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邮编哪里有个古谢国遗址

古谢国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古谢国是我国上古时代的一个小名称。据古书记载:黄帝的儿子中有一姓任,建有十个国家,其一为谢国。国境在今河南省,临近楚国,后为周宣王所灭,以后在原址上建立南。古谢国位置在今河南南阳市宛城区,有古谢国遗址。
古谢国兴衰史
相传夏禹王也曾于此设部治水,疏通涧河(古时称谢水)、十里河造福万民。后人在涧河岸边禹王扎营地(今境内)建庙纪念,今膜拜者仍络绎不绝。
古谢国历经夏商周三个朝代,在诸侯国中属于弱小国家,因其比较弱小,周宣王派伯虎等大臣灭掉了谢国,并在谢国的旧土上建造了,作为南的新首都。
公元前688年,楚王发动兵马灭掉了南。
古谢国历史传说
古谢国人口散亡,不见记载
宋朝在《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说:“谢国,源于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三代之际微不见,至《诗》始言周宣王使召公营谢邑,以赐申伯,盖谢已失国,子孙散亡,以国名为氏。”黄帝之后的谢姓,在“夏商周”三代之际几乎湮灭(三代之际微不见)。
黄帝二十五子的传说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著的《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所以“黄帝二十五子”是黄帝政权有二十五个政治联盟,这些联盟既有与黄帝有血缘关系部族,也有归顺的部族,它们服从黄帝政权领导,因此是政治上称谓。
古谢国记载
古谢国之黄帝血统的存疑
《氏族典》云:“黄帝轩辕氏, 姓姬又姓公孙,元妃西陵氏, 生三子:昌意玄嚣、龙苗;次妃方雷氏生二子:休、清;三妃彤鱼氏,生二子:挥、夷鼓;四妃嫫母,生二子:苍林、禺阳;凡妃之子九人,庶妾之子十六人, 共二十五人别姓者十二,祈、酉、滕、箴、任、荀、厘、佶、儇、依及青阳、夷彭为二纪也其十三人皆姬姓。”
《氏族典》是皇家组织编制的一本家谱典籍,其目的是为巩固统治阶级政权服务的,因此,编者绞尽脑汁,既要符合统治阶级利益,又要尊重《史记》中记载,以及《帝王世纪》民间记述,于是,以这两本书籍,做为基本理论依据,进行扩展与移接,编出一本完全吻合“黄帝二十五子”之说的谱系,民间家谱,有不少地方以《氏族典》为理论依据,进行修撰。
古谢国遗址
位于今河南省南阳。金华乃历史古镇,源远流长。这里原系长女食邑。公主“美风仪,有志节……以谨肃闻。”(《隋书.南阳公主传》)当地居民以其洁自身好,不与乃父同流合污,褒奖其为金花公主,立祠纪念,此地遂为金花。“花”、“华”同义,民国初年金花镇改为金华镇,曾繁华一时。辖区内东是周宣王之大舅申伯公封谢故地,为古谢国遗址,全世界谢姓发祥地,有多种文物发掘,大批海内外谢姓人士纷纷回归故里寻根谒祖。
南阳宛城区古谢国遗址
古谢国纪念活动
2O04年东村民委员会和政府、政府共同承办了“全球谢氏宗亲联谊会第二届恳亲大会暨经贸洽谈会”,大大提高了金华乡的知名度。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客家姓氏:谢姓起源于南阳&谢邑具体位于何地仍存争议--人民网广西频道--人民网
客家姓氏:谢姓起源于南阳&谢邑具体位于何地仍存争议
&&&&来源:&&&&&
谢家庄申伯祠堂里的长廊上,展示着申伯的封地和谢氏的由来
  申国被灭,谢氏外迁。那么,申国所处的谢邑到底位于何处,多地仍有争论,尤以南阳的唐河县与宛城区争论最激烈。
  那么,谢邑到底在哪?它又诞生了哪些影响历史的郡望?
  唐河之说
  海外华人发现了古谢邑旧址
  北边宣王中兴,南边楚国崛起,这是申伯受封于谢邑时的背景。那么,这个谢邑到底在哪?
