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军区总医院工人医院

南京路淮海路的最全掌故5
我的图书馆
南京路淮海路的最全掌故5
南京西路722号 叶贻铨私宅、犹太商会、联谊俱乐部联谊俱乐部舞厅在南京西路722号。初为叶贻铨的私宅,后成为犹太商会,抗战后一度为招待美军的上海著名舞厅“夜总会舞厅”。后为上海海外联谊会,1989年7月开业。上海各界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外籍华人联谊场所。舞池280平方米,高级弹簧地板。现为春兰总部。又称“犹太商会”,建于1911年。建筑面积为1800平方米,在未成为犹太总会前,其原系浙江镇海籍人士,上海巨商、著名爱国人士叶澄衷先生之子叶贻铨的私宅。改革开放后,成为春兰集团总部。犹太总会的建筑,为典型的仿欧洲文艺复兴式风格,外观庄重、典雅、仪态古朴、平面呈长方形,立面对称均衡。屋面为低坡度四坡屋顶,挂红色平瓦。&南京西路742号 新华电影院(前身夏令配克大戏院)首映外国有声片的影院----新华电影院1914 年,雷玛斯在南京西路742 号创办夏令配克大戏院,同年9月8日开幕,首映法国片《何等英雄》,中国最早三部长故事片《闫瑞生》、《海誓》、《红粉骷髅》均在此首映。1929年美国电气工程师高乐为电影院安装了有声放映设备,率先公映美国有声片《飞将军》。1939年改名大华大戏院,专映美国原版片,其中《乱世佳人》连映42天,首创沪上影院卖座最高纪录。1950&年10月,“大华”职工为支援抗美援朝,拒映美国片。1951年3&月底,该院更名为新华电影院,曾首创星期日儿童场、学生场、星期日原版片专场。80年代后,经两次整修,面貌一新,成为上海市首批特级影院。在最早建造的电影院当中,影响最大的是「夏令配克影戏院」。坐落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上的「夏令配克影戏院」建于1914年,曾经是上海电影院的龙头老大,专门放映欧美首轮影片,它同时也是一些国产电影的首映场地,曾上演过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在有声电影发明后,「夏令配克影戏院」又是第一个安装有声放映机的,在上海首次放映有声电影。「夏令配克影戏院」后被中国人买下,更名为「大华」,五十年代又改成「新华电影院」,一九九四年被拆除。&系出名门的首轮影院:大光明——远东第一,新华——上海第一家正式影院当时的电影院分级主要是根据电影院各自的硬件条件。首轮影院都有冷气,座位都是软沙发座,座位数量基本都要上千。首轮电影院有:大光明、大上海、国泰、新华、和平、沪光、上海音乐厅(1950年代叫北京电影院)、美琪、衡山、东湖、延安(后改名儿童艺术剧场)、国际、江宁、沪南、沪西、沪东、长宁等。二轮电影院有:上海艺术剧场、长江剧场、蓬莱、西海、上海、淮海、嵩山、泰山、平安、红都、胜利、长城、大都会、建国、日晖、燎原、浙江、长治、山西、大名、东海等。三轮电影院:文化、红旗。当时分级除了硬件条件外,还考虑到地域因素,让首轮影院尽可能布及上海各区。南京西路778号 德义大楼、绿屋夫人时装店、上海少儿书店上海最大的少儿书店&上海少年儿童书店创建于1959年10月,上海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上海少儿书店。当时该店面积仅170平方米。由原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名的上海少年儿童书店是上海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少儿书店。从2003年开始便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至今已10年多。书店大楼底下的店面已被马可波罗面包房和全家超市所占据,而“少年儿童书店”依旧悬挂在已没有任何书店痕迹的大楼外墙上,让人感觉有些突兀。&南京西路778号。德义大楼,是上海较早设单身宿舍的公寓大楼。克明洋行(英)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28年竣工。装饰艺术派风格。转角处2层窗口上有一花岗岩带饰,其上原有四座立雕人像,现不存。上部窗间强、顶层窗口略后退,突出立面竖线条构图。宋庆龄题写“少年儿童书店”德义大楼的建造者是个徽商来自黄山脚下那个歙县。话说当年开埠南京路,也就是静安寺路现在的南京西路有个叫程姓茶商出身的,在这个地皮上吃了不少的好地,沿着南京西路一直到现在的愚园路一带都是他家的地。几个大路口的转角都是他名下的财产。德义自然也是一块好地,当年斜桥一带欢场一片,倒是向北去闸北的现在的石门一路原先的卡德路奔着去工业区,如闸北的面粉厂和纺织厂什么,现在这些个厂要拆的拆要改得改。德义不是因为卡德路,而是程家二世主程泽饴的洋文名字DENNIS按照信雅达要求翻译过来的,挂在大楼上是很有点意思的,也算名垂野史了。三四十年代,南京路同孚路口西侧一条路上,集中了几家著名服装店,代表老派的有龙凤、鸿翔,代表时尚新潮的有绿屋夫人、亨生。&张爱玲小说里提到的“绿屋夫人时装店”实际是在德义大楼的底层,小说家移花接木是理所当然的;英文招牌、印度人开的珠宝店有过;俄国人开的西伯利亚皮货行也有过。&南京西路786号 南京理发店德义大楼底层有著名的南京理发公司,开设于1932年,设施高档,堪称一流。&南京理发店,位于静安寺路786号,在德义大楼底层一侧。美发在'南京'南京西路和石门路的三叉路口永远都是那样的车水马龙,鼎鼎大名的南京理发店就坐落在这里。明亮的玻璃拉门,宽敞的店堂空间,谁也看不出这个现代化气息十足的理发店已经在这儿度过了大半个世纪。诞生之初,它就是上海滩规模最大的理发店了。三十年代,南京理发店的服务是户上一流的,创始人黄华培一直在宣传上标榜'犀牛角主义',意思是南京理发公司高贵无比。当时,'南京'的客人以男宾为主,多是些达官贵人。到了四十年代,南京理发店只为男宾服务的格局被打破了,从一本陈旧的理发店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二楼新增了女子部,专为女顾客烫发美容,就这样,影星阮玲玉也成了南京的座上客。