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什么地方好玩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请推荐。

过两天要去南昌。    我去过几次南昌,但到现在还不知道那里有什么地方好玩的。    第一次去南昌,大概是99年。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还是凌晨吧,我坐庐山号到的,一个人在那里找酒店。第二天见客户,客户说,我有那个酒店的金卡,可以打折。于是陪了我去。    那个客户是一对父女。父亲年龄大概和我爸差不多,女儿则比我年轻,长得很漂亮,人又温和,我很喜欢。一切进展都很顺利,很快就把事情办完了。刚好碰上一个大假,就顺便跑到庐山去玩了。    南昌还算是个比较温和的城市。我那时常在国内到处跑,就经常在心里把各个城市比较一番。那时是把南昌和合肥在一起比较的。合肥的建筑不高,但开阔。南昌的建筑也不高,但有点逼仄。合肥的绿化比较多,但南昌,几乎看不到什么绿色。最重要的是,合肥的人们说话做事没有南昌的人直接。这两个城市各有所喜。但因为南昌是在江西的,还是更喜欢它。因着历史上的文人们,我对江西有着一种特别亲近甚至于崇拜的感情。也因着,我的阿姨嫁到江西,我的父亲在江西工作,我的小舅妈是江西人,江西人是我们的老表。    很小的时候,我就去过江西。那时我读初一吧。我的阿姨嫁到一个上饶的农场,外公带着我去探亲。    外公是以那个村子的女婿的身份在那里落户的。。那时还是抗战的时候吧。外婆的父亲是当地的保长,他的女儿一般都嫁给了几个村子的大户,只有外婆,嫁给了别的地方来的外公。我从小在那里长大,可以说看着姨夫来提亲,也看着阿姨嫁出去。    我有个表姨,比我阿姨大一两岁吧,长得很漂亮——我就知道她很漂亮了,甚至已记不得她的眉眼了。她很温和,很秀气,有着一种静默的美。她的未婚夫是就是我后来的姨夫。快到结婚的日子了,她得病了,那个未婚夫来看她,照顾她,为她流泪。说:“不管怎样,只要她愿意,我想照顾她一辈子。”那是个很有些气质的年轻人,他的气质和我表姨很相像。他们一家,原是金华人,是跟着父母的工作调过去的。但是表姨终于没有好起来,并且很快就死了。    未婚夫大恸。    村子里的人们有感于他的有情有义,就考虑哪一家的女孩儿能说给他,也算成就一桩好事。于是我的阿姨,就这样去了江西。    阿姨对姨夫还是很满意的。因为当我和外公在经历了一天的跋涉,终于到达那个农场的时候,发现那个村子很清贫,住着不高的房子,房子上盖的似乎是茅草。整个村子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为了迎接我们这两个远来的客人,他们把最好的位置留给了我们。姨夫非常热情,烧出很多菜来招待我们。阿姨也端了热水出来给我们烫脚。那时候我的小表妹已经出生了。我当时想,虽然她家很清贫,但还是很温馨的呀。我的阿姨忙里忙外,非常快活。我记得村子里的人们也对她赞扬有加。    没有多久,我的表弟出生了。又没有多久,我的姨夫被车撞死了。    爸爸妈妈,还有外公外婆舅舅,上面处理这个事情。    阿姨没有回来。    我的阿姨,一个人身处异地,我不知道她是怎样过来的。那时候她结婚还不到十年。    很多人给她提亲,但她说,她不想结婚了,她觉得没有人可以代替姨夫。家里人劝她,这样不行啊,你还年轻。外公外婆常常为此争吵,说不该让阿姨去那么远。两年之后,另一个村子的一个男人来了。他说,他会把表妹与表弟当成自己的孩子的。他不会再要孩子了。    阿姨回来了。她老了很多,面上蒙了一层暗霜。她跟妈妈说:“他对我很好,天天帮我干活,干完了就走,饭都不吃一口,说这样对我名声不好。”“姐,我还是对他挺满意的。”    没多久阿姨又嫁了。    那时候每个夏天,表妹和表弟都会来我们家。我们要带着他们玩,要照顾他们。说实话,我们当时还挺烦的。阿姨说:“阿姨就麻烦你们了。”    后来,我再也没有去过阿姨家,也没有见过那位姨夫,不知道他是怎样的。前两年还听说阿姨想把表妹嫁到浙江来。可是现在表妹已定亲了。    现在想起阿姨,就会想起那个正月的清早,我的外公急匆匆地来叫我,把我拉去金华赶火车的情景。现在外公已经去世三年了。    那次去南昌,我还特地去了滕王阁。可是,到了那里一看,滕王阁居然是个很新的高阁,盖着黄色的琉璃瓦,颇有些金壁辉煌。于是就没敢上去,而是跑到赣江大堤去闲逛。尽管没有落霞孤鹜,大堤还是很好玩的,夏天的傍晚,那里很安静,很清凉,堤上的虫子和青蛙叫得惊天动地。只是江水不多,也有点混浊。    去年我也去过南昌,并从南昌去了福州。    到了南昌的第二天上午,遇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一个人走路去逛新大地,快到那个什么广场的地方,忽然对面马路上升起了几十米高的水柱。很快街面象发了大水一般,交通拥堵了。我和许多人被堵在十字路口的安全岛上。周围的人们纷纷掏出手机来拍照。我也留了几张。很可惜,我照的时候水势已得到了控制,没有那么壮观了。    记得那天下午到处找南昌小吃。后来在大街上碰到一个人,那人戴着眼镜,看起来不坏,就去问他,哪里有小吃的集中点,南昌有什么地方好玩的。他跟我说了一个什么庙吧,但终于没去成。    记忆最深的还是第一次去南昌吧。那天要离开的时候,打的去汽车站坐车,的士刚停下来,拥上来很多摩托车或别的什么车拉客的人们。我下意识地把包往怀里一抱。那个走在最前面的人笑了,说:“你当我是抢劫的呀?我们这里人没有这么坏的!”很友善,但有点伤感。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南昌还算是个比较温和的城市?    --- 我是江西人,却不觉得南昌有多少好。每次回家路过南昌,只一个字,乱。南昌的强买强卖是出了名的,有两个价,你买东西前看的是一个价,付款的时候给你看另一个价。    南昌的语音也比较强悍。江西本是个淳朴的地方,可是南昌……说点好的吧,东西可能还算便宜,肉片汤味道还好,如果你吃得惯米粉,也可以尝尝。其他的说不上来,了解不算多。老实说,我不喜欢这座城市,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武汉,也极不喜欢。如果不是有个青云谱,我都快要将南昌遗忘了。  
