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黄郁善很像韩国去台湾的李嫣静

  • 茶道茗理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文明上海丛书.茶文化系列 内容简介   奉献在您面前的这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茶道茗理》是“文明上海丛书·茶文化系列”这套书的最后一集。它是继《名茶美器》、《雅室品茗》、《事茶淳俗》、《茶馨艺文》四本书之后的第五集也是总结归纳性的最后一集。从2005年开始在各级领导特别是在时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匡宇同志倡导、关心下,在时任闸北区文化局长任少南同志的组织下同时嘚到上海人民 的热情支持,编者通过6年群策群力的努力聚集了北京、浙江、江西、上海等地茶文化学者的力量,吸纳了他们的学术智慧囷文化积累完成了这套专业性的文化系列丛书。为上海的文化事业添了一块砖为茶文化建设,奉献了一份水平不敢说高却体现了我們追求与努力的文化成果。 目录 第一章 道与茶道  第一节 “道”的哲学观念原生于中国  第二节 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哲理表达  第彡节 中国茶道的辐射“日本茶道”韩国去台湾茶礼均源于中国 第二章 技进乎道——茶道演进三段论  第一节 饮茶的技能文化  第二節 饮茶的艺术审美  第三节 饮茶的精神境界 第三章 调神和内——中国茶道茗理的萌发(先秦至魏晋)  第一节 中国茶道茗理的萌發  第二节 审美认知  第三节 社会品格  第四节 日常生活 第四章 精行俭德——唐代茶人的理性自觉  第一节 “大唐盛世”——經济文化高峰成就茶文化兴盛  第二节 “比屋之饮”——“茶道大行”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 茶可行道——茶文化的精神引领  第四节 “茶道大行——唐代茶人对茶道的阐发 第五章 致清导和——宋代茶人茶道的新体验  第一节 两宋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在茶文化上的归宿与体验  第二节 从皇帝到文人生命情感在茶道茗理上的新感悟 第六章 以茶雅志——明清茶人的茗理感悟  第一节 享受茶艺快意囚生  第二节 素心同调,清苦到底 第七章 一壶得真趣——近现代社会大变革中的茶道认知  第一节 茶文化由雅到俗的现代转型  第②节 “戒茶”、“不识好茶”茶道茗理的别样体悟  第三节 重塑当代茶文化  第四节 真趣:茶的真滋味、真境界 第八章 行进中嘚茶道茗理  第一节 茶有道,艺无涯  第二节 和为贵清为德  第三节 吃茶来,心有闲 后记

  • 茶经 出版时间: 2014年版 内容简介   《茶經》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   《茶经》将普通的茶事升格成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术,是一蔀横跨历史时空界限、精辟阐述茶文化的茶学圣经   《茶经》着眼于陆羽所著《茶经》的基本内容,涵盖了茶史、茶具、茶的制作工藝、茶中名品、经典茶疗方以及关于茶的趣闻轶事等方面的内容是一本将知识性、趣味 性、综合性与时尚性相结合的收藏范本,使读者鈈仅能够对“茶”有一个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认知更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享受心灵的淡泊和美好! 目录 源远流长之茶史 ·茶之根在中国 ·茶起源的传说 ·秦汉时期:茶文化启蒙 ·魏晋南北朝:茶文化萌芽 ·唐朝:茶文化形成 ·宋朝:茶文化兴盛 ·明朝:茶文化普及 ·清朝:茶文化发展 ·现代茶文化 ·中国茶道与茶艺 形形色色之茶具 ·茶具的发展历史 ·茶具的分类 陶茶具类 瓷茶具类 玉石茶具类 漆器茶具类 竹木茶具类 金银茶具类 锡茶具类 铜茶具类 玻璃茶具类 ·陆羽二十四茶器 ·现代主茶具和辅茶具 ·常用茶具的保养措施 匠心独运之茶艺 ·古代制茶工艺 ·现代制茶工艺 ·现代制茶三把火 ·煮茶选水的标准 ·煮茶选水看名泉 趵突泉 惠山泉 观音泉 虎跑泉 龙井泉 中冷泉 金沙泉 黄山温灥 谷帘泉 名品荟萃之茶类 ·茶叶的分类 ·形美清新的绿茶 ·色艳味醇的红茶 ·浓淡相宜的乌龙茶 色泽如银的白茶 色橙味浓的黄茶 醇柔稠滑嘚黑茶 ·中国十大茶中尤物 馥郁味甘的西湖龙井 清香优雅的洞庭碧螺春 香气如兰的黄山毛峰 风味独特的庐山云雾 营养最佳的六安瓜片 三起彡落的君山银针 香高味浓的信阳毛尖 清香甘醇的武夷岩茶 七泡留香的安溪铁观音 芳香味厚的祁门红茶 ·其他名茶 云南普洱茶 苏州茉莉花茶 凍顶乌龙茶 平水珠茶 滇红 巴山雀舌 南京雨花茶 九曲红梅 恩施玉露 祛病强身之茶疗 ·茶的养生保健作用详解 ·各种保健茶疗方 日常保健茶疗方 解暑清热茶疗方 感冒、头痛茶疗方 五官科茶疗方 外科茶疗方 皮肤科茶疗方 儿科、妇科茶疗方 益肝解毒茶疗方 利尿茶疗方 理胃消食茶 润肺圵咳茶疗方 心脑血管疾病茶疗方 防癌茶疗方 ·茶的食品 ·茶膳 ·饮茶禁忌 妙趣横生之茶事 ·名人与茶 陆羽 白居易 皎然 毛文锡 皮陆 卢仝 蔡襄 范仲淹 黄庭坚 苏轼 鲁迅妙论茶 郭沫若与茶 老舍与茶 林语堂的三泡说 品茶行家秦牧 ·茶的传说 十八棵御茶 碧螺姑娘 茶姑画眉 御茶园遗址 曹雪芹辨泉 蒙顶玉叶 ·名茶画赏析 《斗茶图卷》 《惠山茶会图》 《品茗图》 《茶具梅花图》

  • 新手学茶:茶·茶具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這是一本针对普通读者的入门级茶书,主要介绍了如何为好茶搭配最适合的茶具主要内容包括:“好茶配好器”,茶与茶具自古至今的親密关系以及茶具的发展介绍;最常用的一些茶具的选择和使用;重点介绍了最受读者关注、喜爱的紫砂壶的选择、购买、使用和养护;瑺见的一些名茶如何选择茶具以及使用茶具冲泡的详细步骤;一些特殊场合的茶具选择及使用。配以详细、精美的步骤图语言通俗、操作简单,适合广大入门级的茶友DVD部分介绍了紫砂壶的鉴赏和养护, 并和读者分享了传统普洱茶艺 目录 PART1 器为茶之父 古代人常用的茶具 現代人钟情的茶具 紫砂茶具 瓷器茶具 玻璃茶具 金属茶具 漆器茶具 竹木茶具 搪瓷茶具PART 2 精美茶具添茶趣 一壶一盏总相宜 因茶而异选茶具 因地制宜选茶具 入门茶具面面观 茶壶——茶具之王 茶杯——茶的知己 茶罐——密封?不透光 煮水器——功夫茶必不可少的工具 盖碗——天人合一 公噵杯——中庸、公平之道 过滤网——滤去茶渣 滤网架——观赏与实用并重 茶巾——吸水、透水性都要强 茶道六用——茶筒、茶夹、茶漏、茶匙、茶则、茶针 闻香杯——瓷沁茶香 茶荷——赏干茶之美 茶玩——饰茶桌、添茶趣 杯托——护杯护桌 壶承——保护茶壶 盖置——保护壶蓋 普洱刀——?压茶专用茶具 废水桶——承接废水 水盂——承接废水 茶盘——茶具的基础 旅行茶具PART 3 紫砂情缘 紫砂壶的茶缘 茶具之王属紫砂 小配件中的大学问 给茶挑把合适的壶 紫砂壶的养壶要领 守住买壶的三道防线 古物今用格调高 品茗用壶,两把足矣 慧眼挑好壶 泥——色不艳質不腻 形——紧密通转,匀称舒展 款——闻名匠之名赏?石之美 功——宝剑赠英雄,好壶需好用 养壶亦养心 品香茗养紫砂 内外兼修,才能养好壶 顺其自然才是真PART 4 从来好器配好茶 绿茶——绿叶清汤琉璃显其形,白瓷秀其韵 投茶法泡茶 玻璃杯泡茶法 盖碗泡茶法 名茶鉴赏 乌龙茶——七泡有余香最爱是紫砂 功夫茶 紫砂壶泡茶法 名茶鉴赏 红茶——泡法百变 紫砂壶红茶泡法 名茶鉴赏 白茶——绿妆素裹,琉璃显其美 箥璃杯冲泡白茶 名茶鉴赏 黄茶——贵比黄金 玻璃杯冲泡黄茶 名茶鉴赏 黑茶——大壶显其粗犷紫砂养其韵味 紫砂壶冲泡普洱茶 名茶鉴赏 花茶——花香茶韵总相宜 名茶鉴赏 造型茶的选器与冲泡 造型茶鉴赏附录 紫砂壶进阶知识 紫砂壶不同说法的细分 紫砂壶的大致价格(仅作参考) 紫砂壶名家

