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图书馆图书馆可以看到英文小说吗

咱们今天下午去图书馆你看可以吗?用英语怎么说?_百度知道
咱们今天下午去图书馆你看可以吗?用英语怎么说?
Let'穿唬扁舅壮矫憋蝎铂莽s go to the library this afternoon. _
_With you?
提问者采纳
can i go with you ?
这个意思好像是我能和你去吗?
楼主在标题下面给的那行是要填空的吧?如果让我说的话我会说Shall we go to the library但是楼主给出的填空就只能这样填了,或者用may i 也可以
其他类似问题
Can 穿唬扁舅壮矫憋蝎铂莽I go With you?May
I go With you?希望帮到你,望采纳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图书馆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can i go with you ?
w我能和你一起么
是问你看可以吗怎么说?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北京市图书馆楼层分布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北京市图书馆楼层分布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Untitled Document
北京大学图书馆通讯
总 第 16 期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办公室编
新馆新面貌
新馆视听服务迈上新台阶
根据校党委、行政的指示精神,在主管校长、教务长、校"211工程办"的直接领导下,在学校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我校"211工程"子项目--图书馆"音乐影视教学、欣赏教室"和"语言语音教室"已实施完毕,投入使用。从此,使我馆的视听服务迈上新台阶。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 搞好前期工作,进行科学论证,引入竞争机制,保证了项目的高质量。
两个项目先后启动,交叉实施,在实施前,都曾广邀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对项目的建设方案、设备造型、配置设计、施工安装征集意见,进行咨询和论证。在设备选购和施工单位的选择上,一律引入竞争机制,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施前,项目主持人及主要参与者还到中标的城建公司和设备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本馆人员监督落实,主管馆长检查落实。由于采取以上措施,两个项目完成后,经严格验收,全部达到设计标准,经试运行后的实践也证明无论是工程质量还是音乐视听效果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二. 两个项目完成后,为在学生中开展素质教育,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这两个项目完成后,图书馆视听部拥有了一个可容纳250人的,按照专业音响配置设备和场地装修的音乐影视教学欣赏教室;一个可容纳观众80人,配备40台电视机和录像机,实行中央集中控制的单体影像室,和一个可容纳60人,配备48台日产松下单放机和10台多媒体电脑的语言语音室。形成了一个既可以补充学校音乐影视等课堂教学场地不足,又可为广大师生业余接受艺术熏陶,加强语音语言训练服务的理想环境。扩大了图书馆的功能,成为本馆面向现代高等学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有许多兄弟院校前来参观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个项目的建成,在国内高等院校图书馆界起到了启发示范的作用。
三. 充分利用两个项目完成提供的有利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
两个项目的建成使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今后,我们将坚持以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丰富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为素质教育服务,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为指导思想,加强内部管理,搞好视听、多媒体资料的资源建设,为广大师生提供健康、高雅的音乐和影视作品,提供丰富多彩的语音、艺术、科普、百科媒体资料,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两个项目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作用。
(视听部)
急读者所急,增设管道,改进通风,排除异味
上学期五六月份,读者反映新馆二、三、四层室内空气不好,部分区域有异味(氨味)。图书馆即就此问题向学校基建工程部(基建处)反映,请求调查解决。学校收到图书馆的书面意见后,指示施工单位(中建一局四公司)进行调查,并提出解决方案。该公司成立了以副总工程师为组长的调查组,对图书馆空调异味进行调查,其调查结果是:图书馆部分区域异味的根源,是大楼主体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浇铸施工时,为防冻增添了防冻剂,防冻剂含有氨素,夏季温度提高,氨素挥发,造成异味。