  南昌是我去过的几个省会城市里最差劲的-_-!!九江比南昌舒服多了。  去南昌的那次只去了江西省博物馆看瓷器,印象中青花又多又好看,推荐~滕王阁就在省博旁边,翻新的假古董楼,没意思。  其他地方坐公共汽车环城看看市容也足够了。途中会经过五一广场,革命纪念馆什么的。
    欢迎来到江西,陈寅恪的故乡....不过南昌实在垃圾..从没见过这么差的省会城市
     我有个好朋友,在南昌,和你性情很像,呵呵,你去南昌的话我介绍你认识吧。南昌,有八大山人纪念馆,可以一去。    
    我这周,要去杭州呢
  南昌的鸭脖子好吃~,还有瓦罐汤……
  对九江印象不错,没去过南昌。一些楼阁,都是新古董,不必苛求藤王阁吧:)
  D落:哈,我去过江西很多地方,都还不错吧。一直想去上饶看看鹅湖书院,但没有查到具体地址,一个人也提不起什么劲。我在南昌倒没有遇到什么让我不舒服的事。谢谢:)    书卷静中缘:谢谢!那我这次就去省博吧:)    自由不过不是监狱:江西的名人真多,我还喜欢章亚若和蒋经国,哈,够浪漫:)    远方MM:我明天下午出发,计划待两天,然后去昆明。你如果早说,我就另安排时间,跑去杭州看你啦:)    白沙:哦,南昌也有鸭脖子呀?我还真不知道。你说的瓦罐汤挺诱人的:)    桃花:九江不错,我也很喜欢。象个小公园。
  谢谢楼主认同^_^    作者:秭归桃花溪 回复日期: 10:56:20 
    对九江印象不错,没去过南昌。一些楼阁,都是新古董,不必苛求藤王阁吧:)  ------------------------  那是的。现在的旅游景点几乎都是样板房。有时候在书本中神游万里路还美妙得多。
  微雨:  鹅湖书院地图可见下面网址 :)  /channel/intro/ehsy
  八大山人纪念馆很清幽,喜欢的话是值得一去的
  南昌这个城市的印象是:乱,脏,破  不过,南昌人吃还是可以的,建议LZ到了南昌晚上去吃吃小吃,站前路绳金塔街
  南昌,又见南昌,却是在文字上...  也算与南昌有一段缘了。八一广场上吃过辣辣的螺蛳,炒米粉...吃的东西是又便宜又过瘾,虽然有些辣得受不了.  对于南昌有印象好的人也有印象不好的人,这和每个地方都一样。  不能因此说这个地方不好。  毕竟在那里呆了相当长的年份,我喜欢那些热情纯朴的南昌人,憎恨一些蛮不讲理的敲诈勒索的人。相信现在变得好很多了吧。  楼主说到了腾王阁,去过,印象和黄鹤楼差不多,只是人气不像后者这么足。
  书卷静中缘:样板房这个词可真有创意:)    D落:谢谢你!刚刚去看了一下,希望能有机会去那里瞻仰一下。:)    冷色调:哈,八大山人是我的偶像。自从在初中美术书里看到他的荷花水鸟图,就对他特别景仰。看来真得去看看。:)我喜欢这个人。    sanjidao:哈,那个南昌人跟我说的正是绳金塔,我搞忘了。谢谢你!    奇思录:去年去了武汉,黄鹤楼景区还是比较大的。  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会有感情。我也是这样:)
  远方MM:不好意思,你也跟我介绍了八大山人纪念馆。哈,看来我们有同好。  你的朋友,是南昌人吗?如果方便的话,那就麻烦你了。对于和我性情很像的MM,我很感兴趣呢:)
  什么时候回来?何时有片片看?    狂顶~
  作者:微雨暮色中 回复日期: 19:09:18 
    远方MM:不好意思,你也跟我介绍了八大山人纪念馆。  --------------------  我也想说这个  虽然没有去过  好象是叫青云----想不起最后这个字
  我只想说...南昌~ 唔~ 不咋的.
  桃花:俺从江西回来了,今早。出门太闷了,我是一刻也不想待了云南也不去了。没带相机,汗。想起下周还要去昆明,还有要去上海,惨哪,几乎想哭了。只有去深圳会好一点的。:((    西辞兄:是青云谱。我这次去了那里,好大一个景区,不过一点也不好玩,宁愿它清幽一点,安静一点。那里的水塘里,有一条好大的龙呀,是我生平所见最长的龙。  可是和八大山人失之交臂,因为去得太晚了。我把眼睛贴在门上看了一会,忽然露出一张脸,问我干嘛的,天哪,吓死我了。    蓝调--牙丝:呵,最后要走的时候忽然觉得挺好的,心想怎么不再住一晚呢。
  正准备问你为什么出门太闷,看看下文,有点明白了。
  桃花,俺这次出门在火车上就光荣负伤,上厕所把脚夹了,流了很多血,把白鞋子都染成红色的了。这叫出门不利。  还有,嘿,我这人心眼不好,据说,我们这里可能会发大水,要是去了云南,不光杨梅吃不成,搞不好二十年不遇的大水也看不成了。  汗,我家的人都这样。我姐从新疆回来,下了三天雨,江水的水漫到江边街上了,她就笑:嘿,我运气真好,一回来就有大水看!——一点也不比范老师高尚。:)    没事我写了灌水玩吧,反正这两天闲着也是闲着。:)
  真吓人。想想今年似乎国运不好啊,大水可能难以避免,有点怕。
  羡慕兰溪君啊,过得真逍遥~
  桃花:老天要发就发呗,既来之则安之。当然我们也不会就祈祷老天发大水吧,心肠没坏到那个地步。    我因为常出门,遇到过很多危险,但每次都化险为夷。有一次是在飞机上遇到气流,不过是抖了几下,有一次在莞深高速上差点翻车飞下公路。当时一点也不害怕,事后也没觉得多可怕,可能呆了。    本来这次有可能遭遇地震的,本来要去西安等我姐,但没去,颇有点后悔。    我希望全天下的人都好,但是还是有点喜欢危险的事情。
  天风:哪里呀,快闷死啦,快霉啦~~~
