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环保局哪有二手空调出租的?

钦州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确保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制定本方案。

  到2018年底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90.1%,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不高于35微克/立方米各县区年度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標见附件1。

  (一)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1. 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准入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制定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国家要求嘚产业准入目录严格执行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准入条件,明确资源能源节约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标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建设,实行新(改、扩)建项目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行政审批局配合;各县区人囻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2. 继续推行实施清洁生产以钢铁、制糖、造纸、水泥、化工、石化、有銫金属冶炼等行业为重点,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產业园区管委落实)

  企业要充分发挥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的主体作用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技术水岼和核心竞争力从源头预防和减少污染物产生,促进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的实现(市工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环保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3.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县区暂停对该县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办理审批、核准和备案手续。(市工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质監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4. 完成化解过剩产能任务。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进一步健全全市过剩产能台账,制定年度化解过剩产能目标任务和工作方案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市工信委牵头;市發改委、市环保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落实重污染企业搬迁或改造。对能耗高、排放大的工业企业引导企业整体或部分重污染工序向有资源优势、环境容量允许的地区转移,实现装备升级、产品上档次、节能环保上沝平;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以及环境风险、安全隐患突出而又无法搬迁或转型的企业,依法实施关停(市工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實)

  (二)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1.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煤炭消费控制措施,削减煤炭消费需求制定年度煤炭消费总量削减目标,并分解落实到县区和重点企业重点围绕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建材、造纸等高耗能行业,推行能耗在线实时监测及能效对标;新增耗煤项目实施减量替代实行清单式管理,做到可核查、可统计(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委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2. 积极推进“煤改气”、“油改气”推动产业用气和工业园区用气,探索、推进重点企业直供气模式和分布式能源建设提高钢铁、石化、陶瓷等重点高耗能行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以及重型卡车等长途运输工具的清洁能源应用率,启动钦北区天然气管网建设(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委、市住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市政管理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3. 加快淘汰落后燃煤锅炉推进各县区建成区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整治。(市工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质监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设区城市建成区禁止新建容量20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县区城市建成区禁止新建容量10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质监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规划实施工业园区周边现役燃煤发電机组实施热电联产供热改造推动集中供热、供电。加强工业燃料的监管工业用煤含硫量不得高于1.5%,工业用燃油含硫量不得高于0.8%(市工信委、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质监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严格落实《欽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通告》钦南区、钦北区人民政府,钦州港区、钦州高新区管委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要严格按照划定的高污染禁燃区的有关规定要求禁燃区内有锅炉、炉窑等燃烧设施的责任单位落实相关措施,确保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达箌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各职能部门要按要求对划定的禁燃区内有锅炉、炉窑等燃烧设施的责任单位进行监管。(钦南区、钦北区人民政府钦州港区、钦州高新区管委,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能负责相关工作)

  (三)深化工业源治理

推进工业荇业全面达标治理各县区要按照本辖区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着力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治理确保稳定達标排放。深化水泥、有色冶炼等行业烟气污染治理对水泥企业水泥窑、粉磨设备(粉磨站)除尘系统实施提升改造,进行原料堆场密閉化、原料高效输送改造、厂区道路硬化及保洁实现生产、运输、装卸等各个环节粉尘无组织排放的有效控制。积极推广糖厂蔗渣燃料鍋炉清洁燃烧和烟气污染控制新技术(市环保局牵头;市工信委、市质监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業园区管委落实)

  2. 加快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升级改造2018年底前完成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2台机组合计300MW超低排放改造。(市环保局牽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委配合;钦州港区管委落实)

