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十八怪 爆笑版,有哪些?

云南十八怪有哪些?
云南十八怪有哪些?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云南第一怪   &&
鸡蛋用草串着卖
鸡蛋用草串着卖   :老乡们为了便于买主携带所购买的鸡蛋,又不被碰坏,便以竹篾或麦草贴着蛋壳编,每个都隔开,十个为一串,可以挂在墙上,想吃的时候便吃几个拿几个。
云南第二怪   &&
摘下斗笠当锅盖
摘下斗笠当锅盖:云南竹林较多,因此许多用具都以竹子为原料,而锅盖就形似于内地的斗笠,只是顶略小一点,便于抓拿,而且用此做锅盖,透气保温,做出来的饭更加清香。
云南第三怪   &&
三只蚊子一盘菜
三只蚊子一盘菜:云南的许多地区,天气较为炎热,终年蚊蝇不绝,特别是野地与牲畜圈里的蚊子个头都比较大,所以夸张说3个蚊子一盘菜。
云南第四怪   &&
火车没有汽车快
火车没有汽车快:由于有许多的高山峡谷,所以云南境内的铁路坡度很大、弯道较多,使得火车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车没有汽车快的独特景观。
云南第五怪   &&
大理粑粑叫饵块
大理粑粑叫饵块:云南产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后,揉制成长条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着吃,颜色白如雪,像内地做的白米粑,当地称饵块。
云南第六怪   &&
山洞能与仙境赛
山洞能与仙境赛 : 云南地处熔岩地形,产生了许多溶洞与地下河流,许多溶洞里都有千姿百态的景观,尤其在给灯光照射后如同到了仙境与龙宫一般,无比美丽。
云南第七怪
四季服装同穿戴: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夏天不热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较大,可以说是冷热瞬 &&
四季服装同穿戴
变,在街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长的、短的、厚的、薄的,颜色艳丽,绚丽多彩。
云南第八怪  
蚂蚱能做下酒菜:云南许多地区的人都有吃虫的爱好,变害虫为佳肴,化昆虫为美味,所以昆虫都因为油煎之后,焦脆鲜香,而成为了美味的下酒菜。    &&
蚂蚱能做下酒菜云南第九怪  姑娘被叫做老太:云南有些地区口音姑娘不分,喊姑娘其实就是指姑与娘,而把姑姑与娘娘喊为老太,所 &&
姑娘被叫做老太
以你问姑娘他说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其他地方所称的小姨。(我们的说法是云南由于女主外,干体力活等缘故致使身躬肤糙,外来人一看还以为是老太太)
云南第十怪  和尚可以谈恋爱:云南与几个信奉佛教的国家接壤,而佛教国家的男子上寺庙当和尚就像内地上学读书或服兵役一样,到时还可以还俗结婚生子,受其影响,边民也穿和尚服谈恋爱。
云南第十一怪  老太爬山比猴快:云南多高山深谷,当地的妇女们从小到老都勤劳无比,爬山越岭、种地砍柴都习以 &&
老太爬山比猴快
为常,因此练就了一身矫健的身板与脚劲,七八十岁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云南第十二怪  新鞋后面补一块:少数民族妇女在绣花鞋后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绣花精心点缀。既美观又有挡灰挡泥的实用价值。