为解决此问题,施工单位利用暑假在大楼各层管道间增设两个电力排风管道,将异味直接抽排至七层两侧室外,目前室内异味已大为减轻。
新馆安装新窗帘
为满足广大同学在图书馆阅览室学习时遮阳的强烈要求,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图书馆经过招标,由中标厂家制作的卷轴式窗帘已于9月份在新馆各阅览区安装完毕。此类窗帘为新产品,采用拉链驱动卷轴,使窗帘上下驱动提升,窗帘可以任意提升至不同部位,既可以遮阳,又不影响采光和通风,而且物美价廉,受到读者和工作人员的欢迎。
(总务科)
新馆安装读者饮水机
读者饮水一直是图书馆的一个难题。目前由学校事务中心每天向图书馆送水两次,每次两桶。送水车一到,即在20分钟内告罄。读者长时间没水喝。为解决饮水问题,图书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同行的经验,购入"贺众牌"饮水机一台(该机型已被首都国际机场采用)。目前,已安装在新馆二层南侧,开始免费向读者提供饮用水。饮水机直接利用自来水,经过过滤达到饮水标准。为方便读者选择饮用,分设温、凉两个龙头,如果读者没带水杯,可以直接在饮水机上饮用。为保证水质,图书馆安排保洁人员每周对过滤芯清理一次,每半年更新过滤芯一次,确保读者正常饮用。
视听部计算机检索系统投入使用
在馆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自动化部的全力支援下,视听部声像资料计算机检索系统建成并投入试运行。系统在局域网内运行,采用Windows 95-98 操作系统,采用Ie4.0浏览器,较之原来使用书本式目录,具有检索点多,查找速度快,数据补充更新便捷等优点。刚刚投入使用,即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这套系统使用,还将进一步推动录像片编目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从而使视听部的读者服务和视听资源建设更上一层楼。
(视听部)
挖潜增座,满足读者自习要求
今夏奇热,安装了中央空调的新图书馆大楼成为广大同学学习的首选场所,一时新馆读者爆满,不但阅览室座无虚席,连窗台上、楼道里、地板上都挤满了读者。为解燃眉之急,满足广大同学来馆学习的要求,图书馆采取各种措施,增加自习座位,甚至在一层大厅和楼道都摆上旧桌椅提供同学们自习,深受同学们欢迎。
另外,由我校49、59、79、89级校友协助共建的旧馆301室自习室,也在校基金会的关心和支持下,使用上述校友的捐资,在该自习室(301室)安装了5台壁挂式空调,又为同学自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
暑假期间加班加点延长开馆时间
新馆投入使用后,成为师生学习的首选场所。今年暑假之初,从校办转来"读者要求在暑假期间全天开馆"的电话记录。图书馆当即决定,充分利用新馆舍的优越条件,暑假期间照常全天开馆,满足读者要求。为此,流通部、期刊部、咨询部等对外服务部门的同志,减少甚至放弃休息,认真做好第一线服务工作,深受读者欢迎。
同时,自动化部与各部门配合一致,利用假期对新系统的使用进行前期培训,流通部则组织部分工作人员加班,将原来放在闭架书库的近万册90年以后出版的社科西文图书调整到人文社科开架图书区,并将人文社科和科技图书区的西文图书的书架标签进行了更换,为新学期读者查找和借阅图书提供了方便。
日加澳欧文献中心开始接待读者
该中心是北大现代日本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欧盟研究中心的图书和文献的集中展示室,主要收藏有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出版的有关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图书和有关资料。其中,日文书、英文书占相当比例;日文书中经济类图书尤为突出。也有少量加拿大出版的法文书。本室还备有日文工具书和英文工具书,为读者学习提供方便。
该室图书为室内开架阅览,服务对象为本校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欢迎读者前来阅览。
地点:旧图书馆218室 联系电话:
(流通阅览部 王培章)
适应新系统要求,换发新证
99年7月19日,自美国引进的计算机新系统投入试运行。为配合这一工作,保证新系统如期运行,给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必须更新借书证。从今年三月份就开始征集读者信息,录入数据,在这期间也得到了校人事处、研究生院和学籍科同志的大力支持,他们为我们提供了读者的基本数据,减少我们的重复劳动。六月份开始收照片、加工制作新借书证,
7月14日由美国sirsi公司将我们准备好的读者数据装入新系统,我们开始了紧张的边连条码边发证的工作,克服了时间短,工作量大,人员少、天气炎热等困难,在全校师生的帮助配合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新生的发证准备工作也已经开始。
旧借书证已于日停止借书,读者领取新借书证时应将旧借书证所借图书还清,更换新借书证没有截止日期。
新借书证只限制总借书量,各借书处不再限制借阅数量,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到各阅览室借书。 (流通阅览部)
期刊部调整刊架,整理期刊,以崭新的面貌为读者服务