上世纪三十年代,电影明星等艺人都是上海一些高档美发厅、美发公司的老顾客,美发厅设计出的各类新潮发型,影星们最能接受,她们是新潮发型的追求者,也是新潮发型流行时的引领者。影星们爱美离不开美发厅,美发厅推出漂亮新发型需要影星们“发布”,他(她)们是生活中流动的“美发模特”,漂亮的发型在影星的头上出现,就会有人去仿照梳理影星的发式,一旦“仿照”者增多,很快也就开始风靡流行。电影明星胡蝶、阮玲玉、王人美、谈瑛、袁美云、黎莉莉、陶金、高占非、袁丛美等一批红影星烫发理发基本上就是固定在“新新”、“华安”和“南京”这三大企业。而在这三大美发企业中,新新美发厅与影星的关系最为密切,胡蝶、谈瑛、黎莉莉、陶金、高占非、袁丛美等是新新最固定的“顾客”,他(她)们外出娱乐、拍照、参加婚礼及过年都在新新美发厅理发烫发,而影星阮玲玉、陈燕燕、徐来是华安美发馆的常客。电影明星们结婚,也都通常选择到新新、华安、南京等名店美发美容。&南京西路801号同孚大楼 中国银行、中国造币公司今南京西路801~803号,位于吴江路中北部,占地0.59亩,1935年由中国银行所建,因该大楼地处同孚路(今石门一路)上,故名,为一幢半月形的九层大楼式公寓,建筑面积2916平方米。南京西路(旧称静安寺路)801~803号同孚大楼是一座八层半圆偏呈弧形房型的大楼公寓。底层为银行营业大厅,二层以上为公寓住房、问有租作医师诊所或作事务所使用的。由于地形限制了房型,楼层的所有房间几乎没有一间呈正方或矩形的,有的还是不规则形,在一般的大楼公寓中实属罕见。同孚大楼(因地处同孚路北端而得名),又名吴江大楼(因侧对吴江路口而得名,旧称斜桥衖),位于同孚路(今石门一路)静安寺路(801号)拐角处。同孚大楼建于1935年,由中国建筑设计师陆谦受设计。当年中国银行为为扩大业务,决定在此黄金地段再设网点,但地皮十分狭小,只有393平方米,这个奇迹最后由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会员陆谦受来完成。在这栋建筑中,圆弧形线条得以充分运用,上下窗框都用连贯的横线条装饰,似一条条玉带围绕;外墙也采用深褐色面砖,与对面德义大楼相呼应;顶部还带有塔楼。&南京西路805号 王家沙&同孚大楼隔壁即王家沙点心店,是一家中华老字号的上海餐饮点心店,以生产中式传统小吃而闻名,有“上海点心状元”之称,隶属于上海梅龙镇(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民国34年(1945年)的王家沙目前是集点心与上海本帮菜于一体的中菜馆,总店位于上海南京西路805号,不但在上海拥有分店,另在香港、日本等地也设有分店。创建历史王家沙创始人姚子初原为《申报》广告科科长。1940年日本对欧美全面宣战,占领了上海的英法租界。1942年12月6日,日本海军派汉奸陈彬和以“军管会”的名义接管《申报》,并任命陈为社长。姚子初与其发生冲突,遂离开《申报》报社。姚子初离开《申报》社后,入股其妾兄长邹氏开设于南京西路805号的一家灯饰店。当时灯饰店的主要客户群为在沪外籍人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灯饰店以难以维持生计。后又接内战动荡局势,邹氏携款逃亡。姚为谋生考虑把灯饰店重设。他们见当时位于梅陇镇的“圆缘香小吃店”的生煎馒头和酥饼十分受大众欢迎,于是萌生了开办小吃店的想法。命名与选址1945年4月5日,王家沙正式开张。后来因为其地段好,店名响亮,原先圆缘香的点心师傅纷纷跳店,王家沙日益发展红火。王家沙的命名由王家厍而来。王家厍是中国上海静安区东部一老社区。王家厍以静安寺路(南京西路)、卡德路(石门二路)、同孚路(石门一路)、爱文义路(北京西路)等围成一个中心地带,附近为当时上海的高级办公商住区与高档里弄住宅区,是进行餐饮商业的优良地段。当初命名时考虑到名声效应,姚子初用谐音为点心店取名王家沙。此后,王家沙这个名字越来越响亮。&南京西路806号 静安区少年宫&30年代周纯卿私宅,王家沙对面长墙后露出烟囱一角第一号汽车牌照拥有者周纯卿的私宅位于南京西路806号,这是一座有罗马式廊柱的大厦,解放后变身为静安区少年宫。当年少年宫里的“勇敢者道路”虽然规模不大,但人气很高,有时候还要排队。如今少年宫已经拆除,已经了一栋刻板的高层建筑。周纯卿在南京西路806号的住宅以规模大式样新著称。花园里有前花园、后花园、网球场,花园里有小桥流水和茅亭、假山,停车场上可停放一二十部轿车。主楼是一幢五开间的大花园洋房,楼内大客厅、小客厅、大餐厅、小餐厅、跳舞厅、更衣室、弹子房,一应俱全。&南京西路819号 龙凤旗袍传承苏广制衣工艺的龙凤旗袍企业名称:龙凤中式服装商店企业地址:南京西路819号创办时间:1956年工艺亮点:集苏广成衣铺“镶、嵌、滚、宕、盘、绣”等传统工艺。(1)1956年,由原上海著名的“朱顺兴”、“范永兴”、“钱立昌”、“阎凤记”、“美昌”等苏广成衣铺合并而成商号。(2)上海目前唯一专制中式服装的著名特色店。其旗袍更受到孙中山儿媳等上层女士,徐玉兰、蒋月泉、向梅等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的青睐。(3)1986年,日本广播协会拍摄了旗袍工艺的生产录像。(4)1990年初,龙凤旗袍在吉隆坡亮相,引起轰动。南京西路860弄1号&民盟上海市组织临时筹备处、上海评弹团南京西路860弄1号民盟上海市组织临时筹备处(原南海花园饭店)旧址现上海评弹团&1946年民盟前辈肖秉钺先生将自己投资开设的南海花园饭店的顶楼,免费借给民盟,作为民盟上海市组织的临时筹备处。此后,这里便成了民主人士的活动场所,沈钧儒、黄炎培、梁漱溟、马叙伦、沈志远等在此共商时局,展开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和平民主的不懈斗争。自民盟上海市支部成立,至1958年迁至他处,上海民盟在此办公长达12年之久。民盟在此设立了传统教育基地。现上海评弹团团部,品欢相声会馆2009年租借乡音书苑。&&南京西路869号 鸿翔上海第一家中国人开设的女子时装店&“鸿翔制衣”曾是老上海的时尚发源地,诞生了上海滩第一支时装模特队,首创了服装行业的立体剪裁术。1917年,南汇人金鸿翔于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张家花园,创立沪上第一家中国人开办的女子西服店。