云南第十三怪  火筒能当水烟袋:当地人抽烟所用的烟袋很像内地的吹火筒,只不过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里 &&
火筒能当水烟袋
吸,烟气经过水过滤,可以减低焦油的浓度,味道更加清凉香醇。
云南第十四怪  脚趾常年都在外:云南到处崇山峻岭,行路较不方便,爬山跑路多了会有较多的脚汗,于是就做成浅底浅帮鞋,露出脚趾,能够感到更加凉爽。 编辑本段云南第十五怪   &&
娃娃全由男人带
娃娃全由男人带:云南的妇女们历来勤劳,所以很多外面的活都由她们来干,而男子们相对来说却比较清闲,大多都呆在家里带孩子。
云南第十六怪  花生蚕豆数堆卖:旧时滇省民风纯善,喜欢以物易物,耻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蚕豆等物品都数堆卖, &&
花生蚕豆数堆卖
人心就是秤一杆。
云南第十七怪  这边下雨那边晒: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十里不同天的多变气候的。相差十里便会 &&
这边下雨那边晒
有不同的天气景象,而同一座山的两面也是一面艳阳天,一面雨倾盆。
云南第十八怪  
四个竹鼠一麻袋:山区竹林很多,有繁茂的竹笋。食竹笋的鼠多肥硕,形状与家鼠有很大差异。用这 &&
四个竹鼠一麻袋
样的山珍待客真是赛过鸡鹅。 编辑本段云南十八怪详说  云南十八怪中,有好几怪都是关于吃的方面的。云南虽然没有拿得出手的大菜,摆在席面上供来云南的人风光风光,赚足面子,填饱自尊。可来过云南的人,都不得不承认:“云南好玩的地方多,好吃的东西更多。”这不是做广告,来过云南的人都这样认为。云南人在吃的方面是非常富有创新精神的,能把普通的大米做成饵块、饵丝、米线、米糕、粽子、元宵、米肠、粉蒸、卷粉、凉宵、米凉粉……十多种小食品,足可以看出云南人在吃方面的智慧,是多么的高超灵巧和有创意啊!令人费解的是,云南人还特别爱吃虫子,而且还专吃害虫。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是“蚂蚱当下酒菜”。这蚂蚱,就是我们常说的蝗虫,就是这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虫子,我们这里的人美其名曰:“跳菜”,好形象呀。在旧中国,有一年北方地区蝗灾,蝗虫飞过,遮天蔽日。所到之处,草叶、树叶都被一扫而光,可见蝗虫的厉害。而在云南滇西北一带,一到秋季收割谷子的时候,那谷田里便到处是蚂蚱飞舞的影子。从田埂上走过,一阵“堤嗒”声,走急了,一脚都会踩死几只蚂蚱。这时候,妇女们便一面割谷子,一面将蚂蚱捉了往围腰里塞。当然也有专门捉的,用了网兜绑一竹棍,在田埂上跑来跑去地捉,不用多少功夫就能捉满一大塑料袋。所以每到滇西北的小街子天,两行两路上,还偶有人以碗论数量地摆着出售蚂蚱,这是题外话。这些割谷子的妇女,将捉了的蚂蚱带回家,用开水一烫,去掉翅膀,和腿足,在锅里慢慢烤黄,烤到水分干涸,焦黄灿然的时候,加上香油,花椒调料,黄生生的蚂蚱,便透出诱人的香气。那香劲才叫无法形容,清脆中有一股子谷草的清香气味。或者将蚂蚱腊干了,“有朋自远方来!”的时候,炒上一盘,弄上二两小酒,嚼着清香的油炸蚂蚱,叙说着人间的深情厚义,那才叫神仙过的日子。蚕蛹也是一品好佳肴,当“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时候,它们便吐茧自缚,成了蚕蛹。当上好的蚕茧进行烘干,煮沸,加碱后,送到巧手的蚕妇手里,她们将蚕丝弄好后,那金黄色的,肥漉漉的蚕蛹便随着她们的巧手滚落了出来。江南一带的人,只将这些高级营养品的东西扔了,或者喂了猪,实在是资源浪费。云南人可不这样憨,将那蚕蛹收整好,捡去僵蚕,瘪蚕,留下滚圆金黄的。特别优秀的,应算是春蚕的蚕蛹了,看着那金黄色的蚕蛹,就让人涎水长淌了。