金秋时节,新馆四层期刊阅览区以新的面貌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始。摆放着排列有序,标识清楚的中外文现刊的一排排崭新整齐的现刊架,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是期刊部的同志放弃暑假休息,顶着北京几十年未有的酷暑高温,加班加点辛勤工作的结果。
上学期临近放暑假时,馆里决定全部调整更换原有的现刊架。期刊部决定趁此机会对近4400种中外文现刊进行认真清查,并重新调整架号。为此,部分同志暑假一直没有休息,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打目录,分类,排序,给架号等等。8月10日起,新现刊架陆续到馆,没等刊架全部到齐,突击倒架工作开始了。部门一声号召,期刊部能来的同志都从家里赶来了。大家齐心合力,把旧架子推到一边,把新架子排放整齐,接下来便是繁复的倒架工作。这不是简单的下架、上架,在大馆开架阅览室的中外文现刊近4400种,好几万册,其中2800种中文刊要按照新给的排架表重新查号,一期期改号,改好后按照新的顺序摆放到新现刊架上去。尽管繁杂,但工作进行得紧张有序。为了尽可能缩短倒架所用的时间,把对读者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大家中午不休息,到食堂吃过午饭,回来接着干,其它阅览室有值台任务的同志也利用午休时间加入进来。仅用了几天时间,中外文现刊全部按新的架位摆放完毕,并插上了打印清楚的标签。在更换期刊架的同时(此次共换下旧刊架184个,换上新刊架240个),对阅览桌椅的摆放布局也重新进行了调整。
借这次倒架和清查现刊的机会,工作人员又编制了两套(分类和音序)中外文现刊书本式目录,并接受读者建议,在现刊标签上加注了过刊合订本架号,大大地方便了读者检索和查询,受到读者的欢迎。
(期刊部 周黎丽)
CALIS工作进展
CALIS项目最新进展
“211工程”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建设项目)自1998年底正式启动以来,进展顺利。目前,CALIS各子项目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CALIS整体的运行发展也日益顺畅,在2000年来临之际,该项目可望达到预期目标。现阶段,在做好当前工作及项目评估的基础上,管理中心已开始规划CALIS项目第二期工程建设目标和战略,大家对CALIS前景充满信心。
99年4月7日至9日,CALIS 特色库项目评审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特色库项目管理组十一位专家全部到会,CALIS 管理中心派副主任朱强研究员出席会议并参加会议领导小组工作。专家们在39个参评项目中评审出25个项目,并将投票结果分为四等,分别给予相应的资助。其中14个数据库已经上网提供服务。
5月10日至11日,CALIS项目专家组会议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教育部高教司刘凤泰副司长、教学条件处李晓明处长,CALIS管理中心王义遒主任、戴龙基、朱强、陈凌副主任,柴肇基秘书长以及CALIS专家组成员等共17人。会议回顾了CALIS项目启动以来的进展情况,研究涉及子项目建设及系统运行管理的有关问题;会议研究了CALIS项目中期检查及评估指标等有关事宜;会议探讨了CALIS下一步发展的战略和策略,提出应在一期发展完善的基础上加强网上资源建设,开发数字图书馆,在为"211工程"建设服务的同时为即将大规模开展的远程教育提供支持,为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服务。
自99年5月初起,为CALIS两个全国中心和四个地区中心配套的第一批计算机和其它设备陆续到货,验收安装。
5月17日至19日,CALIS全国文理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联合举办引进数据库服务培训,培训对象为各地区中心及北京地区"211工程"学校图书馆从事信息服务的骨干。通过培训,学员们了解了引进数据库项目的总体情况及UnCover、OCLC
、UMI、EBSCO等数据库的使用与服务方法。
5月24日至6月6日,CALIS管理中心组织华教公司、Oracle公司为CALIS各中心的系统管理员、数据管理员进行服务器和数据库系统的一般安装、运行、维护的培训。各全国中心和地区中心的系统管理员和数据管理员等共计25人参加了培训,学员们对培训学习的效果感到满意。
CALIS项目是一个资源共享系统,各地区文献信息中心也积极着手进行项目建设。99年3月-6月间,各地区文献信息中心分别召开了协调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研究各地区中心建设方案,并召开了各中心成员馆第一次工作会议,落实建设项目。
现阶段,CALIS书刊联合目录数据库、中文现刊目次库、高校学位论文和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等都在加紧录入数据,争取早日上网提供服务。
7月16日,管理中心在南京大学召开了"CALIS中心建设汇报座谈会"。 由各中心负责人汇报项目启动以来的建设进展情况;并在各中心汇报的基础上,确定2-3个地区中心作为大会发言;会议还讨论了中心建设和服务中有关管理和协调方面的问题。