1928年,在静安寺路863号挂牌鸿翔时装公司。1937年,迁南京东路750号设东号。1993年,鸿翔时装公司西号迁南京西路950号。鸿翔自产自销女式时装,丰满、舒适、自然、轻巧、不走样。西号以鸿翔牌女呢中大衣和女式西装为名品(西号现已迁至陕西路近威海路口,旧址上建“玛莎百货”)。东号以鸿球牌女呢大衣、女呢套裙为名品。“鸿翔”很早就为宋家女眷做衣服了,而宋庆龄尤其喜欢鸿翔做的旗袍,后来宋家三姊妹的衣柜里都有了鸿翔的旗袍,她们在中国的影响力让”鸿翔”也名满天下。“鸿翔”之所以能在时装竞争中力挫群雄,一枝独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重视服装设计,不断以新潮款式领先市场,赢得时代女性的垂青。&&&南京西路868--882号大华公寓郭绍虞旧居、广生行、第一西比利亚沪上唯一皮装托拉斯&南京西路868--882号大华公寓南京西路大华公寓,陶达洋行(美)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32年建造,现代派风格。由前后四排多层公寓楼组成,弄堂口处设过街楼。立面简洁,窗下墙及檐部作白色宽带状横向构图,两端以褐色面砖作宽带状竖向构图,形成对比。大华公寓由美商普益房地产公司兴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下四层,属现代派建筑风格。建筑的立面简洁,窗下墙及檐部作白色宽带状横向构图,两端以褐色面砖作宽带状竖向构图,形成对比。郭绍虞旧居旧址位于南京西路886弄6号406室。郭绍虞(1893~1984),语言学家、教授。曾在河南中州大学、武昌大学、北京燕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同济大学文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上海文学研究所所长、《辞海》副主编等职。第一西比利亚。如果说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抛球场一带是海派裘革服装的集中地,那末到了三四十年代,原先还十分冷落的静安寺路西摩路(今南京西路陕西路)附近,也逐渐形成了另一个裘革服装集中地。这些皮货店大多由俄罗斯人和犹太人经营,因为这一地段靠近上海西区──旧上海的高尚住宅区,裘皮生意便渐渐地兴隆起来。当时,有一个谙熟裘皮硝、缝技艺的南京人陈长华,早在三十年代初,就在抛球场附近的四川路宁波路开设了一家“陈长记”皮货店,擅长精制翻毛皮大衣,销售对象为来沪的国外旅游者。数年后,陈长华年迈,由长子陈金荪继承父业。陈金荪为人精明,极善经营,看准了裘革业在静安寺路西摩路一带的潜在发展优势,就从一俄罗斯人手中盘下了一爿店面。由于附近已有两家皮货店分别取名“西比利亚”和“西伯利亚”。&30年代与“第一西比利亚”竞争的西伯利亚皮货行&为了与洋人经营的皮货店争个高低,陈金荪便把自已的店取名为“第一西比利亚”,并用“虎啸”作为商标。他不仅起用一个名叫地在夫的俄罗斯人作经理,还把“陈长记”的主要技术力量转移到“第一西比利亚”。在陈金荪的经营下,“第一西比利亚”终于闯出了新路,成为当时对洋人皮货店构成相当威胁的竞争对手,声誉鹊起,名闻遐迩。上海皮货公司地处南京西路878号,创办于1925年,是由中国人创建,俄罗斯人经营管理的皮货专业公司。堪称上海滩最高档的皮货行,出入的全是中外富贵一族,是一家一年四季经营皮货的专业公司。它以选料考究,做工精细,式样美观而闻名中外。'第一西比利亚'历史悠久,创建于30年代初期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是国内贸易部首批命名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也是上海市首批命名的名特商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打造,由小到大,由单一发展成目前上海唯一集生产、销售、保养、定制为一体的全年销售高档裘皮,革皮服装的皮货专业公司。是上海首批命名的名特商店和国内贸易部首批命名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第一西比利亚”“虎啸”是商标。特别是当年静安寺路1135号的西伯利亚皮货行(大华公寓底层),真发生过一桩大案:1939年圣诞前夕的一个中午,大汉奸丁默村被郑萍茹小姐约至此店选皮装,郑对着穿衣镜试装时,丁从镜子中发现门外有几个汉子的眼睛一直在往店里望,他自知不妙,扔下一叠现金就飞速夺门,纵身跃入汽车逃命而去,郑萍茹当然被捕,但至死未招认,据说是一位国民党的抗日女青年。真是人生如戏,也如小说,唯有那建筑总是默视着历史的沧桑变幻而不变。&&南京西路934号泰兴大楼、麦德赫斯脱大楼&18世纪60年代,美国有一个叫麦斯塔德的青年和冒险家、船长板司脱来到上海,两人开办了一家老晋隆洋行,又叫麦斯塔德公司。1881年老晋隆迁到今天的泰兴大楼地块。老晋隆洋行做卷烟生意发财,老晋隆成为“品海”牌卷烟在中国的总经销。此后,老晋隆的卷烟生意越做越大,后来改名颐中烟草公司泰兴大楼,原名麦特赫斯特公寓(因泰兴路旧称而得名),地处南京西路(934号)泰兴路转角处(如图)。1934年竣工,为现代派建筑,面向东南的主立面被设计成凹进的八字形;大楼中间为12层,两边10层。&&南京西路泰兴路口&沙利文咖啡吧(现摩士达)&30年代30年代,南京西路上曾汇集了很多咖啡吧。名气最响的沙利文就在泰兴路口。当时的沙利文分上下两层,以小壶现煮咖啡和西点闻名,咖啡馆里有自动选曲的电唱机,是社会名流的高雅沙龙据点。1956年,沙利文停业后,这里成了上海钟表公司钟表研究所的工业用房。1989年由钟表公司决策改为商场。1989年9月,钟表公司三产身份的摩士达商场登场。商场名取其英文MOSTA,是一流的意思,其12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为南京西路上最大的商店。经过一阵红火后,后因经营不善被鸿翔所取代。