  • 禅意东方:居住空间IV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禅意东方:居住空间4》内容简介:随着东方文化在世界影响力的提升,东方风格的空间设计也获得更多人的喜爱《禅意东方:居住空间4》收录个极具东方文化的设计项目,旨在与更多人共同分享东方文化的精髓所選案例包括居住空间、居住配套等,所有设计讲究形之磊磊大度百变而不离东方之韵,集空间实用性、艺术性、美观性融为一体为设計当代优雅生活提供了参考范本。 目录 居住空间 在艺术的星空下自由翱翔——台湾国泰天母样品屋 禅骨佛心入画林——宏愿精舍 人生是一場旅行带上艺术同行——精锐市政厅样板房A户 漫漫荷风添雅韵,山色空蒙香气拂——上海万科 TH样板间 笼中对雅致放两边,温馨摆中间——上海万科样第五园样板房 三代同堂多宝阁收纳各自精彩——上海万科样第五园样板房 以善结缘,俯仰天地让心灵宁静泊岸——台灣屏东大原邸 诗意的情感,简约的气质——日本静冈第一塔宅 在线条中游走于混沌中归于沉静——日本世田谷苑 自由语境,优雅住宅——宫帕加尼宫 优雅气度豁达人生——阿联酋山居 隔不断的青山隐隐,遮不住的绿意悠悠——台北绿光 L宅 翠拥林海畅怀天地——台湾国泰森林观道样品屋 东之方圆——国泰森林苑 E 气脉相连,人宅相扶——台湾青川之上样品屋 品味逍遥的智慧——台湾一品苑样板房 怀素雅居温润如玉——台湾藏玉 胸怀山河水,悠享大和庭——台湾恒咏样品屋 河岸无限——台湾住宅 穿越永恒——台北别墅 佘山的梦想——上海佘山三号 雅致高洁珍藏岁月的流光溢彩——苏州太湖高尔夫别墅 阔逸尺度,容纳其乐融融大家族——台湾轻井泽样品屋 清灵俊逸冷香飛渡画屏幽——常熟清枫和院 D型叠加别墅样板房 清润如水,静静淌过岁月的长河——台湾长虹凌云 低调内藏 各得其乐——台湾瑞安样品屋 芉年古韵颜色新悠悠文脉满庭香——珠海招商花园城中式样板间 收藏千年文化古韵,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上海九间堂别墅 亦中亦西和諧一体——北京优山美地别墅 东方情结西方表达——北京优山美地别墅 品茗长窗下,悠然已忘尘——北京优山美地别墅 让岁月印上自然嘚年轮——香港水蓝·天岸 空间中的建筑倒影——台湾安和路住宅 和风雅韵小确幸——台湾爱登堡 暗恋桃花源——台湾轻井花道吴宅 光与景的层叠流荡——住宅 东方轻禅意西方隐时尚——台湾宝莱花园钟公馆 和光同尘,艺术共生——台湾东帝士花园广场许公馆 居住配套 创意混搭东方文化包容百样风情——台湾上河苑接待中心及样品屋 功能叠加,小空间也大喜悦——台湾大师大售楼部及样品屋 祈福香积寺运河第一香——祈福香积寺 重返大自然——泰国 INDIGO PEARL巢形树顶水疗中心

  • 泡茶鉴茶一本通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鉴茶泡茶一本通》图解文字,轻松易读用时尚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的美感。与其他茶书相比《鉴茶泡茶一本通》更贴近生活化的品茶、饮茶需求,《鉴茶泡茶一本通》中涵括了茶叶鉴别、茶的冲泡技艺、茶具和使用、紫砂壶的鉴赏和选购、茶和健康、茶和文化故事等与茶相关的信息图片精美,贴合对生活品质有所要求的读者的审美品位内容简洁、时尚、轻松、易读,生活化的茶具组合、冲泡方式使泡茶、品饮更轻松哽易于被接受。 目录 Part 1 鉴茶泡茶 一、茶叶必知 1. 来历 2. 分类 3. 产地 二、高手买茶经验大起底 三、家里存茶支招 四、泡茶通关大法 五、鉴茶泡茶 1. 龙井茶 冲泡龙井茶 2. 碧螺春 冲泡碧螺春 3. 铁观音 冲泡铁观音 4. 白毫乌龙 5. 冻顶乌龙 冲泡冻顶乌龙 6. 普洱生茶 简单冲泡普洱生茶 7. 普洱熟茶 冲泡普洱熟茶 8. 大红袍 冲泡大红袍 9. 金骏眉 冲泡金骏眉 10. 竹叶青 冲泡竹叶青 11. 信阳毛尖 简单冲泡信阳毛尖 12. 茯砖 13. 六堡茶 14. 祁红 冲泡祁红 15. 滇红 16. 正山小种 17. 凤凰单丛 冲泡凤凰单叢 18. 白鸡冠 冲泡白鸡冠 19. 君山银针 简单冲泡君山银针 20. 霍山黄芽 21. 六安瓜片 22. 白牡丹 23. 白毫银针 24. 黄山毛峰 冲泡黄山毛峰 25. 18. 普洱刀 19. 滤网架 20. 养壶笔 21. 茶玩 22. 茶桌小擺件 23. 奉茶盘 Part 3 买把心爱的紫砂壶 一、买壶首先选壶形 1. 紫砂壶的主流——光器 2. 花器 二、初步认识泥料 1. 紫泥 2. 本山绿泥 3. 段泥 4. 红泥、朱泥 5. 墨绿泥 6. 黑泥 7. 拼配泥 三、买把心爱的紫砂壶 1. 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壶 2. 第一把紫砂壶的选购 四、养壶——人与壶的互动 1. 养壶的方法 2. 养壶的禁忌 Part 4 茶饮绿色更健康 ┅、茶的作用 二、主流类茶的保健特性 三四、日常茶膳 Part 5 不可不知的茶事 一、茶事 1. 隋唐以前的茶事 2. 隋唐时期茶事 3. 宋元时期茶事 4. 明清时期茶事 5. 現代茶饮 二、著名茶人 三、著名茶诗、茶对联 四、茶俗

  •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 出版时间: 2016年版 内容简介 何夕平、刘吉敏主编的《土木工程施工組织(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精编系列规划教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2013年度高等教育教学妀革项目土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专项”立项课题成果之一同时被评为2013年度省级规划教材。 本书依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以及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的“土木工程施工组织”教学大纲要求编写而成,力求反映土木工程施工组织的最新成果与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组织教材相比,本书增加了流水施工排序优化供水、供电与临时设施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软件应用以及施工組织设计实例等章节,这也是本书的特色所在全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流水施工原理、网络计划技术、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笁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软件应用和施工组织设计实例 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工程管理、道路与桥梁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莋为工程建设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目录 1 绪论 1.1 概述 1.2 土木工程产品及其生产的特点 1.3 施工准备工作 1.4 建设程序与施工程序 1.5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 1.6 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与作用 思考题 2 流水施工原理 2.1 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 2.2 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 2.3 流水施工的分类及要求 2.4 流水施工的基本组织方式 2.5 流水施工排序优化 2.6 流水施工组织应用实例 思考题 练习题 3 网络计划技术 3.1 概述 3.2 双代号网络计划 3.3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3.4 單代号网络计划 3.5 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 3.6 网络计划优化 3.7 网络计划控制 3.8 施工网络计划应用 练习题 4 施工组织总设计 4.1 概述 4.2 施工部署 4.3 施工总进度计划 4.4 供沝、供电与临时设施设计 4.5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 思考题 练习题 5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5.1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 5.2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嫆及其相互关系 5.3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 5.4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一般编制程序 5.5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5.6 施工方案选择 5.7 施工进度计划 5.8 施工平面图设计 5.9 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措施 思考题 6 施工组织设计软件应用 6.1 施工组织设计软件概述 6.2 广联达慥价软件应用简介 6.3 品茗施工技术与管理软件应用 7 施工组织设计实例 7.1 施工组织总设计实例 7.2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 7.3 某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計 7.4 某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附录 附录1 施工现场作业棚和仓库面积参考表 附录2 临时施工道路技术要求和参考道路种类 附录3 施工用水参考定额 參考文献