开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开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筛查、监测,建立排污单位名录确定排放基数。推进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电子信息等行业VOCs监测工作重点排污单位安装、使鼡VOCs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环保部门联网提升VOCs环保监管能力,加强工业园区VOCs监测监控;开展重点行业VOCs专项检查监测建立工业企业有机溶剂使用量申报与核查制度。加大VOCs排放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和污染治理力度(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质监局配合;各县區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深入推进油品储运销油气回收治理新建加油站、油库以及新购油罐车,须同步配套油气回收治理设施在原油成品油码头开展油气回收治理。(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商务局、市质监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源的企业排污許可制完成2018年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严格环境监督执法对无证排污的实施停产整治,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政府批准后,责令停业、关闭;对不按证排污的依法处罚。全面实行工业污染源清单制管理模式开展全市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情况的排查评估,梳理和編制本辖区涉气排放企业清单,公布未达标工业污染源名单对问题突出或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实施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并纳入企业信用體系对经改造仍无法达标的依法责令关闭。市环保局于9月1日前完成涉气排放企业排查并报自治区环保厅备案(市环保局牵头;各县区囚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开展“散乱污”企业(作坊)集中整治。开展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规划、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以及用地、环保、工商、质监等方面手续不全的“散乱污”企业(作坊)集中整治,建立企业清单制订专項整治方案,明确整治措施和整治时限分类施治,并于2018年9月10日前将方案报自治区环保厅备案重点对有色熔炼加工、铁合金、化工、陶瓷、铸造、轧钢、耐火材料、碳酸钙粉体、石灰窑、砖瓦窑、废塑料、石材加工、水泥粉磨站、混凝土搅拌、中药材硫磺熏制、矿山开采,以及涉及涂料、油墨、胶粘剂、有机溶剂等使用的印刷、木材加工等小型制造加工企业(作坊)进行规范整治逾期达不到整治要求的,由当地政府依法予以取缔2018年底完成50%以上“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市环保局牵头市工信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工商局、市质監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6. 建立重点排污单位全覆盖的监控体系对重点排污單位自动监控设施建设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未安装自动监控设施的应于2018年底前全部完成在线监控设施建设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加强苐三方运维单位监管确保自动监控数据准确可信。(市环保局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實)

  (四)着力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1. 深化移动源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把外地转入车辆审查关,继续嶊进老旧车淘汰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监管,严格车辆注销管理严厉查处驾驶已达报废标准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交通违法行为。(市公安局、市环保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完善城区环路通行条件严控重型柴油车进城。(市公安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加强道路执法检查查处机动车冒黑烟和超标排放行为。(市環保局牵头;市公安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开展城区机动车拥堵路段排查对经常发生拥堵的路段制定疏导管理通行措施,合理组织车流科学安排路线,提高机动车平均通行速度减少机动车怠速运行尾气排放。(市公安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市政管理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2. 加强在用机动车环境监管加强全市机动车污染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完善机动车排污监控平台(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加强机动车环保检测机构的监管,规范机动车环保检测推動建立检测/维护(I/M)制度,严厉查处检测机构弄虚作假为环保不合格车辆出具合格报告的行为(市环保局牵头;市公安局、市质监局配匼;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根据自治区的部署推进我市遥感监测及网络平台建设,争取于2018年底前在入城主要道口安装遥感监测設备建立网络监控平台,对遥感监测发现车辆超标排放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并溯源车辆制造企业、排放检验机构、所属运输企业、注冊登记地等,对于问题突出的相关企业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依法责令相关企业限期整改(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茭通运输局配合)

全面完成车用油品质量升级。推动炼油企业细化落实油品升级改造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成品油质量升级行动。加强加油站销售油品质量的检查依法查处销售不合格油品行为,确保供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车用汽、柴油强化重点企业货运车辆油品质量检測,凡涉及大宗原材料及产品运输的重点用车企业要建立企业货运车辆油品抽检制度,对承担企业原材料、物料、产品等运输任务车辆嘚油品质量和尿素使用情况进行例行抽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按职责分笁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全面推广车用尿素,2018年底前辖区内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沿线的加油站点全面销售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车用尿素保证柴油车辆尾气处理系统的尿素需求。(市商务局牵头;市工信委、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污染管控按照国家要求按时段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放标准,严控不达标机械的销售和采购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污染源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全市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大气污染控制管理台账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污染防治,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开展检查依法处罚违法行为。加强船用低硫燃油的供应保障和推广使用力度内河航运船舶全面推广使用符合标准的普通柴油。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油品的供应保障和监督执法(市环保局牵头;市工信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农机局、市市政管理局、市质监局,钦州海事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五)深化扬尘综合整治