咖啡馆:西沙利文和“孵咖啡馆”说起沙利文,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不知道的,说起光明牌冷饮就熟悉了许多。当年生产光明牌冷饮的国营上海益民食品四厂,原来的名字就是沙利文食品厂——不过沙利文同时也是一家咖啡馆的名字。“其实是两家,一家开在南京东路四川中路以东处,通常被称为东沙利文;南京西路上的这家则被称为西沙利文,开在泰兴路口,位置就在后来的摩士达商厦附近,再往前走就是鸿翔公司和王家沙点心店”。“那家咖啡馆共有上下两层,两层的价格相同,楼下东西两侧各有一排火车座,中间则是十多张四座的小圆台,楼上则全是小圆台,环境更比楼下幽雅些,尤其是面北临街处有一排落地长窗,坐在窗边一边喝咖啡一边还可以俯看下面路上走过的那些红男绿女,看到有哪个出众或出奇的,也许还会评头论足一番。”当时的树棻正辍学在家,于是每天下午便经常到南京西路上“孵咖啡馆”,通常是先到沙利文或者马路对面的DDS,晚上则转移到霞飞路上……&&南京西路941弄 中央公寓 中央公寓,今南京西路941弄,位于吴江路西北部,占地1.36亩,建于1926年,系四层里弄式公寓,建筑面积3029平方米。&&南京西路962号 贯庐(王伯元的住宅)&&现由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使用的南京西路962号大住宅,原系前中国垦业银行总经理王伯元的住宅。王伯元曾把此房命名为“贯庐”,又称“一贯轩”。房屋采西式造型,中、西合璧装饰,楼下大厅布置一如十八世纪宫殿陈设,古色古香。房屋的建筑面积主屋2300平方米、附屋184平方米,花园面积5421平方米。抗日战争爆发,上海金融界代表性人物胡笔江(中南银行总经理)、徐新六(浙江兴业银行总经理)因飞机失事亡故,其余的一些知名人物如中国银行的宋汉章、江浙财系的钱新之、李铭(馥荪)等有的去内地,有的引退家居,王伯元遂以垦业银行总经理身份和节节上升的“人望”为日本侵略军军方看中,出任伪上海市银行公会理事长,不时与日本军方和伪财政部、中央储备银行过从,当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冲入租界后,为加强其罪恶统治,搬出了“保甲制”,王伯元出任了敌占工部局公共租界的“联保长”而成为汉奸。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逃避国法制裁,潜逃国外,国民党高等法院对其留沪财产扣押代管。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其前身是上海儿童私立图书馆,建于1941年。1952年由市文化局接管改名为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1980年6月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提写馆名。1995年被文化部评定为一级图书馆。保存有我国早期的少儿连环画、期刊和中外著名作家代表作等,图书馆藏书60余万册,是上海地区少儿图书资源的中心。馆内实行借阅一体开架服务,拥有文学室、期刊室、多功能演讲厅、数字图书馆、儿童知识乐园、计算机教育中心。是上海地区少儿图书资源的中心。&&南京西路982号 立丰食品南京西路982号近茂名路,立丰食品上海立丰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创建于1938年的“公成南货店”,由广东籍人陈炳尧创办。主要经销广帮土特产及粤味烧烤熟食等,并自产自销广式香肠和腌腊制品,由于诚实守信,经营有方,生意十分兴隆,到解放前夕,已经在全市设立了50多个分销店,成为当时上海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南北货商店。1967年8月“公成南货店”与相邻的“立丰供销合作社”合营,组建了“立丰广东土产食品商店”。&&南京西路993号 向阳儿童商店(已拆)&拥有40年历史的向阳世界儿童用品商店2000年重新开业5年后2005年又歇业了。该店是一家有着四十年历史的国有商业企业,在五、六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该公司一度创造出辉煌业绩。&80年代向阳儿童用品商店“滑滑梯”上世纪80年代,南京西路茂名路口的向阳儿童用品商店是城中一家著名的儿童鞋帽用品商店,尤其是当时店门口安置的滑滑梯,吸引了不少儿童在上面玩耍。留在记忆中的场景,与现实的场景未必一定能重合,历史的吊诡与迷人就是这样吸引着我们进入阅读或回忆。比如,眼前这幅记录了上世纪80年代城中日常生活的一个欢乐场景,当年那些兴致勃勃的孩子,如果欲在原来地方寻找这样的场景重合,显然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一个无论城市面貌,还是社会进程都呈现高速发展的大都市里,变化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生命的空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发生着变迁,当年的场景自然而然成为一种记忆的符号,在历史的阅读中成了一代人的记忆。确实,开张于1966年的向阳儿童用品商店,称得上是城中当时最著名的儿童用品商店了,它与南京西路该路段的少儿书店等构成了城中专售少年儿童服饰穿着、学习用品的一道风景线。南京西路1001号 凯司令&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对面是著名的向阳儿童百货商店,商店隔几幢就到了凯司令咖啡馆。凯司令咖啡馆坐落于静安别墅沿街公寓的铺面里,是由三名中国西厨于上世纪30年代初筹集8根大金条开出来的。“当年静安寺路(即今南京西路)的沿街门面,不是有钱就可以租下的,公寓的大房东要先考察,看看是否符合整体氛围。”为此,三名西厨以某将军的名义,才租到了两间门面。本想用该将军的名字命名,将军不许,遂称为凯司令,意蕴常胜将军。凯司令咖啡店的镇店之宝是栗子蛋糕、芝士鸡丝焗面和自制的曲奇饼干。“它以门市为主,座位很少,作为咖啡馆算不上一流。”程乃珊表示。但正因人少,小说男主角易先生才挑中此地,以免撞见熟人。