7月17日至18日,教育部高教司在南京大学召开了"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现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和高校图工委的代表,CALIS各中心的管理、业务人员,以及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馆长。高教司副司长刘凤泰、CALIS领导小组副组长兼管理中心主任王义遒、江苏省教委副主任葛锁网、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等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会议通报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项目进展情况;并进行了省一级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经验介绍;会议还研讨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如何配合CALIS的建设,加快高校文献信息现代化建设问题。代表们纷纷表示会后要尽快制定方案,加快本省高校文献保障系统建设的速度。
CALIS项目自启动以来,很多非"211工程"立项高校对此项目也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希望参与共建共享。为此,管理中心已制定了非"211工程"立项高校参与CALIS
共建共享的有关政策说明,欢迎更多的学校共同参与和支持CALIS项目的建设。
目前,CALIS项目正在顺利进行中。 (李军凯)
CALIS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联合目录数据库是CALIS管理中心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数据库之一,该项目于1997年10月正式启动,首批成员馆为列入"211工程"的61家高等院校的图书馆。经各成员馆的大力配合,CALIS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项目现进展顺利。到目前为止,本项目原定的三项任务均有较大推进。
由项目组成员合作编写的《联机合作编目工作手册》,已于上学期完成初稿。在假期召开的手册定稿会上,大家就编写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西文文献编目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以使手册内容更加准确、完善,并有效地指导今后高校成员馆的联合编目工作。
上学期项目组完成了成员馆编目级别和联合目录初始化数据收集方案的确立。随后,向所有A类馆发出了初装数据的收集通知。截止目前,已有16家成员馆向管理中心送交了数据。目前项目组正与软件开发人员积极配合,陆续向联合目录数据库中装载这批数据。
联机合作编目系统的Z39.50服务器和客户端、Web/Z39.50网关、馆际互借服务器已开发完成,在十多万条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模拟联合编目及馆际互借联调成功,现正进行后期测试以及功能的完善。
CALIS联合目录数据库项目建成后,可以为全国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书、刊文献资源的网络公共查询,支持高校图书馆的联机合作编目,为成员馆之间实现馆藏资源共享、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奠定基础。
(白新萍)
CALIS中文现刊目次库工作简报
1999年初,召开了"中文现刊目次库专家研讨会",对目次库的来源刊和目次文献的选择原则、目次的著录标准和格式、目次库的检索及服务功能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会后,项目组将22个成员馆的现刊订购数据进行汇总,经认真挑选、协调后,现已确定了5千余种期刊作为首批入库的来源刊。为保证入库数据的质量,项目组一方面与各成员馆签定协议书、培训有关工作人员;另一方面成立了质量控制小组,随时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
目前,各成员馆正在根据本馆所承担的期刊,将1999年出版的期刊目次加紧进行录入。目次录入软件也随着实际工作的需要而不断改进和完善,软件的第三版正在做最后的测试,不久即将正式启用。数据库服务端的软件正在整理、开发之中。
(王小梅)
服务部门动态
新系统在流通阅览部试运行
Unicorn图书馆管理系统于暑假期间开始在流通阅览部进行借还书,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和读者相互配合,系统的运行情况基本正常。由于在试运行阶段是新老系统同时运行,也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一些不便,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大家都认真对待,尽快熟悉和掌握新系统的操作,为读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流通阅览部)
我馆自动化新系统试运行
一九九八年二月我馆与美国SIRSI公司签定了购买并汉化该公司Unicorn系统的合同。去年六月,自动化部系统引进和汉化小组正式开始进行系统的汉化。主要工作包括系统内码体系的选择和字符集平台的汉化处理、系统界面、手册和联机帮助文件的翻译、系统参数的准备和设置、书目及馆藏等数据的转换、系统的测试及其它相关的汉化工作。去年十月,SIRSI公司来馆进行以测试为目的的第一次系统培训。今年上半年,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功地完成了馆藏书目数据的转换、参数设置、用户数据装载和新借书证的发放等工作,并对系统的功能及第一阶段汉化的效果进行了全面的测试,为系统运行作好了准备。七月,SIRSI公司来馆进行了以系统正式运行为目的的为期两周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系统管理、编目、规范、流通、OPAC、报表及采访等主要模块的使用及维护。培训人员包括各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七月十九日,新系统正式启用流通和OPAC模块。