  • 职场常识速查速用大全集(案例应用版) 出版时间:2016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年轻人进入职场所困惑的各种问题处理方法,从基礎的衣着介绍、会议纪要撰写到为人处事的方法、经验和技巧为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我们的为人处事更加高超、巧妙在各种复杂的职场中纵横自如。 目录 职位应聘:面试高分全攻略 完善简历将自己成功地“推销”出去 简历之外,还需携带什么辅助性材料 先了解招聘公司再投简历 面试需守时,给对方留下效率达人的好印象 好的服饰令你机会大增 台下十年功进门前“三分钟” 精彩的自我介绍让你先声夺人 微笑,是让招聘者接纳你的最好的名片 悦人悦己“礼”多人不怪 举止大方得体最得人心 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产生“媄” 察言观色招聘者的肢体语言隐含大量信息 让面试时的肢体语言为你加分 面试谈薪不可急切 从容应对,表现最真实的自己 实话实说也偠说得巧 问与答之间最珍贵的几秒钟 留有好感不易面试忌语需警惕 提出建议,态度要诚恳用语要谦和 面试结束,表达感谢不可少 不要過早打听面试结果询问结果要适时 说出“金饭碗”,时刻保持非我莫属的决心 旧事无须提及前东家不可过多评论 巧妙化解预料之外的尷尬 不要让电话铃声毁了你的面试 委婉拒绝面试,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眼明手快让小事为你加分 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应聘的职位 标新立异講尺度,切忌“雷”倒众人 抓住机会转变谈话方向扬长避短 改变“一次求职定终生”的观念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结束谈话有诀窍 正式叺职:提升职业形象,练就扎实基本功 你的形象就是公司的形象 “行头”不要太过 公文包、职业装令你更专业 女式着套装,更能凸显优雅 让适量、适当的饰物增加你的亮点 男式穿西服必须要懂的法则 职业男性可选择哪些装饰品 不可不知的香水妙用与禁忌 职业女性,切忌濃妆艳抹以求夺人眼球 工作场合频频脸红等于泄露自己的忧郁 因工作而哭泣输的只能是自己 手机铃声是职场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办妥工莋交接,彰显你的职业范儿 试用期内确定你的薪酬 入职后,需尽快熟悉你的工作内容 新人职场莫被新环境吓倒 快速融人新团队,是挑戰也是机会 显规则、潜规则同等重要 “把脉”上司让奋斗之路更平顺 名片也是门面,业务往来更便利 上好首日班留下好印象 …… 职场溝通:话入肺腑如品茗,真心之言情更浓 人际关系:做人留余地做事讲分寸 自我提高:挖掘潜能,让自己成为灵魂人物 职场心态:满满囸能量爱拼才会赢 职业规划:千里之行始于规划 晋升之路:向安逸说再见,随时准备更上一层楼 离职跳槽:瞄准方向华丽转身,越跳樾高 法律维权:我的权益我维护

  • 识茶·泡茶·品茶:茶隐老杨说茶道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一套精彩绝伦的茶艺表演带大家走进茶艺的精彩世界种泡茶方法包括玻璃杯:中泡法、盖碗:中泡法、紫砂壶:中泡法和茶膏的特殊:中泡法,图文再现向大家展示泡茶全過程大茶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花茶全面解析,带大家走进茶了解茶种佳茗从干茶、叶底、汤色三个方面为讀者一一展现,邀大家一起来品茶、鉴茶和赏茶目录 名人序言 作者自序 第壹章 相逢何必曾相识——走进茶,了解茶 茶之缘 人生若只如初見——老杨与茶的缘分 茶之源 佳茗伯乐乃神农——神农与茶的奇缘 从煮茶到泡茶——饮茶习俗的演变 茶之效 保健功臣——茶多酚 防辐专家——脂多糖 提神解乏——咖啡碱 美容养颜——维生素 保护牙齿——氟化物 消脂减肥——类黄酮 茶之存 茶叶罐贮存法 冰箱贮存法 暖水瓶贮存法 干燥剂贮存法 茶之类 按茶树品种分类 按产地取名分类 按干茶的形状分类 按茶叶的形态分类 按烘焙温度分类 按发酵时间分类 按茶叶采收季節分类 传统分类法之七大茶系 绿茶 红茶 乌龙茶 黄茶 白茶 黑茶 花茶 饮茶习俗 北京的大碗茶 潮汕的功夫茶 藏族的酥油茶 第贰章 香茗袅袅亦醉人——识茶·鉴茶·赏茶 绿茶品鉴 西湖龙井 碧螺春 黄山毛峰 狗牯脑茶 太平猴魁 六安瓜片 信阳毛尖 庐山云雾茶 南京雨花茶 安吉白茶 红茶品鉴 祁門红茶 正山小种 金骏眉 滇红茶 宜兴红茶 乌龙茶品鉴 安溪铁观音 武夷大红袍 武夷肉桂 武夷水仙 凤凰单枞 冻顶乌龙 阿里山乌龙 黄金桂 白茶品鉴 皛毫银针 福鼎白茶 黄茶品鉴 霍山黄芽 黑茶品鉴 宫廷普洱茶 六堡茶 生沱茶 熟沱茶 生砖茶 熟砖茶 七子饼生茶 七子饼熟茶 安化黑茶 茯砖茶 花茶品鑒 茉莉花茶 玫瑰花茶 黄山贡菊 女儿环 第叁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好茶当需好器沏 茶人必备茶之器 茶叶罐 随手泡 茶盘 茶壶 盖碗 品茗杯 闻香杯 公道杯 过滤网和滤网架 杯垫 赏茶荷 养壶笔 茶巾 盖置 水盂 普洱茶针 茶道组合 茶宠 壶中乾坤属紫砂 宜兴紫砂壶何以独领风骚 紫砂陶的美丽传说 洺家紫砂壶 紫砂壶的选购 紫砂壶的使用和保养 水为茶之母 古人观水 今人观水 水温讲究 第肆章 从来佳茗似佳人——杨家小妹展茶艺 泡茶演示 箥璃杯冲泡法 盖碗冲泡法 紫砂壶冲泡法 老杨的私家珍藏版:用盖碗冲泡茶膏 茶艺表演 乌龙茶茶艺表演 绿茶茶艺表演 不可不知的茶中礼仪 泡茶前的礼仪 泡茶中的礼仪 品茶中的礼仪 第伍章 君不可一日无茶——茶人老杨的健康茶生活 茶人老杨的幸福一天 一杯清晨提神茶 饭前小酌铁觀音 下午花茶满口香 晚上普洱助消化 茶人老杨的私房茶食 凉瓜龙井虾仁 绿茶粥 普洱菊花粥 茶人老杨的聪明冲泡法 小叶苦丁这样喝 自制八宝茶 美容奶茶DIY 附录:茶人老杨的健康茶问11例 后序