而张爱玲,显然经常光顾此地,十分熟悉这里的环境。如今,凯司令仍坐落于原址,面积则扩大了4倍,楼下门市,楼上餐厅,玻璃幕墙很亮眼,但已没有了那种静谧的气氛。“我不知道是该高兴呢,还是遗憾?”程乃珊感慨道。程乃珊说:“从陕西北路至石门路这一段的南京西路,曾为优皮集中之地。集中了最昂贵、最时尚的专卖店。他们的定向客户就是公寓里的优皮居民。如果说整条南京西路是用金砖铺成的,那么这一段就是镶嵌在金砖上的金刚钻,全上海最昂贵的店铺,就在这200多公尺内。”现下,鸿翔、开开、第一西比利亚、龙凤旗袍、蓝棠、博步,旧上海时时尚服装专卖店的踪影,至今并未随着以恒隆广场为代表的世界名品店的开张而消失。&南京西路1025弄静安别墅 郑小秋、于右任旧居建于1929年,有砖木结构三层房屋183幢,2009年开始对这个上海最大新式里弄群进行修缮,恢复原有的里弄文化。2010年3月修缮工程圆满竣工。曾经住在静安别墅内的名人:孔祥熙蔡元培 于右任 郑小秋静安别墅原先是潮州会馆的墓地,后来又成为英国人的养马场。到了1926年,上世纪30年代,蒋介石的老师张静江家族在上只角建造静安别墅,当时租金贵得离谱,要用金条来付,因此第一批居民大多是上海滩洋行里上班的高级白领们。张爱玲在小说《色戒》里写到的“印度珠宝店”、“西比利亚皮货店”和“凯司令咖啡馆”就开在南京西路1025弄的沿街处,“凯司令”几十年来都没挪过地方,李安拍《色戒》就是到这里来取的景。 静安别墅所在地原始潮州会馆墓地,后来成了英国人的养马场。1926年,南浔富家张家(蒋介石的老师张静江的家族)将这块地买下,两年后开工建造一批仿欧洲联体别墅的新式里弄住宅,1932年竣工。因其地处静安寺路,故名静安别墅,建成后成为上海最大的一条新式里弄。张爱玲小说中提到的“印度珠宝店”、“西比利亚皮货店”和“凯司令咖啡馆”就开在弄口的沿街处。蔡元培曾寓居于静安别墅52号,演员、导演郑晓秋住182号。于右任也曾寓居于此。1942年,孔祥熙在得知静安别墅的业主有意把该产业出售的消息时,便立即授意盛宣怀的子女盛关颐、盛重颐为他购买,可惜下手晚了点,只购得一部分静安别墅产业,后委托美商中国营业公司经租。&&&南京西路1038号江宁路56号 大都会花园舞厅(现梅陇镇广场)&&&30年代大都会舞厅和舞票广东商人江耀章1934年营建的大都会舞厅是老上海夜生活的地标之一,建筑风格自成一体,外呈八角形,里面正中一个穹窿顶,顶下正对圆形舞池,四周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与洋派的百乐门舞厅风格迥异。初为新新公司新新旅馆舞厅,1934年易名大都会,开业时由影星阮玲玉揭幕。次年,经营者在戈登路(今江宁路)56号创建大都会花园,附设舞厅。场地、装潢、灯光、音响等均讲究,成为上海知名舞厅。原大都会改国际舞厅。1952年,大都会舞厅改书场,1954年名静园书场。1985年,拆除固定座位改活动散座,日场评弹,夜场舞会。1988年10月改建为大都会欢乐园,设有舞厅、卡拉OK厅、书场兼录像放映厅、台球房、餐厅。其中舞厅总面积780平方米,设252座,圆形舞池,有乐队伴奏中外名曲、女歌手伴唱。今天的江宁路靠近南京西路的地方,相对而立着两座大型商场:梅龙镇和中信泰富。而当50多年前,这条马路两侧最著名的却是两家舞厅:新仙林和大都会。当时上海巨富、英商沙逊耗资百万建造的仙乐舞宫,将古典风格和现代气派融为—体。“仙乐”、“大都会”、“百乐门”、“丽都”,上海解放前一直被称为“四大舞场”。在20世纪初,这里原是法租界一位董事置办的私人花园,名为'麦边花园,1922年,麦边花园转卖给一位英国商人,他在此建造了一座大华饭店,主建筑是一幢英国式假三层洋房,设有客房、餐厅和高尔夫球场。底层为宽阔的大理石舞厅,一次可包容近千人同时跳舞,并凿有喷水池,靠里壁为半圆形的音乐舞,中央是一个以爱奥尼克柱支主穹顶,顶面饰有多种花纹。1927年冬,蒋宋大婚就曾在大华饭店,来宾达1300多人。可惜仅过了5年,1932年大华饭店因股东纠葛而被拆,并开拓大华路(今奉贤路)局部空地建成了维也纳舞厅。由于这时的上写舞蹈业又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只是每逢盛夏季,于当时空调冷气还不普遍,人们感到在舞厅内成双结伴地随着音去跳舞,真实太喧闹闷热,还不如在外纳凉。因而,每至盛夏,便成了舞厅的旺季。但是,在上海中山公园左近有一家舞厅与众不同,老板将舞场布置在露天花园里,每当夕阳西下,夜幕来临,昼热消逝,人们来到这里的草地上翩翩起舞,喝点饮料,非常惬意,因此生意仍很昌盛。这一现象惹起了特地运营舞蹈业的广东商人汪耀章的留意,便起而效仿在戈登路原大华饭店正门处的一块空地上大兴土木,将原先开设在贵州路上的大都会舞厅搬迁到这里,并改名为'大都会花园舞厅',于1934年完工开业。在开幕那天,还特地请来了当时的影星阮玲玉为之揭幕,以扩大影响。大都会舞厅占空中积3797平方米,一层砖木构造,朱栏绿瓦,装饰典雅,屋顶之上有一塔状尖顶。跨入舞厅,有8根图案精巧的庭柱矗立在圆形舞池的周围,圆拱形的顶板,颇具宫殿式的风格。&南京西路1081弄20号重华新村 虞洽卿住宅、张爱玲旧居、弘毅小学(现梅龙镇酒家)虞洽卿原是荷兰银行买办,浙江宁波三北人,商肆学徒出身,致富后擅长运用“信贷”资本发展事业除担任荷兰银行买办外,还创建中贸银行。他除开设三北轮船、轮埠公司外还兼任多家银行的董事,至二、三十年代开始步入政界,任公共租界工部局华董且和海上“闻人”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互相利用,成为好友。在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帮过蒋介石的大忙,他拥有大楼、公寓、花园住宅、新旧里弄房屋百余幢出租收益。南京西路1081弄重华新村是1911年从他原有自住的大花园住宅中划出部分园地建造的。在他死后其子女把继承所得的产业有的组织经租帐房管理,有的委托他人经租。梅龙镇酒家,开设于1938年,原址在威海卫路上,只有一开间门面,约60平米的一只堂口,十五,六个职工。主要经营肴肉,煮干丝,汤包,煨面之类的扬帮小吃。酒家的创办人是个京剧爱好者,店名取于古典京剧《游龙戏凤》中的一个地名。由于经营不得法,开业三年连续亏本,行将倒闭。