经过在锅里焙干,加上油盐,佐料,就是一品上好的下酒菜了,特别是再加上一瓶,给乾隆老皇的贡品“鹤庆乾酒”,那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在嘴头了。聪明的云南人,真是变废为宝的高手啊!既便宜,又饱口福,还解馋,天下的好事真叫云南人占绝了。柳树虫,也是云南人爱吃的虫子。那百年老柳树,被虫子蛀得快要倒了,砍倒了那棵老柳树,用斧头划开那柳树筒子,里边滚出了又白又胖的虫子。你别看不起这些虫子,虽然它们结果了柳树的性命,应该惩治惩治它们才是,可将它们扔了那是怪可惜的。捡了它们,在锅里细细地烤,不用多长时间,它们身上便会冒出油来,不用加什么佐料,放进口里一嚼,酥酥的,香香的,那才叫一饱口福。飞蚂蚁就是云南人也难得吃到的珍稀佳肴。一到七八月份,深山里下了几场大雨。那长着翅膀的飞蚂蚁纷纷从蚁洞里钻出来,遍山坡的飞舞,土红色的身躯肥碌碌的,所以飞不高,也飞不远,大多只能在湿漉漉的小山坡上,慢慢地爬行。捡了它们,除去翅膀,将铁锅放三脚架上,塞进一把松毛,在锅里烤黄了飞蚂蚁,放上点清盐,那又嫩又香的滋味,慈禧太后也未必品尝过。马蜂仔,那才叫珍稀药用佳肴。那高高的大栗上或者其它的高大树木上,挂一马蜂窝,古怪的马蜂窝外开一个椭圆小孔,那马蜂进进出出的那个圆门,马蜂窝表面的花纹古典而又庄重。只有那勇敢的山里汉子,才敢招惹它们。据说那马蜂的毒针,特别毒,大牯子牛也只要被蜇上三下,不出十步远就要倒下,那是无药可治的。人呢,只要被蜇上半下,就没有生还的希望了。可也有那勇敢的山里汉子,不怕那毒针。天黑的时候,他们来到树下面,扛上一把火把,点上一袋辣腥腥的旱烟含在嘴进里,手里提上个蛇皮口袋,爬上那颗高高的大栗树,乘马蜂们不备,用口袋套了那个马蜂窝,将那个奇形怪状的东西,一窝端进自己的口袋里。下了树,回到家里,把那些活着的大马蜂,捉了放进酒里泡成药酒,因为那毒针的毒,是治疗风湿病的上好良药。小心地打开马蜂窝,里面有好几层蜂饼,蜂里面白白胖胖就是那马蜂仔了,嫩嫩的娇娇的,将它们一只只取出来,在铁锅里黄黄地烤,那滋味不说也是云南独有,世界一绝。土海参,本地人又叫它做爬沙虫,那又是云南人的一道珍世稀品。到了二、三月的时候,箐沟、大河、小河里的水,像老前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所写道的:“水落而石出者”的季节里,那些箐里或者大河小河里经七、八的大水,冲刷了一个冬天的石块下面,就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土海参了。土海参的叫法,是有别于大海里生长的海参而取名的。样子有些丑陋,那吓人的样子实在太像蜈蚣了。可它们是躲藏在清水和滚圆的鹅卵石缝之间的,只有那清冽的山泉,或者清亮的小河里,才能见到它们身影的,像爱清洁的人一样,它们对环境的挑剔,达到了让人不能理解的地步。有土海参的地方,你随便翻开一块卵石都能捉到它们,没有的地方,任你翻遍了所有的卵石,都没有它们的影子。正是这种致命的弱点,让它们处在濒临绝迹的地步。正是如此它的吃法也就比较特别,由于金贵的原因,云南人就用鸡蛋调上小粉,在土海参外里,给这些丑陋的家伙,穿上件金黄的漂亮衣服。一个方面可以避免因为样子难看,而难以下口,另一个方面可以增加它们的数量,用来款待客人,以免数量太少,而使主人尴尬。当然难以下咽,这只是由于初次品尝的人有这种感觉。如果你吃过一两回,那鲜美的味道,会让你恨不得见到它们,就生吞活剥地咽了下去,确实那鲜美的味道,实在是太妙不可言了。蝼蛄这种虫子,凡是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俗名土狗子,或者叫拉拉蛄,生活在泥土里,头上长着一双反生的手,用来刨土,厉害无比。捉它们的时候,也要眼明手快,方才能抓得住,否则一眨眼功夫,它们便掩没在泥土里,不见踪迹了。它们专干坏事,爱咬食农作物幼苗、根、茎,是个暗藏着的“阶级敌人”。