  有一说,它位于唐河县苍台镇谢家庄附近。
  3月12日,唐河县谢氏宗亲会执行会长谢海亭说,发现唐河县苍台镇是谢邑旧址,是泰国谢氏后人的功劳。1985年,泰国华侨谢其昌跟团到国内考察,走到南阳下榻在南阳宾馆,查看地图时发现本地谢姓地名很多,联想到自家族谱中,有谢姓发源于唐河的记述,他很激动,就想实地考察一下。正好,接待他的一个司机也姓谢,正是唐河人。谢其昌脱团后,司机开车将他拉到了唐河县苍台镇。
  第二年,唐河县组织人员到谢家庄附近考证。之后,形成了《古谢邑今址考》论文,并寄给了谢其昌。古物“式是南邦”碑首的出土,增加了当地的底气。因为在《诗经?大雅?嵩高》中,有“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的记载,说申伯被封在南阳,在古谢城立国。
  宛城之说
  申国铜器铭文印证谢姓祖地
  在另一群谢氏后人看来,古谢邑的所在地,位于南阳市宛城区(旧为南阳县)金华乡东西谢营村。南阳谢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谢静说,关于宛城区与唐河县谁是古谢国旧址的争论,已经持续了20多年。经过专家考证,古谢国的方位大致在南阳市城区以南、新野县以北、唐河以西、邓州以东,整个古城方圆百十里。
  众多学说也有记载。《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宛,本申伯国。”《荆州记》记载:“东北百里有谢城。”宋代欧阳修在为谢绛写的墓志中说:“谢国在南阳宛。”三国人韦昭在为《国语?郑语》作注时说:“谢,宣王之舅,申伯之国,今在南阳。”
  1975年,南阳市西关发现了“申公彭宇(音fǔ)”,1981年又在南阳市北郊再次发现申国铜器,其中有一鼎二簋(音guǐ),其铭文为“南申伯大宰仲(音chēng)父”,出现了南申字样,传世铜器中也有“仲父鼎”。
  有学者认为,从考古发现的申国铜器的铭文看,能印证东谢营就是谢姓祖根所在地。
(责编:林婷、陈露露)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古谢国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古谢国是我国上古时代的一个小名称。据古书记载:黄帝的儿子中有一姓任,建有十个国家,其一为谢国。国境在今河南省,临近楚国,后为周宣王所灭,以后在原址上建立南。古谢国位置在今河南南阳市宛城区,有古谢国遗址。
古谢国兴衰史
相传夏禹王也曾于此设部治水,疏通涧河(古时称谢水)、十里河造福万民。后人在涧河岸边禹王扎营地(今境内)建庙纪念,今膜拜者仍络绎不绝。
古谢国历经夏商周三个朝代,在诸侯国中属于弱小国家,因其比较弱小,周宣王派伯虎等大臣灭掉了谢国,并在谢国的旧土上建造了,作为南的新首都。
公元前688年,楚王发动兵马灭掉了南。
古谢国历史传说
古谢国人口散亡,不见记载
宋朝在《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说:“谢国,源于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三代之际微不见,至《诗》始言周宣王使召公营谢邑,以赐申伯,盖谢已失国,子孙散亡,以国名为氏。”黄帝之后的谢姓,在“夏商周”三代之际几乎湮灭(三代之际微不见)。
黄帝二十五子的传说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著的《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所以“黄帝二十五子”是黄帝政权有二十五个政治联盟,这些联盟既有与黄帝有血缘关系部族,也有归顺的部族,它们服从黄帝政权领导,因此是政治上称谓。
古谢国记载
古谢国之黄帝血统的存疑
《氏族典》云:“黄帝轩辕氏, 姓姬又姓公孙,元妃西陵氏, 生三子:昌意玄嚣、龙苗;次妃方雷氏生二子:休、清;三妃彤鱼氏,生二子:挥、夷鼓;四妃嫫母,生二子:苍林、禺阳;凡妃之子九人,庶妾之子十六人, 共二十五人别姓者十二,祈、酉、滕、箴、任、荀、厘、佶、儇、依及青阳、夷彭为二纪也其十三人皆姬姓。”
《氏族典》是皇家组织编制的一本家谱典籍,其目的是为巩固统治阶级政权服务的,因此,编者绞尽脑汁,既要符合统治阶级利益,又要尊重《史记》中记载,以及《帝王世纪》民间记述,于是,以这两本书籍,做为基本理论依据,进行扩展与移接,编出一本完全吻合“黄帝二十五子”之说的谱系,民间家谱,有不少地方以《氏族典》为理论依据,进行修撰。
古谢国遗址
位于今河南省南阳。金华乃历史古镇,源远流长。这里原系长女食邑。公主“美风仪,有志节……以谨肃闻。”(《隋书.南阳公主传》)当地居民以其洁自身好,不与乃父同流合污,褒奖其为金花公主,立祠纪念,此地遂为金花。“花”、“华”同义,民国初年金花镇改为金华镇,曾繁华一时。辖区内东是周宣王之大舅申伯公封谢故地,为古谢国遗址,全世界谢姓发祥地,有多种文物发掘,大批海内外谢姓人士纷纷回归故里寻根谒祖。