在一百多位文艺界等进步人士投资资助下,由话剧界爱国女士吴湄任经理,继续经营,并于1942年冬迁到南京西路现址,营业面积扩大为130多平米,职工增加到60多个。聘请川菜名厨到店掌勺,供应川扬特色名菜,从此生意日益兴隆。酒家一度成为左翼文联,戏剧界,电影界和地下党和进步人士的秘密活动的一个场所。梅龙镇———重华新村1947年以后,张爱玲与姑姑搬到重华新村里的公寓居住。从这条弄堂出来朝南走,几步就到了平安大戏院,平安戏院里曾有一个飞达咖啡馆名气很响,张爱玲在飞达吃香肠卷的美好时光是随着父爱的消逝一并埋没的。张爱玲在一则“美人计”刺杀故事的小说《色·戒》中描述:从义利饼干行过街到平安戏院,全市惟一一个清洁的二轮电影院,……对面就是凯司令咖啡馆,然后西比利亚皮货店、绿夫人时装店……由此可见旧上海的梅龙镇周遭就是繁华的商业区,看的、吃的、穿的都有,那一带旧时是静安寺路,以百货公司和服装店为主。现在你往梅龙镇那里一走,更是繁华重地,重华新村对面是时尚的梅龙镇广场和气宇轩昂的中信泰富、恒隆广场,那里聚集的是世界顶极专卖铺,尤其是恒隆,楼内楼外简直是两个气场,试想爱漂亮的张爱玲活在今世,面对弄堂对面豪光跋扈的恒隆,会否也抵不住诱惑,放下寂静的生活,飞奔出去做宝贝明星呢?杭人俞叶封于1938年创办弘毅中学,位于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1081弄(今梅龙镇酒家)大楼底层,聘虞洽卿为校董,校长由日本留学归来的俞云九(俞叶封之子)担任。当年张啸林的孙子也就读该校,还有不少大亨之后。弘毅中学总部(1947年增设分部于今鲁班路丽园路处)于1952年迁至今茂名南路144号,1958年与励志中学并建红星中学,后更名清华中学至今。而原址学校更名弘毅小学,继名南二小学,最终此楼房全被梅龙镇酒家买下。&南京西路1135号 亨生(已拆)“青年派”西服的代表—亨生洋服企业名称:亨生西服店(原名:恒生西服店)创办时间:1929年创 始 人:徐继生主营业务:男式西装、大衣、礼服等各类呢绒服装经营诀窍:务必“量准裁好”;经受舒适考验;设立顾客档案;熨烫考究挺刮。工艺亮点:领头窝服、胸部丰满、袖笼前圆后登、腰围肋势自然、袖口顺直而窝、下摆圆顺、穿着挺刮舒服。字号寓意:1933年,“恒生”改为“亨生”(英语Handsome的谐音),意为英俊潇洒。(1)传人徐馀章秉承“宁少勿多,宁精勿滥”的治店准则,在商业中心的南京路择址开店,构思设计“青年派”西服,开创了“亨生”风格。(2)沪上荣家(荣毅仁)、郭家(郭琳爽)等豪户商贾及社会名流是亨生的老主顾;张治中穿上亨生定做的海龙绒大衣后赞不绝口。南京西路南京西路1168号 原江宁路45-65号新仙林、静安区体育俱乐部(现中信泰富)当时的新仙林和大都会、百乐门、仙乐斯合称上海的‘四大舞厅’,不过新仙林由于屋前有一大片花园,占地面积比另外那三家都大,厅内的舞池和座位也比那三家更多。”尤其是在夏季,新仙林还会在室外拉起彩灯开夜公园,“既能纳凉喝冷饮,又能跳舞听音乐,所费也不算奢侈,这样自然来者更多。1948年1月31日上午,上海28家舞厅的舞女,乐师3000多人,在南京西路、江宁路口的新仙林舞厅召开了第三次上海舞厅业全体大会,大会首先推举上海舞厅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孙洪元和舞厅职工会理事长唐宗杰、职工会常务理事胡运源、维也纳舞厅红舞星金美虹等人组成主席团,推举维也纳、米高美舞厅主郑炜显为顾问。会场内人头涌动,群情激愤,贴满了愤怒的标语,加之孙洪元等人用极具蛊惑性的言论予以煽动,气氛很快达到了最高点。孙洪元没能逃脱,被从社会局厨房内揪出,在上海警备司令宣铁吾的凶狠的逼视下,他吓得魂飞天外,很快就招供了全过程和大会主席团名单。立刻唐宗杰,金美虹,孙美芳等主席,代表被关押。当日上海所有警局监狱内人满为患。1·31舞潮事件,很快便惊动了全国&南京西路1169号 蓝棠皮鞋店蓝棠皮鞋店位于花园公寓隔壁。创办于1948年11月25日,以销售、定制女式高档皮鞋名闻遐迩,在同业中享有“女鞋皇冠”之美称。“蓝棠”由张履安、孙长松、汪裕祥、沈中铭“结拜四兄弟”创设。早年,他们分别是静安寺路上(现南京西路)有名的“保罗生”和“瑞华”皮鞋店的学徒。亨生的西服、蓝棠和博步的皮鞋、凯司令的粟子蛋糕,在老一辈人的印象中依然栩栩如生。&80年代时的蓝棠,外墙很漂亮上海蓝棠-博步皮鞋有限公司是由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蓝棠皮鞋店和博步皮鞋店联合组成的。享有'女鞋皇冠'之称的蓝棠皮鞋店,创业于1948年,素以定制销售中高档皮鞋而闻名遐迩。几十年来不断创新,精益求精,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更加博采国内外女鞋之特长,选料精良,做工精细,造型轻巧优美,款式高雅,久穿不走型,饮誉海内外。被誉为'阳刚之美'的博步牌男式皮鞋创业于1945年,以其稳重、刚健、舒适、优质而闻名,在发扬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产品,款式以拷花、串条、镶拼点缀,以其独特的风格深受男士们的青睐与厚爱。无论是素有“女鞋之冠”美誉的“蓝棠”,还是阳刚持重的“博步”,都陪伴了几代人走过美丽风景、看尽云卷云舒,也见证了历史的潮起潮落。风雨60余载,蓝棠-博步品牌从未停下过前进的步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富有特色的产品、诚实守信的服务,还将随着时间的流逝,孕育着品牌不断创新发展,让“老字号”焕发新光彩。南京西路1173弄花园公寓 程乃珊、吴旭丹故居梅龙镇酒家隔壁弄堂南京西路1173弄叫花园公寓。1946年,程乃珊出生在与南京西路近在咫尺的延安中路程家老宅,那是一栋德式小洋房。3年后,程乃珊举家迁往香港,上世纪50年代中期又举家返沪。12岁那年,程乃珊住进了位于南京西路1173弄的花园公寓。作家程乃珊的祖父16岁卷着铺盖从乡下到上海谋生,到程乃珊出生之时,已成为在上海金融界颇有地位的人物。此公寓便是其主祖父之物。花园公寓建于1927年,属英资惠罗公司物业,多为英侨居住。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上海租界,花园公寓被作为“敌产”没收。