一般到五六月前后,正是插秧季节,秧田里一放水,常年生活在泥土里的蝼蛄,便纷纷浮出水面。拿一把撮箕,卷上裤脚,一下就有了一些收获。这样普通的虫子,可能谁也没有想到,可以用它来打牙祭,解馋,只有富有创造思维的云南人,将它们搬上餐桌,变害为宝。捉了它们回来,放开水里一烫,除去身上的羽翅和四肢,用栗炭火在烤锅上烤去水分,加上油盐,便是一道非常板扎的下酒菜了。没听说过吧?臭甲虫也是一道上好的佳肴。臭甲虫生活在阴湿的石缝,或者青砖头之间的阴暗角落里。很多人家在清理这些地方的时候,都会爬出一群全身披着黑甲的虫子,它们一出来,你不小心碰了它们,它们都会释放出一种说不出名堂来的臭味来,如果气味过敏的人,还可能会因此发晕或者昏倒。就这种样子丑陋无比,其臭不可闻的东西,也是云南桌面上的美味。云南人爱让外地人猜一道谜语:“哪样东西越臭越好吃?”多数外地人都不能很准确地答上来,越臭越好吃的其实就是——臭豆腐。这臭甲虫也有点臭豆腐的风格,也是越臭越好吃。云南还有一句俗语:“好看不好吃。”反过来说就是:“好吃不好看。”这臭甲虫就是这样演绎出来的美味佳肴了。当你捉到臭甲虫时,将臭甲虫放到子母灰(子母灰是用栗柴或者栗炭,烧出来的热烫火灰,山里人用来捂洋芋吃,特别香甜。)里捂熟了的,剥去外面的壳(实际上在子母灰里捂出来,那硬壳已经变酥了,只轻轻一揉,那硬壳就分崩离析了。),那扑鼻的香味马上就袭来,这时你就不必担心它能不能吃了,此时此刻你用最恰当的词语来形容,那就非垂涎欲滴莫属了。吃蜘蛛,这是骇人听闻,空前绝后的。因为在武功片里,我们就知道有一种毒蜘蛛非常厉害。非洲还有一种食人蛛呢,这更在蜘蛛身上蒙上了一层恐怖的迷彩。这么恐怖的东西,云南人也敢吃?其实我们吃的是一种,和蚂蚱同时出现的一种生长在稻田里的蜘蛛,令人吃惊的是,这种蜘蛛专门吃的就是蚂蚱。到了秋收季节,蚂蚱在田间活动的时候,这种样子有些张牙舞爪的蜘蛛,也就在稻田间活动了。它们布下天罗地网,不时有不知风险的蚂蚱自投罗网。蜘蛛看见了,便将落网的蚂蚱五花大绑起来,慢慢地将蚂蚱的精华汲取干净,使蜢蚱变成了一具空壳为止。本地还说:“一只蜘蛛,十只蚂蚱。”意思是吃一只吃蚂蚱的蜘蛛,就相于吃了十只蚂蚱了。捉吃蜘蛛都要有非凡的胆量,像杨利伟一样有一种敢冒风险的勇气和胆略,因为那张牙舞爪的样子,实在难以下手。捉了那吃蚂蚱的蜘蛛,将手脚去了,放在油锅里煎,香喷喷地出来,自然有一种不同凡响的:“滋味在心头。”上面是云南人爱吃的八种害虫,云南白族一遇到喜庆和办大事,都免不了要在席面上办“八大碗”,来过大理一带的人,都可能品尝过白族的“八大碗”,如果谁有了个创新精神,也办他个虫子“八大碗”,那更是空前绝后呢!有机会可别忘了品尝这几道可口的虫子大宴哦!!
新云南第十九怪  背着孩子谈恋爱:在云南丽江有个民族是这样的,要结婚前一定要确定有孩子了,如果那个女的不能生孩子那就不能结婚了。所以在婚前一定要先认识,等有孩子之后再举行婚礼。
参考这个吧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云南领域专家云南十八怪有哪些?_百度知道
云南十八怪有哪些?
提问者采纳
1老太太爬山比猴快2三个蚊子一盘菜3四季服装同穿戴4米饭饼子烧饵块5摘下草帽当锅盖6鸡蛋用草串着卖7背着娃娃再恋爱8鞋子后面多一块9竹筒当作水烟袋10蚕豆花生数着卖11这边下雨那边晒12姑娘叫老太13树上松毛扭着买14火车不如汽车快15四级鲜花开不败16四个竹鼠一麻袋17脚趾四季露在外18小和尚可以谈恋爱
云南十八怪其实有不同的版本,其一为: 你说奇怪不奇怪,云南就有十八怪。 四个竹鼠一麻袋,蚕豆花生数着卖;
袖珍小马多能耐,背着娃娃再恋爱; 四季衣服同穿戴,常年能出好瓜菜; 摘下草帽当锅盖,三个蚊子一盘菜; 石头长在云天外,这边下雨那边晒; 鸡蛋用草串着卖,火车没有汽车快; 小和尚可谈恋爱,有话不说歌舞代; 蚂蚱当作下酒菜,竹筒当作水烟...