  我是11号晚八点多到南昌的。因为没有通知客户,就一个人背着一个包(里面装的大半是瓶瓶罐罐,一大堆安利产品,汗,临出门还采购了一点),还拉着一只(装衣服的,原以为至少要在外面住十来天,就带了一大包衣服),手里还提着一只白手袋(简直像个难民),一个人沿着大街走。  我记得以前曾住过的那家酒店离火车站很近的,打的不到三分钟就到了。但自己还是不能确定,就问了一个路人,那个年轻小伙子说:“很近!五分钟就到了!就从这儿这儿。。。。。。”于是决心走一下路,顺便感觉一下南昌的夜晚。  可是啊,可是,你千万别相信这种用几分钟来形容的路程。那段路我走了足足有二十多分钟。每次的士经过,我就开始思想战,打的吧,还是不打,真是个问题。最后想,哼,肯定就在前面,如果坚持不了,我走的路岂不白走了?最后终于靠这种望梅止渴的办法坚持下来了,连我自己都佩服自己了。  当我终于躺在酒店的大床上,忽然就开始茫然起来。好闷呀,怎办?打电话。那家酒店的长途居然要7毛钱一分钟,算了,就用手机吧。先打给一个在湖南的朋友。聊了没两句,对方说有事,挂了。接一条短信,最烦的家伙发来的,懒得理他。再接一个电话——唉呀,不知道我在江西嘛?居然给我打电话!不理他!  打给谁呢?深圳的一个朋友。这是我的好朋友,认识有十来年了。  得,顺便帮他做一下广告吧:  深圳男
汕头籍人氏
  生于74年7月(狮子座,好家伙)  该男爱好文艺,但不精深,对文学女青年有相当好感。事业有成(算得有颇有成就吧),相貌一般。还算有那么点气质。还算是有点纯情的那种。人品不错。  书话如有未婚的深圳MM或欲往深圳的MM可以考虑一下哦!  有一天我跟他说起这个论坛的MM,还说起国鸡兄的帖子(国鸡兄别生气),就随口说帮他在这里征个婚,汗,现在才兑现。前天晚上聊天时他还问我来着。  闲话少叙。我打给他之后,直接说:我快闷死了,你打个电话跟我聊聊天吧!电话是——问了服务员,给他发了信息。  这家伙还算够朋友,一会就来电了。可他同时还在QQ。  “嘿,我在网上骗了好几个呀,他们都一愣一愣的。。。。。”  “男的女的呀?”我好奇。  “神经病,上网还和男的聊呀?”  “也是。不过我几乎不上,也懒得和陌生人聊天。”  “我也是,就开着,听它滴滴滴地叫,也蛮好玩。”他一个人住,的确很闷。  。。。。。。  聊了半小时,他说:“我要冲凉了,不说了。”天哪,我的头又大了起来,这下怎么办?那一刻,我差点说“求求你,再聊一会儿吧”,但实在太不象话了,终于没说。只是请求了一遍未果就挂了。不过他挂之前说:“要不待会儿闷了你再打给我,我不接,给你打过去。”哈,真是好朋友,不枉我认识他十来年。  后来,就看书,看电视。  中央八台播的是韩剧。我平时嫌闷,是一概不看的,这回也看了起来。  再后来,空调开得太冷了,16度,于是整个人缩进被子里,终于睡着了。  
  广东人一年到头都在冲凉    微雨看起来是走南闯北,很厉害,当然累是累点
  南昌印象不错,站在那个最新盖好的“古迹”滕王阁上,看江水滚滚流去,很能感慨一番的:)
  董卿春晚穿的裙子价值30万,地震捐款仅2万  1   当前,正是全国上下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但有一个央视女主持人,曾经在2008春晚期间所穿的裙子价值不菲,高达30万,在此次抗震救灾捐助活动中,居然捐款2万,位居全部艺人之首,当然是倒着数! 她就是董卿!      此消息一播出,引来斥责声一片,大多数网友认为,这位经常主持文艺节目的女人对己太过奢侈,对灾区的爱心太廉价,纯属应付,这就应了私利小人的座右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再看看倪萍,素面朝天地站在这个大型的舞台上,概叹着岁月的无情,她面色黯然,肤色粗糙,刘海二、八开,边上的发夹俗得让人不可接受,全无明星风范。当滚动的字幕上出现了一个个人名与他们的捐款数字,不由得一惊———倪萍100万,赫然出现与屏幕的下方,格外醒目,敬佩之情油然面生...... 。除了名人之外,老百姓也同样有着让人叹而观止的壮举,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友好街道三冶社区的85岁高龄刘宏志老妈妈,得知四川的灾情后,立即将自己从牙缝里抠出来积攒的1万元钱捐给了四川灾区。        人心都是肉长的,大伙眼光是雪亮的.还需要比较么?还需要再证明什么么?当然,捐献多少不是衡量的标准,但我们想要看到的是:充满爱的世界,充满爱心的主持。不需要漂亮的脸蛋,也不需要只能说的大嘴巴,更不是30万的华丽礼服,只有爱心才有资格享受我们的掌声。   
  微雨写得象小说似的,那种打不打车的矛盾心理太熟悉了,哈。还有一个人在外无聊的那种感觉。这个,打不打车,我甚至觉得很多事情都有这种矛盾,是坚持还是放弃(改道)?呵呵。到家了,好好休息下,微雨南南北北的闯荡,有诸般经历的体验,再加上你的底子,很适合写小说。真的,看好。:)
  西辞兄:现在到处走走很方便的呀,我的外甥去过的地方都不比我少啊。只是年龄越来越大就会越来越懒。    傻子哥哥:可惜,我至今没有上过滕王阁,看来下次得去看看。:)    玉婷建筑装潢:什么董卿?我不认识她。    桃花:我是没事瞎写。现在不会写诗了,就写这个。至于写小说,嘿,哪有那能耐啊。:)