抗战胜利后,公寓物归原主,但这些侨民多死在集中营,幸存者也急于回国,惠罗公司决定把房产卖掉变现,供侨民回国安家津贴。于是,程乃珊的祖父和另两位银行家(史久鳌、香港董建华妹夫的外公和潘久芬)联合,各出30万美金,把整条公寓弄堂包括沿街铺面买了下来作为投资。南京西路1173弄3号名医吴旭丹旧居吴旭丹(1892~1988年),江苏吴县人。1912年就读于上海哈佛医学校,1916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深造,获医学博士。先后被聘波士顿肺病医院、马萨诸塞公立医院及长老会医院服务。1922年回国,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任教。1928年再度赴美霍布金斯大学医学院任研究员,从事内科和免疫学研究。回国被晋升为内科副教授,后任南京中央医院内科主任。1931年来沪开业行医兼任上海医学院特约教授、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特约医师,曾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第十届会长。解放前夕,吴氏的妻子、儿女先后去美国,他毅然留在上海。解放后行医兼任上海市电话公司工人医院内科主任、市第九人民医院内科顾问。1956年放弃开业,出任市第二劳工医院(今杨浦区中心医院)内科主任。晚年健康欠佳,由其子接往美国照料。南京西路1185号景德镇艺术瓷器(南西店)景德镇瓷器总汇,专业经营各名瓷产地及景德镇的高中档陈设、旅游瓷、名人名家瓷器作品、精品等,是静安区文明单位、市级专业性名特商店位。欣远陶瓷欣远陶瓷是集设计...服务于一体的专业陶瓷公司南京西路1193号陕西北路207号 平安大楼、飞达咖啡馆陕西北路207号,平安大楼,背后可看到华业大厦。建于1925年.钢筋混凝土结构.底层曾为平安电影院.平安大楼,建于1925年,钢筋混凝土结构七层,周边型公寓建筑。1939年2月,美商雷电华影片公司葛安农(B.Geannang)、勃力登(M.Bailiden)两人将大楼底层安凯地商场改建为平安大戏院,在静安寺路西摩路(今陕西北路)投资建成开业。西文名为'UptownTheater',是一家小型的二轮影院,设座位504只,别具风格,不时出现在文学影视作品中,如张爱玲的《色·戒》等。1941年被日军接管,1964年,改称平安电影院。1989年3月,改为平安艺术电影院。1991年,又改名为平安迷你电影院,设有艺术沙龙、咖啡厅等设施,并被市电影局定为“三星级”电影院。大楼为八层高层美式公寓,用的是红砖。中国传统用的是青砖,直到1858年左右上海才开始生产欧洲式红砖。平安大楼底层前身为安凯第商场,上世纪三十年代为西班牙驻沪领事馆所在。1932年改建为平安电影院,放映外国电影。住在附近的张爱玲就是忠实观众,后来她还把小说《色戒》的高潮情节——刺杀安排在了平安电影院的门口。1991年,这里改名为平安迷你电影院,5年后又变成了平安动感电影院。当时动感电影的生意不好,门口还有卖廉价服装的摊位。2006年上半年,平安动感电影院被改造成了西班牙著名服装品牌ZARA的中国首家专卖店。其摩登的设计风格一度吸引了上海MM竞相拥有,殊不知这个矗立在白金地段、与恒隆的LV对面对的洋品牌其实在西班牙是相当大路的货色。或许,西摩路就注定这样的命吧。平安大戏院的飞达咖啡馆,能勾起张爱玲童年的回忆:“小时候,父亲带我去那里买小蛋糕,他自己总是买香肠卷。”而张爱玲家隔壁的起士林咖啡馆,则是“每天黎明制面包,拉起嗅觉的警报,一股喷香的浩然之气破空而来,有长风万里之势,而又是最软性的闹钟。……只有他一家有一种方角德国面包,外皮相当厚且脆,中心微湿,是普通面包中的极品。”&南京西路 汇丰银行大班住宅(已拆,现上海商城)&在上海商城的地皮上,原先的汇丰银行大班住宅删除,时间定格在1990年。南京西路 哈同花园、中苏友好大厦爱俪园称哈同花园,系英籍犹太人哈同的私家花园。1910年建成,占地171亩,为当时沪上最大、最华丽的私人花园。园内仿《红楼梦》大观园设计,有“海上大观园”之称。1954年原址上建成中苏友好大厦,今为上海展览中心。&&南京西路1418号 郭氏兄弟住宅&&南京西路1418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对外事务办公室(简称“外办”)的办公楼,是由两幢风格相似的三层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构成的花园住宅。该楼原是上海永安百货公司郭乐和他的六弟郭顺在上海的住宅。上海人称它“兄弟楼”。&南京西路1522弄 程霖生产业&南京西路1522弄沿愚园东路侧南京西路1522弄是一处有34幢接连式、门前带花园的住宅群。原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号称“中国哈同”房地产巨鳄程谨轩坐拥的面积达20余亩大块基地的一部份。死后,其于程霖生等大肆挥霍,很快就将家产耗尽。此房屋建成不久,程霖生因交易所投机失败终致破产而故世,这34幢带花园的高级住房遂为振华纱厂老板兼大有余油厂董事长薛文泰购得,除卖出少数和留有一幢由女儿居住外,余均继续出租收益,直至1956年把出租方全部投入公私合营。南京西路1550号 程谨轩住宅(现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现由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使用的南京西路1550号住宅,原为已故旧上海房地产巨鳄程谨轩的遗产。&常德路南京西路口程谨轩又名程谨斋,安徽徽州人,工匠出身,曾受雇于英商沙逊洋行,以勤劳多智深得该行洋老板爱·台·沙逊(A·D·Sasson)所赏识,帮沙逊洋行经营房地产开发赚了不少钱,自己也逐渐富裕起来。程谨轩逝世后,偌大地产统归其次子程霖生,长孙程贻泽继承。程霖生利用遗产中的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与赫德路(今常德路)转角处营建了这所豪华住宅。