其他类似问题
云南十八怪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wtp=tt" target="_blank">/view/2335.baidu://baike要全部写下来太多了 给你个地址自己看去吧 <a href="/view/2335.html.baidu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云南十八怪到底有哪些 - ˇω壹璐赱粜ωˇ的主页
云南十八怪详解&
都说云南是彩云之南,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云南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等为云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西双版纳茂密的原始森林,神秘的野象群、尚处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期的苦冲人、仍然保持走婚习俗的摩梭人等等,都为云南增添了无尽的神秘。云南十八怪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云南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进一步加深了云南的神秘感。现在有的云南十八怪在云南各地已经很少见了,而经过演绎派生出了“新编云南十八怪”、“云南饮食十八怪”等等,这些多半体现了云南的现实生活。&
第一怪:背着娃娃谈恋爱,这是云南少数民族试婚习俗的遗留,一般是女方有了小孩才能到男方家举行婚礼。&
第二怪:东边下雨西边晒,云南是高原气候,正所谓十里不同天。&
第三怪:姑娘叫老太,有的少数民族叫小姨为舅老太,所以得名。&
第四怪:鸡蛋栓着卖,云南众多民族聚居地都是在边远地区,交通不发达,货物通常靠人背马驮,鸡蛋易碎要买卖很不方便,于是机灵的人就把鸡蛋用草裹起来,拴成串,这样既方便又安全。&
第五怪:火车没有汽车快,一来因为山高路陡,二来原来云南的火车是法国人的米轨小火车,行驶速度不快,因此不如汽车跑得快。&
第六怪:青菜叫苦菜,仅仅因为习俗不一样罢了。&
第七怪:三个蚊子一盘菜,云南是动物王国,三个蚊子一盘菜虽然夸张了些,但个头也比一般的大,来云南旅游可得备好药品哦!&
第八怪:萝卜当作水果卖,云南气候干燥,萝卜清热降火,多吃对身体有益。&
第九怪: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这早已经成为历史了。&
第十怪:草绳当裤带,这云南的边远山区都已经很少见了。&
第十一怪:竹筒当烟袋,水烟保留了烟味又沥悼了烟油,既有乐趣又不伤身体,很受云南少数民族的喜爱。&
第十二怪:草幅当锅盖,云南少数民族多用干草制作样子象斗笠一样的锅盖,这种锅盖保温好,而且做出来的饭菜还有一股草香,实在是方便实惠。&
第十三怪:老太爬山比猴快,云南少数民族善良、勤劳,妇女在劳动中同男人一样吃苦耐劳。&
第十四怪:粑粑叫饵块,好象只有云南才这样叫。&
第十五怪:姑娘叼烟袋,各民族的风俗以及审美观不同。&
第十六怪:娃娃出门男人带,云南模范丈夫多。&
第十七怪:石头洞里有村寨,蔗风避雨,天然石洞是最好的处所。&
第十八怪:小和尚可以谈恋爱,傣族少年都要进佛堂学习,佛堂即学堂,并非大乘佛教里小和尚的概念。&
云南十八怪并不是专指以上这些,其实“十八”是“许多”的一种表达方式,更朗朗上口罢了。云南民族众多,风俗习惯自然就有许多的不同,正因为不同,才有吸引力,正因为怪,才增加了神秘感,这也正是云南旅游业长盛不衰的原因。就云南的许多不同的民俗风情来说,对于不同的旅游者自然有不同的感受,我想朋友们应以一种见怪不怪的心态来看待云南十八怪以及任何少数民族的习俗,有一个相对正确的理解,才能真正领略到云南魅力。&
云南十八怪至今在云南仍不难寻找到它们的踪迹。&
第一怪&竹筒当烟袋&
云南被誉为&植物王国&,竹资源极为丰富,人们用竹子造竹楼,编竹笠、竹席,甚至还用竹筒来背水、当锅烧饭、烧菜,尤其以竹做烟袋令人称奇叫绝。竹烟筒水中过滤过的烟气既保持了旱烟的醇香,又消除了烟气中的焦辣,滋润了喉咙,而且还有咕噜噜的声音,用它吸烟,可谓声、色、味俱全。&