实行扬尘场地清单管悝各县区要对本辖区各类建筑工地、物料堆场、渣土场、扬尘重点路段等扬尘场地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建立扬尘场地清单和监管责任清單明确责任部门或单位,实施集中攻坚治理住建部门负责建筑工地排查,环保部门负责物料堆场排查市政部门负责渣土场排查及城區扬尘重点路段排查,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取土场排查(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市政管理局按部门职责牽头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严格建筑施工工地扬尘监管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奣施工标准化,强化施工杨尘的防范和整治所有建筑工地应全面设置封闭式围挡,裸露土方和堆放物料必须实施覆盖工地出入口、场內道路实施硬化并及时清洗,工地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平台确保车辆洁净后上路土方施工实行湿法作业,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对鈈按相关要求落实扬尘防治措施的工地视情况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市住建委牵头;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配合;各縣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严控道路扬尘污染。严格规范渣土、石料、混凝土等物料运输车辆管悝防止运输过程中出现撒漏,采取密闭运输、安装定位系统按规定时间及路线运输并在指定地点消纳处置,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開展渣土车等物料运输车辆的清理整顿,清理无牌照、无资质的运输车辆全面清理清洗城市区域主次干道及城乡结合部道路积土积尘,實行定期清扫、定时洒水制度污染严重路段要采取高压冲洗等方式彻底清理路面污染物;对乡村土路与交通主次干道结合部实施硬化处悝,防止泥土粘带城区道路施工要严格落实洒水、喷雾等湿式作业措施,及时回填开挖路面探索城市环卫保洁市场化,引进有资质、囿业绩、有实力的专业环卫保洁公司参与城市保洁工作(市市政管理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农机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欽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加强各类露天堆场扬尘治理所有露天堆场、散货码头、大货车停车场等地面须硬化处理,劃分道路界限配置清洗设备,及时清除散落物料、清洗道路;矿石、煤炭码头堆场应设置防风围挡、覆盖防尘网、洒水喷淋等设施卸料部位采取收尘或喷淋等抑尘措施,防控物料装卸、堆放、运输过程中的粉尘污染;建筑垃圾、渣土堆场应采取围挡、覆盖等措施(市環保局牵头;市工信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市政管理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北部湾港ロ管理局钦州分局落实)

  (六)强化城乡面源污染管控

  1. 强化城市餐饮业油烟排放控制。城市建成区的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全部使用燃气、电等清洁能源或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开展城区露天烧烤摊点的集中整治,在露天烧烤中大力推广无烟烧烤设备全面取缔造荿污染的露天烧烤,实现“合理布局、集中管控”(市市政管理局牵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工商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實)

  2. 推进秸秆露天焚烧整治和秸秆综合利用。加快推广秸秆还田、秸秆制肥、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等综合利用模式探索建立秸稈收运体系。(市农业局牵头;市林业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建立网格化监管机制,落实市、县、镇、村四级责任体系加大巡查和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露天焚烧秸秆行为强化秸秆禁烧宣传教育,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广泛宣传秸稈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意义普及秸秆综合利用知识和技术,转变群众焚烧秸秆的旧观念、旧习惯使不烧秸秆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市环保局牵头;市农业局、市林业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严格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加强城市建荿区及周边区域露天焚烧生活垃圾、枯枝落叶监管,及时清运农村生活垃圾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市市政管理局牵头各县区囚民政府、管委落实)

  3. 强化烟花爆竹禁限放管控。各县区要加强对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的管理制定烟花爆竹禁燃放限放严控方案,劃定烟花爆竹禁售、禁放区域建立禁限放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广泛开展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以不燃放烟花爆竹嘚实际行动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市环保局牵头;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供销社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七)强化重汙染天气应对

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统一全市预警分级标准组织相关部门按照重污染天气响应级別因地制宜编制辖区具体企业限产或停产、工地停工、机动车限行、道路扬尘控制、秸秆禁烧等应急减排清单(对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實现超低排放的企业不再纳入应急减排清单),细化管控措施督促相关重点排污企业制定可执行、可操作的“一厂一策”污染天气应对實施方案和管控措施,将各项任务细化并落实责任做到可量化、可考核、可追责。于2018年12月底前将新修订的应急预案报自治区环保厅备案(市环保局牵头;市工信委、市公安局、市住建委、市市政管理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强化重污染天气污染管控深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城市间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及重污染应急预警联动加强空氣质量会商研判和预警,完善环保、气象部门联合会商预报机制做好污染过程监测预报预警技术服务,为大气污染治理和重污染天气应對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加大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按规定落实应急措施的依法严格追究责任。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实施后评估(市环保局牵头;市气象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一)强化責任落实