新系统启用后,其主要工作重点有三个方面:(1)对在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处理和调整,(2)对系统的复杂或高级功能的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3)对系统内部维护工作不断完善。
首先,自动化部工作人员与流通和咨询等部门工作人员保持密切的联系,针对在流通操作和OPAC公共查询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行了及时的处理和调整,对工作人员和用户因对系统功能不了解或对系统操作不熟悉而出现的疑问给予及时的帮助和解答,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暑假期间系统运行正常,状态良好。
其次,在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对系统的各种功能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争取尽快地、更多地挖掘系统的潜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服务。流通模块除了实现基本的借还功能之外,还实现并开始使用续借、用户状态查询和用户记录编辑修改等功能。教学参考书模块的工作流程已经测试完毕,课程、教师等数据录入完成后即可投入使用。通过讨论和实验,决定利用教学参考书模块进行新书阅览室的管理,基本工作流程也已通过测试。另外,近期内将启用的功能还包括预约、催还等。
OPAC公共查询启用后,自动化部根据读者的建议对界面重新进行了设计,对界面翻译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启用了"读者服务"和"信息咨询台"等功能。"读者服务"包括"用户状态查询","更改用户个人识别号"和"续借"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读者服务"直接在网上查询个人借阅记录并进行续借。"信息咨询台"包括"新书"报告和"开馆时间"。其中"开馆时间"已投入使用,"新书"报告将待新书记录入库后投入使用。正在测试并将陆续投入使用的功能还包括"请求"模块中的"网上预约"、
"加急预约"、"建议箱"、"问讯簿"、"读者论坛"、"文献检索"、"指定教学参考书"、"购买新书请求"、"变更地址"和"请求增加复本"等。新系统近期工作计划还包括:编目模块试运行、采访和期刊控制模块培训及启用以及系统汉化二期工程的启动等。
新系统启用后,总体情况正常,读者反映良好。这得益于系统运行前所做的充分的准备工作和系统运行后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协调。这样一个良好的开端将为下一步的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动化部 聂华)
咨询部举办的"期末教师座谈会"纪要
北大图书馆"期末教师座谈会"由信息咨询部发起,于7月21日在新馆E101室进行,来自北大各院系、所、中心的35位教师到会发表了意见,戴龙基馆长、高倬贤书记参加了座谈会。
下面是对该次座谈会所提出的意见及建议的总结。
一、 关于电子资源建设方面 光盘资源建设--
(1) 光盘的种类及数量还太少,不能满足多个学科的需求;
(2) 所购买的光盘多为美、英两国出版、内容也都是英文文献,应适当购进欧洲、日本、联合国等出版的、各语种的文献光盘;
(3) 光盘的订购一定要保持它的连续性,已经购买的且使用频率较高的光盘一定要保证它的更新;
(4) 光盘购买经费可多方设法,如可利用各系科研经费与图书馆合作购买,也可由图书馆代其他单位购买;
(5) 尝试与北京及国内各图书馆合作收藏光盘,共享光盘资源; 网上电子资源建设--
(6) 电子文献一定要新,最新的东西要能保证读者最快拿到,所以最新的电子资源要尽量购买;对使用频率较高的电子期刊可以图书馆的名义购买起PDF下载的权限,供全校读者使用;
(7) 要充分收集国外的电子期刊,能够免费查询的,尽量都挂接在图书馆主页上;
(8) 与各院系或各学科的教师建立联系,将他们可获得的各种网上资源加以整理和共享,并建立学科导航。
二、 关于图书馆服务
馆内布置--
(1) 应在各开架阅览室多放置一些检索终端,以便于读者随时查询馆藏书目;对公共目录检索系统还应提供操作说明,说明要清楚、简单,中、英文书目的检索说明都应有,要按步骤一步步指示给读者;
(2) 工具书阅览室应将一些特藏书单独存放,由工作人员控制,以免在大开架方式下被读者拿乱,影响真正需要的读者的使用;
主页建设--
(3) 图书馆主页"留言簿"中的读者留言应经过整理在上网,要防止不正当的留言在网上造成不良影响;对在其中提出的常见问题应能及时给予反馈,使问题与解答能够在网上一一对应;
(4) 北大馆的特藏上网太少,应将"北大文库"的相关内容和旧大馆所藏"老期刊"的有关内容整理上网;
读者培训--
(5) 图书馆应增大读者培训的力度,原有的"一小时讲座"活动要增加场次、扩充内容;公共书目检索系统的培训要随时举办;为教师举办的专场讲座要主动、要增多;
为教师服务--
(6) 应向全体教师主动发放《图书馆读者指南》,帮助教师了解图书馆;《读者指南》应增加各院系图书馆馆藏及服务规则等方面的内容的介绍;