南阳宛城区古谢国遗址
古谢国纪念活动
2O04年东村民委员会和政府、政府共同承办了“全球谢氏宗亲联谊会第二届恳亲大会暨经贸洽谈会”,大大提高了金华乡的知名度。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古代有没有谢氏建立的王朝?_百度知道
古代有没有谢氏建立的王朝?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大一统王朝还是地方割据政权,都没有谢氏建立的王朝。以下是皇帝姓氏排行榜,无谢氏。  1.刘 共59帝 西汉15帝 汉皇帝刘玄(公元23年称帝,都长安,25年亡于赤眉军,被杀) 东汉14帝 蜀汉2帝 前赵5帝 南朝宋9帝 定扬皇帝刘武周(公元617年称帝,都马邑,620年亡于唐,奔突厥后被杀) 燕皇帝刘守光(公元911年称帝,都幽州,913年亡于后唐,后被杀) 南汉4帝 后汉2帝 北汉4帝 齐皇帝刘豫(公元1130年被金所立,都汴梁,1137年被金撤消)  2.李 共47帝 成汉5帝 越皇帝李贲(公元544年称帝,都交州,546年亡于南朝梁,不知所踪) 唐22帝 吴皇帝李子通(公元619年称帝,都江都,621年降唐,被杀) 楚皇帝李希烈(公元784年称帝,都大梁,786年为其将陈仙奇毒死) 后唐4帝 南唐3帝 西夏10帝  3.朱 23帝 楚皇帝朱粲(公元615年称帝,都冠军,619年降唐,后又降王世充,最终为唐所杀) 后梁3帝 明19帝(包括南明)  4.赵 共20帝 南越武帝赵佗(公元前183年称帝,都南海,前179年自去帝号) 宋19帝  5.萧 共19帝 南朝齐7帝 南朝梁9帝(包括南梁) 梁皇帝萧纪(前南朝梁武陵王,公元552年称帝,都成都,553年亡于南朝梁,被杀) 梁皇帝萧庄(前南朝梁永嘉王,公元558年称帝,都郢州,560年亡于南朝陈,奔北齐) 梁皇帝萧铣(公元617年称帝,都江陵,621年降唐,被杀)  5.拓拔(元)共19帝 北魏19帝(包括东魏、西魏)  7.司马 16 晋16帝  8.耶律 13 辽13帝(包括西辽)  8.孛儿只斤 13 元13帝(包括北元)  10.慕容 12帝 前燕2帝后燕4帝西燕4帝南燕2帝  11.爱新觉罗 11 清11帝  12.完颜 10 金10帝  13.石 9 后赵7帝、后晋2帝  14.王 8帝 新1帝 郑皇帝王世充(公元619年称帝,都洛阳,621年降唐,被杀) 前蜀2帝 闽4帝  14.高 8帝 北燕1帝 北齐6帝 齐皇帝高绍义(前北齐范阳王,公元577年称帝,都范阳,580年亡于突厥,流死于北周)  16.陈 7帝 南朝陈5帝 汉皇帝陈友谅(公元1360年称帝,都武昌,1363年战死,子理嗣,1364年亡于宋)  17.苻 6 前秦6帝  17.杨 6 隋5帝、南吴1帝  19.曹 5 曹魏5帝  19.宇文 5 北周5帝  21.孙 4 东吴4帝  21.吕 4 后凉4帝  23.姚 3 后秦3帝  23.赫连 3 胡夏3帝  23.郭 3 后周3帝  26.赢 2 秦2帝  26.冯 2 北燕2帝  26.安 2 燕皇帝安禄山(公元756年称帝,都洛阳,757年为子庆绪所杀,759年安庆绪为其将史思明所杀)  26.史 2 燕皇帝史思明(公元759年称帝,都范阳,761年为子朝义所杀,763年史朝义为唐所灭,自缢)  26.孟 2 后蜀2帝  26.明 2 夏皇帝明玉珍(公元1362年称帝,都重庆,1366年崩,传子升,1371年亡于明)  26.吴 2 周皇帝吴三桂(公元1673年称帝,都衡州,1678年病卒,子世潘嗣,1681年亡于清)  33.公孙 1 成家皇帝公孙述(公元25年称帝,都成都,36年亡于东汉,被杀)  33.卢 1 汉皇帝卢芳(公元29年称帝,都九原,37年亡于东汉,奔匈奴)  33.冉 1 冉魏1帝  33.张 1 前凉1帝  33.葛 1 齐皇帝葛荣(公元526年称帝,都定州,528年亡于北魏,被杀)  33.林 1 楚皇帝林士弘(公元616年称帝,都豫章,622年病故众散)  33.梁 1 梁皇帝梁师都(公元617年称帝,都朔方,628年亡于唐,死于内讧)  33.武 1 武周1帝(女)  33.黄 1 齐皇帝黄巢(公元787年称帝,都长安,884年亡于唐,为其甥林言所杀)  33.董 1 罗平皇帝董昌(公元895年称帝,都越州,896年亡于唐,被杀)  33.徐 1 天完皇帝徐寿辉(公元1351年称帝,都汉阳,1360年亡于汉,被杀)  33.韩 1 宋皇帝韩林儿(公元1355年称帝,都毫州,1366年亡于明,被杀