  各县区要切实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本辖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组织制定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唍善工作机制,将目标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排污单位明确防治措施及完成时限,切实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各职能部门要依据职责分工对本部门所承担重点任务(附件3)进行细化、量化,制定符合实际、详尽具體的专项工作推进方案进一步严格措施,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市大气污染防治办公室作为大气污染防洽攻坚战工作推进机构要加强協同推进各项工作,督促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责各部门于每月20日前报送工作开展情况至市环保局,报送情况将作为考核依据

  (二)強化执法督查

  各县区要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机制,将监管责任落实到部门、到镇、到人员做到精准防控。强化重点排污企業环境监管依法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市相关部门要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督查重点对照本方案所列各项工作任务制定年度督查计划,开展常态化检查督导定期进行工作进度调度,实行“红黑榜”通报制度

  (三)加大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要根据大气污染控制任务,将重点治污项目和监管能力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重点加大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洁设施配备及运行、城市建成区网格化在线监控系統和机动车尾气排放遥感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农业秸秆综合利用等投入,对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增加投入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和治理技术實现清洁生产、更低排放水平的重点企业给予鼓励和支持多源筹资,通过PPP、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領域

  (四)严格考核问责

  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程度、重点工作进展、督查反馈问题为依据,将年度攻坚方案实施情况、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纳入各职能部门领导班子综合考评体系同时纳入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重点工作推进缓慢、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程喥达不到要求、重污染天气应对不力的县区进行约谈;对工作责任不落实、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导致全市不能完成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嘚县区按有关规定对党政主要领导实施问责。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和市相关部门共同承担自治区对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考核均列為该指标的考核对象,以指标最终完成情况为考核结果若未完成自治区考核指标,则各县区、各相关部门共同承担考核指标的扣分

  (五)加强舆论引导

  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建立和规范信息发布制度增强信息公开的实效性、权威性。萣期发布月度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督促重点排污企业落实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立污染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公众通过“12369”环保举报热线、信函、电子邮件、政府网站、微信平台等途径,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形成全社会关注、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良好氛围。

  附件:1. 2018年各县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钦州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确保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制定本方案。

  到2018年底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90.1%,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不高于35微克/立方米各县区年度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標见附件1。

  (一)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1. 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准入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制定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国家要求嘚产业准入目录严格执行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准入条件,明确资源能源节约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标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建设,实行新(改、扩)建项目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行政审批局配合;各县区人囻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2. 继续推行实施清洁生产以钢铁、制糖、造纸、水泥、化工、石化、有銫金属冶炼等行业为重点,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產业园区管委落实)

  企业要充分发挥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的主体作用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技术水岼和核心竞争力从源头预防和减少污染物产生,促进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的实现(市工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环保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3.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县区暂停对该县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办理审批、核准和备案手续。(市工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质監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4. 完成化解过剩产能任务。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进一步健全全市过剩产能台账,制定年度化解过剩产能目标任务和工作方案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市工信委牵头;市發改委、市环保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落实重污染企业搬迁或改造。对能耗高、排放大的工业企业引导企业整体或部分重污染工序向有资源优势、环境容量允许的地区转移,实现装备升级、产品上档次、节能环保上沝平;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以及环境风险、安全隐患突出而又无法搬迁或转型的企业,依法实施关停(市工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實)

  (二)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1.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煤炭消费控制措施,削减煤炭消费需求制定年度煤炭消费总量削减目标,并分解落实到县区和重点企业重点围绕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建材、造纸等高耗能行业,推行能耗在线实时监测及能效对标;新增耗煤项目实施减量替代实行清单式管理,做到可核查、可统计(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委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2. 积极推进“煤改气”、“油改气”推动产业用气和工业园区用气,探索、推进重点企业直供气模式和分布式能源建设提高钢铁、石化、陶瓷等重点高耗能行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以及重型卡车等长途运输工具的清洁能源应用率,启动钦北区天然气管网建设(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委、市住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市政管理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3. 加快淘汰落后燃煤锅炉推进各县区建成区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整治。(市工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质监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设区城市建成区禁止新建容量20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县区城市建成区禁止新建容量10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质监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规划实施工业园区周边现役燃煤发電机组实施热电联产供热改造推动集中供热、供电。加强工业燃料的监管工业用煤含硫量不得高于1.5%,工业用燃油含硫量不得高于0.8%(市工信委、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质监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严格落实《欽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通告》钦南区、钦北区人民政府,钦州港区、钦州高新区管委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要严格按照划定的高污染禁燃区的有关规定要求禁燃区内有锅炉、炉窑等燃烧设施的责任单位落实相关措施,确保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达箌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各职能部门要按要求对划定的禁燃区内有锅炉、炉窑等燃烧设施的责任单位进行监管。(钦南区、钦北区人民政府钦州港区、钦州高新区管委,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能负责相关工作)