  12号早上很早就醒了,拿手机一看,5:40。于是打算继续睡。原来调了8:00的闹钟。但却怎样也睡不着了,于是7:00多一点就起来了。吃完早餐,还不到8:30,实在太早了,就去搭公交车去客户那里。  我喜欢公交车。记忆最深刻的是深圳的,有302、350、370,还有蛇口的那些大巴。深圳的夏天很长,苦热。一到公交车里,立刻凉气扑面,坐不了一会儿甚至会起一身鸡皮疙瘩。一般我喜欢坐在后半部,这样可以看车里的的人们,或者看车外的风景,没有那么多人上车,比较安闲。我离开深圳前的那两年,是很少坐公交车了。因为经常去广州或东莞,要坐公司的车。我有一个对我还算不错的老总,有一阵天天开车拉我跑这里跑那里。公司的车则是一位客家司机开的,他的嗓子很好,经常在车里唱歌。于是我俩就经常一路唱到广州去。很好玩。都不知道他们现在怎样了。  许多地方的的士不是那么让人愉快的。譬如会有很重的烟味,或别的什么古怪的味道。或者不是很清爽,或者总是开着窗,而这些城市往往空气中都有很多灰尘。关于这个,我对厦门的的士印象最好。司机热情礼貌,车里干净整洁,非常让人喜欢。  那天我也是很快就把事情办完了。关于工作,我是个标准的急性子,说话做事喜欢单刀直入,尤其讨厌婆婆妈妈磨磨蹭蹭,说一大堆虚无的客套话。幸好这个客户也是这样的人。他约我一起午餐,我说:“这个不重要,只要事情办好了就行了。”然后说下午约了朋友,就告知回酒店。  坐在回来的车上,一阵厌烦与无法忍受的劳累感向我袭来。经神高度紧张,但又无法排解。忽然就很想回家了。于是电话跟客户把未竟事宜确定了,回到酒店就把房给退了。  一切搞定之后,把行李寄存前台,去吃午饭。  餐厅就在酒店隔壁。是一家看起来颇为养眼的餐馆。以前也曾在那里用过餐的。坐下来之后,我开始找上次吃的那个菜。汗,我这人非常念旧,就算吃菜也要吃旧的,不明白这代表什么(我上阵子对什么性格啦,人生啦特别感兴趣,还花时间在网上找了什么星座血型之类的知识来看)。  “就是茼蒿吧?不对啊,反正是什么蒿。。。。。。”我说。我爱吃野菜。  “茼蒿?现在没有,是藜蒿吧?藜蒿炒什么肉?”那个女服务员说。  “对对对,就是它!”我欢呼起来。  “现在没有藜蒿!”旁边的一个男服务员听了提醒说。  那好吧,就看菜单。  “水芹炒牛肉,水芹是什么东西?”我问道。  “就是野生芹菜。但是现在没有了,太老了。还是点没的吧!”  真没劲。于是点了一个干锅和一个青菜。  “还有什么特色的,别的地方没有的?”我不甘心,眼巴巴地望着那个服务员。  “够了,你一个人吃两个菜都吃不完了!”那个服务员笑。  呵,我真喜欢这里的人们。  那里的菜份量非常多,那个干锅要是在浙江足可以烧成两份有余。结果我每样只吃了1/2。  吃完午饭回来,发现行李太多太重了,又叫了一个快递公司,干脆把一只包寄回家,偷懒。那个快递生居然袋子也没拿,还把我的衣服说得出奇地重,要了一个挺高的快递费。这让我有点不快。  办完这一切,直奔火车站。  我以为,车票很好买,因为我来的时候车厢里空得不得了。但是,“只有晚上9:30的,只有一个上铺,你要不要?”  “有没有明早的动车?”  “不是我们这里买的。”  没办法,那时候我真是一刻也不想待了,只想尽快回家。尽管这个车是凌晨4:00多才到金华,但也认了。  买好车票出来,时间还不到4:00。做什么呢?跑到车站对面的麦当劳看了一会书,实在无聊,就想起网友说的八大山人纪念馆,于是问明了路途,去坐公交车。  南昌的人真是热情。我这人记性不好,才上车一会儿就把下车的那个站名给搞忘了。南昌人真是热情,当我举头问我后面的男生时,隔我几个座的对面的一个女的说:“还在前面哪。到了我叫你。”于是我就美滋滋地享受她的好心,觉得真是开心极了。  下了车,又问和我同下的一个中年男士,他说:“在对面,你跟我走吧!”于是兴冲冲地跟他走。  “那里好玩吗?”我说。  “怎么说呢?有古建筑,有园林,还有八大山人的字画。只是平时存他真迹的馆不会开放吧。”他说,“喜欢的人就喜欢,也有人不喜欢。”  “我以前去过。就是去接受一下熏陶,感觉一下那种氛围。八大山人曾在这里隐居的。。。。。。”他说。  “哦,是这样啊。我从来没有了解过他。只是初中时的美术书上有他的画,荷花水鸟图,我很喜欢。后来读过一点他的传记,也在网上搜过他的画看。总之喜欢这个人。”我说。初中时我们有个特别特立独行的美术老师,他对我还算可以。那时美术书上介绍的那么我画,我只喜欢这荷花水鸟图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别的什么顾恺之阎立本徐渭石涛之类都不感兴趣。徐渭会稍好一点吧(很奇怪,似乎现在说的这个话我曾经在遥远的梦里曾与谁说过似的)。  “世界上每年都会有八大山人的研究会吧,以前是在国外开的,现在在这个青云谱。”他说。  说实话,我对这些什么研究会一点兴趣都没有,所谓喜欢,也只是感觉,感觉好就行。朱氏的画太痛苦,直抓人的眼球。我们的老师曾说,他很孤傲,所以画的鸟是金鸡独立的姿势。我就曾经一直看他的画,很长的时间都在想,如果我要给那只鸟加一条腿,那条腿该加在什么地方呢。结果想了很久也没有办法。于是我相信,世界上所谓美的东西,是浑然天成的。诗也罢,画也罢。不管其作者在画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这直接导致了我对许多东西的苛求。譬如诗句。我太敏感甚至孜孜以求它的浑然一体,甚至吹毛求疵,鸡蛋里找骨头。  可是浑然是一种多么难以达到的境界啊。语言又是多么的艰难。也许八大山人也只此一家,我不知道后世还会不会有。现在的字或画,经常会让我迷恋于那一笔或一画,然而也只有那一笔和一画。它们只会让我盯着那一画发呆。当然,对于字画,我是真的一窍也不通的。  
  呵呵,我们南昌确实不错的。
  现在使用交通工具是很方面,不过,凭着自己的意愿去云游,却是难得,    我记得我以前有一小本八大山人的画册,找下没有找到,或许弄丢了  石涛的山水画很厉害的  徐渭好象是个疯子,我觉得他仿佛有点凡高气质,没有研究过,不敢肯定  说到梦,我想起以前做了个梦梦见徐谓画的那个墨葡萄,我还题诗一首在其上,醒来还记得
  是的,我喜欢那里的人们。
  你觉得看你的一些经历就象读小说啊,很生活具体,很有意思的。
  很生动具体,很有意思的,真的象小说。:)
  没去过南昌,准备去。希望楼主在江西玩的开心!!      赣州很不错的地方。环境很好。
  最爱此图,呵呵。
  梁惠王也来了,你的亭长小武写得真不错,你可是南昌人里面好样的,我也是土生土长的南昌人,南昌其实是一个很好,很有特色的城市,但和其它省会城市比确实有点距离,我们一直在追赶,这几年发展得也相当不错,能在闲闲书话看到写南昌的帖子真不容易,去年徐雁、薛冰、王稼句、董宁文等老师来南昌开全国民间读书会,我和几位书友招待了这几位贵宾,席间欢言笑语,兴尽而散,希望下次能有机会接待楼主,呵呵!