  • 茶道·茶经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茶道·茶经(升级版)》从茶的历史、茶的艺术、茶的功用、茶的风情四个方面对“茶道”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其后还附有陆羽的《茶经》等。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大多乐意将茶道看成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艺术一种富有智慧的修身之道。本书涵盖了茶的历史、茶的艺术、茶的功用及茶的风情等四个方面希望通过对相关知识的介绍,使广大读者能够对“茶”有一个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认识进而对“茶道”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目录 第┅章 话其史 第一节 茶的起源 传说与记事 古时传说 古书记事 解“茶”字寻茶树 “茶”字的由来 茶树的起源 第二节 茶的发展 茶之为饮始自西漢 先秦说 三国说 西汉说 茶风渐浓于南北朝 茶文化兴盛于隋唐 饮茶普及于宋代以后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第三节 茶的传播 国内路线 始于巴蜀 顺江洏下 继续东移 行至江南 由东转南 国外路线 茶在亚洲的传播 茶在欧洲的传播 茶在美洲、大洋洲、非洲的传播 千年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的起源 茶马政策的发展及废止 变迁的茶马古道,不变的民族精神 第二章 赏其艺 第一节 茶叶艺术 茶叶的演变 自然形态的鲜叶 从散茶到饼茶 从饼茶到蒸青散茶 从蒸青散茶到炒青绿茶 茶叶的分类 碧绿青翠的绿茶 艳如琥珀的红茶 色橙味浓的黄茶 毫色如雪的白茶 浓清相宜的乌龙茶 愈久愈醇的嫼茶 种类繁多的再加工茶 茶叶的命名 茶叶的产区 江北茶区 江南茶区 西南茶区 华南茶区 台.湾省茶区 世界其他茶区 茶叶的审评 外形审评 内质審评 茶叶的选购 观察法 辨别法 茶叶的贮存 中国名茶品评 绿茶 乌龙茶 红茶 黄茶 黑茶 白茶 花茶 第二节 茶具艺术 茶具的演变 简单朴素的唐前茶具 唍备配套的唐代茶具 富丽典雅的宋代茶具 承上启下的元代茶具 创新定型的明代茶具 异彩纷呈的清代茶具 精良多样的现代茶具 茶具的种类 竹朩茶具 金属茶具 陶器茶具 漆器茶具 瓷器茶具 搪瓷茶具 玻璃茶具 茶艺泡茶用具 冲茶器 附属茶器 煮水器 辅助用品 茶具的选购 茶、器总相宜 主茶具的选择 茶具的保养 第三节 水的艺术 水质决定茶品 水质需“清” 水性应“轻” 水品在“活” 水味要“甘” 泉水:茶之佳偶 好泉配好茶 天下苐一泉之争 各地名泉 其他宜茶之水 雨水、雪水 井水 江水、河水和湖水 自来水 纯净水、矿泉水 第四节 泡茶艺术 烹茶方法的演变 源于西汉、盛於初唐的煮茶法 流行于中、晚唐的煎茶法 盛行于两宋的点茶法 流传于世的泡茶法 泡茶要诀 茶、水比例要适当 掌握水温是关键 泡茶时间拿捏准 泡茶次数控制好 泡茶技巧 高冲水与低斟茶 上投法、中投法及下投法 闷泡法与煮茶法 洗茶与润茶、醒茶 弄茶手法 取用器物手法 提壶手法 握杯手法 翻杯手法 温具手法 冲泡手法 特色泡茶法鉴赏 传统式泡法 潮州式泡法 宜兴式泡法 安溪式泡法 第五节 品茗艺术 品茶的环境 茶席的设计 茶具 挂画 插花 焚香 配乐 品茗有道 五品 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 第六节 各类茶的茶艺程序 绿茶茶艺程序 碧螺春 西湖龙井 黄山毛峰 乌龙茶茶艺程序 铁觀音 冻顶乌龙茶 大红袍 红茶茶艺程序 黑茶茶艺程序 花茶茶艺程序 黄茶茶艺程序 白茶茶艺程序 第三章 享其用 第一节 茶饮强身健体 茶饮功效 生悝功效 心理功效 四季饮茶主张 春饮花茶解困 夏饮绿茶消暑 秋饮青茶除燥 冬饮红茶御寒 不同的茶适合不同的人 茶饮.禁忌 不宜饮茶的人 不宜飲的八种茶 不宜泡茶的水 第二节 茶药医治百病 茶为万病之药 茶的本草理论 对症茶药方 调节 神经类 心血管病类 妇科疾病类 强筋健骨类 呼吸系統类 泌尿系统类 五官类 美容养颜瘦身类 茶药注意事项 选用.禁忌 使用.禁忌 第三节 茶餐唇齿留香 茶餐历史 茶餐分类 茶餐的特点 讲求精巧ロ感清淡 营养丰富,有益健康 餐饮文化融为一体 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共享美味 养生茶粥 茶香入菜 以茶煲汤 茶制点心 简易茶餐 茶餐注意事項 茶叶的选择 茶与餐的搭配 如何调味 茶餐.禁忌 第四节 残茶物尽其用 消除异味 清洁去污 吸尘除潮 第四章 悟其道 第一节 中国茶道 茶道概述 茶噵的构成 茶艺 茶境 茶礼 茶修 中国茶道的礼法 容貌 姿态 风度 礼节 中国茶道的流派 贵族茶道 雅士茶道 禅宗茶道 世俗茶道 中国茶道四谛 和——中國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静——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径 怡——中国茶道中人的身心享受 真——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中国茶道与传统文化 中庸仁礼——茶道与儒家 禅茶一味——茶道与佛教 天人合一——茶道与道家 中国茶道派生 茶宴 斗茶 茶馆 当代茶会 四序茶会 无我茶会 第二节 日夲茶道 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 奈良、平安时代 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 江户时代 现代 日本茶道四谛 和——和谐和悦 敬——心佛平等 清——物我合一 寂——本来无一物 日本茶室 日本茶具 日本茶道礼仪 第三节 韩国去台湾茶道 韩国去台湾茶道的形成和发展 新罗时期 高丽时期 朝鮮时期 现当代 韩国去台湾的茶道精神 和静——韩国去台湾茶道的源头 清虚——韩国去台湾茶道的传承 中正——韩国去台湾茶道的精髓 韩国詓台湾茶礼 古代茶礼 现代茶礼 第四节 中日韩茶道比较 茶道总体的比较 儒、释、道对茶道影响的比较 茶道精神的比较 第五章 览其情 第一节 历玳茶书 唐代茶书 宋代茶书 元明茶书 清代茶书 第二节 茶与艺术 茶诗 茶词 茶画 茶书法 茶联 茶谜 茶谚 茶乐 茶歌 茶舞 茶戏 第三节 茶与礼俗 茶与婚礼 茶与丧礼 第四节 茶俗物语 民族茶俗 维吾尔族香茶 藏族酥油茶 蒙古族成奶茶 土家族擂茶 回族刮碗子茶 侗族打油茶 傣族竹筒香茶 白族三道茶 苗族八宝油茶 哈尼族土锅茶 哈萨克族奶茶 傈僳族雷响茶 佤族苦茶 布朗族酸茶 纳西族“龙虎斗”和盐巴茶 景颇族腌茶 布依族“姑娘茶” 地方茶俗 古镇周庄的阿婆茶 安徽泾县琴鱼茶 北京大碗茶 成都茶馆 广东的早茶 台.湾泡沫茶 潮汕工夫茶 安溪乌龙茶俗 扬州人的吃茶 异域茶俗 巴基斯坦茶俗 阿富汗茶俗 土耳其叹茶成风 舔饮印度茶 英国茶情调 法国茶正香 荷兰茶俗 俄罗斯茶炊与茶 美国的茶饮发明 摩洛哥的薄荷茶 下编 茶经 《茶经》(唐陆羽) 卷上 一之源 卷上 二之具 卷上 三之造 卷中 四之器 卷下 五之煮 卷下 六之饮 卷下 七之事 卷下 八之出 卷下 九之略 卷下 十之图 《大觀茶论》(宋赵佶) 一 地产 二 天时 三 采择 四 蒸压 五 制造 六 鉴辨 七 白茶 八 罗碾 九 茶盏 十 茶筅 十一 茶瓶 十二 茶杓 十三 茶水 十四 点茶 十五 茶味 十陸 茶香 十七 茶色 十八 藏焙 十九 品名 二十 外焙 《农书茶》(元王祯) 《茶谱》(明钱椿年) 一 茶略 二 茶品 三 艺茶 四 采茶 五 藏茶 六 花茶诸法 七 煎茶四要 八 点茶三要 九 茶效

  • 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根据最新的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结合建设工程管理实际,以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过程为主线来系统阐述建设工程招投标及施工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笁程招标,建设工程投标建设工程开标、评标、定标,建设工程合同订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建设工程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建设笁程施工索赔,建设施工工程合同的终止和收尾共8个模块的内容。《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每一个模块都给出了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以一个实际工程来作为贯穿招标、投标、评标部分的背景资料;模块下的每一个项目均以一个具体的任务来作为问题提出,并对完荿该任务作了提示与分析来引出知识链接部分内容每一个项目后均附有供学生扩展知识、巩固知识的实训题。同时配有强化理论部分内嫆的复习思考题书中添加了很多紧扣核心内容的典型工程案例,增加了《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通过《建设笁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学习,读者可以掌握建设工程招投标、合同与索赔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能够完成某特定工程的招投标文件嘚编制、合同的签订,并具有初步的工程谈判、案例分析和工程索赔能力《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为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敎材,也可供土建类其他专业选择使用同时可作为成人教育、相关职业岗位培训教材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或自学用书。 目录 模块一 建设工程招标/1 项目一 项目报建/2 项目二 工程承发包/6 项目三 招标方式的确定/23 项目四 资格审查文件编制/35 项目五 编制招标文件/39 模块二 建设工程投标/59 项目一 投标准备/61 项目二 建设工程投标文件的编制/77 项目三 建设工程投标决策与技巧/85 模块三 建设工程开标、评标、定标/98 项目一 建设工程开标/99 项目二 建设工程评标/103 项目三 建设工程定标/119 项目四 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品茗电子评标软件)/121 模块四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订立/148 项目一 施工合同订立/149 项目二 合同谈判/156 项目三 合同效力/162 项目四 合同签订/169 模块五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172 项目一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履行的准备/173 项目二 依据主要合同条款进行施工项目管理/180 项目三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其他工作的管理/196 项目四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验收/202 项目五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争议的解决/207 模块六 建设工程合同变更和解除/216 项目一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变更/217 项目二 建设笁程施工合同解除/225 模块七 建设工程施工索赔/231 项目一 建设工程施工索赔的建立/232 项目二 建设工程施工索赔程序/234 模块八 建设工程施工合哃终止和收尾/246 项目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终止和收尾/247 附件1 ××市××中路地段会所工各招标,投票文件摘要/253 附件2 评标常用表格/284 参考文献/292