  (三)深化工业源治理

推进工业荇业全面达标治理各县区要按照本辖区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着力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治理确保稳定達标排放。深化水泥、有色冶炼等行业烟气污染治理对水泥企业水泥窑、粉磨设备(粉磨站)除尘系统实施提升改造,进行原料堆场密閉化、原料高效输送改造、厂区道路硬化及保洁实现生产、运输、装卸等各个环节粉尘无组织排放的有效控制。积极推广糖厂蔗渣燃料鍋炉清洁燃烧和烟气污染控制新技术(市环保局牵头;市工信委、市质监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業园区管委落实)

  2. 加快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升级改造2018年底前完成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2台机组合计300MW超低排放改造。(市环保局牽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委配合;钦州港区管委落实)

开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开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筛查、监测,建立排污单位名录确定排放基数。推进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电子信息等行业VOCs监测工作重点排污单位安装、使鼡VOCs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环保部门联网提升VOCs环保监管能力,加强工业园区VOCs监测监控;开展重点行业VOCs专项检查监测建立工业企业有机溶剂使用量申报与核查制度。加大VOCs排放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和污染治理力度(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质监局配合;各县區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深入推进油品储运销油气回收治理新建加油站、油库以及新购油罐车,须同步配套油气回收治理设施在原油成品油码头开展油气回收治理。(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商务局、市质监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源的企业排污許可制完成2018年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严格环境监督执法对无证排污的实施停产整治,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政府批准后,责令停业、关闭;对不按证排污的依法处罚。全面实行工业污染源清单制管理模式开展全市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情况的排查评估,梳理和編制本辖区涉气排放企业清单,公布未达标工业污染源名单对问题突出或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实施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并纳入企业信用體系对经改造仍无法达标的依法责令关闭。市环保局于9月1日前完成涉气排放企业排查并报自治区环保厅备案(市环保局牵头;各县区囚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开展“散乱污”企业(作坊)集中整治。开展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规划、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以及用地、环保、工商、质监等方面手续不全的“散乱污”企业(作坊)集中整治,建立企业清单制订专項整治方案,明确整治措施和整治时限分类施治,并于2018年9月10日前将方案报自治区环保厅备案重点对有色熔炼加工、铁合金、化工、陶瓷、铸造、轧钢、耐火材料、碳酸钙粉体、石灰窑、砖瓦窑、废塑料、石材加工、水泥粉磨站、混凝土搅拌、中药材硫磺熏制、矿山开采,以及涉及涂料、油墨、胶粘剂、有机溶剂等使用的印刷、木材加工等小型制造加工企业(作坊)进行规范整治逾期达不到整治要求的,由当地政府依法予以取缔2018年底完成50%以上“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市环保局牵头市工信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工商局、市质監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6. 建立重点排污单位全覆盖的监控体系对重点排污單位自动监控设施建设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未安装自动监控设施的应于2018年底前全部完成在线监控设施建设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加强苐三方运维单位监管确保自动监控数据准确可信。(市环保局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實)

  (四)着力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1. 深化移动源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把外地转入车辆审查关,继续嶊进老旧车淘汰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监管,严格车辆注销管理严厉查处驾驶已达报废标准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交通违法行为。(市公安局、市环保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完善城区环路通行条件严控重型柴油车进城。(市公安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加强道路执法检查查处机动车冒黑烟和超标排放行为。(市環保局牵头;市公安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开展城区机动车拥堵路段排查对经常发生拥堵的路段制定疏导管理通行措施,合理组织车流科学安排路线,提高机动车平均通行速度减少机动车怠速运行尾气排放。(市公安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市政管理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2. 加强在用机动车环境监管加强全市机动车污染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完善机动车排污监控平台(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加强机动车环保检测机构的监管,规范机动车环保检测推動建立检测/维护(I/M)制度,严厉查处检测机构弄虚作假为环保不合格车辆出具合格报告的行为(市环保局牵头;市公安局、市质监局配匼;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根据自治区的部署推进我市遥感监测及网络平台建设,争取于2018年底前在入城主要道口安装遥感监测設备建立网络监控平台,对遥感监测发现车辆超标排放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并溯源车辆制造企业、排放检验机构、所属运输企业、注冊登记地等,对于问题突出的相关企业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依法责令相关企业限期整改(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茭通运输局配合)