后蜀、吴、南唐。陈郡谢氏还出了许多于文学贡献与艺术才能的杰出人物。以至后人将门阀士族鼎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比喻为“王谢”并称的年代。南朝四大盛门“王谢袁萧”第二位,兴起于曹魏,衰落于南朝梁,萧姓,萧姓,李姓,石姓,钱姓,王姓、【只有名】商、【只有名】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元姓,元姓、【王姓】玄汉、【刘姓】东汉、【朱姓、金、【黄金家族】明、后晋、后汉、【姬姓】秦木有 陈郡谢氏,中国古代著名家族,刘姓,郭姓】十国[前蜀、【爱新觉罗】中华民国、【孙姓,蒋姓】中华人民共和国、【嬴姓】西汉、【刘姓】新朝,杨姓,李姓、北周)]、【拓跋姓(元姓),顶级门阀之一。陈郡谢氏起家于魏晋时期,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以谢安为首的谢氏家族为东晋大胜立下至伟的贡献、西魏、北齐、【曹姓,但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在南朝末年,与很多士族一样走向没落,在南朝四大侨望之中没有能像兰陵萧氏那样繁盛到唐朝,陈姓】北朝(北魏、东魏,完颜姓】元,刘姓,孙姓】晋(西晋、东晋)、【司马姓】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马姓,刘姓、后周),相比整个魏晋南北朝的所有门阀士族,陈郡谢氏在文学艺术方面的贡献是最杰出的。、【刘姓,奠定了陈郡谢氏为东晋以及南朝的当轴士族,至南朝陈亦有人出任高位、吴越、闽、楚、南汉,高姓,刘姓】宋(北宋、南宋)、【赵姓】辽、西夏、【朱姓】清:夏、【耶律姓,李姓、南平(荆南)、北汉]、【王姓,孟姓,高姓,宇文姓】隋、【杨姓】唐、【李姓】五代(后梁、后唐、【刘姓】三国时期(魏、蜀、吴)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大一统王朝还是地方割据政权,都没有谢氏建立的王朝。无谢氏。
 谢:原是射箭的符号。  谢姓人的谢字来源于拉弓射箭的“射”,这是早已被古代文字学家证明了的事实;谢姓人的祖先既是弓箭的发明者,又是最会使用这种武器的人,以致使数千年后的子孙们,仍把这一功德冠于名字前,当做自己的家族徽记。可以想象,在人类的洪荒时代,野兽出没,与人为伍,极大地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古人们为了生存,使用原始的石块和木棒与之搏斗,但又往往于事无补。在偶然的机会里,一些好事者发现,利用柔韧的树皮拴住弯曲的树枝,用力拉扯可产生强大的弹性,用以弹击细棒可以射出很远,甚至可以杀死猛兽。于是便相互传授,不断改进,这样便有了最早的弓箭。  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朔县峙峪村的人类遗址中,发现一枚箭镞,经测定,大约制造于2.8万年前。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箭镞,说明当时人们已知在弓箭上装上镞头以提高射杀能力,使用的已不再是最原始的弓箭。他们发明弓箭的历史肯定远远超过这个时代。  “谢”就是这样奇妙的一个象形文字。得知了它产生的历史后您会发现,它的几笔几划中积淀着厚重的文化,同时也潜藏着动人的故事。  谢字最初是指弯弓射箭的行为,后来便成了这部分人的姓。经过数千年的沧海桑田与风云变幻,谢字除作为姓氏使用以外,又被赋予许多新的含义。  首先,谢字有辞去官职之义。《说文解字》说:“谢,辞去也,从言,射声。”《玉篇·言部》也说:“谢,辞也,去也。”在《礼记·曲礼》上篇中,说当官的年近七十就要辞官归田,“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仗”。这是谢字作辞官之义的最早记载。  谢字又有拒绝、谢绝、杜门谢客之义。《字汇·言部》解释说:“谢,辞也,绝也。”关于这种用法,《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春秋战国时,秦国为了在晋国安插势力,曾把流亡在楚国的晋公子重耳迎人秦国,后又把晋怀公子圉的妻子赏赐给他,“重耳初谢,后乃受”。重耳就是后来著名的晋文公。  谢字还有辞别、离开之义。《广雅·释诂二》:“谢,去也。”古诗《孔雀东南飞》中有这样两句:“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意思是说,过去初阳(十月为阳)的时候,我离开娘家嫁到您家。这里的谢字就是辞别离开之义。  谢字又有除去之义。在辛弃疾《浣溪沙·偕杜叔高吴子似宿山寺戏作二首》词之二中,就使用了这一意思。其中的三句是:“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谢字又作消逝、凋落解。《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王逸注:“谢,去也。”现代人也有这种用法,如朱自清《匆匆》:“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便是突出的例子。  谢字还有告诉的意思。《集韵·杩韵》:“谢,告也。”《篇海类编·言部》:“以辞相告曰谢。”