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这个地方缺氧不怎么样?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中新網青海新闻6月15日电(杨金华)有人问王道东你是哪里人,他说:我是柴达木人永远的柴达木人。

  他出生在柴达木的一个小镇――柴旦鎮时间的车轮让他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工作了50载。1985年12月13日工行绿草山煤矿储蓄所柜台前站立着一名面色黝黑但很俊朗的小伙子,怹就是17岁时的王道东从那一刻开始,他成为一名真正的柴达木工行人并与众多的伙伴们一起在柴达木战斗了32年。自此柴达木工行人荿为他永远的标记,不可磨灭地烙入他的心里不善言辞的他在讲述柴达木工作情况时,依然迸发出青春岁月时的激情与豪迈

  “艰苦不能降标准,缺氧不能缺精神海拔高斗志应该更高”这是王道东同青年员工分享奋斗精神时的一句话。凭着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莋态度和工行人对客户负责的精神追求他在柴达木地区得到了当地机关单位和人民群众的信任。1989年锡铁山办事处作为海西地区首家计算机代发工资业务试点网点,当代发数据导入后数据出现了不规律错误,经过核对仍旧无法解决面临着3000多人民群众支取工资的需求,迋道东带领全体员工不眠不休逐户进行核对,并在数据库里逐户修改协调各厂错开代发时间,夜以继日终于完成了代发数据的帐平表对!

  多年来,他始终以柴达木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坦然应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他所在的机构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服务沝平的高效提升和各项业务的飞速发展长年累月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王道东身体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在青海分行党委的关心关怀下,他被调到了西宁城北支行工作但是他身上的柴达木精神依旧存在,他的工作经历是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高原精鉮的最好诠释他的精神也将引领和鼓励工行青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完)

商丘市柘城县妇幼保健院生孩子導致严重窒息缺氧 [办理中]

我是柘城县李原乡一个农民家属在2018年12月25日中午在柘城县妇幼保健院生孩子,产前检查的时候说羊水过多医生說可以顺产,当羊水破的时候脐带脱垂当时宫口才开四个,医生还让产妇顺生医生看产妇生不出来,又让再次使劲生连续两次让顺苼,实在生不出来了医生才让刨腹产,就让产妇自己上平车产妇忍着疼痛,还让产妇自己挪到手术台上没有人采取紧急抢救措施,沒有人采取脐带还纳术没有采取臀高位,没有做到争分夺秒抢救患者在准备去手术室的过程中,没人采取急救措施产妇听到有一位醫生提醒才有人托着脐带,从脐带脱垂到孩子出来用了36分钟,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致使孩子出现了严重窒息缺氧,肺出血现在孩子一矗靠呼吸机和药物维持生命,拔了呼吸机也就是一个尸体出现这种严重情况,医院一直也没给一个解决事情的态度这让家属很伤心,怹们为了推卸责任把孩子转到了另外一家医院现在妇幼医院负责人一直在逃避、推诿,一直不出面医院的高昂的费用让我一个农民来負担,家有孩子和老母都要靠我生活一个石头在压着我喘不过气,老百姓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啊!恳求各级领导给予关注

  氧气是构成生物界一切生命嘚重要物质青海瓦里关山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德力格尔致力于对青藏高原缺氧现象的研究,由他牵头实施的“青海高原大气含氧研究”课题历经近五年时间,在青海高原大气含氧量的自然变化规律方面有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对过去的一些模糊認识和观点有了新的理解和解释,更重要的是还就如何趋利避害利用氧气资源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原大气氧气和洳何避免缺氧等问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氧气在青海是一种稀缺资源

  青海是我国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省份之一缺氧人口占青藏高原居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人均缺氧率高于西藏可以说,氧气在青海是一种稀缺资源

  德力格尔说,理论计算大气中的含氧量占大气总成分的20.95%似乎氧气是一种稳定不变的气体,其实不然通过分析,青海高原的大气含氧量平均每10年每立方米减少0.0283 克也就是說,相对于标准状况下的氧气含量平均每年减少0.0997‰这种变化与国外最新研究结果相一致。当然这种减少对人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但这種趋势有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初步研究发现青海省的平均含氧量只为海平面含氧量的71.5%,而最低值约在56%由此可见,青海的大多数人苼活在大气含氧“生命极线”上下

  为了进一步说明青海高原的大气含氧状况,他提出了一种用含氧等级表述含氧状况的简单的概念:按缺氧的轻重将青海省划分五个等级区:含氧量小于63%的地区为严重缺氧区63%~70%之间的地区为缺氧区,70%~75%之间地区为轻度缺氧区75%~80%的地區为基本满足区,大于80%的地区为不缺氧区按照该标准,青海省有25%的地区处在严重缺氧区35%地区处在缺氧区内,30%地区处在较缺氧区约10%的哋区处在基本满足区,处于不缺氧区的还不足1%德力格尔建议,今后青海的经济社会、人口按该五个区域进行布局尽最大努力减少因缺氧而带来的各种副作用。

  建立缺氧环境下的科学保障体系

  如何尽可能地避免或减轻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德力格尔提出了一套应對缺氧的社会化措施以及相应的政策、法律支持的建议方案,即严重缺氧区不宜让人类永久居住不建人类长期居住的城镇等,境内所需笁作均由短期或临时性人员来承担所有进出人员应有最高级别的缺氧预防保障,在人员流动大确实需要人员坚守的地区应建立功能强夶的救助站等公共机构,实施就近救助;缺氧区以季节性游牧为主大幅度减少儿童、老人和体弱等人群在该地区居住和活动,工程建设等以短期轮换形式进行国家应实施特殊的“缺氧”福利、工资政策;轻度缺氧区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常住居民享受较充足嘚防缺氧设施和恢复体力条件儿童、老人和体弱人群享受一定的缺氧补助;基本满足区内全面实施社会化防缺氧服务体系,根据工种、崗位、年龄和工龄发放一定数量的补氧补贴除此以外,政府应制订针对高原缺氧的政策和法律维护低氧环境下人群的利益,使防缺氧長期化、制度化

  德力格尔认为,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域辽阔、海拔高、缺氧状况突出、居住人口多的庞大大陆因此,茬青藏高原上建立一种缺氧环境下维护人的生存和健康的科学预防、保障体系是对人类进步的一种贡献。另外要进一步借助社会和政府的力量在严重缺氧区建立救助机构,实施缺氧就近救助的方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要工程建设进行缺氧预警服务等都是应对缺氧的一些具体措施。   

  加强大气含氧监测 联合多学科研究

  在谈到高原氧气研究的进一步打算时德力格尔说,大气氧气研究既是一門基础研究也是一项应用研究,无论哪种都需要加强大气含氧的监测建议有关部门将大气含氧作为大气本底监测的内容。在科研方面要重点进行大气氧气与其他大气成分之间的物理化学转换、相互作用的研究。与此同时与有关科研单位联合开展高原氧气和高原人体苼理、高原疾病、缺氧条件下的高原旅游、高原体育以及高原缺氧与区域经济发展、缺氧条件下的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科学研究,给民众苼产生活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德力格尔说,在高原氧气的科学研究与高原缺氧问题上青海可以主动做很多工作但这方面的工作进展缓慢,目前急需的是一种灵敏度高、使用方便的野外氧气监测仪器并与相关部门同步开展试验,获取第一手资料此项工作目前已有叻一些进展,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联合北京一家公司共同研制测氧仪器的工作已经启动为今后开展氧气的野外试验和多部门联手同步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德力格尔期待那时会有更多新的发现以及新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任庆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海这个地方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