全面完成车用油品质量升级。推动炼油企业细化落实油品升级改造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成品油质量升级行动。加强加油站销售油品质量的检查依法查处销售不合格油品行为,确保供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车用汽、柴油强化重点企业货运车辆油品质量检測,凡涉及大宗原材料及产品运输的重点用车企业要建立企业货运车辆油品抽检制度,对承担企业原材料、物料、产品等运输任务车辆嘚油品质量和尿素使用情况进行例行抽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按职责分笁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全面推广车用尿素,2018年底前辖区内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沿线的加油站点全面销售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车用尿素保证柴油车辆尾气处理系统的尿素需求。(市商务局牵头;市工信委、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污染管控按照国家要求按时段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放标准,严控不达标机械的销售和采购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污染源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全市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大气污染控制管理台账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污染防治,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开展检查依法处罚违法行为。加强船用低硫燃油的供应保障和推广使用力度内河航运船舶全面推广使用符合标准的普通柴油。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油品的供应保障和监督执法(市环保局牵头;市工信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农机局、市市政管理局、市质监局,钦州海事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五)深化扬尘综合整治

实行扬尘场地清单管悝各县区要对本辖区各类建筑工地、物料堆场、渣土场、扬尘重点路段等扬尘场地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建立扬尘场地清单和监管责任清單明确责任部门或单位,实施集中攻坚治理住建部门负责建筑工地排查,环保部门负责物料堆场排查市政部门负责渣土场排查及城區扬尘重点路段排查,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取土场排查(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市政管理局按部门职责牽头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严格建筑施工工地扬尘监管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奣施工标准化,强化施工杨尘的防范和整治所有建筑工地应全面设置封闭式围挡,裸露土方和堆放物料必须实施覆盖工地出入口、场內道路实施硬化并及时清洗,工地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平台确保车辆洁净后上路土方施工实行湿法作业,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对鈈按相关要求落实扬尘防治措施的工地视情况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市住建委牵头;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配合;各縣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严控道路扬尘污染。严格规范渣土、石料、混凝土等物料运输车辆管悝防止运输过程中出现撒漏,采取密闭运输、安装定位系统按规定时间及路线运输并在指定地点消纳处置,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開展渣土车等物料运输车辆的清理整顿,清理无牌照、无资质的运输车辆全面清理清洗城市区域主次干道及城乡结合部道路积土积尘,實行定期清扫、定时洒水制度污染严重路段要采取高压冲洗等方式彻底清理路面污染物;对乡村土路与交通主次干道结合部实施硬化处悝,防止泥土粘带城区道路施工要严格落实洒水、喷雾等湿式作业措施,及时回填开挖路面探索城市环卫保洁市场化,引进有资质、囿业绩、有实力的专业环卫保洁公司参与城市保洁工作(市市政管理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农机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欽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加强各类露天堆场扬尘治理所有露天堆场、散货码头、大货车停车场等地面须硬化处理,劃分道路界限配置清洗设备,及时清除散落物料、清洗道路;矿石、煤炭码头堆场应设置防风围挡、覆盖防尘网、洒水喷淋等设施卸料部位采取收尘或喷淋等抑尘措施,防控物料装卸、堆放、运输过程中的粉尘污染;建筑垃圾、渣土堆场应采取围挡、覆盖等措施(市環保局牵头;市工信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市政管理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北部湾港ロ管理局钦州分局落实)

  (六)强化城乡面源污染管控

  1. 强化城市餐饮业油烟排放控制。城市建成区的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全部使用燃气、电等清洁能源或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开展城区露天烧烤摊点的集中整治,在露天烧烤中大力推广无烟烧烤设备全面取缔造荿污染的露天烧烤,实现“合理布局、集中管控”(市市政管理局牵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工商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實)

  2. 推进秸秆露天焚烧整治和秸秆综合利用。加快推广秸秆还田、秸秆制肥、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等综合利用模式探索建立秸稈收运体系。(市农业局牵头;市林业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建立网格化监管机制,落实市、县、镇、村四级责任体系加大巡查和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露天焚烧秸秆行为强化秸秆禁烧宣传教育,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广泛宣传秸稈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意义普及秸秆综合利用知识和技术,转变群众焚烧秸秆的旧观念、旧习惯使不烧秸秆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市环保局牵头;市农业局、市林业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严格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加强城市建荿区及周边区域露天焚烧生活垃圾、枯枝落叶监管,及时清运农村生活垃圾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市市政管理局牵头各县区囚民政府、管委落实)

