目,构成多姿多彩的景观30多处。其中最为奇趣的是洞下龙宫,两条石龙浮游吟啸于碧水之中,似欲腾飞而起,令人叫绝,洞即由此而得名,原封开县委书记(现广州市委副书记邬梦兆)为该洞题写了“双洞潜龙”的景名。白石岩 白石岩与双龙洞隔山相对,洞口离地面30多米,气势不凡。洞穴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高20~30多米,布局奥妙,层次分明,回廊洞室,高台深院,错落有致,钟乳石迎面而来,步移景换,姿态万干,在彩灯的照射下,如真如幻:佛殿皇宫,高阁飞椿,雕梁画栋;仙山御苑,奇花异木,雾遮烟笼;洞顶长空,鹤游凤舞,云海卧龙。景观70多处,即有豪放明快之作,又有透剔玲珑之品,主要有“昭君出塞”、“江南春色”、“广寒宫”、“凌云宝塔”、“仙女思凡”、“八仙贺寿”、 “元宵灯会 “水漫金山寺”、“瑶池仙境”等。其中“瑶池仙境”更是皇皇大观,条条石笋姿态万千,在灯光映照下晶莹通透,兼有一池泉水,景物倒映生辉,令人叹为观止。原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为该洞题写了洞名。  泰新桥位于平凤镇平岗管理区新村。始建于明代,据《封川县志》载:明嘉靖十二年(1534年)邑人陈时用等募缘修建,长十余丈、阔一丈,上覆以亭。清嘉庆年间(1812年)重建。现桥屋梁底仍有重建时的题记:“大清嘉庆十六年岁次辛未十一月十七日王辰日癸卯时东西社众缘信等重建”。该桥为梁柱式廊桥。桥长10.89米,阔3.4米,桥上有桥屋(桥亭)涵盖全桥。桥屋面阔三间。歇 山式屋顶,屋脊饰灰塑卷草吻,脊身看面灰塑浮雕卷草花纹。盖瓦方式为蝴蝶瓦。桥墩为方形短石柱,共4列16根,每列相对于桥屋的各缝梁架,柱顶有媚梁,梁上铺桥板。柱可以穿仿相连,各柱列中穿仿与媚梁之间置蜀柱承接。石柱脚以较平整河床石垫承,不施斧凿。梁架为抬梁式,结构为“八架椽屋前后乳袱四柱”,乳袱外接挑梁承托檐擦出檐,柱头隐刻圆护斗直接承托擦子,次间 梁架比明间梁架增高。以使屋檐形成缓和的曲线向两边生成。梁架间以驼峰斗拱承托,驼峰上刻如意纹,明间两侧驼峰上雕刻有“鱼跃龙门”、“双狮戏球”、“丹凤朝阳”、“膜磷献瑞”和卷云纹等图案,并铺金描彩,平梁正中置驼峰,驼峰亦隐刻护斗承一斗三升拱,上承三角形枕木和脊搏及顺脊串。题记写在顺脊串下。脊搏截面为圆形,顺脊串砍作腰鼓形,其两端雕刻花纹。泰新桥建筑精巧,造型古朴。桥下部分保持了中国唐宋时期木结构梁柱或桥梁的古制,堪称南粤古桥中之奇葩。1985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冬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封开县人民政府和平凤镇府、新村村民四方集资,依旧貌将该桥修耷一新。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位于封开县东南部七星镇内,东经111° 52`,北纬23°31`,东起巡检坪,西至良伞顶,北顶盐水田,南抵蛤坑,总面积6.27万亩(比鼎湖山林区大11倍)。气候温和宜人,7月平均气温在23℃左右,极端最高气温也不超过30℃,且高温时间暂短。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740毫米,相对湿度80%;冬季见霜,偶有冰冻。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溪流蜿蜒,瀑布如银倾泻,是天然阔叶林和针叶混交林,属原始次生林。早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把其划为自然保护区,是目前省内十大自然保护区之一。年,华南农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省林业厅、《南方日报》、《广东科技》及市、县林业、武装部门的专家、学者、记者,在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的领导陪同下,两度到自然保护区进行植物调查和采集标本,共采集植物标本1913种。其中维管植物190科654属1605种,含碳类植物30科56属100种,裸子植物6科8属10种,被子植物154科590属1495种,有不少是国家一级、二级、三级保护的物种,还有两亿多年前就有的孑遗植物――桫椤和黑桫椤、苏铁等,它们是研究中生代植物演替和遗传的活化石;还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封开蒲葵、封开新月蕨、封开莲座蕨、线叶紫金牛、金毛半枫荷、黑石顶杨梅等15个新种。林相整齐,种类繁多,象海港的帆樯似的,密密匝匝;古树参天,遮天蔽日;百年老树,处处可见;古松干姿百态,如龙爪托云出,如山鬼摩空拳;那鸳鸯树比传说中的连理枝更引人遐思,将军松似英姿飒爽的军人令人敬仰,已300多年树龄的濒危的西南锥树,更是树中的伟丈夫,最大那株高40多米,三四个人手牵手也不能环抱过来。站在“848”高地t望台极目四望,林涛滚滚,好象从遥远的天边涌过来的绿色大潮。真是:黑石顶林海涛涌,回归线鸟语花香,好一派大莽林的景色!  该区藤本植物、附生植物有数百种之多,珍稀的广东石豆兰、香果兰、过江龙等附生于乔木的树干或树权上,藤缠树,树缠藤,纵横交织,如一幅幅图案;有的藤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的树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令人陶醉,引人赞美。用原省长朱森林题词:“美在封开”来称赞她,真乃妙到绝处。  该区内的野生动物有200多种。较主要的有云豹、蟒蛇、巨蜥、山猎、黄猿、草鹿、雉鸡、杜鹃,其中属国家保护的有苏门羚羊、大灵猫、小灵猫、白(广东省省鸟)、穿山甲等。昆虫种类繁多,共924种。近年,还发现仅有的“封开匙同蝽”、“黑翅蝗虫”等13个新种。  1985年8月,国家教委委托中山大学在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内建立了一个“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心”,建有科研教专楼2幢,野生动植物资料标本陈列馆及宿舍,还在海拔200米且设立观察站,开展植物区系学、苔藓学、真菌学、藻类学、昆虫区系学、昆虫生态学、脊椎动物区系学、植物群落学、种群生态学和森林生态、水文气象、微生物地质土壤等方面的研究活动,成为专家、高校师生、科学工作者科研、教学、实习的基地,已有全国各地20多所高校研究单位及美、英、日、荷兰、丹麦、泰国、香港等地的人员前来考察研究。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是专性热带植物分布的北部极限,又是专性亚热带植物分布的南部极限,同时又是华南植物区系与西南植物区系交汇的场所,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意义。还是南国动植物稀有品种的宝库,也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天然森林公园,还是一个很好的避暑胜地、疗养场所,又是一个天然的旅游圣地。到这里一游,不但能饱尝大自然赐予的风光,而且还可以学到不少植物知识,是一个探奇揽胜的好地方,使人流连忘返,真不愧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本文网址 /445.html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 精华文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网友提供或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归为作者所有
若有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马上联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封开县南丰水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