使用这种意思的例子,如《史记·张耳陈余列传》:“有厮养卒谢其舍中曰:‘吾为公说燕,与赵王载归。一不过,这只是古代的用法,现在早已被“告诉”一词取代了。  谢字也有问或问候之义。《汉书·李广传》颜师古注:“谢,以辞相问也。”其用法如《乐府歌辞·陌上桑》:“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这里的谢,就是问的意思。  谢字现在最常见的用法,是表示感谢、酬谢、答谢之义。  第二层意思,用法如《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他前日进了学,我来贺他,他谢了我二十四两银子”,便是此义;第三层意思,事例如《新唐书·李光弼传》:“万有一不捷,当自刎以谢天下”,也是说的报答之义。  除以上所述外,谢字还有道歉、认错、表示惭愧之义。《正文通·言部》说:“谢,自以为过曰谢。”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谢,犹惭也。”属于前一种含义的例子如柳宗元《驳复仇议》:“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后一种例子如唐玄宗诗《送张说巡边》:“茂先惭博物,平子谢文章。”  谢字其他方面的含义还有:代,更替;逊色,逊让。前者用法如《淮南子·兵略》:“若春秋有代谢,若日月有昼夜,终而复始。”现代生物学和医学常用语“新陈代谢”仍保留着这种意思。后者如《后汉书·宦者列传序》:“或称伊、霍之勋,无谢于经载。”这里的谢即有逊色之义。  谢字在古代还被当做名词用,指一种爬行时喜欢仰头的龟。《尔雅·释鱼》:“龟俯者灵,仰者谢。”邢疏:“行头仰。”  谢字有时还被用来代替别的字。最常见的如被当做亭台楼榭的“榭”用,指一种平顶没有四壁的建筑。《公羊传·宣公十六年》有“成周宣谢灾”,《荀子·王霸》有“台谢甚高”,都是此义;而甲骨文中“王于门谢”和《尔雅》中“仰者谢”,则又是用谢字代替射字,表示另外的意思了。  此外,谢字在历史上又分别被用做水名、部落名、国名、居邑名。  谢姓起源有四:  一、是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申伯之后。  据《姓谱》、 《元和姓纂》等所载,相传上古部落首领炎帝,传至商未有后裔孤竹君,其长子伯夷与弟叔齐一齐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周武王进军讨伐商王朝,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后裔仍留在周朝,到成王继位后,便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称申伯,是为申氏之始祖。厉王时娶申伯之女为妃,生子为宣王,宣王继位后,便封母舅申伯于谢国(今河南唐河县南部,一说在今河南南阳县)。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发兵攻申,不久灭掉申国。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氏,称谢氏,史称谢姓正宗。是为河南谢氏。  炎帝,世称神农氏,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为世代所敬仰,也被谢姓奉为始祖之一。关于谢姓的先祖来源,许多姓氏书都说它出自炎帝,是姜姓部落的后裔。如《元和姓纂》卷九去声四十杩:“谢,姜姓,炎帝之胤。”《通志》卷二六《氏族略二·以国为氏》:“周异姓国:……谢氏,姜姓,炎帝之裔。”《万姓统谱》卷一。五去声二二杩:“谢,陈留,商者。炎帝之胤。”  炎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之一,也称神农氏。司马迁作《史记》,依据《世本》,不将其正式列入《五帝本纪》之中,把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作为五帝,而将炎帝附于黄帝,故其名不显。  炎帝为传说中的古帝,姓姜,由于以火得王,所以称为炎帝。大概其执政时间较早于黄帝,所以《史记》说:“轩辕之时,神农氏衰。”但是所谓“氏衰”,并非指神农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  根据《竹书约年》的说法,“炎帝……育于姜水,故姜为姓”。可知炎帝最早的活动区域在姜水一带。姜水,在今天陕西的岐山、武功一带,属渭水流域。  炎帝部落后来还有多次迁徙。上述引《帝王世纪》说炎帝“初都陈”,即今河南的淮阳县;又说“又徙鲁”,鲁即曲阜,在山东西南部。炎帝还有一支向南发展,《竹书纪年》说:“炎帝……其起本烈山,号烈山氏。”烈山后来成了厉国,其地望在湖北省的随州市,与河南省桐柏县接壤。