(7) 图书馆应主动与各院系联系,保证教师们能及时了解馆藏最新资源及服务;
(8) 文献传递服务和馆际互借服务应扩大规模,并多向教师进行宣传,最好建立一个专门的文献传递部门;
图书馆管理--
(9) 公共用计算机破坏严重,应对读者加强爱护机器设备的教育,并应及时维修;
(10) 校内各系馆之间应互相开放,应使用统一借书证和统一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首先实现校内的资源共享和网络化;
三、其他问题与建议
(1) 图书馆应多与各院系联系,通过各院系共同向学校呼吁加大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投资,提醒学校重视图书馆的工作;
(2) 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图书馆经费,如申请联合国信托基金,在北京大学建立联合国"信托图书馆"等;
(3) 建议设法改善馆内空气环境。 (信息咨询部)
信息咨询部开展"一小时讲座"系列活动受到好评
针对读者在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信息咨询部借鉴国外的先进工作经验,并依据北大读者的实际情况,分专题展开读者培训,受到好评。
近期的"一小时讲座"活动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也是最主要的部分是针对学生进行的,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信息咨询部依据日常的读者服务经验,分五个专题进行读者培训,这五个专题分别是:光盘检索入门;理科光盘数据库简介;社科光盘数据库简介;国际四大权威检索光盘介绍;网上免费数据库简介。每个专题都针对北大图书馆相应的光盘或网络数据库资源,介绍各相关数据库的内容及各个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并就读者在检索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加以说明。讲解时间约为一小时,所以称作"一小时讲座",在讲解之后有半个小时的时间给读者进行上机实习,实习既可帮助读者巩固讲座内容,也可个别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上学期共举办讲座15次,参加者超过600人次,其中教师占10.6%,研究生占36.7%,本科生占52.7%。;发出《读者调查表》300份,收回245份。所有参加者对该项活动的评价:认为该活动是自身需要、认为讲座时间长短适当、认为讲座主题合理、对讲座主讲人的讲解及问题解答表示满意的比例都达到99%;绝大多数参加者都认为从该项活动中获得收益,并希望该项活动继续举办下去。
第二部分是针对本馆工作人员进行的。由于工作人员较多,工作比较繁忙,工作分工的差别较大等原因,本馆工作者对信息咨询部的工作情况和资源利用等都不十分清楚,为能帮助本馆人员更全面地了解馆藏资源,也为了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信息咨询部为本馆职工举办了三次专题讲座,总体介绍了馆藏电子资源及其使用和服务情况等,得到本馆职工的欢迎。
第三部分是为教师举办的专场讲座。上学期主要是为数学学院的教师举办了一次专场讲座,这是信息咨询部贯彻重点为教师服务宗旨的第一次尝试。该次讲座主要针对数学方面的馆藏光盘资源及相关的网上资源为数学学院的老师们全面地加以介绍,该活动拉近了图书馆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得到了数学学院教师的高度赞赏。
新学期图书馆的 "一小时讲座"系列活动将从信息咨询部扩展为由全馆的读者服务部门参加的活动,将增加工具书和检索期刊使用以及联机公共书目查询等方面的培训。另外信息咨询部还将更主动、更广泛地贯彻为教师服务的宗旨,把为教师举办的专场讲座更好、更多、更积极地开展起来。
(信息咨询部)
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又有新进展
今年以来,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建设又有新进展,除以往的光盘数据库外,网络数据库和电子期刊成为今年的建设"热点",同时增加的还有许多新的配套服务措施。
网络数据库:即通过互联网直接访问检索的网络版数据库(web-base),面向全校园网开放。由于CALIS经费支持,今年首次开始引进网络数据库,包括:
UnCover 数据库(美国CARL公司):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期刊数据库之一,收录期刊约18,000种,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种学科,提供的服务项目有数据库检索、CALIS部分成员馆的联合目录检索和馆际互借、最新文献报道服务(Reveal)、原文传递服务。
ProQuest Research Library全文数据库(美国UMI公司):学术期刊图书馆,收录2,308种综合性期刊和综合性报纸,其中1,472种全文刊。涵盖的学科包括:商业与经济、教育、历史、传播学、法律、军事、文化、科学、医学、艺术、心理学、宗教与神学、社会学等。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美国UMI公司):博硕士论文数据库,收录欧美1,000余所大学文、理、工、农、医等领域的150万博士、硕士论文的摘要及索引。