  梁惠王:是的,真不错:)    西辞兄:石涛的山水画是不错。但我还是偏爱朱耷。大概是因为第一印象的缘故吧,没办法,我性格如此。记得当时看到那细细长长的荷茎就没救了:)  呵,你要不要把你的葡萄诗贴上来看一下啊?    桃花:我晚上无聊,坐着瞎写呗。人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有趣的事啊,经常会让人欢喜。:)    少年变鱼飞:谢谢。可我没去过赣州,不知以后有没有机会去。希望你在南昌也待得开心:)    D落:谢谢贴图。非常喜欢。    登高对酒:我喜欢南昌。有距离没关系,只要人们生活得开心就好:)谢谢你!
  当然可以贴,以前在别处也贴过,莫笑,一首七绝打油诗,在文件夹里找半天终于找出来了,2004年的.不完全是梦中作品,而是半梦半醒    泼墨葡萄画不成  青藤心事怎能知  不以闲抛闲掷看  只把甜酸细细尝
  哈,西辞兄,你要是用一点点力,就可以把古体诗写得挺好呀。  太可惜了:)
  多谢鼓励  就是那些格律实在太难学了,记不住
  就是就是,梦中做诗,男香菱啊~~好诗指日可待``
  西辞兄:其实格律初中就学过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很简单的。然后要押韵。不过,你也可以就只写些押韵的,不管什么平仄。是所谓古体吧(诗也分古体和近体,近体会比较强调格律)。总之,不管什么体,只要意思到就行。也可以用现代语入诗词,现代思维入诗词。我以前尝试过一点点,不过学力所限,都写得很浅。  其实什么都不用记,你尽可以用现代拼音来押韵的。这个很简单。    桃花,哈,你这个男香菱比喻得好:)
  呵呵,男香菱,这个比喻不太好。生下来小不点的就被拐卖了,又落到薛蟠先生的手中,这命有点凄惨,寒塘渡鹤影(是她写的吧),凄够凉的。
  西辞兄:你张冠李戴,寒塘渡鹤影是湘云MM的呀,林JJ费尽心思才对了个冷月葬花魂。但我还是觉得寒塘渡鹤影好。  :)
  够凄凉的,写成了凄够凉的    格律诗好学些,主要是词曲,长长短短,又要平仄,又要押韵,难度就大了.
  惭愧,不熟红楼  香菱跟林黛玉学诗讲王唯,这事应该有的.红楼梦里面的词似乎不多,说不定连曹雪芹也犯难
  那就写简单的呗,小令比较容易嘛。    另外,我不喜欢王唯。喜欢杜甫。同是山水田园诗人,我喜欢孟浩然。
  西辞,就事论事,好伐,看样子,你对红楼是不太熟,呵呵
  红楼梦我都没有看完过,但我衷心觉得它写得好    小令更不熟  总之,还是不容易
  “您是老师吧?”我问他。  “是的。”他说。老师总会有一种儒雅的气质。  “教文科的吗?”我说。  “不是,理科。”他笑了,“我住在这里,又在这里上班,平时也爱去看看的。”  哦。  “我要右转了。你就沿这条街过去,到前面那个建筑那里右转,很快就到了。”他向我告别。真是谢谢他了。  进入那条街,映入眼帘的是范曾的字,什么街,忘了。记得以前深圳的一个湖南朋友很爱范曾,就一直学他的字,我也跟着试写过类似的钢笔字,但很快就放弃了,因为不是很喜欢。  我是个很懒的人,从来不曾认真学习过什么,一切只凭兴趣,也只讲感觉。应付考试的秘诀,就是捧着一本书恶补。我有挺好的应付考试的能力,所以一般还是能过关。只是有时倔脾气发作,就常与试卷对着干。这其实也不过是一种年轻时的骄傲。关于写字,我的小爷爷写得很不错,小时候一时兴起说要跟他学字,可写了没两天就倦了,因为他只叫我临帖,而我是最厌烦干这种机械的工作的。也许是那些书害了我吧,我太过不相信那些基础的东西,太过好高骛远,而且又是非常地固执。我的爷爷笑笑,就由我去了。这个爷爷也算是民乐手(曾在金华的剧团工作)吧,一般的民乐器他都会,而且非常着迷。但我们这一辈,却没有一个会这些的,真是非常遗憾。  走过一小段商业街,右边是一个什么学院。学院的围墙上是一副一副的花鸟,有的是临八大山人的吧。再过去,是一些篆书的名人名言,有易卜生的,歌德的,罗素的,陶渊明的,等等等等。几乎都是以前常在书上看的。那上面的许多字我是不认识的,几乎都是半猜半蒙。  再往前去,是一栋仿古的新楼(那条街全是仿古的新楼),现面是一个大大的水塘,大概是很多零星的水塘合挖出来的,看起来很有些新,只是塘里的水不是那么清澈,有点发黄。水塘里是一条很长的、蜿蜒曲折的龙,环着水塘而起伏。水塘里搭了一个个木架子,那龙就被固定在木架上。我仔细远眺了一下,既没看到头,也没看到尾。那个水塘里有一个小岛,小岛上绿树扶苏,繁枝茂叶间透出一座不那么起眼的古式建筑。