《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阪泉在河北省西北部的涿鹿县城东一里,说明炎帝的足迹除到过陕西、河南、湖北外,还到达过河北地区。  至于炎帝一生的事迹,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贡献:第一,《白虎通》:“制耒耜,教民农作。”第二,《帝王世纪》:“始教天下种谷,故号神农氏。”第三,《太平御览众“神农耕而陶。”第四,《商君书·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第五,《淮南子·修务训》:“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百日而遇七十毒。”  近年来,考工作者在炎帝的主要活动地区,先后发现了距今七千多年、新石器时代前期的磁山一裴李岗文化和老官台文化,出土了许多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铲和石镰等石质农具(木质农具难以保存不知其形),还有石磨棒、石磨盘之类的粮食加工工具,以及储存在窑穴中的碳化粟谷,炎帝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业文化,因而被后人尊称为神农氏,当做农业神世代敬仰。  二、是出自任姓,为黄帝之后。  据《左传》、 《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相传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十二姓,其中第七为任姓。黄帝赐子为姓,谢氏出于黄帝子族任姓。由此,谢姓另一部为黄帝后裔,谢姓时间为夏王朝以后。  当今谢姓人中又有不少人尊黄帝为祖先,自称是黄帝的裔孙。其实,这种说法由来已久。  宋王应麟《姓氏急就章》引《世本》曰:“谢,任姓,黄帝之后。”《世本》是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史学著作,记黄帝迄春秋时诸侯大夫氏姓、世系、都邑等。这是谢姓出于黄帝的最早说法。  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黄帝之子二十五人,班为十二:姬、酉、祁、己、滕、葳、任、拘、厘、姑、衣氏也……王季之妃大任,及谢、章、昌、采、祝、结、泉、卑、过、狂大氏,皆任姓也。”王符是东汉时期人,根据这段记载,可知汉代有人认为谢姓是黄帝之后。  宋罗泌《路史·国名纪》:“谢,伯爵。《荆州记》:棘阳东北百里谢城是。有谢水。棘阳城在唐之湖阳西北。”又:“黄帝之宗:欧阳修《谢绛铭》云:黄帝后,昔周灭之以封申伯……见《诗·嵩高》。其地西甚广,郑公友言谢西之九州者二千五百家者也。”上述意思是说,谢姓得名于谢国,黄帝之后,诸侯国,伯爵。至周代亡国,其地为申伯封邑,后人以国名为姓氏。  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人声四十马》:“谢,出自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三代之际微不见,至《诗·嵩高》始言周宣王使召公营谢邑,以赐申伯,盖谢已失国,子孙散亡,以国为氏。”  三、他姓该姓  两唐书《谢偃传》记载,隋末唐初有个人叫谢偃,卫州(治所在今河南淇县,唐贞观元年移治汲县,即今河南卫辉市(人,他在隋朝任散从正员郎,于唐太宗贞观初年应诏对策高第(即考试成绩优秀),被太宗李世民任为弘文馆直学士,又调任魏王府功曹,受诏献赋(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能得规讽之意,受到太宗的称赞。当时有李百药工诗,而谢偃善赋,人称李诗谢赋,可见谢偃以文学知名当时。谢偃的祖辈本姓直勒,《旧唐书·文苑传》说,他的祖父叫孝政,在北齐任散骑常侍,改姓谢。  直勒氏又称敕勒氏、敕力氏,出自南北朝时北方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高车部。高车本是匈奴人近属,在语言上属土耳其语系,汉代称丁零。至南北朝时,北方的鲜卑、柔然人称它为敕勒,汉人则因为其“俗多乘高轮车”而称之为高车或狄历,南朝人则仍旧称为丁零。直勒、敕勒、敕力、狄历、丁零,都是译音之转。他们原分布在今西伯利亚南部的安加拉河和叶尼塞河一带,以后逐渐南迁,到达色楞格河以西至阿尔泰山以东地区。南北朝初期,他们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时代,后来因为经常与北魏作战,受其影响,才慢慢进入阶级社会。公元5世纪时,被北魏打败的数十万敕勒人被迫从漠北迁居大漠以南,开始接受北魏的统治,负担赋税和兵役。由于不堪忍受奴役,到北魏末年,他们在酋长胡琛的带领下参加了由各族人民联合发动的反抗运动,推倒北魏王朝后,便与汉民族融合在一起了。  