Business Source Elite全文数据库(美国EBSCO公司):商业资源数据库,包括1,400种期刊的索引和文摘和860种全文刊,涉及的主题范围有国际商务、经济学、经济管理、金融、会计、劳动人事、银行等。
OCLC FirstSearch 14个基础数据库(美国OCLC公司):包括书目、期刊论文和会议录索引、政府出版物、检索工具等,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多个主题范围,综合性较强。
正在试用且效果较好的数据库有:
Web of Science数据库(美国科技信息所):即"科学引文索引(SCI)"的网络版,比光盘版增加了约2,000种期刊。
Academic Universe全文数据库(美国LEXIS-NEXIS公司):该数据库在美国应用及其广泛,包括各类新闻、政府信息、法律信息、新闻信息、医学保健信息等,约有20个数据库。
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 数据库(美国CSA公司):剑桥科学文摘数据库,涉及航空航天、农业、水科学、生物学和医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环境、材料、市场、社会科学等学科,包括有60多个数据库。
中国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科技信息所和万方数据公司)。
电子期刊:通常是指"期刊的电子版",由图书馆购买使用权后,即可以在网上直接访问和得到全文。目前正在试用和拟购买的电子期刊有:
中国期刊网电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包括有6,000种期刊的题录和3500种期刊的原文,其中题录可在网上免费访问,全文可在本馆光盘检索室得到。
Highwire出版社电子期刊(美国Stanford大学Highwire 出版社):生物医学类,10余种。
Elsevier出版社电子期刊(美国Elsevier出版社):目前试用的有生物、数学、物理类,共49种。
为使这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信息咨询部增加了很多新的服务措施,主要有:
数据库免费检索:所有已由图书馆购买的光盘和网络版数据库、电子期刊免费对全校师生开放,此举大受读者欢迎。
"一小时讲座"系列活动:为全校师生举办数据库检索的系列辅导讲座,定时定题,循环举办,同时为教师开办专场辅导。讲座场场"爆满",受到读者广泛好评。本学期讲座将扩大成为本馆其它部门共同参与的活动。
加强宣传:编写各类数据库介绍和使用材料40余份;与自动化部共同制作HTML文件,在本馆主页上宣传这些数据库;利用橱窗、广告栏等广为张贴宣传。
(信息咨询部)
1. 日,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合作办学签字仪式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同时两校图书馆馆长也在扩大馆际互借协议书上签字,协议书中计划近期内两校图书馆各自为对方办理300个个人借书证,每证可借图书10册,办证对象为副教授以上教员和硕士以上在校学生。两校图书馆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经过紧张的准备,已于9月20日启动互办借书证工作。
(办公室)
2. 日下午,美国已故著名诗人和评论家埃兹拉?庞德的女儿和孙女二人访问了北京大学图书馆。两位女士本来是应邀来参加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的纪念庞德诞辰一百周年国际研讨会的贵宾,因听说拥有庞德亲笔题赠作品的方志彤藏书现已赠给北大图书馆,而特地慕名来访的。庞德的女儿玛丽?德雷切威尔兹现居意大利,是专业翻译家和耶鲁大学图书馆特约研究员。她的女儿现为儿童文学作家。她们参观了北大图书馆部分阅览室,对新馆的收藏和设施,以及北大校园的优美环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语系沈弘)
图书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组成
为促进图书馆业务发展和学术交流,我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组成。学术委员会的成员有:戴龙基、高倬贤、谢琴芳、肖珑、朱强、蔡蓉华、沈正华、张玉范。戴龙基任主任。
学术委员会的职责是:(1)对我馆业务发展的走向、步骤和决策提出建议。(2)负责制定研究计划,组织业务学习和学术活动等。其他方面,如审查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名义出版发行的出版物;审批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的人员、经费;推荐有关人员参加重要的专业学习,如出国访问、进修,在职研究生的学习等。(办公室)
人 事 动 态
截至9月6日,我馆于1999年增加6名工作人员,减员7人。
王亚林:女,硕研毕业,东南大学 现为自动化部工作人员
俞乒乒:女,硕研毕业,北京大学 CALIS项目
姚伯岳:男,由信息管理系调入 现为古籍部工作人员
张丽娟:女,由国家图书馆调入 现为古籍部工作人员
程元柯:男,由青鸟公司调入 现为视听部工作人员
田旭红:女,原期刊部工作人员 调出
蔡惠彬:女,原自动化部工作人员 调出
董成泰:男,原自动化部工作人员 退休
王惠贤:女,原流通部职工 退休
王淑珍:女,原期刊部工作人员 退休
魏惠文:女,原昌平园图书馆工作人员 退休
刘念俊:男,原CALIS项目工作人员 辞职 (白秀贞)
曾蕾、张甲来我馆作短期访问讲学