他厌倦西方传统的建筑物外貌,也不爱中国民族风格的宫殿式建筑,却相信阴阳五行,授意建筑师为他独具心裁设计建造一座外围封闭,内绕游廊主屋,配房前门楼,双狮拱卫格局的花园洋房。&该花园住宅占地8500平方米,门前坐有两只石狮子,分列左右两旁。园中建造了一幢八角型式的庭院,高三层楼,中间有大理石的阔型楼梯,庭院后面又建有四层十六间楼房,其中二、三层与庭院相通。现使用单位: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八角型式庭院,而隔壁1522弄是他给女儿的嫁妆&&&在今南京西路常德路上(南京西路1550号)有一座花园住宅,绿树摇曳于深深庭院里,鸟语花香充斥其中。站在大门口望着深幽的庭院,不禁想到它往日的主人,要有如何的财力才能在当时的上海滩建造如此规模的花园住宅?也许你不知道,正是这座花园住宅见证了程谨轩、程霖生两代“地皮大王”的兴衰过程。程霖生在南京西路常德路(南京西路1550号)建造了这座自住的花园住宅。他厌倦西方传统的建筑外貌,也不爱中国民族传统风格的宫殿式建筑,却十分相信中国易经中所说的阴阳互补、五行相克之说,高价聘请了风水先生来为这块地测风水。举凡行走江湖的风水先生大都没有真才实学,只是善于揣摩人的心思,讲出人最爱听的话。风水先生看过这块大面积的地皮后,说这是风水宝地,有利于程家基业。程霖生听后大喜,下重金请这位江湖术士设计洋房格局。术士为增加说服力,建议程霖生在宅门口安放一对石狮子用来镇守地下的灵脉仙气。于是,他到处托人找寻奇石,准备打造石狮子。说来也巧,在他回安徽老家的路上经过一个山区,他在一户山民家住了一晚,居然做了一个奇梦。梦中有一对威风凛凛的金毛狮从一座山上飞奔而下,对他巨吼一声。程霖生一惊之下从梦中醒来,他觉得此梦来得奇怪,马上向山民打听。原来山顶上森林围绕之处有一块巨大的青石,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对相依相偎的雌雄狮子,浑然天成。一看之下就决定请著名工匠把这块奇石细心雕琢成石狮子,摆放在南京西路上的新宅门口,梦中偶得的石狮从此镇守着程家大宅,成了“镇宅之宝”。新宅在风水师的胡言乱语下建成了不中不洋,外围封闭,内绕玉石镶嵌的游廊的主屋,配以庭前回楼,房前竖有门楼,双狮(石狮)拱卫的格局的住宅。门楼的样式别致,门楼呈凹字形,中间为正大门,门上设“过街楼”,而两侧向外凸,也设计为二层楼房,在中轴的顶上嵌“程德润堂”牌。建筑面积5241平方米,园地面积5050平方米。程霖生入住后,为附庸风雅还在内宅设有画苑、书斋,收藏了大量名家书画和古今典籍。可是程霖生缺乏相应的鉴定知识,曾闹出一个大笑话。当时他结交了很多古玩商人,一些文物商人知道他是上海滩上的巨富,故意对他奉承,称赞他有一双法眼,最能识别古字画的真伪,便以不少赝品冒充稀世奇珍,从程霖生口袋里挖出重金。一次,有一幅是画家张大千仿制的石涛作品,程霖生不辨真迹,对这幅珍品爱不释手,挂在他引以为傲的“石涛堂”中,还邀来了众多名家包括当时尚属青年画家的张大千本人前去参观,以炫耀其收藏之丰,使得张大千在当场尴尬不已又不能道破,之后为世人广为流传。除字画之作外,程霖生还收藏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图书典籍,盛以红木书柜,配以玻片,每天由僮仆拂拭,光可鉴人。他并无较高的文化水平,收藏的图书典籍无非用以装饰门面,自诩“自有琴书乐,而无车马喧”。程霖生利用遗产中的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赫德路(今常德路)以东拐角处的20余亩大块基地上,除营造了供自家居住的深院大宅外,东段地块则由程谨轩长孙、前三育体育会会长、优游足球队领队程贻泽作球队训练场地。后来,程霖生嫌厌练球带来的烦嚣,决意要其侄把练球基地移至北京西路泰兴路口(今上海市政协所在地)程家老公馆的大院里。程霖生便在此处建造有34幢接连式、门前带花园的住宅群(今南京西路1522弄),以地段优势,开间宽阔,环境优雅蜚声沪上。此处住宅以每月租金高达300余银元的金额出租,这就无形中限定了承租户多为拥有私家车的“四轮阶层”中的外国侨商和“高等”华人,达到了程霖生择邻的要求。由于早期住户大多为侨民,所以曾被叫做“外国弄堂”。南京西路1649号&静安寺公墓(静安公园)&静安寺公墓大理石亭上海静安公园原址为英美租界工部局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辟建的静安寺公墓,内设有殡葬礼堂、骨灰陈列室及火化间,共有墓穴6214穴,已葬5353穴,其中90%为外国人。1954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处呈报外交部批准后,会同市民政局殡葬管理所予以迁葬,1955年改建成为公园&&南京西路华山路口 得利车行、正章洗染店(已拆)当年南京西路华山路交叉路口开设有得利车行、正章洗染店等。得利车行,创设于1921年,地处静安寺地区,以上海最早经销英国“兰苓牌”自行车和“邓禄普”车胎而闻名。创始人徐文渊、沈戴发。自设工场,组装自行车,产品有“五旗牌”等5种商标。上海解放后,以经销沪产“永久”、“凤凰”、“飞达”等名牌自行车为特色,以品种齐全,装配精密,质量考究,服务优良著称。1988年被命名为上海市名特商店。1993年,在南京西路1567号增设销售点,同时供应助动车和摩托车。正章洗染公司创于1926年,是一家经营洗、烫、染、织的著名老字号。&&&&&&&&&&&南京西路1716号 大发南货店(大发商厦)大发商厦,前身是大发南货店,创建于1942年,坐落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1716号。时为4开间铺面,并设有糕点、糟醉工场。1990年6月扩建为10间门面、二层楼面的商厦,是上海南北货行业中规模较大的零售店。营业面积900平方米,设有食品商场和批发部。以经营山珍海味、南北土产、果品、腌腊、炒货、蜜饯为传统特色。1993年,商店二楼与港商合资开设百货商场。&&&&&&&&&&&&&&&&&&&&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军区总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