看起来有些旧,也不大,有点像我们村里那栋以前的老建筑。与这个焕然一新的景区非常地不般配。再望过去,右边稍远的地方是一片很新的类似广场一样的土地,再远有一些仿古建筑。看起来倒更谐调些。于是我就往那边走。边走边朝那个小岛看。有个农人扛着锄头走过那座桥,很快绕过那个建筑,走进绿荫里去了。我心想这本来倒是个好地方,现在被这样一片风景包围,真是可惜了。于是就又奇怪起来,如此一个新新的风景区,如果那里不是极重要的地方,怎会容它留着?难道是纪念馆不成?  我旁边有一对情侣,坐在花坛上谈情说爱。我走过去问他们八大山人纪念馆在哪里。尽管看起来他们是本地人无疑,而且对于这个景区来说纪念馆正是它的核心所在,可他们却告诉我不知道,叫我去问后面那栋仿古新楼里的工作人员。我颇有些为八大山人伤心,但还是不愿拂了他们的意(因为他们是那么友善),就后退回去。  那楼里有一大群人在争论着什么。我走过去,一个民警模样的人看住我。他指着水塘里的小岛说:“就在那里!不过现在关门了吧!”——时间已是五点多了。    ____________  明天再写吧,我写不下去了,跟人家吵架。
  桃花:是啊是啊,这个西辞兄,居然连红楼梦都不熟!    西辞兄:我觉得作为一个读书人,红楼梦几乎是不能回避的。它不比那些什么思想哲学或者国外的任何一本名著差。甚至会比它们更好,更合适我们读。  关于古体诗,西辞兄一上来就打退堂鼓了,当然就不行啦:)    
在南昌呆了四年,没觉得好,也不会坏。现在在外面工作,每年回几次家还是喜欢从南昌转车,虽然饶路了,但还是想看看他的变化。大三过中秋的时候写的: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独倚桥头望赣江,水茫茫。清风徐来,拂起千层碧浪;霓虹灯闪,幻出万道霞光。两轮明月相对望,一沉江底;一悬穹苍。遥想当年,红画舫中,笙歌艳舞庆良夜;滕王阁里,才子佳人共唱弹。更有船头翠袖,手揽琵琶,亭亭玉立,愁随江水去。昔时明月今又圆,阁尚在,人未还,剩一江秋水寒,觅江水尽头,伊人何方?  
经常在滕王阁牌坊前经过,却从来没进去过,怕会失望!  
  者:微雨暮色中 回复日期: 23:34:24 
    桃花:是啊是啊,这个西辞兄,居然连红楼梦都不熟!        西辞兄:我觉得作为一个读书人,红楼梦几乎是不能回避的。它不比那些什么思想哲学或者国外的任何一本名著差。甚至会比它们更好,更合适我们读。    关于古体诗,西辞兄一上来就打退堂鼓了,当然就不行啦:)  --------------------------    来日方长,红楼要读,古体诗歌,慢慢学习,微雨多指教
  忽然想起南昌起义  楼主好象一点都没有提到  很不够革命
  哈哈,楼主,纪念馆是八大以前住的道院,很小很不起眼的,又没什么好玩,本地人对它不感兴趣的很可能是真的不知道  我以前去的时候,只在外面的梅湖玩而不进去看纪念馆的人很多
  刚才搜到张有龙的,看了下,真是恶俗第一。当年去看的时候,也是下午5点以后的事了,经过一路鸭毛,转了几个转,前面是个水塘,还好,没有扎大龙,否则要恶心坏了。门也是紧闭着的,没有小扣,本清净地方道人场所,就不打扰他老人家吧,绕院墙转了转,然后就离开了。    还有人喜欢范的字,要命。一巴掌都是荆棘。    一边听宋祖英的《十送红军》,一边找字画,找到了,转一个:    『释文』    桂树及冬荣  瑞草待春发  惟闻鸾鹤声  寥寥上烟月    驴书
  烟雨残霞:你写得很有意境啊,佩服:)    西辞兄:哈,我托大了,读不读红楼梦只是个人选择。古体诗我还是不行的,另外以后得多跟你学习现代诗才是。  我以前去过南京的雨花台和大屠杀纪念馆,后来再去别的地方就不去太严肃的纪念馆了。害怕。    明亮的冷色调:是啊,皮相而已,都不重要。对了,那里是叫梅湖,我忘记了。谢谢你提醒我:)    D落:我也不喜欢范的字,不好看。有龙的梅湖,就象是穿了红袄绿裤的媳妇,也未尝没有天真坦诚的感觉。  桂树及冬荣  瑞草待春发  惟闻鸾鹤声  寥寥上烟月  ——————  这个诗,真好。非常喜欢。  我只知道字好看,但不会欣赏的。谢谢你!:)    对了,西辞兄,这四句是好诗呢。比较抢眼的是最后一句。但我喜欢前两句。    谢过各位朋友的排场。我今天要去昆明了,先小别几天。祝各位天天开心!:)    
  这个诗整个都好的。都喜欢。
  问好楼主    那个字写得很好看,很潇洒,惟有最后一个月字,我觉得有点蠢笨  我扫描半天也没有知道写字的这个范是谁,惭愧
  西辞兄:是画画的.