8月30日,新学期伊始,北京大学图书馆迎来了大洋彼岸的老朋友,美国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副教授曾蕾,美国DIALOG公司技术经理张甲应邀来我馆作为期一周的短期访问讲学。
8月30日上午曾蕾、张甲参观了图书馆,了解了北大图书馆、CALIS的发展情况以及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的进展情况。
8月30日下午至9月1日下午两位专家就参考咨询服务和数字图书馆作了为期两天半的专题讲座,主要内容有三部分:网络环境下的参考咨询服务及美国大学图书馆的有关进展情况;数字图书馆总体情况介绍:概念、现状、发展趋势、著名数字图书馆介绍;
Metadata, RDF, XML数字图书馆技术等。
讲座采取讲课和座谈相结合的形式,参加的人员以自动化部、CALIS和信息咨询部的人员为主,其他部门有兴趣的人员也参加了讲座。曾蕾教授和张甲先生结合北大图书馆的实际,以丰富生动的实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大家了解国外图书馆界最新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两位专家和图书馆相关人员针对有关具体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使大家澄清了一些错误认识,提高了专业素质。
参加这次讲座的人员都认为,这次讲座内容丰富,贴近图书馆工作实际,既有宏观上的讲解,又有具体实例的分析,大到数字图书馆的总体发展趋势,小到数字图书馆的定义,都有很好的介绍。参加人员一致认为,这次讲座很有成效,对于大家提高业务知识和技能,了解国外图书馆学的最新动态,都很有帮助。
"纪念瓦尔特-德-格鲁特知识出版社250周年图书展览"
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举办
"纪念瓦尔特-德-格鲁特知识出版社250周年图书展览"开幕式9月10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参加开幕式的有该出版社汉斯?罗伯特?卡玛总裁,莱因霍尔德?托卡总裁,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迟惠生教授,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戴龙基教授,出版社作者代表北京建元律师事务所郭光教授,以及图书馆、出版社、图书进出口公司、国内有关德国研究机构的近百名来宾。此外,还要邀请了部分出版社中方作者。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季羡林最近也在该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英文学术专著,季先生专门打电话请秘书转达他对书展的祝贺。
德国瓦尔特-德-格鲁特知识出版社是世界著名的出版公司,其前身之一乔治?莱姆出版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49年,因此至今已经有250年的历史。本世纪初,包括乔治?莱姆出版社在内的五个出版业务不同的传统特色出版社合并为现在的出版社。本世纪后半叶,该社开始向国际化发展,1971年在纽约成立了一家子公司,1978年芝加哥的阿尔丁出版公司并入该出版社。
此次书展共展出图书300种,近400册,主要语种为德文和英文,内容涉及哲学、历史、语言、医学、心理学、法律、经济、数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此次书展将会使国内相关人员进一步了解该出版社和德国出版业的情况,促进中德文化交流。
校级外事活动
随着新馆的启用,上学期图书馆接待了大量校级重要外事活动,主要有:
3月10日,北京大学与香港大学合作签字仪式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4月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女士一行在校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图书馆。
4月23日,杨受成先生捐赠仪式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5月6日,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访问北京大学,并在图书馆报告厅发表演讲。
5月14日,北京大学授予哥伦比亚总统安德列斯?帕斯特拉纳?阿朗戈北京大学名誉教授仪式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仪式结束后,总统先生为北大师生作了精彩的演讲。
5-6月每周五下午,国际合作交流部在图书馆举办了驻华大使系列讲座,先后有加拿大、韩国、日本、荷兰、埃及、巴基斯坦、塞浦路斯等国家的驻华大使演讲。本学期系列演讲还将继续进行。
本馆重要外事活动
3月3日,日本国会图书馆来我馆参观。
4月1-3日,越南国家大学图书情报中心访问团来我馆参观访问。
5月4-11日,方志彤夫人及子女来我馆参观访问,并出席了"方志彤博士赠书展"开幕式。
5月30日,杨振宁博士来我馆参观。
6月23日,澳门教育界高层人士访问团参观图书馆。
7月8日,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庄芳荣主任夫妇来我馆洽谈协作事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市通州区图书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