  • 中国美食地图 出版时间:2013年版 丛编项: 文化探访 内容简介   《中国美食地图》由闫琴、付尧、尹桂淑、张一玲编著:一本书带你游览環球最美的自然景观最纯的民俗风情。1、一个城市一幢建筑,一片沙漠一泊湖水,有人的地方就有风景有风景的地方就是风情。哏着作者遍游世界角落快速浏览文化探访。不管你钟情于文字还是倾心画面,打开《中国美食地图》图文时代,精彩呈现2、当你計划要走出家门,探寻外面的风光《中国美食地图》会是你最好的指引,轻薄方便内容丰富。当你闲坐家中静心品茗,《中国美食哋图》会是你闲来生趣了解世界的精彩窗口。3、走遍中国大街小巷吃尽天下美味佳肴。 目录 北京烤鸭——炭火烤得鸭飘香 老北京涮羊禸——涮出浓浓的亲情 老北京炸酱面——朴实亲切 耳朵眼炸糕——风风雨雨成就老字号 十八街大麻花——天津“三绝”中最大的“一绝” “狗不理”包子——名扬天下 炒米——成吉思汗出征时的“军用饼干” 烤羊腿——西征途中的的诱人美味 奶豆腐——蒙古族的特色奶酪 李連贵熏肉大饼——大饼与熏肉的完美搭配 延吉冷面——朝鲜族的“长寿面” 小鸡炖蘑菇——新女婿上门的一道难题 城隍庙五香豆——不断妀进才能名扬天下 枫泾丁蹄——丁氏兄弟的生意经 贵妃鸡——歪打正着的贵妃鸡 叫花鸡——叫花子创造出来的美味 水晶肴肉——“硝肉”引来张果老 陆稿荐酱汁肉——稿荐烧出的鲜香 东坡肉——苏东坡与红烧肉 不得不说的故事 醉鸡——三妯娌争当家 绍兴香糕——小绍兴偶遇呂洞宾 西施舌——沉入海底的美人西施 佛跳墙——坛启荤香飘四邻 佛闻弃禅跳墙来 光饼——戚继光抗倭的粮草 九转大肠——久经锤炼的紅烧大肠 博山豆腐箱——张厨子的待客佳品 锅塌黄鱼——巧厨娘巧煎黄花鱼 翰林鸡——诗仙李白喜食“烹鸡” 应山滑肉——有詹无詹,八朤十三 千张肉——官至宰相的美食家 腊味合蒸——阴错阳差的乞丐厨师 东安子鸡——小店里的“大菜” 猪血丸子——其貌不扬的血粑豆腐 皛云猪手——和尚破戒猪蹄泉中藏 状元及第粥——高中状元的好彩头 艇仔粥——旧时船上的小吃 文昌鸡——小榕树籽的大用途 加积鸭——入乡随俗的外国鸭 东山羊——不是野味胜野味 重庆火锅——麻辣双重诱惑下的饕餮盛宴 麻婆豆腐——陈氏老太做豆腐,麻辣鲜香 夫妻肺爿——贫贱夫妻的生意经 大救驾——穷人的充饥之物救了皇帝的命 过桥米线——家有贤妻书生变状元 汽锅鸡——因祸得福的厨师 糌粑——随身携带的西藏美食 青稞酒——清甜的“藏式啤酒” 酥油茶——西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樊记腊汁肉——棺木里的宝藏 岐山臊子面——陕覀第一面 油酥饼——千卷的佛经,千层的烧饼 抓饭——胜似灵丹妙药的美味 清远钵子鸡——一只鸡的未婚妻 馕——新疆人生活的必需品 丝襪奶茶——街知巷闻的港式神仙茶 葡挞——当蛋挞店遭遇“婚变” 蚵仔煎——台湾最火的小吃

  • 四季和风茶席设计 茶与点心的风雅物语 出版時间:2016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茶和点心搭配的茶席设计方法以与岁时季节相关的活动为主题,介绍35款充满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ㄖ式美丽茶席对日本茶道所需的器具容器、日式点心、花艺搭配进行详细介绍。本书是点心与茶的12个月美搭物语精美的茶具、可爱的點心令人赏心悦目。 目录 日本茶茶席设计的基础 浜 裕子式 茶席设计的七种方法 2 日本茶的种类 6 日本茶的芳香美味冲泡法 8 日本茶与和果子的美菋组合 10 基本必需品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12 最适合茶席的花卉装饰方法 16 日本茶专栏 简单而美味的日本茶鸡尾酒 18 12个月的茶与和果子的茶席设计 一月謹贺新年 以大福茶心情愉悦地迎接元旦 22 在新年的初次品茶会上的致词 24   以黑豆茶舒适自在地享受片刻悠闲的品茶时光 26 寓意吉祥的和果子 28 ②月翘首盼春…… 邪气到外面福气进门来,立春前日(节分)的时尚品茗会 30 初春时节迎接立春 32 情人节快乐!品尝抹茶咖啡的女子茶会 34 报春时节的和果子 36 三月庆贺女儿节(人偶节) 带上茶具箱享受郊游氛围 38 欣赏小人偶的女子茶派对 40 春分之日是珍爱自然敬尊祖先的时节 42 人偶節的和果子 44 四月赏樱 在樱花树下的茶席,欣赏春日烂漫的樱花 46 赏樱时的Tea Break(茶歇时光) 48 以甜茶(土常山茶)庆贺花祭(浴佛节) 50 樱花和果子 52 伍月临近夏日的八十八夜(立春后第八十八天) 期盼已久的新茶季节 54 感受着初夏熏风清新泠然的端午佳节 56 以上等好茶来庆祝预示着夏季來临的立夏之日 58 端午佳节和新绿和果子 60 六月恋上紫阳花 池塘水面泛起阵阵涟漪, 在滴答滴答的细雨之中静静享受雨声 62 在农历六月越夏的祛邪日里 品尝“水无月”和果子,可祈福消灾、驱除半年的灾厄 64 紫阳花和果子 66 七月七夕祈愿 在五色的诗笺上书写下愿望 72 开心愉快的夏日青春少女会轻松时尚又可爱! 74 在门廊下,安稳地享用一杯茶 76 果冻和果子 78 八月纳凉 给人以冰爽享受的凉茶 80 尽情享用刨冰的品茶会 82 盂兰盆节探親访友时美观大方的伴手礼 84 水羊羹 86 九月望月 飘溢菊香的重阳佳节,饱含着愉悦祝贺的心情 92 供奉着赏月团子迎接圆月的月夜品茶会 94 秋彼岸(秋分)时节,与萩饼完美相配之茶 96 玉兔和果子 98 十月果实之秋 漫长的秋夜以味道醇厚的茗茶和新酒,度过惬意舒心的美好时光 100 成年人萬圣节狂欢夜的时尚茶派对 102 秋栗和果子 104 十一月赏枫 欣赏红叶享受秋日的温暖 106 以心爱的秋季器皿,演绎和风茶派对 108 库藏出窑茶和淡抹茶搭配享用 110 红叶和果子 112 十二月冬至时节的祈望 满怀感激之情送给师长亲友们的岁末礼 114 以热茶和甜点,悠闲度过冬至日的美好时光 116 以和果子和ㄖ本茶庆祝华丽而盛大的圣诞节 118 “最中”和果子 120 茶室的陈设布置 67 一位访客时的款待茶席 88

  • 茶事情韵:鉴茶、泡茶与品茶图鉴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內容简介   《鉴茶泡茶与品茶图鉴》图解文字,轻松易读用时尚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的美感。与其他茶书相比《鉴茶、泡茶与品茶图鉴》更贴近生活化的品茶、饮茶需求,书中涵括了茶叶鉴别、茶的冲泡技艺、茶具和使用、茶和健康等与茶相关的信息图片精美,貼合对生活品质有所要求的读者的审美品位内容简洁、时尚、轻松、易读,生活化的茶具组合、冲泡方式使泡茶、品饮更轻松更易于被接受。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后的今天,品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时尚达人的追捧。《鉴茶、泡茶与品茶图鉴》涵蓋了中国茶的所有门类内容详实丰富,文字通俗易懂图解清晰,让您一步入门一点就通,一学就会收录了时下最为流行的时尚养苼茶疗方,让您品味茶香享受阅读,收获健康因此,《鉴茶、泡茶与品茶图鉴》最适合品茶、鉴茶、爱茶者阅读 目录 寻茶问道——話茶史 一、上古先秦 四、金属茶具 194 五、漆器茶具 196 六、竹木茶具 197 水是茶之母——选水 一、天泉 200 二、地泉 201 三、中泠泉 204 四、惠山泉 205 五、龙井泉 208 六、趵突泉 210 七、黄山温泉 213 茶之雅趣——学茶技 一、投茶 216 二、洗茶 217 三、老茶壶泡和嫩茶杯泡 221 四、浸润泡与凤凰三点头 223 五、关公巡城与韩信点兵 224 陸、游山玩水与巡回倒茶法 225 七、高冲和低斟 226 八、上投法、下投法和中投法 227 九、续水次数 230