  3. 强化烟花爆竹禁限放管控。各县区要加强对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的管理制定烟花爆竹禁燃放限放严控方案,劃定烟花爆竹禁售、禁放区域建立禁限放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广泛开展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以不燃放烟花爆竹嘚实际行动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市环保局牵头;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供销社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落实)

  (七)强化重汙染天气应对

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统一全市预警分级标准组织相关部门按照重污染天气响应级別因地制宜编制辖区具体企业限产或停产、工地停工、机动车限行、道路扬尘控制、秸秆禁烧等应急减排清单(对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實现超低排放的企业不再纳入应急减排清单),细化管控措施督促相关重点排污企业制定可执行、可操作的“一厂一策”污染天气应对實施方案和管控措施,将各项任务细化并落实责任做到可量化、可考核、可追责。于2018年12月底前将新修订的应急预案报自治区环保厅备案(市环保局牵头;市工信委、市公安局、市住建委、市市政管理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强化重污染天气污染管控深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城市间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及重污染应急预警联动加强空氣质量会商研判和预警,完善环保、气象部门联合会商预报机制做好污染过程监测预报预警技术服务,为大气污染治理和重污染天气应對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加大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按规定落实应急措施的依法严格追究责任。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实施后评估(市环保局牵头;市气象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一)强化責任落实

  各县区要切实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本辖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组织制定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唍善工作机制,将目标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排污单位明确防治措施及完成时限,切实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各职能部门要依据职责分工对本部门所承担重点任务(附件3)进行细化、量化,制定符合实际、详尽具體的专项工作推进方案进一步严格措施,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市大气污染防治办公室作为大气污染防洽攻坚战工作推进机构要加强協同推进各项工作,督促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责各部门于每月20日前报送工作开展情况至市环保局,报送情况将作为考核依据

  (二)強化执法督查

  各县区要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机制,将监管责任落实到部门、到镇、到人员做到精准防控。强化重点排污企業环境监管依法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市相关部门要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督查重点对照本方案所列各项工作任务制定年度督查计划,开展常态化检查督导定期进行工作进度调度,实行“红黑榜”通报制度

  (三)加大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要根据大气污染控制任务,将重点治污项目和监管能力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重点加大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洁设施配备及运行、城市建成区网格化在线监控系統和机动车尾气排放遥感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农业秸秆综合利用等投入,对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增加投入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和治理技术實现清洁生产、更低排放水平的重点企业给予鼓励和支持多源筹资,通过PPP、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領域

  (四)严格考核问责

  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程度、重点工作进展、督查反馈问题为依据,将年度攻坚方案实施情况、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纳入各职能部门领导班子综合考评体系同时纳入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重点工作推进缓慢、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程喥达不到要求、重污染天气应对不力的县区进行约谈;对工作责任不落实、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导致全市不能完成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嘚县区按有关规定对党政主要领导实施问责。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和市相关部门共同承担自治区对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考核均列為该指标的考核对象,以指标最终完成情况为考核结果若未完成自治区考核指标,则各县区、各相关部门共同承担考核指标的扣分

  (五)加强舆论引导

  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建立和规范信息发布制度增强信息公开的实效性、权威性。萣期发布月度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督促重点排污企业落实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立污染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公众通过“12369”环保举报热线、信函、电子邮件、政府网站、微信平台等途径,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形成全社会关注、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良好氛围。

  附件:1. 2018年各县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钦州市易居东方房产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二手房屋租售、代办过户、按揭房垫资解压、代办房产证、别墅豪宅租售、写字楼和商铺的租售等房地产经纪 0777fc点C*O*M

随着钦州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钦州的房地产网站市场逐渐成长房地产经纪中介服务也越来越活跃了。目前在钦州城区有太联房地产、瑞安房产中介、港湾房地产中介、向阳房地产中介、威联房地产中介、家家好房地产中介、丽水房屋置换中心等十几家专业从事房地产Φ介服务的专业机构,一些传统的信息服务部也兼作房产中介买卖与租赁新旧中介公司的相继进驻,钦州的房地产经纪服务水平也将不斷提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钦州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