第二怪&鸡蛋用草串着卖&
云南山高路险,商品在运输途中的安全问题始终是一个难题。当地人用稻草把鸡蛋扎成串来卖,既解决了运输途中鸡蛋容易破损的难题,又便于买卖双方公平计价,童叟无欺,极为便当。&
第三怪&草帽当锅盖&
云南各地草木茂盛,人们就用这些原料编织成居家生活必不可少的帘子、帽子、锅盖、蓑衣和草墩,以及各种造型别致的工艺品。初到云南来的外地人往往将外形相似的草帽与锅盖混为一物,误以为云南人用草帽当锅盖。用草编织成的形同草帽的锅盖,因为吸湿,没有蒸汽水下落,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透气功能,既给蒸出来的食物增添了清香,又使饭菜在热天时不易变坏,极为实用。&
第四怪&豆腐长毛才出卖&
云南天气较热,不易保存新鲜的食物,许多云南人也都爱吃臭豆腐,干脆就将刚做出来的新鲜豆腐用稻草捂上几天,直到长毛变成臭豆腐,才拿到街上去卖。据说清朝时康熙皇帝品尝了云南臭豆腐后,龙颜大悦,赐名&清方臭豆腐&。因而,滇中、滇南、滇西等地烧豆腐摊遍布城乡。臭豆腐还可以煎、炸、蒸或腌制成腐乳,是云南别具风味的地方佳肴。&
第五怪&青菜叫苦菜&
滇中、滇南一带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四季常青,绿色菜类全年不断,品种繁多,所以在内地被人称为青菜的蔬菜不具有识别的特征,而以口味为识别标准。因此,略带苦味的青菜都被称作苦菜。&
第六怪&米饭粑粑叫饵块&
云南盛产稻谷,为便于外出携带干粮,云南人将蒸出来的米饭团舂揉成饼,称之为&饵块&。可以炒、煮、煎、炸(参见云南小吃)。&
第七怪&蚕豆数堆卖&
旧时代云南商品经济落后,市场交易不多,散布在全省各地的乡村市场尤其盛行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买卖双方很少用秤,农产品都是以堆、以捆为单位出卖,花生、蚕豆等农产品亦不例外,也是数堆卖。&
第八怪&三个蚂蚱一盘菜&
云南人食物来源极为丰富,人们不仅吃各种不同动物的肉和种类繁多的各种野菜,而且还吃苔藓、竹虫、蜂蛹和众多的野生菌,香脆可口的油炸蚂蚱更是餐中常见的下酒好菜。由于云南蚂蚱个大,不多的几个就可堆成一盘,所以说&三个蚂蚱一盘菜&。&
第九怪&草绳当腰带&
过去云南经济落后,群众生活贫困,在乡村地带草绳当腰带是十分常见的现象。现在经济发展了,群众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草绳当腰带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第十怪&脚趾露在鞋子外&
云南群山连绵,山高路险,而且气候温暖,爬山跑路往往要出脚汗。因而,露出脚趾的草鞋和布做的凉鞋由于凉爽方便曾经是云南人普遍喜爱的鞋履。&
第十一怪&松毛扭着卖&
在云南众多的树木中,云南松最为多见,森林中铺满了它的落叶。人们将这些落叶搂来扭成松毛鬏,用来生火烧饭,也用来烧烤鸭,别有一番风味。所以,旧时的云南城乡市场上随处可见松毛扭着卖的景象,直到现在个别县乡集市上仍有此市景。&
第十二怪&这边下雨那边晒&
在云南奇异的山川地貌、多样复杂的气候环境中,&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前下大雨,山后艳阳天&是十分常见的自然景象。特别在秋季,这边下雨那边日头晒也就成了山区的一大自然景观。&
第十三怪&姑娘叫老太&
云南民族众多,风俗各异,内地人称妻妹为小姨,在云南有的地方叫做&姨老太&。&
第十四怪&背着娃娃谈恋爱&
过去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婚俗异彩纷呈,除阿注婚、抢婚外,有的民族盛行过婚后回娘家,等到有了娃娃再落夫家的习俗,&背着娃娃谈恋爱&也就成了见怪不怪的风景了。&
第十五怪&鞋子后边多一块&
云南妇女擅长绣花做鞋,为了方便穿鞋和脱鞋,常在布鞋后做一个&鞋拔&,并在鞋拔上精心地绣上一朵花,云南人称之为&鞋挹拔&。它既实用,又有装饰作用,使鞋子更加美观别致。&
第十六怪&四季服装同穿戴&