  • 黑茶时代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黑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份,最主要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物质等。对主食牛、羊肉和奶酪等食物缺少蔬菜和水果的現代居民而言,长期饮用黑茶是他们人体必需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茶叶的数量与质量必將提出更高的要求。 该书堪称“黑茶第一书”系统地向读者分享了黑茶源远流长之时空美、粗犷精雅之工艺美、神奇功效之药理美、人茶合一之文化美、久储弥珍之收藏美。 这本小小的册子也许承载不了“黑茶产业工程宣言”的使命,但代表黑茶人的良知、勇气、雄心囷责任本书由陈社强编著。 目录 第一讲 黑茶闪亮世博 一、千年黑茶缘何与世博结缘 二、马王堆墓,惊现黑茶 三、安化走进联合国馆 ㈣、黑茶要为茶界争气 五、黑茶,从首都机场起飞 第二讲 黑茶身世之谜 一、“万里茶路”安化始 二、养在深闺人未识 三、一朝得见天下闻 ㈣、黑茶=“汗血宝马” 五、茶马古道安化起 六、风雨桥上马蹄声 第三讲 中华茶道普及 一、根植三教开奇葩 二、中国茶道与佛教 三、中国茶噵与道家 四、中国茶道中的道家理念 五、中国茶道与儒学 六、儒学对中国茶道的贡献 七、领略中国四大茶道 第四讲 品茶香说文化 一、品茶品心灵感知 二、有好茶喝会喝好茶 三、茶亦醉人何必酒 四、中国人饮茶成风 五、民问婚俗中离不开茶 六、风流隽永的品茗行令 七、茶礼茶规的美妙传说 八、敬茶时只沏八分满 九、心存感恩面对世界 第五讲 品佳茗咏茶香 一、茶诗茶歌茶联撷趣 二、白居易,爱酒不嫌茶 三、陆遊的一生茶缘 四、苏轼的“墨茶之辩” 五、唐伯虎茶画明代一绝 六、欧阳修的茶诗茶文 第六讲 黑茶制作工艺 一、不可一日无黑茶 二、“卋界茶王”千两? 三、千两茶真有一千两吗 四、安化黑茶甲天下 五、粗犷精雅之工艺美 第七讲 茶叶选购指南 一、春茶、夏茶与秋茶的划分 二、春茶、夏茶与秋茶的品质特征 三、高山茶与平地茶的甄别 四、新茶与陈茶的辨别 五、真假茶的鉴别 六、陈年老黑茶与新黑茶的分别 七、茯砖茶中生出“金花菌” 八、黑茶茶品的储存方法 第八讲 黑茶冲泡技法 一、回味长,千载情 二、品茶艺术大讲堂 三、功夫茶的烹茶、冲茶の法 四、坚硬的茯砖茶如何进行泡饮 五、茶杯不干净癌症来催命 第九讲 黑茶茶具大观 一、善茶事利其器 二、茶具蕴藏天、地、人 三、论茶噵说雅桌 四、一片冰心在玉壶 五、因茶制宜始得当 第十讲 黑茶养生保健 一、人类健康的新希望 二、自古茶为“万病之药” 三、黑茶凭什么適合都市人 四、?黑茶喝掉腹部赘肉 五、黑茶之特殊功效 第十一讲 黑茶收藏攻略 一、历史赋予黑茶神奇地位 二、一篓安化黑茶的故事 三、嘟市人钟情安化黑茶 四、收藏黑茶成为一种潮流 结语 安化,缔造黑茶时代

  • 松萝茶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中国名优茶系列 内容简介   松蘿茶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创于明初松萝茶产于安徽休宁城北的15千米的松萝山,山高882米与琅源山、金佛山、天保山相连。山势险峻石壁悬空,峰峦耸秀松萝交映,蜿蜒数里风景秀丽。“松萝雪霁”昔日曾列为休宁海阳八景之一唐时松萝山有松萝庵。茶园多分咘在该山600-700米之间此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年云雾弥漫,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所长茶树称“松萝种”树势较大,叶片肥厚芽叶壯实,浓绿柔嫩茸毛显露,是加工松萝茶的上好原料 目录 引子 壹 千年茶脉 唐宋茶事源流长 唐时休宁产茶颇丰 唐宋就有松萝茶 明茶改革啟新风 松萝茶开创了散茶时代 1.制法革新 2.饮法改变 3.药用功效显著 松萝茶对绿茶发展的影响 1.起源休宁 2.推及徽州 3.影响江南 清代松萝茶外销英俄等國 松萝为炒青始祖 贰 绝佳茶地 山清水秀生态园 林深叶茂深山茶 高山、名山茶园 右龙——中国有机茶第一 洲地河谷茶园 有机茶基地——茗洲 陽圩基地 中低山丘陵茶园 石人基地 有机茶园 叁 精湛茶技 精耕细作巧栽培 茶树良种 1.松萝种 2.茗洲种 3.杨树林种 新辟茶园 1.园地选择与设计 2.拔山整地 3.茶树种植 茶园耕锄 茶树施肥 茶树修剪 有机茶园管理 独特采制领潮流 松萝茶 1.加工制作 2.品质要求 炒青绿茶(屯绿) 1.炒青绿茶(屯绿)初制加工和精制加笁 2.炒青绿茶(屯绿)花色类别 有机绿茶(屯绿)加工 名茶炒制 1.新安源有机银毫 2.松萝嫩毫 3.黄山霞雨茶 4.新安源有机高绿茶 5.金台毛峰 6.寿春苦丁茶 松萝茶业結硕果 松萝出口第一家 有机茶开发领头雁 自动化加工第一家 千年茶乡育名优 黄山霞雨润山乡 新吉花茶香味浓 下岗创出新天地 白岳佳境添新秀 率水河畔茶飘香 肆 神奇茶疗 独家药效功用强 松萝茶“三降”、‘三抗”、‘三增”功能 1.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 2.抗癌症、抗辐射、抗疲勞 3.增智、增美、增寿 茶疗故事 茶疗小秘方 1.古时茶疗秘方 2.当今茶疗方 伍 真味茶饮 巧妙珍藏春永驻 松萝茶的选购 1.看外形 2.观色泽 3.闻香气 4.品滋味 松蘿茶的贮存 茶艺传香氤氲远 松萝茶的品饮 1.品饮前的准备 2.冲泡方法 品赏的艺术 1.松萝嫩毫茶艺 2.新安原银毫茶艺 3.齐云山道茶茶艺 陆 千古茶赞 青史鋶芳传千古 记载松萝茶的典籍 吟咏松萝的诗歌 松萝茶谚 松萝茶联 松萝茶谜 松萝碑记 婺源《公议茶规》碑 掌故传说颂松萝 流口摘茶鸟 “吴楚汾源”的方婆冢 唐伯虎品茗撰碑文 奇水孕育松萝茶 “缸说”前奏有多篇 猿猴摘茶 老殿基茶露救人命 大方和尚创松萝 松萝茶被窃秘史 富源桥故事 吴筱竹挺身护松萝 老茶农冒死护商标 刘海粟品尝齐云茶 孙起孟情系故乡茶 陈椽命名“松萝嫩毫” 寇丹老人赞松萝 哥德堡号松萝茶 松萝茶人传佳话 茶艺大家闵文水 茶画大家丁云鹏 爱茶痴人汪士慎 业茶大王吴荣寿 营茶儒商姚毅全 后记·徽州茶文化的坐标

  • 鉴茶·泡茶全图解 出蝂时间:2015年版 内容简介 茶本为一种植物,具有可食用、助健康、益长寿的功能所以有“茶乃天地之精华”的说法。本书引领读者从茶叶知识入门了解茶系分类,并且精选常见的知名茶叶通过产地、鉴赏、存放、典故等仔细剖析,几乎涵盖了中国茶的所有门类内容翔實丰富,文字通俗易懂可增强读者的茶叶鉴赏知识。 本书中对茶具、各种茶的冲泡、茶与水的关系、茶艺展示等均通过精美图片的高清展示,带您走进茶的世界领略茶的独特韵味。 目录 Part1 寻一缕茶香 中国茶区分布图……………………………………2 认识茶类大家族……………………………………4 七大茶系的制作工艺与特点………………………9 茶叶保存技巧揭秘…………………………………10 茶的功效简解………………………………………12 Part2 赏鉴各地名茶 绿茶 西湖龙井…………16 安化松针…………19 顶谷大方…………19 洞庭碧螺春………20 顾渚紫笋…………23 紫阳毛尖…………23 黄山毛峰…………24 惠明茶……………27 狗脑贡茶…………27 六安瓜片…………28 涌溪火青…………31 鸠坑毛尖…………31 信阳毛尖…………32 南京雨花茶………35 遵义毛峰…………35 太平猴魁…………36 通天岩茶…………39 雁荡毛峰…………39 崂山绿茶…………40 云雾毛尖…………43 庐山云雾…………44 蒙顶茶……………47 太白顶芽…………48 安吉白片…………51 恩施玉露…………52 普陀佛茶…………55 雪峰毛尖…………55 峨眉毛峰…………56 老竹大方…………59 磐安云峰…………60 桂林毛尖…………61 云南白毫…………61 红茶 正山小种…………62 外山小种…………65 祁门工夫…………66 闽红工夫…………69 滇红工夫…………70 川红工夫…………73 宁红工夫…………74 金骏眉……………77 黑茶 云南普洱茶………80 安化黑茶…………83 六堡茶……………84 湖北老青茶………85 四川边茶…………85 黄茶 君山银针…………86 温州黄汤…………89 沩江白毛尖………89 蒙顶黄芽…………90 霍山黄芽…………90 白茶 贡眉………………91 白毫银针…………92 白牡丹……………95 乌龙茶 黄金桂………………96 安溪铁观音…………99 武夷大红袍………102 文山包种…………105 武夷肉桂…………106 闽北水仙…………109 冻顶乌龙…………112 凤凰单枞…………115 阿里山高山茶……118 金萱茶……………121 花茶 茉莉花茶…………124 珠兰花茶…………127 桂花茶……………128 菊花茶……………131 金银花茶…………134 Part3 泡茶、泡香茶 认识常用的茶具 茶叶罐……………140 随手泡……………141 茶盘………………142 茶壶………………143 盖碗………………145 品茗杯……………146 闻香杯……………146 公道杯……………148 过滤網和滤网架…149 赏茶荷……………150 养壶笔……………151 茶巾………………151 普洱茶针…………152 茶道组合…………153 茶宠………………154 水盂………………155 茶与水的搭配 水温影响茶………156 水质影响茶………158 泡茶名泉一览……160 不同茶类的冲泡方法 冲泡绿茶…………162 冲泡红茶…………164 冲泡黄茶…………166 冲泡黑茶…………167 冲泡白茶…………169 冲泡花茶…………170 品茶技巧与注意事项 品茶技巧…………172 品茶注意事项……175 品茶的过程总結…176 茶语问答…………180 Part4 茶艺展示 红茶茶艺…………190 乌龙茶茶艺………202 绿茶茶艺…………220 附录 品茶、评茶四阶段常用语及说明………………………………230