  诗中究竟是“瑞草”还是“瑶草”,或者其他别的字,拿不准,我认草书的能力还是不行。    旁边的释文字号太小,看不真切,只能请方家雅正一二了。
  诗中究竟是“瑞草”还是“瑶草”,或者其他别的字,拿不准,我认草书的能力还是不行。    旁边的释文字号太小,看不真切,只能请方家雅正一二了。
  这个字不是范的,是道人驴的,上边已有落款。至于拙巧,见仁见智的事,偶就不掺和了。
  各位好!    我回来了。收获了十二盆兰花,一大堆相片,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特产,什么云南十八怪,普洱茶,玫瑰花,精油什么的。真是大丰收啊。  这趟真是开心极了,我爱云南了。反正哪里都好,哪里都是好人一大堆,真是心花怒放。    D落兄:我想瑶草读起来会好一点吧。记得初中时狂爱黄庭坚的“瑶草一何碧”,觉得真是洒脱可爱。    西辞兄:范的字写得气不顺(也许根本就没有气),有一种花俏的感觉,特别是写钢笔字,学这样的字最容易了。  我看过这两年比较红的一个浙江画家的画,呵,一点也不喜欢。那石头倒有点八大山人的怪样,但也只有怪样,没性格。不知各位知不知道是谁。  汗,得被人骂死。
  收获了十二盆兰花  ------------  羡慕啊!!怎么搬回家的,“相片”,嘿嘿,发上来让大家分享啊    
  哈,“瑶草一何碧”,我到如今还是喜欢啦,一直喜欢——没长进?:))
  回微雨:    查了下,确实是“瑶草”。详见:      同年再作诗十首,书以狂草。“女郎初嫁时,口口称阿母;女郎抱儿归,口口称儿父。强言共寝食,十日九不具;桐华夜夜落,梧子暗中疏。无心随去鸟,相送野塘秋;更约芦华白,斜阳共钓舟。小猎禽青龙,大围纵苍狗;亲手捕其麟,花前送春酒。美人罗带长,风吹不到地;低头束玉簪,头上玉簪坠。流苏三重帐,欢来不知曙;谁遣乱乌啼,恨杀亭前乌桕树。明月乌鹊台,玉骑阊阖至;空林一时飞,秋色横天地。桂树及冬荣,瑶草待春发;惟闻鸾鹤声,寥寥上烟月。江风吹短梦,忽堕天边影;何处老龙吟,觉来蓑笠冷。倦翼晚犹度,寒潮夕上夕;繇来稀钓艇,来去亦无期。”
  哈,桃花,现在桃花在阳台放着,我准备以后换了盆子,种到地上去。  我家在建房子,我对院子的设计是,把围墙打了,就种一些蔷薇作篱笆,院子里种一些喜欢的树,譬如一棵水杉,常绿的再来一种,再种点栀子花,月季花,玫瑰花,再种一棵桂花,一棵石榴花,再还有别的一些草本的花,树下刚好可以种兰花——不知搞不搞得定。    关于相片,汗,大半是本人搔首弄姿的,贴上来不好看。贴张杭州的以前的先看看吧:)    我也喜欢瑶草一何碧,但这个词和苏的中秋词很相像,没有苏的境界开阔。  
  D落:谢谢!    呀,我搜了一下,这是八大山人的吧?真想不到他的诗这么好!有汉魏诗的味道。性情深厚,用笔朴素老实,又有风致,我一直想学这样的诗,奈何早都学会了投机取巧的恶习,要改掉得脱一层皮呀,真痛苦。    怪不得,他的画能到那样。
  像王维的诗,画面感会很强,但我觉得那样倒是不好。到底哪里不好,我也说不上来,反正就是不好。王维这整个人我都不是很喜欢。    但这个八大的,倒不强调画面感,反倒是这样的,我看着更深厚,更喜欢。
  那是因为五言的缘故吧。    七言的李商隐已经做得姹紫嫣红胜在繁密,要古意的话,还是五言的好吧。    四言的就有巫祝之味了。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这是阮籍的《咏怀》。    八大山人出入于儒道释,骨子里还是追魏晋的。
  可是,我刚入门也是学五言的,就写不出古意呀。    唉,看来还是读得少。    古意,古意,什么叫古意呢?为什么古意这么吸引人呢?    
  微雨回来了  我有一首打油诗请你看看油打得如何    &出行路上所见有感&    河上迷茫河水黄,  有个白鹤水上飞。  我请青山问孤羽:  赋得“归去”抑“离骚”?  
   河上迷茫河水黄,  ——  问好西辞兄。我还在想古意这事。    这句好。  第二句像顺口溜了。白鹤与孤羽重了。再者,是你要问,干嘛要请青山问呢?多麻烦。后一句转得也没有铺垫。    直言勿怪。:)  
  认可  呵呵,顺口溜,我对这个比较熟悉  之所以请青山,是怕它听不懂我的话,所以找个翻译
  D落:我知道了,我会“梦里生涯拜鬼神”,所以得不着古意了。  希望我能改了。当然性情是一回事,主要文字修养是很不够的。关于这个,怕是一辈子也够不着了。    西辞兄:第一句很好,作为起句,大好。你能写出这一句来,就是大大的诗才呀。只是下面接的不够力罢了。慢慢来,会好的:)  你这个诗,意思清楚明白了,也有了,只是字句功夫不到而已。  不过这个我自己感觉,是很难的。我也在为这个发愁呢。  刚写诗的时候,会很有热情。我那时几乎天天在写,一天写很多个。写着写着手熟了,就得停。反正我也说不好,就写吧,写总是不会错的。        
  有句好,就有些信心了  不过我没有多大热情.通常是没办法要出差,坐在车上无聊时,就想起风雅一下.
  现在的八大山人纪念馆也就是青云谱跟八大山人没什么关系。当初根据一本有问题的青云谱志弄错了。后来干脆将错就错。这个问题早已辩清。  南昌还有黄秋园纪念馆其实可以去看看。虽然很小,但黄秋园在画史上的地位其实很高的。再就是江西省博物馆。    上个月照的孺子亭的几块碑,第一张的三座是清中晚期的。第二张的一座剥落太厉害,未见年月。  重修徐徵君祠堂碑亭记  重建汉高士徐孺子祠堂碑记  徐高士祠堂记  后汉徵君徐君碣铭
  另如果春、秋在南昌的话不妨去百花洲看看花和湖。虽然已不存什么古迹,但还有点点时景。百花洲后门的对面是佑民寺,马祖道一的道场,不过现在已恶俗不堪。