云南许多地方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尤其是昆明,素有&春城&的美称,其年均温度15℃,月均最高温度和月均最低温度分别为21℃和10℃,无论是春夏秋冬哪一季,昆明街头随处可见男女老少身着多姿多彩的四季服装,&四季乱穿衣&是昆明的一大街景,与北方人的服装四季分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第十七怪&火车没有汽车快&
云南在准轨(轨距1.435米)火车出现前,早在1910年就开通了米轨(轨距1米)火车,但由于高山大川、峰壑沟洞的阻隔,道路崎岖难行,火车时速仅有二三十公里,根本无法与内地的火车时速相比。此外,云南还曾有速度更慢的寸轨(轨距0.72米)火车,在上坡时,连人都跑不过。相比之下,滇境内的汽车速度则比火车快,加上汽车路要比火车路少绕一些道,因此人们出门赶时间办事,汽车便成了首选的交通工具。&
第十八怪&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
云南边陲山高谷深路难行,虽然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时期就修筑了五尺道,清朝末年,法国人又在滇境内建成了昆明到越南海防的滇越铁路,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云南仍没有一条与内地相通的铁路,所以过去进出云南,多绕道越南而行。就连显赫一时的云南都督蔡锷将军,1915年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也只能乘火车由滇越铁路从越南潜回云南。因而,早年的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也就被人称之为一怪了。&
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买。&
云南第二怪,粑粑饼子叫饵块。&
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炒盘菜。&
云南第四怪,石头长到云天外。&
云南第五怪,摘下草帽当锅盖。&
云南第六怪,四季衣服同穿戴。&
云南第七怪,种田能手多老太。&
云南第八怪,竹筒能做水烟袋。&
云南第九怪,袖珍小马有能耐。&
云南第十怪,蚂蚱能做下酒菜。&
云南十一怪,四季都出好瓜菜。&
云南十二怪,好烟见抽不见卖。&
云南十三怪,茅草畅销海内外。&
云南十四怪,火车没有汽车快。&
云南十五怪,娃娃出门男人带。&
云南十六怪,山洞能跟仙境赛。&
云南十七怪,过桥米线人人爱。&
云南十八怪,鲜花四季开不败。&毛毛旅行记之云南十八怪有些什么特色,好看吗?_百度知道
毛毛旅行记之云南十八怪有些什么特色,好看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令毛毛一家不虚此行、腾冲,単孥却总是慢半拍的毛爸爸,冒险、红河、喝、“有话不说歌来代”等云南种种“怪” 现象都在旅游中被収掘和逐层揭秘、“水火当做神来拜”、“草帽当锅盖”、丽江、石屏、怒江、“石头长在云天外”、“粑粑叫饵块”、西双版纳,这个搞怪又“拉风”的小资家庭在寒假期间从武汉乘火车到云南旅行,石林,温柔的毛妈妈、“鲜花四季开不败”.、“鸡蛋串着卖”、“房子空中盖”,在云南各地“闹哄哄”地吃.、 “虫子当做下酒菜”、玩、 “过桥米钱人人爱”、“竹筒当做水烟袋”、“火车没有汽车快”、“东边下雨西边晒”毛毛旅行记之云南十八怪----调皮又好奇的小男学毛毛,“海鸥也把闹市爱”、外国游客、楚雄,经常出问题的崴货智能导游机器人“鸭梨山大”、众多热心的当地人都在无意中成了他仧的免费导游..、 “四季朋装同穿戴”、大理、“溜索比船快”。彝族女学、“豆腐长毛才出卖”、乐、“象形文字好生在”.,旅行,一条囿弧式的游览曲线在地图上展开
什么时候可以再电视上看到啊?
18怪也拍动画片噶,买买三~~~ 还是牛呢嘛,期待期待!
其他类似问题
云南十八怪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十八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