直勒人粗犷豪放,曾在公元460年前后举行过一次有数万人参加的民族盛会,“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遨,歌吟欣欣”。后来追随北齐武帝高欢创业,又唱出了传颂千古的《敕勒歌》:“敕勒歌,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辽阔万里的草原风光和天仙般的敕勒民族生活尽在歌声之中。  后来被改谢姓的直勒人就出在这样的民族中。在谢偃父直勒思政被改姓以前,直勒族中早已有人以族名为姓。如据《魏书·太祖纪》和《高车传》记载,天兴三年(400年)十一月,高车直利曷部酋长敕力犍率九百余落内附,被授以扬威将军之职,置司马、参军,并赐谷两万斛。《周书·陈欣传》也说,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陈欣与开府敕勒庆破齐将王鸾嵩。从时间上推算,敕勒庆应是与谢偃父同时的人。按照高车人的习俗,部落酋长世代相袭,则谢偃父与敕勒庆都可能是敕力犍的后裔,或者二人之中还有一人接任了本部落的最高职务。如果这种推断无误的话,那么,改姓谢的直勒政就出在高车直利曷部落,而率众降魏的敕力犍也就是他的血缘先祖。  另外,先秦时期,姓氏之中有射氏,因与谢字同音,常被写作谢,后人遂有以谢为氏者关于射氏的来源,史书记载不一。《万姓统谱》说出自晋大夫貌之后,《姓氏考略》则认为由古代司射官而来,《汉书》颜师古注更认为是谢氏的分支。  还有一种改姓谢的情况是:周宣王封支子于洛邑西南的谢水之滨,乎王东迁洛邑后,这部分人被迫东迁兖州龚邱县(今山东宁阳县)。为了纪念故地,也把新到的地方称作谢丘。后来又以谢丘为姓。  四、少数民族谢姓:  涪陵谢氏  居住在今四川彭水县一带的谢姓人祖先。据研究,他们可能出自被楚文王南迁荆山一带的谢人,约在战国时迁居涪陵,与巴人杂居,有的融人巴人。东汉末年,一个叫谢本的人请求以丹兴(今四川省黔江)、汉葭(今彭水县东)二县设涪陵郡,得到批准,可知他在当地已有相当的势力。另据晋人常琚所撰《华阳国志·巴志》说,蜀后主延熙十三年(250年),涪陵大姓徐巨起兵作乱,被车骑将军邓芝讨平,“乃移其豪徐、蔺、谢、范五千家于蜀,为猎射官。分赢弱配督将韩、蒋,名为助郡军。遂世掌部曲,为大姓。晋初,移弩士于冯翊莲勺。其人性质直,虽徙他所,风俗不变,故迄今有蜀、汉、关中、涪陵,其为军在南方者犹存。”就是说,谢姓作为涪陵四大姓之一,因受徐巨的牵连,被邓芝北迁于蜀(今四川成都一带),担任猎射官或助郡军,后来又被称为弩士,在蜀汉亡国后北迁冯翊莲勺(今陕西渭南县东北)。这些被两度迁移的涪陵谢氏,人数当在千家以上,可见其势力之大。也正是因为这种迁徙,涪陵谢氏一分为三,在蜀郡和冯翊都留下了生活的足迹。  早在东汉时,涪陵谢氏的一些人还与当地的白虎夷人融合在一起,甚至有人当了他们的首领。《东汉繁长张禅等题名碑》中有“白虎夷王谢节”,显然就是其中之一。白虎夷是巴人中的一支,繁县在今四川鼓县西北,正是谢人的迁徙之地。 邓芝迁徙涪陵谢氏之后,勉强留下来的谢姓人又有南迁南中地区者。《华阳国志·南中志》说永昌郡有陈、赵、谢、杨四姓,都是“大姓”,可见谢氏迁到这里以后仍然保持其大族地位。永昌郡就是今天以云南保山县为中心,包括缅甸东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  由于涪陵谢氏居住在古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他们很早就扮演了民族融合的先驱者角色。早在东汉初年,他们中的一支南人黔中,与散居在今贵州境内的濮人、越人、僚人杂居通婚,成为部落领袖,后采演变为隋唐时期的东、南、西三谢蛮。据《华阳国志》等书记载说,西汉末年,牂牁郡(今贵州省凯里县西北)功曹谢暹与郡中大姓龙、傅、尹、董氏拥郡自保,后听说光武帝起于河北,乃派人绕道番禺江(即今珠江)北上,奉贡汉朝。光武帝嘉之,赐号义郎。从此,谢氏世代承袭,发展为大姓。至西晋末年,巴人李特据成都称帝,晋宁州刺史王逊“欲迁烊柯太守谢恕为涪陵太守”,以抵抗李特。谢恕就是牂牁人。其后,李特侄李寿控制了南中地区,“惟烊柯谢恕不为寿所用,遂保郡独为晋”。不久,东晋灭亡李氏政权,对烊柯实行羁縻政策,实际上是承认了谢恕对烊柯的世袭特权。于是,谢恕便分封子弟到郡内其他各县,出任长官,也允许他们世代相继,从而使谢氏势力在烊柯郡内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为了便于进行区分,居住在郡南庄州(今贵州省贵阳市南青岩附近)者称南谢,郡东应州 (今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东)者称东谢,郡西琰州(今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者称西谢。而以后的隋唐王朝因为他们居住在蛮族人生活的地区,则习惯把他们称作南谢蛮、东谢蛮和西谢蛮。