  于是我往那个小岛走。  通向小岛的,是一条小石桥。桥边有又有一对青年男女相拥着私语。那个男的赤着上身,女的则娇娇柔柔的,一头长发直及腰间,真让我羡慕不已。  过了那座桥,眼前是一个围墙围着的古氏建筑。前面是一个黑漆的门,里面庭院深深。再往右转过一点,就看到了“八大山人纪念馆”的大字,郭沫若题的。郭的字到处都是,我们市里的一座大桥也是他题字的。无论如何,他的字还是蛮好看的,他有的诗却写得有点狗屁不通——不知有没有人会骂我。这还是很久很久以前看的,因为,似乎是实在太白了,不是“诗家语”。  这两道门都是紧闭着的,真的很遗憾。“纪念馆”字样的门里边,传出了什么电视剧的声音,很激烈。大概里面有人吧。我实在不甘心,就退回前面那道门,把眼睛贴在门上,向里看了看。可是除了一点古旧建筑的一点点式样,什么也看不到。有一对青年学生样的男女从我身边路过,掩嘴而笑。搞得我挺尴尬。  墙里的大樟树伸出了一丛一丛的枝叶来,都开满了花,香得不得了。四边的小虫也叫得很响,让人瞬间有种恍惚感,似乎这几百年的时间,都曾那样停止了,而我就在八大山人生活的时代。那样一个黄昏,他一个人坐在那里无事,没有去喝酒,没有别人来,就那样坐着,也不画画。他会想什么呢?最好什么也没想吧。人生总会有安谧的时刻。  我正睁着眼睛向里出神的时候,忽然里面露出一张脸来,“你干什么?!”他说。很生气的样子。  我讪讪地说:“我随便看看,不干什么。”于是赶快走开。  我绕着围墙往右走,但还是一直朝围墙里张望。可惜那如云的绿树,遮住了里面的风光,我什么也望不到。走了几步,前面又出现一座小石拱桥。刚刚笑我的那一对学生从桥上下来。“那边什么也没有。”他们笑着对我说。  “哦——”我说。于是随了他们往回走。  “你们是学生吗?”我问他们。他们穿着爱心T恤,男的很斯文,女的有种纯朴稚气的感觉,让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  “是的,我们是**学院的,就在那边。他们用手指着遥远的地方。  回到花坛边,我坐下来休息。那天是阴天,没有太阳。这个地方虽然号称旅游区,但因为没有游人,就很安静。只是一切都太新了,这个世界真是日新月异,那几百年前的痕迹,早都退缩到逼仄得不能再逼仄的地方去了。世事就是这样更替的,不管是不是因为它,才成就了这个景区。不过没有关系,不论怎样,几百年前的人,还在参与着我们的生活,不管是八大山人,还是那个时代的人们。  离开景区的时候,天有些暗了。走回到那条范曾题字的街,看着两边的小吃店,忽然肚子饿了起来。我四处搜寻什么特色小吃,看到前面有家“川味凉粉”店,就跑进去,叫了一份凉粉。  那个小店里有两个女人在经营,一个老的似乎有五十多了,年轻的才二十多,不知是婆媳还是母女。邻座有一些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在吃面条或饺子之类的小吃,看起来生意真不错。店里还算挺干净,墙上贴着各种小吃的价目表,价格非常低。我仔细搜寻了一下,上面赫然写着“凉粉 1。50元”。  “你要冷的还是热的?”做凉粉的年轻女人问我。  “冷的。”真奇怪,川味凉粉还有热的吗?我想。  很快,凉粉上来了,原来不是的想像的川味凉粉,而是凉拌米粉,足足有一大碗。味道还不错。我很快把它一扫而光。付钱的时候,那个老年女人收的。她找钱给我,我习惯性地说“谢谢”。她朝我腼腆地一笑,右手不好意思地拉着前面的衣襟,羞涩地说:“我谢谢你哦!”我笑笑,走出门。嗯,我真为这一餐饭而高兴。  走到街上,我开心极了,简直就想唱起歌来。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没有一个人是我认识的,但是完全没有不安定的感觉,就像走在家乡的街上一样。  
  西辞兄,我也很久没写诗了,没有感觉。你能有空就想,真比我强太多了。    谢谢无剁不成头提供的相片。可惜我现在已经回到浙江了。也许下半年还会去吧,南昌我是常去的。下次一定要去看黄秋园。  我喜欢这个碑上的那些字。只是不知内行人是怎么看的。特别喜欢那半个“抗”字。  
  石林:)
  贴图太好玩了:)
  多贴两张,叫我外甥贴:)
  相机是当在租来的,效果差一点:)
  有几张是重复的  哪一种樟树开花是香的,认错了吧.香樟树,名字到是香,但我从没觉得它的花香.  
  西辞兄:我们这里的行道树是樟树,它大约在四月份开花,开到五月末,那时候满城都是它的香气。    以前我也是不知道的,但那段时间每天出门就闻到那种香气,还百思不得其解呢。后来才发现是它。    雨后的早晨最美了,地上会铺一层细细的樟树花,空气又香又清冽,让人觉得人生真是太美好了。
  樟树长得高而不广,做行道树似乎不好  看来我的鼻子麻木,经常看见樟树却没觉得香气    另外想起傅抱石仿佛也在南昌住过,不知道有没有纪念他的
  傅抱石是江西新余人,小时在南昌长大,他家似乎是以修伞为生。    现在傅家的人主要在南京,一个女儿去日本学美术,已有成绩。
  西辞兄:樟树也可以又高又广的,只是年长了容易坏,树长得太快了,不结实。  我想你是没有注意。樟树开花很香的,我也是今年才了解的。    你和D落兄说的傅抱石,我也不知道南昌有没有纪念他的。  看来南昌有很多故事,但看来了解的人太少了。    我有一晚和朋友在西湖泛舟,那个小学没毕业的船娘跟我们说了很多杭州和她家乡绍兴的文人的典故,非常生动。当时一个河北的文人朋友就感叹,浙江的人文环境真好。我觉得江西有这么辉煌的人文历史,但真的挺可惜,当地的人了解得似乎太少了。不然也许都可以好好拿来卖钱。哈哈。
  说不定你说的樟树跟我说的不是一种  江西人才济济,古代的名人太多,恐怕和江浙有一比  我从没去过,只会纸上谈兵了  
  西辞兄:不去还好。有的地方,去旅游好过认真了解。旅游反正是浮光掠影的,一切都是光鲜的。要是认真了解了,搞不好还弄得心情郁闷。书上的人物,大都是光采照人的,但现实中的家伙,大半是污泥浊物。  当然西辞兄是好人。
  西辞兄:现在看这些文字,讨厌死了,越来越自恋了.    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也不知是为什么.
  问好  自恋很正常,不自大就好  我是好人?谢谢表扬,其实好人算不上,因为没有做过什么好事,但也没有干过多少坏事.  但人总想干坏事  想来荣国府确实只有门前两对石狮子是干净的了.  我也常常想应该怎么办才好.
  ddddddddd
  哈,西辞兄,我看到有人骑单车从深圳去西藏,羡慕死了.要是我能骑车去上饶看鹅湖书院就好了..  要是我能骑车去徽州就好了.  准备去买一辆单车,结实点的,嘿嘿.
  骑单车上西藏的厉害了  我认识一个人曾经骑摩托去过西藏,他说马力小的摩托车在那路上要熄火.  鹅湖书院,惭愧,名字听到过,但一点不了解,应该是儒家的.不久前我在网上查到一套书,专门研究书院的,准备把它买下来.  你也厉害,如果真要实行,最好一路上照相,送些照片来看看.
  很想回到6月27日那天,在八大山人的桥上与你偶遇。
  很想能在书话遇到微雨。不管你还来不看,问一声好。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昌什么地方好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