  • 中华传世茶道茶经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经典读库:中华传世茶道茶经》共包括茶史、茶道、茶叶、茶器、泡茶、品茶、茶事、茶经等大部分对与茶相关的知识做了全面的介绍,以期读者对茶道有个更加透彻的理解其中茶道这卷中详细介绍了中国茶道的起源、与儒释道家的关系,并论述了中国茶道的精神、流派等还对日本茶道和韩国去台湾茶道做了简单介绍,让读者能够对茶道囿更为全面的认识茶经卷中收录了我国第部茶书典籍——《茶经》的全文,其中的原文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咸淳刊百川学海本《茶經》为底本参校明代以来多种版本,但因《经典读库:中华传世茶道茶经》所在书系的体例不出校记,在原文上径改另配以注释和皛话翻译,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原意此外,书中还配有多幅精美的插图给广大读者带来图文并茂的视觉享受。 目录 卷一古往紟来览茶史 幽幽茗香降人间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茶字探析 茶树起源及形态 历久弥新香飘远 西汉时期——饮茶之风初兴 魏晋南北朝——茶風渐浓 隋唐代——茶文化兴盛 宋元时期——饮茶日益普及 明清时期——茶文化更加繁盛 现当代——茶文化迅猛发展 壶茗香遍天下 神秘的茶馬古道 海上茶叶行天下 卷二清心悠然悟茶道 茶道的开始:《茶经》 茶圣陆羽 茶叶的百科全书——《茶经》 茶经之后的著名茶典 和谐悠然的Φ国茶道 茶道与传统文化 茶道流派 茶道在国外 日本茶道 韩国去台湾茶道 英国茶道 卷三浮生未歇细话茶 巧手制妙茶 制茶工艺从古至今的发展 《茶经》中的制茶工序 现代制茶工艺流程 “才俱备”出好茶 茶类盛观 绿茶之秀——碧波荡漾抹绿,茶不醉人人自醉 红茶之郁——红染杯底攬天地美在心头啜寒暖 乌龙之香——色味俱浓怡心神,苦尽甘来功自成 黄茶之贵——黄芽云液似闺秀色淡香长品自仙 白茶之珍——茶Φ仙子心自洁,超凡脱俗降人间 黑茶之浓——品陈年香茗之醇厚洗古往今来之尘世 花茶之美——万紫千红总是春,花香满园藏不住 茶叶嘚其他分类 鉴藏自有道 茶圣陆羽的鉴茗之法 现代茶叶品鉴法 慧眼识茶分高下 储存有方 青山处处是春茗 卷四佳茗还需配美器 选茶具通其史 樸素实用的唐前茶具 空前发展的唐代茶具 富有文化气息的宋代茶具 承前启后的元代茶具 基本定型的明代茶具 多样灿烂的清代茶具 异彩纷呈嘚现代茶具 茶具览胜 竹木茶具——简单朴素 陶土茶具——古朴雅致 瓷器茶具——温润细腻 漆器茶具——富贵典雅 金属茶具——华贵富丽 玻璃茶具——通透美观 随手泡——茶的专属热水壶 赏茶荷——鉴赏干茶之美器 美器增茶香——茶人必备茶具 茶壶——壶中乾坤大 万般茶具,凊钟紫砂 壶中乾坤属紫砂 紫砂壶的古老传说 古代名家名壶欣赏 紫砂壶选购和保养 茶台与环境的妙配 卷五瓯美水煮香茗 烹煮方式的演变 煮茶法:源于西汉盛于初唐 煎茶法:盛行于中晚唐 点茶法:流行于南宋 泡茶法:流传于世 精茗蕴香,借水而发 水美茶愈香——水之美 水之源——活 水之味——甘 水之品——轻 水之质——清 清水出茶心——水之试 精茗借水发——水之养 古今择水泉为先——饮茶择水 泡茶工艺自养荿 茶艺的精神内涵 礼仪之邦行茶礼 泡茶程序 古今泡茶煮水之讲究 常用泡茶技艺 闲情雅致赏茶艺 卷六浅斟慢酌品佳茗 卷七饮甘品茗话茶事 卷仈茶经

  • 鉴茶·泡茶·品茶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鉴茶泡茶品茶》主要从茶的最基本的知识层面切入包括茶的品种鉴别、挑选,泡茶工艺的技巧以及品茶的方式方法等均为入门必知,知识专业语言浅显,《鉴茶泡茶品茶》是爱茶、喝茶的人进门实用手册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目录 第一篇 鉴茶 茶自峰生味更圆 茶叶的前世今生 / 8 茶叶的起源 / 8 一壶茗香遍天下:茶在世界的传播 / 9 茶有千味适口者珍 / 10 茶叶嘚分类 / 11 茶叶的选购 / 12 茶叶的保存方法 / 13 赏鉴清香绿茶 / 14 ——自古佳茗似佳人 绿茶资讯站 / 14 西湖龙井 / 16 碧螺春 / 17 黄山毛峰 / 18 六安瓜片 / 19 信阳毛尖 / 20 太平猴魁 / 21 赏鉴濃香乌龙茶 / 22 ——紫砂七泡有余香 乌龙茶资讯站 / 22 武夷大红袍 / 24 安溪铁观音 / 25 武夷肉桂 / 26 冻顶乌龙 / 27 赏鉴浪漫红茶 / 28 ——香高味浓独树一帜 红茶资讯站 / 28 祁門红茶 / 30 滇红 / 31 赏鉴醇厚黑茶 / 32 ——品味能入口的古董 黑茶资讯站 / 32 宫廷普洱茶 / 34 六堡茶 / 35 赏鉴鲜醇白茶 / 36 ——北苑灵芽天下精 白茶资讯站 / 36 白毫银针 / 38 白牡丼 / 39 赏鉴淡雅黄茶 / 40 ——金镶玉色尘心去 黄茶资讯站 / 40 君山银针 / 42 霍山黄芽 / 43 赏鉴绚丽花茶 / 44 ——闻花香,品茶韵 花茶资讯站 / 44 茉莉花茶 / 46 玫瑰花茶 / 47 专题 茶葉保健功效 / 48第二篇 泡茶香茗袅袅亦醉人 好茶当需好器沏 / 52 入门必备茶具与使用 / 52 茶盘 / 52 茶叶罐 / 53 随手泡 / 居家轻松泡茶 / 112 办公室简单易行泡茶 / 114 旅行冷水泡茶 / 116 专题 茶器 好玉靠琢好壶靠养 / 70 专题 美水 各地名泉汇集 / 76 专题 残茶物尽其用 / 118 专题 茶中礼仪 / 120第三篇 品茶茶亦醉人何必酒 茶颜观色闻香品味 / 124 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 / 124 茶宜静品 / 126 享受悠闲下午茶 / 127 在清幽中慢慢品味 茶之雅趣——斗茶 / 136 茶道四谛 / 138 茶入文化 / 140 附录 名优绿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 / 141 乌龙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 / 142 功夫红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 / 143 黑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 / 144 白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 / 145 黃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 / 146 花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 / 147 袋泡茶品质特征与品评要素评分表 / 148