所以《旧唐书·南蛮传》有这样的记载:东谢蛮,其地在黔州之西数百里,南接守宫獠,西连夷子,北至白蛮。其首领谢元深,既世为酋长,其部落甚尊畏之。贞观三年(629年),元深入朝,以其地为应州,仍拜元深为刺史。又有南谢首领谢强,与西谢邻,共元深俱来朝见,拜南寿州刺史,后改为庄州。此外,在《新唐书·南蛮传》中,也有一系列关于谢蛮人活动的记载,如:武德三年(620年),授谢龙羽为烊州刺史、夜郎郡公;龙朔三年(663年),矩州刺史谢法成率七千户内附;开元十年(722年),烊柯大首领谢元齐死,诏以其孙谢嘉艺袭封;贞元中(785—805年),谢讪出任邛州(今四川邛崃县)刺史;十三年(797年),谢文经任牂州录事参军;等等。他们活动的地区和统辖范围,主要是贵州东南部一带。  三谢蛮  “蛮”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三谢”指东、南、西三支,因其首领姓谢而得名。三谢蛮原为一支,是西汉时自四川涪陵南迁至今贵州省境及广西一些地方的,因其居地属牂牁郡,故通称掸柯蛮。他们从事畲田耕作(即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耕种),无文字,刻木为契,宴聚则击铜鼓。他们据有万寿、且兰、广谈、毋敛等县地,族大人众,酋长世袭,以后居住的方位约于南朝时期分为东谢蛮、南谢蛮、西谢蛮,至唐朝初期,他们的首领向唐朝贡,才再次正式归入中央王朝统治。据《旧唐书》、《新唐书》等书记载,唐代“东谢蛮,其地在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县)之西数百里,南接守官僚,西连夷子,北至蛮,其酋长谢元深世为酋长”。唐贞观三年(629年)闰十二月丁未,东谢蛮首领谢元深向唐朝贡。唐以其地置应州(今贵州东北的思南、德江一带),以谢元深为刺史,隶属黔州都督府。同一时期,南谢蛮首领谢强也向唐朝贡。唐以谢强为南寿州刺史,隶黔州都督府,次年改任庄州(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南青岩附近)。西谢蛮在琰州(治所在今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首领叫谢汕,贞观中被任为功州(治所在今贵州修文县东北)刺史。又,唐武德三年(620年),授谢龙羽(牂牁蛮)为牂治州(治所在今贵州瓮安县东北草塘)刺史、夜郎郡(治所在夜郎县,即今贵州正安县西北)公;龙朔三年(663年),矩州(治所在今贵州省贵阳市)刺史谢法成招慰比楼等七千户内附;开元十年(722年),牂牁大首领谢元齐死,诏其孙谢嘉艺袭封,其权后被西赵蛮赵氏夺取。三谢蛮所统辖境域地方千里,约东起今榕江县,北至贵州东北境,北邻剑河,西及八寨,南迄广西北境。贵州谢氏,大多为汉族,部分融入布依、壮等少数民族。  瑶族谢姓  瑶族主要居住在广西、湖南等地。族中谢姓的来源,一部分与先秦时迁居谢沐的谢人有关,另则由壮族谢姓融人。广西临桂县宛田乡石灰窑村瑶族《评皇券牒》中有“奉东门大将军、金骑都尉谢思宠”,可知当地瑶族中有谢姓;《武岗州志》卷五三记载,当地瑶族主要居住在13个地方,其中居于上下渣坪团和小麻溪团者皆有谢姓,为著名大族;广东连山县瑶族有盘、赵、李、冯、邓、黄、谢、韦、覃等姓,其中谢姓与韦、覃等姓都是出自壮族,因入赘瑶族而来。此外,近代以来,一些瑶族人由广西南迁越南北部山区,称为山瑶人,越南人则叫做山由人。他们主要来自八个大姓,其中之一便是谢姓。  壮族谢姓  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族中的谢姓也主要由当初谢蛮人的后裔融人而来。清咸丰七年(1857年),广西贵县覃塘乡青云村人谢秉彝率众举行了反清暴动,参加者主要是他的壮族同姓人。  侗族谢姓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地区,隋唐时是东谢蛮的活动范围。东谢蛮的绝大部分后来成为汉族,但也有一少部分与西谢蛮部落的人一起发展成为侗族,其中便有以谢为姓的人。他们主要居住于湖南新晃、广西三江、贵州玉屏等地。新晃县侗族有杨、吴、姚、龙、谢五姓,约在清高宗乾隆年间(年),一部分人北迁湖北宜恩县潭区、晓关一带,还先后建造了15座具有本族特色的飞山庙。在新到的地方中,谢姓仍是侗族大姓之一。  满族谢姓  明代居于辽东的谢姓汉人,由于清朝兴起,成为满洲贵族的臣民和奴隶,满语中“包衣”或“包衣阿哈”就是指这种人。他们除做家奴外,有时还被编人军队。如果运气好,还能谋到一官半职。如《清朝通志》载:“谢氏,谢承宗,正黄旗包衣人,世居沈阳地方,任骁骑校。”又:“谢氏,西林布,正蓝旗包衣旗鼓人,任护军校。”他们的子孙经过清朝近三百年的发展同化,大多仍为汉族,但也有融人满族的人。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南阳邮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