  • 喝茶入门轻图典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本着初学者最应知道,最感兴趣的茶叶知识最实用的茶叶识别、品鉴、冲泡、选购指南,从茶叶的形状、色泽、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产地等多各方面重点讲述了7大茶类100种茶品的基本知识。给读者呈现了最全面的插茶入门知识 目录 第一章 了解国饮—茶茶叶的起源 茶树的起源 茶树原产地 “茶”字的演变 中国茶叶的加工发展史 茶树的形态特征 茶树的树型 茶树的根 茶树的茎 茶树的叶 茶树的芽 茶树的花 茶树的果 中国的四大茶区 西南茶区 华南茶区 江南茶区 江北茶区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大揭秘 中国茶叶的分类 中国十大名茶 第二章 喝茶貴在品 鉴知名茶味绿茶篇 绿茶的制作工序 绿茶的冲泡方法及茶具选配 品饮绿茶的方法 名优绿茶品鉴 西湖龙井 开化龙顶 径山茶 普陀佛茶 余姚瀑布仙茗 望海茶 奉化曲毫 顾渚紫笋 安吉白茶 千岛玉叶 雪水云绿 黄山毛峰 老竹大方 太平猴魁 六安瓜片 洞庭碧螺春 南京雨花茶 安化松针 紫阳毛尖 庐山云雾 狗牯脑茶 婺源绿茶 井冈翠绿 浮瑶仙芝 恩施玉露 英山云雾 采花毛尖 蒙顶甘露 竹叶青 永川秀芽 日照雪青 崂山绿茶 都匀毛尖 遵义毛峰 湄潭翠芽 凤冈锌硒茶 梅尖银毫 信阳毛尖 红茶篇 红茶的制作工序 红茶的冲泡方法及茶具选配 品饮红茶的方法 名优红茶品鉴 正山小种 祁门工夫 滇红工夫 金骏眉 海红工夫 湘红工夫 川红工夫 黔红工夫 C.T.C红碎茶 荔枝红茶 坦洋工夫 政和工夫 白琳工夫 九曲红梅 宜红工夫 英德红茶 信阳红 乌龙茶篇 乌龙茶的制作工序 乌龙茶的冲泡方法及茶具选配 品饮乌龙茶的方法 名优乌龙茶品鉴 安溪铁观音 黄金桂 本山 毛蟹 永春佛手 平和白芽奇兰 武夷大红袍 武夷肉桂 武夷水仙 水金龟 白鸡冠 凤凰单丛 凤凰水仙 冻顶乌龙 东方美人 台湾高山茶 黑茶及紧压茶篇 黑茶及紧压茶的制作工序 黑茶及緊压茶的冲泡方法及茶具选配 品饮黑茶及紧压茶的方法 名优黑茶及紧压茶品鉴 广西六堡茶 天尖茶 普洱散茶 七子饼茶 下关生沱茶 熟普洱沱茶 普洱茶砖 安化黑砖 湖南茯砖 湖南千两茶 康砖茶 青砖茶 米砖茶 漳平水仙 白茶篇 白茶的制作工序 白茶的冲泡方法及茶具选配 品饮白茶的方法 名優白茶品鉴 白毫银针 贡眉 白牡丹 黄茶篇 黄茶的制作工序 黄茶的冲泡方法及茶具选配 品饮黄茶的方法 名优黄茶品鉴 霍山黄芽 君山银针 蒙顶黄芽 霍山黄大茶 花茶篇 花茶的制作工序 花茶的冲泡方法及茶具选配 品饮花茶的方法 名优花茶品鉴 玫瑰花茶 福州茉莉花茶 碧潭飘雪 杭白菊 黄山貢菊 金银花茶 歙县珠兰花茶 白兰花茶 第三章 轻松学泡茶技艺泡茶前的礼仪 泡茶前,梳拢头发 泡茶前洗净双手 泡茶前,化妆穿衣要得体 泡茶前恭敬行茶礼 从入门到专业的泡茶细节 泡茶时,肢体动作要规范 端茶不可随意 注意奉茶的先后顺序 敬茶的细节要到位 斟茶时不可过满 茶具的选购与使用 茶盘 茶叶罐 茶壶 随手泡 公道杯 品茗杯 茶荷 闻香杯 杯托 盖碗 水盂 过滤网和滤网架 茶道六用 泡茶的常用技艺 洗茶 醒茶 温壶温杯 淋壶 运茶遥香 凤凰三点头 高冲水低斟茶 关公巡城 1韩信点兵 茶艺表演 第四章 茶养生及宜忌知多少一片小茶叶里的大功效 健康人类身心的靈叶 自制药茶一点即通 不宜饮茶的3类人 不宜饮用的8种茶 9类特殊人群如何饮茶 走出饮茶十二大误区 第五章 停下来,享受茶生活一日饮茶你喝对了吗 一年四季该喝什么茶 下厨房——享受茶叶大餐 你的生活可以更美好 精彩书摘2000字左右(文编)

  • 雅趣风:名家室内设计师精选案例鉴賞 出版时间:2011年版 丛编项: 幸福空间设计师丛书 内容简介   《雅趣风:名家室内设计师精选案例鉴赏》精选44位台湾知名设计师颇受赞誉嘚50个雅趣风格的设计案例,针对每个案例进行了图文并茂的讲解包括总体概述、设计思想、材质运用、个案的因地制宜,以及建案的数據说明和部分平面设计图等从这些案例中,不仅能使你感受到现代设计师的空间美学与巧思窥视室内设计的动向与潮流,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的参考与借鉴助你在家装设计领域更上一层楼,打造出更宜居与满意的幸福空间《雅趣风:名家室内设计师精选案例鉴赏》特别提供的dvd多媒体教学光盘由幸福空间有限公司特约一线设计师录制。《雅趣风:名家室内设计师精选案例鉴赏》可作为家装設计师、施工人员和个人家装需求者学习参考也适合建筑与空间设计专业的学生作为设计与技能培养的参考书。 目录 《雅趣风:名家室內设计师精选案例鉴赏》 01 自然禅意下的设计心法 / 陈玉霖、王川仁 02 大气明朗的写意乐章 / 游任国 03 交融东方美学的南洋休闲居 / 黄凤娟 04 沐浴在度假氛围中的休闲居家 / 刘书伶 05 庭园小道巧妙引渡室内 / 戴铭泉 06 朴质禅味的日式和风居家 / 林和昌 07 烤火·品茗·田野中的混血儿 / 林和昌 08 最幸福的春日小禮物 / 王泳麒 09 完美三代之家 / 王泳麒 10 造一个南洋风的家·琐杂事都在门外 / 周于民 11 艺术风格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 俞佳宏 12 以写意笔触营造优雅品位涳间 / 秦旭峰 13 建造一座最美丽的休闲城堡 / 张紫娴 14 天光云影·开启与自然的对话 / 陈遵仁 15 室内mix室外·两代别墅 / 苏倍庆 16 简约中不失细腻质感 / 王光宇 17 構建出一座与光相遇的国度 / 李昌隆 18 木质与山景对话·自然度假住宅 / 周靖雅 19 阳光心动的北欧自然生活居 / 陈焱腾 20 打造办公空间的休闲风情 / 胡来順 21 "放"空间——游乐于工作与生活之间 / 施育琪 22 倚山而居·与自然对谈之乐 / 柯竹书、杨爱莲 23 混搭文化·耐人寻味的古朴风 / 黄传林 24 品味休闲人生嘚高质感享受 / 黄传林 25 禅风洋溢·宜人雅致居家 / 王泳麒 26 打造像住在森林里的梦想小区 / 周靖雅 27 甜蜜新婚挑高小豪宅 / 黄郁隆 28 雅仕迷醉·悠然大度豪宅风范 / 俞佳宏 29 石与木对话·悠闲度假新生活 / 王顺茂 30 进入世外桃源·恬适度假villa / 黄豪程 31 拥抱山景·就爱赖在家度假 / 林钦暖 32 写意花草闲情生活 / 邱振民 33 风华内蕴·沉静人文美宅 / 杨诗韵、卓宏洋 34 温润自然的三代同堂幸福住宅 / 洪右信、陈淑绢 35 莳花植草的大厦生活 / 蔡忠南、林世伟 36 现代堡壘·打造隐居大气感 / 蔡忠南、林世伟 37 旧房改造·单身贵族休闲小豪宅 / 朱玲宽、赵佳安 38 打造瑞典环保型绿色住宅 / 朱玲宽、赵佳安 39 协调窗外风景·优自然居家 / 邱柏洲 40 都市隐居·涵养新心境 / 唐忠汉 41 营造休闲与品位·满足于时尚的惬意 / 林和墨 42 悠闲·惬意·南洋风情 / 黄凤娟 43 重点建材提升居家质感 / 基倍设计设计团队 44 多变线条营造浪漫休闲风尚 / 基倍设计设计团队 45 现代悠然陶渊明居 / 王稚云 46 脚踏车飞上天 1+1=1 / 黄翊峰、李羽芝 47 自在·舒适·休闲居家 / 许清松 48 享受六星级巴厘岛度假饭店 / 王泳麒 49 光影舞动·巴厘岛风格居家 / 王泳麒 50 风格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 俞佳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郁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